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普通高师化工基础教学的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倪保锐[1](2021)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新发展理念,将使核心素养融入教育体系,分布于各学段、学科、课程、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国普通高等师范类院校要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进行师资专业化培养,提高师范类专业导出师资的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大国良师。对于新时代体育强国理念下的体育教育专业来说,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落实推进素养教育的深入,也是助推体育强国战略的一条路径。教育理念,学科素养,教师理念、教师素养、学生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等一系列要素都面临着调整,我们只有逐层逐一突破,无捷径可寻。田径运动被公认为“运动之母”,它是最原始人类生产生活形成而演化成自今的田径运动,也是世界上最早呈现运动形式的类型,奥运项目最多,终有“得田径者得天下”的美誉,体育教育专业本着培养适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中小学体育事业服务。田径普修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先锋课程,田径普修课程的建设决定着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体育学科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初步呈现改革内容和体系,为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为田径普修课程的教学大纲修订完善提供依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整体内容简单,不全面,描述不具体,各部分孤立。课程目标过于强调技术学习和理论知识,对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与中小学教学衔接度不高,缺乏师范生内涵建设的课程思政内容。(2)研究发现当前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课程理念陈旧,重教轻学,偏重于灌输式的教师教、学生学。课程目标偏重技术传授、理论知识学习,教学内容以技术教学为主,项目内容上与中小学教学内容脱离,教学方法相对保守,教学方式传统,很难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调动参与的积极性,考核与评价偏重期末成绩评价,技术考核占比较大,评价主体单一。(3)通过多次咨询专家,进行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和课程体系设计,以问卷的形式收集专家、同行教师、学生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的评价,并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施培养与跟踪,最终得到良好的课程目标达成度。(4)结合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和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田径普修课程体系,其中包含目标要素体系、内容要素体系、实施要素体系和评价要素体系,凸显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相互对标的联动课程体系。
蔡泳帆[2](2020)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总体思路,遵循“历史审视——现实观照——经验借鉴——展望未来”探索模式,以转型发展中的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战略为研究主题,通过个案分析对当前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进行深入考察、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高师院校以发展战略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思路和改进策略。首先,运用SWOT分析对个案高校重要发展节点的战略选择展开分析,从校史资料、访谈和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文本中,梳理不同历史阶段学校对内外部环境的认识、做出的战略选择及其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影响;其次,提取个案高校在转型发展中的发展战略及其行为作为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发掘并分析其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存在问题;再次,在总结历史发展战略和探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个案高校下一阶段的转型发展战略。再次,参照了国内外地方高师院校以发展战略促转型发展的突出经验。对日本的奈良教育大学和山东的聊城大学的学校现状、从建校初期到实现转型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概括,总结归纳了在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上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与启示。最后,根据个案高校在对高校发展战略环境的认识、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的存在问题,分别从战略环境、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点思考及优化建议。
王孟[3](2020)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师改大”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师改大”运动即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掀起的一场旨在将高等师范学校通过改组、合并或升格的形式转型为师范大学或综合大学的运动。这是一场深受国外师范教育思想变革影响的运动,也是我国师范教育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的重要转折点,打破了师范学校在师资培养中的垄断地位,开始实现师范学校和综合大学参与师资培养的开放型模式。本研究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高等师范学校转型运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高等师范学校改组为综合大学、合并或升格为师范大学的转型形式为切入点,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高师改大”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尾声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对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改大历程的考察,呈现了“高师改大”运动的基本态势,概括总结了“高师改大”运动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民国“高师改大”运动的历史影响,分别从“高师改大”运动对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影响、“高师改大”运动对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影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本研究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高师改大”运动的背景,通过对我国师范教育制度以及国内外师范教育变革历程的分析,梳理总结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政策背景和教育背景。第二部分以“高师改大”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为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的兴起、展开与尾声三个方面。兴起部分为运动发生的思想酝酿过程与制度落实过程;展开以民国时期全国独立设置的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为例逐一论述;尾声介绍“高师改大”运动的消退和结果。第三部分探讨“高师改大”运动的历史影响。