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口守护进程的研究与实现:同时支持IPv4与IPv6协议栈(论文文献综述)
辛文强[1](2021)在《天地一体化网络16位协议栈传输层与网络层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传统互联网架构设计存在安全性低、移动性支持差、可扩展性差等缺陷,无法满足天地一体化网络自主安全、可管可控、可靠稳定、泛在接入、按需传输等需求,需要创新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体系。标识网络从理论上解决了上述体系结构问题,但要将其应用于天地一体化网络中并满足上述需求,仍需进一步设计基于标识网络技术的协议体系。本文在此背景下设计和开发了天地一体化网络16位标识协议栈,该协议栈是通过标识网络技术自主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论文分析了基于标识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协议体系的特点和需求,基于Linux操作系统对天地一体化网络16位标识协议栈的系统架构和模块进行了设计。之后,论文重点对标识协议栈网络层、传输层以及标识协议栈配置管理接口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网络层采用16位的编址空间和8字节的精简报头设计,在基于标识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中满足了用户空间和网络空间隔离、可基于用户身份按需服务、轻量化的需求。传输层通过适配标识协议提供对传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轻量用户数据报协议的支持。标识协议栈配置管理接口通过使用虚拟文件系统、系统命令、套接字选项等方式为用户对标识协议栈的配置管理提供了便利。其次,论文基于标识协议栈提出了一种部署在网络层的多路径并发传输机制,该机制通过发送心跳报文和在数据报文中添加扩展头的方式对路径的单向时延和拥塞状态进行探测,基于路径信息进行路径调度,通过隧道技术实现多路径并发传输。最后,论文搭建了相应的拓扑对标识协议栈和所提多路径并发传输机制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标识协议栈能够完成构建基于标识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协议体系的任务,所提多路径并发传输机制初步实现了多路径并发传输的功能。
汤佶凡[2](2020)在《灵活IP编址方式研究与原型系统控制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计算机和其他类型设备接入互联网,使IP地址面临紧缺的问题;定长定界定序的头部协议字段使IP协议不具备足够的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网络通信需求。灵活IP编址方式研究旨在通过创新网络架构、编址方式,使网络具备完全的可扩展性、不受限的地址空间和灵活可变的地址字段,并且利于异构网络的统一。区别于当今扁平的互联网架构,本论文在灵活IP编址方式研究中首先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网络架构和网络域划分及标识方法;其次,基于该层次化网络架构提出了一种编址方法,并且使用多标签分级地址作为网络地址表示,解决了传统IP协议地址空间数量受限的问题;得益于层次化网络架构和路由器网络状态信息,本论文还提出了灵活报文转发方法和灵活地址配置方法等两种有关地址字段的灵活性控制方法,它们能缩短报文携带的地址的长度,降低设备地址配置要求,提高地址字段灵活性,且有助于在网络层对异构网络进行统一。灵活IP原型系统是一个以方案和功能验证为主要目的的网络原型系统,包括控制子系统和转发子系统,本文设计和实现控制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基于BIRD进行开发,通过交换和维护路由信息、计算并生成路由表项供转发子系统查询,为网络中数据报文的正确转发提供支持。论文还在设计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灵活IP编址方式的路由信息交互原则和一种路由表结构及其通用查表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相关研究背景,然后详细描述了灵活IP编址方式的研究成果,之后分析了灵活IP原型系统中控制子系统的需求,提出了原型系统的总体架构及控制子系统的总体设计,随后详细介绍了控制子系统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其后的系统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和系统功能。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描述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并总结了作者在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
陈星星[3](2020)在《基于IPv6的高性能安全网关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应用的高速发展,网络攻击类型越来越多、攻击方式也越来越复杂。保护脆弱的网络环境对安全防护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在IPv4向IPv6演化的进程中,网关对IPv6网络的防护手段需要进行更新的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IPv6网络中的高性能安全网关中涉及的包分类和安全通道建立问题进行如下工作:(1)提出了一种基于 AVL(Adelson-Velsky-Landis Tree)树和哈希表的 IPv6 快速包分类算法(packe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hash andAdelson-Velsky-Landis Tree,PCHA)。该算法通过哈希表实现对IPv6地址的快速查找,并利用AVL树结构存储流标签来降低空间消耗,从而实现了对IPv6数据包的快速匹配分类。(2)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安全网关的网间安全通道构建方案。该方案基于F-stack数据转发协议栈,结合IPSec的开源软件实现方案StrongSwan,在网络层实现了对IPv6数据传输的加密。(3)本文就IPv6包分类算法在实际网络中的性能测试问题,基于实体网关和网络流量测试仪进行了实际网络环境的搭建,设计了针对包分类算法对吞吐量影响的测试方案,对IPv6包分类算法进行了真实网络环境下的性能测试与分析。