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市1421名女性体脂体型测定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霞[1](2021)在《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其交互作用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标了解宁夏银川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分析不同肥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及交互作用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和干预建议,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或提供线索。研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宁夏银川市中小学校随机抽取儿童青少年5759名作为基线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格指标测量,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对基线调查研究对象进一步进行招募,签署知情同意书,最终共计纳入1098人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空腹血糖、胰岛素、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研究结果1、宁夏银川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13.35%(男生17.12%,女生9.37%),肥胖率9.36%(男生12.26%,女生6.29%),均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检出率显示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2、宁夏银川市6~18岁儿童青少年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12.03%,血压偏高检出率22.75%。男生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13.20%,高于女生10.80%;男生血压偏高23.87%,高于女生21.56%。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在14岁前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在14岁达到最大值39.72%,随后又呈现下降趋势。3、本研究发现BMI、WC、WHR、WHt R与血压偏高、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呈现正相关(P<0.05)。CI、BAI、BRI及ABSI与血压偏高、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存在差异性,BAI、BRI与血压偏高呈正相关,CI、ABSI对血压偏高无影响;CI、BAI、BRI及ABSI均与血脂异常呈正相关;CI与胰岛素抵抗呈现正相关,BAI、BRI及ABSI均与胰岛素抵抗无关联。4、hs-CRP与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相比hs-CRP低值儿童,其高值检出风险分别提高了1.33倍及1.28倍。BMI、WC、WHR及WHt R与hs-CRP存在交互作用,肥胖*hs-CRP高值同时存在能显着增加血压偏高、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检出风险。而CI、BAI、BRI及ABSI与hs-CRP的交互作用在指标间存在差异性,BAI、BRI组Q4*hs-CRP高值组相较Q1*hs-CRP低值组血压偏高、血脂异常风险有明显的升高。CI阳性*hs-CRP高值组相较CI阴性*hs-CRP低值组,胰岛素抵抗的检出风险明显升高。结论1、宁夏银川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13.35%,肥胖率9.36%,均为男生高于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呈现低龄化趋势。2、BMI、WC、WHR、WHt R与血压偏高、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呈现正相关。CI、BAI、BRI及ABS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存在差异性:BAI、BRI与血压偏高呈现正相关,CI、BAI、BRI及ABSI均与血脂异常呈正相关;CI与胰岛素抵抗呈现正相关。3、hs-CRP与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呈现正相关,相比hs-CRP低值儿童,其高值检出风险分别提高了1.33倍及1.28倍。BMI、WC、WHR及WHt R与hs-CRP存在交互作用,肥胖*hs-CRP高值同时存在能显着增加血压偏高、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珠娜[2](2021)在《水族体质特征及遗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族是西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稻作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2015年、2018年研究组先后两次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对1074例(其中男性为521例,女性为553例)水族成人进行了90项体质指标测量与观察,对外周血液18项生化指标进行了化验。采用u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水族前额倾斜度直型、有上眼睑褶皱、无蒙古褶、眼裂倾斜度外角高、鼻根高度中等、鼻背侧面观直型、鼻基部上翘、鼻孔最大径横向、颧部突出度微弱、耳垂三角形、上唇皮肤部高度中等、中唇、下颏直型出现率均较高。(2)头部指数分型表现为水族男性、女性均为圆头型、中头型、高头型、中面型、中鼻型。(3)水族男性、女性均为中躯干型、宽肩型、宽骨盆型、身高矮、身材矮胖型,男性为亚长腿型、宽胸型,女性为中腿型、中胸型。(4)身体围度与年龄的相关分析显示,水族男性体质指数与年龄正相关,头围、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上臂最大围、前臂围、Vervaeck指数与年龄呈负相关,女性腰围、Erisman指数均与年龄呈正相关。(5)随年龄增长,水族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小腿内侧皮褶厚度值减小。(6)水族男性平均体型值为3.8-5.4-1.9,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4.9-5.5-1.2,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性体脂率明显高于男性,体型比较丰满,身体线性度低于男性。(7)水族男性、女性随年龄增长生理年龄增大而水分率降低,体重、身高、总肌肉量、推定骨量、热量、左上肢脂肪率、左上肢肌肉量、右下肢脂肪率、左下肢脂肪率、左下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小或降低。(8)近27年来,水族男性、女性额最小宽、下颌角间宽、鼻宽、眼外角间宽、容貌耳长、耳上头高、头围、体重、腰围、平静胸围、骨盆宽、上臂长等指标值较1991年指标有所增大,面宽、形态面高、鼻高、眼内角间宽、口裂宽、前臂长、手长、手宽、足长、足宽等指标值有所减小,容貌面高、身高、肩宽值相差不大。总体来说,27年来水族头面部轮廓、身体围度、骨盆宽、上臂长度值更大一些,而面的长度、形态面的高度、口裂的宽度、前臂的长度及手、足的长度、宽度值更小一些。水族身高无明显变化,体重则有所增加。(9)与其他族群比较,水族男性、女性身材较矮,头面部较窄,与北方民族差异较大,与仫佬族、毛南族最为接近。(10)水族卷舌、非翻舌、非尖舌出现率较高。卷舌与翻舌存在两两类型相关。(11)水族出现率较高的是,右扣手64.7%,右利手94.5%,左交叉臂58.6%。扣手、利手、交叉臂出现率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扣手、利手存在相关性。(12)水族男性、女性直接胆红素、甘油三酯、谷氨酰转移酶均值均高于正常范围。(13)根据ROC曲线面积,男性、女性除年龄、体重外,其余12项测量指标对总胆固醇均有诊断意义;男性年龄、体重、身高、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体脂率及内脏脂肪等级,女性收缩压、舒张压及身高对高密度脂蛋白均有诊断意义;男性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腰身比、收缩压、艾里斯曼指数、体脂率、肌肉量、内脏脂肪等级,女性年龄、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腰身比、收缩压、艾里斯曼指数、体脂率及内脏脂肪等级对低密度脂蛋白均有诊断意义;男性身高、腰臀比、心率、肌肉量占比,年龄、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腰身比、收缩压、艾里斯曼指数、体脂率及内脏脂肪等级,女性年龄、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腰身比、收缩压、艾里斯曼指数、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对尿酸均有诊断意义;男性收缩压、心率、年龄及腰臀比,女性身高、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对甘油三酯均有诊断意义;男性舒张压、身高、年龄、腰身比及腰臀比,女性身高、舒张压、心率、腰身比及腰臀比对血糖均有诊断意义。
袁丽婷[3](2021)在《2型糖尿病CVAI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肥胖是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不育,男性性腺功能减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哮喘、气道高反应性、骨性关节炎、压力性尿失禁、胃食管反流病、抑郁等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此外,肥胖症的流行已经蔓延到肾脏病学,肥胖已被确定为慢性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众所周知,蛋白尿的变化与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密切相关,且我国每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越来越高,其所致全因死亡率亦逐年上升。目前,中心型肥胖及BMI等肥胖测量指标与蛋白尿的相关性仍有争议。相关研究认为肥胖所致MES是肾脏疾病的重要因素,与BMI、WC等无明显相关。大量证据表明,内脏脂肪组织而不是皮下脂肪组织在代谢疾病中起着恶性作用。然而WC包含着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当前国内大多数研究认为中国内脏脂肪含量指数CVAI不仅与内脏脂肪面积密切相关,还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特征。目的:本文意在探讨联合2型糖尿病患者CVAI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2019年2月至2019年9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经排除1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BMI<18.5kg/m2、严重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转氨酶高于正常值的3倍、e GFR<30ml/(min·1.73m2))及数据缺失者后,最后纳入185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81例,应用易侕统计软件及R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各变量变量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关系,并进一步对连续变量CVAI与24小时尿蛋白肌酐比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P<0.05认为存在统计学差异。通过曲线拟合明确2型糖尿病患者CVAI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是否为线性关系,并进一步进行阈值饱和效应分析界定CVAI使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显着升高阈值点。