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韶关市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严磊[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湛江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2](2020)在《关于表彰2020年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文中认为国卫老龄发[2020] 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老龄办:为表彰先进,激励和动员全社会进一步重视、支持和参与为老服务,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国卫老龄函[2020] 273号)要求,各地积极组织推荐和申报先进单位和个人。经过逐级审核和公示,现决定,授予北京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电车客运分公司第九分队6路等1287个集体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授予张四怀等1977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李淑桃[3](2020)在《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村的规划建设是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的关键。2017年,广东省提出“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重要举措,总投入财政资金300多亿元。根据“无规划,不建设”的要求,所有省定贫困村都编制了相关规划并于2019年基本完成了整治建设任务。那么,这批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到底怎样?对其进行科学的实施评价十分必要。本文以具有一定示范意义和代表性的翁源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的实证研究。不仅为这批省定贫困村的规划实施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村庄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目前,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多集中在城市规划领域,对于村庄规划的实施评价研究十分贫乏。本文借鉴和吸纳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的特点,构建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该实施评价体系包括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两部分的评价。实施效果评价主要从实施结果和实施绩效两方面分析规划的落实情况以及对村庄和村民产生的影响;实施过程评价主要从政策保障、资金管理、主体协作和技术支撑四个方面评析规划实施的运作机制及影响因素。依据上述实施评价体系,论文重点以翁源县青云村为例,通过详实深入的实证调研,对其规划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实施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广度较好,但由于村民主体意愿变更、资金规模估算偏差大等原因导致实施深度较差,部分项目的变更对经济性和效用性考虑有所欠缺;规划实施成效主要集中在人居环境水平的提升上,对农民增收带动尚不明显,但不同类型的自然村由于资金投入、建成效果的不同,村民的评价差异较大。在实施过程评价部分,地方政策的完善性、资金整体的统筹性、规划编制期间各相关团队的协同性均有效促进了青云村村庄规划的实施,但同时在配套政策的协调性、建设资金投入的精准度、规划实施阶段各利益主体间的协同性、深化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和建设工程质量的可控性方面存在不足。青云村在规划实施效果和规划实施过程评价中所反映的情况在翁源县乃至广东省其他省定贫困村中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也对广东省定贫困村以及我国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主要任务的欠发达地区村庄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对于尚在摸索中的贫困村规划编制与实施,本论文既注重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探讨,更注重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以期发现贫困村规划建设及相关推进政策需要规避和重视的问题,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广东省人民政府[4](2020)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粤府函[2020]70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东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交通运输厅反映。2020年4月26日
黄森泰[5](2019)在《粤北地区统建新农村建筑空间弹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常态下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新思路,除了完成住宅、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建设外,对新农村适应产业发展的灵活性及开发建设的可能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农村居民在居住行为方式、家庭生产方式、人口结构和地域文化背景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差异,而当前广泛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集约化模式由于规划设计相对固定单一,难以满足极为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居住空间需求。另外,新农村乡土氛围受到快速城镇化进程的冲击日渐式微,尤其是统建新村的公共空间呈现出层级缺失、同质单调的现状,难以容纳多元的传统及现代乡土公共活动类型。基于上述三大研究背景,笔者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和研究必要性的粤北地区,以统建新农村的建筑空间为对象展开大量的实地调研,捕捉当前建设问题的共同点:缺乏足够的前瞻性、适应性和可变性,针对性地引入弹性设计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不同维度的详细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弹性设计策略。全文共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简练系统的论述,界定相关研究概念和方法,为后文的研究明确方向并提供理论的指引。第二章对本文的核心研究方法进行必要的介绍和说明,从宏观的规划建造、中观的公共空间、微观的住宅户型三种维度归纳现状存在的弹性设计问题,并分析总结相应的弹性设计影响要素。