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制度改革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弛[1](2021)在《财务集约化下的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被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电力公司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资金密集型企业,负担着地区电网运行投资的投入与产出,每年都面临着巨大的现金流动,充足稳定的货币资金是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014年,在电力行业实行财务集约化管理以后,供电公司系统内实现资金统一结算、统一调度、统一运作,因公司资金管理范围扩大、管理权限更为集中,供电公司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来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转,提高供电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本文从财务集约化理论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理论入手,以QY供电公司为研究目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笔者在该公司实习的机会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所需要的内部控制关键点数据,对QY供电公司的基本情况、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描述。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三级框架分析模型对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情况作出评价,发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是将财务集约化理论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理论相结合,采用实地调研法,在QY供电公司财务集约化背景下设计内控评价要素,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进行系统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货币资金的利用效率,为企业发展注入鲜活血液,同时也为同行业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刘稳静[2](2021)在《减税降费政策对A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经济陷入“新平庸”状况,普遍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局面。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步入了一种新常态的发展,力求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实现经济的稳健发展。于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出台,减税降费的力度不断增大。国家的“大动作”给企业带来了无限影响,尤其影响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减税降费的目的不仅要给企业松绑,也要发挥对市场环境的优化作用。所以要求企业必须在财务管理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再充分享受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红利。虽然目前国家的纳税主体依然是大型企业,但是中小企业作为大型企业成长的“前身”,其重要程度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主要对象就是我们的中小企业。于是中小企业这个群体的财务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地效果,同时减税降费政策也会作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本文从中小企业入手,先是开展了一项关于减税降费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调查问卷,通过分析得出减税降费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然后选择一家制造业企业——A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从企业的实际经营财务数据中具体分析减税降费的影响,结果发现了涉及企业税收遵从成本,财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风险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分工协作、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风控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对策。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得出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本文涉及的减税降费相关政策内容主要是由税务部门负责的部分。
赵阳阳[3](2021)在《银行系保险公司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研究 ——以N保险公司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财务职能及工作重点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的侧重交易处理向重视管理风险控制及决策支持转变。财务共享已成为实现财务职能及工作重点转变的重要途径和选择。传统的分散式财务管理组织模式在管控力度、合规性等方面较为薄弱,公司管理职能集约化、管理效率性、管理规范性、管理标准化等需求得不到满足。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以管理会计为手段、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的新型财务共享模式成为提升公司财会管理水平、适应公司战略发展的有效途径。2009年中国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以来,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控股保险公司,银行系保险公司异军突起,基于控股银行的渠道和终端优势,保费规模、市场份额与利润水平近年来出现跨越式增长。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分支机构的增加,一场降低成本、较少冗余和提高执行力的财务管理模式转型也迫在眉睫,探索构建新型财务共享模式,推动公司向着企业价值创造与风险管控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模式转型,成为银行系保险公司面对严峻监管形势与激烈市场竞争的自救之路。银行系保险公司依托母行,在渠道开发、数据共享等方面有优势,同时作为母行价值链的一环,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制度体系、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受母行影响,使得银行系保险公司的财务共享服务有区别于普通险企的特殊性。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SWOT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与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对财务共享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银行系保险公司的行业特点,调研分析了现有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并以现有财务管理模式的缺陷为出发点,对银行系保险公司构建财务共享模式的内外部条件进行了研究。然后以N保险公司为例,具体分析了银行系保险公司这一特殊主体构建财务共享模式的框架体系,包括如何进行组织架构搭建、流程标准化改造、系统开发互联、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最后根据银行系保险公司在构建财务共享模式过程中的挑战,分析了保障财务共享模式构建成效的配套措施,进而阐述了对本文研究内容的展望与思考。近十几年来,国内保险公司在财务共享服务方面积极推进,大型保险企业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财务共享模式。但银行系保险公司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在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考量更多的自身特点,而银行系保险公司作为新兴主体,起步相对较晚、规模相对较小,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领域尚未出现财务共享改革方面可借鉴的成熟模式。因此本文对银行系保险公司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的研究是行业内的初步探索,可以为银行系保险公司这类企业在财务共享改革之路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启发。
王秀倩[4](2020)在《基于决策者视角的企业财务报表列报问题研究 ——以格物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理论上来说,财务报表如何编制需考虑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以使编制出的财务报表尽可能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实际操作中,如何编制财务报表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财务报表列报格式的设计问题,然后才是按照设计好的列报格式进行填制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实际编制过程中,财务报表列报格式的设计是决定将来生成的财务信息是否决策有用的关键环节。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一直都有一个不成文的统一做法,即将我国财政部面向全国所有企业发布的财务报表格式作为所谓的样版格式,使编制财务报表这项工作几乎就沦为了依照样版填制财务报表的工作,这使得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本应存在的列报格式的设计环节几乎消失。本文正是由这一现象入手展开的研究,希望从决策者的视角去探明不进行列报格式设计,而仅按照所谓样版列报格式填制财务报表的做法有何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以决策者视角去观察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实际状况,围绕实务中存在的事实进行分析并指出财务报表列报格式的设计环节在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几乎就是缺失的。本文进而又指出,由于这一环节的长期缺失,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以致对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为了使前述的负面影响得到直观的呈现,本文选取了格物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列报方式对该公司决策者的具体影响。案例研究的做法是,对比该公司的财务报表按两种不同方式进行列报——按样版格式列报和根据自行设计的格式列报——其列报的结果有何具体的不同;然后,针对该公司拟实施的具体决策行为,以决策者的立场分别利用不同列报方式下所获得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再比较两种列报方式下分析所得出的不同结果,最后再归纳出通过案例分析得到的总体结论,做出了后一种做法更有利于决策者进行决策分析的判断。基于以上论述,本文认为按照样版格式填制财务报表的做法应予以改变,但这对于长期习惯于采用填制方式完成财务报表的会计人员而言是难以在短期内做到的。为此,本文在最后提出了渐进解决问题的对策。
沈洁[5](2018)在《现行价值概念研究》文中认为现行价值(Current Value)概念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其计量特征中所包含的“对未来的估计”,已经对财务报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几乎成为近二、三十年最具争议的话题。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各界的批评将当时的公允价值推至风尖浪口。出人意料的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重新评估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财务报告目标影响后,坚持并扩大了“未来估计”的计量应用,并在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与历史成本并行的现行价值。这些做法充分反映了 IASB变革计量基础的决心。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我国的准则制定也不可避免地面对上述问题:是否应将现行价值概念纳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如何纳入?也即把现行价值纳入我国准则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应用规则是什么?表面上看,只是对“现行价值”概念的引入,但其背后所含的计量原则,可能决定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会计信息变革和会计理论的发展。本文借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征求意见为契机,将语言哲学的研究成果用于会计计量特征的研究,从概念研究入手,对现行价值的计量概念(或简称“概念”)进行考察。本文通过对现行价值概念的描述性考虑、评价性考察和规范性考察,分析现行价值概念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准则制定目标的影响,认为现行价值所含的计量特征“对未来的估计”实现了传统计量概念的突破,体现了新一代经济体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受现阶段市场环境的约束,只有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和应用规则,才能有条件地满足准则制定的目标——资源的有效配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计量问题的关键在于计量特征。抓住了可辨认计量特征“对未来的估计”,现行价值的概念含义才能清晰。