一、中国电信百年大事记(论文文献综述)
胡晶[1](2020)在《清末民初北京电话事业研究(1901-1928)》文中认为电话是城市通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信息交流的媒介,在城市市政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近代电话业在中国的开设,电话业在中国各大城市逐渐发展起来。清末民初,外国商人在华纷纷成立电话公司,意图垄断中国电话经营权,北京电话事业正是在维护国权与民利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促进电话事业建设与发展,晚清和北洋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建立多个大型城区电话局与市郊分局,向国外购买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技术的改良应用,提高通话质量。同时,为确保电话局实行有序管理与运营,两届政府不断完善电话局的管理机构、管理体制,开办学校与讲习所培养员工,制定章程规范以提高其服务水平;局所运营上设置营业网点进行各项业务办理,对机线进行定期维护以保障通信的正常运行,而用户在享受通信服务的同时也需履行支付话费与保护设备的义务。尽管,该时期的电话发展有限,但是也要认识到北京电话事业在政治军事信息传达、警察厅治安管理与多行业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电话作为一种新兴的市政电话公用事业对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带来了重大变革。
熊辛格[2](2020)在《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文中指出物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物流业则是按照他人的物流需要,有偿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业。中国近代物流业可以根据它在不同领域所具备的功能不同,分为两大类,即以运输为主的企业和以运输代理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企业,主要包括公路物流业、铁路物流业、航运物流业、航空物流业和货栈业等。在列强物流企业凭借条约特权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衰败到曲折发展的嬗变过程,形成了以码头货栈业、航运物流业、公路物流业和铁路物流业为主体的体系,为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近代物流类不平等约章的订立为列强入侵我国近代物流业提供了特权庇护。对外扩张物流业,是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实现侵略野心,尽快在中国建立政治及经济上的支配地位,订立物流类约章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首要策略。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外交讹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外商物流业入侵我国经济创造了特权上的基础。根据不同内容,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可以分为货物税率类、码头货栈类、物流交通设施类与电信通讯类四种。随着对华入侵的增强,欧美各国将提高货物流通速率、降低运输成本和增加货物数量等问题视为辅助各国势力的重要步骤。无论是货物税率类,还是码头货栈类和交通设施类约章,都体现了列强在中国扩大近代物流业的野心。通过税率类约章,列强攫取了协定关税特权,降低了进出口及内地税税率,为外商在华扩大商品运输量创造了条件。码头货栈类约章的订立,使得外商在通商口岸广泛建立商品集散地,推动物流运输业向内地扩张。除此之外,良好的物流交通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也是近代外商物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列强通过不平等约章,不仅攫取了修筑公路和铁路的权利,也获得了在我国沿海及内河航行的权利,为外商物流交通的入侵创造了条件。而电信类准条约的签订,令外商获得在华设立现代通讯机构的权利。随着外商在华水线和陆线铺设的完成,提高了商业信息流通效率,为外商在华物流业的扩张创造更多便利。在物流类约章特权的庇护下,外商物流业在我国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列强控制了我国内地及进出口商品的流通量,为外商货栈业及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外商码头货栈业逐渐成为支配我国货物流通的主要势力,经历了从沿海蔓延至内河通商口岸的过程。受码头货栈业的推动,外商轮船公司也逐渐占据了我国沿海及内河水域航运物流业市场的主导权,不仅加速了我国传统航运物流业的衰败,而且为列强进一步加深侵略创造了条件。于此同时,外商陆路物流交通运输业也逐渐形成主导势力。修筑公路设施是公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租界成为列强入侵我国公路物流的前哨,在工部局的规划和监督下,不仅出现了新式公路,而且还引进了汽车,使外商公路运输处于优势地位,并随着租界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铁路投资权则为列强侵略我国铁路物流业创造了基础设施上的条件。通过各类筑路合同,各国不仅攫取了我国铁路的经营权,而且还聘请客卿、购买器材和设计线路等,进一步促进了在我国铁路物流业规模的形成。在外商物流业的刺激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化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以及与外商争利的诉求,是推动近代民族物流业兴起的主要原因。首先发生转变的是近代航运物流业。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官办航运物流企业率先摒弃传统的帆船运输方式,依靠自身努力逐渐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势力。华商企业也纷纷采用轮船参与航运物流,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都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并推动了码头货栈业的发展。码头货栈业是我国近代民族货栈业的先导者。不管是轮船招商局,还是华商航运公司,均在各大通商口岸基本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码头货栈,为我国货物的流转提供了必要的设施。随着民族电信业的逐渐完善,使华商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具备一定条件,电报和电话遂成为物流公司的配套设置,促进了民族物流业的发展。无独有偶,公路的修筑和汽车的引入,为我国近代民族公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军工筑路和地方自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省逐渐认识到汽车运输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公路物流业格局的形成。广泛筑路的兴起与铁路机构的成立,促进了我国近代民族铁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随着关税自主权的收回、谋划航权自主运动的深入和收回邮权运动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裁厘加税是实现关税自主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中货物通过税的裁撤,促进了铁路和公路物流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航业实力,提高码头货栈能力,则是保障我国顺利收回航权的前提之一。受此谋划的影响,我国民族航运物流业及码头货栈业也获得进一步发展。我国民族电信业在此浪潮中亦获得长足进步,不仅电信辐射范围扩大,而且物流商业用户对其依赖剧增,遂成为民族物流业体系形成的重要辅助。因此,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运营规模,都显示了南京政府时期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受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中国近代物流业呈现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近代化与封建传统杂糅的格局。在外商物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商业、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但整体依然处于依附的地位,无法实现独立发展。