第三至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紧密围绕第一章的研究背景以及第二章归纳的三种维度下的弹性现状问题和影响要素,展开深入的类型化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弹性设计策略,包括:(1)提出可适应村庄持续发展的规划建造弹性设计策略,注重提升规划布局的前瞻性和建设过程与合理性。具体包括提升布局形态的有机性和可生长性,选址配套的统筹性与均衡性,建造过程的调整灵活性和容错性等内容。(2)提出可满足动态人居需求的住宅户型弹性设计策略,使住宅允许通过简单变动或有序改造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空间适应性。具体包括通过功能空间的联动借用满足不同居住行为方式的需求,运用整体的多适性策略满足居家务农、工艺作坊、商品经营、餐饮服务和文旅住宿等不同家庭生产方式的需求,从可增长、可分隔、可兼用、可分户四个方面的措施满足不同家庭人口结构的需求。(3)提出可容纳多元乡土活动的公共空间弹性设计策略,关注统建模式下公共空间系统的层次性和应变弹性。具体包括片状、线状及点状三种类型的公共空间的类型归纳和弹性需求分析,并分别选取开敞广场、街巷空间及节点建筑作为代表提出相应的弹性设计要点与方法。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期望填补对粤北地区统建新农村研究的不足,凸显弹性设计作为整体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对今后统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与参考。
吴东景[6](2019)在《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梯云岭段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京古道作为古代中原联系岭南的交通要道,是古代的“高速公路”。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烟尘中,西京古道成为承载整个岭南乃至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口及语言等诸多方面发展与变迁的血脉。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目前广东省政府对这条古道给予了高度重视,保护和修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而此保护工作也正需要更多广泛的研究。为能更好的对这条富有多重价值的古老的文化线路进行保护,让其能够得到可持续地发展。本课题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西京古道的研究主要包括几方面,第一方面,对西京古道线路的概况进行梳理以及对其中重要地段五里桥段和梯云岭段现状调研和总结,得出此两段古道的现状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方面,对此两段古道进行价值评估,参考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作为标准,对古道本体以及沿线相关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进行价值重要性评估。第三方面,依据评估结果的重要性判断以及西京古道各方面的保护现状等综合方面的条件,从古道本体和相关物质文化遗存以及自然环境方面进行保护措施的研究。第四方面,依据西京古道在现今社会的主要作用,并依据这两段古道不同的性质和相关遗存的重要性进行使用功能的分配,提出完善服务设施和标识系统以便于更好的对古道进行保护和利用。全文从这四个方面,研究了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梯云岭段的现状、价值、保护及利用。并提出应该注意不仅要保护物质遗存,更要保护当地的文化土壤,关注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和意识形态。这样才能使西京古道得到更长远更持续可发展的保护和利用。
管含泊[7](2019)在《从健康维度研究广东省省定贫困村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化推动下城市高速发展,与之相比乡村发展缓慢,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聚集,促成了乡村的贫困和衰落。贫困村是这一现象的一种极端体现,贫困村的落后状态不仅在于产业与经济上的落后,同时也在于经济落后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迟滞。从社会背景上,为达成脱贫攻坚工作,解决城乡差异化问题,“精准扶贫”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被先后提出,解决贫困村问题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健康中国”是我国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它强调对“人民健康状况”的关注。疾病是我国乡村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健康乡村的建设不仅是推动“健康中国”的一大抓手,也是我国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我国目前针对贫困村的相关研究缺乏健康方向的内容。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田野调查法和实例研究法,开展对于广东省省定贫困村中健康影响因素的多维度分析。本文首先归纳总结国内外关于健康乡村建设、健康乡村评价体系指标等的研究,并针对贫困村经济落后问题,加入收入和乡村居民健康的关系的探讨,由此总结归纳了对贫困村居民健康产生影响的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和健康经济三个维度。广东省省定贫困村的建设是政府主导发起的一项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特色发掘和当地产业开发为主要内容的规划项目。基于广东省贫困村建设系列文件与建设指引,本文对广东省省定贫困村建设框架进行梳理,提炼贫困村建设基本内容。并得出贫困村建设内容具有健康导向这一现象。广东省省定贫困村规划建设具有健康环境维度的积极影响,同时在健康社会中和谐邻里与公共活动空间方向构建了良好基础,规划中在健康经济维度对乡村产业经济的推动,通过提升村民人均收入,对村民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以健康乡村评级体系指标中健康环境维度为主导为主要抓手,结合健康社会维度和健康经济维度进行分析,构架了从健康维度推进广东省贫困村规划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通过与省定贫困村建设框架和新白村田心、河背片区进行实践探索,针对原有贫困村现状及建设基础,对于贫困村规划在健康社会和健康经济中教育资源、卫生设施、健康常识普及等组织活动和信息传导相关内容的缺乏提出建议,为广东省贫困村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张杰[8](2019)在《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森林养生旅游在国内方兴未艾。