2.目前现行价值概念存在不足:概念边界模糊、概念目标和评价体系缺失,作为属概念表达的应用规则几乎为空白。3.基于计量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笔者认为现行价值信息质量的评价体系由“相关性”、“如实反映”和“谨慎性”组成(三性平衡),即在维持“相关性”优势的同时,提高信息的“如实反映”和“谨慎性”,以反映现阶段市场环境对计量技术的约束,满足准则制定双目标的要求。满足了“三性平衡”的评价要求,现行价值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4.基于上述质量评价体系,提出现行价值属概念的应用规则——未来估计的审慎应用。未来估计的审慎应用是对未来估计产生的计量“不确定性”在财务报表中的评估和反映,涵盖了信息对象在报表处理中的全过程。其主要内容是:明确“不确定性”纳入报表的边界;通过辨识计量“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以及对估值输入值的管理,区分计量变动引起的损益变化;通过辨别“不确定性”的关键披露信息,为以后现行价值种概念的具体披露要求提供原则性的和总括的说明。通过对审慎应用的完整案例——设定受益计划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未来估计的审慎应用能够同时提高计量信息的“相关性”和“谨慎性”,从而实现“三性平衡”。5.通过对计量不确定性与业绩报告之间的研究,提出“基于输入值管理”的计量与业绩报告模式。这个模式有别于目前主流建议的计量与业绩报告模式,主要是基于属概念的应用规则,将输入值影响的计量结果按照谨慎原则反映至其他综合收益。采用该模式能够缓解估值不确定性产生的收益影响,弥补市场约束条件对现行价值应用的限制,可能是解决现行价值经济后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高辉[6](2014)在《企业综合报告研究》文中指出企业是国家经济运行的载体,企业报告是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的重要形式,也是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报告应当以何种形式提供何种内容一直是利益相关者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人类从工业经济时代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浪潮扑面而来,现行企业报告体系的历史局限性日益凸显。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加剧了人们对当前企业报告体系的质疑和担忧。企业综合报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系统、有机地整合了企业各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力图克服现行企业报告体系信息超载、内容割裂、形式单一等局限性,从更全面、更宏观的视角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和长远发展。企业综合报告的理论研究国际上刚刚起步,我国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较为滞后。企业综合报告在实务界的推广应以理论的不断完善为前提条件,本文力图通过借鉴国际企业综合报告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其有益的理论框架,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初步构建我国企业综合报告框架,并提出推进企业综合报告制度的政策建议。本文采取规范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历史动态分析与横向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系统论、决策有用论及控制论等理论学说入手,论述了企业综合报告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阐述了企业综合报告的必要性。其次回顾了我国企业报告体系的历史沿革,阐述了企业报告模式受经济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的内在规律,指出企业综合报告将是企业报告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我国构建企业综合报告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我国构建企业综合报告是克服现行企业报告模式局限性、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全面有用信息的需要,而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具备对企业综合报告的需求,国际环境已具备协调发展企业综合报告的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企业编制综合报告提供了支撑。随后本文对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提出的企业综合报告框架进行了研究,对先行国家企业综合报告的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选取了两家公司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出先行企业综合报告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启示。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企业综合报告框架进行了研究,提出企业综合报告的目标、特征、编制原则、主要内容、披露格式及关键绩效指标。本文认为,作为财务报告与非财务报告的有机整合,企业综合报告的目标在于通过披露企业战略目标、内部治理以及经济、环境、社会责任的综合绩效,全面完整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一目标决定了企业综合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应当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和重要性的特征,在编制时应当遵循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有用导向以及可持续发展导向三大原则。本文构建了包括战略分析、内部治理、风险和机遇、综合绩效以及远景规划等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综合报告内容框架,提出了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社会责任绩效“三位一体”的综合绩效信息披露模式,分析了企业综合报告中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以及风险披露的方式,并结合我国国情从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责任绩效三个方面设计了企业综合报告关键定量指标体系。综合绩效指标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可供调整的动态指标体系,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具体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基于研究提出的企业综合报告框架,本文从政府、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以及行业协会等利益相关者角度提出了推进企业综合报告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政府作为制度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应当从企业综合报告顶层设计的角度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推动企业进行综合报告试点,加快企业综合报告制度的立法建设,制定企业综合报告制度框架和披露指引,建立“以内部监管为基础、行业监管为保障、政府监管为核心”的三位一体企业综合报告监管体系。二是企业应当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整合战略目标、商业模式、内部治理等信息,从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三个维度披露关键绩效信息。同时成立多部门参与的综合报告编制委员会,建立环境、社会责任绩效指标管理系统,充分利用XBRL技术,搜集和整理关键的非财务绩效指标,并在企业综合报告编制过程中注重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三是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财务报告法定审计中介机构,具有开展综合鉴证的独特优势,应当重新审视其未来业务发展的方向,提前谋划、尽早准备,创新业务模式,拓展非财务信息鉴证业务领域,探索结合年度审计业务对非财务信息进行独立鉴证的模式,开创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新空间。四是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应当积极参与到企业综合报告的理论研究和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行业引领和指导作用,并着手研究本行业特有的非财务绩效指标体系。五是媒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公众应当发挥社会监督和促进作用,为推进企业综合报告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任刚[7](2014)在《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影响推动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因素有很多,如政府财务压力、资本市场的影响、外部的准则制定机构、会计职业团体的利益等等。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主要动因之一是债务风险问题造成的财务压力。我国也正面临类似的情况。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已日渐成为改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最为急迫甚至也最为重要的驱动因素。包括债务信息在内的政府财务信息主要应由政府的会计系统提供。由于目前我国政府的会计系统存在职能不全面,分析不到位等问题,制约了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合理性、有效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管理者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督与控制。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控等动因,研究改进完善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乃至建立健全我国政府会计系统,已成为当前我国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政府职能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理论基础为指导,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进行剖析,提出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涵义、信息质量特征、披露目标、会计基础、形式与内容等基本框架。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本文考察了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本文选取美国、英国、法国等典型国家和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实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了其中可资借鉴的共性做法和有益经验。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研究提出了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的总体目标和近、中、远期分步目标建议。结合这些目标,本文提出了层层递进、先易后难的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方案,并尝试对这些思路措施进行了描画:基于目前最为急迫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近期应提供高质量的政府债务信息,为此,可审慎推动政府债务核算基础的转换。本文从变革预算会计系统中政府债务核算模式着手突破,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方式核算、披露一级政府债务。即保留现行以收付实现制核算的科目,增加一些对决策中起重大作用、但在当前的预算会计系统中尚未得到恰当反映的权责发生制债务科目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更加全面地披露政府债务情况。本文还构建了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披露机制并利用公开数据进行了可行性检验。考虑环境变迁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中期应披露相对全面的政府财务信息,为此,可先试点、再试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从中期来看,在尚未制定出台相关政府财务会计制度情况下,本文提出通过转换预算会计数据以及搜集整理并汇总披露政府相关财务信息的构想,并对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主体及其包含的合并范围、与预算报告的关系进行了界定。本文研究设计了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机制,并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路径建议。远期为全面反映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应建立健全政府会计系统,还应注重发挥政府管理会计、审计鉴证等在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中的协同作用,从而深度披露政府财务信息。本文研究提出了凸显我国特色的、以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为主体、政府管理(成本)会计等为补充、各子系统相对独立的三轨制政府会计系统模式。本文围绕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主体与信息使用者、形式与内容、披露目标、会计基础以及信息质量特征,阐述了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策略。本文还对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整合完善政府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系统来强化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如何发挥政府管理会计、审计鉴证在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中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
