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续乙氧基化反应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梅娟[2](2021)在《改性蒙脱石的流变特性及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膨润土储量居世界首位,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及吸附和流变性能,被广泛用于二十多个领域一百多个部门,号称“万能粘土”。蒙脱石是膨润土的主要成分,其分散、膨胀、悬浮、增稠、触变等流变性能受到蒙脱石成因、层电荷高低、层间及端面电荷分布、层间阳离子、阴离子、分散粒径、成分及纯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各因素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给蒙脱石流变剂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带来了困难。当前国内高品质蒙脱石无机凝胶的开发及应用不成熟,产品种类单一,性能、价格及应用解决方案上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很大差距,存在高层电荷蒙脱石分散膨胀性差、人工钠基蒙脱石的悬浮稳定性比天然钠基蒙脱石差、普通钠基蒙脱石分散易成团、水化慢,以及在醇水混合体系需预活化、增稠悬浮效率低等问题,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和推广。全球高附加值领域应用的蒙脱石类流变剂产品都被美国、日本等公司垄断。本论文选取辽宁喀左、河北宣化、内蒙赤峰这三种不同层电荷类型的膨润土矿为代表,提纯制备了纯度98.0%以上的高纯蒙脱石。通过改变蒙脱石层间阳离子的种类和数量、降低层间水分子的空间位阻、调节层电荷和端面电荷,解决蒙脱石的分散、水化、膨胀、增稠、悬浮等问题。考查了不同层电荷类型的蒙脱石的流变性差异,讨论了各因素对蒙脱石流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改性方法、p H、电解质、不同阴离子、偶联剂接枝改性等对蒙脱石流变性的影响机理,并评估了在球团、乳胶漆、铸造涂料、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探讨了不同应用领域对产品的层电荷、触变指数、增稠悬浮性等性能指标的要求及蒙脱石的流变性能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这对今后开发高附加值的蒙脱石流变剂,推动蒙脱石产品的开发及应用,替代或超越国外同类产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创新点在于:(1)采用先低温煅烧再挤压钠化的新工艺,大幅提高了高层电荷蒙脱石的分散悬浮性,与传统钠化法相比,酸膨胀倍提高了1.5倍以上。(2)采用酸和铵盐预处理再水洗后钠化的方式,制备了类天然钠基蒙脱石,解决了人工钠基蒙脱石中钙镁等高价离子对分散性能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其悬浮稳定性、增稠性和膨胀性,性能优于日本高纯天然钠基蒙脱石KUNIPIA G。本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磨矿制浆钠化提纯法对辽宁、河北、内蒙三种不同层电荷类型的膨润土进行提纯,得到最佳提纯参数,并制备出符合2015版医药蒙脱石标准的三种高纯蒙脱石。通过XRD、SEM、XRF及Zeta电位测试,并计算了层电荷,结果表明,辽宁、河北、内蒙三种蒙脱石依次为低、中、高层电荷类型,层电荷越低的蒙脱石,镁含量越低,电负性越大,分散悬浮性越好。(2)讨论了阴离子对蒙脱石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相同时,硫酸根、乙酸根、硝酸根、氯离子改性的蒙脱石增稠触变性好、分散速度快。硅酸根改性的蒙脱石悬浮膨胀性好、分散速度快,但增稠触变性差,可用于制备低粘度高悬浮型样品。(3)先低温煅烧再挤压钠化可以有效提高蒙脱石的分散悬浮性能。低温热处理保持其层结构的同时脱除了蒙脱石的吸附水和层间水,使空间位阻减小。还促进了蒙脱石中的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降低了层间电荷,进一步提高了膨胀倍。尤其是对于层电荷高、颗粒堆积紧密、不易分散的内蒙钠基蒙脱石改善效果显着,酸膨胀倍从传统钠化法制备样的32 m L/g增加至80 m L/g,提高了1.5倍。(4)考查了尿素和草酸对蒙脱石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都可以提高蒙脱石的流变性能,使粘度和膨胀倍增加,滤失量降低,且尿素和草酸同时使用可以协同增效。球团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尿素改性内蒙钠基蒙脱石与常规内蒙钠基蒙脱石相比,制备的球团在抗压强度、落下强度和成品球量方面性能明显提高,添加量可从1.5%降低至1.0%,生球质量满足要求,有效节约生产成本。(5)通过先去除蒙脱石层间的高价阳离子,再水洗后钠化的方法,人工制备了类天然钠基蒙脱石。结果表明,采用酸和铵盐复合改性,可使蒙脱石中的钙含量从2.00%以上降低至0.50%以下,降低了高价离子对蒙脱石悬浮稳定性的影响,制备的类天然钠基蒙脱石的粘度和2 g膨胀倍是传统方法制备的钠基蒙脱石的2倍以上,性能优于日本高纯天然钠基蒙脱石KUNIPIA G。(6)制备了快速分散水化蒙脱石,结果表明,硫酸钠、硅酸钠和偶联剂接枝的钠基蒙脱石均为快速分散水化级别,分散和水化时间均不超过10 min。硫酸钠改性的钠基蒙脱石,触变指数7.0以上,5%粘度770 m Pa·s,可用作高触变型蒙脱石悬浮流变剂。硅酸钠改性的钠基蒙脱石触变指数5.0以下,5%粘度110 m Pa·s,悬浮性好,可用作低粘度高悬浮型蒙脱石流变剂。偶联剂接枝的钠基蒙脱石4%粘度5240 m Pa·s,触变指数5.0-7.0,可用作高粘度型蒙脱石悬浮流变剂。乳胶漆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分散水化蒙脱石能明显提高乳胶漆的悬浮性,有效避免普通钠基蒙脱石用于乳胶漆产生的后增稠问题,偶联剂接枝蒙脱石应用效果最好。(7)分析了蒙脱石的水化膨胀机理,可分为晶层膨胀和渗透膨胀。开始为内部膨胀,主要是由于层间阳离子的水化作用,蒙脱石吸附的水以水分子层的形式逐层充满,大量水分子的填充使层间结合力减弱,层间距增大,发生体积膨胀。当层间距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转变为外部膨胀,由于晶层内外离子浓度差引起渗透压差,水分子进入层间,阳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双电层,产生斥力,使层间距增加,引起膨胀。快速分散的机理也是基于双电层理论,少量电解质的加入压缩双电层,使片层间作用力减小,分散速度加快,完全分散后局部离子浓度降低,流变性能恢复。(8)将偶联剂接枝蒙脱石用作化妆品乳化剂,具备自增稠、自乳化的特点,与常规乳化剂相比,适用p H范围宽,耐电解质性能好,对温度不敏感,不需外加增稠剂,且不受HLB理论限制,配伍性好,乳化能力强,对各类油脂如矿物油、植物油、酯类、硅油等均具有较优的乳化效果,同时还兼具蒙脱石增稠、美白、修复、改善肤感等功能,适宜添加量为1-5%。(9)制备了醇水两用型改性蒙脱石,结果表明,中高层电荷蒙脱石在醇水混合体系的增稠悬浮性差。用草酸锂、氟化锂、凹凸棒、偶联剂等改性都可以增加低层电荷的辽宁锂基蒙脱石在水和醇中的增稠悬浮性。醇基铸造涂料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方案为先蒙脱石和凹凸棒7:3复配进行锂化改性再用2.00%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接枝,用量低至2.0%,24 h悬浮率95%以上,7 d悬浮率80%以上,长期储存不会产生硬沉淀,流平性好,效果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刘冠杰[3](2020)在《乙烯醚类大单体对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与性能的影响及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羧酸减水剂(PCE)是一种具有两亲属性的梳状接枝共聚物,通过吸附作用和空间位阻效应,在水泥颗粒表面起到良好的分散效果。由于其卓越的应用性能和独特的分子结构特性,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过程,是典型的自由基共聚反应过程,一般是由不饱和聚醚大单体与不饱和羧酸类小单体进行二元或多元共聚。因此,不同结构特征的大单体种类,对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共聚物时的反应条件和生成产物的性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本文中对目前市场上已广泛使用的聚醚大单体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其均为一类乙烯醇类大单体,其特征是起始剂均为一类乙烯基醇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按照起始剂的结构改进,具体提出了一类起始剂为乙烯基醚基醇化合物的聚醚大单体,并称之为乙烯醚类大单体。