作为一次教育改革运动,“高师改大”运动的发生对民国高等师范教育与高等教育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李若南[4](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大多分布于各地方,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地方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多因素的影响使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在经费、师资队伍、硬件设备等方面与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存在差距。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进行整体的分析,把握发展现状并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完善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在阐述“一带一路”与高等教育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梳理我国现有“一带一路”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文献,把握其整体的研究趋势,以此为参考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其次,使用环境分析法从内、外部环境及行业竞争三个角度对现阶段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再次,本研究选取颇具地方特色的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留学生教育、对外交流、教师国际化与国际合作四方面现状进行针对性、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其具有起步早、发展缓,宽领域、浅层次,具特色、待深化的发展特点;最后,结合现阶段内蒙古师范大学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动因分析,得出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存在开放性不够、相关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在总结自身发展、借鉴其他高校发展的基础上,从明确理念、发掘特色、建设内涵、扩宽渠道四个角度提出了四条发展策略:第一,明确理念是前提。学校需明确开放办学的理念,将此理念贯穿于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加强学校师生对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第二,突出特色是基础。找寻学校地域、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个性化定制”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方向,打造独具特色的学校品牌。第三,增强内涵是关键。内涵建设是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完备的管理体制、优秀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优势学科、与时俱进的教学等方式都可以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王牌”。第四,扩宽渠道是保证。多样的合作对象、多元的合作形式,多渠道共同发展将为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激发更多发展思路、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稂建中[5](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程绚丽[6](2019)在《民国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社会环境与社会思想产生了巨大变化,女子师范学校的出现是国家近代化进程中时代发展和新旧思想碰撞的产物。女子师范教育的兴起,离不开中等师范教育的持续发展,及女子教育思想的迅速传播。这一时期江西省经历了几次战争的战火摧残,进行了教育制度的近代化改革,教育事业发展由萌芽到发展,又遭受挫折,重新兴办,到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建立时已达民国时教育事业发展最高峰,学校数量剧增,师资紧缺,女子师范学校应运而生。而女子教育从传统的女子主内思想转变为认同女子有权利接受教育的意识,还出现了男女平等教育、相对的良妻贤母主义教育和女国民教育思想,女子社会定位产生变化,女性教育提上日程,女子师范学校才得以出现。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几经坎坷,从一所普通中学到专门女子师范学校,持续改进基础设施、行政组织、管理制度,最终成为合格的女子师范教育机构。虽然新中国成立后被合并入其他学校,但作为一所师范教育高校的前身,该校在教育教学中的诸多办法和办学特色,仍然值得我们借鉴。该校吸收优秀师资生源,注重办学质量,严格管理体制,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且积极参与社会教育,关心社会民生,保持“勤研善思、务实求进”的校风,“不畏困难,艰苦朴素”的办学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人才,向周边地区输送小学师资,帮助社会教育工作,对江西省教育发展产生了影响,对于现今师范教育亦有所启示。
李铁绳[7](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赖茗薇[8](2019)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时代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促进高校教师发展、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日益紧迫,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作为对高等学校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进行的上岗前职业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本研究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出发,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结合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有关政策,分析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可能,描述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的委托——代理链,可能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以及造成的后果。然后围绕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高校教师这两个主体,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对江苏省2018年上半年参加岗前培训的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对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的行政人员进行访谈,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青年教师对岗前培训相关信息有较强的了解意愿,目前岗前培训中信息沟通总体情况较好,大部分参训教师持满意态度,但仍有改进空间,例如信息沟通渠道不健全等。信息不对称导致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与高校教师之间信息错位,造成提供的培训与青年教师的需求不匹配,影响了培训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而影响岗前培训的效果和满意度,甚至影响青年教师与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之间的信任机制。究其原因,包括各主体的社会专业化分工存在差异、机械的管理主义理念缺少服务意识、信息初始分布不对称、培训组织实施方只对经费负责、青年教师获取信息的成本与能力存在差异以及岗前培训主体的经济利益驱使。因此从国家(政府)、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高校教师三个主体的视角出发提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信息不对称的缓解策略。
