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钟表展演绎永恒与时尚(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郭书[2](2019)在《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观造型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创作载体微小,以精致为审美标准,以“微不失真、微不失韵”为创作要求,以“小中见大、微中见宏”为艺术特征,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微雕、微画、微型建筑与微缩景观等。相较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微观造型艺术”在我国学术界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学术概念,与其相关研究零散地见诸于“微雕艺术”“鼻烟壶艺术”“内画艺术”“微缩模型艺术”等工艺美术领域。造成这一研究惯性的原因大致有二:第一,对于“微观造型艺术”,学界沿袭传统批评观点,始终认为其“技”大于“艺”,进而顺其自然地从技法、工艺来看,将其按照“雕刻”“绘画”“建筑”做分类探讨。第二,对于微观造型的艺术性、审美性、文化价值缺少必要的观照,致使对它的研究也就仅停留在了“技”的层面。近些年,无论在收藏市场还是文创产业、工艺品市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都展示出了较强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理论批评的角度考虑,都有必要打破这种将微观造型艺术作工艺技法分类的研究模式。基于此,文本以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为考察对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9年至今,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形态、文化价值与审美特征作细致研究。尝试在新时代语境下,发掘其艺术格局与当代价值,就其发展困境与对策提出有益思考。极往知来,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尽管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了小型器物所独有的精致之美,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刻意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加以发展。最初微观造型艺术是在大型劳动工具、器物或图像中出现的微观形状或精细装饰,更多是作为一种依附而出现。宋元时期,手工行业趋向精工细作,微观造型艺术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开始成熟。同时,微观造型艺术因其承载介质的微小,在审美感受与“隐逸文化”更加契合,也符合这一时期的审美取向,人们渴望探索更加精妙小巧的微观艺术。由此,微观造型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艺术感染力被唤醒,它开始脱离其他大型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手工艺人也开始挑战人类“微”的极限,不同材质、不同技法、形态越来越趋微的艺术品相继出现。至明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形成了一次创作高峰,其中核雕艺术家王叔远技艺精湛,广为人知。清代至民国时期,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又一次出现了创作的高峰,不仅创作材料愈加丰富,技术上更加成熟,而且品种增多,作品数量也进一步增加,并渐渐形成了独立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创作群体,涌现出的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后,手工艺行业摆脱了落后的生产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指导下,微观造型艺术得到了国家大力扶持,手工艺人社会地位提高,传承关系更加开放,艺术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创作题材更突出时代特色。改革开放后,微观造型艺术经历了改革的短暂阵痛,随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多种企业形态并存,国际交流增多,发展更加开放多元。进入新世纪,随着传统微观造型艺术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艺术创作更为活跃,交流、展览形式更加多样。