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中的梯度正则化法单参数反演(论文文献综述)
韩燕华[1](2019)在《温度对混凝土热学力学特性影响的宏细观研究》文中提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发展领域,由于“一带一路”跨越国家多地区广,自然气候、地形地质、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沿线国家气候变化对基础设施的影响应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中考虑的重要问题。环境温度变化影响水泥的水化作用速度和各项性能发展水平,细观组成的不均匀性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更加复杂,变化幅度和性能指标离散性增大,且随着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混凝土材料的热、力学性能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围绕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和发展规律等关键问题开展相应研究工作,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论文以甘肃省兰州地区的气温统计资料为例,基于宏观、细观层次,从全过程(浇筑-养护-成熟)的角度,围绕复杂环境温度下混凝土热、力学性能演化规律及影响机理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力学试验分析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形成的影响,建立考虑温度因素的混凝土强度数学模型;利用工业CT扫描仪,从细观层次揭示不同温度、龄期、荷载时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演化和强度发展的特点,再应用MatchID软件和计算机图形学原理的算法将不同时刻的CT扫描切片图像转换为位移、应变云图,揭示混凝土试件内部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通过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运用反演分析手段获得各组成材料的热学参数,深入研究了热学参数对其内部温度时空分布的影响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根据甘肃省兰州市多年气温过程实测数据,概化为3个典型的混凝土养护温度历程环境,将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分别在这三种温度历程环境下养护;利用MTS万能试验机进行多个特征龄期(1d、3d、7d、14d、28d)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试件受力变形过程及破坏形态;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温度历程环境与混凝土强度成长过程的关系,建立基于等效龄期概念并考虑温度效应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2)利用工业CT扫描仪分别对在概化的温度历程环境下养护和标准环境养护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扫描,根据CT扫描图像结果,进行混凝土试样的三维重构以及孔隙空间分布、特征的统计,分析环境温度对混凝土成长过程中的微结构影响及其演化过程,揭示温度-内部微结构-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混凝土在复杂的赋存环境温度下的强度演化机理。(3)基于计算机图形学原理并应用MatchID软件对混凝土试件的CT扫描切片图像进行处理,可以较准确地得到混凝土试件在加载压缩试验过程中的位移场与应变场,为探究混凝土内部变形过程探索了一条途径;根据该方法得到的混凝土试样全域位移云图和应变云图,深入分析了轴向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部结构受力、变形、破坏的演化过程,进而剖析了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4)开展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在试件内部布设多个温度传感器,测试水化过程中试样的内部温度分布及变化过程,以期分析温度的空间梯度与水化程度的关系,并推导了基于水化度概念的混凝土水化热模型;根据测点的实测温度,利用BP方法反演了混凝土材料的热学参数,最后运用有限元软件实现了混凝土内部温度场的精细模拟和验证。(5)以混凝土试件的CT图像为基础,重点考虑骨料、水泥砂浆、界面过渡区和孔隙等微结构,利用三维重构技术建立了相应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进行混凝土温度场和单轴压缩过程的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相比较,验证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为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混凝土材料热、力学性能提供了借鉴的思路和途径。
魏锐[2](2018)在《输电塔扩底抗拔桩破坏模式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扩底桩抗拔基础因其抗拔承载力大、性价比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领域包括高层建筑、架空输电线路、海上石油钻探平台、地下建筑、桥梁工程等。但在特高压输电线路扩底桩抗拔基础设计中,无法确定扩底桩的破坏模式及其随土质条件的界限范围,让设计人员无所适从,因此需在理论方面深入研究。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扩底桩在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的破坏模式及其界限范围。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桩土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扩底桩在上拔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扩底抗拔桩的破坏模式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分析,发现了粘性土条件下扩底抗拔桩的破坏模式除短桩(第一种)破坏模式和长桩破坏模式之外的短桩第二种破坏模式,并确定了不同土质条件下扩底抗拔桩破坏模式的相应的界限范围。推导了扩底抗拔桩短桩第二种破坏模式下的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邢利英[3](2017)在《基于确定性算法识别对流—扩散方程的参数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几年地下水源污染事件以及河流污染突发事件频频发生。针对这两类水污染事件,如何快速有效地确定污染源,掌握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是当务之急。然而,如何根据地下水源污染与河流污染事件建立水质模型;如何确定地下水污染的初值,即初值重构问题;如何确定地下水污染源的位置、强度、时间历程,即源项识别问题,以及含水层的渗流速度及弥散系数,即参数估计问题;如何确定河流污染的模型参数,即参数估计问题,是模拟污染物时空分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地下水和河流中污染物迁移输运模型为研究对象,设计了Landweber迭代、PRP共轭梯度和变步长梯度正则化三种确定性算法,系统地研究了一维的和二维的、整数阶的和分数阶的污染物迁移输运的初值重构、源项识别以及参数识别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1)设计了一种新的迭代算法—Landweber迭代重构一维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输运的初值反问题,并应用纯扩散和对流—扩散实例检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分析了正则化参数、初始值及测量误差对重构结果的影响。