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蔬菜产业化和绿色化的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2021)在《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六政办[2021]2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驻六安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10月19日六安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目录一、"十三五"发展成就二、"十四五"发展形势(一)发展机遇(二)风险挑战三、总体思路与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空间布局四、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2021)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宁政办发[2021]58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2021年9月9日(此件公开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五年,也是我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张康洁[3](2021)在《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长,农业综合产能快速提升。与此同时,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严峻的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问题。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农产品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引导其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农户绿色生产实施程度并不高。产业组织模式作为联结农户与产业组织间关系的利益分享方式,可通过引导、规制等多种途径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有可能成为改善农业绿色生产的内在动力。农户如何做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不同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如何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绿色生产如何进一步影响农户收入?深入开展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益借鉴。论文以稻农为研究对象,以湖北、安徽、黑龙江和吉林四省1487户调查数据和多案例资料为基础支撑,以稻农减肥减药的绿色生产行为为研究主题,将绿色生产行为界定为对商品有机肥、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病虫农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采纳行为,通过建立“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绿色生产行为—收入效应”系统分析框架,探究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机制及其对收入的影响。首先,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探究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并阐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对绿色生产作用过程。其次,遵循“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行为”分析思路,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探索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用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程度及差异;基于多元处理效应和Ordered Logit模型,引入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一步揭示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OLS模型、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探究稻农进行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以及绿色生产采纳度对稻农收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最后,从产业组织角度,采用案例分析,从实践层面剖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的驱动成效和保障。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为应对水稻生产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挑战,绿色化、精准化和组织化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第二,水稻种植面积、参加水稻技术培训次数、信息获取难易程度等交易特征和周围有水稻合作社、周围有稻米加工企业等市场环境是影响稻农选择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重要因素,且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主要通过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对稻农绿色生产发挥作用。第三,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性;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既可以直接驱动稻农实施绿色生产,还可以通过强化绿色认知实现间接驱动,政府宣传对稻农绿色认知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第四,实施绿色生产会促进稻农增收,在反事实假设下,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未实施,其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低9.2%;未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实施,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高107.7%;绿色生产采纳度对水稻收入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对低收入稻农的增收效果优于高收入稻农;因此,实施绿色生产不仅能提高稻农收益,还有利于缓解稻农内部收入差距。第五,利益联结、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外部资源整合是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据此,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二是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三是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四是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王鹏飞[4](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杨阳,李二玲[5](2021)在《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理论框架及实证分析——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农业发展呈现绿色化和集群化趋势。发展绿色农业产业集群是将二者结合实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构建了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并以中国典型绿色农业集群——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从绿色网络形成和组织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和条件。研究发现:①微观主体层面,各类农业主体在绿色创新和环境规制作用下进行绿色化转型,形成了绿色生产性主体、绿色经营性主体、绿色服务性主体以及绿色规范性主体;②中观网络层面,绿色主体在知识溢出和专业化分工作用下进行结网互联,形成了绿色组织网络;③宏观环境层面,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推力,与环境规制的约束力以及支持性政策和中介服务的拉力作用下,形成了绿色发展环境;④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绿色创新和环境规制在价值链网络中的流动和协同,即规范性的绿色发展环境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促使集群内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进而在外部经济效应下以绿色主体专业化分工组织出的绿色网络形成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是集群内全产业链的绿色化,是绿色创新和环境规制对3个层面中每个环节、每个行为、每个主体的绿色化和协同。