向晴[3](2019)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文中提出电子图书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拥有版权并正式出版、发行,经过法律允许,以销售和服务为手段,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非连续性出版物的文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使汉字得以被计算机处理,并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产生了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自90年代以来,我国互联网、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中国电子图书的形式在数据库商、图书馆、平台商、馆配商等的共同推动下几经变化,其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完善,逐渐改变了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但是,对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的梳理与总结不论在出版史,还是数字资源史中都较为欠缺。论文针对这一薄弱领域,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将中国电子图书的每个阶段和特定社会背景加以联系,旨在从源头开始,梳理其发端与形成过程,展现其丰富精彩的发展史。论文一方面阐述了电子图书的含义、类型及其相关概念,有助于明确什么是电子图书,为深入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中国电子图书产业链中的主要角色入手,通过调查其生产、发行与使用环节等情况,有利于把握电子图书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参考建议。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网络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研究。从纵向上,根据中国电子图书每个阶段的特征并结合标志性事件,确认其产生于1991年,并将1991-2018年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源阶段(1991-1999)、兴起阶段(2000-2008年)、繁荣阶段(2009-2014)和转型阶段(2015-2018);在横向上,从社会背景、各阶段主要角色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时期电子图书的特征和发展状况。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绪论部分明确研究背景、意义和基本概念,概括电子图书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并阐述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2)梳理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历史,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时期,通过对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分析,认为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与我国计算机存储介质变化、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等密不可分,是我国书籍形式不断演变的结果。并以1991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将《国共两党关系通史》以软盘形式连同其印刷版同时正式发行,成为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产生的标志,伴随其产生,相应的制作工具、技术手段等为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奠定基础;2)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时期,数据库商不断研发新技术、积极提出版权解决方案,推动电子图书不断进步。以2000年1月超星数字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正式开通为划分依据,此后逐渐形成以超星、方正Apabi、书生之家主要数据库商为代表,成为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兴起的重要力量;3)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时期,以2009年1月3G正式发牌为划分依据,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扩宽了用户规模,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电子图书的用户范围从以图书馆机构用户为主逐渐向个人用户过渡;4)电子图书行业转型与挑战(2015-2018)时期,为出版社、馆配商的转型阶段,以2015年5月北京人天书店正式面向全国推出“畅想之星”馆配电子书为划分依据。该平台的问世填补了馆配电子书领域的空白,使产业链上游出版商认识到这是未来的重要业务,并开始推出电子图书业务。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将业务拓展到馆配领域,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也刺激了出版商、馆配商的竞争。(3)总结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以及在梳理其历史过程中所引起的思考与对中国电子图书未来趋势的展望。当前电子图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渐渐成为读者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用于购买电子图书的经费占比也越来越重,同时也引起生产、发行行业的互相竞争。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着,论文中几大数据库商、馆配商、出版社、读者、图书馆,甚至是刚刚涉足的新秀电商,皆是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缩影。有了他们的参与才会不断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历史发展的巨轮,促使其不断完善与进步。
韩建旭[4](2019)在《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是当今时代最为引人瞩目、最为影响广泛的领域。中国共产党人尤为重视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互联网发展与治理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思想。自河北正定任职之后,习近平就非常关注信息、信息科技和网络信息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网络强国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而形成了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基于此,论文以“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题,通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跨学科等方法对这一思想的形成条件、发展过程、基本内容、鲜明特征、时代价值、实现路径等作了深入研究,初步建构起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逻辑体系。第一,从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实践基础、主体因素四个方面,探究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习近平提出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这一思想是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旨在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应对国际网络空间的战略角逐以及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存在的问题作出回应;这一思想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指导,源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科技、信息、网络思考的启迪,既植根于中国互联网建设的伟大实践,又离不开习近平个人学习工作经历的积累。第二,结合习近平从政生涯中的信息网络实践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论述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伴随着职务的变迁,习近平对信息、信息科技和互联网的思考与实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使得网络强国重要思想有一个逐步走向深入的演变过程。据此,可以将这一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在1982-1994年的开始萌芽阶段,习近平的信息理念萌生,信息化建设实践初步展开;在1994-2007年的初具轮廓阶段,习近平提出和实践了“数字福建”“数字浙江”“智慧上海”,成为“网络强国”的先声和预演;在2007-2017年的基本形成阶段,习近平对互联网的关注和思考由地方一隅转至国家总体,基本勾勒了网络强国战略的宏伟蓝图;在2017年至今的深化发展阶段,习近平提出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并概括了它的丰富内涵。第三,依据习近平对网络强国的相关阐释,概括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实现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变是习近平基于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所处的历史方位而提出来的时代课题。通过梳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可以得出,是不是网络强国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是不是强、网络经济是不是强、网络安全是不是强、网络文化是不是强、网络国际合作是不是强。也就是说,建设网络强国就要有创新发展的网络技术、实力雄厚的网络经济、坚强有力的网络安全、健康繁荣的网络文化、良好的网络国际合作,从而既明确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又明确了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总布局和总路径。