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看京剧说京剧(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1](2021)在《张庚年谱简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例言一、本谱的家族史部分,资料来源主要为家谱、官报及家族史着作等;个人史部分,资料来源主要为个人日记、论着及相关档案等。因谱主交游甚广,且与其交往的不少为文艺界、戏剧界知名人士,所以也从相关者的年谱、日记、回忆文章中采取可用之线索。
邝省省[2](2021)在《周信芳戏剧的美学现代性研究》文中认为清末民初,京剧向南传播进入上海后,受到上海当地开埠后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文化思潮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不同于传统京剧范式的“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是在上海独特的地域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新的戏剧内涵的戏剧样式。它演出现实题材的戏剧,传递新的社会观念,倡导求真写实,在剧目题材、道具布景、表现手法等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它体现了中国美学思想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对中国现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海派京剧的发展受到上海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同时也离不开海派艺人的贡献。海派艺人们精湛的表演艺术和孜孜不倦的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着海派京剧不断向前发展,走向繁荣。周信芳是现代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同时也是海派京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戏剧家,同时也是一位革命艺术家。京剧改良运动时期,他努力编演时事新戏,把现实斗争融入京剧的舞台艺术形象。抗日战争时期,他又编演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来激励和鼓舞民众,进行抗日救亡运动。他对京剧的表演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仅丰富了京剧的表演方式,增强了京剧的艺术感染力,充实了京剧的艺术内涵,拓展了京剧的表现领域,而且成功地将唱念做打舞,以及编导、音乐和舞美进行完美的综合,与其他京剧艺术大师一起,使京剧艺术更加完美和成熟。他在中国京剧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不仅对京剧表演艺术和海派京剧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而且对近现代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介绍周信芳先生的生平事迹与艺术活动,分析促使周信芳戏剧改良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周信芳先生编演剧目以及对京剧舞台艺术改良措施的分析,进一步感受他的戏剧理念所展现的现代美学思想,从而更加清晰的了解海派京剧如何标志着中国美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周信芳戏剧中的现代美学思想,对近现代文化的发展以及对现代美学转型也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他对戏曲的改良,不仅促进了中国戏曲的现代化进程,而且还体现了中国美学思想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从海派京剧大师周信芳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更加了解海派京剧的深刻内涵和京剧艺术发展的规律,为当代京剧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张永和[3](2021)在《一出好戏:新京剧《逼上梁山》前世今生》文中认为再过几天全国的文学艺术界都要纪念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了。1942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对文艺工作者进行了三次讲话,特别是毛泽东主席在5月23日第三次讲话所做的《结论》中,他提出了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和"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毛主席的这次重要讲话之后,推动了根据地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杜武东[4](2020)在《革命时代的历史、文学和政治 ——以京剧《奇袭白虎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全面爆发,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越过鸭绿江前往朝鲜半岛参与作战。在1953年7月,金城战役打响。7月14日,杨育才假扮美国顾问率领一个“化袭班”偷袭了李承晚部队的首都师“王牌团”——“白虎团”,为志愿军203师顺利完成金城战役第一步任务创造了条件,这正是后世广为流传的“奇袭白虎团”故事的原型。战地记者王程远敏锐的发现这一战斗故事并深入实地采访,使“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开始流传开来,他据此撰写的报告文学《奇袭》被收录进入《志愿军英雄传》之中,于195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的主要演员方荣翔了解到“奇袭白虎团”这一故事后,便将其改编为京剧演出。从1955年开始,京剧《奇袭白虎团》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在以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逐渐由一部小戏成长为家喻户晓的京剧样板戏。