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三角将上马一批核电站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盛昭瀚,刘慧敏,燕雪,金帅,邱聿旻,董梁[1](2020)在《重大工程决策“中国之治”的现代化道路——我国重大工程决策治理70年》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既是我国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创造奇迹、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70年,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重大工程决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70年。本文以三门峡工程、三峡工程、改革开放以来的长大桥梁工程群以及港珠澳大桥等我国重大工程典型案例链为基础,把我国70年来重大工程决策"中国之治",即中国重大工程决策治理现代化与中国化一体化的实践及创新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近40年改革开放、民族振兴以及大国治理的历史情境中进行全景式的分析和解读,并在我国重大工程决策"中国之治"70年现代化道路发展历程的文化记忆中,总结其基本经验、揭示其内在逻辑、再通过体现历史逻辑与辩证思维原则的反思,提炼对新时代我国重大工程决策治理的现实启示。
程道俊[2](2020)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天然气、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不断开采和利用,数量急剧减少,而且化石能源消耗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极端气候变化。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过程中需更多的能源支持,因此面临着能源紧缺的压力,同时,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是一个重大课题。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新能源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新能源具备同时满足能源需求和减少污染排放的优势,但是,我国新能源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新能源的发展道路,新能源产业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产业具有国际竞争性、技术发展快速性,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初期需要选择与其他传统产业不同的发展路径。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是能源高速消耗,加剧了能源消耗与供应之间的矛盾,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国内需从国外进口新能源来满足国内需求,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能源的掣肘。我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调整现在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在能源消费中优先使用新能源,并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持续有效地推动和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本文的研究背景就是基于国际能源形势与国内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的矛盾展开的探讨,在中国能源实现条件和战略机遇下,开展中国新能源产业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在政府治理创新、政府协同治理、政府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引入相关理论,从理论层面阐述政府治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明晰了我国政府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治理面临着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新能源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新能源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新能源产业缺乏必要的政府保障,新能源企业缺乏产权保障,新能源企业发展缺乏资金保障,新能源企业缺乏高端人才保障。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存在本位保护主义,地方政府过度干预新能源产业发展,地方保护阻碍全国新能源市场壮大;二是政府缺乏体系化治理,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政府与产业主体缺乏互动联系;三是政府治理效率低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高,政府服务性存在一定局限,政府未能准确评价自身工作。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新变化,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担当和责任越发显现,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治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加大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技术创新政策等产业政策的实施力度,并保障政策实施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不断拓宽政府治理模式,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完善政府角色定位,创新政府治理运行机制;不断改进政府治理结构,协调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职能部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强化政府协同治理,并加强政府对新能源的宣传,从而推进我国新能源产业良好发展。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是研究视角的创新、理论框架的创新、实践路径的创新。本文是从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考察和论证了政府治理的模式选择、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的职责等问题;政府治理不仅包括政府组织内的治理,也包括政府组织间的治理,不同的治理组合,在新能源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效果。本文的研究视角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丰富了政治制度领域的理论研究,为进一步改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提供了启示和建议。
黄华[3](2019)在《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文中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面对以“雾霾”为代表的严峻生态形势和环保压力,既能使被认为是主要污染源之一的煤电行业保持持续经营、保障国家用电安全,又能帮助煤电行业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方式妥善解决其负外部性问题是当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故煤电行业清洁化转型是解决该矛盾的必由之路。为此,中国政府主导出台一系列包括规制约束-政策激励在内的各种政策,来严控污染物排放、保持煤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所开展的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是指以产业视角,在论证燃煤发电不会被短期内取代的基础上,基于政府主导的规制约束-政策激励,综合应用外部性、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等理论工具,围绕“如何开展、怎么执行、效果如何、有何规律”等煤电行业清洁化关键问题,在以“机制-路径-成效-趋势”为核心内容的体系框架内展开的系统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五方面研究:特征分析——以发电行业核心数据为基础,从投资建设、电力生产、经营情况三方面系统梳理中国煤电行业发展脉络,并与其它类型电源、其它国家煤电情况进行对比,提炼中国煤电行业的特征和优势,回答燃煤发电是否有必要在中国继续存在的问题;机制研究——研究政策因素(规制约束和政策激励)、环保科技、执法监督对于煤电清洁化的驱动作用,探寻煤电清洁化机制,回答中国如何推动煤电行业开展清洁化的问题;路径研究——分别构建、求解、分析以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为理论基础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和以传统环境成本内部化为理论基础的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在遵守排放标准、享有补贴政策情况下的环保投资决策模型,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最优路径是什么的问题;成效研究——从机组结构、环保设施、能耗水平和污染排放四个方面分析中国煤电清洁化进程,并与非发电用煤工业、生活用煤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同时研究单个燃煤电厂和单个煤电集团开展煤电清洁化情况,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是否已经取得显着成效的问题;趋势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火电行业、非发电用煤工业和生活用煤领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诉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污染物排放有何规律的问题。