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番茄晚疫病成因及防治

2003年番茄晚疫病成因及防治

一、2003年番茄晚疫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陈莉菁[1](2020)在《番茄5个抗病基因的检测、聚合及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番茄是我国非常受欢迎的园艺作物,也是经济效益最高的蔬菜之一。由于设施栽培的特殊环境及连作障碍的影响,番茄病害的发生变得更加频繁,严重影响番茄品质和产量。常规采用的药剂防治病虫害效果并不理想,可能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选育抗多种病害的番茄品种是解决该问题的极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功能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多基因聚合技术,利用Tm-2a、Cf-9、I-2、Ph-3和Mi-1等5个抗病基因的功能标记对237份番茄材料进行检测,筛选出含有多个抗病基因的番茄材料,并通过人工杂交初步聚合这5个抗病基因。同时,构建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提高番茄抗病基因的检测效率和节省检测成本,加速抗病育种进程,并对获得的F1代材料进行抗病基因的检测。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叶霉病抗病基因Cf-9开发功能标记,并使用已知相应抗感表型的番茄材料进行验证,确定其为可用的功能标记。(2)利用Tm-2a、Cf-9、I-2、Ph-3和Mi-1等5个抗病基因的功能标记对237份番茄材料进行检测,发现所有材料均含有抗病基因,其中只含1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107份;同时含2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70份;含3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23份;含4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7份,分别为11CT387-2M、11CHT164-2、11CT150、11CT271、11CT730、11CT764、11CT774。(3)选取含4个抗病基因的番茄材料,对单果重、果形指数、外表皮厚度、果肉厚和裂果性等重要的果实外观品质进行测定。结合功能标记和外观品质情况,确定小果类型的11CT387-2M×11CT150和大果类型的11CT271×11CT774作为聚合5个抗病基因的组合进行人工杂交。(4)设计了6条通用引物UP1~UP6,并与I-2功能标记的正反引物5’端嵌合形成UP1-I-2~UP6-I-2 6种嵌合引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UP6的特异性、敏感性检测结果均较好,故利用UP6构建了Tm-2a、Cf-9、I-2和Mi-1等4个抗病基因的通用引物多重PCR反应体系。(5)利用番茄抗晚疫病功能标记Ph-3和其余4个抗病基因的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对2个亲本杂交组合中选择的5个F1代单株进行抗病基因检测,发现其中4个F1单株已初步聚合了这5个抗病基因,可用于后续育种研究。

何平,罗治平,胡开勤,陈贵青[2](2014)在《2014年璧山区早春番茄晚疫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概述2014年番茄晚疫病在重庆市璧山区重发生情况,分析晚疫病大发生原因是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栽培管理不当、防治效果不佳等引起。提出"从轮作、培育健康壮苗、推行避雨栽培、加强栽培技术管理、科学用药防治等方面对番茄晚疫病进行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

吴婧莲[3](2010)在《河北省番茄晚疫病原菌表现型和基因型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番茄晚疫病是番茄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给番茄生产带来重大损失,该病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de Bary)引起。本研究对2007-2008年采自河北省保定、沧州和唐山三市的49个番茄晚疫病菌株进行了交配型和甲霜灵以及精甲霜灵抗性的表型测定,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简单序列重复(SSR)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对该群体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适合番茄晚疫病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2007-2008年采自河北省保定、沧州和唐山的49个番茄晚疫病原菌菌株进行了交配型的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为A1交配型,未发现A2交配型。2.测定了2007-2008年采自河北省保定、沧州和唐山的49个番茄晚疫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除采自沧州的7株番茄晚疫菌对甲霜灵表现为抗性外,其余均表现为敏感,最抗菌株的EC50值是最敏感菌株的EC50值的100472倍。3.测定了2007-2008年采自河北省保定、沧州和唐山的49个番茄晚疫病原菌对精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的被测菌株中敏感的有35株,中抗的11株,高抗的3株。