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内窥镜在鼻腔鼻咽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旸曈[1](2021)在《能谱CT平扫定量分析在鉴别鼻内翻乳头状瘤与鼻息肉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收集鼻内翻乳头状瘤(IP)和鼻息肉(NP)感兴趣区(ROI)内的能谱参数,应用统计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能谱CT平扫定量分析对鼻内翻乳头状瘤和鼻息肉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8例鼻内翻乳头状瘤、26例鼻息肉的鼻窦CT能谱平扫数据,统计分析感兴趣区(ROI)内40-140keV间(每隔10个keV水平下)各单能量水平的平均CT值、能谱曲线斜率(K40-100keV)、有效原子序数(Eff-Z)、羟基磷灰石(水)、水(羟基磷灰石)、血(铁)、铁(血)浓度值。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利用曲线下面积(AUC)来比较上述各能谱参数的鉴别鼻内翻乳头状瘤及鼻息肉诊断效能。结果:1.各单能量下平均CT值:在40-90keV水平下鼻内翻乳头状瘤组的各单能量平均CT值均高于鼻息肉组(P<0.05),在100-140keV水平下两组单能量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能谱曲线斜率(K40-100keV):鼻内翻乳头状瘤组及鼻息肉组能谱曲线均呈下降型;鼻内翻乳头状瘤组能谱曲线斜率(K40-100keV)明显高于鼻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有效原子序数(Eff-Z):鼻内翻乳头状瘤组有效原子序数(Eff-Z)高于鼻息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基物质浓度:鼻内翻乳头状瘤组羟基磷灰石(水)、血(铁)浓度值均高于鼻息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水(羟基磷灰石)浓度值高于鼻内翻乳头状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翻乳头状瘤组及鼻息肉组铁(血)浓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鉴别诊断效能:对上述参数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有效原子序数(Eff-Z)对鼻内翻乳头状瘤及鼻息肉鉴别价值较大,曲线下面积(AUC)=0.97,鉴别鼻内翻乳头状瘤及鼻息肉的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90.3%,最佳阈值为8.15。结论:1、鼻内翻乳头状瘤与鼻息肉具有不同的能谱CT定量参数指标。2、在上述多个能谱参数中,有效原子序数(Eff-Z)可更准确地反映两者病变组织病理差别,有助于鼻内翻乳头状瘤及鼻息肉的鉴别诊断。
李丹[2](2021)在《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肿瘤的病理分型及其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肿瘤发病情况及病理类型特点,分析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为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肿瘤患者早期预测和规范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红十字医院近6年(2015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病理确诊为鼻腔鼻窦肿瘤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共纳入患者526例,进行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收集,按照肿瘤病理类型分为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对各病理类型及两组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在526例患者中,男性345例(65.6%),女性181例(34.4%),肿瘤发病年龄范围为2-85岁,中位年龄为50.0岁。汉族349例(66.3%)、藏族88例(16.7%)、回族67例(12.7%),蒙古族15例(2.9%)、土族7例(1.3%)。良性肿瘤组349例(66.3%),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176例(50.4%)、血管瘤113例(32.4%)、骨瘤17例(4.9%)、纤维瘤16例(2.6%)、多形性腺瘤7例(2.0%),其他病理类型肿瘤20例(5.7%)。恶性肿瘤组177例(33.7%),其中鳞状细胞癌61例(34.5%),淋巴瘤41例(23.2%),恶性黑色素瘤32例(18.1%)、腺样囊腺癌19例(10.7%)及嗅神经母细胞瘤6例(3.4%),其他病理类型肿瘤18例(10.2%)。2.良性肿瘤组与恶性肿瘤组间鼻部手术史、鼻出血、面部麻木、眼球胀痛、吸烟史、居住地海拔及年龄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鼻腔鼻窦恶性患者的危险因素:鼻出血、面部麻木症状、吸烟史、居住地海拔、年龄(P<0.05)。结论:1.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肿瘤的病理类型种类多样且复杂,内翻性乳头状瘤、鳞状细胞瘤分别位于良、恶性肿瘤的首位;2.年龄较大的患者更易患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吸烟也会增加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病风险。