本文得到主要研究结论有:(1)中国煤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总量大、占比高,远超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短时间内没有一种或多种电源类型可弥补完全关停煤电带来的电力供给空缺,这是中国煤电行业必须开展清洁化的最主要因素;煤电当前还有投资规模最大、单位造价最低、利用小时数呈下降趋势、经营形势较差的阶段性特征;煤电行业主要由国有企业组成,长期半军事化的管理使其能够主动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是煤电行业开展清洁化的重要客观条件。(2)中国煤电清洁化的机制:在以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代表的规制约束和以环保补贴为代表的政策激励等政策因素共同作用下,传统煤电行业朝着清洁化方向快速发展;环保科技是技术基础,在煤电清洁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升级,为政府进一步提升环保标准、提高环保效率奠定基础;执法监督是实施保障,保证各项政策执行到位,同时反馈发现的政策问题,实现良性互动。(3)基于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能够帮助燃煤电厂缓解初始投资巨大压力和后期运维成本,净现值要远大于基于传统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的净现值,同时具有能使政府提供更少补贴、环保企业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优点,是理想的煤电行业清洁化路径。(4)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在规制激励-政策约束作用下,煤电机组结构持续升级、环保设施全面普及、能耗水平显着提升、污染排放大幅降低,相对于非发电用煤工业、生活用煤等其它用煤领域,煤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及占比均已很低,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应转向非发电用煤工业和“散煤”燃烧。(5)煤电清洁化机制效果显着,煤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已越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峰值,而非发电用煤工业和生活用煤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未越过高点;污染物排放水平随经济增长的拟合曲线都是阶段性变化趋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中“下降拐点”的出现是有条件,可根据政策条件、科技水平和执法监督等因素的影响发生改变。
新华社,国金证券,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4](2015)在《长江黄金水道起舞》文中提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上升为2015年三大国家级战略。而长江中游城市群为长江经济带的三大跨区域城市群之一,另外两个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成渝城市群。另外,5大国家级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即涵盖了三个(长江中游、长三角、成渝)。剩余两个国家级城市群分别是:珠三角、京津翼城市群,可见长江经济带拥有较高的经济战略地位。
陈福民[5](2015)在《不该被误解的核电站》文中认为东海之滨,秦山之麓,5月26日,笔者有机会踏上这片我国民族核电崛起的热土。核电站就是利用一座或几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动力设施。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相当于热电厂的燃烧炉,但用的燃料是铀。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内"燃烧",即发生原子核链式裂变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和水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源源不断地发出电来。2011年3月11日,突如其来的一场9级大地震,引发了福岛第一核电厂多个核反应堆相继爆炸,导致放射性物
张海龙[6](2014)在《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能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作用。进入工业化以来,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为主要燃料的能源更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消耗大幅增加、传统能源资源日益减少,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能源消耗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日益显现,随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中国未来能源使用问题也受到了来自外部压力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新能源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目前,传统石化能源的日益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旺盛需求之间的矛盾更显尖锐,如果不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能源供给的多元化,那么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将严重受限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同时中国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依赖势必无法得到改善。如果不重视和有效发展新能源,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正如成思危所言“世界前三次产业革命分别由蒸汽机、电力和电脑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将是新能源引领的能源革命。”前三次革命中国没有抓住机遇,第四次我们绝不能错过。然而,就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来看,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依靠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仍曲折艰难,新能源发展任重道远。中国必须抓住新能源与中国复兴和崛起的契机,大力发展新能源,做足新能源这篇文章、下好新能源这盘棋,将新能源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解决好新能源问题,排除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让中国的经济在新能源经济带动下继续快速发展。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核能、页岩气、氢能等。中国的新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在这种现实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对国家能源安全、环境改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新能源能够代替传统化石类能源,弥补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短缺问题,增加能源供给,满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其次,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改变中国目前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减少由化石类能源利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等问题。对于发展新能源产业,中国同发达国家在发展动机上有着部分共同的出发点。同时,中国在资源构成、经济现状、科技水平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国情特征。因此,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研究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新能源产业是体现国家战略的新兴产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新能源产业是目前还处于初创期的新兴产业;同时,新能源产业是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也是产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领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这些特征,决定了需要选择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战略路径。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在2014年3月22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年会”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为主,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辅的多元化能源生产供应体系。但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进口量不断加大,能源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开发新能源,建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减少碳排放,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能源安全刻不容缓。