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消费信贷亟待建立个人信用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程雪军[1](2020)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消费金融由于科技突破、经济深化、社会发展以及法律支持而获得创新发展,但是这种小额、分散、无抵押的互联网信用贷款,主要面对中低净值的“长尾”用户,类似于中国版“次贷”,倘若缺乏有效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制与风险防范,则有可能诱发中国版“次贷风险”。目前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问题,引发了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但是由于该问题横跨法律、金融与互联网三大学科,所以众学科讨论者甚多,但是深入研究者甚少。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其逻辑起点在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法律结构。通过对“消费金融”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有效明晰消费金融的概念与主要模式。然后通过对消费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分析,厘定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并进一步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网络借贷进行比较研究,明确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边界。对比传统金融理论,作为新型金融科技业态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虽起源于域外但却在中国迅猛发展,这有其发展的应然性也有其必然性。本文采用Citespace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并结合1000余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风险调研问卷(2019)》,基于传统金融基础理论框架,本文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理论支柱主要包括发展动因、发展模式、风险规制以及法律规制等,并具有逻辑推进关系。关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与模式,参照互联网技术成熟度曲线,可以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演进分为萌芽发展、新兴成长、快速成长以及主流市场阶段。并基于数据分析测算出我国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为23062.10亿元左右。此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特征,以及法律、经济、社会、科技视角下的发展动因。而在这些快速发展背后,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相较于域外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发展模式,形成一种两分法发展模式:消费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互联网机构的消费金融化,然后对其进行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分析。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也存在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的问题与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以及司法裁判现状,分别选择“两分法”发展模式下消费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案)与互联网机构的消费金融化(分期乐公司案、腾讯公司案)三起典型案件,对其进行案例剖析与法律问题探究。并基于这些微观法律现象问题,将其上升到宏观法律风险层面。然而,传统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的非法学分类方法,更多的是构建于行业内部特点之上,而非基于法学视野。通过借鉴“主客体关系”分析方法,本文将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解构为主体风险(经营者主体风险与消费者主体风险)以及行为风险(经营者行为风险与消费者行为风险)。从法学视野对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重构之后,本文进一步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风险与域外经验考察。通过对国内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经营者适格性风险与消费者适格性风险比较研究,深度剖析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体风险;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为风险方面,本文对综合利率上限、经营者不正当竞争、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的违约信用以及消费者权益侵害风险方面比较研究,并且充分借鉴域外风险规制经验。通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模式以及风险研究,构建与完善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则具有重要意义。其一,需要明晰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制的逻辑以及目标,其主要目标在于促进行业稳健发展、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以及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其二,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体系,构建一种“多位一体”的法律规制体系。其三,从互联网消费金融主体风险与行为风险两方面加强法律规制,前者包括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经营者与消费者适格性规制;后者包括积极推进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引入“监管沙盒”以加强对金融创新与风险的动态平衡,加快信用体系等互联网消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规制以构建公平化、法治化的市场竞争环境,构建金融科技监管以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单长伟[2](2019)在《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逐渐的改变,消费信贷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充分释放着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其中,短期消费信贷作为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方便、灵活等特点,得到较快的发展。然而,与中长期消费信贷相比,短期消费信贷业务手续相对简单,办理条件较为宽松,加强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是该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农商银行相对其他商业银行,不良率较高,本文从农商银行的角度,研究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对于减少新增不良贷款,优化农商银行资产结构,充分发挥农商银行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JS农商行为研究对象,从梳理短期消费信贷国内外研究现状开始,通过分析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的特点和成因,找出当前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风险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后、流程不合理等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情况,针对JS农商行提升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相应的建议,其中包括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完善的JS农商行个人信用体系、完善短期消费信贷风险转移机制、严格执行短期消费信贷业务流程等。