新时代以来,国家赋予了传统手工艺崭新的内容与使命,微观造型艺术不仅满足着当下我国人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为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对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艺术家及重要作品进行梳理是本文重要内容。自1979年开始,为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国家开始组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评选。截止到2018年,共举办了七次,期间一共产生了531位大师,其中微观造型艺术领域诞生了20位。可以说,这20位大师是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大多师承建国初期的“老艺人”(建国初期,国家对旧中国走过来的工艺美术名家授予“老艺人”称号,为当时工艺美术领域最高荣誉),改革开放前后又培养了大批学生,这些艺术家当之无愧为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创作与推广的中流砥柱。本文以这20位中国美术大师及其传承关系为主线,同时兼顾其他艺术家及作品,就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群体构成,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以及创作材料、技法、工具做细致考察,进而对其当代风格和创作特征加以总结和概括。纵观中国工艺美术史,不同时期微观造型艺术都诞生了精美绝伦、叹为观止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化与审美趣味的集中表达。它作为宏阔包容的中国文化象征,气韵生动的中国艺术象征,精致细腻的中国工匠精神象征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的“物以载道”的伦理观、“天时地气”的生态观、“材美工巧”的技术美学和“手作温度”的生命观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思想内涵。特别是近年,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已经成为了跨文化传播交流的“文化符号”。并且,它不仅作为一种图像符号被认知,其隐含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思想也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资本,在对外交流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新世纪以降,随着科学技术介入艺术创作过程,微观造型艺术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原有手工艺作品的“原真性”被弱化,“光韵”衰竭,另一方面艺术作品的“现实活力”又得到增强,而这些变革都与当代生活中大众意义的增强密不可分。机械复制时代的微观造型艺术积极与当代生活融合,开始出现“大众化”“功能化”“趣味化”的创作倾向。微观造型艺术由于作品尺寸的特殊,其审美特征也大大有别于其他大型艺术。特别是,由于微观造型艺术展示性较弱,对其审美接受心理,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愉悦产生的方式及原因作深入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于微观艺术的审美接受来源于“小之美”,大型艺术使人“崇拜”,而小型艺术令人“喜爱”。面对微观造型艺术,观者不会存在压力,有时为了欣赏到微小的作品细节,会希望能够将其放在手中,仔细赏玩,而这时更多的是喜爱之情。其次,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和观赏者意识到创作这件作品的难度有着紧密关系。一件微观造型艺术作品其创作过程越困难、越复杂,受众对于这件作品的认同程度越高。从这一角度来说,受众对于微观造型艺术的接受不仅来自于作品本身,对于作品创作过程的理解也十分重要。再次,微观造型艺术欣赏方式是独特的,观赏者将作品置于眼睛近处,有时甚至需要借助光学放大设备的帮助,这时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作品的欣赏中,将外界环境排除在外,而这种“小视界”的审美过程也影响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感受。最后,艺术品消费的商业化驱动也促进了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任何一门艺术都离不开他的欣赏群体,相较其他大型作品,微观造型艺术明显小众很多,因此拓展它的受众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艺术界的共同努力,包括艺术家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认识,媒介对微观造型艺术再讨论,转变思想推动微观造型艺术再发展等。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境遇出发,对其受众拓展提出思考。