对流—扩散实例初值重构的数值结果表明:正则化参数取为1.9,大约迭代50余次,所提算法即反演出了精度较高的初值,较为接近真值,从而证明了Landweber迭代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一维地下水污染初值反问题的方法。(2)提出了PRP共轭梯度算法识别一维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输运的污染源项反问题。应用淄博地区地下水硫酸根入渗强度反演实例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并研究了初始值和测量误差对污染源项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值选择合理时,所提算法能快速有效地反演出精度较高的硫酸根平均入渗强度,从而证明了应用PRP共轭梯度算法求解一维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输运的污染源项是有效的。为了消除PRP共轭梯度算法对初始值的依赖,本论文设计了一种新的混合算法HM,该算法耦合了遗传算法和PRP共轭梯度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强、反演精度高的特点。通过淄博地区地下水中硫酸根平均入渗强度的反演结果得出:混合算法对于求解污染源项反问题是稳定有效的。(3)引入了梯度正则化算法求解一维河流污染物迁移输运的参数识别反问题,并以常系数河流模型、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的变系数河流模型的多项模型参数识别为例,检验上述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快速有效地解决一维河流对流—扩散方程多项模型参数的联合重构问题。针对非均匀介质中的non-Fickian扩散现象,本论文建立了一维空间分数阶对流—扩散方程,设计了变步长梯度正则化算法联合重构分数阶对流—扩散方程的多项模型参数。此外研究了分数微分阶数、正则化参数、测量误差及初始值对模型参数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正则化参数取为1e-4、分数微分阶数趋于2.0时,所提算法能有效地重构出分数阶对流—扩散方程多项模型参数。(4)为了拓展环境水力学反问题的研究范围,本论文提出了应用变步长梯度正则化算法识别污染物二维迁移输运的源项和模型参数反问题。针对污染物二维迁移输运的源项识别反问题,当正则化参数取为1e-7<μ<1e-4时,所提算法反演的数值结果精度较高、反演速度较快,并且初始值和测量误差对数值结果影响较小;对于污染物二维迁移输运的弥散系数xD和Dy的联合重构问题,所提算法也展示出了较好的数值表现。在上述源项和参数识别反问题的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应用变步长梯度正则化算法联合识别了污染物二维迁移输运的混合反问题(包括源项和弥散系数),并应用实例检验算法的有效性。此外,探讨了初始值与测量误差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变步长梯度正则化算法不但能较快较好地识别出源项和弥散系数,而且表现出了初始值的不敏感性和较高的稳定性。总而言之,本论文设计的三种确定性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一维的和二维的、整数阶的和分数阶的污染物迁移输运的初值、源项及参数识别反问题,既为识别和控制地下水污染和河流污染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又丰富了环境水力学反问题的求解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邢利英,张国珍[4](2017)在《基于变步长梯度正则化算法识别分数阶地下水污染模型参数》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一维的地下水污染迁移过程中的非"菲克"扩散现象,建立分数阶对流-扩散偏微分方程.对于其参数识别的问题,采用隐式差分格式离散控制方程,设计变步长的梯度正则化算法重构地下水污染迁移模型参数.数值结果表明:变步长的梯度正则化算法能快速有效地识别地下水污染迁移模型参数;当正则化参数取0.000 1和分数微分阶数趋于2.0时,该算法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徐鹤龙[5](2013)在《基于正则化方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确的有限元模型是进行工程结构分析的前提。实际的工程结构往往由于模型简化、施工误差、环境因素等原因影响导致最初的设计模型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利用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使用实验测得的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有限元模型修正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依据试验加载方式和已知响应信息类型的不同,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分为基于动力信息(如频率、振型等信息)和基于静力信息(位移、应变以及曲率等信息)的方法;依据修正对象的不同,有限元模型修正通常可以分为矩阵型方法和设计参数型方法;依据求解算法和所选参数的不同,模型修正又分为直接法和迭代法。本文采取参数型修正法,对结构性能准确评估非常重要的参数弹性模量进行修正,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基于改进梯度正则化方法和应变测试信息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2)提出基于改进梯度正则化方法和多工况应变测试信息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3)提出基于改进梯度正则化方法和动力测试信息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4)运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以上方法的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以上方法进行数值验证。(5)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和结构工程实例探究,得出如下结论:1)本文所采用的基于应变信息和频率信息的梯度正则化-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是可行的。2)梯度正则化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求解精度高,求解稳定的特点。3)依据采用的响应信息以及以往工程经验理论而言,采用静力学应变、位移等信息具有更为稳定的模型修正效果,而在动力频率中抗干扰性会稍微减弱,建议在采用频率时尽量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
李东磊[6](2011)在《严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模拟及控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严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前期因水化内部升温迅速,加之恶劣的气候条件、露天的环境和自身不良的导热性能,在混凝土表面常出现裂缝。研究当地气候条件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变化规律,并采取合理的温控措施成为预防温度裂缝的重要手段。而传统的热参数获取方法,在准确性、时间积累特性等方面已不能满足需要,而智能算法的出现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以我国东北地区高速铁路桥墩为研究对象,结合严寒地区气候条件,通过试验墩的温度监测、试验室试验和现场温控措施的评价,同时对所得试验数据进行反分析,得到与工程实际相近的热学参数,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不同工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了有效的温控防裂施工措施。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温度监测得到了东北地区环境温度变化经验式,为研究该地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变化提供了参考,丰富了既有研究资料。(2)建立了东北地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热学参数反分析模型,将蚁群算法应用于实际工程,并获得了很好的识别结果,为蚁群算法在土木工程上的应用开拓了新的平台,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3)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分布以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提出了有效的温控措施,为保证高速铁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提供了理论支持。
