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结果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

心电图结果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

一、心电图表现预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预后(论文文献综述)

石兆峰[1](2021)在《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中医临床治疗作为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模式,其临床疗效虽然已经过长期验证,但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证据。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为主导的群体化研究方法已应用于中医疗效评价之中,虽然规范了临床证据产出,但是带来了辨证论治特色缺失问题,难以满足个体化实践与分析的需求,与客观评价中医真实疗效水平尚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在时间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探讨实施步骤,并结合具体疾病进行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系统研发以及临床验证,以期建立完整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体系,实现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客观动态评价和长期预测指导,助力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研究方法: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分析当前群体化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的局限性,凝练论文科学问题;基于本团队工作基础,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并明确其内涵和主体;从研究问题的结构化构建角度,参考PICO模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和评价的思辨过程,转化形成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框架,探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契合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完善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主体。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进行示范构建:1)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系统评价联合专家头脑风暴、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个体化结局指标汇总清单;2)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形成中医固定干预方法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汇总清单;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梳理形成个体化比较方法汇总清单;4)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多学科纵向数据模型,梳理形成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汇总清单。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形成的汇总清单,将固定干预措施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清单和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搭建形成个性化选用模块;选用个体化疗效比较方法中的“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搭建形成逻辑分析模块;选用纵向数据模型中的“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搭建形成外部调用分析模块。以三层架构为指导,分别采用Eclipse+JDK+SDK+ADT作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系统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MySQL+Java Web+Tomcat作为系统后台服务器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模式优化长时程评价方法。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注册登记研究设计,纳入10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观察,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评价自身治疗前后中医个体化疗效;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从个体层面解析疗效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从患者层面预测长期个体化疗效趋势,结合疗效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结果: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辨证论治诊疗的时空特征是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本论文科学问题是探索解决因个体差异在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明确随时间推移的每个访视点,中医都需要通过评价重新定义患者整体状态,其过程实践就是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是中医个体化诊疗数据的完整采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多时点动态分析和量化评价、中医个体化疗效的长期预测和指导;方法的主体初步选用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参考PICO模型并转化构成要素为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中医个体化长时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1)针对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纳入130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125项结局指标清单和7类指标准则层,指标合并优化后获得24项结局指标,使指标清单在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突出层次重点。2)针对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纳入16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9种固定干预模式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对7项评价指标中疗效排名前10的共44类不同组合中成药进行汇总分析,展示了同一种中成药在不同指标中的疗效排序。3)针对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纳入74篇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得出5种比较模式: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个体疗效和公认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个体疗效和群体疗效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线性趋势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权重体系的比较。4)针对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纳入115篇文献和34种纵向数据模型,模型集中学科主要为数学,热点研究领域为医学。模型主要分为五大类:线性模型、混合效应模型、联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梳理并呈现了模型与方法内涵的对应特征。上述示范构建为长时程评价方法中结局指标的个性化制定、个体化治疗优化选用、疗效量化比较方式设定、疗效个体化动态分析提供了支持和完善。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由客户端和后台管理两个区域和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搭建。客户端区域由研究者登录、项目经理登录和系统管理员三大模块组成,后台管理区域由研究中心管理、试验管理、疾病管理、受试者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六大模块组成。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搭建的信息化模块,Android系统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完成了个体化数据采集、录入和动态分析,初步实现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优化。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目标成就评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时点评分均显着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中医个体化疗效显着。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截距、斜率和二次斜率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显示回顾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既往不同个体对疗效的反馈不同,存在应答和提升迅速的个体;前瞻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而初始水平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治疗初期存在疗效反馈不同个体。模型协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回顾性研究中疗效初始水平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既往病史、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证候;前瞻性研究中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脉象,评量后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证候虚实类型和脉象(P<0.05)。以前瞻性研究中一名患者为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医个体化长期疗效较好,个体化指导提示患者需要关注随年龄增长可能带来的合并慢性疾病负担,结合证候和脉象偏虚需要注重补气活血。上述结果共同验证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论:本论文紧扣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探索建立了以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难题为导向、长时程评价方法构建为驱动、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动态评价、长期预测和个性化指导,能够助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辅助和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

桓娜[2](2021)在《CPET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及丹参制剂对介入后冠心病患者CRF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有序推广和促进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在临床病情评估、预后价值,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诊断作用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在冠心病(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治疗方面,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已被纳入指南并作为Ia级推荐。介入术后CHD患者心肺功能(Cardiorespiratory function,CRF)的恢复离不开以运动处方为核心的CR。既往研究证实,依据CPET结果制定运动处方可以提高患者CRF、降低心血管疾病复发率和病死率。亦有前期研究发现活血化瘀类药物具有保护心肌血管、防治冠脉斑块发生再破裂等作用。但基于CPET参数评价包含活血化瘀药、运动疗法在内的CR对介入术后CHD患者CRF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据此提出假说:通过评价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02kg)、运动代谢当量(METs)等指标,证实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介入术后CHD患者CRF具有改善作用。基于CRF各项参数的作用机理,结合中医心主血脉、肺主气化生理特点,CPET参数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医证候要素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为了验证这一假说,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探索CPET参数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的显着因素,进而建立CHD不同中医证候要素诊断模型。本研究将从CPET临床评价和诊断作用出发,为揭示丹参多酚酸盐提升CRF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为CHD患者中医辨证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客观数据支持和新思路。