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鹏[1](2021)在《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载体,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必由之路。日本城市化发展已在上世纪末基本完成,且经验良多,能够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现代城镇化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60.6%,成绩斐然。但相比于成熟工业化国家近80%的城镇化水平,中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速放缓及前期积累的城镇化问题集中释放的背景下,中国当前及未来城镇化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无论从前期理论研究还是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实践来看,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财政支出的推动作用,但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某些问题,部分也由财政支出问题所致,并且多数城镇化问题也必须通过财政支出手段予以解决。面对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与中国部分制度问题的阻滞,迫切需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与革新财政支出机制来解决中国当前及未来所面临的城镇化问题,以推动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核心点是研究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在论文思路与结构安排上,首先对核心概念进行多维度分解,将财政支出分解为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四个维度,将城镇化分解为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与城乡关系四个维度,进而确定两个核心概念相应维度之间的多个重要关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文章将对日本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城市化发展中财政支出作用的多维度分析作为研究起点,并在日本经验启示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与研究框架。在中国实践部分的行文安排上,论文采用发展实践概述、理论与数理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脉络。文章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日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战后),城市空间布局经历由失衡到均衡的序贯增长过程,城乡关系状况良好(主要是战后)。战前与战后实践总体表明,日本城市化发展与财政支出规模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规模的过大或过小都将对城市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日本战前生产性财政支出水平极高,战后城市化高速增长期生产性财政支出占比缓慢下降,在城市化后期消费性或民生性财政支出显着增加。战前财政集权致使城市空间发展极化;战后日本市町村的财政分权态势较为均衡,城市化空间形态也呈现先“聚”后“散”的序贯特征,大中小城市发展整体较为均衡。日本财政支出对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化与农业兼业经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经验对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及对中国从财政支出方面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启示。第二,在公共产品非过度拥挤状态下,公共产品供给有助于经济集聚水平提升,经济集聚水平提升也会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在实际中表现为在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收入分配与福利公平需求方面,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的空间经济数理模型分析发现,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集聚或城镇化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基于198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分别进行静态面板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计量分析,实证结论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第三,财政支出结构的适时调整能够从提高经济增长水平、更好满足居民公共产品偏好结构、改善收入分配差距与福利不公平状况、提升城镇空间综合承载力四个方面推动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模型分析发现,由公共资本效率与公私产品偏好结构变化所推动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城乡转移决策及流动均衡具有重要影响。基于1982-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协整模型计量分析得出,财政支出结构中服务性支出比重与城镇化质量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的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得出了财政支出结构中各类服务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具体影响。第四,财政分权能够通过财政激励、财政竞争与提升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三个方面提升城镇化效率,但也会因财政资源分配差距产生的“马太效应”而导致城市发展出现两级分化。财政分权、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在公共产品拥挤条件下,财政分权程度会对城镇化水平产生倒“U”型影响,并在土地拥挤假设下得出城市群形态是城镇空间布局的最优形态。对中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与县级地区各层级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的核算结果发现,层级越高的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越高,人口的平均流入规模越大。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的动态面板模型与分位数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有助于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并且城镇化水平越高,该边际影响越大。第五,财政支出能够扩大城乡市场规模,支撑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但实践中常常因城乡财政配置结构失衡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当城镇存在公共投资而乡村没有时,农业产出会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会拉大;而当公共资本存在并按适当比例向乡村农业转移时,不仅会提升农业产出水平,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7-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分析发现,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增加具有正向影响。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有所不同。基于2007-2019年面板校正标准误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增加、服务性财政支出与生产性财政支出的增加均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占比与城乡收入比之间虽呈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着。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将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财政支出维度)与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城乡关系(城镇化维度)相关联,并根据日本经验与中国城镇化发展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构建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多维度分析框架。(2)将财政支出引入传统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空间经济模型,并根据理论分析需要,建立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模型,财政分权、城市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模型,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模型,并获得有价值的分析结果。(3)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选用了适用且较为前沿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时间序列协整分析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法、多数据类型实证分析,以保障经验研究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王浩男[2](2021)在《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及驱动力分析》文中提出松嫩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产地,又是世界上盐碱地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面积日趋增加的盐碱地对当地农业生产、社会发展具有较为恶劣的影响。因此,了解及掌握其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驱动力,对于抑制盐碱地扩张、开发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过往研究存在的时间跨度、空间跨度等问题,选用1950s至2010s(2018年)松嫩平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数字高程数据、水文数据、气象数据、水利设施数据等,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大规模人类开发以来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化规律及驱动力,得到的主要结论有: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规律整体呈前期急速上升,中期缓慢上升,后期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松嫩平原内各个省份,市县等盐碱地的变化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异规律,具体表现为:(1)由各省来看,在1950s黑龙江省盐碱地面积占比最高,约达到松嫩平原总盐碱地面积的65%,随后1970s迅速下降至33%左右,吉林省盐碱地面积占比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内蒙古盐碱地面积占比无明显变化;(2)从各县市来看,各时期松嫩平原盐碱地主要集中在腹地(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黑龙江省大庆市等),盐碱地面积占比由内向外呈弱化趋势。大规模人类活动以来,松嫩平原盐碱地与个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规律存在以流域为单位的分异现象。嫩江-松花江主河道、安肇新河与霍林河流域呈现盐碱地分布面积前期快速增长、中期缓慢上升与后期有所下降的变动趋势,乌裕尔河流域中期就开始下降,而洮儿河流域则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具体表现如下:(1)前期,洮儿河流域的新增盐碱地按照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主要由湿地、旱田与草地转换而来,而其他流域主要由草地、湿地与旱田转换而来。(2)中期,洮儿河与霍林河流域新增盐碱地主要由草地转化而来,而其他流域则主要来自于水体与湿地。(3)后期,松嫩平原盐碱地面积减少主要转化为草地与水体,有两个流域与整体不同,乌裕尔河流域盐碱地主要转化为旱田,洮儿河流域盐碱地面积增加,主要是由草地转化而来。松嫩平原盐碱地时空变化规律主要受人造水利工程及耕地等的影响,间接受气候作用的影响,具体如下:(1)1950s以来,松嫩平原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大规模的开发行为使得松嫩平原耕地面积激增;(2)出于农业生产与居民生命安全的考量,各流域上游修建了水库及灌溉设施,下游建筑河流堤坝,使下游低平原地区缺少河水补给,使盐碱地在这一时期大规模出露;(3)低平原地区的旱田、草地、湿地与水体下部潜伏着暗碱层,由于干旱缺水,暗碱层逐渐上移至地表,转化为盐碱地;(4)1990s以来,松嫩平原开始兴建引、灌、蓄、排等配套完善的水利工程设施,引入水量充沛的河流地表水,进行农田灌溉、湿地补水、草场灌溉等工作,区域盐碱地发生逆转;(5)区域气候长时间存在波动趋势,对流域内盐碱地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但相较于水利工程的修建,气候只是次要因素。