结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一步分析CVAI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关系,CVAI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关系,在未调整变量的模型中,CVAI每升高10,24小时尿蛋白肌酐比增大35.1mg/g,95%可信区间为12.2-58.1mg/g,P<0.01;模型Ⅰ调整性别、年龄后,CVAI每升高10,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增大35.1mg/g,95%可信区间为12.21-58.1mg/g,P<0.01;模型Ⅱ在模型Ⅰ基础上予调整了糖尿病病程、肥胖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使用降脂药、血脂异常、使用胰岛素、Hb A1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e GFR、尿酸、MES、hs-CRP后,显示CVAI每升高10,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增大49.7mg/g,95%可信区间为18.5-80.9,P<0.01。同时我们在曲线拟合分析基础上,进行了阈值饱和效应分析界定阈值点,结果显示经过模型Ⅰ的调整后,CVAI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之间呈线性关系,p值<0.01。而经过模型Ⅱ调整后显示,CVAI<88时,CVAI与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当CVAI≥88时,CVAI与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之间的相关性经模型Ⅱ调整后仍呈显着正相关,CVAI每增加10,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增加60.6mg/g,95%可信区间为27.6-93.6mg/g,p<0.001结论:由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CVAI与T2DM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呈正相关,能更准确的反映肥胖对T2DM患者慢性肾脏病发生的相关性,从而尽早进行干预,尽量避免慢性肾脏病终末期的发生。
杨蕾[4](2020)在《中老年人肌肉减少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及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中老年人去脂体重、肌肉质量的含量、分布特征及与肥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肌肉减少症及诊断参数(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躯体功能)与代谢综合征及组分的关联,并寻找与肌肉减少症相关的代谢物和代谢途径,为早期识别和诊断肌肉减少症提供候选生物代谢标记物。方法:1)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子课题“新疆多民族自然人群队列建设及健康随访研究”2018年7月-2019年1月在乌鲁木齐市现场招募的40岁以上部分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人体成分测量、血样采集和检测。2)在第一部分研究对象中筛选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收集膳食营养素摄入和体力活动信息,并测量握力、4m步速。利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肌肉减少症及诊断参数与代谢综合征及组分的关系。3)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第二部分诊断的肌少症患者中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40名肌少症患者为病例组,并按性别相同、年龄±1岁、身高±2cm筛选40名未患肌少症的老年人为健康对照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技术检测肌少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与肌肉减少症相关的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建立的乌鲁木齐自然人群队列的1961名40岁以上中老年人基线信息,排除基本信息不全者37人,最后共有1924名中老年居民纳入研究。2)全人群和各年龄段男性全身和节段的FM、FMI均低于女性(P<0.001)。男性PBF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60岁和70岁及以上年龄组男性的PBF分别高于40岁和50岁年龄组(P<0.01)。女性的PBF、全身和节段FMI均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6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3)中老年人去脂体重、骨骼肌质量分布特征:①全人群及各年龄段男性全身FFM和FFMI、节段FFM和FFMI以及PFFM均高于女性(P<0.001)。男性和女性全身FFM和FFMI、节段FFM和FFMI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01),男性下降速度快于女性。②全身肌肉质量方面,全人群和各年龄段男性的SMM、MI均高于女性(P<0.001),并且男性和女性的SMM和MI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01);四肢骨骼肌质量方面,全人群和各年龄段男性的ASM、ASM/ht2、ASM/wt、ASM/BMI均高于女性(P<0.001),并且男性和女性的ASM、ASM/ht2、ASM/wt、ASM/BMI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01),男性下降速度快于女性。③全人群和各年龄段男性的LCMItotal和eLCMIregional均低于女性(P<0.001),男性和女性的LCMItotal和eLCMIregional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01),并且女性上升速度快于男性。4)去脂体重、肌肉质量与肥胖的关系:①随着BMI等级水平的升高,全身FFM和FFMI、节段FFM和FFMI以及SMM、MI和ASM呈上升趋势(P<0.001),而PFFM呈下降趋势(P<0.001)。控制性别、年龄和FFMI后,随着BMI等级水平的升高ASM/ht2逐渐上升、而ASM/wt、ASM/BMI逐渐下降。②中心性肥胖者的全身FFM和FFMI、节段FFM和FFMI以及SMM、MI和ASM均高于非中心肥胖者,但中心肥胖者的PFFM低于非中心肥胖者。控制性别、年龄和FFMI后,和非中心性肥胖者相比,中心性肥胖者ASM/ht2水平上升,ASM/wt水平下降,而ASM/BMI和中心性肥胖无关。5)乌鲁木齐市50岁以上中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13.49%。其中男性患病率15.56%,女性患病率12.12%。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肌少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7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为27.83%,女性为31.28%。6)肌少症与代谢综合征及组分的关系。男性肌少症增加代谢综合征和高血糖患病风险,但降低中心性肥胖的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代谢综合征(OR=2.11,95%CI:1.15-3.88);中心性肥胖(OR=0.50,95%CI:0.26-0.94);高血糖(OR=3.28,95%CI:1.76-5.27)。女性肌少症增加代谢综合征、高血糖和高血压的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代谢综合征(OR=1.31,95%CI:1.02-2.64)、高血糖(OR=1.61,95%CI:1.01-2.55)、高血压(OR=1.66,95%CI:1.10-2.49)。男性和女性中均未发现肌少症和高TG血症、低HDL-C血症的关联。7)肌少症诊断参数与代谢综合征及组分的关系:①男性随着ASM/wt水平的升高,中心性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逐渐下降(趋势性P<0.05),ASM/wt不同分位数组中心性肥胖患病风险的 OR(95%CI)分别为:1,0.65(0.47,0.98),0.62(0.43,0.93),0.60(0.38,0.89)。ASM/wt不同分位数组高血压患病风险的OR(95%CI)分别为:1,0.70(0.44,0.96),0.68(0.48,0.96),0.62(0.46,0.92)。女性随着 ASM/wt水平的升高,代谢综合征和高血糖的患病风险逐渐下降(趋势性P<0.001)。相对于女性ASM/wt的Q1分位数组,在Q3分位数组(OR=0.56,95%CI:0.34-0.94)和Q4分位数组(OR=0.42,95%CI:0.23-0.76)发现女性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下降。ASM/wt不同分位数组高血糖患病风险的OR(95%CI)分别为:1,0.45(0.28,0.73),0.53(0.31,0.90),0.49(0.27,0.90)。男性和女性中均未发现ASM/wt和高TG血症、低HDL-C血症的关联。②男性随着经BMI校正的相对握力水平的升高,代谢综合征、高血糖和高TG血症的患病风险逐渐下降(趋势性P<0.01)。相对于男性相对握力的Q1分位数组,在Q3分位数组发现男性代谢综合征(OR=0.46,95%CI:0.26-0.81)和高血糖(OR=0.52,95%CI:0.30-0.90)患病风险下降;在Q4分位数组除发现男性代谢综合征和高血糖的患病风险下降外,还发现高TG血症(OR=0.50,95%CI:0.28-0.87)患病风险的下降。女性相对握力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和低HDL-C血症的患病风险存在关联,其中相对握力与代谢综合征存在线性关系(趋势性P<0.001),女性相对握力不同分位数组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OR(95%CI)分别为:1,0.94(0.75,1.66),0.65(0.45,0.98),0.67(0.46,0.99)。相对于女性相对握力的 Q1 分位数组,在Q4分位数组发现高血压(OR=0.54,95%CI:0.43-0.87)和低HDL-C血症(OR=0.45,95%CI:0.22-0.89)的患病风险的下降。③男性随着步速水平的升高,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逐渐下降(趋势性P<0.05),男性步速不同分位数组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 OR(95%CI)分别为:1,0.61(0.36,1.04),0.56(0.33,0.96),0.53(0.30,0.96)。男性高血糖患病风险下降和步速水平上升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趋势性P=0.033),而男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和步速间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趋势性P>0.05)。男性步速不同分位数组高血糖患病风险的OR(95%CI)分别为:1,0.72(0.45,0.99),0.56(0.34,0.91),0.49(0.31,0.77);男性步速不同分位数组高血压患病风险的 OR(95%CI)分别为:1,0.76(0.46,1.28),0.92(0.56,1.51),0.59(0.37,0.96)。女性随着步速水平的升高,代谢综合征、高TG血症患病风险逐渐下降,相对于女性步速的Q1分位数组,在Q3分位数组发现高TG血症(OR=0.63,95%CI:0.42-0.94)患病风险下降;在Q4分位数组发现代谢综合征(OR=0.54,95%CI:0.37-0.96)和高TG血症(OR=0.49,95%CI:0.32-0.75)患病风险下降。女性步速上升和中心性肥胖患病风险下降有关,相对于步速的Q1分位数组,在Q4分位数组发现中心性肥胖(OR=0.54,95%CI:0.34-0.87)患病风险下降。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未发现低HDL-C血症与步速的关联。8)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筛选出肌少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的19种差异代谢物,其中肌少症组中有12种化合物含量显着升高,上调前三位的化合物分别是:脱氧核糖-5-磷酸盐、氯-L-酪氨酸、硫酸吲哚酚;7种化合物在肌少症组显着降低,下调前三位的代谢物分别是:1-二氮杂萘乙酸、硫胺素一磷酸和异亮氨酸-苏氨酸。肌少症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共有6条代谢途径显着富集,分别为:氮代谢、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过差异代谢物的ROC评估筛选出8个代谢物有一定诊断价值,分别是:1-棕榈酰-2-油酰基磷脂酰甘油、神经酸、丙丁酚、原卟啉、旋藻酸、4-硝基苯酚,海藻糖和1-二氮杂萘乙酸。结论:1)①以全身和节段去脂体重、全身和四肢骨骼肌质量为主的人体成分存在性别差异,并且男性和女性的骨骼肌量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与ASM/ht2、ASM/BMI相比,ASM/wt与代谢危险因素关系更密切,更能准确识别超重肥胖人群肌肉质量减少的发生。2)乌鲁木齐市中老年人肌肉减少症与MetS及组分存在关联,并具有性别差异,预防和早期识别中老年人肌肉减少症的发生,对预防和控制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鉴定出19种与肌少症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氨基酸和脂肪酸代谢途径,后续可进一步进行临床和靶标验证,发掘可靠的特异性代谢标志物。
