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生素治疗的新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张芳,刘伊[1](2022)在《如何树立猪场疫病防控新观念》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我国养猪产业规模的逐年扩张,以往散养模式已经逐渐转为集约养殖,加之国外引种渠道的多元化,生猪饲养规模和饲养密度也随时间推移而进一步上升,这也直接使得猪疫病发病成因、致病元素变得更加复杂多样,所以相关从业人员必须结合实际,尽快树立正确猪场疫病防控新观念。
俞峰[2](2021)在《代际学习视角下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工作的高节奏给年轻人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孩子的教养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城市青年普遍面临的困境,祖辈与父辈合作教养已经成为家庭育儿结构的新常态。根据米德的代沟理论,由于两代家长所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根本不同,两代家长的分歧集中表现为祖辈的“经验育孙观“和父辈的“现代育儿观”的排斥对立,双方的矛盾分歧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合作育儿的效果。代际学习作为终身教育领域的学习方式,为不同世代人群产生交互连接搭建了桥梁,在促进积极老龄化、改进代际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因此在提升家庭祖辈与父辈的合作育儿成效,建设学习型家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上海5户家庭中正在参与带孙的祖辈和父辈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代际学习视角下的转化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围绕探究“代际学习在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中的应用方式及其作用”这一目标核心,剖析祖辈与父辈在合作育儿中的角色定位,探讨祖辈与父辈在合作育儿情境中从分歧转化为合作的内容维度,分析转化学习和社会学习在上述内容维度中的具体应用,并基于上述研究最终旨在为提高家庭合作育儿成效提供全方位建议。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概述了家庭个案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祖辈在家庭合作育儿中的角色定位。第三章作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以代际双方的学习个案为依托,以对比为方法,重点分析了转化学习理论在“养育融合”、“合作观念”、“城市融入”三个维度的应用方式和相应特征,并在“养育融合”部分穿插了社会学习理论的作用。第四章是结论和反思章节,5户家庭的合作育儿实践表明:(1)代际学习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合作育儿家庭类型;(2)祖辈和父辈的角色定位是在代际学习中动态调整的;(3)祖辈与父辈主要通过代际学习中的转化学习实现从育儿技能到观念的全面合作;(4)代际学习中的社会学习是祖辈与父辈形成优势互补的辅助渠道。最后,笔者基于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以促进家庭合作育儿成效,搭建合作育儿家庭支持体系为目标,分主体为家庭代际双方、成人教育工作者、政府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意见建议,并对在本研究中取得的收获与反思进行了回顾总结。
张鑫义,王孝武,王贵波,罗超应,郑继方[3](2021)在《转变科学观念,促进“减抗”行稳致远》文中研究说明鉴于2019年我国兽用抗菌药使用量的反弹与2015—2019年兽用中药市场规模(销售额)总体处于萎缩的趋势等情况,在对抗生素滥用的简单化认识误区及其不可替代性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变科学观念,正确认识与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看法。同时提出在抗生素使用方面的辨证与病相结合、促进"减抗"行稳致远的3点建议:(1)走出单一禁限与替代的误区,通过合理应用来"减抗";(2)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让抗生素合理应用有法可依;(3)加强新观念人才培养与培训,促进"减抗"行稳致远。
崔美頔[4](2020)在《健康传播视域下抗生素的认知“神话”与祛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健康问题与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有关。健康问题和人类健康意识也一直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各种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国人对健康信息的关注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有效制止抗生素滥用也是健康传播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抗生素“神话”在某种程度上是国人对其疗效的一种虚假信仰,也是对抗生素的偏见的、不科学的、不理性的一种认知。这使抗生素具有了一种被夸大的、赋予了神秘感的完美形象。在抗生素被神化的过程中,除了复杂的社会背景影响外,各种传播形式也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祛魅”抗生素“神话”就是帮助祛除抗生素的被过度神化的形象,使国人理性、科学的看待抗生素。在诸多影响之下,国人逐渐摒弃了抗生素作为一种“神药”的观念,开始纠正不正确的用药习惯,并树立健康、科学用药意识。