董乃萌,水琉璃,陈旭[3](2017)在《BASEL WORLD 2017 芭珠种草巴塞尔 新款尖货一起来撩》文中研究说明时隔一年,BAZAAR Jewelry小分队再次来到瑞士。在这里,每到3月都会聚集来自全球的腕表、珠宝爱好者及从业者,他们当然都是为了来参与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在这里,来自全球的珠宝、腕表品牌都会拿出本年度最有吸引力的作品,这么精彩的视觉盛宴当然不会让你错过!
黄舟子[4](2017)在《建国以来国产民用表的设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制表业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初,一直以来在我国国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以其特有的精密制造技术和精密计时产品长期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与新中国工业共同成长。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民族制表业现已建立起较完整的生产制造体系和营销网络,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较大的市场空间。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新形势下的我国民族制表业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优化,国际地位亟待提升。对国产民用表设计思想及设计特征的源流梳理分析,对加快推进我国民族制表业自主品牌建设具有现实启示意义,亦将为中国民族制造业其他国货产品的设计发展研究提供有益的蓝本。本文建立在国产民用表设计的现状和具体案例基础之上,解析其所处的设计语境,分析提炼其主要的设计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究其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以此来解读其产生及发展脉络,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绪论介绍了国产民用表设计发展历程的研究价值和研究范式。第二章对国产民用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形制进行了界定,并回顾了新中国建立以前,孕育期的民族制表业的文化语境,以及民用表在我国传播、制造和使用概况。第三至五章分别从设计语境、设计思想和设计特征三方面入手,剖析了建国至今,国产民用表设计在我国民族制表业初创、发展到创新的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功能性与艺术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用户与设计者在国产民用表设计中的地位与角色的变迁是研究重点。结论试图从文化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解释路径,对国产民用表设计发展进程里的演变源流及特点分析概括,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李鸿宇[5](2017)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奢侈品文化现象研究 ——以“服装奢饰品”为研究案例》文中研究指明“奢侈品”已然成为当今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但世人对它的态度褒贬不一。如何客观、理性的认识“奢侈品”及“奢侈品”在当代设计领域中的设计价值、工艺价值、审美价值、符号价值等,是本论文选题的切入点。论文将“奢侈品”的置于“跨文化”的语境下,在设计学、工艺史、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进行了学理上的解读,并通过史料、数据和图表的整理,对“奢侈品”文化现象进行了跨越横向和纵向的历史时空坐标之上的学术研究。论文的研究源于对“人类历史上提出了若干‘禁奢’或‘抑奢’的思想,却没能阻止‘奢侈品’的存在”的疑惑,详尽地梳理了欧洲、中国历史上的“奢侈”、“奢侈品”思想,全面剖析了早期奢侈品发生的深层原因;面对当代语焉不详的奢侈品概念,从手工的价值、动手的能力、绝艺、艺匠的心、材质、创造力、审美、神话原型等方面是再塑了奢侈品的最原始的意味,并对奢侈品具有的“匠艺文化”的核心价值进行了深度剖析,重新审视了奢侈品的“手工艺”内涵和“创造力”的价值;并基于当代奢侈品的复杂性、多元化,整理了从17世纪中期至21世纪的不同阶段的奢侈品文化特点和奢侈品品牌数据,为接下来的章节探讨奢侈品提供了原始的资料;基于当代奢侈品的地域特征,从国别的角度对奢侈品文化特点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分析对比了不同国家所具有的奢侈品文化气质和设计美学理念;详尽分析了奢侈品的特征及与其相近概念的界域问题。