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产业转型 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郑贺允,葛力铭[1](2022)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文中提出在我国新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突破"碳锁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2003-2018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文章检验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政策影响碳排放的具体路径。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显着地促降碳排放。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能够通过优化技术选择、提升财政扶持力度和提高生活质量三方面促降碳排放,但产业协调对碳排放的影响尚不明显。异质性分析得出政策效果会随着不同的区域位置、不同投入程度的创新驱动要素、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资源种类的资源型城市而产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南方地区、高水平的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积累更能显着地促降碳排放。文章扩充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碳排放的研究,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该政策对碳排放的传导途径,对进一步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汪涛,张家明,禹湘,刘炳胜,陈培忠[2](2021)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太原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中国城市中有超过200个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的产业、能源结构单一,随着城市资源的日渐枯竭,普遍面临着产业转型难,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面临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重挑战。文章构建了综合评估模型,通过厘清城市"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系统之间多元互动反馈关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模型,并以太原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案例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通过发展理念、关键技术、政策体制、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可驱动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转型。同时提出了"增长、生态、低碳、宜居、幸福"的五维太原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秦欢[3](2021)在《环渤海资源型城市旅游效率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评价与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转型阶段,资源型城市“高生产、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再符合当前发展主流,且随着资源型城市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型城市面临矿产资源衰竭、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风险。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资源型城市亟需面临转型。旅游业作为一项关联性较强的行业可帮助资源型城市解脱目前的发展困境。但其是否可作为替代产业还需结合自身旅游发展效率和旅游业所关联的外界发展环境进行考量。随着环渤海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在环渤海区域层面上考察资源型城市是否适合旅游业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首先运用相关数据,对环渤海资源型城市旅游业与旅游环境系统进行分析,从资源禀赋、接待能力、人力保障水平、旅游收入及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环境、服务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构建了环渤海城市旅游效率与旅游业所在的旅游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鉴于客观性、完备性、独立性等原则,选取相关指标,运用Super-SBM模型、熵权TOPSIS方法分别对城市旅游效率和旅游环境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并通过耦合协调模型探讨进行两者协调关系。最后结合测度结果通过二维象限法对环渤海资源型城市旅游效率与旅游环境系统给出相关的综合对策与分类策略。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旅游业发展方面,城市之间资源禀赋、接待能力、人力保障水平、旅游收入及人数等均存在较大差异,从时间维度上可以看出,旅游接待能力、人力资源等受经济的波动影响在年份期间内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旅游环境系统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呈不断提高的趋势,社会文化环境也呈趋于良好的趋势,服务环境呈现跨越性发展的态势,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逐步加深并付诸实践。(2)从各个资源型城市旅游效率进行分析可知,较多资源型城市存在投入冗余过多,产出不足的情况。从旅游环境系统水平综合评价可以看出环渤海较多资源型城市旅游环境系统支持值处于中等及以下的水平,在年份期间内水平值处于波动的状态。(3)整体来看,目前环渤海资源型城市大多数旅游效率与旅游环境系统的关系状态处于勉强协调及以下水平,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从时间维度上可以得出资源型城市的旅游效率在较短时间内与旅游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无较大跨越。较多资源型城市旅游效率与旅游环境系统水平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的改善比较容易受旅游环境系统水平的波动影响。针对环渤海地区城市旅游效率和旅游环境系统水平及协调趋势,认为当前环渤海资源型城市应从综合发展策略和分类发展策略作为出发点,今后环渤海资源型城市应支持与引导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资源型城市环境的改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营造良好社会文化发展环境。根据每个城市旅游效率与其协调性在环渤海区域层面上将环渤海资源型城市分为主导发展型、依附发展型、过渡发展型和适度发展型四种类型。主导发展型认为旅游业可作为环渤海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的替代产业,依附发展型可寻求与周围合作的旅游发展机制,过渡发展型认为旅游业仅可作为产业转型中的过渡产业,适度发展型需要寻求更适合城市发展转型的产业。
崔伊霞[4](2020)在《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推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一批煤炭城市、石油城市等不同类别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资源的高强度开采,一些城市的资源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大批以资源为生的资源型企业难以为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桎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与挑战。面对这种情况,转型发展是摆脱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诅咒”的关键,探索符合地域特点的绿色发展模式是保证资源枯竭型城市永续发展的根本路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类别多样,发展程度也更不相同,但从城市发展战略来看,绿色转型对于任何资源型城市来说,都是唯一的发展出路,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自身特征所决定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这既给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带来挑战,也为其绿色转型提供了发展契机。由此,深刻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探索绿色转型路径,这对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城市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多学科交叉法以及典型案例分析法,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转型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论述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和现实困境,并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具体来说,论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等,为论文的深入研究做好全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二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这一章节为基础性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绿色发展的内涵,对涉及到资源型城市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介绍。