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电厂一次风速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张诗唯[1](2021)在《某火电厂烟气连续监测与电化学工作站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在面对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多重压力下,全社会和政府对火电厂排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此,火电厂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进行超低排放,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浓度。但是,火电厂烟气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运行效率是否运行正常,因此,建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英文为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Systems,以下简称CEMS)就成为绝大多数火电厂的首选,而电化学工作站是的一种结合计算机技术的电化学检测设备,主要负责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数据采集,由于被检测烟气流量大、速度快、温湿度变化单,因此,常常设置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但是,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又会带来数据存储与不同通道检测数据的融合问题,因此,论文重点建立对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的数据存储与数据融合系统,并研究火电厂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论文主要划分成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简要分析CEMS技术、电化学工作站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第2章CEMS系统建设调研及其分析。主要介绍CEMS国内建设状况、建设方式,讲述CEMS的采样、分析、测试、监测等关键过程,介绍了火电厂CEMS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章火电厂CEMS系统需求分析。介绍CEMS系统建设目标,分析了CEMS数据需求、网络需求,设计了相应的功能需求用例图。第4章火电厂CEMS系统设计。介绍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目标,设计CEMS系统内部局域网结构、系统总体结构和软件分层架构,整体介绍的系统功能,设计了系统数据E-R模型和重要数据表。第5章火电厂CEMS系统实现与测试。介绍系统实现环境配置情况,功能实现和系统测试。论文以作者就职的火电厂烟气连续监测技改需求为研究对象,结合电化学工作站的数据处理需求,重点是设计了涵盖采集、分析、监测、报警等系列功能,对其他火电厂的CEMS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利强[2](2020)在《管控措施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 ——基于数值同化的模拟研究》文中指出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为大气污染物排放管控。我国政府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大气污染物排放管控措施(以下简称“管控措施”)。管控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针对污染物排放较大行业的管控措施,第二类是长效管控措施,第三类是应急管控措施。污染物排放较大行业主要包括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金属和化工等。长效管控措施则不局限于某种行业,而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减排管控。此外,为保障重大政治经济活动时的空气质量或者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应急管控措施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是学者和政策决策者所关注的。传统研究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影响的方法是“自下而上”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管控措施调整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以下简称“排放清单”),得到调整排放清单后的空气质量模拟结果,然后和未调整排放清单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从而获得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自下而上”的方法具有十分清晰的管控路径,因此其应用十分广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对应急管控措施的研究中。因此构建更加准确的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影响的评价方法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论文的第一部分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进一步论证了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已采用的及拟采用的管控措施对该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及燃煤电厂对北京市空气污染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双向耦合的WRF-CMAQ模式能够较好的捕捉京津冀地区PM2.5的时空演变规律(NMB=19.6-26.6%);2)已实施的管控措施能够使北京市PM2.5,PM10,NO2和SO2年平均浓度降低5.3-6.3%;3)拟实施的管控措施能够进一步改善北京市冬季的空气质量,使北京市冬季的PM2.5,PM10,NO2和SO2浓度降低8.6-14.8%;4)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对北京市冬季大气污染物的贡献率分别为23.8%(PM2.5),24.0%(PM10),23.0%(NO2),23.1%(SO2)和37.6%(CO);5)京津冀地区其他城市的空气质量对这些管控措施的响应是相似的;6)PM2.5浓度降低的空间分布和该地区燃煤电厂的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一部分研究论证了“自下而上”的方法研究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很好的可解释性。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初步构建并评估了“自上而下”的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影响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针对长效管控措施,一种针对应急管控措施。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获得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空气质量的改变情况,之后剔除气象因素、模式不确定因素等各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最终获得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该方法的核心问题是利用监测数据对模式结果进行同化以获得准确的模拟结果。本研究利用长三角地区2019年冬季相对于2016年冬季PM2.5浓度的变化构建了针对长效管控措施的评价方法。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2019年冬季相对于2016年冬季PM2.5浓度显着下降,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的大城市,如上海(~29%),杭州(~26%),南京(~29%)和合肥(~22%);2)气象因素加剧了长三角地区PM2.5污染(约12μg/m3,15%);3)PM2.5浓度降低的空间分布和该地区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此外,本研究利用2016年杭州G20峰会采取的应急管控措施构建了针对应急管控措施的评价方法。研究发现:1)2016年杭州G20峰会期间,G20峰会举办地杭州市的PM2.5浓度下降最为显着,超过50%;2)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由于应急管控措施的执行力度,执行效率和本地排放等原因,PM2.5浓度下降程度不如杭州市,如上海(~26%),南京(~33%)和合肥(~24%);3)利用杭州市在应急管控措施和长效管控措施下PM2.5浓度下降之比,外推出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PM2.5的减排潜力。本论文的第三部分对第二部分初步构建的评价方法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评价方法研究2020年初疫情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电动汽车全面推广对我国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NO2和PM2.5)的影响。为了遏制COVID-19疫情的扩散,我国政府实施了全面封城措施。全面封城的主要措施之一是交通出行限制。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机动车排放控制地球工程实验。研究发现,交通流量变化与地面NO2和PM2.5浓度变化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491-0.626)。本研究利用发现的线性关系构建模型,推测出电动汽车的全面推广能够使我国中部和东南部大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下降30-70%。北京市和天津市由于其周边工业排放的存在,PM2.5浓度降幅较小(10-20%)。NO2在不同地区的潜在降幅为40-90%。