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市公司会计作假治理对策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董跃[1](2021)在《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对康美药业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频发,引起了人们对审计行业和企业财务造假,特别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关注。因此,研究本文的审计失败的案例,不仅可以帮助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更加全面地考虑审计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审计失败的主要问题,总结审计失败的经验教训,为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提出改进意见提供参考,从而有效地降低审计失败的可能性。文章主要采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关键指标是审核失败的定义是否符合审核标准。其特点包括:财务报告作假增加失败机率,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未严格遵守审计的各项准则,在对审计业务的审计质量控制上没有把握好,审计行业的监管和处罚不够强硬。审计人员审计工作没到位、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审计执业环境差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将导致职业面临风险。会计师事务所也会造成损失,影响企业信誉和公众形象,严重影响投资者投资市场的热情,使我国资本市场无法走向繁荣昌盛。本文通过康美药业审计失败案例分析,指出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有:公司的货币资金不符实,对银行单据造假、一些有形动产造假等、伪造相关收入收据来提高营业收入、关联企业非法占用资金;再次,从必要的货币资金函证不科学、有形动产的审核不严格、对货币资金没有足够关注、审计质量没有把控到位四个方面分析了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具体表现;最后,介绍了因为审计失败,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机构面临的处罚。正中珠江关于康美药业审计工作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工作没有保存应有的怀疑、注册会计师未能按照审计程序一步步进行、对于出现的年后大量销售退回没有去核实、多年的审计导致审计的独立性不够、事务所自己内部的控制也不够完善等原因。从被审计单位方面来看,包含为掩盖自身资金被非经营性占用的事实、为了维持股票市场稳步上升的白马股形象、对内控没有很好地把控等动机。从审计执业环境方面分析,审计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多头监管反而减弱了对审计行业的监督、针对出现的审计舞弊案例处罚不够强硬,民事赔偿金额不痛不痒等原因。康美药业审计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审计失败的直接原因出在注册会计师身上,没有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同时职业能力也令人怀疑。审计失败的间接原因是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很好地健全内控机制;审计失败的内在原因是康美药业为了虚增利润进行财务报表舞弊。外部原因是审计市场过于激烈,劣币驱逐良币。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第一,作为审计人员,保持职业怀疑是基本。第二,事务所应该加强内控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及时把控。第三,上市公司本身也要加强内控,同时调动内部审计的动力。第四,外部监管也要到位,对出现舞弊案例一定要严格审查,加大处罚力度。
管淑慧[2](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指出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李青华[3](2020)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大智慧公司审计研究失败的案例》文中提出中国资本市场在不断的发展中,审计的作用慢慢体现出来,由于对其的需要持续的增多,注册会计师(CPA)作为鉴证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合法性、公允性的“经济警察”也更加令人关注,同时审计失败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上市公司规模扩大、业务种类增多、财务舞弊手段众多而不断增大。注册会计师防范审计失败的难度日益增加。审计失败不但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会计事务所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外的可信度,甚至使得社会公众不相信其工作的能力,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将理论研究结合案例分析,在国内外学者对审计失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失败的经典案例,深入探究审计失败的表现、成因及后果,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来防范审计失败,为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首先,介绍了审计失败的定义以及表现形式,基于过程论而言,将注册会计师及相关单位在进行审计工作的时候,在遵守一般公认的审计准则和执行具体审计程序上未能做到勤勉尽责,或者主观上放弃其独立性,串通管理层对重大事项进行欺诈隐瞒,未能披露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的财务舞弊情况,出具的是具有虚假内容的审计报告,称之为审计失败。其有两种表现形式:审计过失和审计欺诈。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如被审计单位财务舞弊、注册会计师能力不足、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不到位以及审计行业监管薄弱等。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审计冲突理论和GONE理论,从理论层面对审计失败的成因作出了阐释。其次,选取了立信对大智慧年报审计这一经典的审计失败案例,分别从虚假收入确认、成本跨期列支、提前合并子公司报表等方面介绍了上海大智慧公司财务舞弊的情况,立信事务所在审计上海大智慧公司报表时由于未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审计程序不到位,从而出具了虚假的审计报告,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受到证监会处罚,致使其声誉受损,并按判决须对投资者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再次,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方面,发现了事务所及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未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和怀疑态度,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落实不到位,审计程序和工作底稿编制审核不到位以及事务所对审计报告质量控制失效为审计失败提供了可能。被审计单位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助力企业恶意进行财务舞弊,外在诱因加上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执行审计准则不到位直接导致了审计失败的发生。审计市场的无序竞争、注册会计师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自身监管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等现行其他外部环境也会使得这种情况一再出现。最后,本研究利用相关例子,在对其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的结论:在审计市场过度竞争监管力度不足的外在环境下,由于被审计企业的专门性的财务作假,而注册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不足、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失效致使未能披露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的财务舞弊情况,出具了具有虚假内容的审计报告,直接将导致审计失败的发生。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做到勤勉尽责导致审计失败,需要对投资者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相关审计企业应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强化质量控制,有关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审计监管体系,规范审计标准,增加惩罚力度,防范发生审计失败。