第四,从整体上审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归纳了其政治特质、价值取向、理论品格、实践需求、世界视野。作为政治家的习近平不仅对网络强国进行了思考,而且将其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层面,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政治性。习近平要求网信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人民共享、人民民主、人民评判,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人民性。习近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系统阐释互联网的发展与治理,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理论性。习近平正视国内外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努力满足现实需要,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实践性。习近平不仅高度关注国内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而且致力于推进全球互联网的和谐共生、公平正义和共建共享,体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国际性。第五,从理论和现实的维度,分析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时代价值。习近平在互联网时代提出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互联网思想,使这一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领导干部识网、管网、用网,为凝聚社会共识建设网络强国、携手各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当然,这就需要通过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教育和宣传、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理念转变为法律和制度、全面系统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实践等路径,完成这一思想的目标和任务,推动中国早日建成网络强国。
于峰[5](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研究指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侯尤峰[6](2018)在《对口援藏政策与西藏现代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西藏和平解放后的发展历程也是西藏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西藏现代化作为我国现代化的一部分,基于自身资源优势,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在其中分工。西藏现代化是由国家推进实施的外源性现代化,其现代化是全方位的,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对口援藏是推进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政策平台,在西藏不同的发展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口援藏是西藏地方政府政治现代化的引擎,促进了西藏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的发展,巩固了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是干部人才援藏,加强了西藏治理能力建设。对口援藏推进了西藏经济现代化发展,在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解决了西藏发展的瓶颈,促进了西藏的对外开放和发展。对口援藏也促进了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改善了西藏社会的“二元结构”,在西藏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中坚作用。对口援藏在发展西藏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西藏民众的国家认同,通过发展保障、民族交往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国家认同发展。在将来的发展中,对口援藏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发挥作用,成为推进共同文化价值建设的平台、加强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平台、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推进西藏法治社会建设的平台。对口援藏作为中央统一组织实施的支持西藏发展的政策,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价值内涵。本文通过对口援藏政策的历史发展比较分析,揭示其不同发展阶段中的政策继承和扬弃,在矛盾冲突、倒逼发展中自我完善,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对口援藏政策特点。如同许多事物发展一样,对口援藏也有一个成长完善的过程,本文通过政策分析指出对口援藏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有关政策运行机制和政策功能发展完善的建议。对口援藏作为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探索和试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可以进一步扩大政策使用范围,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发展。对口援藏政策属于宏观民族政策范畴,对其进行评价和认识,应采取系统性分析方法,不能简单地根据投入产出的经济计算来评价,也不能因某一具体援藏项目的得失而质疑整个援藏政策。
闫觅[7](2015)在《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多是从工业建筑入手,以保护再利用为切入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关注点常在于建筑的空间、结构、风格等方面,所建立的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体系也以从工业建筑为基准。但是工业遗产不应该局限于工业建筑,还应包括工艺流程、机器设备、企业文化等相关内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应该纵观整体,只有掌握全面的信息,才能对其准确的定位。天津作为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中心,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更反映了天津和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清末的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的“黄金十年”再到日本占领的萧条时期,天津作为早期的开埠城市,俨然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同样天津地区的工业发展也不是封闭的,它反映当时中外之间的政治、权利、利益错综复杂的关系。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工厂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华资工业进行资源掠夺和物资倾销,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探寻工业发展的途径,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因此选择天津这个叱咤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更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近代工业的全貌。本文首先对中国现存的近代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将中国现存的工业遗产分为七个工业遗产群,选取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理清工业发展脉络,并提出工业遗产行业的分类标准,对现存遗产从历史、行业、形态和保护级别四个方面的遗产构成分析,并总结出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特征。工业的发展不仅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城市、建筑的发展与演变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遗产群的“群-链-点”的阶梯模式,通过对军工产业链、纺织产业链、化工产业链以及公用设施中的典型案例的历史研究,明确了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从最初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到最后精英阶层终于利用所习得的知识开展技术创新这一发展历程;在工业的建设选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中方与西方之间的角力与博弈;工业建筑的形式风格与功能布局从中体西化演变为全盘西化,最后发展到以功能为主的厂区格局,揭示了旧直隶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工业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评估提供基础。