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滑动间隔Ky(SLINKY)采集技术在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梁汉祥[1](2021)在《高分辨磁共振(HRMRI)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检测轻度大脑中动脉粥样斑块情况对梗死类型的评估价值研究目的分析轻度狭窄大脑中动脉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HRMRI)成像特征,同时探讨大脑中动脉粥样斑块对梗死类型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有症状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的病人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图像,将梗死分为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PAI)、皮层支供血区梗死(PI)、分水岭梗死(BZI)及混合型梗死,其中PAI、PI、BZI纳入A组(单型梗死,36例),PAI+BZI、PAI+PI、BZI+PI、PAI+BZI+PI纳入B组(混合型梗死,22例)。比较两组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率及正性重构与负性重构发生率,分析两组病变血管情况。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校正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的差异为有统计学的意义。结果A组PAI占69.44%,PI占19.44%,BZI占11.11%;B组PAI+BZI占36.36%,PAI+PI占9.09%,BZI+PI占27.27%,PAI+BZI+PI占27.27%。A组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5),斑块厚度明显小于B组(P<0.05),两组斑块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位置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大脑中动脉M1段正性重构与负性重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不同,其梗死灶分布情况明显不同,其中单型梗死以PAI为主,混合型梗死以PAI+BZI为主,而混合型梗死可能与斑块厚度增加、血管狭窄程度有关,轻度大脑中动脉粥样斑块情况对梗死类型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第二部分高分辨磁共振评价年龄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血管重构和斑块负荷的作用研究目的分析高分辨磁共振(HRMRI)评价年龄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血管重构和斑块负荷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大小,将其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与老年组(年龄≥60岁),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HRMRI检查,并在HRMRI T1加权成像轴位图像中测量大脑中动脉最狭窄部位、参考部位血管面积和管腔面积,同时计算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斑块负荷百分比、偏心指数以及负性重构情况。结果老年组患者斑块负荷百分比为(41.00±13.00)%,高于中青年组,负性重构率为14.00%,低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患者斑块负荷百分比呈正相关(r=0.581,P=0.013)。结论动脉硬化患者大脑中动脉斑块负荷及重构方式与年龄有一定关联,通过HRMRI技术能够较好地进行评价。
丘志浪[2](2021)在《快速磁共振三维成像》文中认为磁共振成像能够提供丰富而优异的组织对比度,是一种强大而无电离辐射的医学成像技术。磁共振三维成像相比于二维成像具有诸多优势,如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更高的层方向分辨率且没有层间隔、更高的信噪比和三维重建和任意方位可视化。然而三维成像需要采集远多于二维成像的k空间数据,扫描时间长,至今没有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研究快速磁共振三维成像方法,并进行了临床应用实验。具体地,我们围绕一种新型的三维并行成像技术——波浪可控混叠并行成像方法(Wave-CAIPI),在多个层次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原理上,研究了Wave-CAIPI的加速性能与参数的关系,并从理论上推导了其关系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成像模型,引入相关矩阵的理论框架研究新模型中的先验知识。在技术上,提出了Wave-CAIPI的参数优化框架;提出了改进的重建算法用于VCC-Wave模型;在应用上,将Wave-CAIPI应用于两个颇具挑战的三维成像场景——三维b SSFP序列和高分辨率三维血管壁成像。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贡献如下:(1)Wave-CAIPI的参数优化:完善理论和提升性能通过理论计算推导出Wave-CAIPI的几何因子与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基于这个关系式,提出了一个参数优化框架,通过参数优化提升Wave-CAIPI的性能和稳定性,优于经验选择参数的情形。(2)VCC-Wave:结合虚拟共轭线圈和波浪梯度编码的并行成像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成像模型(VCC-Wave)。VCC-Wave不但结合了虚拟共轭线圈和波浪梯度编码的优势,而且在新模型中挖掘波浪梯度编码更多的先验知识,因此缓解了波浪梯度编码在高分辨率和高带宽场景下的缺陷。此外,本论文引入相关矩阵的理论框架,研究VCC-Wave模型中的先验知识。(3)Wave-b SSFP:Wave-CAIPI加速三维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提出了Wave-b SSFP序列,将Wave-CAIPI应用于三维b SSFP序列的加速采集。针对原有波浪梯度场零阶矩不为零所带来的偏共振相位对b SSFP序列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截断式的波浪梯度场,在保持波浪梯度编码能力的同时,消除原有波浪梯度场零阶矩不为零导致的带状伪影。此外,将Wave-b SSFP应用于大脑成像、脊椎成像和腹部成像的高倍加速采集,推广三维b SSFP序列的临床应用。(4)CS-Wave VWI:CS-Wave加速高分辨率三维血管壁成像引入了变换域几何因子的概念和工具,定量分析不同的采样模式对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的影响。基于这些分析,将采用CAIPIRINHA采样的压缩感知技术(CS-CAIPI)应用于加速高分辨率三维血管壁成像(CS-CAIPI VWI),提升重建图像的清晰度和血管壁显示的锐利度。进一步地,将结合压缩感知和WaveCAIPI的CS-Wave应用于加速高分辨率三维血管壁成像,消除CAIPIRINHA采样导致的残留混叠伪影,并保持同样的图像清晰度和血管壁锐利度;在各向同性0.6毫米的分辨率下,取得高达11倍的加速,将扫描时间缩短至3.5分钟。本文首先系统地探究了Wave-CAIPI的性能与参数的关系,并通过参数优化提升其性能。然后提出一种结合虚拟共轭线圈和波浪梯度编码的成像模型,缓解Wave-CAIPI在高分辨率和高带宽场景下的缺陷。最后将Wave-CAIPI应用于加速三维b SSFP序列和三维血管壁成像。
曹健波[3](2019)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胰腺导管癌动物模型基质靶向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胰腺癌作为致死率极高的疾病,一直困扰着人类健康。据WHO最新数据显示,其已成为世界第七大癌症致死病因,而此现象在发达国家尤甚。在过去的二十年内,尽管研究者做出了诸多努力,然收效甚微,该疾病五年生存率始终未超过10%。导致胰腺癌治疗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肿瘤细胞外存在大量致密的基质。在肿瘤基质中,存在大量的细胞和非细胞成分。其中细胞成分包括胰腺星状细胞,上皮细胞,免疫调节细胞等。其中胰腺星状细胞在胰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从静息状态激活后,可分泌大量细胞因子,促进基质中纤维组织、结缔组织形成,并参与多种通路,促进肿瘤生长和侵袭。而其他细胞成分亦通过独立或联合作用,共同促进肿瘤进展。而非细胞成分包括结缔组织、粘多糖等。其中透明质酸是粘多糖中最重要的一种,透明质酸可通过与水分子的结合,造成基质内组织间隙压力急剧升高,从而造成血管闭合和失能,造成肿瘤缺血缺氧。基质中的细胞和非细胞成分通过多种途径阻止了化疗药物的递送,造成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抗性,影响治疗效果。目前靶向于胰腺癌基质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如维生素D受体类似物可作用于胰腺星状细胞,调节其由激活状态向静息状态的转归,从而延缓肿瘤进展。而PEGPH20可特异性清除基质内的透明质酸,从而降低基质中的组织间压力,使被压缩失能的血管重新恢复功能,促进化疗药物的递送,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已有多种基质靶向类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而PEGPH20是截止目前唯一表现出临床生存优势的药物。