这一发现为我国大气环境改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方向,同时为向再生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王宏伟[3](2020)在《我国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及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碳化、清洁化已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的趋势与方向。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多元能源供应体系逐步形成,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但由于资源禀赋限制,总量依然较为庞大,2018年全国原煤消费量高达35.89亿吨,其中约50%用于发电转换,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和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不能忽视,提升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火电“近零排放”是传统发电企业进一步提升煤炭清洁利用水平,推动烟气排放从常规治理向精益治理进阶突破的积极尝试,也是我国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一个缩影。本文综合技术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针对火电“近零排放”推广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形势、实施效果、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等方面问题,开展了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形势,反映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设置较为宽松,总体空气质量达标比例偏低,严重污染天数尚未得到有效改善。构建了基于萤火虫算法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大气污染物排放预测模型,在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能源强度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不同经济增速情景,预测了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规模,提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主要污染物仍将保持一定排放强度,治理难度较大,推广火电“近零排放”等烟气深度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2)开展了火电“近零排放”改造项目减排效应评价。构建了基于超效率DEA的评价模型,设计了涵盖烟气排放绩效、工艺成熟度、投资运行成本和施工便利性等关键因素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定具有代表意义的若干火电“近零排放”项目作为分析对象,验证了相关集成技术路线在降低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的稳定性和有效性。(3)开展了计及政策补贴情景的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分析。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建立模型,应用协同进化算法,分别在电力市场条件下和政策激励条件下,模拟了多主体发电集团的博弈情况及理性选择,论证了政策补贴在火电“近零排放”推广过程中的必要性。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分析模型,结合国家给予的0.01元/千瓦时政策补贴,分不同执行情景进行仿真,从定量角度显示了政策补贴在促进绿色技术推广和提升减排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仿真结果,对政策补贴的窗口期关闭节点给出了建议性提示。(4)基于选择实验理论,构建了居民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评估模型,进一步拓展火电“近零排放”补偿机制的实现渠道。开展了河北省居民侧大气环境改善问卷设计、调查和分析,反映出了社会公众对于火电“近零排放”等大气污染治理举措持积极态度,评估计算了居民侧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提出了政策补贴疏导的潜在路径。(5)提出了健全完善火电“近零排放”补偿机制的相关实施策略。根据环保治理特点和火电市场化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火电“近零排放”补贴政策的局限性,提出了火电“近零排放”价值补偿机制优化总体思路,围绕科学实施价格补贴、建立基于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的优先交易机制、重视居民侧参与意愿、发挥环保政策协同合力等方面,提出了有关建议措施。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更好地把握火电行业系统性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普遍性规律,形成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技术经济学方法和思路。同时,也可为今后钢铁、建材、化工等其他高耗煤行业推广绿色创新技术、加强源头排放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凤君[4](2020)在《燃用高硫/高碱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以煤为主的—次能源消费总量大,重点区域单位面积煤炭消费强度高,燃煤排放的细颗粒物(PM2.5)、SO2、NOx等污染物是造成区域雾霾污染频发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了民众的生活和健康。目前燃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已经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污染物排放的大幅降低,但对高硫、高碱等劣质煤的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面临挑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冷态试验、中试试验及工程示范等方法对高硫/高碱煤烟气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重点突破低NOx燃烧、高效脱硝、高效脱硫等关键技术,并形成针对高硫/高碱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与方案,实现了工业验证和工程示范。对于燃用高硫/高碱煤的对冲燃烧系统,首先通过18 MW单只旋流煤粉燃烧器冷态实验台,研究旋流强度、风量配比等对回流区的影响,发现旋流强度越大,回流区范围越大,而二次风门开度过大不利于回流区形成。然后在全尺寸旋流燃烧器实验台上进行中试实验,研究内三次风和外三次风旋流叶片角度、二次风开度对NOx排放的影响,并且发现产生的环形回流会使得水冷壁附近处于氧化性气氛,抑制结渣和高温腐蚀,从而获得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结构。最后在600 MW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上,进行新型低NOx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工业验证,通过加装新型低NOx旋流煤粉燃烧器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Ox排放浓度为185 mg/Nm3(@O2=6%),该燃烧器配合保证一定还原区停留时间的燃尽风可以有效控制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防止水冷壁高温腐蚀和结渣等问题出现。对于燃用高硫/高碱煤的切圆燃烧系统,首先通过搭建的单只直流煤粉燃烧器冷态实验台研究燃烧器百叶窗的尺寸、安装角和入口风速对燃烧器浓淡分离特性的影响,发现入口截面速度对其浓淡分离效果影响不明显,主要与叶片尺寸及安装角度有关,较好的浓淡分离特性可以保证低NOx燃烧的同时,强化水冷壁附近的氧化性气氛,防止高温腐蚀和结渣,从而获得燃烧器结构。然后进行中试实验,研究了还原空间及风量分配对燃烧器降低NOx效果的影响。最后在660 MW燃煤机组上进行工业验证,锅炉出口NOx排放浓度平均值为186 mg/Nm3(@O2=6%),且炉膛未发生结渣及高温腐蚀现象。通过高碱煤飞灰特性分析,掌握高碱煤对脱硝系统的影响,发现高碱煤灰中碱性氧化物较高,易导致飞灰颗粒具有较强的粘性,极易形成大颗粒飞灰,于是首先通过研究防堵灰技术,发现在省煤器出口安装飞灰拦截挡板等结构,省煤器下端灰斗的收集率与颗粒尺寸成正比,进而使得烟气中大颗粒灰得到有效拦截,积灰面积减少了63%,NOx排放量由原来的100 mg/Nm3(@O2=6%)减少到50mg/Nm3(@O2=6%),并且对系统阻力影响较小。然后对脱硝区域流场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安装导流板后烟气流动速度在烟道转弯处和变截面处虽然有一定波动,但是波动范围在BMCR工况下小于15%,烟气入射催化剂角度(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小于±10°,基本解决流场不均匀分布的问题,并且脱硝装置系统最大压降不超过1000 Pa。最后通过催化剂的SCR脱硝活性测试,发现V-B/Ti催化剂具有良好抗碱金属能力,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反应选择性。最终在燃煤机组实现工业验证,结果表明锅炉NOx排放满足50 mg/Nm3(@O2=6%)超低排放要求,脱硝区两侧NOx浓度偏差控制在5%以内。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中试试验,研究浆液pH值、液气比和入口SO2浓度等重要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发现随着浆液pH值继续增加,脱硫效率提高幅度明显降低;当液气比较低时,随着液气比增加,脱硫效率随之快速提高,当液气比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脱硫效率增长变得缓慢;随着入口SO2浓度的增加,脱硫试验台中试试验测得的脱硫效率随之降低,为满足中、高硫煤超低排放达标的要求,研发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筛板塔技术及pH值调控高效烟气脱硫技术。通过燃煤机组脱硫系统超低排放项目进行工业验证,结果表明脱硫效率可达98.94%,实现了高硫煤高效脱硫。根据燃用高硫/高碱煤工程示范结果表明,采用高硫/高碱煤低NOx燃烧技术、高效脱硝技术和高效脱硫技术部分解决了目前国内燃用高硫/高碱煤所存在的水冷壁腐蚀结渣、催化剂堵塞和脱硫效率低等问题,实现锅炉机组烟尘、SO2、NOx排放浓度不超过5 mg/Nm3(@O2=6%)、35 mg/Nm3(@O2=6%)、50 mg/Nm3(@O2=6%),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