王荷池[9](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表明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韩刚[10](2018)在《从匹配到建构: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师范生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师的素养和教师教育的质量,决定着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师范生培养是影响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师范生毕业后进入中小学,成为教师,开启教师职业生涯。教师生涯是每一位师范生一生中投入时间、精力最多的人生组成部分。实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将帮助师范生提升职业生涯发展的适应力,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全面、终身发展。高师院校建设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能够帮助师范生在职前做好准备,降低生涯困惑和焦虑,确立职业生涯目标,主动建构未来教师生涯发展规划。当今社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多元文化带来的多样性选择都为教师教育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师范生毕业后面临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诞生于工业化时代的,以“人职匹配”为核心理念的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已无法完全满足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需求。通过对我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政策、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国际经验进行研究,考察生涯建构理论指导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课程内容和方法、课程评价与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新的见解。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方面,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理念应当从“人职匹配”为核心的职业生涯教育向以“主动建构”全面、终生职业生涯发展转变。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应当是立足帮助师范生构建终身发展的教师职业生涯,引领师范生确立终身从教的教育信仰,提升师范生职业适应力,增加师范生对于生涯理论发展的基本认识,能够用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指导中小学学生的生涯发展。课程的内容和方法方面。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内涵由基础层、中间层和顶层构成。顶层是教师信仰、职业理想信念教育;中间层是师范生的生涯适应力教育;基础层是师范生内外生涯的探索和生涯决策。作为大中小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主要衔接者,课程的外延是教会师范生面向中小学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师范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不仅要帮助师范生自己建构职业生涯,同时要通过学习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学习生涯探索工具和方法,帮助师范生,在今后的中小学教师岗位上,实施和开展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活动。在生涯建构理论指导下,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要把提高师范生的生涯适应力作为主要目标,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被动的教学方法。解构、共构、建构为主的生涯叙事法应贯穿全课程。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反思、原型访谈、团队合作、实习实践等形式和方法,应成为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主要方法。在课程评价和管理方面。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评价应注重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师范生对教师信仰和终身从教的认识;师范生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反思与整理;师范生开展生涯人物访谈以及前往中小学职业生涯的体验;师范生对大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一体化的思考等内容都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给予记录和评价。在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师资培训方面,应建立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师资的资格准入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道德规范等,促进课程师资的专业化发展。在就业指导中心和辅导员队伍中选拔一批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经验丰富,热衷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学与研究,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员组成骨干队伍。通过集体备课、主讲示范、课堂听课、课后研讨、教学研究、分析总结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方法,确保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果。
二、浅谈普通高师化工基础教学的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普通高师化工基础教学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政策文件的重视 |
1.1.2 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师范院校未来的责任与义务 |
1.1.3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梳理 |
2.1.1 师范类专业认证 |
2.1.2 体系 |
2.1.3 课程体系 |
2.1.4 田径普修课程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
2.2.3 课程体系相关研究 |
2.2.4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相关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个案研究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实地调查法 |
第4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理论研究 |
4.1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依据 |
4.1.1 实用主义课程论 |
4.1.2 要素主义课程论 |
4.1.3 结构主义课程论 |
4.1.4 人文主义课程论 |
4.1.5 实践主义课程论 |
4.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
4.2.1 合理性原则 |
4.2.2 可行性原则 |
4.2.3 目标定位精准性原则 |
4.2.4 毕业要求衔接性原则 |
4.3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功能 |
4.3.1 诊断功能 |
4.3.2 改进功能 |
4.3.3 激励功能 |
4.4 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认证标准解读 |
4.4.1 培养目标 |
4.4.2 毕业要求 |
4.4.3 课程与教学 |
第5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实依据 |
5.1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分析 |
5.1.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目标分析 |
5.1.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分析 |
5.1.3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实施分析 |
5.1.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评价分析 |
5.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5.2.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理念现状分析 |
5.2.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现状分析 |
5.2.3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
5.2.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