佟玲[8](2014)在《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研究 ——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视角》文中提出当今世界,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不可逆转。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了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为资本市场健康运行提供基本保障,也是经济监管的基础信息源。会计目标是通过投资人、债权人等利益集团在财务报告传递会计信息的引导下产生或改变经济决策行为,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实现的,因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供给是保障会计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了构建全球统一高质量会计规则以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意义。会计规则建立在会计概念结构基础上,具有很强专业独立性和客观性,危机后的G20峰会也要求在独立的会计规则制定程序框架内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规则。随着世界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监管的范围不断扩大。鉴于经济监管行为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监管规则对会计规则的影响程度不断提升:一方面,监管当局积极关注会计规则的发展完善并参与其中,促进提升会计规则质量,全力支持、推动会计规则实施,这是监管活动对会计规则发展完善产生的正面效应;然而,另一方面,这一过程也伴随着监管部门促使会计规则片面朝着有利于监管目标实现的方向变迁,对会计规则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会计规则相对独立性受损、背离会计概念框架要求,进而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下降,会计目标的实现难以确保,具有负面效应,譬如,后危机时代,IASB征求采纳的“预期损失模型”就是金融监管诉求对会计规则产生不利影响的产物。因此,为了维护会计规则的相对独立性,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促进会计目标的实现并助于监管目标顺利达成,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之间应选择分离与协调的存在模式,以使两者能够适当分离、相对独立以实现各司其职,同时,加强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互动、有效协调两者关系,使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能够共同致力于为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转和繁荣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论文站在会计立场,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视角,以问题为导向展开研究。在诠释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首先揭示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现状及问题,进而分析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最后设计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路径。鉴于论文探讨的是一项会计管理体制问题,可以为会计规则制定部门发展完善会计规则、监管部门探求监管手段和方式变革以改进监管规则提供政策性建议,以促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同时,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系统深入研究将为我国全面推进会计规则相对独立发展的制度实践提供较为坚实的理论支撑,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内在机理、两者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诠释可以丰富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之间存在模式的理论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补充价值。本文综合运用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税收学与法学等学科知识,采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比较研究、历史分析、案例分析的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对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进行较为系统深入探究:(1)利用文献研究法对选题相关领域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以准确把握选题,拟定研究框架,全面展开研究;(2)大量运用归纳演绎分析方法,准确分析、把握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之间的逻辑关系,剖析监管诉求对会计规则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论证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与现实可行性,提出两者分离与协调的实现路径;(3)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之间的差异性和共性进行了具体剖析,以寻求两者发展的共同规律与特殊性,为阐释两者分离与协调的关系机理提供理论支持;(4)运用历史分析法厘清了金融工具减值、所得税会计处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会计核算、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的历史演进脉络,以追根溯源,把握会计规则应受监管规则不当影响,在发展变迁中的矛盾冲突,进而找到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路径;(5)运用案例分析法支持、佐证理论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如选取西班牙银行动态拨备案例进行分析,为诠释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提供支撑。(6)实证研究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以支持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视角创新。本文站在会计立场,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的全新视角,将金融监管、税收监管和企业生产监管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内,从经济监管高度展开对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系统研究。(2)理论分析创新。①在理论层面系统分析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内在机理;②基于经济学效率视角,运用现代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和交易费用理论诠释了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3)制度设计创新。本文探讨了会计规则和生产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路径,构思了安全生产监管资金投入诉求的表外披露模式,提出了制度设计方案。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会计规则具有相对独立性、客观性、专业性、相对稳定性和权威性。会计规则的这些特征源于会计的固有理论结构。(2)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之间应选择分离与协调的存在模式。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具有关联性和共同属性,应加强互动、有效协调;同时,两者之间具有差异性,源于会计与监管目标各异,为满足各自目标诉求,会计规则与监管规则需要适当分离、各司其职。(3)会计规则与监管规则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与相互依存的关系。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根源于经济监管行为对会计信息的依赖。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均作用于企业这一微观经济载体,其是两者规制作用得以同时发挥的“附着物”。(4)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之间异同特征明显。会计规则与监管规则的差异性根源于会计目标和监管目标存有不同,且难以取得一致;两者均属于具体制度安排,都具有政府管制属性。(5)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具有必要性。会计准则与经济监管规则的适当分离与协调遵从了会计产权的“自然优序机制”,可以有效减少监管当局公共会计产权主体诉求对个体微观会计资源的“妨害”,降低制度运行的内生交易费用,其本质是一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改进”制度安排选择。(6)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具有有效性。实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适当分离与协调可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进而有助于保障会计目标的实现。(7)会计信息具有“供给”边界,会计信息仅能扩张至其具有可替代性的“供给”边界点,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全部信息需要,不应混淆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
冯海虹[9](2012)在《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等诸多新变化,都使得以反映历史状况为主、“股东至上”的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不足被充分显现。针对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了广泛地探讨和研究。财务报告改革是一个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新问题也不断涌现的领域,其经常被引起关注并且影响广泛。然而以往的财务报告改革理论和实践大多是规范性研究,主要从会计计量属性、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及扩展财务报告内容等方面展开。近些年来,实证会计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在对现行会计信息与现行财务报表的有用性做出了肯定回答的同时,也发现和验证了“功能锁定假说”。人们逐渐地开始从报表使用者的财务分析角度来探讨财务报告改革的问题。2008年IASB和FASB有关财务报告列报的改革,不仅从财务报表的表内分类、再分类及其排列组合等报表内容列报做出改进,也为人们从财务分析的视角来研究财务报告的改革问题提供重要启示。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均基于一定的会计环境,都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目标的,会计环境的变化会从客观方面来影响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会从主观方面对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无论是会计客观环境的变化还是信息使用者主观需求的变化都会导致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本文采用了系统性研究方法、历史比较和国别比较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会计环境和会计目标两个方面对论题进行研究。全文共设八章,除去第一章引言、第八章总结和展望外,主要内容可以划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2章),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财务报告的缺陷及改革、财务分析体系、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文献综述,为本文的理论创新做好铺垫。第二部分(第3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部分。该部分主要对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进行再定义,并界定了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研究范围,还对会计理论的环境起点和目标起点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为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第4至6章),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关系研究。该部分是本论文的第一个重点,也是重点创新之处。首先,对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机理进行研究,试图从会计环境变化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变化两个方面,对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关系的驱动因素、作用方式等进行阐述,以期对财务报告变革与企业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关系能有较深入的分析。其次,从历史的角度、国别比较的角度,分别对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体系的历史演进和中美现代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和实践验证。第四部分(第7章),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关系的实践运用,也是本论文的另一个重点和核心。运用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关系理论对当前FASB和IASB发布的《关于财务报告列报》的联合框架进行评论,并对我国下一步我国与国际趋同过程中财务报告改革和财务分析体系的重构进行分析讨论。本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创新:(1)从会计环境角度对财务报告改革和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剖析财务报告改革和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的机理,运用历史的、国际比较的实践来进行验证,填补了两者互动关系研究方面的空白;(2)本论文将会计环境分为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认为经济因素是对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因素,并对各种会计环境因素对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体系影响的方式和结果进行分析;(3)将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关系与会计环境、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结合,为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体系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