杨婷婷[7](2010)在《基于遗传算法的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反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在坝工界的广泛应用,其开裂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进行温度、应力场仿真计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温度场仿真计算又是首要之举。然而,目前,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仿真计算采用的混凝土热学参数大多是由经验公式和试验得到的,试验不仅成本较高,且由于试验条件与实际施工环境存在较大差别,所得参数不能完全反映材料的真实热学性能,导致仿真计算的温度值和实测值有一定的偏差。因此,进行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反分析,以获取可靠的热学参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工程建设意义。本文对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反分析做了一些研究:根据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反分析自身的特点,建立温度场反分析模型,确定反演的热学参数;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思想,编制优化程序,依托某一重力坝体型优化设计实例,验证遗传算法优化程序的可靠性和优越性;成功地将此优化程序与原有RCTS程序相结合,开发三维有限元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反分析模块;进行模块前处理可视化界面设计,使得热学参数反演直观、简便、可操作性强。此外,本文结合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依据现场采集的坝体温度资料,对碾压混凝土热学参数进行反演,利用反演结果进行温度场反馈计算。通过测点温度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可知,反演的碾压混凝土热学参数能够反映碾压混凝土真实的热学性能,验证了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并将此反馈计算结果与可变容差法反演结果计算的温度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反演的热学参数计算的温度值与实测值吻合度更高,凸显了遗传算法优越的全局寻优能力。因此,在此基础上计算的温度应力场也能够反映坝体真实应力情况,进而可以有效指导温控措施的实施,预测今后的变化趋势。
韩刚[8](2009)在《大型隧洞衬砌混凝土施工期及运行期温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隧洞衬砌混凝土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及围岩的强约束作用,温度应力的影响显着,是引起衬砌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温度裂缝,尤其是贯穿裂缝对结构的危害较大。国内外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温控研究比较重视,理论也日趋成熟。但对地下工程混凝土衬砌的温控研究却比较少,重视程度也不够,目前规范中仅作了一般的规定,没有具体要求明确的温控措施或方法,而实际工程中却发现地下工程混凝土衬砌温度裂缝的例子并不少见。因此,有必要对地下工程混凝土衬砌的温控防裂技术进行详细而深入地研究。本文为探明地下衬砌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研究进一步采取综合温控措施防裂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不同混凝土浇筑温度、冷却水管等情况下,隧洞衬砌截面内的温度场,以及考虑徐变的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泄洪洞衬砌施工期和运行期温度场、温度应力场进行了三维仿真计算。仿真结果给出了温度场、温度应力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得出施工期开浇后第二天达到最大温度,第三天即开始出现较大拉应力值,其极值出现在中后期。在混凝土浇筑时应降低浇筑温度,加冷却水管,在浇筑后的10-28d温降期间要对表面进行合理养护等温控措施,严格各项施工规范。而运行期在施工期合格的基础上,温度场、应力场基本都达到规范要求。
康飞[9](2009)在《大坝安全监测与损伤识别的新型计算智能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兴建了大批的重大土木工程项目,这些重大工程项目的使用期较长,影响力较大,一旦失事,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为了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完整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已经建成的许多重大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急需采用有效的手段检测和评定其安全状况、修复和控制损伤。许多新建的大型结构和基础设施,如大坝、桥梁、海洋平台等,增设了长期的安全/健康监测系统,以监测结构的服役安全状况,并为研究结构服役期间的损伤演化规律提供有效的、直接的方法。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与传感的一个基本假设是这些系统不是直接测量结构异常,而是测量系统在它的运作或环境载荷下的响应,或者是对嵌入传感系统中作动器输入的响应。传感器的读数或多或少的与结构异常的存在及其位置相关。数据处理程序对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来说是必须的,它们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转化为结构状况的信息。计算智能是大坝等结构安全监测建立预报模型和进行反演分析的有力工具,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计算智能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将几种新型的计算智能方法引入大坝等结构的安全监测预报建模与反演分析领域,开展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差分进化算法、微粒群优化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是几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型智能优化方法,和传统的遗传算法相比具有实现简单、收敛性能好等优点。差分进化算法和微粒群优化算法在处理多维优化问题时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将他们用于损伤识别问题,并将几种人工免疫特性引入微粒群算法,提出了一种结构损伤识别的免疫加强微粒群算法。对人工蜂群算法进行了改进,针对其由搜索模式的单一性导致的参数较少时的“趋同”问题,将单纯形算子引入算法中,提出一种混合单纯形人工蜂群算法,改进算法不仅收敛速度明显加快,且由于搜索方式的增多,也很少陷入停滞现象。