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的《玛丽》——对“通往大城市的道路”的分析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的《玛丽》——对“通往大城市的道路”的分析

一、Doris Lessing笔下的Marie——赏析《A Road To The Big City》(论文文献综述)

张勤雪[1](2020)在《成长小说视阈下《天使湾》中佐伊的成长解读》文中研究表明安妮塔·布鲁克纳(1928-2016)是一位着名的英国当代犹太裔女作家,她在1984年斩获英国小说最高成就奖——布克奖。此外,她也因其出色的文学造诣于1990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她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成功塑造了多位孤独寂寞又才华横溢的独立女性形象,如《杜兰葛山庄》中的伊迪斯·霍普、《开始人生》中的露丝·韦斯。事业与婚姻、家庭责任与个人自由之间的两难徘徊始终是安妮塔·布鲁克纳创作的主旋律。她的第20部作品《天使湾》延续其创作特点,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又一位典型的布鲁克纳式人物,整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佐伊从天真到成熟的自我成长之旅。迄今为止,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我们发现学者们对《天使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孤独”主题以及女性主义视角,而忽视了这部小说作为一部成长小说的本质属性。因此,从成长小说角度对这部作品的解读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以《天使湾》为研究对象,借助成长小说的理论框架,对小说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进行解读。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安妮塔·布鲁克纳及其小说《天使湾》,陈述其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简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正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理论基础部分,简要介绍成长小说的起源、发展,及其包含的三大要素:经典成长模式、成长引路人、顿悟。以下三章分别从上述三要素对《天使湾》中主人公佐伊的成长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解读。第二章分析主人公佐伊的成长过程。佐伊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天真、困惑、成熟。其天真主要表现在对宿命论的信仰、对绝对自由的憧憬;其困惑主要表现在对爱情的迷惘、对家庭责任与个人自由的挣扎;其成熟主要表现在对真爱的追求、与生活的和解。第三章探析成长引路人对主人公佐伊精神成长的外在影响。其中消极引路人对佐伊的成长起到负面作用,但让她吸取教训,走向成熟;积极引路人和自然神灵对佐伊的成长起到正面作用,推动佐伊的成长。第四章分析主人公佐伊的震撼性顿悟及自发性顿悟,进而探究佐伊精神成长的内在因素。结语部分点明各章节相互贯连,同时剖析小说开放式结局的深刻内涵,并简述本论文的写作意义。《天使湾》如同布鲁克纳仔细打磨的一面折射镜,企图让成长者深切体悟成长的奥秘。本文谨从成长小说角度梳理佐伊精神成长的过程并探索其精神成长背后的深层原因,旨在深化对《天使湾》成长主题的理解,揭示布鲁克纳对女性成长问题的深切关注。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学界进一步研究安妮塔·布鲁克纳的作品提供借鉴,同时为正在经历成长困惑的人提供启发与灵感。

闫琳[2](2019)在《简·里斯小说中的地方与身份》文中提出简·里斯(1890-1979)的文学地位具有经典性与边缘性并存的特点。里斯是克里奥尔白人后裔,出生于西印度殖民地,后来移民欧洲。流亡与家园的丧失造成了她身份认同的困境,也让她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无所归属感。因此,地方与身份的主题在其作品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将地方理论与空间的视角相融合,以里斯创作中最为突出的三地——英格兰、法国与西印度为线索,探讨其三部代表作中地方与人物身份认同的交织与互动、矛盾与冲突、斗争与反抗的主题。本文借用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讨论,认为地方的特质是物质性与抽象性并存,更具有突出的混杂性与流动性;其意义的产生既来自于个人和群体的情感与体验,又是一种社会生产与建构。在被个体及其所属群体定义与建构的同时,地方也会反过来塑造个体身份和群体身份。在本文的讨论框架中,地方是空间性和社会性的复合体,因此空间可以被看作地方结构的组成部分,特定地方之下的空间更具有其独特的属性。地方与空间二者互为定义,互相嵌套,不可分割。在传统的里斯研究中,其早期以欧洲为背景的现代主义作品与以西印度为背景的后殖民代表作往往被割裂开来,而以地方为线索将能够从整体上呈现出其作品中一以贯之的对地方的深刻感悟及其对创作的驱动。第一章主要以《黑暗中的航行》为研究对象,从里斯笔下的西印度克里奥尔女性他者入手,探讨人物与作为地方的英格兰和英国身份认同的冲突主题。在小说中,英格兰的自然景观与城市空间在主人公的感知中具有同质性与排外性等特质,并且以拟人化的形态对其表现出敌对与施虐倾向。帝国空间对克里奥尔女性所展现的这种敌意来自于其种族、民族与性别身份的越界。与此同时,主人公对殖民地“家园”的回忆令帝国空间与加勒比的地理、空间和场所相互叠加与渗透,产生强烈的冲突与对立,也使殖民历史的记忆在帝国中心成为一种在场。这种空间的并置与对立与克里奥尔女性多重身份之间的冲突构成一种呼应。由于被殖民地“家园”与宗主国同时排斥在外,主人公只能以阈限身份在阈限空间中辗转,无所归依也无法解脱。小说体现了作者对帝国空间与英国身份所蕴含的暴力与规训的批判。第二章聚焦《早安,午夜》中女性都市漫步者在巴黎的都市空间实践,讨论里斯呈现出的边缘群体对帝国的展示与消费空间的反抗,及其对帝国资本主义所进行的批判。与男性都市漫步者在城市空间实践中所天然具有的自由与匿名性相比,女性漫步者在(半)公共空间与场所受到凝视与特殊的行为准则对其身份的规训,也在消费场所深陷被年龄、阶级、国籍、女性气质等条件所定义的女性身份的焦虑之中。展示空间及其权力机制使女性漫步者与其所观察到的贫困底层人群、被物化的女性以及来自于欧洲与殖民地的流亡边缘群体获得一种身份的共通性。作者通过呈现地点本身的混杂性与模糊性,与人物不确定的身份构成呼应。二者共同暗示了通过身份表象进行判断的种种错位,也使边缘群体获得通过身份改造与伪装的独特反抗方式。第三章以“逆写帝国”的代表作品《藻海无边》为研究对象,以小说中的三处庄园为线索,讨论里斯笔下的西印度地方与人物如何对殖民统治与他者化进行反抗以重获身份。小说中的白人殖民者将西印度殖民地的地方景观种族化与性别化,并将其投射在殖民他者的身份之上。在将殖民地与殖民地女性他者化的同时,殖民者也同时受到二者的吸引,被自身的身份纯洁性受到污染的恐惧所支配。为了实现对他者身份的规训,殖民者对空间进行掠夺与掌控。而在空间的争夺与身份的反抗之中,殖民地象征殖民统治的庄园与花园以趋向野性与荒芜的姿态抵抗驯化,孕育了殖民地国家独立与新生的种子;被囚禁与剥夺了身份的殖民地他者也在帝国的中心摧毁了作为帝国权威象征的庄园,重获身份记忆,重返魂牵之地。里斯对加勒比地区的景观、(解)殖民历史与被殖民者错综复杂身份的刻画构成了对帝国与殖民话语的颠覆,也奠定了其作为后殖民经典作家的地位。从帝国的中心到殖民腹地,里斯的三部作品都呈现出地方与身份同样的流动与不定的特质,体现了作者对任何单一的种族、民族、性别、阶级身份认定与评判标准的挑战与批判。而她所书写的迁移体验与错位感,以及身份的迷失、模糊、混杂与去中心化,也预示了一种全球化时代的生存体验与后现代的生存状况,在这一点上,里斯不仅是跨界的,也是跨时代的。