5.2.5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
第6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改革思路 |
6.1 健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设置 |
6.2 充实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 |
6.3 创新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实施 |
6.4 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考核与评价 |
第7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实证研究 |
7.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构建 |
7.1.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 |
7.1.2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的确立过程 |
7.1.3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整体框架设计 |
7.1.4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整体框架设计的结果与分析 |
7.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建设 |
7.2.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目标与原目标对比分析 |
7.2.2 注重课程培养目标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对接 |
7.2.3 侧重课程培养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对应 |
7.3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内容设置 |
7.3.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内容与原内容对比分析 |
7.3.2 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 |
7.3.3 侧重实训内容设置 |
7.4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实施 |
7.4.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实施与原实施对比分析 |
7.4.2 注重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
7.4.3 侧重实训内容的实施 |
7.5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评价体系 |
7.5.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评价与原评价对比分析 |
7.5.2 注重课程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
7.5.3 侧重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
第8章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
8.1 知识目标达成度 |
8.2 技能目标达成度 |
8.3 情感目标达成度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调查问卷效度检验表 |
附录 B:教师问卷 |
附录 C:学生问卷 |
附件D:教师访谈提纲(教学现状) |
附录 E:学生成绩表 |
附录 F:教学技能考核评委打分表 |
附录 G:学习自评/互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现状 |
(二)高校发展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总结评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师院校 |
二、转型发展 |
三、高校发展战略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分析工具 |
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
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三、SWOT分析工具 |
第二章 历史审视与现状观照 |
第一节 个案高校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历史审视与战略分析 |
一、合并组建师专时期(1978-1990年):抓住机遇、回避弱点 |
二、升格本科师院时期(1991-2003年):发展优势、降低威胁 |
三、更名扩大影响时期(2004-2018年):抓住机会、发展优势 |
第三节 现状观照与问题探讨 |
一、战略选择变迁轨迹与特点 |
二、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现实状况 |
三、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存在问题 |
第四节 未来战略与选择趋势 |
一、战略环境与战略基础 |
二、SWOT分析矩阵 |
三、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三章 案例探索与经验启示 |
第一节 聊城大学 |
一、学校现状 |
二、转型历程 |
三、经验启示 |
第二节 奈良教育大学 |
一、学校现状 |
二、转型历程 |
三、经验启示 |
第四章 问题思考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战略环境层面 |
一、加强区域高校分类管理,适度政策资源倾斜扶持 |
二、客观认识外部环境变化,合理分析内部优劣条件 |
第二节 战略制定层面 |
一、主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发挥发展战略引领作用 |
二、构建高效务实决策团队,完善发展战略制定机制 |
第三节 战略实施层面 |
一、积极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拓宽资金资源获取渠道 |
二、完善战略实施监控体系,充分利用评价反馈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师改大”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高等师范学校转型是当下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
(二)“高师改大”运动是高等师范学校转型的历史实践 |
(三)“高师改大”运动为我国高等师范学校转型实践提供启示借鉴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师改大”运动的研究 |
(二)关于高等师范学校转型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基本概念界定 |
(一)“高师改大”运动 |
(二)“高师改大”相关概念 |
(三)高等师范学校转型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高师改大”运动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国际师范教育变革的带动性 |
二、国内靠教育求发展的迫切性 |
第二节 运动产生的政策背景 |
一、学制改革与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要求 |
二、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之学校改革 |
第三节 运动产生的教育背景 |
一、师范教育的困境与“高师改大”的现实需要 |
二、“高师改大”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
第二章 “高师改大”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高师改大”运动的兴起 |
一、思想酝酿过程:“高师改大”思想的生成轨迹 |
二、制度落实过程:“高师改大”运动的制度依据 |
第二节 “高师改大”运动的展开 |
一、师范区划分与全国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设立 |
二、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改大历程 |
三、“高师改大”运动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高师改大”运动的尾声 |
一、“高师改大”运动的消退 |
二、“高师改大”运动的结果 |
第三章 “高师改大”运动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高师改大”运动对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影响 |
一、“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师范教育培养层次的提升 |
二、“高师改大”运动开启了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共同参与师资培养的师范教育新模式 |