林江,张明,唐大鹏,胡才龙,郭晓蓓,郑洁[3](2019)在《信用时代,透支诱惑下如何对个人债务进行风险管控?》文中提出背景材料:今年5月,广东珠海28岁女律师助理陈某在家中烧炭自杀,留下高达87.8万元的信用卡欠款,涉及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一共14家银行。8月16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在约谈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两家机构相关负责人后,以"告知函"首度回应该案件,表示银行存在额度管理不慎等问题,以下发风险提示等方式督促其加强整改,并视整改完成情况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同样由于信用卡
赵志立[4](2019)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居民收入的增长呈现出可持续化,消费人群的年龄特征也愈发明显。作为消费主力人群的90后,其超前消费的消费观念不仅提升了国内的消费需求,而且正在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一大新动力。对于作为传统消费信贷主体的传统金融机构来说,以控制风险为第一目标的运营原则,不仅在触达长尾用户方面出现了较大的难度,导致了其短期消费信贷覆盖人群范围窄的局面,更因其自身繁琐的风控流程而将相当一部分优质信贷客户也拒之门外。与此同时,在移动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风控及定价模型的成熟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电商分期平台等互联网企业通过自身的积极运营带动了消费金融行业的爆发式增长。然而,近几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爆发了许多严重的事件,直接影响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构成的组合赋权法,通过构建风险分析模型,评估并且对影响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得出了个人信用风险是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中的最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应当从监管机构、企业主体和个人借贷者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定义以及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表述了该行业的发展概况和存在问题,并且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运营主体以及运营模式进行归类。第二部分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评价模型。第三部分从企业的共有风险和特有风险两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本文的最后先是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然后针对目前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状况提出了几点展望。
李声高[5](2019)在《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失信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大到“老赖”,小至“碰瓷”,无不深层次反映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正面临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敬畏源于法治,法治源于规则和良法。因此,面对失信问题,建立失信惩戒制度是一条必由之路。然而,我国当前的失信惩戒远未“制度化”,失信惩戒主体的“各自为尊”,惩戒依据的“规范壁垒”,惩戒措施的“求速弃理”,这些问题成为我国失信惩戒制度的发展瓶颈。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是社会规范的底线;法律权威的实现,以公正判决的彻底执行得以实现;民事案件占据的案件比重最大,执行难又是民事案件最大的程序痼疾;民事案件一旦进入法律程序,也就意味着常规手段无法获得“诚信履行”的效果,同时也注定了案件将会在执行程序遇到失信障碍。从广义上讲,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司法痼疾,归根结底几乎都可以囊括为民事失信问题,除却无能力履行的“客观”失信人,最应当惩戒的就是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主观”恶意失信人,这类“老赖”是失信惩戒制度的关键对象。此文以民事案件的失信被执行人为切入点,从失信惩戒措施的理论支撑、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构成要素、惩戒制度的案例实效性剖析以及我国失信惩戒的制度化模式几个关键问题来对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进行系统阐述。此文以递进式的结构,从理论到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结合域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制度上的完善路径。文章在内容上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文章的研究综述部分,并且涵盖文章的问题缘起、研究思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点等内容。基于诚信理论渊源的传统研究思路,运用道德、经济和法学理论交叉研究的方法诠释失信惩戒制度。反观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的社会热点案例,基于“前卫性”惩戒措施的理论争议,如能引入多维学科的价值理念进行深层阐释,往往会更具说服力和实用性,即此文应用的“案例理论结合法”,作为问题缘起的索引和理论铺排的前提。第一部分论述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基本范畴,对失信惩戒的系统性介绍,由浅入深,从制度内涵到理论支撑,介绍诚信与失信、失信惩戒及其功能、执行中的失信惩戒以及三种维度的失信惩戒基本要义。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失信惩戒制度的内涵和思想源流,从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三个维度阐述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并以执行程序中的失信惩戒制度切入,系统论述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功能。第二部分从立法与实践层面,介绍我国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基本现状,立法上的侧重于三种性质文件的体系梳理,探究如何将其上升为国家的基本立法及其现实路径问题,实践层面主要是失信惩戒与执行难的司法痼疾之间关系的数据规整,以及对典型案例中失信惩戒制度的实效性功能深化透析。具体而言,是从立法与实证研究的视角,系统梳理现行失信惩戒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性规范文件,并应用大量的实证性研究资料和规整相关的司法大数据,结合相关典型案例,梳理执行难与失信惩戒的关系。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的制度化问题是此文研究的重心,制度化最直接的体现是法律体系的建立,基于立法主体系统梳理了三种性质的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的相关规范,并提出各自存在的问题。我国失信惩戒立法现状,特别是行政性立法泛化和司法性立法边缘化的问题,如何重新定位我国失信惩戒的立法模式,是此文的一项重点研究工作。在分项制度上,归结起来大致就是司法拘留和罚款措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财产调查和报告制度、限制高消费和拒执罪适用等几个方面。制度支持上主要就是刑诉法及其解释;最高法的失信名单相关规定;刑法和刑诉法上的拒执罪等。