研究一:CPET参数与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探讨中医证候要素及CPET参数与CHD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纳入所有来医院就诊且行CPET检查患者,采集四诊信息,归纳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并收集CPET结果。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比两组各种观察指标及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采用Logistic回归对可能影响CHD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 本研究共纳入1128例成年CPET受试者,其中CHD组397例(35.2%)、非冠心病组731例(64.8%):1.1 CHD组中证候前三位分布是血瘀证候者332例(34.87%)气虚证候者266例(27.94%)、痰浊证候者 240 例(25.21%)。1.2 非冠心病组中证候前三位分布是气虚证候者495例(36.32%)、痰浊证候者394 例(28.91%)、血瘀证候者 211 例(15.48%)。2 CPET 参数中和 CHD 显着相关的是 VTV02、ATVO2kg、METs、ATO2Plus、O2Plus、ATRER(P<0.05),构建CHD预测回归模型,其ROC曲线面积为0.767(95%CI:0.738,-0.795;P=0.000)。根据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得出的尤登指数最高为0.401,其最佳分界点为0.610。3 不同中医证候的CHD与CPET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方面:3.1 CPET参数中和CHD气虚证候要素显着相关的是VTV02、ATVO2kg、peakV02占预计值、METs、ATO2Plus、O2Plus(P<0.05),构建CHD气虚证候要素预测回归模型,ROC曲线面积为0.795(95%CI:0.763,-0.828;P=0.000)。根据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得出的尤登指数最高为0.456,其最佳分界点为0.643。3.2 CPET参数中和CHD气滞证候要素显着相关的是VTV02、ATO2Plus(P<0.05),构建CHD气滞证候要素预测回归模型,ROC曲线面积为0.820(95%CI:0.697,-0.943;P=0.000)。根据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得出的尤登指数最高为0.61,其最佳分界点为0.602。3.3 CPET参数中和CHD痰浊证候要素显着相关的是VTV02、METs、ATRER、ATO2Plus(P<0.05),构建CHD痰浊证候要素预测回归模型,ROC曲线面积为0.756(95%CI:0.718,-0.793;P=0.000)。根据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得出的尤登指数最高为0.393,其最佳分界点为0.589。3.4 CPET参数中和CHD血瘀证候要素显着相关的是VTV02、METs、ATO2Plus、O2Plus(P<0.05),构建CHD血瘀证候要素预测回归模型,ROC曲线面积为0.738(95%CI:0.696,-0.781;P=0.000)。根据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得出的尤登指数最高为0.364,其最佳分界点为0.389。3.5 CPET参数中和CHD阳虚证候要素显着相关的是VTV02、ATVO2kg、peakVO2kg、peakVO2占预计值、O2Plus(P<0.05),构建CHD 阳虚证候要素预测回归模型,ROC曲线面积为0.758(95%CI:0.673,-0.844;P=0.000)。根据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得出的尤登指数最高为0.513,其最佳分界点为0.693。3.6 CPET参数中和CHD阴虚证候要素显着相关的是METs和ATO2Plus(P<0.05),构建CHD阴虚证候要素的预测回归模型,ROC曲线面积为0.860(95%CI:0.775,-0.944;P=0.000)。根据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得出的尤登指数最高为0.636,其最佳分界点为0.709。结论:1本研究共纳入1128例CPET测试者,在中医证候要素分别方面,CHD组和非冠心病组排列前三位的均是气虚、痰浊、血瘀证候要素。2在CHD与CPET参数相关性分析方面,筛选得出VT V02、AT VO2kg、METs、AT O2Plus、O2Plus、ATRER(P<0.05)六个 CPET 参数为 CHD 的独立危险因素。3 不同中医证候要素中CHD与CPET参数的相关性分析3.1 可根据回归模型预测诊断CHD气虚证候,独立危险因素:VTV02、ATVO2kg、peakV02kg%pred、METs、ATO2Plus、O2Plus(P<0.05);3.2 可根据回归模型预测诊断CHD气滞证候,独立危险因素:VTV02、ATO2Plus(P<0.05);3.3 可根据回归模型预测诊断CHD痰浊证候,独立危险因素:VTV02、METs、ATRER、ATO2Plus(P<0.05);3.4 可根据回归模型预测诊断CHD血瘀证候,独立危险因素:VTV02、METs、ATO2Plus、O2Plus(P<0.05);3.5 可根据回归模型预测诊断CHD 阳虚证候,独立危险因素:VTV02、ATVO2kg、peakVO2kg、peakV02kg%pred、O2Plus(P<0.05);3.6 可根据回归模型预测诊断CHD阴虚证候,独立危险因素:METs和ATO2Plus(P<0.05)。研究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通过CPET参数及机理代谢指标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改善介入术后CHD患者CRF的作用机理。研究方法:采纳随机、双盲、安慰剂试验,纳入60例1年内接受介入治疗稳定性CHD患者。随机分配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n=30)和安慰剂对照组(n=30),干预治疗1周,随访1个月。主要疗效指标为V02kg peak、峰值公斤摄氧量占预测值百分比(V02kg peak%pred)、METs,次要疗效指标为CPET其他参数、血瘀证、中医症状量表以及焦虑抑郁量表等,机理代谢指标包括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活性氧(ROS)表达。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研究结果:最终纳入受试者60例,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一般信息和基线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 主要疗效指标1.1 peakV02kg结果显示:用药4周后,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丹参多酚酸盐组和对照组较基线分别提升0.231、0.102,治疗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高出 0.129(95%CI:-1.310,1.569;P>0.05)。1.2 peakV02kg%pred结果显示:用药4周后,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两组较基线分别提高0.826、0.840,两组校正均数差及95%CI为-0.014(95%CI:-5.118,5.091;P>0.05)。1.3 METs值结果显示:经协方差分析,用药4周后两组METs值分别提升0.068、0.042,治疗组比对照组多升高 0.026(95%CI:-0.384,0.435;P>0.05)。综上主要疗效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要疗效指标2.1 CPET其他参数2.1.1 在无氧阈公斤摄氧量(ATVO2kg)方面,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用药4周后丹参多酚酸盐组较基线值下降1.422,对照组则较基线增加1.159,两组校正均数差为-2.581(95%CI:-5.966,0.805;P>0.05)。2.1.2 在摄氧量(O2Plus)、无氧阈氧脉搏(ATO2Plus)方面,经协方差分析,两组较基线水平分别增加0.296vs0.154、2.742vs0.498,治疗组比对照组多提升0.142(95%CI:-0.687,0.972;P>0.05)、2.244(95%CI:-2.780,7.267;P>0.05)。2.1.3 在呼气末CO2分压(PETC02)方面,经协方差分析,用药4周后治疗组较基线水平下降0.341,对照组增加2.493,两组校正均数差为-2.835(95%CI:-5.536,-0.133;P<0.05),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无氧阈呼气末CO2分压(AT PETC02)方面,用药4周后试验组较基线水平下降0.552,对照组较基线水平提高2.213,两组校正均数差为-2.764(95%CI:-5.731,0.202;P>0.05)。2.1.4 在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值方面,用药1周后,经协方差分析,治疗组较基线水平下降0.773,对照组较基线水平提升0.347,两组校正均数差为-1.120(95%CI:-4.607,2.367;P>0.05)。2.2 血瘀证积分、中医症状量表:经协方差分析,用药4周后两组血瘀证积分、中医症状量表评分较基线分别下降5.177vs3.389、2.333vs1.867,且治疗组下降程度多出对照组 1.788(95%CI:-4.984,1.408;P>0.05)、0.467(95%CI:-1.772,0.838;P>0.05)。2.3 焦虑抑郁量表:经协方差分析,用药4周后治疗组焦虑、抑郁量表较基线水平分别下降0.711vs0.611,0.442vs0.483,治疗组下降水平比对照组高1.321(95%CI:-7.522,4.880;P>0.05)、(95%CI:-1.423,0.456;P>0.05)。2.4 心肌损伤标记物:经协方差分析,用药1周后,丹参多酚酸盐组肌钙蛋白T(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proBNP)较基线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5 心脏彩超指标:经协方差分析,用药1周后,丹参多酚酸盐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基线水平升高0.573,对照组升高0.227,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多增加0.347(95%CI:-1.518,2.211;P>0.05)。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较基线水平下降0.608,对照组较基线增加0.141,两组校正均数差及95%CI为-0.749(95%CI:-2.242,0.745;P>0.05)。综上除PETCO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次要疗效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机理代谢指标3.1 ATP、ADP、AMP 含量3.1.1 ATP:用药4周后,经协方差分析,丹参多酚酸盐组ATP含量较基线水平增加0.891,对照组增加0.18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多增加0.706(95%CI:-1.500,2.911;P>0.05)。3.1.2 ADP:用药1周后,经协方差分析,治疗组ADP含量较基线水平增加0.674,对照组下降0.045,两组校正均数差为0.719(95%CI:-1.588,3.027;P>0.05)。3.1.3 AMP:用药4周后,经协方差分析,治疗组AMP含量较基线水平下降0.228,对照组下降0.571,两组校正均数差及95%CI为0.343(95%CI:-0.310,0.996;P>0.05)。3.2 CAT、MDA活性、SOD含量及ROS表达3.2.1 CAT:用药4周后,经协方差分析,治疗组CAT含量较基线水平增加0.290,对照组增加0.188,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多增长0.103(95%CI:-0.319,0.525;P>0.05)。3.2.2 MDA:用药4周后,经协方差分析,治疗组MDA含量较基线水平下降0.294,对照组下降0.242,两组校正均数差及95%CI为-0.052(95%CI:-0.351,0.247;P>0.05)。3.2.3 SOD:用药1周后,经协方差分析,治疗组SOD含量较基线水平增加0.382,对照组增加0.491,两组校正均数差及95%CI为-0.109(95%CI:-0.924,0.707;P>0.05)。3.2.4 ROS:用药4周后,经协方差分析,治疗组ROS含量较基线水平下降16.399,对照组下降2.542,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程度高出13.856(95%CI:-72.010,44.298;P>0.05)。综上机理代谢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安全性指标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康复治疗组可以改善介入术后CHD患者CRF,单纯常规康复对照组改善CRF效果不明显。2两组均可改善介入术后CHD患者血瘀证积分、中医症状量表评分、心肌损伤标记物、以及LVEF和LVDD水平,治疗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但心肌损伤标记物组间差异不明显。3两组治疗后ATP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AMP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变化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在ADP含量方面,治疗组含量增加,对照组ADP含量则减少。4两组治疗后CAT、SOD活性含量均有增加,MDA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且治疗组CAT活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在ROS方面,两组在用药后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显着。