吕学莉[5](2020)在《我国40岁及以上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肺功能是衡量呼吸系统健康状况的客观指标,个体肺功能状况越差,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其死亡的风险越高。FEV1、FVC和FEV1/FVC是最常见的三个肺通气功能指标,可用于判断肺通气功能的健康状况,以及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程度和类型。烟草烟雾、生物燃料、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暴露影响肺通气功能的健康状况。目前,我国大多数女性承担着社会和家庭双重职责,不仅在健康素养水平、社会地位以及医疗资源拥有等方面相对较弱,而且其二手烟、生物燃料等室内污染燃料、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等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也较高,加之女性肺部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与男性存在差异,对烟雾的暴露更加敏感,使得女性人群的肺部健康、肺通气功能状况更易受到影响。因此,了解我国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状况,分析肺通气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评价我国不同特征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差异及其健康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保护女性肺部健康,减少肺通气障碍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缺乏全国有代表性的关于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报告,本研究基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监测(简称,慢阻肺监测)数据,对我国≥40岁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开展女性肺部健康研究及制定相关防护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目的1.分析我国≥40岁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主要指标FEV1、FVC、FEV1/FVC的基本状况,并探讨FEV1和FVC的相关影响因素;2.了解我国≥40岁女性肺通气障碍人群的FEV1、FVC、FEV1/FVC的基本状况;3.揭示我国≥40岁女性人群限制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通气障碍和混合性通气障碍的患病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1.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阻肺监测。该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5个监测县/区抽取≥40岁常住居民开展调查。利用电子化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同时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测量以及肺通气功能检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个人疾病史、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和肺通气功能检测禁忌症等。本研究选取慢阻肺监测中的所有女性样本共37795人进行分析,剔除无肺功能测试数据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通气功能检查质量不合格的样本后,最终纳入分析的调查对象共33042人。2.采用均数和标准差(X±SD)描述肺通气功能主要指标FEV1、FVC和FEV1/FVC的水平及其变异情况;采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线性回归比较不同特征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FVC的差异;应用基于复杂抽样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40岁女性人群FEV1和FVC的影响因素。采用泰勒级数方差法,估计抽样误差和限制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通气障碍和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率的95%CI;应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女性限制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通气障碍和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率的差异;应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40岁女性人群限制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通气障碍和混合性通气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一、我国≥40岁女性人群的肺通气功能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不同特征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的基本状况我国≥40岁女性人群的基础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FVC分别为(2.26±0.02)L/S、(2.89±0.03)L 和(78.07±0.27)%;支气管舒张试验后 FEV1、FVC 和 FEV1/FVC 分别为(2.31±0.02)L/S、(2.89±0.03)L 和(79.92±0.20)%。随着年龄的增长,FEV1、FVC和FEV1/FVC均呈下降趋势(P<0.001);≥40岁汉族女性人群 FEV1、FVC 和 FEV1/FVC 分别为(2.25±0.02)L/S、(2.89±0.03)L和(78.04±0.27)%,其他民族 FEV1、FVC 和 FEV1/FVC 分别为(2.29±0.04)L/S、(2.91±0.05)L 和(78.77±0.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在吸烟者 FEV1、FVC 和 FEV1/FVC 分别为(2.20±0.04)L/S、(2.94±0.06)L 和(75.02±0.55)%,曾经吸烟者 FEV1、FVC 和 FEV1/FVC 分别为(2.08±0.05)L/S、(2.77±0.06)L 和(74.74±0.67)%,从不吸烟者 FEV1、FVC 和 FEV1/FVC分别为(2.26±0.02)L/S、(2.89±0.03)L 和(78.25±0.26)%,FEV1和FEV1/FVC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生物燃料暴露者FEV1和FVC分别为(2.19±0.03)L/S和(2.82±0.04)L,无生物燃料暴露者FEV1和FVC分别为(2.26±0.02)L/S和(2.89±0.03)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结核病史者基础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FVC分别为(2.04±0.04)L/S、(2.68±0.05)L和(75.75±0.61)%,均低于无结核病史者(P<0.001);中心性肥胖者FEV1和FVC分别为(2.23±0.02)L/S和(2.87±0.03)L,非中心性肥胖者FEV1和FVC分别为(2.27±0.02)L/S和(2.91±0.03)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不同区域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的基本状况北方地区≥40岁女性人群基础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和FVC分别为(2.37±0.02)L/S 和(3.04±0.03)L,南方地区 FEV1为(2.15±0.02)L/S,FVC为(2.75±0.03)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我国城镇≥40岁女性人群 FEV1为(2.28±0.02)L/S,FVC 为(2.92±0.03)L,FEV1/FVC 为(78.19±0.26)%;乡村≥40 岁女性人群 FEV1、FVC 和 FEV1/FVC 分别为(2.23±0.02)L/S、(2.87±0.03)L和(77.97±0.36)%,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和FVC的影响因素以FEV1和FVC分别作为应变量,以身高、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南北方、吸烟状况、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生物燃料暴露、儿童期呼吸道感染、糖尿病、BMI、中心性肥胖等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身高、年龄、南北方、糖尿病史、BMI、中心性肥胖是FEV1和FVC的影响因素,且曾经吸烟和儿童期呼吸道感染是FEV1的影响因素。FEV1和FVC随着身高的增加而增加(P<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FEV1和FVC呈下降趋势(P<0.001);曾经吸烟者的FEV1低于从不吸烟者(P<0.05);儿童期呼吸道感染者的FEV1低于无感染者(P<0.001);有糖尿病史者的EEV1和FVC低于无糖尿病史者(P<0.05);低体重者的FEV1和FVC低于正常体重者(P<0.05);中心性肥胖者的FEV1和FVC低于非中心性肥胖者(P<0.001)。(四)南北方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和FVC的影响因素我国北方≥40岁女性人群通气功能指标FEV1和FVC高于南方。本研究分别对南北方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和FVC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多重线性回归研究结果显示,南方和北方≥40岁女性人群的FEV1主要受年龄、身高、儿童期呼吸道感染、BMI、中心性肥胖等因素的影响,其FVC主要受身高、年龄、糖尿病、BMI和中心性肥胖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北方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还受吸烟状况和糖尿病的影响。(五)二手烟暴露对女性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和FVC的影响本研究对二手烟暴露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和FVC的相关性做进一步探讨。在校正了身高、年龄、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南北方、生物燃料暴露、职业粉尘和/有害气体暴露、儿童期呼吸道感染、糖尿病、BMI和中心性肥胖等因素后,结果显示二手烟暴露与FEV1和FVC呈负相关(P<0.05)。二、我国≥40岁女性肺通气障碍人群的肺通气功能状况(一)限制性通气障碍者的FEV1、FVC、FEV1/FVC的基本状况我国≥40岁女性限制性通气障碍者的基础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FVC 分别为(1.75±0.02)L/S、(2.15±0.02)L 和(81.19±0.31)%;随着年龄的增加,其FEV1、FVC和FEV1/FVC均呈下降趋势(P<0.001);曾经吸烟者的 FEV1、FVC 和 FEV1/FVC 分别为(1.45±0.08)L/S、(1.87±0.10)L 和(76.96±0.98)%,不同吸烟状况者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糖尿病史者的FEV1和FVC均低于无疾病史者(P<0.05)。