王海兵[10](2011)在《以人为本企业财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对企业财务问题进行研究,源于以追逐利润为中心的物本财务管理模式难以支撑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障碍。传统的企业被定义为物质资本出资者所有,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改革开放下的市场经济大潮,不断推进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股东至上”逻辑的主导下,企业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经济财富,物质资本的逐利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例如劳资矛盾激化、产品质量存在隐患、资源过度开采及低效利用、生态环境恶化等。企业商业伦理与财务道德缺失,不仅损害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现代企业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合约,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积极履行企业公民义务,以取得员工大力支持和社会广泛认可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法宝。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企业微观层面,开展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财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能脱离其现实社会属性。我国企业财务理论研究受到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很大,不少财务理论都是西方“舶来品”,过于强化财务的自然属性,财务管理的技术性、工具性特征明显,常常是见“物”不见“人”。世界经济理论的主流已经由新古典主义转向人本主义,尽管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尚不完善,但极具生命力,必将对财务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人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不是少数人,而是绝大多数人;不仅包括当代人,也包括后代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1章:导论。开篇提出本研究的现实背景、理论背景和研究意义,在分析我国国情和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发展现状、梳理回顾主流经济理论演进对财务理论研究影响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企业应实施以人为本的财务战略。第2章: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包括西方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国内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的政策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研究对本文的启示。第3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回顾了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提出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涉及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通则应用指引、人力资本财务制度、物质资本财务制度、社会资本财务制度和环境资本财务制度。第4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建设。首先,对企业财务文化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财务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概念、涵义进行了探讨,并基于文化视角和财务视角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加以分类,提出以人为本企业财务文化建设内容。最后,引入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例,对安然公司的企业财务文化进行了评析。第5章:以人为本的企业投融资管理。首先提出以人为本的“融资”和“投资”的概念,其次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投融资管理的具体内容,以人为本的融资包括人力资本融资和体现人本精神的物力资本融资,以人为本的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责任投资和环境投资。为了增强理论研究指导实践的适用性,以国有企业为例,对自然灾害条件下如何开展以人为本的投融资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第6章: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本章对企业收益分配模式进行了述评,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和企业的微观层面分析考察了我国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收益分配的必要性。运用博弈方法对不完全信息下的物质资本雇佣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收益分配模式选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对于合约选择具有重大影响。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应贯彻成本补偿原则和利润分享原则,探讨了当前我国企业收益分配存在的两大误区以及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基本框架。最后,提出了人力资本以股权化方式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观点和政策建议。第7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设计。基于信息观和计量观考察了人本财务报告产生的必然性,提出发展人本会计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含量的根本途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括资产权益表、增值表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在内的以人为本财务报告体系。通过对海尔案例的考察,提出了海尔报告模式对我国企业披露以人为本财务报告的若干启示。第8章: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分析了传统财务绩效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上的局限,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基础、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原则和评价实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设计了包括宏观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在内的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宏观财务制度包括企业财务通则及应用指引,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包括人力资本财务制度、体现人本精神的物质资本财务制度、社会资本财务制度和环境资本财务制度。将广义的资本及权益概念引入到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现代财务管理的本质特征。(2)从财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开展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具有实践参考价值。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研究是基于“财务”和“人本”双重视角的企业文化研究,是企业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财务变革从文化入手,是一个可行的思路。(3)系统化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的投融资理论。人力资本融资应在一定的道德与法律框架下进行,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可以赋予人力资本担保功能。以人为本的投资突破了按照投资标的形态划分的做法,从企业“内部人”(经营者和员工)、企业“外部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消费者、供应商等)和“后代人”三个维度,将投资划分为人力资本投资、社会责任投资和环境投资,并对每一种投资进行了深入研究。(4)提出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式。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成本补偿原则和利润分享原则,前者是资本投入企业的参与约束条件,后者是资本投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构建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三种股权化形式:人力资本的“干股”模式、人力资本的“实股”模式和“动态股权制”模式。(5)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设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可资借鉴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指导框架。设计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关键在于发展人本会计,提出了构建包括资产权益表、增值表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在内的以人为本财务报告体系。案例研究表明,海尔集团在披露财务会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报告方面独树一帜,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应用价值,同时,本文也分析总结了海尔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6)提出以人为本的财务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剖析了传统财务绩效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建立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原则和具体实施的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本文提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原则,是在反思传统财务分析评价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性。
二、对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制度改革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制度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财务集约化下的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财务集约化概念 |
2.1.1 财务集约化的内涵 |
2.1.2 财务集约化的特征 |
2.1.3 财务集约化的目标 |
2.2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理论基础及相关内容 |
2.2.1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概念 |
2.2.2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2.3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 |
2.2.4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原则 |
2.2.5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方法 |
2.3 内部控制评价相关理论 |
2.3.1 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原则 |
2.3.2 传统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及其局限性 |