王磊[3](2021)在《应用心肺运动试验联合无创运动心输出量测量系统对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联合无创运动心输出量测量系统(ICG)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的疗效评价。方法:采集2018-10至2020-02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CPET联合ICG评估患者行PCI前、术后1个月心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对CPET以及ICG的指标进行分析与解读,将患者自身分为PCI术前组和PCI术后组,比较两组间峰值负荷功率(Wmax)、峰值摄氧量(VO2peak/kg)、无氧阈值(AT/kg)、氧脉搏(VO2/HRpeak)、摄氧量与功率的关系(ΔVO2/ΔWR)、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摄氧效率斜率(OUES)、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左心做功指数(LCWi)、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行PCI的所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手术成功后胸痛、胸闷等症状均消失。2.33例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手术后1个月测得的相关CPET指标,包括Wmax、VO2peak/kg、AT/kg、VO2/HRpeak、ΔVO2/ΔWR、OUES较术前相比显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I治疗之后的VE/VCO2 slop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3例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手术后1个月测得的相关ICG指标,SV、SVi、CO、CI、SVR、SVRi、LCWi较术前相比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I治疗之后的LV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CI手术可以改善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2.CPET的相关指标可定量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前后的心肺功能变化情况。3.ICG可以无创、定量、连续监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前后的心功能状况和血流动力学,辅助CPET,评估患者在进行症状限制性的CPET时整体心肺功能情况。

高峻[4](2021)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尿酸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预后价值目的:评估尿酸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了317例于2009年10月-2014年12月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入选患者通过尿酸水平由低至高分为三组:Tertile 1(≤318umol/L,n=106),Tertile 2(319-397umol/L,n=105),Tertile 3(>397umol/L,n=106)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共发生29例(9.1%),包括6例心源性猝死和23例心力衰竭相关性死亡。在三组患者中,Tertile3中患者心源性死亡率最高(n=16,15%),显着高于Tertilel(n=6,5%)和 Tertile2(n=7,7%)中的患者。经单因素 COX 回归分析发现,尿酸浓度(umol/L)对肥厚型心肌病药物保守治疗患者的心源性死亡具有显着相关性(HR 1.006,95%CI 1.003,1.0009,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在矫正了年龄、BMI、房颤、血红蛋白、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室间隔/左室后壁比、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和左室射血分数后,尿酸仍是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 1.005,95%CI 1.001,1.009,P=0.009)。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三组患者之间的心源性死亡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95),Tertile 3患者心源性死亡率显着高于 Tertile 1(P=0.017)与 Tertile2(P=0.044)。进一步对男性亚组(n=187)和女性亚组(n=130)患者进行Kapla-Meier生存分析。发现在女性亚组中不同尿酸水平患者间心源性死亡存在着显着性差异(P=0.011),而在男性患者中差异不显着(P=0.251)。结论:尿酸是非手术治疗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酸对于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相对于男性患者,尿酸对女性患者的影响可能更加显着。第二部分 血红蛋白浓度和贫血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目的:评估血红蛋白浓度和贫血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了 325例于2009年10月-2014年12月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通过单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推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心源性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血红蛋白浓度和贫血对心源性死亡的预后价值。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43.55个月,期间共发生心源性死亡29例。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血红蛋白浓度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远期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HR=0.961,95%CI 0.943-0.979;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矫正了年龄、体指数、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NT-proB NP、静息状态下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房颤后,血红蛋白浓度(HR=0.960,95%CI 0.929-0.991;P=0.011)和贫血(HR=4.118,95%CI 1.114-14.822;P=0.030)仍是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合并贫血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远期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显着高于不合并贫血的患者。结论:血红蛋白浓度是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贫血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远期心源性死亡率显着增加。第三部分年龄、肌酐清除率、射血分数(mACEF)评分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目的: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及肾功能是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已知危险因素。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估mACEF评分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924名具备计算mACEF评分数据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主要终点设置为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评估mACEF评分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mACEF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年龄(岁)/左室射血分数(%)+1分(若肌酐清除率低于60ml/min/1.73m2,每降低10ml/min/1.73m2则加1分,最高6分)。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期间共发生死亡46例,其中心源性死亡40例。ROC曲线评估mACEF评分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的预测能力,AUROC分别为80%和81.2%,最佳切点值分别为0.955和0.960。多因素回归分析矫正了其他潜在危险因素后mACEF仍然是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全因死亡(HR,1.228;95%CI,1.025-1.618)和心源性死亡(HR,1.303;95%CI,1.038-1.636)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mACEF评分将入选患者分为高风险组(mACEF≥0.960)和低风险组(mACEF<0.96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风险组的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的概率较低风险组分别升高了 5.571倍(95%CI 2.601~11.93;P<0.001)和7.750倍(95%CI 3.263~18.403;P<0.001)。此外,通过侵入性治疗解除左室流出道梗阻可显着减少高风险组患者的全因死亡(χ2=13.353,P<0.001)和心源性死亡(χ2=11.653,P=0.001),但在低风险组中侵入性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在全因死亡(χ2=0.038,P=0.846)和心源性死亡(χ2=0.546,P=0.460)方面无显着性差异。结论:mACEF评分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远期死亡的有效危险分层工具;与mACEF评分<0.96的患者相比,mACEF评分≥0.96患者手术治疗左室流出道梗阻在远期生存方面可能获益更显着。

贾斯达[5](2021)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复杂病变血运重建治疗策略与远期预后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对治疗决策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既往研究发现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 NSTE-ACS 人群中,高危冠脉解剖(High-Risk Coronary Anatomy,HRCA)可预测30天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和1年内死亡事件,但其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HRCA对NSTE-ACS患者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长期随访、观察性队列研究的二次分析,共入组2013年在阜外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0724例患者。本研究纳入分析的人群是NSTE-ACS患者,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是否符合HRCA定义,患者被分为高危冠脉解剖(HRCA)组和低危冠脉解剖(Low-Risk Coronary Anatomy,LRCA)组。HRCA是指左主干病变狭窄>50%,前降支近端病变狭窄>70%或包括前降支的双支或三支病变。研究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以评估HRCA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研究主要终点为2年内MACCE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和卒中)及5年内死亡/心肌梗死/非计划血运重建/卒中的发生率和校正混杂因素后的HR。研究结果本研究纳入4984例NSTE-ACS患者,其中3752例(75.3%)患者符合HRCA定义标准,其余1232(24.7%)例患者归为LRCA组。HRCA患者与LRCA患者相比基线情况较差,包括年龄更高、合并症更多,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病变更重。HRCA组患者非计划血运重建(2 年:9.7%vs.5.1%,p<0.001;5 年:15.4%vs.10.3%,p<0.001)较高,2年内MACCE(13.1%vs.8.8%,p<0.001)及5年内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卒中(23.0%vs.18.4%,p=0.001)的发生率也更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得出类似的结果。Cox多因素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HRCA与非计划血运重建(2年:HR=1.636,95%CI:1.225-2.186;5年:HR=1.460,95%CI:1.186-1.798)、2 年内MACCE(HR=1.275,95%CI:1.019-1.596,p=0.034)及5年内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卒中(HR=1.183,95%CI:1.010-1.385)的风险升高独立相关。研究结论中国冠心病患者大规模队列研究显示,HRCA是NSTE-ACS患者PCI术后远期非计划血运重建和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研究背景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合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MV-CAD)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常规治疗方式之一。对于此类患者首次PCI术通常主张两种治疗策略:仅干预罪犯血管或同期千预多支血管。然而,在NSTE-ACS合并MV-CAD人群中两种策略的远期预后差异尚不明确。仅干预罪犯血管血运重建不完全,可能需要再次入院行择期PCI术,增加患者负担;另一方面同期干预多支血管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高,影响介入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在NSTE-ACS合并MV-CAD患者中,首次PCI术时罪犯血管单支PCI(Single-vessel PCI,SV-PCI)和多支血管 PCI(Multi-vessel PCI,MV-PCI)的远期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大样本、长期随访、观察性队列研究的二次分析,共入组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0724例患者。本研究纳入分析的人群是NSTE-ACS患者,根据患者初次PCI的治疗策略,患者被分为SV-PCI组和MV-PCI组。主要排除标准包括冠状动脉无显着病变、单支血管病变、PCI治疗策略缺失及PCI术不成功。SV-PCI定义为本次入院后的初次PCI仅治疗导致本次NSTE-ACS的罪犯血管;MV-PCI定义为本次入院后的初次PCI除治疗罪犯血管外,还至少处理一支其他病变冠状动脉。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是2年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或卒中。