2019年3月8日,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在2022年建成布局较合理的区域性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立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到2035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强调森林康养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森林养生旅游是森林康养产业中的重要内容,中医特色明显,开展森林养生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森林康养产业中的独特优势。广东省森林资源丰富,养生旅游发展基础坚实,社会对发展森林养生旅游的呼声很高。但是目前相较其他省份而言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实质进展比较缓慢。经过文献梳理,发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研究很少,而且多数的森林养生旅游研究是基于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的视角,仅有零星的森林旅游研究涉及到中医养生的内容,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缺乏中医养生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从中医养生学的视角开展了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研究。目的:首先,系统地梳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基于中医学的森林养生理论。其次,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内部现状与问题,以及内外部综合态势。然后,基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以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探讨其开发策略,包括开发模式、产品和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形态、产业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最后,介绍和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三个具体案例。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开展森林养生旅游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一)交叉研究法森林养生旅游属于多产业交叉领域,涉及中医药、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等多学科内容,因此要使用多元化视角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二)文献研究法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森林养生旅游的研究文献,尽可能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梳理中医养生学、旅游管理学、森林医学相关文献着作,整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查阅、整理相关政府部门网站、行业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尽可能全面收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资料。(三)田野调查法实地走访省内省外多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单位,深入山地、森林,与当地居民、游客、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谈,详细考察当地的森林气候、地形、植被、水源、历史人文等情况,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四)访谈报告法与广东省森林公园协会合作开展关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制定的课题研究,举办“国有林场森林康养休闲体验示范建设情况”座谈会,对受访者进行结构性访谈调查,并多次参加行业会议、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交流,加深对森林养生旅游的专业认识。(五)问卷分析法在广东省部分森林旅游区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并采用Excel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消费者特征、认知及需求情况。(六)模型分析法引入了 PEST宏观环境分析模型、RMP旅游开发模型、SWOT综合态势分析模型,将收集到的定性资料和定量数据进行结构化的模块分析,系统地开展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七)个案分析法在开发现状研究和开发策略研究部分,多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在最后开展专门的案例研究内容,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成果:(1)系统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森林养生理论。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时涉及的旅游开发一般理论,并探讨其在森林养生旅开发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竞争力理论、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等。首次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本研究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将森林养生的概念进行合理延伸,以中医养生学理论和森林医学理论为指导,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的概念内涵、养生目的、养生原则、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认为森林养生是以有益人体健康的森林环境与资源为基础,辅以必要的养生保健设施,通过环境养生、行为养生、精神养生等具体养生方法活动,最终实现维护健康和幸福两大目的的一种综合养生方式。森林养生的原则包括天人相应,三因制宜;扶正避邪,预防为主;动静互涵,身心同调;综合调养,持之以恒四大方面。森林养生的方法有森林浴养生、森林饮食养生、森林运动养生、森林温泉养生、针灸推拿养生、森林园艺养生、森林精神养生、森林芳香养生、森林五色养生、森林音乐养生等十种。(2)研究归纳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有政策环境: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支持、养生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经济环境:经济整体发展稳中求进、森林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社会环境: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对养生需求日益扩大、广东省养生文化氛围浓厚;技术环境:中医药养生技术发展、林业科技发展、旅游事业人才培养等。