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思路创新开拓爱国卫生新路──苏州市举办第二次爱国卫生论文评审交流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吕璐[1](2020)在《中外舞蹈交流与传播史上的舞蹈实验室 ——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文中指出吴晓邦,中国近现当代舞蹈艺术的奠基者,中外舞蹈交流与传播史上的践行者。20世纪50年代,他创办了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下文统一简称“天马”),进而将其留日期间学到的舞蹈理念和方法,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都融入了工作室的教学、创作与研究之中,由此为中国舞蹈历史书写了重要的篇章。本论文从舞蹈交流与传播的视角出发,从梳理史料、采访当事人入手,研究中国舞蹈史上这个独特的“天马”现象,并通过洞察其诞生的社会环境和吴晓邦的前置动态,分析其机制、教学、创作和科研相互作用的重大意义,阐释其对学员们后续发展的深远影响,剖析其在政治、艺术、商业这三种属性中寻找平衡的尝试,揭示其在文艺政策与舞蹈生态的大环境下,高度尊重“乐舞一体”传统,并探索“古曲新舞”创作过程中的独特价值,最终归纳与总结其对于中国舞蹈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本篇论文分三章。第一章:从中外舞蹈交流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阐释“天马”在其中的输入与输出环节,梳理“天马”的身体传播对中国舞蹈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社会背景、文艺现状对吴晓邦此前新舞蹈创作的影响,揭示“天马”在那个特定时代的价值与意义。第二章:梳理“天马”时期的舞蹈旅行史料,第一节从它作为中直院团的体制性质出发,分析其企业化的探索。第二节从“以舞育人”的教育思想出发,分析吴晓邦的综合性舞蹈教育理念及其实施状况。第三节从“以舞警世”的创作理念出发,分析吴晓邦舞蹈创作的实验性探索。第四节从“以舞索史”的研究方法出发,分析“天马”和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下文统一简称“舞研会”)一道开展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第三章:阐释“天马”的后续、性质及当代价值,包括吴晓邦的舞路转折和“天马”学员的各路发展,总结其在政治、艺术和商业这三个方面的境遇,揭示“天马”对文艺政策、舞蹈生态、舞蹈与音乐关系、舞蹈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启示,最后从中外舞蹈交流与传播的意义与价值上进行归纳与总结。
金雪[2](2020)在《关于《新时代党支部工作常用公文范例实用手册》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全面从严治党,必然在提高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上有所体现。党支部工作公文的写作与处理,是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落细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现阶段,还未有以朝鲜语编撰的比较完整的党支部常用公文体系的书籍。在朝鲜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里年纪比较大的党务工作者的汉语能力、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在参考以汉语撰写的公文书,掌握并熟练地运用党支部常用公文写作方面存在着困难。译者选择翻译项目作为硕士学位论文,以欧阳旭辉所着的“新时代党建工作实务与创新”系列丛书当中的《新时代党支部工作常用公文范例实用手册》为文本进行了汉朝翻译实践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翻译实践报告。该书依据党和国家最新公文法规的规范要求,紧密结合党支部公文处理工作实际,将党支部常用公文统一进行归类,共分6章,列举49种常用公文范例,力争展现一个完整的党支部常用公文体系,涵盖党支部常用公文的主要部分。同时,对公文写作概念、注意事项、特点、要求和方法进行详细深入的介绍,并精心选取例文,大大方便了党支部公文初学者的学习和使用。译者翻译整本书,全文近9万5千字,译成朝鲜语12万4千余字,目前尚无朝鲜语译本。译文的目标读者是朝鲜族地区汉语能力、文化知识相对薄弱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和各级党政机关、基层党组织里需要用朝鲜语撰写公文的党务工作者。译者选择这部作品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这些党务工作者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在优化思维素质、政治素质和提高岗位工作能力上,提供有益帮助。本翻译实践报告的主要对翻译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该翻译实践报告由五个部分组成。在第一章,译者阐述了翻译这部作品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是翻译项目概述部分,其中包括翻译项目材料的介绍、作者简介与作品介绍。第三章里,对翻译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分为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第四章是翻译案例分析,这部分是翻译实践报告的重要内容,译者从中国特色词汇、句子的处理方面,根据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找出代表性的例子,采取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译例分析。最后,第五章是对该翻译实践报告的总结,阐述了翻译项目整个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对自身翻译能力和翻译理论学习等方面做出了总结。译者通过本次翻译项目的准备,在翻译能力上有所提高,也深深体会到了翻译的艰苦,也意识到自己仍有不足之处,还需要长久的磨练。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译者会更加谦逊好学,不断提升翻译能力,努力成为一名输入量足,输出能力强的优秀翻译者。
季嫣然[3](2018)在《苏州水文化对城市形象塑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区域竞争愈演愈烈,城市作为区域间的主体,它的竞争力就代表着区域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莫过于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这是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的研究有利于创建品牌城市,加速城市全方位发展。本论文选取苏州作为研究对象,苏州的水文化是其城市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今天的苏州。要研究苏州城市形象,找到提升城市形象的方法就必须从苏州城市文化中最重要的水文化入手,了解苏州从古至今水文化的演变和建设,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水文化建设,并探讨苏州城市形象、城市文化与水文化之间的关系,点出苏州城市新形象,且从中总结出苏州水文化建设的经验,对其他城市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最后从同样是水城的威尼斯文化发展道路中,比较苏、威两座城市在文化上水性特征的异同,探寻威尼斯如何通过水文化来提升自身形象,给苏州未来的城市形象发展找到可供借鉴的方式。本文力图从苏州的历史发展、哲学意蕴、水文化实践以及城市形象的认识出发,对现代苏州水文化进行了解析论述,结合具体时间实例做出具体的经验总结,有其现实意义。将水文化与城市形象联系起来的研究并不算很多,本研究致力于丰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对水文化研究和城市形象研究做出一份贡献。
罗超[4](2017)在《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文中提出美国内战后,南部经历了短暂温和的“约翰逊重建”,它实质上是林肯重建政策的延续。在“林肯之死”与“孟菲斯骚乱”后,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激进重建随之而来。作为“去南部邦联化”的国会重建,它加剧了南部民众对代表黑人利益的共和党政权的抵制,使得本在襁褓中的“失去事业”(Lost Cause)迅速发展,为建立种族隔离制度铺平道路。南部的集体记忆形成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865年到1898年。其中,第一阶段又可以划分成两时期,第一时期从1865至1884年,称为南部内战记忆的分裂期,从“南部重葬运动”的兴起到罗伯特·李塑像在新奥尔良的落成。第二时期从1884至1898年,称为实现南部内战记忆统一的时期,以“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与“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的建立为终点。第二阶段是从1898年到1914年,即是“失去事业”要义被北方民众广泛接受的阶段。南部白人社会精英虽在1877年完成了“政治救赎”,但至1884年前,他们的集体记忆依旧是分裂的。南部城镇的纪念与扫墓活动虽繁多,但在组织过程中,均存在各自为政,领导不统一且目标混乱的问题。为募集活动经费,满足会员的诉求,扩大其影响力,纪念组织、妇女团体与老兵协会常常口诛笔伐,内讧不断。至1870年代末,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依旧凌乱,具有低调悲伤、去政治化的特征。不同于1860年代的“仇恨记忆期”,1870年代是老兵记忆的“休眠期”,很多老兵忙于生计,无暇内战记忆的讨论,尽管存在少数前高级军官整理战地记忆的情况。从1880年代开始,随着商业文化与煽情思想在美国流行,南北老兵开始举行各种战场旧址重聚活动。同时,在《世纪》等期刊的推动下,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内战记忆民主化与商业化的浪潮。此外,南部在战后废除了奴隶制,但无法改变单一农作物的经济模式。这种情况使南部更依赖于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在“新南部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经济矛盾性的缩影。然而,这种地区差异却有利于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朝着继往开来,服务全美工业建设大局的方向转变。直至美西战争前,南部勉强实现了集体记忆的统一,但在与北部老兵在实现“文化和解”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尽管北方年轻一代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失去事业”的要义。随着美西战争的爆发,参军潮与爱国主义思想加速了和解进程。1913年,为共同纪念葛底斯堡战役爆发50周年,南北老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内战纪念活动,通过威尔逊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将南北和解的进程推向顶峰。随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上映,北方老兵从文化上最终承认了南部奋斗已久的“失去事业”。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抹去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为代价。随着一战的爆发,非裔美国人再次获得千载难逢的觉醒契机。通过与法属非洲士兵的并肩作战与思想交流,非裔美国人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与被抹去的战争集体记忆。一战后,非裔美国人走向了民权斗争的国际化之路。当然,这条国际化道路是漫长而艰险的。
