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翻译学:新世纪的思索——从译学否定论的“梦”字诀说起(论文文献综述)
戴佳欣[1](2019)在《《性别与渐变政治—智利社会政策改革与创新》(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以非文学翻译实践为基础的翻译报告,翻译原文选自赛克·斯塔布(Silke Sttab)2017年出版的《性别与渐变政治——智利社会政策改革与创新》(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Gradual Change—Social Policy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Chile)一书。该书以性别视角作为研究基点,以智利的政治及社会改革为例,分析了在改革过程中,性别要素是如何影响政治,改革又因何停留在渐变层面而没有发生彻底的变化。结合翻译材料的特点,此次翻译采用了尤金·奈达(Eugene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在翻译过程中利用这一理论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难点和出现的问题。根据该理论,翻译的要义主要是达到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深层结构上的对等,以此达成源语读者和目标读者在对文本功能的感受上尽可能一致。翻译中主要涉及到词汇、句法以及语篇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词汇层面主要是术语的翻译问题,句法层面则是中英句子结构的差异,而语篇层面上,连贯性问题是翻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译者在前述的理论基础上采取了意译、转换、增译、删译、等具体方法处理翻译,形成了较为完成的译本。本报告由五个部分组成,全面论述了整个翻译过程,总结提炼了实践中的翻译方法,并对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林夏,刘军平[2](2018)在《中国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力作——《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求索与发展》评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谭载喜教授的最新着述《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求索与发展》,是当代翻译学学科建设的一部力作。书中聚合了作者的翻译研究文章,它厘清了翻译学的相关概念,拓展了翻译学的研究范式,反思了翻译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未来学科的发展路向,对翻译学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这是一部凝结其多年心血的关于翻译学建设和问题思考的重要研究成果。
张倩[3](2017)在《对中国翻译学“科学说”争论的再思考》文中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翻译学界就翻译学"科学说"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以往的争论中概念混淆和争论焦点偏移等问题突显,回顾和反思这些问题,尝试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探讨翻译学"科学说"尤其重要,而库恩范式理论又给了研究者关于此话题的全新视角。
徐秀梅,宫钦言[4](2015)在《中国翻译学构建论争核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翻译界在构建翻译学的过程中围绕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翻译学能否成为独立学科产生过激烈的争论。有学者认为翻译活动有规律可循,可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也有学者认为翻译的艺术性使翻译规律难以把握,所以翻译学难以独立存在。我们认为:翻译学能否建立并成为独立学科,关键在于确定其研究对象;同时,必须认识到翻译学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翻译研究应该遵循人文社会学科的一般原则和规律。
肖辉[5](2011)在《近20年中国译学研究之回顾》文中提出本文将近20年来我国译学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分五大类:1.翻译学建设,2.翻译学理论研究,3.文化与翻译,4.文学与诗歌翻译,5.翻译与教学,并按年代顺序进行回顾、总结与展望,展示该时期学者们对译学问题不同的研究视角。
王娟[6](2010)在《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 ——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的接受之批判》文中认为从不同角度对主体性哲学展开批判是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由于社会、历史、学术的原因,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的批判有吸收、也有变异。本文从梳理影响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的几个主要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流派入手,探讨吸收、变异形成的原因,分析、批判这些流派的主体性批判思想在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中的吸收、变异的现象,以使对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共11万余字,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课题的由来、课题史回顾、研究目的、方法及步骤。第二章主要分析、评价了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涉及的历史背景、具体表现、对翻译研究的推动及其局限性。这一章主要采用的是对文献梳理分析的方法,涉及:1)现代哲学阐释学;2)解构主义;3)翻译研究文化转向;4)后殖民主义;5)后现代女性主义。之所以选取这五个流派的翻译研究,因为它们是影响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的几个主要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流派。这些理论虽已经反复探讨,但是其中所体现的对主体性哲学思想的批判这一方面,并未受到更多关注,却是理解这些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流派本质的一个必要途径。第三章分析主要有三种因素影响了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在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中的接受:一是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特殊性。