接着,论述了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并从衰败消亡、深度开发、转型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主要趋势,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构建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首先,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起点,重点回顾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程,并将这一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接着,详细论述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和特征,概括了当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即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这一系列问题迫使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进行绿色转型发展。第四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这一章节首先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三个方面提出绿色转型的必要性;接着论述了当前绿色发展要求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转型,这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最后,从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这三个方面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唯一出路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第五章为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通过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几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总结了这些城市探索和实践绿色转型的宝贵经验。其对我国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将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紧密结合,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第六章为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这一章节是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型发展路径。其一,通过绿色政府建设、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以及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途径,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探索科学、健康、适宜的绿色转型路径;其二,通过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这四种措施来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其三,从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资源型地区民生保障水平、培育绿色文化这四个方面,不断优化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让绿色转型成果惠及到每个人。
卢硕[5](2020)在《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各地方、各部门共同努力下,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对资源的倚重程度依然较高,资源型经济特征仍然明显;对人才和创新要素的吸引力普遍较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城市空间仍呈现分散发展态势,不利于多元化产业的培育和城市经济活力的提升。因此,研究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对产业结构优化、空间结构调整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研究视角,以夜间灯光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数据,采用产业多样性、门槛面板模型等多种统计方法,对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进行探究。首先,以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对24个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的结构变化、支柱产业识别、路径创造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测度,梳理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及特征;然后,以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总结梳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及其变化规律,采用城市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定量测度城市中心城区空间首位度,对比分析转型前和转型后变化趋势。之后,以全国11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门槛面板模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在完整生命周期内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两者间非线性作用规律。最后,依据上述规律,对24资源枯竭城市进行类型划分,并从城市空间演化的视角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提出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的逻辑思路是从现状研究到规律总结,然后再回到实践指导中去。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四个结论:(1)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实施以来,24个资源枯竭城市采掘业比重呈现下降态势,且降幅明显;采掘业和资源型产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有一定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发展潜力总体提升显着,但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总的来看,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十年来,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但仍存在转型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城市转型任务仍然艰巨。(2)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支柱产业汇总整理,发现除双鸭山市、濮阳市和泸州市外,其余资源枯竭城市支柱产业仍为资源类产业,表明资源枯竭城市资源型产业主导城市经济的困局仍然没有完全打破。从资源枯竭城市资源类和非资源类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来看,非资源类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普遍高于资源类产业。(3)基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归纳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城市空间结构总体上呈现“先分散,后集聚”的发展过程。从资源枯竭城市中心城区空间集中度的测度结果来看,资源枯竭城市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城市差异显着。(4)利用门槛面板数据模型,解析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作用规律,发现资源枯竭城市产业演化和空间结构之间存在显着地“倒U型”作用关系,并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划分为快速分散、稳步发展、快速集聚三个阶段。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以期揭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相互关系,丰富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拓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切入点,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陈妍[6](2019)在《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完善的过程中,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既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也是国家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应该跳出长期以来单纯对经济总量的关注,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转型发展以来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变化。从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进行综合测度,可以有效地再审视东北地区转型发展历程,探寻转型期系统演变的内在驱动机理。为此,本研究利用20002017年面板数据,以“要素-过程-格局-机理-调控”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学科数理方法,尝试对东北地区20个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论文共八章,其中,第一、二、三章为文献总结、东北地区资源型现状分析以及研究基本理论和框架;第四、五、六章为研究的重点,包括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的时空演变,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演变和驱动;第七、八章是在总结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针对出现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提出分类的调控措施和建议。