陈泽雨[4](2020)在《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一就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屡禁不止,仅2019年一年间,中国证监会已开出136份行政处罚决定,每月平均发生11起舞弊案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违反市场“三公”原则,危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破坏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对于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降低市场风险意义重大。2019年,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浮出水面,查出舞弊金额近300亿元,被称为我国A股史上规模最大的财务造假案,引发市场剧烈震动。本文围绕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事件,先梳理分析舞弊手段,接着运用风险因子理论从个别风险因子,一般风险因子两个角度探究其财务舞弊的深层次动因,并据此提出防范和治理公司财务舞弊的具体对策。研究发现管理层道德品质扭曲、融资需求过大、股权结构不合理、独立董事形同虚设、会计师事务所监督不力,处罚力度过轻等问题是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动因。依据分析出的舞弊动因,本文对防范和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提高管理层道德品质及法律意识;制定积极稳健的经营方案;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指标;优化股权结构;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加大对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建立投资者索赔机制。
邓雨田[5](2020)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1990年证券交易所建立运营后已经接连不断的有数量不小且性质影响极坏的财务舞弊事件被爆出。从最初人尽皆知的银广厦财务舞弊事件被爆出仅四年内就共虚增营业收入达十亿多,到近些年的金亚科技、圣莱达以及国药控股等知名企业接连不断的暴雷,均被挖出存在巨额舞弊的行径,尤其是2019年被央视点名的A股“毒瘤“康得新与康美等财务舞弊事件的爆出,令人哗然。可以说在我国资本市场运行的这些年中,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几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行为,并且在舞弊作风上越来越大胆且不顾后果。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使投资者的积极性遭受打击,扰乱资本市场的秩序。因此,我们应重视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分析,不仅可以在企业的财务舞弊的防范与治理研究方面做出有效的补充,也能够提出良好的建议和完善措施给我国的企业、审计机构和监管单位,规范企业运营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2019年发生的康得新财务舞弊事件,通过对其公司概况和舞弊事件的经过分析出康得新的舞弊手段,存在虚增营业收入、虚构预付账款、虚增货币资金以及隐瞒关联担保和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结合相关数据和舞弊手段,采用GONE理论对康得新的财务舞弊动因从贪婪、机会、需要、暴露四个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分别从企业自身、审计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三个方面,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从企业自身而言,优化公司股权,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定有效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注重培养企业诚信文化与正确职业观;从审计机构而言,加强审计人员的道德教育,使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得到保证,推行审计单位轮换制,防止内外勾结;从政府监管部门而言,加强监督力度、加大违法成本以及完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严厉打击舞弊涉案方的违法行为,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监督力量,建立完善的举报机制。通过最新的案例分析,及时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从舞弊行为的源头上进行改善,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抑制舞弊事件的滋生,使资本市场和经济秩序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在促进我国证劵市场制度的完善上尽一份力量。一方面对上市公司发出警告,使其摒弃侥幸心理,多专注于公司的战略发展上;另一方面也在提醒投资者时刻保持警惕的态度,敏感对待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石奕磊[6](2020)在《基于复制动态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三方演化博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有效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作用不容忽视。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会计舞弊等问题屡见不鲜,有愈发严重的趋势,这不仅使得经济社会遭受风险,而且也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严重创伤,更是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藐视,践踏了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市场原则,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和分析,发现虽然关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卓有成效,但是普遍视角集中于行为动机、作假模式和结果危害等方面,但从多方相关利益者的博弈分析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和博弈论等科学理论,借助相关统计数据,深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现状,然后构建博弈模型,对上市公司、会计事务所和政府监管部门三方的动态博弈,进行稳定性演化博弈分析,总结得出:(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仍然存在,有待进一步的积极约束;(2)在该演化博弈系统中,任何一方的策略选择均受到其他两方策略选择的影响,但政府监管部门策略选择的影响更多来源上市公司舞弊与否的行为决策;(3)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监管部门构成的三维体系中,在满足既定条件下,存在D(0,0,1)一种进化稳定策略,即上市公司不舞弊、会计师事务所严格审计、政府监管部门实施监管;(4)从博弈各方内部影响因素角度考虑,行为成本是影响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监管部门行为的重要因素。基于全文的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加强博弈三方联系、保障政府监管的有序运转、降低审计监管的运行成本等相关建议。
