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客满意是企业经营的一切答案(论文文献综述)
朱小勇[1](2020)在《制造企业精益绿色制造系统集成效应及协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制造企业逐渐意识到环境管理对于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意义,如何在保证生产过程环保的同时又不损害其盈利能力,是目前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已有研究和实践表明精益制造和绿色制造能对企业的经济、环境效益产生积极影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然而,现有文献和实践案例对这两种手段的分歧和趋同研究较少,难以界定影响程度,形成协同的方法,本研究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集成效应以及协同机制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层均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加工制造系统固有能效属性及其优化创建方法研究(编号:51775392)”等项目的资助下,对精益绿色制造系统集成效应、系统扩散和实践方法集成协同如何对制造企业的运营绩效产生影响,以及对产生集成协同机制的影响、驱动因素和集成协同融合程度展开研究,并对其集成协同管理体系、应用路径和评价体系等实现路径进行设计,为促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精益绿色制造系统集成效应对制造企业运营绩效影响分析。提出了基于田口试验设计法、测量精益浪费分析法、“3R”技术的精益绿色制造系统对固体废物消除绩效的影响程度,证实精益与绿色制造的兼容性和协同作用;提出了精益绿色制造标杆管理模型(LGMB)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精益绿色制造系统对企业绩效集成协同作用的评估方法;通过对15家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精益绿色制造系统扩散到同行业和供应链对制造企业运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提出了精益绿色制造系统扩散绩效评估框架,建立了基于创新扩散理论(IDT)的扩散三阶段过程对绩效的影响结构假设与平衡计分卡(BSC)四个维度之间的绩效输出关系,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精益绿色制造系统实施产生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精益绿色制造系统实施方法研究。建立了制造企业精益绿色层次结构,提出了基于模糊网络层次分析法(FANP)和模糊复杂比例分析法(Fuzzy-COPRAS)的企业精益和绿色实践对生产过程效率提升和能源优化影响评估方法;构建了精益绿色制造系统实践方法集成管理框架,对企业现有运营系统进行整合;并通过某汽车企业和基于碳效率的价值流程图应用案例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精益绿色制造系统协同机制研究。以企业内因——人员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解释结构模型(ISM)技术的人员跨部门协同目标评价指数与障碍因素分析方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提出了基于决策实验室技术(DEMATEL)方法的精益绿色制造系统实施的主要驱动因子和影响因素;为有效评价精益绿色系统集成协同融合的程度提出了制造企业精益绿色能力成熟度模型(LGCMM)框架,建立了制造企业精益绿色集成协同(LGS)数学模型,对制造企业精益绿色系统实施水平成熟度进行评估。为研究制造企业精益绿色系统集成协同运行的实现路径,归纳总结出在中国制造企业应用精益绿色制造来实现可持续运营的具体策略和路径,并进一步逻辑推演出具体框架体系。该运行体系从战略、运营、操作三个层面系统结合而成,并包含一系列新的思想、观念和工具来指导制造企业成为精益绿色企业,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皮常玲[2](2019)在《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与获得感研究》文中认为民宿是一种“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体验”,它受到大众旅游新时代众多旅游消费者的青眛,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重要住宿产品,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宿经营者是民宿的“灵魂”与“核心”,但学术界对其研究却相对滞后。民宿经营者的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和获得感均是经营者在民宿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变量,是影响民宿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和获得感开展系统的、深入的探究有助于抓住民宿业态发展的关键要素,为民宿企业经营管理和民宿业态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本研究的主旨在于揭示民宿经营者的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与获得感之间的关系机理,研究围绕“是什么——即研究变量概念内涵的界定,识别变量的本质属性”、“为什么——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量之间存在的中介作用与影响机理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和“怎么办——验证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中介作用的影响,探究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的提升路径”等三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则按照“问题辨析-文献解析-理论探析-实证分析-策略研析”的逻辑思路进行建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问题辨析(第一章)--绪论与问题提出。在根据需求背景、供给背景、政策背景和理论背景的分析基础上,将民宿经营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和研究民宿经营者的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和获得感等影响民宿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二,文献解析(第二章)--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搜集并阅读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与获得感等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寻找研究突破口和切入点。