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高校“两课”教学质量的浅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爱莲[1](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统一开设的一套用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与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由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是“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局限于高校范围或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领域,还关涉能否为国家持续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基本要求》”中的系列定位实则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发展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与核心内容。如何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何保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资源以推进自身的建设发展和功能实现,是课程建设必须应对的重大现实课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激发课程的内生动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以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返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70多年的发展道路发现,与课程体系在规模数量等外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内涵发展还有不足,如表现出:“理论与现实脱节”的教学困境、课程活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理论说服力不佳等问题。而通过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成果也发现,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内容既少且又比较零散。基于此,本文依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进路,尝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全文除导论、后记以外,共包含五章内容。第一章,理论概述。重在厘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内涵式发展”的学理认识、概念考证和原理挖掘基础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内涵,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激发课程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主,同时协调外部力量形成建设合力的课程发展模式,是课程发展思路与建设实践的有机统一。第二章,历史沿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史就是课程外延与内涵相互掺杂、共同推进的历史。依据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颁布的课程指示与方案,大体可将课程建设史划分为五大阶段。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前的课程体系发展很不稳定。“52体系”是在全国推行的第一套课程方案,采取向苏联学习的方式,构建起课程发展的雏形;“61体系”则开启了“中国化”与“去苏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的课程方案日益规范成熟,方案实践力度日益增强,并显现出方案更替的继承性和连贯性。其中,“85方案”融合了“两课”课程内涵;“98方案”对课程进行了统一地精简设置,更加体现课程权威性和丰富性;“05方案”下,课程规模继续扩张,并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独立办学机构组建等维度推动课程总体建设迈向新的台阶。进入新时代,如何提升课程内生动力、提高教学实效等成为课程建设的紧迫课题。第三章,问题研判。基于“为什么”的考量,尝试站在客观立场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理性分析与问题研判。重点从历史诉求中分析为什么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并从现实关系与认识误区的研判中进一步理清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路问题。在审思中,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采以理性态度,坚持“不唯书、不唯上”,而是从实际出发进行课程发展的长足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不负重托与使命,推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四章,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与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学情特点,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其中,党的领导是课程发展的重要保证,并为课程内涵式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又可提供现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为课程的内涵式发展提供深厚的精神力量。而“00后”大学生(研究生多是“95后”)表现出的新风貌、新特点、新需求,以及他们成长成才中面临的困惑需要释疑解惑的事实,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学情基础。第五章,优化策略。重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怎么办”的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三大规律”和“八个相统一”原则,极力避免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方向偏差与规律僭越,从原则规范上确保发展导向的科学性;其次,需从课程内部建设的重要环节着手,抓关键、厚基础、破瓶颈、保动力、强弱项,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夯实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增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手段的动力支撑作用,弥补科学评价的发展不足,从整体上提升课程发展与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最后,须强化对国家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和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盘活,形成国家、社会、高校共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积极推进课程发展建设。
潘博博[2](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关系着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需要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摆在首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意义在于以增强大学生“获得”的主观感受为导向,更好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体而言,即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增加有效教学供给满足大学生对知识增长、思想进步、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需求与期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增强获得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主旨追求,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性要求、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性需求,它回应了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集体性诉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经数次改革,实现了创新性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显着增强。回顾改革发展历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有四: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二是促进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力;三是立足大学生成长发展实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染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总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紧跟时代发展、谱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崭新篇章有着重要意义。
李芳[3](2017)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在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有了较高的科学化水平,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仍然是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主要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科学化程度不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性质的课程,肩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使命。然而教学方法科学化程度不高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必须解决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是什么。一是分析科学化、教学方法科学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指什么。将教学方法放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就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科学运用和科学创新。二是认识教学方法科学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该类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这使它的实际地位与它被赋予的使命不相符合,迫切需要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同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就必须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三要明确该类课程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的特殊要求。