马康丰[5](2020)在《火电机组SCR脱硝系统全工况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并网比重的不断提升,电网对于火电机组大范围深度调负荷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机组快速变负荷运行会带来燃烧过程的频繁波动,从而导致锅炉烟气中NOx浓度的大幅变化。SCR烟气脱硝作为当前燃煤机组最主要的脱硝方式,其生产过程受锅炉出口烟气参数的严重影响,目前工程现场广泛采用的传统PID控制策略无法适应机组的大范围快速变负荷运行。因此为保证SCR出口 NOx排放达标和SCR脱硝系统的经济运行,需要研究具有一定负荷适应性的智能控制策略对SCR系统喷氨量进行精准控制。准确的系统模型是研究和实施优化控制的前提。本文首先在分析SCR脱硝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简化的机理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辨识了模型参数。机理模型虽然具有良好的解释性和动态特性,但是当机组工况大范围变化时,机理模型计算结果总是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LSSVM建立了 SCR脱硝系统数据模型并与机理模型并联构建了混合动态模型,利用数据模型对机理模型计算偏差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动态模型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更好工况适应性。另外,对于烟气NOx浓度的检测,目前广泛采用的CEMS系统存在较大的时间迟延,检测结果不能实时反映实际NOx浓度的变化,因而闭环反馈控制总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方法对锅炉出口参数与SCR入口 NOx浓度之间的迟延时间进行了估计,并通过变量选择筛选了部分锅炉侧可测参数作为辅助变量,SCR入口 NOx浓度作为目标变量,基于LSSVM构建了实时动态软测量模型对SCR入口 NOx浓度进行预测,提高NOx浓度检测的及时性。以实时动态软测量模型为智能前馈模型,将模型输出信号转换为喷氨量信号引入串级控制系统,构建智能前馈控制系统对SCR喷氨量进行优化控制。同时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主控制器参数进行实时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智能前馈控制策略能够加快控制系统响应速度,降低超调量,提高控制品质。最后,本文基于化工分析和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SCR脱硝反应过程进行了简单模拟。首先在Aspen Plus中建立了 SCR脱硝系统静态模型并对影响SCR脱硝反应过程的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其次将静态模型转换为动态模型导入Aspen Plus Dynamics(APD),并设计 了用于 APD 与 MATLABSimulink 连接的通信模块;最后在Simulink中搭建了控制系统对APD中的动态模型进行实时控制,通过Simulink与Aspen Plus协同仿真实现了 SCR脱硝反应过程的实时动态模拟运行,为SCR脱硝系统的优化控制仿真乃至带有化工反应的工业工程建模与仿真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高飞[6](2017)在《基于静电耦合法的风粉在线测量及燃烧器功率调平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现代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多采用直吹式的制粉系统,进入各个燃烧器的风粉分配是否均衡是影响锅炉燃烧稳定性和锅炉效率的关键因素,对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实时精确的测量并有效控制各一次风粉管道中煤粉流速与煤粉分配的均衡性,对实现锅炉高效低氮燃烧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风粉测量装置由于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的缺陷并未能实现可靠测量,同时也制约了风粉均衡在线调整的发展。随着静电荷法测量气固两相流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成熟,这为实现气力输送管道内的煤粉流速、分配均衡性的在线调节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静电耦合法的煤粉流速、分配的测量技术,随后从现场试验出发,以静态、动态特性角度分别对风粉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之后提出了风粉分配不均衡问题的新型调整思路,介绍煤粉流速、煤粉分配调整的技术和系统,结合调平试验,达到了各磨煤机一次风粉分配的均衡。在风粉分配均衡的基础上,从燃烧实际出发,进行配风、氧量等优化,真正实现了锅炉燃烧器输出功率的调平,并从燃烧数据等方面分析风粉调平前后锅炉燃烧质量改善取得的效果。实验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一次风粉在线测量及燃烧器功率调平系统对改善锅炉燃烧质量,提高锅炉效率具有明显的效果。
张翼[7](2017)在《电网污源特性参数监测及动态预警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输电线路、变电站的周边环境污源日益复杂。研究结果表明,污秽物组成的成份对绝缘子的外绝缘特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传统污区划分中是将所有污秽都等效为NaCl以及不可溶的惰性物质,然而目前经验表明这样的等效并不十分充分,需要重新考虑污秽中的不可溶成份、有机成份、可溶无机盐等各组份对绝缘子的外绝缘特性的影响。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电力设施周围环境、用地属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清洁污区可能会变为工业污区,因此可结合空气环境质量以及污秽监测等技术手段,实现污源的动态信息监测和设备污秽监测,在外绝缘配置不足时,及时提供预警信息,防止电网污闪事故发生。目前,对于污秽成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于饱和受潮条件下的闪络电压影响,本研究从污秽成份来源入手,分析了典型污源特性参数以及典型污源特性参数及数据来源,分析了基于空气质量模型的计算方法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模式计算方法。研发了一套污染特性参数监测系统,包括污源特性参数在线监测终端硬件设计,系统工作模式以及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电网污区动态分级的概念,开发了电子污区图自动绘制模块,提出了一套基于短期积污预测的污秽动态预警技术,包括绝缘子积污预测模型,灰霾工况积污增量预测方法,气象自动监测站及天气预报功能模块,污染源现场监测与气象模式预报系统以及基于积污预测的污闪风险评估功能,对于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继弘[8](2012)在《大型风电场设备监控与运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风力发电凭借其绿色环保、资源丰富、容易开发等优势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得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风能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风能利用第一大国。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提高运行效率、控制风电单位成本、保持设备的完好率是影响我国风电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分别从风电成本控制、风力发电机运行方式、风电场设备状态监测和风电场设备信息管理等四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展开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一些有助于中国风电健康快速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全文内容分为六章,第1章是绪论,重点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简要阐述了发展风力发电及其研究的必要性,介绍了风力发电的历史以及风力发电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的分析了我国风电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针对这些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章简要介绍风力发电系统的配置模式,分析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特性及控制方式,然后研究了风电并网对电网质量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恶劣天气下风轮机的运行。第3章研究了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通过对风电成本的构成分析,研究了风力发电企业在筹建阶段的价值链分析和生产运营阶段的价值链分析,得出风电发电企业成本控制的手段。最后通过提高风力发电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控制点来降低风力发电企业的成本,得到风力发电企业在筹建阶段和生产运营阶段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第4章首先通过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风电机组增速器的振动状态,实现了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的振动状态监测。然后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远程数据传输,建立了基于虚拟现实的风电场装备状态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风电场内所有风机关键数据的实时在线监测、显示。极大的提高了风电场的工作效率,有效节约了风电场的人力投入,增强了风电装备可靠性,为风电场无人化值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第5章在充分了解风电场需求后,基于ASP.NET平台,利用编程软件尊重电厂的具体需求,实现了风电场设备的台账管理、缺陷管理、检修维护管理、异动管理、两票管理、文件管理以及严格控制用户权限管理等。目前系统已经在中国华电蒙东分公司街基风电厂的日常生产和管理当中试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第6章是结论,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做了细致的总结,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所获得的一些主要结论。并提出了论文中研究内容的欠缺和不足之处,指出了论文需要完善和补充的一些关键点。
