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总目录

2004年《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总目录

一、《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张帅[1](2020)在《《罗摩衍那》在我国藏区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自吐蕃时期传入我国藏区后,在悠久绵长的千年历史中扎根藏地,逐步成为藏族人民耳熟能详的外国经典故事。作为中印文化互动交流与平等对话的一条重要纽带,《罗摩衍那》藏译版本有敦煌古译本、象雄·曲旺扎巴创作本、根敦群培新译本和敖见全译本四种,彰显了富有藏民族特色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追求。其中敦煌古藏文译本是《罗摩衍那》跨国传播过程中首个外国译本。此外,《罗摩衍那》还以诗歌、故事、典故、传说、戏剧、雕塑等丰富的艺术样态融入到藏族传统文化发展中。但是,藏族人民接受《罗摩衍那》并非外来文学题材与文化模式的简单横向移植与挪借,而是基于民族历史经验和文化视野实现了对罗摩故事的创造性改写,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迥异的文学景观。我国藏区的罗摩故事形态受到印度和藏区本土的历史语境、文化氛围、宗教传播及译介主体等多种现实因素的规约与影响。《罗摩衍那》主要通过佛教传播进入藏区。由于史诗文本的印度教属性以及藏区的藏传佛教信仰,吐蕃时期至19世纪末的藏族罗摩故事经历了大规模的改写与变形。藏族学者从佛教价值观念出发对这部印度教经典进行了全新阐发。由于宗教文化的异质性,文本旅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过滤与变异。但是,这种现象在20世纪初期得到改变。20世纪以降,藏族学者筚路蓝缕,抛弃了狭隘的宗教派别偏见,力求探索真知,开创了《罗摩衍那》在藏区译介与接受史的系统化、全面化和多元化局面。这与当时藏族学者学术观念与研究范式的剧变紧密联系。通过历时性梳理《罗摩衍那》在我国藏区的译介与接受史,概括其特征规律、核心本质与现实意义,可以发现《罗摩衍那》在藏区接受现象无法化约为简单的影响关系模式,它在文本跨界传播中发生的变异与过滤现象独具地域特征与民族特色。深入探寻这种文化过滤机制的内在规律与文学表征,可为跨文化视野下中印文化交流事业提供重要思考与启示。本文除绪论与结语外,正文部分拟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前三章分别就《罗摩衍那》藏译接受史的三个历史分期进行详细叙述,第四章主要考察其跨界传播与接受现象的特征与内涵,并尝试提出该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题。绪论部分交代了该项研究的缘起与背景,阐述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厘清本文写作的具体研究对象,同时在整理概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该领域的基本现状与不足。第一章主要论述吐蕃王朝时期《罗摩衍那》在藏区的译介与接受情况。这一时期,《罗摩衍那》开始进入我国藏区,以敦煌古译本为典型代表,《藏文大藏经》收录的佛教典籍以及藏族伏藏文献经典《嘛呢全集》《柱间史》也记载了部分罗摩故事。此时《罗摩衍那》流传藏区是以佛教传播为载体,文本形式主要包括译文、故事和传说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吐蕃王朝崩溃后至19世纪末《罗摩衍那》在藏区的译介与接受现象。这一时期主要包括分裂割据时期、萨迦地方政权时期、帕竹地方政权时期以及甘丹颇章政权前期。在这一阶段,随着《诗镜》译入,《罗摩衍那》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产生了《诗镜》注疏本罗摩故事、《萨迦格言注解》罗摩故事和象雄·曲旺扎巴所作叙事诗《罗摩衍那》。其中长篇叙事诗《罗摩衍那》备受瞩目,进一步促进了罗摩故事在藏区的本土化进程。第三章主要探讨20世纪以来《罗摩衍那》在藏区接受情况的全新格局。这一时期藏族学者的思想观念在人文主义与科学理性的现代思潮冲击下产生剧变。根敦群培《新译罗摩衍那》标志着藏族学者接受和研究《罗摩衍那》的崭新格局,也象征着《罗摩衍那》在藏族文学史上经典化地位的确立。此后,藏族学者的学术研究理路逐步从神学史观、人文史观过渡到唯物史观,这种观念变迁也反映在《罗摩衍那》的研究评述中。第四章是在以上具体文本梳理解读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并尝试提出该领域研究的前景与方向。该章主要分为《罗摩衍那》在藏区接受的规律特征、核心本质与现实意义三个部分,旨在阐明这一文学传播与接受现象的根本属性以及《罗摩衍那》对藏族民族文学史建构和跨学科研究的价值意义。结语部分总结了该项研究的具体内容、观点结论以及引发的现实思考,揭示其在中印文学文化交流事业中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李欢欢[2](2020)在《小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对欧亚干湿协同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器测资料的研究发现,西太平洋暖池(WP)作为全球海表温度(SST)最高的区域,对欧亚大陆的干湿协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小冰期(LIA,1250-1850)作为当前暖期的背景(CWP),LIA以来欧亚大陆干湿协同变化及其对WP增暖的响应仍然不清楚。本文使用海温、降水和来自国际树轮库(ITRDB)的欧亚地区1625条树轮宽度记录,研究了器测时期西太平洋暖池区海表温度(WPSST)变化对欧亚降水的影响,讨论了欧亚地区的降水和树轮年表同时存在的降水偶极子型,同时用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影响降水偶极子的大气环流时空变化特征。最后,利用树轮年表重建了LIA以来的降水偶极子,并通过重建资料寻找影响偶极子变化的各种可能因子。结果表明:(1)南欧、蒙古的年降水量和WPSST呈显着(p<0.1)负相关;中亚、北欧的年降水量和WPSST呈显着(p<0.1)正相关。欧洲和亚洲地区各存在一对受WPSST调控的降水偶极子。在亚洲为中亚/蒙古(CAMO)偶极子型,这个偶极子的特点是中亚的年总降水量和WPSST呈正相关,而蒙古的年总降水量和WPSST负相关。同时在欧洲地区为北欧/南欧(NESE)偶极子型,这个偶极子的特点是WPSST和北欧的降水正相关,和南欧的降水负相关。WPSST升高时,中亚、北欧降水增多,蒙古、南欧降水减少。