研究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利用熵值、泰尔指数、H-P滤波、集中度指数和DEA模型等方法分别对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时空演变进行评价,得出:(1)20002017年,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三个经济发展周期阶段,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2)转型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状态加剧,其中石油型城市人口吸纳能力优于森林型城市,而冶金型、森林型、煤炭型城市人口相对迁出为主。(3)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呈现“稳定-波动-上升”的走势,资源成熟型城市和资源再生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于资源成长型城市和资源衰退型城市。(4)环境系统方面,生活环境优于生产环境系统效率,空间分级现象越来越明显,但并不具有空间相关的规律性,其中石油型城市环境系统效率较好,煤炭型城市环境系统发展水平均较低,并以下降走势为主。其次,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经济-社会-环境系统间要素相互作用以及协调关系的演变过程,得出:(1)转型期,各系统内要素相互作用和制约,其中经济系统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是未来促进深化转型发展的关键。(2)人口规模、人口空间分布的移动变化以及各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发展水平的提高。(3)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往的社会遗留问题以及严峻的环境问题造成现实发展的缺口,使得环境问题更加严峻,隐形社会贫困问题突出,第三产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再一次改变了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资源分配、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分配等。再次,通过指标体系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的构建,对转型期内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演变进行水平测度、分类分型、驱动机理分析,探讨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演变。发现:(1)20002017年,与各系统转型期内阶段性特征相似,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共经历4次较大波动。(2)无论是空间或是时间变化上方面,协调水平存在“两极分化”的特征,钢铁型城市强于石油型城市,森林型城市协调转型能力较差。(3)绝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是靠单一系统驱动发展,协调性较差,只有极少数城市系统发展较均衡。(4)驱动因素方面,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是提高生产力和社会素质的根本保障,在转型期内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旧体制依然对新体制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最后,针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内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结果,系统间和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定量研究结论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未来促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可考虑以下几大方面:(1)树立系统协调发展关系意识、建立系统协调发展的管理机构、设立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的预警系统,遵循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坚持处理好政府、居民、企业间关系的合理性原则,坚持处理好产业、经济、环境关系的共同发展性原则。(2)通过构建经济投资融资、社会政策保障、环境保护修护的实现路径,按照协调发展水平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进行分类分型,应继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储备、完善基本保障措施以及建立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等。(3)依据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与对应驱动因素,今后可提供分层级的政策支持、继续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展人才资源和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建设。
肖滢[7](2019)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曾经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发展规律,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中约80%已步入成熟期和衰退期。资源型产业粗放式生产加工方式影响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资源约束问题日益凸显。同时,资源型产业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特征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考验。在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当前,在我国绿色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资源型城市亟待通过产业绿色转型化解资源优势陷阱和生态环境困局。目前,学术界对于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而针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研究更鲜有涉及。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层面,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演进规律和政策选择进行了论证和检验,为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绿色转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初步建立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比较优势陷阱理论和适度规模理论,进行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基础阐释;以资源诅咒理论阐释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机制;基于供给需求的视角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动因。通过理论分析,系统解释了什么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为什么资源型城市必然面临产业绿色转型?什么是产业绿色转型面临巨大阻力的原因?以及如何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在此理论基础体系与理论假设上运用计量统计相关方法,评价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绿色转型水平,检验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效应及其传导机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模式及转型策略,并对湖北省典型资源衰退型城市黄石市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本质是绿色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理念下的转型,是要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设置多重约束目标。其内涵包括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逐步协调以及资源型城市工业化绿色效率的提升。(2)产业绿色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与现实出路。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资源繁荣”的背景下,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形成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导致产业发展呈现产业结构重工化、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挤出技术创新、产业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特征,并且在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性衰退规律下还将面临资源枯竭的产业发展危机。从长期来看,在资源型产业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下,产业增长速度将放缓甚至逐渐负增长。同时,适度规模理论指出,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压力消耗的不同步变化也将导致经济不可持续发展。从产业结构的演进路径来看,资源型城市必然通过产业绿色转型摆脱传统工业化、传统重工化和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实现工业增长对资源依赖减小和对环境污染的逐步脱钩。而产业绿色转型可以通过传统工业改造拉动产业技术升级、以主导产业转换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的绿色高效化转型。