这两类大单体分子中的双键取代基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对其性能特性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根据设计的乙烯醚类大单体分子结构,采用特殊的导流筒式连续化反应器和自制的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合成了三种乙烯基醚基醇化合物,作为大单体生产的原料起始剂。然后通过起始剂的乙氧基化反应,合成了三种乙烯醚类大单体,并讨论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和条件工艺等因素,确定制备乙烯醚类大单体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金属钠催化剂,反应温度控制在110℃以下,切片温度不超过40℃,最终得到了理想的乙烯醚类大单体产物。继而使用制得的大单体与丙烯酸(AA)进行二元共聚反应,制备聚羧酸减水剂共聚物。与此同时,采用同样的配方,使用两种市售的乙烯醇类大单体进行了对比实验,重点比较了两类不同的大单体与丙烯酸进行共聚反应时,反应温度和丙烯酸滴加时间的差别。反应温度和滴加时间两项因素,能够直观反映大单体与丙烯酸反应时的相对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乙烯醚类大单体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在达到相近的反应转化率时,三种乙烯醚类大单体均能在较低的反应温度(5℃)和较短的反应时间(0.5-1h)内完成共聚反应,相较于乙烯醇类大单体的反应条件(35℃,3-4小时),更加的温和及简便,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对合成的共聚物的匀质性、界面吸附性质和应用性能的对比结果显示,乙烯醚类大单体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共聚物,在性能上完全达到甚至超过了乙烯醇类大单体合成的产品,表明乙烯醚类大单体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为了更好地解释乙烯醚类大单体在合成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高活性特点,以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EPEG)为乙烯醚类大单体的代表,采用低转化率下共聚物组成分析,结合GPC测试结果,通过线性(Fineman-Ross,YBR,Kelen-Tüdos)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LS)的实验方法和Q-e方程计算法,分别求取了不同单体的反应竞聚率,结果为r1(EPEG)=0.0080-0.014,r2(AA)=4.5-4.6。几种方法的结果比较均表明,乙烯醚类大单体活性高于乙烯醇类大单体,更易于与丙烯酸自由基反应生成共聚物。通过对EPEG-AA体系中共聚曲线的分析,得出EPEG-AA共聚反应是一个非理想共聚,大单体以嵌入形式进入聚丙烯酸主链,形成梳状接枝共聚物。同时由于乙烯醚类大单体的活性与丙烯酸更接近,故形成的共聚物中的大单体嵌段分布更均匀,反应的转化率更高,共聚物组成更接近反应初始的大小单体比例,分子结构更易控制趋于合理,最终表现为共聚物的应用性能更佳。在完成乙烯醚类大单体的合成、表征和应用试验后,已确认这一类大单体具有更高的聚合活性,进而尝试从分子结构角度识别影响大单体活性的根本因素。运用计算软件Gaussian 09建立分子模型,在B3LYP/6-31g(d)水平上高精度的模拟了不同大单体的分子结构,观察分子中C=C双键轨道的电子分布形态。结果表明,乙烯醚类大单体的C=C双键上电子云偏移趋势更大,双键更易于断开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在于乙烯醚类大单体的双键取代基为O原子形成的醚键(-O-),其电子效应不同于乙烯醇类大单体的双键取代基的烷基,表现出更强的供电子作用,使电子相对更集中于1位C原子,增大了双键上的C原子之间的电位差。最终得到的合成实验条件与竞聚率计算结果,以及分子中电子云分布的分析结论是一致的,论证了乙烯醚类大单体的结构特征与高聚合活性之间的关系,合理解释了此类大单体所合成共聚物的性能优势的产生原因,实现了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统一。本文的研究,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诠释了乙烯醚类大单体的高活性特点,证明其在大规模生产中具有显着的优势,为今后更加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胡益涛[4](2020)在《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n)曾是全球产量第二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润湿、乳化、增溶和洗涤去污等性能,被广泛用于工农业各领域。然而由于生物降解性差、环境累积性强和生物毒性高,目前NPEOn已在全球范围内被禁用或限用,所以其绿色化学替代品的研发已经成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相关应用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已开发了多个部分性能替代品,但是从结构和性能全方位替代NPEOn的研究甚少。本文从结构替代角度,以环己醇砌块替代酚氧砌块,设计并合成了与NPEOn分子结构相似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NCEOn),并研究其构效关系。通过与NPEOn比较,重点考察NCEOn是否拥有优异的初级生物降解性,是否保持甚至优于NPEOn的应用性能,特别是其乳化硅油的性能,以此评判本文设计合成的NCEOn能否成为NPEOn的绿色替代品。为了建立快速分析NCEOn产品中原料壬基环己醇(NC)残留量的分析方法,以满足快速跟踪检测的需求,本文筛选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P HPLC)两类5种方法,并进行比较和初步条件优化,确定了用Inertsil NH2色谱柱和示差折光检测器以及乙酸乙酯为洗脱液的NP HPLC法定量分析NC,方法的回收率为91.77%~107.6%,相对标准偏差为4.46%,最低检测限为9.8μg·mL-1,满足本文合成NCEOn产品中NC残留量的快速分析要求。以催化活性、NC残留率和产物选择性为主要指标,筛选了金属氢氧化物、金属醇盐、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长链脂肪酸盐、金属氢化物、Lewis酸和Lewis酸型离子液体等八类共41个品种的催化剂,优选了NaH为催化NC乙氧基化反应合成NCEOn的催化剂。在催化剂用量为NC质量分数0.5%,反应温度为120℃和环氧乙烷(EO)分压为0.4 MPa条件下,NaH催化NC合成NCEO7的反应中催化活性为0.519 g EO·g-1 Cat·min-1、NC的转化率为99.6%、产品中PEG的质量分数为7.2%以及产品的EO多分布指数为85%,证实NCEOn产品具有NC残留量少、PEG含量低和产品EO分布窄的特征。以NaH为催化剂分别制备了EO加成数为5、7、9和11的系列NCEOn产品,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鉴定了NCEOn结构。测定了系列NCEOn的代表产品NCEO7的初级生物降解性以及系列NCEOn产品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并研究其构效关系,再采用量子理论计算化学的方法优化壬基环己醇乙二醇单醚(NCEO1)、壬基酚乙二醇单醚(NPEO1)和正十二烷基苄醇乙二醇单醚(DBEO1)的分子构型,以期为NCEOn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NCEO7的七天初级生物降解度为100%,显着优于NPEOn。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增加,NCEOn的浊点(CP)升高,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大,饱和吸附量(Γm)减小,饱和吸附面积(am)增大,乳化硅油的能力降低,发泡力增强,润湿、乳化力及对炭黑油污布去污力都先增强后减弱且NCEO9最佳,对皮脂污布的去污力增强。与NPEO9对比的结果表明,NCEO9的表面活性更加接近甚至优于NPEO9,其在乳化硅油、炭黑油污布去污方面优于NPEO9,具有比NPEO9更优的低泡性能,而皮脂污布去污和润湿性略小于NPEO9,这都得益于NCEOn与NPEOn高度相似的结构。综合NCEOn的合成、初级生物降解度和包括乳化硅油性能在内的应用性能的结果,表明NCEOn可成为NPEOn的绿色替代品。
