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安全带维系生命40年(论文文献综述)
张琦[1](2020)在《均胜电子并购高田公司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不断发展进步,然而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尤其核心零部件工艺技术水平差距仍旧较大、依赖进口,越来越多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开始通过并购获取技术及国际市场份额。其中均胜电子并购高田公司备受关注,对其并购绩效的研究可以为均胜电子后续并购及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经验借鉴、指导。首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习后对并购绩效以及评价方法有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其次,介绍了此次并购双方企业情况、回顾了并购过程,并且分析了均胜电子并购高田公司的动因。再次,以事件研究法分析得到并购的短期绩效表现良好;并尝试把社会责任有关的指标融入到平衡计分卡建立了并购的长期绩效评价体系,关注了对政府、社会、职工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结合层次分析法、标准差法计算各层次权重,以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各指标与历年最优指标灰色关联度,并对各层指标的灰色关联定量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并购当年其并购绩效小幅降低,而后大幅增长,总体来说并购的长期绩效表现良好。最后,归纳出经验启示提出进一步提高均胜电子此次并购的长期绩效的建议以供参考。
袁倩文[2](2020)在《产后养生禁忌中医文献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代中医典籍中产后养生内容无一例外都包括产后养生禁忌,十分丰富,涉及范围较广,千百年来代有传承和发展,值得深究。但内容十分分散,繁杂,缺乏系统化,不利于现代研究和应用。而且现代产后养生研究大多侧重于宜的内容,相关禁忌内容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古代医学典籍中的产后养生禁忌内容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佐以现代相关研究资料,以便总结出具有中医和中华本土特色的产后养生禁忌思路和方法,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充实产后养生理论,还可以为产妇饮食、起居、情志、房事、药物以及哺乳养生禁忌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借鉴。研究结果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产后养生禁忌相关概念。包括产后概念、养生概念、禁忌概念以及产后养生禁忌概念。本文的产后养生禁忌是指产褥期和哺乳期中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日常生活中选择对产妇和乳儿身心健康有利的因素,避免或禁止或忌讳不利因素,以达到保养产妇和乳儿身心,预防产褥疾病和后遗症,促进产妇复原和乳儿健康成长的目的。第二章,产后养生禁忌古代中医文献研究。梳理历朝代表着作中产后养生禁忌思想和观点。第三章,产后养生禁忌中医理论研究。概括产后妇人及乳儿生理病理和产后养生原则。第四章,产后养生禁忌内容研究。论述了产后饮食、起居、情志、房事、药物、针灸、哺乳七大类三十二小类养生禁忌。第五章,产后养生禁忌现代应用价值研究。在预防产褥疾病和促使产妇复原、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产后卫生费用方面有应用价值,值得倡导。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产后养生禁忌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坐月子”传统习俗,先秦两汉时期奠定基础,两晋隋唐时期形成系统,两宋金元时期丰富发展,明清时期继承弘扬。2.产后养生禁忌产生缘于妇人产后特殊的“气血津液亏虚、脏腑虚损、瘀血待排”的生理特点和“产后易感病邪”的病理特点,顾护乳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理特点和“传变迅速,易虚易实”病理特点等需要。因此产妇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一定的产后养生原则:预防为主,扶正避邪;形神兼养,动静适宜;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养脏腑,重肝脾肾;因人因时,谨守禁忌;趋利避害,顾护乳儿。3.产后养生禁忌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饮食、起居、情志、房事、药物、哺乳,小到行立坐卧、梳头、沐浴、刷齿、哺乳行为等都属于其范畴。产后养生禁忌应从细节着手,致力于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以全方位避免产后对身心不利的因素。4.产后养生禁忌分为相对禁忌和绝对禁忌。相对禁忌有条件限制,需把握适度的原则。产后养生禁忌应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余济民[3](2020)在《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环保问题开始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服装的选择上人们开始偏向于绿色环保服装。牛仔服装的生产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快时尚的背景下让服装更替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废旧牛仔服装的循环利用对于服装产业来说刻不容缓,废旧牛仔二次设计服装凭借着其独一无二的款式和新颖的产品定位,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选题以废旧牛仔服装的二次设计方法为切入点,首先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关于服装二次设计的文献资料,分析废旧牛仔二次设计服装的相关理论资料,对国内外知名废旧牛仔二次设计服装品牌和相关产品进行研究,明确了对于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随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并按照不同的群体对其进行特征分析,同时以实地访谈的形式深度了解高校学生群体对于废旧牛仔二次设计服装的设计需求、设计偏好以及是否愿意尝试自行改造等信息,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了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的需求,同时确定了课题的可行性。笔者分别以家庭、企业和高校学生为主体对象,分析对象群体特征,为其提供相应的废旧牛仔二次设计方法。企业为主体的二次设计方法是以企业库存为前提,通过二次设计的方法,消化企业库存牛仔服装。指导家庭和学生群体的废旧牛仔二次设计方法是提供出实用、简易的二次设计方法,让其可以在家中可以独自完成废旧牛仔服装的设计和改造,增强用户在二次设计环节的参与度。最后将废旧牛仔服装的二次设计流程制作成卡通宣传册,在高校进行宣传推广,利用学生群体的优势,向大家展示废旧牛仔服装二次利用的可能性,同时也为今后人们在相关课题的研究中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和参考。
黄燊[4](2019)在《特殊儿童行为约束产品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不怎么理解特殊儿童是一个怎么样的群体,因为大多数特殊儿童都不在我们的生活圈子里。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倡导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所以特殊儿童也获得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关注。特殊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存在缺陷,他们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情绪波动大,加上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产生一些问题行为,这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对于特殊儿童的研究重点都集中在心理学和生物方面,缺乏以其他专业角度去研究特殊儿童的多样性,此次课题将结合特殊儿童行为与产品设计来展开设计研究。本课题依托福利院约束产品设计项目展开研究,以特殊儿童行为研究为基础建立特殊儿童行为约束产品的设计流程,用来指导此类特殊人群医疗产品的设计开发。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跨学科研究法、实验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对象,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分析现有成果的不足之处,突显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对特殊儿童进行定义和分类,了解特殊儿童不同的生活环境,归纳总结出特殊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在特殊儿童行为研究中运用观察法,以福利院生活的特殊儿童作为观察对象,记录特殊儿童的行为表现、行为类型、行为发生次数、行为总持续时间、行为刺激信号来源和行为结果。根据统计结果得出问题行为主要分为为自伤行为、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同时归纳出自伤行为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现有的约束产品并不是为了避免特殊儿童自伤行为而设计的,儿童与成年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为了避免发生医疗事故,因此专门为特殊儿童设计约束产品是必要的。约束产品是基于特殊儿童和医护人员的双重人机交互,通过分析用户特征,如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和环境、特殊儿童治疗时的心理活动等。再结合当下医疗设备的设计趋势,归纳总结出以安全性设计原则、易用性设计原则、情感化设计原则、经济性设计原则和人机工学设计原则作为约束产品的设计标准。论文最后的设计实践部分,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市场上现有的约束产品进行了调研,分析这些产品的不足之处,如使用方式单一、外观冷漠、操作不够便利等;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福利院约束产品的使用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分析问卷结果得出用户的真正需求;运用实验法,通过使用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功能的辅助用具来测试特殊儿童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总结出特殊儿童的认知喜好。最后通过产品功能、产品造型、产品色彩、产品材质和产品操作流程这五个层面去实现新产品的创新点。根据创新点绘制草图方案,确立草图方案后进行三维模型设计,最终按照三维图纸进行实物模型的制作,并在福利院进行实物模型的试验,收集用户反馈和完善不足之处。本研究将特殊儿童行为研究真正落实到设计开发中去,最终约束产品的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希望此课题成果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或设计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希望研究者和设计师对于特殊儿童行为约束这个领域可以持续关注并尝试更多新的探索。
李能为[5](2017)在《基于产业链协同平台的配件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这样曾经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然而汽车质量事故频发导致的人员以及财产损失使得汽车制造厂家认识到实现汽车产业链环节信息的可追溯对于管理汽车质量,实现故障汽车召回的重要性。如何对汽车产业链环节中配件的信息的唯一标识成为对配件全生命周期进行跟踪和溯源的关键所在。汽车产业链协同平台积累了海量的汽车配件销售,整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历史业务数据,本文基于汽车产业链协同平台,并以产业链平台上XX集团的实际情况为原型,结合产业链协同平台通过抽取平台中汽车车辆出生档案,配件销售档案,车辆维修档案,客户档案等相关信息,并依据追溯系统需求动态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关重件档案库,实施汽车零配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配件来源可溯,去向可查,通过建立这样的数据集成的追溯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汽车配件全生命周期的追溯,实现汽车全供应链环节数据实时交互,打通企业间的信息壁垒,让企业获得各自所关注的追溯信息,而且也为提升汽车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现车主权益的维护、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的增强提供有力保证与支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首先对追溯技术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相关介绍,并以汽车产业链平台上XX集团为原型,分析现有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对汽车追溯模式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总结基于汽车产业链系统平台的汽车配件追溯系统整体需求。(2)对实现配件追溯的关重件档案库进行了构建,并依据配件追溯系统需求形成了相应的解决方案。