论文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经济、政治和能源大背景以及中国能源的现实条件和战略机遇下,开展了中国新能源发展层层递进式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从能源政治、能源安全以及新时期中国崛起等方面进行了选题的思考;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理论体系创新等视角进行了选题目的及意义的阐释;从国内外研究综述中有效选取了自己的研究切入点。第二章理论基础,主要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内涵界定、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意义、哈伯特能源论、经济增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权力变迁理论、权力转移理论、“中国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新能源主要边界。第三章人类能源发展史,通过人类能源史四个阶段的研究,提出了“新能源与中国复兴”的新时代与新机遇;并对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梳理和研判。第四章国内外新能源政策研究,分析了美国和欧洲新能源的法律、政策、主要内容、演进过程和中国新能源政策演进进程。第五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分门别类地分析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六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效率研究,通过数据挖掘,从几个不同维度对新能源进行建模并对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博弈分析,分析了中国与不同能源进口国和出口国间博弈,得出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一定要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第八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研究,从宏观政策和微观行业细分层面给出了明确、科学、合理、具体的政策建议。第九章结论与展望。论文研究实现了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基于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本论文采取了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全面分析与典型研究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阐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演绎和比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在研究方法上适应研究问题的“个性”要求,形成综合集成特点,使本论文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刘春江[7](2014)在《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给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态势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阻碍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促使中国积极转变原有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依赖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务院制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发展7个产业领域: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机制,制订发展计划,设立专项资金,吸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和发展,产业创新能力有所提高,社会投资逐步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已取得一些积极成效,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受中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经济技术水平等的制约,结合中部地区地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特色,中部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采取不同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产业选择和发展方式。论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和概念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辨析,对国际和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通过理论辨析,进一步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在经济理论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分析定义的基础上,从产品与服务的角度、市场和用户的角度去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尝试提出了基于产品、服务、市场、用户角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属性特征和概念定义,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和边界。从产品和服务、市场和用户的角度去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回避新兴产业具体形态的干扰,有利于对产业的内涵特征进行更准确的理解。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和概念定义,是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机制的基础,是制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依据。论文对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借鉴的国际经验启示。论文对全球最具有代表性国家或区域,包括美国、日本、欧盟、英国、德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国家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逐一进行了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中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启示。论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详细地概括了中部地区6省、东部地区6省(市)、西部地区4省(市区)、东北地区3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进展、发展规划、主要举措、发展经验和不足之处,逐一进行了发展评价。对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板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劣势、挑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论文提出应大胆突破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范围。论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情况,探索提出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遴选原则和发展定位,并建议中部地区将4个新兴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产业、绿色安全现代化农业、现代文化产业、高技术服务业。建议在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增列这4个新兴产业,突破了国务院划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是动态的、阶段性的,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论文提出了改进和加快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路。以中部地区整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通过对欧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各区域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对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内涵、目标分析,提出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提出了改进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工作思路。
刘宏[8](2014)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08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文中指出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必须依靠产业支撑。没有产业发展就没有经济发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渤海湾都具有强大的产业支撑,才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前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也必须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促进生态建设,就必须要在重视生态建设的同时把产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没有强大的现代产业,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就无法改善民生,也不可能建成生态经济区。因此,必须深入研究产业发展问题。8.1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现已确定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湖南岳阳、常德、益阳三市,长