郭召松[9](2010)在《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我国发电设备容量87407万千瓦,其中,火电65205万千瓦,约占总容量74.60%。火电是第一电力能源,总容量大,在电力能源结构中举足轻重。随着社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提升,加重了我国火力发电厂的压力,火力发电企业成为维持社会安定、团结、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火电厂存在电气设备多、高温高压设备多、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多、高速旋转机械多、特种作业多、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源多等特点,可引发各类事故,如:电缆起火、汽机油系统起火、燃油罐区及锅炉油系统起火、氢气系统爆炸着火、制粉系统起火、输煤皮带着火等火灾事故;压力容器爆破、锅炉爆炸事故;氢气罐爆炸事故;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贮油罐泄漏、火灾、爆炸事故;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灰渣坝溃坝事故;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等。火电厂生产安全事故不仅可造成设备损坏、设备被迫停止运行、电厂停电的后果,严重的可造成人员伤亡,乃至影响电网供电,引发社会骚乱灾害等恶性事件。因此,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对火电厂安全生产非常重要。火电厂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对设备稳定运行、安全维护、信息化监测、监控和信息化管理程度要求高,传统采用的以数据分析计算、合理组织与管理信息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既不能挖掘信息更深刻的内在规律,为决策服务,也缺少对发电设备运行状态诊断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决策的功能,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火电厂安全运行的要求。应急决策对事故应急救援有重要的作用,准确而高效的决策是保证应急救援有效性的前提。因此,开展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无论对完善电力安全应急决策理论,还是对提高火电厂事故应急救援决策效率和应急救援能力,降低火电厂企业事故中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虽然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的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但相对于其它学科其发展较晚,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体系、事故动态演化模型、应急救援行动理论模型及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为此,本文确定以①事故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建立、②事故动态演化模型的研究、③应急救援行动理论模型的研究、④基于仿真技术设计、开发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为研究内容;以中国华电集团某火电厂为背景资料,通过收集和研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并采用实地调查研究、理论和实证研究、设计研究等方法,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和成果。1.在分析现有应急管理体系构成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应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理论分析应急管理系统,引入EMS、OHSMS管理体系思想,提出了新的应急管理体系,所提出的新应急管理体系由常态应急管理循环和战态应急管理循环组成,常态应急循环与战态应急循环通过共体要素(包括事故预防、应急计划与准备、应急监视与监测、应急管理评审)而形成耦合,常态应急的不间断连续运行,通过耦合作用而不断提高战态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结合中国华电集团火电厂实际情况,构建了新的火电厂应急管理体系,并系统分析和设计了其功能。建立了火电厂应急救援系统,它由管理方针目标、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事故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与行动、应急管理评审组成;分析了应急救援系统各部分组成的功能;设计了火电厂应急救援系统的运行机制;设计并分析了火电厂事故预防与预警、火电厂应急响应与行动的管理接口;分析了应急管理评审内容。2.在分析火电厂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和主要危险源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事故动态演化机理。分析了目前研究已提出的三种演化模型,即多米诺(Domino)效应模型、能量释放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论述了它们的本质、机理、特征、数学模型及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梯度效应事故演化模型,建立了危险变量场P(x,y,z,t),它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得出了梯度效应事故动态演化模型的数学判式模型,它由梯度判式、能量场传递函数判式和伤害(或损毁)耐受阈值判式组成。分析表明,梯度效应事故演化模型综合了动力学事故演化模型、能量释放事故演化模型和多米诺效应事故演化模型的机理特征,全面揭示了事故动态演化的本质特征。3.在分析事故风险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对火电厂事故风险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述,根据事故影响范围数学模型,对厂区空间风险等级进行了划分;论述了厂区空间风险场的叠加分析方法,指出了独立作用代数和求风险叠加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采用能量叠加法求解风险场叠加的新方法,并结合梯度效应事故演化模型判式,给出了能量叠加法求解风险场叠加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以中国华电集团长沙火电厂液氨泄漏扩散模拟为例,系统论述了事故动态演化的仿真,分析了动态演化仿真过程及实现技术,并编制了仿真程序,给出了华电长沙火电厂液氨泄漏扩散的实际仿真结果,可为应急救援决策者提供直观形象的决策支持。4.系统分析了火电厂应急救援相关决策模型的建立,包括扑(抢)救力量分析模型、人员疏散模型、救援动态评估模型和救援资源调配模型,为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提供了科学的救援决策理论依据。借鉴作战中的蓝彻斯特(L.W.Lanchester)作战模型原理,并以火电厂轻柴油储罐泄漏池火事故为例,首次系统论述了应急救援中的扑(抢)救力量分析模型的建立;推导得出了事故强度自然线性衰减方程、有救援的事故强度线性衰减方程和有燃料补充的事故强度衰减方程,以及单储罐泄漏池火事故非线性衰减和双储罐破裂池火事故非线性衰减方程,并给出了相应的变化曲线图;不仅为火电厂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模型,同时,可为事故应急救援及决策理论研究和实际应急救援指挥提供有益的指导。在分析应急救援人员疏散时间模型、社会力学模型、蚁群算法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火电厂应急救援特点并根据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理论框架,论述并建立了元胞人员疏散自动桃模型。与现有元胞自动机疏散模型不同,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考虑了火电厂事故动态演化引起疏散场所风险场变化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系统论述了场所空间建模、人员移动邻居模型建立和人员疏散行走判据模型的建立,并推导得出了判据计算式。分析了应急救援过程动态评估和应急救援资源调配问题,设计了火电厂事故严重程度初始评估和救援有效性动态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火电厂应急救援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动态评估模型;按照应急资源调度要同时满足运输成本最小和运输时间最少的目标要求,给出了应急救援资源调度数学模型和约束函数。5.分析了决策体系的构成及四库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为构建火电厂决策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分析应急决策特点及应急决策一般构成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所提出的新应急管理体系构成,构建了火电厂应急决策体系及火电厂应急决策支持三库系统架构,并设计了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EPPEDSS)的总体结构。该系统由应急指挥中心、现场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和网络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采用基于Intranet/Internet结构、C/S模式与B/S模式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其主要业务流程为常态应急管理、预警分析和应急救援指挥的闭环反馈。