1964年,山东省京剧团携带京剧《奇袭白虎团》到北京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并给毛泽东演出,京剧《奇袭白虎团》因而名声大噪,被评为当时的优秀剧目。自此也改变了京剧《奇袭白虎团》的命运,江青开始对于该剧的全面干预。1967年,《红旗》杂志第六期刊发题为《欢呼京剧革命伟大胜利》的社论,《奇袭白虎团》与《海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一起被确立为“京剧的优秀样板”,宣告正式进入“样板戏”时代。成为样板戏的京剧《奇袭白虎团》也走上巅峰,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先倾斜,专门组建《奇袭白虎团》剧组。相较于一般剧团,“样板团”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集中了最优势的资源。1972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电影《奇袭白虎团》上映,迅速风靡全国,奇袭“白虎团”的故事的传播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国家宣传机器的配合下,京剧《奇袭白虎团》通过多种媒介在全国范围传播,其背后所包涵的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亦对民众精神世界进行浸润。潮起潮落,随着“文革”的结束,作为“文革”标志之一的京剧样板戏《奇袭白虎团》也走下了神坛,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却早已深入人心。回顾“奇袭白虎团”故事传播的历史进程,政治力量的介入是显而易见的,后世评论其功过是非之时,既要看到政治化干预下弱化其戏曲品格,也要看到其在政治推动下能够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邱悦[5](2020)在《“戏如人生”—汪曾祺的戏曲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年来,汪曾祺一直都因为他的小说和散文创作备受评论界关注,反观他创作、改编的十二部戏曲剧本,在学术研究方面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之间,汪曾祺的现代戏曲剧本不仅是其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活动形式,更是在其人生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转折作用。可以说,汪曾祺的现代戏曲创作,一方面是在特殊政治政策的规训下发生、发展的,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作家内心对于文学与艺术强烈的自觉与热爱。所以笔者关于汪曾祺“戏如人生”的考察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在人物经历方面,从幼年启蒙、青年求学以及中年波折等人生阶段来探寻汪曾祺如何与戏曲结缘;其二,在“政治性”方面,汪曾祺的现代戏曲创作与“时代话语”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迎合”与“疏离”,究其本质颇为复杂,既有特殊时代政治话语的规范和压力,又有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艺术自觉;其三,在“文学性”方面,作家饱含辩证思维,从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角度对作品进行了实验,着重在戏剧的题材、内容以及人物语言、形象等方面开拓前行,“兼收并蓄”、“推陈出新”;最后,在精神理想的层面,汪曾祺的戏曲创作则充满了高度自足的审美理想,包括他对“健康人性”的理解和欣赏,对“童心”创作论和“士大夫”精神的执着追求等。由此可见,在推动中国传统戏曲现代化转向的过程中,汪曾祺做出了重要的尝试,作品中凝缩了他丰富的精神轨迹和心路历程,这些都值得笔者回归历史语境,对其戏曲创作、艺术传统和人格理想等方面展开更为细致的研究。
赵蓂[6](2019)在《国家、市场与社交媒体形塑下的京剧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剧在今天处于这样一种特殊的地位:它拥有人尽皆知的“国粹”文化符号,却是一门鲜少有人了解的小众文艺;它的受众市场狭小,却备受国家推崇。其主要传播者和受众,即京剧演员与京剧戏迷,也是一个不被大众所理解和熟知的小众群体。在这种情况下,京剧传播就不能单纯理解为在某种媒介中的传播情况。本文旨在研究京剧行业及京剧传播过程中的形塑力量,每种力量是如何产生、演变以及相互交织的,最终对京剧传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使用文献搜索法、田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梳理了在京剧行业中国家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演变及媒介技术力量的介入,以及在这三重力量的共同形塑下京剧传播的转向。京剧诞生在清末,自诞生之初就与国家力量密不可分;而因脱胎自商业戏班,曾拥有庞大市场,故此市场力量也一直贯穿于京剧传播之中。而在一系列戏曲改革中,由于国家和市场的结构性力量难以突破,媒介技术的出现便为京剧传播注入了新的结构力量。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对京剧是一种征用的态度,即从起初将其作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文化工具,到宣传意识形态的媒介,变为今天巩固民族国家地位的文化资源;从市场来说,京剧从最初的大众文化变成今天的小众文艺,其市场资源主要来源于京剧本身的艺术魅力与其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认同;从媒介技术来说,社交媒体因其“临场感”再造了消失于视听传播中的京剧剧场传播,同时催生出了新的京剧戏迷社群和交往方式。在这种“力的平行四边形”之下,一个呈现出国粹文化/小众文艺/虚拟趣缘社群的多元京剧传播样态最终形成。