张瑜[9](2012)在《聚焦“两会”热点 续写低碳热潮》文中研究说明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后,全球便掀起一股"低碳"热潮,"低碳"也成为最近几年我国"两会"热议的话题。在2012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提出的提案、议案有很大一部分与"低碳"有关,内容涉及到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
暴琪[10](2012)在《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来,经济现代化就成为全球最热和最为关注的研究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自身积累和全民奋斗持续发展经济的实践历程,而且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争取比较优势、占据全球经济发展至高点的角力过程。因此,现代化的梦想和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要求我国必须大力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产业、城镇、财富最密集的精粹之地,也是我国跨省市区域一体化进程起步最早、基础最好、发展最快的地区。作为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区域理应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努力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全局树立良好的示范和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经济现代化为逻辑起点,以哲学层面对于生产力内涵重新讨论及生产力体系与现代化关系的探索为突破口,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长三角经济发展现状,通过理论层面的分析和论证,提出属于社会生产力范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属于自然生产力范畴的低碳经济,应当以耦合与联动的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和长三角经济现代化建设目标,本文在对长三角总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回顾以及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率先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长三角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建设联动与耦合发展的基本模式,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全文结构共七章,分为理论与实证两大部分。前三章为理论部分,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与理论的回顾、梳理和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方式要与经济现代化内涵变化相适应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是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供选择的重要方向的新观点。后四章为实证部分,在详细分析长三角原有发展方式以及转型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长三角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联动与耦合发展的基本模式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以及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在对本文相关重要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经济现代化内涵进行总体介绍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对经济现代化的理论认知;第三章,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一方面从哲学层面、理论层面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具体地分析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进而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的耦合与联动发展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并跨越式地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第四章,长三角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分析。通过对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影响以及新时期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条件的深入分析,详细论述了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五章,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创新模式研究。围绕空间规划、内在动力、核心要素、基础环境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长三角同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建设的基本模式。第六章,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从转变思想观念、构建统一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快速发展、搭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力资本平台等四个方面出发,提出加快推进长三角经济现代化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归纳与总结,提炼本文的主要结论,指出本文分析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二、长三角将上马一批核电站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三角将上马一批核电站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重大工程决策“中国之治”的现代化道路——我国重大工程决策治理7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重大工程决策中国之治的70年道路 |
(一)总体性研究路线 |
(二)三门峡工程 |
1. 曲折的宏观决策过程 |
2. 可贵的科学抗争精神 |
3. 三门峡工程决策“中国之治”的总结 |
(三)三峡工程 |
1. 三峡工程决策的早期提出 |
2. 三峡工程决策的初期推进 |
3. 三峡工程决策的中期徘徊 |
4. 三峡工程决策的后期冲刺 |
5. 三峡工程决策治理总结与反思 |
(四)改革开放40年我国长大公路桥梁工程 |
1. 长大桥梁布局决策治理:为国家发展大战略服务 |
2. 长大桥梁投融资决策治理: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 |
3. 长大桥梁决策治理:替国家治理体系“添砖” |
4. 长大桥梁桥决策“中国之治”的总结 |
(五)港珠澳大桥工程 |
1. 港珠澳大桥决策治理的“一国两制”背景 |
2. 软法治理概述 |
3. 港珠澳大桥决策软法治理体系 |
4. 港珠澳大桥决策软法治理中的政府公权力体系 |
5. 港珠澳大桥决策软法治理模式的总结 |
三、我国重大工程决策治理70年的总结与反思 |
(2)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 研究的背景 |
2.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关于中国新能源发展趋势的研究 |
2. 关于新能源产业地位与影响的研究 |
3. 关于新能源产业政策基本状况的研究 |
4. 关于政府治理变革与治理应用的研究 |
5. 关于新能源产业中政府治理的研究 |
6.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构安排 |
(五) 研究创新之处 |
一、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1. 能源与新能源 |
2. 新能源产业与产业政策 |
3. 政府治理 |
(二) 新能源产业视阈下政府治理的理论依据 |
1. 政府治理创新理论 |
2. 政府协同治理理论 |
3. 政府治理现代化理论 |
二、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现状分析 |
(一)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制度供给 |
1. 政府供给的政策类型 |
2. 风电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3. 太阳能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4. 生物质能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5. 核电产业制度供给总体考察 |
(二)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法治建设 |
1. 风电产业的法治建设 |
2. 太阳能产业的法治建设 |
3. 生物质能产业的法治建设 |
4. 核电产业的法治建设 |
(三)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规划与引导 |
1.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国家总体规划 |
