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韩文娜[1](2021)在《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文中指出生成于历史传统之中、植根于民间生活沃土、彰显儿童天性趣味的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蕴含着宝贵的可供现代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本论文旨在集中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所潜藏的教育意蕴,通过现代课程手段,转化为以立德树人、培育素养为导向的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资源,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和课程质量的提升。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立足当代中国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堂育人质量提升为具体目标,以儿童认知、课程组织和多元文化课程转化等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原理为理论前提,采用历史史料梳理、学术文献分析、课程田野调查、专家对话访谈、教学案例设计等质性研究和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历史与当下相统一的问题导向,按照“有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解题思路,尝试论证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资源有效表达转译为现代体育课程语言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进路。本文共分6章,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如下:绪论从缓解当下课程危机的现实情境和推进体育课程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意义出发,描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并介绍论文的解题设想和基本架构。第一章首先以历史学的方法,在史料梳理基础上再现1949年以前中华传统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所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第二章转向现实关切,力争回答以民间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儿童体育游戏在发挥课程育人和课程改造方面,能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与正向价值。课程表达的价值目标与当下现状间存在实际落差。准确测量这一落差、找到课程表达困阻症结之所在,正是第三章的主题。在揭示民间体育游戏实现当下体育课程表达的困境及其成因之后,第四章集中对课程表达的原理与程序进行设计,即在规范层面提出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的什么元素,在现代体育课程中的哪些环节,以何种载体和形式实现表达。其中所涉及的课程化理论问题构成本文研究的难点。紧随理论设计,论文第五章聚焦实践案例,以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上位指南,为体育游戏育人作用的发挥设计了文化价值、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三大课程表达功能区,为了更好的确认本研究提出的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后期初步检验了课程表达的效果。通过对专家访谈,对授课教师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践检验结果分别为:有质量的体育课,有内涵的体育课和有意思的体育课。证明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践意义。由于事关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故此本章构成研究的重点。论文第六章研究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实现合理课程表达的外部环境,力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促进游戏资源向课程资源转化的保障体系,由此形成实现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内外合力。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将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表达为现代课程语言,能够强化当下中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探索体教融合的实践新路。2、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是基于儿童娱乐天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儿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游戏为手段,可以构建儿童社会交往的实践路径,从而避免生硬灌输。3、当前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存在使用频率较低且类型单一等问题,不能释放其应有的功能来激活校园活力。但大部分教师对其文化价值等教育价值存在一定认可。4、课程表达不是用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取代现代体育课程,而是旨在汲取其优长,强化现代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5、将传统游戏转译为现代课程语言遵循着现代课程表达的规则与程序,包括课程目标的厘定、游戏资源的遴选及其在现代课程体系中的嵌置等步骤。6、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现代体育课程返本开新的重要遵循。7、加强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强化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巩固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培育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路成武[2](2020)在《体育游戏运用于普通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根据当前高校散打选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等原因,将体育游戏引入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探讨这种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帮助教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普通高校散打选修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游戏运用于普通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的实验效果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咸宁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散打选修两个班级中5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四个月,32学时的散打教学实验,并对实验后的教学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和详细阐述。研究结果:(1)身体素质方面:实验后,两班学生在50米、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1000米指标测试成绩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散打运动技能方面:实验后,两班学生的散打步法、拳法、腿法、摔法、实战技能指标测试成绩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实验后,两班学生在散打课程考核成绩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不合格率人数分布上均存在差值。