魏欣怡[7](2019)在《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在20世纪的中国现代社会变革中,传统戏曲因具备社会政治、宗教仪式、民族心理情感建构等诸多功能且最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所以与清末民初启蒙革命话语的发轫、战时语境下宣传与鼓动的要求、新政权初构时大众化普及的需求等现实语境相杂糅,呈现出格外复杂的流动过程。至十七年时期,为能够在接受的维度实现与广大工农群众的有效呼应,传统戏曲从生产、传播到接受层面均收到来自国家话语的全面介入与覆盖。在这个“想象的共同体”中,话语生产者、实践者与接受群体不断固定并共同推动着对于戏曲改革认知与阐释系统的“一体化”趋向。但它又并非铁板一块,伴随着特定的形势的变化,它又呈现为动态平衡下潜藏对话与张力的样态。因此,对于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不仅限于本体的研究,更应当作为典型的文本策略,对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戏曲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共同构成主体部分。绪论部分通过对研究概念的界定、研究状况的综述、大众化视域的切入等方面深入爬梳了戏曲改革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讨论对象,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交叉学科、从二元到多元视角、从“价值论”到“生成论”转变的研究趋势。这些有效的基础与思路,决定了本文的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研究必须在相似的学术背景下,选择与过往研究不同的“大众化”路径重新进入历史现场,进一步对戏改运动如何走向大众又如何成就自身进行辨析、考释及再解读。第一章,“梨园新声与’大众7浮现—一现代性语境中’十七年’前期的戏剧改良”:从发生学的角度回溯至20世纪前期戏曲改革事件酝酿、发展及深化的进程不难看出,一方面,传统戏曲因对于广大中国民众生活方式、情感图式的建构品格,而被知识分子重新发现并纳入现代性转换的范畴。但是另一方面,作为特定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这一改革为走向大众,在不同的时代主题中又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以“大众化”视角观之,戏曲经历了从“国民之众”“启蒙之众”到“民族之众”直至“阶级之众”的“大众”所指的位移,亦因此影响了各个时段学人对于其具体的价值认知、改革方向与操作路径。直至延安时期,旧戏改革在民族国家构建的革命语境中被具体确立、固定下来,并由此奠定了十七年传统戏曲的改革范式及基本走向。第二章,“组织意愿与实践裂隙:大众化视域下传统戏改革的机制及运行——以《人民日报》(1948—1952)为中心的考察”:作为十七年文艺大众化实践的最佳载体,对戏曲艺术的青睐是经历了延安时期对各类文艺形式反复实验与淘炼的结果。建国前后,它于新政权初构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亟需普及推进的现实语境中,以机构单位的方式形成了全面覆盖与不断纵深的组织化网络。这一力量以“改人、改戏、改制”的姿态直接介入戏曲构思创作、传播普及、演出接受的各个环节,与依存于原有旧戏生态中的表演者、接受者们构成了一个既充满张力又动态平衡的发展轨迹。第三章,“从农民模范到革命英雄:大众化视域下现代戏改革的疾变与跃进——以《人民日报》(1964)为中心的考察”:20世纪60年代中期,“两个批示”的骤降暗示了“戏曲改革”向“戏曲革命”加速跃进的可能性。在革命现代戏的大力创作与演出中,一批理想的农民形象开始占据戏曲舞台,并在现实语境下广大农民的接受内化、能动反馈中不断趋于纯粹化与典型化。这一趋势持续发展,更加符合“样板”潜质的“革命英雄”开始代替“理想农民”成为主角,正式亮相于革命京剧现代戏的舞台之上。于这一创作实践经验之上所形成的“文艺革命理论”,最终促就了十七年话语向文革话语雏形的急遽突越。第四章,“’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十七年戏改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新时期以来,面对全球化浪潮中多元文化资源的涌入,传统戏曲的发展也开始被纳入大众文化语境下繁荣的商品经济市场之中。为获得进一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戏曲艺术的持续革新成为“消费革命”形势下的题中之义。但是坐困于文化遗产的定位与大众化工具的移位,戏曲艺术仍需从十七年戏改运动“大众化”经验的逻辑前提、阐释过程与结果中汲取养分,以实现传统文艺形态的当下转换。
徐强[8](2015)在《汪曾祺文学年谱(中)》文中提出一九五九年,三十九岁。秋,父亲汪菊生去世,享年六十二岁。家人将电报打到张家口,一段时间之后农科所的领导才把消息告诉汪曾祺。汪曾祺听后痛哭流涕。汪菊生去世后,任氏娘、汪陵纹和汪海容生活贫苦。稍后汪海容饿死,任氏娘欲投大运河未遂。1本年,在干过大部分农活后,汪曾祺固定在果园上班。年底,经工人组长和部分干部鉴
陆建华[9](2013)在《汪曾祺与京剧沙家浜》文中研究指明1962年1月,摘掉右派帽子的汪曾祺,结束在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长达三年的"流放"生活,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回到北京,调任北京京剧团专职编剧。1963年冬,他与杨毓珉、肖甲、薛恩厚一起,参与改编沪剧《芦荡火种》为现代京剧,如同林斤澜所说:"由此揭开了他与样板戏、与江青十多年的恩怨与纠集,构成他一生写作中最奇异、最复杂、最微妙的特殊时期。"从某个角度说来,所谓"八个样板戏",首先是
骆丹[10](2013)在《记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1967年5月10日的《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以及当年第6期的《红旗》杂志,分别刊载了江青1964年7月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座谈会上的讲话,冠名为《谈京剧革命》。同时刊登的是《红旗》杂志的社论:《欢呼京剧革命的伟大胜利》。在这篇社论中,将《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等"革命现代京剧"标榜为"样板","样板戏"也首次作为官方宣传的词语而正式出现。由此不难看出,"革命样板戏"是选取了"京剧现代戏"的部分作品才发展而来的,因此要研究"革
