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比喻中相似性的演变看“形似”向“神似”转移之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范妙然[1](2012)在《论比喻相似点的依据与类型》文中认为我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比喻的考察和研究,发现比喻的本体的类型决定了比喻的类型,因为比喻中选择的喻体绝大多数都是有形象感的事物。所以,我们把比喻分成四种类型,并通过义素分析方法,找到了构成相似的语义依据以及心理依据:一是“事物——事物”类比喻,构成依据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同义素;二是“品性——事物”类比喻,构成依据是对本体和喻体的语义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概括相似;三是“心理——事物”类比喻,构成依据是事物与心理的“力”的之间的概括语义相似。四是“感觉——感觉”类比喻,构成依据也属于概括相似,并不属于所谓通感。同时,我们也在单纯比喻的基础上分析出复杂比喻的相似点的依附性。也发现比喻相似点与语义传达有密切的关系。
肖模艳[2](2008)在《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文中指出从广义上说,比喻造词包括比喻新造词语和比喻扩展词语。前者用比喻手段创造新词,后者就已有语词用比喻手段扩展义项。以相似联想为基础的比喻词语在认知上和理解上具有特色。比喻新造词语具有新创造的词语形式,对它进行的本体研究包括:词语类型、词类特点、构词规律以及比喻语素义的形成条件。从语素的造词功能上说,比喻新造词语可以分成前喻式、后喻式、全喻式三种类型。从结构形式上说,比喻新造词语有“名+形”的形容词性双音节词、“名+动”的双音节词和“名+名”、“动/形+如+名”等模式。比喻语素义的形成需要以下条件:一般是由半喻式——前喻或后喻式当中的比喻语素决定的,构词频率高的语素,后喻式更易形成语素义,用来比拟性质而非状态的语素更易形成语素义。比喻扩展词语具有新的义项。文中区别了比喻义与引申义:比喻义属于引申义,是其下位概念。对于比喻扩展词语的本体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从内部入手,探讨了语义构成成分对比喻义的生成的影响;从外部着眼,探讨了比喻义的义项组合关系。本义朝比喻义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其中的发展路径,文中也进行了详细说明。比喻造词释义应当属于应用研究,它的特点是:具有形式标志、例句不丰富、义项数量较少且比喻义项位置靠后。归纳出13条比喻词语释义方式,同时指出目前比喻造词释义中存在的问题。比喻造词受所处自然和文化环境影响,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文章对古代汉语中比喻词语折射出的文化现象、方言中比喻词语折射出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同时,还对动物比喻词语进行了个案研究。
胡邦岳[3](2006)在《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喻的时代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古今中外,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比喻都是人们乐意运用的一种辞格,因而受到了古今中外学者的高度关注。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比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已经不单单停留在比喻要素、比喻构成成分等方面的单一研究,语言学家更多地把研究视野投入到交叉学科的研究上,把比喻这种辞格与文学、心理、文化、哲学等结合起来,涌现出了大量的新的研究领域,从而把比喻研究引向一个更高更广更深的天地。 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新时期文学作品为蓝本,纵观新时期前后比喻的整体差异,考察文学作品中的比喻,并对之加以归类整理,指出其类型,探讨其特征,从而去分析社会、时代对文学比喻的影响,把握其变化的时代因素,即透过文学比喻句的分析来看其时代性的体现。这是从个性特征的角度来研究比喻的,把比喻研究与文学、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突现了外部因素对比喻的影响。本论文截取新时期这个断代为研究点,系统而全面地考察文学比喻,这将对比喻个性的研究是一个全面而系统地阐释。
