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80蛋白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曾子淇[1](2021)在《ALK基因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文中提出背景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定位于2号染色体的短臂上,编码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是胰岛素受体家族中的一员。自首次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发现2号染色体和5号染色体重排导致的ALK-NPM融合基因以来,医学界对ALK基因的结构、突变模式、相关的肿瘤以及靶向治疗有了深入的研究。目前研究发现ALK基因的结构包括膜外结合域、跨膜域以及胞内激酶域三个主要成分,其中结合域和配体相结合,通过激酶域发挥其主要作用。目前在多种肿瘤中发现有ALK基因的突变,突变模式包括最常见的基因融合,还有更为少见的点突变和扩增等突变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普遍存在的NPM-ALK融合,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常出现的ALK-EML4融合,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MT)的TPM3-ALK、TPM4-ALK融合,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ALK F1174L突变等,另外在肾癌、结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食管癌和卵巢癌等疾病中也可偶尔出现ALK基因的突变。ALK基因突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融合基因结构域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其作用的机制,部分融合基因如NPM-ALK的结构及作用机制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大部分融合基因参与致病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而针对ALK的分子靶向治疗,如克唑替尼、色瑞替尼等ALK抑制剂的应用使得部分患者的预后有了极大改善,但目前这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多项研究表明药物介导的二次突变参与耐药性的形成,但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新型药物的研究仍面临巨大的挑战。目的探讨ALK突变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和组织细胞增生症等多种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例库及会诊病例中,选取了2010年-2021年的839例病例。其中包括8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8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818例非小细胞肺癌,3例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神经母细胞瘤。收集上述病例的临床资料;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病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例的ALK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原位杂交法及二代测序法检测病例的ALK基因的突变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检测本实验各组数据之间的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临床特征:ALCL患者8例,发病中位年龄为23.5岁,男女比例为3:1。临床上大多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伴有发热。8例IMT,其中6例为经典型IMT,中位年龄43岁,男女比为1:1,病变位于乳腺、肝脏、肺和外阴;2例EIMS发生于26岁女性患者和47岁男性患者。818例非小细胞肺癌,发病中位年龄63岁,男女比例为1.7:1。在这之中有46例为ALK+的NSCLC,患者中位年龄57岁,男女比为1.26:1。3例ALK+组织细胞增生症,分别为20岁男性,表现为鼻息肉,32岁女性患者表现为椎间孔占位,以及1名28岁女性患者,表现为左小腿肿物。1例ALK+大B细胞淋巴瘤,为8岁男孩,表现为肱骨占位。1例神经母细胞瘤,为3岁女童,额叶占位。2.病理学特征:8例ALCL镜下均为经典型ALCL表现;IMT有6例为经典型IMT,2例为EIMS,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818例NSCLC有627例腺癌,191例鳞状细胞癌,其中43例腺癌和3例鳞癌为ALK+。28/43(65%)为低分化腺癌,占主要部分。鳞癌较为少见,以中或低分化鳞癌为主。ALK+的淋巴结转移率较ALK-的高。ALK+的组织细胞增生症镜下为上皮样组织细胞形态,富含泡沫样组织细胞的黄色瘤样形态,或梭形细胞形态,细胞异型性均不明显。1例ALK+的LBCL镜下肿瘤弥漫性生长,伴有浆母细胞分化。1例神经母细胞瘤为片状的小细胞增生,染色深,异型性明显,背景为神经毡。3.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8例ALCL中有5例ALK+(62.5%),其中3例经FISH证实有ALK基因断裂。