韩赜[3](2020)在《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大都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人口膨胀的问题,人口疏解成为特大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2017年4月,国家提出了建设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这对集中疏解非首都功能,调控北京市人口及土地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预估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人口疏解的贡献,揭示雄安新区建设对于北京市城市发展格局的影响,将对北京市与雄安新区建设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以业带人”的疏解思路,将雄安新区建设视为促进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和人口疏解的政策冲击,基于北京市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遥感影像、城市兴趣点(POI)、产业投入产出表和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构建了基于跨区SD与MAS-CA的土地利用模拟模型,揭示了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Landsat影像和POI的城市功能用地分类方法,揭示了北京市城市功能用地空间分布。结合历史土地利用数据,发现北京市城市土地扩张呈现出由“圈层扩展”向“圈层扩展+分散扩展”过渡的态势。基于城市兴趣点(POI)数据,考虑不同产业POI密度分布的距离衰减性及衰减距离的空间异质性,识别了北京市包含居住、商服和工业等主要产业的集聚中心,发现除工业以外,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是诸如居住、商业和公服等功能等主要集聚区,而远郊区的商服类产业发展规模仍偏小。(2)构建了非线性多目标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基于北京市经济、就业和能源的发展目标的权重设定了包括中性增长、就业偏向和能源控制的产业疏解情景,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识别和测算了不同情景的待疏解行业及疏解规模。从平均疏解规模来看,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房地产、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租赁和商务服务变化、建筑和制造业是未来主要的疏解行业,而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的疏解幅度最大,分别下降到2012年产值比重的45.63%和38.56%。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之间,就业偏向情景的行业疏解规模基本与中性增长情景保持一致,但能源控制情景会增加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疏解规模,但减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疏解。(3)基于远程耦合的视角,构建了包含发送系统(北京—疏解子系统)和接收系统(雄安新区—承接子系统)的跨区SD模型,测算了产业疏解对人口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北京市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下,能源控制情景将基本维持现状(2018年)人口规模,而中性增长和就业偏向情景下的人口规模相较于现状略有下降。从人口规模的影响贡献上看,北京市人口疏解主要依赖产业疏解带动的劳动力迁出,2018-2035年间劳动力疏解总量将达到309.05~368.42万人左右。短期来看,直接从北京直接迁出至雄安新区的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约占劳动力疏解总量的8.3%~9.2%左右,但该迁出规模总体呈现快速增加趋势。(4)通过对企业主体、居民主体和政府主体的土地利用决策与行为建模,基于Python语言结合Num Py、Sci Py和Pandas库,构建了耦合多主体(MAS)与元胞自动机(CA)的土地利用模拟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了常规情景下2015-2018年的北京市城市功能用地的空间格局变化,并采用逐点对比法进行精度验证,模拟精度达78.62%。(5)综合跨区SD和MAS-CA的土地需求与空间格局模拟模型,预测了2035年北京市城市功能用地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受产业疏解的影响,北京市工业用地、批发零售用地、住宿餐饮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相对于常规情景有所减少,其中,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用地的下降幅度最大;但未来商务金融用地和其他商服用地将进一步扩大,其中商务金融用地增幅相较于常规情景增加近一倍。在地类的转出规模上,相较于常规情景,工业用地在首都核心功能区、平谷、延庆和密云等区域将增加转出规模;而批发零售用地将在东城、西城、丰台和石景山等区域的转出规模上有所增加;住宿餐饮用地在首都核心功能区内转出规模较高。在地类转入规模上,远郊区城市居住用地的增幅较大;首都核心功能区的批发零售用地相对于常规情景略有增加,而商务金融用地和其他商服用地转入量相对常规情景有所减少,但远郊区县的转入量在增加。
初楠臣[4](2020)在《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下,中俄两国进入了开放合作新阶段,将打开全面开放合作的新格局,城镇化是促进中俄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基础,研究俄罗斯城镇化是认识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关于俄罗斯城镇化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镇化文献和相关理论基础上,论述了苏联时期、俄罗斯时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城镇化发展特征、城镇化发展问题,在俄罗斯联邦、8个联邦区、83个联邦主体三个尺度单元上,系统地研究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城镇化演变过程与空间格局。首先,分阶段探讨苏联时期的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俄罗斯时期的城镇化过程和问题;其次,研究俄罗斯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再次,测度俄罗斯城镇化水平、研究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分异格局;最后探讨俄罗斯未来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与中俄边境地区发展合作问题。该研究通过对俄罗斯城镇化历史过程、条件、背景和城镇化政策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加深对俄罗斯城镇化特征和问题的认识,对于认识俄罗斯国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促进中俄经济合作提供实践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从城镇化的基本理论、概念特征、发展阶段、水平测度、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城镇化、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空间格局的科学内涵。苏联时期罗蒙诺索夫、巴兰斯基、科洛索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萨乌什金等学者提出了生产力布局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经济区划理论,其提倡国民经济发展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构建生产专业化部门间相互协调发展的地域单元,保障各个生产部门的最优专业化生产,同时强调农工业的协调、有机组合发展等,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理论要点和对本文的启示,为开展俄罗斯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俄罗斯城镇化的必要前提,二、三次产业向城镇集聚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城镇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物质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结果;俄罗斯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是人类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变动,是经济、社会、交通、政治、文化等因素在地域上呈现的空间结构与分布规律。2.在回顾苏联时期和俄罗斯时期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阶段城镇化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俄罗斯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苏联时期城镇化过程基本呈现“S”形曲线特征,符合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其城镇化先后经历了列宁执政时期的停滞和恢复、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波动增长、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缓慢增长、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发展等4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引导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大推动城镇化的发展,通过向城市内部迁移人口或通过行政区划管制将农村居民点变成城市,推进城市急速发展,人口城镇化率由1917年17%增加至1991年74%,实现了从农业为主的落后国家转型为工业为主的现代化国家。俄罗斯城镇化发展整体表现出叶利钦执政时期停滞、普京执政时期缓慢增长的变化趋势,人口城镇化率未有显着涨幅,其先后经历了2000-2007年经济快速增长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2009-2013年经济恢复与微增长期、2014年-至今欧美制裁下的停滞和发展期等,俄罗斯的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延续了苏联长期经济内生结构性的失衡问题,城镇化发展产业动力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城市与农村聚落萎缩现象普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等。3.结合人口重心、人口增减变化率、人口密度变化率、人口地理集中度、人口熵度等定量模型分析俄罗斯的人口重心迁移、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密度变化、人口迁移流动等格局变化,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特征构建俄罗斯的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和变异系数赋权的综合确权法测度俄罗斯及其83个联邦主体的城镇化水平,基于Arc GIS从3D立体、2D平面的视角研究俄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地理基础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自然资源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人口经历了先降后增的变化,人口重心不断朝西北向迁移,2005-2016年间,俄罗斯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增幅不大,经济城镇化发展显着,经济城镇化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70%左右的联邦主体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低于平均水平,部分联邦主体存在城镇化率虚高的现象;空间上,不同联邦主体间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显着,城镇化水平高值区是俄人口高密度核心地、俄人口快速增加区和俄人口重要流入地,主要分布于莫斯科、圣彼得堡、达吉斯坦-斯塔夫罗波尔-克拉斯诺达尔-罗斯托夫-沃罗涅日-伏尔加格勒-萨拉托夫-萨马拉-鞑靼斯坦-巴什科尔托斯坦-彼尔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秋明-新西伯利亚-克麦罗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的带状区域,城镇化水平低值区是俄人口低密度边缘区、俄人口快速减少区和俄人口主要流出地,分布在远东区东北部、西伯利亚区南端、西北区北端,整体呈现“核心高-边缘低”、“中部高-南北低”、“西部高-东部低”的分异特征。4.基于俄罗斯的国情背景,在研究俄罗斯城镇化发展过程及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情况和长远发展趋势,探讨未来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主要包括,(1)顺应当前世界城镇化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发展建设,重点发展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乌法-彼尔姆等3个超大型城市群,喀山-萨马拉-陶里亚蒂-乌里扬诺夫斯克-伊热夫斯克、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巴尔瑙尔等8个大型城市群;(2)基于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重点建设西伯利亚和远东区的增长极,培育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大区域增长极,符拉迪沃斯托克、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等区域增长极,形成由这些增长极及西伯利亚铁路轴带组成的点-轴系统;(3)大力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铁、港口、机场、信息设施等,加强国土空间的连接效率和整个国土的紧凑度、一体化联系;(4)大力实施开放开发战略,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化的开放发展,尤其是中俄边境地区的发展与合作,包括: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扩大能源项目的协作、开发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培育多形式的跨境电商合作通道、加快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共享、推动合作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等。