静动态反演分析算例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高效的优化反演方法,为大坝参数的识别,进而进行结构响应预报建模与损伤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径向基网络与BP网络相比,不仅具有生物学基础和数学基础,而且结构简单,学习速度快,隐节点具有局部特性,逼近能力更强。提出了一种处理复杂反演分析问题的蚁群聚类径向基网络模型。该模型避免了智能优化反演方法需要循环迭代,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以及传统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时间长、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反演精度不高的问题。它可以直接用于三维土石坝双屈服面模型参数反演这样计算量巨大的大型非线性多参数反演问题。采用蚁群聚类选择径向基函数中心,克服了传统K-means聚类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对初始聚类中心依赖强的缺点,能够获得更合理的聚类中心,得到满意的径向基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是数据挖掘中的一项新技术,是借助于最优化方法解决机器学习问题的新工具。模型参数选择是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建模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模型参数选择,分别是:基于网格平行搜索的交互验证法、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将所建立的模型用于金竹山电厂贮灰坝渗流测压管预测,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是一种高效的系统建模方法。优化的传感器网络结构可以最小化所需要的传感器数量,节约投资,同时能够提高精度并提供一个鲁棒性的系统。在研究大坝安全监测中静动态传感器优化配置模型和准则的基础上,将单亲遗传算法用于求解该问题。传统遗传算法在求解组合优化问题时,交叉操作可能产生不可行解,需要借助一些复杂的操作算子,不仅效率不高且缺乏理论基础;单亲遗传算法遗传操作在一条染色体上进行,避免了该问题。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亲遗传算法的性能,提出了两种改进算法,即自适应模拟退火单亲遗传算法和病毒协同进化单亲遗传算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马成成[10](2008)在《某水闸工程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影响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包括混凝土温差、自生体积收缩变形、线膨胀系数、弹性模量、混凝土徐变度、基础对混凝土或老混凝土对新混凝土的变形约束、浇筑块长度和厚度、极限拉伸值、表面放热性能、养护措施和结构分缝分块情况以及施工分层情况等,而且这些因素都与时间有关。混凝土裂缝不是单纯的结构问题,而是由结构设计、材料的热学和力学性能、施工方法与工艺以及各种施工防裂措施等综合性问题。本文在深入系统学习并总结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刘家道口水闸工程为依托,对其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并对混凝土热学参数的反演计算分析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刘家道口水闸枢纽工程汛前施工的12种工况(包括寒潮、昼夜温差、冷却水管布置,冷却水管的通水时间,保温材料的不同厚度与保温时间)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分析,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汛前施工方案,以满足温控防裂要求;对施工现场温度观测资料进行反演计算分析,确定混凝土材料的热学参数和计算边界特性参数,包括施工模板物盖条件下的混凝土表面热交换系数的大小等,在此基础上对汛后秋季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和温控措施进行了系统的计算研究,提出了汛后秋季施工的温控措施,为该工程温控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和刘家道口水闸现场施工防裂效果表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进行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仿真计算分析和施工期间动态跟踪检测和反演计算研究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它能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测温度反演计算出混凝土的热学参数,动态优化后续施工的温控方案;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施工中裂缝出现的真正原因,从而动态优化后续施工中的温控措施,避免裂缝出现;汛前施工和汛后秋季节施工的不同工况计算分析表明,最有效的施工防裂措施是混凝土内部的水管冷却措施,也是经济易行且比较可靠的工程措施,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中的梯度正则化法单参数反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中的梯度正则化法单参数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1)温度对混凝土热学力学特性影响的宏细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进展及趋势 |
1.2.1 温度环境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现状、进展 |
1.2.2 温度环境对混凝土热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现状 |
1.2.3 细观结构到宏观性能演化机制的揭示 |
1.2.4 混凝土内部热传导的研究进展 |
1.2.5 当前研究中的不足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温度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案 |
2.2.1 原材料和配合比 |
2.2.2 养护条件 |
2.2.3 试件制备 |
2.2.4 主要试验设备 |
2.2.5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2.3 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析 |
2.3.1 养护温度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2.3.2 早期养护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2.3.3 水灰比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2.4 考虑环境温度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 |
2.4.1 成熟度法原理 |
2.4.2 常用的几种强度预测模型 |
2.4.3 考虑温度效应预测模型的建立 |
2.4.4 预测模型的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CT图像的混凝土细观结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混凝土内部细观结构分析原理及方法 |
3.2.1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 |
3.2.2 压汞测孔法(MIP) |
3.2.3 核磁共振法 |
3.2.4 CT扫描法 |
3.3 混凝土细观结构形成机制及其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骨料 |
3.3.2 水泥浆体 |
3.3.3 界面过渡区 |
3.4 基于CT扫描技术的混凝土细观结构分析 |
3.4.1 混凝土试件CT图像重建 |