工业遗产群是针对区域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型的保护理念,本文根据《下塔吉尔宪章》、《台北亚洲工业遗产宣言》、《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中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定标准,分析了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定位,为天津工业遗产群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黄洁清[8](2015)在《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文中研究指明地方文献具有区域性、非时效性、选择性、内容丰富性等特征,其内容可以分为官方公开出版或者印刷的地方文献、地方相关的文献、其他文献,这些文献的征集需遵循补充性、针对性、真实性原则,渠道包括通过挖掘、整理等方式收集,通过购买、交流、索取等方式获取,通过组织社会募捐等方式获取。利用方式则包括展示展览,专业的信息挖掘、归纳、整理与汇总等。国外大多注重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研究中的作用,注重利用信息化渠道来开展地方文献相关工作,注重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地方文献研究工作,注重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地方文献研究。国内方面,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方的地方文献工作经验都值得借鉴,借鉴这些经验,舟山在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的构建中,要高起点规划地方文献工作,创新性推进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综合性的完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以此提高地方文献工作水平。舟山地方文献工作在文献整理、舟山群岛历史文献资源目录调查与归类、地方文献收集与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此外,舟山市图书馆已经开始建设“舟山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但总体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广度与深度不够,保护与利用不够,规划与合作不够等方面。当前,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出现了数字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等新趋势,顺势而为舟山可以按照明确数据库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商、组织数据库开发并验收、数据库上线运行的基本流程,设置登陆模块、征集模块、编码模块、查询模块、在线阅读模块、在线交流模块、编辑打印模块、安全模块等模块,明确数据库构建的总体目标,中心任务开发出更为完善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推动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构,舟山需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文献征集,加强培训提高地方文献研究管理水平,创新手段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健全制度妥善解决数据库构建中的版权等问题,这样才能推动地方文献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周春柏,张璐[9](2014)在《“百年老店”玩转“青春密码”——中国电信创新保障南京2014年青奥会掠影》文中研究指明8月28日,南京2014年青奥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盛赞南京青奥会"完美无缺"。巴赫用一句中文"谢谢南京"作为致辞的结尾,顿时,绚烂的烟花在体育场上空绽放,在短短的13天里,南京为世界留下一张美丽的城市名片。这"完美无缺"的绚烂背后,是数以万计的服务保障人员的幕后奉献。
高巍,何桂立,林辉,马源,许志远,续合元,魏亮,彭志艺,魏凯,袁琦[10](2013)在《2012年中国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文中提出2012年是"中国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评选的第十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长期名列"十大"之中的关键词,以及微博、微信新近进入的关键词,勾画出了产业发展的路径和前景。在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中国通信产业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中国电信百年大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电信百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北京电话事业研究(1901-192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相关界定 |
1.3 学术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清末北京市电话业的兴起 |
2.1 近代北京电话业兴起 |
2.1.1 时代背景 |
2.1.2 政府推动 |
2.2 晚清北京地区电话传入的大众心态 |
第三章 北京电话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
3.1 北京市内电话业的建设 |
3.1.1 资金的来源 |
3.1.2 电话局所的建立 |
3.1.3 设备的购置 |
3.1.4 线路的铺设 |
3.1.5 电话技术的改良 |
3.2 北京长途电话业的建设 |
第四章 北京电话事业的管理与运营 |
4.1 北京电话局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 |
4.1.1 管辖机构设置 |
4.1.2 电话局长更替 |
4.2 北京电话局员工的选用与管理 |
4.2.1 电话人才的选用与培养 |
4.2.2 员工管理 |
4.3 市内电话业务运营 |
4.3.1 营业网点设置与业务办理 |
4.3.2 用户发展 |
4.3.3 机线维护 |
4.3.4 市内电话资费 |
4.3.5 电话机件的赔付 |
4.4 长途电话业务运营 |
4.4.1 长途电话业务范围与通信方式 |
4.4.2 长途电话资费 |
第五章 北京电话的社会效应 |
5.1 便利政治军事信息传达 |
5.2 便于警察厅加强治安管理 |
5.3 促进多行业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订立的缘起 |
第一节 西方近代物流业的兴起 |
(一)西方近代物流业的产生与形成 |
(二)辅助外贸扩张的西方近代物流业 |
第二节 列强侵华的物流需求 |
(一)对华贸易扩张的需求 |
(二)外商物流运输违规的行为 |
(三)英国武力订约的诉求 |
第三节 清政府的对策 |
(一)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
(二)中国社会物流现状 |
(三)传统的御夷之策 |
第二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的内容 |
第一节 货物税率类约章 |
第二节 码头货栈类约章 |
第三节 物流交通设施类约章 |
(一)公路类约章 |
(二)航运类约章 |
(三)铁路类约章 |
(四)航空类约章 |
第四节 电信通讯类准条约 |
第三章 不平等条约特权与外商在华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协定关税特权扩大货物流量 |
(一)协定关税前后的货物流量 |
(二)进出口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三)协定内地关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第二节 沿海及内河航权与外商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沿海航运物流业 |
(二)内河航运物流业 |
第三节 通商口岸设栈与外商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外商货栈入侵沿海口岸 |
(二)外商货栈业在内河口岸的扩张 |
第四节 租界筑路权与外商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租界道路规划 |
(二)租界公路物流的形成 |
第五节 铁路筑路权与外商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筑路权益的实现 |
(二)铁路物流业的入侵 |
(三)外商铁路物流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经营电线特权与外商电信业的形成 |
(一)列强电报系统的建立 |
(二)租界电话网络的建立 |
第四章 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的雏形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 |
第二节 近代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外商航运物流的认识 |
(二)官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三)商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第三节 近代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初步规模 |
(一)自主设栈意识的萌发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 |
