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革科技巨人春秋(三)(论文文献综述)
刘泽琳[1](2020)在《《经义述闻》中的《春秋》三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义述闻》是乾嘉学派学者王引之从经学、小学和校勘学角度研读群经所得的学术札记,也是高邮王氏父子多年来通经致用的学术总结,记载了大量关於《春秋》经义的论说。在治经方面,王引之十分重视对经传的校勘,亦偏重作为训诂核心内容的词义训释。因此,《经义述闻》最大的价值就在於校勘和词义训释方面,包含王引之对《春秋》三传独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以《经义述闻》中与《春秋》三传有关的七卷共六百二十一条“述闻”条目作爲研究对象,系统归类并对典型条目进行讨论,不仅可以以此窥见王引之的校勘学和训诂学思想,也有助於後世学者对《春秋》三传进行阐释与辨正。全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四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的依据与意义、课题的现状及趋势、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正文共四章,从“学术来源、研究成果、成就评价”三方面入手,以《经义述闻》爲依托,对其中的《春秋》三传研究进行详细的归类分析。第一章对王引之的生平经历和学术着作作出初步阐述,又探寻到影响王引之的学术渊源的因素,以此发现王引之学术思想的时代性及特殊性;第二章从校勘角度对词条进行研究,梳理校勘内容,分析致误原因,列举部分词条进行举例分析,并总结校勘价值;第三章对词义训释进行探寻,从训释内容和训释方法两方面,对训诂成果进行提炼,概述其训诂学价值;第四章概括了《经义述闻》中考据的成功和论证的缺失,系统全面地挖掘阐述《经义述闻》对《春秋》三传研究的借鉴意义、理论价值与影响。结语部分简述本论文观点及创新点。本文在观察角度和论证思路等方面均有创新,如对王引之考据成果的辨正,及其校勘和训诂思想的总结。并将王引之的校勘与训诂成果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相比较,获取了一定的创造性成果。。本文最後拟一附录,爲《王引之勘考〈春秋〉条目集录》,将《经义述闻》中对《春秋》三传的校勘与训诂研究成果加以整理总结,以《三传》原文顺序进行罗列,达到考究三传经义之目的。
孟浩[2](2020)在《交城传统毛皮制作技艺的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工艺的流变是民俗学等相关学科关注的热点之一。交城毛皮工艺有悠久的历史,从明清时期一直传承发展至今,其工艺也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之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交城传统毛皮工艺发生流变的动力因素,也有助于当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为指导,在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城滩羊皮鞣制工艺”为研究对象,从生产与消费两个环节探讨交城皮毛工艺的流变,揭示流变的动力因素。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传统工艺的流变,主要受到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的影响。生产环节中的各种要素并不是完全静止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的状态,其中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原料、生产工具、生产工序的改变以及产品转型的需要等,各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艺发生变化;消费环节同样受到消费习惯、消费需求、消费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工艺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生产与消费两大环节的各个要素变化的合力共同推动交城毛皮工艺发生流变。二、每一种传统工艺自身都具有与其它工艺遗产不同的特点,影响它的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因而工艺变化的程度也不相同,但只要核心工艺不发生改变,传统工艺的次要改变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它的发展方向。三、传统工艺的流变,直接影响到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需要特别保护那些影响工艺流变的核心要素,只有保护核心技艺不发生改变,才有可能达到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温祖谋[3](2015)在《黄花一束 追思万千 不是采访 胜似采访——在无法完成和未曾忘却的采访背后》文中研究说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类是世上万物的主宰,然而,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也是短暂的。我国皮革科技界、教育界、实业界群星璀璨,传承无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业界科教先驱前赴后继,如日月光华,名垂千秋。就"科技经纬"专栏采访而言,受邀嘉宾中如:段镇基院士、陈鸿炳总工、沈瑞麟高工、常新华教授、
温祖谋[4](2013)在《龙腾千姿河山秀 江潮万顷事业兴——专栏采访许龙江总工程师》文中研究说明人物小传许龙江,男,1930年3月30日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籍河北。汉族,中共党员。1945-1949年就读于北京市立高级工业学校化学工业科(4年制),毕业前曾在北京振北制革厂实习。毕业后于1949年7月被分配到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轻工处工作。参与筹备、召开1950年第一次全国皮革工业会议。1952年被派往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西安603工厂学习调研,并帮助该厂技术改造与引进捷克成套制革、皮鞋机械设备。1954-1955年在轻工部政策研究室从事政策研究和《中国轻工业》杂志的编辑工作。1956年地方工业部成立皮革工业局后被调回皮革局工作。1959年在轻工业部轻工局组织参与全国猪皮制革美化试点工作。1960-1961年下放湖北遂县参加农业一线劳动。1962年回到轻工局负责制鞋行业的生产与技术管理。1963-1979年间先后涉及制革、制鞋、皮化、机械,直至整个皮革工业,主要负责皮革工业宏观政策落实、