其次,分析该课程教学方法科学化到了什么程度,下一步有什么新要求。一是回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历史,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教学理念由“注入式”向“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转变;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转向多种方式相结合。总结历史经验,得出中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能推进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转变教学理念是思想基础;自觉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必要手段。最后分析新的历史条件对教学方法提出的新要求,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变化提出针对性的新要求,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提出的现代化新要求。再次,分析如何进行科学化的问题。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度分析,一是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即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特点、教学环境条件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二是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将其分为三大课堂,即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以实践教学为主的第二课堂,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互联网+”课堂,在每一类型课堂下有很多的教学方法;三是教学方法的科学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党中央、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在各高校都有了一些新的做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容易使教学方法创新走入误区。为避免走入误区,就要确立科学创新的原则,寻找科学创新的方式,建立科学创新的保障。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还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推进科学化进程。
王雅倩,冒林波,王霞[4](2017)在《提升高校“两课”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探讨》文中提出当前高校"两课"教学无论是学校本身的关注度,还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本身,以及受到多元化思潮冲击的学生,对待"两课"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提升高校"两课"课堂教学质量主要在于,高校应加大支持力度,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赵癸萍[5](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可素芬[6](2017)在《论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创新》文中指出"两课"是高校开设的基础课程,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校"两课"教学质量较差,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无法达到教学目标。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对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教学途径,解决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宋俊成[7](2015)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 ——以学科政策内容分析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在国家政策性安排与自身发展规律辩证统—的矛盾运动中,不断走向成熟和繁荣。本研究正是从学科政策内容分析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展开系统研究,一方面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空间,丰富和完善学科建设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学科建设与学科政策之间的张力,提高政策内容的针对性,为科学指导学科建设活动,提供政策制定理论依据与合理建议。本研究依据教育政策学、学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比较研究法、资料分析法、政策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展开研究。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科建设、学科政策等概念的科学界定基础上,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实际和理论研究现状,构建了其学科建设内容要素的结构体系。同时,依据学科政策内容分析的结构性标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内容进行结构化分类。进而按照学科组织建设、学科知识建设、学科活动建设三个大方面,具体包括学科体制、师资、经费、专业、课程、教材以及学科规划、实施与评价等九个子系统,共计三十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具体要素,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分析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展开整体性研究,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学科建设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历史背景依据:阐述了学科建设各要素的演进过程与时代特征:分析了其学科政策的历史特点及其对学科建设的影响。本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主张和价值取向,其学科政策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权威价值观和国家法定意图的可操作性表述。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斗争越是激烈,经济建设越是快速,文化发展越是多样,越是要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凸显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而学科建设越是快速发展,越需要学科政策的规范、约束和指导。本研究从学科政策内容分析的视角,准确把握学科建设与学科政策的辩证关系。并在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社会历史依据、总结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分析学科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对学科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认为要解决学科建设的现实问题,必须把党的政治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统一起来,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与意识,坚持内涵发展的路径与方向,把握并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依靠学科政策保障并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学科建设的各方面要素协调发展,建立“教、科、研、服”协同发展机制。如此才能实现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创新发展。
孙庆刚[8](2015)在《高校“两课”教学课堂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高校"两课"教学是高校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主要阵地,"两课"课堂教学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与形势的认知,加强高校"两课"课堂评价体系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提出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三个课堂参与主体和报课、审课、听课、评课四个环节来构建"两课"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何艳[9](2014)在《着力教学创新,提升“两课”课堂教学质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国家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新时期,着力"两课"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大学生健康成才成长尤为重要和紧迫。
栾佳洁[10](201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质量,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进行评估。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进行研究,从整体上说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党和国家的直接关心下,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准确把握现状,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加以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是帮助我们把握现状,查找问题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教学评估对教学有巨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的实践中,如何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的科学性、实效性和系统性是急需解决的关键性课题。现阶段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如何建立健全科学、实效的评估机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实效,目前还没有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在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的相关概念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的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评估目标不够明确、评估主体存在局限性、评估指标缺乏科学性、评估方法缺乏多样性、评估过程存在不确定因素和封闭性、对评估结果缺少有效的运用等。论文提出了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的途径:要坚持科学的评估原则、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体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外部评估机制,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向纵深发展。
