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用生物力学》2004年第19卷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灰形忠[1](2012)在《活血散与金匮肾气方三伏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 KOA)是骨关节炎(OA)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较高,据统计我国六城市40岁及以上男女人群中X线片有OA表现的为28.7%,其中男性23.5%,女性32.8%;KOA在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60岁以上的人群中35%至50%有临床表现,75岁以上人群中80%有骨关节炎。本文旨在探究伏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活血散与金匮肾气方在伏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门诊收集11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活血散组和金匮肾气方组两组,建立临床观察量表,并进行跟踪观察,其中活血散组60例,金匮肾气方组55例。两组于2011年夏季三伏天头伏、中伏、三伏之时分别用自制活血散丸和金匮肾气方丸贴敷内膝眼(EX-LE4)、外膝眼(犊鼻)(ST35)肝俞(BL18)、脾俞(BL20)、肾俞(BL23)双侧共10个穴位,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10天,共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两组WOMAC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和对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疗效差异。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试验共纳入115例,活血散组60例、金匮肾气方组55例,男性31例,女性119例;男性患者30名,女性患者85名,比例为6:17;平均年龄为59.7岁;平均身高为163.73cm;平均体重为65.68kg;疗前WOMAC评分平均为38.21分。活血散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25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愈率为:5%,无效率为:6.667%;金匮肾气组临床痊愈1例,显效27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50%,治愈率为:1.82%,无效率为:5.454%。经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各组WOMAC评分比较,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疗后WOMAC评分均比疗前降低,活血散组与金匮肾气方组两组在WOMAC评分的统计学比较上P=0.32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说明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伏贴疗法对膝骨关节炎均有明确的疗效,总疗效无明显差异。两组间对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疗效比较,P=0.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愈显率(痊愈+显效/总数)金匮肾气方组=76.47%>活血散组21.74%,表明金匮肾气方组对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疗效优于活血散组;两组间对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的疗效比较P=0.00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愈显率活血散组81.82%>金匮肾气方组36%,表明活血散组对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的疗效优于金匮肾气方组;而在两组间对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的疗效比较上经统计x2=2.787,P=0.24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愈显率活血散组33%,金匮肾气方组为46%,两组无明显差异表明两组对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1)伏贴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便捷、易于推广;(2)本实验中活血散组与金匮肾气方组对膝骨关节炎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总体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3)活血散组对中医证型中脾肾两虚、湿注骨节证者疗效优于金匮肾气方组,(4)金匮肾气方组对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型的疗效优于活血散组,(5)两组对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罗贵聪[2](2012)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脑外伤后综合征(post traumatic brain syndrome简称PTBS)系指头部损伤后遗留的诸多主观不适症状。这类患者多为轻度或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伤后一般情况恢复较好,但头痛、头晕及某些程度不一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耳鸣、心悸、血压波动、多汗、性功能下降等),还有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容易激动等表现。目前较统一的看法认为是在轻微脑器质性损害的前提下,再加上患者身心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促成。但近几年来在对这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颈椎损伤;患者的头痛、头晕等症状与颈椎损伤有着密切关联性。损伤的颈椎出现关节错位、小关节紊乱,引起颈椎失稳,从而导致局部炎症、水肿而使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到压迫、牵拉、刺激,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从而产生类似颈性眩晕、颈性头痛等系列症状。因此在治疗脑部损伤的同时,对损伤的颈椎一并处理,可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目的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的归纳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脑外伤后综合征在病因、病理、治疗及预防上的认识。采集大量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存在颈椎损伤的症状。通过颈椎X线检查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从而证实脑外伤后综合征与颈椎损伤有相关性。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并进行评价。最终我们提出颅脑-颈椎损伤后综合征的立论。