步婉莉[7](2019)在《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对策 ——基于三角理论的多案例分析》文中提出财务舞弊作为一个历史性问题,一直令多方感到难以解决。时至今日,财务舞弊问题俨然已经变成全世界乃至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发展日益迅猛,上市公司也逐渐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其次也想要借此对公司亏损情况进行遮掩和粉饰,对外呈现出公司蓬勃发展的假象,此外,财务舞弊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舞弊是一种有强烈目的性,并且有强烈计划性的行为,最主要的危害表现在传递出的错误的信息干扰经济行为的判断、扰乱现行的经济秩序,从而导致社会信用这一层面的欠缺。当前时期,众多的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日渐增加,因此如何解决财务舞弊问题也是现阶段面临的巨大的挑战。近年来,上市公司造假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农业公司,对资本市场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干扰,农业公司为何对造假需求这么大,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背后暗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条,再加上农业公司本身的特点,产品的生产周期持续时间较长、库存核算起来较为困难、交易方式现金居多、并且产品对象繁多、性能变化较多。与其他行业相比,审计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其中也不乏审计失败的众多案例,动摇了审计行业在整个市场中的信赖感,其中对于注册会计师的信任程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审计行业也因此面临巨大的前进阻碍。以当前的财务舞弊现状为背景,本篇论文列举出三则实例并细致的分析,将其划分为6个部分进行阐述:一、绪论部分主要对上市公司财政舞弊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叙述,从财务舞弊的动因、实施手段、如何防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阐述,讨论了研究内容以及后续用到的研究方法,与此同时也提出了文章中的创新点。二、财务舞弊的相关理论的汇总和探讨,包括舞弊的概念基础、主要特点、以及本文用到的舞弊动因理论。三、将农业企业的行业特性与其舞弊手段相结合,归纳出农业上市公司所使用的舞弊手段及与农业行业特点之间的关系,四、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引用了三个农业上市公司(辉山乳业、振隆特产与康华农业)作为实例,从舞弊的动因、舞弊的手段两个方面入手,运用了三角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出了识别财务舞弊的方法。五、根据上述的案例研究,在如何防范、如何治理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分析了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希望相关制度能够更加健全,全体企业能够共同维护,对财务舞弊行为坚决说不,为广大的上市公司和社会团体营造出一个制度健全、积极向上的市场。六、对本文思路,方法,论点,案例等做了归纳总结。
张婷婷[8](2019)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基于雅百特公司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会计作为国家管理部门、企业、投资人以及债权人等各方利益主体提供财务经济状况的信息系统,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为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其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利益相关者决策的结果。尤其是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宏观层面可以影响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对国民经济的管理以及国民经济的运行,在微观方面可以影响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和经营管理与决策,因此,消除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是经济社会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根基。资本市场又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会计信息能够直接反映上市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是经济调整的风向标、利益分配的基础,具有参考权衡利益分配的功能。同时,会计信息也是履行约定的各类人员薪酬等的参考依据。倘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将会对整体社会经济、上市公司本身以及投资人和债权人等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和影响。对整体经济社会来讲,资源配置得不到合理的安排,市场秩序得不到良好的维护,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对上市公司来讲,虽然短期之内利用虚假的盈利信息规避了监管,达到上市、再融资或避免退市的目的,但是会计造假不可能长期维系下去,最终将降低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并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效率。对投资人和债权人来讲,会计信息失真会引导其做出错误的市场判断,并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相对于一般企业来讲更为重要,影响面更广,一旦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难以估计。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始终是金融行业管理的重大难题。如何有效的防止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不良现象的发生,已然成为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作出深入的研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主要表现形式等,并提出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对策或建议,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推动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雅百特公司为例,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和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分为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与框架,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介绍,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及文献综述。首先阐述会计信息的概念、质量特征与主要作用,并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分类以及影响因素。