彭睿[5](2020)在《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通过试定义经济林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变化和存在的问题,从产业层面系统研究,提炼区域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与驱动机制中的内在规律及其理论建立模型,寻找到适宜的发展路径,结合研究特色与数据可得性等现实条件,重点对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驱动力进行实证分析,最终为新疆经济林果业转型升级基本路径的实现提供决策依据与措施。本研究为新疆经济林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对促进农民增收、打赢新疆地区脱贫攻坚战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研究选择新疆全域,特别是新疆南疆四地州作为研究区域,以新疆种植的经济林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近30年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的数据,遵循经济林培育和利用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贸易经济学等原理,建立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运用LMDI分解法,分析新疆主栽的6种经济林果增产格局主要变化特征、贡献和驱动因素。通过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探索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明确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借鉴“钻石模型”,采用归纳演绎法,探寻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阿克苏地区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方面:(1)新疆经济林果比较优势和增产格局特征:(1)红枣、葡萄、香梨、苹果比较优势测算结果显示,规模比较优势指数2.34、3.04、1.09、0.58,效率比较优势指数3.32、1.11、1.22、1.05,综合比较优势指数2.79、1.84、1.15、0.79,新疆苹果生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新疆主栽经济林果增产格局与贡献因素:现阶段新疆苹果、红枣和核桃产业呈现规模效率增长模式,葡萄和梨产业向技术效率转变,杏产业在技术层面存在较多问题。主栽经济林果主产区在南疆,其中,主要由规模驱动的是巴州地区的梨(0.59)、喀什地区的枣(0.91)、阿克苏地区的枣(0.68);主要由效率驱动的是阿克苏地区的苹果(0.53)和核桃(0.90)、吐鲁番地区的葡萄(0.52)。(3)新疆主栽经济林果面积变化特征:发展整体向好,在全国主产省中面积占比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苹果和梨种植业竞争力主要在于地域优势;葡萄和杏作为新疆本土种植产业,面积萎缩,市场竞争力下降;红枣和核桃种植面积迅速扩张,特征呈现板块化、生产区域化。(2)构建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主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贡献5个方面选取了17个指标,通过熵值法得出结果:2000-2017年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水平指数从0.45提升到0.75。(1)创新发展方面,从0.085增长到0.20,目前新疆林果业创新发展经营上呈现规模化优势;(2)协调发展方面,从0.11呈倒“U”增长到0.16;(3)绿色发展方面,从0.08呈倒“U”增长到0.09,绿色增长效果不明显;(4)开放发展方面,从0.09波动式下降到0.08,开放水平不高;(5)共享发展方面,由0.071增长到0.21,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的惠民程度在时间维度上不断提升。(3)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实证分析结果:(1)相关分析得出,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与林果播种面积、灌溉面积、劳动力、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科技投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林果销售规模、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现代服务业产值、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的相关水平较高,除了灌溉面积(0.524)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0.746),其他变量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与各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验证了理论假说。(2)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劳动要素投入、灌溉面积和现代服务业产值对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科技投入、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对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着的负向作用,打破了理论预期假说,也从侧面反映出相关驱动力的正向效果发挥不足。(4)通过引入彼特“钻石模型”,进一步表明科技引领、主体增强、特色发展、产业融合、绿色循环、品牌营造等是通往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研究梳理了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比较优势、增产格局,探索经济林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明晰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驱动力,探索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结果表明:新疆林果业由量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林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应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推动新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依靠内生动力和外部共同支持。过去30年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依靠面积扩大、劳动要素投入等增长,科技投入、生态建设与保护投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对于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作用不明显。故需尽快连通新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科技引领、主体增强、特色发展、产业融合、绿色循环、品牌营造等是通往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王玉亮[6](2020)在《不透水层与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方法与驱动因素研究 ——以合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的城镇化建设进程,推动了城市用地的不断拓展,城市不透水层(Urban Impervious Surface,UIS)面积不断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和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持续变化,带来一系列城市环境和生态问题。及时、准确地掌握UIS和FVC时空动态变化,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生态、智慧、和谐的城市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发展高精度的UIS和植被指数模型,综合考虑季节和空间变化对Landsat遥感影像中地物反射率差异的影响,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实现指数阈值的自动选取,结合像元反射率时序谱,判断像元在给定阈值内的变化类型,实现了基于长时间序列Landsat影像的UIS和植被信息的提取,以及多时相条件下的UIS和FVC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和自动制图(1999-2018);进一步研究了UIS和FVC变化与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和空间差异性;并以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合肥建立典型应用案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的UIS指数(UISI)模型,实现了阈值的自动选取,克服了时空变化对长时间序列多时相Landsat遥感影像UIS提取精度的影响;利用像元灰度值随时间的曲线变化和阈值,判断像元覆盖类型的变化,实现了UIS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和自动制图;并建立了综合的模型验证和性能评价体系。UISI模型分别采用了北京、合肥和广州主城区进行了精度验证和评价,结果显示:该指数在北京、合肥和广州主城区UIS提取相对精度分别为92.43%、93.58%和92.61%;自动阈值分割UIS前景色像元组灰度的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在北京、合肥和广州分别为:0.845、0.876和0.865;UISI模型与现有典型的指数相比,其相对精度在三个城市分别平均高出:5.76%,6.87%,6.01%。利用UISI模型对合肥地区UIS时空变化进行了监测和自动制图(1999-2018年),结果显示:合肥地区1999-2018年UIS呈持续性增加,总面积增加了1802.43 km2,年均增速为15.95%,增幅总体上先快后缓,呈波动性增加,年增幅最高为33.13%(2002年),最低为4.75%(2017年);UIS的开发强度增长15.75%。UIS空间变化总体趋势为以合肥主城区为中心向西南和东北方向扩展,其他6个方向同时发展;合肥主城区20年间UIS空间变化按照增速特点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i)1999-2003年快速增长期,年均增长速度为23.38%;(ii)2004-2008年波动性快速增长期,各年增幅波动性较大,年均UIS拓展增幅为18.58%;(iii)2009-2013年增幅波动性下降期,年均UIS增幅为6.95%,最高增幅为12.10%(2007年),总体上较2004-2008年下降了11.64%,但UIS年均增加面积为24.19 km2;(iv)2013-2018年稳健小幅增长期,年均增幅为5.71%,年增幅标准偏差为1.5%。合肥主城区20年间UIS总体增加了504.88 km2。(2)提出了一种较高精度的改善型动态植被指数(Optimized Dynamic Range Vegetation Index,ODRVI),改进了FVC估算方法,实现了FVC的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和自动制图。ODRVI模型验证采用了时空差异的Landsat影像,结果显示:ODRVI在北京、合肥和广州地区的相对精度分别为93.35%、96.79%和95.88%;ODRVI比现有较典型的植被指数在北京、合肥和广州植被提取平均精度分别高出7.24%、7.40%和8.55%;其中,空间差异导致精度标准偏差ODRVI较典型植被指数平均低3.72%;ODRVI与FVC拟合效果好于常用的典型植被指数,R2高出其他指数均值6.14%。利用ODRVI和改进的FVC估算对合肥地区20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1999-2018年),结果显示:合肥地区20年间植被覆盖总面积占比降低了14.76%,植被覆盖面积和各等级FVC总体呈波动性减少趋势。FVC时空变化按照面积变化特征可分为四个阶段:(i)连续快速衰减期(1999-2004年),年均递减率为1.76%;(ii)波动性快速衰减期(2005-2008年),年均减少776.65 km2;(iii)小幅波动衰减期(2009-2013年),年均减少了382.90 km2;(iv)波动性增加期(2014-2018年),年均增加258.92 km2。FVC各等级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极低FVC和中FVC,而20年期间高FVC面积增加了17.65 km2,FVC变化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中FVC>极低FVC>低FVC>中高FVC>高FVC。(3)UIS和FVC时空变化驱动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社会和生态驱动因素对UIS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分别是国民生产总值(GDP)、建成区面积(CA)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NPL);三类因素拟合优度分别为96.5%、95.79%和88.97%;Mann-Kendall统计量分别为6.132、5.613和4.250,随时间均为上升趋势(1999-2018年)。气象因素对FVC影响分析结果为:20年间4-10月份,平均气温和年平均FVC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拟合性高,平均降雨量和日照时数与FVC变化拟合性呈较大的波动性,降雨量总体上为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其中在南部山区的降雨量较多;极端气象条件对极低FVC和低FVC影响较大;主城区的南部、西部和东部FVC高于合肥北部;东部、西部和南部的丘陵和山地FVC较高;FVC与UIS成负相关,主城区UIS对FVC的相关性高于气象因素;各等级FVC面积和FVC总面积受到UIS影响的重要性排序为;FVC总面积>低FVC>极低FVC>中FVC>中高FVC>高FVC。