刘文杰[3](2020)在《不同填塞材料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纳吸绵联合速绫及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的不同填塞材料在鼻内镜术后临床疗效,为鼻内镜术后的鼻腔填塞提供更合适的填塞材料。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耳鼻咽喉科住院进行FESS手术的鼻窦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FESS术后填塞纳吸棉联合速绫的观察组和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的对照组。分别观察、评估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后鼻腔疼痛、去除填塞物时的鼻腔疼痛及头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NRS)]、鼻塞程度(采用VAS评分)、鼻腔黏膜肿胀情况,判断疗效。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借此评价不同填塞材料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研究共80例患者,使用纳吸绵联合速绫填塞的有40例,使用膨胀海绵联合速绫填塞的有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术后第1d、2d、3d及去除鼻腔填塞物时鼻腔疼痛程度及填塞期间头痛程度RNS评分:纳吸绵联合速绫组在术后第1 d鼻腔疼痛和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组的无明显差异;在术后第2d、3d和去除鼻腔填塞物时纳吸绵联合速绫组的鼻腔疼痛较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组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0.71、-5.09、-3.51、-5.33、-2.17,除术后第1d鼻腔疼痛的P>0.05,其余均P<0.05)2、术后填塞期间患者鼻塞VAS评分:术后填塞期间纳吸绵联合速绫组的鼻塞程度低于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79,P<0.01)。3、术后两组鼻腔黏膜肿胀的情况:术后第3d去除鼻腔填塞物,观察鼻腔黏膜肿胀的情况,纳吸绵联合速绫组的患者鼻腔黏膜肿胀程度较膨胀海绵联合速绫的低,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28,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纳吸绵联合速绫,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鼻腔黏膜肿胀和鼻塞,患者的整体舒适度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赵静[4](2020)在《咽隐窝气流场特征与鼻咽癌发生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建立正常成年国人精细咽隐窝解剖结构的可视化三维重建模型,通过测量得到详细的咽隐窝物理形态参数,运用计算机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研究正常人咽隐窝的气流场分布特征,从气流动力学角度揭示鼻咽癌好发部位解剖学因素,从结构功能上研究鼻咽癌发病机制;以上述研究平台为基础,通过模拟单侧咽隐窝不同大小占位与正常人咽隐窝气流场参数对比,量化分析国人患癌前后鼻呼吸气流的变化及肿物体积大小对通气功能的影响;并建立真实原发单侧咽隐窝累及范围不同的鼻咽癌病人鼻腔、鼻咽腔及咽隐窝的三维模型,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得出的数值结果作为验证,为鼻咽癌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新的研究途径,以期为后续早期干预和指导临床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参考。2.方法:选取正常成年国人4例和经病理确诊未治疗过的原发单侧咽隐窝处鼻咽癌病人3例,通过颌面部CBCT扫描获得相应的影像学数据,分别导入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 20.0进行鼻腔、鼻咽腔及咽隐窝三维重建,使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12.0对初步重建的三维模型进行光滑、创建曲面片、构造格栅、拟合曲面等优化处理,并单独分割出咽隐窝予物理测量,将完整的三维数值模型导入力学软件ANSYS 15.0进行网格剖分、有限元计算及数据分析。通过压强、速度、流动轨迹、壁面剪切力等参数分析正常咽隐窝结构气流场分布特征;为排除个体鼻腔差异,在1例正常人咽隐窝结构基础上模拟单侧咽隐窝占位1cm3、5cm3、10cm3三维模型,并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数值模拟,将所得气流场分布参数与正常人对比;再比较模拟占位数值结果与真实鼻咽癌病人气流场分布规律。3.结果:(1)本实验11个正常咽隐窝三维结构参数测量:口径:4.34±1.48mm,内径:11.39±1.82mm,厚度:4.84±1.03mm,高度:21.30±2.35mm,其含气腔体积:825.71±319.78mm3即0.83±0.32ml,精确度为0.01。