3.4.2 孔隙的空间分布及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CT扫描的MatchID算法的内部应力应变分析 |
4.1 引言 |
4.2 混凝土应力-应变试验 |
4.3 不同加载条件下混凝土细观结构的演化 |
4.4 基于CT扫描的MatchID变形算法 |
4.4.1 基于CT图像的非接触式变形测量 |
4.4.2 位移计算基本原理 |
4.4.3 应变计算基本原理 |
4.5 混凝土内部变形分析 |
4.5.1 位移场计算分析 |
4.5.2 应变场计算分析 |
4.6 混凝土细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 |
4.6.1 混凝土变形原理分析 |
4.6.2 宏观变形与内部变形比较 |
4.6.3 基于CT图像灰度值分析混凝土变形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温度影响的混凝土热学特性 |
5.1 引言 |
5.2 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 |
5.2.1 原材料 |
5.2.2 试验方案 |
5.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非稳定温度场计算原理 |
5.3.1 热传导方程 |
5.3.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5.3.3 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绝热温升 |
5.4 考虑环境温度影响的热学模型 |
5.4.1 混凝土水化度 |
5.4.2 导热系数取值 |
5.4.3 比热取值 |
5.5 混凝土的温度场反分析 |
5.5.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5.5.2 反演方法 |
5.5.3 反演方案 |
5.5.4 算例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3D重建模型的混凝土热学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
6.1 引言 |
6.2 基于CT图像的三维细观模型重建 |
6.2.1 三维模型重建方法 |
6.2.2 MIMICS软件构建混凝土三维模型 |
6.3 混凝土温度场计算 |
6.3.1 非稳态温度场有限元算法 |
6.3.2 温度场计算参数 |
6.3.3 混凝土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6.4 混凝土力学性能细观数值模拟 |
6.4.1 屈服准则 |
6.4.2 单元选取与参数设置 |
6.4.3 加荷和求解 |
6.4.4 混凝土内部变形数值模拟结果 |
6.4.5 混凝土数值模拟结果与MatchID分析结果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2)输电塔扩底抗拔桩破坏模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试验研究 |
1.2.2 理论研究 |
1.2.3 数值模拟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扩底桩抗拔承载机理与计算方法 |
2.1 扩底桩的抗拔承载机理 |
2.2 扩底抗拔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
2.2.1 基本计算公式 |
2.2.2 我国《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的计算公式 |
2.2.3 摩擦圆柱法 |
2.2.4 圆柱面剪切法 |
2.2.5 工程兵学院公式 |
2.2.6 土重法 |
2.2.7 Balla法 |
2.2.8 Meyerhof-Adams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扩底抗拔桩破坏模式的有限元分析 |
3.1 前言 |
3.2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简介 |
3.3 ABAQUS中接触非线性问题求解方法 |
3.4 土体塑性本构关系 |
3.4.1 Mohr-Coulomb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 |
3.5 扩底桩上拔的有限元模拟 |
3.5.1 基本假设与边界条件 |
3.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5.3 初始地应力平衡 |
3.5.4 扩底抗拔桩上拔行为的模拟 |
3.5.5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3.5.6 极限承载力的判断标准 |
3.5.7 破坏模式的判断依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破坏模式和国内外规范的对比 |
4.1 扩底桩破坏模式的概述 |
4.2 短桩第二种破坏模式的理论对比分析与试验验证 |
4.2.1 短桩第二种破坏模式的理论对比分析 |
4.2.2 短桩第二种破坏模式的试验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扩底抗拔桩破坏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前言 |
5.2 扩底抗拔桩破坏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粘聚力c对破坏模式的影响 |
5.2.2 内摩擦角φ对破坏模式的影响 |
5.2.3 扩底直径D对破坏模式的影响 |
5.3 基于变量L/D的扩底抗拔桩破坏模式的界限范围分析 |
5.3.1 D=4m,d=2m时的破坏模式界限范围 |
5.3.2 D=2m,d=1m时的破坏模式界限范围 |
5.3.3 D=2.8m,d=1.4m时的破坏模式界限范围 |
5.3.4 扩底直径D对L/D界限值的影响分析 |
5.4 基于变量L/D的扩底抗拔桩破坏模式的界限范围的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破坏模式界限范围与国内外规范的对比 |
6.1 破坏模式界限范围简介 |
6.2 与美国规范的对比 |
6.3 与我国现行规范的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短桩第二种破坏模式的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 |
7.1 土体滑动面应力状态方程 |
7.2 土体滑动面方程 |
7.3 扩底桩限抗拔承载力计算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确定性算法识别对流—扩散方程的参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环境水力学对流—扩散方程及数值求解 |
2.1 环境水力学对流—扩散方程 |
2.1.1 环境水力学对流—扩散方程的建立 |
2.1.2 河流污染对流—扩散方程 |
2.1.3 地下水污染对流—扩散方程 |
2.1.4 环境水力学对流—扩散方程的分类 |
2.2 环境水力学对流—扩散方程的数值解法 |
2.2.1 有限差分法(FDM) |
2.2.2 有限元法(FEM) |
2.2.3 有限体积法(FVM) |
2.2.4 无网格法(MM) |
2.3 环境水力学一维对流—扩散方程的有限差分法 |
2.3.1 显式差分格式 |
2.3.2 隐式差分格式 |
2.3.3 Crank-Nicolson差分格式 |
2.3.4 三种差分格式的稳定性 |
2.4 验证 |
2.4.1 纯扩散方程的数值解 |
2.4.2 对流—扩散方程的数值解 |
2.5 环境水力学污染物二维迁移输运方程的有限差分法 |
2.5.1 ADI交替方向隐格式离散二维对流—扩散方程 |
2.5.2 ADI交替方向隐格式的稳定性 |
2.6 二维对流—扩散方程的正问题 |
2.6.1 案例1 |
2.6.2 案例2 |
2.7 本章小结 |
3 Landweber迭代重构一维地下水对流—扩散方程的污染初值 |
3.1 初值重构问题 |
3.2 Landweber迭代算法 |
3.3 Landweber迭代算法的步骤 |
3.4 Landweber迭代重构对流—扩散方程的初值 |
3.4.1 纯扩散实例 |
3.4.2 对流—扩散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4 PRP共轭梯度算法识别—维地下水对流—扩散方程的污染源项 |
4.1 源项识别问题 |
4.2 共轭梯度算法(CGM) |
4.3 经典共轭梯度算法的迭代步骤 |
4.4 PRP共轭梯度算法(PRP-CGM) |
4.5 实例应用 |
4.5.1 算例1 |
4.5.2 算例2 |
4.5.3 淄博地区硫酸根污染源入渗强度反演实例 |