2.3.3 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其适用性 |
第三章 QY供电公司概况及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3.1 QY供电公司基本情况 |
3.1.1 QY供电公司简介 |
3.1.2 QY供电公司组织架构及权责分配 |
3.1.3 QY供电公司经营特征及资金管理特点 |
3.1.4 QY供电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背景 |
3.2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现状 |
3.2.1 QY供电公司财务集约化下的资金管理模式 |
3.2.2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实施情况 |
3.2.3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关键业务风险点 |
3.3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及相关会计要素变动分析 |
第四章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评价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构建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2 构建评价指标 |
4.2 构建评价矩阵并计算指标权重 |
4.2.1 权重确定过程 |
4.2.2 专家打分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矩阵 |
4.3 计算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指标分值 |
4.4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
4.5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5.1 控制环境方面 |
4.5.2 风险评估方面 |
4.5.3 控制活动方面 |
4.5.4 信息与沟通方面 |
4.5.5 内部监督方面 |
第五章 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
5.1 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
5.1.1 提升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文化氛围 |
5.1.2 优化资金集中管理的组织架构 |
5.1.3 完善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机制 |
5.2 提升资金风险管理水平 |
5.2.1 完善资金风险监控 |
5.2.2 建立资金相关的四级风险分类框架 |
5.2.3 完善风险应对措施 |
5.3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活动 |
5.3.1 优化资金预算管理 |
5.3.2 实现资金收支集中管控 |
5.3.3 建立规范科学的资金分级授权体系 |
5.3.4 严格执行轮岗制度 |
5.4 强化企业信息沟通管理 |
5.4.1 提升信息的传递效率 |
5.4.2 业财融合加快推进多维精益化管理 |
5.5 提升内部控制监督水平 |
5.5.1 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
5.5.2 加强内部审计力度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减税降费政策对A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研究 |
1.3.2 关于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
2.1.2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
2.1.3 减税降费的概念 |
2.1.4 税收遵从成本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拉弗曲线理论 |
2.2.2 税收遵从理论 |
2.2.3 财务分析理论 |
第3章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受减税降费影响的现状及机理分析 |
3.1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受减税降费影响的现状 |
3.1.1 财务工作思路的变化 |
3.1.2 财务核算内容的变化 |
3.1.3 企业税负的变化 |
3.2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受减税降费影响的机理分析 |
3.2.1 对中小企业投资管理影响的机理分析 |
3.2.2 对中小企业筹资管理影响的机理分析 |
3.2.3 对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影响的机理分析 |
3.2.4 对中小企业收入与分配管理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4章 A企业财务管理受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 |
4.1 企业概况 |
4.1.1 A企业及其财务管理简介 |
4.1.2 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效果在A企业的表现 |
4.2 减税降费政策对A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
4.2.1 对A企业投资管理的影响 |
4.2.2 对A企业筹资管理的影响 |
4.2.3 对A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 |
4.2.4 对A企业收入与资金分配管理的影响 |
4.3 A企业财务管理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出现的问题 |
4.3.1 税收遵从成本有待降低 |
4.3.2 财务会计核算有待规范 |
4.3.3 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4.3.4 财务管理风险有待防范 |
第5章 减税降费政策下完善A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
5.1 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税收遵从成本 |
5.1.1 改进政策宣传辅导方式 |
5.1.2 简化企业纳税申报程序 |
5.1.3 畅通政企互动沟通渠道 |
5.2 强化分工协作,规范财务会计核算 |
5.2.1 加强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 |
5.2.2 加强财务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指导 |
5.2.3 加强其他部门对财务工作的配合 |
5.3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
5.3.1 与时俱进,不断修正现存制度 |
5.3.2 查漏补缺,补充建立缺失制度 |
5.4 构建风控体系,严防财务管理风险 |
5.4.1 提高对财务管理风险的认识 |
5.4.2 科学构建企业风险控制系统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银行系保险公司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研究 ——以N保险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研究 |
1.2.2 财务共享模式的类型 |
1.2.3 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化完善 |
1.2.4 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现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财务共享模式相关理论概述 |
2.1 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
2.1.1 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 |
2.1.2 财务共享服务的适用范围 |
2.2 财务共享模式介绍 |
2.2.1 财务共享模式的定义 |
2.2.2 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势 |
2.2.3 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历程 |
2.3 财务共享模式的理论基础 |
2.3.1 规模经济理论 |
2.3.2 流程再造理论 |
2.3.3 内部控制理论 |
2.3.4 交易成本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银行系保险公司财务共享模式分析 |
3.1 银行系保险公司概述 |
3.1.1 银行系保险公司的概念 |
3.1.2 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发展情况 |
3.1.3 银行系保险公司的特点 |
3.2 银行系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
3.3 银行系保险公司现有财务管理模式的缺陷 |
3.3.1 财务工作量大,业财融合度不高 |
3.3.2 流程简洁标准化程度低,制度体系不完善 |
3.3.3 财务风险控制水平不高 |
3.3.4 财务信息质量与时效性较低 |
3.4 银行系保险公司实施财务共享的SWOT分析 |
3.4.1 实施财务共享的自身优势 |
3.4.2 实施财务共享的自身劣势 |
3.4.3 实施财务共享的外部机会 |
3.4.4 实施财务共享的外部挑战 |
3.5 银行系保险公司财务共享模式的目标和原则 |
3.5.1 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的目标 |
3.5.2 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的原则 |
3.5.3 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的定位 |
3.6 小结 |
第4章 N保险公司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研究 |
4.1 N保险公司概况 |
4.1.1 N保险公司简介 |
4.1.2 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背景 |
4.1.3 财务共享模式构建可行性分析 |
4.2 财务人员工作量调查 |
4.2.1 分支机构岗位简介 |
4.2.2 工作量统计分析 |
4.2.3 工作量调查结论 |
4.3 财务共享模式实施组织与计划 |
4.3.1 财务共享模式实施组织 |
4.3.2 财务共享模式实施计划 |
4.4 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框架 |
4.4.1 组织架构与绩效体系 |
4.4.2 信息系统优化升级 |
4.4.3 财务业务流程改造 |
4.4.4 财务机器人RPA上线 |
4.4.5 制度规范与操作指引 |
4.4.6 搭建运营管理体系 |
4.4.7 建立风险控制机制 |
4.5 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成效 |
4.5.1 提升了财务工作时效,降低了财务风险 |
4.5.2 节约了财务人力成本,促进财务人员转型 |
4.5.3 提高了财务管控能力,提升企业价值创造 |
4.5.4 健全了财务制度体系,完善了财务监督体系 |
4.6 小结 |
第5章 银行系保险公司财务共享模式的保障措施 |
5.1 构建财务共享模式的挑战 |
5.1.1 战略定位与目标规划带来的挑战 |
5.1.2 组织管理与人员变革带来的挑战 |
5.1.3 流程改造与系统整合带来的挑战 |
5.1.4 风险管控与监管要求带来的挑战 |
5.2 实施财务共享模式的配套措施 |
5.2.1 找准财务共享定位,做好风险评估与准备 |
5.2.2 培养专业化财务队伍,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
5.2.3 推动操作流程标准化,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
5.2.4 加强风险控制,推动财务共享规范化建设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2.1 充分的前期准备是财务共享实施的成功前提 |
6.2.2 人员的支持是财务共享实施的重要保障 |
6.2.3 要明确财务部门的定位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决策者视角的企业财务报表列报问题研究 ——以格物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财务信息质量相关研究 |
1.2.2 财务报表列报问题相关研究 |
1.2.3 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理论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列报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财务报表及财务报表列报 |
2.1.2 财务信息质量 |
2.1.3 决策者及决策者视角 |
2.2 财务报表列报与财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 |
2.3 决策者与财务报表列报之间的关系 |
2.3.1 决策者需求决定财务报表如何列报 |
2.3.2 财务报表的列报影响决策者的判断 |
2.4 财务报表的产生与发展 |
2.4.1 一表式时期 |
2.4.2 二表式时期 |
2.4.3 三表式时期 |
2.4.4 四表式时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现状、问题及影响 |
3.1 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现状 |
3.1.1 长期按统一格式列报 |
3.1.2 统一的列报格式源自财政部相关通知 |
3.1.3 列报设计环节近乎不存在 |
3.1.4 软件开发重科目设计轻列报设计 |
3.2 现状背后存在的问题 |
3.2.1 信息使用效率受损 |
3.2.2 已知的列报问题不易得到及时纠正 |
3.2.3 隐藏的列报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 |
3.2.4 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弱化 |
3.2.5 信息技术的发展掩盖了会计人员的自身问题 |
3.3 各类问题对决策者产生的影响 |
3.3.1 限制了非专业人士的独立财务分析 |
3.3.2 易造成对决策者的误导 |
3.3.3 人为降低了决策者信息需求满足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格物文具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
4.1 格物公司概况及财务报表列报问题由来 |
4.1.1 格物公司概况 |
4.1.2 格物公司股东决策过程中的难题 |
4.2 格物公司财务报表列报问题分析 |
4.2.1 账簿整理及还原财务报表编制过程 |
4.2.2 财务报表列报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3 财务报表列报的重新设计 |