阮文金[3](2018)在《An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Marie’s awakening in A Road to the Big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文中研究说明Some scholars thinks that the novel A Road to the Big City by Doris Lessing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Marie ’s fall,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it shows Marie ’s awakening is a rising process, which can be seen from, the change of her words, the shift of her behavior and the variation of her choices. By the analysis, it calls on the independence and awakening of female.

梁思怡[4](2018)在《空间承载的多元融合:《三四五区间的联姻》的空间解读》文中研究指明多丽丝?莱辛是20世纪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被誉为“英国文坛常青树”,是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莱辛连绵的意蕴和深厚的思想贯穿于她文学创作的始终。她是一位史诗作者,她以其怀疑的态度、激情和远见,清楚的剖析了一个分裂的文化。身为人文主义者的莱辛,她始终关注人类的命运以及重大的社会问题,为人类在分裂的文明中探寻出路,三四五区间的联姻便是她思考的结晶之一。《三四五区间的联姻》是莱辛太空小说五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讲述发生在外太空三个区间联姻的故事。本文将从空间的角度出发,主要采用加布里尔?佐伦和列斐伏尔的观点,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本空间三个方面来解读小说中由疏离走向融合的进程,透过空间叙事艺术,进一步挖掘这部作品的丰富蕴含。首先,本文从小说的物理空间入手分析各个区间疏离的原因。故事发生在外太空三个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区间,每个区间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三四五区是依次递降的地域景观:三区坐落在许多城镇的中心高地,是明静安宁的乌托邦。四区海拔较低,地势平坦,是全民投入军事化的父权制国家。五区则是低洼之地,生活环境恶劣,烧杀抢掠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三个区间依次递降的物理景观凸显人物所处环境的不同,从而体现出地志的文化差异以及背后所蕴含的社会空间的差距,这些差异也成为了三个区间分裂的根源。其次,从小说的标题联姻入手,探讨三四五区间联姻之后社会空间的改变所引发的广源的蝴蝶效应。不同区间之间的联姻不再是二元交流而是多元的沟通,它不仅意味着社会空间的杂交和错位,更承载着更为宏大的融合现象。这种融合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两性之间的融合。莱辛独具匠心地经营了两段婚姻,男女双方最终的平等,是在他们放下自己的固执而去用心体会对方得来的。第二是自我与精神的融合。交织的婚姻空间触发了主体的自我沉思,加强了他们真实的自我探寻。第三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小说的开篇呈现出三个区间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平等的关系和区域之间的流通加速了问题的化解。这些一一展现莱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探索。最后,通过言语文本中所表示的内容作用于空间,最终产生文本空间。作品中各种叙事技巧都是取得叙事结构空间化的手段。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不同的叙事视角进行相互转换,会建构出不同的文本空间,使得小说的整个文本空间呈现出一定的深度性。小说中大量对民间文学的互文对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的发展,主题的点化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小说的叙事声音充满了辩证性,让历史变得更加真实。在叙述者所言背后,埋藏着的是更为深刻且隐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正是这些手段在表达和深化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从疏离到融合的过程。