二、提高高校“两课”教学质量的浅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高校“两课”教学质量的浅见(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个事关”的战略定位 |
(二)“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科学论断 |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现实思考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成果梳理 |
(二)研究内容综述 |
(三)研究现状总结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理论概述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 |
二、内涵式发展 |
(一)内涵式发展的语义分析 |
(二)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探源 |
(三)内涵式发展的理路拓展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 |
(一)概念反思 |
(二)理论内涵 |
(三)基本特点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
(一)关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局的稳固 |
(二)关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解决 |
(三)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建设的方向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沿革 |
一、“52体系”阶段 |
(一)“52体系”的课程雏形 |
(二)“52体系”的课程发展 |
二、“61体系”阶段 |
(一)“61体系”的课程建设 |
(二)“61体系”的曲折发展 |
三、“85方案”阶段 |
(一)“85方案”前的课程恢复 |
(二)“85方案”的课程部署 |
(三)“85方案”的课程发展 |
四、“98方案”阶段 |
(一)“98方案”的课程部署 |
(二)“98方案”的课程发展 |
五、“05方案”阶段 |
(一)党的十八大以前的课程建设 |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课程新发展 |
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是课程建设的历史前提 |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
(三)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
(四)保持课程与时俱进的发展品质 |
(五)以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研判 |
一、历史维度的发展诉求问题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提高教学实效 |
(三)激发内生动力 |
(四)促进改革创新 |
(五)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
二、现实维度几个基本关系的处理问题 |
(一)思政课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 |
(二)“高效教”与“有效学”的关系 |
(三)内生动力和外力扶植的关系 |
(四)内容守正与方法创新的关系 |
(五)思政课教师特殊性和高校教师一般性的关系 |
三、主观维度的思想误区问题 |
(一)对“关键课程”地位的认识不足 |
(二)对课程发展建设的不自信态度 |
(三)对课程内涵式发展的模糊认识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想保证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为学理依据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有利支撑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支撑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支撑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底气支撑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文化源泉 |
(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 |
(二)浸润革命文化的精神养料 |
(三)获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资源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学情 |
(一)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 |
(二)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求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优化策略 |
一、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依循“三大规律” |
(三)遵循“八个相统一” |
二、优化课程内部建设的关键环节 |
(一)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 |
(二)紧抓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 |
(三)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 |
(四)激发科学研究的有效动力 |
(五)注入现代信息技术新活力 |
(六)补齐科学评价的发展短板 |
三、获取外部环境的支持与保障 |
(一)依靠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 |
(二)依托社会环境的有利氛围 |
(三)挖掘高校平台的育人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回顾与评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理论阐释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核心概念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内涵解析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影响因素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
三、社会认知理论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主要特性 |
一、预设性 |
二、内隐性 |
三、互通性 |
四、变动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阶段回溯 |
一、恢复探索阶段:1978 年至1985 年 |
二、调整提升阶段:1985 年至1998 年 |
三、完善丰富阶段:1998 年至2005 年 |
四、快速发展阶段:2005 年至2012 年 |
五、深化改革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获得感主旨分析 |
一、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性要求 |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根本性需求 |
三、回应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集体性诉求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增强的主要表现 |
一、大学生群体思想观念积极健康 |
二、大学生群体政治立场正确坚定 |
三、大学生群体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 |
一、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
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 |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第二节 促进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力 |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二、构建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促进机制 |
三、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 |
第三节 立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尊重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体性 |
三、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整体性 |
第四节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 |
一、及时更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 |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和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一) 逻辑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解读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概念解析 |
(一) 方法科学化 |
(二) 教学方法科学化 |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紧迫性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
(一)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
(二) 遵循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三) 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的特殊要求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发展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回顾 |
(一) 教学理念由“注入式”向“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转变 |
(二) 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
(三) 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转向多种方式相结合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经验总结 |
(一) 中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
(二)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力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
(三) 转变教学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思想基础 |
(四) 自觉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必要手段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新要求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使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提出了新要求 |