(4)学生散打课程的情意态度方面:实验后,两班学生对散打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各指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在普通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教学和不运用体育游戏教学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但是从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幅度上来看,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更具有优势和效果。(2)学生经过散打课程的学习后,散打运动技术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从学生对散打各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看,在普通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所学散打技术动作,提高散打技术水平。(3)从普通高校散打选修教学实验后,学生散打课程考核成绩的各阶段人数分布来看,采用体育游戏开展教学,能有效提升散打课程考核成绩“优秀”率和“良好”率,控制“合格”率和降低“不合格”率。(4)在普通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对端正学生学习散打课程的态度、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运用体育游戏教学要更具有优势。

顾子逸[3](2020)在《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及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游戏自产生以来,就随人类社会一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体育游戏由游戏延伸而来,以身体活动作为游戏的早期表现形式,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寓学习于游戏的特点。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小学体育游戏化观念的提出,体育游戏的课堂教学运用备受关注。正是基于这样的环境,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及运用为研究对象,以无锡市9所小学的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小学体育教师的体育游戏的认知及其课堂教学的运用两方面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程度较好,但中年教师相对偏低。小学青年体育教师和老年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概念的认知为83.3%和88.9%。但随着问卷对体育游戏知识不断深入提问,中年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概念、特点、分类的了解程度百分比呈现逐步降低趋势,分别为:66.7%、58.4%、50.0%。2.不同年龄段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课堂教学价值的认知存在差异。青年体育教师倾向于妥善处理体育教学中的深层矛盾,频数百分比为83.3%;中年体育教师倾向于简化复杂技能和丰富教学内容,频数百分比均为83.3%;老年体育教师倾向于提高教师综合能力,频数百分比均为88.9%。3.小学体育教师获取体育游戏知识途径相对单一。小学体育教师获取体育游戏途径主要是传统路径下的相关书籍与教研活动获取相关知识,但获取知识的专业性不足,专业期刊比例仅为39.4%。4.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运用达成一定的共识,但各年龄段间存在着认知差异。在课的类型上,都倾向在公开课与新授课中运用游戏,频数百分比分别为:90.9%、81.8%。综合课的体育游戏运用频数百分比有较大差异,青年体育教师仅为33.3%,中年体育教师83.3%,老年体育教师88.9%。项目选择上,各年龄段体育教师选择相近。5.通过关联分析发现,小学体育教师学历与游戏储备,职称与游戏创编频率呈正相关,学历与游戏运用存在着较大的选择差异。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越高,体育游戏的储备量的数量越多;职称越高,创编体育游戏的频率越高;高级以上职称的体育教师“3次”运用频率占比达到33.3%,其他职称教师的0.0%、8.3%、8.3%。

庞洁[4](2020)在《体育游戏教学法在入门级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明确指出:“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要让青少年掌握1-2项运动技能”。本论文通过对体育游戏教学法的研究,结合青少年活泼好动的个性特征,将枯燥单一的网球教学课堂营造出欢快活跃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传授学生网球专项技术动作,进一步科学、合理的促进青少年网球整体水平的提高。本研究不仅是体育游戏与网球的基本技术动作的结合,更是对体育教学方法的一次探究和创新。青少年网球学习效率的提高,代表着青少年网球教学的整体效果的提升,从而为网球项目培养深厚的群众基础,推动网球运动的普及,为实现体育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尽微薄之力。本试验募集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六年级学生40人(男20人,女20人),分为两组,即,体育游戏教学组和传统模式教学组,每组各20人(男10人,女10人)。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两组分别展开为期13周,第1、13周对体育游戏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的网球技能测试结果以及网球学习心理调查结果进行检测,每周一次课,每次90分钟的教学活动,即体育游戏教学组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法,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法。本研究运用实验法比较体育游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运用专家访谈对网球学习兴趣和态度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兴趣和态度进行调查;运用数理统计整理出持拍颠球、对墙击落地球、底线定点击落地球、下手发球四项技能测试指标结果。研究结果:在入门级网球技能方面,体育游戏教学组在持拍颠球提高了17.25个、对墙击落地球提高了19个、底线定点击落地球提高了5,40个、下手发球提高了5.40个,传统教学组在持拍颠球提高了10.60个、对墙击落地球提高了16.30个、底线定点击落地球提高了3.15个、下手发球提高了3.65个;在网球学习兴趣和态度测试方面,体育游戏教学组非常喜欢网球运动人数增加25%,非常愿意参加网球课程人数增加15%,愿意参加网球课程人数增加20%,能集中注意力人数增加35%,能够和队友合作完成任务人数增加25%。传统教学组喜欢网球运动人数下降15%,不喜欢网球运动的学生人数提升5%,愿意参加网球课程人数明显下降55%,能集中注意力的人数下降20%,能和队友合作完成任务人数下降20%。研究结论:经过13周干预,体育游戏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均有助于6年级入门级网球学习者的网球技能提高;体育游戏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网球技能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有更好的提高效果。

