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6%棉铃畏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与田间防治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周明园[1](2021)在《Bt棉产量器官杀虫蛋白调节及生理机制》文中认为为明确外源调节对Bt棉生殖器官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程度,在探讨不同Bt棉品种、缩节胺化控、N素亏缺和种植密度调节下产量器官形成与杀虫蛋白含量关系的基础上,以Bt棉泗抗1号(常规种)和泗抗3号(杂交种)为材料,研明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的外源调节对生殖器官蕾花铃杀虫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t棉不同品种间,单蕾和单株蕾生物量高的品种杀虫蛋白含量较高。施用缩节胺显着提高了单蕾和单株蕾生物量及蕾中杀虫蛋白含量。相反,N素亏缺处理降低了单蕾和单株蕾生物量及蕾中杀虫蛋白含量。相关分析表明,棉蕾杀虫蛋白含量与生物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可见,促进棉蕾的发育,有利于提高棉蕾的抗虫性。棉铃形成与铃壳杀虫蛋白含量关系则表明,低密度下,棉株成铃速率高,铃壳杀虫蛋白含量低;反之,高密度下,棉株成铃速率低,杀虫蛋白含量则高。生理机制表现为铃壳中杀虫蛋白含量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也高,而氨基酸含量、蛋白酶和肽酶活性则低。表明铃壳中蛋白质合成能力增加和分解能力下降可能是杀虫蛋白含量提高的主要生理原因。2.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抑制蛋白质分解均能增加Bt棉生殖器官中杀虫蛋白含量。促进蛋白质合成外源调节下(喷施不同浓度尿素),蕾花铃中杀虫蛋白含量在6%-8%尿素浓度时最高,与对照相比,增加幅度达10.5%~37.4%。生理机制表现为:蛋白质合成主要物质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合成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GOT、和GPT活性提高。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蕾铃中杀虫蛋白含量的变化主要与蛋白质合成主要物质含量及关键酶活性有关,与蛋白质分解关键酶蛋白酶和肽酶活性相关不显着。因此,尿素调节下,生殖器官中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增强是杀虫蛋白含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抑制蛋白质分解外源调节(喷施乙二胺四乙酸(EDTA)、亮抑酶肽(Leupeptin)和苯甲基磺酰氟(PMSF))同样能提高生殖器官中杀虫蛋白含量,其中又以二者联合应用时效应更大。蕾花铃中杀虫蛋白含量基本上在EDTA和Leupeptin联合应用时最高,与对照相比,增加幅度达19.2%~27.8%。生理机制表现为:蛋白质分解关键酶蛋白酶和肽酶活性显着下降。虽蛋白质合成主要物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关键酶GS、GOGAT、GOT和GPT也下降,但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因此,蛋白质分解抑制剂调节下,由于蛋白质分解能力下降引起的蛋白质含量提高超过了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引起的蛋白质含量降低,从而使得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包括杀虫蛋白含量的增加。即抑制蛋白质分解调节导致蛋白质分解能力的显着下降是生殖器官中杀虫蛋白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这由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得到进一步证明。3.抑制蛋白质合成和促进蛋白质分解均能降低Bt棉生殖器官中杀虫蛋白含量。抑制蛋白质合成外源调节下(喷施氯霉素(CAP)、亚胺环己酮(CHM)和L-蛋氨酸亚砜亚胺(MSO)),蕾花铃中杀虫蛋白含量均下降,其中又以CHM和MSO联合应用时最低,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达20.4%~39.4%。生理机制表现为:蛋白质合成的主要物质可溶性蛋白含量、蛋白质合成关键酶GS、GOGAT、GOT和GPT活性、蛋白质分解关键酶蛋白酶和肽酶活性都下降。因此,抑制蛋白质合成调节下,由于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引起的蛋白质含量降低超过了蛋白质分解能力下降引起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从而使得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包括杀虫蛋白含量的下降。即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蛋白质合成能力显着下降是生殖器官中杀虫蛋白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这由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得到进一步证明。促进蛋白质分解外源调节(喷施Ca2+、Mg2+)同样能降低Bt棉生殖器官中杀虫蛋白含量。其中又以Ca2+和Mg2+联合应用时蕾花铃中杀虫蛋白含量最低,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达20.4%~32.8%。生理机制表现为:蛋白质合成主要物质游离氨基酸含量,GS、GOGAT、GOT和GPT活性,蛋白质分解关键酶蛋白酶和肽酶活性都提高,但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因此,促进蛋白质分解调节下,由于蛋白质分解能力提高引起的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超过了蛋白质合成能力提高引起的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从而使得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包括杀虫蛋白含量的下降。即促进蛋白质分解导致蛋白质分解能力显着提高是生殖器官中杀虫蛋白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这由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得到进一步证明。综上所述,促进棉蕾形成和发育有利于棉蕾抗虫性的提高,适度促进棉铃形成有利于丰产性与抗虫性的协同增加;促进Bt棉生殖器官蛋白质合成和抑制蛋白质分解,特别是促进蛋白质合成有利于其抗虫性的提高。
刘海宁[2](2021)在《南疆核桃园棉铃虫种群发生规律、成虫行为选择及幼虫取食适应能力》文中指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范围广泛,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其寄主范围仍在增加。新疆阿克苏地区首次报道了棉铃虫为害核桃树的现象,其为害程度逐年加重。本文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比较了不同农田景观背景下棉铃虫在核桃园的发生规律,结合化学生态学的方法解析了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树的行为选择机制,并通过生物学试验明确了取食核桃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田景观格局对1代棉铃虫在核桃园发生与为害的影响:阿克苏温宿县北部靠近戈壁的区域主要以核桃、苹果等果树为主,作物相对单一,景观结构简单;在远离戈壁的区域棉花、果树、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镶嵌种植,景观结构复杂。在简单的农田景观系统中核桃园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的发生量、卵量以及幼虫种群密度分别是复杂景观系统中核桃园的5.0倍、10.0倍和3.5倍;简单系统中蛀果数量为复杂系统中的4.0倍。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枝条挥发物的行为选择与电生理反应机制:田间放置核桃枝把诱集棉铃虫成虫和室内Y管试验均表明棉铃虫雌雄成虫对核桃枝条气味有明显的趋性,核桃枝把诱捕效果在第3天最为明显。GC-EAD和GC-MS结合分析表明核桃枝条挥发物中能引起棉铃虫成虫触角反应的物质为: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桉叶油醇、罗勒烯、正己醇、β-石竹烯、E-β-法尼烯、吉玛烯D。EAG剂量试验表明,在上述挥发物中,棉铃虫雌雄成虫触角对正己醇和吉玛烯D的反应最大。风洞试验表明,上述挥发物标准品对棉铃虫雌雄成虫均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其中石竹烯对雌成虫引诱效果最好,引诱率为81.0%;吉玛烯D对雄成虫引诱效果最好,引诱率为85.0%。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核桃枝把挥发物中各物质的释放量呈现动态变化,α-蒎烯、月桂烯、柠檬烯、罗勒烯、β-石竹烯、E-β-法尼烯、吉玛烯D的释放量在5天内逐渐增加,β-蒎烯、桉叶油醇的释放量在5天内逐渐减少,第3天正己醇、石竹烯和α-蒎烯释放量的增加最大。棉铃虫幼虫对核桃果实的取食行为及生理适应机制:幼虫危害核桃果实的主要从侧门钻蛀,受害果实青皮部位的为害率为100.0%,核壳和种仁的为害率分别为19.0%和18.0%;对青皮和核壳的为害程度较低,对种仁的危害程度较高。取食选择试验发现,幼虫对种仁表现出了极强的偏好,而对核壳和青皮的偏好程度偏弱。对核桃果实各部位进行次生物质检测发现,青皮部位中总单宁、总生物碱、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种仁部位的3.0倍、3.0倍、8.0倍和2.5倍。没食子酸、绿原酸以及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分别是种仁部位的7.0倍、3.0倍和2.0倍。棉铃虫幼虫取食核桃各部位生命表试验表明,幼虫取食种仁后完成幼虫发育期的存活率为87.5%,取食青皮和核壳部位的分别为45.0%和52.5%,取食种仁部位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取食青皮和核壳部位;取食青皮、核壳和种仁的棉铃虫幼虫到蛹期的平均发育时间分别为43.0天、32.0天和22.0天,取食青皮的幼虫发育时间最长。取食青皮、核壳和种仁幼虫化蛹后蛹的平均重量为0.079g、0.110g和0.180g,取食青皮的蛹的重量最轻,取食种仁的最重。
刘媛媛[3](2021)在《高温与干旱对Bt棉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高温干旱互作胁迫对Bt棉杀虫蛋白含量及其生理机制的影响,以Bt棉常规品种泗抗1号(SK-1)和杂交品种泗抗3号(SK-3)为材料,2019-2020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温室,于盛花期标记当日花并控制浇水,花后10d开始处理,白天(7:00-19:00)温度设3个处理,分别为38℃、34℃和32℃,夜间(19:00-7:00)温度均为28℃;土壤水分含量设3个处理,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和75%,探讨胁迫4、7、10d后的Bt棉杀虫蛋白含量及其生理机制。结果如下:1、与对照(3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75%,CK)相比,高温干旱处理后主茎叶、棉铃对位叶、铃壳、纤维、棉籽中杀虫蛋白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逐渐增大。不同器官和处理下降速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各处理主茎叶杀虫蛋白含量均在4d时就显着低于CK;在34℃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60%(A1B2)条件下,对位叶中杀虫蛋白含量在胁迫4-10d内与CK相比基本无显着差异,34℃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50%(A1B1)条件下在胁迫7d后才开始显着低于CK,而38℃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50%(A2B1)、38℃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60%(A2B2)则在胁迫4d后就出现显着下降。品种间相比,杂交种泗抗3号对高温与干旱互作胁迫有更强的抗逆性。2、在基因表达方面,高温与干旱互作并未使得Bt棉棉铃对位叶基因表达量下降,反而呈上升趋势,说明逆境条件下mRNA转录水平提高,即在转录水平上并未导致Bt基因表达量下降;高温与干旱胁迫后对位叶、铃壳、纤维、棉籽中单宁含量显着提高,且与杀虫蛋白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而Bt棉主茎叶、对位叶和棉铃中SP含量、GPT、GOT、GS和GOGAT等蛋白质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与Bt蛋白一致,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而主茎叶、对位叶和棉铃中蛋白酶、肽酶等蛋白质分解关键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与Bt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不同部位中aa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叶片中aa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棉铃与之相反。主成分分析则进一步表明,叶片中GS、GOT、NR、SP、GOGAT、aa、蛋白酶,肽酶是造成Bt棉杀虫蛋白含量降低的主要贡献者,棉铃中除以上因素外,GPT和单宁也是主要贡献者。3、喷施DPC、BR、SA均显着提高了解除高温干旱后Bt棉对位叶和铃壳的杀虫蛋白含量,其中BR效果最为显着。品种间相比,虽然外源DPC、BR、SA对常规品种SK-1的调节作用更好,但杂交品种SK-3杀虫蛋白含量总体仍高于SK-1。