三、“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 |
四、“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师范院校师资培养质量的提升 |
第二节 “高师改大”运动对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高师改大”运动所形成的的机构改革实践丰富了民国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 |
二、“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高等师范学校的综合化发展 |
三、“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
结语 对当前我国师范教育转型发展的一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一带一路”倡议与教育 |
2.高等教育与“一带一路”倡议 |
3.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不均衡 |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
1.研究问题 |
2.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四)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文献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分析 |
(一)环境分析法简介 |
(二)“一带一路”地方高师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外部环境分析 |
1.政治环境 |
2.经济环境 |
3.社会文化环境 |
4.科技创新环境 |
(三)“一带一路”地方高师院校国际交流合作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1.国外竞争环境分析 |
2.国内竞争环境分析 |
(四)“一带一路”地方高师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内部环境分析 |
1.积极因素 |
2.制约因素 |
三、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及表现形式 |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简介 |
1.学校简介 |
2.机构设置 |
(二)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表现形式 |
1.留学生教育 |
2.对外交流 |
3.教师国际化 |
4.国际合作 |
(三)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特点 |
1.起步早、发展缓 |
2.宽领域、浅层次 |
3.具特色、待深化 |
四、“一带一路”内师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分析 |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内师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动因 |
1.政治因素 |
2.经济因素 |
3.文化因素 |
4.自身需求 |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内师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存在问题 |
1.经费不足 |
2.开放性不够 |
3.管理机制不健全 |
4.配套设施不足 |
5.师资不足 |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内师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策略 |
1.明确理念,树立开放办学的发展理念 |
2.突出特色,制定独具特色的发展方向 |
3.增强内涵,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
4.扩宽渠道,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 |
五、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
(5)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
一、话语理论 |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
二、中世纪英语 |
三、现代英语 |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民国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建立原因 |
2.1 江西省师范教育的持续发展 |
2.2 女子教育思想的迅速传播 |
第3章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兴衰历程 |
3.1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创办 |
3.2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发展 |
3.3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停办 |
第4章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行政组织及其管理制度 |
4.1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行政组织 |
4.2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管理制度 |
4.2.1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 |
4.2.2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 |
第5章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学及其特色 |
5.1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学 |
5.1.1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 |
5.1.2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教材与教具 |
5.1.3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其他教学活动 |
5.2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教育的办学特色 |
5.2.1 形成“勤研善思,务实求进”的良好校风 |
5.2.2 弘扬“不畏困难,艰苦朴素”的办学精神 |
第6章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的影响 |
6.1 培养小学教师人才,为周边地区提供师资 |
6.2 办理社教工作,推动江西教育发展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1946 年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职教工一览表 |
附录 B 1948 年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教职工一览表 |
附录 C 1948 年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课程教材表 |
附录 D 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扩大科学化运动工作报告表 |
附录 E 36年度春季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行事历及周次日期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7)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
一、启蒙到专业 |
二、探索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
一、综合化 |
二、开放化 |
三、高端化 |
四、一体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
一、师范专业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 |
(二)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需求、意义与必要性研究 |
(三) 高校教师培训方式及机构研究 |
(四)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五)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信息不对称现象理论分析 |
一、概念界定 |
(一) 高校教师 |
(二)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
二、理论基础 |
(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 委托——代理理论 |
三、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相关政策依据 |