王叶娜[5](2018)在《鲍恩早期小说的压抑空间与社群困境表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伊丽莎白·鲍恩(1899-1973)是20世纪杰出的盎格鲁-爱尔兰作家、现代小说家及短篇小说作家。鲍恩以其十部长篇小说,十三部短篇小说集,及各种评论、戏剧、传记等非小说形式作品丰富着现代文学世界。鲍恩的作品致力于展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体验,生动塑造了没落的盎格鲁—爱尔兰贵族、漂泊的都市人和异化的中产阶级等人物群体。鲍恩的小说探讨了人物的迷失、衰落、错位、幻灭和异化等困境主题,关注他们战时的生存状况,深切关照人物内心。作为英籍爱尔兰作家,鲍恩自童年时期便往返于英爱之间,生活的颠沛流离丰富了她对空间与困境的体验和表征。本论文旨在系统研究鲍恩早期小说的压抑空间和社群困境表征。本研究选取了鲍恩早期创作的三部小说,即《最后的九月》(1929)、《向北方》(1932)和《心之死》(1938),借用文化地理学、城市空间和家园研究等理论,探讨两战期间社群人物的生存困境,揭示作品的空间艺术与空间隐喻。本论文的观点是:无论是孤立的、衰退的殖民景观,还是流动的亦或静止的城市空间,或是割裂的、异化的家庭空间,文本所呈现的多重压抑空间是小说中人物群体困境的隐喻再现;鲍恩用空间元素塑造人物群体:爱尔兰殖民景观中的盎格鲁—爱尔兰贵族群体,穿梭于城市空间错位的都市人群体和异化的伦敦上层中产阶级家庭,关注他们的战时生存困境,展现悲悯情怀。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除绪论与结论之外,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探讨《最后的九月》中盎格鲁—爱尔兰贵族群体衰落困境和爱尔兰荒凉孤绝的殖民景观表征。本研究借用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融入历史、身份、民族等要素用以解读爱尔兰殖民景观的疆域身份和后殖民性。本章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论证:首先,盎格鲁—爱尔兰孤立、隔绝的殖民景观寓指英国殖民者与当地爱尔兰民众之间的阶级隔阂与文化分层,并以此展现盎格鲁—爱尔兰贵族群体的杂交、割裂、矛盾的身份特质和他们经受的身份困惑、文化矛盾及政治危机等多重困境。其次,殖民地景观的退化,其宅邸、庄园、工厂的毁坏,是殖民势力末日来临前的征兆。本章在盎格鲁-爱尔兰贵族社群困境呈现与地理景观表征之间建立了联系,增强了鲍恩作品的视觉呈现,同时表达了对此人物群体的悲悯。第二章论证了《向北方》中都市人两战期间日常生活的错位困境和城市空间表征。本研究借用了英国约翰·厄里旅流动性观点,西美尔的西方都市社会学理论和福柯的异托邦思想,从现代城市空间的流动性与静止性特征入手,揭示现代都市生活的流动性、片段性和迷失性,探讨都市人的无根性与自我消解的困境。首先,现代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促使城市空间流动多变,都市生活充满喧哗与骚动。城市居民有房可居却无家可归,只能试图在异托邦寻求精神家园。其次,无论何种形式的穿梭运动,小说中人物的环形移动轨迹和其精神的静止都加速了人物自我消解的过程,人物的自我毁灭是这一过程的终极表现。本章研究把人物置于流动、变化的城市空间,为都市人社群困境解读提供了一种动态的视角,展现了战后现代都市生活的易变性与不确定性。第三章探讨了《心之死》中现代上层中产阶级家庭的异化困境与割裂的家庭空间表征。本研究运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中的矛盾空间观点、巴什拉的家园诗学,深入其家庭空间内部机理,直面家庭空间的碎片化与排他性,探讨现代中产阶级家庭失联隔阂、冷漠疏离、沟通障碍等异化问题。首先,小说中的家庭空间充斥着各种对立因子:冰冷与温暖,寂静与喧哗,黑暗与光亮等,使得家庭沟通遭遇重重障碍,年轻一代遭遇失联困境。其次,这些矛盾对立的空间之间曾尝试越界协商,寻求沟通,却常常以一种非友好的方式,如私人领域的侵犯,或非现实的途径,如梦境与幻想。当然,这些非诚意的协商均已失败告终。心已死,他们停滞的、萎缩的家庭生活,以及婚姻的异化是现代都市成年人难以改变的日常生活状态,这种疾病在战前伦敦四处蔓延,无法治愈。本章研究对伦敦家庭空间内部进行了可视化、全景式和解构式探究,深入家园机构内理,感悟人物内心,批判现代家庭日益孤立,日渐冰冷的异化状态。论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鲍恩早期小说的不同社群的困境问题及其多重空间艺术表征。本研究探讨了衰落的盎格鲁—爱尔兰贵族社群,错位、无根的都市居民和异化的上层中产阶级家庭的各种历史、文化、身份、伦理等困境问题。文本空间视角从广袤的爱尔兰殖民地转向伦敦城,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外部空间走向内部空间,人物的迷失、孤立、衰落、错位、异化等困境通过孤绝的殖民地景观、令人迷失的城市空间和割裂的家庭空间等建构得以更隐喻表征。本研究在困境解读与文本空间之间建立关联,充分论证了鲍恩小说中的压抑空间是人物社群困境的隐喻表征。很遗憾小说中鲍恩并未为之寻求出路,她的人物被判处终生监禁,不得解脱。也很遗憾此研究只涵盖了鲍恩的部分空间呈现,也只涉及到鲍恩的部分作品,其作品拥有更广阔的空间探讨价值。本论文以“心已死”来结束本次论证未免残酷,但希望以此对身陷困境的现代人略表关怀,期待安宁。