失信惩戒解决的是整个社会的失信问题,是国家一项系统性的法治工程,需要在立法上对失信惩戒相关的法律进行体系性的规整、梳理和汇编。在细节上,行政性、民事性和刑事性失信惩戒的程序衔接和转化,也是失信惩戒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失信惩戒的立法问题,特别是立法模式和立法内容的程序协调,是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实践层面最应当关注的论题。第三部分主要基于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现状中发现问题,进行成因分析。通过系统检思我国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困境及成因,首先阐释失信惩戒的模式定位难题,包括立法、司法和执法模式困境,其次解析失信惩戒的司法治理效果,再次从程序理性路径阻塞的视角论述失信惩戒问题的成因,最后从私益保障的角度对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问题上,失信被执行人民事惩戒中“连带惩戒”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问题,既是社会热点,也是该制度在理论部分最值得深层论思的问题;失信惩戒的人权保障问题,涉及到惩戒过程的合法私益保障和信用修复,失信惩戒不应当是没有节制的惩戒,应当实现惩戒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衡平。失信被执行人的刑事惩戒方面,突出体现在拒执罪的立法与实践问题。拒执罪实体立法明晰,在程序法上拒执罪的立案管辖问题始终难以调试,立法上的管辖衔接与实务操作中的程序转化形成了“脱节效应”,拒执罪立案“成功率”不高,立案后相互推诿,执行申请人救济途径阻塞的问题亟待解决。失信被执行人的行政性惩戒存在部门规则冲突与程序衔接问题,多达四十四部门联动机制,在规则适用和衔接上,如何把握标准,需要专门的立法进行协调和解释。以案说理,言之有物,论之有据,规整出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理论支撑的症结,才能有效化解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发展瓶颈。第四部分对域外经验进行借鉴和吸收,外部经验参考并为之所用。该部分侧重于域外的比较法借鉴,系统阐释美国的私营征信模式、欧陆国家的政府主导的征信模式和日本的混合征信模式,通过对不同失信惩戒制度运行模式具体内容和侧重点分析,在体系化论证的基础上甄别吸收先进经验。制度化的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应当在立法主体模式设置和立法体系专门化上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我国失信惩戒的制度短板正在于此,对域外典型国家的公立、私立和混立三种立法模式经验的甄别吸收,是一个治理捷径。第五部分作为文章的重心,系统设证我国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的制度性建构问题,理念是前提,立法是保障,合理性是长效机制,失信名单与财产报告是手段,具体程序设置是制度的根本。从理论到制度,再将视角切回制度的完善部分。失信惩戒制度不仅是一个实体法问题,更是一个程序法问题。失信惩戒是为了还社会以诚信,彰显司法正义,而程序正义是看得见的正义。当前的失信惩戒的“经济性”远强于“司法性”,承前难以从伦理道德的维度寻求惩戒措施的合理性支持,启后无法做到与司法程序的正当性衔接,致使失信惩戒的实效难达预期。失信惩戒制度不是执行程序的“临时性”工具,而应当是一项“底线性”的程序法规则,任何失信惩戒措施的施行,都要由恣意走向规范,准确地说是“良性”的程序规则上来。我国当前的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程序理性缺失问题相当严重,“无程序可讲、有程序不讲、程序冲突乱讲”问题,甚为常见。司法性弱化和程序理性缺失问题,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完善的中心和核心指导理念。具体来说,是从我国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理念建构、分项制度推进方案、程序本位回归和配套措施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完善。
程恺[6](2018)在《我国消费信贷中的个人信用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展了四十年,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企业组织管理的创新及政府管理职能的进步。然而,生产力过剩而消费需求不足一直都是限制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供需矛盾问题,政府在二十世纪末将消费信贷业务引入到我国的金融市场之中。消费信贷出现之前,我国国民的消费往往受到他们当前收入水平的束缚,消费需求被大大压制,由此带来社会总需求不足的问题。消费信贷恰恰能够以发放贷款的形式,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但是由于消费信贷在我国起步较晚,较之于国外发展成熟的国家还存在着不少的风险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强调的信用风险。如果无法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我国的消费信贷就很难像在国外那样发挥其拉动国家经济的强大功能。究其根本,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正是信用风险问题变得如此突出的根本原因,也正是我国个人信用管理方面与欧美国家的差距所在。作为解决信贷市场中风险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于发展消费信贷十分必要。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更好地阐述个人信用体系对消费信贷发展的积极意义。从统计数据看,我国消费信贷发展二十多年来规模水平仍然有限,其根源也正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不足,相关法律制度、征信机构、信用评估和监管机制等都未得到充分发展。目前我国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相关法律不健全、信用意识淡薄、征信市场格局不合理、信用数据收集困难以及信用评估不统一等。鉴于个人信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发展已经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对目前世界最为典型的三大个人信用体系类型(市场主导的美国模式、政府主导的欧洲模式和会员制的日本模式)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建设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所需要考虑的重点:合理的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方法、科学的信用评估机制和模型、完善的信用配套法律以及符合国情的个人信用管理和经营模式。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加强相关立法建设、推动信用意识宣传、调整现有监管机制、提高信用数据共享和统一信用评估标准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制度完善,这些做法将对我国消费信贷发展产生有利影响。
陈芳[7](2010)在《中国个人消费信贷中信用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金融危机情况下,出口面临巨大压力,思考如何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尤其是个人消费需求,既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又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个人消费信贷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扩大我国的国内需求、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本论文运用消费信贷风险理论,结合中国现阶段消费信贷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个人消费信贷过程中违约率问题,从多角度比较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后,在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即从社会视角和银行视角两个角度来提出控制信用风险的措施。具体措施主要有建立完善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征信机构,对公民进行信用观念教育,建立违约者惩处机制以及进行科学有效的资产评估等。本文同时通过分析发现个人信用它包括两部分:道德信用和资产信用。本论文认为道德信用和资产信用这两种信用的缺失同时制约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提出在收集样本信息的基础上对个人道德信用指标和资产信用指标设定变量,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来规避个人消费信贷中的信用风险。