雍雅君[6](2020)在《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蔬菜产业集聚区为例》文中指出目前,农业资源总体趋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农业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等问题使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走向瓶颈阶段,农业绿色化转型迫在眉睫。为平衡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与民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农业发展由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转变,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统一、永续发展,迫切需要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技术传播,吸引农业经营主体由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农业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主流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其作用下的技术要素集聚是经营主体获得绿色农业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前提和推动力。我国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绿色化转型质量、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建设、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方面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并对当地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法规有一定借鉴价值。因此,影响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因素都有什么,其绿色化转型过程就是怎样的?基于此,有必要对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随着农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地理集聚对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正向影响越来越显着。本文以农业集聚区为研究区域,以产业集聚理论、绿色农业理论、绿色创新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农业产业集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和农业绿色化转型进行界定,构建经营主体进行农业绿色化转型的过程及影响机制理论框架与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和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以河南省扶沟县绿色蔬菜产业为例,对种植农户、企业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过程经历了绿色技术的获取——绿色技术的吸收——绿色技术的采纳三个重要阶段。绿色技术的采纳由于经营主体的能力不同产生差异性结果。不同经营主体在绿色化转型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异同点。相同点:绿色农业技术起初都来源于能人的先导作用,并得益于科研院所的技术推广;不同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的采纳过程因其能力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不同点:不同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绿色技术更新和交流模式不同、对于地理邻近性的依赖程度也不同。(2)经营主体进行农业绿色化转型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同经营主体受影响的程度不同。自身素质、研发能力和地理邻近性等内部因素及环境规制、市场需求、技术来源、品牌建设等外部集聚因素均对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3)扶沟县不同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过程不同。在绿色技术的获取阶段,各经营主体都通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先导能人将绿色技术引进当地后进行传授和交流,将绿色技术传播开来。在绿色技术的吸收阶段,绿色技术交流更加频繁,种植农户通过与能人交流、政府培训、科研院所推广等方式学习和吸收绿色技术,企业通过合作交流、内部研发和科研院所推广等方式获得和学习绿色技术,进行学习吸收和本地化发展;合作社通过政府培训和科研院所推广获得和学习绿色技术。在绿色技术的采纳阶段,种植农户掌握绿色技术后扩大绿色蔬菜种植面积;企业通过技术交流提高自身研发水平,提升绿色农产品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合作社通过向入社群众进行传授和推广,转变入社群众思想,开拓销售市场,吸引更多入社种植农户进行绿色化转型。(4)扶沟县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扶沟县农业绿色化转型起步较晚,进行农业绿色化转型的乡镇主要依靠自身便利的地理临近为基础发展绿色蔬菜农业,绿色农业技术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外地引进与本地转化为主的形式,绿色蔬菜种植的推广和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性环境规制及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推动绿色化转型,因此扶沟县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受到自身研发条件、市场需求、环境规制、地理邻近性等因素的显着正向影响。
陈歆昊[7](2020)在《湖南省凤凰县实施质量兴农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质量兴农战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的步伐,中央一号文件曾多次强调我们必须要坚持质量兴农战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所以,研究质量兴农业对拓展农业现代化理论以及实践均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论文以凤凰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凤凰县实地考察与调研,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了相关部门,召开多次座谈会,在农户对质量兴农认知、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农业组织化、农业绿色化、农业信息化以及农业品牌等方面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通过分析,发现了凤凰县在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合作社组织、农业区域品牌建设、农业化肥农药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选取了农业部2019年发布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文件关于质量兴农主要评价指标中的15个指标,构建质量兴农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凤凰县所在的湘西州共7个县的质量兴农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凤凰县质量兴农发展水平在湘西州各县中的排名处于中等偏下位置。主要原因集中在: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低、品牌多而杂,影响力不足、农业知识培训内容陈旧且频率低、农作物农药及化肥利用率低、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等。在借鉴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凤凰县质量兴农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打造有差异性的特色农业品牌;完善人才回流机制、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完善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监管体系;推广网络营销模式、提高信息化水平等建议。