方法选取来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高压氧科病房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将符合研究要求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口服传统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传统药物治疗;1次/天,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的眩晕症状、功能评估量表及TCD检查结果,然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实际进入研究的病例共计60例。治疗组(n=30),治愈16例,显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n=30),治愈7例,显效15例,无效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53.33%、2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眩晕、头痛等症状及功能评估表和TCD检查相互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部分存在颈椎损伤,并有明显的类颈性眩晕、头痛等症状,X线和TCD检查可发现明显颈椎(小关节)错位和血流速度减慢等表现。2、龙氏正骨手法和口服传统药物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均有效果,但龙氏正骨手法治疗PTBS效果明显优于口服药物。龙氏正骨手法治疗PTBS(只针对颈椎小关节),具有定位准确,操作更安全规范、疗效更显着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3、颅脑-颈椎损伤后综合征此立论,有理论和临床实践证明,但仍需进一步系统性探讨与研究论证。
黄东来[3](2010)在《颈肩臂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初步探讨颈肩臂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临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平均分为手法治疗组和牵引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颈肩臂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着,在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优于牵引治疗。结论:临床观察指标提示颈肩臂部推拿手法对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具有显着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松解软组织痉挛粘连,改善颈椎内外力学平衡状态,改变或调整神经根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恢复颈椎正常解剖结构,从而有效的改善症状。
张珣[4](2008)在《基于精细脉象的体肺循环多元同步检测与定量分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体脉象源于心动,是反映生命活动的重要体征之一。在脉波搏动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理、病理信息,不仅古代中医很早就已靠号脉来诊病,国外也远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关于检测人体脉波的记载。中医着作《内经》、《脉经》和《濒湖脉学》等是古代脉诊技术发展的典型代表,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无创检测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分析技术也已经从定性走向了定量。相关研究已不限于传统中医理论,正在向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血流动力学、计算机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这使得脉学研究已逐步成为一门系统工程。在当前的脉象检测技术中,脉象传感器的设计与脉象信息的分析是二个关键。传感器设计主要有两方面不足,一是脉象信息的采集手段比较单一,传感器一般只局限于对压力脉搏图的描记,尚不能实现脉象信息三维的、动态的采集;二是检测以接触式压力传感器为主,不仅对脉象有干扰,而且精度低,稳定性差,这对于静脉波的检测尤为突出。本文在此基础上,首先较深入地讨论了激光法进行脉象非接触检测的原理,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针对右心系统脉象检测和研究的重要性。首次针对右心系统选择以右中心静脉处的右“三脉球"(即右颈内静脉、右颈外静脉和右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的膨大球囊状管)作为理想的激光静脉信号采样点,并且系统地探讨了激光脉象检测技术的相关问题,创新设计了三种较为实用的非接触激光脉象传感器,可以解决“呼吸干扰”等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此后,本文针对“三脉球”静脉波进行了数学描述与分析,提出了逐波分段归一化方法,通过高斯函数进行了静脉波拟合,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描述了静脉波及其特征点的生理内涵。这为静脉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在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中,由张大祥首创的“脉图法”被视做一个阶段性标志。本文在张大祥及其团队原有的研究基础上,针对精细脉象呈现的病理突变,引入了多尺度小波等非线性方法来研究多维信号的提取、特征点自动捕捉、定位和分析。在采用小波实现脉波降噪的同时,采用新方法提取了有效的特征信号并实现了特征点的自动定位。较之现有方法,该方法进行的特征点定位更准确,为进一步分析脉波的病理畸变打下了基础。最后,本文提出了“体、肺循环系统多元、同步、无创检测与定量分析仪”的设计思想,采用了基于动脉、静脉、心电、心音多元同步技术的特征点小波定位和非线性分析的手段,设计了验证性仪器系统硬件和基于Windows平台的软件,主要包括:1)自行设计和制作了实时脉象信号处理分析主板和原理性样机;2)提出了DSP+ARM架构下的多元信号同步处理方案和小波信号提取算法,提高了代码效率;3)编制了主机处理程序,实现了心电、心音、动静脉波等指标的同步采录分析和波形特征点的智能标识以及32个参数计算输出,结果表明该原理性测试分析系统较之现有仪器具有更高的精度、舒适性和可靠性。
唐喜庆[5](2007)在《海上医院医疗环境评价与控制》文中认为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和航海事业的发展,海上突发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海上医院是重要的海上救治机构,目前国内尚缺乏对海上医院的系统研究,本文以海上医院医疗环境的控制为目标,对海上医院内、外部环境的一些特殊性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 (1)海上医院内部环境控制 首先对海上医院低层高房间中的气流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低层高舱室中气流扩散受限,房间上方污染区下移使得呼吸带空气污染浓度增大;并对关键医疗舱室的送风口选择和通风量计算给出建议,认为低层高舱室中通风量应取换气次数与每人平均通风量二者之间较大值。 其次,对海上医院关键科室之一的隔离病房内的污染控制进行了分析,认为隔离病房应遵循污染排除优先的理念,通风等工程措施对近距离感染的控制作用非常有限,无法替代积极的个人防护措施,提出隔离病房不宜进行近距离的医疗救护,应在专门的处置室中进行。 