另外,在实体网关上进行了 IPSec安全通道的建立测试,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贾金锁[4](2020)在《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现有互联网架构原始设计缺少对安全、移动、可控、可管等特性的考虑,导致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为此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以信息中心网络(ICN)、一体化标识网络(UIN)为代表的未来网络架构。其中,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借助于标识分离映射机制,具有支持移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优势,满足网络体系结构对安全、可管、可控、可信等特点的要求。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变革性网络架构,一体化标识网缺少有效融合IPv4/IPv6的网络通信机制。为此,本文开展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设计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离散可变路由标识映射机制,实现与现有IPv4/IPv6网络融合。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映射机制,通过构建可变(变长或变短)接入标识AID与路由标识RID的映射,实现多种类型地址映射接入;(2)设计统一的映射和封装/解封装流程,实现将数据包转换或还原为TCP/IP网络协议可以识别的数据结构,解决标识网络数据与TCP/IP网络数据的互通问题;(3)提出新型接入标识设计方式,该标识由32位或128位前缀加上16位端口号共同组成,可兼容终端IP地址格式,且唯一表示网络终端,保证AID的唯一性,实现用户终端在传统网络下的可移动性;(4)设计并实现映射与封装功能模块,该模块自适应多种网络场景;设计并实现总映射服务器和区域映射服务器的两级映射服务器划分方案,该方案根据区域位置完成对区域映射服务器的分配,提供高效的映射关系查询,提高通信效率。最后,本文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新型融合网络多种场景下的传输功能、移动性和网络通信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方案的正确性。
黄凯[5](2020)在《基于Mininet的混合网络模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用户数量及上层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传统IP网络已难以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而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相较于传统IP网络具有高可控、易部署、易维护等优点,自诞生起便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或准备进行SDN的部署。在传统IP网络广泛部署的前提下,SDN的部署需要采用增量式方式,即SDN需要与已有的传统IP网络互联。而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部署新设备、新协议存在不确定性,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在部署前对期望部署的SDN与传统IP网络的混合网络进行一定的模拟,来验证部署设计及部署配置的正确性是有必要的。现有的网络研究平台对单一的SDN或传统IP网络模拟支持较好,对SDN与传统IP网络的混合网络模拟支持存在不足。它们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网络类型支持不足以及互联模拟支持不足。网络类型支持不足指的是网络研究平台只能支持SDN或传统IP网络中某一类网络的模拟,缺少对另一类网络的模拟。互联模拟支持不足指的是网络研究平台支持SDN或传统IP网络的模拟,但是不支持SDN与传统IP网络互联的模拟,即仅有设备与链路的模拟,没有网络间的通信模拟。因此,研究人员很难直接利用现有的网络研究平台来实现SDN与传统IP网络的混合网络的模拟。鉴于以上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Mininet的混合网络模拟平台,该平台简单易用,易于扩展,能够较好地支持SDN与传统IP网络的混合网络的模拟。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设计并实现基于Mininet的路由器模拟本文对现有的网络研究平台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并选定Mininet作为混合网络模拟平台设计与实现的基础。针对Mininet缺少路由器模拟的问题,利用Mininet虚拟化特性及Quagga软路由技术,实现了路由器的模拟。同时考虑Quagga路由协议配置文件编写的繁琐性及易错性,实现了基于用户网络配置的Quagga路由协议配置文件的自动生成。(2)设计并实现基于Mininet与ONOS(Open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的SDN与传统IP网络的互联模拟SDN与传统IP网络的互联依赖于SDN控制器的支持。在混合网络模拟平台上增加具有SDN与传统IP网络互联支持的SDN控制器,可以解决SDN与传统IP网络的互联模拟问题。本文对现有的SDN控制器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并选定ONOS控制器作为混合网络模拟平台的SDN控制器。针对Mininet缺少ONOS控制器模拟的问题,基于Mininet的通用控制器模拟,实现了ONOS控制器的模拟。针对IPv4地址枯竭,IPv6部署加快,而ONOS控制器对IPv6的SDN与传统IP网络的互联支持存在不足的问题,对ONOS控制器进行了IPv6的互联支持扩展。同时考虑ONOS控制器互联配置编写的繁琐性及易错性,实现了基于用户网络配置的ONOS控制器互联配置的自动生成。最后,本文对混合网络模拟平台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与实现的混合网络模拟平台能够有效地进行SDN与传统IP网络的混合网络的模拟,具有较好的性能。