其中,最敏感菌株的EC50值为0.002μg/mL,最抗菌株EC50值为10.3015μg/mL。4.以5个分离自马铃薯的致病疫霉菌株和4个分离自番茄的不同省份的致病疫霉菌株作参考,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该群体的线粒体基因型进行了分析,发现河北省所有被测菌株均为Ia型。5.以5个分离自马铃薯的致病疫霉菌株和4个分离自番茄的不同省份的致病疫霉菌株作参考,利用8对SSR引物对采自河北省保定、沧州和唐山的49个番茄晚疫病原菌进行了基因型鉴定,共鉴定出了三种SSR基因型,聚类结果显示II型SSR基因型与甲霜灵的抗性以及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6.利用6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对供试58个致病疫霉菌株(其中包括5个分离自马铃薯的致病疫霉菌株和4个分离自番茄的致病疫霉参考菌株)进行了AFLP扩增,共扩增出25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7条,多态性百分率为41.4%。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河北省番茄晚疫病原菌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很低,马铃薯和番茄晚疫菌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聚类结果显示AFLP分支与甲霜灵抗性和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7.采用菌丝制备原生质体法、孢子囊制备原生质体法以及游动孢子制备原生质体法三种方法对致病疫霉的原生质体进行了制备,发现菌丝体制备原生质体法和游动孢子制备原生质体法相对来说制备效果更加理想,能制备出完整的原生质体。

李明远[4](2010)在《北京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及其应对》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概述了1949-2009年60年来北京地区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发生和应对情况。分析了灾害形成的原因,同时从减灾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

杨合法,范聚芳,戈志奇,沈广成,吕润海,李季[5](2009)在《有机、无公害及常规生产模式番茄病害及防治效果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通过连续3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生产模式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主要病害的发生种类、流行特点及灰霉病、晚疫病、早疫病消长动态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番茄病害主要以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为主,危害严重;低温高湿使病害发生重,流行速度快,土传病害及生理性病害有加重趋势。灰霉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一年份有机模式番茄主要病害发病较轻。番茄早疫病有机生产模式较无公害模式防效提高22.2%~57.1%,较常规模式提高36.4%~66.7%;番茄灰霉病有机模式较无公害模式防效提高16.4%~54.9%,较常规模式提高37.7%~73.9%;番茄晚疫病有机模式较无公害模式防效提高26.3%~44.3%,较常规模式提高47.5%~55.4%。

邱夷鹏[6](2009)在《番茄晚疫病抗病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番茄晚疫病是我国北方设施番茄和南方露地番茄的重要病害,抗病育种是解决该病严重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而抗病育种成效取决于对抗原和抗性机制的认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寻找与番茄抗晚疫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为建立高效的抗病育种及种植改良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CLN2037(抗病亲本)、T2-03(感病亲本)及其杂交的F1代、F2代群体。在人工气候室内用人工接种方法进行抗病性鉴定,目的利用混合分组分析法(BSA),寻找与番茄抗晚疫病基因Ph-3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为抗晚疫病分子辅助选择育种(MAS)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CLN2037(抗病亲本)、T2-03(感病亲本)及其杂交的F1代、F2代群体抗病性鉴定,抗病亲本抗病类型为高抗,感病亲本为高感,而F1代表现为抗病,抗病试材CLN2037病级指数为0.1,抗感类型为R,感病材料T2-03病级指数为6.0,抗病类型为S,F1代病级指数为2.1,抗感类型为R。表明番茄抗晚疫病为显性遗传。F2代单株鉴定结果为:F2代群体单株的病级变化范围是0-6级,高抗个体43株,高感个体或死亡个体49株,表明F2单株有明显的性状分离,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或有一个主效基因控制,F2代单株220株,抗病株为154,感病的为66株。X2c=2.38<X20.05=3.84,所以抗感植株分离符合3:1。所以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应该是由质量性状控制。