接下来,介绍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第三章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与危害性。在介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从微观经济层面、宏观经济层面两个方面出发阐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危害性。第四章是雅百特公司案例分析。在介绍雅百特公司发展背景和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从政府因素、人员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内部因素五个方面出发分析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并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经济后果展开叙述。第五章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从政府层面、人员层面、社会层面、技术层面、公司内部审计层面五个方面出发提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归纳了本研究形成的结论和成果,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自我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谢婷婷[9](2019)在《圣莱达财务舞弊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历史较短,但是财务舞弊案件还是层出不穷。这些财务舞弊对资本市场造成了强大的冲击,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分配。因此加强对财务舞弊的研究,及早预防,严格规范我国财务舞弊行为的防范和治理,对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公平的发展至关重要。圣莱达作为A股市场上的壳资源,本文选取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莱达”)作为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首先是介绍圣莱达企业的基本情况并对其舞弊事件及处罚结果进行回顾;接着对其虚增营业收入的财务舞弊手段进行阐述,主要是虚构影视版权转让协议,虚增营业外收入以及在地方方政府的配合之下巧换名目虚构补助。其次结合舞弊四因子理论对圣莱达进行财务舞弊动因探究,之后以圣莱达为例采用外部环境风险分析与内部环境风险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财务舞弊识别分析,外部环境风险分析主要包括关系层面以及行业层面;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组织管理层面、经营策略以及财务成果层面,有助于行业监管层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有效的监督手段,提早发现存在舞弊嫌疑的企业。并且对圣莱达财务舞弊手段的特殊性进行分析,主要是借助虚假诉讼、利用关联方循环支付以及结合地方保护主义理论对地方政府合谋舞弊进行分析,包括原理介绍、优势及缺陷的阐述等。最后针对本例所呈现的舞弊特点,从企业治理层面、审计层面、政府层面以及法律层面对财务的内部防范和外部监管提出建议,为财务舞弊的治理提供借鉴:在企业治理方面,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在地方政府层面,转变发展观念,正确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规范政企关系,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氛围,还原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在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监管机构层面,可以通改进审计措施,提早发现存在舞弊嫌疑的企业,防止其对市场造成更大危害;在法律层面,推进IPO注册制,完善退市制度,加大对于合谋舞弊主体和事件的惩处力度,才能维持我国证券市场的良好秩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圣莱达事件财务舞弊手段参与合谋舞弊的利益相关者多,隐匿性也比较强,因此对于该案例的研究能够对财务舞弊动因理论以及财务舞弊识别分析等理论有所补充,并在舞弊防范方面加强监管。
李珺瑶[10](2019)在《Y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及防范治理研究》文中提出自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一直保持着中高速的增长水平,其中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但是近些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等失信行为层出不穷,造假手段更加多样隐蔽,严重影响着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给众多中小投资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根据2016年-2018年发布的证监会行政处罚情况概述,处理案件分别183、224和310起,罚没金额分别为42.83亿元、75.66亿元和106.41亿元,在证监会的高压零容忍监管下,案件增长率有所降低,但是涉案影响仍然十分严重。因此,考虑到上市公司舞弊现象频发及其影响之大,本文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本文的主要思路是根据文献研究法,回顾国内外学者对财务舞弊的动因、方式、识别和治理四个方面的研究,奠定本文的研究基础;再结合Y公司重大财务舞弊案进行案例分析,主要从案例介绍、深入剖析和提出防范治理措施三个方面着手,从投资者、监管机构、公司自身、中介机构这四个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治理建议。案例分析部分首先介绍Y公司的发展历程与公司内外部发展现状,并对2015-2016年财务舞弊案进行详细叙述原因及证监会的处罚措施,探析Y公司财务舞弊案对其自身、对会计行业及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影响,这也再次突出了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措施的积极意义。然后对Y公司财务舞弊案进行深入剖析,主要从三个角度阐述,一是表内分析,表内分析从收入与利润、现金流、资产质量和财务指标四个维度对案例分析,基于财报及其附注等公开信息,结合专业知识识别出多种舞弊迹象;二是表外分析,Y公司表外分析的框架是选取GONE模型,分别从贪婪因子、机会因子、需要因子和暴露因子者四个角度探析Y公司财务舞弊产生的深层动因;三是整理归纳Y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主要采用虚构国内外业务收入,通过关联方伪造现金流等一系列手段。最后基于上述分析,从投资者、监管机构、企业自身、中介机构四个角度总结防范治理对策。一是借助于表内、表外分析,提升投资者自身识别舞弊的能力,重点是借助现金流分析、关注资产质量和运用比率分析;二是外部监管机构(如证监会)加强多边监管合作,完善强制退市及中小股东求偿机制,认真审查资产重组中的“对赌协议”,提高监管力度;三是从公司自身角度完善股权结构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四是加强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券商、律所等)独立性和质量控制管理,并要尽快规范跨境审计细则。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上市公司会计作假治理对策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市公司会计作假治理对策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对康美药业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界定的研究 |
1.2.2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原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如何减少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对策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理论概述 |