乐颖[8](2007)在《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费信贷正在逐渐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对银行来说,发展消费信贷能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效益,促使银行突破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片面追求存款,忽视个人资产业务的陈旧的经营方式,向现代银行发展,有利于应对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竞争。然而,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发展却未尽人意,消费贷款在银行的贷款业务中所占比例很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首先总结了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消费贷款的发展历程,从规模、品种、结构、对象和制度五个方面分析了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现状,并指出了哈商行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争取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消费者现实情况的忽略,消费信贷品种单一等。随后根据哈商行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其消费信贷的发展目标,指出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消费信贷有关制度的建立。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对策建议。一要创造消费信贷的优良环境,包括银行和政府两个方面;二要积极拓展消费信贷市场,合理确定产品价格,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三要完善信用制度,发展信用卡业务;四要加强管理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简化消费信贷手续,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体系,积极开展消费信贷保险业务。
刘玫[9](2006)在《消费信贷发展中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消费信贷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发展生产的重要举措,但近年来,消费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正日益受到效率缺失和制度瓶颈的约束,究其根源,在于个人征信体系的缺位。消费信贷的发展迫切需要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征信在消费信贷中的作用见诸于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并且得到了西方国家消费信贷发展实践的印证。在国外,制度先行是消费信贷市场健康发展的惯例。美国是消费信贷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成熟的征信服务体系、先进的信用评估方法功不可没,同时也为我国建立个人征信体系指明了方向。美国、欧洲和日本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个人征信体系建立模式,我国需要在总结这三种模式各自优劣的基础上,从现实出发,选择适宜的个人征信体系发展模式,为消费信贷服务。基于征信效用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分析,建立银行与消费者在贷前和贷后的博弈模型,分析征信机制的引入对消费者行为和消费信贷效率的影响,得出相应的政策含义。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银行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因素和影响消费信贷需求的因素出发,归纳总结出个人征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针对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及措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中介机构和银行的共同参与及努力。宏观上,政府须完善征信立法,加强行业监管及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微观上,银行与中介机构应完善个人信用指标体系,完善个人信用评估技术。
马良[10](2006)在《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城市是指因当地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在一段时期内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它的经济结构具有强烈的资源指向性。我国资源型城市大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曾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使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大都进入了资源开采的中后期,由于城市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锐减,企业经济危困,生态环境恶化,致使这些城市大多数经济发展缓慢,面临衰退的困境。因此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研究个人消费信贷问题,不仅对完善资源型城市信贷制度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历史比较、实地调查、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在分析资源型城市消费行为模式和信贷规模的基础上,从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入手,研究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的特殊性,剖析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对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最终构建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发展模式。
二、发展消费信贷亟待建立个人信用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消费信贷亟待建立个人信用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边界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理论分析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与模式 |
四、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风险与规制逻辑 |
五、域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与法律规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法律结构 |
第一节 消费金融概述 |
一、消费金融的界定 |
二、消费金融的主要模式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特征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厘定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边界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结构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基本业务模式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结构 |