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政治环境等因素,国内翻译研究缺乏西方那样对理性的推崇传统,近代历史和思想文化的动荡、汉字的特殊性,以及中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影响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中的主体性批判思想的接受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主体(性)概念的译介。分析了主体性概念的译介与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及主体(性)概念在译介过程中的意义流变对于本文所关心的理论旅行现象的影响。在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中,对于主体(性)的理解也显然受到了主体性理论旅行所带来的意义流变的影响,从而构成了一种“先见”,影响了对于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批判思想的接受。三是国内翻译学科建设的特点,分析了国内学科建设过程中的权力影响及其特点以及这种特点对翻译学科发展的影响、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中的主体性哲学批判在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中的接受所产生的作用。第四章主要是分析、批判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的接受情况。这一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的借鉴与吸收,包括两点,分别是对传统忠实翻译观的反思;从一元到多元角度的转变。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对忠实于原文十分推崇。这种对忠实的追求并不现实。在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中,忠实翻译观遭到了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的强烈质疑、批判乃至全盘的否定。这种批判由于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借鉴而显得更有理论性、系统性。论者们运用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忠实翻译观进行批判,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证其不切实际性。而在传统的翻译评论和研究中,单一的视角占据主流地位,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一元视角,即一般只以忠实与否来评判译本的好坏。相比较而言,新的翻译批评和研究则不再拘泥于“技”的层面,呈现出多元的角度,视野扩大,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等因素被考虑进来。第二部分是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的变异与否定,包括四点,分别是:1、重视结论轻视论证。西方后现代主义在对传统忠实翻译观进行批判时,并不是直接加以否定,而是有一系列的论证,来证明传统忠实观的谬误。而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则不太重视论证过程;2、重视反叛性轻视肯定性。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在对主体性哲学进行批判、否定时,也有其肯定性的一面。各个流派并非是完全的解构、摧毁一切,将世界描绘成一片灰色,也有希望所在。这种肯定性程度不同,表现也各异,是构成流派之间、不同论者之间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比较重视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对传统的否定、反叛的一面。例如借用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中的一些概念,偏见/前见、视域融合、延异等,通过突出这些概念中否定部分的含义来强调对翻译忠实观的否定,对原作误读现象存在的合理等。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中肯定性的一面则较为忽视或避而不谈,这或许是因为主体性讨论存在自己的问题域和关心焦点,所以在对于西方翻译研究的借鉴、吸收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的原意;3、批判的立场与标准:固守边缘还是走向中心。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和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都对传统进行了批判,但批判的目的不同。在对传统主体性哲学及基于其上的忠实翻译观进行批判时,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多是固守边缘的立场,试图将边缘群体的经验纳入知识生产,但不是要取代主流知识生产方式。而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对传统的这种批判在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中,更多地被运用成一种走向翻译研究场域中心的策略。很多论者希望其能够帮助扫清不利于翻译研究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成为更为理想、更为完善的中心;4、对主流意识形态批判的两种态度。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流派,对主流意识形态是持批判态度的。而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从不触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却常常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的一致。第三部分是吸收、变异的利与弊。主要是:一些问题得到了重新认识,如翻译中的忠实、译者的作用、翻译研究的价值等问题,革新了翻译研究,推动了翻译学科的建设;但随着讨论的深入,对忠实观的反叛越来越突出,导致了意义虚无主义蔓延,等等。第五章是结语,即本文的简略概括,总结了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在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中的理论旅行过程,以及理论旅行过程中的吸收和变异及其批判,并对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应该在批判和反思西方理论的前提下,既要“有容乃大”,更要植根本土。