(3)实现配件生命周期追溯数据链条的建立,通过业务往来分析数据间相互联系并形成相应的事故树,以求最小割集的方法定性分析对配件质量影响最大的环节信息,同时根据汽车零配件产品结构特性,设计了基于BOM的故障追溯算法实现对产品出现故障时存在故障的零部件及批次的推测。(4)设计并实现了汽车配件追溯系统。通过QR Code二维码技术对汽车配件信息实现了一物一码,最后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高国钧[6](2016)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文中提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CCC)是政府为保障产品安全、公共安全、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利益,由特定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市场准入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其内在动力来源于政府、生产者与消费者对于安全、效率与秩序的价值追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众多的认证机构,其认证服务广泛渗透经济、社会、环境、政府管理、教育及人权保障,逐渐成长为重塑世界秩序的引导者。基于中立、客观、专业立场及“平民主义”精神,认证的理念、内容与方式具有普适性与超国家性,具有克服外部性、节约交易成本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政府规制市场,事实上承担着干预主体的角色。在国家干预与社会自治之间,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既有中介服务组织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异性。已有的研究探讨大多局限于认证对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影响。多年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颇受垢病,认证标志的“安全性”与“消费导向”价值尚未得到社会认可。保障认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是认证行业的生命线,也是认证主体的基本法律义务。尽管入世以来,国家认监委组织多次专项执法行动,但效果并不佳,认证主体不实认证、认证合谋、市场主体花钱买证等认证“形式主义”尚未予以根治;另一方面,认证程序、认证模式、认证单元划分、认证收费制度规定不尽合理,导致强制性认证产品合格率不高,认证有效性不强,消费安全面临极大隐患。本质上,在产品质量治理方面,当下政府所面临的并非单向式简单干预,而是双层干预,既要直面规制微观市场,维护竞争秩序,又要对认证主体实行干预。政府经济干预权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认证主体,对这种“混合规制”的规制已有的主流经济法理论并未对此予以恰当的重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存在问题也多,已构成对我国市场秩序及经济法律制度研究的极大挑战,带来的命题是:什么形式和内容的法律规制能够使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系统最有效率地履行其支持市场系统的应然功能?为此,本文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尝试在“国家—社会中间层—市场”的分析框架下,以风险社会为切入点,以认证权为逻辑起点,以解决认证有效性为主线,以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制度的规范性为研究重心,探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本范畴,以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为基础,检视并总结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及运行的规律和特征、存在问题,细致考察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模式、特征及趋势,在经济法的视野下,做一个一般性和基础性的制度研究,以澄清和巩固认证机构的经济法主体地位,找到认证有效性不足问题发生的内在机理及多年未根治的原因,从宏观上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从微观上明晰政府规制认证有效性的策略工具及法律责任实现机制。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各章内容具体分述如下:第一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在政府、社会中间层和市场三者间合理地分配权力与权利,明晰干预权力边界和责任范围,形成三方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局面,可改变政府“一股独大”的权力配置结构。认证制度源于西方,只有观照其制度起源和发展史,才能探究和洞悉其内在的功能与价值。风险社会的来临,引发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需求,凸显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首要“安全性”应用价值,阐释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与现实的五个动因及意义。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本质上究竟有何特别的制度机理?故有必要梳理认证概念起源和沿革,从而揭示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从权力与权利的分野与耦合角度,揭示了认证权的权源、本质及其基本特征。择取公共治理理论、社会中间层理论、法律的道德性理论,分别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视角、主体间性“多元治理”视角、法律与伦理交融视角,阐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该当性,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作理论上的铺垫。第二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具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双重特征,引进并借鉴于西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正在从认证大国向认证强国迈进。作为一种市场准入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我国市场规制法的重要内容,有必要全景式梳理其基本内容及运行机制,具体包括制度渊源、监管体制、认证程序、认证模式及收费制度。制度渊源除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之外,还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指南、国际标准及国家认监委、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认证认可行业协会的规范性文件。从制度渊源的广泛性、复杂性、多层次性凸显了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变动性特征。良好的监管体制、科学的认证程序、优化的认证模式、市场化的收费制度对提高行政效率、认证绩效具有正向效应。上述事实性内容的交代,为概括和总结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提供素材和依据,即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第三章是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应然意义上,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很重要,但现实运行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简单模仿到改革完善,从被动依从到主动融入,在曲折探索中不断前行。在深入剖析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面板数据,总结认证主体社会化、认证证书集中化、认证市场结构寡头垄断等整体失衡基础上,梳理、研判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度创新与完善提供靶向。大抵来说,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基于立法机制视角的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行政干预视角的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认证绩效视角的认证有效性不高。具体表现为:立法位阶低层次,法律规范严重冲突,立法空白,立法体系不完整;机构设置不合理,运行机制不顺畅,执法力度不够大;机构独立性不强,技术标准不协调,认证程序不规范,虚假认证未根治及认证采信度不高。立法缺陷是根源,有效性不高是制度运行的表征,而监管不力是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三个认证典型案例,运用博弈利益主体分析,进一步剖析和归纳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及影响。第四章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作为“互补性”制度移植,认证来源与引进于西方发达国家,对其制度与实践的深入考察可为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经验和范本。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和历史传统、法系差异,世界各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运行和规制并没有统一固定的版式,从而表现为一定的“地方性知识”。在概述世界主要国家放松规制政策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背景基础上,检视世界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运行状况,并从宏观上归纳了各国模式,即美国、德国的标准先行、市场推动型模式;俄罗斯、日本、印度立法规范、政府主导型模式;英国、韩国因势利导、协同推进型模式。并总结概括上述典型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启示与借鉴,即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第五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国际认证的发展趋势,需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产业发展做出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和完善。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坚持科学发展、认证主权的总体理念指导下,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前提,科学界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定位,统筹规划,宏观布局,理顺政府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规制相结合,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认证有效性为核心目标,在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基础上,坚持强制性产品认证与自愿性认证协同发展原则。针对目前中央力促审批制度改革背景下,同时要克服国家干预过度与干预不足的倾向,坚持国家干预适度性的经济法理念。放开认证行业,不等于政府撒手不管,干预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范围,要正确处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与生产许可证制度两者的关系和边界,促进合格评定方式的改革创新。剖析了《合格评定法》与《技术监督法》两种立法模式的历史条件和优劣,探讨了《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总体框架及立法重点,分析了强制性标准在强制性产品认证中的法律地位,建设性提出修订《标准化法》的总体导向、基本原则和建议。第六章是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法律制度运行好坏取决于其责任的科学设计与实施。预期成本超过预期收益是有效治理的基本要求,认证主体法律责任是认证市场有序发展的保证,是认证法律制度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所在。然而,认证的公益性与自利性的冲突与矛盾决定了对其规制的复杂程度。在论述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律效力和范围基础上,以提高认证有效性为目标,探讨了市场导向与强制性产品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提出科学构建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的指定标准、程序规则、权利救济途径。认证行为的可控性是法律规制的目标,建议从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规范性两个方面来强化指定认证机构的规制。最后,从法律责任创新与完善角度,推动强制性产品认证法治化建设: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声誉成本;连带责任的认定与实现。从适用主体、行为模式、责任承担角度对《产品质量法》与《认证认可条例》中的连带责任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连带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的程序与条件、责任分担规则等,并提出合理化的立法建议。从制度执行的个体维度,提出在保证职业独立性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制度。