官永华[5](2020)在《跨越小栏架游戏对小学生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重要表现形式,即人体运动时肌肉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它是决定大多数体育项目运动成绩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肢爆发力的发展应以不同的奔跑和跳跃形式为基础,反复刺激下肢肌肉。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在体育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采用传统的体育课堂来进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内容过于分散,缺乏趣味性,学生容易出现枯燥乏味的感觉,教学质量不高,不利于跑跳内容的学习。跨越小栏架游戏教学,涵盖了跑跳内容且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不同形式的跨越小栏架方式为主要教学内容,达到发展小学生运动技能和下肢爆发力的目的,进而增加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将跨越小栏架游戏运用到发展小学生身体素质类项目中,通过学习、练习跨越小栏架技术,达到发展小学生下肢爆发力的目的。对跨越小栏架游戏与发展小学生下肢爆发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寻找和探索出以游戏形式提高小学生下肢爆发力的方法,为以后的体育课堂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使其得到推广和应用。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广州市天河区中海康城小学三(1)、三(2)、四(3)和四(4)班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班采用跨越小栏架游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体育教学,对跨越小栏架游戏与发展小学生下肢爆发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为期三个月(36课时)的教学实验研究,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下肢爆发力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并发放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教学实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跨越小栏架游戏是以多种不同形式跨越小栏架的游戏,因适应三,四年级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及竞争性,增加了体育课程练习的运动负荷,促进了下肢爆发力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2、跨越小栏架游戏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均对三,四年级小学生下肢爆发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跨越小栏架游戏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体育教学。

李奕信[6](2020)在《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研究 ——以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不容乐观,中学体育课中,学生的有效运动负荷较为缺失,运动质量普遍不高。因此本研究要以初中学生为对象,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运用体育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进行为期18周的实验探究,实验对比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的影响,反应指标包括:心肺机能、身体成分、力量适能、耐力适能及柔韧适能。以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改善处于初中学段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体适能为主要目的,也为促进体育游戏在教学课堂上的推广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实验法,以体育课为基础,结合体育游戏为实验方式,制定出了符合初中学生身体状况的游戏课程,对学校八年级两班个普通教学班学生的59人(男生32人,女生27人)进行实验研究,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以体育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对照班则使用常规教学形式。实验时间为2019.9.2-2020.1.10,共18周,每班2节/周。首先在实验前对健康体适能相关指标进行测试采集,实验后也运用相同的方式进行采集,然后将前后所测量数据利用SPSS for Windows和Excel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表现形式采用平均值和标准差(x±s),实验前后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通过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运用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的影响。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游戏教学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肺活量、800/1000m成绩、增强学生心肺机能具有一定效果,与对照班的常规教学方式相比较,具有一定优势。2)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的身体质量指数的影响不明显,对改善学生身体成分效果不显着,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种教学方法达到的教学效果相似。3)通过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的测试成绩上来看,体育游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效果不明显,但是实验班要比对照班的成绩略有提高。4)通过平板支撑的测试成绩可以看出,体育游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肌肉耐力方面没有显着作用。5)两班学生在完成18周的课程后,其柔韧素质都得到显着提高,说明体育游戏教学对柔韧性的影响显着,但两班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后,对照班提高幅度要略优于实验班。

李雨晨[7](2020)在《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幼儿体育教学是幼儿园整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学前教育重视度的提高,使得近几年我国学前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不断提升,伴随着幼儿体育活动课在幼儿园广泛开展,有关幼儿体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学界重视。因此,文章对高青县的幼儿体育活动课教学现状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并针对性提出发展对策,对增强该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科学健康发展,提高学前教育发展速度和办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分析,辨明影响全县范围内幼儿体育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从而提出促进高青县幼儿体育教学发展的规划设想,为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和推进落实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高青县幼儿体育教师中,专职教师较少,尤其是幼儿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特别少,直接影响了高青县幼儿体育的发展。(2)高青县幼儿园中体育活动课的教学场地不足,大部分幼儿园现有的体育活动课教学场地无法满足幼儿上课的实际需要,同时,高青县乡镇幼儿园场地建设随意性较强,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3)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的教学时间存在一定的不够,近一半的幼儿园未达到国家规定每天两个小时的幼儿体育活动课教学时间的要求。(4)高青县体育活动课程的开展缺少多样化的教学器材,对现有的器材没有进行定期的维护,器材损坏情况严重。(5)高青县幼儿体育教师的专业继续教育机会较少,教学观念、内容、手段和方法陈旧,不能满足现代幼儿体育的教学发展要求。(6)高青县幼儿体育课程存在安全问题,主要影响因素有:授课教师对幼儿体育安全知识掌握存在一定的欠缺,幼儿园教学场地不规范,幼儿园体育课程同一时间上课人数过多等因素。综合上述结论,目前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针对目前的现状,作者提出可通过提高幼儿教师薪资待遇,完善现有教学场地器材,增加教学时间,关注对幼儿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等方法改进不足,逐步完善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的发展体系。

