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石油能源战略和安全体系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玉[1](2020)在《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资源形势的不断变化,世界各国围绕着全球资源控制权进行着激烈博弈,部分国家则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资源供求形势的不断变化,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及配套措施体系,在高效开发利用海外资源的过程中成效显着。在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组成的良性互动机制下,日本政府主导的海外资源开发支援体系发挥着对内稳定资源供给、保证资源安全,对外增强日本资源开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这对于中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及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近年来,中国资源开发国际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以石油、天然气为主,逐步扩展到了煤炭、电力、风能、生物质燃料、核能、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西方国家恶意狙击、资源民族主义影响以及国际资源市场剧烈波动的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特点鲜明、成效显着的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作为研究对象,以国际投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外交理论、国际地缘政治理论为支撑,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特征、实施过程及体系构成,重点研究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经济、外交、技术等措施,并通过评价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措施的成效,总结其经验,并对我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简要回顾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形成历程,系统梳理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及战略体系实施现状,分析得出,日本获取海外资源的形式从单纯购买,逐渐转变为融资开发、合作开发及自主开发,且自主开发比率在不断上升,在战略布局上通过几十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动和政策演变,已经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海外资源布局,其海外资源的开发和并购遍布世界各大洲。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经过形成、确立、完善阶段,目前已形成扶持领域全面无缝隙、扶持力度强;政府引领、行政法人协调、企业组织实施,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资源外交全方位的战略体系特点。(2)重点探讨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分析得出,作为组织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加强各参与机构的内部协作;作为经济措施,具体包括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等财政援助措施,投融资、债务担保等金融援助措施,实施备用金制度、税费特别扣减制度、税收抵免制度、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等税收援助措施,以及设立资源能源综合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等保险援助措施;作为外交措施,包括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实施发挥技术、产业优势的资源外交策略,以及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加强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作为技术措施,包括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实施技术支持与咨询及技术人才培养,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以及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理性评估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研究证明,推进措施的有效实施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提升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在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方面,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得出的结果是,在总效率分析上,1995、2005、2012这三个年份效率最高,此外,从2013年到2018年也体现出规模报酬递增,说明资源产出的增加比例是大于政府的投入增加比例,即政府的政策措施达到了提高资源开发效率的效果,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中也可以发现除了2016年之外,其它年份都表现出较高水平。(4)借鉴日本海外资源战略推进措施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海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建议。建立一套包括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有效联动的海外资源开发国际化战略体系,以政府牵头做好开发前期合作关系的确立,做好人力资本、技术安全、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保障;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海外资源开发活动,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除产业链上的行政垄断现象,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提高资源开发企业的公关能力建设,加强与资源国的深度合作,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做好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林梦[2](2019)在《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洲是我国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和对外投资目的区域,在中非石油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模式,并且推动中非石油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国际能源格局不断调整,发达国家对非洲石油合作战略布局逐步加强,非洲国家对石油合作监管更趋严格,对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提出了诸多挑战,深入开展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综合评价研究,对准确把握非洲国家石油投资合作发展环境,推广“一体化”经营合作发展模式,持续发挥“一体化”经营合作优势推动中非石油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的影响因素,从资源禀赋、合作基础、外向型经济依存度、双边合作机制、监管环境和合作风险等6个方面21个指标构建了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相关模型分析得出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排名靠前,为优先开展“一体化”经营合作的目的国。同时,对排名靠后的国家可以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对评价结果负面影响较大的评价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找准合作经营的重点阻力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两国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此外,在国家层面,应从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政策协同、推动多双边协定商签、促进经贸合作园区发展、加强舆论宣传和企业海外行为规范等角度提供政策保障,在企业层面,应从完善“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升“一体化”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提高海外经营透明度、强化合规管理等方面促进“一体化”经营合作模式的逐步完善,为中非石油合作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将“一体化”相关理论引入中非石油能源合作研究领域;二是构建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提供投资环境分析工具;三是提出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发展路径及保障体系。