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当代物质文化领域中,“奢侈品”具有强烈的符号特征,它体现出了鲜明的“物”的价值。从最原始的“物崇拜”到20世纪的“符号崇拜”,“奢侈品”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变迁,奢侈品的“符号价值”在当代奢侈品消费文化中也具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论文从奢侈品作为“物”的当代符号意义开始阐释,对“奢侈品”符号的生产、传播、消费进行了系统地、学理层面地论证研究。作为“主体”的消费者基于文化认同理念的差异性与相似性而形成各自的身份认证,经历了由从众、炫耀到认同、享受等心理过程,逐渐回归到奢侈品本源文化中。论文的最后部分是当代奢侈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展望,从全球化的视野和设计伦理的前提下对奢侈品的设计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提出“最奢侈”的设计是“善意”的设计的观点。
郑瑜,陈旭[6](2016)在《像逛街一样逛表展》文中研究指明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本身就有"全球规模最大钟表珠宝展"的美誉,BAZAAR Jewelry的编辑们在每年参展行程中都要看上百个品牌的预览、上千件全新作品,绝对是眼花缭乱。但逛表展有时候就像逛街,而Baselworld恰恰就是这一年你买买买的最强风向标,快跟着芭珠的团队们一起来看看2016年的Baselworld有哪些好玩好看又好用的腕表和珠宝吧。
马春光[7](2016)在《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尝试从“时间抒写”这一视角出发,探寻二十世纪中国语境中新诗所呈现出的现代人对“时间”的体验、意识与想象,以及这一过程中彰显的抒情姿态、审美向度等等。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时间体验”的角度考量中国诗歌的历史转型。第一节通过对汉语中“时”、“时间”的概念史梳理,发掘古今时间意识嬗变的深层线索,进而考察中国古代时间观的特征及思想文化意义,最后就现代汉语中“时间”概念的形成、现代时间观的生成及其特征进行考察。第二节考察时间体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动态关系。首先梳理中国古典诗歌中时间意识的产生及演变,然后试图概括中国古典诗歌的时间主题,以及时间抒写的“意象模式”与“表现模式”。第三节从“时间体验”的角度契入“中国新诗的发生”这一话题。从理论阐释、文本构造及接受形态等层面考察现代时间体验对中国新诗的发生产生的助力与推动作用。从“时间体验”的角度勘探“新诗的发生”这一问题,既是从思想、文本以及接受等层面揭示新诗发生的深层动因,同时也是对以往新诗发生学研究固有模式的某种质疑与反思。第二章尝试梳理新诗“时间”抒写的历史脉络。从诗歌文本彰显的“时间观”来考察,百年中国新诗存有如下时间抒写的线索:一是以现代性进步时间观为思想基质的诗歌写作。进步时间观与现代中国的革命化历史语境高度藕合,成为部分现代中国诗人的“时间信仰”,规约了其诗歌文本中显豁的未来时间指向,并因其与时代思想的高度契合而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诗歌主潮。二是以后现代的“当下”时间意识为思想基质的诗歌写作。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祛革命化”日常语境中,伴随着现代性进步时间观的瓦解,诗歌中的未来时间指向转向对时间之当下的关注与体悟。与消解未来同时出现的,是对实存性的线性历史的消解,个人化的历史观照视野在他们的诗歌文本中出现。三是以传统时间观(乡土时间观、宗教时间观)为思想基质的诗歌写作。在时间进步的幻象之外,时间的另一真实面目——循环时间——在很多诗人那里依然是时间感受和人生体验的重要内容。道家、佛教思想对现代文学的渗入,在中国新诗中鲜明地体现为时间感知的宗教方式。第三章试图对新诗文本呈现的四个集中、显豁的“时间主题”展开解读。一,在现代知性诗学的影响下对时间的哲思,主要表现为时间的诗意赋形、时间的冥想、“瞬间”的诗思等方面。二、新诗对“时间流逝”的诗性表达,主要体现为对时间消逝过程的细腻体验、“午后”的哀思以及更加强烈的时间焦虑。三、现代时间意识烛照下的死亡想象,对死亡的意识形态赋值、“绝对死亡”观念及诗学呈现、对死后时间的玄理想象是其典型体现。四、性别视野下的新诗“时间之思”,在现代时间观的影响下,女性时间体现了自己的特性,在新诗中鲜明地体现为“黑夜意识”的凸显和“个体生命时间”的彰显。这四个方面彰显了现代语境中中国新诗“时间探询”的重要向度,凸显了其“时间抒写”的现代特质,标志着现代人“时间困境”的加剧和对时间与人类生存之复杂关系的深入思考。第四章将论述的视角聚焦于中国新诗的“时间意象”。首节尝试对新诗中现代时间意象的营造进行论述,“世纪”、“黎明”以及以“凌晨三点”形式出现的现代意义上的“夜晚”是考察的重点。