2.本研究对番茄RAPD分析中主要的几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条件优化,获得了番茄RAPD反应最佳反应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在25μL反应体系中,最佳的组成是:10×Buffer缓冲液2.5μL,Mg2+.浓度为1.5mmol·L-1、dNTPs浓度为0.15mmol·L-1、引物浓度为5pmol·μL-1、1.25U的Taq DNA聚合酶以及25ng的模板DNA。RAPD扩增程序: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32℃复性1min,72℃延伸1.5min,45个循环,72℃延伸10min。3.以番茄抗晚疫病材料CLN2037和感病材料T2-03杂交的F2分离群体147个单株为试材,通过抗病性鉴定,选择高抗单株和高感单株分别建抗、感病池。采用BSA法筛选了230条RAPD引物,其中引物CCPB272-03(序列为GGTCGATCTG)在抗、感病池扩增出多态性片段CCPB272-03740,通过F2单株验证后证明CCPB272-03740与抗晚疫病基因Ph-3紧密连锁,其交换值为5.44%,通过MAPMAKER 3.0软件分析得出,遗传距离为5.8cM。

温晓涵,张喜春[7](2008)在《番茄抗晚疫病研究》文中指出番茄晚疫病(Tomato late blight)是一种世界性、毁灭性真菌病害。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生产意义。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最近几年的对病原菌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生理小种分布、寄主对晚疫病的抗性、抗晚疫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刘蕊[8](2008)在《番茄和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可引起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的发生,而晚疫病也是马铃薯和番茄上对生产威胁最严重的病害。本研究对45个致病疫霉菌株(33个来自番茄,12个来自马铃薯)进行了寄生适合度、甲霜灵敏感性、嘧菌酯敏感性、交配型和SSR基因型的分析,以期从表现型和基因型两方面明确致病疫霉在番茄和马铃薯上的遗传分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采自中国马铃薯主产区12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及来自番茄产区9个番茄晚疫病菌株对3个马铃薯品种和3个番茄品种的侵染率、病斑面积、产孢能力以及寄生适合度。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和番茄晚疫病菌株都是在原寄主上寄生适合度较高,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在马铃薯叶片上的寄生适合度为47832,在番茄叶片上的寄生适合度为1831;番茄晚疫病菌株在番茄叶片上的寄生适合度为53994,在马铃薯叶片上的寄生适合度为6300,说明番茄晚疫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有明显的遗传分化。(2)对33个番茄晚疫病菌进行了对甲霜灵敏感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对甲霜灵产生高抗的菌株共有4个,其余29个菌株对甲霜灵均表现敏感,EC50值为0.0001μg/mL—38.8997μg/mL。(3)对33个番茄晚疫病菌株进行了对嘧菌酯敏感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被测菌株对嘧菌酯均表现敏感,对嘧菌酯最敏感菌株和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值分别为0.0049μg/mL和0.4538μg/mL。(4)测定了采自河北保定、唐山和北京地区共22株番茄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均为A1交配型,未发现A2交配型。(5)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33株番茄晚疫病菌的基因型,共发现B-03和B-05两种基因型,其中B-03基因型菌株31个,占93.9%,B-05基因型菌株2个,占6.1%。

陈小霞[9](2008)在《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的生物活性及其室内抗性风险初探》文中认为丁吡吗啉(pyrimorph)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杀菌剂,化学名为(E)-3-(2-氯吡啶-4-基)-3-(4-叔丁基苯基)-丙烯酰吗啉。在离体条件下,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等卵菌均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在对卵菌病害的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市场潜力。致病疫霉是马铃薯和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于传统杀卵菌药剂的长期大量使用,田间已经产生了广泛的抗药性,寻找新型杀菌剂来控制晚疫病的流行已经成为化学防治工作者的目标。所以研究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的生物活性及其抗药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盆栽试验表明,丁吡吗啉在防治番茄晚疫病时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但治疗效果较差。