(2)在恒定通气量500ml/s稳态呼吸条件下,测得4例正常成年国人总鼻阻力范围是0.102~0.17Pa·s·ml-1,无论吸气或呼气,压强梯度、气流流速、壁面剪切力最大均位于鼻阈区;与鼻咽腔其他部位相比,咽隐窝局部压强较大,窝内呈与主气流流动方向相反的低流速涡流状态,平均流速为1.24m/s,咽隐窝底壁壁面剪切力相对较高,其次是鼻咽后壁,数值分别为0.58±0.2Pa、0.31±0.2Pa。(3)模拟单侧咽隐窝占位1cm3、5cm3、10cm3对比正常人咽隐窝气流场参数变化显示:当占位仅局限于咽隐窝内时,无论吸气和呼气,总鼻阻力值略小于正常人,患处气流流速、壁面剪切力较正常人增大,患处呈较快速层流,健侧咽隐窝则无明显变化;随着占位体积增大,总鼻阻力、患处气流流速、壁面剪切力均逐渐增大,同时患侧气流流速、壁面剪切力较健侧咽隐窝均增大。(4)原发单侧咽隐窝的鼻咽癌病人气流场结果显示:单侧咽隐窝变浅时,总鼻阻力为0.042Pa·s·ml-1,患侧肿瘤周围气流流速、壁面剪切力较健侧咽隐窝处高,患侧气流形态呈较高流速的层流,而健侧咽隐窝内仍是低流速涡流;随着肿瘤体积及受累范围的增大,健侧咽隐窝较前无明显变化,而患侧气流流速及壁面剪切力皆升高,总鼻阻力以呼气相增高显着。4.结论:(1)建立正常国人精细咽隐窝解剖结构的可视化三维重建模型,并获得了详细的咽隐窝结构物理形态参数,为咽隐窝的解剖学定量研究提供数据参考。(2)运用CFD研究咽隐窝气流场特征,从总鼻阻力、窝内压强、低流速涡流形式、壁面剪切力分布等分析,当有害颗粒物、细菌或EB病毒沉积、反复摩擦窝内上皮,而咽隐窝内无法得到有效的自洁及冲洗干预,长期的局部有害物质刺激可致组织损伤、恶性转化。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咽隐窝结构气流场特征与鼻咽癌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鼻咽癌发病因素的研究另辟蹊径。(3)通过数值模拟单侧咽隐窝不同大小占位,与正常人咽隐窝气流场参数对比,量化分析局限于咽隐窝内的鼻咽癌早期病变,其隐蔽性和无鼻腔通气障碍之特点,是临床就诊率低的重要原因;随着肿物体积的增大,逐渐导致鼻咽腔气流场发生变化。(4)首次建立真实原发单侧咽隐窝累及范围不同的鼻咽癌病人鼻腔、鼻咽腔及咽隐窝的三维重建模型,并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得出的气流分布规律与上述模拟结果相似,为临床鼻咽癌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陈志远[5](2018)在《鼻旁窦的临床应用解剖及其在鼻内窥镜下手术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尸头鼻旁窦主要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对其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进行分析总结,结合鼻窦炎患者的鼻旁窦的CT影像学特点,为临床经鼻内窥镜下手术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形态学资料,为临床鼻内窥镜下手术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选择30例成人干性颅骨、6例成人尸头标本(年龄在20-40岁)的鼻腔外侧壁及邻近鼻旁窦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同时,对76例鼻腔正常者及224例鼻窦炎患者的鼻窦CT扫描图像进行总结分析,观察和记录鼻腔及相关结构的形态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手术进行改良。按先后顺序将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本科收治鼻内窥镜手术病人100人为治疗组,行改良的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逆向追踪选择2017年7月之前的经传统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病人100人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标本资料结果通过对颅骨及尸头解剖研究发现,中鼻甲、钩突、上颌窦自然口与鼻囟门、筛顶和额隐窝以及筛蝶区域的毗邻关系相对恒定,主要结果如下几个方面:(1)中鼻甲可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其附着点较为广泛,位置较为恒定。钩突位于中道外侧壁的最前部,构成筛漏斗的内侧壁上部。中鼻甲和钩突的解剖位置相对恒定,可作为鼻内窥镜手术的解剖标志。(2)上颌窦骨性裂口由钩突和下鼻甲的筛突呈十字形的连接分隔成前上、前下、后上和后下四个象限,上颌窦口位于前上象限,其余三个象限由双侧黏膜和致密结缔组织的膜性结构封闭,即鼻囟门。上颌窦自然口呈膜性管状,直径和管长变异较大,其比例大小影响上颌窦的通畅度。自然口后方安全界限较前方范围大,与中鼻甲的距离更远更宽。更适合上颌窦开窗。(3)窦口鼻道复合体是以筛漏斗为中心及其邻近结构。此区域与前组鼻窦关系密切,轻微的病变,即可影响鼻窦的通气、引流。2、鼻旁窦CT影像学特点鼻窦炎患者常伴有鼻中隔偏曲、钩突变异、下鼻甲肥大、泡状中鼻甲、Haller气房、Onodi气房、鼻丘气房等解剖结构变异。窦口鼻道复合体通常在鼻镜检查及常规x线检查中难以辨别,但在冠状位CT片上显示较清晰。它的引流和通气障碍是发生各鼻窦(如前组鼻窦)慢性炎症的主要病因。矢状位测量数据更符合鼻内窥镜手术径路,是对尸头解剖的数据补充、完善。3、改良的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效果改良的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在术中出血量、治愈率、上颌窦开窗口持续开放等方面都优于传统手术,提高了窦口开放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结论:1、鼻腔、鼻旁窦周围具有诸多结构,其位置关系相对稳定,并有主要血管神经相毗邻。