彭华[3](2019)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最早应溯及人们对重化工业产业体系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反思。而随着新产业革命的兴起,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的燃油车在技术上逐步走向成熟并实现了商业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也因之渐行渐丰。身为港人,目睹祖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迭出、市场起伏,深感相关研究亟待深化。特别是,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家庭大型消费品,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宠,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蓬勃发展,在东部沿海多地形成高度集聚的生产基地。而与此同时,传统的燃油车既有技术成熟的市场信任,也有优势产能的留恋固守,那么,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究竟如何,其空间分布是否有章可循,是本文探讨的目标和出发点。已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问题的研究,可以大而分之为三个主要领域:其一,关于新能源汽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其二,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研究;其三,关于政策激励与消费支撑等主要影响要素的研究;其四,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特征的研究。总体而言,关于已有研究尚未将关注点放在空间分布的研究上,相关资料梳理多为数据整理而缺乏深入的总结。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年至2008年的技术验证与科技示范期。第二阶段是2009年至2012年的“十城千辆”一期。第三阶段是2013年至2015年“十城千辆”二期。第四个阶段是2016年至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已经达到了1256000辆,为2014年年销售量的16.80倍。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2.2%,为2011年的55倍。无论产销量还是市场份额都居世界首位。在动力电池、电动机、充电桩、整车技术等领域,中国也在迅速崛起,但仍然存在诸多技术难关亟待攻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过去传统燃油汽车生产基地的空间布局,但是又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东北地区仅有吉林省一家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同时,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集中在我国华东、中南以及西南地区。其中,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最多是华东地区,共有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89个,其中山东省以23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排名全国省份第一。中南地区为42家,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广东等省份。西北地区的有12家,主要集中于陕西、甘肃等省份。西南地区有31家,其中四川14家。从省级层面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四个省份;华中地区的湖北省;华南地区的广东省;西北地区的陕西省;西南地区的重庆。新能源汽车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要素,包括研发与制造基础、技术与知识溢出、政策与地区经济、消费市场接近性等四个方面。从研发和制造基础来看,原来具有传统燃油汽车的区域有较好的人力资本积累,有研发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产业支撑,且有着完善的配套产业链,利于企业自身供应链的把控和成本控制。从技术与知识溢出来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聚集起到了正向加强作用。新能源汽车对各种制造以及信息化技术要求更高,专业技术人才之间、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当地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支撑,作用较为突出。从政策与地区经济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意味着前瞻性的产业政策引导必不可少;而其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受当地政府在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市场准入上的扶持政策影响甚大。从消费市场接近性来看,区域市场分割的现实使新能源汽车厂商主动选择主要消费市场所在区域,而这些地区主要是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地方财政有足够的资金对道路、充电桩等公共设施进行投资。此外,当地的气候与地形也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在该地区的销量。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东北与西部地区往往不具备集聚发展的区位优势。而通过计量分析,我们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R&D经费、相关政策的数量均对新能源产业集聚有正向加强作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起到决定性作用;较高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具有排斥作用。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看,本文从市场规模、政策走向、技术趋势等方面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论证。发现我国目前燃油政策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削弱了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预测2020年与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分别到达820万辆与3940万辆。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市场规模将会带动充电桩、光伏、风电产业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结合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判断,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将会倾向于优化产业结构,保证产业高质量发展;单一技术路径被多种路径并行发展模式取代;补贴政策继续实行“退坡机制”,并在一段时间以后补贴政策或全面退出。最后,本文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充满必要性与机遇性,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还能为我国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为了更好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创新推广新能源汽车方式提升市场购买需求;第二,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第三,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第四,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五,完善配套产业建设与售后保障固废回收机制。
远承研[4](2019)在《从结构性权力的视角浅析我国十八大以来的石油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转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尝试摆脱传统的石油领域地缘政治的讨论方法,借助国际政治经学大师苏珊·斯特兰奇(Susan Strange)的结构性权力理论中的权力定义和权力结构的四重性(即安全安全结构、生产结构、信用结构和知识结构),重新定义石油领域能源安全,并结合一些重要石油国家政策和企业战略,考察该能源安全定义下我国自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我国石油领域的发展现状。本文所依托的参考资料主要来源有以下三个:第一是用作方法论参考来设定各章节基本命题的国际政治理论参考资料,以苏珊·斯特兰奇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着作(即《国家与市场》等)为主,以及其他国际关系学(比如理查德·罗斯科罗斯Richard Rosecrance的《权力与抑制:中美关系的共同愿景》等)和宏观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的理论着作为辅;第二是用作数据性质和相对应结构性权力质性判断的石油能源报告。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来自我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于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8》,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2018年石油领域信息概括》,以及来自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以下或简称为‘BP’)的《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数据报告2018》。另有一些含有相关数据的石油以及其他能源类报告基本来自国际能源署数据库(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Database);第三是用作参考的我国能源政策和企业战略。其中以国务院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政策性文件(如《能源领域“十二五”规划》和《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和企业战略性文件(如中石油的《2018企业责任报告》等)为主。