张启江[7](201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法之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德法之辩”是激荡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所透视出的则是中国传统社会在制度构建、守法意识的培育以及在国家治理模式上的选择与坚守。历史并不是僵死的过去,而是现实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始终的“德法之辩”以强大的历史惯性力量承接过去,启迪现在,谋划未来。所以,在当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征程上,同样需要直面它。由此,通过探讨它所吸纳和凝练激荡于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的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集群所形成的基本问题域,便具有了理论的研究空间与实践推演之动力与指向。为此,论文拟安排以下主要内容:首先,文化模式为“德法之辩”的方向选择与价值追求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要素支撑与导向。因为“德法之辩”的产生、拓展与深化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思想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无论是从命题形而下的层面来爬梳具体的国家治理模式和制度体系构建,还是从形而上的层面来阐释和反思命题中的本体论意蕴,均不可避免地需要将它所依存的文化背景内含、文化要素以及文化特性一一地呈现,唯此,方可为其下的各问题探讨成就必要的文化维度与场景。其次,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法之辩”历史进程与脉络的梳理,旨在透视在既定的文化模式下的道德与法律关系背后的文化特质,以期凝练二者关系“变”与“不变”进程中的核心要素、历史动因与价值主题,从而为其他问题的展开阐述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再次,在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历史流变之进程中,制度性构建则是“德法之辩”的应有之义。中国传统社会借助于“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两条路径,在行为与思想内外两个层面上为社会与国家铸就了由儒家伦理思想所主导的法律制度以及政治权力合法性规则,从而将道德与法律二者之间的关系转换为在具体制度内容上的融合与取舍。以此来呈现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思想意识主导下“德法之辩”在形而下层面上的制度内容之特征及其必然性模式。最后,在“德法之辩”命题之中,通过“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所形成的社会秩序控制系统必然需要预设和构造一个终极性的价值本源与主宰,拟制一种终极意义上的裁判性权威来统摄并预定其价值方向。无此,则无论如何完美自洽的宗教崇拜、道德自律以及法律强制等制度设计都是一种虚像。由特定的文化模式所成就的“本天立人”的社会价值建构模式则是沟通“虚像与客观”、“内心与外在”的理论通道与行动逻辑,同时,这也是“德法之辩”命题在形而上层面上的集中表达、诉求与愿景。故在“本天立人”的道德价值本体建构进程之中,各种“德”之要素得以生成、流通并发挥其效用,在此之下,德治也就成为了国家治理模式的不二选择。如此,无论是宗教之崇拜,道德之自律,法律之强制,均无可逃离于“天理”之维。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法之辩”研究,所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有,第一、需要我们认真地反思“一断于法或崇德弃法”单极式国家治理模式的历史弊端,道德与法律,各尽其用,并驾齐驱,则长治久安,若任一而为,并无所不用其极,则必为历史抛弃;第二、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德主内,法束外”的社会行为规范系统构建模式。那么,“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则是不可偏废的基本路径;第三、需要我们超越传统文化中的“德法之辩”之历史局限,并创新适合于当下的全新内涵;第四、需要我们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认真地分析传统社会中是如何经由“德法之辩”来形成社会价值共识,塑造价值共同体,并实现自我主体性特质建构的理论进路。
罗仲尤[8](2014)在《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研究》文中指出属性是由事物的矛盾所决定的固有特性,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表现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元问题,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属性,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属性是多维立体的。其中,意识形态属性是特有的、本质的、居于核心地位的属性,人本属性、实践属性、文化属性、理性属性是基本属性,情感属性、制度属性、交互属性、系统属性是其重要属性。意识形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具有普遍性与群众性、排他性与兼容性、稳定性与变迁性、理想性与实践性等基本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应切实把握好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在强化一元化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坚持“掌握群众”与“被群众掌握”相统一,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坚持理论渗透与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性联系最为紧密,人性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回答的基本问题。人本属性的内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遵循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大力弘扬人的主体性,突出人的地位,维护人的尊严,体现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价值,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考尺度”和根本目的。科学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属性,有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加强教育内容的契合性和方式的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属性要求进一步关注教育对象的生命完整,进一步注重教育要素的协同,进一步体现时代的特征。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成效检验的依托。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具有主体性与客观性、个体性与社会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应科学地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属性,高度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实践的条件与机会,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文化从深层次制约和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具有群体性、人为性、创造性、精神性、地域性等主要特征。文化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一方面,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载体与支撑,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过程与实效、发展与变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为文化发展提供引导和动力,对文化具有导向、促进和整合功能,为文化发展固本强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应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到坚守与开放相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传承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理性作为人类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智慧和能力,具有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逻辑性和飞越性等主要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理性的教导,没有必要的理性教育就不存在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理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置的基本前提,是教育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是教育方式的重要导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个体价值实现还是社会价值实现,必须借助于理性的教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要做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内容理性与形式理性、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辩证统一。情感作为人类精神生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情境感染性、稳定深刻性、主体差异性、内在动力性等基本特征。情感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情感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必要的环节,情感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情感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应全面把握情感的基本特性,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导入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融入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激活情感。制度不仅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同时也告诉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公正性、普遍性的基本特征。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是某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反过来,任何一种价值理念也必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上。制度属性之所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不仅因为制度本身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立、过程的开展、方法的实施和环境的营造都需制度发挥规范性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要着眼长远,善于从制度层面去分析解决内在深层次问题;要着眼宏观,构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制度环境;要着眼规范,充分发挥制度本身的育人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社会关系,是人的精神世界、思想道德观念与客观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交互”具有过程方面的互动性、主体方面的平等性、内容方面的相通性等基本特征。在某种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介的一种交互活动,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融、精神的交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要依据交互属性的基本特征,坚持地位平等,注重对话与沟通;坚持双向互动,注重共享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多个要素构成的,在一定结构形式下按照一定机制运行,引导其成员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观念及道德品质,促进其成员知、情、意、行等要素协调发展的有机体系,表现出明显的系统属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要把握系统的层次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渐进性;把握系统的整体性,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把握系统的开放性,大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空间。