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内部开发现状:整理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资源、岭南本草资源、饮食养生资源、温泉养生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市场需求,包括消费者的基本特征分析、对森林养生旅游的认知分析、需求分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产品和服务现状,包括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展情况、规划情况以及目前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有资源缺乏充分利用;开发基础有待完善;产品和服务未形成产业链;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内外部综合态势:内部优势:森林养生旅游资源条件优越、区位和交通条件良好、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经济支撑强劲有力;内部劣势:开发现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森林季节性闲置;外部机遇:森林养生旅游是多方政策交汇点、社会的养生需求;外部挑战:其他地区的竞争挑战、不合理开发带来的森林破坏。(3)提出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策略。差异化的开发模式:提出“森林旅游+X养生+Y养生+……”的差异化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分为:“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并结合实例介绍每种模式的特点、适宜开展的地区、以及产业延伸的路径等内容。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需要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养生特色要融入旅游六要素中。研究还认为目前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目标群体主要为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以森林养生方法为框架整理了二十八项森林养生旅游项目,并总结了产品和服务中的三因制宜原则,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提供了森林小镇、森林养生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三种适宜森林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分别从政策规划、人才培养、融资模式、营销推广等方面展开分析。(4)介绍了三个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即丰顺留隍潮客小镇:“森林旅游+温泉+禅修养生”的身心度假模式、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森林旅游+本草+茶文化养生”的林下茶药模式、惠来南药产业园:“森林旅游+本草养生”林下中药模式,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结论: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首次整理出的森林养生理论,为森林养生旅游的内容开发提供专业依据,有助于凸显森林养生旅游的中医药特色。此外对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进行区域研究也尚属首次,系统展现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若干开发策略,最后三个不同开发模式的案例,为其它研究提供借鉴。整个研究从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研究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实践”研究,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现状和开发策略的“面”研究到案例分析的“点”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价值。
阮平[9](2019)在《粤北会战的民众动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粤北会战是1939年底至1945年初,中日军队在粤北地区展开的三次大规模激烈的攻防战。广州沦陷后,广东当局面临着严峻的军事和社会形势。面对日军随时北犯的紧张局面,除大力动员民众,进行全面持久抗战外,别无他途。会战前,广东当局以韶关为临时省会,做了大量的民众动员准备工作。在党政当局的领导下,全省动员工作的主脑机构省动员委员会及省政工总队成立了。对动员起着重要作用的省新运妇委会和省赈济会也改组成立。军政当局成立政工总队,以加强军队的政治工作。党政军当局共同组建省战地服务委员会、省军民合作站,以加强彼此间合作。随着粤北会战的开展,当局不遗余力地运用口头、文字、艺术、展会等形式对民众进行抗日宣传。其中,口头宣传包括演说、个别谈话、家庭访问等。文字宣传包括标语、传单、报刊、书籍等。艺术宣传包含歌曲、戏剧、漫画、报告文学等。同时,当局也致力于对民众的组训。为培养动员工作者,当局开办各种培训班;为组训民众,民众军训、地方团队组训、国民兵训练等也加紧推行。这些工作的实施,使得民众动员的效果大大增强。会战期间,民众坚决执行坚壁清野及破坏交通的命令,并踊跃参加救护、慰劳、运输、带路等各种战地服务工作,甚至直接参加对日作战。这对两次粤北大捷至关重要。当局以民主政治和民生建设来促进民众动员,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对于第三次粤北战役的战败,民众动员的不彻底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但不能因此否定民众动员对于粤北会战的重要性。要保证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民众动员还需与政治、军事等诸要素紧密地配合。
钟庆湘[10](2019)在《南雄市银杏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是在南雄市拥有丰富银杏资源且有多项政策利好的背景下进行的,目的是结合政策优势发挥南雄市的银杏资源优势发展南雄市银杏产业,并为南雄市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国内研究综述从银杏产业发展模式、银杏产业发展对策和银杏产业存在问题三个方面出发来考虑,国外研究综述则主要从银杏加工和银杏种植两个方面出发。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SWOT分析法和环境容量计算法三种方法来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和进行研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银杏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结合现如今最新的支持政策来研究南雄市银杏产业的发展模式,与时俱进,能为南雄市银杏产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本文的理论基础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产业化理论,这两个理论奠定了本研究的研究基础,为研究指明了思路和方向。