2.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区域性规划 |
3.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的引导 |
三、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困境 |
(一) 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严重过剩 |
1. 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突出 |
2. 新能源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
(二) 新能源产业缺乏必要的保障 |
1. 新能源企业缺乏产权保护 |
2. 新能源企业发展缺乏资金保障 |
3. 新能源产业缺乏高端人才保障 |
四、 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府治理因素 |
(一)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存在本位保护 |
1. 地方政府过度干预新能源产业发展 |
2. 地方保护阻碍全国新能源市场壮大 |
(二)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缺乏体系化治理 |
1. 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 |
2. 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 |
(三)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效率低下 |
1.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高 |
2. 政府服务性存在一定局限 |
3. 政府未能准确评价自身工作 |
五、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经验的借鉴 |
(一)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综述 |
1. 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2. 德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二)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分析 |
1. 美国新能源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分析 |
2. 德国新能源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分析 |
(三) 中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策略的比较 |
1. 政府制定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比较 |
2. 政府治理中政府与市场运行关系的比较 |
(四) 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经验启示 |
1.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立法规范的启示 |
2.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政策的启示 |
3.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模式的启示 |
4.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体制机制创新的启示 |
六、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建议 |
(一) 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能力 |
1. 加大新能源产业财政政策实施力度 |
2. 加大新能源产业税收政策实施力度 |
3. 加大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实施力度 |
4. 完善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
5. 增强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
(二) 拓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模式 |
1. 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责任意识 |
2. 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
3. 创新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治理的运行机制 |
(三) 改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结构 |
1. 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整体布局 |
2. 强化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政府部门的协同治理 |
3. 调控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
4. 加强政府与新能源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 |
5. 加强政府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宣传 |
结论 |
(一) 主要研究结论 |
(二)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展望 |
(三)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3)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煤电被认为是大气污染主要成因 |
1.1.2 煤电是中国不可替代的基础电源 |
1.1.3 煤电清洁化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工具 |
2.1 主要理论工具 |
2.1.1 规制约束相关研究 |
2.1.2 政策激励相关研究 |
2.1.3 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相关研究 |
2.1.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相关研究 |
2.2 煤电清洁化相关研究 |
2.2.1 不可替代性——煤电生存基础 |
2.2.2 可能性——煤电清洁技术路线 |
2.2.3 经济性——清洁煤电可负担 |
2.2.4 前瞻性——煤电清洁发展 |
2.3 文献研究综评 |
3 中国煤电行业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煤电行业发展现状 |
3.1.1 煤电行业投资建设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1.2 煤电行业电力生产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1.3 煤电行业经营状况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2 与世界主要国家及区域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2.1 世界煤电领域电力生产情况对比分析 |
3.2.2 其它电源结构产能情况对比分析 |
3.3 中国主要煤电集团状况 |
3.4 中国煤电行业特征及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4 机制研究——中国煤电清洁化驱动因素 |
4.1 政策因素 |
4.1.1 煤电清洁化相关规制约束-政策激励的演化 |
4.1.2 环境约束: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4.1.3 政策激励:燃煤电厂环保补贴 |
4.2 环保科技 |
4.2.1 煤电烟气污染物典型控制技术分析 |
4.2.2 煤电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创新与发展 |
4.3 执法监督 |
4.3.1 地方政府的执法检查 |
4.3.2 中央政府的环保督察 |
4.4 中国煤电清洁化驱动因素关联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路径研究之一——环境成本内部化:自身投资运维模式 |
5.1 政府、燃煤电厂和环保企业的路径选择 |
5.1.1 政府——补贴路径选择 |
5.1.2 燃煤电厂——投资路径选择 |
5.1.3 环保企业——盈利路径选择 |
5.1.4 清洁化综合路径类型 |
5.2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发展状况 |
5.2.1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演化 |
5.2.2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现状分析 |
5.3 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相关假设及参变量定义 |
5.3.1 模型假设条件 |
5.3.2 模型参变量定义 |
5.4 不同政策条件下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建模分析 |
5.4.1 无补贴政策 |
5.4.2 仅有环保补贴电量政策 |
5.4.3 仅有环保补贴电价政策 |
5.4.4 兼有环保补贴电量和补贴电价政策 |
5.5 算例分析和结果讨论 |
5.5.1 参数取值 |
5.5.2 计算结果 |
5.5.3 分析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路径研究之二——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第三方治理模式 |
6.1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展状况 |
6.1.1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演化 |
6.1.2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现状分析 |
6.2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相关假设及参变量定义 |
6.2.1 模型假设条件 |
6.2.2 模型参变量定义 |