王慧庆[6](2015)在《从二元对立角度分析多丽丝·莱辛的《这原是老酋长的国度》》文中研究指明多丽丝·莱辛,素有“文坛老祖母之称”,是一位具有世界声望的当代杰出女作家,继伍尔夫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女作家,也是史上诺贝尔文学奖最高寿的获奖者。她一生留下不少着作,并且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这篇论文将从二元对立的视角分析多丽丝·莱辛的非洲短篇小说集《这原是老酋长的国度》。这片文章可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框架,多丽丝·莱辛非洲短篇小说中的二元对立和结论。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这部分主要介绍写这片文章的背景、目的、重要性和篇章结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是对多丽丝·莱辛本人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的介绍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其本人及作品的研究现状。许多对莱辛的作品研究集中在莱辛的长篇小说及其写作技巧、从心理分析角度出发的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结构和主题、作者自身以及多丽丝莱辛文学成就的综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结构主义和二元对立的文学理论。结构主义起源于语言学理论,如今在文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二元对立被看作结构主义中人类哲学、文化和语言的基础组成部分。第四部分主要从二元对立角度分析多丽丝·莱辛的《这原是老酋长的国度》。这个部分可分为六个小部分:第一部分白人与黑人的对立包括白人对黑人之间的不公平地位以及白人对黑人的压迫;第二部分人类与自然的对立包括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的对立,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与自然的对立以及不合理的工业活动与自然的对立;第三部分男性与女性的对立包括白人男性对黑人女性的性压迫以及黑人男性对白人女性的性别歧视;第四部分是个人的社会地位与内在思想的对立;第五部分是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最后一部分是颠覆与传统的对立。通过这些对立表达了想要建立白人与黑人,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主要概括总结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通过对二元对立进行分析,可以理解多丽丝·莱辛非洲短篇小说中的隐藏意义,也就是建立白人与黑人,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性。总而言之,在任何时代,建立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陆晶[7](2015)在《《野草在歌唱》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作为新兴起的翻译研究领域中“文化转向”的一支重要力量,它将性别因素纳入到翻译中,用新的视角审视了翻译中的“忠实”、“对等”、“译者的隐身”等概念。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女性主义意识,把翻译看作彰显女性身份的政治行为及争取译者和女性地位的一种手段,从全新的性别视角研究翻译,揭示译者性别差异对翻译的重要影响作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源自加拿大,其代表人物有巴巴拉·戈达尔德、雪莉·西蒙和路易斯·冯·弗洛图等。女性主义翻译者提倡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策略,主要的翻译策略有增补、前言和脚注、劫持等。而本论文的选材《野草在歌唱》是诺贝尔文学奖女性得主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和成名作,是第一部直接表现南部非洲种族隔离题材的小说,充满浓烈的女性主义色彩。这部小说在中国目前只有两个译者翻译,并且他们是一对父女——王蕾(真名王科一)和一蕾(真名王蕾)。首译本和修订本相隔40多年,它们分别出版于1956年和1999年。作者将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选取这两个版本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以原文为参照从两个译本中选取具有明显差异的语料进行比较研究,旨在证明男女译者在翻译同一部作品时女性译者的女性意识更强烈。

蔡小丽[8](2014)在《迷惘·探索·突围 ——论《七姐妹》中的知识女性》文中研究指明英国当代着名的小说家、评论家和编辑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以擅长描写其同时代的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而蜚声英国文学界。受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德拉布尔特别关注知识女性的命运与生活处境。她描写开放上进但又孤独局促的知识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生活窘境与困惑及其为争取独立自主和实现自我价值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并力图为当代妇女找到一条理想的生活道路。本文以波伏娃的女权主义思想为理论依据,着力考察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反映当下英国知识女性对生活与追求的思考的力作《七姐妹》。贤妻良母坎迪达·威尔顿、声名狼藉却仍充满斗志的作家朱莉娅·乔丹及年轻的语言治疗专家埃伦·威尔顿等三位女性角色是本文重点研究的知识女性,指出她们是具有自我意识、不懈追求自我价值的知识女性。坎迪达,走出婚姻寻求独立,追求“自我”和家庭之间的平衡。朱莉娅探寻“自我”与职业之间的中间地带,即从自己和坎迪达之间的姐妹情谊中寻求立足点。而艾伦,已经超越了知识女性单向的自我追求,在不懈探索女性自我身份的同时,寻找女性走出命定生活的方式。三位知识女性执着追求自我价值,突破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在当代英国男性中心的社会中经历知识女性的精神突围、自我发现和自我追求,展现现代知识女性斗争从“他者”到主体的心路和情感历程。本文进而探究她们觉醒的女性意识,这一意识说明任何意图探寻实现完整自我的知识女性必须遵从其自我本性,知识女性需要承担自我角色的责任。通过表现《七姐妹》中知识女性在寻求自我实现的路途中敏感而激烈的内心冲突,德拉布尔为知识女性在找寻和树立自我价值提出合理的建议或可能的出路,即通过将自然和社会意识有机融合来完成自我建构。德拉布尔对知识女性命运的思考有助于其同时代的英国当代知识女性认识自身价值,寻求自身解放。