黄德先[7](2010)在《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文中研究指明自70年代开始,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重点不断地转移,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模式。它包括源起于以色列的多元系统论,图里以及低地国家学者所推动的描述翻译研究,源自德国的翻译目的与功能理论,各个殖民相关的语境中所形成的后殖民翻译研究,以及集中在加拿大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其中,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正式提出,成为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一个转折点。文化途径翻译研究革新了翻译观念,促成了翻译研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自90年代中期以来,文化途径的翻译理论被大量引入我国翻译学界,一方面促成了我国当前翻译理论研究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翻译学界的无数争议。这些争议中,有人认为文化途径的翻译理论不适应汉外互译,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有人认为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偏离了翻译研究学科的本体,提出回归语言本体;有人认为文化途径的翻译理论给我们的翻译观念带来了混乱,危及翻译的实践。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到底对我国当前翻译观念带来了哪些改变?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研究学科有怎样的影响?本文通过追踪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谱系,尝试回应国内翻译学界对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各种争议,反思引进的文化途径的翻译理论对我国当前翻译研究的影响,特别是对翻译观念和翻译学科带来的冲击。本文由六大部分构成。“前言”介绍了研究问题的由来,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在中国的旅行过程,文化途径翻译研究所引发的各种争议,以及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第一章介绍了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产生的背景。对文化的关注是整个人文学科的一大趋势,文化研究随之兴起。翻译活动对象的改变,人们的翻译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鲁汶群体为主的文化途径的翻译学者催生了翻译研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借助“事件化”的方法把文化途径翻译研究还原到其生成的语境,考察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谱系。把翻译研究学科自产生以来随研究重心转移而形成的不同途径的研究进行语境化的处理,重新考察了佐哈的多元系统论、图里及低地国家的描述翻译研究、德国翻译目的与功能理论、后殖民翻译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等,着重强调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研究对翻译观念的革新,以及对翻译研究学科的推动作用。第三章阐述了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观念的革新,所引发的争议,并对这些争议做出回应。文化途径的翻译研究扩展了传统的翻译概念,深化了翻译概念的内涵。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传统翻译观念、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七个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从而革新了我们的翻译观念,也对我们的翻译学科认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革新后的翻译观念引入我国之后,对我们的翻译忠实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引发了很多争议。唯有区分开如何译与为何译的研究,形成求知与求用的学术分工,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才可能形成一个平衡的学术生态。第四章分析了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研究学科的影响,并对国内有关翻译学科的各种争议做出回应。翻译研究学科近40年的发展中,文化途径的翻译研究者不断地重构学科的蓝图,丰富学科的研究目标,重新定位学科的属性。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引入我国之后,促成了我国翻译研究学科的快速发展。对翻译的研究并不等同于或局限于对语言的研究,新一代语言学途径的翻译研究与文化途径的翻译研究互为补充,使回归语言本体的担心变得多余,这两种不同途径研究的结合往往会模糊各种研究的差异。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谱系表明在不同的文化中形成了具有国别特色的研究。作为以“研究”为名称的翻译研究学科,突破了传统的学科观念。“结语”部分,本文提出由于缺乏对文化途径翻译理论的全面了解,导致了国内一些翻译学者对文化途径翻译理论的误解,从而引发了翻译观念之争。国内一些翻译学者有关翻译研究学科的各种争议,缺乏的是对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谱系分析,没有厘清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这三者的共生关系。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我们启发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些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把翻译置于不同的框架或语境中来理解。
张莹[8](2008)在《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 ——1979-2007年中国译学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译学研究自1979年以来经历了从零散到成体系,从无学科到学科独立,从只有传统译论到多元范式并存的发展历程。近三十年来是中国译学日益走向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译学观念激烈冲突与演进的时期。本文试图以涉及翻译学学科理解、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方向的译学观念为线索,梳理从1979-2007年的中国译学发展阶段,特别考察涉及翻译学学科建设的译学观念演进和冲突,从而总结出中国译学健康发展需要提倡的学术研究态度和需要避免的认识误区。本文第一章借鉴伊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将中国翻译研究看作一个译学多元系统,其中各种研究范式所代表的译学观念不断处于冲突、变异和融合之中,为争夺译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而时刻斗争,并在斗争中彼此借鉴与融合。