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以石油领域相关数据性质的归纳、总结和有限演绎为依托,为我国在短期内能源供需矛盾难以弥合的不利条件下,在中长期最终实现清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效(指初级能源向次级能源转化过程中的高效率,结构性权力理论体系中的生产权力结构),充裕(信用权力结构),自给自足(安全权力结构)且自力更生(知识权力结构)的开发利用能源,或者说实现结构性权力定义下能源安全的一种“理想状态”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具体讲,这个石油领域“理想状态”的意指是,在上述四重结构中权力总和为零的临界点,其定义为:能在任意时间以适宜的形式,充足的数额和合理的价格获取或在本国境内直接取得,或在境外取得但是完全由本国有资本掌控,且全部由本国加工冶炼的原油。同时,从原油勘探开始到成品的运输和销售的全链条均使用拥有本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该定义既可以被理解成是基于结构性权力理论,提出的一个为斯特兰奇理论体系中核心问题“Cui Bono”(即’为了谁’)提供的一种答案,又可以被理解成是对一些基于传统关系性权力(relational power)的能源安全定义(比如,理查德·罗斯克罗斯在其《权力和约束:中美关系的共同愿景》中给出的定义和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在《霸权之后: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中给出的定义)的一种内涵上的丰富。如此,本文将以一种非地缘式的研究方法,力图证明石油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转型能从何种程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就应是结构性权力理论框架内,信用结构和知识结构(或者说是我国石油资本的国际化和石油相关技术自主创新水平)而不是安全和生产结构下的关键政策战略能从何种程度得到落实,即尽管石油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的相关问题讨论永远无法摆脱地缘政治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可能远远低于此类讨论的普遍认知。因此,在石油领域的相关研究中,结构性权力理论的视角应作为地缘政治相关研究中的一种参照,为地缘政治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启发的具体的方向。
魏硕[5](2020)在《中国石油安全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年均GDP增长率是世界之首。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三大产业对GDP的拉动是“二、三、一”模式,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补给,石油作为“工业血液”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支撑作用。石油作为一种天然能源,受地理位置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分布不均的特点,同时作为一种战略能源,对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应该高度重视石油安全,对中国石油安全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保障石油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中国石油进口现状进行了分析,得知中国是石油短缺的国家,石油对外依存度为百分之七十左右,进口来源地集中,石油运输方式主要为途径马六甲海峡的海运。其次,从内外部两个角度出发对影响石油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内外部供给因素和内部需求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选取了本文对中国石油安全度进行评价的指标。然后,对中国石油安全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熵值法确定了影响石油安全度因素的权重,并建立了评估石油安全度的数据模型,对中国石油安全度近年来走势进行了评估,发现中国石油安全度近年来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走势,并在2016年达到峰值。最后,在总结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石油开采技术、国际政治关系、能源结构、石油价格和运输路径五个角度,对提高中国石油安全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应提升开采技术水平、增强能源外交、优化能源结构和优化运输方式等。
赵帅[6](2018)在《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影响因素及其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石油能源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当前中国原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与此同时,据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4月份全国石油进口量达到每日740万桶,超过美国每日720万桶的进口量,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石油能源进口国。众所周知,石油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石油生产开发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石油市场、同行业之间日益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我国石油能源生产开发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实施石油能源物流低成本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新形势,这对于保障国家石油能源安全、优化石油资源配置、降低整体效率、提升石油生产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针对石油能源物流成本的研究相关学者虽有涉猎,但是仍处于初步探讨阶段。为此,我们需要对这一课题进行更为前瞻性的研究和探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学界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对石油能源物流成本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第一章,对国内外石油能源物流成本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介绍了文章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通过对我国石油能源进口情况、主要来源地、发展状况及物流网络布局现状分析,构建基于陆海域统筹战略的石油能源物流网络及优化流程图。第三章,综合影响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的因素及因素链,借助ISM分析方法将影响因素体系划分成多级递阶模型分层次分析,找出影响石油能源物流成本的不同层次原因。第四章,借助决策与实验评价实验室方法(DEMATEL)分析方法,从仓储因素、需求因素、人为因素、产品因素、配送因素、政策因素、开发因素、运输因素8个维度,对影响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结构分析,建立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分别计算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原因度,并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找出影响我国石油物流成本的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第五章,通过前面部分分析的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并在借鉴国外物流成本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诸如加强石油能源物流成本管理意识、培养高素质石油能源物流成本管理人才、构建高效率的石油能源物流系统等措施。第六章,总结全篇论文。
赵帅,李学工[7](2017)在《基于DEMATEL方法的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提升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竞争力,借助DEMATEL分析方法,从产品因素、开发因素、运输因素、仓储因素、配送因素、其他因素6个维度,对影响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结构分析,建立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分别计算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原因度,分析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找出影响我国石油物流成本的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优化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管理的措施。