现代时间意象在彰显现代时间观的同时,有效拓展了诗歌的表达技巧与抒情模式。第二节从“季节”、“黄昏”、“水”等“原型”时间意象入手,考察新诗对传统时间意象的现代转化。传统时间意象在新诗中被赋予了新的时间内涵,在现代语境中传达了更加丰富的对时间的思考。第三节则以“钟表”意象为中心,通过一个典型的时间意象来考察新诗时间抒写的意象模式与表现模式。“钟表”是现代时间的塑造者,现代诗人以不同的抒情姿态对“钟表”展开了丰富的抒写。从意象的角度对新诗的时间抒写之美学向度的考察,可以从诗歌文本内在结构的层面透析新诗时间抒写的现代性特征,为更好地认识中国新诗语言、形式的现代转型提供可资参照的角度。第五章深入具体的个案,通过对穆旦、西渡、洛夫等诗歌“时间抒写”的辨析,发掘更加个人化的时间抒写,进而窥视中国新诗时间抒写的诸多细微部分。在穆旦诗歌中,“时间”既是一个核心意象,又是一个贯穿性的主题。在对时间经验的多层面书写中,穆旦诗歌展示了“时间之流”中不断挣扎的现代自我,企图抵达时间密道中的灵魂拯救。西渡通过个人化的“时间想象力”在诗歌中让时间不停地回旋或凝固,有效拆解了客观时间在诗歌中的方向性和紧迫感。西渡以细微的想象力和冥想式的诗歌语言,呈现了现代时间暴政下生命个体的复杂精神体验。“时间”在洛夫的诗歌中同样是一个贯穿的重要主题,他在“镜像”中体验时间,通过超现实的方式对时间进行抒写。洛夫敏锐的时间意识突出地体现为他对“时钟”的抒写以及对“时间之伤”的呈现。对个案的研究与阐发,试图避免宏观研究对历史细节与丰富性的遮蔽,期待形成交错式的论述格局。结语指出,面对现代社会不断加速的时间节奏和不断加剧的时间焦虑,中国新诗在用语言深刻指认、揭示它们的同时,试图从多个层面抵抗“时间之快”缓解“时间焦虑”。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诗歌在特定时代的“无用之用”。在“娱乐至死”的当今时代,诗歌面临娱乐化的陷阱。在深层上,诗歌能否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地揭示时代发展的症结,发现人类生存的真正困境,检验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诗歌的生命力。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在彰显现代中国生存经验的同时,尚存在诸多的思想与艺术问题,只有对此有深刻的体认,在厘清新诗“时间抒写”之历史线索的同时,匡正某些弊病,才能在理论上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参照。
李前[8](2012)在《香港钟表展演绎尊贵》文中认为9月9日,为期5天的香港钟表展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精彩落幕。由香港贸发局主办的香港钟表展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钟表展,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1届。本届展会吸了720多家来自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参展,超过17500名买家到场采购,较2011年上升4.5%。其中,新兴市场买家数量增长明显,包括伊朗上升32%,中国内地增长17%,俄罗斯上升17%。特色展区引领潮流本届香港钟表展一大亮点是,应市场对小批量供应商的需求增加,特别增设了小批量采购专区,展示专为订购20~1000件小批量产品而设的钟表专柜,照顾不同买家需要,为商家提供更多洽商机会。
刘岩,周莎莎[9](2009)在《时计纲目 巴塞尔的刀光剑影和珠光宝气》文中提出公元1578年,年届六旬的李时珍完成了一本医学着作,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一天,他出诊归来,习惯地坐在桌前。看到昨天读过的《通鉴纲目》还摆放在案头时,他突然心中一动,立即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看到《本草纲目》这四个大字时,我也突然心中一动,巴塞尔表展专题的名字就这样出世了。为了这个专题的体例,我也真正翻阅了《本草纲目》,且得到李老先生跨越千年的启示,决定采用"以纲挈目"的体例来编辑这个关于时计,也就是腕表的专题,用更专业的形式将巴塞尔的惊喜呈现出来。穿越时空、跨越学科的灵感,给了这个专题更清晰的分类,更有意义的存在感。《本草纲目》的序上这样写着:据古书上的记载,望见龙泉宝剑的光气,就知道这古剑所在的地方(《晋书·张华传》)看见宝气,便知有明珠的存在(《杜阳杂编》)到了瑞士巴塞尔,看见近十二万平方米的六座展馆时,会真实地感受到时计的力量。时计,又一次在这个时间占据了全部媒体的视线。接连不断的发布,费尽心思的创新,每个品牌都在这个经济低迷的时期努力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奇迹。
理解[10](2003)在《国际钟表展演绎永恒与时尚》文中提出 时尚是永恒的,在节奏紧张的现代都市生活里,时钟总是尽职尽责的。如今,当新年的钟声逐渐向我们靠近时,在时间欢快的滴答节奏声中,以国产品牌和国际品牌共同演绎的国际钟表展在上海世贸商城首次亮相。