(3)“荷兰病效应”、挤出效应和制度弱化效应及其间传导作用形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机制,而资源与环境、人力资源、资金供给、生产技术体系及政策制度变动是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基于“资源诅咒学说”路径锁定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两部门和三部门数理推导模型,明晰了资源型产业自我强化的发展机制。由于荷兰病效应使得资源部门具有自我强化能力,通过虹吸效应、低关联效应和锁定效应对投资、储蓄、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资源高度依赖、产业结构单一和制度弱化等问题,形成了低技术进步、低人力资本积累和低投资的“三低型”经济,制约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4)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工业绿色高效转型的角度综合评价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首先,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显着,其中成熟型城市、成长型城市相较再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化现象更为明显;产业结构具有向高级化发展趋势,其中成熟型城市和成长型城市第二产业具有超前发展趋势,而再生型城市和衰退型城市第二产业发展滞缓并具有向第三产业转型的趋势;产业结构转型速度整体加快,其中衰退型城市整体转型速度较快;其次,资源型城市工业增长与矿产资源依赖、能源消耗以及水资源消耗的脱钩状态较弱且不稳定,其中能源对工业增长的阻力系数最大反映出高耗能特征,产业发展的资源约束现象依然显着需进一步优化;资源型城市工业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烟尘排放、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基本为脱钩状态,产业发展的环境污染现象具有向好趋势,污染减排治理初见成效;第三,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随时间具逐步改善趋势,从分类型城市来看整体表现为成长型城市>再生型城市>成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而平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再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成熟型城市>成长型城市的特征,其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5)资源型城市资源的开发对产业绿色转型效率存在诅咒效应,资源的开发不利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资源开发进一步通过资源诅咒传导效应,产生了不同强度的对制造业和物质资本的挤出、对制度因素的弱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制约和对技术创新的制约,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负向影响,使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难度加大,导致一些城市虽然积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但收效甚微。而体制机制问题、资金问题、制造业落后问题、人才问题、核心技术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
王茜[8](2019)在《基于供需分析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以太原市为例》文中认为在以往增量发展时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空间无序增长现象,城市开发边界作为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政策工具,在国外兴起并引入国内逐步得到重视。城市开发边界在国内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其划定方法仍在探讨之中。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实质是判定哪些空间可以进行集中开发,在我国城市由外延式扩展转为内涵式挖掘的背景之下,对可开发空间供需的全面分析及高效利用是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基础。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及实证研究等方法,在明确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测度可开发空间供需—协调可开发空间供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为主线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首先在供需测度方面,界定了可开发空间供需的主体构成,供应方面分为实际供应、存量供应与增量供应,需求方面分为实现需求、人居环境提升需求、人口产业增长需求,阐述了各项主体构成的测度方法;然后在供需协调方面,包括数量协调与形态匹配两个维度,在数量协调上提出通过供应总量和需求阈值的对比分析,从而调节现阶段的可开空间供应量,在形态匹配上,分析了城市发展适宜的空间形态结构(体现需求)与可开发空间供应总量的形态结构,讨论了两者如何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形态匹配;最后依据供需分析结果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讨论了供需主体不同构成情况对应的五种城市开发边界情景,及城市开发边界的调整方式。本文还以太原市为实证研究对象,按照以上分析方法并基于人口产业增长的两种情景,划定了对应的两种城市开发边界。较已有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本研究将可开发空间的存量供应与人居环境提升需求纳入供需分析,影响了城市开发边界的形态与规模;强化了供需调整环节,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城市开发边界对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指引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可开发空间供应测度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通过对存量可开发空间的挖掘,减少了对增量可开发空间的利用,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影响了城市开发边界的规模与形态;(2)可开发空间需求测度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将对人居环境提升需求纳入测度,弥补现状未得到满足的可开发空间需求,提升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并影响了城市开发边界的规模与形态;(3)可开发空间供需协调增强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科学性,通过可开发空间数量协调和形态匹配,提高城市开发边界的管控力。在规模方面,一方面城市的最佳规模与终极规模影响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另一方面,基于供需分析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不仅考虑到规划期内的供需情况,而且根据长期的供需情况调节各阶段城市开发边界的规模,在形态方面,选择城市发展适宜的空间形态结构,并且权衡实施此形态结构的收益与建设需克服的成本,优化城市开发边界的形态。
任婷婷[9](2019)在《太原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工业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在资源开发及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作为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产,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物质产品,也能够起到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的作用。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了农业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给人们的农产品数量,忽视了人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过量施用及农业灌溉用水的增加等所带来的一些负服务,如土壤污染、水资源的浪费等,威胁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们容易评估供给服务,而调节服务及支持服务等由于变化缓慢且难以察觉而被低估或忽视,导致农业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发生了变化。因此,将负服务纳入到资源型工业城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中,对于深入理解农业生态系统正负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关系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不同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受到的人为干扰及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而目前对于资源型工业城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较为缺乏。理解资源型工业城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变化的影响机制,对于调控工业型城市的农业景观类型,进而完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管理,改善工业城市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工业城市—太原市作为研究区域,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模型,首先测算了太原市2000年、2018年农业生态系统正服务及负效应服务的功能价值,并对其进行时空分析;然后利用相关分析法、冷热点分析法研究了农业生态系统正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对于合理配置太原市农业用地类型,改善农业种植方式及农户行为,规避或减少农业生态系统负服务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最后,通过构建社会经济驱动因子指标体系及利用人为干扰综合指数探究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变化的驱动因素。