(二)阻塞性通气障碍者的FEV1、FVC、FEV1/FVC的基本状况我国≥40岁女性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基础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FVC 分别为(1.79±0.04)L/S、(2.85±0.05)L 和(62.63±0.38)%;随着年龄的增加,其FEV1、FVC和FEV1/FVC均呈下降趋势(P<0.001);有生物燃料暴露者的FEV1和FVC分别为(1.73±0.04)L/S和(2.76±0.05)L,均低于无生物燃料暴露者(P<0.05);低体重者的FEV1、FVC和FEV1/FVC分别为(1.50±0.06)L/S、(2.52±0.08)L和(59.51±1.60)%,与正常体重者、超重者以及肥胖者相比,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混合性通气障碍者的FEV1、FVC、FEV1/FVC的基本状况混合性通气障碍者的基础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FVC分别为(1.02±0.03)L/S、(1.74±0.03)L 和(58.33±0.76)%;随着年龄的增加,其 FEV1、FVC和FEV1/FVC呈下降趋势(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其FEV1和FVC呈上升趋势(P<0.001);有哮喘史者的FEV1和FEV1/FVC均低于无哮喘史者(P<0.05)。三、我国≥40岁女性人群肺通气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限制性通气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1.限制性通气障碍患病率我国≥40岁女性人群限制性通气障碍患病率为7.80%(95%CI:6.45%~9.16%),城镇女性为 8.23%(95%CI:6.55~9.92),乡村女性为 7.40%(95%CI:5.85%~8.95%);不同年龄组间限制性通气障碍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糖尿病史者限制性通气障碍患病率(10.02%,95%CI:7.34%~12.70%)高于无病史者(7.68%,95%CI:6.34%~9.02%)(P<0.05);中心性肥胖者限制性通气障碍患病率(8.57%,95%CI:7.02%~10.13%)高于非中心性肥胖者(7.16%,95%CI:5.73%~8.59%)(P<0.05)。2.限制性通气障碍的影响因素利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限制性通气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将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城乡、危险因素暴露、疾病史、BMI和中心性肥胖等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结核病史和中心性肥胖者是限制性通气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结核史者限制性通气障碍患病风险是无结核史者的2.07倍(OR=2.07,95%CI:1.48~2.89);中心性肥胖者限制性通气障碍患病风险是非中心性肥胖者的1.24倍(OR=1.24,95%CI:1.00~1.53)。(二)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1.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率我国≥40岁女性人群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率为6.96%(95%CI:5.70%~8.21%),轻度和中重度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率分别为4.30%(95%CI:3.33%~5.26%)和2.66%(95%CI:2.20%~3.12%)。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人群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0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率略高为8.46%(95%CI:6.98%~9.94%),不同文化程度者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曾经吸烟者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率为 14.39%(95%CI:9.98%~18.80%),现在吸烟者为 14.21%(95%CI:11.05%~17.36%),从不吸烟者为6.49%(95%CI:5.23%~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现在吸烟者轻度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率略高为8.48%(95%CI:6.24%~10.71%),,曾经吸烟者中重度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率略高为7.30%(95%CI:4.14%~10.46%),不同吸烟状况者其轻度和中重度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糖尿病史者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率(9.26%,95%CI:6.58%~11.94%)高于无病史者(6.84%,95%CI:5.60%~8.08%)(P<0.05)。2.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影响因素利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风险更大;现在吸烟者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风险是从不吸烟者的2.14倍(OR=2.14,95%CI:1.60~2.86);有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者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风险是无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者的1.25倍(OR=1.25,95%CI:1.01~1.55);有儿童期呼吸道感染者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风险是无儿童期呼吸道感染者的2.20倍(OR=2.20,95%CI:1.48~3.27);有哮喘史者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风险是哮喘史者的3.58倍(OR=3.58,95%CI:2.74~4.66)。(三)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1.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率我国≥40岁女性人群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率为1.11%(95%CI:0.93%~1.30%),城镇女性为 1.00%(95%CI:0.76~1.25),乡村女性为 1.21%(95%CI:0.93%~1.50%)。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人群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0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率略高为1.54%(95%CI:1.24%~1.84%),不同文化程度者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曾经吸烟者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率略高为3.18%(95%CI:0.96%~5.39%),不同吸烟状况者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性肥胖者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率(1.33%,95%CI:1.04%~1.63%)高于非中心性肥胖者(0.93%,95%CI:0.71%~1.16%)(P<0.05)。2.混合性通气障碍的影响因素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儿童期呼吸道感染、肺结核史、哮喘史和BMI是混合性通气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风险增加;有儿童期呼吸道感染者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风险是无儿童期呼吸道感染者的3.00倍(OR=3.00,95%CI:1.48~6.08);有结核病史者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风险是无结核史者的3.27倍(OR=3.27,95%CI:1.65~6.49);有哮喘史者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风险是无哮喘史者的5.04倍(OR=5.04,95%CI:2.76~9.20)。低体重者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2.76倍(OR=2.76,95%CI:1.54~4.95)。结论1.我国≥40岁女性人群的基础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FVC分别为(2.26±0.02)L/S、(2.89±0.03)L 和(78.07±0.27)%,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和FEV1/FVC分别为(2.31±0.02)L/S、(2.89±0.03)L和(79.92±0.20)%,存在地区差异,北方高于南方。2.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国≥40岁女性人群的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和FVC呈下降趋势,二手烟暴露者、糖尿病者、低体重者以及中心性肥胖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和FVC较低。3.我国≥40岁女性人群限制性通气障碍的患病率为7.80%,高于阻塞性通气障碍和混合性通气障碍的患病水平,主要受结核病史和中心性肥胖等因素的影响。4.我国≥40岁女性人群中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患病率为6.96%,年龄、现在吸烟、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儿童期呼吸道感染和有哮喘史是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的危险因素。5.我国≥40岁女性人群中混合性通气障碍的患病率为1.11%,年龄、儿童期呼吸道感染、结核病史、哮喘史和低体重是混合性通气障碍的影响因素。
张飞飞[6](2020)在《中国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体围特征以及身体成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身体形态指标的视角全面测量了中国大学生健美运动员的体围特征和身体成分数据;分析了不同组别、不同级别的大学生健美运动员身体各部位围度以及身体成分的之间差别;探讨影响大学生健美运动员身体围度和身体成分的因素。通过此数据不仅为我国在校大学生健美爱好者提供参赛指标的依据,而且高校的教练员和大学生健美运动员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选材和有效训练,缩小我国不同组别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之间的体围差距,提高我国大学生健美运动员的成绩和自信心。本文以中国大学生健美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人体测量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分别对71名不同组别的大学生健美运动员体围特征和身体成分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探讨影响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身体围度和身体成分形的因素。通过对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高校健美运动员的基本信息来看,体育院系组的健美运动员人数多于普通院系组和高职高专组。健美运动员来自我国的36所高校,运动员来自北方高校有15所,来自南方高校有21所。北方高校健美健身专业的开展较南方高校健美专业的开展偏低,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健美运动员的高校来源地和参赛人数;高校健美运动员的参赛年龄平均在20-21岁,高校健美运动员的训练年限平均在1.5-2.5年;高校健美运动员专业方向多数为体育专业,还有少部分理工类专业。(2)在大学生健美运动员体围特征上,高职高专组参赛的健美运动员(除腰围以外)身体各项部位平均围度大于体育院系组的健美运动员和普通院系组。从四肢围度角度来看,高职高专组的运动员上下肢围度较普通院系组和体育院系组的围度大;高职高专组健美运动员身体上下肢左右围度差值低于其他两组,有显着差异性的是运动员身体上下肢左右的对称性。在健美运动员的三围特征上,高职高专组健美运动员胸围和臀围高于普通院系组和体育院系组,高职高专组运动员腰围低于其他两组。(3)从大学生健美运动员身体成分上来看,高职高专组大学生健美运动员身体成分整体水平高于体育院系组健美运动员高于普通院系组运动员。在身体总水分和体脂百分比两指标上,高职高专组健美运动员身体总水分高于其他两组,并且体脂低于其他两组,健美运动员身体水分多表现为肌肉分离度较差。在健美运动员脂肪百分比和骨骼肌肌肉含量上,高职高专组运动员体脂百分低于其它两组,但骨骼肌肌肉量远大于普通院系组和体育院系组的运动员。在三个组别中,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在健美运动员身体成分上差异性不显着。