第二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理论建构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基础理论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理论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理论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规制理论 |
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与模式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演进与动因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演进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特征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具体发展动因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概述 |
二、域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 |
三、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具体发展模式 |
第三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一、电子商务平台类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二、分期购物平台类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三、网络借贷平台类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第四章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与风险重构 |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现状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依据与规制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司法层面的规制现状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案例与问题剖析 |
一、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与陈建民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
二、崔华与分期乐网络科技公司等培训借款合同纠纷案 |
三、腾讯公司与力天无限网络技术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
第三节 法学视野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重构 |
一、传统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划分与反思 |
二、法学视野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划分 |
第五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风险与域外考察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体风险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经营者适格性风险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消费者适格性风险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行为风险 |
一、综合利率上限风险 |
二、经营者不正当竞争风险 |
三、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
四、消费者的违约信用风险 |
五、消费者权益侵害风险 |
第六章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逻辑及路径建构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逻辑与目标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逻辑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目标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体系重构 |
一、当前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体系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多位一体”的法律规制体系重构 |
第三节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路径建构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主体风险的法律规制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为风险的法律规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中图示清单 |
附录二 文中表格清单 |
附录三 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制的立法情况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基本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关于短期消费信贷的研究 |
2.1.2 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 |
2.1.3 关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的研究 |
2.1.4 关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 |
2.1.5 文献述评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内涵 |
2.2.2 商业银行短期消费信贷的内涵 |
2.2.3 商业银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
2.3 基本理论 |
2.3.1 资产负债综合的风险管理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章 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现状分析 |
3.1 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业务开展情况 |
3.1.1 JS农商行基本情况 |
3.1.2 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
3.2 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存在的主要风险 |
3.2.1 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特点 |
3.2.2 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类型 |
3.3 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的成因 |
3.3.1 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意识不够 |
3.3.2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 |
3.3.3 风险管理技术创新不足 |
第4章 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
4.1 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模式 |
4.1.1 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相关部门及职能 |
4.1.2 银行短期消费信贷业务基本流程 |
4.1.3 JS农商行信贷质量营销思路及营销业绩 |
4.2 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现行措施 |
4.2.1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水平和意识 |