二、毛泽东看京剧说京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看京剧说京剧(论文提纲范文)
(1)张庚年谱简编(论文提纲范文)
例 言 |
1911年 |
1912-1916年 |
1917-1923年 |
1924年 |
1925年 |
1926年 |
7月 |
9月 |
10月 |
1927年 |
5月 |
7月 |
1928-1931年 |
1932年 |
1-5月 |
本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36年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37年 |
1月 |
2月 |
5月 |
7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1938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本年 |
1939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7月 |
10月 |
1940年 |
1月 |
2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2月 |
1941年 |
4月 |
6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42年 |
1月 |
2月 |
5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43年 |
2月 |
3月 |
4月 |
12月 |
本年 |
1944年 |
4月 |
5月 |
6月 |
本年 |
1945年 |
4月 |
6月 |
11月 |
12月 |
1946年 |
1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11月 |
12月 |
1947年 |
1月 |
3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1948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12月 |
1949年 |
1月 |
2月 |
3月 |
6月 |
7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50年 |
1月 |
4月 |
5月 |
本年 |
1951年 |
1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52年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53年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本年 |
1954年 |
1月 |
3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55年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56年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7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8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9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1960年 |
1月 |
2月 |
3月 |
6月 |
7月 |
8月 |
11月 |
1961年 |
1月 |
4月 |
7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196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63年 |
1月 |
2月 |
3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64年 |
1月 |
6月 |
8月 |
10月 |
本年 |
1965年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966-1976年 |
1977年 |
3月 |
5月 |
10月 |
11月 |
1978年 |
1月 |
5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79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0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12月 |
1981年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本年 |
198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83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1984年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5年 |
2月 |
4月 |
5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6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11月 |
1987年 |
2月 |
4月 |
5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8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9年 |
1月 |
3月 |
5月 |
9月 |
10月 |
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91年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93年 |
1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4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5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96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7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8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99年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2000年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2001年 |