本篇论文在健康传播的大视域下以罗杰斯的创新与扩散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为支撑,运用了资料分析法、半结构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社会学研究方法来探讨国人对抗生素认知的变化。论文的结构以抗生素“神话”的建立到对抗生素“神话”的“祛魅”为线索,根据抗生素“神话”的建立、对抗生素的神化过程、抗生素走下“神坛”的契机以及“祛魅”的实践进行论述和说明。在论述的过程中依托不同的媒介载体试图厘清以下问题:抗生素“神话”是如何形成的?抗生素“神话”的建立过程中各种传播形式起到了什么作用?在对抗生素“神话”的“祛魅”实践中各种传播形式又是如何做的?这种“祛魅”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效果?本文共七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第一章从抗生素进入中国的背景入手探讨抗生素“神话”形成的缘起;第二章分析各种传播形式对建构抗生素“神话”的作用;第三章探讨抗生素“神话”走下神坛的原因;第四章分析医疗机构内部的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的“祛魅”实践,试图厘清“怎么祛魅”这一问题;第五章借助访谈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对抗生素神话“祛魅”效果究竟是怎样的。最后一章根据前五章的讨论得出结论。抗生素在中国传播近百年的历史之中,国民对抗生素的认知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从神化抗生素到对抗生素的科学再认知,是国民认知能力的提高,也是健康传播在科学传播大视域下的一种飞跃。
张永远,孙宏慧,郝定均[5](2019)在《脊柱化脓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脊柱化脓性感染是指包括椎间盘炎、椎体骨髓炎、脊柱硬膜外脓肿等在内的一组疾病。如果处理不当常造成神经损伤、败血症等问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充分认知、尽早干预脊柱化脓性感染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脊柱感染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其中不乏一些新技术、新观念。笔者就脊柱化脓性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简要阐述,以期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刘敏[6](2019)在《当归芍药散优化组成协同蒙药赤瓟子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探讨当归芍药散优化组成协同蒙药赤瓟子对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观察当归芍药散优化协同方抗CPID对模型大鼠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防御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分子水平揭示CPID致病机理,试为中蒙药联合防治CPID的药品研发提供思路。方法选用SD雌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采取混合细菌感染联合机械损伤法复制大鼠CPID模型。70只雌性大鼠随机等量分配,设置正常组、模型组、赤瓟子组、金刚藤胶囊组以及当归芍药散优化协同方高、中、低剂量组。造模30天后药物干预,连续用药14天,第15天处死大鼠取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各组大鼠血清IL-1β、IL-10、TNF-α含量进行检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ELISA测定大鼠血清显示:与正常组比,模型组IL-1β、TNF-α含量均升高,IL-10含量下降,差别极显着(P<0.0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优化协同方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升高IL-10含量、降低IL-1β及TNF-α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金刚藤胶囊组能明显升高IL-10含量、降低IL-1β含量(P<0.01),但对TNF-α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赤瓟子与低剂量组能降低IL-1β、TNF-α含量(P<0.01),但对IL-10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总体上,优化协同方高、中剂量组对模型大鼠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干预效果接近,优于金刚藤胶囊组,同时优于赤瓟子与低剂量组。镜下观察大鼠子宫组织显示: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宫腔壁缺损严重,部分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黏膜固有层变薄,间质内炎细胞浸润明显,可累及宫腔各层;与模型组比,优化协同方高、中剂量及金刚藤胶囊组宫腔壁结构基本保持完整,上皮细胞增生轻微,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少。病理学评分示:优化协同方中、高剂量及金刚藤胶囊用药组中上述病理损伤程度较轻,与模型组比差别显着(P<0.05);赤瓟子组与低剂量组对上述病理表现作用效果不明显。结论当归芍药散优化组成协同蒙药赤瓟子构建的新方对CPID大鼠疗效确切、作用积极,为中蒙药联合应用于CPID的治疗提供了一定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该方可通过影响炎性因子水平来调节机体免疫应答,通过改善局部病理微环境来降低粘连发生可能;该方抗CPID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因子IL-1β、TNF-α水平、上调抗炎因子IL-10水平密切相关。