本章将1979-2007年间的中国译学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79年之前的中国译学研究以传统译论为主,缺乏必要的学科意识,笔者称之为“一元无体系的传统译论期”;1979-1986年间中国译学研究开始恢复,语言学翻译研究范式开始登陆中国译学多元系统,两种译学观念发生初步冲突,笔者称之为“二元初显的中国译学恢复期”;1986-1995年间中国译学多元系统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学科理论建设,理论框架的构建中出现传统译论和语言学翻译观两种范式平分秋色的局面,笔者称之为“二元范式并存的中国译学构想期”;1995-2007年间中国译学多元系统开始出现突破文本和语言局限的文化研究范式,最终导致中国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中国译学在繁荣中日益走向独立,并向国际译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靠拢,笔者称之为“多元范式并存的中国译学文化转向期”。第一章在宏观描述中国译学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学术图景基础上,重点关注不同研究范式的翻译观在当时译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彼此冲突的轨迹,以及对中国译学多元系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本文第二章以“演进”为关键词,从研究对象、学科定位和学科范式等三个侧面梳理中国译学学科观念的演进历程。具体的切入点体现在三个问题上:“翻译学该研究什么”、“翻译学是怎样一门学科”、“翻译学是如何理解翻译转换过程的”。这三个问题分别体现着中国译学观念对翻译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对翻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采用,以及对翻译现象本质的理解。中国译学观念经历了从“只有传统译论”,到“引进语言学翻译研究范式”,再到“文化研究范式引起文化转向,多元研究范式并存”这样的发展历程,对如上三个问题的回答体现出中国译学研究视野的逐渐拓宽、学科定位的逐渐清晰和准确、对研究对象本质认识的逐渐深刻。本文第三章以“冲突”为关键词,从1979-2007年间涉及翻译学学科建设的三次规模较大、程度较激烈的学术论争入手,展示译学新观念进入中国译学多元系统过程中遭到的阻力和质疑,从而有利于梳理和澄清中国译学观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次冲突起因于强调“中国特色”译学观引起的质疑与论争;第二次冲突起因于否定翻译学学科价值引起的质疑与论争;第三次冲突起因于对文化转向翻译观和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排斥和澄清。在对中国当代涉及翻译学学科发展的译学观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之后,本文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有益于中国译学发展的学术态度、学术精神和有害于中国译学发展的学术话语弊病,并指出中国译学观念在当前仍然存在两个认识误区:将翻译研究的本体混同于翻译活动的本体;将翻译研究的不同范式混同于自然科学范式。中国译学观念现代化需要达成如下两个共识:中国译学必须走出语言和文本的局限,才能真正走向独立;中国译学必须多元范式共存,才能真正走向繁荣。
郭庭军[9](2007)在《从语言哲学视角看译文读者的地位》文中研究表明在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研究发生了令人瞩目的“语言转向”,带来了认知范式的重大变革,也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引起了翻译模式的多元化变化。在八十年代,以奈达为代表的西方译论传入中国,更对我国的传统译论产生重大影响,使单一的二元论,即源语文本和译本的对比,转向了翻译研究的多元化。译文读者这一曾被忽视的一元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引起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热点——读者中心论。本文首先对西方语言哲学理论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阐释和评论,重点涉及到哲学解释学、解构主义翻译观、动态等值理论、关联法翻译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等流派。随后,在综合各种理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翻译实践论述了译文读者在翻译中的地位和影响。文中指出,译文读者是翻译活动的多元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一元,译文读者对翻译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科学地分析译文读者的影响因素,在实践中寻找规律,以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提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者提出:译文读者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具有能动性、开放性、相对性和时效性等特点。期望能对开阔翻译研究的思路和翻译理论的完善做出一点贡献。
李宏亮[10](2005)在《“中国译界关于翻译学建设的争论”研究》文中提出1951年,我国学者董秋斯明确提出建立中国翻译学。该主张当时不仅在国内属于创先之见,而且在整个中西方都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历史原因该划时代性的建议被搁浅。此后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有识之士不满足于中国翻译研究的状况,重新提出建设一门独立的翻译学科——翻译学。从此国内译界针对翻译学建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大讨论,并于上世纪末一度达到高潮。集中起来看,译界所争论的主要问题是:(1)翻译研究是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是否要建立中国翻译学或者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翻译学是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对这些问题不断有学者发表看法,但总体而言,还只是局限于针对某一两个方面提出看法,远不够全面和系统。上述问题涉及到翻译学科的地位和前途,很有必要及时对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与总结。同时,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关于翻译学的讨论也有待继续扩展与深化。如何借鉴以前对于上述问题争论的得失,从中吸取教训,使以后的讨论少走弯路,更加科学,进而推动译学进一步健康发展,有必要对这些争论进行系统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些争论作一系统梳理,深究争论缘由,并在综合分析双方观点的基础上,依据学科学理论提出个人看法。最后,再对这些争论作比较全面的思考,探究这些争论的意义以及不足之处,明确今后的任务,借以推动译学的深入发展。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章。 引言扼要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对象、意义、主要观点和基本结构。 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首先试图廓清与翻译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然