刘小钧[5](2016)在《社会建设背景下城市社区善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为依据,将城市社区治理置于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兼顾微观视角,阐述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特征、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厘清城市社区“管理—治理—善治”的发展过程,揭示我国社区治理的内在发展规律,即“社区服务业—基层民主政治—社区生活共同体—和谐社区—社会建设”的变迁轨迹。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社区治理内容不断完善和充实,治理的手段和载体更加多样化,体现了城市社区治理从低级向高级、从单一治理向全面推进的发展态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从国家战略层面充分重视社区治理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作用,既从民主政治的维度推进社区治理,强调社区治理的权力与权利互动关系,又从社会建设的维度去推进社区建设,强调社区建设的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使社区建设具有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双重背景和双重属性,扩展了社区建设的内容要素和理论容量。党的十八大从社会建设的角度对社区建设进行了阐述和论证,突出社会建设背景下社区治理的公平正义取向,更加强调社区建设对维护和发展群众根本权益的作用,更加注重社区建设在实现共享发展成果中的功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成为社区建设的最新价值追求,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提出了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新论断、新要求,强调基层治理法治化在法治国家中的基础性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创造性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于我国当下社区建设与治理乃至社会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有助于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厚植社区治理优势,促进社会建设背景下城市社区善治建设。现有关于城市社区研究主要体现于社会学领域,进行社会组织意义上的社区包括城市社区社会结构、组织、要素等研究:体现于政治学领域,进行社会治理视角下的社区与政府,社区与执政党、社区与国家治理关系及其建构研究,取得了相关成果,本文在学术前史中已有综述。本文则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社区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在“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建设创新理论与方法展开研究。论文研究的主题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城市社区善治研究。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从历时性视角梳理从单位—街居制到社区制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特别关注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社区治理新动向;二是从共时态视角分析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三是阐述社区善治理论的内涵及其结构,指出社区善治主体是平等协商的多元主体,社区善治客体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社区善治内核为权力与权利之间双向互动,社区善治过程是从管理到善治的转变;四是揭示了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路径,即树立社区善治的新理念、提升社区现代治理能力、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发展社区协商民主、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社区文化等。五是前瞻性地概述城市社区治理未来发展,认为必须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破解城市社区治理困境,开创城市社区发展新局面。
王锋[6](2014)在《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高等教育生态的视角,运用高等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优化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总体情况。主要包括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重点论述了高等教育要面对周围环境变化引起的挑战,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提高自身活力,更好地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第二章总结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生态学是教育生态学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生态结构,生态功能,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行为生态,生态系统演化,生态发展的检测与评估等。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是研究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三章考察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定位和发展历史。江苏省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文化大革命”十年为转折点,把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初步发展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回顾1949年至2013年江苏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总结蕴藏其中的教育生态规律,为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历史经验方面的指导。第四章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问题和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江苏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今后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基本思路,解读从2010年至2020年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总体目标。第五章至第九章,以实现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总体目标为导向,提出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五项战略措施。一是增强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自身活力。高等教育自身活力是实现江苏从“教育大省”发展为“教育强省”的内在动力。为实现这个转变,必须转变教育主管部门职能,简政放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的生态体制。不断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重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改善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外部生态环境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教育生态主体和周围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和自然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况,提出了改善江苏高等教育外部生态环境的措施。三是调整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总体布局。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江苏各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区域的角度,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总体分布特点,分别对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的高等教育作了比较,就调整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布局提出了对策。四是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层次结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国际教育等不同教育层次,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层次结构的特点,着重探讨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统计的方法和作用,提出了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层次结构的措施。五是实现江苏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江苏高等教育生态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高校资源计划”的视角,提出控制教育生态承载规模的措施,保持适度发展;从知识产生、加工、传播、应用的视角,提出完善知识传播体系的措施;从重视教师主体地位的视角,提出延长教师学术生命周期的措施。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对江苏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第十章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和主要不足。江苏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利用高等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提出的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江苏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邵梅[7](2014)在《南浔区城乡一体化模式与机制创新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国家部委和浙江省的文件都明确要积极开展农村改革试验,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通过对南浔城南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十个行政村调查摸底,突出南浔区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优势、意义,确定指导思想和框架目标、主要内容和工作措施,项目实施的载体和步骤,分析工作成效及制约因素,并提出重点发展方向。