王福全[8](2017)在《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因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结构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存在着极大的冲突与矛盾。作为工业经济支撑的石油工业,如何以生态文明为统领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一条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之路,是人类改善与自然生态关系的最佳选择。本文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创新管理、科技创新和生态文化创新等多个角度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具体个案,详细地剖析我国石油工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实施管理流程优化方案的具体做法,对石油工业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为实现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通过对生态文明视阈下石油工业发展绿色环保经济、低碳循环经济和科技创新经济所进行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再结合具体的个案进行分析,得出石油工业企业要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才是实现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采取实证调研的方法,利用一些相关的数据统计对影响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对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详细界定与评价。通过宏观分析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及特征进行的详细研究,再结合石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具体实践以此界定我国石油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最终建立起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指导和微观管理实践结合的科学管理指标体系。通过具体的战略指导与微观实践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我国石油工业系统及其所处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等方面来论述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选择有代表性的个例进行生态化管理流程优化和企业文化创新的分析,剖析石油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从个性到共性的方法认识论,确定得出石油工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本文根据当前世界油气发展的整体评价及趋势预测,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对石油工业今后实施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参考基础。
惠凯[9](2017)在《中美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共生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国民经济成长的命脉。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石油能源消费大国,存在能源博弈,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对于两国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推进,应对世界能源安全挑战极具重要意义。故此本文选择中美在能源博弈中的共生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本文梳理了中美能源博弈中存在的共生基础,分析了不同时段中美能源博弈中共生环境的演变,在研究共生基础、共生环境的基础上得出了中美能源博弈中的共生模式已由中性共生模式向互利共生模式转变。在综合分析中美石油能源进口、共生基础、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中美能源博弈中的共生机制,研究发现,中美能源博弈中的共生机制是随着在共生基础逐渐增多稳固、共生环境逐渐优化、共生模式逐渐转向互利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和完善的。目前,中美在能源博弈中已经创立了立体的能源合作共生机制。主要包括国际多边合作共生机制、中美双边能源合作共生机制。未来,中美能源博弈中的共生机制要朝向纵深发展,稳固共生基础、优化共生环境、保持互利共赢的共生模式以减少分歧、加强合作,实现中美在能源博弈中的互利共赢。全文共有六大部分,各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阐明了文章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介绍了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中美两国在能源博弈中的共生基础。从传统能源消耗、能源自由流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了中美能源博弈中共生基础的单元在增加,中美在能源安全领域合作的强能在增大。第三章研究分析了中美在能源博弈中共生环境的变化。从不同时段、不同地域分析了中美能源博弈中共生环境的不同,优化共生环境是无疑是加强中美能源合作的重点。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中美在能源博弈中共生模式的演化。根据第二章、第三章的研究,分析了中美能源博弈中的共生模式经历了中性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竞争共生、互利共生五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分析了中美能源博弈中的共生机制的演进。研究了中美能源博弈中共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与共生基础、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的关系。分析了中美在能源领域的国际多边合作共生机制和双边合作共生机制。第六章是结论与讨论部分,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美能源博弈中共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与共生基础、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的关系。提出了深化中美能源合作机制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展望了未来中美能源合作的远景。
薛姣[10](2017)在《现阶段我国石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素有“工业血液”的美誉,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效、稳健、可持续发展,我国对石油消费的需求将不断提升,但我国也不得不面临着石油资源储量少、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高、石油消费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及石油消费的效率仍有待提升等问题。文章在总结借鉴国内外学者已有的关于石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命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结合我国石油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石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对策:(1)自1990年以来,我国石油能源消费强度系数是持续快速下滑的,由1980年该指标为1.84万吨标煤/亿元降到2015年0.08万吨标煤/亿元,这直接说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升,石油能源消费的有效率大幅度提升;自1991年以后,我国石油消费弹性系数基本保持着一个比较稳步的上升,上升趋势既说明我国石油消费需求在提升,从侧面显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仍然任重道远,石油消费的效率仍需提升;(2)国内生产总值、石油消费、资本投入总量、劳动力使用数量四个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协整关系,其中:我国石油的消费量与国民经济增长是呈正向相关关系,且石油消费每增长1%,我国GDP的增长幅度为0.23%,且回归结果显着,虽然石油消费的系数为正,但是其系数并不大,说明石油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限;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可知,现阶段我国石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依旧明显,但是其边际效率在下降,这说明我国应该提高石油的利用效率。(3)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互为Granger因果的关系,即石油消费的增长拉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也加速了石油消费量的提升。(4)随着新能源的研发与推广,我国石油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将会逐步降低。在此情况下,文章提出加快“开源”建设的进程,搭建可持续性的能源供给体系、加强“节流”研发与推广,提升石油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加大“风险”防控的力度,构建多元化石油资源供给体系三大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对我国石油能源战略和安全体系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石油能源战略和安全体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内容和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主要不足 |
第2章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和理论基础 |
2.1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 |
2.1.1 资源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