步进[5](2012)在《“语文学案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案教学于20世纪90年代就已在我国教育实践中萌生,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学案教学在全国各地中小学蓬勃兴起并大面积铺展。学案教学与新课改相伴而生,它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学案教学当前面临种种困难,许多理论问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本论文力求揭示语文学案教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推进语文学案教学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本论文的核心内容共有六章。研究问题是语文学案教学的价值诉求、成效、面临的困难及改进建议。第一章界定了“学案”的内涵。学案是师生共用的一种教学资源,它是教师面对具体学情,在整合教科书和其他各种教辅资源的基础上,以课时为单位编制的具有教学合一功能的学习设计方案。语文学案教学是师生共用学案的语文教学活动,它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引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努力达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教师关注学情、分析学情、依学情而教的教学模式。第二章梳理新课改以来学案教学蓬勃兴起的现状。新课改以来学案教学呈现出大规模、普遍性、地域广的特点,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教学改革现象。第三章运用内容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法,通过三角互证的方式,揭示语文学案教学的价值诉求。价值诉求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学案教学价值的理性认识及对学案教学成效的合理期待。学案教学的价值诉求应当与“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相联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案教学核心的价值诉求。第四章主要运用课例分析、辅之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究语文学案教学的成效。研究表明,语文学案教学成效明显,具有高效教学的潜质。成效之一是关注学情。学情是学生学习的客观过程与状态。学情分析贯穿语文学案教学的全过程,课前基于学情优化教学设计,课堂依据学情开展有效教学。具体表现为:赋予学生学习知情权,即教学前让学生知晓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中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教学后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利于创生合宜的教学内容。从教学全过程看,学案教学能够实现在学案设计时预估学情,二次备课时分析学情,教学对话中依据学情而教。语文学案教学通过技术的办法把关注学情落到了实处。成效之二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语文学案教学对建构“以学为基点”的课堂教学结构产生巨大作用。其课堂结构的特点是: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课堂教学活动围绕学习元素展开;组织不同水平的变式练习;根据学习目标及时反馈调节。学案教学对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体现在:扩展“课”的内涵,创造出新的“课型”;丰富语文学习活动;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异步教学活动增多。第五章主要通过访谈与课例分析的方法,揭示语文学案教学面临的困难。语文学案教学在推进过程中出现实践误区,将学案教学异化为应试的技术;部分教育工作者尚存认识误区,学案教学的价值诉求被扭曲。当前的语文学案教学,在学案设计上面临的困难有:缺少可资借鉴的优质的语文学案样式;缺少可供使用的学案编制技术;教师“文本教学解读能力”的不足制约学案教学成效的发挥。在教学实施上面临的困难是,教师缺少学情分析技术的支持,一些教师缺少教学改革的勇气,部分教师缺乏依据学情而教的能力。第六章提出改进语文学案教学的建议。首先,需要把握语文学案设计的要点,包括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学习问题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其次,需要规范语文学案样式,明确语文学案设计的基本规范。再次,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学习方案”教学的先进经验。最后,语文学案教学应注意几个问题:树立正确的“学案教学观”;教师需要掌握学案教学的操作要点;学生需要掌握使用学案的方法;迫切需要开发学情分析技术。总之,语文学案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帮助教师依据学情而教,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能够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当大力推广。
温祖谋[6](2009)在《三代传承缘皮革 百年史话续人文——读吕绪庸先生所着《中国皮革科技史话》》文中研究说明吕绪庸先生所着《中国皮革科技史话》(简称:《史话》)的出版,是我国皮革科技界的一件大喜事、大好事、大实事,可敬可歌,可喜可贺。先生拟将多年来在《西部皮革》等刊物专栏上连载的大量着作,集成一部史着,名曰:《中国皮革科技史话》,付诸出版,以飨同仁,犹示来者,此乃先生晚年之一大心愿矣!