田冲[8](2020)在《足球游戏在小学三年级足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在足球热的大背景下,“快乐足球”在各地区火热开展,足球游戏教学的这一新颖模式的融入,使很多学生更喜欢参与到足球这项运动中来;利用足球游戏来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足球技术,告别以往的“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的教学模式,利用游戏作为教学内容让孩子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在足球活动中张扬个性,鼓励孩子参与并挖掘他们的足球潜力,在培养兴趣的同时提高足球技术。本文主要研究足球游戏在小学三年级足球技术教学中的促进作用,主要针对绕杆运球、传定位球、定点射门这三种技术动作展开教学;其中游戏的选择参考了足球游戏创编和小学三四年级体育教材,选出符合三年级学生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的游戏加以改动进行教学。实验对象是辽中区第五小学三年级学生60人,采用的抽样方法为随机抽样,其中抽取男生30人,女生30人。主要通过查询文献,发放问卷调查以及教学实验法,来验证论文的观点。为了确保两组起始水平相同,根据实验前测数据,将学生分为对等的两组,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验,其中实验组进行足球游戏教学,对照组进行常规足球教学。通过实验对两组学生的达标、技评和兴趣进行分析:实验结果:(1)实验组绕杆运球、传定位球和定点射门的达标成绩相比对照组有显着性地提高(P<0.05)。(2)实验组绕杆运球、传定位球和定点射门的技评成绩相比对照组有显着性地提高(P<0.05)。(3)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较比对照组学生的足球兴趣,有显着性地提高(P<0.05)。实验结论:(1)足球游戏教学相比传统足球教学更能提高足球水平。(2)足球游戏教学对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更有帮助。(3)足球游戏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秦素文[9](2020)在《团队拓展游戏在初中田径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田径运动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中最为基础的项目,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2017年11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将田径项目列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由于田径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教学手段也单一,加上其他新型项目的冲击,导致青少年对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弱化,田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也逐渐受到冷落。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在对“田径团队拓展游戏”理论依据及特征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及教学评价对其教学方案进行了构建,并采用实验法对练习前后的效果从学习兴趣、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田径专项技术等进行了检验,旨在为让田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回到应有的重要地位,确实改善目前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田径“团队拓展游戏”是以精神分析学派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及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为基础。以主体性原则、健身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为依据。2、田径“团队拓展游戏”具有体验性、集体性、趣味性和典型性特征,是田径教学的“调味剂”与“润滑剂”,不仅能充分体现个人智慧,增强责任感,同时还能培养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3、田径团队拓展游戏方案设计的构建,主要包含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及教学评价体系方面。其中教学目标是方向、教学内容是主线、教学方法是手段、教学步骤是过程和教学评价是依据。4、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在田径学习兴趣指标上整体高于对照班,其中在学习积极兴趣、运动参与程度、对体育的关注和对体育的认识存在高度显着性(P<0.01)。在心理满足感指标上实验班也明显的高于对照班。其中自主性、胜任感和关系感存在高度显着性(P<0.01)。说明团队拓展游戏有利于提高学生田径运动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感。5、实验班在社会适应能力指标上整体高于对照班。其中在心理优势、心理弹性和心理能量存在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而在人际适应上存在差异性(P<0.05)。说明团队拓展游戏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提高学生合作的意识。6、实验班在田径专项技术(50米跑、立定跳远、掷实心球)上整体高于对照班,其中50米、实心球存在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在立定跳远指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团队拓展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间接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促进田径技术的掌握。

郭一淳[10](2020)在《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技巧研究 ——以赣州市部分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首先,本文从体育游戏起源与发展、概念、定义、特点、分类等方面对体育游戏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总结。然后,从体育教学领域下的游戏、体育游戏的教学运用、体育游戏对健康教育的影响、体育游戏对运动技术技能的影响4方面,对国内对体育游戏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并梳理了美、日、英3国体育游戏研究现状。最后,本文以赣县第二中学、白鹭中学、田村中学、社富中学、兴国县第六中学、潋江中学、章源中学、文英中学、埠头中学9所赣州市初中学校为对象,对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作用发挥和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影响体育游戏开展的因素和体育游戏运用的基本准则,并提出体育游戏的运用技巧和促进体育游戏运用的意见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游戏具备有效辅助体育课堂教学、简化复杂技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等积极性作用。数据分析可知,体育游戏可较好推进教学目的践行,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生长发育、身体素质有较为显着的提高与促进作用,尤其对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有着突出的促进作用。2)所有受访教师都会在中学体育课中使用体育游戏,并且运用频次能够得到基本保证。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学生主要喜欢趣味益智类、团队对抗类的体育游戏内容,对团体和分组形式组织的体育游戏表现出较高兴趣,对投掷类和跳跃类游戏更为偏爱;赣州地区体育教师运用体育游戏的时间大多低于20分钟,而学生希望增加体育游戏时间,86%的学生对体育游戏有较高参与度,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目的主要是锻炼身体、愉悦心情、促进交友。3)赣州市大部份学校对体育游戏不够重视,50%以上的学校因经费问题,导致场地与器材缺乏,受访9所中学均没有室内运动场馆,相关教学和体育游戏开展受限;受访教师中80.4%缺乏体育游戏方面的交流活动与培训学习,导致体育游戏的组织形式与内容较为单一;受访学生中,仅有4%对体育游戏表现排斥,绝大部分中学生对中学体育课中的体育游戏兴趣较高,并且体育游戏大大促进了性格较内向的学生自我表达。4)在体育游戏运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体育游戏运用准则上,应当严格遵循教育性、针对性、创新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五大准则;二是体育游戏运用时机把握上,应在设施受限时用游戏方式进行弥补、学生参与度低时使用游戏激发兴趣、课堂气氛单调乏味时运用游戏进行活跃、课程结束时运用游戏缓解疲劳;三是体育游戏选择上,需要根据课程不同阶段、学生对象特点及现实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发挥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优势;四是体育游戏创编上,需要根据时机在游戏内容选择、体育游戏情境设置和自然资源利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保证游戏内容实用性和学生的安全。五是体育游戏组织上,要选择合适的游戏组织方式,做好讲解与示范工作,适时的提供引导,做好游戏的总结,切实发挥体育游戏作用。