2.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定义和特点 |
2.1.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定义 |
2.1.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特点 |
2.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
2.2.1 审计人员工作不到位 |
2.2.2 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 |
2.2.3 审计执业环境不佳 |
2.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造成的影响 |
2.3.1 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 |
2.4 对被审计单位的影响 |
2.4.1 对投资者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
2.5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理论解释 |
2.5.1 委托代理理论 |
2.5.2 审计冲突理论 |
2.5.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本文的审计失败案例介绍 |
3.1 上市公司和事务所简介 |
3.1.1 康美药业基本情况简介 |
3.1.2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3.1.3 案情回顾 |
3.2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 |
3.2.1 对银行单据造假虚增货币资金 |
3.2.2 虚增固定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等 |
3.2.3 伪造销售凭证及发运凭证虚增营业收入 |
3.2.4 关联企业互相进行违规交易转移公司财产 |
3.3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银行存款的函证程序不科学 |
3.3.2 存货的监盘程序设计不合理 |
3.3.3 收入确认的审计程序中缺少对货币资金的真实性确认 |
3.3.4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程序未执行到位 |
3.4 证监会对审计失败涉事各方的行政处罚情况 |
3.4.1 对康美药业及其高管的处罚 |
3.4.2 对审计机构的处罚 |
4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对康美药业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
4.1 注册会计师方面的原因 |
4.1.1 注册会计师缺乏职业怀疑态度 |
4.1.2 注册会计师未能严格执行审计程序 |
4.1.3 注册会计师对年存货异常事项未重点关注 |
4.2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原因 |
4.2.1 连续审计导致事务所独立性缺失 |
4.2.2 过度依赖内部控制导致风险加剧 |
4.3 被审计单位财务舞弊的原因 |
4.3.1 为掩盖关联方占用资金的问题 |
4.3.2 为维持业绩稳定增长的“白马股”的形象 |
4.3.3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 |
4.4 审计执业环境的原因 |
4.4.1 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供过于求的竞争压力 |
4.4.2 多头监管的模式弱化了监管效力 |
4.4.3 针对舞弊企业和事务所失职的行政处罚力度不足 |
5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对康美药业审计失败案例分析的结论和启示 |
5.1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对康美药业审计失败案例分析的结论 |
5.1.1 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和自身素质缺陷是审计失败的直接原因 |
5.1.2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不当是审计失败的间接原因 |
5.1.3 康美药业为虚增利润进行财务舞弊是审计失败的内在原因 |
5.1.4 市场竞争激烈和监管缺陷是审计失败的外在原因 |
5.2 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对康美药业审计失败案例分析的启示 |
5.2.1 注册会计师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重点关注异常事项 |
5.2.2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和复核 |
5.2.3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
5.2.4 加大对企业舞弊和事务所违规的行政及法律惩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3)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大智慧公司审计研究失败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审计失败定义的文献回顾 |
1.2.2 关于审计失败成因的文献回顾 |
1.2.3 关于防范审计失败对策的文献回顾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框架 |
2.审计失败的理论概述 |
2.1 审计失败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 |
2.1.1 审计失败的定义 |
2.1.2 审计失败的表现形式 |
2.2 审计失败的成因 |
2.2.1 被审计单位财务舞弊 |
2.2.2 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不佳 |
2.2.3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不到位 |
2.2.4 审计行业监管力度不够 |
2.3 审计失败的后果 |
2.3.1 相关主体人员受到监管机构处罚 |
2.3.2 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
2.3.3 损害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
2.3.4 会计师事务所对投资者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2.4 审计失败的理论解释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2.4.3 审计冲突理论 |
2.4.4 GONE理论 |
3.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大智慧审计失败的案例介绍 |
3.1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及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介绍 |
3.1.1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
3.1.2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3.2 上海大智慧财务舞弊的情况介绍 |
3.2.1 在无法预计客户退货可能性的情况下,提前确认当期销售收入 |
3.2.2 将客户委托理财款虚假确认为销售收入 |
3.2.3 在仅有初步合作框架协议未实际提供服务情况下确认收入 |
3.2.4 将本属于2013年的年终奖金计入2014年的成本费用 |
3.2.5 提前将尚未控制的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
3.3 立信事务所对大智慧审计失败的具体表现 |
3.3.1 未对销售业务中已关注到的异常事项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 |
3.3.2 未对临近资产负债表日非标准价格销售情况执行有效的审计程序 |
3.3.3 未对抽样获取的异常电子银行回单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
3.3.4 对于跨期计发年终奖的情况未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予以调整 |
3.3.5 未对其子公司购买日的确定执行充分适当的审计程 |
3.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大智慧审计失败的后果 |