司祥梅[9](2014)在《少林客车产品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大,客车作为一种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发展城乡一体化政策,大力推动农村“村村通”工程,加大对农村客运的财政补贴力度,为客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处于中低档客车市场上的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曾结合自身的成本优势和准确的市场定位,以6~8米中巴车占领了我国农村客车市场的巨大份额,2003年成为国内客车行业排名第五的企业。然而近年来,少林公司的客车产品销售量却逐年下滑,利润一路下跌。少林公司应当怎样利用当前我国客车行业的发展机遇和自身的优势,避开威胁以及自身的劣势,确定相应的产品策略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客车行业的发展状况,指出了我国客车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我国客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分析少林客车提供了一个大的行业环境基础。针对少林公司近年来销量下降的现象,对比分析了其产品策略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根据少林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及其竞争能力,运用SWOT分析法指出了少林所面对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同时,针对少林所处的环境,本着利用机遇和自身优势,避开威胁及自身劣势的原则,选择了差异化产品策略。以中巴车作为其差异化产品,利用已经取得的市场地位及品牌、技术优势,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少林公司通过差异化产品策略的实施,提高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取得差异化产品竞争优势,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提高客车销量,获得更多的利润。本文还着重讨论了选择中巴车之后具体的产品策略实施方法及保障措施,不但对于少林公司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像少林这样的中小型客车企业的产品策略选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肖艳[10](2014)在《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的典范,中国已经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令所有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羡慕;随着中国出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世界主要贸易伙伴继续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与此同时,中国与亚太、非洲、拉丁美洲的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也日益紧密。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以及增长速度仍表现强劲,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社会普遍加大了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许。如何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充分表达中国强烈的发展意愿的同时尊重其他发展中国国家的利益考量,从而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是本文研究的中心。本文就中国与其他143个中低收入国家的货物贸易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商品贸易额及商品贸易结构的特征;其次对中国与非洲国家间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然后分析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投资状况和投资结构,结合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现行合作机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构建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的战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下:第一章是陈述了该课题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列出了本课题研究的中心内容,分别就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文献综述,文献回顾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新殖民主义研究、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研究、中非合作研究、中亚合作研究、中南美洲研究、优惠贸易安排研究;在众多学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列明了该课题研究将涉及的研究方法,为下一步论文的写作明确了方向。第二章就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界定进行了分类,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中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和部分小岛国成为其构成的主体;本课题研究目标体依据世界银行的收入标准划分标准,而收入划分标准随时间的推移呈现一定的波动。其次,就基本社会属性中的人口、地理面积、贫困状况、医疗服务、生育率、国民受教育情况、政体特征以及与台湾的邦交情况分别进行了概括总结,发现其共性和差异性;然后,就自然资源方面分析了七个领域的属性特征: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土地、森林、矿产;最后,就基本经济属性进行了概括总结: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公路、铁路、港口、航空)、通讯设施、电力及能源供应、GDP变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状况、债务情况分别作了大量的数据分析整理和概括说明,详细数据见附录,大量的分析对中国与这些国家可能的合作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梳理。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其商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最近60年的时间内,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出口在世界出口市场中的份额变化趋势,并非持续上升,而是出现了明显的筑底反弹过程,底部区域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90年代初期间,进口则出现了与出口非常类似的状况;除去金砖五国后,出口和进口在全球的平均占比普遍在9%-27%间波动,中低收入国家的在全球贸易中的参与度仍然极低;从出口商品结构看,制造业产品出口和食品出口对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比较重要;从进口结构发现同为新兴经济体的金砖国家在对于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上是不尽相同的,金砖国家在全球的采购市场面临来自外界的竞争远远高于内部的竞争,内部合作的可能性极大。其次,就商品贸易的出口和进口区域结构特征分别进行了总结概括,地理远近的因素在出口目的地的选择上具有显着的影响,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进口来源国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阿拉伯国家间由于有共同的宗教背景使得该类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比较密切;第三,就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的总额变动和结构特征分别进行的分析总结;第四,就吸引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从而建立起对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发展现状的整体认识。第四章就中国与亚洲区、非洲区、中南美洲区、欧洲区、非洲区、小岛国中的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贸易额变化情况和贸易商品结构情况作了细致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在大量的数据汇总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出口商品类型比较广泛,工业制成品出口满足了其他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中国自中低收入国家进口的商品结构中矿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进口占比较高。第五章由于全球在服务贸易的统计上还处于不完善的状况,故服务贸易的国别数据严重匮乏,将中国与非洲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的状况进行梳理总结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基本可反映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间的服务贸易的特点;非洲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整体中的占比较低,中国服务贸易仍然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在高层次的服务贸易上中国出口能力略胜非洲国家;中非间服务贸易合作的现状和特征是:传统服务贸易稳步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快速起步;中非服务合作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中非间服务贸易规模较小、中国对非相关服务贸易严重依赖中国的单方面扶持、中医药服务贸易方面的推广面临障碍;最后就中非服务贸易合作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第六章首先就中国2011年对外投资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概括:投资流量再创新高、对大洋洲、非洲、欧洲投资快速增长,对北美洲投资略有下降、大部分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活跃、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投资领域不断扩大;然后基于中国对全球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的数据,就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投资的产业分布进行了梳理,主要对电力、矿业、农业、银行业、制造业这五大行业的投资详细分析了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投资的产业趋势和规模;根据世界贸发会议公布的数据资料预测不断上升的中低收入国家投资吸引力和潜能排名变化,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创造新的方向和市场。第七章就目前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经贸合作机制及特点进行了概括总结:多哈回合中国融入以G20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形成集团化谈判机制;中国已启动多区域条件下对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合作机制的布局建设;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自贸区建设以税率优惠和贸易便利化为主;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货物贸易开放灵活性较高;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服务贸易协议的开放程度较高;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的长期援助成为关系发展的纽带。探讨了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自贸区建设满足了中国对资源性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高度需求;中国面临亚太区域经贸合作机制重叠交叉复杂性增加的困局;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机制覆盖范围小、常态机制缺乏;中国与欧洲区中低收入国家合作机制被欧洲发达国家的贸易给惠政策冲淡;中国与金砖国家合作制度化机制缺乏;中国与金钻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严重匮乏;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间发展战略规划仍未列入中国经贸发展的中心;故加强机制化建设应成为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八章就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制定背景,经贸合作新战略的目标和原则进行了阐述,最后就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政策选择谈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加快制定以发展为目标促进LMI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的中长期战略纲要,从制度层面建立政府间、高层间定期长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加快制定和实施对LMI国家的新贸易优惠安排时间表,加快制定对LMI国家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加强我国相关部门间会商制定对LMI国家投资的社会责任指南,构建促进LMI国家政府能力建设以及政府间的合作保障体系,为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的早日达成贡献力量。第九章明确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第一,明晰中国在各区域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的重点产业的明晰,相关项目的整合与推进,以实现和提升中国在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和参与度。第二,规划中国依赖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以实现基本生产物资储备和物资保障的战略布局。第三,如何激励地方政府在国家的战略布局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拓展与发展程度相关的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特色产业领域的合作,以提升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放度和经济实力。