之后,对人活动引起的动态尾流对污染扩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采用C语言对简化的人体行走进行了描述,利用Fluent软件的动网格模型实现了对动态绕流的模拟,为海上医院内人、物流密集情况下的污染控制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出通常假设人体静态的模拟方法并不能反映室内真实的污染分布,对室内气流分布的CFD模拟应逐步从稳态向非稳态过渡。 (2)海上医院外部扰动对医疗环境的影响 对海上风向不定、温度多变,振动较多情况下医院内部环境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海上风向随机情况下根据回流区出现的时空概率大小布置海上医院外部通风口的方法,并给出了减少烟气对甲板污染的烟囱相对风速的最小速度比K及船上新风口和排风口的最小安全距离。 (3)对海上医院的污染控制与舱室环境安全管理措施给出了建议。 本文的研究可为我国海上医院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王刚[6](2006)在《基于工业设计思想的航空安全实验假人的研究》文中指出仿真实验假人的应用在现代民用及军用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设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机器人的使用使人类从繁重危险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安全假人的应用使人类找到了自己的替身。世界各国对于安全假人的研究与应用也是越来越重视,美国设计的汽车安全假人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在我国,对航空安全假人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际上所通用的安全假人都是采用欧美的人体尺寸所设计的,这样的安全假人与东方人体特征有一定的差距,无法完全适用于我国的仿真实验中。军事仿真实验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采用国外设计的仿真实验假人获得的数据,于我国航空安全的设计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设计以东方人体参数为基准的航空安全假人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的航空安全实验假人具有与真人内部结构相似、外部形态相象、材料力学等效等特点,它已经逐步应用于弹射座椅安全性能设计、弹射实验对人体伤害指数确定、空投实验、安全措施评价、碰撞计算机仿真等研究。航空安全实验假人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航空安全性能的综合水平的提高,与人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本文主要是对应用于航空弹射实验和航空空投实验的仿真实验假人的研究,也就是弹射安全实验假人和伞兵假人。 将现代工业设计思想、方法的引入到我国的安全假人的研究、开发、生产中,为航空安全假人的全面的研究以及大量的生产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对安全假人的设计,是从现代工业设计思想的广义定义出发,以人为本,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体功效为目标,侧重现代
唐禾[7](2004)在《颈部挥鞭伤模拟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颈部挥鞭伤是一种平常的意外事故,特别是交通事故中的常见伤类。本研究从颈部挥鞭伤发生的实际过程出发,设计制作一种新型的颈部挥鞭伤仿真发生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建立狗颈部挥鞭伤的实验模型。结合联合行为评分(CBS)、神经病理学观察、伤前和伤后运动诱发电位(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的变化、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对致伤后的狗进行解剖过程中肉眼观察其颈部皮下组织、肌肉、软组织和肺组织有无大体损伤等一系列方法,观察颈部损伤的伤情特点以及损伤程度和牵引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为颈部挥鞭伤发生机制、安全防护措施及救治措施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自制的颈部挥鞭伤致伤装置能够较好地模拟汽车追尾碰撞时乘员的头颈部运动情况,并可以由调节落锤下落的高度差和落锤的重量来控制产生不同大小的牵引加速度,能够较好地用来研究挥鞭伤的伤情特点。 2.狗牵引致伤后CSEP和MEP的N1、P1波的潜伏时较伤前有明显延长、其振幅较伤前也有明显降低,提示狗颈段脊髓的神经传导功能受到损害,并与牵引的情况(落锤的下落的高度差和落锤的重量)正相关,即是落锤的下落的高度落差越高和(或)落锤的重量越大狗颈段脊髓的损伤越严重; 3.颈段脊髓病理切片的常规光镜镜检可以发现颈段脊髓出现的病理损伤改变,脊髓组织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核固缩、尼氏体溶解、灰质海绵状改变、空泡形成。对狗施加的致伤牵引加速度越大引起颈段脊髓病理损伤程度也越严重。 4.用联合行为评分(CBS)法对狗致伤后的感觉、运动、反射及肌张力等功能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发现不同组别狗伤后的评分值均低于正常值的5分,在行为学上表现出颈部脊髓损伤的特点,揭示损伤后狗的感觉运动功能受到了明显的损害,并且CBS的评分值随牵引加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5.在大体观察中发现用较大牵引加速度对狗致伤时,狗的颈部皮下会出现出血、水肿的情况;而MRI的辅助观察中没有发现明显的颈椎骨折、软组织损伤等损伤。 6.通过狗头部在水平方向加速度的测定、联合行为评分(CBS)、神经病理学检察、伤前和伤后运动诱发电位(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的变化、核磁共振成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组织和肺组织有无大体损伤等一系列方法等证实自制的颈部挥鞭伤仿真发生装置可成功的模拟颈部挥鞭伤的发生过程,能够用来进行挥鞭伤相关的实验研究。
张瑞青,邹任玲[8](2019)在《上肢协调功能障碍康复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肢协调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及脑瘫患儿常见的后遗症,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危及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我们介绍了上肢协调功能康复训练的两大方法:双侧肢体间协调训练和单侧肢体内协调训练,详细阐述了虚拟现实、多感官传感、图像投影、康复机器人、生物反馈电刺激等康复技术在上肢协调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并对训练效果进行总结。最后对未来上肢协调训练康复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季顺欣[9](2016)在《基于古代文献的中医骨伤诊疗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2013CB532004)子课题“中医骨伤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研究”(2013CB532004-2-3)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基于中医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进展与成果,以逻辑思维为主导,遵循“集成”“归真”和“纳新”的原则,采用文献学、诠释学、术语学及理论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古代骨伤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提取中医骨伤诊疗理论的基本概念,明确概念内涵,确立中医骨伤诊疗理论概念体系,探究中医骨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搭建中医骨伤诊疗理论框架结构。