当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正(负)相位事件发生时,通常伴随有WPSST降低(升高),中亚、北欧降水减少(增多)和蒙古、南欧降水增多(减少)的幅度均加大。WPSST变化越明显时,CAMO和NESE两个偶极子的强度越强。(2)从500h Pa位势高度场和风场来看,北大西洋涛动(NAO)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事件是WPSST影响欧亚地区降水变化的年际信号。WPSST异常时欧洲夏、秋、冬三季大气环流变化明显,在WPSST偏高时,北欧海平面气压偏弱、700h Pa有气旋性风场异常辐合上升区,南欧海平面气压偏强、700h Pa有反气旋性风场异常辐散下沉区。中亚地区,春、夏、秋三季大气环流的差异明显,在WPSST偏高时,西太平洋的偏东北气流与印度洋的西南气流在东南亚交汇北上,在中亚与来自高纬的冷空气相遇,蒙古地区为正变压和反气旋异常环流。在ENSO发生的背景下,这些环流差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从水汽输送方面来看,在WPSST偏暖时,850h Pa纬向水汽通量距平在太平洋为负印度洋为正,蒙古地区为850h Pa经向水汽通量负距平,两个大洋上的充沛水汽聚集在中亚地区,蒙古水汽条件较差。在欧洲地区,有一个以(50°N,0°E)为中心的850h Pa纬向水汽通量正距平,而850h Pa经向水汽通量距平在北欧为正在南欧为负,并在ENSO事件发生时其范围和强度均增加,使得南欧的湿度输送较弱,而北欧较强。(3)在用树轮年表重建的1280-1990年的CAMO偶极子中,CAMO偶极子仅在年代际尺度上显着,显着的时期有14世纪早期、15世纪早期、17世纪中期、18世纪以及20世纪以来。小冰期以来,CAMO偶极子的强度随着太阳辐射、北半球温度的增强而增强,随着PDO的增强而减弱,然而在20世纪,CAMO的强度与太阳辐射之间的正相关性减弱。(4)在用树轮年表重建的1801-1990年NESE偶极子中,NESE偶极子在年代际尺度上更加明显,显着时期出现在19世纪30到50年代和20世纪以来。当太阳辐射增强、北半球温度升高、NAO增强时NESE偶极子强度增强。

胡可[3](2020)在《内部控制视角下的X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财政专项拨款作为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促进作用体现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科研水平的提升、基本办学条件的改善等方面上。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领域拨款规模的逐渐扩大,对高校内部财政专项资金(包括中央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拨款、学校自筹资金)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我国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在管理控制体系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方面还尚有欠缺,时常会出现项目预算规划不严谨、项目资金使用范围模糊、项目执行效率差、项目监督体系不完整、项目绩效考评流于形式等问题。如何规范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真正意义上地提升执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完善监督体系建设,是现在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财政专项项目负责人应当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于X高校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项目进入深度分析,从高校基本情况、近几年项目资金情况、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流程等几个方面阐述其管理工作的现状。从内部控制五要素角度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方面阐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针对性提出优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建议。提出对于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改善,要注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内部和外部相结合:既要注重高校本身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也要加强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其管理控制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相辅相成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李薪茹[4](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认为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陈倩[5](2020)在《苏州传统工艺振兴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漫长的岁月赋予了国家丰富的传统工艺资源。2017年,由文化部牵头出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明确肯定了现阶段对传统工艺的振兴和保护是传统工艺工作开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之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传统工艺的振兴保护措施,更好的推动传统工艺融入现代化的生活。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理范围内传统工艺项目颇多,同时工艺种类也较为齐全。本文对苏州传统工艺振兴措施的研究,将从“文化区”角度入手,对区域范围内的传统工艺占比情况进行分析,尝试用“传统工艺文化区”这一概念开展研究。列举影响传统工艺生存发展的要素,结合大量田野调查,探讨苏州传统工艺文化区的特点。