而随着基质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如何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早期评价和长期监测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所依赖的组织学染色等手段,均有一定的创伤性,且难以对整个肿瘤进行综合评价,更无法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而对于组织间隙压力的测量,更是难以广泛实施。基于此,磁共振成像以其安全无创性及理想的软组织分辨率,成为了可用于此目的的无创影像学手段。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是在快速重复成像过程中进行造影剂注射,通过对不同时间组织内造影剂浓度变化的分析,得到组织血流和扩散等多种血管特性的相关信息,已广泛用于肿瘤诊断分级等多个方面,然而在胰腺癌基质靶向类治疗中的应用,尚无系统研究。故本文中,使用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在PEGPH20治疗前后进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从而评价不同治疗引起的动态增强磁共振结果变化,并通过组织学手段加对影像学结果进行验证,最终实现动态增强磁共振对此治疗方式的早期和长期疗效监测。材料与方法:异位皮下移植、原位移植和基因工程胰腺癌小鼠模型分别接受PEGPH20和Vehicle(对照组)治疗。在其治疗前和24小时后分别进行磁共振成像,使用DCE-MRI通过药物动力学模型得到的Ktrans,kep,Ve等参数评价该药物治疗的早期变化。并通过组织学进行透明质酸染色,对影像学结果进行验证。另有试验动物接受PEGPH20与化疗药物吉西他滨联合治疗,多次治疗前后,进行磁共振成像,以评价MRI对该治疗效果的长期监测作用。并使用HPLC评价该治疗促进化疗药物递送的作用。结果:PEGPH20治疗后24小时,皮下和原位移植肿瘤中Ktrans分别增加了56%和50%,而对照组中,该值下降了 4%及6%,该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经过联合治疗后,基因工程小鼠中Ktrans值增加了 54%,而化疗药物单独治疗组中,该值下降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经过PEGPH20治疗后,组织中透明质酸含量显着减少,且HPLC结果显示,治疗后药物递送增加。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数据处理得到的参数Ktrans可有效且灵敏地反映PEGPH20治疗后组织中血管特性的变化,可对早期治疗效果做出预测,并可用于疗效的长期监测。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有潜力成为胰腺癌基质靶向治疗的特异性无创影像学手段,且具有临床转化能力。
蔡武[4](2019)在《Fe3O4&IR-1061@PLGA自组装纳米探针用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疗一体化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F3O4&IR-1061@PLGA自组装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目的发展一种基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微球的F3O4&IR-1061@PLGA自组装纳米探针(FIP NPs),评估其理化性质及细胞毒性和体外光热效应。方法①采用单一乳化-溶剂挥发法及磁分离纯化法制备FIP NPs,并对其稳定性及表征进行研究。②将不同浓度的FIP NPs分别与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共孵育24 h后,通过噻唑蓝比色法(MTT)对FIP NPs进行体外细胞毒性研究。③采用808 nm激光照射不同浓度的FIP NPs进行体外光热效果测试,并采用MTT和Live-Dead实验检测FIP NPs光热杀伤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效果。结果①FIP NPs电子粒径为98.4 nm,水合粒径为182 nm,在水和FBS中的动力学尺寸和电势基本保持稳定。FIP NPs在700~900 nm的范围内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光谱,并且其峰值在750 nm处;在808 nm激发光激发下,FIP NPs荧光发射光谱峰值在1095 nm处:并且FIPNPs紫外和荧光光谱相比于游离IR-1061均发生了蓝移。②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较高浓度FIP NPs对4T1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③体外光热性成像实验结果表明FIP NPs具有很好的光热转换效果及光热稳定性;同时通过细胞实验发现其对肿瘤细胞有显着的光热杀伤消融作用。结论FIP NPs具有良好的胶体稳定性、光学特性和体外光热效应,且无明显的细胞毒性。第二部分 F3O4&IR-1061@PLGA自组装纳米探针用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多模态成像研究目的探讨FIP NPs用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磁共振成像(MRI)/光学成像(OI)/光声成像(PA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多模态纳米探针的可行性。方法①采用足垫注射表达荧光素酶的小鼠乳腺癌4T1-Luc细胞的方法建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模型。②对不同浓度FIP NPs进行MRI/OI/PAI体外性能评估,同时对FIP NPs进行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并评估其放射性标记稳定性。③将FIP NPs经活体瘤内注射后,注射纳米探针前及注射后8 h内不同时间点进行MRI/OI/PAI/SPECT体内多模态成像,观察并测量淋巴结转移瘤区各种信号值的变化。结果①足垫注射建模1周后,在小白鼠同侧腘窝处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并通过腹腔内注射底物D-荧光素钠盐后行活体成像可观察到足垫原发肿瘤和同侧腘窝肿大淋巴结处有生物发光信号,离体解剖并经病理证实已发生淋巴结转移。②FIP NPs具有较好的光学成像、光声成像及磁共振成像造影效果,磁共振横向驰豫率高达172.73 mM-1 s-1;不仅如此,FIP NPs还能非常容易地实现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标记产物24 h内的放化纯维持在95.0%以上。③活体成像结果显示FIP NPs瘤内注射后,转移淋巴结区域T2信号较注射探针前明显降低,而NIR-Ⅱ荧光信号、光声信号及放射性核素信号较前明显增强,且在注射探针后2~3 h转移淋巴结中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及信号最强。结论FIP NPs具有良好的MRI/OI/PAI/SPECT多模态成像效果,实现了活体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精确定位示踪。第三部分F3O4&IR-1061@PLGA自组装纳米探针用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光热治疗研究目的探讨FIPNPs用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光热治疗的可行性。方法①通过对2只4T1-Luc淋巴结转移瘤模型足垫原发肿瘤瘤内分别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和FIP NPs,2 h后给予相同功率(1.25 W/cm2)的808 nm激光照射腘窝处淋巴结转移瘤部位10 min,并用红外光热成像仪实时记录和比较淋巴结转移瘤部位温度的变化。②将12只4T1-Luc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瘤模型随机分为单纯FIPNPs、生理盐水+PTT和FIPNPs+PTT共3组,之后手术切除每组原发肿瘤,治疗后监测淋巴结转移瘤的生长和生物发光信号情况以及有无远处转移。结果①通过FIP NPs对活体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瘤的光热治疗升温效应研究,发现注射FIP NPs小白鼠较生理盐水具有更显着的升温效果,前者温度可升高达54℃且升高了 19.3℃,而后者仅升高了 8.7℃。②3组治疗组中,通过瘤内注射FIP NPs后2 h联合808 nm激光照射及原发肿瘤手术切除,淋巴结转移瘤被消除并且在45 d内无复发和转移,而其他2组小白鼠淋巴结转移瘤生长未见明显抑制,并出现远处肺转移。结论FIP NPs具有良好的光热治疗效果,将来有望用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光热治疗。