从而,为完成国家973项目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能为骨伤科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首先确定研究书目并且制定中医骨伤诊疗理论基本概念的筛选原则与方法。其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中医骨伤理论体系的规律与本质,既从历史进程的角度研究理论概念的源流演变,又从空间定位的角度钻研同时代的医家在讨论相同概念的学术见解,从而全面提炼出中医骨伤理论概念。共梳理总结出中医骨伤诊疗理论概念402条,参照《中医大辞典》《中医药学名词》和全国高等院校《中医骨伤科学》教材等现代研究成果,选取有代表性的、较早出现的或出现频率较高的概念为正名,其余为异名,共收集病因概念89条(正名30条,异名59条)、病机概念75条(正名41条,异名34条)、病名病证概念159条(正名93条,异名66条)、治则治法概念79条。概念的释义是对该概念的定义,以《中医大辞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为准。概念未见于辞书者,依据上下文义,拟定概念释义。用例部分选取该概念正名和异名首见于古籍中的例句,明确概念的源头,同时酌情选用体现概念发展的例句。病因、病机、病名病证和治则治法概念体系由若干不同层次分属的概念组成,每一概念词条下有异名、释义、用例条目,力求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中医骨伤诊疗理论概念体系。围绕因机证治,按照时间顺序,自上而下系统梳理并深入探讨从秦汉到明清时期的中医骨伤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源流。认为战国至秦汉间是骨伤科诊疗理论的初步形成期,为后世医家重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以及损伤后的气血病机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骨伤科临床医学的兴起阶段,该时期出现了专治创伤疾病的“折伤医”。隋唐时期是骨伤科的形成时期,出现了第一部骨伤科专着以及系统阐述其病因证候学专着,该时期将伤损疾病分为“外损”和“内伤”两类。宋金元时期是骨伤科成长的时期,此时骨伤科诊疗理论更加丰富,伤损后的症状描述更为详细,将骨折和关节脱位归纳为“六出臼”和“四折骨”。明清是骨伤科发展的时期,该时期强调伤损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出现了我国第一部伤科内伤专着。关于中医骨伤的病因,自古以来较为明确,多来自于外力作用,即为金疮、坠堕、跌磕、压迮、击打、挫闪。此外,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情志不畅或劳倦所伤会影响脏腑功能,加重伤损后的病情变化。外力作用于人体导致骨断、筋伤必然会累及气血,引起气血病变,而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经络能够联系并濡养全身的皮肉、筋骨,同时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故局部皮肉、筋骨的损害会伤及气血、脏腑、经络。因此,中医骨伤病机主要分为伤及气血、犯伤五脏及内动经络三大类。中医骨伤病名病证主要包括骨折、筋伤、筋骨俱伤、脱臼、跌闪伤、金疮及内伤杂证。中医骨伤治则分为骨折筋伤治则、脱臼治则、跌打损伤治则、金疮治则及伤损内证治则,主要包括散瘀血、止疼痛、续筋骨、通经络、和肝补肾、调补脾气等。骨伤科治法除了用药外,还有外治法、隔纸灸法、雷火针法等治法。系统梳理了我国古代中医骨伤文献既有的理论框架,发现《外台秘要》《圣济总录》《世医得效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中的骨伤诊疗理论框架最具有代表性。《外台秘要》将骨伤疾病框架与骨伤方证框架整合在一起,《圣济总录》对骨伤理论阐述较为详备,因、机、证、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世医得效方》首次将骨伤科疾病总结为“手(脚)六出臼四折骨”,《正体类要》确立了从内治伤的诊疗理论框架。《伤科汇纂》主要从病因学角度将损伤类疾病分成金刃伤、箭镞伤、磁锋伤、签刺伤、坠堕伤、跌磕伤、挫闪伤、压迮伤、铁器伤、砖石伤、木器伤11大类,再以病机结合病证、提出相应治则为其细类,并附诸多相关治法方药为其框架填充内容,这种因机证治的诊疗理论框架模式既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也是对后世医家的启迪。通过对中医骨伤共性的、实用性的、代表性的诊疗理论加以分析、比较、提炼与集成,结合论文对中医骨伤病因、病机、病名病证、治法治则等方面的概念梳理,以瘀血内停和亡血过多为总纲,以气血辨证为主,同时结合八纲辨证,以出现频次较多并且因机证治完备的诊疗理论搭建中医骨伤外伤病框架和内伤病框架。外伤病诊疗理论框架主要以伤折、闪伤、金疮、脱臼所致气血瘀滞、出血或亡血过多为纲目,采用整骨续筋、导气行血、止血定痛等治则进行治疗。内伤病诊疗理论框架主要以恶血留内、血虚或血脱、气血亏虚所致病证为纲目,采用活血化瘀、补气养血、兼以滋阴、健壮脾胃、疏肝理气等治则进行治疗。初步构建了中医骨伤共性诊疗理论的框架结构,以期能为骨伤科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
刘吉星[10](2016)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移植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交通事故、生产事故、自然灾害等常见原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部分患者残留肢体残疾、严重者甚至发生死亡,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和财产安全。由于神经细胞毁损后自身欠缺再生能力,创伤性脑损伤后的多数幸存者中会出现神经功能的不全或缺失,从而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庞大的负担。神经功能的保护和修复作为创伤性脑损伤后临床治疗中的关键所在,一直以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伤后出现的神经功能障碍尚无特异性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需要我们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目前困窘的局面。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自身修复的局限性,人们发现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后所进行的治疗作用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目前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研究已日趋成熟,尝试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脑损伤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研究中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入手,在体外对神经干细胞进行标记、鉴定,研究其增殖能力及诱导分化后的表型特点。在此基础上将体外标记好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模型鼠脑内,观察神经干细胞在宿主脑内的分布、迁移和分化,从形态结构和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来评估细胞移植治疗的修复作用,为脑外伤的治疗探索新途径并提供理论佐证。