南浔城南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从以小见大的方式入手,是我国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者,是东部地区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及制度体系构建的重要实践。探索和研究了通过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改革,来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洪霞[8](2013)在《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以园区第二实验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校体育是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也是教育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为进一步优化体育与教育资源,将“体教结合”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苏州市体育局与教育局按照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义务共尽、成果共用的指导思想,多次沟通,就如何深化“体教结合”的内涵,提出了工业园区学校体育“一校一品”建设试点工作的构想。研究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将有助于“体教结合,一校一品”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从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基本情况入手,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乒乓作为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主要项目的原因和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特色校园乒乓文化建设个案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特色体育文化建设是将体育与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既能形成学校的独特品牌,也能促进学校间项目种类的多元化,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意义重大。第二,乒乓球运动具有独特的健身作用,可以促进学生骨骼生长发育、改善学生心血管系统、提高学生免疫力、预防学生近视眼、调节和改善神经系统灵活性;乒乓球运动具有良好的健心作用,有利于学生进取精神和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形成拼搏进取人生观。第三,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建设乒乓文化以来,校园乒乓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在完善机制、增设课程、加强考核、提高水平四个方面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和完善,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以球强体,以球健身,以球树德、以球立志”的乒乓育人文化。
万奎[9](2012)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和国家兴盛之要。中国共产党高擎学习的旗帜,在学习中立党,在学习中兴党,以学习为强大的引擎,推动党和民族事业的繁荣发展。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把自身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形势变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高度自觉。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时代背景、理论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思想来源、哲学基础、内在机制、路径选择、历史考察、基本经验、建设方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力求对党建理论尤其是对党的学习理论发展作出一份贡献。第一章探讨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基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而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理论结晶,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支撑、解决党内现实问题和为世界推动可持续发展树立榜样。第二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首先在探讨“学习”、“学习型政党”等范畴的基础上,阐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其次,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六个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科学学习理念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健全学习机制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能够在学习中反省和自我完善的政党。再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实践、群众和历史三个维度来检验其建设的成效。第三章分析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来源和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思想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学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共三代领导人有关政党学习的重要论述,中国古人有关学习的经验总结,国外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理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历史起点、以科学的实践观为认识工具、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第四章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内在机制与路径选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内在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内在动力机制可以分为主体动力、客体动力和根本动力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促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在生成。党的历史发展表明,政治领袖的学习自觉和强力推动,以及党员学习全员化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基本路径。第五章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史、奋斗史,亦是一部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学习史、探索史。从总体上看,这一历史的演进历程可分为“迷惘彷徨的岁月”、“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初期”、“世纪之交”、“战略机遇期”六个阶段。通过对这一历史演进脉络的深入思考,得出几点启示:第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紧密结合;第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第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紧密结合;第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立足于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五,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使党员干部成为率先学习的典范和楷模;第六,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加强科学、高效、强有力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第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始终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风;第八,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以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第六章总结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90多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十分必要的,这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规律性认识、增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自觉性和开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是:第一,明确学习使命,牢牢把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方向;第二,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第三,拓展学习阵地,整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学习资源;第四,健全学习制度,保障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顺利推进;第五,重视学风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效。第七章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可靠的组织基础和不竭的前进动力,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切入点和抓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和最佳切入点,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机制和培育学习文化。最后,笔者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尚待破解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朱志刚[10](2011)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本世纪的国际和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背景,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兴起、发展与社会环境变迁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改革的深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单位人”日益向“社会人”转化,社区已成为青少年除学校之外接触最多的社会场所。