推动传统工艺文化区特点与当地实施的振兴措施结合,选取2009年—2019年,苏州在传统工艺振兴和保护上已经实施的相关措施进行研究,总结有效措施经验。此外,苏州社会各界对传统工艺振兴发展进行了诸多探索,以其中院校与工艺传承的模式为例,选取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个案分析,试论述院校如何整合自身资源,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发展。为了更深层次了解传统工艺振兴措施的开展状况及传承人态度,选取苏州重点振兴传统工艺项目之一的制扇技艺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结合了理论研究与田野调查的案例分析,提出“传统工艺文化区”概念,特指区域范围内关于传统工艺的沿革及划分。希望通过对传统工艺文化区内,相关振兴措施的梳理和总结,为之后其他地区在传统工艺振兴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新的思路。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周心河[7](2019)在《积云和边界层方案对新疆气候的适用性评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使用NCEP-FNL全球分析资料作为WRF3.8.1模式的初始场和边界场,利用该模式中7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及6种行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新疆地区分别进行2006年10月1日至2008年3月1日的模拟积分试验,重点考察模式在水平分辨率为10 km下不同积云对流和行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新疆地区气象要素模拟的敏感性研究,通过不同积云对流和行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进行其适用性评估,作为WRF3.8.1模式在新疆地区未来气候模拟的研究基础。结果表明:(1)对于采用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主要结论:1)采用7种方案的模式都能较好地模拟年、雨季降水与平均温度的空间分布及大气的垂直结构。2)采用7种方案的模式都能模拟出不同区域候降水及候平均温度随时间演变,模式候降水与观测的相关系数在0.20~0.85,模式候平均温度与观测的相关系数在0.98以上。对于整个新疆地区来说,采用各方案模式模拟的雨季低层偏干偏暖,大气层结较稳定导致降水较观测偏少。3)对新疆地区主要降水区域的天山地区来说,采用Kain-Fritsch(new Eta)方案模式模拟全年及雨季降水较其他方案更加接近观测,偏差在-29.07%~-23.81%,且较好地模拟出月降水及候降水的演变,模式候降水与观测的相关系数最高达0.85。在日降水预报检验中,采用Kain-Fritsch(new Eta)方案模拟小雨的TS评分为0.70。4)采用Kain-Fritsch(new Eta)方案模式模拟效果综合来看较好,因此利用模式开展新疆地区数值模拟研究时应考虑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适用范围。(2)对于采用不同行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主要结论:1)对温度而言,采用不同方案模拟全年及雨季温度与观测的偏差差别不大,大约在2.5℃以内;且模式模拟不同区域候平均温度与观测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2)对降水而言,基于较优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模式采用6种行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降水的模拟有所改善。对天山地区来说,采用Grenier-Bretherton-Mc Caa(GBM)方案模拟雨季降水更接近观测,偏差为15.84%;候降水与观测的相关系数最高达0.89;日降水预报检验中雨的TS评分最高达0.37。3)对于天山地区不同植被覆盖区域来说,采用不同方案模拟的昼夜降水均较观测普遍偏少,且夜间偏差大于白昼,其中采用GBM方案模拟的天山及不同植被区域的昼夜降水更接近观测,降水偏差在5mm以内。总之,通过上述积云对流和行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新疆气候模拟的适应性研究表明:采用Kain-Fritsch(new Eta)积云方案与GBM边界层方案组合的WRF3.8.1模式模拟新疆地区的气候特征更加接近观测。

熊燕琳[8](2019)在《四川风能太阳能资源分布及气象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结合台站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研究四川省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特征。首先,利用台站资料间接计算辐射值时,针对气候学计算式中经验系数的算法进行一些改进,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气象因素分布差异对太阳能资源分布的影响。以及研讨Reg CM数值模式在四川省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的适用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为使气候学计算式中的经验系数适合四川复杂多变的地形气候状况,使用聚类分析法,以各站日照百分率多年月值序列差异作为距离度量标准将四川152个台站分属为4个区,分区分月拟合经验系数计算得到各站辐射值。四川7个辐射站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3.5%,未分区时则高达10%,可知计算精度显着提高。将计算结果插值得到四川省的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由代表辐射削弱程度的晴空指数与其他各气象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由偏相关系数知,川西南和盆地辐射削弱程度的变化与低云量关系最为密切,高原地区及高原东缘分别受降水、相对湿度的影响更大。(2)本文利用最新版本的RegCM4.6耦合CLM4.5陆面模块展开模拟研究。