4.2.4 财务报表的重新填制 |
4.3 两种列报格式下的财务信息对比 |
4.3.1 资产负债表信息对比 |
4.3.2 利润表信息对比 |
4.3.3 现金流量表信息对比 |
4.3.4 两种格式下财务信息对比结论 |
4.4 案例分析结论 |
4.4.1 列报方式不同,分析结果不同 |
4.4.2 分析结果不同,决策者判断不同 |
4.4.3 决策者判断不同,决策结果不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财务报表列报问题的解决对策 |
5.1 推进观念意识变革 |
5.2 打破专业人才培养环节的陈旧思维 |
5.3 改变行业组织现状 |
5.4 提倡学术界重视财务会计的实务研究 |
5.5 加强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解读 |
5.6 适时取消统一财务报表格式的制度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现行价值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具体问题及研究意义 |
1.2.1 具体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重要概念及研究方法 |
1.3.1 现行价值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准则制定的目标:促进资源有效分配 |
1.4.2 准则背后的经济理论 |
1.5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结构安排 |
1.6 主要创新与贡献 |
2 文献综述 |
2.1 属概念及重要种概念的历史变迁研究 |
2.1.1 属概念的历史变迁研究 |
2.1.2 重要种概念之公允价值的历史变迁研究 |
2.1.3 研究评述 |
2.2 重要种概念之公允价值的应用经验研究 |
2.2.1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体系下的经验研究 |
2.2.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下的经验研究 |
2.2.3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下的经验研究 |
2.2.4 研究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概念考察的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 |
3.1 概念考察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 |
3.1.1 概念及概念考察 |
3.1.2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和概念考察过程 |
3.1.3 会计概念的概念考察 |
3.2 基于概念考察的理论分析和应用框架 |
3.2.1 现行价值的描述性考察 |
3.2.2 现行价值的评价性考察 |
3.2.3 现行价值的规范性考察 |
3.2.4 现行价值的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现行价值纳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理论分析 |
4.1 概念目标 |
4.1.1 单目标与双目标的选择 |
4.1.2 在与国际准则趋同过程中中国准则的目标选择 |
4.1.3 现行价值的概念目标 |
4.2 现行价值应用的约束条件 |
4.2.1 我国现阶段的市场条件 |
4.2.2 经济后果 |
4.2.3 约束条件对信息质量评价的影响 |
4.3 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
4.3.1 现行价值的信息特征 |
4.3.2 相关性与如实反映 |
4.3.3 谨慎性 |
4.4 构建现行价值信息质量的评价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现行价值纳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审慎应用 |
5.1 应用挑战分析 |
5.1.1 具体案例——对新三板公司股权的估值 |
5.1.2 具体挑战分析——不确定性 |
5.2 “未来估计”的审慎应用 |
5.2.1 “不确定性”的确认 |
5.2.2 计量“不确定性”与业绩报告 |
5.2.3 “不确定性”的关键信息披露——不可观察输入值 |
5.3 检验方法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审慎应用的完整示例及信息检验——设定受益计划 |
6.1 设定受益计划的特征及核算要求演变 |
6.1.1 设定受益计划特征及形式 |
6.1.2 设定受益计划核算要求的演变 |
6.1.3 设定受益计划核算争议的来源 |
6.2 现行价值在设定受益计划中的审慎应用 |
6.2.1 “不确定性”的确认——设定受益计划负债的确认 |
6.2.2 计量“不确定性”与业绩报告——精算损益和列报 |
6.2.3 “不确定性”的关键信息披露——设定受益计划的披露 |
6.3 现行价值在设定受益计划应用中的假设提出 |
6.3.1 审慎应用的具体体现 |
6.3.2 相关文献综述 |
6.3.3 假设提出 |
6.3.4 检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回顾及结论 |
7.1.1 问题的回顾 |
7.1.2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概念框架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Ⅰ: 审慎应用的实证检验——设定受益计划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企业综合报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逻辑框架 |
1.4 研究约定 |
1.4.1 常见术语辨析 |
1.4.2 论文研究边界 |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2 企业综合报告理论基础 |
2.1 企业综合报告基本概念 |
2.1.1 企业综合报告的定义 |
2.1.2 企业综合报告优势分析 |
2.2 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系统论 |
2.3 会计学理论基础 |
2.3.1 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
2.3.2 会计控制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构建企业综合报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1 我国企业报告制度的发展沿革 |
3.1.1 我国企业报告制度的历史回顾 |
3.1.2 我国企业报告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 |
3.2 构建企业综合报告必要性分析 |
3.2.1 克服现行企业报告模式局限性的需要 |
3.2.2 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 |
3.2.3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全面有用信息的需要 |
3.2.4 企业报告国际趋同的需要 |
3.3 企业综合报告的可行性分析 |
3.3.1 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具备对企业综合报告的需求: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
3.3.2 国际环境已具备协调发展企业综合报告的条件 |
3.3.3 技术发展为企业编制企业综合报告提供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4 企业综合报告国际借鉴和启示 |
4.1 国际企业综合报告主要理论 |
4.1.1 企业综合报告基本概念 |
4.1.2 编制企业综合报告的指导原则 |
4.1.3 企业综合报告的构成要素 |
4.1.4 对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综合报告框架的评价 |
4.2 企业综合报告国家经验:来自南非的实践探索 |
4.2.1 样本选择 |
4.2.2 报告篇幅对比 |
4.2.3 内容对比 |
4.2.4 特点分析 |
4.3 企业综合报告案例分析 |
4.3.1 丹麦诺和诺德公司(Novo Nordisk) |
4.3.2 南非金田公司(Gold Fields Ltd) |
4.4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4.4.1 全面客观有用的信息是企业综合报告的核心价值 |
4.4.2 企业综合报告是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内在整合 |
4.4.3 企业综合报告应重视企业风险的披露 |
4.4.4 政府的推动有助于推进企业综合报告的发展 |
4.4.5 第三方独立鉴证有助于提高企业综合报告的可信度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企业综合报告框架设计 |
5.1 企业综合报告目标和特征 |
5.1.1 企业综合报告目标 |
5.1.2 企业综合报告的特征 |
5.2 企业综合报告编制原则 |
5.2.1 利益相关者导向 |
5.2.2 决策有用导向 |
5.2.3 可持续发展导向 |
5.3 企业综合报告主要内容 |
5.3.1 企业战略分析 |
5.3.2 内部治理 |
5.3.3 机遇和风险 |
5.3.4 综合绩效 |
5.3.5 远景规划 |
5.4 企业综合报告信息披露格式 |
5.4.1 财务信息披露 |
5.4.2 非财务信息披露 |
5.4.3 风险及应对披露 |
5.5 企业综合报告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
5.5.1 经济绩效指标 |
5.5.2 环境绩效指标 |
5.5.3 社会责任绩效指标 |
5.6 本章小结 |
6 推进我国企业综合报告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政府维度的政策建议 |
6.1.1 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开展理论研究 |
6.1.2 推动我国企业综合报告试点 |
6.1.3 加快企业综合报告制度的立法建设 |
6.1.4 制定企业综合报告制度框架和披露指引 |
6.1.5 研究建立企业综合报告监管体系 |
6.2 企业维度的政策建议 |
6.2.1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 |
6.2.2 成立企业综合报告编制委员会 |
6.2.3 建立环境、社会责任绩效指标管理系统 |
6.2.4 有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
6.2.5 与利益相关者充分沟通 |
6.3 其他利益相关者维度政策建议 |
6.3.1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拓展业务领域 |
6.3.2 行业协会应当参与并推动企业综合报告试点工作 |
6.3.3 媒体、非政府组织应当发挥督促和监督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附录 |
(7)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构安排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要析 |
一、政府财务信息的涵义 |
二、政府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
三、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主体 |
四、政府财务信息的使用者 |
五、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目标与会计基础 |
六、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形式与内容 |
第二节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一、政府职能理论 |
二、公共选择理论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现存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有关情况 |
一、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发展进程 |
二、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现状 |
三、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工作成效简评 |
第二节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实证检验 |
一、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总体情况的实证分析 |
二、我国政府隐性赤字规模的估算 |
三、我国省级地方政府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的测算 |
第三节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不足 |
一、政府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尚不统一 |
二、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主体不够清晰 |
三、政府财务信息偏重为“内部人”服务 |
四、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目标略显滞后 |
五、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会计基础存在局限 |
六、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形式不够规范 |
七、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内容不够完备 |
第四章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实践 |
一、美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渐进式改革与严密法律规范 |
二、英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全面应用权责发生制 |
三、法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地方债务风险动因 |
四、其他国家符合自身特点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模式 |
第二节 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实践 |
一、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实践借鉴 |
二、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特点分析 |
第三节 可供借鉴的经验及启示 |
一、控制债务风险是各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共同动因 |
二、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进程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