梁思佳[4](2020)在《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创造棉花抗盲蝽新种质》文中认为棉花害虫种类繁多,而且在整个生育时期均易遭受各种害虫危害。Bt抗虫棉的广泛种植有效的控制了棉铃虫的爆发,但由于杀虫剂使用量的大幅度减少,导致Bt非靶标害虫盲蝽象为害日益加重,并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盲蝽寄住范围广、飞行扩散能力强、爆发频率高,给盲蝽的防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目前喷洒化学杀虫剂是防治盲蝽的主要方法,但化学杀虫剂不但容易诱发盲蝽抗性的产生,而且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威胁。因此迫切需要高效安全的盲蝽防治新策略。近年来,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由于其高效、特异,对环境无污染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的防治研究。本研究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创造了棉花抗盲蝽新种质,为盲蝽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棉花抗中黑盲蝽新种质的创造本研究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以影响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生殖能力的As FAR基因为靶标,创造了能够高量表达As FAR基因ds RNA的转基因棉花。当中黑盲蝽取食该转基因棉花后,可以成功诱发其体内的RNAi效应,导致其内源As FAR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田间抗虫鉴定结果显示,As FAR转基因棉花受中黑盲蝽危害较轻,平均每株棉花仅捕获中黑盲蝽12-14头。然而对照组棉花受中黑盲蝽危害非常严重,平均每株棉花捕获中黑盲蝽数量大于20头。以上结果表明As FAR转基因棉花可以成功抑制中黑盲蝽的生殖能力,导致其种群数量显着下降,有效减少中黑盲蝽的危害。非靶标害虫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As FAR转基因棉花只对中黑盲蝽有抗性效果,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体重以及蚜虫(Aphis gossypii)的种群数量均无不良影响。连续两年的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As FAR转基因棉花与野生型对照棉花之间的农艺性状没有显着差异(P>0.05),且不同世代间农艺性状表现稳定。此外,外源基因的表达对棉花纤维品质没有不利影响。以上结果表明,As FAR转基因棉花对中黑盲蝽有较高的抗性,对非靶标害虫无不良影响,农艺性状良好且稳定,可以作为防治中黑盲蝽的理想种质资源。该研究为中黑盲蝽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可替换策略策略。2.棉花抗绿盲蝽新种质的创造本研究选择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Al LIM基因作为靶标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l LIM基因具有高度特异性。随后将该基因转入棉花,成功创造了能够高量表达绿盲蝽Al LIM基因ds RNA的转基因棉花材料。室内饲喂结果显示,取食Al LIM转基因棉花后,绿盲蝽内源Al LIM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在幼虫向成虫转化过程中蜕皮发生严重缺陷,最终因蜕皮失败,变态发育被阻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33%-41%。此外有少量绿盲蝽可以羽化为成虫,但其翅膀、后腿出现畸形。对分别注射ds RNA-Al LIM(ds Al LIM)和ds RNA-GFP(ds GFP)的绿盲蝽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总共鉴定到492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2484个基因在ds Al LIM处理后上调表达,2439个基因在ds Al LIM处理后下调表达。差异基因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与肌肉生长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被显着富集。根据KEGG通路分析结果鉴定到一些参与肌肉生长发育且在ds Al LIM处理后发生显着变化的差异基因。以上结果表明,Al LIM基因在绿盲蝽肌肉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肌肉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昆虫变态发育的关键,因此推测绿盲蝽Al LIM基因的缺失会导致绿盲蝽羽化过程中蜕皮所需肌肉发育缺陷,最终导致蜕皮失败,羽化被阻断,死亡率增加。田间抗虫鉴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棉花受绿盲蝽危害较轻,每株转基因棉花平均捕获绿盲蝽8.1-10.1头。然而野生型对照组棉花受绿盲蝽危害却非常严重,每株平均捕获绿盲蝽高达21.5-24.1头。取食转基因棉花导致绿盲蝽死亡率增加,种群数量显着下降。此外,在田间依然观察到少量后腿及翅膀缺陷的绿盲蝽成虫。以上结果表明该转基因棉花对绿盲蝽具有较高的抗性水平。非靶标昆虫的生物测结果显示,Al LIM转基因棉对棉铃和蚜虫的生长发育没有负面影响,对有益昆虫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us)的生长发育没不良影响。连续两年的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转基因棉花与野生型对照棉花之间的农艺性状没有显着差异(P>0.05),且不同世代间农艺性状表现稳定。此外,外源基因的表达对棉花纤维品质没有不良影响。以上结果充分表明Al LIM转基因棉花目标抗虫性状效果良好,对非靶标害虫、有益昆虫以及人类安全,农艺性状以及纤维品质良好,可以作为防治绿盲蝽的理想种质资源。
黄庆超[5](2020)在《杀虫剂对棉田主要害虫毒力测定及多异瓢虫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喷雾塔喷雾处理方法,分别测定了常用杀虫剂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棉蚜、截形叶螨、棉铃虫的毒力作用,以及对天敌昆虫多异瓢虫的安全性指数。同时,测定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的致死作用,并评价了低浓度环氧虫啶处理对多异瓢虫成虫的存活、寿命、产卵等影响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10种杀虫剂对棉蚜毒力测定及对多异瓢虫安全性评价对棉蚜相对毒力指数最高的杀虫剂为氟啶虫胺腈(35.11),而最低为吡蚜酮(1.00)。按相对毒力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环氧虫啶>噻虫嗪>丁硫克百威>烯啶虫胺>呋虫胺>螺虫乙酯>吡蚜酮。杀虫剂对多异瓢虫成虫安全性指数最高的为螺虫乙酯(7.06),最低的为烯啶虫胺(1.02)。按照安全性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螺虫乙酯>丁硫克百威>氟啶虫胺腈>吡蚜酮>吡虫啉>呋虫胺>噻虫嗪>环氧虫啶>啶虫脒>烯啶虫胺。杀虫剂对多异瓢虫3龄幼虫安全性指数最高的为氟啶虫胺腈(2.37),最低的为呋虫胺(0.59)。按照安全性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氟啶虫胺腈>螺虫乙酯>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啶虫脒>环氧虫啶>烯啶虫胺>丁硫克百威>呋虫胺。2.5种杀虫剂对截形叶螨毒力测定及对多异瓢虫安全性评价对截形叶螨相对毒力指数最高的杀虫剂为阿维菌素(310.93);而最低为炔螨特(1.00)。按相对毒力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阿维菌素>哒螨灵>四螨嗪>噻螨酮>炔螨特。杀虫剂对多异瓢虫成虫安全性指数最高的为四螨嗪(13.84),最低的为哒螨灵(1.26)。按照安全性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四螨嗪>噻螨酮>阿维菌素>炔螨特>哒螨灵。杀虫剂对多异瓢虫3龄幼虫安全性指数最高的为四螨嗪(7.34),而最低的为哒螨灵(1.19)。按照安全性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四螨嗪>阿维菌素>噻螨酮>炔螨特>哒螨灵。3.6种杀虫剂对棉铃虫毒力测定及对多异瓢虫安全性评价对棉铃虫3龄幼虫相对毒力指数最高的杀虫剂为甲维盐(69.39),而最低为高效氯氰菊酯(1.00)。按相对毒力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灭多威>毒死蜱。杀虫剂对多异瓢虫成虫安全性指数最高的为甲维盐(40.62),最低的为毒死蜱(0.88)。按照安全性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茚虫威>灭多威>毒死蜱。杀虫剂对多异瓢虫3龄幼虫安全性指数最高的为甲维盐(23.75),最低的为毒死蜱(0.61)。按照安全性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灭多威>茚虫威>毒死蜱。4.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低浓度的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卵孵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环氧虫啶LC50处理的雌虫寿命比正常情况下减少15d,且环氧虫啶LC50使雌虫及雄虫存活率在一段时间内迅速下降。无论高浓度LC50还是低浓度LC20环氧虫啶处理,都会显着缩短成虫的寿命和显着延长成虫的产卵前期。环氧虫啶LC20使多异瓢虫雌虫单日产卵量不稳定,而环氧虫啶LC50不仅使多异瓢虫雌虫单日天产卵量不稳定而且还会显着降低其产卵量。各浓度处理组(LC20和LC50)卵孵化率均低于对照组卵孵化率,但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氟啶虫胺腈对棉蚜,阿维菌素对截形叶螨,甲维盐对棉铃虫相对毒力均较高,对天敌昆虫多异瓢虫毒力均较低,安全性较好;新型杀虫剂环氧虫啶在低浓度下对多异瓢虫存活及繁殖力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田间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提供科学依据。