研究内容:1.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的鉴定及诱导分化后的表型特征方法:取1-2d新生昆明小鼠,机械分离海马、嗅球组织,并提取其中的细胞。体外筛选培养3周后,选取稳定悬浮的细胞进行BrdU标记,进行抗BrdU+Nestin+Hochest33258免疫荧光复合染色鉴定所培养细胞的类型。体外诱导促使神经干细胞发生贴壁、分化,对分化产生的子代细胞进行抗BrdU、β-TubulinⅢ、GFAP、Hochest33258免疫荧光复合染色确定分化表型。2.创伤性脑损伤后移植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方法:采取改良的Feeney氏自由落体法撞击构建所需的实验动物模型,建模后1d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分别在移植当天(移植后0d)、移植后3d、移植后7d、移植后14d、移植后21d进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NSS)评分及疲劳转棒测试,移植后7d、21d进行抗Brdu、Nestin、GFAP、β-TubulinⅢ免疫荧光染色。结果:1.从新生鼠海马及嗅球组织提取得到的细胞经连续传代培养后可形成稳定悬浮的类球形桑葚状细胞团,且抗BrdU+Nestin+Hochest33258免疫荧光复合染色均呈阳性。所提取的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后可产生(抗BrdU+β-TubulinⅢ+Hochest33258)阳性、(抗BrdU+GFAP)阳性的子代细胞。2.移植后7d、14d、21d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NSS评分分别为(10.22±1.42、7.44±1.17、6.22±1.06),对照组的NSS评分分别为(12.44±2.01、9.44±1.91、7.33±1.63),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NS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后14d、21d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疲劳转棒时间分别为(274.21±4.34s、292.88±4.53s),对照组的疲劳转棒时间分别为(244.32±9.55s、250.48±10.87s),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疲劳转棒时间长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后7d脑组织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BrdU/Nestin双阳性细胞局限于移植进针的“隧道”,移植后21d脑组织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在脑损伤区域及周围发现BrdU/GFAP双阳性细胞及BrdU/β-TubulinⅢ双阳性细胞。结论:1.新生鼠海马、嗅球的组织中含有丰富的神经干细胞来源,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能够进行自我更新、增殖,在传代培养的过程中多个单细胞聚拢抱团趋向于形成稳定悬浮的神经球,经体外诱导分化后可见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等细胞表型。2.部分神经干细胞移植入宿主脑内后能够存活、迁移并在受损区域发生分化形成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在创伤性脑损伤后一定的时间窗内能够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改善。总之,移植的外源性神经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其长远的疗效及具体的治疗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医用生物力学》2004年第19卷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用生物力学》2004年第19卷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活血散与金匮肾气方三伏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一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认识及疗法综述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分型 |
3 治疗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膝骨关节炎的西医疗法综述 |
1 非手术疗法 |
2 手术疗法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前言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病例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对照方法 |
2.3 试验材料 |
2.4 治疗方法 |
2.5 随访计划 |
2.6 观察指标 |
2.7 安全性指标 |
2.8 疗效观察指标 |
2.9 疗效判断 |
2.10 不良事件的记录 |
2.11 全性评价 |
2.12 依从性评价 |
2.13 脱落病例处理 |
2.14 数据的统计学学处理 |
3.研究结果 |
3.1 基本资料 |
3.2 疗效评价 |
3.3 安全性评价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文献综述 |
1.1 传统医学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的认识 |
1.2.1 颅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病因病理 |
1.2.2 颅脑外伤后综合征中颈性眩晕及头痛的发生机制 |
1.2.3 临床表现 |
1.3 诊断 |
1.3.1 PTBS的诊断 |
1.3.2 临床检查方法 |
1.4 治疗 |
1.4.1 西医药物疗法 |
1.4.2 中医药疗法 |
1.4.3 针灸推拿疗法 |
1.4.4 经络穴位刺激疗法 |
1.4.5 高压氧疗法 |
1.4.6 心理疗法 |
1.5 小结 |
第二部分 脑外伤后综合征与颈椎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临床资料分析 |
2.3.1 一般资料 |
2.3.2 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2.5 研究结论 |
2.6 讨论 |
第三部分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脑外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2.1 研究对象来源 |
3.2.2 研究对象选择 |
3.3 研究方法 |
3.3.1 随机分组 |
3.3.2 治疗方法 |
3.3.3 观察项目与指标 |
3.3.4 临床疗效评价 |
3.3.5 不良反应及处理 |
3.3.6 统计学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3.4.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
3.4.2 一般资料分析 |
3.4.3 研究结果 |
3.5 不良反应情况统计 |
3.6 结论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脑外伤后综合征与颈椎相关性的解剖学基础 |
4.2 关于脊椎病因治疗学 |
4.3 龙氏正骨手法及优势 |
4.4 推拿手法治疗的机制及作用 |
4.5 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