李平[8](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张娣[9](2019)在《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及其影响机制分析 ——以河南省孟津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进入转型阶段。粗放式生产方式及其伴随的生态环境恶化、农业污染加剧等环境问题导致传统农业已无法适应当今社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已刻不容缓。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特色农业发展开始进入黄金时期,其中绿色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有效选择。那么,种植农户是否愿意从事绿色农业?种植农户是如何进行绿色转型的?面对我国农业绿色转型的大趋势,如何促进种植农户绿色转型是值得关注的方向。然而,目前文献对绿色农业的研究虽多,从种植农户层面研究其绿色转型行为却少。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厘清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及其影响机制,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农户绿色转型效率,促进绿色农业转型,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及其影响机制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理论;其次,在界定农业绿色转型、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再次,通过对孟津县绿色转型种植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影响机制进行探讨分析;最后,根据影响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种植农户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有:1、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主要体现在种植选择、生产方式、经营组织形式、资源投入方式、技术应用五个维度的绿色转型。种植选择上逐渐由低产、低品质的种植品种转变为因地制宜的特色、专用品种;生产方式由传统露天生产、铁犁牛耕、井水漫灌等人力操作逐步向温室大棚生产、机械化管理、智能化滴灌等科技化、绿色化的生产方式转变;经营组织形式由分散、孤立的传统农户经营向以绿色农产品为核心的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资源投入方式体现在改变了传统时期盲目提高化肥投入量来提升产量、河水漫灌等无节制的资源投入行为,更加绿色化和标准化。技术应用转型最终表现为农产品由传统农产品逐步发展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过程。2、孟津县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在在镇之间不同,但整体处于偏低水平。孟津县送庄镇的种植农户绿色行为转型程度相较最高,引领着孟津县的绿色农业转型。白鹤镇、平乐镇、会盟镇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偏低。孟津县种植农户受收入差异不大、无力承担成本与风险、市场机制不完善、无精力打理等原因,选择继续绿色转型的种植农户较少。多数种植农户对其收益表示不满意,这也是当地农业绿色转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3、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交错复杂。种植农户务农年限、年龄对绿色转型意识、产业链下游优化度产生负向影响、对农业环境保护意愿产生正向影响,种植农户文化程度则相反;种植农户绿色转型意识、农业环境保护意愿对产业链下游优化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链中游优化度对两者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政府激励对绿色转型意识产生直接显着正向影响,对产业链下游优化度产生正向显着影响。4、农业产业链优化对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受产业链整体协调、系统整合能力的影响,产业链中下游对于上游种植农户的监管力度、合作稳定度、合作对象的地理距离直接影响种植农户的成本与收益、技术创新和风险程度。参与较高级形态产业链的种植农户更愿意绿色转型,也呈现出更优的绿色转型行为。5、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影响机制为:从内在行为机制来看,种植农户个人特征则是影响其绿色转型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种植农户绿色转型的内生驱动力;种植农户绿色转型意识是影响其绿色转型行为的直接原因。从外在约束机制来看,农户绿色行为的转型需要以政府激励政策为前提,而产业链中、下游的要求则是一种需求驱动力。整体来看,产业链上、中、下游相互联系、分工协作,逐步形成产业一体化,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和竞争优势;影响机制内各种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影响了种植农户的绿色转型行为。
鲁绍杰[10](2019)在《基于科技创新视角下贵州绿色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创新”作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倒逼中国经济向更清洁、更节约的方式转变。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与绿色产业的深度融合,有望缓解产业结构转型期的阵痛,带来经济发展新增长点。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泛珠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黔中产业带”重要省份之一,承担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2018年绿色经济占比实现40%。同时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为贵州新时代科技创新带来新机遇,依托大数据平台,精确对准绿色产业发展所需,对于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带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实现后发赶超,谋划出一条有别于其他省份,带有贵州特色的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科技创新及绿色产业概念界定、相关文献及理论梳理的基础之上,首先提出本文对于绿色产业的概念界定,即产业绿色化发展与环保产业的集合。其次从生产要素供给端、消费需求端、产业生命周期端、产业链塑造端对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论证。再次从投入产出角度对贵州科技创新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全省能源消费结构、农业、工业、旅游业绿色化发展及环保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最终通过分析科技创新支撑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得出目前贵州绿色科技投入不足,从而导致绿色科技产出难以支撑产业融合发展。最后,集合相关学者观点,构建以产业发展水平、产业发展质量、产业发展效率3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绿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熵值权重法,计算出贵州2007-2017年的绿色产业发展指数,并发现指数变动表现为虽然指数稳步上升但增速慢的特征。同时,构建以研发支撑、物质基础、科技条件、教育储备4个一级指标,13个2级指标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量化贵州科技创新指数,为两者耦合协调性发展评价奠定基础。其中通过运用协调度发展评价模型得出,2007-2017年贵州省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度处于(0.03,0.4)区间,属于低度协调区。