作为青少年生活居住地的社区,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因此,社区便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社区组织获得了繁荣和发展,社区中的机构与组织,比如学校、家庭、居委会和共青团、少先队、妇联、工会等,它们都非常重视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一些新兴组织如志愿者组织、老年人活动组织、居民组织、民问团体、社区物业、中介服务组织等,在社区活动中越来越活跃,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借助以上组织与机构,开发对社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支持主体,以社区为阵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只有各方面把加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责任切实担负起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主体,有效整合各种类型的支持主体,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增强工作合力,提高整体效果,才能把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局面。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职能的履行水平将直接关系到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这也就使得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达国家探索、反思及改进社区青少年教育的过程造就了比较完善的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体系。同时,港台地区的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服务也进入成熟阶段。与此对照,我国大陆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类探讨性的研究和实践还相对薄弱。为此,应当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宝贵经验,如何把这些机构、组织纳入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系当中,开发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有效发挥其作用,是目前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系统开展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研究,全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客观依据。包括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政策、法规依据以及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现实依据。第二部分,对当前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现状做出全面分析。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开发,反映了政府、社区、专业组织等支持主体对日益严峻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积极回应。当前,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从政府的角度看,缺乏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宏观调控,政府在推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明确,责任不清,支持主体间权责划分不清,缺乏有效的整合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尽快从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开发体系,促进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健康发展。第三部分,论述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经验借鉴。分别发达国家对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社区“平台”建设、从发达国家政府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发达国家与地区公益机构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企业支持和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非营利组织(社团)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探讨发达国家与地区在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方面的经验。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地区和国内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的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存着很多的共性的地方,国外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工作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第四部分,论述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对策。一、提出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目标、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策略。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必须遵循党的领导、法治、社区本位、统筹协调等原则,目标是以社区为平台,建立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形成以社区青少年教育委员会领导下、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站为中心,以国家机关、事业机构、社团组织、企业为重点开发对象的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形成类型多样的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系统。二、论述如何促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多元发展。从四个方面论述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多元发展:其一,国家机关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履行自身职责的需要;其二,事业机关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立灵活的基地体系;其三,社团组织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鼓励公民担当社会责任;其四,我国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提高企业美誉度。三、探讨以机制建设保障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机制问题,就是研究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运作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问的相互关系、工作方式以及相应的制度、机构、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保障体系,具体包括:领导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党的组织领导机制,政府行政管理机制,市场机制,单位共建机制,社会参与机制);激励机制(考评机制,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物质保障机制,监督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由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完善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必然会经历一个探索、波折、反思的漫长过程,培育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非朝夕之功,需要通过多方的努力才能实现。本文的努力试图为缩短这一过程做出一点贡献。
二、以思路创新开拓爱国卫生新路──苏州市举办第二次爱国卫生论文评审交流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思路创新开拓爱国卫生新路──苏州市举办第二次爱国卫生论文评审交流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外舞蹈交流与传播史上的舞蹈实验室 ——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舞蹈之星火燎“天马”之原 |
第一节 “天马”的身体传播 |
一、输入环节 |
二、输出环节 |
三、传播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的舞蹈传播 |
第一节 以团革故:舞蹈团体模式的创新 |
一、作为中直文艺院团的定位探析 |
二、巡演时的企业化探索 |
第二节 以舞育人:综合性教育理念的贯彻 |
一、教育观 |
二、学生观 |
第三节 以舞警世:实验性舞蹈创作的探索 |
一、开启舞蹈创作实验 |
二、丰富舞蹈创作生态 |
第四节 以舞索史:前瞻性理论研究的收获 |
一、历史舞蹈研究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马”人的来龙去脉 |
第一节 吴晓邦的舞蹈人生 |
第二节 “天马”成员的各路人生 |
一、部分成员小传 |
第三节 属性与价值 |
一、三种属性 |
二、四种价值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天马”地址迁移录 |
附录二 “天马”其他成员表 |
附录三 “天马”演出大事记 |
附录四 口述史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关于《新时代党支部工作常用公文范例实用手册》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
2.1 项目概述 |
2.2 作者简介与作品介绍 |
第三章 译前分析及准备 |
3.1 分析翻译材料文体特征 |
3.2 译前准备工作概述 |
第四章 翻译案例解析 |
4.1 处理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上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 |
4.1.1 数字词汇的翻译 |
4.1.2 专业术语的翻译 |
4.1.3 熟语的翻译 |
4.1.4 短语的翻译 |
4.2 处理句子翻译上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 |
4.2.1 排比句的翻译 |
4.2.2 长句的翻译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 原文译文对照 |
(3)苏州水文化对城市形象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背景研究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献综述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苏州水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 |