6.3 不同政策条件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建模分析 |
6.3.1 无补贴政策 |
6.3.2 仅有环保补贴电量政策 |
6.3.3 仅有环保补贴电价政策 |
6.3.4 兼有环保补贴电量和补贴电价政策 |
6.4 算例分析和结果讨论 |
6.4.1 参数取值 |
6.4.2 计算结果 |
6.5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比较分析 |
6.5.1 对比分析 |
6.5.2 政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成效研究——煤电与其它用煤人为污染源清洁化效果对比 |
7.1 中国煤电清洁化进展 |
7.1.1 机组结构持续升级 |
7.1.2 环保设施全面普及 |
7.1.3 能耗水平显着提升 |
7.1.4 污染排放大幅降低 |
7.2 与其它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分析 |
7.2.1 非发电用煤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
7.2.2 生活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
7.2.3 各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
7.3 煤电清洁化案例研究 |
7.3.1 典型燃煤电厂清洁化案例 |
7.3.2 典型煤电集团清洁化案例 |
7.4 本章小结 |
8 趋势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8.1 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与环境承载力情况 |
8.1.1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8.1.2 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近上限 |
8.2 经济增长与不同用煤人为污染源排放量关系建模分析 |
8.2.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8.2.2 模型构建和曲线拟合 |
8.2.3 分析与讨论 |
8.3 结论及政策启示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不该被误解的核电站(论文提纲范文)
从秦山核电站看中国核电的发展 |
中国要不要大规模发展核电 |
核电与“核雾染”和公众健康 |
(6)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综合评述 |
1.4 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意义 |
1.4.1 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 |
1.4.2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
1.4.3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 |
1.4.4 有利于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5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本文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研究方法 |
1.5.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能源 |
2.1.2 新能源 |
2.1.3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
2.2 哈伯特能源论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1 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2 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3 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4 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
2.4 生命周期理论 |
2.4.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4.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3 国家成长生命周期理论 |
2.5 权力理论 |
2.5.1 权力变迁理论 |
2.5.2 权力转移理论 |
2.6 “中国梦”理论 |
2.6.1 毛泽东主席的早期“中国梦”理论 |
2.6.2 习近平主席的当代“中国梦”理论 |
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2.7.2 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2.7.3 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
2.7.4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2.8 小结 |
第三章 人类能源发展史 |
3.1 人类能源史的四个阶段 |
3.1.1 火与柴草时代 |
3.1.2 煤炭与蒸汽机时代 |
3.1.3 石油与内燃机时代 |
3.1.4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代 |
3.2 泥炭与荷兰、煤炭与英国、石油与美国、新能源与中国 |
3.2.1 泥炭和荷兰时代 |
3.2.2 煤炭和大英帝国 |
3.2.3 石油和美国世纪 |
3.2.4 新能源与中国复兴 |
3.3 能源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新能源政策研究 |
4.1 美国的新能源政策 |
4.1.1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一次转型 |
4.1.2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二次转型 |
4.1.3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三次转型 |
4.1.4 美国的“能源独立” |
4.2 欧洲的新能源政策 |
4.2.1 欧洲能源法律及政策变化 |
4.2.2 欧洲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的新能源政策 |
4.3.1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萌芽阶段 |
4.3.2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启动阶段 |
4.3.3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发展阶段 |
4.3.4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成长阶段 |
4.4 中国新能源法律及政策解析 |
4.4.1 中国能源法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
4.4.2 中国能源政策解析 |
4.5 国内外政策比较对中国新能源的启示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 |
5.1 能源利用的现状 |
5.2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
5.2.1 水电资源现状 |
5.2.2 太阳能资源现状 |
5.2.3 核能资源现状 |
5.2.4 风能资源现状 |
5.2.5 海洋能源资源现状 |
5.2.6 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 |
5.2.7 页岩气能源资源现状 |
5.2.8 氢能源资源现状 |
5.3 国内外新能源发展对比分析 |
5.3.1 国外新能源发展情况 |
5.3.2 国内外新能源发展比较 |
5.4 中国新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1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制度建设缺位 |
5.4.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偏颇 |
5.4.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不足 |
5.4.4 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动力不够 |
5.4.5 中国新能源的二次转换成本高、电力并网困难 |
5.4.6 中国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造成新能源发展压力空前 |
5.4.7 中国能源安全带给新能源严峻挑战 |
5.4.8 中国能源技术落后、利用效率低、消费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 |
5.4.9 全球能源危机必将牵制中国能源安全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效率研究 |
6.1 能源效率及相关指标的选取 |
6.1.1 能源效率 |
6.1.2 指标选取 |
6.2 数据处理 |
6.2.1 基于插补方法对缺失数据的处理 |
6.2.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 2014 年新能源数据的预测 |
6.3 基于 DEA 数据包络模型的中国新能源效率实证分析 |
6.3.1 DEA 模型 |
6.3.2 中国新能源开发效率情况 |
6.3.3 中国新能源使用效率情况 |
6.3.4 实证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博弈分析 |
7.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7.1.1 国际能源市场中各类主体分析 |
7.1.2 本文博弈对象的选择 |
7.2 中国与能源进口国的博弈 |
7.2.1 中美能源博弈 |
7.2.2 中印能源博弈 |
7.3 中国与能源出口国的博弈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研究 |
8.1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 |
8.1.1 中国新能源发展制度体系构建 |
8.1.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8.1.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
8.1.4 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