通过尸体标本总结分析鼻腔各骨性结构及鼻旁窦的位置关系,对鼻腔鼻旁窦内窥镜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鼻窦炎患者多具有鼻中隔偏曲、钩突变异、下鼻甲肥大、泡状中鼻甲等变异结构,对鼻窦炎的诊断预防及手术治疗具有积极临床价值。3、改良的内窥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提高了窦口开放率,进一步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赖梦云[6](2014)在《超声与MRI在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声与MRI在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疑为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分别行超声及MRI检查,并与手术所见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超声诊断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为80.8%(59/73),MRI的准确性为86.3(63/73),二者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46/50)、56.5%(13/23)、90.2%(46/51)、92.8%(13/14),MRI对应值分别为80.0%(44/50)、82.6%(19/23)、93.6(44/47)、82.6(19/23)。超声诊断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5%(13/23)、92.0%(46/50)、92.8%(13/14)、90.2%(46/51),MRI对应值分别为82.6%(19/23)、80.0%(44/50)、82.6(19/23)、93.6(44/47)。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能清楚的显示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的部位、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和血供状况等信息,并可对骨壁、周围组织结构是否受侵犯做出判断,在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鼻内窥镜和CT、MRI等检查的有效补充。
白伟良,高鑫,谭海燕,曹志伟,王振海[7](2011)在《鼻内窥镜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诊断和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鼻腔鼻窦恶性肿瘤43例,分别采取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鼻内窥镜辅助下经上颌窦肿瘤切除术以及鼻内窥镜辅助下鼻侧切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等。结果 76.7%(33/43)的病例是在鼻内镜下直接取得病理,23.3%(10/43)病例是在鼻内镜辅助下柯陆氏入路进入上颌窦取得病理确诊。能够在鼻内窥镜下将鼻腔鼻窦肿瘤切除的占34.9%(15/43),在鼻内窥镜下取病理后进一步放疗或化疗的占20.9%(9/43),在鼻内窥镜辅助下经上颌窦将肿瘤切除的占11.6%(5/43),在鼻内窥镜辅助下经鼻侧将肿瘤切术的占20.9%(9/43),在鼻内窥镜下取病理后进一步上颌骨切除术的占11.6%(5/43)。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对于明确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并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术式。
张勤修[8](2007)在《鼻内镜下鼻窦前颅底区域疾病处理的内镜解剖学与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972年,Messerklinger出版了鼻内窥镜诊断专着,但直到1978年该专着才以英文正式出版。1984年美国Stammberger开始在美国推广鼻内镜技术。1986年中国天津赵卓然开始在国内应用鼻内窥镜进行上颌窦腔检查。国内真正开展鼻内窥镜手术则是在90年代。早期鼻腔内窥镜手术主要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随着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开展,国内外开始探索经鼻内窥镜手术向其他疾病的延伸,如特殊感染疾病(真菌性鼻窦炎)、良性肿瘤、鼻神经外科疾病如垂体瘤、鼻眼相关外科疾病如泪囊炎等。但鼻内窥镜的延伸一直存在争论,主要是担心手术的彻底性与安全性问题。1992年Jankowski报道了经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术,直到90年代末才获得进一步推广。1997年Yuen、1998年许庚等报道了经鼻内窥镜处理部分颅底疾病的经验。2000年安惠明报道了部分经鼻内窥镜垂体瘤切除术经验。2003年神经外科医生Alfieri等分别经鼻内镜下从下鼻道、中鼻道以及中鼻道上颌窦入路研究了翼腭窝的暴露方法,提出鼻内镜技术可以应用于翼腭窝的处理。2003年Delgaudio报道了3例翼腭窝病变的鼻内镜处理结果,认为相对于开放式手术,鼻内镜具有明显的优势。国内一些学者等也相继报道了内窥镜下成功切除局限于鼻咽部和侵入翼腭窝的鼻咽纤维血管瘤。这些成功的报道,展示了内窥镜在侧颅底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内镜相关的鼻窦前颅底区域应用解剖学,为鼻内镜鼻窦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并总结鼻内镜颅底占位性病变手术经验。