第一节 苏州水文化与城市形象关系探讨 |
一、水文化决定苏州的城市定位 |
二、水文化影响苏州的城市格局 |
三、水文化蕴养苏州的城市精神 |
第二节 苏州新形象——人间天堂,自在苏州 |
一、上善若水的理念形象 |
二、城水融合的视觉形象 |
三、海纳百川的行为形象 |
第三节 自在苏州的“水性特征” |
一、细致灵巧的精致性 |
二、海纳百川的开放性 |
三、自强不息的创新性 |
四、刚柔并济的坚韧性 |
第四节 自在苏州对城市文化起推动作用 |
第三章 苏州水文化阐述 |
第一节 古城苏州水文化渊源 |
一、水城苏州的形成与演变 |
二、水与苏州的物质生活 |
三、水与苏州的精神生活 |
第二节 现代苏州水文化实践 |
一、水城风貌与现代元素和谐共存——造城市之形 |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守城市之根 |
三、广宣传造声势——兴城市之名 |
第四章 苏州水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
第一节 打造水文化和谐新形态 |
一、加强亲水特征构筑水系新风貌 |
二、提升环境活力建造绿色新家园 |
三、注重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旧文脉 |
第二节 完善水文化软硬件设施 |
一、举办水文化活动丰富水文化气息 |
二、建造水文化基地完善水文化设施 |
第三节 采取市场化运作 |
一、产业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联动发展 |
二、加强宣传推广重视品牌宣传效应 |
第五章 威尼斯城市文化与形象案例镜鉴 |
第一节 威尼斯水城概述 |
一、水城的辉煌历史 |
二、当代威尼斯——艺术节之城 |
第二节 苏州与威尼斯城市文化比较 |
一、苏州与威尼斯文化上的相同特色 |
二、苏州与威尼斯文化上的相异特色 |
第三节 给苏州城市形象建设带来的启示 |
一、借助科技创意 彰显新艺术风采 |
二、博采东西众长 造历史文化名城 |
三、增加节事营销 提升城市知名度 |
四、做强文化产业 促商业文化联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
1.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
2. 美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
二、研究资料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战争死亡与扫墓日(1865-1869) |
第一节 战争形态与士兵死伤 |
一、北方的军事制度缺陷 |
二、武器装备因素 |
三、宗教复兴运动 |
四、现代性、内战与伤亡感知 |
第二节 北方的国家公墓与纪念仪式 |
一、国家阵亡将士日的缘起 |
二、“国家重葬” |
三、战俘问题的政治化 |
四、北方的纪念内战仪式 |
第三节 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与纪念亡灵 |
一、战败与海外逃亡 |
二、忠诚奉献的南部妇女 |
三、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 |
小结 |
第二章 “第一次失去事业”与南部救赎(1870-1884) |
第一节 第一次“失去事业”运动与“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 |
一、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建立 |
二、“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自辩体系 |
三、“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缺陷 |
第二节 70年代的内战记忆与遗忘 |
一、1874年的杰克逊塑像落成典礼 |
二、普莱尔演说与记忆较量 |
三、“霍尔姆斯记忆模式”与“士兵至上” |
第三节 内战记忆与南部政治救赎 |
一、“自由派共和党运动”与1873年经济危机 |
二、独立战争100周年纪念与1877年政治妥协案 |
第四节 战争经历与70年代的老兵记忆 |
一、内战士兵记忆的多样性 |
二、白人老兵集体记忆的初步形成 |
小结 |
第三章 新民族身份在南北地区的确立 |
第一节 罗伯特·李纪念碑与南部记忆统一的开始 |
第二节 内战记忆的民主化与碎片化 |
第三节 内战记忆的商品化与南北老兵的重聚 |
第四节 跨越代际的记忆产物—19世纪晚期的美国内战文学 |
一、南部煽情内战文学流派 |
二、内战写实文学流派 |
三、进步叙事内战文学流派 |
小结 |
第四章 未实现和解的民族重聚与黑人内战记忆的分裂 |
第一节 南部内战纪念组织的平民化 |
一、“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United Confederate Veterans) |
二、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 |
第二节 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及其大众化 |
一、“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 |
二、“第二次失去事业”的大众化 |
第三节 南北事业的对立与地区和解的局限性 |
一、南部圣贤:罗伯特·李与“石墙杰克逊” |
二、戴维斯的葬礼与“查塔诺加国家军事公园”的揭幕式 |
三、“记忆消毒”的产物:普通的阵亡士兵塑像 |
四、针锋相对的“纯洁教科书运动” |
五、“女士纪念协会”的偏执 |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 |
一、路易斯维尔非裔美国人大会 |
二、未完成的非裔美国人之集体内战记忆 |
小结 |
第五章 大众文化、美西战争与南北和解的实现(1898-1915) |
第一节 南北和解的外在推力---美西战争 |
第二节 南北和解的内部拉力---1913年内战纪念活动 |
第三节 南北和解的伤痕---黑人他者化形象的确立 |
第四节 关于美国内战记忆建构的思考 |
小结 |
第六章 一战与恢复自我认知的非裔美国人(1917-1918) |
第一节 黑人族群的参战之争 |
第二节 民主幻象—法兰西 |
第三节 战场交流与自我认知的复苏 |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一战遗产与战争记忆 |
小结 |
第七章 纳粹士兵与二战记忆 |
第一节 未完成的去纳粹化 |
第二节 战俘经历、社会保障和去集体罪责化 |
一、纳粹战俘的经历 |
二、纳粹老兵与救济金法案 |
三、50年代的精神创伤评价机制 |
第三节 西德的“克服过去”与东德的“消毒记忆” |
小结 |
结语 两种集体记忆的对比与跨时空影响 |
1. 对比可行性 |
2. 集体记忆路径与主体性的差异 |
3. 集体记忆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 |
4. 美国南部老兵与纳粹老兵之集体记忆比较 |
5. 两种非同时代集体记忆的产物:非裔美国人公民权运动的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社会建设背景下城市社区善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0.1.1 选题的缘起 |
0.1.2 选题的意义 |
0.2 学术前史、研究方法及前沿问题 |
0.2.1 学术前史 |
0.2.2 研究方法 |
0.2.3 前沿问题 |
0.3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0.3.1 基本观点 |
0.3.2 主要内容 |
0.3.3 研究方法 |
0.3.4 创新之处 |
0.4 基本概念 |
0.4.1 社区 |
0.4.2 社区建设 |
0.4.3 社区治理与善治 |
第1章 城市社区发展的背景与过程 |
1.1 城市社区建设的时代驱动 |
1.1.1 市场经济发展 |
1.1.2 现代社会建设 |
1.1.3 社会基层治理转型 |
1.2 城市社区发展变化 |
1.2.1 传统居委会时期 |
1.2.2 社区建设时期 |
1.2.3 城市社区治理特点 |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区治理的新动向 |
1.3.1 从基层民主到社会建设 |
1.3.2 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
1.3.3 从单一治理到综合施策 |
1.3.4 从政策治理到法律之治 |
1.3.5 从传统治理到现代治理 |
1.4 简短的结论 |
第2章 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分析 |
2.1 城市社区治理的绩效 |
2.1.1 社区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2.1.2 城市社区治理取得的成效 |
2.2 当前城市社区治理难题 |
2.2.1 社区治理的路径依赖困境 |
2.2.2 社区治理法治化困境 |
2.2.3 社区集体行动困境 |
2.2.4 社区治理理论的“拿来主义”困境 |
2.2.5 社会分化与隔离社区 |
2.2.6 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发展不平衡 |
2.3 城市社区治理困境追问 |
2.3.1 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方位 |
2.3.2 变动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
2.3.3 社区法律体系不完善 |
2.3.4 社区公共性的普遍缺失 |
2.4 简短的结论 |
第3章 城市社区善治的理论构成 |
3.1 城市社区善治提出的时代要求 |
3.1.1 城市社区善治根源于政府失灵 |
3.1.2 城市社区善治根源于市场失灵 |
3.1.3 城市社区善治根源于社会失灵 |
3.2 城市社区善治的目标 |
3.2.1 完善社区现代治理结构 |
3.2.2 优化社区现代治理机制 |
3.2.3 提升社区日常生活民主 |
3.2.4 加强社区现代公共服务 |
3.3 城市社区善治的合力驱动 |
3.3.1 党组织的协调服务能力 |
3.3.2 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
3.3.3 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 |
3.3.4 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 |
3.3.5 以法律为核心的制度力量 |
3.3.6 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
3.4 城市社区善治要素 |
3.4.1 社区善治主体:平等协商的多元主体 |
3.4.2 社区善治客体:公共利益最大化 |
3.4.3 社区善治内核:权力与权利之间双向互动 |
3.4.4 社区善治过程:从管控到善治的转变 |
3.5 简短的结论 |
第4章 推进城市社区善治的发展路径 |
4.1 树立社区善治理念 |
4.2 提升城市社区现代治理能力 |
4.3 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 |
4.4 发展城市社区协商民主 |
4.5 加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4.6 创新城市社区文化 |
4.7 简短的结论 |
余论: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城市社区善治全面深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
2.1 高等教育生态环境 |
2.2 高等教育生态结构 |
2.3 高等教育生态功能 |
2.4 高等教育生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
2.5 高等教育行为生态 |
2.6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演化 |
2.7 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检测与评估 |
第三章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定位和历史考察 |
3.1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定位 |
3.2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历史考察 |
第四章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问题和发展目标 |