目前南雄市银杏产业的发展现状为银杏种植规模较小,银杏加工规模较小、加工技术较为落后,银杏旅游发展势头较好。影响南雄市银杏产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南雄市银杏种植规模较小、缺乏银杏产业龙头企业、银杏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银杏产业未受到足够重视和银杏产品宣传推广力度不足。而通过SWOT分析法对南雄市银杏产业进行分析之后,对分析得到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交联分析,并结合存在问题,为南雄市银杏产业发展提出了九条发展策略,这九条策略经过合理的分类和组合之后,形成了一套有一定指导性的发展策略。确定银杏产业发展重点地位,打牢银杏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银杏产业,明确银杏产业战略地位;加强银杏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人才驿站功能;扩大银杏种植规模,推动银杏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银杏加工业,提高银杏产品附加值:建立银杏产业园,最大化银杏资源优势;依托精细化工产业园,助力银杏产业发展;多层次宣传银杏产品,提升知名度;发掘内在文化底蕴,促进银杏旅游业发展:挖掘银杏文化内涵,建设银杏特色小镇;发展“慢旅游”,拓展景区游玩内容;整合南雄市旅游资源,发展“银杏+”旅游。
二、韶关市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韶关市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3)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脱贫攻坚意义深远,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备受关注 |
1.1.2 广东省定贫困村整治建设投入庞大,实施成效亟待检验 |
1.1.3 村庄规划的必要性得到重视,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亟待探索 |
1.1.4 研究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 |
1.2.2 村庄规划 |
1.2.3 规划实施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价值及方法 |
1.4.1 研究价值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研究总结及启示 |
2.2 村庄规划实施相关研究 |
2.2.1 相关理论 |
2.2.2 村庄规划实施机制 |
2.2.3 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
2.2.4 影响村庄规划实施的因素 |
2.2.5 促进村庄规划实施的策略 |
2.3 贫困村相关研究 |
2.3.1 村庄特征研究 |
2.3.2 减贫措施研究 |
2.3.3 贫困村村庄规划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特征研究 |
3.1 村庄特质 |
3.1.1 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薄弱 |
3.1.2 人力资源集聚能力弱 |
3.1.3 村庄建设管控不足 |
3.1.4 人居环境水平低下 |
3.1.5 小结 |
3.2 规划的目标与及相关政策要点分析 |
3.2.1 规划实施的目标 |
3.2.2 规划相关政策要点分析 |
3.3 规划编制的核心策略 |
3.3.1 相关政策落实精细化 |
3.3.2 各方需求落实合理化 |
3.3.3 建设内容项目化 |
3.3.4 资金效益最优化 |
3.4 规划实施模式的特点 |
3.4.1 整县统筹推进 |
3.4.2 村庄分类推进 |
3.4.3 多专业协作推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建构 |
4.1 规划实施评价的目的及主体 |
4.1.1 评价目的 |
4.1.2 评价主体 |
4.2 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及内容框架 |
4.2.1 基本原则 |
4.2.2 评价内容框架 |
4.3 规划实施评价的方法体系 |
4.3.1 评价的基本单元 |
4.3.2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层面 |
4.3.3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绩效层面 |
4.3.4 规划实施过程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云村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1 行政村概况及案例自然村选择 |
5.1.1 行政村概况 |
5.1.2 案例自然村选择及其代表性 |
5.2 特色精品村—水口楼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2.1 村庄概况 |
5.2.2 规划回顾 |
5.2.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
5.2.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
5.2.5 小结 |
5.3 美丽宜居村—李屋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3.1 村庄概况 |
5.3.2 规划回顾 |
5.3.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
5.3.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
5.3.5 小结 |
5.4 干净整洁村—上岭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4.1 村庄概况 |
5.4.2 规划回顾 |
5.4.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
5.4.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
5.4.5 小结 |
5.5 案例自然村实施效果的综合评析 |
5.5.1 规划实施结果层面 |
5.5.2 规划实施绩效层面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云村村庄规划实施过程评价 |
6.1 政策保障评析 |
6.1.1 地方政策的完善性 |
6.1.2 配套政策的协调性 |
6.2 资金管理评析 |
6.2.1 整体的统筹性 |
6.2.2 投入的精准度 |
6.3 主体协作评析 |
6.3.1 行政管理人员的协调配合度 |
6.3.2 专业团队间的工作协同性 |
6.3.3 村民参与及沟通的有效性 |
6.4 技术支撑评析 |
6.4.1 深化设计方案的适用性 |
6.4.2 建设工程质量的可控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于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的延展思考 |
7.1 对翁源县省定贫困村规划实施的面上评价 |
7.1.1 规划实施效果 |
7.1.2 规划实施过程 |
7.2 对广东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实施情况的思考 |
7.2.1 规划实施效果 |
7.2.2 规划实施过程 |