二、汽车安全带维系生命40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安全带维系生命40年(论文提纲范文)
(1)均胜电子并购高田公司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并购绩效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并购相关概念及方式 |
2.1.2 并购绩效的相关概念 |
2.2 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 |
2.2.1 事件研究法 |
2.2.2 平衡计分卡 |
2.2.3 灰色关联分析 |
2.2.4 层次分析法 |
2.2.5 标准差法赋权 |
2.3 相关理论 |
2.3.1 协同效应理论 |
2.3.2 价值低估理论 |
2.3.3 市场势力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均胜电子并购高田公司案例分析 |
3.1 均胜电子及高田公司介绍 |
3.1.1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
3.1.2 高田公司介绍 |
3.2 均胜电子并购高田公司动机及过程 |
3.2.1 均胜电子并购高田公司动机 |
3.2.2 均胜电子并购高田公司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均胜电子并购高田公司绩效评价 |
4.1 基于事件研究法并购的短期绩效评价 |
4.1.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超额收益计算 |
4.1.2 基于事件研究法并购的短期绩效分析 |
4.2 基于灰色关联法并购的长期绩效评价 |
4.2.1 并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2.2 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 |
4.2.3 基于灰色关联法并购的长期绩效分析 |
4.3 均胜电子并购高田公司的综合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均胜电子并购高田公司后启示及建议 |
5.1 均胜电子并购高田公司案例启示 |
5.1.1 审慎选取并购标的 |
5.1.2 完善风险防范措施 |
5.1.3 重视尽职调查工作 |
5.1.4 合理利用战略投资 |
5.2 提高均胜电子对高田公司并购的长期绩效建议 |
5.2.1 推进后续整合工作 |
5.2.2 修补信用保留客户 |
5.2.3 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
5.2.4 定位高端战略升级 |
5.2.5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产后养生禁忌中医文献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一、产后养生禁忌文献研究概况 |
二、产后养生禁忌内容研究概况 |
1.饮食禁忌 |
2.起居禁忌 |
3.情志禁忌 |
4.房事禁忌 |
5.劳动禁忌 |
6.医药禁忌 |
7.哺乳禁忌 |
三、产后禁忌习俗研究概况 |
1.国内 |
2.国外 |
四、产后养生禁忌临床研究概况 |
五、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产后养生禁忌相关概念 |
一、产后概念 |
二、养生概念 |
三、禁忌概念 |
四、产后养生禁忌概念 |
第二章 产后养生禁忌古代中医文献研究 |
一、先秦两汉时期 |
1.《黄帝内经》首提产后针刺禁忌 |
2.《五十二病方》论产时居住环境禁忌 |
3.《黄帝明堂经》言产后艾灸禁忌 |
4.《金匮要略》载产妇食忌 |
二、两晋隋唐时期 |
1.《针灸甲乙经》载刺灸禁忌腧穴 |
2.《小品方》述产后“满月”禁忌 |
3.《产经》论产后哺乳禁忌 |
4.《诸病源候论》言产后忌犯“七害” |
5.《备急千金要方》全面论述产后养生禁忌 |
6.《外台秘要》载产后劳动与饮食禁忌 |
7.《经效产宝》论产后服药食忌 |
三、两宋金元时期 |
1.《太平圣惠方》列“乳母忌慎法” |
2.《圣济总录》述产后因时而忌 |
3.《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产后病因论忌 |
4.《素问玄机气宜保命集》论妇人胎产病“三禁” |
5.《妇人大全良方》载“产后将护法” |
6.《饮膳正要》列“乳母食忌” |
7.《饮食须知》载产后禁忌食材 |
8.《丹溪心法》重产后药物禁忌 |
四、明清时期 |
1.《万病回春》载“伤寒产后禁忌歌” |
2.《孕育玄机》言“产后药忌” |
3.《妇人规》论产后避风寒火热 |
4.《女科经纶》言产毕戒妄补妄泻 |
5.《张氏医通》载产后“诸禁” |
6.《胎产心法》述“产后禁忌论” |
7.《妇科指归》论“产后七日所忌” |
8.《傅青主女科》列“产后用药十误” |
9.《产孕集》述衣着禁忌 |
10.《随息居饮食谱》补产后禁忌食材 |
第三章 产后养生禁忌中医理论研究 |
一、产后妇人及乳儿生理病理特点 |
1.妇人产后生理特点 |
1.1 产后气血津液亏虚 |
1.2 产后脏腑虚损 |
1.3 产后瘀血待排 |
2.妇人产后易感病邪 |
2.1 产后易感 |
2.2 产后病病机 |
3.乳儿生理病理特点 |
3.1 乳儿生理特点 |
3.2 乳儿病理特点 |
二、产后养生原则 |
1.预防为主,扶正避邪 |
2.形神兼养,动静适宜 |
3.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
4.调养脏腑,重肝脾肾 |
5.因人因时,谨守禁忌 |
6.趋利避害,顾护乳儿 |
第四章 产后养生禁忌内容研究 |
一、产后饮食养生禁忌 |
1.新产忌大补,肥甘粘硬 |
2.忌寒凉生冷,酸咸收涩 |
3.忌辛热发散,熏炸香燥 |
4.忌过饥过饱 |
5.忌饮食不洁 |
6.忌饮食偏嗜 |
7.服药食忌 |
8.儿病食忌 |
9.新产忌酒 |
二、产后起居养生禁忌 |
1.环境养生禁忌 |
1.1 忌杂乱污浊 |
1.2 忌人多嘈杂 |
1.3 忌寒温失宜 |
1.4 忌潮湿阴暗 |
2.梳洗养生禁忌 |
2.1 梳头禁忌 |
2.2 沐浴禁忌 |
2.3 刷齿禁忌 |
3.睡眠养生禁忌 |
3.1 产毕忌即卧 |
3.2 忌仰卧过久 |
3.3 忌床褥过软 |
3.4 临睡前禁忌 |
4.劳动养生禁忌 |
4.1 产后忌过劳 |
4.2 产后忌过逸 |
5.服饰养生禁忌 |
5.1 忌不合时 |
5.2 忌不合体 |
5.3 汗衣禁忌 |
三、产后情志养生禁忌 |
1.忌大喜大悲 |
2.忌暴怒忧思 |
3.忌惊恐抑郁 |
四、产后房事养生禁忌 |
1.百日内禁房事 |
2.房事后忌哺乳 |
五、产后药物养生禁忌 |
1.禁寒凉辛热 |
2.禁耗气伤血 |
3.禁峻下逐水 |
4.禁消导发汗 |
5.禁大补气血 |
6.禁收敛止血 |
六、产后针灸养生禁忌 |
1.产后针刺不宜泻 |
2.产后百日不宜灸 |
七、产后哺乳养生禁忌 |
1.乳母乳房养生禁忌 |
2.乳母行为养生禁忌 |
3.乳母疾病养生禁忌 |
4.乳母药物养生禁忌 |
第五章 产后养生禁忌现代应用价值研究 |
一、预防产褥疾病及恢复产妇健康 |
二、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
三、提高母乳喂养率 |
四、降低产后卫生费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难点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1.4.2 研究方法 |
2 二次设计概述及二次设计服装案例分析 |
2.1 二次设计 |
2.1.1 二次设计的概念 |
2.1.2 二次设计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
2.2 二次设计服装的起源及概念 |
2.3 废旧牛仔二次设计服装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废旧牛仔二次设计服装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
3.1 调研目的及方法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问卷设计 |
3.2 废旧牛仔二次设计应用可行性的调研数据分析 |
3.2.1 样本总体分析 |
3.2.2 特征分析 |
3.2.3 问卷调查结论 |
3.3 武汉地区高校实地访谈 |
3.3.1 实地访谈设计 |
3.3.2 实地调研及访谈结果 |
3.4 调研结论与启示 |
3.4.1 调研结论 |
3.4.2 调研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针对不同主体的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方法研究 |
4.1 以家庭为主体的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方法研究 |
4.1.1 家庭废旧牛仔服装特征及需求分析 |
4.1.2 中年男性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方法实验 |
4.1.3 中年女性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方法实验 |
4.1.4 儿童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方法实验 |
4.1.5 家庭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方法总体分析 |
4.2 以企业为主体的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方法研究 |
4.2.1 企业库存服装形成原因及特征分析 |
4.2.2 服装企业废旧牛仔二次设计流程 |
4.3 适合高校学生群体改造的二次设计方法研究与推广 |
4.3.1 高校学生群体特征分析 |
4.3.2 高校男青年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方法实验 |
4.3.3 高校女青年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方法实验 |
4.3.4 高校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方法总体分析 |
4.3.5 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在高校中的宣传与推广 |
4.4 本章小结 |
5 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在毕业设计中的运用 |
5.1 设计主题和灵感来源 |
5.2 设计方法及说明 |
5.2.1 设计方法 |
5.2.2 材料收集 |
5.2.3 款式设计及说明 |
5.3 效果图展示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二次设计在废旧牛仔服装中的应用可行性调查 |
附录 II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 |
致谢 |
(4)特殊儿童行为约束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论文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特殊儿童群体特征研究分析 |
2.1 特殊儿童的定义与分类 |
2.1.1 特殊儿童的定义 |
2.1.2 特殊儿童的分类 |
2.2 特殊儿童的生活环境 |
2.2.1 家庭里的特殊儿童 |
2.2.2 学校里的特殊儿童 |
2.2.3 福利院里的特殊儿童 |
2.2.4 社会中的特殊儿童 |
2.3 特殊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研究分析 |
2.3.1 特殊儿童的生理特征 |
2.3.2 特殊儿童的心理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殊儿童行为研究分析 |
3.1 特殊儿童行为分类 |
3.1.1 特殊儿童的正常行为 |
3.1.2 特殊儿童的自伤行为 |
3.1.3 特殊儿童的攻击行为 |
3.1.4 特殊儿童的破坏行为 |
3.2 特殊儿童行为观察 |
3.3 特殊儿童自伤行为产生的原因 |
3.3.1 抑制生理痛苦 |
3.3.2 自我刺激 |
3.3.3 情绪发泄 |
3.3.4 引起他人注意和关心 |
3.3.5 逃避任务 |
3.3.6 为了获得喜欢的事物 |
3.4 特殊儿童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 |
3.4.1 自伤行为与智力的关系 |
3.4.2 自伤行为与年龄的关系 |
3.5 约束产品对应的特殊儿童行为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殊儿童行为约束产品设计分析 |
4.1 特殊儿童行为约束产品设计的必要性 |
4.1.1 推动儿童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 |
4.1.2 对特殊人群给予更多生活质量的提高 |
4.1.3 减少特殊儿童监护人的心理压力 |
4.2 特殊儿童行为约束产品用户分析 |
4.2.1 约束产品用户主体——特殊儿童 |
4.2.2 约束产品辅助使用者——医护人员 |
4.3 特殊儿童行为约束产品设计原则 |
4.3.1 安全性设计原则 |
4.3.2 易用性设计原则 |
4.3.3 情感化设计原则 |
4.3.4 经济性设计原则 |
4.3.5 人机工学设计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殊儿童行为约束产品设计实践 |
5.1 特殊儿童行为约束产品设计研发规划 |
5.1.1 市场现有约束产品调研分析 |
5.1.2 福利院约束产品应用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
5.1.3 特殊儿童感官刺激影响 |