4.1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问题 |
4.2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发展思路 |
4.3 江苏 2020 年高等教育发展主要目标 |
第五章 增强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内在活力 |
5.1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5.2 建立生态化管理体制 |
5.3 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
5.4 重视高校文化生态建设 |
5.5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第六章 改善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 |
6.1 自然环境 |
6.2 人口资源 |
6.3 经济环境 |
6.4 政治环境 |
6.5 文化环境 |
第七章 调整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总体布局 |
7.1 全省高校总体布局 |
7.2 苏南地区高校的分布 |
7.3 苏中地区高校的分布 |
7.4 苏北地区高校的分布 |
7.5 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高校的平衡发展 |
第八章 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层次结构 |
8.1 教育主管部门职能的生态学分析 |
8.2 研究生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3 本科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4 高职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5 成人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6 国际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7 优化生态层次结构的措施 |
第九章 实现江苏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9.1 实施高校资源计划 |
9.2 完善知识生态体系 |
9.3 延长学术生命周期 |
9.4 云计算和大数据在江苏高等教育的应用前景 |
第十章 结论 |
10.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 |
10.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10.3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7)南浔区城乡一体化模式与机制创新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章 综述 |
1.1 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发展经历 |
1.2 农村改革试验区的重要性 |
1.3 其他地区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成效 |
1.4 南浔区建立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背景和意义 |
1.4.1 背景 |
1.4.2 意义 |
1.5 建立南浔城南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的迫切需求 |
1.5.1 农民需求 |
1.5.2 产业发展需求 |
1.5.3 区块发展与保护需求 |
第二章 南浔建立试验区的优势和现状 |
2.1 优势 |
2.2 试验区10个行政村概况 |
2.2.1 试验区内的水系生态及特色产业 |
2.2.2 试验区内特色行政村的深厚文化底蕴 |
2.3 指导思想 |
2.4 总体定位 |
2.4.1 发展策略 |
2.4.2 发展目标 |
2.4.3 空间布局 |
2.4.4 分阶段推进 |
第三章 试验区改革主要内容和载体、步骤 |
3.1 主要内容 |
3.1.1 现代农业发展与提升工程 |
3.1.2 农民居住区建设与提升工程 |
3.1.3 新农村示范带景观建设与提升工程 |
3.1.4 农村新型工业平台建设与提升工程 |
3.1.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提升工程 |
3.2 具体举措 |
3.2.1 创新完善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机制 |
3.2.2 创新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 |
3.2.3 创新农村新社区建设机制 |
3.2.4 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3.2.5 创新农民素质提升机制 |
3.3 城乡五大深度融合 |
3.3.1 城乡功能空间融合 |
3.3.2 城乡产业发展融合 |
3.3.3 城乡基础设施融合 |
3.3.4 城乡居住环境融合 |
3.3.5 城乡旅游资源融合 |
3.4 载体 |
3.5 步骤 |
3.6 目前工作成效 |
3.7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存在的制约因素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4.1 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下一步需重点突破方向 |
4.1.1 在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
4.1.2 在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 |
4.1.3 在深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上实现新突破 |
4.1.4 在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上实现新突破 |
4.1.5 在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
4.2 有关建议 |
4.2.1 加强组织领导 |
4.2.2 强化部门联动 |
4.2.3 发挥农民主体 |
4.2.4 开展广泛宣传 |
4.3 试验区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以园区第二实验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有关“文化”的研究现状 |
1.3.2 有关“体育文化”的研究现状 |
1.3.3 有关“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
1.4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体教结合”的概念 |
1.5.2 “一校一品”的概念 |
1.5.3 “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基本情况 |
3.1.1 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提出背景 |
3.1.2 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模式介绍 |
3.1.3 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项目布局 |
3.1.4 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实施意义 |
3.2 乒乓作为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主要项目的原因分析 |
3.2.1 政策扶持与倾斜、积极响应、贯彻落实、助推特色乒乓文化发展 |
3.2.2 校园乒乓设施健全,乒乓文化浓郁,全力打造特色乒乓文化 |
3.2.3 乒乓球运动魅力迷人、价值观念影响深远 |
3.3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特色校园乒乓文化建设个案分析 |
3.3.1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背景介绍 |
3.3.2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特色校园乒乓文化建设的策略 |
3.3.3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特色校园乒乓文化建设成效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9)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起 |
0.1.2 选题研究意义 |
二、选题研究综述 |
0.2.1 研究成果简介 |
0.2.2 文献研究综述 |
0.2.3 研究成果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路径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0.4.1 研究难点 |
0.4.2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
第一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时代背景 |
1.1.1 世情: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
1.1.2 国情: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 |
1.1.3 党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发生深刻变化 |
第二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与重要意义 |
1.2.1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法的由来 |
1.2.2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意义 |
1.2.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意义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内涵探析 |
2.1.1 “学习”概念的本义及其演变 |
2.1.2 “学习型政党”的内涵 |
2.1.3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 |
2.2.1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 |
2.2.2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科学学习理念的政党 |
2.2.3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政党 |
2.2.4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政党 |
2.2.5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具有健全学习机制的政党 |
2.2.6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能够在学习中反省和自我完善的政党 |
第三节 检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成效的标准 |
2.3.1 用实践标准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效 |
2.3.2 用群众标准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效 |
2.3.3 用历史标准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效 |
第三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来源和哲学基础 |
第一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来源透析 |