二、国际钟表展演绎永恒与时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钟表展演绎永恒与时尚(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概念界定及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相关概念界定 |
一、微观 |
二、造型艺术 |
三、微观造型艺术 |
四、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形态构成 |
第二节 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历史演进 |
一、微观造型艺术的雏形期(原始社会——唐代) |
二、微观造型艺术的发展期(宋代——明代) |
三、微观造型艺术的兴盛期(清代——民国初期) |
四、微观造型艺术的再发展(建国至今)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
第一节 艺术家群体构成 |
一、社会分工 |
二、习艺经历 |
第二节 重要流派及其创作风格 |
一、微雕艺术流派 |
二、微画艺术流派 |
第三节 创作题材与作品系列 |
一、传统工艺美术题材再运用 |
二、名着、名作微观再创作 |
三、古代建筑与空间场景微观再现 |
四、现实主义题材 |
第四节 创作材料、技法与工具 |
一、创作材料 |
二、创作技法 |
三、创作工具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作为“象征符号”的传统微观造型艺术 |
一、中国文化的象征 |
二、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象征 |
第二节 机械复制时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大众化” |
一、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生存语境 |
二、“光韵”的衰竭与重现 |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微观造型艺术的革新 |
第四章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美学 |
第一节 微观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 |
一、微观之美 |
二、奇特之美 |
三、神秘之美 |
四、精致之美 |
五、形态之美 |
六、色彩之美 |
第二节 形式美法则在微观造型艺术的应用 |
一、变化与统一 |
二、对比与调和 |
三、比例与尺度 |
四、对称与均衡 |
五、过渡与呼应 |
六、主从与重点 |
七、轻巧与稳定 |
八、条理与秩序 |
九、节奏与韵律 |
十、古韵与时尚 |
第三节 当代微观造型艺术的审美接受 |
一、“小之美”的审美心理 |
二、期待视野中的“苛刻的艺术” |
三、“小视界”与“小世界”的审美过程 |
四、商业化驱动下的艺术接受 |
结语 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的受众拓展 |
一、受众结构与特征 |
二、当代微观造型艺术受众的拓展方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建国以来国产民用表的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难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产民用表的基本概念与近代历史溯源 |
2.1 国产民用表的基本概念 |
2.1.1 国产民用表的基本概念 |
2.1.2 国产民用表的基本形制 |
2.2 国产民用表的近代历史溯源 |
2.2.1 近代民族制表业的文化语境 |
2.2.2 近代民用表在我国的传播、制造和使用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初创期(1950~1979):从无到有的自力更生 |
3.1 初创期民族制表业的文化语境 |
3.1.1 社会文化中浓厚的政治色彩 |
3.1.2 短缺经济时期的艰苦创业 |
3.1.3 计划体制下的统筹产销 |
3.2 初创期国产民用表的设计思想 |
3.2.1 从致用逐步走向审美 |
3.2.2 义利统一的责任意识 |
3.2.3 独立自主的进取精神 |
3.3 初创期国产民用表的设计特征 |
3.3.1 去繁就简——简洁硬朗的造型设计 |
3.3.2 以素为美——朴素平易的装饰设计 |
3.3.3 致用为本——精练单纯的功能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展期(1980~2000):设计的转型探索 |
4.1 发展期民族制表业的文化语境 |
4.1.1 从贫乏到丰裕:渐入消费社会 |
4.1.2 从封闭到开放:重返国际舞台 |
4.1.3 石英风暴:世界制表业的变局 |
4.2 发展期国产民用表的设计思想 |
4.2.1 从国家主导到市场主导下的用户关切 |
4.2.2 科学精神的注入与专业化建设 |
4.2.3 试错与投机的实用主义 |
4.3 发展期国产民用表的设计特征 |
4.3.1 大众文化下的民生设计 |
4.3.2 山寨文化下的仿制设计 |