(一) 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 |
(二)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与教学指导纲要 |
(三) 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有关问题的通知 |
四、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可能 |
(一)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的“委托——代理链” |
(二)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
(三)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后果 |
第二章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信息不对称现状分析 |
一、问卷、访谈设计与形成 |
(一) 问卷设计 |
(二) 问卷发放及回收 |
(三)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四) 访谈对象的选取 |
二、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信息不对称现状 |
(一) 高校教师的培训信息需求情况 |
(二) 高校教师的培训信息获取情况 |
(三) 信息沟通情况与青年教师满意度 |
(四) 讨论与小结 |
三、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
(一) 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二) 信息不对称影响培训内容设置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
(三) 信息不对称影响培训效果及满意度 |
(四) 信息不对称影响信任机制 |
第三章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信息不对称现象原因分析 |
一、分析的前提:“经济人”假说 |
二、信息获取的成本与能力存在差异 |
三、岗前培训主体的经济利益驱使 |
四、各主体的社会专业化分工存在差异 |
五、机械的管理主义理念缺少服务意识 |
六、信息初始分布不对称 |
七、培训组织实施方只对经费负责 |
第四章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缓解策略 |
一、国家(政府)主体视角 |
(一) 树立“公共服务”的培训理念 |
(二) 改进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政策文本 |
二、培训机构主体视角 |
(一) 形成流畅的信息沟通机制 |
(二) 有效利用培训反馈信息 |
三、高校教师主体视角 |
(一) 转变高校教师对培训的态度 |
(二) 增强高校教师在培训中的能动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时空范畴界定 |
三、相关概念解释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
一、学堂数量比较 |
二、学堂建设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
一、学校数量比较 |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从匹配到建构: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新时代呼唤新教师 |
二、职业生涯教育是唤醒师范生全面、终身发展的着力点 |
第二节 研究的对象及辨析 |
一、生涯关联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二、职业生涯教育概念的界定 |
三、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西方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20 世纪初的职业选择教育:追求“人职匹配” |
二、20 世纪中叶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成就“完美旅程” |
三、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职业生涯建构:实现“自我价值” |
第二节 西方职业生涯教育历史演变的启示 |
一、课程目标人本化 |
二、课程内容科学化 |
三、课程管理系统化 |
第三节 我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 20 世纪中叶统包统分阶段和“双向选择”阶段的就业教育 |
二、 20 世纪末21 世纪初自主择业阶段的就业指导 |
三、进入21 世纪的职业生涯教育 |
第四节 我国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启示 |
一、课程理念和目标聚焦教师教育特色 |
二、课程内容和方法强调学生为中心 |
三、课程评价与管理注重体现实效 |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主动建构“适应”职业生涯 |
第一节 主动构建人生主题:更加关注主观生涯的作用 |
一、较为明确的生涯预期降低了“人职匹配”论的作用 |
二、职业环境快速变化使得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复杂多变 |
三、人生主题赋予师范生职业生涯价值感 |
第二节 形成自我概念:借助职业人格来强化个人适应性策略 |
一、探索职业人格:学会平衡 |
二、强化适应性策略:学会反思 |
第三节 提高生涯适应力:用适应来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
一、从消除不确定性到生涯适应力 |
二、大学是形成生涯适应力的关键时期 |
三、生涯适应力对师范生群体更为有益 |
第四章 课程内容:价值驱动、主动适应、播下种子 |
第一节 生涯建构的内核:人生观、工作观、教师观的方向一致 |
一、激发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
二、将教师职业理想升华为教师信念形成教育信仰 |
三、创建教师生涯的“指南针” |
第二节 生涯建构的动力:以“适应”为核心的生涯建构模型 |
一、生涯关注:积极的设计师范生生涯目标 |
二、生涯好奇:主动尝试内外生涯的探索 |
三、生涯控制:提高生涯建构的自主性 |
四、生涯自信:增强生涯发展的自信心 |
第三节 生涯建构的参照系: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
一、教师职业生涯理论 |
二、我国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路径 |
三、师范生理解和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工具 |
第四节 师范生的使命:大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一体化责任担当 |
一、培养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意识 |
二、构建一体化的职业生涯教育目标 |
三、提高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教学能力 |
第五章 课程管理:促进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学习 |
第一节 完善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
一、加强理论研究 |
二、加大教材建设 |
三、建设师资队伍 |
第二节 实施人性化课程评价 |
一、目标达成取向的课程评价 |
二、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 |
三、人性化课程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高校职业发展及就业指导课程现状调查分析问卷(学校版) |
附件B 高校职业发展及就业指导课程现状调查分析问卷(教师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普通高师化工基础教学的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 倪保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省A师范学院为例[D]. 蔡泳帆.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师改大”运动研究[D]. 王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D]. 李若南.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民国江西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研究[D]. 程绚丽.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7]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 赖茗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 [10]从匹配到建构: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探究[D]. 韩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