2.1.2 海外资源开发的概念界定及形式 |
2.1.3 资源外交的概念界定 |
2.2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
2.2.2 国际投资理论 |
2.2.3 资源外交理论 |
2.2.4 国际地缘政治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背景及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1 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 |
3.1.1 对海外资源依赖度不断加大 |
3.1.2 海外资源开发面临新的挑战 |
3.2 战后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2.1 战后30年海外资源开发情况 |
3.2.2 20世纪90年代之后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布局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确立及实施现状 |
4.1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4.1.1 1950~1960年代:探索阶段 |
4.1.2 1970~1980年代:初步形成阶段 |
4.1.3 1990年代:确立阶段 |
4.1.4 21世纪后:完善阶段 |
4.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特点 |
4.2.1 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体系 |
4.2.2 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和企业三者良性互动体系 |
4.2.3 全方位资源外交体系 |
4.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现状 |
4.3.1 在中东地区的实施现状 |
4.3.2 在非洲地区的实施现状 |
4.3.3 在其他地区的实施现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措施 |
5.1 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 |
5.1.1 领导机构 |
5.1.2 服务机构 |
5.1.3 推进机构 |
5.1.4 执行机构 |
5.2 加强各职能机构的内部协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济措施 |
6.1 财政政策措施 |
6.1.1 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 |
6.1.2 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 |
6.2 金融政策措施 |
6.2.1 金融政策的具体内容 |
6.2.2 金融政策的具体成果 |
6.3 税收政策措施 |
6.3.1 实施备用金制度 |
6.3.2 实施税费特殊减免制度 |
6.3.3 实施税费抵扣制度 |
6.3.4 实施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 |
6.4 保险政策措施 |
6.4.1 设立海外事业资金贷款保险 |
6.4.2 设立海外投资保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外交措施 |
7.1 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 |
7.1.1 以加强高层往来为引领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
7.1.2 以技术资金援助为手段树立良好国家友好形象 |
7.1.3 积极利用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开发空间 |
7.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外交措施的效果 |
7.2.1 中东地区资源开放程度及合作模式 |
7.2.2 日本在中东地区的资源外交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技术措施 |
8.1 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 |
8.1.1 石油天然气资源 |
8.1.2 金属矿产资源 |
8.2 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 |
8.2.1 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2.2 金属矿物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2.3 煤炭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3 技术支持及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
8.3.1 技术支持 |
8.3.2 开放技术中心实验室 |
8.3.3 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
8.4 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与人才培养 |
8.4.1 提供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 |
8.4.2 实施技术转移 |
8.4.3 举办产油气国技术人员研修 |
8.4.4 向资源国提供资源信息 |
8.4.5 提供专门面向海外的技术教材 |
8.5 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8.5.1 采取节能激励政策 |
8.5.2 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 |
8.5.3 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 |
9.1 资源开发权益方面的成效 |
9.1.1 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 |
9.1.2 提高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 |
9.1.3 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 |
9.2 资源开发效率方面的成效 |
9.2.1 模型与方法介绍 |
9.2.2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收集 |
9.2.3 结论与分析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10.1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验教训 |
10.1.1 经验 |
10.1.2 教训 |
10.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10.2.1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 |
10.2.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10.3 积极推进中国海外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
10.3.1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3.2 行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3.3 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 石油经营合作模式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石油企业“一体化”经营研究 |
1.3.2 关于石油产业“一体化”价值增值研究 |
1.3.3 关于石油产业“一体化”合作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科学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预期创新成果 |
2 理论基础 |
2.1 经济学理论 |
2.1.1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
2.1.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管理学相关理论 |
2.2.1 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核心能力在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
2.2.2 内部市场理论:市场机制与企业机制的融合 |
2.3 本章小结 |
3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发展历程 |
3.1.1 第一阶段:巩固基础阶段(1993-1996年) |
3.1.2 第二阶段:探索发展阶段(1997-2002年) |
3.1.3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03-2008年) |
3.1.4 第四阶段:成熟完善阶段(2009年至今) |
3.2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发展现状 |
3.2.1 中非石油贸易总量不断提升 |
3.2.2 合作范围不断扩展 |
3.2.3 合作主体日趋多元 |
3.2.4 合作方式逐步优化 |
3.3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取得成效 |
3.3.1 保障我国石油能源安全 |
3.3.2 提升我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 |
3.3.3 有效推动国家战略建设 |
3.3.4 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 |
3.4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存在问题 |
3.4.1 缺乏从整体层面的统筹考虑 |
3.4.2 对非洲“一体化”投资环境研判不足 |
3.4.3 主导企业的“一体化”带动能力有待提高 |
3.4.4 “一体化”协同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
3.4.5 “一体化”发展推进有待平衡 |
3.4.6 企业“一体化”经营管理还需提高 |