刘晴[7](2020)在《基于成分数据方法探讨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特征及影响因素》文中提出目的人体体成分指人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如脂肪、肌肉和骨骼等),反映人体生命过程中营养的积累和从外部环境获得的营养物质从而构建了身体的质量、形态和功能。儿童青少年处于体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体成分中的脂肪、肌肉和骨骼在发育过程中将会发生显着变化,体成分的改变与日后健康密切相关。且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呈加速态势,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已有学者利用体成分评估儿童青少年肥胖程度和生长状况等,但多数研究忽略体成分中脂肪-肌肉-骨骼紧密耦合、互相影响的关系。从医学统计学角度,脂肪-肌肉-骨骼作为一个结构性整体,对应体成分相对量数据(脂肪百分比、肌肉百分比和骨矿物质百分比)具有定和限制(即所有成分比值总和为1)的多元成分数据(compositional data,CoDA)特征,采用经典统计方法分析可能导致伪相关、与实际不符或难以解释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CoDA分析方法,将脂肪-肌肉-骨骼作为一个结构性整体,探讨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成分数据模拟研究评价CoDA方法的适用性,即不同参数对CoDA方法拟合效果的影响,进一步验证CoDA方法适用于体成分分析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选取等距对数比转换(Isometric Log Ratio,ILR)、Dirichlet分布、FD(flexible Dirichlet,FD)模型三种成分数据方法分析广州市6-18岁儿童青少年体成分(脂肪、肌肉和骨矿物质)比例分布,及脂肪和肌肉的各部位(上肢、下肢和躯干)比例分布;根据拟合优度指标选择最优拟合方法描述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分布特征、脂肪和肌肉的各部位分布特征。计算变异矩阵反映成分间相关性,并建立儿童青少年脂肪、肌肉和骨矿物质比例、脂肪和肌肉的各部位比例的95%参考等高范围(reference contour region,RCR)。进一步构建CoDA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体成分中脂肪相对优势(fat relative dominance,FRD)、肌肉相对优势(muscle relative dominance,MRD)和骨骼相对优势(bone relative dominance,BRD)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最优拟合方法的分布,在不同参数(样本量、成分个数、成分比例、成分方差和成分间相关系数)条件下模拟CoDA,探讨各参数及组合对CoDA方法拟合效果的影响。结果1.根据拟合优度指标,本研究选择ILR方法分析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儿童青少年的体成分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男女脂肪、肌肉和骨矿物质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2岁后男生的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女生,肌肉含量明显高于女生。男生脂肪百分比在12岁前逐年增加,12-15岁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16岁后又上升。女生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男生肌肉百分比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在11岁到低谷后呈增加趋势,在15岁达到高峰后再次出现下降。女生的肌肉百分比随年龄逐渐减少。相对于脂肪百分比和肌肉百分比,男女骨矿物质百分比随年龄增加,其变化程度较少,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12岁后男生脂肪百分比明显低于女生,肌肉百分比明显高于女生。男女肌肉百分比与骨矿物质百分比高度相关。6-7岁儿童青少年脂肪、肌肉和骨矿物质百分比的95%RCR分别为:男生:[4.11-30.69%]、[64.69-90.69%]、[4.62-6.93%];女生:[4.11-29.69%]、[65.69-90.11%]、[4.62-5.77%]。17-18岁儿童青少年脂肪、肌肉和骨矿物质百分比的95%RCR分别为:男生:[14.69-28.69%]、[66.69-80.69%]、[4.62-4.62%];女生:[15.11-47.27%]、[49.27-79.11%]、[3.46-5.77%]。2.儿童青少年脂肪的各部位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男生的上肢、下肢和躯干脂肪含量在12岁前、16岁后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12-15岁呈下降趋势。女生各部位脂肪含量随年龄逐渐增加。12岁后男生各部位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女生。男女上肢和下肢脂肪百分比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躯干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加而上升。11岁前、15岁后,男生上肢脂肪百分比低于女生,其余年龄段高于女生。男生下肢脂肪百分比均高于或接近女生。10岁前,男生躯干脂肪百分比均高于女生,之后低于女生。男女上肢脂肪百分比与下肢脂肪百分比强相关。6-7岁儿童青少年上肢、下肢和躯干脂肪百分比的95%RCR分别为:男生:[12.75-33.27%]、[36.17-78.85%]、[1.15-49.65%];女生:[14.79-34.69%]、[41.22-79.85%]、[1.15-42.72%]。17-18岁儿童青少年上肢、下肢和躯干脂肪百分比的95%RCR分别为:男生:[8.75-18.64%]、[26.40-58.99%]、[28.87-62.35%];女生:[12.17-19.48%]、[30.44-44.22%]、[41.57-54.27%]。3.儿童青少年肌肉的各部位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上肢、下肢和躯干肌肉含量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12岁后,男生各部位肌肉含量明显高于女生。在10岁前,男女上肢肌肉百分比逐年减少,但在10岁后随年龄增大而增大。整体上,男女下肢肌肉百分比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躯干肌肉百分比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男生上肢及下肢肌肉百分比均高于或接近女生,躯干肌肉百分比低于女生。男女各部位肌肉百分比间相关性较大。6-7岁儿童青少年上肢、下肢和躯干肌肉百分比的95%RCR分别为:男生:[7.65-11.29%]、[30.98-39.02%]、[51.96-60.04%];女生:[7.13-11.29%]、[31.56-37.29%]、[54.27-60.04%]。17-18岁儿童青少年上肢、下肢和躯干肌肉百分比的95%RCR分别为:男生:[10.17-12.17%]、[37.60-42.33%]、[47.34-50.81%];女生:[8.44-12.02%]、[34.86-41.17%]、[49.65-54.27%]。4.儿童青少年的体成分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男生,出生体重(βFRD=0.06;βMRD=-0.03)、父亲BMI(βFRD=0.05;βMRD=-0.02;βBRD=-0.02)和母亲BMI(βFRD=0.05;βMRD=-0.02;βBRD=-0.02)与其脂肪相对优势显着正相关、与肌肉相对优势或骨骼相对优势显着负相关(所有P≤0.039)。年龄(≥13岁与10-12岁相比,βFRD=-0.33;βMRD=0.20;βBRD=0.13)、水产品摄入(3-5次/周与<1次/周相比,βFRD=-0.19;βMRD=0.10;βBRD=0.10)、纯牛奶摄入(<1次/周与从不吃/周相比,βFRD=-0.26;βMRD=0.13;βBRD=0.12)与男生较低脂肪相对优势、较高肌肉相对优势及骨骼相对优势显着相关(所有P≤0.032)。奶粉≥1次/周组男生骨骼相对优势高于从不吃奶粉/周组(βBRD=0.11,P=0.023)。同样,年龄(≥13岁与10-12岁相比,βFRD=0.36;βMRD=-0.18;βBRD=-0.18)、出生体重(βFRD=0.09;βMRD=-0.04;βBRD=-0.04)、父亲BMI(βFRD=0.03;βMRD=-0.02;βBRD=-0.02)和母亲BMI(βFRD=0.05;βMRD=-0.03;βBRD=-0.03)也与女生脂肪相对优势显着正相关、与肌肉相对优势和骨骼相对优势显着负相关(所有P<0.001)。与从不吃奶粉/周组比较,奶粉≥1次/周组女生脂肪相对优势更低(βFRD=-0.14,P=0.042)、肌肉相对优势(βMRD=0.07,P=0.047)更高。相反,和<1次鸡蛋/鸭蛋等蛋类/周组比较,其余组女生脂肪相对优势更高(所有βFRD≥0.20,所有P≤0.010)、肌肉(所有βMRD≤-0.09,所有P≤0.015)和骨骼相对优势更低(所有βBRD≤-0.11,所有P≤0.009)。5.成分数据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成分个数多少(二成分、三成分和四成分),满足样本量大、成分间比例差异大、各成分方差小以及成分间相关系数大的成分数据采用ILR方法拟合效果更优。结论ILR成分数据方法能更好的分析体成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男女的脂肪-肌肉-骨骼百分比,及脂肪和肌肉的各部位百分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年龄、性别差异。研究进一步建立了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脂肪-肌肉-骨骼百分比、脂肪和肌肉的各部位百分比的95%参考等高范围。分析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影响因素,除年龄、性别外,本研究还发现出生体重、父亲BMI、母亲BMI、水产品、鸡蛋/鸭蛋等蛋类、纯牛奶、奶粉与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和发育评估提供参考,为制定儿童青少年饮食等方面指南提供科学依据。