4.6 对于脑外伤后综合征与颈椎损伤相关性分析结论 |
4.6.1 颅脑外伤伴发颈椎损伤的必然性 |
4.6.2 TVBI直接影响脑干和人脑边缘系统之机能 |
4.6.3 脑源性与颈源性致病性因素互为影响且相关 |
4.6.4 颅颈兼治的治则意义 |
4.6.5 关于颅脑-颈椎损伤后综合征的结论的临床意义 |
4.7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颈肩臂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颈肩臂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中止试验标准 |
1.6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随机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参与数量分析 |
3.2 治疗结果 |
3.3 结论 |
4 讨论 |
4.1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4.2 证候分析 |
4.3 治疗手法分析 |
4.4 疗效分析 |
4.5 颈椎牵引分析 |
4.6 牵引与推拿的比较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
附表二 |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
1 祖国医学的认识 |
1.1 病因 |
1.2 病机 |
2 现代医学的认识 |
2.1 颈椎内外力学平衡失调 |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生理病理 |
2.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
2.4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3 诊断 |
4 治疗 |
4.1 保守治疗 |
4.2 手术治疗 |
5 预防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基于精细脉象的体肺循环多元同步检测与定量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心血管循环系统解剖结构与生理指标 |
§1.2.1 人体心脏结构 |
§1.2.2 心脏功能及其物理特性 |
§1.2.3 体、肺循环系统与心动周期 |
§1.3 脉搏波特性、临床意义和检测点 |
§1.3.1 人体脉象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
§1.3.2 脉搏波特性及其检测点 |
§1.4 中西医脉象检测技术的发展 |
§1.4.1 心功能有创检测技术 |
§1.4.2 心功能无创检测与分析技术 |
§1.4.3 国内外现有心功能无创检测仪器的对比分析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5.1 论文研究内容及成果 |
§1.5.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心功能多元同步定量分析的动力学理论基础 |
§2.1 心血管血流动力学模型 |
§2.2 动脉血管的电路模型 |
§2.3 左心室运动功能的数学描述 |
§2.3.1 心室体积变量方程 |
§2.3.2 心室压力信号输出方程 |
§2.3.3 心肌力、收缩速度与负荷的函数关系 |
§2.3.4 心室压力、流量、容量的函数关系 |
§2.3.5 心室能量、压力、时间的函数关系 |
§2.3.6.心肌力、心室能量诸要素的函数关系 |
§2.4 参数的生理意义 |
§2.4.1 心搏血量(SV,StorkeVolume) |
§2.4.2 心率(HR,HeartRate) |
§2.4.3 心输出量(CO,CardialOutput) |
§2.4.4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DV,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Volume) |
§2.4.5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DP,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 |
§2.4.6 射流压力时间常数(EPC,EjectivePressureTime-Constant) |
§2.4.7 心肌变率系数(MIC,MyocardimInotropicCoefficiency) |
§2.4.8 左心室功率(LWR,Left-VentricularWorkRate) |
§2.4.9 心肌耗氧量(MVO,MyocardimVolumeofOxygen) |
§2.4.10 心肌缺血阈值(NIT,CosumeIschemicThreshold) |
§2.4.11 左心室负荷及动脉压力 |
§2.4.12 系统有效循血容量、总阻抗及动脉流输运常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静脉系统脉象信号波建模与特性分析研究 |
§3.1 静脉血管的模拟电路模型 |
§3.2 右"三脉球"静脉波的波形定义 |
§3.3 静脉波的归一化处理 |
§3.4 静脉波分段波形参数定义 |
§3.4.1 静脉波三段的持续时间(Ta,Tc,Tv) |
§3.4.2 各波段的H1/H2与|H1-H2| |
§3.4.3 静脉最大幅值(MaxH) |
§3.4.4 各波段的|T1-T2| |
§3.5 由高斯函数表征各分段静脉波波形的分析 |
§3.6 静脉波波形参数的生理意义 |
§3.6.1 典型心脉特征曲线 |
§3.6.2 "三脉球"静脉波与心动时相的对照分析 |
§3.6.3 静脉波波形特征的生理内涵 |
§3.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非接触式"三脉球"脉象检测传感器研究 |
§4.1 常见脉象传感器概况 |
§4.1.1 压力传感器 |
§4.1.2 光电式脉搏传感器 |
§4.1.3 脉搏声传感器 |
§4.1.4 超声多普勒技术 |
§4.2 "三脉球"脉象检测 |
§4.3 激光"三脉球"脉象非接触式检测系统研究 |
§4.3.1 激光对皮肤组织的作用及安全性 |
§4.3.2 三角法一维激光法脉象的测量 |
§4.3.3 激光多普勒三维脉象的测量方案 |
§4.3.4 抗呼吸干扰的差分式激光"三脉球"脉象探测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多元同步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 |
§5.1 前端电路总体设计 |
§5.2 多元信号放大与滤波 |
§5.2.1 心电信号的前端处理电路 |
§5.2.2 心音信号前端处理电路 |
§5.2.3 动静脉信号前端处理电路 |
§5.2.4 多元信号放大板实物照片 |
§5.2.5 多元信号放大板输出的实际信号 |
§5.3 多元信号同步采集与控制 |
§5.3.1 数据采集模块 |
§5.3.2 CPLD模块 |
§5.3.3 ARM控制部分 |
§5.3.4 DSP处理部分 |
§5.3.5 数据共享与交换 |
§5.3.6 电源管理模块 |
§5.3.7 多元采集与控制硬件PCB板制作 |
§5.4 系统软件设计 |
§5.4.1 总体数据处理流程 |
§5.4.2 Linux内核的裁减与配置 |
§5.4.3 A/D采集 |
§5.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动、静脉脉象信号分析技术研究 |
§6.1 典型脉搏信号特征定位点 |
§6.2 脉象特征点自动定位的传统方法 |
§6.3 利用小波模极大值点相对关系实现定位的新方法 |
§6.4 基于小波的脉象信号降噪 |
§6.4.1 小波降噪模型 |
§6.4.2 小波降噪过程 |
§6.4.3 小波降噪阈值设定 |
§6.4.4 硬阈值和软阈值 |
§6.4.5 降噪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体肺循环多元同步检测与定量分析的实验验证 |
§7.1 验证性测量系统的建立 |
§7.1.1 验证系统总体结构 |
§7.1.2 操作步骤与软件处理流程 |
§7.1.3 输出的医学参数 |
§7.2 动物实验及临床金标准比对方法 |
§7.3 软件操作实例 |