扶天[5](2020)在《芳基氯化物和芳基磺酰卤化物的全氟苯基化反应研究》文中认为有机氟化物在化学和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含氟化合物在材料科学、有机催化、医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含氟基团的存在,分子和离子的反应活性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寻找合适的方法向有机化合物中引入含氟基团是十分有意义的,而通过亲核性氟化反应获得有机氟化合物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结合现有的研究报道,我们以三乙氧基五氟苯基硅烷(C6F5-Si(OEt)3)或三甲基五氟苯基硅烷(C6F5-Si Me3)作为亲核性五氟苯基的来源,开展对五氟苯基联苯衍生物、五氟苯基芳基硫醚以及五氟苯基芳基磺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的研究。本文内容将从以下三点进行论述。1、我们报道了一种以三乙氧基五氟苯基硅烷(C6F5Si(OEt)3)和芳基氯化物为底物合成五氟苯基联芳基化合物的新方法。我们对反应体系中的催化剂种类、配体的种类、添加剂的种类以及温度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即采用醋酸钯作为催化剂,X-phos作为配体,氧化银作为添加剂,甲苯作为溶剂,在130℃下反应24 h。之后我们在最优条件下继续对反应底物的普适性进行了探讨,并以42%-99%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含不同取代基的五氟苯基联芳基化合物,其中包括给电子取代基、吸电子取代基、芳杂环、萘环等等。同时结合GC-MS、NMR对反应可能进行的机理进行了探讨。2、我们报道了一种以三乙氧基硅基五氟苯(C6F5Si(OEt)3)、单质硫和芳基硼酸为底物合成五氟苯基芳基硫醚化合物的新方法。我们对反应体系中的反应底物配比,碱、催化剂以及配体的种类等进行了筛选,目前筛选出的最优条件是以硫氰酸亚铜为催化剂,phen为配体,氟化钾为碱,碳酸银为氧化剂,DMF为溶剂,在室温下反应24 h,能够以71%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五氟苯基对甲苯硫醚。我们在该条件下进行了一部分底物拓展,能以较好的产率获得目标产物,随后我们将继续对底物普适性进行探究。同时结合GC-MS、NMR对反应可能进行的机理进行了探讨。3、我们对对甲苯磺酰卤化物与三甲基五氟苯基硅烷(C6F5Si Me3)的反应进行了探索。首先对一些碱和溶剂进行筛选,但并未获得目标产物。随后我们探索其在过渡金属催化下的反应条件,对催化剂与配体进行了筛选,同样也未获得目标产物。下一步我们打算采用其他的五氟苯基试剂或者五氟苯作为五氟苯来源,继续探索五氟苯基芳基磺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吴依凡[6](2020)在《Ni基双金属催化剂在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反应中的研究》文中认为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醇(TBEE)是具有良好空间位阻效应的仲氨基醚醇,其作为一种选择性脱硫溶剂在酸性气体洗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应用于天然气中H2S、CO2等酸性气体的净化。天然气脱硫是天然气广泛使用的重要前提,脱硫溶剂的地位就显得极为重要。TBEE的高效选择性脱硫效果已经在工业应用中被证实,与其他的脱硫溶剂相比有显着的优势。TBEE作为应用前景广阔的工业产品,通过二甘醇和叔丁胺为反应原料合成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醇是一条经济环保的生产路线。目前,如何实现二甘醇与叔丁胺的高效胺化仍是该反应研究的重点问题,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尤为重要。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金属Ni具有较好的活性。然而在高负载量的Ni基催化剂中存在Ni组分易在催化剂表面聚集、金属分散度较差等问题,对催化剂的活性产生不利的影响。据报道,加入第二种金属与Ni形成双金属催化剂可调节催化剂的电子特性、几何结构,从而有效改善Ni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金属Ni作为主要的活性组分,并结合添加助剂的方式设计制备催化性能更加优异的双金属催化剂。结合一系列表征,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以及金属助剂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究。论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为改善单金属Ni/Al2O3催化剂的活性,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Ni-M/Al2O3双金属催化剂。在高压釜式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金属Fe、Co、Cr、Cu、Ag为助剂在二甘醇与叔丁胺胺化反应中对Ni/Al2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作为第二组分明显降低Ni/Al2O3催化剂的活性。而Fe、Cr、Cu、Ag作为助剂对Ni/Al2O3催化剂的活性存在促进作用。其中Cr的促进效果较小,Fe作为助剂可以提高二甘醇的转化率,但对TBEE的选择性较差,促使较多副反应发生。Ag修饰的镍基双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显着提高,催化剂的制备成本较高。2、共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20%Ni-x%Cu/Al2O3双金属催化剂,着重考察Cu作为助剂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经组分优化后的20%Ni-10%Cu/Al2O3催化剂活性最佳。表征结果表明,还原后的催化剂中形成了Ni-Cu合金。Cu作为添加剂时形成的Ni-Cu合金结构可以改善Ni物种的分散度并降低金属颗粒的整体尺寸,此外Cu可以降低NiO的还原温度从而促进NiO物种的还原。与单金属Ni/Al2O3催化剂相比,Ni-Cu合金的形成是Ni-Cu/Al2O3双金属催化剂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Ni-Cu合金位点是双金属催化剂的主要活性中心之一。3、选取催化性能最佳的20%Ni-10%Cu/Al2O3催化剂为代表,探究了焙烧温度、还原温度、金属浸渍顺序等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优化了反应温度。通过Ni、Cu两种金属共同浸渍的方法制备的双金属催化剂活性最佳。催化剂的焙烧温度会改变金属氧化物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而还原温度对催化剂表面金属粒子的分散情况及粒径大小存在影响。当反应温度为230℃时,20%Ni-10%Cu/Al2O3催化剂在500℃焙烧4 h并于500℃还原2 h呈现最佳的催化性能,DEG的转化率为83.0%,TBEE的选择性达到76.4%。
陈新杰[7](2020)在《芳香烯烃的加成及氧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芳香烯烃的官能化反应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芳香烯烃的氰基化产物在有机合成中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可制备羧酸类化合物,也可还原为胺类等;芳香烯烃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可顺利形成氮杂环,是构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而芳香烯烃的氧化反应,可生成醛、酮或羧酸类化合物,还可生成双羟化或双酯化、环氧化或二酮类化合物。因此,芳香烯烃的官能化产物在农业科学、材料科学、药物化学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本文在相关报道的基础上,对芳香烯烃的双官能团化加成反应、氮杂成环反应和氧化裂解反应进行了探索,利用核磁共振(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高分辨质谱(HRMS)等谱学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得到的结果如下:1.发现了一种用二芳基碘鎓盐作为芳基化试剂、四丁基氰化铵作为氰基化试剂,通过Cu(I)催化未活化芳香烯烃的芳基氰基化反应,来制备α-烷基化的芳基乙腈的高效、高选择性的方法。在无碱、室温的条件下,各种官能团的耐受性较好,以优异的产率得到系列α-烷基化的芳基乙腈衍生物。2.在无金属催化剂、无溶剂、温和条件下,利用超声波辅助串联反应合成一系列三取代和四取代的吡咯-2-腈类化合物,该反应策略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良好、底物范围广(芳香族、脂肪族和环烯烃)、官能团相容性好等特点。此外,我们发现碘具有双重作用(催化剂和氧化剂),这显着优化了反应条件,提高了原子经济性,减少了副产物的产生。与常规加热条件相比,超声辐射不仅提高了反应效率和反应速率,而且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可用于构建各种多取代的吡咯腈类化合物。3.以空气为氧化剂,1,2-二乙氧基乙烷为催化剂,发展一种高效芳香烯烃氧化裂解为相应的酮(芳基烷基酮和二芳基酮)的合成方法。该反应中,1,2-二乙氧基乙烷不仅价格低廉,而且还具有催化剂和反应介质的双重作用,优化了反应条件,提高了原子经济性,产率较高,该方法适用于含有杂环和稠环等多种官能团的芳香体系的一锅法连续合成。