江林森[4](2004)在《《围城》比喻解读》文中研究指明比喻是一个历史最悠久,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因其具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新颖奇特的特点,因而,历来为人们所喜爱。钱钟书先生对她更是情有独钟。《围城》中的比喻融聚智慧、饱含哲理;活泼生动、幽默风趣。作者把内心深处的深刻感受、人生体验和对时世的态度不露痕迹地用比喻外化成文学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钱钟书式的比喻”。它不单是一种语言技巧,更多的是作者学识、才情、哲思和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作者思维的映射。比喻的运用是《围城》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长期以来一直是修辞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语言学家们始终对她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据我陋见,对《围城》比喻只是进行描写性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要更深入地研究《围城》比喻,必须结合交际的全过程进行宏观的、动态的、开放式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本论文立足于语言学,运用中外现代修辞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结合认知心理学、接受心理学以及美学和文学等学科知识,从《围城》比喻的形成机制、表达与理解的辩证统一、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得体性、模糊性五个方面对《围城》比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和分析,力图突破《围城》比喻就事论事的传统研究模式。
刘雪春[5](2004)在《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借助认知语法的“主观性”理论和“象似性”理论对现代汉语的等同范畴作了分析研究。 等同范畴是一个重要的认知范畴,认知层面的等同范畴是一种关系范畴。认知层面的等同范畴投射到语言层面,即形成语言层面的等同范畴,语言层面的等同范畴是一种语义范畴。 本文力图在汉语的范围内,建立一个基本的等同范畴的表达系统。我们将以等同范畴的三种次范畴(同一性的等同、相似性的等同、接近性的等同)为经,以主观性和象似性为纬,展开对等同现象的研究。具体做法是从意义入手,寻找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和规律;着眼于语义和表达,研究和发现汉语中等同表达形式的结构规律。 本文的主要理论探索和创新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点: 1、等同关系有客观性的等同和主观性的等同之分。前者是事物对象之间客观存在或得到语言社会规约性认同的等同关系。后者是特定认知主体在特定语境中进行认知活动的结果,与社会的规约性认识存在一定距离。 2、等同范畴包括同一性的等同(建立在事物对象同一性关系基础上的等同)、相似性的等同(建立在事物对象相似性关系基础上的等同)、接近性的等同(建立在事物对象相关性基础上的等同)三个次范畴。这表面上看与等同点的差异直接相关,其实主观性程度上的差异——从同一性等同到接近性等同,主观性逐次加强,才是导致不同次范畴产生的根本原因。 3、判断主观性程度强弱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社会标准,全体或多数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等同,其客观性程度高而主观性程度低;一个是个体标准,说话者在特定认知目的的支配下,一定程度上偏离人们所公认的社会规约而认定两个认知对象等同程度高、甚至将二者视为一体时,等同的主观性程度就高而客观性程度就低;说话人认为两个认知对象等同程度低、依旧将二者视为异中有同的两个对象时,等同的主观性程度相对就低,客观性程度相对就高。 4、等同现象由客观到主观程度差别上的变化是连续的,形成一个有机的连续统:接近性的等同>相似性的等同>同一性的等同。由左至右,等同的主观性程度依次减弱,客观性程度依次增强。 5、不仅等同的三个次范畴之间存在主观性程度上的差异,即使在同一次范畴内部,次类之间也有主观性程度强弱的区别,分别形成相应的连续统。具体而言,同一性的等同内部:复指短语>“作为”句>等同性“是”字句;相似性的等同内部:相似性替代式>“是”构表达式>“像”构表达式;接近性的等同内部:直代式转喻>判断式转喻。由左至右,等同的主观性程度依次降低。 6、等同形式映现等同的语义内容,映现认知主体对等同内容的认知结构。等同的语言表现形式是有理可据的,表现出象似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距离象似、数量象似、顺序象似等方面。等同形式的象似性与话语主体的主观性联系在一起。