周丽[8](2019)在《不同活动水平的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体成分及骨密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高校教师不同活动水平的体育锻炼和体成分、骨密度现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体育锻炼作为一个干预因素对不同年龄段高校教师的体成分及骨密度的影响作用,为高校教师制定科学的运动锻炼计划、锻炼方式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方法:2017年11-12月对广西师范大学在职教师进行体育锻炼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出每周都参与活动的489例高校教师作为受试对象,根据489例高校教师参与不同活动水平体育锻炼分为A、B、C三组。活动水平等级的划分按照美国运动医学学会以最高心率百分比和主观用力程度分级表(RPE)为参考标准,即为A组:最高心率百分比<60%、RPE<12级;B组:最高心率百分比60%79%、RPE1213级;C组:最高心率百分比>79%、RPE>13级。另外年龄划分为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4个年龄段,分别分析不同活动水平的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体成分、骨密度的影响。采用韩国进口杰文GAIA KIKO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体成分的测量与分析。以美国Achilles系列骨密度测试仪检测跟骨的骨密度.测试指标为身高、体重、体脂肪量、去脂体重、肌肉量、体脂率、体质量指数(BMI)、身体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腰臀比、基础代谢量、体型评估、活动水平、骨密度(T值)。对获取的有效资料采用SPSS24.0软件做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男、女性教师体成分、骨密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对体成分、骨密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男性教师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4个年龄段的身高、体脂肪量、体脂率、BMI、腰臀比、基础代谢量、骨密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为20-<30岁男性教师体成分相关指标、骨密度与≥50岁男性教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教师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4个年龄段的身高、体重、体脂肪量、体脂率、BMI、无机盐、腰臀比、基础代谢量、骨密度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为20-<30岁、30-<40岁女性教师体成分相关指标、骨密度与≥50岁女性教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男性教师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4个年龄段的体重、体脂肪量、去脂体重、肌肉量、体脂率、BMI、身体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腰臀比、基础代谢量、骨密度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为30-<40岁男性教师体成分与≥50岁男性教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30岁男性教师骨密度与30-<40岁男性教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女性教师4个年龄段的身高、体重、体脂肪量、体脂率、BMI、蛋白质、无机盐、腰臀比、基础代谢量、骨密度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为20-<30岁、30-<40岁、40-<50岁女性教师体成分相关指标、骨密度与≥50岁女性教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30-<40岁男性教师体成分相关指标、骨密度与≥50岁男性教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20-<30岁、30-<40岁、40-<50岁女性教师体成分相关指标、骨密度与≥50岁女性教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20-<30岁、40-<50岁男性教师体成分相关指标、骨密度与≥50岁男性教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男性教师的身高、体重、去脂体重、肌肉量、身体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腰臀比、骨密度与C组男性教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男性教师的基础代谢量与B组、C组男性教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女性教师骨密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4.男性教师A、B、C组所有体型中,肥胖率较高[125(67.2%)],比女性教师肥胖率[85(28.1%)]高;女性教师A、B、C组所有体型中,标准体型率较高[141(46.5%)],其次为肥胖率较高[85(28.1%)]。5.A、B、C组的男性教师骨质疏松的发生人数都较少,仅B组≥50岁的男性教师有2例(3.2%)发生骨质疏松,C组男性教师发生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人数相对更少。6.40岁以上高校女性教师的骨密度与基础代谢量、活动水平具有密切相关性,两者呈正相关。30-<50岁高校男性教师的骨密度与活动水平密切相关,两者呈正相关;整体男、女性教师的骨密度均与基础代谢量(正相关)、年龄(负相关)密切相关。结论:(1)高校女性教师的体育锻炼与男性教师比较,普遍存在活动水平较小且活动时间相对较短,男性、女性教师骨密度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但40-<50岁高校女性教师、30-<50岁男性教师参与活动水平较大的体育锻炼可有效改善高校教师骨密度水平。(2)随着年龄的增长,高校男性、女性教师基础代谢量和骨量呈现下降、流失趋势,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通过对骨密度、体成分相关指标的分析,可对骨质疏松症做出间接预判,为临床骨质疏松症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3)高校教师体成分、骨密度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男、女性教师能有效增加去脂体重,降低肥胖发生率。
韩新军[9](2019)在《基础军训对健康青年男性的胰岛素敏感度,血脂及脂联素的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研究运动对不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层次健康青年男性人体测量指数及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的影响;2)研究运动对不同BMI层次健康青年男性胰岛素敏感度(insulin sensitivity,IS)、(总)脂联素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性;3)研究运动对不同BMI层次健康青年男性血脂,脂联素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1)从2017年度某部队入伍的男性新兵1200中人中按照BMI分层随机抽取177人进行人体测量指数的测定。其中超重组(25 kg/m2≤BMI<30kg/m2)35人,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5kg/m2)103人,低体重组(BMI<18.5kg/m2)39人,分别在8周基础军训(basic military training,BMT)前后测量、记录人体测量学的指标。按照类似的方法抽取83人进行VO2max的测定,抽取50人进行红细胞的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的相关检测;2)从2016年度某部队入伍的男性新兵1100中人中按照BMI分层随机抽取了31人,分别在12周BMT前、后给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并进行空腹血清脂联素的测定;3)从2017年度某部队入伍的男性新兵1200人中按照BMI分层随机抽取95人,分别在8周BMT前、后进行空腹血清脂联素,高分子量(high molecular weight,HMW)脂联素、血脂的测定。结果:1)超重组中,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均显着下降(P<0.01);在正常体重组中,BMI在训练前后略有降低,但训练前后差异不大(P>0.05),腰围及腰臀比显着下降(P<0.01);在低体重组中,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均显着升高(P<0.01,P<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过8周的BMT,腰围的变化对体重的变化影响最大(beta=1.515,P=0.021)。经过8周的BMT,VO2max在每一组别均增加(P<0.01),超重组体重下降的幅度要显着大于正常体重组及低体重组(6.35%>0.40%>-5.02%,P<0.01);VO2max的增加也呈现类似规律,超重组VO2max增加的幅度要显着大于正常体重组及低体重组(29.16%>14.94%>10.49%,P<0.01)。经过8周的BMT,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清铁蛋白均显着下降(P<0.01,P<0.05,P<0.01),但对VO2max影响不大;2)在12周BMT前,超重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estimate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大于正常体重组及低体重组(P<0.01),QUICKI指数低于正常体重组及低体重组(P<0.05),葡萄糖AUC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针对所有受试者,经过12周的BMT,空腹的胰岛素水平,HOMA-IR及脂联素水平略有上升,但无显着改变(P>0.05),QUICKI指数显着降低(P<0.01)。30分钟,120分钟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显着下降(P<0.01)。葡萄糖AUC,胰岛素AUC均显着下降(P<0.01,P<0.01),Gutt指数显着升高(P<0.01)。无论在BMT前还是在BMT后,脂联素与IS均未见有相关性(P>0.05);3)经过8周的BMT,HMW脂联素在总脂联素中所占的比例(HMW/Total adiponectin ratio,HMWR)和HDL-C显着增加(P<0.001,P<0.001),HMWR与HDL-C显着正相关。结论:1)8周BMT可以重塑体型,可以优先降低腹部脂肪的集聚。8周BMT可使各BMI层次的受试者VO2max显着提高,VO2max的提高与体重的降低呈显着正相关,体重下降得越明显,VO2max改善得也越明显。由于超重组体重的降低最明显,因而VO2max的提高也最明显。8周BMT可导致运动性贫血,铁缺乏是其主要原因;2)健康青年男性的QUICKI指数与BMI,腰围呈负相关,HOMA-IR与BMI,腰围呈正相关。12周BMT可以显着改善健康青年男性的IS,且这种改变不依赖BMI的改变。减体重可以明显改善IS,由于超重组体重下降得最为明显,因而,超重组IS增加得也最明显。12周BMT对健康青年男性脂联素水平影响不大,运动改善IS可能不依赖脂联素的改变;3)8周BMT对健康青年男性的脂联素,HMW脂联素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显着升高HMWR的水平,且这种改变不依赖于BMI的改变。HMW脂联素及HMWR与HDL-C呈明显正相关,而(总)脂联素与HDL-C未见有相关性。体重下降与HMWR的改善呈明显正相关,体重下降得越明显,HMWR增加得也越明显。
孙超[10](2014)在《16周健身跑运动对50-59岁女性身体成分和血脂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论文旨在探讨16周健身跑干预对50-59岁此年龄阶段女性的身体成分和血脂影响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分析健身跑运动对中年女性身体健康的影响,为提高我国中年女性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社会招募选取自愿参与健身跑锻炼的西安市50-59岁退休女性,从报名的50名50-59岁女性中,经过排查后随机挑选符合条件的32名女性作为实验组受试对象进行16周健身跑运动干预。运动强度:根据GXT测试,判定纳入受试者试者的通气无氧阈(AT)。确定75%,85%,95%和100%AT对应的心率(HR)。各阶段以相应运动强度运动训练。测试指标:身体形态测试:身高(cm)、体重(kg)、胸围(cm)、腰围(cm)、臀围(cm)、皮褶厚度(cm)[腹部、髂部、大腿、小腿]、腰臀比[腰围(cm)/臀围(cm)];身体成分测试:脂肪重、体脂百分比、BMI;血脂测定:分别于健身跑干预前后测空腹血TG(mmol/L总甘油三酯)、TC(mmol/L总胆固醇)、LDL-C(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DL-C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和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选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性显着,P<0.01为差异性非常显着。结果:身体形态指标:身高指标、胸围指标、臀围指标在16周健身跑运动中呈逐渐下降趋势,干预前与锻炼16周后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体重指标、髂部皮褶指标、小腿皮褶指标、腹部皮褶指标在16周健身跑运动中呈逐渐下降趋势,干预前与锻炼16周后相比有显着性差异;腰围指标、腰臀比(WHR)、大腿皮褶指标在16周健身跑运动中呈逐渐下降趋势,干预前与锻炼16周后相比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身体成分指标:体脂重指标、体脂百分比和BMI指标在16周健身跑运动中呈逐渐下降趋势,干预前与锻炼16周后相比有显着性差异。血脂指标:TG指标和LDL-C指标在16周健身跑运动中呈略有下降趋势,干预前与锻炼16周后相比无显着性差异;TC指标在16周健身跑运动中呈略有上升趋势,干预前与锻炼16周后相比无显着性差异;HDL-C指标在16周健身跑运动中呈逐渐上升趋势,干预前与锻炼16周后相比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16周健身跑运动可明显改善50-59岁中年女性身体形态的指标、有效减小腰围、大腿围等身体围度,降低了腰臀比、体脂、体脂率和BMI指数,使此年龄阶段的女性体重明显减轻,尤其是对腰部脂肪在体内的堆积起到了积极地消除作用。(2)16周有规律的有氧健身跑运动,可降低血清TG及LDL-C水平,HDL-C显着升高,表明健身跑运动可改善中年女性心血管系统状况,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年人的血脂代谢水平。