第四节 近代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铁路权益的认识 |
(二)早期筑路的尝试 |
(三)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节 近代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初步格局 |
(一)对租界公路物流的认识 |
(二)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兴起 |
(三)公路物流业初步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近代民族电信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电信权益的认识 |
(二)近代民族电报业的初步规模 |
(三)近代民族电话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章 收回主权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厘促进民族铁路物流的发展 |
(二)强烈的铁路主权意识 |
(三)民族铁路联运体系的形成 |
第二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撤厘金促进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发展 |
(二)民族公路联运物流网络的形成 |
(三)民族公路物流运输的经营情况 |
第三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收回航权须发展民族航运业 |
(二)航运政策与机构的统一 |
(三)民族水陆联运体系的形成 |
(四)民族航运物流网络的扩大 |
第四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实现航权自主的前提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第五节 收回电信权的筹划与民族电讯通信体系的形成 |
(一)收回电信权须发展民族电信业 |
(二)民族电报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三)民族电话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格局 |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在华物流业 |
(一)外商在华物流业规模 |
(二)外商物流业的优势地位 |
第二节 具有双重性质的民族物流业 |
(一)民族物流业的近代化转型 |
(二)近代民族物流业的规模 |
(三)近代与封建性质的杂糅 |
(四)依靠国外技术发展 |
第三节 中国近代物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
(一)促进商业的发展 |
(二)促进工业的发展 |
(三)促进商业信息的传播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电子图书发展史的研究意义 |
1.2 电子图书的概念辨析 |
1.2.1 国内外电子图书的概念考据 |
1.2.2 电子图书的含义与类型 |
1.2.3 相关概念辨析 |
1.3 电子图书研究的现状 |
1.3.1 年代分布 |
1.3.2 主题词分析 |
1.3.3 电子图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 |
2.1 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 |
2.1.1 书籍的演变 |
2.1.2 电子载体的出现 |
2.1.3 汉字的数字化进程 |
2.2 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 |
2.2.1 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 |
2.2.2 早期的电子图书制作 |
3 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 |
3.1 互联网开创阅读新时代 |
3.1.1 我国的互联网时代背景 |
3.1.2 电子图书的新面貌 |
3.2 锐意创新和不断进取的超星集团 |
3.2.1 数字化开创时期 |
3.2.2 版权建设时期 |
3.2.3 资源服务时期 |
3.3 立足数字出版实力雄厚的方正APABI |
3.3.1 起步阶段 |
3.3.2 快速发展阶段 |
3.3.3 缓慢进展阶段 |
3.4 以自主研发技术领先的书生集团 |
3.4.1 书生数字图书馆之路 |
3.4.2 调整战略转型 |
4 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 |
4.1 个人市场开始形成 |
4.1.1 网络文学风靡 |
4.1.2 移动阅读终端的普及 |
4.1.3 电子图书阅读平台兴起 |
4.2 机构市场持续升温 |
4.2.1 馆藏电子图书来源 |
4.2.2 电子图书整合方式 |
4.2.3 电子图书服务方式 |
5 电子图书行业的转型与挑战(2015-2018) |
5.1 出版社寻求转型 |
5.1.1 出版模式变化 |
5.1.2 主要出版社的电子图书发展概况 |
5.1.3 传统出版社的困境 |
5.2 馆配商服务创新 |
5.2.1 馆配电子书市场新格局 |
5.2.2 北京人天“畅想之星”的电子图书发展 |
5.2.3 主要馆配电子书平台及特点 |
5.3 京东进军馆配电子书市场 |
5.3.1 从零售市场到机构市场 |
5.3.2 京东阅读的优势和不足 |
6 主要问题与解决方式 |
6.1 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的重要力量 |
6.2 主要问题 |
6.2.1 电子图书长期受到版权制约 |
6.2.2 电子图书资源重复建设 |
6.2.3 纸电同步效果不佳 |
6.2.4 电子图书市场不成熟 |
6.2.5 馆配电子书产业链割裂 |
6.3 解决方式 |
6.3.1 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解决思路 |
6.3.2 用户、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 |
6.3.3 共同构建电子图书产业链生态 |
6.3.4 政府发挥监管和引导的作用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启示 |
7.1.1 读者需求是影响电子图书的主要因素 |
7.1.2 技术是推动电子图书发展的根本动力 |
7.1.3 电子图书的社交化值得重视 |
7.1.4 电子图书行业需要合作才能共赢 |
7.2 未来展望 |
7.2.1 新技术催生电子图书的变革 |
7.2.2 电子图书将脱离纸书模式 |
7.2.3 电子图书行业将重新洗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超星集团访谈记录 |
D.畅想之星访谈记录 |
E.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大事记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思路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人类正处于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 |
一、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
二、国际社会网络空间战略角逐日趋激烈 |
三、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存在诸多困境 |
第二节 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信息和网络的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思想 |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科技、信息和网络的思考 |
第三节 实践基础:中国网络建设的伟大实践 |
一、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 |
二、中国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积极铺设 |
三、中国互联网建设、应用与管理的全面推进 |
四、中国新一代互联网建设实践 |
第四节 主体因素:习近平个人成长经历的积累 |
一、深厚的文化浸润 |
二、完善的知识结构 |
三、丰富的网络实践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 |
第一节 1982-1994 年:开始萌芽阶段 |
一、信息理念的萌发 |
二、信息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
第二节 1994-2007 年:初具轮廓阶段 |
一、“数字福建”:网络信息化的思考与实践 |
二、“数字浙江”:“数字福建”的延伸和拓展 |
三、“智慧上海”:智慧城市的前瞻思考 |
第三节 2007-2017 年:基本形成阶段 |
一、对互联网的关注从地方一隅转至国家总体 |
二、网络强国战略蓝图的勾勒 |
第四节 2017 年至今:深化发展阶段 |
一、全面建设新时代网络强国号角的吹响 |
二、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命名和概括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习近平对网络强国的定位和认识 |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
二、我国亟待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 |
第二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创新发展的网络技术 |
一、互联网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先导力量 |
二、互联网技术创新的重点是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 |
三、走中国特色互联网技术创新强国道路 |
第三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实力雄厚的网络经济 |
一、新常态下数字经济大有可为 |