吴念达[6](2019)在《CMNET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及部署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膨胀,IP地址的需求量也在成几何数量的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IPv4技术已经很难满足网络地址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了,并且它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瓶颈。随着互联网技术需求不断提高,IPv6技术也就很自然的孕育而生了,作为IPv4技术的升级版本,IPv6先天上就有其特有的技术优势,在特定技术选择后,可以与IPv4技术实现平稳的过渡。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在城域网环境下的,运营商如何选择IPv6过渡的技术及部署方案,IPv6技术由于能够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势必将成为今后网络发展建设的基础方向与核心。但是由于之前网络的大量设备与应用都是基于IPv4技术的,很难短时间内全部替换到IPv6协议,所以IPv4技术到IPv6技术有一个过渡期,过渡期技术选择则是研究问题的关键,选择能够实现的技术不仅可以兼顾两种网络技术的过渡还需要具备可以解决IP地址匮乏问题的能力,达到高标准的网络平衡。本文通过对三种过渡技术的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依照三种协议适用的网络环境,按照某公司城域网现有网络结构特点及项目投资成本,决定本方案采用双栈技术,设定了包括部署方式、用户溯源方式及端口分配等,论文重点研究了部署方案的技术细节,详细探讨了双栈技术部署的步骤原则和配置范本,并进一步研究了相关配套软件与硬件的部署。在网络部署实现和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IPv6协议技术研究进行了网络性能的实验条件环境下的测试,测试的各项结果都达到了网络侧组网结构要求标准,达到了预期效果,整个城域网IPv4向IPv6过渡部署取得了成功。后期可全面的推动运营IPv6的互联网建设目标。
高天铸[7](2019)在《IPv6过渡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网络方面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智能化网络需求的不断提高,将无线传感网络与Internet融合逐渐成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热点研究问题。当前所使用的IPv4地址空间有限,还无法满足无线传感网络大规模的地址需求。IPv6具有128位地址,庞大的地址空间为传感设备实现与Internet网络层的统一提供了可能。由于IPv6的一些性质并不适用于无线传感网络,所以IETF提出6LoWPAN来实现IPv6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使用,这项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推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由时代背景及6LoWPAN的发展前景来看,在智能家居网络中,6LoWPAN技术也具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智能家居网络系统不仅要实现家居设备的互通互联,还应该实现与外部Internet的互通,提出一种智能家居网关设计方案,为两种网络之间的通信搭建“桥梁”,对网关结构及软硬件设计需求进行详细阐述,提出6LoWPAN与Internet的接入方案,在网关中集成多个通信模块,实现了多种方式的Internet接入,使智能家居网关可以适应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通信需求。当前Internet中大多网络设备依然使用IPv4作为网络层协议,针对6LoWPAN无法直接与IPv4网络通信的问题,需要在智能家居网中实现一种数据转换机制,通过网络地址端口映射及协议转换,使数据包可以在网关中转换成适合在目标网络中传输的格式,实现了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网络与Internet的端到端的互通。智能家居网络中设备众多,多种数据流的重叠将极易导致网关内数据包的冲突甚至网关的崩溃,提出一种数据流量控制机制应用于智能家居网关中,将数据流按照业务类别进行分类并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及限制带宽,保证了智能家居网关对带宽资源的合理分配。搭建测试平台,对智能家居网关内的数据转换机制、数据流量控制机制及网关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智能家居网关实现了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网络与IPv4网络的互连互通,能够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稳定运行。
张冀明[8](2018)在《基于动态隧道的IPV6孤岛间通信研究及实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PV6技术是下一代Internet演进的趋势,出于对业务需求、产业链成熟度等因素的考虑,IPV4向IPV6的过渡采用平滑、渐进的方式,IPV4和IPV6长期混合组网将是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现实情况。目前的IPV6过渡技术包括双协议栈、IPV6隧道过渡技术、6PE及NAT等都各自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其中IPV6隧道过渡技术工作于IPV4三层网络,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技术,但是该类技术也存在着部署不够灵活,缺乏动态管理机制等缺点。本文针对IPV6隧道过渡技术的不足,研究并阐述了一种新型的OSPFV2网络中IPV6孤岛自动发现与动态建立转发隧道的机制,以减少IPV6部署的复杂度和网络维护的难度,便于IPV6的进一步推广。同时,本文在分析实际的IPV4网络向IPV6网络演进的场景的基础上对网络场景进行归纳建模,并开发验证平台对技术的可行性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IPV6在Internet应用的现状以及演进技术的研究,包括当前的技术分类、优缺点、应用场景建模以及技术改进方向分析。2.动态IPV6孤岛隧道通信控制方法的研究。面向现有的运行OSPFV2协议的IPV4网络的IPV6演进场景,提出了基于OSPFV2协议扩展的IPV6动态隧道通信控制方法,定义了信令格式、数据结构、核心算法并给出参考实现。3.动态IPV6孤岛隧道通信数据转发方法的研究。提出了转发平面建议转发模型以及Uniform和Pipe两种不同的Qo S模型。4.基于开源路由器模拟软件Quagga,在Ubuntu Linux操作系统上设计开发实验系统。5.对典型园区网络应用进行网络建模和分析,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在实验系统上进行实验验证。