7.3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适用性评述 |
7.3.1 对广东2277个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的适用性 |
7.3.2 对我国其他欠发达地区村庄建设规划的适用性 |
7.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主要结论及成果 |
相关建议 |
创新点 |
局限性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水口楼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
附录2 :水口楼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
附录3 :水口楼调研问卷 |
附录4 :水口楼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
附录5 :李屋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
附录6 :李屋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
附录7 :李屋调研问卷 |
附录8 :李屋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
附录9 :上岭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
附录10 :上岭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
附录11 :上岭调研问卷 |
附录12 :上岭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粤北地区统建新农村建筑空间弹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常态下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要求 |
1.1.2 集约化统建模式下人居需求的矛盾 |
1.1.3 快速城镇化进程下乡土氛围的式微 |
1.2 研究范畴及内容 |
1.2.1 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粤北地区统建新农村现状问题调查 |
2.1 居住实态调查 |
2.1.1 调研目的 |
2.1.2 关注重点 |
2.1.3 样本选取 |
2.1.4 方法说明 |
2.2 弹性设计影响要素 |
2.2.1 村庄发展影响要素 |
2.2.2 人居需求影响要素 |
2.2.3 乡土文化影响要素 |
2.3 弹性视角下的现状问题 |
2.3.1 规划建造层面问题 |
2.3.2 住宅户型层面问题 |
2.3.3 公共空间层面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适应村庄持续发展的规划建造分析及弹性策略 |
3.1 布局形态及预留用地 |
3.1.1 现状类型分析 |
3.1.2 布局形态有机有序 |
3.1.3 发展用地弹性预留 |
3.2 选址区位及公共配套 |
3.2.1 现状类型分析 |
3.2.2 选址配套统筹考虑 |
3.2.3 服务设施均衡分布 |
3.3 建设时序及建造模式 |
3.3.1 现状类型分析 |
3.3.2 合理分期建立容错机制 |
3.3.3 鼓励统建自建结合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满足动态人居需求的住宅户型分析及弹性策略 |
4.1 用地面积及建筑规模 |
4.1.1 底层占地面积 |
4.1.2 进深面宽比 |
4.1.3 建筑层数 |
4.2 平面组合及分户方式 |
4.2.1 平面组合方式类型分析 |
4.2.2 分户方式类型分析 |
4.3 功能布局及交通组织 |
4.3.1 分类依据及分布情况 |
4.3.2 远角横梯式 |
4.3.3 远角竖梯式 |
4.3.4 中部横梯式 |
4.3.5 中部折梯式 |
4.3.6 近角竖梯式 |
4.3.7 弹性对比分析及总结 |
4.4 应对不同居住行为方式的功能空间策略 |
4.4.1 客厅入口联动 |
4.4.2 餐厅客厅联动 |
4.4.3 厨房餐厅联动 |
4.5 应对不同家庭生产方式的多适性策略 |
4.5.1 居家务农型 |
4.5.2 工艺作坊型 |
4.5.3 商品经营型 |
4.5.4 餐饮服务型 |
4.5.5 文旅住宿型 |
4.6 应对不同家庭人口结构的可变性策略 |
4.6.1 可增长 |
4.6.2 可分隔 |
4.6.3 可兼用 |
4.6.4 可分户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容纳多元乡土活动的公共空间分析及弹性策略 |
5.1 定义及类型 |
5.1.1 公共空间的定义及类型 |
5.1.2 乡土活动的定义及类型 |
5.2 片状公共空间 |
5.2.1 片状公共空间类型归纳 |
5.2.2 片状公共空间弹性需求 |
5.2.3 以开敞广场为代表的弹性策略 |
5.3 线状公共空间 |
5.3.1 线状公共空间类型归纳 |
5.3.2 线状公共空间弹性需求 |
5.3.3 以街巷空间为代表的弹性策略 |
5.4 点状公共空间 |
5.4.1 点状公共空间类型归纳 |
5.4.2 点状公共空间弹性需求 |
5.4.3 以节点建筑为代表的弹性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本文的局限性 |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梯云岭段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梯云岭段现状调查 |
2.1 西京古道概况 |
2.1.1 西京古道 |
2.1.2 乳源瑶族自治县内段落概况 |
2.2 本文研究的线路 |
2.3 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梯云岭段物质文化遗存现状 |
2.3.1 古驿道本体现状调研 |
2.3.2 沿线相关物质遗存现状情况 |
2.3.3 沿线自然环境现状情况 |
2.4 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梯云岭段沿线非物质文化遗存情况 |
2.4.1 民俗、节庆 |
2.4.2 神话传说 |
2.5 本章小结 |
2.5.1 古道本体方面 |
2.5.2 沿线相关物质文化遗存方面 |
2.5.3 沿线自然环境方面 |
2.5.4 沿线非物质文化遗存方面 |
第三章 历史文化遗存价值评估 |
3.1 历史上的作用 |
3.1.1 西京古道的历史演变 |
3.1.2 西京古道的历史作用 |
3.2 价值分析 |
3.2.1 评价标准 |
3.2.2 历史文化遗存价值评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梯云岭段的保护 |
4.1 保护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 |
4.1.1 气候与自然条件对古道的侵蚀 |
4.1.2 后人对古道和环境的破坏 |
4.1.3 问题分析 |
4.2 保护原则 |
4.2.1 真实性原则 |
4.2.2 完整性原则 |
4.2.3 生态性、科学性原则 |
4.2.4 可持续原则 |
4.3 保护的内容 |
4.3.1 古道本体工程 |
4.3.2 沿线相关物质文化遗存 |
4.3.3 附存的自然环境 |
4.3.4 沿线非物质文化遗存 |
4.4 保护策略 |
4.4.1 以活化利用来传承与保护 |
4.4.2 以整体保护与分类分级保护相结合 |
4.4.3 制定政策、规划、制度等相关措施 |
4.5 具体保护措施 |
4.5.1 对两段古道本体的保护措施 |
4.5.2 对沿线相关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措施 |
4.5.3 对沿线自然环境的保护措施 |