该系统由五个子功能模块构成,即应急信息管理、常态应急管理、应急启动、应急救援指挥、应急考核。6.系统论述了EPPEDSS系统核心功能的设计,包括人机交互系统、模型库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人机交互系统是基于VRP-SDK三维虚拟现实引擎平台设计,融仿真技术、三维互动技术、物理模拟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一体,具有高扩展性、灵活性、交互性好等特点。将EPPEDSS系统划分为问题层、方案层、任务层、模型层和数据层五个层,决策交互层次设计的核心是问题层、方案层和任务层的设计。模型库的设计包括虚拟物理模型库设计、概念模型库设计和数学模型库设计,虚拟物理模型库直接采用3D软件构建,概念模型库设计采用面向对象法和本体(Ontology)论法;数学模型库设计采用面向对象法。7.以华电集团某火电厂为背景资料,基于VRP-SDK虚拟仿真开发平台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平台,采用C#、VC++、Visual Basic.net、OPENGL、Matlab等编程语言开发出了EPPEDSS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常态应急基础性管理和战态救援决策分析功能,系统具有应急演练平台、监测预警平台、救援指挥决策平台等。应急演练平台通过VRP-SDK编程、ActiveX插件嵌入、VRP编辑器的直接编辑和输入输出接口功能,实现演练场景物体的控制,可大大提高应急预案演练的效果。救援指挥决策平台采用了物理引擎设计技术和粒子技术,使应急救援虚拟场景具有物理场景的特性,物理模型具有动力学特性,使决策者能够逼真地观察到事故场景物理模型的变化,模拟风力、物体变形、破坏、爆炸、火灾事故及救援过程等,使虚拟仿真技术与决策技术有机结合,提高了事故应急救援决策过程的直观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如下几点:(1)提出新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并按新体系原理构建火电厂应急管理体系,论述新体系各模块的组成、功能、运行机制。(2)提出新的梯度效应事故动态演化模型及其判式;提出采用能量叠加法求解风险场叠加的新方法,并结合梯度效应事故演化模型判式,给出能量叠加法求解风险场叠加的具体方法和步骤。(3)首次系统论述应急救援中的扑(抢)救力量分析模型的建立,并推导得出了事故强度衰减方程;考虑事故动态演化引起疏散场所风险场变化对人员疏散的影响,论述并建立元胞人员疏散自动机模型;建立火电厂应急救援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动态评估模型。(4)将虚拟仿真技术与决策分析技术有机结合,设计、开发出具有虚拟仿真功能的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EPPEDSS)软件,使决策支持系统更具有直观性和有效性。
毕武林[10](2010)在《煤粉火焰稳定性与熄火综合评判模型的研究》文中认为准确判断燃烧的稳定性,以便及时合理的进行燃烧调整直接关系到整个锅炉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然而传统的锅炉测试技术在燃烧调整时只能测试锅炉的效率,并没有直接反映燃烧稳定程度的定量指标,同时传统的火焰检测装置只能检测燃烧火焰的有无和临界火焰,一般也难以对燃烧的稳定性程度做出准确判断,对于指导投油稳燃作用不大,容易贻误投油时机造成燃烧事故,或在燃烧稳定时投油造成额外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燃烧稳定性的综合评判模型准确的预测和诊断燃烧稳定程度对于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煤粉气流着火方式的分析,认为两邻角射流在相交前卷吸的热量如果能满足煤粉气流着火所需的热量,着火方式为卷吸着火,否则为邻角点燃。结合煤粉空气射流的流动特征,估算出了炉内邻角射流混合边界,基于射流初始条件建立了燃烧稳定性预测模型,预测模型以着火距离作为稳定性指标,分析了煤质参数、一次风速、一次风温、煤粉浓度和负荷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另外,通过对稳定燃烧阶段和不稳定燃烧至熄火阶段燃烧状态参数变化的分析,表明在燃烧状态变化后,炉膛区域温度、炉膛负压、烟气含氧量、飞灰含碳量和火焰图像信息都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基于不同燃烧状态参数建立了燃烧诊断子模型。燃烧诊断子模型的输出与燃烧标准状况比较,从而判断燃烧的稳定性。综合预测模型和各燃烧诊断子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燃烧稳定性综合评判模型。模型既能反映理论分析结果,又能反映积累的运行经验,大大减小误判率。综合评判模型输出为燃烧稳定性系数,将燃烧与燃烧的稳定性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研究,而不是传统的方法,认为燃烧在瞬间完成并稳定,燃烧状态只有稳定、不稳定或熄火状态。
二、火电厂一次风速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火电厂一次风速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某火电厂烟气连续监测与电化学工作站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2 CEMS系统建设调研及其分析 |
2.1 国内火电厂CEMS系统建设分布 |
2.1.1 CEMS简介 |
2.1.2 系统建设方式 |
2.1.3 国内CEMS建设与分布 |
2.2 国内火电厂CEMS运行概况 |
2.3 火电厂CEMS系统关键过程分析 |
2.3.1 气态污染物CEMS采样单元 |
2.3.2 气态污染物分析单元 |
2.3.3 烟尘测试方法及光源 |
2.3.4 烟气排放参数监测 |
2.4 火电厂CEMS面临的问题分析 |
2.4.1 系统运行与维护 |
2.4.2 系统定期标定 |
2.4.3 系统集成与API开发接口 |
2.5 本章小结 |
3 火电厂CEMS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建设目标 |
3.2 系统数据需求 |
3.2.1 数据的采集 |
3.2.2 数据的传输 |
3.2.3 数据的管理 |
3.2.4 数据的应用 |
3.3 系统功能需求 |
3.3.1 水质监测功能 |
3.3.2 空气质量检测 |
3.3.3 报警装置 |
3.4 系统网络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4 火电厂CEMS的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及目标 |
4.1.1 设计原则 |
4.1.2 设计目标 |
4.2 系统体系结构 |
4.2.1 逻辑结构 |
4.2.2 系统总体结构 |
4.2.3 系统软件架构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4.3.1 水质监测子系统 |
4.3.2 空气质量监测子系统设计 |
4.3.3 报警装置系统设计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E-R图 |
4.4.2 数据表设计 |
4.5 系统性能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火电厂CEMS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0 系统实现 |
5.0.1 开发环境配置 |
5.0.2 功能实现 |
5.1 烟气子站测点导入数据 |
5.2 系统测试 |
5.2.1 系统测试环境 |
5.2.2 系统功能测试 |
5.2.3 系统性能测试 |
5.2.4 系统兼容性测试 |
5.2.5 测试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2)管控措施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 ——基于数值同化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火电行业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1.2.2 长效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1.2.3 应急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减排管控措施对北京及其周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
2.1 研究背景 |
2.2 模式描述与设置 |
2.3 监测数据 |
2.4 减排管控措施与实验方案设计 |
2.5 模式评估 |
2.6 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减排管控措施对北京市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评价方法的构建及其应用于研究长效和应急管控措施对长三角空气质量的影响 |
3.1 研究背景 |
3.2 监测数据 |
3.3 实验方案设计 |
3.4 研究方法 |
3.4.1 同化算法介绍 |
3.4.2 地面监测系统 |
3.4.3 人为源排放清单 |
3.5 同化结果评估 |
3.6 长效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影响评价方法的构建 |
3.7 应急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影响评价方法的构建 |
3.7.1 应急管控措施对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的影响 |
3.7.2 极端管控措施对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及讨论 |
3.8.1 本章小结 |
3.8.2 讨论 |
4 评价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方法 |
4.2.1 双向耦合的WRF-CMAQ模式 |
4.2.2 来源解析 |
4.2.3 数据同化系统 |
4.2.4 实验方案设计 |
4.3 监测数据 |
4.4 全面封城措施对空气质量影响的监测结果 |
4.4.1 封城措施对我国整体空气质量影响的监测结果 |
4.4.2 封城措施对杭州市不同环境背景空气质量的影响 |
4.5 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4.5.1 模式结果评估 |
4.5.2 疫情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4.5.3 电动汽车全面推广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4.5.4 本地道路运输对大气污染物的贡献 |