郭建[7](2017)在《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医学技术化的加深和医学专科化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越发凸显。医疗上的"高消耗和低效益",医疗服务费用急剧攀升,而医疗品质却在逐渐下降,医务人员的工作越来越忙、学历层次越来越高,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却越来越少等,这一切让很多人对现代医学产生了质疑,也使现代医学的发展陷入史无前例的困境和危机。现代医学技术异化问题不仅是我国医疗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全人类、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本研究主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考察了临床医学实践中常见医学技术异化现象的具体事例,例如诊断指标的数字化和过度客观化、躯体疾病的过度诊断现象、心理疾病诊断的泛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过度依赖、抗生素滥用、精神科药物滥用、心血管介入手术和剖宫产手术的过度使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异化、健康人群的普遍性癌症筛查、基因检测技术的异化以及对疫苗接种的过度推崇等,并深度解析了由异化而带来的危害,如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医疗辐射暴露、过度医疗、医患关系物化、医学边界模糊、医学主体变更、医生综合判断能力下降、女性生育自主权的剥夺等,从而体现出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第二部分,本研究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技术哲学和生物医学等多学科,运用技术异化理论、社会建构论、唯物辩证法、利益理论、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等多种理论,具体从本体论层面、认识论层面和方法论层面深入探讨了现代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第三部分,本研究从技术控制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思想中汲取营养,在生态学和系统观的启发下,在理论层面探索出若干条应对和预防医学技术异化的方法或策略。本研究认为医学技术异化既具有自发性,又具有人为性,自发性的异化现象由医学技术的反自然性、价值负载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决定,技术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医学技术异化现象是医学技术化的一个必然后果,而人为性的异化现象又告诉我们医学技术异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或消除。医学科技的主体是人,任何技术如果忽视人类的个性,丧失了真正为人类服务的本质,只追求单向度的技术目标,就会变成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探讨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并从哲学层面反思其消解的路径,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现代医学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本质,完善医疗改革顶层设计,也可以规范医学技术的合理使用,稳步推动医学科技的健康发展。
曲媛,刘丹,梁星池,贾慧敏,白玉作,王维林[8](2017)在《儿童复杂性阑尾炎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在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中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以期获得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我科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儿2198例(非手术治疗组786例,急诊手术组1 412例)。数据统计及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血WBC总数及CRP值,影像学结果,静脉抗生素使用种类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结果在临床发病特点上,非手术治疗组与急诊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检验指标提示,治疗后WBC在非手术治疗组呈逐渐下降趋势(F=34.53,P=0.000),在急诊手术组亦呈逐渐下降趋势(F=11.27,P=0.002),但非手术治疗组下降更快;CRP在非手术治疗组呈逐渐下降趋势(F=23.82,P=0.000),在急诊手术组中呈术后短时间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F=5.43,P=0.028),在非手术治疗组中下降更快。在两组静脉抗生素使用种类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非手术治疗组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7.95±5.02 vs 9.51±4.75;t=3.28,P=0.001)较急诊手术组短,住院时间(8.33±5.38 vs 10.44±6.44;t=3.47,P=0.001)亦为非手术治疗组更短;非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χ2=41.95,P=0.000),其中肠梗阻、腹腔积液及腹腔包块的发生率均较急诊手术组低。结论儿童复杂性阑尾炎早期非手术治疗的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急诊手术治疗,血液检验指标趋势及影像学评估亦优于急诊手术组,提示早期非手术治疗可能为大部分复杂性阑尾炎患儿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