吕绪庸[7](2006)在《近现代皮革科技书刊史话(二) 中国皮革科技史话讲座之三十九》文中指出
吕绪庸[8](2005)在《中国皮革科技史话讲座之二十九 近现代皮革教育史话(八)》文中研究指明
吕欣,吕绪庸[9](2002)在《中国皮革科技史话讲座之十六 皮革科技巨人春秋(十三)》文中指出 (二十五) 张铭让(1937-2002) 男,1937年2月27日出生于四川省荣县,2002年9月16日病逝于成都,享年65岁。1961年7月毕业于成都工学院(现四川大学)化工系皮革专业。此后即留校任教,从事皮革教学和科研工作41年。历任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主任、轻纺学院副院长等职。
吕欣,吕绪庸[10](2002)在《中国皮革科技史话讲座之十五 皮革科技巨人春秋(十二)》文中指出 (二十四) 徐士弘 (1905~1982) 男,1905年生于四川省南溪县,1982年10月15日病逝于成都,享年77岁。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皮革专业)。建国前一直从事教学和行政领导工作。
二、皮革科技巨人春秋(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革科技巨人春秋(三)(论文提纲范文)
(1)《经义述闻》中的《春秋》三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课题的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第一章 王引之生平及学术述略 |
第一节王引之生平及着述考述 |
一、王引之的生平 |
二、王引之的着述 |
第二节王引之学术渊源考论 |
一、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 |
二、绍承汉学的家学传统 |
三、乾嘉学派的学术体系 |
四、转益多师的交游求教 |
第二章 对《春秋》三传的校勘 |
第一节校勘内容 |
一、校误字 |
二、删衍文 |
三、补脱文 |
四、乙倒文 |
五、理错简 |
第二节分析致误原因 |
一、形近相似而误 |
二、上下相因而误 |
三、不明文义而误 |
四、经文残缺而误 |
五、後人改注疏释文 |
六、增字解经 |
第三节校勘价值 |
一、校勘理论贡献突出 |
二、多种校勘方法结合 |
第三章 对《春秋》三传的词义训释 |
第一节训释内容 |
一、对前人注疏的辨正 |
二、对名物典章的考据 |
三、对礼法谶纬的阐发 |
四、对人名解诂的考证 |
第二节训释方法 |
一、因声求义 |
二、以形索义 |
三、依义推义 |
四、据境证义 |
五、明修辞以求词义 |
六、通虚词以求文义 |
七、利用古书旧注 |
第三节训释价值 |
一、训诂方法和理论的突破 |
二、词义训释范围广泛 |
第四章 《经义述闻》中的《春秋》三传研究得失 |
第一节考据的成功 |
一、相对朴学的考据独创 |
二、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 |
三、严谨有据的条目结构 |
第二节论证的缺失 |
一、过分疑古,强改经典 |
二、训诂含混,前後相悖 |
结语 |
王引之勘考《春秋》条目集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2)交城传统毛皮制作技艺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缘起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3、研究综述 |
3.1 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变研究 |
3.2 毛皮制作技艺的研究 |
3.3 对交城毛皮的研究 |
4、理论与研究方法 |
5、思路与框架 |
6、创新点 |
第一章 交城毛皮制作技艺的概况 |
1.1 毛皮制作技艺的发展简介 |
1.2 交城毛皮制作技艺的历史及现状 |
1.3 义泉泰皮坊与技艺情况 |
小结 |
第二章 生产环节与交城毛皮制作技艺的流变 |
2.1 毛皮生产经营方式变迁 |
2.1.1 传统皮坊中的毛皮生产 |
2.1.2 国营体制下的毛皮生产 |
2.1.3 个体生产单位的回归 |
2.2 生产原料的变化 |
2.2.1 生皮来源多样化 |
2.2.2 水资源重要性减弱 |
2.2.3 毛皮制作辅料的变化 |
2.3 生产工具与工序的流变 |
2.3.1 生产工具 |
2.3.2 生产工序 |
小结 |
第三章 消费环节与交城毛皮制作技艺的流变 |
3.1 不同需求下的毛皮产品 |
3.2 产品消费与需求对技艺的影响 |
3.2.1 军事对毛皮品的需求 |
3.2.2 作为奢侈品消费及原料出口 |
3.2.3 国营体制下的实用性需求 |
3.2.4 市场体制下的审美性消费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龙腾千姿河山秀 江潮万顷事业兴——专栏采访许龙江总工程师(论文提纲范文)
人物小传 |
人物篇采访 |
身在高处不胜寒 好学勤思敬业忙 |
美化猪革酶脱毛 测量脚型统鞋号 |
华发三千赋晚晴 淡泊人生夕阳红 |
长江后浪推前浪 坚信事业更兴旺 |
补白: |
相关链接 |
代表着作 |
代表论文 |
(5)“语文学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次 |
表次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研究综述 |
五、研究的分析框架试建 |
第一章 学案的界定 |
第一节 学案的涵义 |
一、学案是一种教学层面上的课程资源 |
二、学案是一种整合性的教学资源 |
三、学案是一种学习设计方案 |
四、学案是师生共用的教学资源 |
第二节 学案的称谓、构成与类型 |
一、学案的七种称谓 |
二、学案的构成 |
三、语文学案的类型 |
第三节 学案文本的形态 |
一、学案文本的五种形态 |
二、“学案”与“教案”的关系 |
第四节 学案教学的程序 |