蔡志平[6](2020)在《三种功能植物对苹果园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调控作用》文中指出利用农业措施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天敌资源,以增强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是害虫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大面积单种作物生态系统中,基于功能植物的种植以维持和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是增强天敌控害功能的有效手段。在华北地区,苹果大面积集约化种植,害虫容易大量发生,而天敌资源相对较少。绣线菊蚜Aphis spiraecola是苹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具有分布范围广、繁殖速度快、发生代数多、危害严重等特点。在苹果园中种植功能植物,可以增强果园微景观中天敌的控害功能,但这功能的发挥,势必受到微景观中功能植物种类变化的影响。本论文于2018-2019年连续2年在山东烟台以红富士苹果园内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为研究对象,以三种功能植物(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蛇床草Cnidium monnieri、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为作用因子,以苹果树-功能植物微景观为研究系统,研究了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在微景观中的发生动态、分布格局、转移扩散、捕食能力及控害功能等,以揭示苹果园微景观中维持天敌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信息联系机制,为利用功能植物对果园害虫进行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动态的作用通过对三种功能植物-苹果树微景观生态系统中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调查发现,二月兰在3月下旬开始开花,能够吸引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a、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和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等捕食性天敌,可为天敌在前期提供食物资源及栖息场所;在二月兰种植区的苹果树上,黑带食蚜蝇(0.62头/枝)、中华通草蛉(0.22头/枝)、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0.66头/枝)和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0.12头/枝)的种群数量都显着高于对照区,绣线菊蚜种群数量(179.88头/枝)显着低于对照区(287.85头/枝)。蛇床草在5月中旬开始开花,能够吸引异色瓢虫、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中华通草蛉及黑带食蚜蝇等捕食性天敌,可为天敌在前中期提供花粉、花蜜、替代猎物(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等食物资源和栖息场所,其上涵养的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最多;在蛇床草种植区的苹果树上,异色瓢虫(1.18头/枝)、中华通草蛉(1.38头/枝)、黑带食蚜蝇(0.53头/枝)和三突花蛛(0.28头/枝)的种群数量都显着高于对照区,绣线菊蚜种群数量(147.38头/枝)极显着低于对照区(287.85头/枝)。金盏菊在6月上旬开始开花,能够吸引黑带食蚜蝇、多异瓢虫、中华通草蛉和三突花蛛等捕食性天敌,可为天敌在中后期提供食物资源及栖息场所;在金盏菊种植区的苹果树上,异色瓢虫(0.90头/枝)、中华通草蛉(0.13头/枝)、黑带食蚜蝇(0.52头/枝)和三突花蛛(0.09头/枝)的种群数量都显着高于对照区,且在绣线菊蚜发生的第二高峰期(8月下旬)其种群数量(12.02头/枝)显着低于其它各区。在绣线菊蚜发生高峰期,苹果树上绣线菊蚜种群与捕食性天敌总种群数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进一步通过罩笼排除试验显示,在绣线菊蚜发生前期二月兰种植区生物控害指数较高(32.71%),发生高峰期蛇床草种植区生物控害指数较高(47.56%)。说明功能植物种植对绣线菊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2.主要捕食性天敌在功能植物蛇床草与苹果树之间的转移扩散通过微量元素标记技术检测铷(Rb)元素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与变化,结果发现Rb可通过植物叶片喷雾或土壤浇灌的方式在蛇床草-胡萝卜微管蚜-异色瓢虫这条食物链中传递。其中,在喷雾Rb处理中,蛇床草叶片、花朵及胡萝卜微管蚜体内的Rb含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异色瓢虫体内的Rb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在浇灌Rb处理中,叶片、花朵、胡萝卜微管蚜和异色瓢虫体内的Rb含量随时间都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其中异色瓢虫在喷雾处理第3 d后其体内Rb含量最高(0.62μg/mL)。进一步在田间通过Rb标记追踪主要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中华通草蛉)从蛇床草向苹果树的转移扩散过程表明,异色瓢虫2018年和2019年的转移率分别为44.04%和66.86%,中华通草蛉2018年和2019年的转移率分别为96.79%和80.09%。说明异色瓢虫和中华通草蛉可从功能植物蛇床草转移到苹果树上去发挥其控害功能。3.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与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选择偏好性根据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与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与选择偏好测定表明,各虫态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且雌成虫对绣线菊蚜(143.6头)和胡萝卜微管蚜(137.6头)的日捕食量均为最大;雌成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能力最强(411.28),雄成虫对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能力最强(356.40)。各虫态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寻找效应都随蚜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呈显着的线性相关;由于自身密度干扰,在蚜虫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异色瓢虫成虫随自身密度的增加其捕食量逐渐下降。在两种蚜虫共存的情况下,当总密度较低(食物不足)时,异色瓢虫对两种蚜虫均无显着的偏好性;当总密度较高(食物充足)时,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表现出显着的正偏好性,对胡萝卜微管蚜表现出显着的负偏好性。4.蛇床草吸引异色瓢虫的化学信息机制室内嗅觉行为选择测试显示,异色瓢虫成虫对健康和蚜虫危害蛇床草植株的选择率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但对健康和蚜虫危害植株的选择率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经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筛选和鉴定,在健康植株和蚜虫危害植株挥发物中,对异色瓢虫成虫有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都是邻二乙苯(1,2-diethylbenzene)和对二乙苯(pdiethylbenzene)。通过室内嗅觉行为和田间诱集验证,两种活性物质均能显着地吸引异色瓢虫成虫。说明邻二乙苯和对二乙苯是蛇床草吸引异色瓢虫的主要化学信息物质。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三种功能植物二月兰、蛇床草和金盏菊由于开花期不同,分别能在苹果树生长的前期、前中期和中后期涵养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多异瓢虫、中华通草蛉、黑带食蚜蝇和三突花蛛等捕食性天敌,这些捕食性天敌在微景观中可从功能植物向苹果树上转移扩散,从而对苹果主要害虫绣线菊蚜进行生物控制。本论文解析了不同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追踪了天敌在微景观中的转移扩散规律,研究了天敌对主要猎物的捕食能力及选择偏好,定量评价了自然天敌对绣线菊蚜的控害功能,揭示了功能植物维持天敌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的化学信息联系机制,阐明了苹果树-功能植物微景观中主要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种群发生的格局、过程、机制及功能,为建立通过功能植物种植以增强自然天敌生物控害功能的应用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王金涛[7](2019)在《钙粘蛋白基因r17和r18突变介导的红铃虫对转Bt基因棉花的抗性机制》文中指出转Bt基因抗虫棉花(Bt棉)自1997年在我国商业化以来,对红铃虫、棉铃虫等主要靶标害虫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但Bt棉的连续大规模种植对靶标害虫造成了持续的选择压,尤其是对食性单一的红铃虫。近年来,我国长江流域红铃虫田间种群曾出现对Bt棉的抗性倍数显着上升的情况,这将对长江流域Bt棉的使用寿命构成威胁。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长江流域红铃虫对Bt棉的抗性水平后续如何变化及对Bt棉的抗性机制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本研究以红铃虫室内品系和田间种群个体为材料,对我国长江流域红铃虫田间种群进行了Cry1Ac敏感性测定和抗性基因频率分子检测,从田间种群中筛选、建立了两个红铃虫Cry1Ac抗性品系,对其携带的抗性等位基因进行克隆、鉴定和遗传分析,从基因、遗传、蛋白等水平揭示其抗性机制,并建立DNA检测的抗性监测方法。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Cry1Ac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与前人2008-2010年的抗性监测结果相比,长江流域红铃虫田间种群对Bt棉的敏感性有所恢复。2012-2015年该流域红铃虫各地方种群对Cry1Ac的年度平均LC50在0.23-0.27μg/m L之间。年度平均抗性倍数在3.2-4.5倍之间(平均值为3.8),且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 抗性基因频率检测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红铃虫对Bt棉的抗性处于较低水平。对长江流域红铃虫7个钙粘蛋白抗性等位基因(r1,r2,r3,r13,r14,r15,r16)的检测结果显示,2012-2015年长江流域总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105、0.0044、0.0023、0.0046,总体在10-3~10-2的数量级。与2012年相比,2013-2015年长江流域红铃虫的抗性基因频率显着下降。在检测到的175个抗性个体携带的194个抗性等位基因中,r1占所有抗性等位基因总数的71%,是长江流域红铃虫种群中的主导抗性等位基因;除r3未检测到外,其余抗性等位基因均有发现。3. 通过F1检测法和F2检测法建立单对系进行抗性筛选,从田间种群中筛选获得两个红铃虫Cry1Ac抗性品系——TM6和AQ17。二者对Cry1Ac分别有281.6倍和278.5倍的抗性,对Cry2Ab无交互抗性,对Vip3Aa不敏感。正反交实验结果表明TM6与AQ17对Cry1Ac的抗性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偏隐性遗传,回交实验结果表明TM6、AQ17品系红铃虫与Cry1Ac抗性紧密连锁。4. 钙粘蛋白等位基因r17与r18的CR区缺失突变介导了红铃虫TM6与AQ17品系对Cry1Ac的抗性。r17与r18的c DNA全长分别为5206 bp和4051 bp,相比野生型分别缺失了2 bp和1157 bp。因非3倍数的缺失造成移码突变提前引入终止密码子,导致r17与r18分别只编码211 AA和1278 AA,二者均缺失部分钙粘蛋白重复区、近膜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等结构。r17、r18的g DNA上的碱基缺失和替换造成各自m RNA的碱基缺失或外显子/内含子剪接识别错误。5. 采用昆虫细胞系Tn H5对抗性基因r17与r18进行了功能验证。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细胞表达的对照组s Pg Cad1-EGFP融合蛋白均定位在细胞膜上;细胞表达的r17Pg Cad1-EGFP与r18Pg Cad1-EGFP融合蛋白均不能正确锚定在细胞膜上,而是定位在内质网上,定位错误导致蛋白丧失受体与Cry1Ac毒素结合的功能。细胞毒力测定实结果表明,r17、r18与Cry1Ac抗性相关。表达r17Pg Cad1-EGFP与r18Pg Cad1-EGFP融合蛋白的Tn H5细胞对40μg/m L的Cry1Ac处理不敏感,而表达s Pg Cad1-EGFP融合蛋白的细胞对10μg/m L的Cry1Ac处理表现出膨大、破裂的病变现象,表明前者对Cry1Ac产生抗性。6. 棉铃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红铃虫TM6与AQ17品系的Cry1Ac抗性与Bt棉的田间抗性相关。两个抗性品系的红铃虫在GK19、CV163和Simian3这三种棉铃上均可以存活,但敏感品系红铃虫AS只能在Simian3上存活。相对于在常规棉Simian3棉铃上的存活情况,TM6与AQ17品系在两种Bt棉上存活率降低、幼虫发育历期延长、蛹重降低、单雌产卵量降低。7. 建立了钙粘蛋白抗性等位基因r17与r18的分子检测方法。根据钙粘蛋白抗性等位基因r17、r18的g DNA突变位点与野生型基因序列的差异,设计了基因特异性引物,用于红铃虫田间种群抗性基因r17、r18的检测和基因型鉴定。以上结果阐明了我国长江流域红铃虫对Cry1Ac的敏感性及其抗性基因频率的年度变化,明确了钙粘蛋白抗性基因r17、r18突变介导了红铃虫对Cry1Ac的抗性机制,丰富了红铃虫对Bt棉田间抗性的监测手段。本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红铃虫对Bt棉花抗性的治理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