次要终点除包括MACCE事件的各个组分外,还包括支架内血栓和出血。研究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以评估两组患者的远期预后。为进一步减少混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还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和逆概率加权分析增加组间可比性。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338例合并MV-CAD的NSTE-ACS患者,其中SV-PCI组2259例,MV-PCI组1079例。两组患者基线情况大致相似,但MV-PCI组患者中临床表现为NSTEMI者较多、BMI较高、既往PCI史较少、出院带药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者较多(P均<0.05)。冠脉造影结果方面,MV-PCI组术前SYNTAX积分较高、术后SYNTAX积分较低,且冠脉解剖特征更加复杂,例如三支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和开口病变比例更高(P均<0.05)。介入操作方面,MV-PCI组IVUS使用率更高、支架置入数量更多(P均<0.05)。所有患者均完成了 2年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MACCE发生率与校正后的风险均无显着差异(SV-PCI:13.1%vs.MV-PCI:14.0%,P=0.735;校正后 HR=0.967,95%CI:0.792-1.180,SV-PCI 为参照)。两组患者主要终点和各个次要终点事件累积发生率亦无显着差异(Log-rank P值均>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及逆概率加权分析得到相似的结果。亚组分析显示两种PCI策略的区别在不同临床亚组中对2年内MACCE风险的影响一致,未发现显着交互作用。研究结论在NSTE-ACS合并MV-CAD的患者中,首次PCI术同期处理多支病变血管并不优于只处理罪犯血管的单支PCI。未来需要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证实。研究背景对于冠心病左主干或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目前指南推荐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优于PCI术。然而对于合并三支病变(three-vessel disease,TVD)的 NSTE-ACS 患者,CABG、PCI 和单纯药物治疗(medicaltherapy,MT)的远期预后差别尚无随机临床研究报道。这类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仍然存有争议,目前尚无真实世界、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证据。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NSTE-ACS合并TVD患者PCI、CABG和MT三种治疗方式的远期预后差别。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大型队列研究的二次分析。研究的原始队列共连续入组2004年4月至2011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治疗的TVD患者共8943例,本次分析只纳入了临床表现为NSTE-ACS的患者,即NSTEMI和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并将患者根据其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PCI、CABG和MT三组。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7.5年。主要研究终点是全因死亡,次要研究终点是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及非计划血运重建。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928例NSTE-ACS患者,其中1589例(40.5%)接受了 PCI治疗,1230例(31.3%)接受了 CABG治疗,1109例(27.9%)接受了 MT治疗。与PCI组患者相比,CABG和MT组患者男性比例更高,有更多危险因素和合并症,包括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外周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CABG患者SYNTAX评分和左主干病变比例更高,而MT患者LVEF和肌酐清除率较低。临床结局方面,与PCI组相比,CABG组远期心肌梗死、非计划血运重建、MACCE发生率更低,但卒中发生率较高(P均<0.05)。与MT组相比,除PCI组卒中发生率相似、非计划血运重建和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外,PCI和CABG组所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P均<0.05)。Kaplan Meier生存分析结果与上述结果相符。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与PCI相比,CABG显着降低了远期心原性死亡(HR=0.445,95%CI:0.226-0.876)、非计划血运重建(HR=0.330,95%CI:0.172-0.635)和 MACCE(HR=0.719,95%CI:0.532-0.972)的风险。与MT相比,PCI只显着降低了远期死亡风险,而CABG则显着降低了死亡、非计划血运重建和MACCE的风险(P均<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血运重建方式(CABG和PCI)与远期全因死亡和MACCE风险的相关性基本一致,未发现显着的交互作用。达到完全血运重建标准的PCI组患者远期MI发生率(12.0%vs.2.7%,P<0.001)较CABG组仍然较高,但校正混杂因素后所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无显着差异(P均>0.05)。研究结论在NSTE-ACS合并TVD的人群中,经过校正混杂因素,CABG与PCI相比显着降低了远期心原性死亡、非计划血运重建和MACCE的风险。在三种治疗方式中,只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远期MACCE风险最高。

赵龙[6](2020)在《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应及中枢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客观评价针刺内关和郄门穴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索针刺内关和郄门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整,为临床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健康者和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脑功能磁共振为研究的技术手段,观察疾病和健康不同状态下脑功能活动的差异和治疗前后脑功能网络连接的变化,探讨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中枢响应特征,为针刺治疗该病中枢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临床疗效研究本研究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通过随机数字将符合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纳入标准的65例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成2组,即电针组和非电针组。两组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双侧内关和郄门穴,每日针刺1次,每次30分钟,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2周。在针刺前后分别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情绪状态、心率变异性(HRV)、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以评价针刺内关和郄门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2.中枢机制研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随机选取性别、年龄基本匹配的健康者8人、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人(电针组12人,非电针组10人),进行脑部fMRI扫描,根据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机体状态(健康和疾病状态)脑功能活动的差异。电针组和非电针组,于基线期和治疗后各进行脑部fMRI扫描,扫描按照BOLD-fMRI、3D-T1WI、针刺治疗30min、BOLD-fMRI的顺序进行,根据局部一致性(ReHo)和种子点功能连接分析法,观察针刺内关和郄门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即时效应及长期效应。通过比较经针刺治疗前后脑功能活动变化和脑功能网络连接的差异,探讨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中枢调节机制。结果:临床研究1.基线比较:所纳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等人口统计学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SAQ总分及其五个维度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和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电针组疗效分析结果:电针组治疗后,SAQ五个维度评分及SAQ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在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DS、SAS量表评分有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SDNN、SDANN、rMSSD、PNN50)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电针组疗效分析结果:非电针组治疗后,SAQ五个维度评分及SAQ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在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认知程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DS、SAS自评量表评分有显着改善(P<0.05);心率变异性中SDNN、SDANN、rMSS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PNN50治疗前后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亦有增高趋势。4.两组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SAQ评分中在心绞痛稳定状态方面,电针组优于非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5)。在SAQ总分、身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方面,电针组和非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DS、S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相关时域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制研究1.基线比较: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受试者在中央后回,右侧缘上回、左内侧额上回、左侧颞下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补充运动区、右侧丘脑、左内侧和旁扣带回、左侧顶上回、右背外侧额上回、右侧角回和左侧楔前叶的ReHo信号高于健康者。这些脑区与疼痛、情绪、定向网络相关。2.治疗后ReHo 比较:2.1电针组:在静息状态下,治疗前相比,在右侧颞中回、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左内侧额上回ReHo值降低。在右侧枕上回、右侧顶上回和右侧顶下缘角回出现ReHo值升高。2.2非电针组:在静息状态下,治疗前对比:在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侧颞下回ReHo信号出现降低。在右侧顶上回、左侧枕上回、右侧枕上回ReHo信号出现升高。2.3组间比较:在静息状态下,电针组在右侧角回、左侧顶上回、右侧中央后回ReHo信号高于非电针组;在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ReHo信号低于非电针组。3.治疗2周后脑功能网络连接的研究:以左内侧额上回、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顶上回作为种子点探索全脑FC变化。3.1电针组治疗2周后FC变化脑区:经治疗电针组在左侧缘上回、左侧顶下缘角回与左内侧额上回FC增强;在右侧中央前回、左侧补充运动区与左内侧和旁扣带回FC增强;在右侧缘上回和右侧额中回与右侧顶上回FC增强。3.2非电针组治疗2周后FC变化脑区:经治疗非电针组左背外侧额上回与左内侧额上回FC增强,右枕上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回FC增强;与右侧顶上回FC无显着差异。3.3电针组与非电针组脑功能网络连接差异脑区:治疗后电针组在右侧眶部额上回、右侧颞中回、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与左内侧额上回FC增强;在右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右侧颞下回、左侧前和旁扣带脑回、左侧角回、右侧中央后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回FC增强;与右侧顶上回FC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4.针刺内关和郄门即时效应脑功能网络连接的差异4.1电针针刺内关和郄门即时效应FC变化的脑区:电针针刺内关和郄门后在右侧颞下回、左侧枕中回、右侧丘脑、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舌回、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与左内侧额上回FC增强;在左侧眶部额下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后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FC减弱,在左侧舌回、右侧枕中回、右侧楔前叶、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右侧枕上回、左侧内侧额上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FC增强;在右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额中回与右侧顶上回FC减弱,在左侧颞中回与右侧顶上回FC增强。