8例IMT中有4例ALK+(50%),其中2例经典型IMT经FISH证实有ALK基因断裂,2例EIMS经FISH和NGS证实分别有RANBP2-ALK融合和EML4-ALK融合。46例NSCLC免疫组化ALK+,对其中29例(27例腺癌,2例鳞癌)进行FISH检测,有26例FISH检测阳性,包括(24例腺癌,2例鳞癌)。3例组织细胞增生症免疫组化ALK均+,经FISH和NGS检测证实均有KIF5B-ALK融合。1例LBCL和1例NB免疫组化ALK阳性。研究结论1.ALK在ALCL中的阳性率为62.5%,多见于年轻患者,但ALK阳性与否和组织学形态无明显相关。2.ALK在IMT中的阳性率为50%,其中发生于肺部的EIMS可伴有罕见的EML4-ALK融合,该融合类型提示预后较差。3.ALK在NSCLC中的阳性率为5.6%,多见于更年轻的患者,一般见于腺癌,最常见于低分化腺癌,可伴有粘液分化或印戒细胞成分。ALK+的NSCLC淋巴结转移率更高,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4.ALK相关的肿瘤中部分肿瘤,如LBCL极具侵袭性;与之相反的,ALK+的组织细胞增生症预后极好。
陈斌辉[2](2018)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的设计、合成、生物活性评价和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文中认为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作为一种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酪氨酸蛋白质激酶,能够通过与其他基因进行融合的方式发生激活,并通过下游一系列细胞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的生长、分化、迁移。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目前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一线用药,但是Crizotinib出现了耐药突变和肿瘤脑部转移两个主要问题。第二代ALK抑制剂艾乐替尼(Alectinib)、色瑞替尼(Ceritinib)、布格替尼(Brigatinib)对于部分Crizotinib耐药的ALK突变有效,也有一定的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但是新的耐药突变不断出现,肿瘤脑部转移现象依然严重。第三代ALK抑制剂劳拉替尼(Lorlatinib)是研究者们在Crizotinib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并引入大环结构获得的,Lorlatinib能够克服第一代、第二代ALK抑制剂出现的许多耐药突变问题,且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脑部转移的能力,Lorlatinib的这些特点与大环结构的引入相关。我们在临床候选药物恩曲替尼(Entrectinib)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设计合成了 一系列3-氨基吲唑类的大环和非大环化合物,以期发现具有良好透过血脑屏障能力和对多种ALK耐药突变有效的化合物。通过对50个大环和非大环化合物进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评价,我们发现了 一个有一定的ALK阳性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非大环化合物SYN-26,该化合物对ALK阳性肿瘤细胞选择性良好。通过化合物库筛选发现活性化合物,依然是目前新药发现的主要来源。我们对40个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进行了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评价,发现了数个具有良好ALK阳性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化合物CL-6、CL-10、CL-35,这些化合物的抑制活性与阳性药物Crizotinib相当,且选择性良好,我们正在对这些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生物活性评价。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是药物筛选的基础,本人在博士期间,通过新的合成方法学构建了 4种共计56个类药性化合物。
李学锋,朱梅刚,丁向东,冯晓冬,张志魁,徐炜[3](2018)在《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PAX-5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表达情况,探讨PAX-5在淋巴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以及鉴别诊断需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269例T细胞淋巴瘤病例,对经免疫组化、基因重排确诊的PAX-5异常表达的病例,结合文献调研,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意义。结果 269例T细胞淋巴瘤中,共发现2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异常表达PAX-5,异常表达PAX-5的肿瘤细胞同时表达T细胞标记。结论 PAX-5是比较特异的B细胞标记,但也可以表达于T细胞淋巴瘤。在淋巴瘤的诊断和分类,特别是某些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合理选用并综合评价系列T、B免疫标记表达情况,必要时行基因重排检测,做出正确诊断。