对于深入理解我国中部地区重工业城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太原市2018年总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2000年增加了 72.01%,其中农业生态系统正服务中增长幅度较大的为生产功能与旅游休闲功能,分别是575.81%、56.38%。水源涵养与固碳释氧功能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下降幅度分别为42.85%、39.45%。农业生态系统所产生的负服务环境污染及水资源消耗服务分别增长了 293.07%、250%。(2)太原市总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格局,其原因主要与各区县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农作物种植类型有关。太原市汾河东部以及北部,人为因素对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较大,景观破碎化严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较低,而西部地区林草地面积分布较广,生物多样性丰富,使的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较高;对于南部地区而言,由于采摘园等果业、蔬菜的大力发展,使得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2000年增长较快。(3)2000-2018年太原市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功能、水源涵养、固碳释氧之间一直为协同关系,但其协同程度减弱;权衡关系保持在生产功能与环境净化功能之间;生产功能与环境污染及水资源消耗功能之间为协同关系,生产功能的提高将加剧农业面源污染及水资源的消耗成本;生产功能与旅游休闲之间由权衡转变为协同关系。(4)多重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建成区的北部及南部,多重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次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娄烦县和古交市。太原市城市扩建以及农业结构转型、农业种植方式转变等对农业生态系统各服务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权衡关系更加突出,热点区域相应地也大幅度减少。(5)人们对建设用地干扰程度最大,其次为耕地、林地、草地及水域。其干扰程度的大小与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有关,此外,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与地形、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以及国家政策息息相关。(6)我国重工业城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变化主要受到人口密度、第一产业产值、农药使用量、粮食面积及蔬菜面积的影响。其中,人口增加导致对农产品和旅游休闲需求的增加,因而,人口增加使生产功能与旅游休闲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关系,第一产业产值以及农药使用量能够促进固碳释氧功能与水源涵养功能的协同发展,但同时农药的过量使用会抑制农业生态系统环境净化功能的增加。人口密度以及蔬菜面积的增加会导致农业污染面积的扩大及水资源消耗成本的增多。
庞顺新[10](2019)在《成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文中指出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能源与原材料,在我国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缺乏统筹规划,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自然资源被无节制开采,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严重激化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尖锐矛盾。资源的富集确实使城市的发展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但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一定能为城市带来长久的幸福,还有可能使地区陷入“资源诅咒”。而成熟资源型城市作为占比最大的资源型城市类型,也是国家能源资源的核心保障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果不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则很容易应验资源诅咒。因此成熟型资源型城市应提早进行科学统筹规划,避免走矿竭城衰的老路,珍惜并合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绿色转型,走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从城市绿色转型主体的角度出发,以山西省成熟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能源资源、经济、社会、环境、技术五个子系统的成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投资型环境规制、费用型环境规制、政府研发投入力度、产业投资结构、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等三大主体五个方面的政策参数,模拟了各政策情境下的发展趋势,在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成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相关政策建议。仿真模拟研究发现:政府增加投资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力度比费用型环境规制政策更能促进城市绿色经济水平的提升,费用型环境规制会挤占企业的研发投入,适当降低费用型规制力度可以促使企业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同时政府和企业均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城市绿色技术水平,创新驱动绿色转型,最后应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带动城市产业多元化发展,做到节能减排降耗。因此,建立政府、产业、企业三位一体的转型组合体系,才能优势互补,促进成熟型资源型城市早日实现绿色转型。
二、通过产业转型 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太原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过产业转型 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 |
三、研究设计 |
(一)模型设立 |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1. 被解释变量。 |
2. 核心解释变量。 |
3. 控制变量。 |
4. 机制变量。 |
5. 数据来源。 |
四、实证分析 |
(一)平行趋势检验 |
(二)基准回归 |
(三)稳健性检验 |
1. 安慰剂检验。 |
2. 更换被解释变量。 |
3. 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 |
4. 剔除资源县所在地级市。 |
5. 排除异常值干扰。 |
6. 排除其他政策干扰。 |
7. PSM-DID。 |
五、机制分析 |
六、异质性分析 |
(一)分东、中、西部的区域异质性 |
(二)分南、北方的区域异质性 |
(三)分不同程度的创新驱动异质性 |
(四)分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异质性 |
(五)分不同资源类型的城市异质性 |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
(2)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太原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
1.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
1.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
2 评估模型构建 |
2.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2.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模型 |
3 案例分析 |
3.1 太原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评估 |
3.2 太原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
4 结论 |
(3)环渤海资源型城市旅游效率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评价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旅游效率 |
2.1.3 循环经济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理论 |
2.2.2 投入产出理论 |
2.2.3 耦合度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关于资源型城市旅游业转型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旅游业效率及其与旅游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性研究 |
第三章 环渤海资源型城市旅游业与旅游环境系统分析 |
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3.2 投入指标分析 |
3.2.1 旅游资源禀赋分析 |
3.2.2 旅游接待能力分析 |
3.2.3 旅游人力资源分析 |
3.3 旅游产出指标分析 |
3.1.1 旅游人数 |
3.1.2 旅游收入 |
3.4 旅游环境系统分析 |
3.4.1 经济发展水平 |
3.4.2 社会文化环境 |
3.4.3 服务环境 |
3.4.4 生态环境 |
3.5 小结 |
第四章 环渤海资源型城市旅游效率及与旅游环境系统协调分析 |
4.1 环渤海资源型城市旅游效率演变分析 |
4.1.1 指标选取 |
4.1.2 评价模型 |
4.1.3 资源型城市旅游效率评价 |
4.2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环渤海旅游环境系统评价分析 |
4.2.1 评价方法 |
4.2.2 指标选取 |