二、翻译学:新世纪的思索——从译学否定论的“梦”字诀说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翻译学:新世纪的思索——从译学否定论的“梦”字诀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1)《性别与渐变政治—智利社会政策改革与创新》(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1.3 Report Layout |
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
2.2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
2.2.1 Analysis of Stylistic Features |
2.2.2 Analysis of Linguistic Features |
3 The Guiding Theory |
3.1 Introduction to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
3.2 Back-transformation |
4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and Solutions |
4.1 Preparation |
4.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
4.3 Solutions to the Difficulties |
4.3.1 Terminology |
4.3.2 Differences in Sentence Structure |
4.3.3 Discourse |
4.4 Summary |
5 Conclusion |
5.1 Lessons Gained from the Translation |
5.2 Problems to be Solved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 翻译实践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Acknowledgements |
(2)中国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力作——《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求索与发展》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一、求索与发展:翻译学的开疆辟土之路 |
(一) 翻译学科意识的自觉:“必须建立翻译学” |
(二) 翻译研究:中西观照、兼收并蓄 |
(三) 翻译学建构初现曙光:漫卷诗书喜欲狂 |
二、余论:对翻译学其它方面的贡献 |
(一) 厘清了翻译学的相关概念 |
(二) 拓展了翻译学的研究疆域 |
(三) 翻译学未来发展之路:潮平两岸阔 |
(3)对中国翻译学“科学说”争论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翻译 (学) “科学说”争论中存在的问题 |
1.“翻译”与“翻译学”混用 |
2.“翻译科学”与“翻译学科”混淆 |
二、“科学”是什么? |
三、翻译学“科学说”的库恩式解读 |
(4)中国翻译学构建论争核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争论焦点回顾 |
(一)焦点之一: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
(二)焦点之二:翻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二、翻译学的研究对象 |
(一)研究对象:翻译界的新思维 |
(二)研究对象:从翻译活动的构成要素来看 |
(三)研究对象: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解释 |
三、结论 |
(5)近20年中国译学研究之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学建设 |
二、翻译学理论研究 |
三、文化与翻译 |
四、翻译与教学 |
五、结语 |
(6)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 ——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的接受之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相关研究回顾及本文的目的、意义 |
二、研究的视角、步骤与方法 |
第二章 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中的主体性哲学批判思想 |
一、西方主体性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
二、西方后现代主义中的主体性哲学批判 |
三、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中的主体性哲学批判 |
(一)现代哲学阐释学 |
(二)解构主义 |
(三)翻译研究文化转向 |
(四)后殖民主义 |
(五)后现代女性主义 |
第三章 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的接受之原因 |
一、中国语境的特殊性 |
二、主体(性)概念的译介 |
(一)20 世纪80 年代前主体(性)的译介 |
(二)20 世纪80 年代主体(性)的译介:从哲学学术场域到文学学术场域 |
(三)主体(性)概念的译介所带来的意义流变 |
三、国内翻译学科建设的特点 |
(一)学科制度的特点 |
(二)学科制度的特点对国内翻译学科建设的影响 |
第四章 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的接受之批判 |
一、 借鉴与吸收 |
(一)对传统忠实翻译观的反思 |
(二)从一元到多元角度的转变 |
二、变异与否定 |
(一)重视结论轻视论证 |
(二)重视反叛性轻视肯定性 |
(三)批判的立场与标准:固守边缘还是走向中心 |
(四)对主流意识形态批判的两种态度 |
三、吸收、变异的利与弊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7)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问题的源起 |
二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在中国的旅行 |
1 对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零星介绍(1983-1994) |
2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正式登场(1995-2004) |
3 对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批评与反思(2005--) |
三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引发的各种争议 |
1 特色与共性之争 |
2 学科本体之争 |
3 文化途径与语言学途径之争 |
4 理论与实践之争 |
四 研究的目标、方法与意义 |
五 研究的步骤 |
第一章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产生的背景 |
一 文化与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 |
1 文化概念的扩展 |
2 文化研究的兴起 |
二 翻译观念的演变 |
1 宗教翻译观 |
2 文学(包括社科)翻译观 |