8.1.5 中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微观政策建议 |
8.2.1 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2 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3 核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4 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5 生物质柴油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6 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7 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3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数据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国内外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产业理论 |
二、西方经济学有关产业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 |
二、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进展 |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研究结论 |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
第一节 产业与产业分类 |
一、产业的概念 |
二、产业的分类 |
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 |
第二节 相关产业概念辨析 |
一、支柱产业 |
二、主导产业 |
三、先导产业 |
四、基础产业 |
五、战略性产业 |
六、相关产业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
第三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 |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 |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别 |
第三章 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与日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一、美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二、日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二节 欧盟主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一、欧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二、英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三、德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三节 金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一、俄罗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二、印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三、巴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四、南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四节 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启示 |
一、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定位 |
二、综合运用法律政策工具和经济杠杆 |
三、新能源和绿色经济为重点关键领域 |
四、切合国情的产业选择 |
五、三次产业均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 |
六、合理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
七、强化核心技术自主自有 |
八、注重可持续发展 |
九、重视发展科技教育 |
十、加强宣传推广 |
十一、积极参与和倡导国际合作 |
第四章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成效 |
一、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 |
二、产业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三、企业竞争能力逐步增强 |
四、产业布局规划日趋合理 |
第二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发展情况 |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
三、生物产业发展情况 |
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 |
五、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
六、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 |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
第三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一、政府保持强势主导地位 |
二、依靠社会菁英人群推动 |
三、产业发展速度快 |
四、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
五、市场潜力巨大 |
第四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能力不强与核心技术缺乏 |
二、高端人才培育和储备不足 |
三、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 |
四、产业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
五、政策与配套措施尚需进一步契合 |
六、应对国际市场不正当竞争的商业和法律手段缺乏 |
第五章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区域比较 |
第一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一、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二、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三、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四、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五、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六、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一、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二、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三、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四、东部其他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三节 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一、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二、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四节 中部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
一、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
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
第五节 中部地区六省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 |
一、中部地区六省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同点 |
二、中部地区六省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差异 |
第六章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和挑战 |
第一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
一、中部地区地理区位优势 |
二、中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势 |
三、中部地区自然禀赋优势 |
四、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与科教文化优势 |
五、中部地区的产业与技术优势 |
六、中部地区市场潜力优势 |
七、中部地区的重要机遇优势 |
第二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劣势 |
一、中部地区能源资源劣势 |
二、中部地区金融资源劣势 |
三、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劣势 |
四、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劣势 |
五、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劣势 |
六、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劣势 |
第三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
一、核心技术方面的挑战 |
二、产学研用方面的挑战 |
三、资金方面的挑战 |
四、人才方面的挑战 |
五、产业同质化方面的挑战 |
六、传统产业的挑战 |