周程远[5](2019)在《MRI在犬试验性颅脑损伤和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宠物诊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在国内小动物临床应用也逐渐进入普及阶段,越来越多的宠物诊疗机构建立了以城市为单位的动物医学转诊中心,并配备了磁共振及CT高级影像诊疗设备。本文利用磁共振技术对犬颅脑损伤及细菌性脑膜炎等疾病进行相关研究,旨在进一步促进磁共振技术在小动物临床疾病的应用与发展,为更多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试验一:使用超导磁共振仪扫描犬脑获得正常比格犬的颅脑影像资料,为犬的颅脑精细结构解剖提供影像基础,进而研究正常犬脑解剖学结构和磁共振影像学结构。本试验使用1.5 T超导磁共振仪对2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雌雄各一)进行T1WI、T2WI、FLAIR、T1+C、DWI及MRA多序列扫描,获得丰富的正常犬磁共振脑部影像资料。扫描完成后对试验犬行安乐死,开颅取出全脑后使用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3周,使用标准切片机刀片对照犬脑影像断层资料进行断层切片,并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获取正常犬脑断层解剖标本图像,使用Photoshop CC对犬脑磁共振图像及断层解剖图像进行处理标注,获得正常犬脑磁共振图谱及脑断层解剖图谱。试验二:建立不同程度犬弥漫性颅脑损伤模型,研究磁共振在犬不同程度颅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为兽医神经学诊断提供参考。18只1岁龄比格犬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颅脑损伤模型组15只(每亚组5只)。自制垂直落体打击模型装置,将100 g砝码分别从50 cm、75 cm和100 cm处落下打击颅骨开窗后的右侧额叶硬脑膜,造成不同程度的弥漫性颅脑损伤。使用MRI对犬头部进行T1WI、T2WI及FLAIR扫描,分析比较不同程度损伤影像表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MGCS)及预后。轻度颅脑损伤组MRI表现为大脑皮质轻度水肿,MGCS预后良好;中度颅脑损伤组MRI表现为大脑灰、白质中度水肿,中线轻微偏移,MGCS预后谨慎;重度颅脑损伤组MRI表现为创伤部位大脑半球严重水肿、皮质血肿、脑室扩张、中线严重偏移,MGCS预后不良。使用自制垂直落体打击模型能够成功模拟犬弥漫性颅脑损伤;MRI对犬颅脑损伤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预后评估作用。试验三:通过建立不同程度犬细菌性脑膜炎模型,利用钆喷酸葡胺(Gd-DTPA)对比剂进行增强造影,研究增强磁共振影像技术在犬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18只1岁龄本地犬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3只)、细菌性脑膜炎模型组(3组,每亚组各5只),通过小脑延髓池穿刺接种不同浓度(4×106、4×107、4×108 cfu/mL)的大肠埃希菌标准菌建立犬细菌性脑膜炎模型,等体积等渗生理盐水替代大肠埃希菌标准菌作对照组,观察各组造模前后动物临床症状、体温、全血白细胞数及脑脊液白细胞数等,并在造模前、造模后1d、3d对头部增强扫描,比较不同浓度组增强扫描影像学差异,对犬行安乐死后取脑固定,观察犬脑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试验前后体温、全血白细胞数及脑脊液白细胞数的差异性显着。磁共振影像表现,生理盐水对照组未见异常;低浓度组除胼胝体上部软膜有轻微高信号外未见其他异常;中等浓度组脑实质沟回加深、软膜明显增强,其他未见异常;高浓度组硬膜增厚、软膜明显增强、脑实质沟回加深、侧脑室中度扩张。解剖学结果与影像结果相符。结论,经小脑延髓池穿刺注射大肠埃希菌能够成功诱导出脑膜炎,且通过控制细菌的浓度可造成病变程度不同的脑膜炎;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不同程度细菌性脑膜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柳洋[6](2019)在《多血管床亚临床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脑白质病变相关性的磁共振成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全身出现两处及以上血管床损害的称为多血管床疾病(polyVD)。研究表明,polyVD预测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价值较单一血管床AS病变更高。因此,积极评估AS多部位损害及其分布特点,对于脑卒中的防控尤为重要。脑白质病变(WML)是侧脑室旁或皮层下脑白质的异常改变。有研究发现,WML与认知功能减退、抑郁及卒中等相关。有研究表明,单一血管床AS病变是预测WML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磁共振(MR)血管壁成像,能够清晰显示AS的斑块负荷和识别斑块成分,常被用于评估全身多血管床AS病变。本研究旨在以无症状性老年人群为观察样本,采用高分辨率三维(3D)多对比度MR血管壁成像技术,分析不同血管床AS斑块特征及分布特征。主要研究目的有:一、探讨无症状老年人多血管床(颈动脉、胸主动脉和下肢动脉)AS斑块影像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相关性;二、探讨联合下肢动脉和颈动脉两个血管床的AS斑块特征与WML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所有无症状性老年人(≥60岁)受试者接受全脑、胸主动脉、双侧颈动脉和下肢动脉MR成像检查。全脑MR成像包括T2-FLAIR和T1W序列;MR管壁成像包括多个对比度序列:3D MERGE,3D TOF,3D VISTA,3D SNAP。两名具有5年以上动脉图像分析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应用3D-CASCADE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三个血管床AS斑块负荷特征;定性分析斑块成分包括斑块内出血(IPH)、脂质核(LRNC)和钙化(CA);根据WML视觉分级标准,将WML评分为0-9,重度WMLs被定义为WML评分大于3(WML>3)。实验一:本研究纳入55例受试者,通过频数统计分析获得各血管床斑块及斑块成分的发生率。采用One-Way ANOVA统计方法比较三个血管床斑块特征之间是否具有差异性。运用Logistic回归预测多血管床AS斑块(累及血管床数目≥2)的发生。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三个血管床斑块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实验二:本研究纳入112例受试者,对WML≤3和WML>3两组受试者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的斑块特征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确定两个血管床斑块特征在预测WML>3的价值。结果实验一:本研究共入选受试者共55例(平均年龄71.5±6.2岁,23位男性)。颈动脉、胸主动脉和下肢动脉三个血管床AS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54.5%,85.5%和58.2%;斑块成分的发生率分别为:IPH:9.1%、20%、5.5%;LRNC:43.6%、74.5%、27.3%;CA:20%、12.7%、25.5%。所有受试者中,67.3%的有多血管床AS病变,患有0、1、2、3个血管床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3.6%、29.1%、34.5%、32.7%。我们发现三个血管床AS斑块负荷之间相关。胸主动脉与下肢动脉的IPH之间有相关(r=0.480,p<0.001)。同时,本研究发现年龄是预测多个血管床AS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72;95%CI,1.275-6.029;p=0.010)。实验二:本研究共纳入112名无症状性老年受试者(平均年龄72±5.6岁,男性49例)。与WML≤3组受试者相比,WML>3组受试者颈动脉WA和下肢动脉狭窄程度显着增加,颈动脉 CA(45.2%vs 22.2%)、下肢动脉 CA(48.8%vs 23.5%)和 LRNC(54.8%vs 28.4%)的发生率均更高(所有p<0.05)。在调整临床影响因素前后,颈动脉CA和下肢动脉的CA、LRNC和狭窄程度均与重度WMLs均显着相关(OR值为1.513.79,所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从单独的颈动脉CA到颈动脉CA结合下肢动脉的LRNC和狭窄程度时预测重度WMLs(WML>3),曲线下面积从0.615增加到0.754。结论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无症状老年人大多数存在多血管床AS病变,尤其胸主动脉斑块发生率高。年龄是预测多血管AS斑块发生的有效指标。各血管床AS斑块负荷特征之间相关。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老年人多血管床AS病变的筛查,为老年人的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提供了更多的依据。(2)应用MR血管壁成像技术,发现联合颈动脉和下肢动脉AS斑块特征较单独的颈动脉斑块特征对WML的严重程度有更好的预测效能。
贺辉[7](2019)在《基于磁共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态脑网络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且具有多样性病理特征的精神疾病,病因尚未明确,主要依靠药物减缓病情,病症往往伴随一生。精神分裂症多发病于青壮年时期(15-35岁),临床上主要表现出情感、情绪、注意、思维等多方面认知障碍,并伴随幻听和妄想等精神活动。全球约1%的人口患精神分裂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在中国,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更高,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近些年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发展为探究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研究以MRI为载体,发展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在局部与全局连接水平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功能网络进行测量和分析,在多个网络层面上较系统地探测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病理机制。并通过纵向追踪探究音乐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网络的影响,来验证其神经病理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发展新的动态连接评估指标,并结合小脑结构和全脑功能特征,较系统地探究精神分裂症小脑萎缩对小脑与皮层/皮层下脑网络的静态和动态功能连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小脑认知模块和运动模块灰质体积的萎缩程度,和小脑与皮质/皮质下网络之间的静态和动态功能连接的改变线性相关。患者的阳性症状得分与小脑结构和功能的耦合程度有线性相关性。