3.4.1 事务所及签字注册会计师受到证监会处罚 |
3.4.2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受损 |
3.4.3 事务所对投资者的损失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4.立信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
4.1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原因 |
4.1.1 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落实不到位 |
4.1.2 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复核工作执行不到位 |
4.1.3 事务所质量控制执行不到位 |
4.2 审计人员方面的原因 |
4.2.1 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与怀疑态度 |
4.2.2 未执行恰当、必要的审计程序 |
4.2.3 过度依赖内部证据 |
4.3 大智慧公司方面原因 |
4.3.1 大股东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贪婪心理是财务舞弊发生的起因 |
4.3.2 “一股独大”的公司治理结构给财务舞弊提供了机会 |
4.3.3 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避免ST |
4.3.4 惩戒力度不足,企业的舞弊收益远大于舞弊成本 |
5.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的结论与启示 |
5.1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结论 |
5.1.1 大智慧公司恶意财务舞弊是审计失败的诱因 |
5.1.2 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能力不足是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 |
5.1.3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失效是审计失败的次要原因 |
5.1.4 审计市场的过度竞争及监管力度不足是审计失败的外在原因 |
5.2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启示 |
5.2.1 评估客户信誉,谨慎承接审计业务 |
5.2.2 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关键程序不能省略 |
5.2.3 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
5.2.4 规范审计执业,避免恶性竞争 |
5.2.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财务舞弊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财务舞弊手段的研究 |
1.2.3 关于财务舞弊治理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财务舞弊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财务舞弊相关概念 |
2.1.1 财务舞弊定义 |
2.1.2 财务舞弊类型 |
2.1.3 财务舞弊危害 |
2.2 财务舞弊常见手段 |
2.2.1 利用信息披露舞弊 |
2.2.2 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 |
2.2.3 利用收入确认舞弊 |
2.2.4 利用成本费用舞弊 |
2.2.5 利用资产舞弊 |
2.2.6 利用会计政策舞弊 |
2.3 财务舞弊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3 内部人控制理论 |
2.3.4 财务舞弊动因理论 |
3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事件始末 |
3.1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事件回顾 |
3.1.1 康美药业基本情况 |
3.1.2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过程 |
3.1.3 证监会对康美药业的处罚 |
3.2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
3.2.1 虚增存款 |
3.2.2 虚增存货 |
3.2.3 虚增销售凭证及发运凭证,增加营业收入 |
3.2.4 关联企业互相进行交易,占用巨资买卖本公司股票 |
4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
4.1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个别风险因子分析 |
4.1.1 道德品质因子 |
4.1.2 动机因子 |
4.2 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一般风险因子分析 |
4.2.1 舞弊机会因子 |
4.2.2 舞弊暴露的可能性因子 |
4.2.3 舞弊受惩罚程度因子 |
5 防范财务舞弊的对策及建议 |
5.1 关于控制个别风险因子的治理对策 |
5.1.1 提高公司管理层道德品质及法律意识 |
5.1.2 制定积极稳健的经营战略 |
5.1.3 建立多元化考核指标 |
5.2 关于控制一般风险因子的治理对策 |
5.2.1 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
5.2.2 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
5.2.3 加强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能 |
5.2.4 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惩罚力度 |
5.2.5 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 |
5.2.6 建立投资者索赔机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财务舞弊的动因研究 |
1.3.2 财务舞弊的手段研究 |
1.3.3 财务舞弊的防范与治理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财务舞弊的概念 |
2.2 财务舞弊的基础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GONE理论 |
3 康得新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
3.1 康得新基本情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股权及组织架构图 |
3.2 康得新财务舞弊案例介绍 |
3.2.1 舞弊事件的经过 |
3.2.2 舞弊事件的后果影响 |
3.3 康得新财务舞弊的手段 |
3.3.1 虚增营业收入及利润 |
3.3.2 虚构预付账款 |
3.3.3 虚增货币资金及大股东占款 |
3.3.4 隐瞒关联担保和募集资金使用 |
4 康得新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
4.1 “贪婪”因素分析 |
4.1.1 康得新自身因素 |
4.1.2 中介机构因素 |
4.2 “机会”因素分析 |
4.2.1 内部机会因素 |
4.2.2 外部机会因素 |
4.3 “需要”因素分析 |
4.3.1 业绩下滑,避免退市 |
4.3.2 急于高融资缓解压力 |
4.4 “暴露”因素分析 |
4.4.1 违法成本低,处罚力度轻 |
4.4.2 内外勾结,暴露可能性低 |
4.4.3 社会舆论不受证监会重视 |
5 防范财务舞弊的治理对策建议 |
5.1 企业自身方面的对策建议 |
5.1.1 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 |
5.1.2 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 |
5.1.3 制定有效的战略发展目标 |
5.1.4 培养企业诚信文化与正确职业观 |
5.2 审计机构方面的对策建议 |
5.2.1 强化外部审计独立性,推行轮换制 |
5.2.2 加强审计人员的道德教育 |
5.3 政府监管部门的对策建议 |
5.3.1 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 |
5.3.2 加大违法成本,完善法律法规 |
5.3.3 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力量 |
