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沧州炼油厂含硫污水汽提技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迪[1](2019)在《硫磺回收装置的分析、设计与优化》文中认为随着清洁燃料规定日趋严格,硫磺回收装置已成为炼油厂必不可缺少的配套装置。本课题首先介绍了硫磺回收工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其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的基本原理、流程、影响因素、催化剂的应用及发展状况;介绍了尾气处理的意义和发展状况,多种尾气处理工艺的原理和特点,从而展现了保证硫磺回收装置尾气达标排放的多种途径。该炼油厂酸水汽提部分排放的净化水中氨含量超标,为了使排放的净化水中的氨含量达标,现通过Aspen Plus软件对酸水汽提部分进行模拟,为方便操作参数的改进,现仅对汽提塔的操作参数如热冷进料比、塔顶采出量、侧线采出量以及热进料进塔温度进行优化,并分析这些参数对净化水中氨含量的影响,最后提出改进措施及优化方案。硫磺回收的重要设备燃烧炉采用RGibbs+REquil模块,为了模拟燃烧炉内复杂的反应,通过计算分析出了燃烧炉内发生的的独立反应。为了使模拟更加接近实际情况,在反应中考虑到了硫分子之间的转变,以及硫化物的生成。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硫磺回收整个过程进行模拟,各个设备建立相应的模型,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对比,验证模型成功。并通过软件对影响硫回收率的因素如空气比、燃烧炉温度等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优化改进措施。硫磺回收部分排放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已超过环保法的相关规定,对硫磺回收部分的操作优化也解决不了超标的问题,需要对硫磺回收部分增加尾气处理装置。通过对尾气处理工艺的选择、模拟发现,加上SSR尾气处理工艺,整套装置硫回收率达到99.6%,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满足排放要求。最后对加氢反应器进行结构设计,并用水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加氢反应器设计合格。
盛丽丽[2](2017)在《炼油厂酸性水和酸性气处理工艺简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炼油工业的技术进步,炼油厂酸性水和酸性气的量也随之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满足清洁能源生产的迫切要求,采取合理的工艺处理上游装置排放的酸性水和酸性气,使其达到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石化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现有炼油厂酸性水和酸性气的处理工艺。
王颖杰[3](2016)在《120万吨/年污水汽提装置节能降耗之优化》文中认为120万吨/年污水汽提装置是炼油厂的环保装置,是环保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工程,因上游装置加工原料原油含硫量高,生产过程中硫化物、氨氮等杂质增多,为减轻该装置日趋紧迫的生产压力,降低原油加工的能耗。所以在保证净化污水合格的情况下,优化装置操作、回收化工资源、降低能耗成为必然,而且这也是环境友好型社会所倡导的。
党争光,马楠,杨磊[4](2014)在《石油化工企业含硫污水处理技术》文中研究说明炼油厂含硫污水主要来自常减压、催化裂化、焦化和油品加氢过程,其污染物主要有硫化氢、氨、油、酚悬浮物等。介绍了含硫污水的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重力沉降、破乳除硫、聚结除油、旋流除油,主体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汽提工艺、氧化工艺和化学沉淀工艺。通过研究分析表明,对于高浓度水量较大的炼厂,含硫污水主要以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工艺和双塔加压汽提工艺为主,小水量、低浓度酸性水的处理正在向高效微生物技术、化学氧化以及化学沉淀技术发展。
路蒙蒙[5](2012)在《含硫污水汽提装置中除油措施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近年来国内典型的除油措施及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重力沉降技术,根据油、水两相间的密度差或结合破乳剂、增设过滤器、增设分布器及油水分离器,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分离,尤其对浮油处理效果显着;旋流分离技术,基于离心分离的原理,适用于污染源油的控制;罐中罐技术,运用水力旋液离心分离的方法进行油、水、固三相分离,具有较高的除油能力和缓冲能力。
范子昌[6](2012)在《酸性水汽提装置生产技术》文中认为针对目前国内节能降耗及清洁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重视,以广石化硫磺回收装置工程中酸性水汽提装置的设计为例,介绍了酸性水汽提装置的汽提原理和生产工艺流程。