患者丘脑和小脑间的动态功能连接与小脑内两个模块间的动态功能连接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健康对照组中却没有此结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小脑内功能连接的异常与小脑和丘脑间的调节有关,进而导致患者小脑与皮层网络功能连接失调。我们的研究结果从小脑结构及小脑与全脑网络功能连接异常角度,提出了理解精神分裂症全脑信息整合或调节异常的神经病理机制的新见解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发现的丘脑在精神分裂症中有重要作用的先验出发,本研究使用静态层级网络分析方法,并发展新的动态层级网络计算方法,以丘脑8个亚区为出发点,通过逐步功能连接计算方法分别探究精神分裂症丘脑亚区,静态时间序列和动态低频振幅(ALFF)序列全脑层级网络的异常。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8个丘脑亚区静态层级功能网络的差异伴随层级数的增加而逐渐趋于一致,都收敛到丘脑与小脑、基底节和前额叶皮层功能连接增加,而与初级感觉运动和视觉皮层的功能连接降低。在动态层级网络分析中也发现患者8个丘脑亚区的差异趋于一致,表现为丘脑与小脑的动态ALFF连接增加,而与初级感觉运动和视觉皮层动态ALFF连接降低。我们的这一研究从层级功能网络上揭示了精神分裂症全脑信息整合或调节反馈异常的神经病理机制。第三部分,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首次提出了动态特征协变脑网络(dFCNW)分析方法。从全脑大尺度角度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dFCNW间动态连接的异常。研究结果表明,被试的dFCNW空间分布不受头动参数和动态时间窗长度影响,并且其和传统静息态脑网络(RSN)在空间分布上有很高的相似性,这一结果表明静息态下的dFCNW可能是形成静态脑网络的基础。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本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初级感知觉dFCNW网络内的动态功能连接降低,并且初级感知觉dFCNW与高级认知dFCNW间的动态功能连接也显着降低。这些研究结果从动态特征协变角度揭示了精神分裂症dFCNW异常可能是静态固有网络异常的基础,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异常感觉和认知现象提供了新的影像学证据。第四部分,在传统静态协变脑网络分析方法基础上,发展动态协变脑网络计算方法。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协变脑网络,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间大脑协变网络的相似性。发现患者间静态和动态初级感知觉协变网络的相似性增高,而静态和动态高级认知协变网络的相似性降低。这些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间初级感知觉网络异常的空间相似性较高,而高级网络异常的空间相似性较低。并且本研究发现患者初级感知觉动态协变网络间的连接降低,高级动态协变网络间的连接也降低,但初级和高级动态协变网络与调控协变网络(突显网络和基底节网络)的连接升高。这一结果从协变脑网络角度揭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间脑网络异常的变异性:在精神分裂症组群内,初级感知觉信息整合,及其调控功能网络的异常被试间变异性较低;高级认知网络异常被试间的变异性较高。这些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异常的初级感知觉网络,及其整合和传输系统可优先选择为治疗靶点。第五部分,特别针对慢-4(0.01-0.027 Hz)和慢-5(0.027-0.073 Hz)低频段功能磁共振信号,在被试上构建了基于体素的全脑大尺度动态功能连接强度(FCS)图谱,并借助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究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动态连接的频段依赖性差异。发现相对于慢-5频段,慢-4频段在小脑、背外侧前额叶、视觉皮层和后顶叶有较高的动态FCS。而与慢-4频段相比,尾状核,回直肌和颞下回则在慢-5频段有较高的动态FCS。并且精神分裂症患者初级视觉皮层和突显网络核心节点有频段和组别交互性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初级和突显网络不同频段信号的异常可能与其对不同频段信息整合的异常有关。本章从动态频段依赖性角度揭示了精神分裂症初级感知觉信息网络,及其整合异常的神经病理机制。第六部分,通过纵向追踪探究音乐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尺度静态和动态脑网络的影响,来验证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病理机制。本研究在医院临床标准治疗前提下,把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对一组患者进行1个月的音乐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三个时间点:基线、1个月和6个月)的纵向追踪和数据采集。通过静态和动态FCS和基于种子点的静态和动态功能连接计算方法构建脑网络图谱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个月的音乐干预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通路静态功能连接的异常,及小脑和感觉运功网络动态功能连接的异常。但音乐干预效果6个月后降低。本研究结果提供的神经影像学证据表明,音乐会通过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受损的初级感知觉网络达到短期积极干预的效果,同时这一结论也验证了精神分裂症异常的初级感知觉网络的神经病理机制。第七部分,通过纵向追踪,使用功能连接和模式识别算法探究音乐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岛亚区静态和动态脑网络的影响,来验证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病理机制。结果表明,1个月的音乐干预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背侧前脑岛的静态注意功能网络,和后侧脑岛静态感觉运动功能网络。对也患者脑岛三个亚区的动态功能连接有改善。音乐干预改善的脑岛功能连接6个月后明显降低。此外,模式识别分析结果显示音乐干预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水平的,背侧前脑岛与前扣带的静态功能连接可以对患者干预后症状变化率进行预测。这些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异常脑岛网络可能是音乐干预的重要靶区,音乐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初级感知觉信息的整合及表征和突显信息的调控,来达到正性干预效果,同时这一结论也验证了精神分裂症异常的感知觉信息整合,及其表征异常的神经病理机制。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多个网络层面上较系统地探究了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病理机制。研究内容可以总结为:1.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研究结果从小脑和基底节网络角度,揭示了精神分裂症初级感知觉信息整合,和高级网络调节异常的神经病理机制;2.第三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dFCNW的降低,为此异常信息整合和调制网络的异常提供了动态特征基础。第五部分研究结果则进一步阐明此处理过程也有频带依赖性异常;3.在以上结果基础上,第四部分研究结果从协变脑网络角度阐明,精神分裂症患者间初级感知觉信息整合功能异常的相似性较高,而高级认知网络异常的相似性较低,表明精神分裂症异常的初级感知觉网络,及其整合系统可优先选择为治疗靶点;4.第六和第七部分研究发现音乐干预可以通过改善患者初级感知觉信息的整合、表征和调控,来达到临床症状改善的效果,这一发现进一步对精神分裂症初级感知觉信息异常神经病理机制、及治疗靶点假设进行了验证。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阐明精神分裂症的异常核心脑网络模型为:初级皮层-整合和调控脑网络-高级皮层神经回路。研究结果可以增加我们对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的理解,并对患者的临床干预治疗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童娟[8](2017)在《功能MRI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8例涎腺肿瘤患者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脂肪抑制T2WI、增强扫描脂肪抑制T1WI。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界、MR信号、强化类型、均匀性、邻近组织的浸润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不同类型涎腺肿瘤间MR征象的差异。结果(1)涎腺肿瘤共108例(116个瘤灶),大涎腺来源107例(腮腺101例、颌下腺6例)、小涎腺来源1例。良性肿瘤98个,包括多形性腺瘤52个,腺淋巴瘤32个,基底细胞腺瘤6个,肌上皮瘤5个,血管瘤2个,脂肪瘤1个;恶性肿瘤18个,包括粘液表皮样癌5个、腺泡细胞癌4个、腺样囊性癌3个、淋巴上皮癌2个、鳞癌1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个、淋巴瘤1个、转移瘤1个。(2)涎腺常见良性肿瘤的MRI表现:良性肿瘤多形态规则(71/98)、边界清楚(66/98)。所有52个多形性腺瘤T2WI表现为高信号并呈延迟强化,40个瘤灶信号不均,6个表现为单侧腮腺内多灶性结节;32个腺淋巴瘤增强后均呈中度强化,其中18个瘤灶T2WI表现为等信号,24个瘤灶内见囊变;6个基底细胞腺瘤中,3个肿瘤内见点状、裂隙状囊变;5个肌上皮瘤中,3个呈分叶状,4个见广泛囊变;2个血管瘤形态不规则,T2WI呈高信号并显着强化。