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游戏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二)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规律探寻
        (三)体育课程西化危机的文化化解
        (四)民间游戏丰富内涵的价值回归
        (五)文化记忆课程开发的自觉选择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民间体育游戏
        (二)儿童
        (三)课程表达
    四、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展理论
        (二)课程组织理论
        (三)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转化理论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意义
    六、研究方法和框架
        (一)文献资料法
        (二)访谈法
        (三)实地考察法
        (四)问卷调查法
第一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历史演进轨迹
    一、体育游戏的起源假说
        (一)宗教仪式起源说
        (二)军事战争起源说
        (三)生存劳动起源说
        (四)角色模仿起源说
    二、古代儿童体育游戏的社会教化功能
        (一)伦理秩序的规范
        (二)社会行为的体验
        (三)劳动经验的传授
        (四)集体意识的培养
    三、近代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与维新
        (一)晚清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
        (二)民国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发展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儿童游戏观
第二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价值
    一、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造的示范
        (一)平衡日益西化的课程价值取向
        (二)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底色
        (三)释放学校体育课程的潜在活力
    二、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凸显
        (一)在身心体验中享受运动乐趣
        (二)在自主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
        (三)在群体交往中完善健全人格
        (四)在积极求胜中培养道德意志
第三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现状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调研的设计
        (一)调研对象
        (二)调研工具
        (三)分析工具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问题诊断
        (一)课程表达的总体概况
        (二)课程表达的成效与经验
        (三)课程表达的瓶颈与局限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困境表现
        (一)课程表达的目标失联
        (二)课程表达的内容失语
        (三)课程表达的方法失策
        (四)课程表达的评价失措
第四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设计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程序规则
        (一)层级与过程:课程表达的靶向调整
        (二)嵌入与整合:课程表达的进路选择
        (三)展示与竞技:课程表达的要素呈现
        (四)目标与结果:课程表达的评价再构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功能定位
        (一)儿童价值观念的正向引领
        (二)儿童运动能力的自主提升
        (三)儿童身心习惯的正确养成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载体
        (一)教材教具:内容载体
        (二)课堂教学:形式载体
        (三)校运动会:拓展载体
第五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案例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类型划分
        (一)身体素质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二)运动能力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三)文化素养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案例呈现
        (一)翻山头与送军粮:灵敏素质的发展
        (二)蹦房子与跳大绳:运动能力的强化
        (三)赛龙舟与蝶穿花:文化素养的涵育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效果反馈
        (一)有质量的体育课:专家评价与建议
        (二)有内涵的体育课:教师自评与反思
        (三)有意思的体育课:学生评价与期待
第六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环境
    一、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
        (一)顺应时代的课程建设导向
        (二)因地制宜的特色政策保障
    二、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
        (一)学科统整视域下的教学软环境营造
        (二)体育教师“游戏认知与素养”的提升
    三、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
        (一)游戏育人职责在家庭中的落实
        (二)体育游戏、师徒模式与亲子关系的加固
    四、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一)“全民健身”对社区儿童体育游戏的接纳
        (二)社区空间与儿童体育游戏的课外拓展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体育游戏运用于普通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游戏
        2.1.2 散打
        2.1.3 体育选修课
    2.2 高校散打教学的相关研究
    2.3 体育游戏的相关研究
    2.4 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样本特征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体育游戏教学实验设计
    4.1 体育游戏的理论基础