用浓度为400和800mg/L的丁吡吗啉对番茄植株喷雾,自然风干后接种致病疫霉的孢子悬浮液,其保护效果分别为94.1%和100%。番茄植株前期接菌处理,24h后用浓度为400、800和1000mg/L的丁吡吗啉对番茄植株喷雾,其治疗效果分别是39.3%、64.9%和84.7%。表明丁吡吗啉在防治番茄晚疫病时的保护效果优于其治疗效果。用浓度为400mg/L的丁吡吗啉喷雾番茄植株,施药后1、3和8d分别接种致病疫霉的孢子悬浮液,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4.1%、90.8%和78.1%;用浓度为800mg/L的丁吡吗啉喷雾,施药后1、3和8d接菌,其防治效果分别为100%、98.4%和100%。初步说明丁吡吗啉在防治番茄晚疫病时持效期长于8天。丁吡吗啉在2000mg/L的高浓度下处理番茄植株根部,施药48h后接种致病疫霉孢子悬浮液,其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仅为36.1%。初步说明番茄根系对丁吡吗啉有一定的内吸性,但内吸输导性较差。番茄叶片内横向输导性的研究发现,用2000mg/L的高浓度丁吡吗啉涂抹番茄叶片,其对叶片处理部位(即中部)的防治效果高达95.3%,但对处理部位上部的防治效果仅为65.3%,对处理部位下部的防治效果仅为31.8%。其它低浓度的丁吡吗啉处理结果与此相似。初步说明丁吡吗啉在叶片内有一定的横向输导性,丁吡吗啉在番茄叶片上具有向叶片顶端的输导性,对叶片基部的输导能力较差。从扫描电镜图看出,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菌菌丝形态有一定的影响,细胞壁局部形成皱缩、畸形。由此推测,其原因可能是菌丝内含物的减少,或是对菌丝细胞壁合成、组装的影响。经过含药培养基驯化10代,获得了2株致病疫霉的抗丁吡吗啉的突变体菌株F5和F8,对突变菌株敏感性进行测定,抗性菌株的抗性倍数分别是1.96和5.17。经过紫外线辐射新生菌丝的方法,获得了5株致病疫霉的抗丁吡吗啉的突变体菌株,对突变菌株敏感性进行测定,最高抗性菌株UV15的抗性倍数是7.66,最低抗性菌株UV11的抗性倍数为1.53。对突变体菌株的生物学性质进行分析发现,突变体菌株的抗性上升速度较慢,抗性突变体菌株在培养基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能力较亲本菌株有明显的下降。发现抗性菌株抗性倍数越高,其菌丝生长速率越慢,产生的孢子囊的量也越少。在4、17和35℃下分别保存30d后,致病疫霉的抗丁吡吗啉突变体菌株和其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都没有受到影响,说明抗药突变体菌株也能抵抗低温或高温等逆境,正常完成越冬或越夏过程。在继代培养10代后,抗性突变体菌株对丁吡吗啉的菌丝生长速率EC50值没有显着变化,说明抗性是由遗传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而非对药剂的一种暂时性的适应。综上所述,在室内通过药剂驯化和紫外线辐射新生菌丝的方法,均能获得致病疫霉病菌对丁吡吗啉的抗药性突变体菌株,证明了丁吡吗啉存在一定的抗性风险。但是抗性突变体菌株的总体适合度较敏感亲本菌株有所下降,不利于抗药群体的发展,致病疫霉对丁吡吗啉的抗性风险可能较低。但是由于致病疫霉病菌属于高抗性风险性病菌,因此在尚未获得足够的田间试验数据前,为了延缓抗性的发生,应与其他无交互抗性的农药交替使用,尽量减少药剂的施用频率,并加强开发更多的混剂配方。同时加强监测田间及保护地多次施用该药剂后真菌群体中抗性菌株频率的变化,以便更全面、准确的评估目标真菌对药剂的抗性风险性。

邹茶英[10](2007)在《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品种抗性生理反应及抗性遗传研究》文中提出番茄晚疫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温湿度,发病最适温度18~22℃,最适相对湿度为100%。对于我国大陆复杂的气候来说,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复杂多变,利于番茄晚疫病的发生。江苏地处贯通南北的长三角,是番茄生产的主要地区之一,由于地理上的交联性、气候上的过渡性、生产方式的多样性,致使病原菌种群的分布也变得更为复杂,这势必引起晚疫病的危害更加严重,给番茄产业带来严峻的考验,迫切需要开展与之相关的研究。国内在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和防御酶活性变化未见有报道,在病原菌分离和品种抗性的研究有些报道,但是番茄品种对病原菌的抗性会因小种的地域性差异而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对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省及周边个别地区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分离鉴定,明确番茄晚疫病菌在该地区的组成和分布;在确定该地区优势小种基础上,对番茄品种(品系)进行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优势生理小种的种质材料;通过对番茄品种受晚疫病菌侵染后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研究,及对品种抗性的遗传规律的分析,为抗番茄晚疫病的基因标记、选育抗病品种奠定实验基础。本文在以下四方面取得进展:1.番茄晚疫病生理小种鉴定2005年秋季至2006年春季在江苏省徐州、宿迁、南京、镇江和安徽省巢湖等番茄主产区的设施栽培番茄病株上共采集到72份病样,从中得到40个分离物,经纯化后获得35个纯化物。采用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AVRDC)提供的5个鉴别寄主TS19、TS33、W.Va700、L3708、LA1033对35个纯化物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番茄晚疫病菌的小种类型有T0、T1、T1.2、T1.2.3、T1.3.4,其中T1.2地理分布最广,出现频率最高,占鉴定总数的45.7%;其次为T1,占总数的25.8%; T1.2.3、T1.3.4和T0分别占鉴定总数的17.1%、5.7%、5.7%。