6 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复制动态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三方演化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会计舞弊 |
1.2.2 关于会计监管 |
1.2.3 关于博弈论在会计舞弊监管中的运用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上市公司 |
2.1.2 会计舞弊 |
2.1.3 三方演化博弈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盈余管理理论 |
2.2.4 前景理论 |
2.2.5 演化博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状分析 |
3.1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特点分析 |
3.1.1 舞弊行业集中于制造业 |
3.1.2 舞弊公司数量基本持平 |
3.1.3 舞弊涉案金额持续增高 |
3.1.4 舞弊方式多样且交叉关联 |
3.2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存在问题 |
3.2.1 制造行业舞弊严重且难解决 |
3.2.2 会计舞弊现象频发且难控制 |
3.2.3 舞弊方式多种多样且较隐蔽 |
3.3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行业发展资金缺乏提供了公司舞弊的驱动力 |
3.3.2 政府监管处罚不足助长了公司舞弊的坏风气 |
3.3.3 会计事务所利益考虑提供了公司舞弊的机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三方演化博弈分析 |
4.1 演化博弈主体界定 |
4.2 博弈模型构建及假设 |
4.2.1 博弈模型假设 |
4.2.2 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3 三方演化稳定策略 |
4.3.1 上市公司的演化稳定策略 |
4.3.2 会计事务所演化稳定策略 |
4.3.3 政府监管部门演化稳定策略 |
4.4 演化博弈参数研究 |
4.5 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对策 ——基于三角理论的多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财务舞弊的基本概念 |
2.2 财务舞弊三角理论 |
3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行业特征与舞弊手段 |
3.1 农业类上市公司舞弊事件统计 |
3.2 农业类上市公司舞弊手段统计 |
3.3 行业特性与舞弊手段的联系 |
3.3.1 利用分散化销售与现金交易虚增收入 |
3.3.2 利用采购终端分散少计成本 |
3.3.3 生物资产核查难度大,虚增存货 |
3.3.4 虚增土地使用权 |
4 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
4.1 辉山乳业 |
4.1.1 公司概况 |
4.1.2 事件回顾 |
4.1.3 舞弊动因分析 |
4.1.4 舞弊手段分析 |
4.2 振隆特产 |
4.2.1 公司概况 |
4.2.2 事件回顾 |
4.2.3 舞弊动因分析 |
4.2.4 舞弊手段分析 |
4.3 康华农业 |
4.3.1 公司概况 |
4.3.2 事件回顾 |
4.3.3 舞弊动因分析 |
4.3.4 舞弊手段分析 |
4.4 案例总结 |
4.4.1 动因总结 |
4.4.2 手段总结 |
5 财务舞弊防范建议 |
5.1 减轻压力 |
5.2 减少机会 |
5.3 杜绝借口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基于雅百特公司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层面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定量分析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定性分析法 |
1.4.5 计量分析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概述 |
2.1.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概念 |
2.1.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
2.1.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 |
2.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
2.2.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 |
2.2.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
2.2.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
2.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理论 |
2.3.1 经济人假设与利益驱动 |
2.3.2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本效益理论 |
2.3.3 基于现代契约理论的会计信息失真 |
2.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4.1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定义的研究 |
2.4.2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分类的研究 |
2.4.3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研究 |
2.4.4 关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策的研究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与危害性 |
3.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
3.1.1 虚构交易事实 |
3.1.2 不恰当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3.1.3 掩饰交易事实 |
3.1.4 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
3.1.5 采用线下项目调节利润 |
3.2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危害性 |
3.2.1 微观经济层面的危害性 |
3.2.2 宏观经济层面的危害性 |
第四章 雅百特公司案例分析 |
4.1 雅百特公司简介 |
4.2 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始末 |
4.3 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
4.3.1 虚构交易事实 |
4.3.2 掩饰交易事实 |
4.3.3 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
4.3.4 采用线下项目调节利润 |
4.4 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动因分析 |
4.4.1 政府因素 |
4.4.2 人员因素 |
4.4.3 社会因素 |
4.4.4 技术因素 |
4.4.5 内部因素 |
4.5 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后果 |
4.5.1 影响公司经营和利润 |
4.5.2 资金财产风险加剧化 |
4.5.3 严重误导投资行为 |
4.5.4 影响金融市场秩序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 |
5.1 政府层面 |
5.1.1 实现对配股政策的优化改进 |
5.1.2 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监督力度 |
5.1.3 完善会计准则与会计法 |
5.2 人员层面 |
5.2.1 加大对会计人员的招聘与甄选 |
5.2.2 强化对会计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 |
5.2.3 加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 |
5.2.4 加强对领导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
5.3 社会层面 |