等同的主观性越强,语言形式就越简单;等同的主观性越弱,语言形式就越复杂。 总之,从范畴高度分析现代汉语等同现象,将同一、相似、接近纳入等同范畴的框架内进行统一考察,不但可以打通传统研究中语法和修辞的界限,而且也可以将语言问题和思维问题、认知问题贯通起来,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一次尝试。把心理学、逻辑学中的一些成果融会到语言研究中,对等同范畴进行系统的、语用的、认知的研究,从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概念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上探讨各种等同形式产生的认知机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应用意义和实践价值。 以上主要总结了本文宏观上的理论构架。微观研究上,对概念同一性“是”字句的剖析,对复指短语所蕴含认知主体的认识情态的论证,对复指成分相互注释共指相同对象的分析,对复指成分指称特点(内外互注、外外互注、内内互注)的归纳,对三种隐喻形式句法象似性的描写分析,是本文作者自觉有独到之处或闪光之点的地方。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引论。’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研究的出发点问题,阐明我们对等同的基本认识和研究思路;二是研究的理论方法问题,将“主观性”理论和“象似性”理论与汉语等同现象联系起来,阐明主观性、象似性理论对等同现象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第三章:同一性的等同(上)(下)。分析描写了同一性等同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是”字句、“作为”句和复指短语,寻求不同等同形式的主观性依据和象似性表现。J 第四章,相似性的等同。分析了相似性等同三种主要表达手段的认知机制和象似性表现。 第五章,接近性的等同。分析了接近性等同的两种基本类型—直代式的转喻和判断式的转喻的主要句法形式。 第六章,结语。总结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观点,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李新坤[6](2001)在《论比喻》文中提出本论文着眼于比喻美学的重新构建,从比喻的根到比喻的枝叶一一作以重新界定和论述,以期形成系统、完整、详备的比喻美学体系。 本论文从语言学的视角切入比喻现象,得出比喻的结构和实质,进而推进入文学,分析比喻的纷繁复杂的变形和样态,也即比喻在文学中的铸造能力,进而分析比喻的在文学中的作用以及审美效应。 论文第一部分从对比喻现象的分析入手,得出“只有两种比喻”的结论。一为明喻,即间接使用也或者说便用同时创造的比喻,这种比喻是有本体存在的比喻;一为借喻,即直接使用象或者喻体的比喻。这种比喻没有本体存在,或者本体到喻体间可替代的创造过程是在说出比喻句之前就已经完成的了。 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考察这两种比喻在文学中的演变和其构造能力。 第二部分谈的是明喻,也即创造同时即为使用或者是有本体的比喻。标题为“象的明喻式使用。”因为这种情况中,象的创造就是使用,所以我们联系文学中的陌生化理论,将这种使用同时创造的现象概括为陌生化。这又可分几个部分来谈:一是象体的陌生化;一是象义的陌生化。象体的陌生化即为寻找不同的象的陌生手段;象义的陌生化,我们联系到钱钟书先生的比喻之多边理论,确 定为在问一旧象中寻找不同的喻之边的陌生化方人。 第三部分谈的是象的借喻式住用。联系钱钟书先生的比喻 之两柄说;借喻式使用正同于两柄说中的象的外向游大,以对应了 多边理论中象的内求。 在二。三部分分析的基础卜,第四部分谈比喻的作用和审 美效应。首先我们用反例和不完全性。非确定的方式分析比喻的领 域,给一切任意规定比喻领域的说祛以巧妙的证伪,得出比喻与语 言如影随形,在语言和符号的领域中比喻是没有禁区的结沦。然后 我们详细谈论比喻在文学中的作用和审美效应的问题,在前人的诸 多概括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作我们自己的概括。
逯权成[7](2000)在《从比喻中相似性的演变看“形似”向“神似”转移之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喻是文学修辞的重要手段。从先秦、唐宋和 19世纪 30年代等文学史上典型时期比喻手法的演变过程 ,可见其从“形似”向“神似”转移的规律 ,比喻的相似性呈逐渐淡化、逐渐隐蔽的趋势 ,从而对我国当今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从比喻中相似性的演变看“形似”向“神似”转移之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比喻中相似性的演变看“形似”向“神似”转移之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论比喻相似点的依据与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20 世纪以来国内外研究述要 |