二、发展数字经济关键在于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
三、下大气力培育和壮大数字经济 |
第四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坚强有力的网络安全 |
一、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
二、树立正确的互联网安全观 |
三、构建多主体参与、多手段并举的网络安全治理格局 |
第五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健康繁荣的网络文化 |
一、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
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
三、努力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
第六节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良好的网络国际合作 |
一、坚持和尊重网络主权 |
二、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
三、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鲜明特征 |
第一节 政治性 |
一、区别于学术观点的政治理念 |
二、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意志 |
三、具有国家战略高度 |
第二节 人民性 |
一、依靠人民推进网信事业的发展 |
二、让网信成果惠及广大中国人民 |
三、发扬互联网民主和监督的精神 |
四、由人民来评判网信事业的成效 |
第三节 科学性 |
一、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网信事业中的复杂关系 |
二、以历史唯物主义把握互联网时代 |
三、形成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
第四节 实践性 |
一、一切从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实际出发 |
二、正视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中的问题挑战 |
三、着眼于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实践需要 |
第五节 国际性 |
一、和谐共生的全球网络发展与治理理念 |
二、公平正义的全球网络发展与治理导向 |
三、共建共享的全球网络发展与治理愿景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价值及其实现 |
第一节 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思想内容 |
二、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 |
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现实价值 |
一、为领导干部懂网、治网、用网提供重要指引 |
二、为凝聚共识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基本遵循 |
三、为携手各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 |
第三节 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实现路径 |
一、进行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教育和宣传 |
二、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的基本理念转变为法律和制度 |
三、全面系统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实践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跋 |
(5)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由来 |
0.2 学界研究现状 |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0.4.1 拟实现的目标 |
0.4.2 方法与路径 |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
1.1.1 租界的形成 |
1.1.2 租界的扩张 |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
1.2.1 英美公共租界 |
1.2.2 法租界 |
小结 |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
2.1.1 阶段性特征 |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
2.2.1 租界早期报道 |
2.2.2 电报工程师 |
2.2.3 三次电话试验 |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
2.3.1 单线简式磁石 |
2.3.2 单线复式磁石 |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
小结 |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
3.1.1 汉口路14号 |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
3.1.3 多局制 |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
3.2.1 自动电话概况 |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
3.2.3 按次计费 |
3.2.4 升级五位号码 |
3.3 安森报告 |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
3.3.2 十字路口 |
3.3.3 出售华洋公司 |
小结 |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
4.1.1 贝恩与I.T.T. |
4.1.2 海外对决 |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
4.2.1 旋转制 |
4.2.2 改造工程 |
4.2.3 一市两制 |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
4.3.2 寓管理于会计 |
4.3.3 全球一体化 |
小结 |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1.1 电报管理模式 |
5.1.2 工部局的抉择 |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
5.3.1 行业规范 |
5.3.2 调整收费 |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
5.4.1 迟到的改革 |
5.4.2 贝恩的警告 |
5.4.3 海外的博弈 |
5.4.4 最后的较量 |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6)对口援藏政策与西藏现代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理论基础 |
四、研究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援藏与对口援藏 |
第一节 援藏的现实因素及其内涵发展 |
一、援藏的现实因素 |
二、援藏政策内涵的历史变迁 |
三、对口援藏政策的价值内涵 |
第二节 援藏发展与对口援藏的形成 |
一、优先发展西藏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
二、以人财物多种方式扶助西藏农牧业发展 |
三、全力支持西藏兴建现代工业 |
四、支持西藏建设现代教育 |
五、大力发展西藏卫生事业 |
六、探索实行对口援藏 |
第三节 对口援藏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力 |
一、西藏现代化的外源性需要中央对其改革发展进行统筹主导 |
二、西藏现代化的整体性需要对其发展进行综合性援助 |
三、西藏现代化的艰巨性需要多方面力量参与发展援助 |
第二章 对口援藏政策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与对口援藏工作起步 |
一、政策背景:扭转西藏人民的贫困局面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二节 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与对口援藏工作发展 |
一、政策背景:加快发展着力改善西藏群众生活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三节 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与对口援藏工作机制形成 |
一、政策背景:西藏转折发展与长治久安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四节 第四次援藏工作会与对口援藏工作完善 |
一、政策背景:缩小西藏与内地发展差距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五节 第五次西藏工作会与对口援藏工作提高 |
一、政策背景:促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六节 第六次援藏工作会与对口援藏工作转型 |
一、政策背景:推进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三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地方政府政治现代化 |
第一节 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 |
一、西藏政教关系的发展 |
二、西藏政教关系的特点 |
三、西藏政教合一制的瓦解 |
第二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巩固 |