4.2.2 提高短期消费信贷准入门槛 |
4.2.3 加强与法院合作 |
4.3 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1 短期消费信贷法规不健全 |
4.3.2 我国现阶段征信体系不够完善 |
4.3.3 内控制度不健全 |
4.3.4 风险管理手段及理念落后 |
4.3.5 短期消费信贷流程存在不足 |
4.4 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影响因素 |
4.4.1 消费信贷的指标因素的选取 |
4.4.2 SPSS软件 |
4.4.3 Logistic回归方程 |
4.4.4 Logistic回归方程检验 |
第5章 加强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 |
5.1 完善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
5.1.1 完善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 |
5.1.2 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原则 |
5.1.3 完善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思路 |
5.2 加强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 |
5.2.1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
5.2.2 建立完善的JS农商行个人信用体系 |
5.2.3 完善短期消费信贷风险转移机制 |
5.2.4 严格执行短期消费信贷业务流程 |
5.2.5 将客户纳入统一授信管理 |
5.3 加强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 |
5.3.1 健全和完善短期消费信贷的法律及制度 |
5.3.2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
5.3.3 提高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手段 |
附录1 问卷调查 |
附录2 个人访谈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信用时代,透支诱惑下如何对个人债务进行风险管控?(论文提纲范文)
“寅吃卯粮”,个人信贷行为需要制度规范 |
防止“信用卡危机”,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该如何履行职责? |
(4)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2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相关理论与发展概述 |
2.1 互联网消费金融相关理论 |
2.2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定义和特点 |
2.3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分析 |
3 不同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 |
3.1 场景化的互联网消费金融 |
3.2 现金贷形式的互联网消费金融 |
4 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分析 |
4.1 风险类别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风险分析 |
5 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
5.1 监管机构的风控建设 |
5.2 机构主体的风控建设 |
5.3 个人信贷者的教育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动态及文献评述 |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立论之基: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的制度范畴 |
第一节 失信惩戒制度概述 |
一、失信的概念 |
二、失信应对之惩戒制度 |
三、失信惩戒之思想源流 |
第二节 失信被执行人的内涵界定 |
一、失信被执行人的概念解读 |
二、失信被执行人的构成要素 |
三、失信被执行人的界限范围 |
第三节 理论维度中的失信惩戒制度 |
一、社会学:德性生成、德治规训与效力局限 |
二、经济学:学理解构、博弈机理与信用环境 |
三、法学:失信惩戒法律定位与惩戒类型设计 |
第四节 执行范畴中的失信惩戒制度 |
一、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内涵 |
二、执行难中的失信成本要素分析 |
三、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的程序理性 |
第五节 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功能 |
一、构筑诚信法治生态 |
二、治理民事执行痼疾 |
三、重塑司法公信权威 |
四、实践智慧司法模式 |
第二章 现状阐释:我国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立法与实践 |
第一节 我国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规范缕析 |
一、失信惩戒的民事立法及司法解释规整 |
二、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的行政性立法梳理 |
三、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刑事罪名适用解读 |
第二节 我国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实施数据分析 |
一、执行案件的收执结数据分析(2013—2017) |
二、存在失信被执行人的案件规整 |
三、失信惩戒的方式及实效例证 |
四、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受限情况 |
第三节 我国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案例分析 |
一、失信主体特殊性:行政机关执行失信系列案 |
二、惩戒方式信息化:微博案代表的网络失信系列案 |
三、失信惩戒界限:老赖致子女入学资格受限系列案 |
四、惩戒的预防性:保姆纵火案代表的失信审查缺失 |
五、案例总结:失信惩戒与执行司法痼疾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检思防范:我国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困境及成因 |
第一节 “运动式”惩戒下的失信治理模式定位难题 |
一、立法困境:体系混乱与效力边缘 |
二、司法困境:司法弱化和成本忽视 |
三、执法困境:执法乏力与救济缺失 |
第二节 失信惩戒的司法治理效果欠佳 |
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实施困境 |
二、被执行人财产调查制度难以落实 |
三、拒执罪追诉机制适用困境及成因 |
第三节 失信惩戒的程序理性路径阻塞 |
一、失信惩戒制度程序规制缺位 |
二、失信惩戒制度程序运作混乱 |
三、失信惩戒程序衔接机制不畅 |
四、失信惩戒程序保障制度缺失 |
第四节 失信惩戒的私益保障不足 |
一、事前曝光机制不规范 |
二、事中正当私益被忽视 |
三、事后信息处理未同步 |
第四章 探寻借鉴:失信惩戒制度的域外经验 |
第一节 美国的私营信用责任模式 |
一、市场征信体系中的失信惩戒 |
二、信用报告评级中的惩戒基准 |
三、信用监管中的失信法律惩治 |
第二节 欧陆国家的公共信用责任模式 |
一、公共信用责任的体系架构 |
二、公力主导征信体系的惩戒 |
三、公共信用管理的隐私保护 |
第三节 日本混合信用责任模式 |
一、日本的混合信用责任模式 |
二、信用监管中的惩戒与评级 |
三、行政信用信息的公开透明 |
第四节 国外失信惩戒模式经验分析及价值借鉴 |
一、失信惩戒模式的经验分析 |
二、信用责任模式的价值借鉴 |
三、模式移植的风险规避问题 |
第五章 革新展望:我国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完善路径 |
第一节 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理念的建构 |
一、法治诚信理念 |
二、司法中心理念 |
三、协同惩治理念 |
四、责过均衡理念 |
第二节 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的推进方案 |
一、被执行人信用评级的智慧惩戒转型 |
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深层推进 |
三、被执行人财产调查与报告制度完善 |
四、拒执罪追诉刑事失信惩戒路径破局 |
第三节 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的程序本位回归 |