2.番茄抗晚疫病的种质筛选研究采用优势小种T1.2对54份番茄品种或(育成)品系进行苗期喷雾接种,以鉴定和筛选品种或者品系的抗病性。结果为高抗、中抗、高感品种(系)分别占鉴定总数的14.8%、7.4%、77.8%,其中高抗材料均来自野生种或野生种杂交转育的后代,而江苏省生产上大部分主栽品种对晚疫病菌均表现为感病。3.番茄对晚疫病菌侵染的生理反应研究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抗性番茄品种在接种晚疫病菌后PAL、POD、SOD、CAT、APX酶活性变化趋势,分析其品种间与防卫系统相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晚疫病菌侵染后,抗、感病品种PAL、POD、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与感病品种相比,PAL、POD、SOD等3种酶活性不仅变化的幅度大,而且变化敏感;而抗病品种CAT活性低于感病品种和对照;感病品种APX活性高于对照20.83%,抗病品种APX活性出现下降趋势,并低于对照41.18%。对番茄接种晚疫病菌后,PAL、POD、SOD、CAT、APX活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在0.05和0.01水平上差异显着,抗病品种与对照差异显着或极显着,感病品种与对照没有差异或差异不显着。4.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的研究番茄对晚疫病的抗病性为不完全隐性,平均显性度<1;回交效应极显着,正反交效应差异显着,抗性遗传有细胞核基因遗传,也有细胞质效应的影响,有核质互作效应存在;通过对F1、F2代分析,可知番茄对晚疫病的抗性由至少四对以上基因控制。狭义遗传力较高,说明番茄对晚疫病的抗性遗传中,存在一个较大的加性方差,而非加性效应成分所占比例不多,番茄对晚疫病的抗性遗传力较强。对四个亲本材料完全双列杂交后代进行了方差分析、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极显着水平,但一般配合力较大,其比值(GCA/SCA)为37.4987,说明番茄对晚疫病的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经阵列方差(Vr)对阵列协方差(Wr)的回归分析,抗性符合“加性-显性”模型,进一步说明该抗性是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为主,而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效应并不明显。

二、2003年番茄晚疫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番茄晚疫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番茄5个抗病基因的检测、聚合及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5种番茄病害的抗病育种进展
        1.1.1 番茄烟草花叶病毒病
        1.1.2 番茄叶霉病
        1.1.3 番茄枯萎病
        1.1.4 番茄晚疫病
        1.1.5 番茄根结线虫病
    1.2 分子标记在番茄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1.2.1 常用的分子标记类型
        1.2.2 功能标记在番茄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1.3 多重PCR技术
        1.3.1 多重PCR体系
        1.3.2 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引物设计
        2.4.2 番茄基因组DNA提取
        2.4.3 功能标记的PCR扩增
        2.4.4 番茄人工杂交
        2.4.5 通用引物多重PCR产物扩增
3 结果与分析
    3.1 Cf-9功能标记开发
        3.1.1 Cf-9基因序列分析
        3.1.2 Cf-9功能标记的开发
    3.2 237份番茄材料的功能标记筛选
        3.2.1 5种番茄抗病基因的功能标记
        3.2.2 5种番茄抗病基因检测
    3.3 抗病基因的初步聚合
        3.3.1 亲本的筛选
        3.3.2 亲本果实外观品质性状分析
    3.4 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3.4.1 通用引物的选择
        3.4.2 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建立
        3.4.3 番茄F1代抗病基因检测
4 讨论
    4.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前景
    4.2 功能基因标记的优点
    4.3 本研究亲本果实品质性状特点
    4.4 多重PCR检测体系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
    4.5 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4.6 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构建及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2)2014年璧山区早春番茄晚疫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番茄晚疫病症状识别