张倩婷[4](2016)在《致癌蛋白ALK对TGF-β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癌症已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广泛、最恶劣的疾病,深入研究癌症的发病机理及生物学特征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证实,癌症具有很多不同于正常组织的特性,其中就包括肿瘤细胞对抑癌信号失去响应。TGF-β信号通路由于广泛地发挥着抑制正常上皮细胞及血液细胞生长的功能,在癌症发生的早期是一个重要的抑癌信号。癌细胞自身建立起许多逃逸TGF-β信号的分子机制。例如TGF-β信号通路中的核心蛋白SMAD4在胰腺癌和一些消化道肿瘤中会发生高频率的缺失和突变。但是在很多其它类型的癌症中却极少出现Smad4基因的变异,这表明肿瘤细胞中可能存在其它特异的导致TGF-β信号失活的调控。因此进一步探索TGF-β与其它信号通路之间的互作将有利于更深入地揭示在癌症中TGF-β信号的功能。在TGF-β-SMAD信号通路中,SMAD4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成员:它是唯一的Co-SMAD,是信号传递的枢纽;也是一个抑癌因子,受到很多翻译后修饰的精细调控。所以我们的研究思路是选择SMAD4蛋白作为切入点,通过筛选SMAD4相互作用蛋白,寻找与TGF-β信号互作的重要因子。在我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工作中筛选到了可以直接磷酸化修饰SMAD4并使其失活的酪氨酸激酶,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ALK.ALK是一个原癌基因,它可以通过突变或染色体异位的方式产生出具有组成性激酶活性的各种变异体。ALK的变异体可以在很多不同类型的癌症肿瘤中表达,进而驱动癌症的发生发展。最常见的ALK 阳性肿瘤有间变性淋巴癌、非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和炎性乳腺癌等等。本课题我们围绕癌细胞中ALK对TGF-β信号通路的调控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实验表明,ALK磷酸化SMAD4并抑制TGF-β信号的这一调控效应不仅仅存在于表达NPM-ALK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在表达EML4-ALK的非小细胞肺癌和表达ALK-F1174L的神经母细胞瘤中也同样存在,即ALK对TGF-β的调控具有广泛性。此外我们探究了 ALK使SMAD4蛋白失活的分子机制。实验表明ALK对SMAD4的磷酸化不影响SMADs复合物的形成、入核;也不影响SMADs与转录共激活因子p300/CBP的相互作用;但是会直接影响SMAD4与DNA的结合能力,从而影响SMADs复合物靶向下游基因启动子区的效率。随后我们利用裸鼠荷瘤实验证实,ALK抑制TGF-β信号对于其在肿瘤细胞中发挥促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ALK 阳性的淋巴癌细胞中SMAD4不被酪氨酸磷酸化,就会激活TGF-β信号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我们在对人淋巴瘤样本的分析中发现ALK与pY-SMAD4具有正相关性,肿瘤组织中ALK 阳性的部位都可以检测到pY-SMAD4的信号。这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病理条件下ALK对SMAD4的修饰作用广泛存在,并且是解释ALK诱导肿瘤发生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病理机制。最后我们初步探索了 ALK在TGF-β诱导的EMT中的作用。实验证明ALK不仅不会抑制TGF-β诱导的EMT,反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ALK自身会诱导上皮细胞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间充质的表型。那么,ALK通过怎样的途径促进TGF-β诱导EMT,是作用于SMAD通路还是non-SMAD通路?ALK在癌症发展的不同阶段怎样实现对TGF-β信号调控方式的转换和精确控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综上所述,我们利用不同类型的癌细胞,结合小鼠肿瘤模型和人的临床肿瘤样本,深入研究了 ALK和TGF-β的信号互作在癌症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 ALK诱导肿瘤的新的病理机制;同时对TGF-β在癌症中扮演的角色和受到的调控有了新的补充。我们创造性地提出在肿瘤中SMAD的失活不仅仅通过基因的变异或蛋白稳定性的调节,还可以直接通过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试图发现其它直接磷酸化SMAD4的原癌基因(其中大部分可能是酪氨酸激酶),并在其它的癌症(如乳腺癌)中检测pY-SMAD4的水平。如果pY-SMAD4广泛地存在于临床中多种类型的肿瘤样本中,它很有希望成为一个新的肿瘤标记,指示TGF-β信号的失活和癌症的恶性程度。
吴永芳,许春伟,崔淼,张博,邵云,王海艳,王怀涛,李晓兵,张彤[5](2016)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合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目的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排列疏密不一,形态多样。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异型性明显,细胞界限尚清,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胞核大,常呈马蹄形,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或为弥漫细颗粒状,核分裂象较多见。免疫组化显示:CD30表达均阳性,CD20、CD79α、Pax-5表达均阴性,符合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论掌握间变大细胞瘤淋巴瘤的病理特点,提高对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认识,对其避免误诊是至关重要的。