张恒[9](2018)在《基于6LoWPAN协议的物联网自组网平台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基于IP网络技术,由电池供电,资源严格受限且要求低功耗的无线嵌入式设备是物联网发展的趋势之一。这些无线嵌入式设备采用分布式的方式大量部署,组成无线传感网络(WSN)。目前WSN采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多为非IP的,其并不能实现节点与IP网络的通信,而6LoWPAN协议实现了 IEEE 802.15.4协议和IPv6协议的转换通信,其可运行在电池供电、资源受限的低功耗WSN无线嵌入式设备中,实现节点与IPv6网络的通信,是物联网发展的一个潜力点。但目前6LoWPAN协议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相关的应用还不是很多。因此,研究基于6LOWPAN协议的物联网自组网平台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6LoWPAN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栈进行研究。根据6LoWPAN网络的三种网络类型,即自组织的无IP网络通信、基本IP网络通信和具有本地服务器链路的IP网络通信,设计了一种在自组织网络通信网络类型基础上的基本IP网络通信的组网方案。在该组网方案的组建过程中,对网内节点和网关节点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分析了现有的三种硬件设计方案,采用单芯片模型以降低成本和体积。在节点运行的软件方面,选择Contiki系统作为节点软件。在网关节点设计中,分析了目前流行的边界网关实现模式及相应的软件结构,选择6LBR开源网关软件实现网关节点的软件设计。最后,对设计的6LoWPAN自组网平台进行系统测试,测试过程包括移植测试和通信测试。移植测试通过串口打印信息的方式验证了 Contiki系统内核和协议栈的成功初始化。通信测试使用客户端一服务器模型验证了节点端到端通信的成功,并通过定时发送定量数据包的方式统计了网络的各项参数。通过Ping网关节点和节点IPv6地址、使用Wireshark软件分析通信的数据包、使用火狐浏览器Copper插件对网关节点CoAP服务访问的方式验证了自组网平台的成功运行。实验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6LoWPAN物联网自组网平台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
李国领[10](2018)在《IPv9过渡技术研究及测试验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爆炸性增长及其各种业务增长,IPv4协议促进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繁荣发展,也逐渐暴露出局限性如IP地址资源的枯竭、网络的体系结构扩展性不强、缺乏安全性、发展的不均衡、无法公平公正、缺乏QOS支撑以及难以支持移动性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IPv4协议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相关组织研究新一代互联网协议,其中IPv6协议与IPv9协议引起了专家的高度关注。IPv6协议是由IETF设计,主权一直由美国手控制;IPv9协议是由上海十进制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完全归属中国。首先,本文围绕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IPv9协议进行阐述,并介绍IPv9报头格式、IPv9地址协议、数字域名等相关知识点。研究分析IPv9报头格式、IPv9地址协议、数字域名等相关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一些相关技术标准,并对比分析IPv4、IPv6和IPv9三种协议。其次,在从IPv4向IPv9过渡的过程中,过渡方案的设计与在过渡方案中采用的过渡技术是本文重点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针对过渡时期,在研究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网络地址-协议转换技术过渡技术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种使用隧道技术、网络地址-协议转换技术的过渡方案。根据设计的过渡方案,本文使用专用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搭建一个IPv9实验网测试环境。然后,为解决用户不能使用Windows系统访问IPv9网站的问题,本文设计IPv9协议栈的扩展程序插件。在windows系统运行LwIP协议栈基础上,本文对LwIP的文件与代码进行修改,将IPv9相关协议移植到LwIP中。Windows客户端通过运行此软件,能够访问IPv9网络的相关的服务。最后,在所搭建的IPv9试验网络平台中,本文使用Wireshark测试软件对IPv9协议的报文格式、IPv9/IPv4协议转换功能、IPv9/IPv4协议逻辑隔离功能、IPv9 over IPv4隧道功能进行简单地测试,实验结果表明IPv9达到了预期性能,设计的IPv9协议栈的插件达到了使用效果。随着IPv9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IPv9协议能够解决IPv4所面临的问题,逐步满足人们对互联网发展的需求。
二、端口守护进程的研究与实现:同时支持IPv4与IPv6协议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端口守护进程的研究与实现:同时支持IPv4与IPv6协议栈(论文提纲范文)
(1)天地一体化网络16位协议栈传输层与网络层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地一体化网络相关研究 |
1.2.2 网络协议栈相关研究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与技术 |
2.1 标识网络 |
2.2 基于标识的天地一体化网络 |
2.3 Linux网络协议栈 |
2.4 本章小结 |
3 天地一体化网络16位标识协议栈设计 |
3.1 设计需求分析 |
3.2 系统架构及模块设计 |
3.3 标识协议栈套接口层设计 |
3.4 标识协议栈网络层设计 |
3.4.1 标识地址结构设计 |
3.4.2 标识协议栈网络设备管理设计 |
3.4.3 标识协议报文首部设计 |
3.4.4 标识协议报文处理流程设计 |
3.4.5 标识协议报文分片与重组设计 |
3.4.6 标识协议接口设计 |
3.4.7 通用控制消息协议设计 |
3.4.8 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多路径并发传输机制设计 |
3.5 标识协议栈传输层设计 |