二、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比喻的相似类型与相似点分析 |
一、 “事物——事物”类比喻的构成依据——同位相似 |
二、 “品质——事物”式比喻的构成依据——概括义素相同 |
三、 “心理——具体”式比喻的构成依据——异质同构相同 |
四、 “感觉——感觉”类比喻的构成依据【通感】 |
第二章 复杂比喻的类型与相似点分析 |
一、 比喻延伸部分的相似点分析 |
二、 联合比喻与关系比喻的构成及相似点分析 |
三、 通篇比喻的相似点分析 |
第三章 比喻相似点与比喻表达效果的关系 |
一、 比喻相似点与比喻语义的传达 |
二、 喻体非相似因素与比喻的表达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2)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概况 |
三 研究意义 |
四 研究对象 |
五 研究的材料、目标及方法 |
六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比喻新造词语 |
一 比喻新造词语的定义及其判定 |
1 比喻新造词语的定义 |
2 比喻新造词语的判定 |
二 比喻新造词语的概况 |
1 比喻新造词语的数量及词长 |
2 比喻新造词语的类型 |
3 比喻新造词语的词类及构词规律 |
三 比喻新造词中比喻语素义的形成 |
1 一般是由半喻式——前喻或后喻式当中的比喻语素决定的 |
2 构词频率高的比喻语素 |
3 后喻式更易形成语素义 |
4 比喻性质而非状态的语素更易形成语素义 |
小结 |
第三章 比喻扩展词语 |
一 什么是比喻扩展词 |
1 比喻扩展词的定义 |
2 比喻义与引申义的关系 |
3 一点说明 |
4 比喻扩展词语的确定 |
二 比喻扩展词语的转化过程 |
1 比喻引申词语一览 |
2 语义构成成分对比喻义生成的影响 |
3 本义与比喻义的关系 |
4 本义朝比喻义发展的一般路径 |
三 比喻扩展词语义项的组合能力 |
1 比喻扩展词语的样本选择 |
2 本义与比喻义使用情况 |
3 比喻扩展词语不同义项的组合与搭配 |
小结 |
第四章 比喻词语释义研究 |
一 比喻词与比喻义的释义 |
二 比喻词语释义类型 |
1 比喻词语释义类型概说 |
2 比喻词语释义类型 |
三 比喻词语释义特点 |
1 具有形式标志 |
2 例句不丰富 |
3 义项数量较少,通常比喻义位置靠后 |
四 比喻词语释义方式 |
1 前喻式 |
2 后喻式 |
3 全喻式 |
4 说明 |
五 已有辞书中比喻词语释义存在的问顾 |
1 缺少系统性 |
2 释义术语不一致 |
3 义项问题 |
4 配例不当 |
小结 |
第五章 比喻词语与文化 |
一 比喻词语与文化概说 |
1 比喻词语体现了以具象表达抽象的思维方法 |
2 比喻词语文化含量高 |
3 喻体能够反映文化 |
二 比喻词语与历史文化 |
1 古汉语的比喻词语记录了早期汉族社会的历史文化 |
2 比喻词语古今流变的个案研究——以动物为喻体的比喻词语 |
三 比喻词语与方言文化 |
1 比喻词语反映了移民过程 |
2 比喻词语反映的地域文化 |
3 比喻词语反映了当地人特殊的观察角度 |
四 喻体反映的文化特点 |
1 重实用 |
2 重精神 |
五 比喻词语喻体的取象类型 |
1 横向——社会折射型 |
2 纵向——文化继承型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曾发表过的文章 |
(3)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喻的时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比喻的可变性及新时期前后比喻的整体差异 |
1.1 比喻的可变性 |
1.2 新时期前后比喻的整体差异 |
2. 新时期文学比喻喻体的类型 |
2.1 用新时代出现的新事物作喻体 |
2.1.1 用近年来行销走俏的新商品作喻体 |
2.1.2 用科技新成果作喻体 |
2.1.3 用宇宙奥秘的新事物作喻体 |
2.2 用文化生活事物作喻体 |
2.2.1 用文化典籍中的人物作喻体 |
2.2.2 用具有文化色彩的动物作喻体 |
2.2.3 用贵重的物品作喻体 |
2.2.4 用各种专业术语作喻体 |
2.2.5 用抽象或虚幻的事物作喻体 |
2.3 用社会生活事物作喻体 |
2.3.1 用现实生活中的时兴的事物作喻体 |
2.3.2 用新时代才涌现出来的人物作喻体 |
2.3.3 用日常生活用品作喻体 |
2.4 用自然界的事物做喻体 |
2.4.1 用植物做喻体 |
2.4.2 用自然界其它事物做喻体 |
2.5 用政治色彩的事物作喻体 |
3. 新时期文学比喻喻体的特征 |
3.1 喻体新奇化 |
3.2 喻体自然化 |
3.3 喻体人文化 |
3.4 喻体实用化 |