2 番茄晚疫病病情调查
    2.1 病情发展快而重
    2.2 不同栽培方式病情有差异
    2.3 不同管理水平病情有所不同
3 番茄晚疫病发病原因
    3.1 有利的气象条件
    3.2 栽培管理不当
    3.3 防治效果不佳
4 防治措施
    4.1 实行轮作
    4.2 培育健康壮苗
    4.3 推行避雨栽培
    4.4 加强栽培技术管理
    4.5 科学用药防治

(3)河北省番茄晚疫病原菌表现型和基因型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晚疫病原菌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研究
        1.1.1 晚疫病原菌交配型的研究
        1.1.2 番茄晚疫病原菌抗药性的研究
        1.1.3 晚疫病原菌线粒体基因型的研究
        1.1.4 晚疫病菌SSR 分子标记研究
        1.1.5 晚疫病菌AFLP 分子标记的研究
    1.2 致病疫霉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使用仪器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主要试剂
        2.1.4 供试主要仪器
        2.1.5 mtDNA 单倍型测定PCR 扩增引物和限制性内切酶
        2.1.6 SSR 引物
        2.1.7 AFLP 接头、引物的编号及序列
    2.2 试验方法
        2.2.1 番茄晚疫病原菌的分离及纯化
        2.2.2 番茄晚疫病菌交配型的测定
        2.2.3 番茄晚疫病原菌对甲霜灵和精甲霜灵的敏感性测定
        2.2.4 番茄晚疫病菌线粒体基因型分析
        2.2.5 番茄晚疫病菌SSR 基因型分析
        2.2.6 番茄晚疫病原菌AFLP 分析
        2.2.7 致病疫霉原生质体的制备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茄晚疫病原菌交配型分析
    3.2 番茄晚疫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分析
    3.3 番茄晚疫病原菌对精甲霜灵的敏感性分析
    3.4 番茄晚疫病原菌的线粒体DNA 单倍型分析
    3.5 番茄晚疫病原菌的 SSR 基因型分析
        3.5.1 晚疫菌株的PCR 扩增结果
        3.5.2 晚疫菌株的SSR 基因型鉴定
        3.5.3 晚疫菌株的SSR 聚类分析
    3.6 番茄晚疫病原菌AFLP 分析
        3.6.1 AFLP 选择性扩增条件的确定
        3.6.2 AFLP 引物的筛选
        3.6.3 58 个晚疫菌株的AFLP 分析
    3.7 致病疫霉原生质体的制备
        3.7.1 菌丝体制备原生质体法
        3.7.2 孢子囊制备原生质体法
        3.7.3 游动孢子制备原生质体法
4. 讨论
    4.1 番茄晚疫病原菌交配型的研究
    4.2 番茄晚疫病原菌抗药性研究
    4.3 番茄晚疫病原菌基因型的研究
    4.4 关于SSR 扩增出特殊带型的研究
    4.5 番茄晚疫病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5)有机、无公害及常规生产模式番茄病害及防治效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流行特点
    2.2 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晚疫病及早疫病消长规律
        2.2.1 灰霉病消长动态
        2.2.2 晚疫病消长动态
        2.2.3 早疫病消长动态
    2.3 日光温室不同生产模式对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6)番茄晚疫病抗病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1.1 番茄晚疫病的研究进展
        1.1.2 分子标记
        1.1.3 RAPD技术及其在蔬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试验设计
        1.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2 试验设计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亲本及 F2单株
        2.1.2 番茄晚疫病病原菌
        2.1.3 试验仪器和试剂
        2.1.4 试验药品的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病菌的分离、纯化
        2.2.2 接种鉴定、病情调查及鉴定标准
        2.2.3 RAPD的分子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茄晚疫病抗病鉴定分析
        3.1.1 番茄晚疫病性状表现及其遗传特点分析
        3.1.2 抗病鉴定的结果
    3.2 RAPD分析
        3.2.1 番茄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3.2.2 RAPD引物的筛选和RAPD标记分析
4 讨论
    4.1 对番茄晚疫病的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4.2 RAPD反应体系的最佳组合的筛选
    4.3 试验群体的建立
    4.4 关于RAPD的检测结果
    4.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番茄和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致病疫霉的危害及其遗传分化研究