3.5.1 标识协议栈UDP和UDP-LITE支持设计 |
3.5.2 标识协议栈TCP支持设计 |
3.6 标识协议栈配置管理接口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天地一体化网络16 位标识协议栈实现 |
4.1 系统总体实现概述 |
4.2 标识协议栈套接口层实现 |
4.3 标识协议栈网络层实现 |
4.3.1 标识协议栈网络设备管理实现 |
4.3.2 标识协议实现 |
4.3.3 标识协议报文分片与重组实现 |
4.3.4 通用控制消息协议实现 |
4.3.5 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多路径并发传输机制实现 |
4.4 标识协议栈传输层实现 |
4.4.1 标识协议栈UDP和UDP-LITE支持实现 |
4.4.2 标识协议栈TCP支持实现 |
4.5 标识协议栈配置管理接口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5 天地一体化网络16位标识协议栈测试 |
5.1 测试拓扑及方法 |
5.2 网络设备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
5.3 通用控制消息协议通信测试 |
5.4 标识协议栈传输层协议测试 |
5.4.1 UDP和UDP-LITE协议通信测试 |
5.4.2 TCP协议通信测试 |
5.5 分片与重组功能测试 |
5.6 标识协议栈配置管理接口功能测试 |
5.7 标识协议栈性能测试 |
5.8 基于标识协议栈的多路径并发传输机制测试 |
5.8.1 测试拓扑 |
5.8.2 功能测试 |
5.8.3 性能测试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灵活IP编址方式研究与原型系统控制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 主要工作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背景与技术 |
2.1 相关研究背景 |
2.1.1 网络架构与编址方式 |
2.1.2 网络控制平面 |
2.2 原型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 |
2.2.1 Netfilter |
2.2.2 Netlink |
2.2.3 Raw Socket |
2.2.4 BIRD Internet Routing Daemon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灵活IP编址方式研究 |
3.1 概述 |
3.1.1 网络架构研究概述 |
3.1.2 编址方式研究概述 |
3.1.3 有关地址字段的灵活性控制方法研究概述 |
3.2 层次化网络架构 |
3.2.1 网络架构 |
3.2.2 网络域标识符 |
3.2.3 残桩子网层次化扩展 |
3.3 编址方式 |
3.3.1 主机编址 |
3.3.2 残桩子网层次化扩展的地址表示 |
3.4 有关地址字段的灵活性控制方法 |
3.4.1 灵活报文转发方法 |
3.4.2 灵活地址配置方法 |
3.5 对异构网络互联的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灵活IP原型系统控制子系统需求分析 |
4.1 功能性需求 |
4.1.1 用户侧功能 |
4.1.2 转发子系统侧功能 |
4.1.3 内部功能 |
4.2 非功能性需求 |
4.3 开发环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灵活IP原型系统控制子系统总体设计 |
5.1 灵活IP原型系统总体架构 |
5.2 控制子系统总体设计 |
5.2.1 路由信息交互模块 |
5.2.2 路由信息维护模块 |
5.2.3 路由计算模块 |
5.2.4 路由表生成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灵活IP原型系统控制子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6.1 路由信息交互模块 |
6.1.1 初始化 |
6.1.2 建立邻接关系 |
6.1.3 路由信息交互 |
6.1.4 周期更新与触发更新 |
6.2 路由信息维护模块 |
6.3 路由计算模块 |
6.4 路由表生成模块 |
6.4.1 域内表 |
6.4.2 域间表 |
6.4.3 默认表 |
6.4.4 通用查表方法 |
6.5 灵活报文转发方法实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7.1 控制子系统功能测试 |
7.1.1 测试环境 |
7.1.2 内部功能测试 |
7.1.3 用户侧功能测试 |
7.1.4 转发子系统侧功能测试 |
7.2 灵活报文转发方法测试 |
7.2.1 测试环境 |
7.2.2 测试结果 |
7.3 本章总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全文总结 |
8.2 不足和下一步工作 |
8.3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基于IPv6的高性能安全网关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Pv6包分类算法研究现状 |
1.2.2 网络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架构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
2.1 IPv6关键技术 |
2.1.1 IPv6发展概述 |
2.1.2 IPv6协议介绍 |
2.1.3 IPv6过渡技术 |
2.2 高速数据转发 |
2.2.1 传统内核包处理 |
2.2.2 DPDK概述 |
2.2.3 DPDK核心组件 |
2.2.4 DPDK关键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规模规则集下的IPv6快速包分类算法 |
3.1 IPv6下的包分类问题 |
3.1.1 包分类的定义 |
3.1.2 包分类算法研究 |
3.1.3 包分类算法的评价指标 |
3.2 基于哈希和AVL树的3元组快速包分类算法 |
3.2.1 问题定义 |
3.2.2 哈希表构建 |
3.2.3 AVL树构建 |
3.2.4 匹配过程 |
3.2.5 复杂度分析 |
3.3 算法性能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准备 |
3.3.2 规则集预处理时间对比 |
3.3.3 内存消耗对比 |
3.3.4 吞吐量对比 |
3.3.5 哈希冲突统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间安全传输协议在安全网关中的研究与实现 |
4.1 IPSec协议体系简介 |
4.1.1 体系结构 |
4.1.2 认证头(AH) |
4.1.3 封装安全载荷(ESP) |
4.1.4 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IKE) |