(3)涎腺常见恶性肿瘤的MRI表现:5个粘液表皮样癌中,3个中、低度恶性者呈囊实性,边界较清晰,2个中、高度恶性者呈实性,边界不清;3个腺样囊性癌中,2个以侵犯范围广泛为特征;4个腺泡细胞癌中,1个低度恶性者与良性肿瘤较难区分,1个肿瘤直径>3cm,表现出明显浸润性生长特点;恶性多形性腺瘤(1个)表现为T2WI高信号并大片囊变,且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结论MRI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常见涎腺良、恶性肿瘤MRI表现各有特点,对大多数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是可行的。第二部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涎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及这两项技术在涎腺肿瘤亚型区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临床怀疑涎腺肿瘤的患者106例,男61例,女45例,平均年龄47.86±16.1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 MR扫描,DWI采用单次激发多平面自旋回波(SS-SE-EPI)序列,扩散敏感系数b值采用0,500,1000s/mm2,测量并分析病变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DCE-MRI采用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GRE T1WI(VIBE)序列,对数据进行后处理后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峰值时间(Tpeak)、廓清率(WR)进行分析,总结涎腺肿瘤的TIC特征。本研究将涎腺肿瘤的TIC定义为四种类型:A型,Tpeak>120s,即渐进性强化;B型,Tpeak≤120s,WR≥30%,快速强化,快速廓清;C型,Tpeak≤120s,WR<30%,快速强化,缓慢廓清;D型,平坦型,提示病变无强化或囊性病变。绘制ROC曲线,比较ADC值、TIC及两者联合对涎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1)90例腮腺肿瘤共94个病灶纳入统计学分析,其中良性75个(多形性腺瘤39个、腺淋巴瘤24个、肌上皮瘤5个、基底细胞腺瘤4个、血管瘤2个、脂肪瘤1个),恶性肿瘤19个(黏液表皮样癌6个、腺泡细胞癌4个、腺样囊性癌3个、淋巴上皮癌2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个、淋巴瘤2个、转移瘤1个)。(2)DWI:良、恶性腮腺肿瘤间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1.02±0.25)×10-3 mm2/s]显着低于多形性腺瘤[(1.70±0.26)×10-3 mm2/s);P<0.001]、高于腺淋巴瘤[(0.88±0.16)×10-3 mm2/s;P<0.05];多形性腺瘤的ADC值高于除肌上皮瘤外的其他良性上皮性肿瘤(P=0.001),腺淋巴瘤的ADC值则低于其他良性肿瘤(P<0.001)。(3)DCE-MRI:39个多形性腺瘤TIC表现为A型34个、C型5个;24个腺淋巴瘤TIC表现为B型19个、C型5个;4个基底细胞腺瘤和2个血管瘤TIC均表现为C型;5个肌上皮瘤TIC表现为A型2个、C型3个;1个脂肪TIC表现为D型。恶性肿瘤中除1个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和1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表现为A型外,余均表现为C型。(4)将表现为A型(流入型)、B型(廓清型)和D型(平坦型)曲线判为良性肿瘤、C型(平坦型)曲线判为恶性肿瘤时,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0.62,特异度为0.92;C型曲线患者中,以ADC<1.36×10-3 mm2/s诊断恶性肿瘤时,敏感度为0.92,特异度为0.95。结论(1)良恶性腮腺肿瘤间ADC值存在重叠,鉴别诊断时不应单纯依靠DWI;TIC表现为A、B、D型多提示良性肿瘤,C型曲线常提示恶性肿瘤;TIC为C型时,联合ADC值可明显提高对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效能。(2)ADC值在腮腺良性上皮性肿瘤的亚型间存在差异,具有区分肿瘤病理亚型的潜力。第三部分: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在涎腺肿瘤中的初步应用目的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IVIM DWI)参数在不同病理类型涎腺肿瘤间的差异性。方法选择临床怀疑涎腺肿瘤的患者101例,男58例,女43例,中位年龄47岁。患者均行3.0T MR扫描,IVIM采用11个b值(0、10、20、30、50、80、100、200、300、400、800 s/mm2)。对涎腺肿瘤基于IVIM理论基础的灌注和扩散成像进行评估。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法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涎腺肿瘤间IVIM参数值D值、D*值及?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比较IVIM参数鉴别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1)101例患者中完成IVIM DWI检查并纳入统计学分析者共87例(91个病灶),包括良性肿瘤76个(多形性腺瘤42个,腺淋巴瘤23个,肌上皮瘤5个,基底细胞腺瘤4个,血管瘤2个)和15个恶性肿瘤(粘液表皮样癌4个、腺泡细胞癌4个、腺样囊性癌2个、淋巴上皮癌2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个、淋巴瘤1个、转移瘤1个),85个发生于腮腺,6个发生于颌下腺。(2)恶性肿瘤的D值[(0.98±0.30)×10-3 mm2/s]显着低于多形性腺瘤[(1.61±0.24)×10-3 mm2/s;P<0.01]、高于腺淋巴瘤[(0.72±0.17)×10-3 mm2/s;P<0.01];恶性肿瘤的D*(26.63×10-3 mm2/s)值高于多形性腺瘤(14.27×10-3 mm2/s)[P<0.01]、低于腺淋巴瘤(44.90×10-3 mm2/s)[P<0.01]。除肌上皮瘤外[(1.40±0.19)×10-3 mm2/s],多形性腺瘤的D值显着高于本组其他良性上皮性肿瘤(P<0.05),D*值在上述4种良性上皮型肿瘤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D值和D*值鉴别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7、0.997,灵敏度分别为0.98、0.95、特异度分别为0.95、0.98;鉴别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85,灵敏度分别为0.95、0.80、特异度分别为0.80、0.81;鉴别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80,灵敏度分别为0.73、0.95、特异度分别为0.95、0.77。结论IVIM参数D值和D*值能有效的鉴别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并且在涎腺良性上皮性肿瘤的亚型间具有差异;IVIM DWI对区分涎腺肿瘤的良恶性和病理亚型具有较大的潜力。
葛亚平[9](2017)在《3.0T TOFu-MRA、TOF-MRA与DSA对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DSA的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3.0T MRI TOFu-MRA及TOF-MRA对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情况。探讨TOFu-MRA和TOF-MRA对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选自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经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就诊的30例患者,年龄为2870岁,其中包括20例男性,10例女性。就诊前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黑朦和肢体短暂性活动障碍等等,超声检诊断证实为颈部动脉狭窄。本研究中3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为颈部动脉狭窄后,均于一个周内先后行TOF-MRA、TOFu-MRA及DSA的检查。以DSA的检查结果为标准,分别获得TOF-MRA及TOFu-MRA对诊断颈部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对比分析3.0T MRI TOFu-MRA及TOF-MRA诊断颈部动脉狭窄与DSA检查结果的相符情况,进一步精确地评价TOFu-MRA和TOF-MRA对于诊断颈部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纳入本研究的30例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签定知情同意书。使用设备为德国西门子Magnetom Skyra3.0 T MR,使用标准的8通道正交头颈联合线圈。3.0T MRITOFu-MRA和TOF-MRA序列扫描方式均采取横轴位。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扫描前均先采集定位图像。TOFu-MRA序列扫描参数如下:TR/TE:21.0ms/3.43ms,扫描时间:5min07s,Voxel Size:0.3*0.3*0.4mm,层厚:0.36mm,FOV:220mm*198mm;TOF-MRA 序列扫描参数如下:TR/TE:20.0ms/3.30ms,扫描时间:6min36s,Voxel Size:0.6*0.6*0.6mm,层厚:0.6mm,FOV:220mm*165mm。