4.5.4 对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梯云岭段的利用 |
5.1 西京古道当今作用 |
5.1.1 仍然可作为交通设施 |
5.1.2 是支撑全域旅游的骨架 |
5.1.3 带动全线周边发展 |
5.2 西京古道活化利用模式 |
5.2.1 线路型旅游模式 |
5.2.2 自然历史文化博物馆模式 |
5.2.3 以道兴村模式 |
5.3 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梯云岭段的利用 |
5.3.1 梯云岭段的利用 |
5.3.2 五里桥段的利用 |
5.3.3 西京古道带动周边乡村振兴的构想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从健康维度研究广东省省定贫困村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贫困村建设 |
1.1.2 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健康乡村建设 |
1.1.3 乡村健康与贫困问题的密切关系 |
1.1.4 贫困村研究方向的健康局限 |
1.2 主要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主要概念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乡村健康的文献综述 |
2.1 健康村庄建设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健康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健康与收入的相关性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小结 |
2.4.1 健康维度的不断拓宽 |
2.4.2 健康环境维度是重要的健康影响评价指标 |
2.4.3 健康乡村关注多维度建设 |
2.4.4 农村居民收入和健康状况存在双向互动关系 |
第三章 广东省省定贫困村规划分析 |
3.1 省定贫困村现状 |
3.1.1 贫困村概况及原因 |
3.1.2 贫困村环境问题 |
3.1.3 贫困村社会问题 |
3.1.4 贫困村经济发展问题 |
3.2 省定贫困村建设 |
3.2.1 国家战略和指导思想 |
3.2.2 省内贫困建设实施方案 |
3.2.3 广东省贫困村建设的主要框架 |
3.3 小结 |
3.3.1 贫困村存在健康问题 |
3.3.2 健康村庄的建设有助于贫困问题的解决 |
3.3.3 省定贫困村规划一定程度上满足健康需求 |
第四章 贫困村规划中的健康要素分析 |
4.1 规划中的健康环境维度相关内容 |
4.2 规划在其他健康维度的影响 |
4.2.1 规划中其他健康维度相关内容 |
4.2.2 产业发展与经济提升的健康影响 |
4.3 小结 |
4.3.1 贫困村规划在健康环境维度具有积极作用 |
4.3.2 贫困村规划在其他健康维度具有一定作用 |
4.3.3 进一步推动贫困村的健康规划 |
第五章 基于健康维度的新白村健康规划 |
5.1 新白村现状分析 |
5.1.1 区位分析 |
5.1.2 社会经济状况 |
5.1.3 自然环境情况 |
5.1.4 历史文化情况 |
5.1.5 基础设施现状 |
5.1.6 现状总结 |
5.2 从健康维度推进田心、河背片区建设 |
5.2.1 整治规划 |
5.2.2 创建规划 |
5.2.3 健康影响分析 |
5.3 健康维度推进贫困村建设 |
5.3.1 兴办村集体小学 |
5.3.2 设立卫生站 |
5.3.3 健康生活常识普及 |
5.3.4 充分挖掘宣传红色文化与传统民俗 |
5.3.5 定期开展村民技术培训班,传递政策红利,增强科学生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村民问卷调查规报告 |
附录2 村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田心、河背村庄整治项目布局规划图 |
(8)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策引领 |
二、现实需要 |
三、课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进展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及其应用 |
一、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
三、竞争力理论 |
四、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
五、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七、体验经济理论 |
第二节 森林养生理论 |
一、依据来源 |
二、概念内涵 |
三、养生目的 |
四、养生原则 |
五、养生方法 |
六、注意事项 |
第三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外部宏观环境(PEST模型)分析 |
一、政策环境(P)分析 |
二、经济环境(E)分析 |
三、社会环境(S)分析 |
四、技术环境(T)分析 |
第二节 内部开发现状(RMP模型)分析 |
一、森林养生旅游资源(R)分析 |
二、市场需求(M)问卷分析 |
三、产品和服务现状(P)调查分析 |
第四节 内外部态势(SWOT模型)综合分析 |
一、优势(S)分析 |
二、劣势(W)分析 |
三、机遇(O)分析 |
四、挑战(T)分析 |
第四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差异化的开发模式 |
一、“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 |
二、“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 |
三、“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 |
四、“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 |
五、“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 |
六、“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 |
第二节 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
一、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 |
二、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 |
三、养生特色融入旅游六要素 |
第三节 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 |
一、森林小镇 |
二、森林养生基地 |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 |
第四节 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
一、政策规划 |
二、人才培养 |
三、融资模式 |
四、营销推广 |
第五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国家级特色小镇:留隍潮客小镇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二节 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三节 惠来南药产业园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结语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中文详细摘要 |