5.1.4 新产品立项 |
5.2 特殊儿童行为约束产品设计要求 |
5.2.1 产品功能 |
5.2.2 产品造型 |
5.2.3 产品材质 |
5.2.4 产品色彩 |
5.2.5 产品操作方式 |
5.3 特殊儿童行为约束产品设计方案 |
5.3.1 方案草图 |
5.3.2 3 D建模 |
5.3.3 效果图 |
5.3.4 细节图 |
5.3.5 使用场景图 |
5.3.6 尺寸图 |
5.4 设计评价 |
5.4.1 可行性分析 |
5.4.2 现场试用图 |
5.4.3 产品试用反馈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 |
(5)基于产业链协同平台的配件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追溯性相关概念 |
1.2.2 产品追溯体系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工作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产业链协同平台的配件追溯系统需求分析 |
2.1 企业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
2.2 汽车配件追溯模式分析 |
2.3 基于汽车产业链协同平台的配件追溯系统需求分析 |
2.3.1 出生档案追溯需求分析 |
2.3.2 健康档案追溯需求分析 |
2.3.3 配件故障提醒需求分析 |
2.4 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产业链协同平台的配件追溯系统总体设计 |
3.1 基于产业链协同平台的配件追溯系统架构设计 |
3.2 基于产业链协同平台的配件追溯系统功能设计 |
3.2.1 出生档案追溯 |
3.2.2 健康档案追溯 |
3.2.3 配件故障提醒 |
3.2.4 关重件档案库管理 |
3.2.5 追溯信息管理 |
3.2.6 基础信息管理 |
3.3 配件业务历史档案库构建与设计 |
3.3.1 配件业务历史档案库构建 |
3.3.2 配件业务历史档案库概念模型设计 |
3.3.3 配件业务历史档案库逻辑模型设计 |
3.3.4 配件业务历史档案库表设计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配件追溯中故障树分析与基于BOM的故障追溯算法研究 |
4.1 故障树分析法简介 |
4.2 故障分析树构造 |
4.3 故障树定性分析 |
4.4 基于BOM的故障追溯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产业链协同平台的配件追溯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和工具介绍 |
5.2 数据库访问的实现 |
5.3 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
5.3.1 出生档案追溯的实现 |
5.3.2 健康档案追溯的实现 |
5.3.3 配件故障提醒的实现 |
5.3.4 追溯信息管理的实现 |
5.3.5 关重件档案库管理的实现 |
5.3.6 故障统计 |
5.4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6)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风险社会对认证的制度需求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背景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动因与意义 |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理内涵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概念之界定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法律关系分析 |
三、认证权的本质与特征 |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治理理论 |
二、社会中间层理论 |
三、法律的道德性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特点 |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历史变迁及转轨特性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展历程 |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转轨特性 |
第二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体系 |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制度渊源 |
二、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运行体制 |
第三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主要特征 |
一、政府主导干预的父爱主义 |
二、质量规制的混合治理模式 |
三、发展路径的国际标准依赖 |
四、经济法调整的社会本位观 |
五、与生产许可制度两轮驱动 |
第三章 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整体失衡 |
一、认证主体社会化 |
二、证书分布集中化 |
三、寡头垄断的认证市场结构 |
第二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体系性立法缺陷——基于立法机制视角 |
二、政府监管不到位——基于行政干预视角 |
三、认证有效性不高——基于认证绩效视角 |
第三节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影响:案例研究与批判 |
一、案例述介 |
二、认证法律制度移植出现异化 |
三、认证合谋导致监管机制缺失 |
四、政府干预不足与干预过度并存 |
第四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的域外考察与启示 |
第一节 主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运行概况 |
一、放松规制下的制度替代 |
二、行政规制权的社会转向 |
第二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运行检视 |
一、标准先行、市场推动 |
二、立法规范、政府主导 |
三、因势利导、协同推进 |
第三节 域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成功经验 |
一、效率主义的价值判断 |
二、法治基础的权力改革 |
三、多元主体的配置结构 |
四、风险管理的决策方法 |
第五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
一、他治与自治平衡:强制性与自愿性协同发展 |
二、硬法与软法结合:适度干预理念下弹性管理 |
三、认证与审批衔接:促进合格评定的方式创新 |
第二节 路径选择的立法模式 |
一、总体思路:《合格评定法》抑或《技术监督法》? |
二、《合格评定法》的立法导向 |
三、标准改进模式——兼谈《标准化法》的修改 |
第六章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具体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法律效力和范围 |
第二节 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中市场准入制度 |
一、市场导向与强制性认证竞争政策的关系 |
二、认证机构的指定及救济 |
第三节 强化对指定认证机构行为的规制 |
一、完善强制性认证信息披露机制 |
二、提升强制性认证行为的规范性 |
第四节 建立健全指定认证机构的法律责任制度 |
一、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 |
二、完善认证制度中的连带责任 |
三、完善工厂检查员的专家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法之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理论前提与社会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三、“德法之辩”命题研究的学术资源概要 |
四、研究内容的框架及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德法之辩”相关概念界说 |
第一节 道德含义及其流变概述 |
一、从无“心”之德到有“心”之德 |
二、从“有心之德”到“自觉自为之德” |
三、从“自觉自为之德”到构造“伦理社会之德” |
第二节 法律的含义及其流变概述 |
一、“灋”之义的历史考察 |
二、法刑同义的文化认同 |
三、改法为律 |
四、礼与法 |
第三节 “德法之辩”与“德法之辨” |
一、“德法之辩”与“德法之辨” |
二、“德法之辩”命题下的“伦理”内涵 |
三、伦理——人伦关系之原理 |
第二章 “德法之辩”的文化模式 |
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及其功能 |
一、文化的定义 |
二、文化的功能 |
第二节 文化功能的形成过程 |
一、文化“化”出“人类”的功能 |
二、文化“化”出“族群”的功能 |
第三节 文化模式与“德法之辩” |
一、文化模式概说 |
二、东西方不同文化模式下的“德法之辩” |
第三章 “德法之辩”的历史进程与脉络 |
第一节 “德法之辩”的初始阶段 |
一、夏商——道德与法律混同于天旨神意 |
二、周代——以礼(道德)统法 |
三、春秋战国——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多样化形态 |
四、春秋战国时期“德法之辩”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德法之辩”的发展阶段 |
一、秦——厉行严刑峻法,重法轻德 |
二、汉——引经决狱与注律,开启道德法律化之门 |
三、秦汉时期“德法之辩”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德法之辩”的成熟与稳定阶段 |
一、两晋——张斐、杜预注晋律,铸就法律的礼之灵魂 |
二、《唐律疏议》—— 一准乎礼,礼完全融合进法律之中 |
三、八仪,官当,重罪十条等法律制度 |
四、“容忍”制度的完备 |
五、三国两晋至隋唐时期“德法之辩”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德法之辩”的“异化”阶段 |
一、尊孔尚儒——强化文化认同,形成守法的道德自觉性 |
二、强化儒学的传播——形成守法的道德意识与习惯 |
三、“内忧外患”情形下的“礼法之争” |
四、宋元明清时期“德法之辩”的基本特征 |
五、“德法之辩”历史嬗变中的主题 |
第四章 “德法之辩”与制度体系建构 |
第一节 “父为子纲”的法律制度构造 |
一、“父为子纲”法律制度的经济与社会关系基础 |
二、“父为子纲”的宗法主义之法律构造 |
三、小结 |
第二节 “夫为妻纲”的法律制度构造 |
一、婚姻自主权 |
二、人身主体地位与自由 |
三、财产权利 |
四、小结 |
第三节 “君为臣纲”的法律体系构造 |
一、法律的收藏人 |
二、维护皇权的至尊地位 |
三、严厉制裁危及皇权的行为 |
四、法律适用上的特权 |
五、小结 |
第四节 “合情合理”的司法权运行制度体系构造 |
一、机构设置 |
二、人员选拔 |
三、诉讼制度 |
四、“道德法律化”模式下的法律制度体系特征 |
第五节 “道德法律化”的原因及功过 |
一、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类型及其演变进程 |
二、“道德法律化”的历史成因 |
三、“道德法律化”的正面效应与消极后果 |
第五章 “德法之辩”与法律意识塑造 |
第一节 “法律道德化”的必然性 |
一、《唐律疏议》:“道德法律化”的巅峰之作 |
二、《唐律疏议》实现了“礼法一体化”的目标 |
第二节 “法律道德化”与儒家的追求 |
一、道德社会秩序的依恋 |
二、法律秩序自身的缺陷 |
第三节 “法律道德化”的行动举措与实现机制 |
一、蒙学教育:间接的法律知识普及举措 |
二、官员学法:国家对官吏法律素质的驯化 |
三、乡饮酒礼:法律意识的民间普及举措 |
四、科举制度:法律意识的培育机制 |
五、“法律道德化”后果及其特征 |
第六章 “德法之辩”与政治权力合法性构建 |
第一节 政治权力及其合法性 |
一、政治权力的概念与特征 |
二、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
三、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建构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君(王)权合法性的建构方式 |
一、以“天命”为基础的建构方式 |
二、“家国同构”社会价值共识的形成 |
三、君(王)权合法性思想的制度化 |
四、小结 |
第七章 “德法之辩”与国家治理模式 |
第一节 “德治”的内容要素、体系结构与人性基础 |
一、“德”之内容要素与体系结构 |
二、三代之“德”的内容要素及其体系结构 |
三、孔子与《论语》所构建的“德”之内容要素及体系结构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德治模式下的人性预设 |
一、先秦——人性善恶并存论 |
二、汉唐——等级属性的性三品论 |
三、宋明——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元人性论 |
四、小结 |
第三节 “德治”的基本目标与“德”之要求 |
一、“以德塑造社会”的基本目标 |
二、正君束吏:“以德束官”的“德”之要求 |
三、小结 |
第八章 “德法之辩”的方向定位与价值引导 |
第一节 道德与法律的本体范畴及其载体 |
一、道德及法律本体的意义 |
二、本体范畴及其载体 |
三、小结 |
第二节 “德法之辩”的价值建构模式 |
一、“德法之辩”价值定位与方向选择 |
二、三代:道德之“本天立人”模式的萌芽与形成时期 |
三、先秦至两汉:道德之“本天立人”模式的选择与确立时期 |
四、魏晋至明清:道德之“本天立人”模式的巩固与强化阶段 |
第三节 “德法之辩”价值与方向的法律保障 |
一、天意——法律本体之概念内核 |
二、天罚——法律之功能彰显 |
三、天理国法人情一体——法律的终极价值追求 |
四、小结 |
结语:反思、延承、创新与建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属性概述 |
2.1 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相关问题探析 |
2.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2.1.2 关于属性、特殊属性与本质属性 |
2.2 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相互关系 |
2.2.1 思想政治教育属性是一个多维统一体 |
2.2.2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属性的相互关系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 |