二、深圳市1421名女性体脂体型测定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市1421名女性体脂体型测定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其交互作用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体格指标测量 |
1.2.2 实验室检测 |
1.3 诊断标准及相关定义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2.1 宁夏银川市6~18 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及血压现状 |
2.1.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2.1.2 宁夏银川市6~18 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 |
2.1.3 宁夏银川市6~18 岁儿童青少年正常高值血压及血压偏高流行现状 |
2.2 不同肥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
2.2.1 实验室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2.2.2 不同肥胖指标的分布情况 |
2.2.3 血压、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
2.2.4 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检出情况 |
2.2.5 不同肥胖指标下血压偏高、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检出率 |
2.2.6 不同肥胖指标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
2.3 不同肥胖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 |
2.3.1 不同肥胖指标、hs-CRP与血压偏高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2 不同肥胖指标、hs-CRP与血脂异常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3 不同肥胖指标、hs-CRP与胰岛素抵抗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4 不同肥胖指标与hs-CRP的交互作用分析 |
2.4.1 不同肥胖指标与hs-CRP对血压偏高的交互作用分析 |
2.4.2 不同肥胖指标与hs-CRP对血脂异常的交互作用分析 |
2.4.3 不同肥胖指标与hs-CRP对胰岛素抵抗的交互作用分析 |
讨论 |
3.1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及血压偏高流行现状及特征 |
3.2 BMI、WC、WHR、WHt R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联情况 |
3.3 CI、BAI、BRI、ABS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联情况 |
3.4 hs-CRP及其与超重肥胖的交互作用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不同肥胖指标与高血压的关联性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员 |
(2)水族体质特征及遗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水族简介 |
1.2 体质人类学及研究概况 |
1.3 人类遗传学概述及研究概况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指标及质量控制 |
2.2.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水族体质特征研究 |
3.1.1 水族成人头面部特征研究 |
3.1.2 水族成人体部特征研究 |
3.1.3 水族成人围度特征研究 |
3.1.4 水族成人皮褶厚度特征研究 |
3.1.5 水族成人体型研究 |
3.1.6 水族成人身体组成成分研究 |
3.1.7 水族2018 年、1991 年体质特征的对比研究 |
3.1.8 水族与我国其他民族体质特征比较分析 |
3.2 水族群体遗传特征研究 |
3.2.1 水族成人舌运动类型研究 |
3.2.2 水族成人不对称行为特征研究 |
3.3 水族生化指标的浅析 |
3.3.1 水族生化指标结果 |
3.3.2 水族生化与测量指标关系的研究 |
第4章 讨论 |
4.1 族源和遗传因素 |
4.2 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因素 |
4.3 自然环境和其它因素 |
4.4 水语及水族文化 |
4.5 经济发展 |
第5章 结论 |
5.1 水族体质特征研究结论 |
5.1.1 水族体质特征研究结论 |
5.1.2 水族2018 年、1991 年体质特征的比较 |
5.2 水族遗传学研究结论 |
5.3 水族生化指标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3)2型糖尿病CVAI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暴露因素与结局变量的定义 |
2.6 测量方法 |
2.7 统计方法 |
2.8 知情同意及伦理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人群描述 |
3.2 各变量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单因素分析 |
3.3 CVAI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多元回归分析 |
3.4 CVAI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曲线拟合 |
3.5 CVAI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阈值饱和效应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浅谈内脏脂肪与正常体重个体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电子信息收集表 |
附录三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中老年人肌肉减少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及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乌鲁木齐市中老年人骨骼肌质量分布特征分析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中老年人肌肉减少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肌肉减少症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及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研究创新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肌肉减少症与代谢性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5)我国40岁及以上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二、研究对象 |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 样本量估计 |
(三) 抽样方法 |
三、调查方法和内容 |
(一) 询问调查 |
(二) 身高、体重和腰围测量 |
(三) 肺通气功能检查 |
四、指标定义 |
(一) 肺通气功能主要指标的定义 |
(二) 限制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通气障碍和混合性通气障碍的定义 |
(三) 肺通气障碍相关影响因素的定义 |
五、资料处理与分析 |
(一) 电子化数据信息收集与管理 |
(二) 数据清理 |
(三) 数据分析 |
六、质量控制 |
(一) 现场调查前的质量控制 |
(二) 现场调查中的质量控制 |
(三) 现场调查后的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
(一) 一般特征 |
(二) 肺通气功能相关因素特征 |
二、我国≥40岁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一) 不同特征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指标FEV_1、FVC、FEV_1/FVC的基本状况 |
(二) 不同区域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指标FEV_1、FVC、FEV_1/FVC的基本状况 |
(三) 女性人群基础肺通气功能指标FEV_1和FVC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四) 南北方女性人群基础肺通气功能指标FEV_1和FVC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五) 二手烟暴露对女性肺通气功能指标FEV_1和FVC的影响 |
三、我国≥40岁女性限制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通气障碍和混合性通气障碍人群的肺通气功能状况分析 |
(一) 限制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通气障碍和混合性通气障碍人群的一般特征 |
(二) 限制性通气障碍者FEV_1、FVC、FEV_1/FVC的基本状况 |
(三) 阻塞性通气障碍者FEV_1、FVC、FEV_1/ FVC的基本状况 |
(四) 混合性通气障碍者FEV_1、FVC、FEV_1/FVC的基本状况 |
四、我国≥40岁女性人群肺通气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一) 女性人群限制性通气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
(二) 女性人群阻塞性通气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
(三) 女性人群混合性通气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
五、基于两种标准估计的肺通气障碍患病率比较 |
(一) 基于两种标准估计的限制性通气障碍患病率的比较 |
(二) 基于两种标准估计的阻塞性通气障碍患病率的比较 |
(三) 基于两种标准估计的混合性通气障碍患病率的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成人肺通气功能的主要生理及环境影响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6)中国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体围特征以及身体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强国政策支持 |
1.1.2 高校健美运动的发展 |
1.1.3 审美观念的改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健美运动的界定 |
2.1.2 体围的界定 |
2.1.3 身体成分的界定 |
2.1.4 中国大学生健美运动员的界定 |
2.2 健美运动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 |
2.2.1 国外健美运动发展现状研究概况 |
2.2.2 国内健美运动发展现状研究概况 |
2.3 高校健美运动发展现状研究概况 |
2.4 健美运动项目特征研究概况 |