DSA:采用Philips DSA造影机进行手术造影,在进行手术前患者均需做术前准备,首先术前均须备皮,露出双侧腹股沟区,对手术区域常规消毒处理,直接应用1%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然后采取Sledinger技术对股动脉进行穿刺,置入5F导管鞘,在导丝引导下直接送5F猪尾巴管,打入适量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造影,在示踪图及超滑导丝引导下,分别行主动脉弓上血管造影,选择性插管入左、右颈总动脉及左、右椎动脉,进行常规的血管造影,为确保有效地获得头颈部动脉的正、斜位和侧位图像,必要情况下可加做旋转。将颈部动脉TOFu-MRA及TOF-MRA的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技术进行重组。重点观察的血管主要是双侧颈总、颈内、颈外及双侧椎动脉,共计8支血管。TOFu-MRA及TOF-MRA的重建图像及原始图像由两位主治以上在血管诊断方面有极其丰富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在后处理工作站中独自阅片,DSA图像由两位在介入方面比较有经验的主治医师进行单独阅片分析。结果1.从血管图像质量上分析:TOFu-MRA显示的血管图像:总的优良比为93.3%,质量优质者26例,良好者2例,较差者2例;TOF-MRA显示的血管图像:总的优良比为83.3%,质量优质者22例,良好者3例,较差者5例。2.从图像扫描时间上分析:扫描范围一致的情况下,TOFu-MRA所需时间为5min07s 而 TOF-MRA 所需时间为 6min36s。3.从对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上分析:TOFu-MRA对颈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的敏感度别为:100%、93.75%、100%、100%;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7.56%、100%;阳性预测值 100%、100%、91.70%、100%;阴性预测值 100%、97.30%、100%、100%;Youden 指数(%)分别为 100%、93.75%、97.56%、100%。TOF-MRA对颈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敏感度分别为 100%、75%、72.735%、100%,特异度分别为:96.88%、100%、92.68%、93.62%;阳性预测值:95.2%、100%、72.73%、62.50%;阴性预测值:100%、90%、72.73%、100%;Youden 指数(%)分别为 96.88%、75%、65.41%、93.62%;TOFu-MRA、TOF-MRA与DSA 一致性系数Kappa值分别为0.973、0.811。结论1.与TOF-MRA相比,TOFu-MRA扫描时间短并且可提供更高质量的血管图像。2.TOFu-MRA在诊断不同程度狭窄的颈部动脉血管上优于TOF-MRA,尤其是对于中、重度狭窄的血管诊断方面,TOFu-MRA对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更为精准,临床的应用价值更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TOFu-MRA可以替代TOF-MRA作为颈部血管检查的首选方法。
葛亚平,马振申,郭文彬,郑应心,史浩[10](2017)在《TOFu-MRA与TOF-MRA对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TOFu-MRA与TOF-MRA对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超声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的所有患者均行TOFu-MRA、TOF-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检验TOFu-MRA、TOF-MRA对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与DSA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OFu-MRA图像质量优质26例,良好2例,较差2例,图像的优良比93.3%;TOF-MRA图像质量优质22例,良好3例,较差5例,图像的优良比83.3%。30例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TOFu-MRA对颈动脉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93.75%、100%、100%,100%、100%、97.56%、100%;TOF-MRA对颈动脉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75%、72.73%、100%,96.88%、100%、92.68%、93.62%。与DSA一致性系数Kappa值分别为0.973、0.811。结论 TOFu-MRA对颈部动脉血管对不同程度狭窄的诊断优于TOF-MRA,可以替代TOF-MRA作为颈部血管检查的首选方法。
二、滑动间隔Ky(SLINKY)采集技术在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滑动间隔Ky(SLINKY)采集技术在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分辨磁共振(HRMRI)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检测轻度大脑中动脉粥样斑块情况对梗死类型的评估价值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高分辨磁共振评价年龄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血管重构和斑块负荷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文章、立项 |
致谢 |
(2)快速磁共振三维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快速磁共振三维成像 |
2.1 磁共振成像 |
2.1.1 核磁共振 |
2.1.2 脉冲序列 |
2.1.3 空间编码 |
2.1.4 图像重建 |
2.2 快速磁共振成像 |
2.2.1 部分傅里叶成像 |
2.2.2 并行成像 |
2.2.3 波束相位编码与之字形采样 |
2.2.4 虚拟共轭线圈技术 |
2.2.5 压缩感知成像 |
2.3 快速磁共振三维成像 |
2.3.1 可控混叠并行成像方法 |
2.3.2 Wave-CAIPI成像方法 |
2.3.3 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3章 Wave-CAIPI的参数优化 |
3.1 引言 |
3.2 理论 |
3.2.1 Wave-CAIPI的编码模型 |
3.2.2 参数与几何因子的关系 |
3.2.3 平均几何因子的快速计算方法 |
3.2.4 参数优化框架 |
3.3 方法 |
3.4 结果 |
3.5 讨论 |
3.5.1 平均几何因子的快速计算方法 |
3.5.2 读出采集的过采样率 |
3.5.3 L型曲线的拐点 |
3.5.4 缺陷与拓展 |
3.6 总结 |
第4章 结合虚拟共轭线圈和波浪梯度编码的并行成像方法 |
4.1 引言 |
4.2 理论 |
4.2.1 波浪梯度编码的模型 |
4.2.2 VCC-Wave的模型 |
4.2.3 VCC-Wave的理论诠释 |
4.3 方法 |
4.3.1 单通道仿真实验 |
4.3.2 多通道仿真实验 |
4.3.3 高分辨率和高带宽的在体实验 |
4.3.4 VCC-Wave三维成像实验 |
4.3.5 VCC-Wave的稳定性分析 |
4.3.6 VCC-Wave的重建方法研究 |
4.4 结果 |
4.4.1 多通道仿真实验 |
4.4.2 高分辨率和高带宽的在体实验 |
4.4.3 VCC-Wave三维成像实验 |
4.4.4 VCC-Wave的稳定性分析 |
4.4.5 VCC-Wave的重建方法研究 |
4.5 讨论 |
4.5.1 相关矩阵的理论框架 |
4.5.2 VCC-Wave的实用性重建方法 |
4.5.3 缺陷与拓展 |
4.6 结论 |
第5章 Wave-CAIPI加速三维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 |
5.1 引言 |
5.2 理论 |
5.2.1 截断式波浪梯度场的表达式 |
5.2.2 波浪梯度场的零阶矩分析 |
5.2.3 波浪梯度场的一阶矩分析 |
5.3 方法 |
5.3.1 序列设计 |
5.3.2 仿真实验 |
5.3.3 水模实验 |
5.3.4 在体实验 |
5.3.5 图像重建 |
5.3.6 定量分析 |
5.4 结果 |
5.5 讨论 |
5.6 结论 |
第6章 CS-Wave加速高分辨率三维血管壁成像 |
6.1 引言 |
6.2 理论 |
6.3 方法 |
6.3.1 CS-CAIPI加速血管壁成像 |
6.3.2 CS-Wave加速血管壁成像 |
6.4 结果 |
6.4.1 CS-CAIPI加速血管壁成像 |
6.4.2 CS-Wave加速血管壁成像 |
6.5 讨论 |
6.6 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计算wave-PSF的扩散范围 |
附录B 单个体素几何因子的快速计算方法 |
附录C 中心几何因子关于相对幅度的导数 |
附录D 相关矩阵与几何因子的关系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胰腺导管癌动物模型基质靶向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背景介绍 |
第一章 胰腺癌 |
1.1 胰腺癌概述 |
1.2 胰腺导管癌肿瘤微环境 |
1.3 肿瘤基质与化疗药物耐受 |
1.4 胰腺癌肿瘤微环境的影像学研究 |
1.5 基于靶向肿瘤基质的治疗 |
1.6 胰腺癌实验动物模型 |
1.7 小结 |
第二章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
2.1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肿瘤的生理基础 |
2.2 DCE-MRI中使用的造影剂 |
2.3 DCE-MRI中的数据采集技术 |
2.4 DCE-MRI中的动脉输入函数 |
2.5 注射方法 |
2.6 DCE MRI半定量数据分析 |
2.7 基于药物动力学模型的数据处理 |
第二部分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价胰腺癌基质靶向治疗效果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药物及造影剂 |