4.3.3 西体中用的两种设计风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期(2001~):设计的新发展 |
5.1 当代民族制表业的文化新语境 |
5.1.1 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要求 |
5.1.2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诉求 |
5.1.3 信息时代改变读时方式 |
5.2 当代国产民用表的设计新思想 |
5.2.1 凝练:培育品牌文化 |
5.2.2 细致:倾注工匠精神 |
5.2.3 先锋:前瞻与前沿探索 |
5.3 当代国产民用表的设计新特征 |
5.3.1 中国元素的风格化运用 |
5.3.2 技术极致与概念创新 |
5.3.3 装饰传统与智能未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产民用表设计发展的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对国产民用表设计发展的研究结论 |
6.1.1 国产民用表设计的功能领域与艺术风格变迁 |
6.1.2 中西元素在国产民用表设计上的认识与运用变迁 |
6.1.3 用户与设计者在国产民用表设计中的角色变迁 |
6.1.4 以上海牌为例——上海牌民用表的设计发展变迁 |
6.2 对国产民用表设计未来发展的展望 |
6.2.1 功能新语义与艺术的泛化 |
6.2.2 民族品牌与产品生态 |
6.2.3 用户与设计者的共生与共鸣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清单 |
(5)跨文化语境下的奢侈品文化现象研究 ——以“服装奢饰品”为研究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三节 基本研究方法与知识参照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奢侈”、“奢侈品”思想梳理及其源起分析 |
第一节 西方历史上对“奢侈”与“奢侈品”的思想演变 |
一 道德与禁奢:古典时期的“奢侈”与“奢侈品”思想 |
二 神性与悖论:中世纪时期的“奢侈”与“奢侈品”思想 |
三 “去道德化”:18 世纪的“奢侈大辩论” |
四 民主化的推进:19 世纪的“奢侈”、“奢侈品”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对“奢侈”与“奢侈品”的思想论述 |
一 先秦时期的“尚俭观”和“尚奢观” |
二 先秦之后的“黜奢崇俭”为主的观念 |
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奢侈品源起分析 |
一 宗教与图腾 |
二 权力与等级 |
三 装饰与审美 |
四 工艺和技术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奢侈品概念之再阐释 |
第一节 跨文化语境下对奢侈品语义上的解读 |
一 奢侈品定义梳理 |
二 其他领域对奢侈品概念的梳理 |
三 现有奢侈品定义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奢侈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一 关于当代奢侈品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跨文化研究现状 |
二 当代奢侈品的内涵之再阐释 |
三 当代奢侈品的外延之再阐释 |
第三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当代奢侈品发展形态 |
第一节 当代奢侈品的发展阶段及特征分析 |
一 萌芽阶段(17 世纪中期到18世纪前期) |
二 发展阶段(18 世纪前期到19世纪中期) |
三 第一次繁荣时期(19 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 |
四 低潮时期(20 世纪30年代到1945年二战) |
五 复苏阶段(二战后到21世纪初期) |
六 稳定发展阶段(21 世纪初期至今) |
第二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代表国家奢侈品文化分析 |
一 法国的奢侈品文化特点 |
二 意大利的奢侈品文化特点 |
三 英国的奢侈品文化特点 |
四 美国的奢侈品文化特点 |
五 日本的奢侈品文化特点 |
六 其它国家的奢侈品文化特点 |
第四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奢侈品特征与界域 |
第一节 奢侈品的特征概述 |
一 相对特征 |
二 时间特征 |
三 地域特征 |
四 稀有特征 |
五 感知特征 |
第二节 界域与暧昧:与奢侈品有关的概念 |
一 奢侈品与艺术、艺术品 |
二 奢侈品与时尚、高档品 |
三 奢侈品的设计师与工匠 |
第五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当代奢侈品符号价值与文化认同 |
第一节 当代奢侈品的“符号化”意义 |
一 当代奢侈品 —— 以“物”的意义再阐释 |