刘艳艳,徐明安[9](2013)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现状》文中指出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它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小儿多见。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近几年也不断有新方法、新观念出现,有些对传统治疗方法提出了挑战。本文就SOM治疗现状综述如下。1期待观察疗法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的自愈率,急性中耳炎发作后遗留的SOM患者,75%~90%在3个月内可以痊愈。2004年美国的儿
谢渭芬[10](2013)在《重视肝硬化腹水的规范化治疗》文中研究指明腹水(ascites)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出现往往提示预后不良。肝硬化腹水患者1年病死率约为15%,5年病死率高达44%。提高腹水的诊治水平,对于延长肝硬化患者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新药物、新技术在临床使用经验的增加,人们对腹水的认识逐渐深入,近期针对肝硬化腹水的处理也有一些新观念。一、重视肝硬化的基础治疗腹水是肝硬化进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其出现表明肝功能进入失代偿期。因此针对肝硬化的治疗是
二、抗生素治疗的新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生素治疗的新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1)如何树立猪场疫病防控新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1 树立猪场疫病防控新观念内容要点 |
1.1 明确猪疫病预防的重要性 |
1.2 突出长效规范标准养殖理念 |
1.3 建立健全的专业保健观念 |
1.4 科学推进群防群治普及度 |
1.5 掌握病因 |
1.6 树立良好的全局观 |
1.7 形成专业的健康监测观念 |
1.8 具备多学科协同协作观念 |
2 猪场疫病防控日常所需关注事项 |
2.1 关注猪场环境卫生 |
2.2 做好实时消毒工作 |
2.3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 |
2.4 紧急预案及免疫接种治疗对策 |
3 结束语 |
(2)代际学习视角下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合作育儿 |
1.2.2 代际学习 |
1.2.3 转化学习 |
1.2.4 社会学习 |
1.3 研究的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代际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1.3.2 关于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的研究 |
1.3.3 文献综述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问题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过程 |
1.4.6 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合作育儿家庭个案初探 |
2.1 调查样本基本资料分析 |
2.2 基于合作育儿家庭个案的画像 |
2.2.1 F1-1 号家庭 |
2.2.2 F2-2 号家庭 |
2.2.3 F3-3 号家庭 |
2.2.4 F4-4 号家庭 |
2.2.5 F5-5 号家庭 |
2.3 合作育儿家庭中祖辈的角色定位 |
2.3.1 “二次上岗”——祖辈承担儿童生活照料的重担 |
2.3.2 “殊途同归”——祖辈皆认可教育的主体是父母 |
2.3.3 “莫衷一是”——父辈对祖辈发挥的价值性看法不一 |
第三章 基于代际学习视角的合作育儿案例分析 |
3.1 养育融合的艺术 |
3.1.1 大彻大悟的开心奶奶——惊讶孩子由妈妈带的改变 |
3.1.2 关心则乱的嘟嘟奶奶——医生告诫乱用药的危害 |
3.1.3 敢于破案的嘟嘟妈妈——与祖辈追溯孩子打架原因 |
3.1.4 自信固执的悠悠外公——按书本上做养不好孩子 |
3.1.5 相互欣赏的两代人——发现家庭中榜样的力量 |
3.2 合作观念的智慧 |
3.2.1 祖辈的角色之情 |
3.2.2 父辈的同理之心 |
3.3 城市融入的心路 |
3.3.1 社会规范的要求 |
3.3.2 社区居民的影响 |
3.3.3 育孙晚年的思考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4.1 代际学习视角下家庭合作育儿研究的主要结论 |
4.1.1 代际学习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合作育儿家庭类型 |
4.1.2 祖辈和父辈的角色定位是在代际学习中动态调整的 |
4.1.3 祖辈与父辈主要通过代际学习中的转化学习实现从育儿技能到观念的全面合作 |
4.1.4 代际学习中的社会学习是祖辈与父辈形成优势互补的辅助渠道 |
4.2 对家庭代际双方的反思 |
4.2.1 带孙祖辈——反思祖辈“经验劣势”,向科学育儿学习 |
4.2.2 父辈家长——学习祖辈“经验优势”,激发祖辈学习潜能 |
4.3 对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
4.3.1 研究导向——聚焦两代人合作育儿潜能的提升 |
4.3.2 支持方案——制定特色化和多样化的解决策略 |
4.4 对政府政策制定者的反思 |
4.4.1 顶层设计——强化问题需求导向 |
4.4.2 牵线搭桥——打造协同育人机制 |