3.1.1 思想来源之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学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3.1.2 思想来源之二:中共三代领导人有关政党学习的重要论述 |
3.1.3 思想来源之三:中国古人有关学习的经验总结 |
3.1.4 思想来源之四:国外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二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哲学基础透析 |
3.2.1 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历史起点 |
3.2.2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认识工具 |
3.2.3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内在机制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内在机制 |
4.1.1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逻辑起点 |
4.1.2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动力机制 |
4.1.3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组织机制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生成的路径选择 |
4.2.1 政治领袖的学习自觉与强力推动 |
4.2.2 党内学习全员化 |
第五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演进与理性思考 |
第一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史演进 |
5.1.1 迷惘彷徨的岁月:在学习中立党 |
5.1.2 革命战争时期: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 |
5.1.3 新中国成立前后:重新学习,善于学习 |
5.1.4 改革开放初期:善于重新学习,建立学习制度 |
5.1.5 世纪之交:学习学习再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 |
5.1.6 战略机遇期:推进集体学习制度化,建设学习型政党 |
第二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性思考 |
5.2.1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紧密结合 |
5.2.2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 |
5.2.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紧密结合 |
5.2.4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保持统一 |
5.2.5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使党员干部成为率先学习的典范和楷模 |
5.2.6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加强科学、高效、强有力的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 |
5.2.7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始终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风 |
5.2.8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以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
第六章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 |
6.1.1 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是深化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要求 |
6.1.2 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是增强党的建设自觉性的要求 |
6.1.3 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是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的要求 |
第二节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经验 |
6.2.1 明确学习使命,牢牢把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根本方向 |
6.2.2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 |
6.2.3 拓展学习阵地,整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学习资源 |
6.2.4 健全学习制度,保障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顺利推进 |
6.2.5 重视学风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成效 |
第七章 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
第一节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之基 |
7.1.1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
7.1.2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基础 |
7.1.3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不竭的前进动力 |
第二节 以科学的学习理念引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
7.2.1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7.2.2 树立“全过程学习”的理念 |
7.2.3 树立“团体学习”的理念 |
7.2.4 树立“生存学习”的理念 |
7.2.5 树立“全面发展学习”的理念 |
第三节 以丰富的学习内容拓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领域 |
7.3.1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7.3.2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7.3.3 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
7.3.4 学习本职工作和现代化建设所需各方面知识 |
7.3.5 学习党的历史发展和历史经验 |
第四节 创新学习机制保障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 |
7.4.1 强化学习动力机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先导 |
7.4.2 革新学习组织机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 |
7.4.3 健全学习实践机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落实 |
7.4.4 完善学习保障机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保证 |
第五节 培育学习文化巩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成果 |
7.5.1 强化学习型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属性以凝聚共识 |
7.5.2 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以陶冶情操 |
7.5.3 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端正学风以检验忠诚度 |
7.5.4 变“软任务”为“硬约束”以提升执行力 |
7.5.5 以推动科学发展和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实绩考量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重要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五、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客观依据 |
一、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 加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建设,是党和政府青年事务管理的必然要求 |
(二)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开发程度决定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发展水平 |
(三) 强调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 |
(四) 发展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
(五) 家庭、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开发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 |
(六) 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实践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
(七)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开发的空间加大 |
二、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政策法规依据 |
(一) 80年代后期,中央相关文件开始触及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问题 |
(二) 90年代后期,中央系列文件推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发展 |
(三) 21世纪初期,中央系列文件使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走上法制化轨道 第二章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历程和主要经验 |
(一) 我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历程 |
(二) 2004年3月至今,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经验 |
二、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 |
(二)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缺乏专门的组织与管理机构 |
(三)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总体参与度不高 |
(四)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
三、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 社区建设不足,影响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孕育与发展 |
(二) 地方政府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重视不够 |