胡美娟[7](2020)在《综合福利视角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过程、机制与路径优化》文中指出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如何协调二者关系,减轻生态压力与环境污染,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一直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面临的热门话题。由于长期依靠自然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系统已经从“空的世界”进入到“满的世界”,自然资本开始变得绝对稀缺,阻碍了人类福利的有效提升。当前,经济发展不能依靠更多的资源环境消耗来提升福利水平,只能依靠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维持或优化人类发展现状,提升生态福利绩效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长三角41座城市为研究单元,借鉴福利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效率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着眼于福利评价体系的改进,从综合福利视角出发,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网络NSBM-DEA模型、空间自相关、结构分解模型、LMDI模型、面板灰色关联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脱钩效应、空间变差函数、空间面板杜宾模型、门槛面板回归模型等多种地学统计和数理方法,分析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格局、过程、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突破了以往基于生态效率的二维发展模式,向自然消耗、经济增长、人类福利组成的三维模式过渡,同时也实现了从弱可持续发展范式向强可持续发展范式的转变,弥补了生态效率在社会维度上关注的不足,彰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城市建设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诉求。论文以资源环境压力、综合福利的测度与分析为基础,以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时空关系与效应为前提,遵循“要素测度与评估——要素时空关系——格局特征——演化过程——模式总结——机制提炼——路径优化”为主线,探究长三角地区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时空格局、过程、驱动机制、模式及路径优化。全文研究内容共包含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为基础理论部分,介绍全文研究背景、目标与意义、主要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框架构建、区域概况等。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包含第四、五、六章,综合评判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要素时空特征及其演变机理、要素时空关系、演化格局及过程、发展模式、投入产出要素冗余分析及改进方向。第三部分为第七章,分析生态福利绩效驱动机制、综合效应及优化路径。第四部分为第八章,阐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不足与展望。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呈现逐渐上升态势,其增长速度大体可划分为快速增长期、中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三大阶段,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分异格局;经济欠发达的边缘地区压力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追赶效应”,经济增长是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加的直接效应。(2)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福利、经济福利、社会福利水平均呈现不断上升态势,受到环境质量影响环境福利出现了显着下降,制约了综合福利的优化提升。空间上呈现自东南向西北地区持续降低格局,空间差异逐渐缩小,趋于均衡化发展。(3)经济增长充当了资源环境压力与综合福利的中间变量和工具,架构起资源环境压力和综合福利水平关系的桥梁,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反馈。(4)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值总体不高,受福利水平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强度的相互影响出现时升时降现象,波动频繁;大多数城市实现从中低绩效水平向较高级绩效水平转化,高速经济增长伴随着低生态福利绩效爬升,总体呈现由“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特征向“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格局演化,空间极化效应减弱。少数城市进入到可持续发展模式,然而大部分城市仍然陷入资源投入过度、绿色福利产出不足的漩涡。(5)长三角区域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时空变化受到经济增长方式、城镇化发展模式、城市规模、消费、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环境治理成效、区域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驱动与抑制、促进与抵消、调节与响应等多维效应的综合影响与相互作用,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溢出效应和时间上的门槛效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共同驱动着区域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格局演变。最后根据一系列实证分析,针对如何提升生态福利绩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周晓时[8](2019)在《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生产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农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农户采用农业机械替代劳动投入已成为理性选择,中国农业生产进入转型升级新时期。2004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探索建立并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体系。此后,农业机械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仍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和农户整体采用比例偏低等问题。农业机械化在实践上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手段,在理论上则是观察农业生产变动趋势的最佳研究对象。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产出,如何正确总结1978年以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对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转型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和Barnum-Squire农户理论模型框架,采用规范的统计学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农户农业机械使用行为及其生产效应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农户农业机械的使用行为分析以及农业机械使用对农业投入产出的影响分析。具体而言:第一,基于国家统计数据,厘清1978-2017年间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历史变迁和相关基本事实,包括系统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投入及产出的变动趋势;第二,研究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微观基础。从农户需求角度出发,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6年大样本数据库,利用多元Logit模型探究影响农户对无机械化生产、半机械化生产和全机械化生产三种类型选择的驱动因素,分析农户使用农机来源,考察农户农机选择的差异化来源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第三,探讨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影响。基于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递归混合过程模型,在控制互为因果内生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农业机械投入对农业劳动力投入的替代效应;第四,考察农业机械使用对农药的节约效应。基于微观农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内生转换模型,控制由可观测和不可观测两种因素带来的选择性偏误,准确评估农业机械使用对农药投入量的节约效应;第五,从粮食安全角度出发,探究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粮食产出的影响。基于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两阶段控制方程分析框架克服内生性问题,利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玉米产量的异质性效应;第六,全面考察农业机械使用对农业产出的综合影响。基于农户种植业生产数据,采用一个全新的农业机械化类型指标体系反映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农业机械使用情况,以土地生产率反映种植业综合产出,通过多元内生转换模型控制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自选择效应,考察不同类型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土地生产率的影响。论文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到了结构调整、质量导向的发展新时期;第二,购买农机服务和自购农机是农户使用农机的两大主要来源。农户农业机械使用行为及其对农机来源的选择行为受到了耕地规模和土地确权因素的显着影响。第三,农业机械使用可以显着降低农业劳动力投入和农药投入。第四,农业机械使用对玉米产量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低产农户通过使用农业机械获益更多,扩大耕地规模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的产出效应。第五,农业机械使用可以显着提高土地生产率,且机械化程度越高,土地生产率越高。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基于速水佑次郎—拉坦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和Barnum-Squire农户模型,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作用机理。第二,在研究视角上,将农业机械化发展置于时空变动的视角下,全方位观察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从微观农户视角出发,分别考察了农业机械在施药环节、耕地环节和农户种植业生产全过程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第三,在对农业机械使用的生产效应评估模型的选择上,采用较为前沿的递归混合过程模型、两阶段控制方程和内生转换模型,控制了由可观测和不可观测因素造成的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自选择偏误问题,估计结果更加稳健和可靠。本文研究结论具有以下四点政策含义:第一,推动农业机械化供给侧改革需要优化农机结构、融合农机农艺一体化;第二,大力推动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发展,降低小农户用机门槛,促进我国农户生产技术升级;第三,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第四,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农机补贴力度,促进农户机械化生产。
梁小叶[9](2019)在《中国旅游交通政策演进量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引领社会经济深刻变革,中国进入了“大融合、大协同、大整合”的新时代。随之,旅游交通实践如火如茶,旅游交通理论愈受关注,交旅融合成为发展所趋。旅游交通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对于把握政策目标,明晰政策重点,优化政策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1978年至今中央层面发布的293个旅游交通政策文件入手,明晰旅游交通政策概念,划分演进四阶段,构建“政策主体—政策主题—政策工具”量化框架,利用内容挖掘、社会网络分析、文献研究以及统计分析等文本量化方式,描绘了不同演进阶段特征。研究表明:(1)我国旅游交通政策演进划分为1978-1984年初步萌芽期,1985-1999年平稳过渡期,2000-2014年迅猛增长期及2015年至今政策利好期。(2)1978-1984年初步萌芽期:政策主体性质单一。政策主题聚焦于创汇导向下的旅游车船配置,通过职工培训、服务管理、计费办法、安全管理等满足接待需求。政策工具以基于技术标准的需求类工具为主;1985-1999年平稳过渡期:政策主体增多,且国家旅游局主导,中央和企业参与。政策主题聚焦于经济属性驱动下的旅游交通服务接待提升,旅行社作为向旅游者提供交通的重要媒介备受关注。政策工具以基于技术标准猛增下的需求类工具为主;2000-2014年迅猛增长期:政策主体多元化,国家旅游局主导,全国假日办、国务院、交通运输部次主导。政策主题聚焦于黄金周等假日制度发展下的旅游交通服务接待和新兴旅游交通产品供给,体现讲文明、重质量、大融合的发展理念。政策工具以法规管制猛增下的环境类工具为主;2015年至今政策利好期:群团组织加入的政策主体性质广泛化,国家旅游局和交通运输部形成双主导。政策主题聚焦于新兴旅游交通产品体系建设和旅游交通体制机制规范,交旅融合趋势显着。政策工具以产品服务为主的供给类工具为主。(3)演进总体特征表现为:旅游交通政策反馈实践速度稍慢。政策主体趋向多部门参与,决策职能和权力扩大化。政策主题从市场导向的行政化转变为政府主导的规范化,旅游安全贯穿始终。政策工具演进阶段发展不均衡,趋向宏观支持供给化。(4)优化路径为:在政策主体方面,构建多中心合作模式,建立信息共享系统,打造理论智库。在政策主题方面,综合考量重点和全局,“示范工程”打头,注重“建管养运”可持续,并以问题为导向。在政策工具方面,维持供给类工具主导,重视人才、资金、知识等具体工具使用,减少法规管制,重视政府采购。