3.4.7 相关配套服务支撑尚显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石油产业“一体化”经营合作国际经验借鉴 |
4.1 发达国家石油产业“一体化”发展路径 |
4.2 发达国家石油产业“一体化”主要经验 |
4.2.1 兼并重组是“一体化”主要途径 |
4.2.2 持续加大后向“一体化”的投入 |
4.2.3 不断拓展前向“一体化”的深度 |
4.2.4 强调地域差异区别实施“一体化”策略 |
4.2.5 建立与“一体化”经营配套的管理体系 |
4.2.6 石油资源国积极开展“一体化”经营 |
4.3 对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的启示 |
4.3.1 进一步加强中国石油企业“一体化”经营能力 |
4.3.2 持续发挥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优势 |
4.3.3 注重提高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水平 |
4.3.4 加强非洲重点国家“一体化”合作推广策略分析 |
4.3.5 重视“一体化”经营合作中规模与效益的平衡 |
4.4 本章小结 |
5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环境分析 |
5.1 存在机遇 |
5.1.1 非洲石油资源储量丰富 |
5.1.2 油企竞争转为供应链“一体化”竞争 |
5.1.3 中非经贸合作区不断发展 |
5.1.4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非合作 |
5.2 面临挑战 |
5.2.1 东道国监管要求日益提高 |
5.2.2 发达国家强化非洲石油战略 |
5.2.3 非洲资源国非市场风险增加 |
5.3 本章小结 |
6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 |
6.1 指标体系构建概述及依据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筛选依据 |
6.1.3 定量化处理 |
6.1.4 两层指标体系 |
6.2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六要素指标体系 |
6.2.1 “六要素”指标体系 |
6.2.2 具体指标解释 |
6.3 非洲重点国家“六要素”指标分析 |
6.3.1 东道国石油资源禀赋条件 |
6.3.2 中非产业合作基础 |
6.3.3 东道国外向型经济依存度 |
6.3.4 中非双边合作机制 |
6.3.5 东道国监管政策环境 |
6.3.6 东道国经营合作风险 |
6.4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综合评价 |
6.4.1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6.4.2 样本及指标选取 |
6.4.3 “一体化”经营合作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 |
6.5 重点国家推广策略分析 |
6.5.1 莫桑比克 |
6.5.2 坦桑尼亚 |
6.5.3 乌干达 |
6.6 本章小结 |
7 进一步完善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模式及保障措施 |
7.1 构建新时期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体系 |
7.1.1 总体目标 |
7.1.2 构建原则 |
7.1.3 基本架构 |
7.2 推动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的保障措施 |
7.2.1 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 |
7.2.2 企业层面的发展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和亮点 |
8.2 存在不足与今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能源汽车与可持续发展 |
1.2.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 |
1.2.3 政策激励效果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1.1 能源危机的预见性 |
2.1.2 减少排放的紧迫性 |
2.1.3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升级 |
2.1.4 可持续发展与需求变化 |
2.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相关理论 |
2.3 产业空间集聚相关理论 |
第3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
3.1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介绍 |
3.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
3.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3.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与对比 |
3.2.1 国内外新能汽车整车技术现状 |
3.2.2 国内外动力电池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3.2.3 国内外电动机技术发展现状 |
3.2.4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对比分析 |
第4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分布 |
4.1 中国汽车产业空间分布情况 |
4.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空间分布情况 |
4.2.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布局情况 |
4.2.2 新能源汽车销地分布情况 |
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
4.3.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现状总览 |
4.3.2 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发展现状 |
第5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要素 |
5.1 研发与制造基础 |
5.2 技术与知识溢出 |
5.3 当地政策的引导 |
5.4 消费市场接近性 |
5.5 中国新能源汽车集聚因素的实证研究 |
5.5.1 数据的获取与指标的建立 |
5.5.2 模型的建立 |
5.5.3 模型结果分析 |
第6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瞻 |
6.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预测 |
6.1.1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影响因素的灰度分析 |
6.1.2 基于Bass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保有量预测 |
6.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走向 |
6.3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判 |
6.4 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1.1 发展规划政策 |
7.1.2 技术与能源限制性政策 |
7.1.3 配套基础设施政策 |
7.1.4 推广与补助政策 |
7.2 国外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1 美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2 日本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3 德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3 国际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对比分析 |
7.4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7.4.1 创新推广新能源汽车方式提升市场购买需求 |
7.4.2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
7.4.3 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 |
7.4.4 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
7.4.5 完善配套产业建设与售后保障固废回收机制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从结构性权力的视角浅析我国十八大以来的石油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摘要(英文)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安排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主要参考数据 |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结构性权力的四重性和本文研究中的四重命题 |
第三节 研究领域和对象的选择 |
第四节 以结构性权力理论重新定义能源安全 |
第五节 数据和参考资料来源 |
第三章 安全结构 |
第一节 定义和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原油供给侧安全权力的流失 |
第三节 原油需求侧与供给侧安全权力流失的关系 |
第四节 我国原油进口侧的结构调整 |
第五节 油价问题初探 |
第四章 生产结构性权力 |
第一节 “由谁生产”? |
第二节 “为谁生产”和“以何种方式和以何种条件生产” |
第五章 信用权力结构 |
第一节 “以油代币”现象的实质和收益 |
第二节 结算货币中的人民币和美元之争 |
第六章 从知识结构出发探寻我国石油能源领域前路 |
第一节 知识结构与其他权力结构的关系和我国短期内的石油能源窘境 |
第二节 以权力结构重新审视我国中期能源愿景 |
第三节 知识结构的问题引出的“电代油”和长期能源结构转型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结论概述 |
第二节: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5)中国石油安全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石油进口现状 |