1月 |
2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2002年 |
8月 |
本年 |
2003年 |
2月 |
6月 |
7月 |
9月 |
本年 |
(2)周信芳戏剧的美学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周信芳的生平事迹及艺术生涯 |
第一节 生平事迹与艺术活动 |
一、学艺时期 |
二、艺术个性形成时期 |
三、“麒派”的形成及艺术的成熟时期 |
四、艺术精益求精与崇高的荣誉 |
第二节 周信芳代表作品简介 |
第二章 继承传统与革新创造——周信芳戏剧改良 |
第一节 周信芳戏剧改良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剧目形式上的“新” |
一、时事新戏 |
二、连台本戏 |
第三节 剧目题材内容上的“新” |
一、反映现实斗争、抨击时政,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
二、表现现代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
三、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
四、发扬现代民主性和人民性思想内涵 |
第四节 京剧舞台艺术的“新”——舞台整体美 |
一、道具、布景的写实性与灵活性 |
二、服装、化妆的性格化与实用性 |
三、唱、做、念、打等表演方式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
第三章 周信芳戏剧中的美学现代性 |
第一节 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
第二节 “麒派”艺术中的现代美学思想 |
一、思想启蒙性 |
二、真实性与现实性 |
三、通俗性与大众化 |
四、崇尚个性、肯定个体价值 |
第三节 “麒派”艺术所体现的现代美学转型 |
第四章 周信芳及“麒派”艺术的意义和影响 |
第一节 周信芳对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
一、促进中国戏曲的现代化进程 |
二、对近现代文化发展的贡献 |
第二节 周信芳对海派京剧及京剧艺术发展的影响 |
一、把“导演”艺术引进京剧界 |
二、对戏曲文学发展的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一出好戏:新京剧《逼上梁山》前世今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说 |
新京剧《逼上梁山》是怎样推上舞台的? |
《逼上梁山》和传统的林冲戏有哪些不同? |
(4)革命时代的历史、文学和政治 ——以京剧《奇袭白虎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史实考辨: “奇袭白虎团”故事的发生及早期传播 |
第一节 烽火记忆: 金城战役与“奇袭白虎团”战斗 |
第二节 文本初现: “奇袭白虎团”文本的撰写与传播 |
第二章 剧本研读: 剧本《奇袭白虎团》的建构与重构 |
第一节 戏剧演绎: 京剧《奇袭白虎团》初成 |
第二节 华丽转身: 京剧《奇袭白虎团》的不断修订 |
第三节 蜚声神州: 《奇袭白虎团》的多媒体传播 |
第三章 潮起潮落: 京剧《奇袭白虎团》的政治沉浮 |
第一节 名噪京城: 《奇袭白虎团》不同寻常的首都之行 |
第二节 打造“样板”: 《奇袭白虎团》剧组的创建 |
第三节 重塑战争: 《奇袭白虎团》与对外关系 |
第四节 繁华消逝: “文革”结束与《奇》剧落幕 |
绪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戏如人生”—汪曾祺的戏曲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写作思路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写作思路 |
第一章 与戏曲结缘的人生之路 |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文艺滋养 |
一、父辈生活情趣的熏陶 |
二、“旧文学”的儒雅启蒙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的求学生涯 |
一、恩师沈从文的“言传身教” |
二、“西南联大”赋予的宝贵“精神财富” |
第三节 政治运动中历经波折的编剧家 |
一、“福兮祸兮”:对现代戏曲剧作的初步尝试 |
二、两个时代的遭际:“控制使用”与“精神解放” |
第二章 戏曲创作对时代的迎合与疏离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的戏曲创作 |
一、对“戏改运动”的积极响应 |
二、歌颂社会主义新风尚:《雪花飘》中的红色剧作倾向 |
三、“超脱”与“宣泄”:“世俗”之外的遐想 |
第二节 政治运动中的精神轨迹 |
一、极“左”意识形态束缚下的心路历程 |
二、《沙家浜》:“重用”与“高压”下的矛盾心态 |
第三节 新时期汪曾祺“复出”后的精神修复 |
一、从“政治干预”到“艺术自足”:《裘盛戎》中的“伤痕”主题 |
二、“重新认识自己”:《大劈棺》中“智性的反思” |
第三章 戏曲创作的艺术维度 |
第一节 “以文入戏”:戏剧性与文学性的交融 |
一、“语言即人物”:典型性格替代“模式脸谱” |
二、“韵白”与“唱词”的“诗文化用” |
三、“小说化”的情节结构与“散文化”的戏剧性特征 |
第二节 戏曲艺术中的喜剧元素 |
一、塑造诙谐幽默的氛围 |
二、《范进中举》:“荒诞”手法的运用 |
第三节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传统戏曲艺术的现代追求 |
一、从“民间”与“古典”中找寻创作灵感 |
二、对“现代戏曲”理论的自觉实践 |
第四章 精神理想的隐性坚守 |
第一节 “五四”精神: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
一、对“奴性”与“人的价值”的探讨 |
二、塑造理性的“大团圆”结局 |
三、用“温情”规避“残酷” |
第二节 “童心”本质:对健康人性的追寻 |
一、对“自由”与“爱欲”的肯定 |
二、塑造坚强美丽的女性形象 |