3.5 喻体感觉化、虚化 |
3.6 喻体通俗化 |
3.7 喻体丑化 |
4. 制约比喻变化的时代因素 |
4.1 文化环境 |
4.2 政治经济环境 |
4.3 文化心理 |
5.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围城》比喻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从《围城》看比喻的形成机制 |
第三章 从《围城》看比喻表达和理解的辩证统一 |
第四章 从《围城》看比喻的功能 |
1 、 比喻的认知功能 |
(1) 化抽象为具体 |
(2) 化具体为具体 |
(3) 化具体为抽象 |
(4) 化抽象为抽象 |
2 、 比喻的审美功能 |
(1) 创设特定的语境和审美意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
(2) 渗透着浓郁的文化和地域色彩 |
(3) 剖析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特征 |
(4) 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 |
第五章 从《围城》看比喻的得体性 |
1 、 本体的得体性 |
2 、 喻体的得体性 |
3 、 相似性和相异性的得体性 |
第六章 从《围城》看比喻的模糊性 |
1 、 本体的模糊性 |
2 、 喻体的模糊性 |
3 、 相似性的模糊性 |
4 、 相异性的模糊性 |
结束语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0. 引言 |
1. 本文的基本前提 |
1.1 重新理解“范畴”和“范畴化” |
1.1.1 关于“范畴” |
1.1.2 关于“范畴化” |
1.2 重新理解“等同”和“等同范畴” |
1.2.1 关于“等同” |
1.2.2 关于“等同范畴” |
2. 本文的理论背景 |
2.1 “主观性”理论 |
2.1.1 “主观性”理论概述 |
2.1.2 我们对主观性的认识 |
2.1.3 “主观性”产生的认知机制 |
2.1.4 主观性在等同中的作用 |
2.2 “象似性”理论 |
2.2.1 “象似性”理论概述 |
2.2.2 象似性与等同 |
2.2.3 主观性与象似性 |
3. 等同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
3.1 等同的含义 |
3.1.1 传统的认识 |
3.1.2 新的视点 |
3.1.3 我们的界定 |
3.2 等同的构成要素 |
3.3 等同的基本类型 |
3.3.1 同一性的等同、相似性的等同和接近性的等同 |
3.3.2 客观性的等同和主观性的等同 |
3.4 等同内容与表达形式的对应关系 |
4. 等同的语言表现及本文的研究范围 |
4.1 等同在不同语言层面的表现 |
4.1.1 词汇层面的等同 |
4,1.2 句法层面的等同 |
4.1.3 语义层面的等同 |
4.1.4 语用平面的等同 |
4.2 本文的研究范围 |
5. 以往研究概述及等同研究的意义 |
5.1 以往研究概述 |
5.1.1 对复指短语的研究 |
5.1.2 对等同性的判断句的研究 |
5.1.3 对等同性名词谓语句的研究 |
5.1.4 对偏正同指短语的研究 |
5.1.5 对类属性等同现象的研究 |
5.1.6 对相似现象的研究 |
5.2 以往研究存在的缺陷 |
5.3 进行等同研究的意义 |
6. 本文的预期目标、研究方法 |
6.1 本文的预期目标 |
6.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7. 语料来源和例句标注 |
第二章 同一性的等同(上) |
0. 引言 |
1. 同一性的“是”字句 |
1.1 “是”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
1.1.1 “是”字句的句法形式 |
1.1.2 “是”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
1.1.3 “是”字句的类型分析 |
1.2 概念同一性“是”字句 |
1.2.1 关于“同一概念”和“同一关系的概念” |
1.2.2 概念同一性“是”字句的特征 |
1.2.3 概念同一性“是”字句的内部差异 |
1.2.4 概念同一性“是”字句与“作为”句、复指短语之间的转换 |
1.3 对象同一性“是”字句 |
1.3.1 对象同一性“是”字句的特征 |
1.3.2 对象同一性“是”字句的基本类型 |
1.3.3 对象同一性“是”字句分析 |
2. 等同性的“作为”句 |
2.1 “作为”句的语义分析 |
2.2 “作为”句的类型分析 |
2.2.1 主观性的“作为”句 |
2.2.2 客观性的“作为”句 |
2.3 “作为”句与“成为”句 |
2.3.1 等同性的“成为”句 |
2.3.2 “成为”句分析 |
2.3.3 “作为”句与“成为”句的比较 |
3. 结语 |
第三章 同一性的等同(下) |
0. 引言 |
1. 复指短语 |
1.1 “复指短语”与“复指现象”、“同位短语” |
1.1.1 复指短语的定义 |