2017年协调度达到0.41,实现由低度协调区到中度协调区跨越,由此推断出的绿色产业生命周期实现由萌芽期到成长期的转变。在运用协调度模型证明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两个子系统之间共生关系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多元统计模型,量化了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差异。其中研发支出占总支出比例的回归系数最高,而研发经费的高投入同时为绿色科技创新奠定基础,体现出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文章最后通过对以日本、美国、瑞士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中科技创新作用于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提出未来贵州绿色产业的发展以绿色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工业绿色发展为重点,旅游业绿色蓬勃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依托,加快智慧“绿色农业大脑”平台及工业固体废弃物信息网站建设;优化研发支出结构,增加绿色科技投入;构建区域绿色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权保护、技术认证、绿色金融改革等制度供给,激活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活力,实现以绿色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科技创新,以此提升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同时充分借助贵安新区作为全国综合性实验区的发展机遇,助推贵州绿色产业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二、蔬菜产业化和绿色化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蔬菜产业化和绿色化的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3)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绿色发展是适应生产端和消费端变化的客观要求 |
1.1.2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持久动力 |
1.1.3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 |
1.1.4 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绿色生产行为研究 |
1.3.2 产业组织模式与绿色生产行为 |
1.3.3 绿色生产行为、产业组织模式与收入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样本情况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稻农 |
2.1.2 产业组织模式 |
2.1.3 绿色生产技术 |
2.1.4 绿色生产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2.4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解构的总体逻辑 |
2.3.2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解构过程 |
2.3.3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框架的建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新趋势 |
3.1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种植情况 |
3.1.2 化肥农药投入情况 |
3.1.3 成本收益情况 |
3.1.4 产业组织发展情况 |
3.2 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3.2.1 水稻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凸显 |
3.2.2 新型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有限,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率较低 |
3.2.3 产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农户组织化参与度较低 |
3.2.4 受粮价“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户增收乏力 |
3.3 水稻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3.3.1 绿色化 |
3.3.2 精准化 |
3.3.3 组织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制度安排 |
4.1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4.1.2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1.3 研究方法 |
4.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5 稳健性检验 |
4.1.6 结论与启示 |
4.2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分析 |
4.2.1 事前控制 |
4.2.2 过程控制 |
4.2.3 结果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 |
5.1 产业组织模式对不同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
5.1.1 理论分析框架 |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1.4 模型构建 |
5.1.5 实证分析 |
5.2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 |
5.2.1 理论分析框架 |
5.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2.4 研究方法 |
5.2.5 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分析 |
6.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6.3 研究方法 |
6.3.1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
6.3.2 OLS回归模型 |
6.3.3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
6.4 结果及分析 |
6.4.1 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 |
6.4.2 绿色生产对稻农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绿色生产的驱动机制:基于案例分析 |
7.1 探讨的关键问题 |
7.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7.2.1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7.2.2 案例选择的依据 |
7.3 案例概况与分析 |
7.3.1 案例概况 |
7.3.2 案例分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 |
7.4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的保障 |
7.4.1 注重与稻农的利益联结 |
7.4.2 注重对稻农生产过程的控制 |
7.4.3 注重整合外部资源强化产业组织模式稳定性 |
7.5 基于多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再检视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 |
8.2.2 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 |
8.2.3 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 |
8.2.4 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与产业组织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理论框架及实证分析——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理论分析框架 |
2.1 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相关理论 |
2.2 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 |
3 案例选取及数据来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的绿色化主体分析 |