苏晓珍[9](2014)在《多丽丝·莱辛的《非洲故事集》的叙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近代最着名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作家。1950年,莱辛发表了她的处女作《青草在歌唱》,这部小说因深刻揭露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和种族矛盾而引起强烈反响,莱辛由此一举成名。继《青草在歌唱》之后,莱辛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聚焦非洲问题的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其中就有笔者想在这篇论文里分析的《非洲短篇故事集》。多丽丝·莱辛的这部《非洲短篇故事集》收录了莱辛早期创作的聚焦非洲问题的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在莱辛漫长多产的创作生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它们确立了莱辛在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并且,这些作品的主题一直反复出现在她后来的作品中。可以说,了解她的非洲小说,就了解了她作品的精髓。尽管有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莱辛早期的非洲题材小说进行了多方位的解读和分析,但研究大多是集中在《青草在歌唱》等小说上,且很少有人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这部短篇故事集是如何体现莱辛对殖民主义及种族主义的批判和控诉。本文试着从莱辛“主题与技巧相得益彰”的创作手法出发,以热耐特的叙事话语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这两集非洲短篇故的叙事策略的详细分析,包括叙述者,叙事聚焦及叙事空间来逐步剖析莱辛是如何运用叙事手法揭露和批判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罪恶。通过对莱辛以上叙事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更为深刻地理解莱辛的殖民立场。

李素杰[10](2013)在《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解码冯内古特小说中的动物意象》文中认为作为一位美国二战后的重要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1922-2007)在文学批评界引起了不少争议。首先,他乐于以科幻小说的模式讲述故事的做法使得主流批评家将其视为普通的畅销小说家而不予问津。而后,虽然1969年《五号屠场》发表后,评论界开始注意到他所展现的独具一格的后现代叙事技巧,但是其作品中的悲观情绪和面对死亡和灾难时的狂笑仍然令很多学者不解。他们把他定位为黑色幽默小说家、荒诞主义作家,认为他宣传的世界观黑暗、虚无。随着更多作品的问世和他在美国青年中的威望与日俱增,更多的学者开始认真关注冯内古特,而且逐渐意识到他荒诞不经、嬉笑怒骂背后的严肃主题和教化思想。到上个世纪末至今,评论界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冯内古特是一位坚定不移的人文主义者。虽然他对人性的种种谬误口诛笔伐,不吝笔墨,但他从不放弃对人类的希望,总是去发现人性中的善与美,在荒诞、混沌的世界中探寻希望之光。然而,即使在共识之中仍有分歧。虽然很多批评家注意到冯内古特的人文主义不同于传统的人文主义,他们却发现很难用一个名称准确地将其概括归纳。现有尝试,诸如“后现代人文主义”(David2006),“后现代主义的人文主义者”(陈世丹2010),和“厌恶人类的人文主义”(Tally2009)等等,都不能准确捕捉冯内古特对人类爱恨交织的矛盾态度。虽己逝去多年,冯内古特依然活在文学批评界,依然是那个“末日小丑”(Freese2009),一边戏卉着那些想要给他贴上万能标签的人,一边盛情邀请多元、开放的解读。本文无意终结一切争议,而是想为现有研究增加一个新视角。动物意象一直在冯内古特研究中备受冷落,其实它们在冯内古特的小说世界无处不在。通过探究这些动物意象的作用,解码它们背后神秘的信息,并将其与冯内古特的人文主义思想相关联,我们发现,这些动物意象,无论它们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是现实的还是隐喻的,都不仅仅是语言意义上的表现手段,不仅仅为了增添语言的表现力和表达的丰富性而存在。事实上,它们是冯内古特人道主义关怀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冯内古特实现他的人性主题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关于动物角色的重要性的发掘为我们开辟了理解冯内古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途径,它向我们展示了冯内古特思想走向生态人文主义的重要趋势。动物研究为解读动物意象提供了有力的视角和概念,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人文主义。这是一个新兴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人文学科领域,以检视人与动物的关系为核心内容,探究人类在日常生活和文化再现中对待动物的方式以及其中所体现的伦理、文化、政治等蕴含。动物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批判西方哲学传统中,特别是自启蒙运动以来,对动物的歧视态度和伦理压迫。这种基于物种差异的歧视被称为“物种歧视主义”,特别指人类对其他物种的压迫。一般认为,物种压迫常常与种族压迫、性别压迫、阶级压迫以及所有基于差异的压迫彼此勾连,沆瀣一气。在对传统人文主义中潜在的物种歧视主义发起拷问的过程中,动物研究与西方哲学传统中的另一支流,即反人文主义,以及当代人文主义新趋势中呈现出的“动物转向”相交汇融合。三者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弥补人类对大自然和其他物种所犯下的错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在这一点上,他们同时指向人文主义新纪元的到来——生态人文主义。作为一个具有建设性特征的新观念,生态人文主义既有对传统人文主义中自鸣得意的人类优越论的批判,特别是对理性的崇拜和科学主义至上的思想,同时也主张发扬传统人文主义中的进步理念,比如解放、平等、正义等,并把这些理念拓展到非人类动物世界,实现所有生命体的完全解放。生态人文主义还提倡重新定义人类在宇宙以及生态共同体中的身份,以体现从征服到关爱的转变。冯内古特的很多思想都和生态人文主义的观念相契合。首先,冯内古特强烈地意识到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遗余力地对此进行抨击。对他早年生活以及所受影响的探究表明,冯内古特的世界观深受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几次经历的影响,而且他非常喜爱动物,深信动物能够提供比人类朋友更可信赖的友谊。这些有助于我们充分理解他创作中所体现的生态敏感和对动物意象的钟爱。人性批判是冯内古特最为着名的主题,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动物意象在展现这一主题中的作用。本论文的第二章便对人类的食肉行为加以剖析,以此为例揭示冯内古特对人性中的非人性的刻画。在《冠军早餐》、《戏法》、和《格拉帕哥斯群岛》中,杀食动物的情景反复出现,而且作家不惜重墨着意描写,充分表明冯内古特对这一常见行为所蕴含的道德问题的深切关注。从汉堡包生意中的冷漠,到饲养肉用小牛和活煮龙虾中的残忍、贪婪,再到对毫不设防的海岛动物毫无愧意的大肆屠杀,冯内古特为我们展现了一系列人类凶残毕露的画面。在这种原本只用来描述肉食动物的凶残面前,人性的根本定义变得岌岌可危。孤独是冯内古特另一不变的主题。在后工业社会,人变成异化了的孤独幽灵,他们的本体安全感受到严重挑战。为了抗拒孤独,动物伴侣成为他们生存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第三章探讨的便是动物伴侣所反映的现代人类的孤独问题。在《泰坦的女妖》、《冠军早餐》、和《玩笑》中,甚至至亲至爱的人也会反目成仇,形同陌路。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兄妹关系都变得不堪一击,人们只得从宠物身上寻找人际亲密关系的替代。尽管这一视角或显细琐,但以管窥豹,后工业时代人类社会的普遍冷漠和孤独困境可见一斑。《五号屠场》无疑是冯内古特创作生涯的巅峰。在动物问题的处理上,该作也表现出巨大的颠覆性。在这部小说中,物种边界受到严重冲击,人与动物发生身份转换。主人公比利两次被“动物化”:一次是在动物屠宰场中幸免于难,躲过了德莱斯顿轰炸,而这场轰炸无异于毫无意义的屠杀;另一次是在特拉法玛多的动物园里作为地球人样品被陈列展览。在对两次经历的描述中,作家对物种歧视主义的批判显而易见,而对现实生活中隶属于屠宰场与动物园的动物的同情也跃然纸上。与此同时,人自视为“万物的典范”的虚妄被无情地戳穿,人与动物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边界”变得千疮百孔、不堪一击。此外,外星球的引入制造了有效的星际视角,也赋予人一个普通物种的身份——地球人。这与生态人文主义所倡导的人作为生物共同体的普通成员身份无限接近。尽管冯内古特对人性批判有加,但他不是反人文主义者,也不憎恨人类。相反,他对人类怀有深沉的爱,希望能够找到解决人类困境的良方。在这一点上,动物又一次为他提供援助。在《泰坦的女妖》和《格拉帕哥斯群岛》中,人类经历了现实意义上的“成为动物”。博厄斯和克鲁诺分别选择与水星上的岩洞生物和泰坦星上的蓝鸟共度余生;而在《格拉帕哥斯群岛》中,一百万年以后,人类终于摆脱巨型大脑的控制,变成了无忧无虑的两栖动物。通过选择“动物化”和回归动物王国,无论是在现实意义上还是隐喻意义上的回归,人类最终实现了精神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享受到在大自然之中的和平、满足、和谐共存。总之,动物在冯内古特的人性主题中举足轻重,它们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冯内古特人文主义思想的独特品质。同样,生态人文主义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冯内古特对人性批判与倡导并举的做法,同时有效地联接了他的人文主义关怀与他对动物以及生态危机的深切关注。然而,冯内古特本质上还是一个“人类主义者”,按照他自己的解释,也就是特别对人感兴趣的人。他对动物的同情与关注,虽然持久真诚,但更多的是以作为人性的弱点与谬误的反射而出现。遗憾的是,冯内古特在生前未能实现已然在他的思想中勃然萌发的生态人文主义之花的盛放。