        4.1.1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4.1.2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4.1.3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4.1.4 选择理论
    4.2 体育游戏的设计原则
        4.2.1 教育性原则
        4.2.2 适应性原则
        4.2.3 安全性原则
        4.2.4 创新性原则
        4.2.5 趣味性原则
    4.3 实验的目的
    4.4 实验假设
    4.5 实验的时间与地点
    4.6 实验班与对照班散打选修课教学内容与计划
    4.7 普通高校散打选修实验教学模式
        4.7.1 对照班散打选修课教学模式
        4.7.2 实验班散打选修课教学模式
    4.8 体育游戏在实验班散打选修教学中的设计—以散打步法技术教学为例
        4.8.1 开始部分(5分钟)
        4.8.2 准备部分(20分钟)
        4.8.3 基本部分(50分钟)
        4.8.4 结束部分(15分钟)
    4.9 体育游戏在实验班散打选修教学中的设计-以散打步法、拳法、腿法和摔法教学复习课为例
        4.9.1 开始部分(5分钟)
        4.9.2 准备部分(20分钟)
        4.9.3 基本部分(50分钟)
        4.9.4 结束部分(15分钟)
    4.10 实验指标的确定
    4.11 实验步骤
    4.12 实验过程中的变量及控制
    4.13 实验前实验对象的分组依据及过程
    4.14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各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4.14.1 实验前,两班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分析
        4.14.2 实验前,两班学生情意态度比较分析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后,两班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比较
    5.2 实验后,两班学生散打运动技能指标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5.3 实验后,两班学生散打课程考核成绩各阶段人数比较分析
    5.4 实验前、后,两班学生散打课程情意态度指标比较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资料法
        1.6.2 问卷调查法
        1.6.3 专家访谈法
        1.6.4 案例研究法
        1.6.5 对比分析法
        1.6.6 数理统计法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游戏
        2.1.2 体育游戏
        2.1.3 体育游戏认知
    2.2 体育游戏理论阐释
        2.2.1 体育游戏的起源
        2.2.2 体育游戏的特点
        2.2.3 体育游戏的分类
        2.2.4 体育游戏的功能
        2.2.5 体育游戏的原则
    2.3 国内文献综述
        2.3.1 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
        2.3.2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运用研究
    2.4 国外文献综述
        2.4.1 美国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2.4.2 日本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2.4.3 丹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2.5 简要评述
3 案例分析
    3.1 青年教师教案分析
        3.1.1 案例描述
        3.1.2 具体游戏分析
    3.2 中年教师教案分析
        3.2.1 案例描述
        3.2.2 具体游戏分析
    3.3 老年教师案例分析
        3.3.1 案例描述
        3.3.2 具体案例分析
    3.4 案例特点归纳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4.1.1 年龄分析
        4.1.2 学历分析
        4.1.3 专业分析
        4.1.4 职称分析
    4.2 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
        4.2.1 知识方面
        4.2.2 价值方面
        4.2.3 影响因素
    4.3 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4.3.1 运用频率
        4.3.2 教学目的
        4.3.3 课的类型
        4.3.4 项目选择
        4.3.5 组织形式
        4.3.6 时间次数
        4.3.7 运动负荷
        4.3.8 练习密度
        4.3.9 教学安全
        4.3.10 评价反思
    4.4 相关变量分析
        4.4.1 学历与游戏储备
        4.4.2 学历与游戏运用
        4.4.3 职称与游戏创编
        4.4.4 职称与运用频次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4)体育游戏教学法在入门级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内体育游戏教学研究现状
        1.4.2 国外体育教学研究现状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游戏的概念
        1.5.2 体育游戏的概念
        1.5.3 网球游戏的概念
        1.5.4 网球教学的概念
        1.5.5 体育游戏教学法的概念
        1.5.6 “入门级网球”的概念
        1.5.7 青少年的概念
    1.6 体育游戏教学理论依据
        1.6.1 弗氏——快乐原则
        1.6.2 “寓教于乐”学习理论
        1.6.3 迁移理论
        1.6.4 心流理论
    1.7 小结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验法
        2.2.5 体育测量法
        2.2.6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游戏组和传统教学组网球技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3.1.1 体育游戏组试验前与试验后网球技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3.1.2 传统教学组试验前与试验后网球技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3.1.3 体育游戏组和传统教学组试验后网球技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3.2 体育游戏组和传统教学组网球学习心理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体育游戏组试验前和试验后的网球学习兴趣、态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3.2.2 传统教学组试验前和试验后网球学习兴趣、态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3.2.3 体育游戏组和传统教学组试验后网球学习兴趣、态度调查结果分析
    3.3 相关试验研究对比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3 研究不足
5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跨越小栏架游戏对小学生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游戏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1.1.2 素质教育下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1.1.3 为提高小学生下肢爆发力提供参考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游戏的相关研究
        2.1.1 体育游戏的起源与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2.1.2 跨越小栏架游戏的概念及其应用特点
        2.1.3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1.4 小结