刘燕敦[7](2012)在《提高污水汽提净化水质量的探索》文中认为介绍了金陵石化不断创新含硫含氨污水汽提装置的工艺技术和提升装置的生产管理水平,逐步降低净化水指标的效果。污水汽提装置排出的净化水中NH3-N一直在100mg/L上下。通过采用加碱汽提技术,净化水中NH3-N达到30mg/L。通过优化三套污水汽提装置原料含硫含氨污水的分配,进行"分储分炼",加碱汽提净化水中NH3-N下降到10mg/L以下;未加碱汽提净化水中NH3-N稳定在30mg/L以下。提出了为进一步满足节水减排、环境保护需要,污水汽提装置还需优化的方案。
冯大春[8](2009)在《80t/hr煤气化废水处理流程改造、控制与运行》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由于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缺陷,带来处理后废水酚含量超标、废水难以达标排放。为解决煤气化废水处理流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一个典型煤气化厂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为背景,模拟分析现有流程、找出流程的瓶颈问题,提出解决流程瓶颈和问题的新的方案并实施运行,以保证废水的达标排放。经过分析、简化和核算,建立适合该废水体系的有效热力学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对处理流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标定计算和问题分析。经过分析和模拟,认为现有流程存在(1)设置不合理,造成萃取系统pH值过高,继而严重影响萃取脱酚效果;(2)流程脱酸效率低,带来设备严重结垢等问题;(3)脱氨时候造成萃取溶剂DIPE损失。在对应用于炼油工业含硫氨污水处理的单塔技术分析和模拟基础上,对原有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引入两个关键的改进。第一,引入一个侧线脱除氨,塔顶同时除去CO2的汽提塔;第二,在萃取酚之前脱氨,有效降低后续萃取系统pH值。在对单塔技术分析基础上,针对煤气化废水体系,进行了改造流程的模拟计算,以及关键的工艺操作参数的分析和优化。通过对汽提塔建立动态模型,分析了当进料的组成、流量等发生波动时改造后流程中汽提塔的动态特性。以此为依据,对改造后流程确定了较为合理的控制方案。对工艺实施中的控制方案的具体实施,包括控制点的设置和采样、DCS系统的建设、计算机系统和组态、PID参数的整定等进行了设计和探讨。运行的结果证明控制方案合理,系统运行稳定、易于操作。利用工业运行中大量的实时数据,对酸水汽提塔底氨含量,建立了以塔主要操作参数为自变量的一个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软测量模型。相对于多元回归模型,偏最小二乘模型能有效克服塔操作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软测量模型预测精度高,外推能力好。模型的建立为系统的进一步控制和优化奠定了技术基础。改造后的新流程在工业上得以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模拟和工业运行的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工艺CO2脱除率从改造前的约60%上升至99%以上,氨也得到有效的脱除,处理后废水体系pH值降至7以下。确保了随后酚的脱除率比改造前酚脱除率提高30%以上,使处理后废水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要求。该文提出的改造流程为解决煤气化废水处理领域内困扰人们的脱酚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案例。
王芳,芦清新[9](2009)在《炼油厂含硫污水催化氧化脱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含硫污水催化氧化脱硫机理,通过试验,考察不同催化剂、催化剂加入量、风速、反应时间、含硫污水温度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王雪梅,高玲[10](2008)在《关于酸性水汽提装置节能降耗的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酸性水汽提装置塔顶、侧线、塔底三股物流特性的分析以及合理的使用,探讨装置节能降耗的技术改进。
二、沧州炼油厂含硫污水汽提技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沧州炼油厂含硫污水汽提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硫磺回收装置的分析、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酸水汽提工艺 |
1.1.1 单塔加压汽提 |
1.1.2 双塔加压汽提 |
1.1.3 单塔常压汽提 |
1.2 硫磺回收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硫磺回收装置国内研究现状 |
1.2.2 硫磺回收装置国外研究现状 |
1.3 尾气处理工艺 |
1.3.1 低温克劳斯法 |
1.3.2 还原吸收法 |
1.3.3 选择性催化氧化法 |
1.4 催化剂的主要类型 |
1.4.1 硫磺回收催化剂 |
1.4.2 Claus尾气加氢催化剂 |
1.4.3 硫磺回收及尾气加氢催化剂主要牌号 |
第2章 对酸水汽提装置模拟优化改进 |
2.1 酸水汽提部分概况 |
2.2 酸性水汽提部分工艺流程 |