4.2非电针针刺内关和郄门即时效应FC变化的脑区:非电针针刺内关和郄门后在左侧额中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补充运动区、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与左内侧额上回FC减弱;在右侧缘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枕上回、左侧中央后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FC减弱,在左侧梭状回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FC增强;在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右侧顶上回FC减弱。结论:1.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内关和郄门穴可以改善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且电针治疗优于非电针治疗。2.与健康者相比,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多个与疼痛、情绪调控和定向网络相关的脑区存在局部一致性异常。3.针刺内关和郄门配穴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靶点可能位于“疼痛矩阵”的内侧额上回、扣带回,影响内侧痛觉系统及阻断疼痛下行传导通路,达到镇痛的效果;通过调节扣带回、额上回、颞中回,颞下回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4.针刺内关和郄门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不是由单一脑区的调节,而是由多个有功能联络的脑区所构成的复杂网络相互作用、整合来完成。针刺内关和郄门穴不仅能够加强默认网络与疼痛、情感相关脑区的连接,同时也能加强感觉运动网络与疼痛相关脑区的连接。电针治疗的脑功能连接强度总体高于非电针治疗。5.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靶向性调节扣带回和前额叶这两个脑区,可能是针刺内关和郄门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的重要机制。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7](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杨乐[8](2020)在《Mac-2结合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致病机制研究以及基于循环Mac-2结合蛋白水平稳定性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是一种以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为特征的局灶性血管疾病。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既与代谢紊乱相关,又是一个与炎症密切相关的动态过程,涉及内皮功能障碍、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内膜钙化等。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单核细胞渗入大、中动脉壁,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分化,其中一些细胞发生凋亡和继发性坏死,形成坏死核心,斑块易破裂形成临床不良事件如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通过维持血管壁脂质稳态和调节炎症反应在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不同阶段表现出功能的多样性。斑块巨噬细胞表现出几种不同的表型,一般认为M1型巨噬细胞与炎症、易损斑块有关,M2型巨噬细胞被认为具有较厚的纤维帽,破裂风险较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以心外膜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聚为特征的病理过程。临床上将CHD分为两大类: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根据2018年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定义,SCAD指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ACS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SCAD占CHD的大部分,其流行病学和发病率较难评估,总体而言在中年女性中较男性更常见,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了相反的特征,在老年男性中更为常见。SCAD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混合人群估测年死亡率为1.2%-2.4%,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约为0.6%-1.4%。一般而言,合并心力衰竭、LVEF降低,病变血管支数多,冠脉近端狭窄明显,缺血范围广,多器官功能受损,高龄,显着抑郁的患者其预后较差。预后评估是SCAD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SCAD尽管相对于冠状动脉疾病急性事件上来看是稳定的,但潜在的病理生理状态却并不一定稳定,甚至可能在任何时候变得不稳定。因此,如何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准确处理这些“沉默的杀手”,对于降低心血管死亡率,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具有重大临床意义。建立稳定可靠的SCAD患者的风险评估或者完善的二级预防体系是SCAD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SCAD患者主要根据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学(特别是心绞痛严重程度)及必要的无创/有创性检查方法(负荷心电图、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心脏核磁共振、冠脉CTA、冠脉造影等)进行预后评价。而SCAD患者不良预后与不稳定斑块密切相关。上述方法均不能直接识别不稳定斑块。目前识别不稳定斑块的方法主要包括有创性影像学检查、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和炎性标志物检测。但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从患者整个冠脉血管床来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进展、斑块形成、破裂及修复是时刻在进行的。无论是有创性还是无创性影像学检测方法,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展预测所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目前尚无一种手段能够完全或者相对全面的反映上述过程。众所周知,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进展、斑块形成、破裂中都有重要作用。炎性标志物在冠心病尤其是SCAD病人中的临床研究由来已久,并显示出很好的临床诊断和预后价值,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以及高危人群的筛选和预后的危险分层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Mac-2结合蛋白(Mac-2 binding protein,M2BP)是活化巨噬细胞分泌的半乳糖结合凝集素的结合蛋白,是一种分泌型的高度糖基化蛋白,是MSR富半胱氨酸结构域超家族成员,在血浆中易被检测到,是目前公认的病毒感染和癌症的生物标志物。体外研究中发现M2BP是一种可测且可溶的M1巨噬细胞标志物。临床研究中发现M2BP在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中表达上调并与相关生物学标志物呈正相关,在正常人群中可以反映隐匿性动脉硬化。在对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中表明,和健康人群相比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2BP水平高表达,在ACS患者中M2BP水平较SCAD明显升高,且M2BP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上述研究虽初步揭示了 M2BP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但并未对其机制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目前也缺乏M2BP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临床数据,且没有完善的SCAD患者风险评估体系。有鉴于此,我们采用了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实验方法,目的在于探索M2BP在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不稳定过程中的致病机制,探讨循环M2BP水平对SCA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基于循环M2BP水平建立SCAD患者的风险预测模型。研究方法第一部分M2BP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致病机制研究1.M2BP基因敲除对ApoE-/-小鼠主要代谢指标、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及斑块成分的影响实验动物为ApoE-/-小鼠及M2BP-/-+ApoE-/-双基因敲除小鼠,均为8-10周龄,雄性。适应性喂养2周后过渡至高脂喂养12周。在开始高脂饮食喂养前和高脂饮食喂养后12周,采用眼球取血法取两种小鼠的血清,检测比较两组小鼠的体重和主要血脂成分水平。应用RT-PCR比较高脂饮食喂养前后ApoE-/-小鼠M2BP mRNA水平的变化。剪取升主动脉至腹主动脉段于冻存管中,液氮速冻,保存于-80℃冰箱,主动脉大体油红O染色,Image pro plus软件分析比较ApoE-/-小鼠和M2BP-/-+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分离心脏、主动脉和周围组织,剪下心脏。部分样本浸泡于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24-48小时,之后石蜡包埋,通过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比较两组小鼠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分。2.M2BP基因敲除对于骨髓单核-巨噬细胞(BMDMs)迁移活性以及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以及迁移的影响1)应用Western blot 比较未分化的THP-1细胞和活化分化成为巨噬细胞之后M2BP蛋白表达水平。2)应用transwell趋化实验,分别比较ApoE-/-小鼠和M2BP-/-+ApoE-/-小鼠在有无MCP-1作为化学趋化剂时的迁移能力和活性。3)细胞粘附实验比较ApoE-/-小鼠和M2BP-/-+ApoE-/-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粘附能力。4)对ApoE-/-小鼠和M2BP-/-+ApoE-/-小鼠应用布鲁尔巯乙酸盐作为诱导剂(2 mL,浓度为3%)分别制作两组腹膜炎的活体小鼠模型,定向诱导活体小鼠循环中单核细胞向腹膜后定向聚集,模拟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化过程。3天后,处死小鼠,收集腹腔灌洗液。应用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11b标记巨噬细胞并计数。3.M2BP对于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的影响及相应BMDMs迁移活性以及与粘附能力的比较1)Western blot 比较 ApoE-/-小鼠和 M2BP-/-+ApoE-/-小鼠 MAPK 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2)细胞粘附实验比较不同浓度的rhM2BP(0、0.5、1、5 ug/ml)体外刺激对于ApoE-/-小鼠BMDMs粘附的影响。3)应用transwell趋化实验比较不同浓度的rhM2BP(0、0.5、1、5 ug/ml)体外刺激对于ApoE-/-小鼠BMDMs迁移的影响。4)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rhM2BP(0、0.5、1、5 ug/ml)体外刺激的ApoE-/-小鼠BMDMs的p38-MAPK的磷酸化激活情况。5)构建ApoE-/-+Lenti-p38小鼠模型:高脂喂养8周的ApoE-/-小鼠,尾静脉注射200ul含有107TU的p38MAPK-shRNA慢病毒。之后继续高脂喂养4周。分离、培养小鼠BMDMs。6)Western blot 检测 ApoE-/-小鼠、M2BP-/-+ApoE-/-小鼠及ApoE-/-+Lenti-p38小鼠BMDMs p38-MAPK的磷酸化活化程度。7)Transwell 趋化实验比较 ApoE-/-小鼠、M2BP-/-+ApoE-/-小鼠及ApoE-/-+Lenti-p38 小鼠 BMDMs 迁移能力。8)细胞粘附实验比较ApoE-/-小鼠、M2BP-/-+ApoE-/-小鼠及ApoE-/-+Lenti-p38 小鼠 BMDMs 与 HUVECs 的粘附能力。9)应用布鲁尔巯乙酸盐作为诱导剂,制作ApoE-/-小鼠、M2BP-/-+ApoE-/-小鼠及ApoE-/-+Lenti-p38小鼠活体腹膜炎模型,比较三组小鼠活体单核-巨噬细胞迁移能力。第二部分基于循环M2BP水平稳定性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CAD患者共336例。入院后常规采集病史,肘静脉取血采集血清,ELISA法测定M2BP浓度。随访24个月,研究终点为1)需入院治疗的再发心绞痛,2)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3)心源性死亡,4)其他原因引起的死亡。将需入院治疗的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定义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根据SCAD患者血清M2BP水平的三位数将其分为低M2BP水平组(1st)、中M2BP水平组(2nd)、高M2BP水平组(3rd)。对三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终点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学差异。运用Cox风险比例模型来判断本次研究队列中影响SCA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我们采用了两种建模方法:1)单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对结局具有统计学关联的因素,对于p<0.1的变量以及临床考虑与SCAD预后相关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继续筛选,选出最终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作为危险因素。