三、依据本国国情选择恰当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模式 |
四、引入权责发生制是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趋势 |
五、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要满足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
六、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要完善配套法规体系 |
第五章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的目标思路及近期对策 |
第一节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的总体及分步目标建议 |
一、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的总体目标设定 |
二、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近、中、远期”分步改进目标建议 |
第二节 先易后难实现“近、中、远期”分步目标的措施 |
一、强化政府债务信息披露 |
二、试点试行政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 |
三、建立健全政府会计系统及其信息披露 |
第三节 改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近期对策 |
一、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与债务风险监控关系分析 |
二、政府债务会计核算的双基础制改革 |
三、政府债务新增核算科目的设计 |
四、政府债务计量属性的设定 |
五、政府债务信息主要披露载体的改进 |
六、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披露机制的构想 |
第六章 改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中期策略 |
第一节 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
一、环境变迁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分析 |
二、编报政府财务报告的重要意义 |
三、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 |
四、政府财务报告主体内涵及其包含的合并范围分析 |
五、政府财务报告包含的事项范围分析 |
六、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的关系界定 |
第二节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机制设计 |
一、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构建 |
二、政府财务报表及其附注、文字说明的构成 |
三、编报职责的划分与流程的构造 |
四、具体编制方法的设想 |
五、先试点、再试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近中期改进策略的比较分析 |
一、编报政府财务报告方法的优点 |
二、改进债务核算基础措施的优点 |
三、两种方法的主要不足 |
第七章 改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远期规划 |
第一节 建立健全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体系 |
一、我国政府会计模式的选择 |
二、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形式与内容设计 |
三、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主体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分析 |
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目标与会计基础的界定 |
五、我国政府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推演 |
第二节 设计完善我国政府会计系统:基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 |
一、我国政府财务会计系统的规划设计 |
二、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系统的整合完善 |
三、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系统与财务会计系统信息披露的协调 |
第三节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视角下我国政府管理会计、审计鉴证的协同 |
一、融合协同政府管理会计与政府预算会计、财务会计 |
二、构建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密切相关的审计鉴证体系 |
三、政府管理会计、审计鉴证的财务信息披露职能 |
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的相关配套措施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二、研究局限性 |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后记 |
(8)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研究 ——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及概念界定 |
1.2.1 会计规则 |
1.2.2 经济监管规则 |
1.2.3 分离与协调 |
1.3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1.3.1 会计规则与金融监管规则 |
1.3.2 会计规则与税收监管规则 |
1.3.3 会计规则与安全生产监管规则 |
1.3.4 文献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经济学理论 |
2.1.1 分工与交易费用理论 |
2.1.2 产权理论 |
2.1.3 信息不对称与信号传递理论 |
2.1.4 经济管制理论 |
2.1.5 市场约束理论 |
2.2 会计规则相对独立性理论 |
2.2.1 会计规则内涵及属性 |
2.2.2 会计规则相对独立性 |
2.3 会计目标理论 |
2.3.1 受托责任观 |
2.3.2 决策有用观 |
2.3.3 会计目标观点评述 |
2.4 会计目标实现的会计机制保障 |
2.4.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2.4.2 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
2.5 经济监管内涵、目标及意义 |
2.5.1 经济监管内涵 |
2.5.2 经济监管目标 |
2.5.3 经济监管意义 |
第3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内在机理 |
3.1 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产生关联 |
3.1.1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交集” |
3.1.2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相互作用、影响与依存 |
3.2 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的共同属性 |
3.2.1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制度安排属性 |
3.2.2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的政府管制属性 |
3.3 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的差异根源:目标不同 |
3.4 会计规则与经济监管规则的差异属性 |
3.4.1 管制范畴与职能边界 |
3.4.2 利益诉求优序选择 |
3.4.3 信息质量逻辑顺位 |
3.4.4 信息披露机制 |
第4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现状及问题 |
4.1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已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1.1 会计规则和银行监管规则己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1.2 会计规则和保险监管规则已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1.3 会计规则和证券监管规则已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1.4 会计规则和税收监管规则已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2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及问题 |
4.2.1 会计规则和金融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2.2 会计规则和税收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2.3 会计规则和安全生产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的现状 |
4.2.4 会计规则和监管规则未实现分离与协调引发的会计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必要性分析:经济学效率视角 |
5.1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必要性的制度分析框架 |
5.2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效率评价 |
5.2.1 会计产权结构与经济监管职能 |
5.2.2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合的交易费用 |
5.2.3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效率评价 |
5.3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效率性的案例分析 |
5.3.1 西班牙银行动态拨备案例背景 |
5.3.2 西班牙银行动态拨备案例启示 |
第6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有效性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
6.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多元回归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研究结论 |
第7章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路径 |
7.1 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遵循的原则 |
7.1.1 坚持会计规则相对独立性 |
7.1.2 兼顾经济监管信息需求 |
7.2 会计规则和金融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 |
7.2.1 金融预期型会计规则的“私益效应” |
7.2.2 金融工具减值的“迹象法”理念选择 |
7.3 会计规则和税收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 |
7.3.1 基于“财税分离”模式的增值税会计规则选择 |
7.3.2 增值税会计准则构建的思路设计 |
7.4 会计规则和安全生产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的实现 |
7.4.1 安全生产费用会计规则的非适宜性 |
7.4.2 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的表外披露模式设计 |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对会计规则制定部门 |
8.2.2 对有关监管部门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2.1 学术构想与思路 |
1.2.2 研究内容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财务报告缺陷及改革的研究 |
2.1.1 国外关于财务报告缺陷及改革的研究 |
2.1.2 国内关于财务报告缺陷及改革的研究 |
2.2 关于财务分析体系相关研究 |
2.2.1 国外关于财务分析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财务分析的研究 |
2.3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现状 |
2.3.1 财务报告对财务分析影响的研究 |
2.3.2 财务分析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研究 |
2.3.3 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关系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体系基本理论研究 |
3.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 |
3.1.1 财务报告相关概念辨析及定义 |
3.1.2 财务分析相关概念辨析与定义 |
3.1.3 会计环境相关概念与分类 |
3.1.4 会计目标的概念与分类 |
3.2 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相关理论[95] |
3.2.1 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含义及其特征 |
3.2.2 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相关概念区分 |
3.2.3 会计理论逻辑起点问题研究的历史演进 |
3.2.4 会计理论逻辑起点不同观点的简介 |
3.2.5 对不同逻辑起点理论的评价 |
3.2.6 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的关系以及本文的研究起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机理分析 |
4.1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路径 |
4.2 会计环境对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影响 |
4.2.1 会计环境因素对财务报告的影响[89] |
4.2.2 财务报告改革对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影响 |
4.3 信息使用者需求对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与财务报告改革的影响 |
4.3.1 会计信息使用者 |