4.2.3 环渤海资源型城市旅游业环境系统综合水平评价 |
4.2.4 旅游环境系统水平的制约因素识别 |
4.3 环渤海资源型城市旅游效率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分析 |
4.3.1 耦合协调模型的选取及介绍 |
4.3.2 环渤海资源型城市旅游效率与旅游环境系统支持力协调性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环渤海资源型城市旅游效率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策略 |
5.1 综合转型发展策略 |
5.1.1 政府支持与引导生态旅游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
5.1.2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旅游管理水平 |
5.1.3 营造良好旅游发展环境 |
5.2 环渤海资源型城市发展分类转型策略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一般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
2.1.3 绿色发展 |
2.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般理论 |
2.2.1 产业结构与转型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命周期理论 |
2.2.4 城市生态学理论 |
2.3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基本趋势 |
2.3.1 衰败消亡 |
2.3.2 深度开发 |
2.3.3 转型发展 |
第3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枯竭没落 |
3.1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 |
3.1.1 兴起与形成阶段 |
3.1.2 发展与成熟阶段 |
3.1.3 衰退与转型探索阶段 |
3.2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类别与特征 |
3.2.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
3.2.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类别 |
3.2.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征 |
3.3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基本现状 |
3.3.1 经济发展缓慢且效益较低 |
3.3.2 生态环境破坏且修复较难 |
3.3.3 人口数量减少且素质偏低 |
3.3.4 地方财力薄弱且引资困难 |
第4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4.1 面对问题必须转型 |
4.1.1 对传统资源依赖性强 |
4.1.2 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 |
4.1.3 绿色转型发展意识不高 |
4.2 发展要求必须转型 |
4.2.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必要 |
4.2.2 提高城市人居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
4.2.3 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
4.3 转型必须是绿色发展 |
4.3.1 绿色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 |
4.3.2 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与超越 |
4.3.3 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
第5章 国内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功案例 |
5.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5.1.1 德国鲁尔地区 |
5.1.2 美国休斯顿地区 |
5.1.3 法国洛林地区 |
5.1.4 日本九州地区 |
5.2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5.2.1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
5.2.2 辽宁省阜新 |
5.2.3 河南省焦作 |
5.2.4 安徽省铜陵 |
5.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启示 |
5.3.1 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转型 |
5.3.2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绿色转型 |
5.3.3 明确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职责 |
5.3.4 加强生态保护和改善社会民生 |
第6章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 |
6.1 加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顶层设计 |
6.1.1 加快绿色政府建设 |
6.1.2 科学制定城市绿色转型规划 |
6.1.3 建立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 |
6.1.4 完善城市绿色转型的政策法规 |
6.2 激发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 |
6.2.1 建设绿色多元的产业体系 |
6.2.2 加强资源型企业的现代治理 |
6.2.3 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绿色转型 |
6.2.4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6.3 营造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氛围 |
6.3.1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宣传 |
6.3.2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
6.3.3 提升资源型地区社会保障水平 |
6.3.4 培育绿色文化助推发展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概念界定 |
1.3.1 资源型城市 |
1.3.2 资源枯竭城市 |
1.3.3 城市空间结构 |
1.4 研究范围与数据处理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数据及处理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
2.1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 |
2.1.2 国内城市空间结构 |
2.1.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 |
2.2 城市产业结构研究进展 |
2.2.1 城市产业结构演化 |
2.2.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 |
2.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与产业演化关系研究 |
2.4 本文研究视角及特色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3.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3.3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3.4 理论评述与借鉴 |
第四章 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分析 |
4.1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
4.1.1 模式类型划分 |
4.1.2 城市空间演化模式——以黄石市为例 |
4.2 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测度 |
4.2.1 中心城区空间集中度测度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划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演替特征分析 |
5.1 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测度 |
5.1.1 产业从业人员结构 |
5.1.2 产业产值结构 |
5.1.3 产业发展潜力 |
5.2 资源枯竭城市支柱产业识别 |
5.3 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路径创造水平分析 |
5.3.1 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测度 |
5.3.2 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相互作用 |
6.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6.2 结果分析 |
6.3 基于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城市阶段划分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资源枯竭城市主要面临的问题 |
7.2.2 相关政策建议 |
7.3 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进展与评述 |
一、国外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对比与启示 |
第三节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三、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
四、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五、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资源与资源型城市 |
二、转型与转型期 |
三、机制与协调发展机制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系统科学理论 |
二、协调发展理论 |
三、经济地域运动理论 |
四、生命周期理论 |
五、制度变迁理论 |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梳理参考方法 |
二、综合指数测度方法 |
三、趋势变量分解模型 |
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五、系统协调发展模型 |