姜译慧[8](2020)在《基于细胞色素P450BM3新型人工脱甲基酶的开发及其在木质素降解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质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芳香族聚合物可再生资源,约占陆生植物干重的15%-40%,所以其分解对于自然界碳循环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纸浆和造纸业每年产生约6000万吨木质素,但目前只有不到2%的木质素用于商业产品,大部分被作为低成本燃料燃烧以提供热量和能量,所以建立一种高效的木质素降解体系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木质素的结构异质性和复杂性促使了微生物策略的发展,该策略利用腐烂真菌和一些细菌分泌的多种氧化酶将木质素聚合物分解为一些小片段,这些木质素低聚物在内二醇或外二醇双加氧酶的开环作用下进一步降解为碳和能源。木质素主要由愈创木酰基(G)和丁香基(S)两种结构单元构成,它们在苯环上分别具有一个或两个甲氧基,因此脱甲基生成二醇是天然碳循环以及新兴生物技术中利用木质素的关键反应。本课题综合利用蛋白功能定向进化与双功能小分子(DFSM)结构调控的策略,基于细胞色素P450BM3开发了H2O2依赖型人工脱甲基酶,能够催化木质素芳香醚单体衍生物的脱甲基化。该生物体系构造简单,不需要电子传递蛋白和辅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以往脱甲基酶底物范围较窄、选择性不足、伴侣蛋白及NAD(P)H依赖等方面的缺点,为木质素的生物降解提供一种新的手段。研究结果分述如下:建立P450BM3突变体文库。根据拟突变位点设计引物,然后以p ET-28(a)-P450BMP(P450BMP为P450BM3的血红素结构域)为模板,对87位苯丙氨酸(Phe)和268位苏氨酸(Thr)进行定点突变,获得包括F87G、F87A、F87V、F87G/T268I、F87G/T268V、F87G/T268A、F87G/T268G、F87A/T268I、F87A/T268V、F87A/T268A共10种细胞色素P450 BM3的单/双突变体的文库。P450BM3及突变体的表达纯化。IPTG诱导表达并收集菌体,所得菌体经超声破碎、离心后重悬、His TrapTMHP柱亲和层析、透析、超滤等方式进行纯化,得到电泳纯P450BMP及突变体蛋白,根据P450BM3的特征吸收峰对所得目标蛋白进行表征,并用根据Hemochrome binding assay法计算蛋白浓度。P450BM3过加氧酶催化体系的建立。以F87A/T268I+Im-C6-Phe催化苯甲醚脱甲基化反应为例,降低助溶剂比例,并从底物浓度、H2O2浓度、DFSM浓度和反应时间4个因素进行条件优化,并将所得体系应用于WT及其他突变体,之后对不同链长小分子Im-C5-Phe和Im-C6-Phe的适配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DFSM的存在可有效激活P450BM3过加氧酶的脱甲基化活性,且Im-C6-Phe的适配性更强,对比WT及突变体的催化TON可知,87位氨基酸残基的大小及268位氨基酸的疏水作用力强弱对P450BM3过加氧酶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具有明显的影响。P450BM3过加氧酶催化不同木质素芳香醚单体衍生物的脱甲基化反应。将Im-C6-Phe驱动的P450BM3过加氧酶体系的底物范围拓展至2-甲氧基甲苯、愈创木酚、2-乙氧基苯酚、邻苯二甲醚和2,6-二甲氧基苯酚。比较发现,与苯甲醚相似,除了2,6-二甲氧基苯酚外,在没有DFSM的情况下,这些反应几乎没有脱甲基化产物生成(TON<10)。加入Im-C6-Phe后,各底物的脱甲基化TON均有明显提升,其中对愈创木酚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对2,6-二甲氧基苯酚也表现出一定的活性,表明该体系具有降解木质素的巨大潜力,尤其对G型木质素的降解。与愈创木酚、2-甲氧基苯酚、苯甲醚相比,邻苯二甲醚、2-乙氧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的催化TON明显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后三者的体积较大,不利于底物进入血红素活性口袋。总之,该体系对木质素芳香醚单体衍生物显示出良好的催化能力,但具有一定的底物适用范围。
石仲璟[9](2017)在《乙氧基化反应器雾化技术与反应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循环喷雾式乙氧基化反应器是利用内部雾化喷嘴将液相物料以细小雾滴状态扩散到气相中去,可实现气液的充分接触,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克服了传统气液接触反应过程传质效率低的问题,是当今非常先进的一种乙氧基化反应设备。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乙氧基化的反应动力学及催化剂方面,对外循环喷雾式乙氧基化反应器的文献也仅仅停留在技术介绍层面,对设备内部关键部件反应喷嘴的雾化性能和反应性能研究也更为罕见。本文围绕乙氧基化反应器的雾化技术和反应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开发了一种新型乙氧基化反应雾化喷嘴,通过理论分析、实验验证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了其雾化机理。设计搭建了喷嘴雾化性能测试平台,进行了不同结构喷嘴的雾化性能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旋流芯、不同结构尺寸对各项雾化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开发了 VOF-IBM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正交试验法和模糊评价法得到了乙氧基化反应喷嘴的优化结构。最后,建立了关联喷嘴雾化性能的外循环喷雾式乙氧基化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热模实验验证,为乙氧基化反应喷嘴和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安全操作及工艺改进等提供了技术指导。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开发了一种新型螺旋槽式乙氧基化反应喷嘴,可满足低压降、大流量、微粒径、大范围和实心锥型喷雾的要求。该喷嘴的雾化原理是直射式喷雾和离心式喷雾结合作用的一种雾化机制,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得到了其雾化机理为:通过中直槽的液体轴向速度较大,首先在喷口处发生类似射流,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液体积聚在端部;接着通过旋流槽作用的液体冲出喷口,向外旋转扩散,先使液膜收缩为液包;再与空气较高的相对速度下,形成渐扩形的带状液环,实现一次雾化;最后在惯性力、气动力、粘性力和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下,液环再破碎为小液滴,形成一个不断破碎的平衡过程。根据上述雾化机理,建立了该喷嘴各项雾化性能的理论计算模型。(2)根据乙氧基化反应的工艺要求,筛选出离心压力式喷嘴、螺旋四槽喷嘴、螺旋六槽喷嘴和实心X型喷嘴四种可适合乙氧基化雾化反应的不同旋流芯的压力旋流式喷嘴,运用自行设计搭建的喷嘴雾化性能测试平台分别对其流量特性、喷雾形态、雾化锥角、索特尔平均直径和雾滴粒度分布状况等进行实验研究,比较发现螺旋槽式实心锥喷嘴的综合实验性能较好。进一步采用与工业装置相同结构尺寸的实验装置进行可视化循环实验,发现螺旋槽式喷嘴的喷射状况较好,雾滴分布均匀,覆盖范围大,无死角。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了各种喷嘴的雾化性能的关联式,运用VB进行汇编,完成了喷嘴的选型设计软件,并应用于喷嘴的优化选型设计。