2)在Cox分析中选择“输入”法,纳入不同的临床变量,构建多个Cox模型,比较其HR值以分析M2BP是否对终点事件的发生有独立预测价值。对方法1)中最终构建的Cox风险比例模型绘制列线图进行可视化呈现。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利用建模自身的数据,进一步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一致性指数(C-index)用于评估所构建预测模型的效能。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用于探索临床实用性。结果第一部分M2BP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致病机制研究1.M2BP基因敲除对于ApoE-/-的主要代谢指标:体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甘油三酯(TG)水平无明显影响。2.高脂饮食喂养后,ApoE-/-小鼠的M2BP mRNA水平明显升高5倍以上(P<0.01)。3.主动脉大体油红O染色显示,高脂饮食喂养12周后,与ApoE-/-小鼠相比,M2BP-/-+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面积减少了约27%(12.3±0.34%vs 16.9±0.29,p<0.01)。4.HE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ApoE-/-小鼠,M2BP-/-+ApoE-/-小鼠有着较低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11.9±0.25%vs 15.9±0.39,p<0.01)。胶原成分染色(天狼星染色)、巨噬细胞特性标记物CD68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标记物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相较于ApoE-/-小鼠,M2BP-/-+ApoE-/-小鼠有着较低的胶原成分、较少的平滑肌细胞和较少量的巨噬细胞聚集。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未分化的THP-1单核细胞相比,THP-1单核细胞活化分化成为巨噬细胞之后,M2BP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了 230%左右。6.与ApoE-/-小鼠相比,来源于M2BP-/-+ApoE-/-小鼠的BMDMs,在没有MCP-1作为化学趋化剂时,表现出较弱的迁移能力和活性,而这种能力并没有随着MCP-1(50ng/ml)加入而有所改善或者逆转。同样,来源于M2BP-/-+ApoE-/-小鼠的BMDMs有着较弱的与HUVECs粘附的能力,并且此种情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7.腹膜炎的活体小鼠模型中,与ApoE-/-小鼠相比,M2BP-/-+ApoE-/-小鼠腹腔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4.12*106 vs 7.96*106,p=0.035)。8.Western blot 显示,与 ApoE-/-小鼠相比,M2BP-/-+ApoE-/-小鼠 p38-MAPK 活性的明显降低,ERK-MAPK和JNK-MAPK活性却没有明显变化。9.分析不同浓度的rhM2BP体外刺激对BMDMs迁移、粘附的影响,同时Western blot检测相应的p38-MAPK的磷酸化激活情况。结果表明,M2BP浓度依赖性的促进BMDMs的迁移以及与HUVECs的粘附,与之同步的是p38-MAPK活性的M2BP浓度依赖性的增强。10.应用载有p38干扰RNA的腺病毒转染ApoE-/-小鼠。Western blot证实,ApoE-/-小鼠有着最显着的p38-MAPK活化程度,M2BP-/-+ApoE-/-小鼠次之,p38 RNAi小鼠最低。同时与上述趋势相对应一致的是BMDMs迁移、粘附以及腹膜后巨噬细胞的趋集。第二部分基于循环M2BP水平稳定性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1.根据M2BP浓度的三分位,将受试者分为三组。三组间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吸烟方面没有显着差异。M2BP浓度高组(2nd、3rd)较低浓度组(1st)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高(6.35%vs 30.63%vs 30.91%,p<0.001)。2.发生MACE患者M2B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15.32(12.45-21.92)vs 11.42(8.36-15.07)μg/ml,p<0.001)。3.生存分析显示,随着M2BP水平增加,需入院治疗的再发心绞痛(p=0.017)、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p=0.062)、全因死亡(p=0.046)和MACE(p=0.0001)的无事件生存率均降低,其中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p值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仍有该趋势。4.多因素 Cox 风险比例模型的变量为 M2BP(HR=1.1528,95%CI=1.1028-1.2051,p<0.001),既往心肌梗死病史(HR=3.3598,95%CI=1.7855-6.3221,p<0.001),超敏肌钙蛋白 T(HR=1.3145,95%CI=1.1531-1.4985,p<0.001)。计算最终模型的 C-index 为 0.852。结论1.在各种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因素作用下,M2BP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2.M2BP至少通过p38-MAPK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单核-巨噬细胞活化、定向趋集以及粘附等病理生理过程。3.循环M2BP水平对SCAD患者预后具备良好的独立预测价值。4.基于循环M2BP水平建立SCAD患者风险预测模型,其预测价值较高,有效性及可靠性较强。

苏世来[9](2020)在《心率变异性在接受PCI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急症,其发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变化,这种不稳定性易引起部分易损的斑块发生破裂或侵蚀,进而在一些条件的诱导下突发破裂而导致凝血系统激活,最终导致冠脉血供中断。目前国际上临床指南指出,应该对ACS患者进行阻塞血管再通,而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对ACS患者进行阻塞血管再通疗效显着,而且再通率较高。但是临床发现,有部分ACS患者即使实施PCI进行阻塞血管再通,患者术后短期内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导致患者预后较差。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操作简便而且准确度较高的指标对高危的ACS患者进行预测与诊断,以降低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概率。目前已有大量试验发现许多生物标记物可用于ACS患者PCI后MACE发生的预测,然而这些生物标记物在临床应用中大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ACS患者的局部心肌坏死会引起心脏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强,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来评估心脏自主神经的状况。所以,本研究将PCI术和HRV指标相结合,探讨ACS患者经PCI术后,HRV指标在短期预后预测中的作用与价值,为临床更好预测、诊断以及治疗高风险的ACS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接受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及PCI术的ACS患者95例,PCI术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根据CAG结果计算每个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及定期随访三个月内记录的临床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1)无事件组(62例):术后3个月内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患者;(2)试验组(33例):术后3个月内发生过MACE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对两组患者PCI术后72 h内进行1次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通过比较试验组和无事件组全部正常窦性NN间期标准差(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NN intervals,SDNN)、全部正常窦性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 NN intervals,SDANN)、相邻N-N间期之差大于50ms数占总数的百分比(The propotion derived by dividing NN50 by the total number of NN intervals,p NN50)、极低频功率(Very low frequency,VLF)、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等HRV指标中的主要参数。分析所有患者HRV指标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HRV主要指标对ACS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期间MACE发生的预测意义。结果:⑴.试验组的SDNN、SDANN及LF明显高于无事件组(P<0.05),而试验组的p NN50和HF则明显低于无事件组(P<0.05),试验组和无事件组的VLF无显着性差异(P>0.05)。⑵.所有入组的ACS患者HRV主要参数SDNN、SDANN、p NN50、HF、VLF及LF均与冠脉Gensini积分没有相关性(P>0.05)。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ANN、LF均为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随访3个月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ACS患者HRV的主要指标SDNN、SDANN、PNN50、VLF、LF及HF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2.ACS患者PCI术后HRV的主要参数SDANN及LF可作为术后短期预后预测的有效指标,能够反映术后短期预后结局。

龙燕[10](2020)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表现、血流变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变血黏度、低切变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心功能(NTpro-BNP、LVEF)、炎症指标(hs-CRP、IL-6、TNF-α)、血脂水平(TG、TC、LDL-C)、抗氧化指标(SOD)、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聚集率、TXB2、PAI-1)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自建库之日起到2020年2月前发表的关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RCT文献,检索数据库据库包括: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医学、Sinomed、Pubmed和Web of Science。中文检索词包括:“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痹”、“随机”;英文检索词包括:“Sofren injection”、“Dazhu Hongjingtian”、“Coronary artery disease”、“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cute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Unstable angina”、“Chest pain syndrom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所有的数据分析均采用软件Revman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计算机初步检索到文献663篇,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51篇,共4419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认为:观察组(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西医常规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有利于改善心绞痛症状,临床心绞痛疗效的显效率(RR=1.43,95%CI:1.331.55,P<0.00001)及总有效率(RR=3.76,95%CI:3.064.62,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有利于改善心电图疗效,显效率(RR=1.51,95%CI:1.311.73,P<0.00001)和总有效率(RR=1.24,95%CI:1.121.38,P<0.0001)优于对照组;降低患者CK-MB水平(WMD=-5.61,95%CI:-9.14-2.08,P=0.002);降低患者NT-pro BNP水平(WMD=-539.22,95%CI:-730.00-348.44,P<0.00001);改善患者LVEF水平(WMD=7.18,95%CI:5.738.63,P<0.00001);降低患者IL-6(WMD=-16.59,95%CI:-19.94-13.25,P<0.00001)、hs-CRP(WMD=-5.16,95%CI:-6.21-4.12,P<0.00001)和TNF-a(WMD=-29.57,95%CI:-51.74-7.40,P=0.0009)水平;降低患者全血黏度(WMD=-1.10,95%CI:-1.41-0.80,P<0.00001)、纤维蛋白原(WMD=-0.62,95%CI:-0.75-0.49,P<0.00001)和血浆黏度(WMD=-0.25,95%CI:-0.33-0.17,P<0.00001);抑制血小板聚集(WMD=-5.98,95%CI:-6.46-5.50,P<0.00001);降低患者TXB2(WMD=-14.24,95%CI:-18.02-10.46,P<0.00001)和PAI-1(WMD=-14.76,95%CI:-27.55-1.97,P=0.02)水平;降低患者血中LDL-C(WMD=-0.41,95%CI:-0.55-0.26,P<0.00001)、TC(WMD=-0.60,95%CI:-0.78-0.42,P<0.00001)和TG(WMD=-0.18,95%CI:-0.24-0.13,P<0.00001)水平;提升患者血中SOD(WMD=9.31,95%CI:6.2412.38,P<0.00001)水平。有19篇文献提及了不良反应,7篇发生了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在两组中均有发生。结论:常规治疗加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改善ACS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提高患者LVEF,降低患者血清CK-MB、全血黏度(低切变血黏度、高切变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NT-pro BNP、炎症指标(hs-CRP、IL-6、TNF-α)、血脂水平(TG、TC、LDL-C)、SOD、TXB2、PAI-1水平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提高ACS患者的有效治疗率和临床治愈率,预防ACS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根据现有的文献研究,认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ACS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然而,未来亦需要更大样本、更高质量的RCT对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ACS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更加科学的验证。