4.5 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
4.5.1 研究中的收获 |
4.5.2 研究中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面向合作育儿家庭中祖辈的访谈设计 |
附录 B 面向合作育儿家庭中父辈的访谈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健康传播视域下抗生素的认知“神话”与祛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3 关键概念解析 |
0.4 研究方法与不足之处 |
1 抗生素成为一种“神话”的缘起 |
1.1 “人类的福音”:抗生素的问世以及非凡疗效 |
1.2 抗生素“神话”产生的社会土壤 |
1.2.1 西医东渐:西医成为抗生素进入中国的基础 |
1.2.2 死亡阴霾:战争、疫病、饥荒 |
1.3 “赛先生”崇拜:抗生素成为另一种科学“神话” |
2 多重传播交互作用下的抗生素“神话”建构 |
2.1 “神话”的建立:大众传媒的社会参与 |
2.1.1 抗生素“神称”:话语层面对“神话”的巩固 |
2.1.2 “英模报道”:抗生素“神话”的媒体叙事 |
2.1.3 抗生素广告: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神药”宣传 |
2.2 “神话”的巩固:医院诊所的组织传播 |
2.3 “神话”的强化:同质化人群的人际传播 |
2.3.1 赤脚医生:乡村医疗体系的关键点 |
2.3.2 药店工作人员:逐利的“自己人” |
2.3.3 家庭成员:用药习惯的代际传承 |
3 “重识与再评估”:抗生素为何走下“神坛” |
3.1 抗生素副作用的显现——神话性削弱 |
3.2 药物科学发展对抗生素价值的再评估 |
3.3 健康传播在科学认知视野下的再发展 |
4 健康传播视域下抗生素“神话”的“祛魅”实践 |
4.1 组织传播:医疗组织借助国家政策对抗生素“神话”的强制“祛魅” |
4.2 大众传播:营造“大健康”传播环境 |
4.2.1 “官媒”对抗生素规范使用的正确引导——以《人民日报》为例 |
4.2.2 健康类电视节目营造的养生“大环境”——以央视《健康之路》为例 |
4.2.3 对抗生素信息的“平民式”传播——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为例 |
4.2.4 专业人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对抗生素的“祛魅”——以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为例 |
4.3 人际传播:对抗生素“神话”潜移默化的“祛魅” |
4.3.1 家庭成员间的知识反哺 |
4.3.2 医患之间的信息互通 |
5 “祛魅”抗生素“神话”的实践效果 |
5.1 抗生素使用“神话”的祛除:认知的转变 |
5.2 经验性用药习惯的改善:态度趋于理性 |
5.3 国家政策推行:使用规范化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脊柱化脓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
2 病原学 |
3 诊断 |
3.1 临床表现 |
3.2 实验室检查 |
3.3 影像学检查 |
3.4 活检和培养 |
4 治疗 |
4.1 非手术治疗 |
4.2 手术治疗 |
(6)当归芍药散优化组成协同蒙药赤瓟子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慢性盆腔炎概况 |
2.当归芍药散原方、优化组方及蒙药赤瓟子概况 |
3.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概况 |
4.慢性盆腔炎与IL-1β、IL-10、TNF-α |
1.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子宫组织病理学观测 |
2.2 血清IL-1β、IL-10、TNF-α水平检测 |
3.讨论 |
3.1 中蒙医关于慢性盆腔炎疾病的认识 |
3.2 当归芍药散优化协同方对子宫组织病理的影响 |
3.3 当归芍药散优化协同方对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医学技术的演进及现代医学技术化 |
2.1 医学技术历史演进和医学技术化 |
2.2 现代医学技术化为人类社会带来的福音 |
2.2.1 对人类预防诊治疾病能力的提升 |
2.2.2 对患者生命质量和大众健康状况的改善 |
2.2.3 对医疗保健事业和社会发展的推动 |
2.2.4 对医学科学知识的深化 |
2.3 现代医学技术的特点与潜在风险 |
2.3.1 应用速度快范围广但负效应认识滞后 |
2.3.2 医学技术的协同演化 |
2.3.3 某些技术全面应用风险的隐蔽性和扩散性 |
第3章 从医学技术化走向医学技术异化 |
3.1 技术异化思想溯源 |
3.1.1 人本主义和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 |
3.1.2 法兰克福学派技术异化思想 |
3.1.3 埃吕尔和温纳的技术异化思想 |
3.2 医学技术化和医学技术异化的关系 |
3.2.1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概念的提出 |
3.2.2 从医学技术化走向医学技术异化 |
3.2.3 技术异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
3.3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基本特征 |
3.3.1 医学技术的主体化 |
3.3.2 医学技术的资本化 |
3.3.3 医学技术的权力化 |
3.3.4 医学技术的机械化和过度客观化 |
第4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试析 |
4.1 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异化现象 |
4.1.1 躯体疾病的过度诊断 |
4.1.2 心理疾病诊断的泛化 |
4.1.3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过度依赖 |
4.2 现代医学治疗技术的异化现象 |
4.2.1 药物滥用现象——以抗生素为例 |
4.2.2 高风险手术演变为常规治疗——以心血管介入手术和剖宫产为例 |