六、时间序列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第一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概况 |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历史 |
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阶段 |
三、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划分 |
第二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现状 |
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资源利用现状 |
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
三、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社会发展现状 |
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环境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研究的数据处理 |
一、研究的数据来源 |
二、研究的数据预处理 |
第四章 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时空演变 |
第一节 经济系统时空演变 |
一、经济增长的时空变化 |
二、产业转型的时空变化 |
第二节 社会系统时空演变 |
一、人口要素的时空变化 |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时空变化 |
第三节 环境系统时空演变 |
一、生产环境的时空变化 |
二、生活环境的时空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格局 |
第一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模式与演化过程 |
一、经济-社会-环境系统间协调发展关系 |
二、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模式 |
三、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演化过程 |
第二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
一、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设置 |
二、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
三、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
第三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类型 |
一、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分类 |
二、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分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驱动机理 |
第一节 驱动要素的数理检验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格兰杰检验 |
第二节 系统要素驱动的定量分析 |
一、协调发展驱动的模型构建 |
二、协调发展的驱动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制度安排驱动的定性分析 |
一、正式制度的驱动作用 |
二、非正式制度的驱动作用 |
三、制度变迁的驱动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原则 |
一、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
二、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
一、经济投资融资措施 |
二、社会政策保障措施 |
三、环境保护修复措施 |
第三节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调控路径 |
一、基于协调类型分层提供政策指导支撑 |
二、基于发展阶段分类制定产业转型方针 |
三、基于资源属性分划环境治理有效手段 |
四、基于转型需求强化专业人才服务体系 |
五、基于系统风险识别建立控制预警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三节 问题说明与展望 |
一、问题说明 |
二、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2000~2017年东北地区各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度值 |
附录2:2000~2017年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回归检验结果 |
附录3:2000~2017年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系统协调发展格兰杰检验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评价研究 |
2.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机理分析 |
3.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内涵的界定 |
3.1.1 资源型城市 |
3.1.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 |
3.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基础 |
3.2.1 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 |
3.2.2 资源型产业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
3.2.3 产业结构理论 |
3.2.4 比较优势陷阱理论 |
3.2.5 适度规模理论 |
3.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机制分析 |
3.3.1 荷兰病效应 |
3.3.2 挤出效应 |
3.3.3 制度弱化效应 |
3.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动因分析 |
3.4.1 社会需求变化 |
3.4.2 供给变动 |
3.4.3 政策制度影响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评价 |
4.1 评价思路、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4.1.1 评价思路 |
4.1.2 研究区域 |
4.1.3 数据来源 |
4.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评价 |
4.2.1 产业专业化分析 |
4.2.2 产业多样化分析 |
4.2.3 产业升级方向分析 |
4.2.4 产业转型速度分析 |
4.3 资源型城市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评价 |
4.3.1 工业增长与资源的脱钩分析 |
4.3.2 工业增长的资源约束分析 |
4.3.3 工业增长与环境的脱钩分析 |
4.4 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评价 |
4.4.1 工业绿色转型效率的指标体系 |
4.4.2 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测度及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障碍与制约效应分析 |
5.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障碍分析 |
5.1.1 产业发展障碍 |
5.1.2 市场机制障碍 |
5.1.3 要素约束性障碍 |
5.1.4 生态环境压力障碍 |
5.1.5 传统产业退出障碍 |
5.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效应分析 |
5.2.1 资源诅咒及资源要素的制约效应模型设定 |
5.2.2 资源要素的制约效应分析 |
5.2.3 资源要素制约的传导效应分析 |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模式与策略 |
6.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模式分析 |
6.1.1 成长型城市主导产业振兴模式 |
6.1.2 成熟型城市支柱产业调整模式 |
6.1.3 衰退型城市接续产业替代模式 |
6.1.4 再生型城市新兴产业扶持模式 |
6.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策略分析 |
6.2.1 宏观层面的产业绿色转型策略 |
6.2.2 微观层面的产业绿色转型策略 |
第七章 案例分析—以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为例 |
7.1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评价分析 |
7.1.1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存在的问题 |
7.1.2 黄石市产业结构升级分析 |
7.1.3 黄石市工业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分析 |
7.1.4 黄石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分析 |
7.2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路径与对策分析 |
7.2.1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路径选择 |
7.2.2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供需分析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空间增长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1.1.2 城市开发边界是实现增长管理的重要手段 |
1.1.3 可开发空间供需分析是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重要依据 |
1.1.4 我国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时的供需分析有待完善 |
1.2 概念解析 |
1.2.1 城市空间增长管理 |
1.2.2 城市开发边界 |
1.2.3 可开发空间供需 |
1.3 研究意义、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2 研究进展 |
2.1 中西方城市蔓延特征 |
2.1.1 西方国家城市蔓延特征 |
2.1.2 我国城市蔓延特征 |
2.2 国外城市开发边界发展历程 |
2.2.1 理论起源:英国绿带政策 |
2.2.2 首次划定:美国塞勒姆市开发边界划定 |