第七章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遴选 |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原则 |
二、适宜中部地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 |
三、建议中部地区增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二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 |
一、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发展 |
二、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分工与合作 |
第三节 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一、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
二、创新金融服务 |
三、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高等院校、国家科研队伍的作用 |
四、先行先试与创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对“生产力”内涵的再认识 |
1.1.2 全球服务经济与低碳经济兴起 |
1.1.3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迅速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1 生产力、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 |
2.1.2 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 |
2.1.3 生产力系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
2.1.4 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方式 |
2.1.5 产业结构升级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解读 |
2.1.6 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低碳服务业辨析 |
2.2 国内外经济现代化总论研究 |
2.2.1 经典经济现代化研究 |
2.2.2 当代经济现代化研究 |
2.2.3 总结和评述 |
2.3 不同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研究 |
2.3.1 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
2.3.2 低碳经济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
2.3.3 地理学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理论认知 |
2.3.4 总结与评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3.1 耦合与联动的哲学基础 |
3.2 耦合与联动的理论基础 |
3.2.1 外部性理论 |
3.2.2 产业关联理论 |
3.2.3 服务外包理论 |
3.3 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相互关系具体解析 |
3.3.1 产业结构升级助推低碳经济加速发展 |
3.3.2 低碳经济发展拉动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4.1 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总结 |
4.1.1 国内动力源泉 |
4.1.2 国外动力源泉 |
4.2 长三角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4.2.1 长三角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分析 |
4.2.2 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4.3 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行性分析 |
4.3.1 供给因素 |
4.3.2 需求因素 |
4.3.3 环境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创新模式研究 |
5.1 空间规划:创新模式基本架构设计 |
5.1.1 宏观层面:促进区域低碳综合服务网络的形成 |
5.1.2 中观层而:促进低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融合 |
5.1.3 微观层面:促进低碳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
5.2 内在动力: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5.2.1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意义 |
5.2.2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利条件 |
5.2.3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框架 |
5.3 核心要素:低碳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
5.3.1 低碳技术内涵及类型 |
5.3.2 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
5.3.3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 |
5.4 基础环境:构建区域社会信用体系 |
5.4.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
5.4.2 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实践 |
5.4.3 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服务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任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对策建议 |
6.1 以政府为主导,树立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思想理念 |
6.1.1 加强对低碳经济认识 |
6.1.2 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
6.1.3 纠正地方政府唯GDP论的思想观念 |
6.2 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依托,构建统一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 |
6.2.1 规划先行,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 |
6.2.2 制度推动,建立统一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 |
6.2.3 标准保障,竞争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主动权 |
6.3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抓手,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 |
6.3.1 推动低碳服务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
6.3.2 充分发挥低碳服务行业协会的各项职能 |
6.3.3 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 |
6.3.4 扩大低碳服务市场的需求 |
6.4 以知识为动力,搭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力资本平台 |
6.4.1 实施重点领域的人才开发与引进 |
6.4.2 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
6.4.3 构建规范开放的人才市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长三角将上马一批核电站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大工程决策“中国之治”的现代化道路——我国重大工程决策治理70年[J]. 盛昭瀚,刘慧敏,燕雪,金帅,邱聿旻,董梁. 管理世界, 2020(10)
- [2]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治理研究[D]. 程道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D]. 黄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长江黄金水道起舞[J]. 新华社,国金证券,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 资本市场, 2015(07)
- [5]不该被误解的核电站[J]. 陈福民. 化工管理, 2015(19)
- [6]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D]. 张海龙. 吉林大学, 2014(03)
- [7]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 刘春江. 武汉大学, 2014(01)
- [8]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08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A]. 刘宏.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2014
- [9]聚焦“两会”热点 续写低碳热潮[J]. 张瑜. 低碳世界, 2012(02)
- [10]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视角[D]. 暴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标签:新能源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 新能源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