    2.2 爆发力相关研究
        2.2.1 爆发力的定义
        2.2.2 爆发力的训练方法
        2.2.3 爆发力的影响因素
        2.2.4 爆发力的评价手段
        2.2.5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实验设计与实施
    4.1 教学实验设计
        4.1.1 实验测试指标的筛选确定
        4.1.2 实验因素的控制
        4.1.3 实验前测
        4.1.4 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方法的设计
        4.1.5 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计划的设计
        4.1.6 实验后测
    4.2 跨越小栏架游戏的设计和实施
        4.2.1 游戏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依据
        4.2.2 跨越小栏架游戏的设计
        4.2.3 跨越小栏架游戏的干预过程
        4.2.4 跨越小栏架游戏干预中的运动强度安排
    4.3 游戏干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4.3.1 循序渐进原则
        4.3.2 目的性原则
        4.3.3 竞技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原则
5 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下肢爆发力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5.1.1 T字折返跑成绩对比分析
        5.1.2 站立式50米冲刺跑成绩对比分析
        5.1.3 立定跳远成绩对比分析
        5.1.4 原地纵跳摸高成绩对比分析
    5.2 实验前后两班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5.2.1 体育学习消极兴趣对比分析
        5.2.2 体育学习积极兴趣对比分析
        5.2.3 运动参与程度对比分析
        5.2.4 关注体育程度对比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研究 ——以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实验过程与结果
    3.1 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心肺机能影响的实验结果
    3.2 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实验结果
    3.3 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肌肉耐力适能影响的实验结果
    3.4 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肌肉力量适能影响的实验结果
    3.5 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柔韧素质影响的实验结果
4 实验分析
    4.1 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心肺机能的影响
    4.2 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
    4.3 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肌肉耐力的影响
    4.4 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肌肉力量的影响
    4.5 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柔韧素质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7)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幼儿的概念界定
        1.3.2 幼儿体育概念界定
        1.3.3 幼儿体育活动课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文献综述
        1.4.2 国外文献综述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地观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青县幼儿园基本情况分析
    3.2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观念与态度现状
        3.2.1 幼儿体育教师观念与态度
        3.2.2 幼儿家长观念与态度
        3.2.3 幼儿自身观念与态度
    3.3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软件、硬件支撑现状
        3.3.1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软件现状
        3.3.2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硬件现状
    3.4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现状
        3.4.1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课程设置现状
        3.4.2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上课内容现状
        3.4.3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上课时间现状
    3.5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城镇、乡镇幼儿园对比分析
        3.5.1 幼儿园数量对比分析
        3.5.2 幼儿园体育活动课教学设施对比分析
        3.5.3 幼儿园体育活动课教学内容对比分析
    3.6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发展的对策
        3.6.1 提高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授课教师师资力量
        3.6.2 提高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场地的建设和器材的利用率
        3.6.3 增加幼儿体育活动课课程内容
        3.6.4 加强幼儿体育活动课安全培训
        3.6.5 加强幼儿活动课教学的科学化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授课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
附录C 幼儿园名单
致谢

(8)足球游戏在小学三年级足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游戏
        2、游戏教学
        3、足球游戏
        4、足球基本技术
        5、小学三年级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体育游戏特点研究
        2、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中作用
        3、小学足球游戏教学理论研究
        4、足球技术教学相关研究
        (三)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体育游戏相关研究
        2、足球教学模式理论研究
        3、足球技术教学研究
第三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数理统计法
        (四)实验法
第四章 实验结果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足球技术及兴趣前测
        (一)实验前足球达标成绩情况
        1、实验组和对照组定位传球达标成绩比较
        2、实验组和对照组绕杆运球达标成绩比较
        3、实验组和对照组定位射门达标成绩比较
        (二)实验前足球技评成绩情况
        1、实验组和对照组定位传球技评成绩比较
        2、实验组和对照组绕杆运球技评成绩比较
        3、实验组和对照组定位射门技评成绩比较
        (三)实验前足球兴趣情况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足球技术及兴趣后测
        (一)实验后足球达标成绩情况