在附录中分别报告了作者进行的1例巨大颈动脉球体瘤以及1例罕见巨大咽旁肿瘤手术病例。方法:本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应用解剖学研究):采用大体解剖、局部解剖以及内镜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对鼻内镜相关的鼻窦颅底区域临床应用解剖学进行形态学研究,测量重要数据,寻找临床应用的关键标志。具体包括:额隐窝及毗邻结构的鼻内镜手术相关解剖、视神经管局部解剖与鼻内镜下解剖的结合研究、骨性翼腭窝鼻内镜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经鼻腔上颌窦入路翼腭窝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海绵窦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等内容。第二部分(临床应用部分):分别对1例经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改良手术及10例鼻内镜辅助下鼻窦颅底占位性病变的内镜处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额隐窝作为额窦引流通道,具有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鼻内镜下经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手术可充分暴露额隐窝范围;鼻丘、钩突和筛泡的解剖关系决定了具体的手术方式;筛前动脉距鼻小柱与鼻翼交点平均57.3±2.6mm,与鼻底夹角平均51.6±1.6°,筛前动脉是辨认额窦口及前颅底的重要标志。2.视神经管与颈内动脉呈“八字”形关系,视神经管内侧壁长度平均9.3±2.3mmmm,视神经管眶口直径平均4.1±0.6mm,前鼻棘到视神经管眶口内壁中点距离平均64.4±4.7mm,前鼻棘到视神经管眶口内壁中点的角度平均46.1±5.2°o。鼻内镜下观察,沿视神经管眶口向后,可见到不同程度的一条反光带,即视神经管,7侧可见到明确的隆起(70%),3侧(30%)无明显隆起,无法按照隆起形状判断视神经管。3.翼腭窝是一狭窄裂隙,由蝶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板、上颌窦后壁共同围成,大小为(21.39±0.46)mm×(5.16±0.1)mm×(3.2±0.08)mm,从上面观察似一三棱锥体型,上宽下窄。鼻内镜从翼上颌裂置入翼腭窝,可以观察到翼腭窝顶部眶下裂与位于其外侧3mm的圆孔,向下可见翼腭窝底部腭大孔与腭小孔。将鼻内镜置入鼻腔观察,咬除上颌窦骨性开口后方腭骨垂直部骨质并咬除上颌窦后内侧骨壁,0°鼻内镜可以窥及整个翼腭窝以及后壁全貌,后壁呈上宽下窄的梯形,其内下方之翼管开口以及外上角之圆孔,二者之间有一明显的纵形骨嵴分隔。翼腭窝通过7个孔道与周围相通。翼上颌裂翼突根部至颧弓下缘中点的距离为为(33.4±3.1)mm。蝶腭孔70.0%(21侧)位于中鼻甲后端的上方,30.0%(9侧)被中鼻甲分为上下两部分,未见蝶腭孔在中鼻甲水平以下者。4.经鼻上颌窦入路可以充分显露翼腭窝。翼腭窝内主要结构是上颌动脉、上颌神经及其分支,所有动脉分支直径都小于3mm。5.鼻内镜下可见蝶窦外侧壁上视神经管与颈内动脉骨性隆起呈“八”型关系,向蝶窦腔凸入的程度及两者间距离因人而异,沿颈内动脉追踪可暴露海绵窦外侧壁,顺利进入海绵窦,清楚显露海绵窦内、外壁、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眼神经,并可对其进行全程游离。6.1例侵犯翼腭窝的鼻咽纤维血管瘤男性17岁患者,手术改良以下三点:术中经鼻内窥镜下向瘤体根部分三次注射33%NBCA(组织胶,N-butyl-2-cyanoacrylate,NBCA),用自制带吸引装置的高频电刀沿根基部边吸引边切割,术后创面直接喷洒纤维蛋白封闭剂(安可胶)。结果表明术中能始终保持术野清晰,整块肿瘤切除时间约7分钟,出血量约150ml,术毕经前鼻孔轻松填塞纱条,术后2天一次性取出填塞物。7.10例侵犯鼻窦的颅底占位性病变,包括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浆细胞瘤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圆柱瘤1例。所有病例均在经鼻内镜辅助下彻底切除。详细报告了手术方法。结论:1.鼻丘、钩突及筛前动脉为鼻内镜下额隐窝区域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准确辨认额隐窝及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彻底性且可避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2.结合大体解剖观察与鼻内镜下解剖观察,有助于准确识别鼻内镜下的视神经管,从而提高鼻内镜下视神经管手术的准确性。内镜下视神经管总是呈现一条反光带,借此可以识别视神经管。3.研究鼻内镜下翼腭窝解剖有助于对翼腭窝立体构象的完整认识,对开展内镜翼腭窝手术是必不可少的前提。经鼻内镜下去除上颌窦口后部骨质以及部分上颌窦后内侧壁,可以完整显露整个翼腭窝结构,表明翼腭窝范围的疾病可以采用内镜处理。4.鼻内镜翼腭窝手术在理论上是比较安全可行的手术。5.以鼻小柱及鞍底中线为参考点,在鼻内镜下按经鼻-蝶窦手术径路进行的海绵窦解剖学形态观察和相关数据测量可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应指导,鼻内镜下可以处理海绵窦病变。6.术前DSA血管栓塞、术中瘤体内注射NBCA、使用带吸引装置的高频电刀等三点可以使得经鼻内窥镜引导手术在基本无血状态下迅速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术毕创面应用安可胶,明显地减少了创面填塞物所致的痛苦。PVA是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最佳栓塞材料,比明胶海绵栓塞优越。7.对于侵犯鼻窦的部分颅底占位性病变,可以在内窥镜辅助下采用联合进路手术。