刘振兴[8](2019)在《粘虫和棉铃虫趋光行为、复眼结构及光受体基因差异研究》文中提出昆虫趋光行为是行为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趋光行为进行灯光诱杀害虫是物理防治的重要手段。粘虫(Mythimna separata)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同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的两个物种,诱虫灯对两物种的诱集效果却存在很大差异,但至今有关二者趋光行为的差异还未见研究报道。本文系统比较了两物种的趋光行为差异;研究了复眼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异同;构建了头部比较转录组,鉴定并分析了两物种中视蛋白基因的种类与数量;结合RT-Q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比较分析了视蛋白基因的表达丰度、部位和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粘虫和棉铃虫成虫趋光特性比较(1)粘虫和棉铃虫的趋光反应率存在差异。在14种波长(365660 nm)下,趋光率雌性粘虫(19%45%)显着低于雌性棉铃虫(29%59%),雄性粘虫(14%34%)显着低于雄性棉铃虫(24%57%);负趋光率雌性粘虫(10%34%)显着高于雌性棉铃虫(0%10%),雄性粘虫(11%22%)均显着高于雄性棉铃虫(1%7%)。365 nm时,活跃虫百分比雌性粘虫(53%)显着高于雌性棉铃虫(35%),520 nm时,活跃虫百分比雌性粘虫(46%)显着低于雌性棉铃虫(64%);480、500nm时,活跃虫百分比雄性粘虫(34%、31%)显着低于雄性棉铃虫(52%、48%)。(2)粘虫和棉铃虫的敏感波峰存在差异。雌性粘虫的趋光波峰为420、480、600和660 nm,雌性棉铃虫的趋光波峰为400、480和520 nm;雄性粘虫的趋光波峰为380、455、570和660 nm,雄性棉铃虫的趋光波峰为400、445、480、570、600和660 nm。(3)粘虫和棉铃虫的趋光节律存在差异。雌性粘虫在400、590 nm波长下的趋光率分别呈逐渐上升趋势和先升后降趋势,而雌性棉铃虫的趋光率在两种波长下变化平缓;雌性粘虫在480、500 nm波长下的趋光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棉铃虫在两种波长下的趋光率呈先升后降趋势。雄性粘虫在570、590、600、630、660 nm波长下的趋光率呈逐渐降低趋势,而雄性棉铃虫在相应波长下的趋光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另外,相比于棉铃虫,粘虫的负趋光率在暗期均具有逐渐上升趋势。2.粘虫和棉铃虫复眼形态及显微结构比较粘虫和棉铃虫的复眼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均有差异。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粘虫复眼表面覆盖的感觉毛的长度(132.26μm)和直径(2.98μm)均显着大于棉铃虫复眼的感觉毛长度(6.41μm)和直径(0.63μm);粘虫的小眼个数(6704)显着大于棉铃虫的小眼个数(5532),而粘虫的眼宽/体长(0.088)显着小于棉铃虫(0.092)。石蜡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粘虫中角膜层数(19层)显着小于棉铃虫(25层);粘虫复眼的曲率半径(720.09μm)显着大于棉铃虫的曲率半径(649.79μm);二者在屈光器长度、角膜曲率半径、角膜中心厚度、视杆长度和透明带宽度等方面略有差异。与粘虫相比,光期棉铃虫复眼色素颗粒的分布区域更窄,暗期更靠近角膜。3.粘虫和棉铃虫头部转录组比较对粘虫和棉铃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156254和124960个Unigenes,平均长度分别为416bp和426bp,其中分别有34457(22.05%)个和36000(28.80%)个得到注释。GO功能分析显示,粘虫和棉铃虫均有22949个Unigenes得到GO注释,分别占其Unigenes个数的14.69%和18.37%。KOG功能分析显示,粘虫和棉铃虫分别有9794(6.27%)和10437(8.35)个预测蛋白归属于26个功能类别。KEGG数据库分析显示,粘虫和棉铃虫分别有7976(5.10%)和8996(7.20%)个序列的预测蛋白分别归属到277和283个信号通路。在粘虫和棉铃虫转录组中分别鉴定得到8个和7个视蛋白基因,其中粘虫和棉铃虫转录组中鉴定出的UV视蛋白基因分别为3个和1个,棉铃虫还特有1个Pteropsin视蛋白基因。两物种间同类视蛋白基因的蛋白质序列同源性均较高(>89%),但特定氨基酸位点存在差异。通过FPKM值的分析表明,粘虫视蛋白基因LW2与LW1的FPKM比值(1/176)显着小于棉铃虫视蛋白基因LW2与LW1的FPKM比值(1/87)。4.粘虫和棉铃虫主要视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比较粘虫头部视蛋白基因(MS-lw、MS-bl和MS-uv)的表达有显着的昼夜节律,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HA-lw、HA-bl和HA-uv)的表达昼夜节律但没有显着差异。两物种3个视蛋白基因(lw、bl和uv)表达量的比例存在差异。雌性粘虫头部MS-lw的表达量分别是MS-uv和MS-bl表达量的98.31倍和39.68倍;而雌性棉铃虫头部HA-lw的表达量分别是HA-uv和HA-bl表达量的8.37和10.77倍;雄性粘虫头部MS-lw的表达量分别是MS-uv和MS-bl表达量的67.73和35.36倍;而雄性粘虫头部HA-lw的表达量分别是HA-uv和HA-bl表达量的14.20和15.46倍。在3个视蛋白基因中,粘虫头部中MS-uv的表达量最低,而棉铃虫头部中HA-bl的表达量最低。5.复眼中视蛋白基因的组织定位比较棉铃虫复眼中3个视蛋白基因(HA-lw、HA-bl和HA-uv)的表达量,在光期雌虫明显高于雄虫,在暗期雌虫明显小于雄虫。但粘虫复眼中3个视蛋白基因(MS-lw、MS-bl和MS-uv)的表达量在光期和暗期均无性别差异。粘虫和棉铃虫复眼在光期时,3个视蛋白基因(lw、bl和uv)在视杆细胞中均匀分布表达,而在暗期则集中于视杆细胞远心端表达。本研究通过行为学研究表明,粘虫和棉铃虫的趋光行为在趋光率、敏感波长、趋光节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从生理结构上比较了两物种感光器官——复眼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差异,在分子水平上解析了二者的光受体基因——视蛋白基因数量、种类、表达量、表达模式和表达部位的差异。这些研究明确了粘虫和棉铃虫的趋光行为差异,揭示了趋光行为差异的生理结构和分子基础,为阐明昆虫趋光行为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依据昆虫趋光行为建立高效的灯光诱虫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潘秦剑[9](2019)在《微生物介导的美洲棉铃虫和番茄三营养层次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洲棉铃虫(鳞翅目:夜蛾科)是美洲地区重要的杂食性害虫,其寄主多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本文以美洲棉铃虫为研究对象,利用番茄-美洲棉铃虫研究体系来研究美洲棉铃虫相关微生物在该研究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以期推进植物-昆虫-微生物三营养层次间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昆虫和植物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的环境中,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线虫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昆虫在遭受到不同类型病原物危害时,会启动相应的免疫反应机制来保护自身不受危害或降低危害程度。有研究表明,同一属的两种昆虫杆状病毒分别侵染寄主昆虫后所引起的昆虫适合度代价是不相同的。因此,探索被不同病毒侵染后幸存的寄主昆虫启动免疫响应机制的时间动态和适合度代价非常重要,这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寄主昆虫启动免疫反应的时间点和了解寄主昆虫为此而消耗的适合度,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在第二章的研究中我们采用棉铃虫单粒包埋型核多角体病毒(HzSNPV)和苜蓿银纹夜多粒包埋型核多角体病毒(AcMNPV)分别侵染美洲棉铃虫的幼虫,在侵染后的不同时间点(24、48、72、96小时)监测美洲棉铃虫幼虫的免疫反应。美洲棉铃虫是HzSNPV的完全容纳性寄主,是AcMNPV的半容纳性寄主,因此假设这两种病毒分别侵染了它们的共同寄主美洲棉铃虫后会引起不同的免疫反应和相应的适合度代价。本文中测量的关于昆虫免疫反应的指标有病毒侵染后不同时间点下的美洲棉铃虫血淋巴液中的血细胞数量(haemocyte numbers)、蛋白含量(protein concentration)、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葡萄糖脱氢酶(FAD-glucose dehydrogenase,GLD)的活性水平,与之相关联的适合度代价指标有幼虫的发育历期、幼虫每日的增重量和蛹的重量。这两种病毒分别侵染美洲棉铃虫以后,美洲棉铃虫血淋巴液中的GLD活性水平在多个时间点均上升,而血细胞数量、PO活性和总蛋白的含量均没有被诱导升高,反而在某些时间点下降。同时,被两种病毒分别侵染后存活下来的美洲棉铃虫的蛹重量均减轻了,被HzSNPV侵染后存活下来的美洲棉铃虫的生长速度加快,而被AcMNPV侵染后存活下来的美洲棉铃虫的生长速度降低。这些结果表明,美洲棉铃虫被不同的昆虫杆状病毒侵染后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其造成的适合度代价是不同的。尽管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相关微生物这三营养层次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已经作为热门话题被研究了几十年,但是昆虫病原物在间接调节昆虫和植物互作中所所起的作用仍然不清楚。在第三章的研究中我们采用低剂量(LD15)的昆虫广谱性病毒AcMNPV侵染美洲棉铃虫幼虫,随后检测被AcMNPV侵染的美洲棉铃虫幼虫能否间接的调控番茄植株的防御反应。番茄防御反应的诱导处理分为三组来处理番茄叶片,分别为:1)未处理的对照组;2)健康组美洲棉铃虫幼虫取食危害;3)美洲棉铃虫幼虫被AcMNPV侵染后取食危害。随后,分别比较了这三组处理的番茄叶片中防御反应相关的物质,包括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 proteinase inhibitors,TPI)、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活性和防御反应相关基因(蛋白酶抑制剂II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相对表达水平。同时,在生测实验中分别用这三组番茄叶片饲喂4 d健康的美洲棉铃虫幼虫,比较它们之间生长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AcMNPV侵染后的美洲棉铃虫幼虫确实能引起番茄的防御反应,随后我们检测了美洲棉铃虫唾液中可能的效应子(如葡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X)、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的含量水平,通过对这些酶活性水平的检测发现,AcMNPV的侵染没有影响美洲棉铃虫幼虫的唾液中这三个效应子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推测,AcMNPV侵染后的美洲棉铃虫幼虫能引起番茄的防御反应的原因可能是在其取食的过程中分泌了更多的唾液,或者是其他更复杂的未知原因。