程琳琳[10](2018)在《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如何更好地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在此境况下,各国普遍寻求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虽然工业部门是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但是农业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推进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应运而生。它的理念在于在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持续提高农业系统的生产效率,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农业碳生产率兼具“保增长”与“促减排”双重属性,应是新时期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中关注的核心内容。那么,中国农业碳生产率的现实水平如何,其历史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如何,其空间分布结构又是如何表现的,是否存在某种变化特征与规律,导致其时空分异的机理与决定机制何在?农业碳生产率在空间上是否存在外溢效应,此种外溢性又是由何种因素的空间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如果存在外溢特征,则意味着低碳农业发展中不能忽视空间地理因素可能的重要作用,而在农业结构优化与转型的背景下,需要确定什么样的政策来不断提升农业的整体碳生产率水平?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问题,将对发展低碳农业和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从“碳生产率”概念出发,以“机理阐释-生产率测度-时空分析-实证检验”为逻辑主线,系统性分析了“相对减排”阶段中国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布局如下:第一部分为研究缘起、理论渊源与分析框架构建(第1、2、3章),旨在介绍本研究选题的国内外背景与目的、可能的贡献、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本研究核心概念及其内涵户,梳理相关领域研究动态;最后,以经典理论为支撑,剖释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内在机理及决定因素。第二部分,主要部分为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与空间格局变迁特征刻画与揭示,即在明确本研究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内容的基础上,从“相对减排”阶段低碳农业发展题中之义出发,以合适的方法测度农业碳生产率,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分异特征(第4、5、6章)。第三部分,从空间地理视角实证检验农业碳生产率增长的决定机制,深入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农业碳生产率增长情况,并检验农业产业集聚在其中可能具有的门槛结构性效应;最后基于前文得到的结论的与发现,提出政策建议(第7、8章)。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形成了得到结论:第一,19932016年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增加明显,但增速有所放缓;在各类气体中,甲烷的排放比例不断缩减,而二氧化碳的比例提高明显。同时,农业碳排放地域梯次分布特征明显,各地区碳排放总量排序为优先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保护发展区,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西北>东北>华南>青藏;不同农业碳排放又存在结构差异性特征,畜牧业仍是农业第一大碳源。第二,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整体增长较快,但省际、区际间增长的非均衡性越发凸显;从收敛性来看,全国与任一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迹象,但全国、优先发展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迹象。区域分布上,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整体形成了东部沿海外围高值区、西部内陆低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种植业碳生产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域分布特征,而畜牧业则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而在全国农业碳生产率差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西北区和华南区内部省份之间的分化是农业碳生产率非均衡化发展的根源。第三,省域农业碳生产率存在空间依赖性,但其在不断弱化,这说明尽管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存在着聚类现象,但局部区域内省份间农业碳生产率的分化更加明显,与前文相关发现较为一致。考究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空间地理因素在农业碳生产率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省区农业碳生产率不仅受到本地技术进步、农业产业集聚、国家财政支农投入、种植业结构、城镇化、工业化和自然灾害的显着影响,还受到邻域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工业化、农业对外开放度和农业产业集聚的外溢作用。在这其中,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正向影响较大,且其在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碳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门槛效应。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农业的特点、优势主导产业以及功能地位,有区别、有重点的推进农业低碳转型。第二,如何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与空间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协调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抑或成为新时期提高农业碳生产率、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以及推动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第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影响农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但这种作用的发挥会因农业产业集聚度的差异而不同,应有区别地推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规模化与集群发展及其低碳转型。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对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的范围界定更为全面与科学。农业碳排放核算内容的合适与科学与否,直接关乎相关问题研究的准确性与客观性。结合中国与世界权威机构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运用更符合中国实际的大田实验数据测度中国农业碳排放,对现有研究是一个较好的补充与拓展。二是视角的创新。从农业碳生产率的角度解释农业低碳发展问题,不仅符合当前阶段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碳强度降低的约束性发展目标,也更贴合农业减排的。同时,本研究基于新地理经济学理论,从空间地理视角分析了农业碳生产率分异的机理,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农业碳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亦是对以往研究假设空间均质做法的改进与拓展。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从空间地理视角,运用空间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生产率的非线性关系,拓展了人们对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碳生产率增长中内在作用的认识。
二、西部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论文提纲范文)
(1)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与城市化问题 |
1.2.2 城镇化动力机制、发展规律与中国实践 |
1.2.3 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城镇化 |
1.2.4 财政支出结构、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 |
1.2.5 财政分权、空间经济效率与城镇化 |
1.2.6 财政支出与城乡关系 |
1.2.7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财政支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2.2 财政支出理论 |
2.2.3 城镇化相关理论 |
2.3 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多维度分析 |
3.1 日本概况及工业化发展历程 |
3.2 日本城市化发展概况 |
3.3 日本人口城市化发展实践 |
3.4 日本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3.5 日本城乡关系发展特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经验与启示 |
4.1 日本财政制度沿革概述 |
4.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分析 |
4.2.1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规模效应 |
4.2.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结构效应 |
4.2.3 日本财政分权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
4.2.4 日本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 |
4.3 日本经验与启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
5.1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
5.1.1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征 |
5.1.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规模变迁 |
5.2 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的互动逻辑 |
5.2.1 公共产品与经济集聚 |
5.2.2 财政支出规模的城镇化发展效应 |
5.2.3 财政支出、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
5.3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
5.3.1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与数据准备 |
5.3.2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5.3.3 动态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研究 |
6.1 中国城镇化质量与财政支出结构实践 |
6.1.1 中国城镇化质量状况 |
6.1.2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演变 |
6.2 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
6.2.1 财政支出结构的城镇化发展效应分析 |
6.2.2 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
6.3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
6.3.1 时间序列协整分析 |
6.3.2 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
7.1 中国财政分权与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
7.1.1 中国财政分权概述 |
7.1.2 中国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
7.2 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理论分析 |
7.2.1 机理分析 |
7.2.2 数理分析 |
7.3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
7.3.1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7.3.2 中国央地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省级面板数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 |
8.1 中国城乡关系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
8.1.1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实践及成因分析 |
8.1.2 中国城乡关系健康发展对财政支出的现实需求 |
8.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
8.2.1 财政支出的城乡关系发展效应 |
8.2.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的影响:数理分析 |
8.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 |
8.3.1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LMDI分解分析 |
8.3.2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以社会保障为例 |
8.3.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盐碱地景观格局遥感信息提取 |
1.2.2 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
1.2.3 松嫩平原盐碱地时空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收集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区域范围 |
2.1.2 水文条件 |
2.1.3 气候 |
2.1.4 经济社会状况 |
2.2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
2.2.1 盐碱地信息提取 |
2.2.2 研究区相关数据 |
第3章 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 |
3.1 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分析指标 |
3.2 松嫩平原盐碱地整体演化规律 |
3.3 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规律 |
3.3.1 省级盐碱地演变空间分异规律 |
3.3.2 地市级盐碱地演变空间分异规律 |