与台站计算值得到的辐射分布图对比,模式能较为真实地的模拟出四川“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高低值中心与台站计算值所反映的较一致。将模式结果插值到7个辐射站点,得到的辐射模拟值月序列与实际观测值的走势都较为吻合,表明模式能模拟出辐射量的月际变化特征。7个站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75。以上结果表明,Reg CM模式对辐射值有很好的模拟能力,可作为一种新的模式方法的引入太阳能资源评估中。(3)风速模拟值整体较观测值偏高,由逐月风速序列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知,川西南地区的相关系数为0.7以上,川西北地区的相关系数整体低于0.5,表明模式对西南地区的风速模拟效果最佳。(4)综合模式结果和台站计算结果知,川西高原的理塘-巴塘、阿坝-若尔盖、甘孜-炉霍,稻城-木里均具有很高的太阳能资源开发价值。丹巴地区在台站观测值和模拟值中均显示风能资源丰富。本文结论为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依据。(5)本次模式选取的陆地和植被覆盖资料对于四川土壤、地表类型的信息的描述存在很大的不足,导致模式在新龙-雅江一带存在辐射异常值。此观点可由该处模式的地表反照率值>1佐证,因此在今后研究工作中,应选择适合四川地区的地形资料。

亓军红[9](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指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曹莹[10](2018)在《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文中认为科学期刊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学术反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标尺。气象科学期刊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气象建设、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情况,有较强的文献性。民国时期,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媒介,近代科学研究成果多是通过期刊才得以保存和普及,民国时期气象学期刊是研究近代气象学发展的重要材料。本文以1915-1949年35年间的《观象丛报》、《中国气象学会会刊》、《气象杂志》和《气象学报》为着重点,利用文献分析和计量统计的方法,以期刊的外在形态和内部刊载的气象科技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期刊在封面、栏目、主办机构、作者群体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发现,气象期刊逐步趋于成熟,而且逐渐向气象学术期刊发展,尤其气象研究所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作者群体,气象期刊的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根据四本气象专业期刊中的气象科技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气象学者在天气学和气候学领域的研究尤为突出,促进国内外学者对我国气候区域的认识和了解。综合气象期刊的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到气象期刊经历了从“科普气象知识”、“气象科技服务”到“自主气象科研”的过程,而我国气象科技则在“气象科学”、“气象技术”和“气象数据”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气象期刊为我国气象科技传播、推广以及指导做出突出的贡献,同时气象科技也为气象期刊带来积极的影响,两者的互动作用呈现的是积极良性的作用,为我国早期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本文全面完整地介绍我国在民国时期创办气象期刊的情况,探析中国近代气象科技发展,以及民国时期气象科技及气象期刊的互动作用,并对民国时期气象期刊做出一定的评价。一方面,加强人们对近代气象专业期刊和气象科技发展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探析气象期刊在气象科技的传播、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使大家认识到气象期刊在我国早期气象科技发展时期的地位及其影响。通过对早期气象期刊、气象科技发展的回溯,给现代气象科学的前景予启发,为当代的气象科学事业提供历史参考。

二、《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罗摩衍那》在我国藏区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专题个案类研究
        二、综合比较类研究
        三、研究现状简评
    第三节 相关重要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发轫与探索:吐蕃王朝时期的译介与接受
    第一节 敦煌古译本《罗摩衍那》
    第二节 《藏文大藏经》中的罗摩故事
    第三节 《嘛呢全集》与《柱间史》中的罗摩故事
第二章 开拓与兴盛:分裂割据时期至19世纪末的译介与接受
    第一节 《胜天赞》《殊胜赞》释文中的罗摩故事
    第二节 《萨迦格言》及其注释中的罗摩故事
    第三节 诗学理论《诗镜》及其注疏中的罗摩故事
    第四节 叙事诗《罗摩衍那》
    第五节 其他藏族经典文献中的罗摩故事
    第六节 木雕艺术中的罗摩故事
第三章 蓬勃与多元:20世纪以来的译介与接受
    第一节 《新译罗摩衍那》
    第二节 端智嘉《罗摩衍那》译作与论述
    第三节 藏戏与罗摩故事
        一、安多藏戏《冉玛拉》
        二、山南藏戏《若玛囊》
        三、康定木雅藏戏《国王冉马拉》
    第四节 长篇叙事诗《罗摩衍那》的现代释读
    第五节 藏族学者的学理性研究及藏文全译本的译出
第四章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特征规律
        一、传播源点的复杂性重构
        二、传播路径的多元性生成
        三、译介主体的现代性转变
    第二节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核心本质
        一、异国题材本土化