4.5.5 历史气象条件变化下全面推广电动汽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4.6 不确定性分析 |
4.7 小结与讨论 |
4.7.1 小结 |
4.7.2 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我国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及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电环境影响相关研究 |
1.2.2 综合评价相关研究 |
1.2.3 财政补贴相关研究 |
1.2.4 环境规制政策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火电“近零排放”概述 |
2.1.1 燃煤电厂主要大气污染物 |
2.1.2 火电“近零排放”概念和标准的提出 |
2.1.3 火电“近零排放”技术路线 |
2.1.4 火电“近零排放”的环境效果 |
2.1.5 火电“近零排放”的能源安全效益 |
2.2 智能预测相关理论 |
2.3 效应评价相关理论 |
2.4 演化博弈论相关理论 |
2.5 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 |
2.6 支付意愿相关评估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A-Elman模型的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预测研究 |
3.1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情况 |
3.1.1 我国大气污染物控制标准的国际对照 |
3.1.2 空气质量总体达标情况 |
3.1.3 首要污染物情况 |
3.1.4 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出的新特点 |
3.2 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 基于萤火虫算法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构建 |
3.3.1 萤火虫算法基本原理 |
3.3.2 Elman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3.3.3 基于FA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3.4 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分析 |
3.4.1 历史数据来源 |
3.4.2 相关性分析 |
3.4.3 预测结果分析 |
3.4.4 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超效率DEA的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评价 |
4.1 “近零排放”烟气处理主要技术 |
4.1.1 除尘主要技术 |
4.1.2 脱硫主要技术 |
4.1.3 脱硝主要技术 |
4.2 减排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烟气排放指标 |
4.2.2 投资及成本指标 |
4.2.3 工艺成熟度指标 |
4.2.4 施工便利性指标 |
4.2.5 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
4.3 基于超效率DEA的减排效应评价模型构建 |
4.3.1 数据包络分析基本概念 |
4.3.2 DEA主要模型基本原理 |
4.3.3 基于超效率DEA的评价模型构建 |
4.4 实证计算及结论分析 |
4.4.1 火电“近零排放”典型项目基本情况 |
4.4.2 减排效应评价计算 |
4.4.3 结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计及政策补贴的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情景分析 |
5.1 基于EGT模型的火电“近零排放”技术扩散多主体博弈分析 |
5.1.1 EGT模型构建 |
5.1.2 基于协同进化算法的模型计算 |
5.1.3 仿真分析与结论 |
5.2 基于SD模型的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仿真分析 |
5.2.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边界设定 |
5.2.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5.2.3 仿真与结论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气环境改善居民支付意愿分析 |
6.1 基于选择实验模型的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评估方法构建 |
6.1.1 调查问卷区域的大气环境状况 |
6.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6.1.3 MNL选择模型的构建 |
6.2 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评估分析 |
6.2.1 调查结果样本特征分析 |
6.2.2 多元logit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6.2.3 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结果计算 |
6.2.4 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火电“近零排放”补偿机制研究 |
7.1 现行火电“近零排放”补贴政策的局限 |
7.2 火电“近零排放”补偿机制优化总体思路 |
7.3 火电“近零排放”补偿机制实施策略 |
7.3.1 价格补贴方面 |
7.3.2 优先交易方面 |
7.3.3 管控规制方面 |
7.3.4 外部居民参与方面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8.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气环境改善支付意愿评估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燃用高硫/高碱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中国能源消费及电力生产结构 |
1.1.2 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现状 |
1.1.3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性 |
1.2 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高硫/高碱煤对低NO_x排放的影响 |
1.2.2 高硫/高碱煤对低氮改造后水冷壁腐蚀结渣的影响 |
1.2.3 现有低NO_x燃烧技术不足与问题 |
1.3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研究现状 |
1.3.1 飞灰及大颗粒灰对SCR系统的影响 |
1.3.2 碱金属对SCR系统的影响 |
1.3.3 硫分对SCR系统的影响 |
1.3.4 现有脱硝技术不足 |
1.4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
1.4.1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
1.4.2 高硫煤湿法烟气脱硫研究现状 |
1.4.3 问题的提出 |
1.5 本课题的主要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2 高硫/高碱煤对冲燃烧系统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研究 |
2.2.1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空气动力场实验研究 |
2.2.2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
2.3 贴壁风系统实验研究 |
2.3.1 近水冷壁区域空气动力场实验研究 |
2.3.2 贴壁风系统运行效果 |
2.4 对冲燃烧系统低NO_x燃烧技术方案 |
2.5 新型低NO_x旋流煤粉燃烧器工业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高硫/高碱煤切圆燃烧系统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空气动力场实验研究 |
3.2.1 实验系统 |
3.2.2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3.2.3 试验条件 |
3.2.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3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
3.3.1 实验系统 |
3.3.2 实验条件及内容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技术方案 |
3.5 新型直流煤粉燃烧器工业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高碱煤烟气脱硝关键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飞灰特性分析 |
4.2.1 测量仪器 |
4.2.2 结果分析 |
4.3 高碱煤脱硝技术研究 |
4.3.1 防堵灰技术研究 |
4.3.2 脱硝系统流场优化研究 |
4.3.3 抗碱金属中毒催化剂选型研究 |
4.4 高碱煤烟气脱硝系统技术方案 |
4.4.1 防堵灰技术方案 |
4.4.2 均流场导流板技术方案 |
4.4.3 催化剂选型技术方案 |
4.5 高碱煤烟气脱硝系统工业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高硫煤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硫煤烟气SO_2脱除强化分析研究 |
5.3 高效脱硫中试实验研究 |
5.3.1 脱硫试验台设计技术方案 |
5.3.2 中试试验研究和数据分析 |
5.4 高效脱硫技术超低排放工业验证 |
5.4.1 工程概况 |
5.4.2 某电厂600MW燃煤机组烟气脱硫技术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6 高硫/高碱煤电厂超低排放工程示范及应用 |
6.1 某660MW燃用高碱煤的机组示范工程 |
6.1.1 示范工程系统描述 |
6.1.2 煤质参数 |
6.1.3 机组运行效果 |
6.2 某300MW环保岛BOT超低排放示范工程 |
6.2.1 燃烧器设计方案 |
6.2.2 脱硫系统设计方案 |
6.2.3 项目改造前设计条件 |
6.2.4 项目改造后性能试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火电机组SCR脱硝系统全工况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CR脱硝系统建模 |