(3)运用自行设计搭建的喷嘴雾化性能测试平台对不同结构尺寸的螺旋槽式喷嘴进行系统全面的雾化性能测试,分析讨论了旋流槽的槽型、槽数、倾斜角、槽长和旋流槽与直通槽面积比对各雾化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流量随压降的增大而增大;但每个喷嘴都有一个流量系数。喷雾锥角随着压降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临界变化压降值在0.20-0.25MPa间。旋流槽的倾斜角小于45°,就可以得到大的喷雾锥角范围88-123°。考虑到加工制造的难度和效率,旋流槽倾斜角取45°为宜。由于乙氧基化反应喷嘴内部结构的不同,其径向分布主要形成单峰、双峰和三峰三种流量分布形态,其周向不均匀度δ1小于12%;δ2小于6%。索特尔平均粒径随着压降的增大而减小,Log-hyperbolic分布适用于乙氧基化反应喷嘴。(4)采用UDF编写IBM初始破碎模型嵌入CFD代码中,开发了一种VOF模型结合IBM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得到耦合喷嘴内部结构的各项雾化性能,并得到了验证。设计正交试验,运用上述VOF-IBM的方法来系统地预测不同结构尺寸喷嘴的流量系数、喷雾锥角和索特尔平均粒径,得到了影响这些雾化性能因素的主次顺序。其中倾斜角对流量系数和喷雾锥角的影响权重最大,槽数和旋流槽与直通槽的面积比i对索特尔平均粒径的影响权重最大。根据乙氧基化反应的工艺要求,通过模糊评价法来进行评级。发现了最适合乙氧基化反应的喷嘴结构为:方形旋流槽、槽数为4、倾斜角为30°、槽长15mm、旋流槽与直通槽面积比为15.52。(5)将两种优化的螺旋槽结构喷嘴在乙氧基化反应工业应用生产装置上进行热模实验,宏观质量指标和反应情况基本一致,保持在最佳范围内。建立了关联喷嘴索特尔平均粒径的外循环喷雾式乙氧基化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并用Matlab汇编求解,得到了反应器内压力和EO气相摩尔分数的变化情况。比较分析两种结构喷嘴所生产的产品中起始剂和各加成产物的摩尔分数,发现产品的微观质量仍有上升的空间,最佳的喷嘴索特尔平均粒径在472μm到543μm之间。
向珏贻[10](2016)在《乙氧基化反应器的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用于生产新型聚醚的乙氧基化反应器的开发应用进展情况,对传统的釜式搅拌反应器、近年开发的新型Press反应器、连续化管路反应器以及Buss反应器的工艺流程和特点进行了比较。指出早期的乙氧基化反应器存在反应时间长、产品质量差、系统安全性差、副产物多、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新型反应器具有反应速率高、产品质量好、系统安全性高、副产物少、生产能耗低等优点,新型的Press反应器和Buss反应器将逐渐代替传统的搅拌反应器,近年成功开发应用的乙氧基化环路反应器和连续化管道反应器在聚醚生产反应器中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二、连续乙氧基化反应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续乙氧基化反应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改性蒙脱石的流变特性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膨润土的分布及成因 |
1.1.1 膨润土的资源分布 |
1.1.2 膨润土的地质成因 |
1.2 膨润土的分类及应用 |
1.2.1 膨润土的分类 |
1.2.2 膨润土的应用 |
1.3 蒙脱石的晶体结构 |
1.4 蒙脱石的电荷来源及分布 |
1.4.1 固定电荷 |
1.4.2 可变电荷 |
1.5 蒙脱石的理化特性 |
1.5.1 阳离子交换性 |
1.5.2 吸水膨胀性 |
1.5.3 分散悬浮性 |
1.5.4 增稠性 |
1.5.5 触变性 |
1.5.6 稳定性 |
1.6 蒙脱石无机凝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蒙脱石的提纯 |
1.6.2 蒙脱石的钠化改性 |
1.6.3 改性剂的选择 |
1.6.4 层间高价阳离子的影响 |
1.6.5 蒙脱石的快速分散 |
1.7 选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8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2.1 理化特性测试与表征 |
2.2.2 成分结构表征 |
第三章 不同层电荷类型膨润土的分析及提纯 |
3.1 引言 |
3.2 膨润土原矿性能表征 |
3.2.1 外观 |
3.2.2 理化指标 |
3.2.3 化学成分(XRF) |
3.2.4 物相分析(XRD) |
3.2.5 微观形貌分析(FESEM) |
3.3 湿法提纯 |
3.3.1 提纯方法 |
3.3.2 提纯实验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提纯蒙脱石性能表征 |
3.4.1 理化性能测试 |
3.4.2 物相组成(XRD) |
3.4.3 化学成分(XRF) |
3.4.4 微观形貌分析(FESEM) |
3.4.5 医药蒙脱石原料药标准测试结果 |
3.4.6 Zeta电位 |
3.5 提纯蒙脱石的层电荷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蒙脱石流变性的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改性工艺的影响 |
4.2.1 实验过程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不同阴离子的影响 |
4.3.1 实验内容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热处理对钠化效果的促进作用 |
4.4.1 实验方案 |
4.4.2 结果与讨论 |
4.4.3 机理分析 |
4.5 尿素和草酸对流变性的影响 |
4.5.1 尿素改性实验 |
4.5.2 草酸改性实验 |
4.5.3 复合改性实验 |
4.5.4 在球团中的应用 |
4.6 人工制备类天然钠基蒙脱石 |
4.6.1 工艺流程 |
4.6.2 去除层间高价离子 |
4.6.3 与同类产品对比 |
4.7 膨胀机理分析 |
4.7.1 晶层膨胀 |
4.7.2 渗透膨胀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蒙脱石的快速分散水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分散性的影响因素 |
5.2.1 水分对分散性的影响 |
5.2.2 颗粒尺寸对分散性的影响 |
5.3 盐类试剂的影响 |
5.3.1 高触变型流变剂的制备 |
5.3.2 低粘度高悬浮型流变剂的制备 |
5.3.3 水化速度比较 |
5.4 偶联剂接枝改性 |
5.4.1 改性方式的影响 |
5.4.2 水分的影响 |
5.4.3 偶联剂用量的影响 |
5.4.4 偶联剂种类的影响 |
5.4.5 水化速度比较 |
5.5 不同改性方案比较 |
5.6 机理分析 |
5.7 蒙脱石乳化剂的应用 |
5.7.1 蒙脱石乳化剂性能评价 |
5.7.2 应用评价 |
5.8 在乳胶漆中的应用 |
5.8.1 内墙乳胶漆参考配方 |
5.8.2 应用效果评价 |
5.8.3 应用结果与讨论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醇水两用型蒙脱石的制备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蒙脱石属型的影响 |
6.3 试剂及原料的影响 |
6.3.1 盐类试剂复配改性 |
6.3.2 偶联剂接枝改性 |
6.3.3 与凹凸棒的复配改性 |
6.3.4 不同层电荷蒙脱石的差异 |
6.4 在醇醚类溶剂中的应用 |
6.4.1 不同样品在醇中的悬浮增稠 |
6.4.2 在不同溶剂中的悬浮增稠 |
6.5 水体系性能评价 |
6.5.1 水化速度 |
6.5.2 pH对粘度的影响 |
6.5.3 电解质对分散的影响 |
6.6 在醇基铸造涂料中的应用 |
6.6.1 铸造涂料配方及工艺 |
6.6.2 应用实验 |
6.6.3 结果与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乙烯醚类大单体对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与性能的影响及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与作用机理 |
1.2 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 |
1.2.1 长出支链法(Grafting from) |
1.2.2 嫁接支链法(Grafting to) |
1.2.3 单体共聚法(Grafting through) |
1.3 大单体结构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影响 |
1.4 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的分类 |
1.4.1 酯类大单体 |
1.4.2 胺类大单体 |
1.4.3 醚类大单体-乙烯醇类 |
1.4.4 醚类大单体-乙烯醚类 |