4.3.2 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发挥作用的前提 |
4.3.3 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对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影响 |
4.3.4 财务分析体系重构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
4.3.5 会计目标变化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的史证研究 |
5.1 中式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历史 |
5.1.1 文字叙述式簿记报告编制阶段(夏商至秦汉) |
5.1.2 数据组合式簿记报告编制阶段(唐宋至明清) |
5.1.3 表式簿记报告编制阶段(清朝晚期——新中国成立前) |
5.2 西式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历史 |
5.2.1 单式簿记报告编制阶段(13 世纪以前) |
5.2.2 复式簿记报告编制阶段 |
5.3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历史研究 |
5.3.1 会计环境的变化对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体系的影响 |
5.3.2 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对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体系的影响 |
5.3.3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美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的比较研究 |
6.1 美国财务报告变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性 |
6.1.1 资产负债表阶段(20 世纪初-20 世纪 20 年代) |
6.1.2 损益表阶段(20 世纪 30 年代-20 世纪 60 年代) |
6.1.3 三表并重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 |
6.1.4 财务报告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 |
6.2 我国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性 |
6.2.1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
6.2.2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79-1992) |
6.2.3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2-2001) |
6.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2002-至今) |
6.3 中美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性比较 |
6.3.1 中美会计环境因素对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影响 |
6.3.2 中美信息使用者需求对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影响 |
6.3.3 中美财务报告改革和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关系特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互动理论的运用 |
7.1 关于 IASB 与 FASB 财务报告列报改革的分析 |
7.1.1 财务报表列报改革的会计环境因素 |
7.1.2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要求 |
7.1.3 财务报告目标 |
7.1.4 财务报告列报改革的主要内容 |
7.1.5 财务报告列报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分析 |
7.2 基于财务报告列报改革的财务分析体系重构 |
7.2.1 IASB 与 FASB 财务报告列报改革中报表的变化 |
7.2.2 对财务列报改革后的报表体系进行财务分析 |
7.2.3 财务分析相关指标设计 |
7.3 关于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改革的分析 |
7.3.1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财务比率分析的影响及其应该注意的问题 |
7.3.2 从信息使用者财务分析的角度对财务报告提出相应的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1.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
8.1.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以人为本企业财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现实背景和意义 |
1.1.2 理论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1.5 关键概念界定 |
2.以人为本财务研究文献综述:现状与启示 |
2.1 西方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 |
2.1.1 基于人本管理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2.1.2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2.1.3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2.1.4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研究 |
2.2 国内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研究现状 |
2.2.1 人本财务管理及人本财务学 |
2.2.2 相关研究之一:经济可持续发展财务 |
2.2.3 相关研究之二:人力资本财务 |
2.2.4 相关研究之三:利益相关者财务 |
2.2.5 相关研究之四:企业社会责任财务 |
2.3 以人为本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文献综述 |
2.4 国内外学者以人为本的财务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3.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设计 |
3.1 企业财务制度的历史沿革 |
3.2 我国财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新《企业财务通则》评析 |
3.2.2 改进我国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议 |
3.3 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影响因素 |
3.4 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的原则 |
3.5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设计 |
3.5.1 传统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及其缺陷 |
3.5.2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 |
4.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建设 |
4.1 企业建设以人为本的财务文化的必要性 |
4.2 企业财务文化研究的文献回顾 |
4.2.1 国外有关企业财务文化的研究现状 |
4.2.2 国内有关企业财务文化的研究现状 |
4.3 对"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界定 |
4.3.1 "财务文化"、"财务管理文化"和"理财文化"辨析 |
4.3.2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概念及涵义 |
4.4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的分类 |
4.4.1 基于文化视角的分类 |
4.4.2 基于财务视角的分类 |
4.5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 |
4.5.1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精神文化 |
4.5.2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制度文化 |
4.5.3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行为文化 |
4.5.4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物质文化 |
4.6 案例:安然公司的企业财务文化评析 |
5.以人为本的企业投融资管理 |
5.1 以人为本的"融资"和"投资"概念 |
5.2 以人为本的融资管理具体内容 |
5.2.1 人力资本融资 |
5.2.2 物力资本融资 |
5.3 以人为本的投资管理具体内容 |
5.3.1 人力资本投资 |
5.3.2 社会责任投资 |
5.3.3 环境投资 |
5.4 以人为本的投融资实践——国有企业自然灾害投融资管理 |
5.4.1 国有企业开展自然灾害投融资管理的意义 |
5.4.2 建立国有企业自然灾害融资长效机制 |
5.4.3 国有企业自然灾害损失预防的投资预算管理 |
6.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 |
6.1 企业收益分配模式述评 |
6.2 我国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收益分配的必要性 |
6.2.1 从国家的宏观层面考察 |
6.2.2 从企业的微观层面考察 |
6.3 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的博弈分析及合约选择 |
6.3.1 人力资本固定支付合约的博弈分析 |
6.3.2 人力资本变动支付合约的博弈分析 |
6.3.3 结论及应用 |
6.4 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原则 |
6.4.1 成本补偿原则 |
6.4.2 利润分享原则 |
6.5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模式 |
6.5.1 当前企业收益分配的误区 |
6.5.2 资本收益分配的基本框架 |
6.5.3 人力资本以股权化方式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
7.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报告设计 |
7.1 以人为本财务报告产生的必然性 |
7.1.1 对财务报告信息决策有用性理论的反思 |
7.1.2 发展人本会计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含量的根本途径 |
7.2 以人为本的财务报告设计 |
7.3 案例:海尔集团以人为本的财务报告模式 |
7.3.1 海尔集团情况概述 |
7.3.2 海尔报告模式及启示 |
8.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
8.1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概念 |
8.2 传统财务绩效评价的局限 |
8.2.1 财务绩效评价主体方面的局限 |
8.2.2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方面的局限 |
8.2.3 财务绩效评价方法方面的局限 |
8.3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8.4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
8.4.1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主体 |
8.4.2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客体 |
8.4.3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原则 |
8.4.4 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实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对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制度改革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财务集约化下的QY供电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优化研究[D]. 张弛.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减税降费政策对A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D]. 刘稳静.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银行系保险公司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研究 ——以N保险公司为例[D]. 赵阳阳.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基于决策者视角的企业财务报表列报问题研究 ——以格物公司为例[D]. 王秀倩.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5]现行价值概念研究[D]. 沈洁.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8(05)
- [6]企业综合报告研究[D]. 高辉.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7]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D]. 任刚.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8]会计规则和经济监管规则分离与协调研究 ——基于保障会计目标实现视角[D]. 佟玲. 天津财经大学, 2014(08)
- [9]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D]. 冯海虹.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10]以人为本企业财务问题研究[D]. 王海兵.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标签:会计论文; 财务报告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论文; 财务管理模式论文; 政府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