由于昆虫的肠道中拥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影响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长发育,施用植物益生细菌来提高农业产量和土壤质量的方法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我们假设昆虫相关的微生物也有成为生物肥料的潜在可能性。Enterobacter ludwigii是土壤中常见的细菌,第四章研究中采用的细菌E.ludwigii是从野外收集的美洲棉铃虫幼虫的口腔回流物中分离出来的。在美洲棉铃虫幼虫取食番茄果肉的同时可能会将口腔回流物中的细菌残留在番茄种子上,从而影响子代番茄的生长。基于该假设,本研究将细菌接种到发芽的番茄种子上,随后将这些细菌处理过的番茄种子种植在温室,分别在番茄生长11天和25天的时候测量番茄植株的生物学参数,比较细菌处理和未处理的番茄生长发育状况的差异。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植物体内的总能量是恒定的,因此植物在生长发育和防御响应水平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Trade-offs)。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E.ludwigii后番茄的生长速度加快,而防御反应水平并没有下降。当施用E.ludwigii后,番茄植株的根、地上部分和下胚轴的平均生长速度明显的比对照组快,并且施用E.ludwigii的植株收获了更多的番茄果实。然而,E.ludwigii处理过的番茄植株的两个重要的防御相关蛋白POD和PPO的活性水平没有下降。同时,生测实验的结果也表明取食了细菌处理过的番茄叶片的美洲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没有降低,因此可以确定施用E.ludwigii后番茄的防御反应水平并没有下降。总的来说,施用细菌E.ludwigii后,番茄植株并没有以降低自身的抗虫反应水平作为生长速度加快、产量提高的补偿条件。
罗兰[10](2018)在《新疆不同区域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提出棉花是人类的重要经济作物,产值占我国经济作物的一半以上,是种植面积仅次于粮食的农作物。同时棉花产业作为新疆农业的支柱产业,又是新疆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对象,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一直是危害新疆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本文通过比较新疆不同生态区域棉铃虫成虫盛期发生量、田间卵量、田间幼虫量与当地气象因子、麦田面积比历年平均值增减比率、防治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比率等因子之间关系基本得出如下结论:在南疆阿克苏市、北疆沙湾县棉铃虫有完整的3代,东疆吐鲁番市棉铃虫有完整的4代。南疆阿克苏市每年5月19日-21日是棉铃虫越冬代羽化高峰期,6月底出现一个一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8月中旬二代棉铃虫具显着峰值。东疆吐鲁番市每年4月下旬是棉铃虫越冬代羽化高峰期,6月上旬出现一个一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7月上旬2代棉铃虫具显着峰值,且持续发生。北疆沙湾县每年6月上旬是棉铃虫越冬代羽化高峰期,7月上旬出现一个一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7月下旬2代棉铃虫具显着峰值。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前一个月的平均气温对棉铃虫成虫始见期影响较大,即3月日平均气温越高,南疆阿克苏市、吐鲁番市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就越早;4月日平均气温越高,北疆沙湾县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就越早。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当月的日平均气温对成虫始见期基本无影响。根据棉铃虫在我国和全球其他产棉区的分布情况,也可看出棉铃虫基本适于略偏干旱的环境条件。以往研究表明温度在25℃~30℃是最适宜棉铃虫种群的生长发育,但18℃~30℃皆存在棉铃虫蛹滞育现象。阿克苏市4月平均气温越高,棉铃虫成虫盛期发生量越大。原因是该月日平均气温大多都在14.9℃~18℃,只有2016年为18.1℃,滞育蛹较少。南疆阿克苏市越冬代成虫发生量与麦田面积增减无相关性。北疆沙湾县麦田面积增加越多,棉铃虫越冬代成虫发生量越大。该结果可能与当地麦田的种植面积有关。阿克苏市6月平均气温越高,越有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的发生。沙湾县8月平均气温越高越有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以上结果符合温度在25℃~30℃最适宜棉铃虫种群的生长发育规律。阿克苏市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与6月降水量关系较为紧密,6月降水量越大越不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的发生。沙湾县7月降水量有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8月降水量越大越不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证明降水对棉铃虫的卵有一定的冲刷作用,导致幼虫量有所下降。吐鲁番市6月平均气温对一代棉铃虫成虫发生量影响较大,即6月平均气温越高越有利于一代棉铃虫成虫发生。说明25℃~30℃最适宜棉铃虫种群的生长发育。吐鲁番5、6月降水量越少,一代成虫发生量越大,证明降水量减少,田间虫卵不被冲刷,不会影响成虫发生量。阿克苏市、沙湾县麦田增减比率对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影响较大,即麦田面积增加,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越大。一代棉铃虫主要为害小麦和玉米,当地小麦的种植面积越大,为一代棉铃虫幼虫提供的食物越丰富,越有利于一代棉铃虫幼虫的发生。阿克苏市8月降水量增加有利于二代田间卵的发育。吐鲁番市试验开展年份大多属偏干旱年份。7月降水量增加有利于二代棉铃虫田间卵的发育。因南疆阿克苏市和东疆吐鲁番市气候干旱,很少有大雨或暴雨,对田间卵的冲刷作用有限,棉铃虫的发育相对湿度在70%以上,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的降水是有利于棉铃虫卵的发育。阿克苏市7月平均气温越高,二代成虫发生量越大。吐鲁番市6月平均气温对二代成虫发生量呈正相关,即6月平均气温越高,越有利于二代成虫的发生。在南疆和东疆预测二代棉铃虫成虫发生量时6月和7月的平均温可作为参考。东疆吐鲁番市7月降水量越多,二代成虫发生量越大,也可作为测报依据。吐鲁番市三代田间卵量与7月降水量呈负相关性,即7月降水量越大,三代田间卵量越少。北疆预测三代田间卵量时可参考9月降水量,9月降水量越大,田间卵量越少。由此可见一次较大的降水量能冲刷掉棉铃虫卵和部分低龄幼虫,使棉田卵量显着降低。阿克苏市三代实际用药防治面积占棉田总面积比率与三代平均亩残虫量无显着相关性。吐鲁番市三代实际用药防治面积占棉田总面积比率与三代平均亩残虫量呈负相关性。可见两者之间并不是单纯的反比例关系,增加用药面积的同时,还应考虑抗药性、施药水平等因素。
二、46%棉铃畏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与田间防治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6%棉铃畏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与田间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Bt棉产量器官杀虫蛋白调节及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Bt棉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1.1 Bt棉抗虫性应用效果 |
1.1.2 Bt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1.3 Bt棉抗虫性表达不稳定的相关机制 |
1.2 影响Bt棉杀虫蛋白表达的外界因素 |
1.2.1 环境因素的影响 |
1.2.2 农艺措施的影响 |
1.3 增强Bt棉抗虫性的研究进展 |
1.3.1 氮素的调节 |
1.3.2 生长物质的调节 |
1.3.3 其他措施 |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农艺措施对Bt棉产量器官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取样和测定 |
2.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品种对棉蕾生物量及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2 缩节胺和N素亏缺对棉蕾生物量及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3 不同种植密度下棉株成铃速率变化对铃壳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2.4 小结 |
第3章 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外源调节对Bt棉生殖器官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取样和测定 |
3.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尿素喷施对蕾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3.3.2 尿素喷施对花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3.3.3 尿素喷施对铃壳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3.3.4 尿素喷施对纤维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3.3.5 尿素喷施对棉籽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3.3.6 促进蛋白质合成下Bt棉生殖器官杀虫蛋白含量与蛋白质周转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4章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外源调节对Bt棉生殖器官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取样和测定 |
4.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抑制蛋白质合成对蕾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4.3.2 抑制蛋白质合成对花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4.3.3 抑制蛋白质合成对铃壳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4.3.4 抑制蛋白质合成对纤维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4.3.5 抑制蛋白质合成对棉籽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4.3.6 抑制蛋白质合成下Bt棉生殖器官杀虫蛋白含量与蛋白质周转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5章 抑制蛋白质分解的外源调节对Bt棉生殖器官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取样和测定 |
5.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抑制蛋白质分解对蕾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5.3.2 抑制蛋白质分解对花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5.3.3 抑制蛋白质分解对铃壳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5.3.4 抑制蛋白质分解对纤维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5.3.5 抑制蛋白质分解对棉籽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5.3.6 抑制蛋白质分解下Bt棉生殖器官杀虫蛋白含量与蛋白质周转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6章 促进蛋白质分解的外源调节对Bt棉生殖器官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设计 |