§7.4 实测体检检测报告 |
§7.5 激光法脉象非接触检测探索性实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1 查新报告 |
附录2 部分金标准检测对照 |
作者简历及在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海上医院医疗环境评价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课题目的和意义 |
1.2.文献综述 |
1.2.1.海上医疗卫生学的发展[11-14] |
1.2.2.国内外海上医院研究现状 |
1.2.3.关于低层高医疗舱室的气流组织 |
1.2.4.关于隔离病房的研究 |
1.2.5.关于人体活动对医疗环境影响的研究与模拟 |
1.2.6.关于海上外扰对医院环境的影响 |
1.3.课题研究内容与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数值模拟方法及验证 |
2.1 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 |
2.2 CFD模拟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1 网格数 |
2.2.2 离散方法和离散格式 |
2.2.3 数值算法 |
2.2.4 湍流方程 |
2.2.5 边界条件设置 |
2.3 数值模拟的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低层高舱室气流分布 |
3.1 陆上建筑房间高度的定义与确定方法[1,2,3] |
3.1.1 与人体活动及舒适相关的因素 |
3.1.2 与建筑经济效益相关的因素 |
3.2 海上医院的舱室净高 |
3.3 层高对空间气流分布的影响 |
3.3.1 层高对室内流型的影响 |
3.3.2.层高对室内呼吸带空气品质的影响 |
3.4.船上低层高医疗空间的送风口 |
3.5.高宽比对医疗科室气流分布的影响 |
3.6.低层高空间的通风量选取方法 |
3.7.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隔离病房的通风控制 |
4.1 隔离措施的发展 |
4.1.1 早期的隔离措施 |
4.1.2 CDC隔离措施 |
4.1.3 全面性防护措施(Universal Precautions) |
4.1.4 身体物质隔离措施(Body Substance Isolation) |
4.1.5 HICPAC医院隔离防护措施 |
4.2 空气传染隔离病房的工程控制措施及根据 |
4.2.1 空气传染隔离病房的工程控制措施 |
4.2.2 空气传染隔离病房工程控制的依据 |
4.3 隔离病房中病人呼吸方式对传播的影响 |
4.4 隔离病房气流控制的原则 |
4.4.1 定向性原则 |
4.4.2 有效性原则 |
4.4.3 舒适性原则 |
4.5 隔离病房的评价指标 |
4.5.1 排污效率 |
4.5.2 无量纲浓度 |
4.5.3 污染物年龄(age of contaminant) |
4.5.4 局部吹风不满意率(percentage of people draft dissatisfaction)[55] |
4.6.海上医院船隔离病房的气流设计 |
4.6.1 单病床隔离病房 |
4.6.2 多病床隔离病房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医院环境中的钝体绕流与污染控制 |
5.1 钝体绕流的研究现状 |
5.1.1 医院环境中的钝体绕流现象 |
5.1.2 流体力学领域的钝体绕流研究现状[8] |
5.2 医院环境中的设备绕流 |
5.3 医院环境中的人体绕流 |
5.4 动态绕流问题的处理方法 |
5.4.1 动态绕流问题的特殊性 |
5.4.2 动网格的原理 |
5.4.3 动网格守恒方程及边界控制 |
5.5 动态人体绕流的数值模型 |
5.5.1 动态人体模型的简化 |
5.5.2 动态绕流中人体周边空气对流分析 |
5.5.3 动态人体绕流的数值计算模型 |
5.6 人行走对室内流场影响的分析 |
5.6.1 行走时人对气流扰动的主导方向及起停过程分析 |
5.6.2 行走速度对室内流场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海上外扰对医院船关键医疗科室的影响 |
6.1 海上外扰及其特点 |
6.1.1 温度变化 |
6.1.2 风[6] |
6.1.3 海浪与海流 |
6.2 外扰对环境控制的影响 |
6.2.1 特殊天气情况下温度波动对室内环境控制的影响 |
6.2.2 外界风扰对医院通风的影响 |
6.2.3 摇荡对医院环境控制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海上医院污染控制与舱室环境安全 |
7.1.污染控制 |
7.1.1.食品污染 |
7.1.2.供水污染 |
7.1.3.空气污染 |
7.1.4.污染物排放 |
7.1.5.施工污染控制 |
7.2.舱室环境安全 |
7.2.1.火灾[13] |
7.2.2.“三防” |
7.3.人-机-环境 |
7.4.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基于工业设计思想的航空安全实验假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军用仿真技术简介 |
1.2 航空救生技术 |
1.2.1 弹射救生技术 |
1.2.2 空投救生技术 |
1.3 航空安全假人简介 |
1.3.1 安全假人的应用 |
1.3.2 安全假人的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对象的介绍和意义 |
1.4.1 弹射安全实验假人和伞兵假人 |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课题工作简介 |
1.5.1 设计思想简介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设计思想 |
2.1 工业设计思想 |
2.1.1 工业设计的定义 |
2.1.1.1 传统工业设计 |
2.1.1.2 现代工业设计 |
2.1.1.3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
2.1.2 安全实验假人的设计程序 |
2.1.2.1 开始准备阶段 |
2.1.2.2 发展阶段 |
2.1.2.3 评价与实施阶段 |
2.1.2.4 市场反馈阶段 |
2.2 人机工程学分析 |
2.2.1 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
2.2.2 人机工程学内容 |
2.2.3 安全假人的人机工程分析 |
2.3 仿生学分析 |
2.3.1 仿生学定义和内容 |
2.3.2 仿生机械学 |
2.3.3 安全假人的仿生设计 |
2.3.4 仿生材料学 |
2.4 人体生物力学分析 |
3. 设计研究内容与过程 |
3.1 人体参数测量与设计 |
3.1.1 人体参数 |
3.1.2 人体尺寸的测量 |
3.1.3 假人人体参数的确定 |
3.2 弹射假人的骨架设计 |
3.2.1 人体骨骼 |
3.2.2 人体关节 |
3.2.3 弹射假人骨架模型的建立 |
3.3 弹射安全假人的皮肤设计 |
3.3.1 皮肤的整体设计 |
3.3.2 皮肤的各环节的设计 |
3.3.3 假人的静态和动态的匹配 |
3.4 皮肤的生产与改进 |
3.4.1 皮肤的模具制作与生产 |
3.4.2 皮肤实际中的改进 |
3.5 伞兵假人的设计 |
4.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假人设计中的应用 |
4.1 计算机辅助设计介绍 |
4.2 三维建模技术 |
4.2.1 Solidworks的功能简介 |
4 2.2 3DS max的功能简介 |
4.3 假人三维模型的建立 |
4.3.1 伞兵假人骨架建模型 |
4.3.2 弹射假人的皮肤建模 |
4.4 快速成型技术简介与应用 |
4.4.1 快速成型技术简介 |
4.4.2 快速成型的基本原理 |
4.4.3 快速成型技术的意义与展望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7)颈部挥鞭伤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颈部挥鞭伤模拟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动物 |
实验药品及器材 |