2.1 石油进口来源地及规模变化 |
2.1.1 石油进口来源地变化及地区分布 |
2.1.2 世界石油分布与中国石油进口规模变化 |
2.2 石油进口依存度 |
2.2.1 国内石油生产及消费现状 |
2.2.2 石油对外依存度 |
2.3 石油运输路径 |
第三章 影响中国石油安全度因素分析 |
3.1 内部因素 |
3.1.1 石油储备量 |
3.1.2 对石油定价影响力 |
3.1.3 石油运输路径及方式合理性 |
3.1.4 石油进口来源地集中度 |
3.2 外部因素 |
3.2.1 政治因素 |
3.2.2 石油来源地风险 |
第四章 影响中国石油安全度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石油安全评价指标 |
4.1.1 石油可持续供给指标 |
4.1.2 石油需求指标 |
4.2 变量选取 |
4.2.1 石油安全度模型选取 |
4.2.2 变量选取 |
4.3 数据分析 |
4.3.1 研究对象数据说明 |
4.3.2 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 |
5.1 研究结论 |
5.2 提升石油安全度的对策 |
5.2.1 提升开采技术,加大页岩油开采量 |
5.2.2 强化能源外交,增进政治互信 |
5.2.3 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替代能源利用率 |
5.2.4 多措并举,稳定石油价格 |
5.2.5 提升管道运输占比,提升路径安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影响因素及其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石油能源物流发展状况及运输网络流程 |
2.1 引言 |
2.2 石油能源进口、来源地及物流网络布局现状分析 |
2.2.1 我国石油能源进口情况 |
2.2.2 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构成分析 |
2.2.3 我国石油进口物流网络布局现状分析 |
2.3 我国石油能源进口物流网络及流程 |
2.3.1 石油能源进口物流网络构成体系 |
2.3.2 石油能源进口物流流程 |
2.4 我国石油能源物流发展状况 |
2.4.1 石油能源物流发展不均衡,物流成本高 |
2.4.2 石油能源物流运输方式特殊,运输成本高 |
2.4.3 石油能源安全性要求高,物流管理过程复杂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ISM方法的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
3.1 引言 |
3.2 ISM基本分析原理和步骤 |
3.3 石油能源物流成本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构建 |
3.3.1 确定影响因素,列举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
3.3.2 建立可达矩阵 |
3.3.3 进行区域划分和级间划分 |
3.3.4 建立结构模型及模型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DEMATEL方法的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DEMATEL方法介绍与实施步骤 |
4.3 石油能源物流成本影响因素的识别 |
4.4 基于DEMATEL方法的石油能源物流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石油能源物流成本控制及优化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石油能源物流成本控制及优化策略 |
5.2.1 强化石油企业内部员工物流成本管控意识 |
5.2.2 加强石油能源运输和配送成本管理工作 |
5.2.3 重视仓储管理在成本管控中的有效作用 |
5.2.4 建立科学合理的石油能源财税补贴政策 |
5.2.5 构建有效的石油能源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
5.2.6 开拓石油供应渠道实现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 |
5.2.7 寻求海上运输线路替代方案降低石油能源物流风险成本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7)基于DEMATEL方法的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文献综述与评述 |
2 石油能源物流成本影响因素的识别 |
3 DEMATEL方法介绍与实施步骤 |
4 石油能源物流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5 对策及建议 |
5.1 构建有效的石油能源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
5.2 加强石油能源运输和配送成本管理 |
5.3 重视仓储管理在成本管控中的作用 |
5.4 建立科学的石油能源财税补贴政策 |
5.5 强化石油企业员工物流成本管控意识 |
6 结论 |
(8)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引言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定位 |
1.1 生态文明的哲学意蕴 |
1.1.1 可持续发展观念 |
1.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
1.1.3 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
1.1.4 生态文明与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
1.2 生态文明与石油工业发展关系分析 |
1.2.1 生态文明与能源需求增长相互影响因素 |
1.2.2 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定和影响因素 |
1.2.3 能源安全下的国内生产消费与需求发展分析 |
1.3 生态文明建设与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1.3.1 其他跨国能源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分析 |
第2章 产业生态化与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 |
2.1 我国油气能源资源的配置情况分布 |
2.1.1 我国油气能源资源格局分布 |
2.1.2 我国油气资源地区的能源流动分析 |
2.2 发展油气能源资源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
2.2.1 油气能源生产过程的资源节约战略 |
2.2.2 能源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与经济增长 |
2.2.3 经济可持续下的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 |
2.3 我国石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
2.3.2 协整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2.3.3 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正相关的可行性 |
2.3.4 总收入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研究分析 |
2.3.5 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解决方案 |
2.4 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
2.4.1 石油工业生态文明的解决方案 |
2.4.2 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所可能的解决方案 |
第3章 石油工业科技生态化战略研究定位 |
3.1 生态科技创新的理论分析 |
3.1.1 生态科技创新的产生背景与内涵 |
3.1.2 生态科技创新动力机制 |
3.1.3 生态科技创新与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 |
3.2 生态科技创新能力与石油工业协调发展 |
3.2.1 生态科技创新能力与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3.2.2 生态科技创新人工因素对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3.2.3 生态科技创新是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3.3 生态科技创新促进石油工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
3.3.1 全方位多角度地营造石油企业的生态科技创新 |
3.3.2 石油企业的生态科技创新要从战略高度进行统筹 |
第4章 生态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 |
4.1 石油公司的管理生态化的战略实施背景 |
4.1.1 石油公司管理流程优化再造的背景 |
4.1.2 加强经营管理形成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 |
4.2 石油公司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的内涵与优点 |
4.2.1 管理流程优化再造的基本内涵 |
4.2.2 管理流程优化再造的优点 |
4.3 石油公司管理流程优化的做法 |
4.3.1 成立各级管理流程优化再造委员会 |
4.3.2 分析再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
4.3.3 管理流程的优化与再造 |
4.3.4 优化管理制度的创新和规范优势 |
4.3.5 加强优化管理流程制度的执行 |
4.4 单体石油公司生态优化管理所产生的成效 |
4.4.1 管理生态化使企业工作效率得到了快速提高 |
4.4.2 管理生态化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
4.4.3 管理生态化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
4.4.4 积累了经验,使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得到巩固提高 |
4.5 管理生态化的内部管控运营模式 |
4.5.1 海外石油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应用背景和法律要求 |
4.5.2 内部控制管理是深化公司内部管理的必然要求 |