        二、异教故事佛教化
        三、民间文本经典化
    第三节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的现实意义
        一、《罗摩衍那》与藏族文学史建构
        二、《罗摩衍那》与跨学科研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罗摩衍那》藏译与接受史编年
附录二 :我国藏区流传的罗摩故事四大文本主干情节对照表
作者简历

(2)小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对欧亚干湿协同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全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数据和资料
    2.2 方法
        2.2.1 相关分析
        2.2.2 滑动相关
        2.2.3 t检验
        2.2.4 滑动平均
        2.2.5 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器测时期WPSST和欧亚降水的关联
    3.1 引言
    3.2 树轮年表对年总降水量的响应分析
    3.3 欧亚地区年总降水对WPSST的响应分析
    3.4 降水的合成分析
        3.4.1 海温异常年的降水合成分析
        3.4.2 ENSO背景下海温异常年的降水合成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PSST和欧亚大陆降水之间的海气过程
    4.1 引言
    4.2 500h Pa位势高度场和风场合成分析
    4.3 海平面气压和 700h Pa 风场
    4.4 水汽输送、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合成分析
        4.4.1 850h Pa辐散风场合成分析
        4.4.2 850h Pa水汽通量合成分析
        4.4.3 水汽通量散度合成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冰期以来欧亚降水和WPSST的关系
    5.1 引言
    5.2 亚洲的降水偶极子
        5.2.1 中亚/蒙古(CAMO)偶极子型
        5.2.2 气候因子和非气候因子的影响
    5.3 欧洲的降水偶极子
        5.3.1 北欧/南欧(NESE)偶极子型
        5.3.2 气候因子和非气候因子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本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3)内部控制视角下的X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1.7 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内部控制理论
        2.1.1 内部控制概念
        2.1.2 内部控制原则
    2.2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相关概念
        2.2.1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
        2.2.2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
        2.2.3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控制目标
        2.2.4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流程主要风险点
第三章 X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X高校基本情况介绍
    3.2 X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情况
    3.3 X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流程和机构设置
        3.3.1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流程
        3.3.2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构
    3.4 内部控制视角下X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4.1 控制环境方面的问题
        3.4.2 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
        3.4.3 控制活动方面的问题
        3.4.4 信息沟通方面的问题
        3.4.5 内部监督方面的问题
    3.5 内部控制视角下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5.1 控制环境不完整
        3.5.2 风险评估工作不理想
        3.5.3 控制活动细化程度不足
        3.5.4 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
        3.5.5 内部监督体系不健全
第四章 内部控制视角下完善X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建议
    4.1 建立良好的财政专项资金内部控制环境
        4.1.1 提高内部控制重视程度
        4.1.2 健全关键岗位职责制度
        4.1.3 加强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4.1.4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
    4.2 建立全面的财政专项资金风险评估机制
        4.2.1 注重高校内部风险管理工作
        4.2.2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协助工作
    4.3 细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流程中的控制活动
        4.3.1 加强项目申报过程中预算控制