(二) 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新要求 |
(三) 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出了现代化的新要求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选择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知目标及教学方法选择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感目标及教学方法选择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行为目标及教学方法选择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选择 |
(一) 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
(二)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与教学方法选择 |
三、依据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一) 根据大学生知识储备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
(二) 根据大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技巧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三) 根据大学生的认知风格选择教学方法 |
四、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
(一)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群体的特殊性看教学方法的选择 |
(二)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特点看教学方法的选择 |
五、依据环境和条件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第四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及其教学方法的运用 |
(一) 专题式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
(二) 讲授法的科学运用 |
(三) 互动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
(三) 自主型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及其教学方法的运用 |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 |
(二) 科学运用大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三、“互联网+”课堂及其教学方法的运用 |
(一) 概念辨析 |
(二)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创新 |
一、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状况 |
(一) 各高校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的主要做法与成果 |
(二) 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存在的问题,防止走入误区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创新的原则 |
(一) 实效性原则 |
(二) 时代性原则 |
(三) 整合性原则 |
(四) 可行性原则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创新的方式 |
(一) 在批判与继承基础上推陈出新 |
(二) 在引入和借鉴过程中不断创新 |
(三)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实现方法的科学创新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创新的基本保证 |
(一) 加强领导,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正确方向 |
(二) 以现代教学理念保证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
(三) 以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保证教学方法科学创新 |
(四) 以创新型教学行为模式保证教学方法科学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提升高校“两课”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两课”教学现状与困境 |
1、学校自身的困境分析 |
2、教师教学的困境分析 |
3、学生学习的困境分析 |
二、提升“两课”教学质量的路径分析 |
1、加大学校对“两课”的支持力度, 一切投入遵从实际 |
2、教师提高“两课”教学质量路径分析 |
三、结语 |
(5)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
(一) 学习与学风 |
(二) 学风与教风 |
(三) 学风与校风 |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
(一) 学习的本质 |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 导向性 |
(二) 建构性 |
(三) 自主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养成性 |
(六) 潜隐性 |
(七) 群体性 |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
(一) 自强不息 |
(二) 勤勉治学 |
(三) 学思结合 |
(四) 诚信笃实 |
(五) 学以致用 |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
(一) 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坚持实事求是 |
(三) 注重解放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进取之风教育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社会责任教育 |
(三) 科学发展教育 |
(四) 竞争态势教育 |
二、诚信之风教育 |
(一) 诚信价值教育 |
(二) 诚信品质教育 |
(三) 诚信法制教育 |
(四) 诚信实践教育 |
三、严谨之风教育 |
(一) 求是精神教育 |
(二) 科学态度教育 |
(三) 严谨风格教育 |
四、创新之风教育 |
(一) 开拓意识教育 |
(二) 创造精神教育 |
(三) 质疑精神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
(一) 启迪法 |
(二) 示范法 |
(三) 规范法 |
(四) 竞争法 |
(五) 渗透法 |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一) 优化宿舍环境 |
(二) 优化班级环境 |
(三) 优化校园环境 |
(四) 优化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
(6)论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及原因 |
2 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创新途径 |
2.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2.2 加强“两课”教育时效性 |
2.3 探索“两课”教学新模式 |
2.4 创新“两课”教学方法 |
3 结语 |
(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 ——以学科政策内容分析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学科政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现状 |
1.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趋势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1 学科学相关理论 |
2.1.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理论 |
2.1.3 教育政策学相关理论 |
2.2 重要概念界定与辨析 |
2.2.1 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
2.2.2 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
2.2.3 学科政策和学科政策内容分析 |
2.2.4 学科建设与学科政策辩证关系 |
2.3 研究视角与研究范式的确定 |
2.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内容的构成要素 |
2.3.2 学科政策内容分析的具体结构性标准 |
2.3.3 学科政策内容分析的步骤与文本选择 |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建设 |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制建设 |
3.1.1 想政治教育学科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能 |
3.1.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管理体制 |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师资建设 |
3.2.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师的职业要求 |
3.2.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师职业培训 |
3.2.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师的待遇 |
3.2.4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师的“双肩挑”管理 |
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费建设 |
3.3.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经费投入 |
3.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费的分配及使用 |
3.3.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费的管理与监督 |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建设 |
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 |
4.1.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
4.1.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要求 |
4.1.3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招生与就业 |
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建设 |
4.2.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目标 |
4.2.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
4.2.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 |
4.2.4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课程管理与考核 |
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材建设 |
4.3.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材的组织机构设置 |
4.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材建设原则与目标 |