6.2.2 取样和测定 |
6.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促进蛋白质分解对蕾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6.3.2 促进蛋白质分解对花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6.3.3 促进蛋白质分解对铃壳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6.3.4 促进蛋白质分解对纤维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6.3.5 促进蛋白质分解对棉籽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6.3.6 促进蛋白质分解下Bt棉生殖器官杀虫蛋白含量与蛋白质周转的关系 |
6.4 小结 |
第7章 讨论 |
7.1 产量器官形成影响了杀虫蛋白表达量 |
7.2 蛋白质周转调节影响了Bt棉生殖器官中杀虫蛋白含量 |
7.3 蛋白质周转调节影响杀虫蛋白含量的相关生理机制 |
7.4 促进Bt棉生殖器官杀虫蛋白含量提高的途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南疆核桃园棉铃虫种群发生规律、成虫行为选择及幼虫取食适应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棉铃虫发生与危害 |
1.2 棉铃虫成虫对寄主植物的行为选择及嗅觉识别 |
1.2.1 棉铃虫成虫的取食行为 |
1.2.2 棉铃虫成虫的产卵行为 |
1.2.3 棉铃虫成虫的嗅觉识别 |
1.3 棉铃虫幼虫对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及生理适应 |
1.3.1 棉铃虫幼虫的取食选择 |
1.3.2 棉铃虫幼虫取食寄主植物的生理适应 |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核桃园棉铃虫发生动态与为害情况 |
2.1 材料方法 |
2.1.1 试验站点选取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核桃园棉铃虫发生动态 |
2.2.2 景观多样性对棉铃虫发生与为害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枝条挥发物的行为选择与电生理反应 |
3.1 材料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植物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标准化合物 |
3.1.5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核桃枝把棉田诱集棉铃虫成虫 |
3.2.2 棉铃虫对核桃枝条的选择行为 |
3.2.3 电生理活性物质的鉴定 |
3.2.4 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枝把挥发物的EAG剂量反应 |
3.2.5 棉铃虫成虫对电生理挥发物的行为选择 |
3.2.6 核桃枝把田间放置时间对核桃挥发物释放量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棉铃虫幼虫对核桃果实的取食行为及生理适应 |
4.1 材料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田间核桃幼果被害状调查 |
4.2.2 棉铃虫幼虫对核桃果实不同部位取食选择 |
4.2.3 取食核桃果实不同部位棉铃虫幼虫的生长发育 |
4.2.4 核桃果实各部位次生物质含量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高温与干旱对Bt棉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 |
1.2 转基因抗虫棉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
1.2.1 抗虫范围狭窄 |
1.2.2 抗虫性表达不稳定且存在时空性 |
1.2.3 逆境(高温、干旱)对Bt棉杀虫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 影响杀虫蛋白表达的生理机制 |
1.4 生长物质对Bt棉生长的影响 |
1.4.1 缩节胺(mepiquat chloride,DPC)对Bt棉生长的影响 |
1.4.2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Bt棉生长的影响 |
1.4.3 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Bt棉生长的影响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项目 |
2.2.1 杀虫蛋白含量 |
2.2.2 Bt基因表达量 |
2.2.3 可溶性蛋白(SP)含量 |
2.2.4 游离氨基酸(aa)含量 |
2.2.5 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和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活性 |
2.2.6 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 |
2.2.7 硝酸还原酶(NR)活性 |
2.2.8 蛋白酶活性、肽酶活性的测定 |
2.2.9 单宁含量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温与干旱胁迫及持续期对Bt棉杀虫蛋白含量影响 |
3.1.1 叶 |
3.1.2 棉铃 |
3.2 高温与干旱Bt棉杀虫蛋白含量影响的生理机制 |
3.2.1 Bt基因表达量 |
3.2.2 单宁 |
3.2.3 氮代谢生理 |
3.3 叶片、棉铃中杀虫蛋白表达量与单宁含量、氮代谢关键物质及酶活性的关系 |
3.4 外源DPC、BR、SA对高温干旱胁迫解除后Bt棉杀虫蛋白含量的调控效应 |
4. 小结与讨论 |
4.1 高温与干旱互作胁迫降低Bt棉杀虫蛋白含量且随持续期延长下降幅度逐渐加大 |
4.2 高温与干旱互作胁迫下单宁含量增加、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加速共同导致Bt棉杀虫蛋白含量降低 |
4.3 外源DPC、BR,SA可显着提高高温干旱胁迫解除后Bt棉杀虫蛋白含量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创造棉花抗盲蝽新种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花抗虫育种研究进展 |
1.1.1 形态抗虫育种 |
1.1.2 生化抗虫育种 |
1.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虫育种 |
1.1.4 转外源抗虫基因抗虫育种 |
1.1.5 利用RNAi技术沉默昆虫靶标基因抗虫育种 |
1.2 盲蝽的危害特点及抗盲蝽研究的必要性 |
1.2.1 盲蝽的种类及形态特征 |
1.2.2 盲蝽的生活习性以及危害特点 |
1.2.3 开展棉花抗盲蝽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1.3 RNAi的研究进展及在作物抗虫育种中的应用 |
1.3.1 RNAi现象的发现及定义 |
1.3.2 RNAi的作用机理及特点 |
1.3.3 RNAi的种类 |
1.3.4 昆虫摄取dsRNA的方式 |
1.3.5 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在作物抗虫育种中的应用 |
1.4 FAR基因研究进展 |
1.5 LIM基因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6.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载体和菌株 |
2.1.2 植物表达载体 |
2.1.3 基因的来源 |
2.1.4 供试的昆虫材料 |
2.1.5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载体构建 |
2.2.2 棉花遗传转化 |
2.2.3 棉花DNA提取与Southern杂交 |
2.2.4 棉花RNA提取,表达量分析以及Northern杂交 |
2.2.5 盲蝽RNA提取,反转录以及RT-qPCR基因表达量分析 |
2.2.6 盲蝽的田间抗虫鉴定 |
2.2.7 转基因棉花大田农艺性状评价 |
2.2.8 非靶标昆虫的室内抗性鉴定 |
2.2.9 绿盲蝽的室内抗性鉴定 |
2.2.10 dsAl LIM和 dsGFP处理后绿盲蝽的转录组分析 |
第三章 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创造棉花抗中黑盲蝽新种质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AsFAR转基因棉花的获得与分子检测 |
3.1.2 AsFAR转基因棉花的表达量检测 |
3.1.3 AsFAR转基因棉花对中黑盲蝽种群数量的影响 |
3.1.4 AsFAR转基因棉花对中黑盲蝽内源靶标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5 AsFAR转基因棉花对中黑盲蝽的抗性显着增强 |
3.1.6 AsFAR转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害虫的影响 |
3.1.7 不同世代AsFAR转基因棉花大田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调查分析 |
3.2 讨论 |
第四章 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创造棉花抗绿盲蝽新种质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基因序列分析及载体构建 |
4.1.2 AlLIM转基因棉花的获得 |
4.1.3 AlLIM转基因棉花的阳性检测及拷贝数分析 |
4.1.4 AlLIM转基因棉花的表达量检测 |
4.1.5 AlLIM转基因棉花对绿盲蝽内源靶标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4.1.6 AlLIM转基因棉花的室内饲喂效果检测 |
4.1.7 ds Al LIM处理后绿盲蝽转录组分析 |
4.1.8 AlLIM转基因棉花的田间抗绿盲蝽效果检测 |
4.1.9 不同世代AlLIM转基因棉花大田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调查分析 |
4.1.10 AlLIM转基因棉花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AlLIM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性研究 |
4.2.2 绿盲蝽AlLIM基因的功能研究 |
4.2.3 AlLIM转基因棉花的环境安全性评价 |
4.2.4 RNAi转基因作物与Bt转基因作物的叠加是未来抗虫育种发展的新方向 |
4.2.5 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面临的挑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载体构建 |
附录2 棉花的遗传转化 |
附录3 棉花DNA提取(天根试剂盒法DP305) |
附录4 Sourthern杂交(地高辛标记法) |
附录5 棉花RNA提取 |
附录6 Northern杂交(地高辛标记法) |
附录7 AsFARDNA序列 |
附录8 AlLIMDNA序列 |
附表 |
附表1 本研究所用的引物序列 |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已申请专利 |
致谢 |
(5)杀虫剂对棉田主要害虫毒力测定及多异瓢虫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保护棉田中的天敌昆虫对植棉业意义 |
1.2 杀虫剂、天敌和害虫之间的相互作用 |
1.2.1 杀虫剂、天敌和蚜虫之间的相互作用 |
1.2.2 天敌对叶螨的控制作用 |
1.2.3 天敌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 |
1.3 杀虫剂对瓢虫急性毒性及亚致死效应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10种杀虫剂对棉蚜毒力及多异瓢虫安全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杀虫剂对棉蚜毒力测定结果 |
2.3.2 杀虫剂对多异瓢虫成虫安全性 |
2.3.3 杀虫剂对多异瓢虫3 龄幼虫安全性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第三章 5种杀虫剂对截形叶螨毒力及多异瓢虫安全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方法 |
3.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杀虫剂对截形叶螨毒力测定 |