3.1 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征 |
3.1.1 意识形态的内涵 |
3.1.2 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
3.2 意识形态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属性 |
3.2.1 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法性依据 |
3.2.2 意识形态功能发挥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基本前提 |
3.3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属性的运用实践 |
3.3.1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
3.3.2 围绕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属性 |
4.1 思想政治教育第一问:“人的本性是什么?” |
4.1.1 人性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回答的基本问题 |
4.1.2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4.2 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属性的内涵及特征 |
4.2.1 人本属性的基本内涵 |
4.2.2 人本属性的主要特征 |
4.3 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属性的运用实践 |
4.3.1 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属性 |
4.3.2 围绕人本属性主要特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属性 |
5.1 实践的内涵及其特征 |
5.1.1 实践的基本内涵 |
5.1.2 实践的主要特征 |
5.2 实践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 |
5.2.1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 |
5.2.2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
5.3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属性的运用实践 |
5.3.1 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属性 |
5.3.2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
6.1 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
6.1.1 多维视角中的文化内涵 |
6.1.2 文化的主要特征 |
6.2 文化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 |
6.2.1 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载体和支撑 |
6.2.2 思想政治教育为文化发展提供引导和动力 |
6.3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属性的运用实践 |
6.3.1 坚守与开放有机统一 |
6.3.2 先进性与广泛性有机统一 |
6.3.3 传承性与时代性有机统一 |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属性 |
7.1 理性的内涵及其特征 |
7.1.1 理性在西方哲学中的“多元面孔” |
7.1.2 理性的基本内涵 |
7.1.3 理性的主要特征 |
7.2 理性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 |
7.2.1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理性的教导 |
7.2.2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借助于理性 |
7.3 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属性的运用实践 |
7.3.1 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 |
7.3.2 坚持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辩证统一 |
7.3.3 坚持内容理性与形式理性的辩证统一 |
第8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属性 |
8.1 情感的内涵及特征 |
8.1.1 情感的主要内涵 |
8.1.2 情感的基本特征 |
8.2 情感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 |
8.2.1 情感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环节 |
8.2.2 情感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
8.2.3 情感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
8.3 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属性的运用实践 |
8.3.1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导入情感 |
8.3.2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融入情感 |
8.3.3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激活情感 |
第9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属性 |
9.1 制度的内涵及特征 |
9.1.1 制度的主要内涵 |
9.1.2 制度的基本特征 |
9.2 制度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 |
9.2.1 制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相互支撑 |
9.2.2 制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相互渗透 |
9.3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属性的运用实践 |
9.3.1 着眼宏观,构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制度环境 |
9.3.2 着眼长远,着力解决具有普遍性的深层次问题 |
9.3.3 着眼规范,充分发挥制度本身的育人功能 |
第10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属性 |
10.1 交互的内涵及特征 |
10.1.1 交互的基本内涵 |
10.1.2 交互的主要特征 |
10.2 交互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 |
10.2.1 交互性全方位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
10.2.2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
10.3 思想政治教育交互属性的运用实践 |
10.3.1 坚持地位平等,注重对话和沟通 |
10.3.2 坚持双向互动,注重共享和参与 |
10.3.3 营造良好环境,强化外在动力 |
第11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属性 |
11.1 系统属性的内涵及特征 |
11.1.1 系统的基本内涵 |
11.1.2 系统的主要特征 |
11.2 系统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 |
11.2.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系统性 |
11.2.2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系统性 |
11.2.3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具有系统性 |
11.3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属性的运用实践 |
11.3.1 把握系统的层次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渐进性 |
11.3.2 把握系统的整体性,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 |
11.3.3 把握系统的开放性,大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空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少林客车产品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客车发展现状 |
2.1 国外客车行业发展现状 |
2.1.1 国外客车行业总体状况 |
2.1.2 国外主要客车企业发展状况 |
2.2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阶段 |
2.2.1 从 1956 年到 1978 年为起步阶段 |
2.2.2 从 1978 年到 2001 年为成长阶段 |
2.2.3 2001 年至今为成熟阶段 |
2.3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现状 |
2.3.1 客车市场发展现状 |
2.3.2 客车市场结构现状 |
2.3.3 客车企业发展现状 |
2.4 我国客车行业现存问题 |
2.5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趋势 |
第三章 理论综述 |
3.1 客车产品整体概念 |
3.1.1 客车的分类 |
3.1.2 客车产品整体概念 |
3.2 客车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3.3 客车产品组合理论 |
3.3.1 客车产品组合的概念 |
3.3.2 客车产品组合的类型 |
3.4 新产品开发 |
3.4.1 客车新产品概念 |
3.4.2 客车新产品的分类 |
3.4.3 客车新产品开发的方式 |
3.5 波特竞争理论 |
3.5.1 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 |
3.5.2 产品竞争策略 |
第四章 少林客车概述 |
4.1 少林客车简介 |
4.2 少林公司发展历程 |
4.3 少林客车产品销量简介 |
4.4 少林客车生产能力现状 |
4.5 少林客车产品策略分析 |
4.5.1 1983~2002 年产品策略分析 |
4.5.2 2003 年至今产品策略分析 |
第五章 少林公司环境分析 |
5.1 少林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5.1.1 经济环境分析 |
5.1.2 政治环境分析 |
5.1.3 技术环境分析 |
5.2 少林客车竞争状况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5.2.1 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5.2.2 供应商议价能力 |
5.2.3 买方议价能力 |
5.2.4 替代品的威胁 |
5.2.5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5.3 少林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
5.3.1 人力资源分析 |
5.3.2 生产条件及工艺分析 |
5.3.3 组织机构设置分析 |
5.3.4 售后服务分析 |
5.3.5 品牌优势分析 |
5.3.6 核心能力分析 |
5.4 少林客车 SWOT 分析 |
第六章 少林公司产品策略的决策 |
6.1 产品策略的主要方法 |
6.1.1 成本领先战略 |
6.1.2 差异化战略 |
6.1.3 目标集中化战略 |
6.2 差异化产品策略的选择 |
6.2.1 差异化产品策略适合客车行业 |
6.2.2 少林公司的差异产品策略选择 |
6.3 具体的产品策略实施方法 |
6.3.1 少林公司产品现状 |
6.3.2 少林的产品选择 |
6.3.3 具体的产品策略实施 |
6.4 保障措施 |
6.4.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4.2 调整组织机构设置 |
6.4.3 加强市场营销工作 |
6.4.4 加强品牌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殖民主义研究 |
1.2.2 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研究 |
1.2.3 中非合作研究 |
1.2.4 中亚合作研究 |
1.2.5 中南美洲研究 |
1.2.6 优惠贸易安排研究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界定和发展现状 |
2.1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界定 |
2.1.1 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 |
2.1.2 最不发达国家 |
2.1.3 内陆国家 |
2.1.4 小岛国 |
2.2 收入划分标准的历史回顾 |
2.3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基本社会属性特征 |
2.3.1 人口特征 |
2.3.2 地理面积特征 |
2.3.3 贫困特征 |
2.3.4 基本医疗服务特征 |
2.3.5 国民教育特征 |
2.3.6 政体特征 |
2.3.7 与台湾之外交关系 |
2.4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基本资源属性特征 |
2.4.1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原油资源属性特征 |
2.4.2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天然气资源属性特征 |
2.4.3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煤炭资源属性特征 |
2.4.4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水资源属性特征 |