顾安康,孙蕾娜,战忠利[6](2008)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诊断预后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提高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并比较ALK+与ALK-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的不同点。方法:对原诊断为ALCL的20例病例重新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例中15例属于T/Null细胞表型,结合免疫组化诊断为ALCL,15例ALCL均强烈表达CD30;ALK阳性者9例,ALK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免疫分型、组织分型、临床分期无相关性;而与患者年龄及化疗敏感性具有相关性(P<0.05)。其余5例为B细胞表型(CD20强阳性),结合新的淋巴瘤分类标准,被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结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具有标志性的大细胞出现CD30、ALK和EMA阳性时,对ALCL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ALK+ALCL与ALK-ALCL在遗传特征,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的不同,使其作为一种新的病理类型被提出具有合理性。
刘金英[7](2008)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阐述了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等研究的进展.
李百周[8](2008)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形态、染色体易位及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地研究全身不同部位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和目前文献报道的几种MALT淋巴瘤相关的染色体异常,即t(11;14)(q21;q21);t(1;14)(p22;q32);t(14;18)(q32;q21)以及其他异常,并观察这些遗传学异常对相关蛋白(BCL10,CARMA1,NF-.B)表达的影响。方法:①收集全身不同部位的MALT淋巴瘤217例,包括眼眶和眼附件60例、胃47例、唾液腺25例、肺23例、肠20例、皮肤17例、肝脏8例、甲状腺6例、其它散发部位11例(咽喉3例,附睾2例、舌根2例、胸腺、牙龈、胰腺、肾脏各1例),根据HE切片进行组织学评价;②用荧光素原位杂交(fluorescent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的方法,使用AP12-MALT1、BCL10、IgH、MALT1四种染色体探针,分别检测上述病例中几种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情况;在检测MALT淋巴瘤中API2-MALT1融合基因时,同时比较了32例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内API2-MALT1融合基因的发生情况。③用免疫组织化学(IHC)的方法分别检测了10例扁桃体和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43例非MALT淋巴瘤的其他类型淋巴瘤和217例MALT淋巴瘤中BCL10的表达情况。并检测了其中74例MALT淋巴瘤内CARMA1和NF-.B蛋白的表达特点。结果:第一部分:①本研究组内MALT淋巴瘤主要发生在55岁左右的人群,平均年龄52.4岁,中位年龄53岁,并且以男性发生居多,男女比例1.5:1。②在低倍镜下,MALT淋巴瘤常具有结节样结构,并可分为四种不同模式:根据结节有无残留的生发中心可分为边缘区增生型和结节型(滤泡殖入),并会进展为弥漫型并逐渐发生母细胞转化。但是这四种生长模式常混合在一起,并不是单独的生长类型。③MALT淋巴瘤细胞类型多样,可同时并存,也可以某种细胞为主。大量的单核细胞样B细胞(MBC)和大量核内包涵体的浆细胞等特点,在某些部位有提示恶性的作用。④MALT淋巴瘤多与慢性炎症刺激相关,在病变中两者可并存或互相移行,但如果出现明显浸润,如破坏血管壁、神经、上皮、侵犯深层组织等特点,结合部位和其他特点,有助于恶性的诊断。第二部分:①在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中,BCL10、CARMA1和NF-.B的表达模式类似,都表达在淋巴滤泡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的细胞浆内,滤泡间细胞呈弱表达。②BCL10免疫组化显示,BCL10可广泛表达在不同类型的NHL中,在MALT淋巴瘤中细胞核表达有一定特异性(35.9%,78/217),而在非MALT淋巴瘤的其他类型NHL中,除3例黏膜的DLBCL出现细胞核阳性外,在140例非MALT淋巴瘤的NHL中均未发现细胞核表达。③在不同部位的MALT淋巴瘤中,核阳性率有一定差异。从高到低分别为肠60.0%(12/20);肺43.5%(10/23);眼眶和眼附件43.3%(26/60);肝脏37.5%(3/8);胃36.2%(17/47);皮肤29.4%(5/17);甲状腺16.7%(1/6);唾液腺4.0%(1/25)。④CARMA1蛋白在MALT淋巴瘤中多呈细胞浆阳性(77.0%,57/74),部分呈细胞核阳性(8.1%,6/74)。