        4.3.2 加强政府采购计划中的职责分工控制
        4.3.3 加强政府采购中的信息技术控制
        4.3.4 加强财产保护控制
        4.3.5 加强绩效考评控制
    4.4 完善财政专项资金信息沟通机制
    4.5 完善财政专项资金内部监督体系
        4.5.1 规范归口管理部门的自行监督
        4.5.2 督促高校内部审计工作
        4.5.3 促进财政部门组织审计工作常态化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二、专业结构调整
        三、产业需求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适配理论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案例研究方法
        二、案例选择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第三节 案例描述
        一、案例背景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苏州传统工艺振兴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传统工艺保护振兴现状
        二、国内传统工艺保护振兴历程
        三、国内传统工艺振兴措施探索
        四、苏州市传统工艺振兴措施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性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性
第二章 苏州传统工艺文化区历史及特点
    第一节 传统工艺文化区要素分析
    第二节 苏州文化区历史特性
        一、水文化特色
        二、崇文之风
        三、包容并蓄
    第三节 苏州传统工艺文化区特性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苏州传统工艺振兴措施及保护现状
    第一节 苏州传统工艺早期保护
        一、苏州传统工艺历史发展
        二、近代苏州传统工艺保护措施的萌芽
    第二节 苏州已开展传统工艺措施
        一、纲领政策类措施
        二、社会宣扬类措施
    第三节 苏州传统工艺振兴新举措
        二、政府专职机构
        三、行业组织建设
        四、传承人考核制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苏州文化区内传统工艺振兴个案研究
    第一节 院校对传统工艺振兴探索—以苏州工艺美院为例
        一、研修研培模式
        二、院校扶贫模式
        三、桃花坞年画模式
        四、工作室制模式
    第二节 苏州传统工艺振兴路径—以苏州制扇技艺为例
        一、竹折扇—徐义林
        二、檀香扇—邢伟中、陈琴
        三、绢宫扇—盛春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7)积云和边界层方案对新疆气候的适用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WRF模式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WRF模式行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模式、数据与方法
    2.1 WRF模式介绍
    2.2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
        2.2.1 水汽辐合方案
        2.2.2 对流调整方案
        2.2.3 质量通量方案
    2.3 行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2.4 试验方案设计
    2.5 数据资料来源
    2.6 数据结果处理方法
        2.6.1 插值方法
        2.6.2 均方根误差(RMSE)
        2.6.3 标准差(σ)
        2.6.4 相关系数(R)
        2.6.5 降水评分检验
        2.6.6 温度评分检验
第3章 新疆地区气候特征
    3.1 不同来源降水资料的比较
    3.2 不同来源温度资料的比较
    3.3 不同来源环流资料的比较
    3.4 2007 年概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新疆气候模拟影响的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方案设计
    4.3 降水
    4.4 温度
    4.5 大气环流场、水汽及能量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行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新疆气候模拟影响的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方案设计
    5.3 降水
    5.4 温度
    5.5 关键区分析
        5.5.1 天山降水
        5.5.2 风场、边界层高度及能量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8)四川风能太阳能资源分布及气象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1.2.2 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讨论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台站资料计算四川地面太阳总辐射
    2.1 资料介绍
    2.2 研究方法
        2.2.1 气候学计算式
        2.2.2 方法改进
        2.2.3 效果检验
第三章 四川省太阳能资源分布及辐射与气象因素关系研究
    3.1 资料介绍
    3.2 四川省太阳总辐射空间分布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3.3 四川太阳总辐射时间分布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3.3.1 晴空指数和气象影响因素的月际变化曲线