2.4.5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属性特征 |
2.4.6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森林资源属性特征 |
2.4.7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属性特征 |
2.5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基本经济属性特征 |
2.5.1 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 |
2.5.2 铁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 |
2.5.3 港口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 |
2.5.4 航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 |
2.5.5 通讯基础设施状况 |
2.5.6 电力及能源供应结构状况 |
2.5.7 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
2.5.8 货物和服务贸易贸易增长状况 |
2.5.9 债务情况 |
2.6 关于数据的说明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 |
3.1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
3.1.1 商品贸易整体情况 |
3.1.2 商品贸易出口结构特征 |
3.1.3 商品贸易进口结构特征 |
3.1.4 商品贸易的出口区域结构特征 |
3.1.5 商品贸易的进口区域结构特征 |
3.1.6 服务贸易总额情况 |
3.1.7 服务贸易结构情况 |
3.2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投资中的地位 |
3.2.1 对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回顾 |
3.2.2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回顾 |
3.2.3 2010 年世界投资新动向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贸易状况 |
4.1 中国与亚洲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 |
4.1.1 中国与东亚国家 |
4.1.2 中国与西亚国家 |
4.1.3 中国与南亚国家 |
4.1.4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 |
4.1.5 中国与中亚国家 |
4.2 中国与非洲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 |
4.2.1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关系的新发展 |
4.2.2 中国与东部非洲国家 |
4.2.3 中国与西部非洲国家 |
4.2.4 中国与南部非洲国家 |
4.2.5 中国与北部非洲国家 |
4.2.6 中国与中部非洲国家 |
4.3 中国与欧洲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 |
4.3.1 中国与欧洲中低收入国家的贸易状况 |
4.3.2 中国与欧洲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的国别分析 |
4.4 中国与中南美洲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 |
4.4.1 中国与中南美洲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状况 |
4.4.2 中国与中南美洲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的国别分析 |
4.5 中国与中低收入小岛国的贸易状况 |
4.5.1 中国与中低收入小岛国贸易状况概括 |
4.5.2 中国与主要中低收入小岛国贸易的国别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非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策略选择 |
5.1 非洲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极端状况 |
5.2 中国服务贸易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的状况未改变 |
5.3 中非服务贸易合作现状 |
5.3.1 传统服务贸易稳步发展 |
5.3.2 现代服务贸易快速起步 |
5.3.3 中非服务合作中的问题 |
5.4 中非服务贸易合作的策略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对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投资 |
6.1 2011 年中国对外投资状况 |
6.1.1 投资流量再创新高 |
6.1.2 对大洋洲、非洲、欧洲投资快速增长,对北美洲投资略有下降 |
6.1.3 大部分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 |
6.1.4 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活跃 |
6.1.5 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 |
6.1.6 投资领域不断扩大 |
6.2 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
6.2.1 全球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 |
6.2.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 |
6.2.3 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 |
6.3 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的分行业发展状况 |
6.3.1 电力行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
6.3.2 矿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
6.3.3 农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
6.3.4 银行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
6.3.5 制造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
6.4 中低收入国家投资吸引力和潜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目前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合作机制及特点 |
7.1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经贸合作机制及特点 |
7.1.1 多哈回合中国融入以 G20 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形成集团化谈判机制 |
7.1.2 中国已启动与中低收入国家自贸区建设的经贸合作机制布局 |
7.1.3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自贸区建设以税率优惠和贸易便利化为中心 |
7.1.4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货物贸易开放灵活性较高 |
7.1.5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服务贸易协议开放程度较高 |
7.1.6 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的长期援助成为关系发展的纽带 |
7.2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7.2.1 自贸区建设满足中国对资源性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高度需求 |
7.2.2 中国面临亚太区域经贸合作机制重叠交叉复杂性增加的困局 |
7.2.3 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机制覆盖范围小、常态机制缺乏 |
7.2.4 中国与欧洲区中低收入国家合作机制被欧洲发达国家给惠政策冲淡 |
7.2.5 中国与金砖国家间合作机制存在制度化缺陷 |
7.2.6 中国较金钻中低收入国家对外经贸合作机制显着匮乏 |
7.2.7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间发展规划仍未列入中国战略发展之中心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及实施 |
8.1 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制定背景 |
8.1.1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模式渐失去经济增长之拉动力 |
8.1.2 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亚洲周边国家争抢低端制造业的转移 |
8.1.3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受阻,实现当地就业目标难度依旧、 |
8.1.4 中国低端制造业强大的出口竞争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意愿增强 |
8.1.5 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市场引人关注 |
8.2 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目标 |
8.2.1 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
8.2.2 确保中国经济转型的加速推进 |
8.2.3 确保中国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 |
8.2.4 确保中国对外投资的稳步推进 |
8.2.5 确保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
8.3 中国与总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原则 |
8.3.1 坚持与树立世界大国形象相结合 |
8.3.2 坚持以互利共赢作为合作的基本出发点 |
8.3.3 坚持与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结合 |
8.3.4 坚持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协调 |
8.3.5 坚持以更新劳动密集型产业维护就业稳定相结合 |
8.4 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政策选择 |
8.4.1 加快制定以发展为目标促进 LMI 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的中长期战略纲要 |
8.4.2 从制度层面建立政府间、高层间定期长效的沟通交流机制 |
8.4.3 加快制定和实施对 LMI 国家的新贸易优惠安排时间表 |
8.4.4 加快制定对 LMI 国家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 |
8.4.5 加强我国相关部门间会商制定对 LMI 国家投资的社会责任指南 |
8.4.6 构建促进 LMI 国家政府能力建设以及政府间的合作保障体系 |
8.4.7 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的达成并积极推进更广泛的贸易自由化 |
8.4.8 建设面向国企和民企的公开平等的投资绿色通道和保障机制 |
8.4.9 分类指导过剩产能在 LMI 国家的全产业再造 |
8.4.10 推进服务业对外合作交流营造有利于是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和环境 |
8.4.11 优化对 LMI 国家援助下的人才培养结构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汽车安全带维系生命40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均胜电子并购高田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 张琦. 燕山大学, 2020(01)
- [2]产后养生禁忌中医文献与理论研究[D]. 袁倩文.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3]废旧牛仔服装二次设计方法研究[D]. 余济民.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4]特殊儿童行为约束产品设计研究[D]. 黄燊.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5]基于产业链协同平台的配件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能为.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6]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创新与完善[D]. 高国钧.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7]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法之辩”研究[D]. 张启江.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8]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研究[D]. 罗仲尤. 湖南大学, 2014(03)
- [9]少林客车产品策略研究[D]. 司祥梅. 长安大学, 2014(03)
- [10]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研究[D]. 肖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12)
标签:中国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