二、Doris Lessing笔下的Marie——赏析《A Road To The Big Cit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oris Lessing笔下的Marie——赏析《A Road To The Big City》(论文提纲范文)

(1)成长小说视阈下《天使湾》中佐伊的成长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0.1 Introduction to Anita Brookner and The Bay of Angels
    0.2 Literature Review
    0.3 Thesis Statement
Chapter On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1.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Bildungsroman
    1.2 The Basic Elements of Bildungsroman
        1.2.1 The Classic Plot Pattern
        1.2.2 The Initiation Mentors
        1.2.3 The Epiphany
Chapter Two The Process of Zo?’s Growth
    2.1 The Stage of Innocence
        2.1.1 Her Belief in Fatalism
        2.1.2 Her Desire for Absolute Freedom
    2.2 The Stage of Confusion
        2.2.1 Her Disorientation in Love
        2.2.2 Her Struggle between Responsibility and Freedom
    2.3 The Stage of Maturity
        2.3.1 Her Pursuit of True Love
        2.3.2 Her Reconciliation with Life
Chapter Three Zo?’s Initiation Mentors:the External Factors of Her Growth
    3.1 Negative Initiation Mentors’Influence
        3.1.1 Her Mother’s Improper Guidance
        3.1.2 Her Step-father’s Financial Indulgence
    3.2 Positive Initiation Mentors’Support
        3.2.1 Cottin’s Kindness
        3.2.2 Balbi’s Timely Suggestions
    3.3 The Enlightenment of Natural Spirits
        3.3.1 Stimulation of Sunlight
        3.3.2 Edification of Tranquil Night
Chapter Four Zo?’s Epiphany:the Internal Factors of Her Growth
    4.1 Zo?’s Shocking Epiphany
        4.1.1 The Death of Her Step-father:Undertaking Her Responsibility
        4.1.2 The Death of Her Mother:Understanding True Freedom
    4.2 Zo?’s Spontaneous Epiphany
        4.2.1 Les Mouettes:Deserting Fatalism
        4.2.2 Résidence Sainte Thérèse:Living in the Present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Acknowledgements