经。2检验比较在BCL10核表达与CARMA1核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76)。⑤NF-.B/P65在MALT淋巴瘤中的阳性率为100%(74/74),其中细胞浆阳性47.3%(35/74),细胞核和细胞浆共同阳性占52.7%(39/74)。经。2检验分析,BCL10核阳性与NF-.B核表达间有显着相关性(P<0.001),而CARMA1细胞核表达或细胞浆均与NF-.B核浆表达间无相关性(P>0.05)。第三部分:①在217例MALT淋巴瘤中,AP12-MALT1融合基因共检出26例,占总体的12.0%。但是在不同部位,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肺39.1%(9/23),不伴DLBCL成分的胃MALT淋巴瘤25.0%(10/40),唾液腺12.0%(3/25),肠10.0%(2/20),眼眶和眼附件3.3%(2/60)。在7例伴DLBCL成分的胃MALT淋巴瘤、皮肤、甲状腺、肝脏和其他散发部位,均未发现AP12-MALT1融合基因。在32例胃肠道DLBCL中,也均未发现AP12-MALT1融合基因。②1例肺组织同时显示IgH和MALT1分离探针异常,可能是t(14;18);6例(2例唾液腺、2例肝脏、1例伴DLBCL成分的胃和1例甲状腺)显示细胞内3个融合信号,可能为3体18;3例(1例胃、1例肠和1例伴DLBCL成分的胃)显示细胞内5~15个融合信号,为MALT1基因扩增。③3例(2例胃和1例肺)显示IgH与BCL10探针共同阳性,可能为t(1;14)。结论:第一部分:①MALT淋巴瘤是一类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并可广泛发生在全身多处结外部位的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但是在不同部位,其平均发病年龄、性别分布和细胞学特点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本组病例与国际淋巴瘤研究小组(ILSG)的临床资料比较,平均发病年龄年轻8岁左右(52.4岁VS61岁),而且男性居多(男女比例1.5:1 VS 1:1.2)。②MALT淋巴瘤中由于多样的细胞学特点,常与炎性增生性病变非常类似,也存在移行和相互重叠的中间状态,因此与炎症的鉴别是临床病理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某些形态学特征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第二部分:①BCL10免疫组化显示,在MALT淋巴瘤中有高比例的细胞核阳性率。但在非MALT淋巴瘤的其他类型NHL中,除部分胃原发的DLBCL中有核表达外,均未发现核表达,提示BCL10核表达对MALT淋巴瘤有相对特异性。对MALT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特别对肺和眼附件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性质的判断有辅助价值。②BCL10核表达与NF-.B核表达间有显着相关性,提示BCL10核表达是细胞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是部分病变细胞持续增殖发生恶性转化的机制。③胞浆内信号分子CARMA1也可表达在细胞核上,但机制和临床意义尚不明确,但CARMA1细胞核或细胞浆表达与BCL10核表达和NF-.B的活化间无显着联系。第三部分:①t(11;18)是MALT淋巴瘤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而t(1;14)、t(14;18)和其他异常则较罕见。但其总体发生率较低,遗传学检测不能作为敏感的诊断MALT淋巴瘤的标准。②t(11;18)均见于无大细胞转化的MALT淋巴瘤内,而在DLBCL中也未发现t(11;18)融合基因,提示这是低度恶性MALT淋巴瘤特有的遗传学异常,而且一般不会发生大细胞转化。③肺是全身各部位中最常出现遗传学改变的部位,FISH检测可对肺MALT淋巴瘤的诊断有辅助价值,特别对穿刺或活检的小标本的诊断有帮助。④在MALT淋巴瘤中可出现MALT1基因扩增。⑤BCL10免疫组化显示细胞核表达与染色体易位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用免疫组化的方法不能观察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
张丽红,侯刚强[9](2006)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与Caspase-3和Bcl-2》文中指出
张丽红[10](2006)在《ALK与Caspase-3、Bcl-2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研究ALK与Caspase-3、Bcl-2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ALK与Caspase-3、Bcl-2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表达之间的关系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在42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ALK阳性表达率为42.9%(18/42),其中,细胞浆表达22.2%(4/18),细胞浆和细胞核共同表达77.8%(14/18)。②Caspase-3在ALK阳性ALCL和ALK阴性ALCL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Bcl-2在ALK阳性ALCL和ALK阴性ALCL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2.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aspase-3和Bcl-2在ALK阳性ALCL组织中表达有相关性(r=-0.683 P=0.019 )。