4.6 混合算法(Hybrid Method) |
4.6.1 混合算法基本思想 |
4.6.2 混合算法的步骤 |
4.6.3 实例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5 梯度正则化算法联合识别一维河流对流—扩散方程的多项模型参数 |
5.1 河流污染水质模型及参数识别反问题 |
5.2 梯度正则化算法(GRM) |
5.3 梯度正则化算法的迭代步骤 |
5.4 梯度正则化算法联合重构河流污染迁移输运方程的多项模型参数 |
5.4.1 常系数河流模型多项参数识别 |
5.4.2 线性相关变系数河流模型的参数识别 |
5.4.3 线性无关变系数河流模型的参数识别 |
5.5 变步长GRM联合重构一维空间分数阶对流—扩散方程多项模型参数 |
5.5.1 空间分数阶微分方程 |
5.5.2 空间分数阶微分方程的反问题 |
5.5.3 空间分数阶对流—扩散方程及离散 |
5.5.4 多项模型参数的识别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三种确定性算法识别污染源项的比较 |
6.1 Landweber迭代算法重构一维地下水污染模型的污染源项 |
6.2 梯度正则化算法GRM重构一维地下水污染模型的污染源项 |
6.3 三种确定性算法反演污染源项的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变步长梯度正则化算法识别污染物二维迁移输运的反问题 |
7.1 污染物二维迁移输运过程概述 |
7.1.1 污染物二维迁移输运正问题 |
7.1.2 污染物二维迁移输运反问题 |
7.2 变步长梯度正则化算法识别污染物二维迁移输运的源项反问题 |
7.2.1 算例1 |
7.2.2 算例2 |
7.3 变步长梯度正则化算法识别污染物二维迁移输运的多项模型参数 |
7.3.1 二维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输运方程弥散系数的识别 |
7.3.2 二维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输运方程多项模型参数联合识别 |
7.3.3 二维河流污染物迁移输运方程多项模型参数的联合识别 |
7.4 变步长梯度正则化算法识别污染物二维迁移输运的混合反问题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变步长梯度正则化算法识别分数阶地下水污染模型参数(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数阶对流扩散控制方程 |
2 隐式差分格式离散控制方程 |
3 变步长梯度正则化算法 |
4 数值结果 |
4.1 正则化参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
4.2 初值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
4.3 分数微分阶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
4.4 测量误差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
5 结论 |
(5)基于正则化方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构思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模型修正的反问题性质及梯度正则化法求解 |
2.1 反问题概述 |
2.2 模型修正的反问题性质 |
2.3 反问题求解 |
2.4 算子反问题的数学模型描述及梯度正则化介绍[ |
第三章 基于应变测试的梯度正则化法有限元模型修正 |
3.1 引言 |
3.2 基于应变测值的模型修正问题算子模型 |
3.2.1 问题的数学求解模型 |
3.2.2 目标函数的建立 |
3.2.3 基于改进梯度正则化方法的应变弹性参数修正 |
3.3 数值求解过程 |
3.4 数值模拟 |
3.4.1 初值弹性模量识别结果 |
3.4.2 数值稳定性的验证 |
3.4.3 附加应变的选取 |
第四章 基于多工况应变测试的梯度正则化有限元模型修正法 |
4.1 工况一:单一受力 |
4.1.1 初值选取进行弹性模量识别 |
4.1.2 数值稳定性的验证 |
4.1.3 附加应变的选取 |
4.1.4 小结 |
4.2 工况二 |
4.2.1 不同初值选取情况下的弹性模量识别 |
4.2.2 数值稳定性的验证 |
4.2.3 附加应变的选取 |
4.3 工况三 |
4.3.1 初值选取进行弹性模量识别 |
4.3.2 数值稳定性的验证 |
4.3.3 附加应变的选取 |
4.4 总结 |
第五章 基于动力响应信息的梯度正则化有限元模型修正 |
5.1 动力学求解问题的提出 |
5.2 基于频率测值的模型修正问题算子模型 |
5.2.1 目标函数的建立 |
5.2.2 基于改进梯度正则化方法和频率测值得弹性参数修正 |
5.3 数值求解过程 |
5.4 数值模拟 |
5.4.1 桁架结构数值模拟 |
5.4.2 简单刚架 |
5.5 结语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的总结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严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模拟及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特点 |
1.2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研究进展 |
1.3 混凝土温度场反分析研究进展 |
1.4 大体积混凝土仿真模拟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监测及施工方案 |
2.1 工程概况 |
2.1.1 混凝土配合比及拌合物性能 |
2.1.2 混凝土温度变化控制 |
2.2 测试目的和技术路线 |
2.3 监测方案 |
2.3.1 测试仪器 |
2.3.2 测点布置 |
2.4 数据分析 |
2.5 其他相关试验 |
2.5.1 力学性能实验 |
2.5.2 绝热温升试验 |
2.5.3 模板技术评价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3 大体积混凝土热学参数反分析理论 |
3.1 逆法 |
3.2 正法 |
3.2.1 正分析模型和目标函数 |
3.2.2 实现方法 |
3.3 仿生智能及其进化反分析法 |
3.4 基于蚁群算法的热学参数反分析 |
3.4.1 蚁群算法理论基础 |
3.4.2 蚁群算法模型选择 |
3.4.3 蚁群算法实现思路 |
3.4.4 稳态温度场算例 |
3.4.5 瞬态温度场算例 |
3.5 本章小结 |
4 施工期温度控制模拟研究 |
4.1 试验墩温度场模拟 |
4.2 实体墩温度场模拟 |
4.3 温控措施仿真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5 单线箱形梁温度场模拟研究 |
5.1 算例概况 |
5.2 基本资料 |
5.3 数值模拟 |
5.4 计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遗传算法的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 |
1.1.1 碾压混凝土筑坝的优点 |
1.1.2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控制问题 |
1.2.1 温控问题的提出 |
1.2.2 碾压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研究方法 |
1.2.3 碾压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研究现状 |
1.3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反分析 |
1.3.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3.2 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温度场和温度徐变应力场三维有限元计算原理 |
2.1 热传导基本理论 |
2.1.1 热传导方程 |
2.1.2 温度场的几个基本概念 |
2.1.3 热传导问题的定解条件 |
2.2 三维有限元基本理论 |
2.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的有限单元法 |
2.3.1 大体积混凝土稳定温度场有限元计算公式 |
2.3.2 大体积混凝土非稳定温度场有限元计算公式 |
2.4 大体积混凝土应力场的有限单元法 |
2.4.1 混凝土的变形 |