        3.3.2 晴空指数与气象影响因素的偏相关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台站资料计算得到四川风能资源分布
    4.1 资料介绍
    4.2 研究方法
    4.3 四川省风能资源空间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Reg CM模式模拟得到四川省风能太阳能资源分布
    5.1 Reg CM模式介绍
    5.2 资料选取及模拟方案设计
    5.3 模式模拟得到的太阳能分布及与台站资料结果的对比分析
    5.4 模拟的风能分布以及与台站资料结果的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成果简介
致谢

(9)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10)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概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期刊发展简况
        一、科技期刊概况
        二、传播气象内容的科技期刊
    第五节 资料来源、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一、资料来源
        二、概念界定
        三、相关说明
第一章 民国时期气象期刊总体情况
    第一节 气象期刊创刊
        一、中央观象台气象科成立
        二、民国第一本气象期刊——《气象月刊》出版
    第二节 气象期刊的发展特征
        一、期刊的区域分布
        二、期刊的时间分布
        三、期刊的持续时间
    第三节 主办机构
        一、气象观测机构
        二、气象行政管理机构
        三、气象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
        四、高等教育机构
    第四节 期刊形式与内容分析
        一、期刊形式
        二、期刊内容
第二章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分析
    第一节 四本期刊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变更
        一、主办机构
        二、编委员
        三、作者群体
    第三节 刊物形式的变化
        一、栏目设置
        二、外观设计
        三、出版经营
第三章 气象专业期刊的气象科技内容分析
    第一节 《观象丛报》的科技内容
        一、《观象丛报》的学术研究
        二、《观象丛报》的气象资讯
        三、《观象丛报》的气象数据
    第二节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内容
        一、《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学术研究
        二、《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科技推介
        三、《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的气象资讯
    第三节 《气象杂志》的气象科技内容
        一、《气象杂志》的学术研究
        二、《气象杂志》科技推介
        三、《气象杂志》气象资讯
        四、《气象杂志》的气象数据
    第四节 《气象学报》的气象科技内容
        一、《气象学报》的学术研究
        二、《气象学报》科技推介
        三、《气象学报》气象资讯
        四、《气象学报》的气象数据
第四章 气象期刊与气象科技发展的互动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的发展阶段
        一、气象期刊的萌芽时期
        二、气象期刊的积累时期
        三、气象期刊的发展时期
    第二节 气象期刊所反映的气象科技发展
        一、气象科学的发展
        二、气象技术的发展
        三、气象数据的发展
    第三节 气象期刊对气象科技的推动作用
        一、气象知识的启蒙作用
        二、气象研究的传播作用
        三、气象技术的指导作用
    第四节 气象科技对气象期刊的影响
        一、气象科研发展的需求
        二、中外气象科技交流的带动
        三、气象科学建制化的需要
总结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罗摩衍那》在我国藏区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张帅.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4)
  • [2]小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对欧亚干湿协同变化的影响[D]. 李欢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3]内部控制视角下的X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研究[D]. 胡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4]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 [5]苏州传统工艺振兴措施研究[D]. 陈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积云和边界层方案对新疆气候的适用性评估[D]. 周心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8]四川风能太阳能资源分布及气象影响因素研究[D]. 熊燕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9]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民国时期气象专业期刊及气象科技发展[D]. 曹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标签:;  ;  

2004年《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