2.3 对酸水汽提塔原理分析 |
2.4 对酸水汽提塔模拟 |
2.5 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2.6 塔操作参数对净化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2.6.1 热冷进料比对净化水氨含量的影响 |
2.6.2 塔顶采出量对净化水氨含量的影响 |
2.6.3 侧线抽出量对净化水氨含量的影响 |
2.6.4 热进料温度对净化水氨含量的影响 |
2.6.5 优化计算 |
2.7 结论与建议 |
第3章 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硫回收部分优化与改进 |
3.1 硫磺回收部分概况 |
3.2 硫磺回收部分工艺流程 |
3.3 对硫磺回收工艺原理分析 |
3.4 对硫磺回收部分进行模拟 |
3.4.1 建立燃烧炉模型 |
3.4.2 建立废热锅炉模型 |
3.4.3 建立反应器模型 |
3.4.4 建立冷凝器模型 |
3.4.5 模拟硫磺回收部分 |
3.5 物料衡算 |
3.5.1 燃烧炉物料衡算 |
3.5.2 废热锅炉物料衡算 |
3.5.3 反应器物料衡算 |
3.5.4 冷凝器物料衡算 |
3.6 能量衡算 |
3.6.1 燃烧炉能量衡算 |
3.6.2 废热锅炉能量衡算 |
3.6.3 反应器能量衡算 |
3.6.4 冷凝器能量衡算 |
3.7 硫磺回收模拟结果对比 |
3.8 对影响硫磺回收率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 |
3.8.1 燃烧炉温度对硫磺产量的影响 |
3.8.2 空气进气量对硫磺产量的影响 |
3.8.3 一二级反应器出口温度对硫磺产量的影响 |
3.9 结论 |
第4章 尾气处理装置的模拟 |
4.1 尾气处理工艺的选择 |
4.2 SSR尾气处理工艺 |
4.3 尾气处理部分模拟 |
4.3.1 物料守恒 |
4.3.2 能量守恒 |
4.4 总硫磺回收率的计算 |
4.5 硫磺回收整套装置工艺流程 |
第5章 对加氢反应器的设计 |
5.1 加氢反应器的选型 |
5.2 催化剂的选择 |
5.3 结构尺寸的确定 |
5.3.1 催化剂体积的填充量 |
5.3.2 加氢反应器壳体的设计 |
5.3.3 加氢反应器催化剂的填充高度 |
5.3.4 加氢反应器壳体厚度的设计 |
5.3.5 加氢反应器总高、封头的设计 |
5.3.6 压力试验及强度校核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工艺流程图 |
(2)炼油厂酸性水和酸性气处理工艺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酸性水处理工艺 |
(1) 酸性水来源和性质 |
(2) 蒸汽汽提法处理酸性水 |
3. 酸性气处理工艺 |
(1) 酸性气来源和性质 |
(2) 酸性气制备硫氢化钠 |
4. 国内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5. 结语 |
(3)120万吨/年污水汽提装置节能降耗之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含硫污水汽提技术分析 |
2 原因分析 |
3 从优化工艺操作着手降低装置能耗 |
4 通过设备定期检维修,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来降低装置能耗 |
5 从污水汽提产品利用方面提高产品利用达到节能降耗 |
6 结语 |
(4)石油化工企业含硫污水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炼厂含硫污水预处理技术 |
2.1 重力沉降 |
2.2 破乳除油 |
2.3 聚结除油 |
2.4 旋流除油 |
3 炼厂含硫污水脱硫除臭技术 |
3.1 汽提法 |
3.2 氧化法 |
3.3 化学沉淀法 |
4 结语 |
(5)含硫污水汽提装置中除油措施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重力沉降技术 |
1.1 破乳剂 |
1.2 增设过滤器 |
1.3 增设分布器 |
2 油水分离器 |
3 旋流分离技术 |
4“罐中罐”技术 |
5 结论 |
(7)提高污水汽提净化水质量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进一步提高净化水质量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
1.1 净化水中NH3-N含量控制逐步严格 |
1.2 含硫含氨污水中H2S、NH3的浓度发生变化, 组成逐步复杂化 |
2 实施“污水分储分炼”的可行性 |
2.1 工艺设备采用的技术 |
2.2 开发注碱汽提新工艺 |
2.2.1 注碱汽提脱除净化水NH3-N含量的机理 |
2.2.2 注碱汽提工艺加碱量的确定与效果 |
3 实施“分储分炼” |
3.1 含硫污水的“分储” |
3.2 含硫污水的“分炼” |
4 含硫污水“分炼分储”对降低净化水中NH3-N含量的效果 |
5 污水汽提装置净化水回用的输送技术 |
6 遗留问题的探讨及下一步工作 |
6.1 遗留问题 |
6.2 下一步工作 |
6.2.1 原料污水的进一步“分储”管理 |
6.2.2 Ⅲ污水汽提装置增上注碱专用设施 |
(8)80t/hr煤气化废水处理流程改造、控制与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所用到的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煤气化废水处理的紧迫性 |
1.1.2 煤气化废水处理方法现状 |
1.1.3 本文研究的工业背景 |
1.2 废水脱酸、脱氨技术进展 |