2.2 细胞培养 |
2.3 实验动物及肿瘤模型 |
2.4 MRI成像 |
2.5 免疫染色 |
2.6 HPLC |
2.7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移植肿瘤生长速度 |
3.2 PEGPH20对于T1弛豫时间的影响 |
3.3 DCE MRI反映PEGPH20治疗带来的早期变化 |
3.4 HA靶向治疗改变肿瘤K~(trans)分布 |
3.5 PEGPH20治疗后24h可有效清除HA |
3.6 DCE-MRI监测多次重复PEGPH20治疗结果 |
3.7 DCE-MRI可长期监测合并治疗效果 |
3.8 联合治疗后K~(trans)值分布变化 |
3.9 PEGPH20促进肿瘤中吉西他滨递送 |
3.10 DCE-MRI数数据分析中心率周期矫正对结果的影响 |
3.11 DCE-MRI数数据分析中个体AIF和平均AIF的不同 |
3.12 DCE-MRI数数据分析中不同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差异 |
4 讨论 |
4.1 胰腺癌肿瘤基质及靶向治疗 |
4.2 无创性影像学标志物的必要性 |
4.3 AIF对DCE-MRI数据处理的影响 |
4.4 TOMROPT1弛豫测量方法 |
4.5 BOLERO数据处理模型在DCE-MRI中的优势 |
4.6 目前DCE-MRI研究的主要困难及解决方法 |
5 本实验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情况 |
获奖情况 |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4)Fe3O4&IR-1061@PLGA自组装纳米探针用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疗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Fe_3O_4&IR-1061@PLGA自组装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Fe_3O_4&IR-1061@PLGA自组装纳米探针用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多模态成像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Fe_3O_4&IR-1061@PLGA自组装纳米探针用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光热治疗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及不足与展望 |
综述: 纳米材料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语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5)MRI在犬试验性颅脑损伤和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词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小动物颅脑磁共振研究进展 |
1 磁共振成像简介 |
2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
2.1 原子核自旋特性 |
2.2 纵向驰豫时间T1 |
2.3 横向驰豫时间T2 |
2.4 MRI技术 |
2.5 MRI对比度 |
2.6 其他成像对比机制 |
2.7 造影剂/对比剂的作用和效果 |
3 磁共振设备 |
3.1 磁体 |
3.2 屏蔽系统 |
3.3 匀场 |
3.4 梯度系统 |
3.5 射频系统 |
3.6 法拉第笼 |
3.7 图像处理系统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犬颅脑创伤模型研究进展 |
1 颅脑创伤模型建立的基础 |
1.1 颅脑创伤的类型 |
1.2 颅脑创伤的严重程度 |
1.3 颅脑创伤的预后 |
2 颅脑创伤实验模型 |
2.1 垂直落体冲击模型 |
2.2 液压冲击模型 |
2.3 控制性皮层冲击损伤模型 |
2.4 惯性加速损伤模型 |
2.5 减速性脑损伤模型 |
3 颅脑创伤继发性损伤 |
3.1 缺血/出血/低血压/缺氧 |
3.2 反复性颅脑损伤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犬细菌性脑膜炎及其模型研究进展 |
1 细菌性脑膜炎研究进展 |
1.1 细菌性脑膜炎症状 |
1.2 细菌性脑膜炎组织病理学 |
1.3 细菌性脑膜炎诊断方法 |
1.4 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 |
1.5 细菌性脑膜炎预后 |
2 脑膜炎模型 |
2.1 大鼠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模型 |
2.2 幼鼠大肠杆菌脑膜炎模型 |
2.3 成年兔子模型 |
2.4 成年大鼠模型 |
2.5 成年小鼠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正常比格犬颅脑高场强MRI解剖图谱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犬颅脑磁共振解剖图谱 |
2.2 犬正常生理解剖图谱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MRI在犬试验性颅脑损伤中的诊断应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MRI结果 |
2.2 MRI损伤评分 |
2.3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分及预后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增强磁共振成像在犬试验性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菌悬液的制备 |
1.2 犬脑膜炎模型建立 |
1.3 临床检查 |
1.4 脑脊液检查 |
1.5 磁共振扫描 |
1.6 病理解剖学观察 |
2 结果 |
2.1 临床表现 |
2.2 脑脊液检查 |
2.3 MRI影像表现 |
2.4 病理解剖学结果 |
3 讨论 |
3.1 细菌性脑膜炎常见致病菌及血脑屏障 |
3.2 细菌性脑膜炎模型建立 |
3.3 增强MRI在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6)多血管床亚临床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脑白质病变相关性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多血管床的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基础与图像分析方法 |
1 前言 |
2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 |
3 图像分析方法 |
第二部分 多血管床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研究 |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磁共振成像 |
2.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受试者临床信息 |
3.2 三个血管床AS斑块负荷特征 |
3.3 三个血管床AS斑块的分布特征 |
3.4 各个血管床AS斑块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联合下肢动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磁共振成像 |
2.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受试者临床信息 |
3.2 颈动脉和下肢动脉AS的斑块特征 |
3.3 AS斑块特征与WML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7)基于磁共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态脑网络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精神分裂症概述 |
1.2 磁共振成像概述 |
1.2.1 功能磁共振成像原理 |
1.2.2 大脑静息态功能网络 |
1.3 大脑静息态功能网络分析方法 |
1.3.1 无向连接的时间相关性 |
1.3.2 基于数据驱动的独立成分分析 |
1.3.3 全脑大尺度功能连接网络 |
1.3.4 时域动态功能连接 |
1.3.5 模式识别 |
1.4 本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二章 精神分裂症小脑结构改变对动态功能网络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数据采集 |
2.2.3 功能磁共振数据预处理 |
2.2.4 功能网络独立成分分析 |
2.2.5 基于体素的小脑形态学测量数据处理 |
2.2.6 静态和动态功能连接计算 |
2.2.7 动态显着性检验和组间对比 |
2.2.8 小脑结构变化和功能连接的耦合 |
2.2.9 小脑功能和结构的耦合性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 结果 |
2.3.1 精神分裂症患者小脑灰质的萎缩 |
2.3.2 精神分裂症患者异常的静态和动态FC |
2.3.3 显着的动态功能连接 |
2.3.4 精神分裂症患者小脑结构和功能特征耦合异常 |
2.3.5 小脑结构和功能的耦合性与其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
2.4 讨论 |
2.4.1 精神分裂症小脑内结构和功能连接的异常 |
2.4.2 小脑内结构异常对全脑功能网络的影响 |
2.4.3 小脑内异常连接与小脑-丘脑连接的关联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丘脑层级网络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数据采集 |
3.2.3 数据预处理 |
3.2.4 丘脑种子点定义 |
3.2.5 动态功能图谱构建 |
3.2.6 丘脑动态功能特征层级网络分析计算 |
3.2.7 统计分析 |
3.2.8 功能特征与临床症状得分相关性分析 |