一、学案设计的一般程序 |
二、学案教学实施的基本程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案教学的蓬勃兴起 |
第一节 学案教学的萌芽 |
第二节 学案教学兴起的背景 |
一、在新课改中蓬勃兴起 |
二、学案教学兴起的内部动因 |
第三节 学案教学的发展状况 |
一、学案教学的现状扫描 |
二、学案教学的两个典型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文学案教学的价值诉求 |
第一节 为提高教学质量 |
一、价值诉求的内容分析 |
二、内容分析的指标编码 |
三、六项指标与学校教学改革系统的关系 |
第二节 为了学生更好地学 |
一、对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 |
二、“价值诉求”的三种取向 |
第三节 为改进学习方式 |
一、对语文教学专家的访谈及分析 |
二、改进学习方式的“支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文学案教学的成效 |
第一节 语文学案教学的有效性调查 |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 |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三、结果与讨论:语文学案教学的成效明显 |
第二节 成效之一:基于学情开展语文教学 |
一、赋予学生学习知情权 |
二、创生合宜的教学内容 |
三、学案设计时预估学情 |
四、二次备课时分析学情 |
五、教学对话中依学情而教 |
第三节 成效之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
一、“课堂教学结构”的界定 |
二、语文学案课堂教学结构的特点 |
三、语文学案教学对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文学案教学面临的困难 |
第一节 来自一线教师的意见 |
一、对语文骨干教师的访谈 |
二、实施误区分析:学案教学变成应试的技术 |
三、认识误区分析:学案教学的价值诉求被扭曲 |
第二节 学案设计面临的困难 |
一、缺少优质的语文学案样式 |
二、缺少学案编制技术 |
三、受到教师“文本教学解读能力”的制约 |
第三节 教学实施面临的困难 |
一、缺少学情分析的技术 |
二、一些教师缺少开展学案教学的勇气 |
三、部分教师缺乏实施学案教学的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语文学案教学的改进建议 |
第一节 把握语文学案设计的要点 |
一、学习活动设计 |
二、学习过程设计 |
三、学习问题设计 |
四、学习评价设计 |
第二节 规范语文学案样式 |
一、语文学案的参考样式 |
二、语文学案设计的基本规范 |
第三节 借鉴国外“学习方案”教学 |
一、“学习方案”的教学设计 |
二、“学习方案”的教学实施 |
第四节 语文学案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树立正确的“学案教学观” |
二、学生需要掌握使用学案的方法 |
三、教师需要掌握学案教学的操作要点 |
四、开发和运用学情分析技术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回顾与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反思及后续研究设想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三、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语文学案教学”的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二 关于“语文学案教学”的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三 学案课例 |
附录四 学案文本(部分) |
附录五 内容分析样本 |
附录六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近现代皮革科技书刊史话(二) 中国皮革科技史话讲座之三十九(论文提纲范文)
四、回忆在轻工业出版社参与编着译校皮革科技书籍41年的往事 |
五、皮革科技期刊简史 |
四、皮革科技巨人春秋(三)(论文参考文献)
- [1]《经义述闻》中的《春秋》三传研究[D]. 刘泽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交城传统毛皮制作技艺的流变研究[D]. 孟浩.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3]黄花一束 追思万千 不是采访 胜似采访——在无法完成和未曾忘却的采访背后[J]. 温祖谋. 中国皮革, 2015(07)
- [4]龙腾千姿河山秀 江潮万顷事业兴——专栏采访许龙江总工程师[J]. 温祖谋. 中国皮革, 2013(19)
- [5]“语文学案教学”研究[D]. 步进.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1)
- [6]三代传承缘皮革 百年史话续人文——读吕绪庸先生所着《中国皮革科技史话》[J]. 温祖谋. 中国皮革, 2009(15)
- [7]近现代皮革科技书刊史话(二) 中国皮革科技史话讲座之三十九[J]. 吕绪庸. 西部皮革, 2006(12)
- [8]中国皮革科技史话讲座之二十九 近现代皮革教育史话(八)[J]. 吕绪庸. 西部皮革, 2005(02)
- [9]中国皮革科技史话讲座之十六 皮革科技巨人春秋(十三)[J]. 吕欣,吕绪庸. 西部皮革, 2002(10)
- [10]中国皮革科技史话讲座之十五 皮革科技巨人春秋(十二)[J]. 吕欣,吕绪庸. 西部皮革, 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