2.4.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的有限元隐式解法 |
3 反分析基本原理与方法 |
3.1 反分析基本理论 |
3.1.1 系统辨识与参数辨识 |
3.1.2 参数辨识的若干要素 |
3.2 反问题的特点 |
3.3 温度场反分析的方法 |
3.4 遗传算法 |
3.4.1 遗传算法简介 |
3.4.2 遗传算法的特点 |
3.4.3 遗传算法的基本实现技术 |
4 模型建立及程序编制 |
4.1 概述 |
4.2 温度场反分析模型的建立 |
4.2.1 温度场反问题的描述 |
4.2.2 反演参数 |
4.2.3 目标函数 |
4.3 程序结构 |
4.3.1 前处理系统 |
4.3.2 优化系统 |
5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反分析工程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基本资料 |
5.2.1 坝址气温、水温及坝面热辐射温升 |
5.2.2 主坝混凝土与基岩热力学参数 |
5.2.3 施工进度及蓄水过程 |
5.3 温度场反分析 |
5.3.1 温度场仿真计算模型 |
5.3.2 温度数据采集 |
5.3.3 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反分析 |
5.4 温度场反馈分析 |
6 总结与建议 |
6.1 总结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大型隧洞衬砌混凝土施工期及运行期温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隧洞混凝土衬砌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
1.2 衬砌混凝土的温度场计算 |
1.2.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的计算方法 |
1.2.2 隧洞衬砌混凝土温控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2 温度场和温度徐变应力场三维有限元计算原理 |
2.1 热传导基本理论 |
2.1.1 热传导方程 |
2.1.2 导热问题的定解条件 |
2.2 三维有限元基本理论 |
2.3 稳定温度场三维有限元计算公式 |
2.4 非稳定温度场有限元计算公式 |
2.5 温度应力有限元计算公式 |
2.5.1 由变温引起的等效结点荷载计算 |
2.5.2 弹性体变温应力的有限元计算 |
2.6 混凝土徐变应力分析 |
2.6.1 混凝土的变形 |
2.6.2 混凝土的徐变变形 |
2.6.3 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分析的有限单元法 |
2.7 小结 |
3 ANSYS在混凝土温控计算中的应用 |
3.1 ANSYS软件简介 |
3.1.1 ANSYS的基本分析过程 |
3.1.2 ANSYS的二次开发技术 |
3.1.3 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
3.2 混凝土温度场的计算 |
3.2.1 ANSYS热分析模块计算原理与工程参数的统一 |
3.2.2 混凝土温度场计算算例 |
3.3 小结 |
4 基本工况下隧洞衬砌混凝土施工期温度与温度应力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计算模型 |
4.3 基本资料和参数 |
4.3.1 C_(50)混凝土徐变度 |
4.3.2 初始条件 |
4.3.3 边界条件 |
4.4 施工过程 |
4.5 衬砌混凝土施工期温度与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
4.5.1 衬砌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分析 |
4.5.2 衬砌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应力场分析 |
4.6 小结 |
4.6.1 温度与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4.6.2 温度与应力随空间的变化规律 |
4.6.3 裂缝形成原因及发展规律 |
5 泄洪洞衬砌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 |
5.1 降低浇筑温度情况的温度与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
5.1.1 温度场分析 |
5.1.2 温度应力场分析 |
5.2 加冷却水管情况的温度与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
5.2.1 温度场分析 |
5.2.2 温度应力场分析 |
5.3 综合温控措施情况的温度与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
5.3.1 温度场分析 |
5.3.2 温度应力场分析 |
5.4 小结与建议 |
6 隧洞衬砌混凝土运行期温度与温度应力场仿真分析 |
6.1 温度场分析 |
6.2 温度应力场分析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1.1 对隧洞衬砌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的认识 |
7.1.1 温控措施的研究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9)大坝安全监测与损伤识别的新型计算智能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的监控模型与反演分析方法 |
1.2.1 建立大坝与坝基安全监控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
1.2.2 水工建筑物反演分析研究进展 |
1.3 损伤识别理论和方法 |
1.3.1 基于静动力测试的结构损伤识别 |
1.3.2 计算智能在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
1.4 大坝安全监测与测试中的传感器优化配置 |
1.4.1 静态监测传感器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1.4.2 动态监测传感器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1.4.3 基于进化计算的传感器优化配置 |
1.5 计算智能及其研究进展 |
1.5.1 计算智能的历史渊源:从人工智能到计算智能 |
1.5.2 进化计算 |
1.5.3 人工神经网络 |
1.5.4 传统计算智能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差分进化与微粒群算法的大坝损伤识别 |
2.1 差分进化算法 |
2.1.1 差分进化算法简介 |
2.1.2 标准差分进化算法操作算子 |
2.1.3 差分进化算法的其他形式 |
2.1.4 差分进化算法的流程 |
2.2 微粒群算法 |
2.2.1 微粒群算法简介 |
2.2.2 基本微粒群算法 |
2.2.3 微粒群算法流程 |
2.2.4 微粒群算法的边界处理 |
2.3 基于静力测试的结构损伤识别 |
2.3.1 损伤参数化 |
2.3.2 基于静力位移的损伤识别目标函数 |
2.3.3 基于静力位移与自振频率的损伤识别目标函数 |
2.4 基于振动模态的结构损伤识别 |
2.4.1 基于自振频率和振型变化的损伤识别目标函数 |
2.4.2 基于模态柔度变化的损伤识别目标函数 |
2.4.3 基于均布载荷表面的损伤识别目标函数 |
2.4.4 基于模态相关性的损伤识别目标函数 |
2.4.5 不同损伤识别目标函数敏感性的评价标准 |
2.5 结构损伤识别的免疫加强微粒群算法 |
2.5.1 人工免疫系统 |
2.5.2 免疫加强微粒群算法 |
2.5.3 算法验证 |
2.6 损伤识别算例分析 |
2.6.1 基于静力测试和自振频率的损伤识别算例 |
2.6.2 基于自振频率与模态振型的损伤识别算例 |
2.6.3 混凝土坝损伤识别算例 |
2.7 本章小结 |
3 混凝土坝参数反演的人工蜂群算法 |
3.1 人工蜂群算法 |
3.1.1 真实蜜蜂的行为 |
3.1.2 人工蜂群算法 |
3.2 引入单纯形算子的人工蜂群算法 |
3.2.1 Nelder-Mead单纯形搜索法 |
3.2.2 混合单纯形人工蜂群算法 |
3.3 混凝土坝材料参数反演分析理论 |
3.3.1 基于大坝位移观测数据的反演分析 |
3.3.2 基于模态观测的大坝动力参数反演 |
3.4 算例验证与分析 |
3.4.1 基于HSABCA的混凝土坝静力参数反演 |
3.4.2 基于HSABCA的混凝土坝动态参数反演 |
3.5 本章小结 |
4 土石坝参数反演的蚁群聚类RBF网络模型 |