5.3.1 完善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 |
5.3.2 统一会计管理体系与执法体系 |
5.3.3 实现会计环境变化与会计方法变化的同步 |
5.4 技术层面 |
5.4.1 应用区块链技术识别会计信息失真 |
5.4.2 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
5.5 公司内部审计层面 |
5.5.1 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
5.5.2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
5.5.3 健全内部审计工作监督机制 |
5.5.4 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圣莱达财务舞弊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案例介绍 |
2.1 企业发展历程 |
2.2 财务舞弊事件回顾 |
2.2.1 虚构交易,增加营业外收入 |
2.2.2 虚构政府补助 |
2.3 事件处罚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
3.1.1 贪婪因子 |
3.1.2 机会因子 |
3.1.3 需要因子 |
3.1.4 暴露因子 |
3.2 财务舞弊识别分析 |
3.2.1 外部环境风险分析 |
3.2.2 内部环境风险分析 |
3.3 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
3.3.1 虚假诉讼 |
3.3.2 利用关联方循环支付 |
3.3.3 与地方政府合谋舞弊 |
3.4 财务舞弊后果分析 |
3.4.1 对企业的影响 |
3.4.2 对中小投资者的影响 |
3.4.3 对债权人的影响 |
3.4.4 对当地政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启示 |
4.1 提高公司内部治理水平 |
4.1.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4.1.2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
4.2 改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措施 |
4.2.1 改进政府补助项目审计措施 |
4.2.2 改进关联交易事项审计措施 |
4.3 加强地方保护主义的治理 |
4.3.1 转变地方政府发展观念 |
4.3.2 正确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4.3.3 加强政府补助发放及使用的监管 |
4.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4.4.1 加快推进IPO注册制 |
4.4.2 完善退市制度 |
4.4.3 加大对合谋舞弊的处罚力度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Y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及防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财务舞弊概述 |
2.1.1 财务舞弊的含义和特点 |
2.1.2 相关概念辨析 |
2.1.3 财务舞弊识别的方法 |
2.2 舞弊四因素(GONE)理论 |
2.2.1 个体贪婪需求驱动 |
2.2.2 组织需要驱动 |
2.2.3 机会滥用 |
2.2.4 暴露抑制 |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章 Y公司简介及案件回顾 |
3.1 公司简介 |
3.1.1 公司股东及组织结构 |
3.1.2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3.1.3 运营模式 |
3.1.4 重要会计政策 |
3.1.5 借壳中联电气,签订对赌协议 |
3.2 舞弊案件经过及处理结果 |
3.3 Y公司财务舞弊的影响 |
3.3.1 启动强制退市,股票名称变更为“*ST” |
3.3.2 股价巨大波动,中小投资损失惨重 |
3.3.3 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
3.3.4 影响会计行业诚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Y公司财务舞弊案件深入剖析 |
4.1 表内分析Y公司财务舞弊迹象 |
4.1.1 收入与利润分析 |
4.1.2 现金流分析 |
4.1.3 资产质量分析 |
4.1.4 指标对比分析 |
4.2 表外分析Y公司财务舞弊动机——基于GONE理论 |
4.2.1 贪婪因子分析 |
4.2.2 机会因子分析 |
4.2.3 需要因子分析 |
4.2.4 暴露因子分析 |
4.3 Y公司舞弊方式分析 |
4.3.1 伪造虚假合同舞弊 |
4.3.2 利用关联交易舞弊 |
4.3.3 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舞弊 |
4.3.4 利用会计估计舞弊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Y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防范治理对策 |
5.1 投资者提升自身识别舞弊的能力 |
5.1.1 借助现金流分析同步比较营业收入与利润 |
5.1.2 关注重要资产资产质量 |
5.1.3 指标分析,多维度对比 |
5.2 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 |
5.2.1 加强多边监管合作,严厉打击跨境舞弊 |
5.2.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责任主体的惩罚力度 |
5.2.3 落实强制退市和中小股东求偿制度 |
5.2.4 严格审核资产重组上市附带的“对赌协议” |
5.3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 |
5.3.1 优化“一股独大”股权结构,提高治理水平 |
5.3.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
5.4 加强中介机构管理 |
5.4.1 建立跨境审计业务的行业规范 |
5.4.2 提升中介机构的独立性 |
5.4.3 提高中介机构的职业质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上市公司会计作假治理对策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对康美药业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D]. 董跃.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3]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大智慧公司审计研究失败的案例[D]. 李青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4)
- [4]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康美药业财务舞弊研究[D]. 陈泽雨.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以康得新为例[D]. 邓雨田.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6]基于复制动态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三方演化博弈研究[D]. 石奕磊.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7]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对策 ——基于三角理论的多案例分析[D]. 步婉莉.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8]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基于雅百特公司的案例研究[D]. 张婷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圣莱达财务舞弊案例分析[D]. 谢婷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Y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及防范治理研究[D]. 李珺瑶. 江苏大学, 2019(02)
标签:康美药业论文;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论文; 会计舞弊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