吴彦桥[9](2003)在《中间颅底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及手术入路解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间颅底位于颅底中央,颅内面界限为鞍结节到枕骨大孔前缘,两侧为枕骨大孔两侧切线与视神经管联线间区域;颅外面界限为前颅底以后、枕骨大孔前缘以前,两侧翼内板向后与枕骨大孔两侧切线间区域。中间颅底肿瘤病理复杂,以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为主,发生在中间颅底骨质或骨膜的肿瘤以颅底脊索瘤及鼻咽纤维血管瘤较具代表性。中间颅底颅内面撑托垂体、脑干、毗邻多组颅神经及重要血管,而且大部分中间颅底肿瘤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因此肿瘤彻底切除一直是颅底外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本研究主要针对病理上为良性或低度恶性但临床行为表现为恶性的颅底脊索瘤、鼻咽纤维血管瘤从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及手术入路解剖比较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1.总结了61例颅底脊索瘤,男34,女27,年龄7~75岁(38.44±13.61)。61例患者接受91次手术,上方入路48次,下方入路42次,37例患者接受一次手术,24例二次以上手术。本研究在以往分型基础上简化分型并首次提出颅底脊索瘤临床分期方法:鞍区型Ⅰ、Ⅱ、Ⅲ、Ⅳ期,斜坡型Ⅰ、Ⅱ、Ⅲ、Ⅳ期,广泛型Ⅳ期。3,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72.80%、60.22%、31.16%和13.67%。COX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主要有声音嘶哑等后组颅神经症状、肿瘤硬度和肿瘤分期。颅底脊索瘤分期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反映肿瘤部位及进展程度,指导手术入路选择、评估预后及比较疗效。另外对侵犯鼻、鼻咽部颅底脊索瘤进行了重点讨论,结果显示侵犯到鼻、鼻咽部的颅底脊索瘤一般为晚期,生存率低于全组生存率。 2.对累及颅内或海绵窦的14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进行了总结,全部为男性,10-39岁(均16.95岁)。10例为外院术后复发,4例为首诊患者,中间颅底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及微创外科系列研究 摘 要共行24次手术,全部病例随访2年以上,最后一次术后复发3例,复发率为ZI.4%。在全组手术中以颅面联合进路及下颌骨裂开颅底进路对切除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较好。 第二部分:病理及生物学行为研究 对颅底脊索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及嗅神经母细胞瘤(作为恶性肿瘤对照)病理切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颅底脊索瘤颅底脊索瘤预后差与以下三种病理形态相关:1.细胞密度:高度密集型;2.间质类型:粘液及纤维混合型;3.肿瘤组织中有坏死区。鼻咽纤维血管瘤间质细胞高度密集型为肿瘤扩展性生长的特征。 利用组织芯片及兔疫组化技术对以上三种肿瘤进行了9种肿瘤标记物检测,文献未见报道。研究发现CK,Vimentin在颅底脊索瘤阳性率为100%,颅底软骨肉瘤CK阴性。钙粘蛋白(P-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p OGF-i)、CathePSin D(组织蛋白酶D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GF)高表达与颅底脊索瘤预后差有关;S-100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f-un23高表达和预后好有关。Cathepsin D与鼻咽纤维血管瘤复能关,VEGF与肿瘤扩展有关,因子分析显示 VEGF和 Cathepsin D可能和月瘤扩展有关;P-cadhe,in和 TGF-p可能和肿瘤增生有关。 组织芯片可靠性实验显示:颅底脊索瘤有效信息率97.8%,正确信息率84.8%;嗅神经母细胞瘤有效信息率100%,正确信息率85.7%;鼻咽纤维血管瘤有效信息率92.2%,正确信息率89.l%%。颅底脊索瘤免疫组化比较基本符合97.9%,完全符合77.l%。 第三部分:中间颅底解剖及手术人路解剖比较研究 1.利用干性及湿性头颅标本进行中间颅底解剖学研究和测量。 2.利用鼻内窥镜进行了中间颅底微仓IJ手术解剖学研究及测量。 二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博土论文 摘 要 3.比较了6种神经外科卜方入路、7种耳鼻咽喉科下方入路及6种上下方联合入路对暴露中间颅底结构的区别,结果发现对于中间颅底的暴露以上、下方联合入路最好,下方入路明显优于上方入路,但对于颅内病变的处理上方入路占优势。 总之,本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中间颅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提出了颅底脊索瘤临床分期,在国内较早利用先进的组织芯片技术探索中间颅底肿瘤生物学行为,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中间颅底进行了颅内、外多种手术入路的解剖学比较。相信为掌握颅底脊索瘤及鼻咽纤维血管瘤临床特征、了解其病理及生物学行为、熟悉中间颅底解剖及指导中间颅底手术入路选择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张玉萍,张萌[10](2000)在《鼻内窥镜在鼻腔鼻咽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提出