        1.1.1 致病疫霉的危害
        1.1.2 致病疫霉的遗传分化研究
    1.2 甲霜灵和嘧菌酯防治晚疫病的研究
    1.3 致病疫霉交配型的研究进展
    1.4 生物技术在研究致病疫霉基因型结构上的应用
        1.4.1 RFLP和同工酶技术在研究致病疫霉基因型结构方面的应用
        1.4.2 SSR分子标记及其在研究致病疫霉基因型上的应用
    1.5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寄主品种
        2.1.4 供试药剂
        2.1.5 主要仪器
        2.1.6 SSR引物
    2.2 试验方法
        2.2.1 番茄晚疫病菌的分离纯化
        2.2.2 番茄晚疫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在马铃薯和番茄叶片上寄生适合度测定
        2.2.3 番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的测定
        2.2.4 番茄晚疫病菌对嘧菌酯敏感性的测定
        2.2.5 番茄晚疫病菌株交配型的测定
        2.2.6 晚疫病菌SSR基因型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茄晚疫病菌和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的测定
        3.1.1 侵染率测定结果
        3.1.2 病斑面积测定结果
        3.1.3 产孢能力的比较
        3.1.4 寄生适合度的比较
    3.2 番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的测定
    3.3 番茄晚疫病菌对嘧菌酯敏感性的测定
    3.4 番茄晚疫病菌交配型的测定
    3.5 番茄晚疫病菌SSR基因型分析
        3.5.1 基因组DNA提取
        3.5.2 晚疫病菌SSR基因型划分标准
        3.5.3 番茄晚疫病菌SSR基因型分析
4 讨论
    4.1 致病疫霉在番茄叶片和马铃薯叶片上寄生适合度的测定
    4.2 番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的测定
    4.3 番茄晚疫病菌对嘧菌酯敏感性的测定
    4.4 番茄晚疫病菌交配型的测定
    4.5 番茄和马铃薯晚疫病菌SSR基因型的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药品的配制
附录B 凝胶的配制
附录C SSR引物的配制
附录D 缓冲液的配制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9)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的生物活性及其室内抗性风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番茄晚疫病的基本情况
        1.1.1 致病疫霉的分类地位
        1.1.2 致病疫霉的生物学特性
        1.1.3 番茄晚疫病的发生与危害
        1.1.4 番茄晚疫病的发病症状和病害循环
        1.1.5 影响番茄晚疫病发病的因素
        1.1.6 番茄晚疫病的致病机理
        1.1.7 番茄晚疫病的防治进展
    1.2 防治致病疫霉的主要杀菌剂及其作用机制
        1.2.1 保护性杀菌剂
        1.2.2 内吸性杀菌剂
    1.3 病原菌的抗药性
        1.3.1 抗药性的含义和研究发展历史
        1.3.2 病原菌抗药性的机制
        1.3.3 杀菌剂抗药性的监测
        1.3.4 抗药性风险评估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4.1 致病疫霉的化学防治及抗药性发生情况
        1.4.2 丁吡吗啉的研究进展
        1.4.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生物活性的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药剂和培养基
        2.1.2 试验仪器
        2.1.3 供试病原菌
        2.1.4 供试番茄品种
        2.1.5 致病疫霉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1.6 丁吡吗啉对番茄晚疫病保护作用的测定
        2.1.7 丁吡吗啉对番茄晚疫病治疗作用的测定
        2.1.8 丁吡吗啉对番茄晚疫病防治的持效期测定
        2.1.9 丁吡吗啉对番茄晚疫病的内吸输导性测定
        2.1.10 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菌丝形态的影响
    2.2 结果
        2.2.1 丁吡吗啉的保护作用
        2.2.2 丁吡吗啉的治疗作用
        2.2.3 丁吡吗啉防治番茄晚疫病的持效期
        2.2.4 丁吡吗啉对番茄晚疫病的内吸输导杀菌活性
        2.2.5 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致病疫霉对丁吡吗啉室内抗性风险初探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培养基
        3.1.3 抗性菌株的药剂驯化
        3.1.4 紫外线辐射新生菌丝
        3.1.5 抗性突变体菌株在离体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子囊能力的测定