1.5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乙烯醚类大单体的结构特征与合成方法 |
2.1 引言 |
2.2 乙烯醚类大单体的结构特征 |
2.3 乙烯醚类起始剂的合成 |
2.3.1 试剂原料 |
2.3.2 合成方法 |
2.4 乙烯醚类大单体的合成 |
2.4.1 原料与设备 |
2.4.2 合成方法 |
2.4.3 大单体的表征 |
2.5 大单体合成质量影响因素 |
2.5.1 催化剂的选择 |
2.5.2 反应温度 |
2.5.3 切片温度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乙氧基化反应条件 |
2.6.2 大单体结构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乙烯醚类大单体合成聚羧酸减水剂及性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大单体合成聚羧酸减水剂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合成方法 |
3.2.4 不同大单体反应条件的对比 |
3.3 共聚物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3.1 材料与设备 |
3.3.2 表征 |
3.3.3 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反应条件对比结果 |
3.4.2 结构表征 |
3.4.3 性能测试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大单体的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竞聚率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
4.3 乙烯醚类大单体与丙烯酸反应竞聚率的测定 |
4.3.1 实验原料 |
4.3.2 仪器设备 |
4.3.3 测定方法 |
4.4 Q-e法计算的反应竞聚率 |
4.5 与乙烯醇类大单体的比较 |
4.6 共聚物组成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乙烯醚类大单体结构与活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大单体结构特点及对比 |
5.3 大单体双键电子云分析 |
5.4 电势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附录 缩略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
1.2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研究概述 |
1.2.1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性质和应用 |
1.2.2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生物降解性 |
1.2.3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毒性问题 |
1.2.4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替代研究进展 |
1.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研究进展 |
1.3.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
1.3.2 脂肪醇乙氧基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3 仲醇聚氧乙烯醚 |
1.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成分分析的的主要方法 |
1.4.1 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1.4.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1.4.3 其他分析方法 |
1.5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中残留壬基环己醇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NCEO_9的合成 |
2.3.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分析的尝试 |
2.3.3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P HPLC)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NCEO_n优化的结果 |
2.4.2 NP HPLC-ELSD法的建立 |
2.4.3 NP HPLC-RID法的建立 |
2.4.4 NP HPLC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壬基环己醇乙氧基化反应催化剂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NC中水分测定 |
3.3.2 NC中 NP残留量测定及NP的脱除 |
3.3.3 NC的乙氧基化反应 |
3.3.4 NCEO_n的 TLC分析 |
3.3.5 NCEO_n产品中残留原料醇NC的定量分析 |
3.3.6 NCEO_n产品中二恶烷的定性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NC原料的预处理 |
3.4.2 催化剂的初筛选 |
3.4.3 合成NCEO_n的原料选择性 |
3.4.4 催化剂的产物选择性 |
3.4.5 反应器的类型对NaH催化NC乙氧基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构效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NCEO_n的合成、处理、NC残留量分析与PEG生成量分析 |
4.3.2 NCEO_n的结构表征 |
4.3.3 初级生物降解性测定 |
4.3.4 表面张力测定 |
4.3.5 浊点测定 |
4.3.6 乳化力测定 |
4.3.7 润湿力测定 |
4.3.8 泡沫性测定 |
4.3.9 去污力测定 |
4.3.10 量子理论计算化学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NCEO_n的 NC残留量与PEG生成量分析结果 |
4.4.2 NCEO_n的结构表征 |
4.4.3 NCEO_7的初级生物降解性 |
4.4.4 NCEO_n浊点的构效关系 |
4.4.5 NCEO_n表面活性的构效关系 |
4.4.6 NCEO_n乳化力的构效关系 |
4.4.7 NCEO_n润湿力的构效关系 |
4.4.8 NCEO_n泡沫性能的构效关系 |
4.4.9 NCEO_n去污力的构效关系 |
4.4.10 NCEO_n的构型优化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NCEO_n的TLC |
附录2 :NCEO_n的结构鉴定 |
附录3 :NCEO_7的生物降解性检测报告 |
附录4 :最小能量结构的笛卡尔坐标 |
附录5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5)芳基氯化物和芳基磺酰卤化物的全氟苯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有机氟化物 |
1.2 三氟甲基硅烷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
1.3 五氟苯基硅烷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
1.4 五氟苯基硫醚合成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芳基氯化物的五氟苯基化反应研究 |
2.1 课题的提出 |
2.2 反应条件优化 |
2.2.1 催化剂的优化 |
2.2.2 配体的优化 |
2.2.3 添加剂的优化 |
2.2.4 温度的优化 |
2.3 反应底物的拓展 |
2.3.1 五氟苯基联芳基化合物的合成 |
2.4 反应机理的推测 |
2.5 实验部分 |
2.5.1 实验仪器 |
2.5.2 原料与试剂 |
2.5.3 三乙氧基五氟苯基硅烷合成的一般步骤 |
2.5.4 合成五氟苯基芳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
2.6 产物表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芳基硼酸的五氟苯硫基化反应研究 |
3.1 课题的提出 |
3.2 反应条件优化 |
3.2.1 碱的优化 |
3.2.2 反应底物配比的优化 |
3.2.3 催化剂的优化 |
3.2.4 配体的优化 |
3.2.5 添加剂的优化 |
3.2.6 溶剂和温度的优化 |
3.3 反应底物的拓展 |
3.3.1 五氟苯基芳基硫醚化合物的合成 |
3.4 反应机理的推测 |