(2)简·里斯小说中的地方与身份(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Ⅰ.A Critical Review of Jean Rhys Studies
    Ⅱ.Place and Space Theory in Context
    Ⅲ.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One The West Indian Creole Woman in England:Voyage in the Dark
    1.1 Colliding Spaces
    1.2 Clashing Identities
    1.3 Liminal Spaces,Liminal Identities
Chapter Two The Flaneuse and the Other Paris:Good Morning,Midnight
    2.1 Place and Space of the Female Flaneurie
    2.2 The Exhibited,the Commodified and the Marginalized
    2.3 Place Identity and(Mis)Placing Identity
Chapter Three The Country of Those Who Return:Wide Sargasso Sea
    3.1"Magicked"by the Place, "Magicked"by the Girl
    3.2 House,Garden,Nation:Contending for Space and Identit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3)An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Marie’s awakening in A Road to the Big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2 The change of her words
3 The shift of her behavior
4 The variation of her choices
5 Conclusion

(4)空间承载的多元融合:《三四五区间的联姻》的空间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of Doris Lessing and The Marriages Between Zones Three,Fourand Five
        1.1.1 Introduction of Doris Lessing
        1.1.2 Introduction of The Marriages Between Zones Three,Four and Five
    1.2 Literature Review
        1.2.1 Previous Research on Doris Lessing Abroad and at Home
        1.2.2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Marriages Between Zones Three Four andFive Abroad and at Home
    1.3 Introduction of Spatial Theories
        1.3.1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Theories
        1.3.2 The Spatial Turn in Literature
Chapter 2 Physical Space:Differences Leading to Alienation
    2.1 Reflection on the Natural Landscape
    2.2 Reflection o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hapter 3 Social Space:Communication Contributing to Integration
    3.1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3.1.1 Ben Ata and Al Ith
        3.1.2 Ben Ata and Vahshi
    3.2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Self and Spirit
        3.2.1 Al Ith:Find the True Self
        3.2.2 Ben Ata:Transcend the Paranoia Self
        3.2.3 Dabeeb:Free the Repressive Self
    3.3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3.3.1 The Sources of Ecological Problems
        3.3.2 The Solutions of Ecological Problems
Chapter 4 Textual Space:Disrupting Alienation and Moving Towards Integration
    4.1 Deepening of Textual Space..Shifts of Narrative Focalization
        4.1.1 The Employment of Various Narrative Focalization
        4.1.2 The Shifts of Narrative Focalization
    4.2 Expansion of Textual Space..Intertextuality for Folk Literature
    4.3 Sublimation of Textual Space..The dialectical Narrative Voice
Chapter 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鲍恩早期小说的压抑空间与社群困境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Abbreviations
Introduction
    Ⅰ. Related Critical Survey of Bowen’s Fiction
    Ⅱ. Space and Characters in Bowen’s Fiction
    Ⅲ. The Argum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One The Last September:The Desolation of Colonial Landscape and Decline of the Anglo-Irish Community
    Ⅰ. The Isolation of Anglo-Irish Landscape: Cultural Estrangements of the Anglo-Irish Community
    Ⅱ. The Deterioration of Colonial Landscape: Decline of Colonial Power
Chapter Two To the North:Travels through the Disorienting Urban Space and the Dislocation of City Dwellers
    Ⅰ. Restless Mobility in Metropolis: Rootlessness of Travelers
    Ⅱ. Stillness in Locomotion: Self-Dissolution of Metropolitans
Chapter Three The Death of the Heart: The Segmentation of Domestic Space and Alienation of the Upper-Middle Class
    Ⅰ. Contradictions in Domestic Space: Disconnection of Adolescents
    Ⅱ. Negotiations between Domestic Spaces: Marital Dilemma of Adults
Conclusion
Works Cited

(6)从二元对立角度分析多丽丝·莱辛的《这原是老酋长的国度》(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2.1 Doris Lessing and her Literary Works
        2.1.1 The life of Doris Lessing
        2.1.2 A B rief Introduction to Doris Lessing's Works
    2.2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2.2.1 Studies abroad
        2.2.2 Studies at home
Chapter 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Structuralism
        3.1.1 Abrief introduction of structuralism
        3.1.2 Structuralism in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3.2 Binary Opposition
        3.2.1 The B rief Introduction of Binary Opposition
        3.2.2 Binary Opposi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Chapter Ⅳ BINARY OPPOSITION IN DORIS LESSING'S AFRICAN STORIES
    4.1 The Opposition between the White and the Black
        4.1.1 Unequal status between the white and the black
        4.1.2 The oppression by the white of the black
    4.2 The Opposi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4.2.1 The opposition between human cent rism and nature
        4.2.2 The opposition between unreasonable agricultural activity and nature
        4.2.3 The opposition between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activity and nature
    4.3 The Opposi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4.3.1 The Sexual Oppression by White Men of Black Women
        4.3.2 The Gender Discrimination of Black Men against White Women
    4.4 The Opposition between One's Social Position and One's Ideas
    4.5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the Ideal World and the Real World
    4.6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Subversion and Tradition
Chapter Ⅴ CONCLUSION
WORKS CITED
APPENDIX