3.3.2 杀虫剂对多异瓢虫成虫安全性 |
3.3.3 杀虫剂对多异瓢虫3 龄幼虫安全性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四章 6种杀虫剂对棉铃虫毒力及多异瓢虫安全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方法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杀虫剂对棉铃虫3 龄幼虫毒力测定 |
4.3.2 杀虫剂对多异瓢虫成虫毒力测定 |
4.3.3 杀虫剂对多异瓢虫3 龄幼虫安全性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第五章 低浓度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存活率和寿命的影响 |
5.3.2 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产卵前期的影响 |
5.3.3 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产卵量的影响 |
5.3.4 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10种杀虫剂对棉蚜毒力及多异瓢虫安全性 |
6.1.2 5 种杀虫剂对截形叶螨毒力及多异瓢虫安全性 |
6.1.3 6种杀虫剂对棉铃虫3 龄幼虫毒力及多异瓢虫安全性 |
6.1.4 低浓度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三种功能植物对苹果园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功能植物在害虫生态调控中的研究现状 |
1.1.1 保护性生物控制在生态调控中的作用 |
1.1.2 生境管理在生态调控中的作用 |
1.1.3 功能植物在害虫生态调控中的作用 |
1.1.4 功能植物在果园生态调控中的应用 |
1.2 铷元素标记技术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 |
1.2.1 铷元素标记在害虫转移扩散过程中的应用 |
1.2.2 铷元素标记在天敌转移扩散过程中的应用 |
1.2.3 铷元素标记在昆虫配偶竞争过程中的应用 |
1.3 植物挥发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
1.3.1 植物挥发物的作用 |
1.3.2 植物挥发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3 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行为的影响 |
1.3.4 植物挥发物对天敌行为的影响 |
1.3.5 植物挥发物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
1.4 绣线菊蚜研究现状 |
1.4.1 绣线菊蚜概述 |
1.4.2 绣线菊蚜的防治现状 |
1.5 本论文中的三种功能植物概述 |
1.5.1 二月兰 |
1.5.2 蛇床草 |
1.5.3 金盏菊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绣线菊蚜及天敌调查 |
2.1.4 自然天敌对绣线菊蚜生物控制的定量分析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功能植物上捕食性天敌的组成 |
2.2.2 主要捕食性天敌在三种功能植物上的发生动态 |
2.2.3 功能植物种植区苹果树上捕食性天敌的组成 |
2.2.4 功能植物种植区苹果树上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 |
2.2.5 绣线菊蚜在不同功能植物种植区苹果树上的发生动态 |
2.2.6 苹果树上捕食性天敌与绣线菊蚜种群的相关性 |
2.2.7 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生物控制的定量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主要捕食性天敌在蛇床草与苹果树之间的转移扩散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虫源 |
3.1.3 试验主要试剂 |
3.1.4 试验主要仪器 |
3.1.5 试验方法 |
3.1.6 样品处理 |
3.1.7 铷元素含量测定 |
3.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b在蛇床草-胡萝卜微管蚜-异色瓢虫食物链中的变化 |
3.2.2 异色瓢虫体表喷施RbCl溶液对其体内Rb含量的影响 |
3.2.3 Rb在蛇床草-胡萝卜微管蚜-异色瓢虫食物链中的传递 |
3.2.4 异色瓢虫成虫从蛇床草向苹果树的转移扩散 |
3.2.5 中华通草蛉成虫从蛇床草向苹果树的转移扩散 |
3.3 讨论 |
第四章 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选择偏好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虫态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
4.2.2 不同虫态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寻找效应 |
4.2.3 异色瓢虫成虫取食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密度干扰反应 |
4.2.4 异色瓢虫成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选择偏好 |
4.3 讨论 |
第五章 蛇床草吸引异色瓢虫的化学信息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植物 |
5.1.2 供试昆虫 |
5.1.3 试验主要试剂 |
5.1.4 主要仪器 |
5.1.5 试验方法 |
5.1.6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异色瓢虫成虫对蛇床草健康植株和蚜虫危害植株的嗅觉行为选择 |
5.2.2 活性物质的筛选与鉴定 |
5.2.3 异色瓢虫成虫对活性物质的嗅觉行为反应验证 |
5.2.4 活性物质对异色瓢虫的田间诱集效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功能植物对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作用 |
6.1.2 主要捕食性天敌在蛇床草和苹果树之间的转移扩散 |
6.1.3 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选择偏好 |
6.1.4 蛇床草吸引异色瓢虫的化学信息机制 |
6.2 全文总结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6.4.1 功能植物组合 |
6.4.2 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组合 |
6.4.3 功能植物的其它功能研究 |
6.4.4 活性物质的混配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7)钙粘蛋白基因r17和r18突变介导的红铃虫对转Bt基因棉花的抗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状况 |
1.2.1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情况 |
1.2.2 中国转基因棉花的种植情况 |
1.3 Bt蛋白的杀虫机理 |
1.3.1 成孔模型 |
1.3.2 信号转导模型 |
1.4 昆虫对Bt蛋白的抗性机制 |
1.4.1 昆虫中肠蛋白酶介导的Bt抗性 |
1.4.2 昆虫中肠受体改变介导的Bt抗性 |
1.4.3 其它因素介导的Bt抗性 |
1.5 昆虫对Bt作物的抗性治理策略 |
1.5.1 “高剂量/庇护所”策略 |
1.5.2 基因叠加策略 |
1.5.3 蛋白修饰策略 |
1.6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7 本文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试剂和仪器 |
2.2 长江流域红铃虫对Bt棉的抗性监测 |
2.2.1 田间红铃虫对Cry1Ac蛋白的敏感性测定 |
2.2.2 田间红铃虫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子检测 |
2.3 红铃虫Cry1Ac抗性品系的建立和纯化 |
2.3.1 F_1检测法建立和纯化抗性种群 |
2.3.2 F_2检测法建立和纯化抗性种群 |
2.4 红铃虫抗性品系对不同Bt蛋白的生物测定 |
2.4.1 对Cry1Ac蛋白的生物测定 |
2.4.2 对Cry2Ab蛋白的生物测定 |
2.4.3 对Vip3Aa蛋白的生物测定 |
2.5 抗性基因显隐性及抗性遗传方式的测定 |
2.5.1 抗性、敏感红铃虫正反交及回交测定 |
2.5.2 抗性遗传方式 |
2.6 抗性基因m RNA及 g DNA的克隆与鉴定 |
2.6.1 抗性红铃虫mRNA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2.6.2 抗性红铃虫gDNA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2.6.3 抗性基因检测引物的设计与验证 |
2.7 Pg Cad1-EGFP融合基因在昆虫细胞系中的表达与定位 |
2.7.1 限制酶切位点引物设计及重组质粒构建 |
2.7.2 重组质粒转染 |
2.7.3 重组蛋白的表达 |
2.7.4 细胞形态观察 |
2.7.5 TnH5 细胞对Cry1Ac的敏感性测定 |
2.8 不同棉花品种对抗性红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2.9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长江流域红铃虫的抗性监测 |
3.1.1 红铃虫田间种群对Cry1Ac的敏感性测定 |
3.1.2 田间红铃虫抗性基因频率检测 |
3.2 抗性品系TM6与AQ17的建立和纯化 |
3.3 TM6与AQ17 对不同Bt蛋白的生物测定 |
3.3.1 对Cry1Ac蛋白的生物测定 |
3.3.2 对Cry2Ab蛋白的生物测定 |
3.3.3 对Vip3Aa蛋白的生物测定 |
3.4 r17与r18的抗性遗传方式 |
3.4.1 抗性基因的显隐性 |
3.4.2 抗性遗传连锁 |
3.5 抗性等位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3.5.1 TM6品系抗性等位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3.5.2 r18的克隆与鉴定 |
3.6 rPgCad1-EGFP融合基因在昆虫细胞系中的表达与定位 |
3.6.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3.6.2 Pg Cad1-EGFP融合基因的表达 |
3.6.3 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3.7 Pg Cad-EGFP对 Cry1Ac的敏感性 |
3.7.1 Cry1Ac对转染不同质粒细胞的毒力测定 |
3.7.2 细胞病变观察 |
3.8 抗、感红铃虫在不同棉花品种上的生长发育 |
3.8.1 三个棉花品种阳性株鉴定 |
3.8.2 TM6品系在不同棉花品种棉铃上的生长发育 |
3.8.3 AQ17品系在不同棉花品种棉铃上的生长发育 |
4 讨论 |
4.1 长江流域红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演化 |
4.1.1 长江流域红铃虫种群对Bt棉的抗性监测 |
4.1.2 长江流域红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分子检测 |
4.2 TM6和AQ17 对不同Bt毒素的敏感性测定 |
4.3 TM6和AQ17的抗性遗传方式 |
4.4 r17、r18突变位点分析及基因功能验证 |
4.5 抗性品系红铃虫在不同棉花品种上的生长发育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8)粘虫和棉铃虫趋光行为、复眼结构及光受体基因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简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2 昆虫的趋光行为 |
2.1 波长对昆虫趋光行为的影响 |
2.2 性别对昆虫趋光行为的影响 |
2.3 影响昆虫趋光行为的其他因素 |
2.4 昆虫的趋光行为节律 |
2.5 昆虫趋光行为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3 昆虫的复眼 |
3.1 复眼的结构 |
3.2 复眼的结构研究 |
3.3 复眼的功能研究 |
4 昆虫的光受体蛋白 |
4.1 视蛋白的分类 |
4.2 视蛋白的功能 |
4.3 视蛋白基因的表达特性 |
5 粘虫和棉铃虫的趋光行为研究进展 |
5.1 粘虫 |
5.2 棉铃虫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粘虫和棉铃虫的趋光特性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昆虫 |
2.2 行为反应试验箱 |
2.3 光源及其波长的测定 |