⑤Caspase-3和Bcl-2在ALK阴性ALCL组织中表达有相关性(r=-0.519 P=0.021 )。⑥ALK阳性ALCL组织中Caspase-3、Bcl-2表达的阳性率在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部位、淋巴结大小、肝脾是否肿大、有无B症状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ALK阴性ALCL组织中Caspase-3、Bcl-2表达的阳性率在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部位、淋巴结大小、肝脾是否肿大、有无B症状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3和Bcl-2在ALCL中的表达及其负相关性,可能与ALCL的预后有密切关系。Caspase-3高表达及Bcl-2的低表达可能是ALK阳性ALCL预后优于ALK阴性ALCL的因素之一。
二、p80蛋白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80蛋白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ALK基因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二)方法 |
结果 |
一、临床特征 |
二、病理学特征 |
三、免疫表型特征 |
四、FISH检测结果 |
五、二代测序检测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ALK基因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的设计、合成、生物活性评价和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 |
第一部分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第一章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
第一节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与蛋白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 |
第二节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
第三节 ALK融合基因及其相关的肿瘤 |
第二章 ALK阳性恶性肿瘤的治疗 |
第一节 ALK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 |
第二节 ALK阳性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 |
第三章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 |
第一章 3-氨基吲唑类的大环和非大环ALK抑制剂的设计 |
第一节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与已知ALK抑制剂的作用模式 |
第二节 大环策略及其在ALK抑制剂开发中的应用 |
第三节 3-氨基吲唑类的大环和非大环ALK抑制剂的设计 |
第二章 3-氨基吲唑类的大环和非大环ALK抑制剂的合成 |
第一节 3-氨基吲唑母核4位所连芳香环不含取代基的大环化合物(A)的合成 |
第二节 3-氨基吲唑母核4位所连芳香环包含-(C=O)NR2R3基团的大环化合物(B)的合成 |
第三节 3-氨基吲唑类的非大环化合物的合成 |
第三章 3-氨基吲唑类的大环和非大环ALK抑制剂的生物活性筛选 |
第一节 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研究 |
第二节 3-氨基吲唑类的大环和非大环ALK抑制剂的构效关系讨论 |
第四章 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体外ALK抑制活性评价 |
第一节 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概述 |
第二节 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三节 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研究 |
第四节 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构效关系讨论 |
第五章 新型ALK抑制剂开发的小结与展望 |
第六章 实验部分 |
第一节 化合物合成步骤和结构表征 |
第二节 体外肿瘤细胞增值抑制活性-MTT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测试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 |
第一章 一种新型的通过烯烃叠氮和1,4- 二硫-2,5- 二醇串联反应制备3,5-二取代-4-氨基-2-噻吩甲醛化合物的方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合成方法及条件的优化 |
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节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在钯和铁分别催化下通过烯烃叠氮和硫氰酸钾反应选择性合成4-取代-2-氨基噻唑和4-取代-5-硫氰基-2-氨基噻唑的方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合成方法及条件的优化 |
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节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在二价铁促进下以烯烃叠氮和硫氰酸钾为原料经C-N键偶联合成2-氨基噻唑的方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合成方法及条件的优化 |