(7)《野草在歌唱》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4 Layout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Grass Is Singing
        2.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plot and theme of The Grass Is Singing
        2.1.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Doris Lessing
    2.2 The current studies of The Grass Is Singing in China
        2.2.1 The Current Studies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Grass Is Sing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heory in China
        2.2.2 The Current Stud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Grass Is Sing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n China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
    3.1 Definition of feminism
    3.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feminist movement
    3.3 An Introduction to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Chapter 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Grass Is Singing
    4.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Grass Is Singing
        4.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wo Chinese translators
        4.1.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Grass Is Singing
    4.2 Differences of the executive summary and preface in version 1956 and translator's postscript in version1999
    4.3 Differences of narrative features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Grass Is Singing
        4.3.1 Differences of narrative intonation in degree-terms
        4.3.2 Differences of choices of words
        4.3.2.1 Choices of Appellation
        4.3.2.2 Choices of adjective
        4.3.2.3 Choices of adverb
        4.3.3 Differences of the supplementing and abridgement of words
        4.3.3.1 Supplementing
        4.3.3.2 Abridgement
        4.3.4 Differences of rhetorical devices
    4.4 Differences of depictions of figures
        4.4.1 Depictions of behavior
        4.4.1.1 Depiction of personality
        4.4.1.2 Depiction of manner
        4.4.1.3 Depiction of appearance
        4.4.1.4 Depiction of psychology
    4.5 Summary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Main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8)迷惘·探索·突围 ——论《七姐妹》中的知识女性(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Acknowledgements
致谢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目录
1 Introduction
    1.1 Margaret Drabble and Her Works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Theoretical Foundation
2 Loss of Self-identity: Searching in Predicament
    2.1 Sticking to Angel-in-the -house Tradition
    2.2 Indulging in Rebellion
    2.3 The Otherμ in the Family
3 Pursuing Independence: Awakening of Self-awareness
    3.1 Breakaway from the Cage
    3.2 Re-position of the Self
    3.3 Evasion of the Homeland
4 Persevering in Neutrality: Quest for Self-value
    4.1 Embracing Maternal Love
    4.2 Seeking the Middle Ground
    4.3 Reconstructing Family Bonds
5 Conclusion
Works Cited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多丽丝·莱辛的《非洲故事集》的叙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中文文摘
Introduction
    1 Doris May Lessing
    2 Literaure Review
    3 The Aim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
    4 Structuralism Narratology
Chapter One The Narrator
    1.1 Person
    1.2 Heterodiegetic Narrator and Homodiegetic Narrator
    1.3 Reliable Narrator and Unreliable Narrator
Chapter 2 Narrative Focalization
    2.1 From the Omniscient Narrator's Focalization
    2.2 From a Child or an Adolescent's Focalization
    2.3 The Shiff of Focalization
Chapter 3 Narrative Space
    3.1 The Spatial Shift of Narration in the Novel
    3.2 The Story Space
    3.3 The Psychological Space
Conclusion
References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历

(10)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解码冯内古特小说中的动物意象(论文提纲范文)

Abbreviations
ACKNOWLEDGMENTS
ABSTRACT
摘要
TABLE OF CONTENTS
Introduction
    Ⅰ.Vonnegut in the Critical World:Controversy and Concurrence
    Ⅱ.Theoretical Approaches and Framework
    Ⅲ.Kurt Vonnegut:Writing Toward Ecological Humanism
    Ⅳ.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one Vonnegut Revisited:In an Eeological Context
    Ⅰ.The American Modern Environmental Movement
    Ⅱ.An Ecological View of Vonnegut:Life and Influences
Chapter Two Meat-Eating:A Case of Humanity's Inhumanity
    Ⅰ.Meat-Eating:A Moral Issue
    Ⅱ. For the Sake of "Doodley-squat":Cruelty behind the Hamburger in Breakfast of Champions
    Ⅲ.For the Pleasure of the Palate:Avarice and Atrocity in Hocus Pocus
    Ⅳ.When Humans Are Hungry:Barbarity in Galapagos
Chapter Three Animal Companionship:A Mirror of Human Loneliness
    Ⅰ.The Sirens of Titan:Hatred between Wife and Husband
    Ⅱ.Breakfast of Champions:Estrangement of Father and Son
    Ⅲ.Slapstick:Separation of Brother and Sister
Chapter Four Across the Species Boumdary:Dethroning the "Paragon of Animals"
    Ⅰ.Slaughterhouse-Five:A Story of Blurred Boundaries
    Ⅱ.Survivors in the Slaughterhouse
    Ⅲ.The Man in the Zoo
Chapter Five Homecoming:Return to the Animal Kingdom-In Pursuit of Ecological Integrity
    Ⅰ.The Sirens of Titan:Flying with the Bluebirds
    Ⅱ.Galapagos:Farewell,Big Brain
Conclusion
Works Cited

四、Doris Lessing笔下的Marie——赏析《A Road To The Big City》(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长小说视阈下《天使湾》中佐伊的成长解读[D]. 张勤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2]简·里斯小说中的地方与身份[D]. 闫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3]An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Marie’s awakening in A Road to the Big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J]. 阮文金.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09)
  • [4]空间承载的多元融合:《三四五区间的联姻》的空间解读[D]. 梁思怡.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9)
  • [5]鲍恩早期小说的压抑空间与社群困境表征研究[D]. 王叶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6]从二元对立角度分析多丽丝·莱辛的《这原是老酋长的国度》[D]. 王慧庆.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8)
  • [7]《野草在歌唱》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D]. 陆晶.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8]迷惘·探索·突围 ——论《七姐妹》中的知识女性[D]. 蔡小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 [9]多丽丝·莱辛的《非洲故事集》的叙事分析[D]. 苏晓珍.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5)
  • [10]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解码冯内古特小说中的动物意象[D]. 李素杰.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的《玛丽》——对“通往大城市的道路”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