4.1.5 安全关联 |
4.2 IPSec工作模式 |
4.3 IPSec的应用 |
4.3.1 网络攻击防御 |
4.3.2 数据传输加密 |
4.3.3 第三层防护 |
4.4 安全通道的实现 |
4.4.1 方案设计 |
4.4.2 StrongSwan安装与配置过程 |
4.4.3 结果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展望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融合网络研究现状 |
1.2.2. 网络体系研究现状 |
1.2.3. 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创新之处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标识网络与关键技术分析 |
2.1. 一体化标识网络机理 |
2.1.1. 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介绍 |
2.1.2. 一体化标识网络基本通信原理 |
2.1.3. 标识网络系统平台搭建 |
2.1.4. 标识网络数据转发流程 |
2.2. 身份位置分离技术 |
2.3. 标识映射相关技术 |
2.3.1. 数据缓存技术 |
2.3.2. 映射系统结构 |
2.4. 数据封装关键技术 |
2.5. IPv4与IPv6互通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总体设计 |
3.1. 新型融合网络总体需求分析 |
3.1.1. 可行性需求分析 |
3.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新型融合网络关键机制研究 |
3.2.1. 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研究与设计 |
3.2.2. 标识地址与IP地址兼容性研究与设计 |
3.2.3. 离散可变AID与RID应用场景研究 |
3.2.4.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封装流程设计 |
3.2.5.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解封装流程设计 |
3.3.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功能设计 |
3.3.1. MAR系统模块化设计 |
3.3.2. MAR内核协议栈设计 |
3.3.3. MAR映射缓存表设计 |
3.3.4. 数据包缓存队列设计 |
3.3.5. MAR相关定时器设计 |
3.4. 映射服务器功能设计 |
3.4.1. MS功能交互流程分析 |
3.4.2. MS功能流程设计 |
3.4.3. MS功能模块设计 |
3.4.4. MS映射关系表项设计 |
3.4.5. MS查询报文格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详细设计 |
4.1. 详细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
4.2.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详细设计 |
4.2.1. Linux内核协议栈分析 |
4.2.2. Netfilter系统框架分析 |
4.2.3. 新型内核功能模块实现 |
4.2.4. 映射缓存模块功能实现 |
4.2.5. MAR缓存队列功能实现 |
4.2.6. MAR定时器功能实现 |
4.3. 映射服务器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1. MS主要功能代码实现 |
4.3.2. MS查询系统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整体测试 |
5.1 测试方案分析 |
5.2 新型融合网络测试平台 |
5.3 测试系统相关设备配置 |
5.4 新型融合网络功能测试 |
5.4.1. 数据传输功能测试 |
5.4.2. 可移动性功能测试 |
5.5 新型融合网络性能测试 |
5.5.1. 多种场景下的性能测试 |
5.5.2. 卸载功能模块对比测试 |
5.5.3. 增加映射条目对比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Mininet的混合网络模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主要贡献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SDN与 Open Flow技术概述 |
2.1.1 SDN |
2.1.2 Open Flow技术 |
2.2 网络研究平台概述 |
2.2.1 NS-3 |
2.2.2 GENI |
2.2.3 Mininet |
2.2.4 网络研究平台比较 |
2.3 SDN控制器概述 |
2.3.1 Floodlight |
2.3.2 Open Daylight |
2.3.3 ONOS |
2.3.4 控制器比较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Mininet的混合网络模拟平台的架构研究 |
3.1 SDN与传统IP网络互联场景的分析与设计 |
3.2 基于Mininet的混合网络模拟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
3.2.1 架构分析与设计 |
3.2.2 模块分析与设计 |
3.3 小结 |
第4章 基于Mininet的混合网络模拟平台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路由器模拟子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1 基于Mininet的设备与链路模拟 |
4.1.2 路由协议模块 |
4.1.3 路由器模块 |
4.2 ONOS控制器模拟子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2.1 ONOS控制器的互联支持 |
4.2.2 ONOS控制器模块 |
4.2.3 ONOS控制器互联配置生成模块 |
4.3 小结 |
第5章 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功能与性能测试 |
5.2.1 功能测试 |
5.2.2 性能测试 |
5.3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CMNET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及部署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文章主要内容 |
第2章 主要理论技术概述 |
2.1 IPv6 协议 |
2.2 IPv4与IPv6 对比 |
2.3 双栈过渡技术简介 |