        1、实验组和对照组定位传球达标成绩比较
        2、实验组和对照组绕杆运球达标成绩比较
        3、实验组和对照组定位射门达标成绩比较
        (二)实验后足球技评成绩情况
        1、实验组和对照组定位传球技评成绩比较
        2、实验组和对照组绕杆运球技评成绩比较
        3、实验组和对照组定位射门技评成绩比较
        (三)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足球兴趣情况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一、实验前后学生足球技术的分析与讨论
    二、实验前后学生足球兴趣的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9)团队拓展游戏在初中田径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游戏
        2.1.2 团队拓展游戏
        2.1.3 田径
        2.1.4 田径教学
    2.2 相关研究现状
        2.2.1 团队拓展游戏在教育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2.2.2 团队拓展游戏在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2.2.3 团队拓展游戏在田径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2.3 研究小结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
    3.3 研究任务
4 结果与分析
    4.1 田径团队拓展游戏构建的理论基础
        4.1.1 田径团队拓展游戏的理论依据
        4.1.2 田径团队拓展游戏的基本原则
    4.2 田径团队拓展游戏的基本特征
        4.2.1 体验性
        4.2.2 集体性
        4.2.3 趣味性
        4.2.4 典型性
    4.3 田径团队拓展游戏方案的构建
        4.3.1 教学目标
        4.3.2 教学内容
        4.3.3 教学方法
        4.3.4 教学实施步骤
        4.3.5 教学评价
    4.4 田径团队拓展游戏的结果检验与分析
        4.4.1 学习兴趣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4.4.2 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感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4.4.3 社会适应能力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4.4.4 田径专项技术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4.5 田径团队拓展游戏运用效果比较与分析
        4.5.1 田径团队拓展游戏的优势
        4.5.2 田径团队拓展游戏的劣势
        4.5.3 田径团队拓展游戏教学注意事项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技巧研究 ——以赣州市部分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体育游戏的起源与发展
        2.1.2 体育游戏相关概念
        2.1.3 体育游戏的定义
        2.1.4 体育游戏的特点
        2.1.5 体育游戏的分类
        2.1.6 体育游戏的内容与发展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体育教学领域下的体育游戏
        2.2.2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2.3 体育游戏对学生健康教育的影响
        2.2.4 体育游戏对发展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影响
    2.3 国外相关研究
        2.3.1 美国体育游戏研究现状
        2.3.2 日本体育游戏研究现状
        2.3.3 英国体育游戏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发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3.2.6 观察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作用
        4.1.1 体育游戏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4.1.2 体育游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4.2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情况
        4.2.1 体育游戏的普及
        4.2.2 体育游戏的形式
        4.2.3 体育游戏的种类
        4.2.4 体育游戏的时间
        4.2.5 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现状
    4.3 影响中学体育课中开展体育游戏的因素
        4.3.1 学校因素
        4.3.2 教师因素
        4.3.3 学生因素
    4.4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技巧
        4.4.1 中学体育课中体育游戏运用的基本准则
        4.4.2 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时机
        4.4.3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选择依据
        4.4.4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创编技巧
        4.4.5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组织方法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四、体育游戏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D]. 韩文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体育游戏运用于普通高校散打选修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路成武.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3)
  • [3]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及运用研究[D]. 顾子逸.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2)
  • [4]体育游戏教学法在入门级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庞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5]跨越小栏架游戏对小学生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官永华.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6]体育游戏教学对初中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研究 ——以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为例[D]. 李奕信. 苏州大学, 2020(03)
  • [7]高青县幼儿体育活动课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李雨晨.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足球游戏在小学三年级足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田冲.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9]团队拓展游戏在初中田径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D]. 秦素文.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2)
  • [10]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运用技巧研究 ——以赣州市部分中学为例[D]. 郭一淳. 南昌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