二、鼻内窥镜在鼻腔鼻咽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内窥镜在鼻腔鼻咽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能谱CT平扫定量分析在鉴别鼻内翻乳头状瘤与鼻息肉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历资料 |
1.2 CT检查方法 |
1.3 图像后处理及数据分析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各单能量下平均CT值 |
2.2 能谱曲线斜率(K_(40-100keV)) |
2.3 有效原子序数(Eff-Z) |
2.4 基物质浓度 |
2.5 平扫能谱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与鼻息肉影像学鉴别诊断应用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肿瘤的病理分型及其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取样方法 |
2.2.2 数据收集 |
2.3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鼻腔鼻窦肿瘤的病理分型特点及临床特征描述 |
3.1.1 鼻腔鼻窦肿瘤一般情况描述 |
3.1.2 肿瘤各病理类型临床特征描述 |
3.2 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分析 |
3.3 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多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
4.2 鼻腔鼻窦肿瘤危险因素 |
4.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文献综述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不同填塞材料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临床资料 |
1.1.2 方法 |
1.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方法 |
1.1.4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两组患者鼻腔疼痛情况的比较 |
1.2.2 两组患者去除填塞物时鼻腔疼痛、填塞期间头疼的比较 |
1.2.3 两组患者鼻塞 VAS 评分的比较 |
1.2.4 两组患者术后鼻腔黏膜肿胀程度的比较 |
1.3 讨论 |
1.3.1 鼻内镜的发展 |
1.3.2 慢性鼻窦炎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 |
1.3.3 鼻腔鼻窦解剖 |
1.3.4 填塞材料的特点 |
1.3.5 术后填塞效果 |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 B 已发表论文或专利申报等其他成果 |
附录 C 综述 |
参考文献 |
(4)咽隐窝气流场特征与鼻咽癌发生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咽隐窝解剖结构特征与鼻咽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鼻旁窦的临床应用解剖及其在鼻内窥镜下手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鼻旁窦及其相关结构的解剖学及影像学研究 |
引言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资料选择 |
1.1.2 解剖器材及相关设备 |
1.1.3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
1.1.4 数据处理 |
1.2 结果 |
1.2.1 干性颅骨相关测量结果 |
1.2.2 湿性尸头相关数据 |
1.2.3 矢状位影像扫描相关数据 |
1.2.4 鼻腔鼻窦影像学解剖结构变异 |
1.3 讨论 |
1.3.1 中鼻甲和钩突的形态 |
1.3.2 上颌窦自然开口和鼻囟门的形成 |
1.3.3 筛顶与筛板的连接关系 |
1.3.4 额隐窝的界限 |
1.3.5 最后筛房、蝶窦与视神经管 |
1.3.6 蝶窦与颈内动脉 |
1.3.7 鼻中隔与下鼻甲 |
第二章 经鼻内窥镜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的临床应用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资料 |
2.1.2 手术方法 |
2.1.3 出血量的计算 |
2.1.4 临床分型分期及手术疗效评估标准 |
2.1.5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出血量比较 |
2.2.2 临床分型分期与疗效 |
2.2.3 上颌窦开窗口开放率 |
2.2.4 两组患者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情况(6 个月) |
2.2.5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Lund-Kennedy评分情况(6 个月)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超声与MRI在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鼻内窥镜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2.1 鼻内窥镜下取病理 |