4.1.1 生产性主体的绿色化转变 |
4.1.2 经营性主体的绿色化转变 |
4.1.3 服务性主体的绿色化转变 |
4.1.4 规范性主体的绿色化转变 |
4.2 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的绿色网络形成分析 |
4.3 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的绿色发展环境营造分析 |
4.3.1 环境规制 |
4.3.2 绿色创新 |
4.4 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分析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6)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蔬菜产业集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
1.2.2 绿色农业研究综述 |
1.2.3 农业绿色化转型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集聚区 |
2.1.2 经营主体 |
2.1.3 绿色农业 |
2.1.4 农业绿色化转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绿色农业理论 |
2.2.3 绿色创新理论 |
2.2.4 农户行为理论 |
3 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理论分析 |
3.1 经营主体农业绿色转型过程 |
3.1.1 绿色农业技术的获取阶段 |
3.1.2 绿色农业技术的吸收阶段 |
3.1.3 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阶段 |
3.2 经营主体绿色转型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
3.2.1 内部因素 |
3.2.2 外部环境 |
4 扶沟县蔬菜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过程 |
4.1 扶沟县农业绿色化转型概况 |
4.1.1 扶沟县农业发展概况 |
4.1.2 扶沟县绿色农业及经营主体概况 |
4.2 蔬菜产业集聚区绿色化经营主体特征 |
4.2.1 问卷的信度检验 |
4.2.2 绿色化经营主体概况分析 |
4.3 蔬菜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过程分析 |
4.3.1 绿色农业技术的获取阶段 |
4.3.2 绿色农业技术的吸收阶段 |
4.3.3 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阶段 |
5 扶沟县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因素 |
5.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5.2 分析结果 |
5.2.1 研发水平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支撑 |
5.2.2 环境规制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保障 |
5.2.3 市场需求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动力 |
5.2.4 地理临近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基础 |
5.2.5 地理临近和技术来源是种植农户绿色化转型的主要推动力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促进绿色农业技术推广,提升种植农户自身素质 |
6.2.2 完善农业合作组织,发挥合作社组织管理作用 |
6.2.3 加强企业带头作用,逐步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协作 |
6.2.4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机制,加强政府制度保障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2 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3 合作社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7)湖南省凤凰县实施质量兴农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质量兴农 |
2.1.1 质量兴农的内涵 |
2.1.2 质量兴农评判标准 |
2.2 农业现代化 |
2.3 乡村振兴战略 |
3 凤凰县农业发展现状与调研 |
3.1 凤凰县农业发展现状 |
3.1.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3.1.2 农业组织化现状 |
3.1.3 绿色农业现状 |
3.1.4 农业品牌化现状 |
3.1.5 信息化 |
3.1.6 农业人才现状 |
3.2 凤凰县质量兴农发展的实地调研 |
3.2.1 调查问卷设计 |
3.2.2 调查结果分析 |
3.2.3 实地调研小结 |
4 凤凰县质量兴农发展水平评价 |
4.1 数据来源及方法 |
4.2 湘西州各县质量兴农发展情况的评价 |
4.3 模型及实证结果 |
4.4 因子分析结论 |
5 凤凰县推动质量兴农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
5.1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
5.2 组织化程度低 |
5.3 品牌多而杂,影响力不足 |
5.4 培训内容陈旧、频率低 |
5.5 农作物农药及化肥利用率低 |
5.6 销售渠道狭窄 |
6. 日本农业现代化成功经验借鉴 |
6.1 产业化 |
6.2 绿色化 |
6.3 品牌化 |
6.4 信息化 |
6.5 组织化 |
7 凤凰县质量兴农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7.1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 |
7.2 促进农业纵向一体化发展 |
7.3 打造有差异性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
7.4 完善人才回流机制,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内容 |
7.5 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 |
7.6 推广网络营销模式,支持物流行业发展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限制开发区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1 Tobit模型 |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4.3.3 数据来源 |
4.3.4 测算结果 |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及其影响机制分析 ——以河南省孟津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绿色农业研究综述 |
1.2.2 农业绿色转型研究综述 |
1.2.3 农业产业链优化研究综述 |
1.2.4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研究综述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绿色农业 |
2.1.2 农业绿色转型 |
2.1.3 农业产业链 |
2.1.4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 |
2.2 理论综述 |
2.2.1 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理论 |
2.2.2 农产品价值链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计划行为理论 |
3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理论分析 |
3.1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维度 |
3.2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3.3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影响机制理论框架 |
4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调查与分析 |
4.1 孟津县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设计 |
4.1.1 调研地点简介及问卷发放 |
4.1.2 调查问卷内容及结构设计 |
4.1.3 数据分析方法 |
4.2 孟津县农业绿色转型现状 |
4.2.1 孟津县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
4.2.2 孟津县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特征 |
4.3 绿色转型种植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
4.3.1 种植农户自身与家庭特征 |