2.4 趋光反应条件优化 |
2.4.1 趋光经历的影响 |
2.4.2 暗适应时间 |
2.4.3 光反应时间 |
2.4.4 试虫密度 |
2.4.5 光强条件 |
2.5 粘虫和棉铃虫趋光行为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趋光反应条件优化 |
3.1.1 趋光经历的影响 |
3.1.2 暗适应时间 |
3.1.3 光反应时间 |
3.1.4 试虫密度 |
3.1.5 光强条件 |
3.2 粘虫在不同光波下的趋光行为 |
3.2.1 雌虫的趋光行为 |
3.2.2 雄虫的趋光行为 |
3.2.3 粘虫雌虫和雄虫在14 种波长下的趋光反应比较 |
3.2.4 粘虫雌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行为 |
3.2.5 粘虫雄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行为 |
3.2.6 粘虫雌、雄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反应比较 |
3.3 棉铃虫在不同光波下的趋光行为 |
3.3.1 雌虫的趋光行为 |
3.3.2 雄虫的趋光行为 |
3.3.3 棉铃虫雌虫和雄虫在14 种波长下的趋光反应比较 |
3.3.4 棉铃虫雌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行为 |
3.3.5 棉铃虫雄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行为 |
3.3.6 棉铃虫雌、雄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反应比较 |
3.4 粘虫和棉铃虫趋光行为比较 |
3.4.1 雌虫的趋光行为反应比较 |
3.4.2 雄虫的趋光行为反应比较 |
3.4.3 粘虫和棉铃虫雌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行为 |
3.4.4 粘虫和棉铃虫雄虫在不同时段的趋光行为 |
4 讨论 |
4.1 趋光反应条件 |
4.2 粘虫和棉铃虫趋光反应差异比较 |
4.2.1 趋光反应率差异比较 |
4.2.2 敏感峰差异比较 |
4.2.3 趋光节律差异比较 |
4.3 趋光节律存在波长特异性 |
4.4 趋光反应存在性别差异 |
4.4.1 趋光反应率的性别差异比较 |
4.4.2 敏感峰的性别差异比较 |
4.4.3 趋光节律的性别差异比较 |
第三章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形态及显微结构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昆虫 |
2.2 仪器及设备 |
2.3 扫描电镜观察 |
2.4 石蜡切片观察 |
2.5 透射电镜观察 |
2.6 复眼的形态特征统计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外部形态结构比较 |
3.2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内部显微结构比较 |
3.3 复眼在光期和暗期内的色素颗粒分布比较 |
4 讨论 |
4.1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存在差异 |
4.2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的内部结构存在差异 |
4.3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的色素颗粒分布有差异 |
第四章 粘虫和棉铃虫头部转录组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昆虫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头部总RNA的提取和Total RNA样品检测 |
2.4 头部c DNA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
2.5 序列组装 |
2.6 Unigene功能注释 |
2.7 视蛋白的鉴定和进化树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录组测序质量与组装结果比较 |
3.2 Unigene的功能注释与比较分析 |
3.3 粘虫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比较 |
4 讨论 |
4.1 粘虫和棉铃虫转录组信息比较 |
4.2 粘虫和棉铃虫的视蛋白基因数量和种类存在差异 |
4.3 粘虫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 |
第五章 粘虫和棉铃虫主要视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比较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昆虫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样品采集 |
2.4 昆虫头部RNA提取 |
2.5 基因组DNA清除与反转录 |
2.6 实时荧光PCR(RT-QPCR) |
2.7 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功能验证 |
2.8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粘虫视觉基因表达模式的昼夜节律 |
3.2 棉铃虫视觉基因表达模式的昼夜节律 |
3.3 粘虫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比较 |
3.4 棉铃虫视蛋白基因不同日龄表达模式 |
3.5 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功能验证 |
4 讨论 |
4.1 粘虫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 |
4.2 粘虫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 |
4.3 棉铃虫视蛋白基因在同日龄的表达存在差异 |
第六章 粘虫和棉铃虫复眼中视蛋白基因的组织定位比较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昆虫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探针的设计 |
2.4 原位杂交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粘虫视蛋白基因在复眼中的表达定位 |
3.2 棉铃虫视蛋白基因在复眼中的表达定位 |
3.3 粘虫和棉铃虫视蛋白基因原位杂交比较 |
4 讨论 |
4.1 视蛋白基因的表达部位具有昼夜差异 |
4.2 棉铃虫视蛋白基因的表达存在雌雄差异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微生物介导的美洲棉铃虫和番茄三营养层次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寄主昆虫的免疫响应 |
1.2 微生物对寄主植物的调控 |
1.2.1 寄主植物的响应 |
1.2.2 有益微生物对植物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
1.2.3 昆虫病原微生物对寄主植物的影响 |
1.3 美洲棉铃虫与番茄研究体系 |
1.3.1 美洲棉铃虫与番茄 |
1.3.2 美洲棉铃虫相关微生物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昆虫杆状病毒的侵染对寄主昆虫免疫响应和适合度代价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供试昆虫 |
2.2.2 病毒的准备和接种 |
2.2.3 血淋巴液的收集 |
2.2.4 GLD活性检测 |
2.2.5 PO活性 |
2.2.6 总蛋白含量 |
2.2.7 血细胞计数 |
2.2.8 适合度的测量 |
2.2.9 数据分析 |
2.3 结果和分析 |
2.3.1 试验中不同病毒侵染后的死亡率 |
2.3.2 血淋巴液中总蛋白含量 |
2.3.3 GLD活性 |
2.3.4 PO活性 |
2.3.5 细胞防御 |
2.3.6 适合度代价 |
2.4 讨论 |
第三章 昆虫杆状病毒介导的三营养层次间的相互作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植物和昆虫 |
3.2.2 病毒的准备 |
3.2.3 病毒的侵染 |
3.2.4 植物的处理 |
3.2.5选择性实验 |
3.2.6 酶活性的测定 |
3.2.7 昆虫唾液中的激发子(elicitors)的测定 |
3.2.8 口腔回流物、唾液腺和腹侧可外翻腺分泌物对番茄叶片的影响 |
3.2.9 RNA的提取、反转录和实时定量PCR(qRT–PCR)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生测实验 |
3.4.2 植物防御的蛋白酶活性 |
3.4.3两两选择实验 |
3.4.4 植物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 |
3.4.5 唾液中的激发子 |
3.4.6 口腔回流物、唾液腺混合物和腹侧可外翻腺分泌物对机械损伤的叶片的影响 |
3.5 讨论 |
第四章 美洲棉铃虫肠道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促进番茄植株生长的特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植物 |
4.2.2 供试昆虫 |
4.2.3 细菌培养 |
4.2.4 种子处理 |
4.2.5 植株的测量 |
4.2.6 植物防御的诱导 |
4.2.7生测实验 |
4.2.8 POD和 PPO的测试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 |
4.4.1 植物生长参数 |
4.4.2 番茄产量 |
4.4.3 总蛋白的含量 |
4.4.4 植物防御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新疆不同区域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疆不同区域棉铃虫发生期及田间消长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新疆不同区域越冬代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新疆不同区域一代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新疆不同区域二代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新疆不同区域三代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结论 |
7.1 各区域试验点发生期、田间消长动态 |
7.2 赵冬代 |
7.3 一代 |
7.4 二代 |
7.5 三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46%棉铃畏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与田间防治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Bt棉产量器官杀虫蛋白调节及生理机制[D]. 周明园. 扬州大学, 2021
- [2]南疆核桃园棉铃虫种群发生规律、成虫行为选择及幼虫取食适应能力[D]. 刘海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高温与干旱对Bt棉杀虫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 刘媛媛. 扬州大学, 2021(09)
- [4]利用植物介导的RNAi技术创造棉花抗盲蝽新种质[D]. 梁思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5]杀虫剂对棉田主要害虫毒力测定及多异瓢虫安全性评价[D]. 黄庆超.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三种功能植物对苹果园绣线菊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的调控作用[D]. 蔡志平.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钙粘蛋白基因r17和r18突变介导的红铃虫对转Bt基因棉花的抗性机制[D]. 王金涛.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8]粘虫和棉铃虫趋光行为、复眼结构及光受体基因差异研究[D]. 刘振兴.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微生物介导的美洲棉铃虫和番茄三营养层次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D]. 潘秦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10]新疆不同区域棉铃虫消长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D]. 罗兰.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