1.2.2 鼻内窥镜并柯陆氏手术入路 |
1.2.3 鼻内窥镜并鼻侧切联合入路手术 |
1.2.4 鼻内窥镜并上颌骨手术 |
1.2.5 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 |
2 结果 |
2.1 病理结果 |
2.2 术式选择 |
3 讨论 |
(8)鼻内镜下鼻窦前颅底区域疾病处理的内镜解剖学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解剖学研究 |
一、额隐窝及毗邻结构的鼻内镜手术相关解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二、视神经管局部解剖与鼻内镜下解剖的结合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三、翼腭窝鼻内镜临床解剖学研究 |
(一) 骨性翼腭窝鼻内镜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二) 经鼻腔上颌窦入路翼腭窝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四、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海绵窦解剖学研究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临床应用 |
一、经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改良 |
二、鼻窦颅底占位性病变经鼻内窥镜辅助下切除术 |
结论 |
附录 |
一、颈部搏动性包块——颈动脉球体瘤 |
二、咽痛—打鼾—听力下降—咽旁间隙巨大淋巴管瘤 |
文献综述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中间颅底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及手术入路解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间颅底肿瘤临床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颅底脊索瘤临床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侵犯鼻、鼻咽部颅底脊索瘤外科治疗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临床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间颅底肿瘤病理及生物学行为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统计学分析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间颅底解剖及手术入路解剖比较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头颅干性标本中间颅底的解剖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第二节 头颅湿性标本中间颅底的解剖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第三节 中间颅底手术入路手术解剖比较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文献综述一 颅底脊索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
文献综述二 组织芯片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四、鼻内窥镜在鼻腔鼻咽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能谱CT平扫定量分析在鉴别鼻内翻乳头状瘤与鼻息肉中的价值[D]. 杨旸曈.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肿瘤的病理分型及其特点分析[D]. 李丹. 青海大学, 2021(01)
- [3]不同填塞材料在鼻内镜术后的临床效果分析[D]. 刘文杰.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4]咽隐窝气流场特征与鼻咽癌发生相关性研究[D]. 赵静.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5]鼻旁窦的临床应用解剖及其在鼻内窥镜下手术的应用[D]. 陈志远. 青岛大学, 2018(03)
- [6]超声与MRI在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D]. 赖梦云. 广西医科大学, 2014(03)
- [7]鼻内窥镜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 白伟良,高鑫,谭海燕,曹志伟,王振海. 山东医药, 2011(08)
- [8]鼻内镜下鼻窦前颅底区域疾病处理的内镜解剖学与临床应用研究[D]. 张勤修. 四川大学, 2007(04)
- [9]中间颅底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及手术入路解剖比较研究[D]. 吴彦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3(03)
- [10]鼻内窥镜在鼻腔鼻咽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 张玉萍,张萌.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