3 非文学翻译时代的翻译观 |
4 多种翻译观念并存 |
三 翻译研究学科的形成 |
1 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翻译的研究 |
2 翻译研究的学科宣言 |
四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群体的形成 |
第二章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谱系 |
一 佐哈的多元系统论 |
1 多元系统论产生的背景与理论源头 |
2 多元系统论的演变 |
3 多元系统论的启示与反思 |
二 图里与低地国家翻译学者的描述翻译研究 |
1 描述翻译研究的理论源头 |
2 描述翻译研究的演变 |
3 描述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 |
4 翻译规范研究 |
5 描述翻译研究的影响与反思 |
三 德国翻译目的与功能理论 |
1 翻译目的与功能理论的背景与源头 |
2 翻译目的与功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
3 翻译目的与功能理论的启示与反思 |
四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转折点 |
1 霍恩比提出文化导向的研究 |
2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正式提出 |
3 改写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理论基础 |
4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与翻译研究学科的同步发展 |
5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 |
五 后殖民翻译研究 |
1 后殖民批评 |
2 后殖民学者论翻译 |
3 后殖民翻译研究 |
4 后殖民翻译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
六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
1 女性主义与语言 |
2 加拿大的特定政治文化语境 |
3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
4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
第三章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翻译观念:争议与回应 |
一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概念的扩展 |
1 传统的翻译概念 |
2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概念的扩展 |
二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观念的突破 |
1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问题,更是文化问题 |
2 从追求对等和忠实转向解释不对等和不忠实 |
3 多种框架下的翻译 |
4 翻译从中立的语言转换到政治实践 |
5 从原文到译文视角的转变 |
6 从规定到描写的研究方法 |
7 从实证到后实证多重视角的转变 |
三 回应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引发的翻译观念之争 |
1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忠实观的冲击 |
2 对翻译观念之争的回应 |
3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生态平衡 |
第四章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的学科观念:争议与回应 |
一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与翻译研究学科的共生关系 |
1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研究学科发展的促进 |
2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对翻译研究学科理论的贡献 |
二 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促成了我国翻译研究学科的发展 |
三 回应文化途径翻译研究引发的学科争议 |
1 研究本体之争的回应 |
2 语言学途径与文化途径之争的回应 |
3 特色与共性之争的回应 |
四 翻译研究学科的再认识 |
1 翻译研究的学科制度化反思 |
2 从“翻译学”回归“翻译研究” |
3 翻译研究学科边界的突破 |
结语 |
一 翻译观念的转变需要全面了解文化途径的翻译理论 |
二 翻译学科观念的转变需要对文化途径翻译研究进行谱系分析 |
三 翻译研究需要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 ——1979-2007年中国译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同类研究综述及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视角和研究框架 |
三、 研究途径 |
附录: |
年度译坛综述论文辑录 |
翻译会议综述论文辑录 |
专题综述论文辑录 |
第一章.观念冲突与演进中的中国译学多元系统 |
一、一元无体系的中国传统译论时期(1979年以前) |
二、二元初显的中国译学恢复期(1979-1986) |
三、二元范式并立的中国译学构想期(1986-1995) |
四、多元并立的中国译学文化转向期(1995-2007)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译学观念的演进 |
一、"翻译学该研究什么"——针对译学研究对象的观念演进 |
二、"翻译学是怎样一门学科"——针对译学学科定位的观念演进 |
三、"翻译学如何理解翻译转换过程"——针对翻译现象本质的观念演进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译学观念的冲突 |
一、强调"中国特色"译学观引起的质疑与论争 |
二、否定翻译学学科价值引起的质疑和论争 |
三、对文化转向翻译观及解构翻译观的排斥与澄清 |
结论:发扬与抛弃——推动中国译学观念现代化 |
一、"固步自封"、"民族情绪"、"急功近利""vs."开放"、"冷静"、"踏实" |
二、学术话语弊病vs.严谨学术论证 |
三、当前中国译学观念仍存在的两个学术误区 |
四、中国译学观念现代化:应该认同的两个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79-2007年间获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翻译理论选题辑录: |
附录二:1979-2007年间中国译学界引进出版的国际译学原着辑录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国外翻译研究丛书》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 |
附录三:1979-2007年间中国译学界翻译出版的国外译学论着辑录 |
附录四:1979-2007年间中国译学界出版的译学专着丛书辑录 |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学新论丛书》 |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翻译与跨学科学术研究丛书》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翻译资料与翻译理论丛书》 |