二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与奢侈品的“物崇拜” |
三 罗兰·巴特尔的“流行体系”与“象征服饰” |
四 波德里亚的“符号拜物教”与奢侈品“符号化”过程 |
第二节 当代奢侈品的符号传播与身份的认证 |
一 西美尔“滴落论”的修复与奢侈品“时尚观”中的身份认同 |
二 “凡勃伦效应”与当代奢侈品符码传播的炫耀心理 |
三 布迪厄的“惯习”、“品位”对当代奢侈品的社会身份认同的意义 |
第三节 当代奢侈品的符号生产与价值认同的悖论 |
一 本雅明的“光韵”效应 与奢侈品的“高级定制” |
二 后工业时代的符号“拟像”与奢侈品的“高仿” |
三 奢侈品的“离域”生产与“XX制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缘起及问题意识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对象、方法与结构 |
第—章 “时间体验”与中国诗歌的历史转型 |
第—节 “时间”概念史与“时间意识”嬗变 |
—、汉语中的“时间”概念史梳理 |
二、古代时间观及其特征 |
三、现代时间观的生成及其特征 |
第二节 “时间体验”与中国古典诗歌 |
—、古典诗歌“时间意识”的流变 |
二、古典诗歌“时间主题”探析 |
三、“时间抒写”的美学机制 |
第三节 “时间体验”与中国新诗的发生 |
—、理论阐释:“进化论时间观”视野下的新诗想象 |
二、文本构造:早期新诗的时间抒写 |
三、接受形态:“想象共时性”与作为“时尚”的新诗 |
余论 |
第二章 “时间”抒写的历史寻踪 |
第—节 新诗时间抒写的“未来”指向 |
—、“歌唱这新的世纪” |
二、“时间开始了” |
三、“相信未来” |
第二节 新诗时间抒写的“当下”指向 |
—、从“走向未来”到“消解未来” |
二、过程意识与还原叙述 |
三、“个人时间”的诗学建构 |
第三节 “传统时间观”的回响 |
—、“乡土时间”的显形 |
二、“循环时间”的浸染 |
三、“宗教时间”的启示 |
第三章 新诗的时间主题 |
第—节 “时间”的哲思 |
—、时间的诗意赋形 |
二、“时间”的冥想 |
三、“瞬间”的诗思 |
第二节 “时间流逝”的诗性表达 |
—、“时间已经消失” |
二、“午后”的哀思 |
三、“时间焦虑”及纾解 |
第三节 现代时间意识烛照下的死亡想象 |
一、死亡的意识形态赋值 |
二、“绝对死亡” |
三、“没有时间的时间” |
第四节 性别视野下的新诗“时间”之思 |
一、历史线索的梳理 |
二、“黑夜意识”的凸显 |
三、“个体生命时间”的彰显 |
第四章 新诗的“时间”意象 |
第一节 现代“时间”意象的营造 |
一、“世纪”及其衍生意象 |
二、现代的“夜晚” |
三、“黎明”的隐喻 |
第二节 传统“时间”意象的现代转化 |
一、新诗的“季节”书写 |
二、黄昏的意义附加 |
三、“水”的时间隐喻 |
第三节 :“钟表”意象与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 |
一、从“艺术品”到“时间机器” |
二、“钟表”与现代时间 |
三、“钟声”的时间内涵 |
四、“时间”的悖论 |
第五章 时间抒写的个人维度 |
第一节 时间密道中的灵魂拯救:穆旦诗歌的时间抒写 |
一、现代时间中的“异化”生存 |
二、“季节”的现代性透视 |
三、时间密道中的灵魂拯救 |
第二节 “正午的冥想”:西渡诗歌的时间抒写 |
一、“正午之弓”的弦响 |
二、“在世界的快和我的慢之间” |
三、时间主题的现代转化 |
四、个人化的“时间想象力” |
五、时间面前的失败感 |
第三节 “时间之伤”的超现实抒写:洛夫诗歌的时间主题 |
一、“探索时间的奥义” |
二、中西交融的“时间意象” |
三、瞬间永恒:对时间的超越 |
四、余论:从“超现实”回归“现实” |
结语:时间困境与诗的超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8)香港钟表展演绎尊贵(论文提纲范文)
特色展区引领潮流 |
中国展团惊艳亮相 |
四、国际钟表展演绎永恒与时尚(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当代中国微观造型艺术及其审美文化研究[D]. 郭书. 吉林大学, 2019(02)
- [3]BASEL WORLD 2017 芭珠种草巴塞尔 新款尖货一起来撩[J]. 董乃萌,水琉璃,陈旭. 芭莎珠宝, 2017(03)
- [4]建国以来国产民用表的设计发展研究[D]. 黄舟子. 江南大学, 2017(02)
- [5]跨文化语境下的奢侈品文化现象研究 ——以“服装奢饰品”为研究案例[D]. 李鸿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1)
- [6]像逛街一样逛表展[J]. 郑瑜,陈旭. 芭莎珠宝, 2016(03)
- [7]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D]. 马春光. 山东大学, 2016(10)
- [8]香港钟表展演绎尊贵[J]. 李前. 进出口经理人, 2012(11)
- [9]时计纲目 巴塞尔的刀光剑影和珠光宝气[J]. 刘岩,周莎莎. 优品, 2009(06)
- [10]国际钟表展演绎永恒与时尚[J]. 理解. 上海轻工业,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