(三) 旧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体制使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乏力 |
(四)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法律的保障 第三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社区"平台"建设经验 |
(一) 发达国家与地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社区"平台"建设特点 |
(二) 发达国家与地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社区"平台"建设对我们的启示 |
二、发达国家与地区政府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一) 以完善社区为基础,强化政府对社区青少年教育的宏观管理 |
(二) 明确政府职能,强调政府在社区青少年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三) 发达国家与地区政府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三、公益机构介入社区青少年教育的实践及经验 |
(一) 美国注重发挥图书馆在社区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二) 日本建立专门公益机构进行社区青少年教育 |
(三) 英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机构为满足社区的教育需求服务 |
(四) 发达国家与地区学校参加社区青少年教育的实践与经验 |
四、发达国家与地区企业支持和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经验 |
(一) 企业的社会责任、社区责任 |
(二) 发达国家与地区企业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经验 |
五、非营利组织(社团)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借鉴 |
(一) 发达国家与地区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 |
(二) 发达国家与地区社会工作组织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的实践 |
(三) 发达国家与地区非营利组织(社团)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六、国内外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比较及借鉴分析 |
(一) 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可借鉴的做法 |
(二) 国内外社区青少年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不同点 第四章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原则、目标及策略 |
一、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原则 |
(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 |
(二) 法治原则 |
(三) 社区本位原则 |
(四) 统筹协调的原则 |
(五) 务实性原则 |
(六) 开放性原则 |
二、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目标与策略 |
(一)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 |
(二) 政府发挥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作用 |
(三) 加强社区建设,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提供"平台" |
(四) 坚持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多元发展 第五章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具体措施 |
一、国家机关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自身必须履行得职责 |
(一) 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直接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
(二) 高度重视群团组织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
二、事业单位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立灵活的基地体系 |
(一) 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学校积极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
(二) 发挥"青少年宫"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
(三) 借助"青少年空间"实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
(四) 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职能,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
(四) 拓展图书馆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
三、大力推动社团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
(一) 社会工作者是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 |
(二) 开发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服务 |
四、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
(一) 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企业种类多种多样 |
(二) 构建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
(三) 积极探索我国企业参与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第六章 构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长效机制 |
一、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新机制 |
(一) 机制的涵义 |
(二) 以机制为根本促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 |
二、建立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组织管理机制 |
(一) 健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管理体制 |
(二) 在社区设立社区青少年教育委员会,建立市、区、街与社区的沟通机制 |
(三)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党政统筹联动型模式 |
(四)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介入策略 |
三、建立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整合机制 |
(一)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整合机制的含义 |
(二) 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进行整合的保障 |
(三)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整合机制的内容 |
(四) 建立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网络化整合目标 |
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激励机制 |
(一)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激励机制的内涵 |
(二)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政策激励 |
(三)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激励机制的创新 |
五、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保障机制 |
(一)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经费保障 |
(二)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保障 结语促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开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
一、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必须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 |
二、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组织管理主体的机构设置与职能 |
三、提高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法制化水平 |
四、大力推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的进一步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
四、以思路创新开拓爱国卫生新路──苏州市举办第二次爱国卫生论文评审交流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外舞蹈交流与传播史上的舞蹈实验室 ——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D]. 吕璐.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2]关于《新时代党支部工作常用公文范例实用手册》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D]. 金雪. 延边大学, 2020(06)
- [3]苏州水文化对城市形象塑造研究[D]. 季嫣然.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1)
- [4]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D]. 罗超. 厦门大学, 2017(02)
- [5]社会建设背景下城市社区善治研究[D]. 刘小钧.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7)
- [6]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D]. 王锋.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7]南浔区城乡一体化模式与机制创新探讨[D]. 邵梅. 浙江大学, 2014(03)
- [8]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以园区第二实验小学为例[D]. 洪霞. 苏州大学, 2013(01)
- [9]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D]. 万奎. 南开大学, 2012(06)
- [10]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研究[D]. 朱志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