2.2.3 逐渐成熟:美国波特兰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
2.3 我国城市开发边界发展历程 |
2.3.1 前身:相关边界线的发展 |
2.3.2 正式引进:理论与实践探讨 |
2.3.3 新的使命:作为空间规划重要管控线 |
2.4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 |
2.4.1 正向划定法 |
2.4.2 反向划定法 |
2.4.3 综合划定法 |
2.5 研究进展评述 |
3 基于供需分析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逻辑 |
3.1 界定可开发空间供需主体构成 |
3.1.1 可开发空间供应的主体构成 |
3.1.2 可开发空间需求的主体构成 |
3.2 搭建可开发空间供需“测度-协调”分析框架 |
3.3 基于供需分析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特点 |
3.3.1 注重人居环境品质提升需求与存量供应 |
3.3.2 考量最优城市规模需求与城市发展极限规模需求 |
3.3.3 权衡理想城市形态需求与实际可开发空间供应分布 |
3.4 基于供需分析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作用 |
3.4.1 更充分挖掘城市可开发空间潜力 |
3.4.2 更适宜的城市开发边界规模与形态 |
3.4.3 更有效提升城市开发边界管控力 |
4 测度可开发空间供需 |
4.1 可开发空间增量供应测度 |
4.1.1 可开发空间增量供应限制要素 |
4.1.2 可开发空间增量供应测度方法 |
4.2 可开发空间存量供应测度 |
4.2.1 可开发空间存量供应构成 |
4.2.2 可开发空间存量供应测度方法 |
4.3 可开发空间人口产业增长需求测度 |
4.3.1 可开发空间人口产业增长需求规模测算 |
4.3.2 可开发空间需求的增长模拟法 |
4.3.3 可开发空间需求的规划整合法 |
4.4 可开发空间人居环境品质提升需求测度 |
4.4.1 人居环境品质提升需求构成 |
4.4.2 人居环境品质提升需求测度方法 |
5 协调可开发空间供需 |
5.1 可开发空间供需的数量协调 |
5.1.1 城市发展的极限规模 |
5.1.2 综合绩效最优城市规模 |
5.1.3 数量协调策略 |
5.2 可开发空间供需的形态匹配 |
5.2.1 城市形态结构的综合评价 |
5.2.2 紧凑的多中心城市形态结构 |
5.2.3 形态匹配策略 |
6 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
6.1 基于供需分析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 |
6.2 不同供需主体构成对应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情景 |
6.2.1 扩张型城市开发边界 |
6.2.2 收缩型城市开发边界 |
6.3 城市开发边界的调整 |
6.3.1 “事先预留型”与“动态平衡”型调整方式 |
6.3.2 新增供应用地的优先次序 |
6.3.3 新增需求的准入标准 |
7 实证研究:太原市城市规划区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
7.1 太原市城市规划区空间特征 |
7.1.1 单中心蔓延趋势 |
7.1.2 用地绩效较低 |
7.1.3 用地结构不合理 |
7.1.4 现状建设侵占生态空间 |
7.2 测度可开发空间供需 |
7.2.1 可开发空间增量供应测度 |
7.2.2 可开发空间存量供应测度 |
7.2.3 可开发空间人口产业增长需求测度 |
7.2.4 可开发空间人居环境品质提升需求测度 |
7.3 协调可开发空间供需 |
7.3.1 可开发空间供需数量协调 |
7.3.2 可开发空间供需形态匹配 |
7.4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
7.4.1 人口产业增长低情景对应的城市开发边界 |
7.4.2 人口产业增长高情景对应的城市开发边界 |
7.5 实施建议 |
7.5.1 分类分批逐步供应用地 |
7.5.2 建立动态监控调整机制 |
7.5.3 完善新增组团功能布局 |
7.5.4 协同空间增长管理工具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1.1 可开发空间供应测度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
8.1.2 可开发空间需求测度有利于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
8.1.3 可开发空间供需协调增强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科学性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太原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2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3 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1.3 发展动态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状况 |
2.1.2 经济发展状况 |
2.1.3 农业发展状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第3章 太原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测评及分析 |
3.1 太原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测评方法 |
3.1.1 生产功能 |
3.1.2 水源涵养功能 |
3.1.3 固碳释氧功能 |
3.1.4 环境净化功能 |
3.1.5 旅游休闲功能 |
3.1.6 环境污染功能 |
3.1.7 水资源消耗 |
3.2 太原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评结果与分析 |
3.2.1 太原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间变化 |
3.2.2 太原市各用地类型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3.2.3 2000及2018年太原市各区县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3.2.4 太原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差异 |
第4章 太原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4.1 太原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时间变化 |
4.2 太原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5章 太原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影响机制分析 |
5.1 城市化—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机制 |
5.2 人为影响因素驱动力 |
5.3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立 |
5.4 权衡与协同驱动因子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成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 |
2.1.1 概念及内涵 |
2.1.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研究进展 |
2.2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相关研究 |
2.2.1 概念及内涵 |
2.2.2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研究进展 |
2.3 研究评述 |
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3.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3.1.2 系统动力学建模原则 |
3.1.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3.1.4 系统动力学适用性 |
3.2 模型构建 |
3.2.1 理论框架设计 |
3.2.2 确定系统边界 |
3.2.3 系统结构分析 |
3.2.4 系统流图构建 |
3.2.5 参数设置与函数关系 |
4 系统动态仿真模拟 |
4.1 模型检验 |
4.1.1 结构性检验 |
4.1.2 历史值检验 |
4.2 情境设计 |
4.3 仿真结果输出与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政策建议 |
5.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通过产业转型 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太原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J]. 张艳,郑贺允,葛力铭. 财经研究, 2022
- [2]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太原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为例[J]. 汪涛,张家明,禹湘,刘炳胜,陈培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03)
- [3]环渤海资源型城市旅游效率与旅游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评价与转型研究[D]. 秦欢.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4]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研究[D]. 崔伊霞. 吉林大学, 2020(08)
- [5]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D]. 卢硕. 河南大学, 2020(02)
- [6]转型期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 陈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研究[D]. 肖滢.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8]基于供需分析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以太原市为例[D]. 王茜. 重庆大学, 2019(01)
- [9]太原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D]. 任婷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成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D]. 庞顺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