1.2.2 SCR入口NOx浓度软测量建模 |
1.2.3 SCR脱硝系统优化控制 |
1.2.4 基于Aspen Plus软件的SCR脱硝过程模拟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SCR脱硝系统混合动态模型 |
2.1 SCR脱硝系统简介 |
2.2 SCR脱硝系统机理建模 |
2.2.1 SCR脱硝反应机理 |
2.2.2 SCR脱硝反应动力学方程 |
2.2.3 机理模型参数辨识 |
2.2.4 机理模型有效性验证 |
2.3 SCR脱硝系统数据建模 |
2.3.1 LSSVM理论 |
2.3.2 SCR系统动态数据模型 |
2.4 SCR脱硝系统混合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CR入口NOx浓度软测量建模 |
3.1 数据预处理 |
3.2 迟延时间确定 |
3.2.1 NOx浓度检测方法介绍 |
3.2.2 互信息算法原理 |
3.2.3 迟延时间参数求解 |
3.3 辅助变量选择 |
3.4 实时动态软测量建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CR脱硝系统喷氨量优化控制 |
4.1 SCR系统控制特性 |
4.2 传统PID控制策略 |
4.3 喷氨量优化控制策略 |
4.3.1 前馈控制策略 |
4.3.2 喷氨量智能前馈控制信号构建 |
4.4 喷氨量智能前馈控制仿真 |
4.4.1 阶跃响应仿真测试实验 |
4.4.2 实际数据仿真测试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Aspen Plus的SCR脱硝系统控制仿真 |
5.1 ASPEN PLUS软件简介 |
5.2 SCR脱硝系统静态模型设计 |
5.2.1 静态模型构建 |
5.2.2 基于静态模型的SCR脱硝反应分析 |
5.3 SCR脱硝系统控制协同仿真 |
5.3.1 静态模型到动态模型的转换 |
5.3.2 Aspen Plus与MATLAB通信接口设计 |
5.3.3 SCR脱硝系统控制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基于静电耦合法的风粉在线测量及燃烧器功率调平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气力输送管道内的气固两相流 |
1.2 气固两相流测量的特点及难点 |
1.3 燃煤电厂一次风粉流动测量的重要性及现状 |
1.4 气固两相流的测量的方法对比分析 |
1.4.1 微波法 |
1.4.2 放射法 |
1.4.3 超声法 |
1.4.4 数字成像法 |
1.4.5 电容法 |
1.4.6 静电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静电耦合法测量一次风粉流动参数 |
2.1 静电耦合法测量原理 |
2.2 多通道相关法测量 |
2.3 一次风粉在线测量系统 |
2.3.1 系统组成 |
2.3.2 特点及优势 |
2.3.3 测量系统的应用 |
2.3.4 测量效果的对比试验 |
第三章 基于风粉在线测量的燃烧器功率调平技术 |
3.1 一次风粉调整设备 |
3.1.1 传统可调缩孔 |
3.1.2 其他结构形式的风粉均衡阀 |
3.2 基于CFD数值模拟的煤粉分配均衡阀 |
3.3 燃烧器功率调平技术方案 |
第四章 风粉在线测量及燃烧器功率调平的应用 |
4.1 应用案例 |
4.1.1 存在的问题 |
4.1.2 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
4.2 项目的总体方案 |
4.2.1 风粉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及实施情况 |
4.2.2 风粉调平控制及优化系统安装及实施情况 |
4.3 性能试验 |
4.4 项目调试及试验 |
4.4.1 冷态调平试验 |
4.4.2 锅炉性能摸底测试 |
4.4.3 一次风粉分配调平试验 |
4.4.4 一次风粉流速调平试验 |
4.4.5 基于风粉调平的燃烧器配风优化调整及测试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电网污源特性参数监测及动态预警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污区图在外绝缘评估中的作用 |
1.2.2 污秽成份、污秽分布对外绝缘的影响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典型污源特性参数的数据来源及空气质量模型计算 |
2.1 典型污源特性参数 |
2.2 污源特性参数的数据来源 |
2.3 基于空气质量模型的计算方法 |
2.4 大气污染物浓度模式计算方法 |
2.5 计算条件与数学模型的求解 |
2.5.1 计算输入参量 |
2.5.2 计算边界条件 |
2.5.3 积污仿真模型的求解过程 |
第3章 污染特性参数监测系统研制 |
3.1 概述 |
3.1.1 系统建设目标 |
3.1.2 总体研发思路 |
3.2 污源特性参数在线监测终端 |
3.2.1 监测终端总体要求 |
3.2.2 监测终端传感器选型 |
3.3 污源特性参数在线监测终端硬件设计 |
3.3.1 各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
3.3.2 采样电路 |
3.3.3 电源系统设计 |
3.3.4 主处理器设计 |
3.3.5 通信电路设计 |
3.4 污源特性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工作模式 |
3.4.1 监测终端工作流程 |
3.4.2 污源特性参数系统通信和Web服务 |
3.5 污源特性参数监测系统的实用情况 |
3.5.1 典型工业污染源特性参数监测分析 |
3.5.2 复杂污染环境的污源特性参数监测分析 |
第4章 电网污区动态分级及预警系统开发 |
4.1 系统概况 |
4.1.1 建设目标 |
4.1.2 系统结构 |
4.2 电子污区图自动绘制模块开发 |
4.2.1 电子污区图应用现状 |
4.2.2 电子污区分布图生成原理与实例 |
4.3 基于短期积污预测的污秽动态预警技术 |
4.3.1 绝缘子积污预测模型 |
4.3.2 灰霾工况积污增量预测方法 |
4.3.3 气象自动监测站及天气预报功能模块 |
4.3.4 污染源现场监测与气象模式预报系统 |
4.3.5 基于积污预测的污闪风险评估功能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大型风电场设备监控与运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风电开发的历史和现状 |
1.3 中国的风电发展现状 |
1.4 风电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风电机组运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风电企业成本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风电机组状态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4 风电场信息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风电场发电系统运行方式分析 |
2.1 引言 |
2.2 常见风力发电系统 |
2.2.1 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 |
2.2.2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 |
2.3 风力发电系统运行及控制研究 |
2.3.1 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 |
2.3.2 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
2.3.3 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方式 |
2.4 风电并网对电网质量与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
2.4.1 风力发电对接入电网电能质量的影晌 |
2.4.2 风力发电并网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晌 |
2.5 不同天气条件下风轮机的运行 |
2.5.1 天气对风力发电的影响 |
2.5.2 天气影响风力发电的实例及解决途径 |
2.6 本章小结 |
3 风力发电企业成本控制 |
3.1 引言 |
3.2 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 |
3.2.1 成本控制的原则 |
3.2.2 传统成本控制与现代成本控制 |
3.3 风力发电企业的成本构成及相关理论 |
3.3.1 风电成本的构成 |
3.3.2 风力发电企业筹建阶段的价值链分析 |
3.3.3 风力发电企业生产运营阶段的价值链分析 |
3.3.4 风力发电企业成本控制手段 |
3.4 风力发电企业的成本控制途径 |
3.4.1 风力发电企业筹建阶段成本控制途径分析 |
3.4.2 风力发电企业生产运营阶段成本控制途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风电场设备的状态监控 |
4.1 引言 |
4.2 风电机组增速器的振动状态仿真分析 |
4.2.1 风电机组增速器的动力学模型 |
4.2.2 风电机组增速器的动力学方程 |
4.2.3 风电机组增速器轮齿啮合刚度的计算 |
4.2.4 风电机组增速器的无量纲化动力学方程组 |
4.2.5 风电机组增速器动力学模型的数值仿真与分析 |
4.3 风电场状态监控系统结构 |
4.3.1 传感器的选择原则 |
4.3.2 监控系统传感器 |
4.3.3 监控系统的整体硬件构架 |
4.3.4 网络上的动态数据连接到Virtools |
4.4 电场三维场景的搭建 |
4.4.1 三维模型建模 |
4.4.2 场景约束和碰撞检测 |
4.4.3 风电场虚拟漫游路径规划 |
4.5 风机状态及生产运营数据可视化监控 |
4.5.1 鼠标点选风机查询其相关的参数 |
4.5.2 风电场运行数据的监测和查询 |
4.5.3 场景特殊效果天气的变化 |
4.6 小结 |
5 风电场设备运行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
5.1 引言 |
5.2 风电场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目标与总体设计 |
5.2.1 系统的开发目标 |
5.2.2 系统的功能设计 |
5.2.3 系统的架构体系 |
5.3 风电场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
5.3.1 基础权限模块的设计 |
5.3.2 台账管理模块的设计 |
5.3.3 评级管理模块的设计 |
5.3.4 缺陷管理模块的设计 |
5.3.5 维护保养管理模块的设计 |
5.3.6 检修管理模块的设计 |
5.3.7 两票模版管理模块的设计 |
5.3.8 异动管理模块的设计 |
5.3.9 技术资料管理模块的设计 |
5.3.10 备品备件管理模块的设计 |
5.3.11 设备管理系统的实现 |
5.4 风电场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5.3.1 基础权限模块数据库的设计 |
5.4.2 台账管理模块数据库的设计 |
5.4.3 评级管理模块数据库的设计 |
5.4.4 缺陷管理模块数据库的设计 |