第三节 “士大夫”精神:包容和谨慎的儒家风范 |
一、传统文化耳濡目染的影响 |
二、“入世”、“中庸”且“不逾矩”的人格魅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6)国家、市场与社交媒体形塑下的京剧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理论框架 |
第一章 国家力量形塑下的京剧传者与内容改造 |
第一节 改制、改人、改戏:京剧地位与功能的转变 |
第二节 “国粹”与“非遗”:国家体制中的宣传媒介到全球格局中的文化资源 |
第二章 市场力量形塑下的京剧团体与传者演变 |
第一节 文艺团体和演艺公司:市场力量下京剧团体的演变 |
第二节 文艺工作者和演员:文化体制改革中多重身份的个人 |
第三章 社交媒体技术形塑下的京剧受众与虚拟社群 |
第一节 社交媒体时代的京剧传播现状:以知乎、网易云、B站为例 |
第二节 社交媒体中京剧虚拟社群的受众意义追寻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1:社交媒体用户访谈提纲 |
附录2:社交媒体用户访谈材料示例 |
附录3:福建京剧院京剧少儿班田野观察资料示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的相关问题 |
1. 戏曲改革运动与文艺“大众化”问题 |
2.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的走向问题 |
3. 戏曲改革运动的当下意义问题 |
第二节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研究综述 |
1. 十七年时期戏曲改革运动相关研究述评 |
2. 文革及新时期以来戏曲改革运动相关研究述评 |
3.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与文艺“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章 梨园新变与“大众”浮现——现代性语境中十七年前期的戏剧改良 |
第一节 现代性焦虑中发现“大众”:晚清民初的戏剧改良与大众话语 |
1. 国民之众:梁启超的戏剧改良中的新民话语 |
2. 启蒙之众:晚清民初戏曲理论及舞台实践中的个人话语 |
第二节 革命化实践中制造“大众”:30—40年代的戏剧改良与大众话语 |
1. 民族之众:新国剧运动中戏曲改良的民众话语 |
2. 阶级之众:延安戏曲改革中的工农兵话语 |
第二章 组织意愿与实践裂隙:大众化视域下传统戏改革的机制及运行——以《人民日报》(1948—1952)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有意味的形式”:大众化文艺背景下戏改的发生 |
1. 延安文艺空间中的“大众化”实验 |
2. 走向全国:“人民新戏曲”的中心置换 |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戏改特点与大众化经验 |
1. 戏改机制雏形:中国戏曲改进会的发起 |
2. 戏改机制统筹:戏曲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功能 |
3. 戏改机制特点:管理范畴与科层体系的完备 |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大众化限度与戏改弹性 |
1. “大众化”限度:接受者与表演者的身份困惑 |
2. 戏改弹性:“合法性”与“合理性”之间 |
第三章 从农民模范到革命英雄:大众化视域下现代戏改革的疾变与跃进——以《人民日报》(1964)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理想农民形象的生成与强化 |
1. 农民模范:革命现代戏的主体形象 |
2. 从被动到能动:现代戏的革命化加速 |
第二节 从“戏曲改革”到“京剧革命”:革命京剧现代戏及逻辑展开 |
1. 舞台的统一:革命规训下的大众形象塑造 |
2. 舞台的延伸:权力运作下的戏改符号传播 |
3. 舞台的覆盖:“大众化”与“样板化”的汇融 |
第四章 “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十七年戏改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 |
第一节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当下戏曲生态 |
1. 改革之续:戏曲生态的当下处境 |
2. 定位之困:戏曲生态的当下窘境 |
3. 从戏曲到电影:“大众化”工具的更迭 |
第二节 十七年戏改“大众化”经验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 |
1. 逻辑前提:“大众化”的当下意义 |
2. 阐释过程:方法置换、方向并进与方式推广 |
3. 阐释结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戏曲改革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毛泽东看京剧说京剧(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庚年谱简编[J]. 张静. 艺海, 2021(10)
- [2]周信芳戏剧的美学现代性研究[D]. 邝省省.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一出好戏:新京剧《逼上梁山》前世今生[J]. 张永和. 北京纪事, 2021(05)
- [4]革命时代的历史、文学和政治 ——以京剧《奇袭白虎团》为例[D]. 杜武东. 山东大学, 2020(10)
- [5]“戏如人生”—汪曾祺的戏曲创作研究[D]. 邱悦.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6]国家、市场与社交媒体形塑下的京剧传播[D]. 赵蓂.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D]. 魏欣怡.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8]汪曾祺文学年谱(中)[J]. 徐强. 东吴学术, 2015(05)
- [9]汪曾祺与京剧沙家浜[J]. 陆建华. 翠苑, 2013(04)
- [10]记1964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情况调查[A]. 骆丹. 梅兰芳与京剧的传播(下)--第五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