1.2.1 空气氧化法 |
1.2.2 水蒸汽汽提法 |
1.3 化工过程模拟技术进展 |
1.3.1 流程模拟概念、分类及组成 |
1.3.2 流程模拟的进展 |
1.4 化工过程控制研究进展 |
1.4.1 过程控制含义 |
1.4.2 过程控制特点及意义 |
1.4.3 过程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的发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全流程模拟 |
2.1 废水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
2.1.1 体系的化学和相平衡模型 |
2.1.2 汽提塔与精馏塔模型 |
2.2 老流程模拟 |
2.2.1 老流程工艺简介 |
2.2.2 脱酸塔K01 模拟及分析 |
2.2.3 萃取塔E01 分析 |
2.2.4 溶剂汽提塔K02 模拟及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程改造与关键设备设计 |
3.1 改造技术思路 |
3.2 单塔加压侧线脱氨技术 |
3.2.1 工艺原理 |
3.2.2 案例分析 |
3.2.3 单塔工艺运行初步分析 |
3.3 单塔工艺设计 |
3.3.1 煤气化废水组成特点 |
3.3.2 固定铵的处理 |
3.3.3 基础数据 |
3.3.4 设计参数分析 |
3.3.5 主要操作参数分析 |
3.4 全流程分析 |
3.4.1 改造后流程工艺 |
3.4.2 改造后全流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程控制与数据采集 |
4.1 单塔动态模型 |
4.2 单塔控制方案确定 |
4.2.1 备用控制方案提出 |
4.2.2 PID参数整定 |
4.2.3 控制方案的确定 |
4.3 计算机系统及组态 |
4.3.1 DCS简介 |
4.3.2 系统逻辑结构 |
4.3.3 监控系统HMI实现功能及组态 |
4.4 运行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提塔性能指标软测量模型的建立 |
5.1 软测量技术 |
5.2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建模原理 |
5.3 软测量模型的建立 |
5.3.1 辅助变量选择 |
5.3.2 数据采集和数据预处理 |
5.3.3 回归模型 |
5.3.4 软测量模型的校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实施与工业运行分析 |
6.1 工业实施 |
6.2 改造流程物料平衡分析 |
6.3 改造流程能量平衡分析 |
6.4 改造前后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炼油厂含硫污水催化氧化脱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催化氧化脱硫机理 |
2 胜利炼油厂含硫污水排放控制指标 |
3 试验内容 |
3.1 试验流程 |
3.2 试验基质 |
3.3 试验方法 |
4 试验结果及讨论 |
4.1 不同催化剂的脱硫效果 |
4.2 催化剂加入量对脱硫效果影响 |
4.3 风量对催化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 |
4.4 反应时间对催化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 |
4.5 温度对催化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 |
5 胜利炼油厂重油加氢装置含硫污水的处理效果 |
(10)关于酸性水汽提装置节能降耗的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流程 |
2 酸性水汽提装置节能降耗措施 |
2.1 塔顶酸性气的合理利用 |
2.2 侧线产品的综合利用 |
2.3 塔底产品净化水的综合利用 |
3 结论 |
四、沧州炼油厂含硫污水汽提技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硫磺回收装置的分析、设计与优化[D]. 周迪.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2]炼油厂酸性水和酸性气处理工艺简述[J]. 盛丽丽. 当代化工研究, 2017(05)
- [3]120万吨/年污水汽提装置节能降耗之优化[J]. 王颖杰. 化工管理, 2016(28)
- [4]石油化工企业含硫污水处理技术[J]. 党争光,马楠,杨磊.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4(07)
- [5]含硫污水汽提装置中除油措施及应用[J]. 路蒙蒙. 化学工程师, 2012(08)
- [6]酸性水汽提装置生产技术[J]. 范子昌. 山东化工, 2012(08)
- [7]提高污水汽提净化水质量的探索[J]. 刘燕敦.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2(05)
- [8]80t/hr煤气化废水处理流程改造、控制与运行[D]. 冯大春. 华南理工大学, 2009(10)
- [9]炼油厂含硫污水催化氧化脱硫技术研究[J]. 王芳,芦清新.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9(08)
- [10]关于酸性水汽提装置节能降耗的技术探讨[J]. 王雪梅,高玲. 当代化工,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