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
第四节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小结与展望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组织学改变 |
2.2 免疫表型 |
2.3 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
3 讨论 |
(4)致癌蛋白ALK对TGF-β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TGF-β信号通路的概况 |
1.2 TGF-β在癌症中的作用 |
1.3 ALK致癌蛋白的研究进展 |
1.3.1 ALK正常的生理功能 |
1.3.2 ALK作为致癌蛋白的功能和分子机制 |
1.3.3 ALK靶向抗癌药物的研究 |
1.4 总结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分子生物学实验 |
2.1.1 提取基因组DNA |
2.1.2 基因克隆和点突变 |
2.1.3 提取mRNA和荧光实时定量PCR |
2.2 生化实验 |
2.2.1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
2.2.2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 |
2.2.3 DNA沉降实验 |
2.2.4 凝胶迁移阻滞实验 |
2.2.5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2.2.6 细菌中蛋白质的提取与纯化 |
2.3 细胞实验 |
2.3.1 细胞培养 |
2.3.2 质粒转染 |
2.3.3 RNA干扰 |
2.3.4 构建稳定转染细胞系 |
2.3.5 慢病毒包装和感染 |
2.3.6 CRISPR-Cas9构建基因敲除细胞系 |
2.3.7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2.3.8 免疫荧光染色 |
2.4 小鼠实验 |
2.4.1 裸鼠培养 |
2.4.2 裸鼠原位肿瘤注射 |
2.4.3 裸鼠腹腔注射 |
2.4.4 石蜡包埋和切片 |
2.4.5 苏木精-伊红染色 |
2.4.6 免疫组化染色 |
第三章 癌细胞中ALK抑制TGF-β信号通路 |
3.1 前言 |
3.2 癌细胞中ALK对SMAD4的磷酸化修饰 |
3.3 癌细胞中ALK抑制TGF-β下游基因表达 |
3.4 癌细胞中ALK抑制TGF-β对细胞生长的调控 |
3.5 讨论和总结 |
第四章 癌细胞中ALK抑制TGF-β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
4.1 前言 |
4.2 ALK不影响SMADs复合物的形成 |
4.3 ALK不影响SMADs复合物入核 |
4.4 ALK不影响SMADs复合物招募p300 |
4.5 ALK抑制SMADs复合物与DNA结合 |
4.6 讨论和总结 |
第五章 ALK磷酸化SMAD4可以促进肿瘤发生 |
5.1 前言 |
5.2 ALK磷酸化SMAD4可以促进肿瘤发生 |
5.3 肿瘤组织中SMAD4酪氨酸磷酸化与ALK表达正相关 |
5.4 讨论和总结 |
第六章 ALK在TGF-β诱导的EMT中的作用 |
6.1 前言 |
6.2 ALK能够增加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 |
6.3 ALK促进TGF-β诱导的EMT |
6.4 总结与讨论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抗体信息 |
附录二 siRNA和RT-PCR引物序列 |
作者简历 |
(5)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合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 1 病例资料 |
1. 2 方法 |
1. 3 结果判定 |
2 结果 |
2. 1 病理检查结果 |
2. 2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
3 讨论 |
3. 1 概述和流行病学特点 |
3. 2 临床表现 |
3. 3 病理组织学学特点 |
3.3.1组织学特点 |
3.3.2免疫组化特点 |
3. 4 鉴别诊断 |
3. 5 治疗及预后 |
(6)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诊断预后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资料及免疫表型 |
2.2 组织病理学 |
2.3 免疫表型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预后的关系 |
3 讨论 |
(7)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ALCL的病理学特点 |
1.1 组织学分型 |
1.2 临床分型 |
2 免疫表型及相关基因的研究 |
2.1 免疫表型 |
2.2 ALCL相关基因的研究 |
2.2.1 P53基因 |
2.2.2 P63基因 |
2.2.3 P80基因 |
3 临床表现 |
3.1 ALK阳性系统型ALCL |
3.2 ALK阴性系统型ALCL |
3.3 原发皮肤型ALCL |
3.4 继发性ALCL |
4 治疗和预后 |
(8)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形态、染色体易位及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MALT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形态特点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和讨论 |