3.3.3 市县级盐碱地演变空间分异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驱动力分析 |
4.1 驱动力分析指标 |
4.2 各流域盐碱地与其他地物类型间转化 |
4.2.1 嫩江-松花江主河道流域 |
4.2.2 乌裕尔河流域 |
4.2.3 安肇新河流域 |
4.2.4 洮儿河流域 |
4.2.5 霍林河流域 |
4.3 各流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驱动力分析 |
4.3.1 嫩江-松花江主河道流域 |
4.3.2 乌裕尔河流域 |
4.3.3 安肇新河流域 |
4.3.4 洮儿河流域 |
4.3.5 霍林河流域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城市功能与首都功能 |
2.1.2 城市功能集聚与疏解 |
2.1.3 人口疏解与产业疏解 |
2.2 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案例 |
2.3 产业疏解对人口和城市用地结构影响 |
2.3.1 相关理论基础 |
2.3.2 产业疏解对人口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
2.3.3 首都产业与人口疏解现状及相关研究 |
2.4 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市土地利用、产业与人口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2.1 主要数据源及预处理 |
3.2.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北京市土地利用解译精度评估 |
3.3.2 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 |
3.3.3 北京市产业与居住空间分布 |
3.3.4 北京市人口现状及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远程耦合的人口与土地需求模拟模型构建 |
4.1 建模目的与框架 |
4.1.1 建模目的 |
4.1.2 模型结构与时空边界 |
4.2 子系统的因果关系与变量核算 |
4.2.1 因果关系与关键路径 |
4.2.2 变量核算与赋值 |
4.3 模型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AS–CA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构建 |
5.1 模型概述 |
5.1.1 环境要素层 |
5.1.2 多主体及决策行为 |
5.1.3 元胞自动机层 |
5.1.4 综合决策规则 |
5.2 参数设定与模型实现 |
5.2.1 参数设定 |
5.2.2 模型实现 |
5.3 精度评估与误差分析 |
5.3.1 精度评估 |
5.3.2 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人口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
6.1 北京市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与疏解情景设定 |
6.1.1 多目标优化模型 |
6.1.2 情景设定 |
6.1.3 产业疏解情景 |
6.2 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下雄安新区发展预估 |
6.3 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下北京市人口及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 |
6.3.1 北京市人口规模 |
6.3.2 北京市主要宏观社会经济指标 |
6.4 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下北京市土地利用模拟 |
6.4.1 土地利用需求变化 |
6.4.2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及转移 |
6.5 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人口与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
6.5.1 雄安新区对北京市人口的影响 |
6.5.2 雄安新区对北京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当前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趋势与问题 |
1.2.1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进展 |
1.2.2 俄罗斯城镇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案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城镇化水平 |
2.1.3 城镇化空间格局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
2.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3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4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2.2.5 增长极理论 |
2.2.6 核心-边缘理论 |
第3章 苏联时期的城镇化基础 |
3.1 列宁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停滞和恢复 |
3.2 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城镇化波动增长 |
3.2.1 国民经济一 ·五—二 ·五计划时期 |
3.2.2 二战及战后恢复时期 |
3.3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城镇化缓慢增长 |
3.4 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发展 |
3.4.1 国民经济八·五—十·五计划时期 |
3.4.2 国民经济十一·五—十二·五计划时期 |
第4章 转型时期俄罗斯城镇化特征与问题 |
4.1 叶利钦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停滞 |
4.2 普京执政后的城镇化提升阶段 |
4.2.1 经济快速增长期 |
4.2.2 全球金融危机期 |
4.2.3 经济恢复与微增长期 |
4.2.4 欧美制裁下的停滞与发展期 |
4.3 俄罗斯城镇化问题与特征 |
4.3.1 城镇化发展产业动力不足 |
4.3.2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
4.3.3 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 |
4.3.4 城镇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
4.3.5 城市与乡村聚落萎缩现象较为普遍 |
4.3.6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第5章 俄罗斯人口城镇化空间格局分析 |
5.1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人口增长变化 |
5.1.1 1992-2007年人口严重下降 |
5.1.2 2008年-至今人口整体增长 |
5.2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人口结构变化 |
5.3 俄罗斯的人口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
5.3.1 俄罗斯的人口重心迁移格局 |
5.3.2 俄罗斯的人口数量增减变化格局 |
5.3.3 俄罗斯的人口密度变化格局 |
5.3.4 俄罗斯的人口迁移流动格局 |
5.4 俄罗斯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
5.4.1 俄罗斯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
5.4.2 俄全境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
5.4.3 俄联邦主体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
5.5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
5.5.1 俄全境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
5.5.2 俄联邦主体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
第6章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与中俄边境地区发展合作 |
6.1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 |
6.1.1 加强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发展建设 |
6.1.2 培育西伯利亚区和远东区的增长极 |
6.1.3 加强高铁、机场、港口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
6.1.4 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化的开放发展 |
6.2 中俄边境地区的发展与合作 |
6.2.1 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 |
6.2.2 扩大能源项目的协作 |
6.2.3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和产品 |
6.2.4 培育多形式的跨境电商合作通道 |
6.2.5 加快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共享 |
6.2.6 推动合作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
6.2.7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疆林果业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 |
1.1.2 新疆发展林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和潜力 |
1.1.3 林果业已成为新疆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
1.1.4 新疆政府高度重视特色林果业发展 |
1.1.5 为内陆欠发达区域经济林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4.1 新疆经济林果比较优势和增产格局贡献因素分析 |
1.4.2 新疆经济林果发展水平评估 |
1.4.3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实证分析 |
1.4.4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述法 |
1.5.2 比较优势衡量方法 |
1.5.3 LMDI分解法 |
1.5.4 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
1.5.5 探索性分析 |
1.5.6 多元回归分析 |
1.5.7 归纳演绎法 |
1.6 基本概念 |
1.6.1 产业 |
1.6.2 经济林与经济林果 |
1.6.3 林果业相关概念 |
1.6.4 林果业高质量发展 |
1.6.5 驱动力 |
1.6.6 路径 |
1.7 数据来源与研究范围 |
1.7.1 数据来源 |
1.7.2 研究范围 |
1.8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8.1 国外研究综述 |
1.8.2 国内研究综述 |
1.8.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济林栽培与加工利用理论 |
2.1.2 制度变迁理论 |
2.1.3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1.4 规模经济理论 |
2.1.5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1.6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2 技术路线 |
2.3 区域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概念模型 |
3 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阶段分析(1988-2017) |
3.1.1 传统发展阶段(1988-1997) |
3.1.2 成长发展阶段(1998-2011) |
3.1.3 成熟发展阶段(2012-2017) |
3.2 新疆经济林果经营规模及结构分析 |
3.2.1 种植面积 |
3.2.2 产量规模 |
3.2.3 品种结构 |
3.2.4 空间分布 |
3.3 新疆经济林果贮藏加工现状分析 |
3.3.1 企业贮藏、加工能力发展情况 |
3.3.2 企业贮藏、加工业绩效情况 |
3.4 新疆经济林果销售现状分析 |
3.4.1 国内销售现状 |
3.4.2 对外贸易状况 |
3.5 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问题分析 |
3.5.1 林果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失衡 |
3.5.2 林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力薄弱 |
3.5.3 林果产品国内外市场开拓不足 |
3.6 本章小结 |
4 新疆经济林果比较优势和增产格局贡献因素分析 |
4.1 新疆经济林果业比较优势分析 |
4.1.1 比较优势的内涵 |
4.1.2 比较优势分析 |
4.2 新疆主栽经济林果增产格局与贡献因素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研究方法 |
4.2.3 新疆苹果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
4.2.4 新疆梨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
4.2.5 新疆葡萄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
4.2.6 新疆杏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
4.2.7 新疆红枣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
4.2.8 新疆核桃增产格局和贡献因素分析 |
4.3 新疆经济林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变化的特征 |
4.3.1 新疆苹果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
4.3.2 新疆梨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
4.3.3 新疆葡萄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
4.3.4 新疆杏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
4.3.5 新疆红枣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