动物伤情观察方法 |
行为学观测 |
诱发电位检测 |
大体观察 |
光镜检测 |
颈部挥鞭伤仿真发生装置 |
结果 |
颈部挥鞭伤仿真发生装置 |
动物伤情实验结果 |
行为学观测 |
诱发电位检测 |
大体观察 |
组织病理光镜检测 |
MRI辅助观察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8)上肢协调功能障碍康复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双侧肢体间协调训练 |
2.1 基于虚拟技术双侧协调训练 |
2.2 基于多感官传感技术双侧协调训练 |
3 单侧肢体内协调训练 |
3.1 基于图像投影技术单侧协调训练 |
3.2 基于复合技术康复机器人单侧协调训练 |
3.3 基于生物反馈电刺激技术单侧协调训练 |
4 结论 |
(9)基于古代文献的中医骨伤诊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骨伤诊疗理论基本概念研究 |
1 中医骨伤病因概念及概念体系 |
1.1 中医骨伤病因概念 |
1.2 中医骨伤病因概念体系 |
2 中医骨伤病机概念及概念体系 |
2.1 中医骨伤病机概念 |
2.2 中医骨伤病机概念体系 |
3 中医骨伤病名病证概念及概念体系 |
3.1 中医骨伤病名病证概念 |
3.2 中医骨伤病名病证概念体系 |
4 中医骨伤治则治法概念及概念体系 |
4.1 中医骨伤治则与治法概念 |
4.2 中医骨伤治则与治法概念体系 |
第二部分 中医骨伤诊疗理论形成与发展研究 |
1 骨伤诊疗理论的初步形成(战国、秦汉,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 |
1.1 《五十二病方》收载最早的治伤诸方 |
1.2 《黄帝内经》奠定中医骨伤诊疗理论基础 |
1.3 《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论治骨伤疾患 |
2 骨伤临床医学的兴起(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
2.1 《脉经》系统阐释创伤后脉象 |
2.2 《肘后备急方》首载小夹板外固定术和下颌关节脱位 |
3 骨伤诊疗理论的形成(隋、唐、五代十国,公元 581~960年) |
3.1 《诸病源候论》首次全面系统阐述骨伤的病因病机与症候 |
3.2 《备急千金要方》阐释诸般伤损的理法方药 |
3.3 《外台秘要》将伤损疾病分外损和内伤两类 |
3.4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首次专门阐述骨伤的治法方药 |
4 骨伤诊疗理论的完善(宋、金、元,公元960年~1368年) |
4.1 《太平圣惠方》广泛收集治伤诸方 |
4.2 《圣济总录》首次全面阐释骨伤病的因机证治 |
4.3 《医说》收载相关史书中的骨伤病案 |
4.4 《永类钤方》收录骨伤疾患的证治方论 |
4.5 《世医得效方》将骨折和关节脱位归纳为“六出臼”和“四折骨” |
5 骨伤诊疗理论的发展(明、清,公元1368年~1911年) |
5.1 《普济方》较为全面收载治伤方论 |
5.2 《跌损妙方》创立“血头行走穴道”治伤理论 |
5.3 《正体类要》专门系统阐释骨伤内治大法 |
5.4 《证治准绳·疡医》主张从血论治伤损证 |
5.5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提出正骨八法 |
5.6 《杂病源流犀烛》系统阐述跌扑闪挫和金疮的源流 |
5.7 《伤科补要》分则阐述不同部位的骨折脱臼与内伤 |
5.8 《伤科汇篆》从病因学角度对损伤类疾病进行分类而治伤 |
5.9 《跌打损伤回生集》主张灵活运用活血之法而治伤 |
5.10 其它医书中关于骨伤的诊治理论 |
第三部分 中医骨伤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研究 |
1 历代医学着作中对中医骨伤诊疗理论的认识 |
1.1 中医骨伤病因的认识理论 |
1.2 中医骨伤病机的认识理论 |
1.3 中医骨伤病名病证的认识理论 |
1.4 中医骨伤病治则与治法的认识理论 |
2 历代医学着作中对中医骨伤既有理论框架的梳理 |
3 中医骨伤诊疗理论框架的搭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查新报告 |
(10)创伤性脑损伤后移植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表型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代神经干细胞的提取及体外培养 |
2.2.2 神经干细胞传代培养 |
2.2.3 神经干细胞体外标记、染色鉴定 |
2.2.4 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及其分化表型的鉴定 |
2.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NSCs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
3.2 NSCs的染色鉴定 |
3.3 正在分化过程中的神经球及其染色 |
3.4 NSCs的分化表型及鉴定 |
3.4.1 NSCs的分化表型 |
3.4.2 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染色鉴定 |
3.4.3 NSCs向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的染色鉴定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创伤性脑损伤后移植神经干细胞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1.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构建TBI模型及神经干细胞的移植 |
2.2.2 神经功能损害评分 |
2.2.3 疲劳转棒测试 |
2.2.4 免疫荧光染色 |
2.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TBI模型的构建 |
3.2 神经行为功能评分 |
3.3 疲劳转棒时间 |
3.4 免疫荧光染色 |
3.4.1 外源性NSCs在宿主脑内的存活 |
3.4.2 外源性NSCs在宿主脑内的迁移、分化 |
4 讨论 |
第三章 结论与不足 |
1 结论 |
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医用生物力学》2004年第19卷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活血散与金匮肾气方三伏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D]. 灰形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2]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罗贵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3]颈肩臂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D]. 黄东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3)
- [4]基于精细脉象的体肺循环多元同步检测与定量分析的研究[D]. 张珣. 浙江大学, 2008(06)
- [5]海上医院医疗环境评价与控制[D]. 唐喜庆. 同济大学, 2007(06)
- [6]基于工业设计思想的航空安全实验假人的研究[D]. 王刚. 四川大学, 2006(03)
- [7]颈部挥鞭伤模拟实验研究[D]. 唐禾. 第三军医大学, 2004(01)
- [8]上肢协调功能障碍康复技术研究进展[J]. 张瑞青,邹任玲.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9(04)
- [9]基于古代文献的中医骨伤诊疗理论研究[D]. 季顺欣.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1)
- [10]创伤性脑损伤后移植神经干细胞的研究[D]. 刘吉星. 兰州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