3.5 实验部分 |
3.5.1 实验仪器 |
3.5.2 原料与试剂 |
3.5.3 合成五氟苯基芳基硫醚的一般步骤 |
3.6 产物表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芳基磺酰卤化物五氟苯基化反应初步研究 |
4.1 课题的提出 |
4.2 反应条件探索 |
4.2.1 对甲苯磺酰卤代物只在碱作用下的反应 |
4.2.2 对甲苯磺酰卤代物在金属催化下的反应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6)Ni基双金属催化剂在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反应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醇(TBEE)的性质及用途 |
1.2 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醇(TBEE)的生产工艺和研究进展 |
1.2.1 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醇(TBEE)的生产工艺 |
1.2.2 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醇(TBEE)的研究进展 |
1.3 脱硫溶剂的发展趋势 |
1.4 醇的催化胺化反应研究进展 |
1.4.1 均相催化剂 |
1.4.2 非均相催化剂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4.2 N_2吸附脱附实验(N_2-adsorption-desorption)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5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4.6 程序升温脱附(NH_3/CO_2-TPD) |
2.5 反应性能的评价及数据处理 |
2.5.1 反应性能评价 |
2.5.2 产物分析与数据处理 |
第三章 Ni-M/Al_2O_3催化剂在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合成TBEE反应中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3.3 不同金属助剂M(Fe、Co、Cr、Cu、Ag)对Ni/Al_2O_3催化剂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3.4 Ni-Fe/Al_2O_3双金属催化剂在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
3.4.1 XRD表征 |
3.4.2 H_2-TPR表征 |
3.4.3 Fe的含量对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3.5 Ni-Ag/Al_2O_3双金属催化剂在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
3.5.1 XRD表征 |
3.5.2 H_2-TPR表征 |
3.5.3 XPS表征 |
3.5.4 Ag的含量对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i-Cu/Al_2O_3催化剂在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合成TBEE反应中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RD表征 |
4.3.2 TEM表征 |
4.3.3 N_2吸附-脱附表征 |
4.3.4 XPS表征 |
4.3.5 H_2-TPR表征 |
4.3.6 NH_3/CO_2-TPD表征 |
4.4 Ni-Cu/Al_2O_3双金属催化剂在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
4.4.1 Cu的含量对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4.4.2 反应温度对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4.4.3 Ni-Cu/Al_2O_3催化剂体系稳定性的探究 |
4.5 还原温度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质以及催化活性的影响 |
4.5.1 XRD表征 |
4.5.2 TEM表征 |
4.5.3 还原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4.6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4.6.1 XRD表征 |
4.6.2 H_2-TPR表征 |
4.6.3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胺化反应活性的影响 |
4.7 金属的浸渍顺序对双金属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活性的影响 |
4.7.1 催化剂的制备 |
4.7.2 XRD表征 |
4.7.3 H_2-TPR表征 |
4.7.4 金属的浸渍顺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4.8 二甘醇与叔丁胺胺化反应反应机理的探讨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芳香烯烃的加成及氧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芳香烯烃的双官能团化反应简介 |
1.2 铜催化芳香烯烃的相关反应简介 |
1.3 腈基化合物简介 |
1.4 二芳基碘鎓盐简介 |
1.5 二芳基碘鎓盐参与的反应 |
1.6 烯烃分子环化反应合成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7 自由基反应的概述 |
1.8 烯烃的氧化反应 |
1.9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铜(I)催化芳香烯烃分子间的芳基氰基化反应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1.2 二芳基碘鎓盐的制备 |
2.1.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2 底物的拓展 |
2.2.3 对照实验 |
2.2.4 反应机理 |
2.3 结论 |
2.4 产物结构的表征 |
第3章 超声辅助芳香烯烃参与的三(四)取代吡咯-2-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1.2 产物的生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2 底物的拓展 |
3.2.3 对照实验 |
3.2.4 反应机理 |
3.3 结论 |
3.4 产物结构表征 |
第4章 协同双取代芳香烯烃的氧化裂解反应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1.2 合成产物10的方法 |
4.1.3 一锅合成2-苯基-1H-苯并[d]咪唑 |
4.1.4 一锅法合成N-苯基乙酰胺 |
4.1.5 一锅合成苯乙酮肟 |
4.1.6 一锅合成(E)-查尔酮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2 底物的拓展 |
4.2.3 一锅转化实验及对氧化机制的探索 |
4.2.4 对照实验 |
4.2.5 反应机理 |
4.3 结果讨论 |
4.4 产物结构表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B 目标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 |
致谢 |
(8)基于细胞色素P450BM3新型人工脱甲基酶的开发及其在木质素降解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木质素 |
1.1.1 木质素的简介 |
1.1.2 木质素降解的研究进展 |
1.2 细胞色素P450酶 |
1.2.1 细胞色素P450酶的来源及命名 |
1.2.2 细胞色素P450酶的结构及分类 |
1.2.3 细胞色素P450酶的催化机制 |
1.3 P450BM3 |
1.3.1 P450BM3的概述 |
1.3.2 P450BM3催化天然底物的研究 |
1.4 细胞色素P450酶的改造策略 |
1.4.1 蛋白质工程 |
1.4.2 底物策略 |
1.5 立题依据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构建P540BM3突变体文库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菌株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培养基 |
2.1.5 引物序列 |
2.2 实验方法 |
2.2.1 提取pET-28a(+)-BMP重组质粒 |
2.2.2 核酸电泳检测重组质粒 |