3.3 结果 |
3.3.1 精神分裂症患者丘脑静态逐步功能连接差异 |
3.3.2 精神分裂症患者丘脑动态特征逐步功能连接差异 |
3.3.3 异常逐步连接与患者临床症状相关性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全脑动态特征网络特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数据采集 |
4.2.3 数据预处理 |
4.2.4 动态功能图谱构建 |
4.2.5 追踪动态特征协变脑网络 |
4.2.6 被试间动态特征协变功能图谱相关性分析 |
4.2.7 功能特征与临床症状得分相关性分析 |
4.2.8 动态特征协变功能网络随时间窗大小变化的稳定性分析 |
4.2.9 评估头动和抽样误差对动态特征协变脑网络的影响 |
4.3 结果 |
4.3.1 动态特征协变脑网络 |
4.3.2 被试间动态特征协变功能图谱相关性 |
4.3.3 动态特征协变脑网络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
4.3.4 动态特征协变脑网络结果重现性 |
4.3.5 头动和抽样误差对动态特征协变脑网络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动态特征协变脑网络为静息态脑网络提供功能基础 |
4.4.2 精神分裂症降低的感知觉动态特征协变功能网络 |
4.4.3 精神分裂症高级动态特征协变功能网络与其病理学的关联性 |
4.4.4 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体间动态特征协变功能网络的变异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精神分裂症全脑动态功能协变脑网络研究 |
5.1 引言 |
5.2 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数据采集 |
5.2.3 数据预处理 |
5.2.4 静态和动态功能图谱构建 |
5.2.5 静态和动态协变功能脑网络计算 |
5.2.6 被试间静态协变功能脑网络相似性分析 |
5.2.7 被试间动态协变功能网络相似性和相关性分析 |
5.2.8 功能特征与临床症状得分相关性分析 |
5.2.9 评估动态协变功能脑网络时间顺序不变性 |
5.2.10 评估动态协变功能脑网络间相关性结果的重现性 |
5.3 结果 |
5.3.1 静态和动态协变功能脑网络 |
5.3.2 精神分裂症患者间静态和动态协变脑网络相似性异常 |
5.3.3 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态协变脑网络间连接的异常 |
5.3.4 患者动态协变脑网络异常与临床症状的关联性 |
5.3.5 动态协变脑网络结果重现性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精神分裂症动态功能连接频段依赖性 |
6.1 引言 |
6.2 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数据采集 |
6.2.3 数据预处理 |
6.2.4 静态和动态功能图谱构建 |
6.2.5 统计对比分析 |
6.2.6 动态频段依赖性差异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
6.3 结果 |
6.3.1 4个频段动态功能连接强度图谱 |
6.3.2 重复测量协方差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音乐干预对全脑动态功能连接强度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2.1 研究对象 |
7.2.2 音乐干预实验设计 |
7.2.3 精神病学与神经心理学评估 |
7.2.4 数据采集 |
7.2.5 数据预处理 |
7.2.6 全脑静态和动态功能连接强度分析计算 |
7.2.7 全脑静态和动态功能连接分析计算 |
7.2.8 统计分析 |
7.2.9 验证分析 |
7.2.10 功能特征变化与临床症状变化相关性分析 |
7.3 结果 |
7.3.1 临床症状与神经心理学得分的改变 |
7.3.2 精神分裂症静态和动态FCS基线水平的异常 |
7.3.3 音乐干预对精神分裂症静态和动态FCS的影响 |
7.3.4 音乐干预对精神分裂症静态和动态FC的影响 |
7.3.5 音乐干预6个月后效果降低 |
7.3.6 功能特征变化与临床症状变化相关结果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音乐干预对脑岛动态功能连接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方法 |
8.2.1 研究对象 |
8.2.2 音乐干预实验设计 |
8.2.3 精神病学与神经心理学评估 |
8.2.4 数据采集 |
8.2.5 数据预处理 |
8.2.6 脑岛种子点定义 |
8.2.7 基于种子点的静态和动态功能连接分析 |
8.2.8 统计分析 |
8.2.9 验证分析 |
8.2.10 基于功能数据的分类和预测分析 |
8.3 结果 |
8.3.1 临床症状与神经心理学得分的改变 |
8.3.2 精神分裂症脑岛静态和动态FC基线水平的异常 |
8.3.3 音乐干预对精神分裂症脑岛静态和动态FC的影响 |
8.3.4 音乐干预6个月后效果降低 |
8.3.5 模式识别分类结果 |
8.3.6 精神分裂症基线数据预测症状改变 |
8.4 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本文总结 |
9.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功能MRI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涎腺肿瘤的一般情况 |
2.2 涎腺良性肿瘤MRI表现 |
2.3 涎腺恶性肿瘤MRI表现 |
3 讨论 |
3.1 涎腺肿瘤MRI表现概述 |
3.2 涎腺良性肿瘤的MRI诊断 |
3.3 涎腺恶性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涎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材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处理及分析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肿瘤ADC值 |
2.2 肿瘤TIC类型 |
2.3 DWI联合DCE-MRI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
3 讨论 |
3.1 DWI、TIC在涎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3.2 DWI、TIC在诊断涎腺肿瘤亚型中的应用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在涎腺肿瘤中的初步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MRI扫描技术 |
1.3 数据采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涎腺肿瘤的一般情况 |
2.2 涎腺肿瘤各组间参数值定量分析结果 |
2.3 涎腺肿瘤IVIM灌注相关参数与TIC类型相关性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致谢 |
(9)3.0T TOFu-MRA、TOF-MRA与DSA对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颈部血管狭窄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TOFu-MRA与TOF-MRA对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四、滑动间隔Ky(SLINKY)采集技术在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分辨磁共振(HRMRI)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研究[D]. 梁汉祥.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2]快速磁共振三维成像[D]. 丘志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1(01)
- [3]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胰腺导管癌动物模型基质靶向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D]. 曹健波. 厦门大学, 2019(01)
- [4]Fe3O4&IR-1061@PLGA自组装纳米探针用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疗一体化研究[D]. 蔡武. 苏州大学, 2019(04)
- [5]MRI在犬试验性颅脑损伤和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应用研究[D]. 周程远.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多血管床亚临床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脑白质病变相关性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 柳洋. 扬州大学, 2019(02)
- [7]基于磁共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态脑网络特征研究[D]. 贺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功能MRI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 童娟. 苏州大学, 2017(04)
- [9]3.0T TOFu-MRA、TOF-MRA与DSA对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D]. 葛亚平. 山东大学, 2017(09)
- [10]TOFu-MRA与TOF-MRA对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比较[J]. 葛亚平,马振申,郭文彬,郑应心,史浩.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