4.3.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材管理 |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活动建设 |
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划 |
5.1.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目标规划 |
5.1.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向设置 |
5.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 |
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活动的组织实施 |
5.2.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活动的实施主体 |
5.2.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活动的实施客体 |
5.2.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活动的实施环境 |
5.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价 |
5.3.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价组织机构 |
5.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价目标与任务 |
5.3.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 |
5.3.4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评价结果利用 |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发展对策 |
6.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经验 |
6.1.1 依靠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
6.1.2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6.1.3 服务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
6.1.4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特殊规律 |
6.1.5 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为重要保障 |
6.1.6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规律 |
6.1.7 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 |
6.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的挑战 |
6.2.1 学科组织方面建设亟待优化与调控 |
6.2.2 学科知识方面建设需要规范与深化 |
6.2.3 学科活动方面建设有待督导与提升 |
6.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
6.3.1 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发展的理念与意识 |
6.3.2 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发展的路径与趋势 |
6.3.3 把握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规律 |
6.3.4 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内容要素均衡发展 |
6.3.5 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保障并优化学科发展环境 |
6.3.6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与基础理论研究 |
6.3.7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科、研、服”协同发展机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统计表 |
附录B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及学时表 |
附录C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表 |
附录D 1950-2013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教学大纲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高校“两课”教学课堂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两课”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三个层次”的保障体系 |
1.1 学生对“两课”课堂教学的评估 |
1.2 “两课”教师的自我评估 |
1.3 学校课堂教学管理部门对“两课”课堂教学的评估 |
2 四环相扣的“两课”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
2.1 “两课”教师自己报课 |
2.2 审课 |
2.3 听课 |
2.4 评课 |
(9)着力教学创新,提升“两课”课堂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两课”课堂教学的地位 |
2 高校“两课”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不高 |
2.2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
2.3 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力不高 |
3 创新“两课”课堂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
3.1 因材施教,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
3.2 转变模式, 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
3.3 研究专题, 提升教材内容吸引力 |
(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现实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本文的结构和研究 |
0.3.1 论文结构 |
0.3.2 研究方法 |
第1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概述 |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的相关概念 |
1.1.1 思想政治理论课 |
1.1.2 教学评估 |
1.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 |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的特点 |
1.2.1 功能性 |
1.2.2 系统性 |
1.2.3 针对性 |
1.2.4 发展性 |
1.2.5 实践性 |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的意义 |
1.3.1 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 |
1.3.2 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
1.3.3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
1.3.4 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发展 |
1.3.5 有效提高高校教学的科学管理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现状分析 |
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的实践 |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积累的经验 |
2.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 |
2.3.1 对评估目标的认识有偏差 |
2.3.2 评估主体单一 |
2.3.3 评估指标缺乏科学性 |
2.3.4 评估方法缺乏多样性 |
2.3.5 评估结果缺少有效运用 |
2.4 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4.1 管理者不够重视 |
2.4.2 高校内部的管理职能与评估职能混淆 |
2.4.3 对评估的功利主义倾向 |
2.4.4 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 |
2.4.5 评估文化的缺失 |
2.4.6 社会环境复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科学化思考 |
3.1 坚持科学的评估原则 |
3.1.1 方向性原则 |
3.1.2 客观性原则 |
3.1.3 可行性原则 |
3.1.4 动态评估与静态评估相结合的原则 |
3.1.5 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原则 |
3.2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体系的对策 |
3.2.1 加强理论研究并端正对评估的认识 |
3.2.2 促进评估主体多元化 |
3.2.3 健全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
3.2.4 采取合理的教学评估方式 |
3.2.5 优化对评估结果的利用与管理 |
3.3 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外部评估机制 |
3.3.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引入外部评估主体的必要性 |
3.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外部评估主体的构建 |
3.3.3 大力加强多重评估机制的配套体系建设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提高高校“两课”教学质量的浅见(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D]. 王爱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研究[D]. 潘博博.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研究[D]. 李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4]提升高校“两课”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探讨[J]. 王雅倩,冒林波,王霞. 新西部, 2017(25)
- [5]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
- [6]论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创新[J]. 可素芬. 科技资讯, 2017(12)
- [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 ——以学科政策内容分析为视角[D]. 宋俊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8]高校“两课”教学课堂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 孙庆刚. 时代教育, 2015(02)
- [9]着力教学创新,提升“两课”课堂教学质量[J]. 何艳.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4(08)
- [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研究[D]. 栾佳洁. 燕山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