附录五:1979-2007年间中国译学界出版的译学专着或专辑辑录 |
附录六:1979-2007年间中国译学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篇目辑录(存目) |
(9)从语言哲学视角看译文读者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Western Language Philosophy Studies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LT-R |
1.1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TLT-R |
1.1.1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TLT-R |
1.1.2 Contemporary American Methodological Hermeneutics and TLT-R |
1.2 De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and TLT-R |
1.3 Reception Aesthetics and TLT-R |
Chapter 2 Translation Theories Derived from Language Philosophy and TLT-R |
2.1 The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ies and TLT-R |
2.2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TLT-R |
Chapter 3 TLT Reader's Dynamic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Practice |
3.1 The Influence of TLT Reader's Cultural Association |
3.2 The Influence of TLT Reader's Thinking Patterns |
3.3 The Delayed Influence of TLT Reader |
3.4 TLT Reader's Influence on the Choice of SLT |
Chapter 4 The Influence of TLT Reader's Aesthetic Orientation on Translation |
4.1 The Influence of TLT Reader's Linguistic Aesthetic Features on Translation |
4.2 The Influence of TLT Reader's Cultural Aesthetic Features on Translation |
4.3 The Influence of TLT Reader's Aesthetic Emotion Orientation on Translation |
Chapter 5 TLT Reader's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Criteria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10)“中国译界关于翻译学建设的争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
1.1 Definitions |
1.2 Previous Studies |
1.3 Comments and the Objectives of the Thesis |
1.4 Summary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Studies: To Be or Not to Be? |
2.1 View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
2.2 Objections |
2.3 Comments on the Disputes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vs. Translation Studies |
3.1 The Particularity School's Views |
3.2 The Universality School's Views |
3.3 Comments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Studies: Built Up in China or Not? |
4.1 Understanding the Topic |
4.2 A Brief Review of the Present Views |
4.3 Comments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An Overall Reflection on These Disputes |
5.1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isputes |
5.2 Causes and Problems |
5.3 The Fu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
5.4 Summar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简介 |
声明 |
Acknowledgements |
四、翻译学:新世纪的思索——从译学否定论的“梦”字诀说起(论文参考文献)
- [1]《性别与渐变政治—智利社会政策改革与创新》(节选)翻译报告[D]. 戴佳欣. 重庆大学, 2019(01)
- [2]中国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力作——《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求索与发展》评介[J]. 林夏,刘军平. 中国翻译, 2018(04)
- [3]对中国翻译学“科学说”争论的再思考[J]. 张倩.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4]中国翻译学构建论争核心问题研究[J]. 徐秀梅,宫钦言.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5]近20年中国译学研究之回顾[J]. 肖辉. 上海翻译, 2011(04)
- [6]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 ——国内翻译研究主体性讨论对西方后现代翻译研究主体性哲学批判的接受之批判[D]. 王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7]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 黄德先.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8]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 ——1979-2007年中国译学研究[D]. 张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04)
- [9]从语言哲学视角看译文读者的地位[D]. 郭庭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10]“中国译界关于翻译学建设的争论”研究[D]. 李宏亮. 四川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