4.3.2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意愿特征 |
5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影响机制实证检验 |
5.1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影响机制探索性因子分析 |
5.1.1 问卷所有变量信效度检验 |
5.1.2 剔除低相关性和非主成分变量,确立模型指标 |
5.1.3 模型变量信效度检验 |
5.2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影响机制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影响机制结果分析 |
5.3.1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各影响因素间关系分析 |
5.3.2 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影响机制分析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强绿色农业技术普及,提高种植农户农业环境保护意愿 |
6.2.2 提高种植农户生产方式、经营组织形式创新的成果化 |
6.2.3 优化绿色农业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 |
6.2.4 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建立规制性制度环境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基于科技创新视角下贵州绿色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及评析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及评析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
2 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科技创新概念界定 |
2.1.1 科技创新的概念 |
2.1.2 科技创新的基本类型 |
2.1.3 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 |
2.2 绿色产业概念界定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背景 |
2.2.2 绿色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
2.2.3 本文对于绿色产业概念界定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科技创新理论 |
2.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3 产业发展理论 |
2.3.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5 循环经济理论 |
2.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科技创新视角下绿色产业发展理论分析 |
3.1 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规律性分析 |
3.2 科技创新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3.2.1 微观层面影响 |
3.2.2 宏观层面影响 |
3.3 科技创新作用于绿色产业发展内在机理性分析 |
3.3.1 生产要素供给端 |
3.3.2 市场消费需求端 |
3.3.3 产业生命周期端 |
3.3.4 绿色产业链形成端 |
4 贵州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1 科技创新投入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2 科技创新产出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 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全省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
4.2.2 农业绿色发展度 |
4.2.3 工业绿色发展度 |
4.2.4 旅游业绿色发展度 |
4.2.5 环保产业发展度 |
4.3 科技创新视角下贵州绿色产业发展分析 |
4.3.1 科技创新与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分析 |
4.3.2 科技创新与绿色农业、旅游业发展分析 |
4.3.3 科技创新与环保产业发展分析 |
4.3.4 问题分析 |
5 贵州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
5.1 贵州绿色产业发展指数定量分析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2 定量分析过程 |
5.1.2.1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及指标筛选 |
5.1.2.2 熵值赋权重法 |
5.1.2.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1.3 绿色产业发展指数定量分析结果 |
5.2 贵州科技创新指数定量分析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2 定量分析过程 |
5.2.2.1 主成分分析方法 |
5.2.2.2 数据标准化处理及相关性检验 |
5.2.2.3 KMO和 Bartlette检验及方差分析 |
5.2.3 科技创新能力指数计算结果 |
5.3 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协调度评价 |
5.3.1 协调度发展评价模型 |
5.3.2 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 |
5.4 科技创新与绿色产业发展多元回归分析 |
5.4.1 自变量设定合理性检验 |
5.4.2 模型设定 |
5.4.3 回归系数结果 |
5.4.4 模型拟合优度及方差分析 |
5.4.5 模型回归结论 |
6 国外科技创新支撑绿色产业发展经验总结 |
6.1 绿色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节水节能技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
6.2 工业绿色化—生产源头防控+生产终端治理+全产业链化低碳技术 |
6.3 绿色旅游业——绿色产品创新+高端绿色道路建设技术 |
6.4 经验总结 |
7 科技创新视角下贵州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 |
7.1 路径选择 |
7.1.1 建立智慧“绿色农业大脑”平台,形成绿色生态农业体系 |
7.1.2 建设固体废弃物信息网站,形成全产业链循环式工业体系 |
7.1.3 构建绿色循环式服务业体系 |
7.2 对策建议 |
7.2.1 优化研发支出结构,增大绿色科技投入 |
7.2.2 构建区域绿色科技创新系统,增强科技人员及科研机构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
7.2.3 推动产权保护、绿色技术验证等制度供给,增加绿色产业专利数 |
7.2.4 加快绿色金融创新,激发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活力 |
7.2.5 依托贵安新区国家政策与区位优势,助推贵州绿色产业发展 |
8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蔬菜产业化和绿色化的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六安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
- [2]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21)
- [3]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D]. 张康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5]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理论框架及实证分析——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J]. 杨阳,李二玲. 资源科学, 2021(01)
- [6]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蔬菜产业集聚区为例[D]. 雍雅君. 河南大学, 2020(02)
- [7]湖南省凤凰县实施质量兴农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陈歆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8]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9]种植农户绿色转型行为及其影响机制分析 ——以河南省孟津县为例[D]. 张娣. 河南大学, 2019(01)
- [10]基于科技创新视角下贵州绿色产业发展研究[D]. 鲁绍杰.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