4.5.3 公司快速业务发展要求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
4.6 海外石油公司优化管控制内涵与特点 |
4.6.1 内部优化管控的内涵 |
4.6.2 内部优化管控的特点 |
4.6.3 明确职责权责,建立内部优化控制组织体系 |
4.6.4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内部优化控制环境 |
4.6.5 优化风险评估流程,提升风险应对管理水平 |
4.6.6 优化信息系统控制措施,降低信息安全管理风险 |
4.6.7 建立完善改进优化内部管控体系 |
4.7 海外石油公司的内部优化管控成效 |
4.7.1 优化内部管控确保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
第5章 石油工业文化生态化发展战略定位 |
5.1 我国石油工业文化生态化相关问题分析 |
5.1.1 我国石油工业文化生态化的内涵与定位 |
5.1.2 我国石油工业文化生态化历史定位 |
5.2 我国石油工业文化生态化的系统结构 |
5.2.1 企业文化: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经济基础的文化生态 |
5.2.2 外来文化:国外石油企业在我国发展的文化生态 |
5.2.3 海外文化: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后的文化生态 |
5.3 我国石油工业文化生态化主要问题分析 |
5.3.1 行业文化的特色文化仍需要提升 |
5.3.2 文化塑造在促进品牌竞争力上仍显不足 |
5.3.3 我国石油海外文化的战略定位不够清晰 |
5.3.4 我国石油工业文化生态化工作体系不够健全 |
5.4 我国石油工业文化生态化未来发展战略 |
5.4.1 我国石油工业文化生态化国际战略定位 |
5.4.2 我国石油工业文化生态化企业文化定位 |
5.4.3 我国石油工业文化生态化社会责任定位 |
5.4.4 我国石油工业文化生态化品牌战略定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美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共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美是能源需求大国 |
1.1.2 中美能源安全与资源民族主义崛起 |
1.1.3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能源地缘政治研究 |
1.3.2 中美能源安全研究 |
1.3.3 中美能源博弈研究 |
1.3.4 共生机制研究 |
1.3.5 中美能源共生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2章 中美在能源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共生基础 |
2.1 中美是能源消耗大国 |
2.2 确保能源自由流动 |
2.3 维护能源安全 |
2.3.1 资源民族主义 |
2.3.2 海盗与恐怖主义 |
2.3.3 能源价格 |
2.4 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在能源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共生环境演变 |
3.1 1949-1992 年中美在能源博弈中的共生环境 |
3.1.1 1949-1971 年中美在能源博弈中的共生环境 |
3.1.2 1972-1992 年中美在能源博弈中的共生环境 |
3.2 1994 年以来中美在能源博弈中的共生环境 |
3.2.1 1993-2001 年中美在能源博弈中的共生环境 |
3.2.2 2002-2014 年中美在能源博弈中的共生环境 |
3.2.3 2014 年以来中美在能源博弈中的共生环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在能源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共生模式演化分析 |
4.1 中性共生模式 |
4.2 偏利共生模式 |
4.3 偏害共生模式 |
4.4 竞争共生模式 |
4.5 互利共生模式 |
4.6 中美能源博弈共生模式的演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在能源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共生机制分析 |
5.1 中美在能源博弈中的双边合作共生机制 |
5.1.1 战略层次合作共生机制 |
5.1.2 决策层互信共生机制 |
5.1.3 能源立法合作交流机制 |
5.1.4 职能部门合作共生机制 |
5.1.5 双边企业交流合作机制 |
5.2 中美在能源博弈中的多边合作共生机制 |
5.2.1 OPEC框架下的中美能源合作共生机制 |
5.2.2 IEA框架下的中美能源合作共生机制 |
5.2.3 区域性机构中的中美能源合作共生机制 |
5.2.4 多边气候谈判下中美能源合作共生机制 |
5.3 中美在能源博弈中的共生机制演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现阶段我国石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 |
2、石油消费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2.1 石油消费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石油资源 |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石油消费 |
2.1.3 环保约束下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与石油消费 |
2.2 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2.2.1 石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2.2.2 经济增长对石油消费的作用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我国石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现状分析 |
3.1 我国石油消费的现状分析 |
3.1.1 我国能源消费的结构现状 |
3.1.2 我国石油消费的整体情况 |
3.1.3 消费模式的改变对石油消费的影响 |
3.2 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3.2.1 我国经济增长的总量分析 |
3.2.2 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衡量 |
3.3 我国石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现状分析 |
3.3.1 石油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3.3.2 石油消费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我国石油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样本选择 |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
4.2.1 研究假设 |
4.2.2 模型构建 |
4.3 数据的统计性描述及相关检验 |
4.3.1 样本的统计性描述 |
4.3.2 单位根检验 |
4.3.3 协整性检验 |
4.4 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及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
4.4.1 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
4.4.2 石油消费量与GDP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 |
4.5 我国石油消费的趋势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加快“开源”建设的进程,搭建可持续性的能源供给体系 |
5.2.2 加强“节流”研发与推广,提升石油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 |
5.2.3 加大“风险”防控的力度,构建多元化石油资源供给体系 |
6、致谢 |
7、附录 |
8、参考文献 |
四、对我国石油能源战略和安全体系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D]. 李燕玉. 吉林大学, 2020(01)
- [2]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综合评价研究[D]. 林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D]. 彭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4]从结构性权力的视角浅析我国十八大以来的石油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转型[D]. 远承研.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9)
- [5]中国石油安全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 魏硕. 河北大学, 2020(08)
- [6]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影响因素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 赵帅. 曲阜师范大学, 2018(01)
- [7]基于DEMATEL方法的我国石油能源物流成本影响因素研究[J]. 赵帅,李学工.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7(02)
- [8]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研究[D]. 王福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9]中美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共生机制研究[D]. 惠凯.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10]现阶段我国石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薛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标签:新能源论文; 石油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