1.1.2 “复指短语”与“复指现象” |
1.1.3 “复指短语”与“同位短语” |
1.2 复指短语的句法、语义分析 |
1.2.1 复指短语的语义、语法特征 |
1.2.2 复指短语的词类构成形式 |
1.3 复指短语的主观性分析 |
1.3.1 客观性的复指短语 |
1.3.2 主观性的复指短语 |
1.4 复指短语的指称特点分析 |
1.4.1 内外互注式 |
1.4.2 外外互注式 |
1.4.3 内内互注式 |
1.5 复指短语的象似性分析 |
1.5.1 距离象似性分析 |
1.5.2 数量象似性分析 |
1.5.3 顺序象似性分析 |
2. 复指短语的主观性和象似性 |
2.1 复指短语的主观性 |
2.2 复指短语的象似性 |
3. 关于复指短语、“作为”句、“是”字句 |
3.1 三者的主观性比较 |
3.2 三者的象似性比较 |
4. 结语 |
第四章 相似性的等同 |
0. 引言 |
1. 隐喻的多角度分析 |
1.1 隐喻的构成机制 |
1.1.1 传统的研究及其缺陷 |
1.1.2 隐喻构成的逻辑、语义条件 |
1.1.3 隐喻构成的认知机制 |
1.1.4 隐喻与比较、转喻 |
1.2 设喻的目的 |
1.2.1 传统研究的基本观点 |
1.2.2 认知角度的解释 |
1.3 所喻和能喻的范畴分析 |
1.3.1 相同范畴之间的投射 |
1.3.2 不同范畴之间的投射 |
1.3.3 违反投射规律的逆向投射 |
1.4 所喻和能喻的指称性质 |
1.4.1 关于指称性质 |
1.4.2 所喻的指称特点分析 |
1.4.3 能喻的指称特点分析 |
2. “象似性”与隐喻 |
2.1 象似性与相似性 |
2.2 隐喻的象似性分析 |
2.2.1 隐喻要素的隐现体现象似性 |
2.2.2 等同联项与隐喻的象似性 |
2.2.3 辅助性成分与隐喻的象似性 |
2.2.4 所喻、能喻之间的线性距离与象似性 |
3. 等同级差和相似蕴含关系 |
3.1 等同级差的连续统 |
3.2 三类隐喻的蕴涵关系 |
4. 结语 |
第五章 接近性的等同 |
0. 引言 |
1. 接近性等同的含义 |
1.1 关于“接近”和“认知框架” |
1.1.1 关于“接近” |
1.1.2 关于“认知框架” |
1.1.3 关于“显着度” |
1.2 接近性的等同 |
2. 接近性等同的类型分析 |
2.1 主观性的转喻和客观性的转喻 |
2.2 直代式的转喻与判断式的转喻 |
2.2.1 直代式的转喻 |
2.2.2 判断式的转喻 |
3. 不同表达式的主观性和象似性 |
3.1 不同表达式的主观性分析 |
3.2 不同表达式的象似性分析 |
4. 结语 |
第六章 结语 |
1. 再说等同 |
2. 本文的主要结论 |
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4.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术语索引 |
后记 |
(6)论比喻(论文提纲范文)
作为引子 |
第一节 只有两种比喻 |
一、 比喻从哪儿开始? |
二、 比喻的结构和类型 |
三、 喻体的充当 |
四、 影响喻体选择的几个因素 |
第二节 象的明喻式使用——喻之多边与陌生化 |
一、 象体的陌生化 |
二、 象义的陌生化 |
三、 比喻运用中的特征 |
第三节 象的借喻式使用——喻之两柄与喻体之外向游弋 |
第四节 比喻的作用和效果 |
一、 作为开场白:比喻的领域 |
二、 比喻的作用 |
三、 比喻之审美效应 |
参考书目 |
(7)从比喻中相似性的演变看“形似”向“神似”转移之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似”阶段 |
二、“形似”向“神似”的过渡阶段 |
三、“神似”阶段到近代, 特别是 |
四、从比喻中相似性的演变看“形似”向“神似”转移之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比喻相似点的依据与类型[D]. 范妙然. 吉林师范大学, 2012(03)
- [2]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D]. 肖模艳. 厦门大学, 2008(08)
- [3]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喻的时代特征[D]. 胡邦岳.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4)
- [4]《围城》比喻解读[D]. 江林森. 河北大学, 2004(04)
- [5]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 刘雪春.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6]论比喻[D]. 李新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01)
- [7]从比喻中相似性的演变看“形似”向“神似”转移之规律[J]. 逯权成. 许昌师专学报,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