一、失信惩戒制度程序规则体系的建构 |
二、失信被执行人惩戒衔接程序的理顺 |
三、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程序制裁的引入 |
四、失信惩戒制度信用修复程序的完善 |
第四节 失信被执行人惩戒配套措施的完善 |
一、推进执行制度的独立化改革 |
二、创建中国式的个人破产制度 |
三、构筑规范化的征信体系模式 |
四、创新媒体舆论监督法律机制 |
结语 |
一、初创概览与论证思路 |
二、经验总结与研究补正 |
三、遗留问题与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我国消费信贷中的个人信用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个人信用体系研究 |
1.2.2 国内个人信用体系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预期目标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对消费信贷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消费信贷概述 |
2.1.1 消费信贷的含义 |
2.1.2 消费信贷面临的信用风险问题 |
2.2 个人信用体系概述 |
2.2.1 个人信用体系的含义 |
2.2.2 个人信用体系的构成 |
2.3 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
2.3.1 交易费用理论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当前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对消费信贷发展的抑制 |
3.1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与问题 |
3.1.1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 |
3.1.2 我国消费信贷的问题 |
3.2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现状 |
3.2.1 个人信用体系的法律制度 |
3.2.2 个人信用体系的征信机构 |
3.2.3 个人信用体系的信用评估 |
3.2.4 个人信用体系的监管机制 |
3.3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相关配套法规政策的不健全 |
3.3.2 个人信用意识淡薄 |
3.3.3 征信市场格局不合理 |
3.3.4 信用数据收集成本高,共享程度低 |
3.3.5 缺乏统一的信用评估标准 |
第四章 国外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比较与借鉴 |
4.1 美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 |
4.2 欧洲个人信用管理体系 |
4.3 日本个人信用管理体系 |
4.4 借鉴: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环节 |
4.4.1 合理的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方法 |
4.4.2 科学的信用评估机制和模型 |
4.4.3 完善的信用配套法律 |
4.4.4 符合国情的个人信用管理和经营模式 |
第五章 我国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 |
5.1 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 |
5.2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则 |
5.3 我国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 |
5.3.1 信用数据网络的建立 |
5.3.2 信用评估指标的设置 |
5.3.3 信用根本法律的颁布 |
5.4 具体对策建议 |
5.4.1 强化信用法律基础 |
5.4.2 推动信用意识宣传 |
5.4.3 调整信用监管机制 |
5.4.4 提高信用数据共享 |
5.4.5 统一信用评估标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中国个人消费信贷中信用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后续研究 |
第2章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个人消费信贷 |
2.1.2 信用、信用风险 |
2.2 消费信贷风险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信用风险评估理论 |
第3章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及其信用风险防范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与现状 |
3.1.1 个人消费信贷规模 |
3.1.2 个人消费信贷结构 |
3.2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考察 |
3.2.1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类 |
3.2.2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的现状分析 |
3.2.3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个人消费信贷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4.1 西方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管理先进经验 |
4.1.1 美国经验 |
4.1.2 日本经验 |
4.1.3 欧洲经验 |
4.2 西方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的教训—来自次贷危机的分析 |
4.3 西方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管理对中国的启示 |
第5章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防范 |
5.1 社会环境视角下信用风险防范:建立全社会诚信体系 |
5.1.1 法律法规的完善 |
5.1.2 个人信用制度的完善 |
5.1.3 意识层次上的引导 |
5.2 商业银行视角下信用风险防范:建立信用评估体系 |
5.2.1 信用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2.2 消费者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3 消费者信用评分变量与预测模型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消费信贷的理论研究 |
1.2.2 国外银行消费信贷的经验 |
1.2.3 国内消费信贷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2章 哈商行消费信贷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2.1 我国消费信贷的总体情况 |
2.2 哈尔滨市商业银行的概况 |
2.3 哈商行消费信贷发展的历程 |
2.3.1 商业银行成立前的雏形 |
2.3.2 商业银行成立后的初级状况 |
2.3.3 个人金融部成立后消费信贷的发展 |
2.4 哈商行消费信贷的现有水平 |
2.4.1 消费信贷的现状 |
2.4.2 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商行消费信贷的发展目标分析 |
3.1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趋势 |
3.2 哈商行消费信贷发展的目标设定 |
3.3 哈商行消费信贷发展方向及品种创新 |
3.3.1 消费信贷的发展方向 |
3.3.2 消费信贷业务品种的创新 |
3.4 消费信贷发展的制度保障 |
3.4.1 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 |
3.4.2 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商行消费信贷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创造消费信贷的优良环境 |
4.1.1 银行尽快转变经营观念 |
4.1.2 政府加大政策扶持 |
4.2 积极拓展消费信贷市场 |
4.2.1 开发消费信贷市场 |
4.2.2 合理确定产品的价格 |
4.2.3 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 |
4.3 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 |