2.4 隧道过渡技术简介 |
2.5 NAT技术简介 |
2.5.1 NAT技术概述 |
2.5.2 NAT444 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域网的规划与建设分析 |
3.1 某公司现网拓扑情况 |
3.2 现网问题分析 |
3.2.1 设备改造 |
3.2.2 人员能力提升 |
3.2.3 IPv4 网络体验感知 |
3.3 IPv6 过渡需求原则及城域网改造范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域网IPv4向IPv6 过渡方案 |
4.1 某公司城域网网络现状 |
4.1.1 网络改造计划 |
4.1.2 存在的短板问题 |
4.2 IPv6 过渡技术选择 |
4.3 城域网IPv6 过渡步骤 |
4.4 某公司地址规划 |
4.4.1 地址核算模型 |
4.4.2 网络及用户地址规划 |
4.5 某公司城域网IPv6 过渡方案设计 |
4.5.1 网络基本情况介绍 |
4.5.2 改造内容 |
4.5.3 现网协议部署情况 |
4.5.4 路由协议部署 |
4.5.5 家庭宽带接入部署 |
4.5.6 网络安全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域网配置与测试 |
5.1 设备配置总体原则 |
5.2 核心NE5000E设备配置 |
5.2.1 ISIS路由协议配置 |
5.2.2 BGP路由协议配置 |
5.2.3 静态路由配置 |
5.3 华为BRAS(ME60-X16)设备配置 |
5.3.1 全局下开启IPv6 功能 |
5.3.2 BRAS互联接口IPv6 配置 |
5.3.3 路由协议配置 |
5.4 场景测试及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IPv6过渡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网络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理论与相关技术 |
2.1 6 LoWPAN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网络方面的应用 |
2.1.1 报文分片与重组 |
2.1.2 技术优势 |
2.2 IPv6 过渡技术 |
2.2.1 隧道技术 |
2.2.2 双协议栈技术 |
2.2.3 转换技术 |
3 网关整体设计 |
3.1 智能家居网关整体结构 |
3.2 6 LoWPAN传感网接入网关 |
3.2.1 6 LoWPAN接入模块软硬件设计 |
3.2.2 传感网络的实现 |
3.3 网关接入IPv4 网络设计 |
3.4 智能家居网关服务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数据转换机制设计 |
4.1 数据转换机制总体架构设计 |
4.2 IPv4 数据格式 |
4.3 地址转换设计 |
4.3.1 地址映射整体设计 |
4.3.2 地址信息库设计及实现 |
4.3.3 地址端口池的设计实现 |
4.4 协议转换模块设计 |
4.4.1 IP协议转换 |
4.4.2 ICMP协议转换 |
4.4.3 传输层协议转换 |
4.4.4 校验和更新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5 数据流量控制机制设计 |
5.1 整体设计 |
5.2 流量识别模块 |
5.2.1 Linux流量识别技术 |
5.2.2 流量识别模块详细设计 |
5.3 流量控制模块 |
5.3.1 Linux内核流量控制基本结构 |
5.3.2 流量控制模块详细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智能家居网络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1.1 软硬件测试工具 |
6.1.2 测试系统结构 |
6.2 地址转换及连通性测试 |
6.2.1 WiFi模块接入IPv4 网络地址转换过程及连通性 |
6.2.2 4 G模块接入IPv4 网络地址转换过程及连通性 |
6.2.3 以太网模块接入IPv4 网络地址转换过程及连通性 |
6.3 协议转换测试 |
6.3.1 IP协议及UDP协议转换功能测试 |
6.3.2 ICMP协议转换功能测试 |
6.4 网关处理性能及稳定性测试 |
6.4.1 处理时延测试 |
6.4.2 丢包率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基于动态隧道的IPV6孤岛间通信研究及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双协议栈类技术 |
1.3.2 IPV6隧道类技术 |
1.3.3 NAT类技术 |
1.3.4 MPLS VPN类技术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IPV6隧道过渡技术概述 |
2.1 引言 |
2.2 IPV6隧道过渡技术分类及特点 |
2.2.1 IPV6隧道过渡技术体系 |
2.2.2 手工隧道技术 |
2.2.3 自动隧道技术 |
2.3 IPV6隧道过渡技术分析 |
2.3.1 转发技术分析 |
2.3.2 应用综合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SPFV2网络动态IPV6隧道通信网络架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OSPV2网络简介 |
3.3 OSPFV2网络中动态IPV6隧道通信技术方案概述 |
3.3.1 研究目标和方向 |
3.3.2 目标网络架构综述 |
3.3.3 关键研究工作内容 |
3.4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
3.4.1 技术兼容性分析 |
3.4.2 应用场景满足度分析 |
3.4.3 实现经济性及演进平滑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QUAGGA的实验系统开发设计 |
4.1 引言 |
4.2 实验系统综述 |
4.2.1 验证基础平台选型 |
4.2.2 Quagga体系架构 |
4.2.3 关键系统功能 |
4.3 实验系统设计实现 |
4.3.1 总体实现方案 |
4.3.2 多路由器组网虚拟化运行环境 |
4.3.3 组网仿真拓扑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IPV6隧道通信控制方法研究及实现 |
5.1 引言 |
5.2 通信控制方法研究 |
5.2.1 IPV6孤岛边界路由器在自治系统内的发现 |
5.2.2 隧道自动建立和维护 |
5.2.3 IPV6孤岛路由前缀信息在OSPFV2网络上的扩散 |
5.2.4 IPV6孤岛前缀信息的管理 |
5.2.5 IPV6孤岛转发路由的度量和优选 |
5.3 通信控制方法实现 |
5.3.1 协议报文处理 |
5.3.2 隧道处理 |
5.3.3 IPV6前缀路由计算 |
5.3.4 命令行人机接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动态IPV6隧道转发方法研究及实现 |