一、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
二、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中的困难和挑战 |
三、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基础的巩固与发展 |
四、干部人才援藏提升西藏治理能力 |
第四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经济现代化 |
第一节 西藏经济的非典型性二元结构 |
一、“非典型性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原因 |
二、对口援藏与“非典型性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 |
第二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经济发展转型 |
一、夯实了西藏发展基础 |
二、促进西藏潜在比较优势向现实竞争优势转化 |
三、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开放发展 |
第三节 援藏项目的实施与西藏“造血功能” |
一、援藏项目建设的特点 |
二、援藏项目建设对西藏“造血功能”的影响 |
第五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 |
第一节 西藏社会的二元结构 |
一、西藏社会“二元结构”产生的原因 |
二、对口援藏与西藏“二元结构”社会的改变 |
第二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一、推进教育结构调整 |
二、加强教育基础设施 |
三、探索在内地办西藏中学和西藏班 |
四、支持西藏中小学实行助学金制度和“三包”政策 |
五、提高基础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 |
第三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一、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
二、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
三、提升医疗卫生整体能力和水平 |
第六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民众的国家认同发展 |
第一节 民族认同 |
一、民族的核心特征和非核心特征 |
二、民族认同的主要特点 |
三、民族认同是个体基于外在客观因素的内在主观价值选择 |
四、个体价值选择与多层次群体身份认同 |
第二节 国家认同 |
一、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是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 |
二、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一致性与冲突性 |
第三节 对口援藏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
一、以发展保障促进国家认同 |
二、以民族交往推进国家认同 |
三、以制度建设促进国家认同 |
第七章 对口援藏政策运行及问题 |
第一节 对口援藏与“双线一体”政策模式 |
一、对口援藏的政策供给 |
二、西藏“双线一体”政策模式 |
第二节 对口援藏政策发展和实施中的问题 |
一、政策研究调整存在滞后性 |
二、政策指导的前瞻性不足 |
三、项目援建决策程序不完善 |
四、项目援建执行有偏差 |
第三节 对口援藏政策问题成因分析 |
一、缺乏系统的宏观政策研究和政策指导 |
二、各项援藏政策资源整合的有效性不足 |
三、没有形成援藏政策发展的内生动力 |
第八章 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对口援藏政策完善 |
第一节 对口援藏政策完善的必要性 |
一、完善对口援藏政策是新时代发展要求 |
二、完善对口援藏政策是探索民族地区发展“新路径”的需要 |
第二节 调整完善对口援藏政策运行机制 |
一、体现五个原则 |
二、从四个方面完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丰富对口援藏政策功能 |
一、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二、加强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
三、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
四、推进西藏法治社会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一、客观公正认识和评价对口援藏 |
二、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发挥对口援藏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亚洲工业遗产亟待保护 |
1.1.2 快速城市化催生大量工业遗存 |
1.1.3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存在矛盾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
1.2.2 旧直隶工业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近代史的需要 |
1.3.2 城市史及建筑史的需要 |
1.3.3 工业遗产保护的需要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主要内容 |
1.4.3 概念界定 |
1.5 研究的方法与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1.6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
1.6.1 创新之处 |
1.6.2 未尽事宜 |
第二章 中国潜在近代工业遗产群 |
2.1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
2.1.1 萌芽时期——清末洋务运动时期 |
2.1.2 兴盛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时期 |
2.1.3 衰退时期——工厂内迁时期 |
2.2 中国潜在的近代工业遗产群分布 |
2.2.1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工业遗产群 |
2.2.2 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工业遗产群 |
2.2.3 以济南为中心的胶东工业遗产群 |
2.2.4 以重庆为中心的川西工业遗产群 |
2.2.5 以武汉为中心的鄂湘赣工业遗产群 |
2.2.6 以广州为中心的粤闽工业遗产群 |
2.3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 |
2.3.1 发展脉络 |
2.3.2 调查方法 |
2.3.3 构成分析 |
2.3.4 特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器物的引进:军工产业链 |
3.1 军火制造——天津机器局 |
3.1.1 水运便利促进工业萌芽 |
3.1.2 生产设备的引进与输出 |
3.1.3 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 |
3.2 能源提供——开滦煤矿 |
3.2.1 开滦煤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3.2.2 原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
3.3 运输变革——铁路的诞生 |
3.3.1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角力 |
3.3.2 中国铁路先驱——金达技师 |
3.3.3 铁路控制权的争夺 |
3.3.4 铁路附属设施 |
3.4 建筑材料——启新洋灰公司 |
3.4.1 启新公司建造始末 |
3.4.2 核心工艺——“二磨一烧” |
3.4.3 绅商集团的代表——周学熙 |
3.5 小结 |
第四章 技术的引进:纺织产业链 |
4.1 棉纺准备——棉纺工业 |
4.1.1 工艺流程 |
4.1.2 案例——恒源纱厂 |
4.2 棉纺成品——织布工业 |
4.2.1 工艺流程 |
4.2.2 案例——天津第三棉纺织厂 |
4.3 毛纺准备——毛纺工业 |
4.3.1 工艺流程 |
4.3.2 案例——东亚毛纺厂 |
4.4 毛纺成品——地毯工业 |
4.4.1 工艺流程 |
4.4.2 案例——仁立毛纺厂 |
4.5 锦上添花——印染工业 |
4.5.1 工艺流程 |
4.5.2 案例——东亚毛纺厂印染部 |
4.6 其他纺织工业 |
4.7 小结 |
第五章 技术的创新:化工产业链 |
5.1 海盐资源——塘沽盐田 |
5.1.1 滩晒技术的应用 |
5.1.2 机器设备的分类 |
5.2 化工原料——久大精盐 |
5.2.1 精盐提纯技术的提高 |
5.2.2 精英阶层的崛起 |
5.2.3 私人研究团体发轫 |
5.3 化工基础——永利碱厂 |
5.3.1 历史发展脉络 |
5.3.2 厂区空间布局 |
5.3.3 制碱技术探索 |
5.3.4 工业厂房分类 |
5.4 其他化学工业 |
5.4.1 制革业 |
5.4.2 制皂业 |
5.4.3 火柴业 |
5.4.4 玻璃业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工业的基础:公用设施 |
6.1 水运枢纽的形成 |
6.1.1 码头——城市中心南移 |
6.1.2 桥梁——海河两岸连结 |
6.2 华洋之间的博弈 |
6.2.1 天津自来水公司 |
6.2.2 济安自来水公司 |
6.3 电力设施的引入 |
6.3.1 工厂动力提供——发电厂 |
6.3.2 公共性的引入——有轨电车 |
6.4 金融币制的改革 |
6.4.1 新式造币厂诞生 |
6.4.2 机器设备与工艺 |
6.4.3 造币厂建筑形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与保护方法 |
7.1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 |
7.1.1 历史重要性 |
7.1.2 工业设备与技术 |
7.1.3 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 |