4.2.3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异化问题 |
4.3 现代医学预防技术的异化现象 |
4.3.1 健康人群的普遍性癌症筛查 |
4.3.2 基因检测技术的异化 |
4.3.3 对疫苗接种的过度推崇 |
第5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成因分析 |
5.1 从本体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
5.1.1 医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医学影像学诊断为例 |
5.1.2 医学技术的两重性 |
5.1.3 医学本体的复杂性 |
5.2 从认识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
5.2.1 "实在论"疾病观的影响 |
5.2.2 "机械论"身体观的影响 |
5.2.3 狭隘生命观的影响 |
5.3 从方法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
5.3.1 生物医学还原论导致人性的物化和异化 |
5.3.2 医学技术主义的兴起导致医学人文精神的衰落 |
5.3.3 循证医学的过度强调导致技术僭越了医学艺术 |
第6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哲学反思 |
6.1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哲学根源 |
6.1.1 唯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 |
6.1.2 科学功利主义的影响 |
6.1.3 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 |
6.1.4 主客二分自然观的影响 |
6.2 技术控制主义对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
6.2.1 技术控制主义的兴起及对医学的影响 |
6.2.2 提倡发展和使用医学适宜技术 |
6.2.3 发展补救性技术控制医疗差错 |
6.2.4 公民有权参与医学技术精英的民主控制 |
6.3 用后现代主义视角回顾和展望现代医学 |
6.3.1 后现代主义兴起及其对医学的影响 |
6.3.2 后现代主义与新人文医学的建立 |
6.3.3 后现代主义与生态医学的发展 |
6.3.4 后现代主义与中医药走向世界 |
6.3.5 后现代主义与东西方医学融合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有名词索引 |
中外人名索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儿童复杂性阑尾炎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一、基本情况 |
二、方法 |
三、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基本特征 |
二、血WBC总数及CRP值的动态变化趋势 |
三、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转归 |
四、静脉抗生素使用种类对比 |
五、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比较 |
讨论 |
一、儿童阑尾炎治疗方式的革新 |
二、非手术治疗方式的优势 |
三、非手术治疗后择期手术的选择 |
(9)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期待观察疗法 |
2 药物治疗 |
2.1 抗生素 |
2.2 变态反应治疗 |
2.2.1 糖皮质激素 |
2.2.2 细胞因子拮抗剂 |
2.2.3 抗组胺药 |
3 表面活性物质 |
4 疫苗 |
5 手术治疗 |
5.1 腺样体切除 |
5.2 经鼓膜途径 |
5.2.1 鼓膜穿刺术 |
5.2.2 鼓膜切开 |
5.2.3 鼓膜置管 |
5.2.4 鼓膜造孔术 |
6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 |
四、抗生素治疗的新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如何树立猪场疫病防控新观念[J]. 张芳,刘伊. 吉林畜牧兽医, 2022(01)
- [2]代际学习视角下祖辈与父辈合作育儿研究[D]. 俞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转变科学观念,促进“减抗”行稳致远[J]. 张鑫义,王孝武,王贵波,罗超应,郑继方. 中国猪业, 2021(02)
- [4]健康传播视域下抗生素的认知“神话”与祛魅研究[D]. 崔美頔. 辽宁大学, 2020(01)
- [5]脊柱化脓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 张永远,孙宏慧,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9(08)
- [6]当归芍药散优化组成协同蒙药赤瓟子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研究[D]. 刘敏.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7]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D]. 郭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11)
- [8]儿童复杂性阑尾炎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研究[J]. 曲媛,刘丹,梁星池,贾慧敏,白玉作,王维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7(01)
- [9]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现状[J]. 刘艳艳,徐明安. 安徽医学, 2013(11)
- [10]重视肝硬化腹水的规范化治疗[J]. 谢渭芬. 中华消化杂志,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