5.4.5 维护保养管理模块数据库的设计 |
5.4.6 检修模块数据库的设计 |
5.4.7 两票管理模块数据库的设计 |
5.4.8 异动管理模块数据库的设计 |
5.4.9 技术资料管理模块数据库的设计 |
5.4.10 备品备件管理模块数据库的设计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论文成果实际应用效益 |
6.2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和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状 |
1.2.2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
1.2.3 事故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述评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火电厂应急救援管理与决策体系研究 |
2.1 火电厂应急管理体系结构及运行模式研究 |
2.1.1 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
2.1.2 火电厂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 |
2.1.3 火电厂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
2.2 火电厂应急管理体系组成的功能分析与设计 |
2.2.1 火电厂事故应急管理方针、目标 |
2.2.2 火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 |
2.2.3 火电厂事故预防与预警 |
2.2.4 火电厂应急响应与行动 |
2.2.5 火电厂应急管理评审 |
2.3 火电厂应急决策体系研究 |
2.3.1 决策体系 |
2.3.2 火电厂应急决策体系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火电厂事故动态演化与仿真研究 |
3.1 火电厂危险源分析 |
3.1.1 火电厂危险源类型 |
3.1.2 火电厂重大危险源 |
3.2 事故动态演化机理分析 |
3.2.1 多米诺(Domino)效应事故演化模型 |
3.2.2 能量释放事故演化模型 |
3.2.3 动力学事故演化模型 |
3.2.4 事故演化模型的比较分析 |
3.3 火电厂事故风险动态演化研究 |
3.3.1 事故风险分析基本模型 |
3.3.2 火电厂事故风险空间分布 |
3.4 火电厂事故动态演化仿真研究 |
3.4.1 动态演化仿真分析过程 |
3.4.2 动态演化仿真分析的实现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电厂应急救援行动决策模型研究 |
4.1 救援过程中扑(抢)救力量分析模型 |
4.1.1 事故强度衰减速率 |
4.1.2 事故强度非线性衰减 |
4.2 火电厂应急状态人员疏散模型 |
4.2.1 时间疏散模型 |
4.2.2 社会力学疏散模型 |
4.2.3 疏散蚁群算法模型 |
4.2.4 火电厂元胞自动机人员疏散模型的建立 |
4.3 火电厂应急救援动态评估与资源调配模型 |
4.3.1 火电厂应急救援过程动态评估模型 |
4.3.2 火电厂应急救援资源调配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5.1.1 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5.1.2 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5.1.3 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目标与系统开发环境 |
5.2 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 |
5.2.1 决策支持系统的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5.2.2 模型库系统设计 |
5.2.3 数据库系统设计 |
5.2.4 系统安全设计 |
5.3 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
5.3.1 EPPEDSS系统主体 |
5.3.2 EPPEDSS系统的基础性管理功能 |
5.3.3 EPPEDSS系统的应急演练平台 |
5.3.4 EPPEDSS系统的监测预警平台 |
5.3.5 EPPEDSS系统的救援指挥决策平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煤粉火焰稳定性与熄火综合评判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电站锅炉燃烧监测与诊断概述 |
1.2.1 电站锅炉燃烧监测概述 |
1.2.2 煤粉燃烧诊断概述 |
1.3 炉内燃烧仿真及诊断模型研究概述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影响燃烧稳定性的因素与燃烧稳定性指标 |
2.1 影响燃烧稳定性的因素 |
2.1.1 运行参数 |
2.1.2 结构参数 |
2.1.3 煤质参数 |
2.2 燃烧稳定性 |
2.2.1 稳定性的数学定义 |
2.2.2 燃烧稳定性的定义 |
2.3 燃烧稳定性指标 |
2.3.1 煤质特性有关的稳定性指标 |
2.3.2 实际运行工况有关的稳定性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炉内煤粉空气射流的流动特性 |
3.1 射流初始段长度 |
3.2 射流扩展角 |
3.3 射流轴线速度 |
3.4 射流的半宽 |
3.5 射流沿轴向流动时间 |
3.6 射流卷吸量 |
3.7 煤粉空气射流流动特性修正 |
3.7.1 低浓度煤粉空气射流修正 |
3.7.2 高浓度煤粉空气射流的修正 |
3.7.3 煤粉空气射流非等温修正 |
3.8 炉内实际切圆直径影响因素及数学模型 |
3.8.1 炉内实际切圆直径的影响因素 |
3.8.2 炉内实际切圆直径的数学模型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粉气流着火燃烧过程及其数学模型 |
4.1 煤粉气流的着火燃烧过程 |
4.1.1 煤粉气流着火前热力准备阶段 |
4.1.2 煤粉的热解 |
4.1.3 煤粉气流的着火 |
4.1.4 煤粉气流的燃烧及燃尽 |
4.2 煤粉着火燃烧的数学模型 |
4.2.1 煤粉热解模型 |
4.2.2 碳燃烧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射流初始参数的燃烧稳定性预测模型 |
5.1 煤粉气流的着火方式 |
5.2 射流混合边界估算 |
5.2.1 射流混合模型 |
5.2.2 射流混合边界估算 |
5.3 着火距离计算模型 |
5.3.1 卷吸着火距离计算 |
5.3.2 邻角点燃着火距离计算 |
5.4 燃烧稳定性预测模型在线修正方法 |
5.5 燃烧稳定性预测模型验证 |
5.5.1 煤粉气流着火距离计算流程 |
5.5.2 煤粉浓度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 |
5.5.3 一次风速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 |
5.5.4 一次风初始温度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 |
5.5.5 煤质变化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 |
5.5.6 负荷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燃烧状态参数与燃烧稳定性诊断 |
6.1 燃烧区域温度与燃烧诊断 |
6.1.1 燃烧区域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
6.1.2 炉膛截面平均温度与燃烧稳定性关系分析 |
6.1.3 基于炉膛截面平均温度的燃烧诊断 |
6.2 烟气氧量与燃烧诊断 |
6.2.1 烟气含氧量在线监测系统 |
6.2.2 烟气含氧量与燃烧稳定性关系分析 |
6.2.3 基于烟气含氧量的燃烧诊断 |
6.3 飞灰含碳量与燃烧诊断 |
6.3.1 飞灰含碳量在线监测系统 |
6.3.2 飞灰含碳量与燃烧稳定性的关系分析 |
6.3.3 基于飞灰含碳量的燃烧诊断 |
6.4 炉膛压力与燃烧诊断 |
6.4.1 炉膛负压与燃烧稳定性关系分析 |
6.4.2 基于炉膛负压的燃烧诊断 |
6.5 火焰图像与燃烧诊断 |
6.5.1 火焰图像特征量与燃烧稳定性关系分析 |
6.5.2 基于火焰特征信息的燃烧诊断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燃烧稳定性的综合评判模型 |
7.1 燃烧稳定性综合评判系统 |
7.2 BP 神经网络的原理 |
7.3 燃烧稳定性综合评判模型 |
7.3.1 BP 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7.3.2 燃烧稳定性综合评判模型的结构 |
7.4 综合评判模型的仿真 |
7.4.1 训练样本的获取 |
7.4.2 训练样本的预处理 |
7.4.3 燃烧稳定性综合评判模型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情况 |
1 参加的科研项目 |
2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符号说明 |
附录 C:程序说明 |
四、火电厂一次风速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某火电厂烟气连续监测与电化学工作站系统的研究[D]. 张诗唯. 重庆理工大学, 2021
- [2]管控措施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 ——基于数值同化的模拟研究[D]. 王利强. 浙江大学, 2020
- [3]我国火电“近零排放”减排效应及补偿机制研究[D]. 王宏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燃用高硫/高碱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王凤君. 浙江大学, 2020(07)
- [5]火电机组SCR脱硝系统全工况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D]. 马康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6]基于静电耦合法的风粉在线测量及燃烧器功率调平的研究及应用[D]. 高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7]电网污源特性参数监测及动态预警技术的研究[D]. 张翼. 东南大学, 2017(04)
- [8]大型风电场设备监控与运营管理研究[D]. 王继弘. 武汉大学, 2012(01)
- [9]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郭召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
- [10]煤粉火焰稳定性与熄火综合评判模型的研究[D]. 毕武林. 长沙理工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