4.4 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
4.4.1 加强管理严格控制风险 |
4.4.2 简化个人消费信贷的手续 |
4.4.3 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 |
4.4.4 积极开展消费信贷保险业务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消费信贷发展中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征信对信贷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影响 |
1.2.2 影响征信产生的内生需求因素 |
1.2.3 征信系统的设计细节以及个人隐私保护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消费信贷与个人征信的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消费信贷与个人征信的基本概念 |
2.1.1 信用与消费信贷 |
2.1.2 个人征信与个人征信体系 |
2.2 个人征信在消费信贷中的经济学意义和理论溯源 |
2.2.1 不对称信息理论视角下的个人征信效用 |
2.2.2 交易成本理论视角下的个人征信效用 |
2.2.3 金融创新理论视角下的个人征信效用 |
2.2.4 声誉理论视角下的个人征信效用 |
2.3 消费信贷与个人征信的关系 |
第3章 国外个人征信体系的经验借鉴 |
3.1 美国的个人征信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3.1.1 市场化运作模式和两级市场结构 |
3.1.2 健全有效的法律体系 |
3.1.3 适当的政府监管和自律管理 |
3.1.4 科学系统的个人信用评估 |
3.2 欧洲的公共征信体系 |
3.3 日本的会员制模式 |
3.4 三种模式的比较及经验借鉴 |
第4章 消费信贷对个人征信的需求分析 |
4.1 银行与消费者的博弈模型 |
4.1.1 授信决策阶段的博弈模型 |
4.1.2 贷款归还阶段的博弈模型 |
4.1.3 模型的启示 |
4.2 消费信贷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
4.3 消费信贷市场结构与竞争状况 |
4.4 个人信用资源的开发程度 |
4.5 小结 |
第5章 我国消费信贷个人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缺乏相关立法保护消费者及规范行业发展 |
5.1.1 现行法律与征信立法原则相冲突 |
5.1.2 缺乏对“个人隐私”的明晰界定 |
5.1.3 相应的行业法规缺失 |
5.2 消费者个人征信数据分散,搜集难度大 |
5.3 消费者个人征信产品供给与需求双重不足,个人征信机构发展困难 |
5.3.1 个人征信机构发展面临需求不足困境 |
5.3.2 个人征信产品单一、供给有限 |
5.4 个人征信体系重复建设 |
5.5 个人资信评估技术有待提高 |
5.5.1 个人信用报告对授信决策的辅助作用有待提高 |
5.5.2 个人信用评分的缺陷 |
第6章 构建我国的消费信贷个人征信体系 |
6.1 完善个人征信的法制环境 |
6.1.1 确保个人征信数据的开放 |
6.1.2 保护个人隐私权 |
6.1.3 颁布个人征信行业法规 |
6.2 走市场化的个人征信体系发展模式 |
6.2.1 完善银行同业征信 |
6.2.2 发展民营征信机构 |
6.3 加强个人征信的行业监管与自律管理 |
6.4 加快个人信用标准化建设步伐 |
6.5 完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指标体系,提高个人资信评估技术 |
6.6 其他配套措施 |
6.6.1 建立个人基本账户制度 |
6.6.2 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
6.6.3 完善消费信贷风险转嫁机制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特色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理论 |
2.1.1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
2.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原则和标准 |
2.1.3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
2.2 个人消费信贷的基本理论 |
2.2.1 个人消费信贷的定义 |
2.2.2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主要种类 |
2.2.3 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经济学基础 |
第3章 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分析 |
3.1 资源型城市消费行为模式 |
3.1.1 消费行为模型假设 |
3.1.2 无信贷消费和有信贷消费下消费模型 |
3.2 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规模 |
3.2.1 影响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的主要因素及问题的提出 |
3.2.2 消费者分类及其分布矩阵 |
3.2.3 准备申请贷款的15 种消费者申请消费信贷概率估算 |
3.2.4 消费信贷规模估计与结论 |
第4章 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
4.1 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
4.2 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制约因素分析 |
4.2.1 社会经济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
4.2.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制约因素分析 |
4.2.3 消费者制约因素分析 |
第5章 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的趋势及发展模式构建 |
5.1 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趋势 |
5.1.1 中介机构将扮演重要角色 |
5.1.2 信用担保贷款将成为个人消费信贷的主流 |
5.1.3 大多数家庭将拥有个人综合授信额度 |
5.1.4 个人消费信贷将由零售业务转向批发经营 |
5.2 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发展模式构建 |
5.2.1 政府方面 |
5.2.2 银行方面 |
5.2.3 居民方面 |
5.2.4 构建我国资源型城市个人信用制度 |
结论 |
致谢 |
附录: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中文详细摘要 |
四、发展消费信贷亟待建立个人信用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D]. 程雪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JS农商行短期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单长伟.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3]信用时代,透支诱惑下如何对个人债务进行风险管控?[J]. 林江,张明,唐大鹏,胡才龙,郭晓蓓,郑洁. 财政监督, 2019(22)
- [4]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 赵志立.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5]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研究[D]. 李声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我国消费信贷中的个人信用体系研究[D]. 程恺. 江南大学, 2018(01)
- [7]中国个人消费信贷中信用风险防范研究[D]. 陈芳. 湘潭大学, 2010(05)
- [8]哈尔滨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乐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
- [9]消费信贷发展中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 刘玫. 湖南大学, 2006(05)
- [10]资源型城市个人消费信贷研究[D]. 马良. 大庆石油大学, 2006(12)
标签:个人信用论文; 消费金融论文;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论文; 失信被执行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