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分析 |
MALT淋巴瘤的组织构象 |
MALT淋巴瘤的细胞学特点 |
淋巴上皮病变 |
反应性淋巴滤泡 |
MALT淋巴瘤中有助于倾向恶性而非反应性病变的其它特点 |
不同部位MALT淋巴瘤的特异性表现 |
小结 |
第二部分:MALT淋巴瘤中BCL10、CARMA1和NF-.B/P65的表达 |
第一节:BCL10在MALT淋巴瘤和其他病变中的表达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CARMA1蛋白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节:NF-.B/P65在MALT淋巴瘤中的表达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荧光素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MALT淋巴瘤中染色体易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1:MALT淋巴瘤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
文献综述2:CARMA1-BCL10-MALT1,NF-.B信号传导通路与淋巴瘤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本论文中可能用到的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9)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与Caspase-3和Bcl-2(论文提纲范文)
1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
2 Caspase-3与Bcl-2 |
2.1 Caspase-3 1994年Femandes.Alnemri等在人JurkatT细胞系, 首先克隆出CPP32 (Caspase-3) 基因, 为CPP32α和CPP32β。 |
2.2 Bcl-2 Bcl-2是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的缩写, 是研究最早的与凋亡有关的基因。 |
2.3 Caspase-3与Bcl-2关系 |
3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与Caspase-3、Bcl-2 |
4 展望 |
(10)ALK与Caspase-3、Bcl-2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 |
主要中英文缩写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二、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p80蛋白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ALK基因在外科病理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D]. 曾子淇.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2]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的设计、合成、生物活性评价和类药性化合物库的构建[D]. 陈斌辉. 浙江大学, 2018(09)
- [3]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PAX-5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J]. 李学锋,朱梅刚,丁向东,冯晓冬,张志魁,徐炜. 实用医学杂志, 2018(02)
- [4]致癌蛋白ALK对TGF-β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D]. 张倩婷. 浙江大学, 2016(03)
- [5]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合并文献复习[J]. 吴永芳,许春伟,崔淼,张博,邵云,王海艳,王怀涛,李晓兵,张彤. 实用癌症杂志, 2016(01)
- [6]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诊断预后的相关性[J]. 顾安康,孙蕾娜,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 2008(15)
- [7]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J]. 刘金英.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8]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形态、染色体易位及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D]. 李百周. 复旦大学, 2008(03)
- [9]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与Caspase-3和Bcl-2[J]. 张丽红,侯刚强.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6(02)
- [10]ALK与Caspase-3、Bcl-2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及意义[D]. 张丽红. 广西医科大学, 2006(02)
标签:淋巴瘤论文; 肿瘤论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论文; 病理检查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