2.2.3 突变体的获得 |
2.2.4 质粒转化 |
2.2.5 菌液序列分析及保菌 |
2.3 实验结果 |
2.3.1 pET-28a(+)-BMP重组质粒检测 |
2.3.2 序列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450BM3及其突变体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所用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溶液的配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质粒提取 |
3.2.2 转化及保菌 |
3.2.3 诱导表达 |
3.2.4 蛋白纯化 |
3.2.5 SDS-PAGE检测 |
3.2.6 蛋白紫外吸收光谱表征 |
3.2.7 蛋白浓度测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His Trap~(TM) HP柱纯化P450BMP及其突变体(以WT为例) |
3.3.2 P450BMP及其突变体纯化效果检测 |
3.3.3 P450BMP及其突变体的紫外吸收光谱表征结果 |
3.3.4 P450BMP及其突变体的浓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工P450BM3过加氧酶催化木质素芳香醚单体衍生物的脱甲基化反应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苯甲醚脱甲基化反应体系的初步设定 |
4.2.2 HPLC法检测木质素芳香醚单体衍生物的反应产物 |
4.2.3 脱甲基化反应体系的建立(以F87A/T268I催化苯甲醚为例) |
4.2.4 P450BM3及其突变体催化苯甲醚脱甲基化反应 |
4.2.5 双功能小分子的筛选 |
4.2.6 P450BM3过加氧酶催化不同木质素芳香醚单体衍生物脱甲基化反应 |
4.2.7 双功能小分子底物适配性的验证 |
4.3 实验结果 |
4.3.1 脱甲基化反应机理的推测(以苯甲醚为例) |
4.3.2 预实验催化活性比较 |
4.3.3 HPLC检测法的建立 |
4.3.4 基于HPLC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
4.3.5 F87A/T268I催化苯甲醚脱甲基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
4.3.6 P450BM3及其突变体催化苯甲醚的选择性脱甲基化反应 |
4.3.7 不同链长小分子调控能力的比较 |
4.3.8 P450BM3过加氧酶催化不同木质素芳香醚单体衍生物的脱甲基化反应 |
4.3.9 双功能小分子底物适配性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乙氧基化反应器雾化技术与反应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外循环喷雾式反应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外循环喷雾式乙氧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
1.3.2 雾化喷嘴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乙氧基化反应喷嘴的雾化机理及理论计算模型 |
2.1 乙氧基化反应喷嘴的雾化机理 |
2.1.1 液体的雾化机理学说 |
2.1.2 直射式喷嘴雾化机理 |
2.1.3 离心喷嘴液膜射流雾化机理 |
2.1.4 乙氧基化反应喷嘴雾化机理 |
2.2 乙氧基化反应喷嘴雾化性能的理论模型 |
2.2.1 流量与喷雾锥角的计算方法 |
2.2.2 索特尔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的计算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旋流芯喷嘴雾化性能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对象 |
3.1.1 离心压力式喷嘴 |
3.1.2 螺旋槽式喷嘴 |
3.1.3 实心X型喷嘴 |
3.2 实验系统 |
3.3 实验装置及主要设备 |
3.4 实验内容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流量特性 |
3.5.2 雾化形态及喷雾锥角 |
3.5.3 索特尔平均粒径 |
3.5.4 粒径分布状况 |
3.5.5 各喷嘴雾化性能的综合评价分析 |
3.6 喷雾反应装置喷射效果 |
3.6.1 实验流程 |
3.6.2 实验设备 |
3.6.3 喷射效果 |
3.7 喷嘴选型设计软件 |
3.7.1 编制程序逻辑图 |
3.7.2 软件操作方法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结构尺寸对雾化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系统 |
4.2 实验对象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流量系数 |
4.3.2 喷雾锥角 |
4.3.3 周向不均匀度 |
4.3.4 径向流量分布 |
4.3.5 平均粒径 |
4.3.6 粒径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乙氧基化反应喷嘴雾化性能的数值模拟 |
5.1 数值模拟模型 |
5.1.1 Volume of Fluid(VOF)模型 |
5.1.2 Initial Breakup Model (IBM)模型 |
5.2 模型验证 |
5.3 乙氧基化反应喷嘴的特性 |
5.3.1 压降特性 |
5.3.2 喷口的速度特性 |
5.3.3 粒径特性 |
5.4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
5.5 分析与讨论 |
5.5.1 流量系数 |
5.5.2 喷雾锥角 |
5.5.3 索特尔平均粒径 |
5.6 模糊综合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乙氧基化反应器的热模实验与数学模型 |
6.1 热模实验 |
6.1.1 热模实验内容 |
6.1.2 两种喷嘴生产的产品质量对比分析 |
6.1.3 两种喷嘴的反应情况对比分析 |
6.1.4 粒径分布对乙氧基化反应的影响 |
6.2 外循环喷雾式乙氧基化反应器的数学计算模型 |
6.2.1 外循环喷雾式乙氧基化反应器的特征及操作描述 |
6.2.2 外循环喷雾式的数学模型 |
6.2.3 数学模型的求解 |
6.3 外循环喷雾式乙氧基化反应器的模拟与分析 |
6.3.1 外循环喷雾式乙氧基化反应器的参数 |
6.3.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10)乙氧基化反应器的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乙氧基化反应器的发展 |
1.1 釜式搅拌反应器 |
1.2 新型生产装置 |
1.2.1 管式反应器 |
1.2.2 Press反应器 |
1.2.2. 1 第一代反应器 |
1.2.2. 2 第二代反应器 |
1.2.2. 3 第三代反应器 |
1.2.3 Buss反应器 |
2 德纳化工乙(丙)氧基化技术与反应器开发应用 |
3 结语 |
四、连续乙氧基化反应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改性蒙脱石的流变特性及机理分析[D]. 梅娟.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乙烯醚类大单体对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与性能的影响及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D]. 刘冠杰. 山西大学, 2020(03)
- [4]壬基环己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胡益涛. 江南大学, 2020(01)
- [5]芳基氯化物和芳基磺酰卤化物的全氟苯基化反应研究[D]. 扶天. 湘潭大学, 2020(02)
- [6]Ni基双金属催化剂在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反应中的研究[D]. 吴依凡. 吉林大学, 2020(08)
- [7]芳香烯烃的加成及氧化反应研究[D]. 陈新杰.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基于细胞色素P450BM3新型人工脱甲基酶的开发及其在木质素降解中的应用研究[D]. 姜译慧.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9]乙氧基化反应器雾化技术与反应模型研究[D]. 石仲璟.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7)
- [10]乙氧基化反应器的技术进展[J]. 向珏贻. 能源化工,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