2.4.1 健美运动项目训练特征研究概况 |
2.4.2 健美运动项目竞赛特征研究概况 |
2.5 健美运动员体围特征研究概况 |
2.6 运动员身体成分研究概况 |
2.6.1 国外运动员身体成分研究概况 |
2.6.2 国内运动员身体成分研究概况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人体测量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体围特征研究 |
4.1.1 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高职高专组体围特征数据分析 |
4.1.2 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普通院系组体围特征数据分析 |
4.1.3 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体育院系组体围特征数据分析 |
4.2 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身体成分研究 |
4.2.1 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高职高专组身体成分数据分析 |
4.2.2 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普通院系组身体成分数据分析 |
4.2.3 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体育院系组身体成分数据分析 |
4.3 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身体围度及身体成分的差异性研究 |
4.3.1 大学生不同组别男子健美运动员体围特征差异性研究 |
4.3.2 大学生不同组别男子健美运动员身体成分差异性研究 |
5 讨论 |
5.1 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身体围度和身体成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赛前饮食安排 |
5.1.2 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 |
5.1.3 教练员专业水平和裁判员业务能力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基于成分数据方法探讨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 |
1.2 体成分研究现状 |
1.3 体成分数据及成分数据特征 |
1.4 成分数据方法及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成分数据方法原理 |
2.1.1 成分数据统计描述 |
2.1.2 成分数据回归模型 |
2.1.3 统计软件 |
2.2 基于成分数据方法的体成分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案 |
2.2.1 研究对象 |
2.2.2 数据采集 |
2.2.3 数据录入及整理 |
2.2.4 质量控制 |
2.2.5 伦理学考虑 |
2.2.6 统计分析 |
2.3 基于等距对数比转换的成分数据模拟研究方案 |
2.3.1 模拟研究因素及参数设计 |
2.3.2 成分数据模拟及分析 |
2.3.3 评价指标 |
2.4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3.1 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分布 |
3.1.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2 儿童青少年的脂肪、肌肉和骨矿物质含量 |
3.1.3 儿童青少年的脂肪、肌肉和骨矿物质比例 |
3.1.4 儿童青少年的脂肪、肌肉和骨矿物质比例变异矩阵 |
3.1.5 儿童青少年的脂肪、肌肉和骨矿物质比例三元图可视化 |
3.2 儿童青少年各部位脂肪的分布 |
3.2.1 儿童青少年的上肢、下肢和躯干脂肪含量 |
3.2.2 儿童青少年的上肢、下肢和躯干脂肪比例 |
3.2.3 儿童青少年的上肢、下肢和躯干脂肪比例变异矩阵 |
3.2.4 儿童青少年的上肢、下肢和躯干脂肪比例三元图可视化 |
3.3 儿童青少年各部位肌肉的分布 |
3.3.1 儿童青少年的上肢、下肢和躯干肌肉含量 |
3.3.2 儿童青少年的上肢、下肢和躯干肌肉比例 |
3.3.3 儿童青少年的上肢、下肢和躯干肌肉比例变异矩阵 |
3.3.4 儿童青少年的上肢、下肢和躯干肌肉比例三元图可视化 |
3.4 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影响因素 |
3.4.1 体成分单因素CoDA回归模型 |
3.4.2 体成分多因素CoDA回归模型 |
3.5 基于等距对数比转换的模拟研究结果 |
3.5.1 二成分数据 |
3.5.2 三成分数据 |
3.5.3 四成分数据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分布 |
4.2 儿童青少年各部位脂肪的分布 |
4.3 儿童青少年各部位肌肉的分布 |
4.4 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影响因素 |
4.5 等距对数比转换成分数据 |
4.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不同活动水平的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体成分及骨密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体成分及其测量方法 |
1.2.2 骨密度及其测量方法 |
1.2.3 体成分、骨密度的影响因素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入选标准 |
2.1.2 分组原则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法 |
2.2.2 文献资料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1.1 高校教师的一般资料 |
3.1.2 各年龄段男、女性教师活动水平基本情况 |
3.2 男、女性教师体成分相关指标和骨密度比较 |
3.2.1 所有对象不同年龄段男、女性教师体成分相关指标和骨密度比较 |
3.2.2 A组不同年龄段男、女性教师体成分相关指标和骨密度比较 |
3.2.3 B组不同年龄段男、女性教师体成分相关指标和骨密度比较 |
3.2.4 C组不同年龄段男、女性教师体成分相关指标和骨密度比较 |
3.2.5 3组之间男、女性教师体成分相关指标和骨密度比较 |
3.2.6 所有对象男、女性教师体成分相关指标和骨密度比较 |
3.3 男、女性教师体型评估 |
3.3.1 所有对象男、女性教师体型评估 |
3.3.2 男性教师不同年龄段体型评估 |
3.3.3 女性教师不同年龄段体型评估 |
3.4 男、女性不同年龄段骨密度比较 |
3.4.1 3组男性教师不同年龄段骨密度构成比 |
3.4.2 3组女性教师不同年龄段骨密度构成比 |
3.5 相关性检验 |
3.5.1 男、女性教师骨密度和体成分相关指标相关性分析 |
3.5.2 男、女性教师活动水平和体成分相关指标、骨密度、年龄相关性分析 |
3.5.3 两个年龄段男、女性教师骨密度与活动水平、基础代谢量相关性分析 |
3.5.4 不同年龄段男、女性教师骨密度与活动水平相关性分析 |
3.6 骨密度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高校男、女性教师体成分、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趋势 |
4.1.1 高校男、女性教师体成分随年龄变化趋势 |
4.1.2 高校男、女性教师骨密度随年龄变化趋势 |
4.2 不同活动水平体育锻炼对高校男、女性教师体成分、骨密度、体型的影响 |
4.2.1 不同活动水平体育锻炼对各年龄段高校男、女性教师体成分的影响 |
4.2.2 不同活动水平体育锻炼对各年龄段高校男、女性教师骨密度的影响 |
4.2.3 不同活动水平体育锻炼对各年龄段高校男、女性教师体型的影响..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基础军训对健康青年男性的胰岛素敏感度,血脂及脂联素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8周BMT对入伍新兵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及VO2MAX的影响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12周BMT对入伍新兵的胰岛素敏感度及脂联素水平的影响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受试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8周BMT对入伍新兵的脂联素,HMW脂联素水平及血脂的影响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受试对象 |
1.2 人体测量学指标的测量与实验室检查 |
1.3 训练强度,训练量,训练内容和饮食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运动对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10)16周健身跑运动对50-59岁女性身体成分和血脂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健身跑运动概述 |
1.1.1 国内跑步健身研究现状 |
1.1.2 国外开展健身跑的研究现状 |
1.1.3 健身跑的含义及特点 |
1.2 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点 |
1.3 关于中年女性体育锻炼的研究 |
1.4 运动对中老年人身体成分的影响 |
1.5 运动对中老年人血脂的影响 |
1.5.1 运动对中老年人血清总胆固醇(TC)和血清甘油三酯(TG)的影响 |
1.5.2 运动对中老年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验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实验组16周健身跑运动后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 |
3.2 实验组16周健身跑运动后身体成分指标的变化结果 |
3.3 实验组16周健身跑运动后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16周健身对跑运动50-59岁女性身体形态指标变化的影响 |
4.1.1 健身跑运动对50-59岁女性体重指标的影响 |
4.1.2 健身跑运动对50-59岁女性围度指标的影响 |
4.1.3 健身跑运动对50-59岁女性皮褶厚度指标的影响 |
4.2 16周健身跑运动对50-59岁女性身份成分指标变化的影响 |
4.3 16周健身跑运动对50-59岁女性血脂指标变化的影响 |
4.3.1 运动对TG和TC的影响 |
4.3.2 运动对HDL-C和LDL-C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深圳市1421名女性体脂体型测定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其交互作用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D]. 张文霞.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2]水族体质特征及遗传特征研究[D]. 珠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2型糖尿病CVAI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相关性分析[D]. 袁丽婷. 汕头大学, 2021(02)
- [4]中老年人肌肉减少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及代谢组学研究[D]. 杨蕾. 新疆医科大学, 2020
- [5]我国40岁及以上女性人群肺通气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吕学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6]中国大学生男子健美运动员体围特征以及身体成分研究[D]. 张飞飞. 山西大学, 2020(01)
- [7]基于成分数据方法探讨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特征及影响因素[D]. 刘晴.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8]不同活动水平的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体成分及骨密度的影响[D]. 周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9]基础军训对健康青年男性的胰岛素敏感度,血脂及脂联素的影响的研究[D]. 韩新军.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10]16周健身跑运动对50-59岁女性身体成分和血脂影响的研究[D]. 孙超. 西安体育学院,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