4.3.6 新疆核桃种植面积的变动和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估 |
5.1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
5.1.1 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5.1.2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主要特征 |
5.2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选取及衡量说明 |
5.3 发展水平的评价 |
5.3.1 规模经营指数 |
5.3.2 全要素生产率 |
5.3.3 地均林果产值 |
5.3.4 林果产量增长变动 |
5.3.5 林果价格变动比率 |
5.3.6 单位林果产值耗水 |
5.3.7 单位林果产值耗能 |
5.3.8 化肥用量缩减比例 |
5.3.9 农药用量缩减比例 |
5.3.10 林果业投资利润率 |
5.4 评价方法 |
5.5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实证分析 |
6.1 驱动力分析及基本假设 |
6.1.1 内部驱动力 |
6.1.2 外部驱动力 |
6.2 研究设计 |
6.2.1 模型选择 |
6.2.2 变量选取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探索性分析 |
6.3.2 多元回归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
7.1 分析框架 |
7.2 以科技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2.1 问题分析 |
7.2.2 主要措施 |
7.3 以主体增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3.1 问题分析 |
7.3.2 主要措施 |
7.4 以特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4.1 问题分析 |
7.4.2 主要措施 |
7.5 以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5.1 问题分析 |
7.5.2 主要措施 |
7.6 以品牌营造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6.1 问题分析 |
7.6.2 主要措施 |
7.7 以绿色循环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7.1 问题分析 |
7.7.2 主要措施 |
7.8 新疆典型地区(阿克苏)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执行情况案例 |
7.8.1 以科技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8.2 以主体增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8.3 以特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8.4 以绿色循环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8.5 以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8.6 以品牌营造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7.9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构建区域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概念模型 |
8.1.2 新疆经济林果种植、生产特征分析 |
8.1.3 评估新疆经济林果业发展水平 |
8.1.4 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实证分析 |
8.1.5 驱动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构建区域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概念模型 |
8.2.2 提出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
8.3 研究展望 |
8.3.1 完善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模型 |
8.3.2 完善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测评依据和评价体系 |
8.3.3 驱动路径进一步深入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不透水层与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方法与驱动因素研究 ——以合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透水层提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2 植被和FVC估算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1.2.3 现有方法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括 |
2.2 数据来源 |
2.2.1 Landsat遥感影像 |
2.2.2 Google Earth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
2.2.3 统计年鉴数据 |
2.3 数据处理 |
2.3.1 Landsat影像云处理 |
2.3.2 遥感影像的最佳监测季节选择 |
2.4 软件与执行环境 |
2.4.1 软件编译环境 |
2.4.2 图形与统计工具 |
2.4.3 图像工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透水层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不透水指数 |
3.1.2 阈值自动选择算法 |
3.1.3 UISI性能验证策略 |
3.1.4 UISI性能评价策略 |
3.1.5 UIS监测、验证和评价模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多时相Landsat影像UISI运算 |
3.2.2 多时相Landsat影像UISI阈值自动选择 |
3.2.3 UISI性能验证 |
3.2.4 UISI性能评价 |
3.2.5 UIS时空动态变化监测 |
3.2.6 UIS空间扩展与分析 |
3.3 讨论 |
3.3.1 裸土干扰和季节选择 |
3.3.2 自动阈值算法比较 |
3.3.3 算法验证和评价策略比较 |
3.3.4 动态变化监测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研究与自动制图模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现有典型植被指数性能验证与评价 |
4.1.2 植被指数选择和改进 |
4.1.3 植被覆盖度估算改进 |
4.1.4 性能验证和评价策略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植被指数运算与结果分析 |
4.2.2 基于时空变化的植被阈值调节 |
4.2.3 多时相FVC估算 |
4.2.4 植被指数和FVC性能验证 |
4.2.5 植被指数模型性能评价 |
4.2.6 FVC时空动态变化监测 |
4.2.7 FVC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4.3 讨论 |
4.3.1 ODRVI植被指数与机器学习算法 |
4.3.2 FVC变化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分析 |
4.3.3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与UIS关系分析 |
4.4 UIS和 FVC时空动态变化监测自动制图模型 |
4.4.1 需求分析 |
4.4.2 模型设计 |
4.4.3 模型实现 |
4.4.4 逐年变化曲线与动态变化监测制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透水层和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随机森林 |
5.1.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5.1.3 Kriging插值法 |
5.1.4 Mann-kendall检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透水层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5.2.2 气象因素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分析 |
5.2.3 基于地理加权模型的植被覆盖度空间异质性分析 |
5.2.4 地形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 |
5.2.5 不透水层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6.3.1 存在的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综合福利视角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过程、机制与路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社会已进入自然资本绝对稀缺的“满的世界” |
1.1.2 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 |
1.1.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全方位加速阶段 |
1.1.4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是城市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概念界定 |
2.1.1 福利与福祉概念辨析 |
2.1.2 生态福利 |
2.1.3 生态福利绩效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福利研究进展 |
2.2.2 生态福利研究进展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基础、研究框架与区域概况 |
3.1 理论基础 |
3.1.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3 生态效率理论 |
3.1.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3.2 理论研究框架 |
3.2.1 研究范式:从弱可持续到强可持续范式 |
3.2.2 资源环境压力与综合福利要素关系理论 |
3.2.3 研究框架构建 |
3.3 区域概况 |
3.3.1 区域范围界定 |
3.3.2 区域自然概况 |
3.3.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3.4 区域资源环境概况 |
第4章 长三角城市资源环境压力、综合福利的综合评价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4.1.1 资源环境压力评价 |
4.1.2 城市综合福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 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4.1.4 结构分解模型 |
4.1.5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 长三角地区城市资源环境压力评价 |
4.2.1 资源压力评价 |
4.2.2 环境压力评价 |
4.2.3 资源环境压力综合评价 |
4.2.4 资源环境压力驱动效应分析 |
4.3 长三角地区城市综合福利评价 |
4.3.1 经济福利评价 |
4.3.2 社会福利评价 |
4.3.3 绿色福利评价 |
4.3.4 综合福利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三角城市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时空关系 |
5.1 研究方法 |
5.1.1 面板灰色关联分析 |
5.1.2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
5.1.3 脱钩效应 |
5.1.4 LMDI因素分解 |
5.2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时空关联 |
5.2.1 总体关联特征 |
5.2.2 空间关联特征 |
5.3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动态交互影响 |
5.3.1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关系检验 |
5.3.2 城市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脉冲响应分析 |
5.4 资源环境压力、经济增长、综合福利的脱钩效应 |
5.4.1 资源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 |
5.4.2 资源环境压力与综合福利的脱钩效应 |
5.4.3 经济增长与综合福利的脱钩效应 |
5.5 “福利门槛”假说验证及增长模式 |
5.5.1 “福利门槛”假说及验证 |
5.5.2 综合福利增长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过程 |
6.1 研究方法 |
6.1.1 两阶段Super-NSBM-DEA模型 |
6.1.2 区域差异测度法 |
6.1.3 空间变差函数 |
6.2 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过程 |
6.2.1 动态变化:生态福利绩效纵向分析 |
6.2.2 空间分析: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横向对比 |
6.3 长三角生态福利绩效转化过程分解 |
6.3.1 生产效率分析 |
6.3.2 服务效率分析 |
6.3.3 投入产出冗余度分析 |
6.4 长三角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发展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化机制及路径优化 |
7.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7.1.1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
7.1.2 门槛面板回归模型 |
7.1.3 变量选取依据 |
7.2 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机制 |
7.2.1 空间溢出效应 |
7.2.2 门槛效应分析 |
7.2.3 机制提炼 |
7.3 生态福利绩效路径优化 |
7.3.1 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网络化治理模式 |
7.3.2 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 |
7.3.3 促进政府服务向福利主义转变,以提高福利为目标 |
7.3.4 补齐生态短板,增进绿色福利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研究视角创新 |
8.2.2 研究内容创新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成果 |