7.1.4 文化与情感认同、精神激励 |
7.1.5 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
7.1.6 重建、修复及保存状况 |
7.1.7 地域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 |
7.1.8 其他评价因子 |
7.2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
7.2.1 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
7.2.2 工业遗产产业链保护方法 |
7.2.3 工业遗产点保护方法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天津工业大事记 |
附录二 天津显着工业列表 |
附录三 直隶工业遗产目录 |
附录四 机器局生产技术及产品 |
附录五 唐山工厂员工于1909年寄给金达的信 |
附录六 天津碱厂的生产工艺 |
附录七 天津碱厂保护事记 |
附录八 其他工业 |
附录九 民族工业中的中国工程师 |
附录十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国技师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地方文献的传承价值有利于史料保存 |
1.2.2 地方文献的情报价值有利于辅助决策 |
1.2.3 地方文献的品牌价值有利于形象提升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方文献概念的界定及其收集利用 |
2.1 地方文献概念界定 |
2.2 地方文献的特征 |
2.2.1 地方文献的区域性 |
2.2.2 地方文献的非时效性 |
2.2.3 地方文献的选择性 |
2.2.4 地方文献的丰富性 |
2.3 地方文献的主要内容 |
2.3.1 官方公开出版或者印刷的地方文献 |
2.3.2 地方相关的文献 |
2.3.3 其他文献 |
2.4 地方文献的收集 |
2.4.1 地方文献收集分类方法 |
2.4.2 地方文献收集的基本原则 |
2.4.3 地方文献收集的基本途径 |
2.5 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
2.5.1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主体与客体 |
2.5.2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原则与目标 |
2.5.3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途径 |
第三章 国内外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的经验与启示 |
3.1 国外地方文献研究经验总结 |
3.1.1 注重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研究中的作用 |
3.1.2 注重利用信息化渠道来开展地方文献相关工作 |
3.1.3 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地方文献研究工作 |
3.1.4 注重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地方文献研究 |
3.2 国内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构建的基本经验 |
3.2.1 注重创新的湖南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2.2 历史悠久的浙江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2.3 规模大成果多的江苏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3 国内外地方文献工作对舟山市的启示 |
3.3.1 高起点规划地方文献工作 |
3.3.2 创新性推进地方文献征集应用工作 |
3.3.3 综合性的完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
第四章 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字化现状 |
4.1 舟山市的基本情况 |
4.2 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的成效 |
4.3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的新趋势 |
4.3.1 数字化趋势明显 |
4.3.2 规模化趋势明显 |
4.3.3 专业化趋势明显 |
4.3.4 特色化趋势明显 |
4.4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与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1 广度与深度不够 |
4.4.2 保护与利用不够 |
4.4.3 规划与合作不够 |
第五章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构想 |
5.1 舟山市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意义 |
5.2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完善的总体目标及中心任务 |
5.2.1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构建目标 |
5.2.2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的中心任务 |
5.3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开发的基本流程 |
5.3.1 完成舟山地方文献分类目录和内容数字化 |
5.3.2 明确数据库功能需求 |
5.3.3 确定开发方法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商 |
5.3.4 组织数据库开发并验收 |
5.3.5 数据库上线运行 |
5.4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总体框架及其功能模块 |
5.4.1 登陆模块 |
5.4.2 征集模块 |
5.4.3 编码模块 |
5.4.4 查询模块 |
5.4.5 在线阅读模块 |
5.4.6 在线交流模块 |
5.4.7 编辑打印模块 |
5.4.8 安全模块 |
5.5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开发技术方案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推动该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构的建议 |
6.2.1 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
6.2.2 加大投入强化文献征集 |
6.2.3 加强培训提高地方文献研究管理水平 |
6.2.4 创新手段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 |
6.2.5 健全制度妥善解决数据库构建中的版权等问题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百年老店”玩转“青春密码”——中国电信创新保障南京2014年青奥会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青奥精神”筑梦“青年未来” |
4G混合组网上演出色“青奥秀” |
“青奥模式”释放“青奥红利” |
链接 |
(10)2012年中国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云计算 |
推荐理由 |
荐者点评 |
2012年大事记 |
智能终端 |
推荐理由 |
荐者点评 |
2012大事记 |
TD-LTE |
推荐理由 |
荐者点评 |
2012年大事记 |
宽带中国 |
推荐理由 |
荐者点评 |
2012年大事记 |
移动互联网 |
推荐理由 |
荐者点评 |
2012年大事记 |
物联网 |
推荐理由 |
荐者点评 |
2012年大事记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推荐理由 |
荐者点评 |
2012年大事记 |
微博 |
推荐理由 |
荐者点评 |
2012年大事记 |
大数据 |
推荐理由 |
荐者点评 |
2012年大事记 |
微信 |
推荐理由 |
荐者点评 |
2012年大事记 |
四、中国电信百年大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北京电话事业研究(1901-1928)[D]. 胡晶. 河北大学, 2020(08)
- [2]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D]. 熊辛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D]. 向晴. 重庆大学, 2019(01)
- [4]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研究[D]. 韩建旭.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5]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对口援藏政策与西藏现代化发展研究[D]. 侯尤峰.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7]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D]. 闫觅. 天津大学, 2015(08)
- [8]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D]. 黄洁清. 浙江海洋学院, 2015(09)
- [9]“百年老店”玩转“青春密码”——中国电信创新保障南京2014年青奥会掠影[J]. 周春柏,张璐. 中国电信业, 2014(09)
- [10]2012年中国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J]. 高巍,何桂立,林辉,马源,许志远,续合元,魏亮,彭志艺,魏凯,袁琦. 现代电信科技,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