二、心电图表现预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预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电图表现预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热点与前沿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
    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问题
    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工作基础
    3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和主体
        3.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
        3.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主体
    4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
        4.1 问题研究模型的梳理和选择
        4.2 参考PICO模型的研究框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
    1 疾病范例选择依据
    2 要素一: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
        2.1 资料与方法
        2.2 研究结果
    3 要素二: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
        3.1 资料与方法
        3.2 研究结果
    4 要素三: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
        4.1 资料与方法
        4.2 研究结果
    5 要素四: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
        5.1 资料与方法
        5.2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
    1 系统模块设计准备
        1.1 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
        1.2 个体化干预方法优化清单
        1.3 个体化比较方法的选用
        1.4 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1.5 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的制定
    2 系统设计方法
        2.1 整体设计
        2.2 安卓核心组件与生命周期
        2.3 系统搭建工具
        2.4 运行环境
    3 研究结果
        3.1 系统操作界面展示
        3.2 系统模拟数据测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
    1 回顾性研究部分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2 前瞻性研究部分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CPET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及丹参制剂对介入后冠心病患者CRF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心肺耐力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疗和预后价值探讨
        1 心肺耐力的定义及临床价值
        2 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应用
        3 运动处方应用
        4 疾病严重程度及风险评估
        5 疗效及预后评估
        6 表面健康者的临床应用潜力
        7 CPET应用现状与未来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心肺耐力的中医运行机制探讨
        1 心肺耐力特征与心肺气血联系
        2 从心肺气血角度分析心肺耐力作用机理
        3 基于心肺同治法提高心肺耐力
        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PET参数与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CPET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3)应用心肺运动试验联合无创运动心输出量测量系统对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肺运动试验在冠心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尿酸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预后价值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血红蛋白浓度和贫血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年龄、肌酐清除率、射血分数(mACEF)评分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肥厚型心肌病临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复杂病变血运重建治疗策略与远期预后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危冠脉解剖对介入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第二部分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多支病变的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只对罪犯血管行单支处理和同期处理多支血管的长期预后比较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第三部分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冠脉旁路移植术与单纯药物治疗三种治疗方式的远期预后对比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综述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运重建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应及中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冠脉临界病变西医研究进展
        1. 冠脉临界病变的定义及性质
        2. 临界病变的评估
        3. 发病机制
        4. 冠脉临界病变的进展与病变形态的关系
        5. 冠脉临界病变西医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认识与治疗
        1.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认识
        2.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治疗方法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应用fMRI技术研究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枢机制的可行性
        1. fMRI技术为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机制的研究提供可视化手段
        2. 目前针刺fMRI研究常用的试验设计模式
        3. 心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是“心脑同治”理论的体现
        4. 目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相关脑区存在异常
        5. 针刺改善心肌缺血有自身的优势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应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技术路线图
    4 结果
    5. 讨论
    6.小结
第二部分 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脑中枢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研究流程图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1.结论
    2.本研究的创新点
    3.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吸烟
        1.1.1 吸烟现状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1.2 饮酒
        1.2.1 饮酒流行情况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3 不健康膳食
        1.3.1 膳食现状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1.3.2.2 高盐(钠)摄入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1.4 身体活动不足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1.5 超重、肥胖
        1.5.1 超重、肥胖现况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1.5.2.1 高血压
        1.5.2.2 冠心病
        1.5.2.3 脑卒中
        1.5.2.4 其他疾病
    1.6 社会心理因素
        1.6.1 抑郁、焦虑现况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1.6.2.1 应激
        1.6.2.2 抑郁
        1.6.2.3 焦虑
        1.6.2.4 A型行为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1.7 血脂异常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1.7.2 血脂异常现况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1.8 糖尿病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1.8.2 糖尿病现况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1.9 高血压
        1.9.1 高血压现况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2.1.1 血压
        2.1.2 静息心率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2.2.1 病史信息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3.2 临床合并症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3 危险因素干预
    3.1 行为干预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3.1.4.1 阶段目标
        3.1.4.2 优先原则
        3.1.5 随访管理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3.2 吸烟干预
        3.2.1 戒烟的益处
        3.2.2 戒烟的原则
        3.2.3 戒烟流程
        3.2.4 戒烟的措施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3.2.4.2 医学咨询
        3.2.4.3 5A技能
        3.2.4.4 5R干预技术
        3.2.4.5 戒烟药物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3.3 饮酒干预
        3.3.1 戒酒的益处
        3.3.2 戒酒的原则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3.3.4.2 干预内容
        3.3.5 持续监测
    3.4 膳食干预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3.4.4.1 膳食评估
        3.4.4.2 干预方案
        (1)一般人群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3.4.5随访管理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3.6 体重管理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3.6.4.1 咨询沟通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3.7.4.1 评估
        3.7.4.2 筛查
        3.7.4.3 干预