4.1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4.1.1 RBF网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4.1.2 RBF网络的生物学基础 |
4.1.3 RBF网络的数学基础 |
4.1.4 RBF网络与多层感知器的比较 |
4.2 RBF网的学习算法 |
4.2.1 聚类方法 |
4.2.2 随机梯度方法 |
4.2.3 RBF网络训练的其他方法 |
4.3 蚁群优化算法 |
4.3.1 蚂蚁的觅食行为及其优化过程 |
4.3.2 求解旅行商问题的基本ACO算法 |
4.3.3 对AS算法的改进 |
4.4 基于蚁群聚类的RBF网络模型 |
4.4.1 蚁群聚类算法 |
4.4.2 蚁群聚类RBF网络 |
4.5 堆石坝双屈服面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 |
4.5.1 堆石坝静力计算的南水模型 |
4.5.2 灵敏度分析的Morris法 |
4.5.3 堆石坝双屈服面参数灵敏度分析算例 |
4.6 基于蚁群聚类RBF网络的堆石料参数反演 |
4.7 算例验证与分析 |
4.7.1 计算模型与参数 |
4.7.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大坝安全监测预测建模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
5.1 支持向量机数学模型 |
5.1.1 经验风险最小化与泛化能力 |
5.1.2 统计学习理论 |
5.1.3 支持向量分类机 |
5.1.4 ε-支持向量回归机 |
5.1.5 v-支持向量回归机 |
5.2 SVR参数选择 |
5.2.1 基于网格平行搜索的交互验证法 |
5.2.2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模型参数选择方法 |
5.3 SVR在贮灰坝渗流监测中的应用 |
5.3.1 贮灰坝渗流监测的背景和意义 |
5.3.2 金竹山电厂贮灰坝概况 |
5.3.3 渗流预测浸润线预测ε-SVR模型的建立 |
5.3.4 浸润线预测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单亲遗传算法的传感器优化配置 |
6.1 单亲遗传算法 |
6.1.1 单亲遗传算法的编码和遗传算子 |
6.1.2 单亲遗传算法的选择方式和运行过程 |
6.1.3 单亲遗传算法与传统遗传算法的比较 |
6.1.4 基于单亲遗传算法的传感器优化配置 |
6.2 自适应模拟退火单亲遗传算法 |
6.2.1 借鉴模拟退火思想的适应度变换 |
6.2.2 重组算子操作概率的非线性自适应变换 |
6.3 病毒协同进化单亲遗传算法 |
6.3.1 生物病毒机制简介及抽象模型 |
6.3.2 病毒个体染色体编码方案及自身测度 |
6.3.3 病毒个体的进化操作算子 |
6.3.4 传感器优化配置病毒协同进化单亲遗传算法 |
6.4 大坝安全监测传感器优化配置的最大覆盖率模型 |
6.4.1 无线传感网络中的传感器优化配置问题 |
6.4.2 超声无损检测传感器优化配置问题 |
6.4.3 大坝安全监测的最大概率覆盖模型及优化 |
6.5 大坝动态测试传感器优化配置准则与方法 |
6.5.1 模态测试传感器优化配置准则 |
6.5.2 传感器优化配置算法 |
6.6 算例分析 |
6.6.1 土石坝安全监测传感器优化配置 |
6.6.2 混凝土拱坝动力测试传感器优化配置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内容的一些展望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摘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某水闸工程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温度问题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 |
1.3.1 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的研究方法 |
1.3.2 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的研究现状 |
1.4 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温控措施 |
1.5 温度场反分析方法 |
1.6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徐变应力场三维有限元计算原理 |
2.1 热传导基本理论 |
2.1.1 热传导方程 |
2.1.2 温度场的几个基本概念 |
2.1.3 热传导问题的定解条件 |
2.1.4 非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单元法隐式解法 |
2.2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的有限元迭代求解 |
2.2.1 水管冷却空间温度场 |
2.2.2 沿程水温增量的计算 |
2.2.3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的迭代求解 |
2.3 大体积混凝土应力场的有限单元法 |
2.3.1 混凝土的变形 |
2.3.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的有限元隐式解法 |
3 混凝土热学参数反演原理与方法 |
3.1 概述 |
3.2 参数辨识方法 |
3.3 遗传算法原理 |
3.4 基本遗传算法 |
3.5 加速遗传算法 |
3.6 改进加速遗传算法 |
4 工程算例计算 |
4.1 工程概况 |
4.2 基本资料 |
4.3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4.4 汛前计算与成果分析 |
4.4.1 汛前计算工况 |
4.4.2 汛前计算成果分析 |
4.4.3 汛前施工温控防裂指标和方案 |
5 反演计算分析 |
5.1 参数反演计算结果 |
5.2 反演计算结果分析 |
6 汛后计算成果与分析 |
6.1 汛后计算特征点布置 |
6.2 汛后计算工况 |
6.3 汛后计算成果分析 |
6.3.1 汛后计算成果 |
6.3.2 汛后温度计算结果分析 |
6.3.3 汛后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7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中的梯度正则化法单参数反演(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度对混凝土热学力学特性影响的宏细观研究[D]. 韩燕华. 武汉大学, 2019(06)
- [2]输电塔扩底抗拔桩破坏模式分析研究[D]. 魏锐.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8(03)
- [3]基于确定性算法识别对流—扩散方程的参数及应用研究[D]. 邢利英.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1)
- [4]基于变步长梯度正则化算法识别分数阶地下水污染模型参数[J]. 邢利英,张国珍.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7(03)
- [5]基于正则化方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D]. 徐鹤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6]严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模拟及控制措施研究[D]. 李东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4)
- [7]基于遗传算法的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反分析[D]. 杨婷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2)
- [8]大型隧洞衬砌混凝土施工期及运行期温控分析[D]. 韩刚.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9]大坝安全监测与损伤识别的新型计算智能方法[D]. 康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09(10)
- [10]某水闸工程混凝土温控措施研究[D]. 马成成. 西安理工大学,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