6.1 引言 |
6.2 数据转发方法研究 |
6.2.1 IPV6孤岛间6Over4隧道转发 |
6.2.2 业务质量保证(Quality of Service,QoS) |
6.3 数据转发平面实现 |
6.3.1 转发表项实现 |
6.3.2 转发流程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7.1 引言 |
7.2 验证场景概述 |
7.2.1 研究对象网络描述 |
7.2.2 网络建模 |
7.3 实验验证 |
7.3.1 验证环境说明 |
7.3.2 系统验证方案 |
7.3.3 验证过程及结果 |
7.4 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系统验证实验拓扑配置文件 |
1.路由器节点配置 |
2.主机节点配置 |
3.连接配置 |
附录B 系统验证实验各节点关键配置 |
1.路由器R1关键配置 |
2.路由器R2关键配置 |
3.路由器R3关键配置 |
4.路由器R4关键配置 |
作者简介 |
(9)基于6LoWPAN协议的物联网自组网平台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内容安排 |
2 6LoWPAN技术概述 |
2.1 6LoWPAN技术优势 |
2.2 6LoWPAN协议剖析 |
2.3 本章小结 |
3 Contiki操作系统 |
3.1 Contiki开发优势 |
3.2 Contiki系统概述 |
3.3 内核原理 |
3.4 Contiki编程开发 |
3.5 本章小结 |
4 自组网平台设计 |
4.1 总体设计方案 |
4.2 节点硬件设计 |
4.3 基于Contiki系统的软件设计 |
4.4 自组网搭建 |
4.5 边缘网关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系统移植测试 |
5.2 通信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10)IPv9过渡技术研究及测试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IPv9协议的理论知识 |
2.1 IPv9报头格式 |
2.1.1 IPv9的报头 |
2.1.2 IPv9的扩展报头简介 |
2.2 IPv9地址协议 |
2.2.1 IPv9地址空间 |
2.2.2 IPv9地址分类 |
2.2.3 IPv9地址的文本表示 |
2.2.4 IPv9地址前缀表示 |
2.2.5 IPv9地址的分层 |
2.3 数字域名技术介绍 |
2.3.1 数字域名工作原理 |
2.3.2 数字域名结构 |
2.4 过渡技术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IPv9过渡机制的研究 |
3.1 IPv9过渡机制概述 |
3.2 试验网与十进制网络中心的互通方案 |
3.2.1 隧道技术的原理 |
3.2.2 隧道的基本结构 |
3.2.3 隧道的配置方式 |
3.2.4 隧道技术的实现 |
3.2.5 OpenVPN搭建 |
3.3 实验局域网的内部结构 |
3.3.1 NAT-PT技术原理 |
3.3.2 NAT-PT技术的实现 |
3.3.3 客户端获取IP地址的方式 |
3.4 局域网通信测试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IPv9扩展程序的设计 |
4.1 IPV9扩展程序的设计 |
4.1.1 LwIP介绍 |
4.1.2 IPv9扩展程序的框架 |
4.2 网络应用子模块 |
4.2.1 用户编程接口 |
4.2.2 相关参数的设置 |
4.3 基于LwIP的IPv9协议栈模块 |
4.3.1 线程 |
4.3.2 通知与保护 |
4.3.3 初始化 |
4.3.4 IPv9/IPv4双协议栈 |
4.4 IPv9网络驱动模块 |
4.4.1 通信模块技术方案 |
4.4.2 通信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平台的搭建与IPv9协议测试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1.1 测试系统硬件设备介绍 |
5.1.2 测试平台的网络架构 |
5.2 测试环境的配置 |
5.2.1 IPv9万兆服务器的配置 |
5.2.3 Windows系统下IPv9地址的配置 |
5.3 IPv9协议测试 |
5.3.1 IPv9联通测试 |
5.3.2 IPv9协议报文格式测试 |
5.3.3 IPv9/IPv4协议转换功能测试 |
5.3.4 IPv9/IPv4逻辑隔离功能测试 |
5.3.5 IPv9over IPv4隧道功能测试 |
5.3.6 IPv9客户端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四、端口守护进程的研究与实现:同时支持IPv4与IPv6协议栈(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地一体化网络16位协议栈传输层与网络层的设计与实现[D]. 辛文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灵活IP编址方式研究与原型系统控制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汤佶凡.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基于IPv6的高性能安全网关研究与实现[D]. 陈星星.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4]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D]. 贾金锁.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5]基于Mininet的混合网络模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黄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CMNET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及部署方案研究[D]. 吴念达. 吉林大学, 2019(03)
- [7]IPv6过渡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网络方面的应用研究[D]. 高天铸.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8]基于动态隧道的IPV6孤岛间通信研究及实验[D]. 张冀明. 东南大学, 2018(05)
- [9]基于6LoWPAN协议的物联网自组网平台研究与实现[D]. 张恒.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10]IPv9过渡技术研究及测试验证[D]. 李国领.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