(9)粤北会战的民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概念释义 |
1.粤北 |
2.粤北会战 |
3.民众动员 |
一、粤北会战前广东的军事与社会形势 |
(一)广州沦陷与广东日伪政权的建立 |
1.日军大举侵粤与广州失陷 |
2.广东伪政权的建立及其统治 |
(二)省府北迁后及其对局势的应变 |
1.省府北迁韶关及李汉魂主粤 |
2.重划战区与持久抗战方针的贯彻 |
(三)广东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
1.中共广东组织重建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
2.民间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 |
二、广东当局的民众动员准备工作 |
(一)民众动员的必要性 |
1.民众动员工作的缺陷 |
2.粤北会战亟需民众的参与 |
(二)广东当局对民众动员的引导 |
1.广东当局对民众动员态度的转变 |
2.广东当局对国民党中央民众动员政策的贯彻 |
(三)各类民众动员机构的设立 |
1.广东党政当局主导的动员机构 |
2.军事当局建立的十二集团军“政工总队” |
3.党政军当局共同组建的动员机构 |
三、广东当局对粤北会战民众动员的实施 |
(一)当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 |
1.口头宣传 |
2.文字宣传 |
3.艺术宣传 |
4.展览宣传 |
(二)当局对民众的组训 |
1.培训动员工作者 |
2.开展军训、国民兵组训和地方团队组训 |
(三)民众动员与粤北大捷 |
1.民众对第一次粤北战役的参与 |
2.民众对第二次粤北战役的参与 |
四、粤北会战民众动员的思考 |
(一)民众是粤北大捷的助推器 |
1.坚决执行坚壁清野及破坏交通命令 |
2.踊跃参加战地服务工作 |
(二)粤北会战民众动员的历史经验 |
1.以民主政治促进民众动员 |
2.以民生建设促进民众动员 |
(三)粤北会战民众动员的历史教训 |
1.过度宣传对民众动员起相反的作用 |
2.反共活动削弱了当局的民众动员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南雄市银杏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线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线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分析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银杏产业 |
2.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
2.1.3 特色农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南雄市银杏产业发展现状 |
3.1 南雄市银杏种植现状 |
3.2 南雄市银杏加工现状 |
3.3 南雄市银杏旅游资源现状 |
3.3.1 帽子峰森林公园 |
3.3.2 坪田古银杏森林公园 |
3.4 南雄市银杏产业现状小结 |
第四章 南雄市银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 南雄市银杏种植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1 自然条件因素 |
4.1.2 社会条件因素 |
4.1.3 经济条件因素 |
4.1.4 政策条件因素 |
4.2 南雄市银杏加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4.2.1 交通条件因素 |
4.2.2 产业基础因素 |
4.3 南雄市银杏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 |
4.3.1 自然条件因素 |
4.3.2 文化条件因素 |
4.3.3 经济条件因素 |
4.3.4 政策条件因素 |
4.4 南雄市银杏产业存在问题小结 |
第五章 南雄市银杏产业发展SWOT分析 |
5.1 南雄市银杏种植业SWOT分析 |
5.1.1 南雄市银杏种植业优势 |
5.1.2 南雄市银杏种植业劣势 |
5.1.3 南雄市银杏种植业机会 |
5.1.4 南雄市银杏种植业威胁 |
5.1.5 南雄市银杏种植业SWOT交联分析 |
5.2 南雄市银杏加工业SWOT分析 |
5.2.1 南雄市银杏加工业优势 |
5.2.2 南雄市银杏加工业劣势 |
5.2.3 南雄市银杏加工业机会 |
5.2.4 南雄市银杏加工业威胁 |
5.2.5 南雄市银杏加工业SWOT交联分析 |
5.3 南雄市银杏旅游业SWOT分析 |
5.3.1 南雄市银杏旅游业优势 |
5.3.2 南雄市银杏旅游业劣势 |
5.3.3 南雄市银杏旅游业机会 |
5.3.4 南雄市银杏旅游业威胁 |
5.3.5 南雄市银杏旅游业SWOT联动分析 |
5.4 南雄市银杏一二三产业融合小结 |
第六章 促进南雄市银杏产业健康高速发展的对策 |
6.1 南雄市银杏产业发展策略结构分析 |
6.2 确定银杏产业发展地位,打牢银杏产业基础 |
6.2.1 重点发展银杏产业,明确银杏产业战略地位 |
6.2.2 加强银杏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人才驿站功能 |
6.2.3 扩大银杏种植规模,推动银杏产业升级 |
6.3 大力发展银杏加工业,提升银杏产品附加值 |
6.3.1 建立银杏产业园,最大化银杏资源优势 |
6.3.2 依托精细化工产业园,助力银杏产业发展 |
6.3.3 多层次宣传银杏产品,提升知名度 |
6.4 挖掘银杏内在文化,促进银杏旅游发展 |
6.4.1 挖掘银杏文化内涵,建设银杏特色小镇 |
6.4.2 发展“慢旅游”,拓展景区游玩内容 |
6.4.3 整合南雄市旅游资源,发展“银杏+”旅游 |
6.5 南雄市银杏产业发展对策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韶关市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湛江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问题研究[D]. 严磊.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2]关于表彰2020年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J].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 2020(12)
- [3]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D]. 李淑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方案的通知[J].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0(13)
- [5]粤北地区统建新农村建筑空间弹性设计策略研究[D]. 黄森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西京古道五里桥段、梯云岭段保护研究[D]. 吴东景. 广州大学, 2019(01)
- [7]从健康维度研究广东省省定贫困村规划[D]. 管含泊. 广东工业大学, 2019
- [8]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D]. 张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粤北会战的民众动员研究[D]. 阮平.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10]南雄市银杏产业发展研究[D]. 钟庆湘.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