    3.8 血脂控制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3.9 糖尿病管理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3.9.4.1 筛查对象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9.4.3 降糖目标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3.9.4.5 降压治疗
        3.9.4.6 调脂治疗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3.9.4.8 体重管理
        3.9.4.9 血糖管理
    3.10 高血压管理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3.10.4.1 治疗目标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3.10.4.3 风险评估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3.10.4.5 药物治疗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3.10.5.2 老年高血压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10.5.8 代谢综合征
4 疾病干预
    4.1 冠心病
        4.1.1 概述
        4.1.2 诊断与分类
        4.1.2.1 诊断
        4.1.2.2 分类
        4.1.3 治疗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4.1.3.2 CCS的治疗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4.1.3.2.2 药物治疗
        4.1.3.2.3 血运重建
        4.1.3.3 共病的治疗
        4.1.3.3.1 心源性疾病
        4.1.3.3.2 心外疾病
        4.1.4 心脏康复
        4.1.4.1 药物处方
        4.1.4.2 患者教育
        4.1.5 随访管理
        4.1.6 预防
    4.2 脑卒中
        4.2.1 概述
        4.2.2 诊断与分类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4.2.2.2 诊断
        4.2.2.3 分类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4.2.4.1 高血压
        4.2.4.2 糖尿病
        4.2.4.3 血脂异常
        4.2.4.4 房颤
        4.2.4.5 心脏疾病
        4.2.5 预防
    4.3 慢性心衰
        4.3.1 概述
        4.3.2 诊断与分类
        4.3.2.1 筛查与识别
        4.3.2.2 诊断
        4.3.2.3 分类
        4.3.3 治疗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4.3.3.4 转诊治疗
        4.3.4 随访管理
        4.3.5 预防
    4.4 房颤
        4.4.1 概述
        4.4.2 诊断与分类
        4.4.2.1 诊断
        4.4.2.2 分类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4.4.3.1 节律控制
        4.4.3.2 心室率控制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4.5 外周动脉疾病
        4.5.1概述
        4.5.2 诊断与分类
        4.5.2.1 危险因素
        4.5.2.2 病因
        4.5.2.3 筛查对象
        4.5.2.4 诊断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4.5.3 治疗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4.5.5 预防
    4.6 动脉粥样硬化
        4.6.1 概述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4.6.2.1 危险因素
        4.6.2.2 临床表现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4.6.3 治疗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7.1 概述
        4.7.2 诊断与分类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4.7.2.2 危险因素
        4.7.2.3 病史
        4.7.2.4嗜睡程度评估
        4.7.2.5 辅助检查
        4.7.2.6 简易诊断
        4.7.2.7 分类、分度
        4.7.3 治疗
        4.7.3.1 治疗目标
        4.7.3.2 治疗方案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4.7.4 预防
        4.7.4.1 一级预防
        4.7.4.2 二级预防
        4.7.4.3 三级预防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5 其他关注问题
    5.1 抗栓治疗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5.1.2.1 STEMI
        5.1.2.2 NSTE-ACS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5.1.4.2 出血处理
    5.2 抗血小板治疗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5.3 治疗依从性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5.4 远程管理指导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6 投入产出分析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8)Mac-2结合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致病机制研究以及基于循环Mac-2结合蛋白水平稳定性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Mac-2结合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致病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第二部分 基于循环Mac-2结合蛋白水平稳定性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9)心率变异性在接受PCI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对象入组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分组方案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数据统计
        2.1.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记录
        2.1.2 相关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2.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
        2.2.1 手术前准备
        2.2.2 冠状动脉造影手术
        2.2.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方法
        2.2.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后护理
        2.2.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后检查
        2.3 心率变异性(HRV)检测及评定标准
        2.3.1 心率变异性(HRV)检测
        2.3.2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方法
        2.4 冠状动脉Gensini病变程度评分
        2.5 患者预后结局指标
        2.6 结果判定
        2.7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
    1.研究对象基础指标对比
    2.研究对象主要生化指标统计
    3.患者HRV主要指标水平比较
    4.两组Gensini积分比较
    5.HRV各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
    6.MACE发生率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1.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治疗方式
    2.心率变异性检测意义及临床应用
    3.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
结论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冠脉综合征短期预后预测分析
    1.急性冠脉综合征研究现状及其预测
        1.1 急性冠脉综合征特征及发病机制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指标
        1.2.1 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中的预测
        1.2.2 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模型
    2.HRV在 ACS患者短期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2.1 心率变异性概述
        2.2 HRV对ACS患者短期预后预测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5 文献质量评价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资料
    2.2 结果分析
        2.2.1 心绞痛疗效
        2.2.2 心电图疗效
        2.2.3 CK-MB
        2.2.4 NT-pro BNP
        2.2.5 LVEF
        2.2.6 IL-6
        2.2.7 hs-CRP
        2.2.8 TNF-a
        2.2.9 血流变
        2.2.10 血小板功能
        2.2.11 血脂
        2.2.12 SOD
    2.3 不良反应
讨论
    3.1 传统医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3.2 心绞痛疗效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3.3 心电图疗效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3.4 CK-MB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3.5 NT-pro 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3.6 IL-6 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3.7 hs-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3.8 TNF-α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3.9 血流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3.10 血小板功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3.11 血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3.12 SOD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3.13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3.14 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心电图表现预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预后(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 石兆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CPET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及丹参制剂对介入后冠心病患者CRF影响[D]. 桓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应用心肺运动试验联合无创运动心输出量测量系统对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D]. 王磊.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4]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研究[D]. 高峻.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复杂病变血运重建治疗策略与远期预后风险评估[D]. 贾斯达.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6]针刺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应及中枢机制研究[D]. 赵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8]Mac-2结合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致病机制研究以及基于循环Mac-2结合蛋白水平稳定性冠心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D]. 杨乐. 山东大学, 2020(09)
  • [9]心率变异性在接受PCI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D]. 苏世来.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10]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D]. 龙燕.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心电图结果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