致谢 |
(8)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生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篇章结构 |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 |
2.2.2 Barnum-Squire农户模型 |
2.3 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
2.3.1 农业机械化的衡量及相关指标 |
2.3.2 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要素投入的影响研究 |
2.5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投入产出的变动趋势分析 |
3.1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3.2 农业机械化发展与生产要素投入概况 |
3.3 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产出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行为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4.2 多元Logit选择模型 |
4.3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数据说明 |
4.3.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农户农业机械来源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农户农业机械来源统计分析 |
4.5.2 农户农业机械来源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劳动力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递归混合过程模型 |
5.2.2 变量与数据 |
5.2.3 农户农业机械投入变化趋势 |
5.3 实证估计结果、解释及讨论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农药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2.1 农药投入环节农机使用决策模型 |
6.2.2 效应评估与选择性偏差 |
6.2.3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
6.3 数据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1 数据说明 |
6.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 实证估计结果、解释及讨论 |
6.4.1 农药投入环节农业机械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2 农药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3 农业机械使用对农药投入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估计 |
6.4.4 稳健性检验 |
6.5 农业机械使用对农药投入影响的分解效应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粮食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两阶段控制方程 |
7.2.1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选择性偏误 |
7.2.2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Logit模型 |
7.2.3 农业机械使用对玉米产量影响的无条件分位数模型 |
7.3 实证数据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1 数据说明 |
7.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 实证估计结果、解释及讨论 |
7.4.1 耕地环节农业机械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2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 |
7.4.3 不同经营规模下农业机械使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 |
7.5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玉米产量平等影响的实证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农户农业机械使用对土地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多元内生转换模型 |
8.2.1 第一阶段估计:农业机械化类型选择的影响因素估计 |
8.2.2 第二阶段估计: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估计 |
8.3 针对处理组的处理效应估计框架 |
8.4 实证数据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8.4.1 数据说明 |
8.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8.5 实证估计结果、解释及讨论 |
8.5.1 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8.5.2 农业机械化对土地生产率的平均处理效应 |
8.5.3 稳健性检验 |
8.6 不同规模下农业机械化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旅游交通政策演进量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 |
1.2.1 旅游交通 |
1.2.2 旅游交通政策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政策演进量化研究 |
2.1.2 旅游交通政策研究 |
2.1.3 旅游政策演进研究 |
2.1.4 交通政策演进研究 |
2.1.5 研究小结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2.2 政策工具理论 |
2.2.3 研究小结 |
3 研究预处理与量化框架构建 |
3.1 数据处理 |
3.1.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3.1.2 类目分析与编码 |
3.1.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2 演进四阶段划分 |
3.3 政策量化框架建构 |
3.3.1 政策主体维度 |
3.3.2 政策主题维度 |
3.3.3 政策工具维度 |
4 政策主体维度量化分析 |
4.1 政策主体量化涉及指标 |
4.2 政策主体构成分析 |
4.2.1 初步萌芽期主体构成分析 |
4.2.2 平稳过渡期主体构成分析 |
4.2.3 迅猛增长期主体构成分析 |
4.2.4 政策利好期主体构成分析 |
4.3 政策主体合作程度分析 |
4.3.1 初步萌芽期合作程度分析 |
4.3.2 平稳过渡期合作程度分析 |
4.3.3 迅猛增长期合作程度分析 |
4.3.4 政策利好期合作程度分析 |
4.4 政策主体政策效力分析 |
4.4.1 初步萌芽期政策效力分析 |
4.4.2 平稳过渡期政策效力分析 |
4.4.3 迅猛增长期政策效力分析 |
4.4.4 政策利好期政策效力分析 |
4.5 研究小结 |
5 政策主题维度量化分析 |
5.1 政策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5.1.1 初步萌芽期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5.1.2 平稳过渡期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5.1.3 迅猛增长期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5.1.4 政策利好期主题词分析及矩阵转化 |
5.2 政策主题聚类分析 |
5.2.1 初步萌芽期聚类分析 |
5.2.2 平稳过渡期聚类分析 |
5.2.3 迅猛增长期聚类分析 |
5.2.4 政策利好期聚类分析 |
5.3 政策主题多维尺度分析 |
5.3.1 初步萌芽期多维尺度分析 |
5.3.2 平稳过渡期多维尺度分析 |
5.3.3 迅猛增长期多维尺度分析 |
5.3.4 政策利好期多维尺度分析 |
5.4 研究小结 |
6 政策工具维度量化分析 |
6.1 供给类工具分析 |
6.1.1 旅游交通政策中供给类工具应用 |
6.1.2 演进四阶段供给类工具分析 |
6.2 环境类工具分析 |
6.2.1 旅游交通政策中环境类工具应用 |
6.2.2 演进四阶段环境类工具分析 |
6.3 需求类工具分析 |
6.3.1 旅游交通政策中需求类工具应用 |
6.3.2 演进四阶段需求类工具分析 |
6.4 研究小结 |
7 旅游交通政策演进特征分析及优化建议 |
7.1 演进四阶段特征分析 |
7.1.1 初步萌芽期演进特征 |
7.1.2 平稳过渡期演进特征 |
7.1.3 迅猛增长期演进特征 |
7.1.4 政策利好期演进特征 |
7.2 演进总体特征分析 |
7.2.1 “多元紧密”职能权力扩大化的政策主体 |
7.2.2 “质化造血”政府主导规范化的政策主题 |
7.2.3 “发展不均”宏观支持供给化的政策工具 |
7.3 旅游交通政策优化建议 |
7.3.1 政策主体优化 |
7.3.2 政策主题优化 |
7.3.3 政策工具优化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农业碳排放研究 |
1.3.2 农业生产率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碳排放 |
2.1.2 农业碳生产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低碳经济理论 |
2.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
2.3 碳生产率的特征 |
2.4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机理阐释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与农业碳生产率测度 |
3.1 农业碳排放测算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
3.1.1 农业碳排放测算清单 |
3.1.2 农业碳排放时序演变趋势 |
3.1.3 农业碳排放空间差异特征 |
3.2 农业碳生产率测度方法及其结果 |
3.2.1 单要素农业碳生产率 |
3.2.2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农业碳生产率 |
3.2.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农业碳生产率 |
3.3 不同测算方法及其结果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特征 |
4.1 农业碳生产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农业碳生产率变动趋势 |
4.1.2 省域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趋势 |
4.2 农业碳生产率动态演进轨迹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 农业碳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
4.3.1 σ收敛检验 |
4.3.2 绝对β收敛 |
4.3.3 条件β收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变迁轨迹与格局分布 |
5.1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分布格局 |
5.1.1 农业碳生产率省域分布及其差异 |
5.1.2 农业碳生产率区域格局及其差异 |
5.1.3 种植业碳生产率地域结构及特征 |
5.1.4 畜牧业碳生产率地域结构及特征 |
5.2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演化轨迹 |
5.2.1 重心模型的由来及其应用 |
5.2.2 空间轨迹呈现与分析 |
5.3 农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分解 |
5.3.1 研究方法 |
5.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
6.1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农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 |
6.1.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1.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1.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农业碳生产率 |
6.2.1 农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碳生产率关系辨识 |
6.2.2 模型设置与变量选取 |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西部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论文参考文献)
- [1]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D]. 李晓鹏. 河北大学, 2021(09)
- [2]松嫩平原盐碱地景观格局演化及驱动力分析[D]. 王浩男. 吉林大学, 2021(01)
- [3]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D]. 韩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D]. 初楠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5]新疆经济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及实现路径研究[D]. 彭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2)
- [6]不透水层与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方法与驱动因素研究 ——以合肥为例[D]. 王玉亮.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7]综合福利视角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演化过程、机制与路径优化[D]. 胡美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生产效应研究[D]. 周晓时.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中国旅游交通政策演进量化分析[D]. 梁小叶.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D]. 程琳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标签:财政支出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