        3.1.6 抗药突变体菌株对温度的敏感性
        3.1.7 抗药突变体菌株的抗药稳定性
    3.2 结论
        3.2.1 抗性菌株的药剂驯化结果
        3.2.2 紫外线诱变结果
        3.2.3 抗药性突变体菌株在离体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子囊能力
        3.2.4 抗药性突变体菌株对温度的敏感性
        3.2.5 抗药性突变体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3.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4.1 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的生物活性
    4.2 致病疫霉对丁吡吗啉的室内抗性风险初探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品种抗性生理反应及抗性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1. 晚疫病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1.1 晚疫病菌的起源
        1.2 番茄晚疫病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1.2.1 无性生殖
        1.2.2 有性生殖
        1.3 病原菌的交配型
        1.4 寄主分化
        1.5 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分化
        1.5.1 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分化
        1.5.2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分化
    2. 晚疫病的发病规律
        2.1 晚疫病的发病特点
        2.2 气象因子与发病规律
    3. 番茄晚疫病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3.1 固有的抗病因子
        3.1.1 结构特征在抗病性中的作用
        3.1.2 防御酶在抗病性中的作用
        3.1.3 植物保卫素在抗病性中的作用
        3.1.4 植物病原相关蛋白在抗病性中的作用
        3.2 诱发的抗病反应
    4. 晚疫病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4.1 晚疫病抗性评价方法
        4.2 晚疫病的抗性类型
        4.3 番茄晚疫病的抗性遗传
        4.4 番茄抗晚疫病种质资源的筛选
        4.5 番茄晚疫病的抗病育种研究
        4.6 番茄晚疫病分子标记及抗性基因定位
        4.6.1 垂直抗性基因标记
        4.6.2 水平抗性 QTL 标记染色体定位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二章 番茄抗晚疫病材料的鉴定与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番茄对晚疫病菌的生理反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番茄对晚疫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2003年番茄晚疫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番茄5个抗病基因的检测、聚合及通用引物多重PCR体系的构建[D]. 陈莉菁. 海南大学, 2020
  • [2]2014年璧山区早春番茄晚疫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J]. 何平,罗治平,胡开勤,陈贵青. 南方农业, 2014(25)
  • [3]河北省番茄晚疫病原菌表现型和基因型结构研究[D]. 吴婧莲. 河北农业大学, 2010(09)
  • [4]北京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及其应对[J]. 李明远. 植物保护, 2010(01)
  • [5]有机、无公害及常规生产模式番茄病害及防治效果比较研究[J]. 杨合法,范聚芳,戈志奇,沈广成,吕润海,李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05)
  • [6]番茄晚疫病抗病基因RAPD标记的研究[D]. 邱夷鹏.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0)
  • [7]番茄抗晚疫病研究[J]. 温晓涵,张喜春. 中国农学通报, 2008(10)
  • [8]番茄和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分化研究[D]. 刘蕊.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9]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的生物活性及其室内抗性风险初探[D]. 陈小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10]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品种抗性生理反应及抗性遗传研究[D]. 邹茶英. 扬州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2003年番茄晚疫病成因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