回顾并梳理相关基础理论,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理论探析(第三、四、五章)。主要分析核心变量的内涵与结构维度,通过对民宿经营者的深度访谈资料和网络辅助资料收集,对民宿经营者的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和获得感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探究民宿经营者的经营动机、职业价值观的内涵、结构维度;剖析情感劳动的行为过程、表现形式、产生动因、影响效果;研析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的内涵与结构维度及其形成机理;第四,实证分析(第六章)。通过问卷调查获取662份有效样本数据,以此为基础测量民宿经营者的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和获得感,并检验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对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的作用关系和影响机理;第五,策略研析(第七章)。在总结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获得感三个变量的内涵与维度、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对情感劳动和获得感影响作用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民宿经营者如何提供情感劳动和提升获得感的策略,为民宿经营者的管理和民宿业态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本研究的的主要结论包括:(1)职业价值观是民宿经营者的多动机表现:民宿经营者的经营动机可以划分为利益导向动机、生活方式动机和创业发展动机三个类型;经营动机是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的重要表征与反映。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由利益导向型价值观、生活方式型价值观和创业发展型价值观三个维度构成。(2)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涉及多个过程、具有多行为表现、受到多因素作用、会产生多元影响: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可以分为情感劳动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主客互动仪式中的互动准备、互动进程、互动结果三个互动仪式过程;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分为功能性情感劳动和社交性情感劳动两大类,包括围绕具体服务内容展开的,以及增加沟通联系、提升人际关系的情感表达行为等多种行为表现形式;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的产生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对顾客会产生“增进信任感”、“提升归属感”、“增强重购意愿”、“促进口碑宣传”等多元影响;(3)民宿经营者获得感具有多维度和双生形成机理:民宿经营获得感包含物质获得感、情感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三个维度;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的形成机理存在“外在情境驱动型”的形成机理——“外生机理”和“内在需求自觉型”形成机理——“内生机理”的双生机理的相互作用。(4)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与获得感各维度存在显着的强弱差异,具体表现为生活方式型价值观是民宿经营者的主流价值观、民宿经营者在情感劳动中以深层表达行为为主、民宿经营者获得感以情感获得感居多。(5)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对情感劳动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利益导向型价值观对表面表达行为有正向影响,对自然表达行为和深层表达行为的正向影响不显着;生活方式型价值观对自然表达行为和深层表达行为有正向影响,对表面表达行为有负向影响;创业发展型价值观对自然表达行为和深层表达行为有正向影响,对表面表达行为的正向影响不显着。(6)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对获得感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利益导向型价值观对民宿经营者的物质获得感、情感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均未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生活方式型价值观对物质获得感的影响不显着,对情感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有正向影响;创业发展型价值观对物质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有正向影响,对情感获得感的正向影响不显着。(7)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对获得感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情感劳动的自然表达行为对物质获得感、情感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有正向影响;情感劳动的表面表达行为对物质获得感、情感获得感具有负向影响,对精神获得感影响的负向不显着;情感劳动的深层表达行为对物质获得感的正向影响不显着,对情感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有正向影响;(8)情感劳动在职业价值观对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职业价值观可以直接影响民宿经营者获得感,也可以通过影响情感劳动进而影响获得感。情感劳动的中介作用是通过情感劳动的自然表达行为、表面表达行为和深层表达行为三个维度对职业价值观与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的作用过程起影响作用的。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相应地民宿经营管理建议。首先,经营者个人层面:1)反思并合理调整职业价值观;2)真诚付出,提倡以自然表达和深层表达行为提供情感劳动;3)不同阶段,采取正确、有效地情感劳动方式;4)摆正期望,全面提升多重获得感;5)女性经营者要平衡“业务”与“家务”的关系。其次,行业及政府层面:1)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鼓励和支持民宿发展;2)为民宿经营提供资金与金融支持;3)支持成立民宿行业协会。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第一,本研究对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和获得感进行了深入剖析,阐明了三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其维度,建立了三个核心概念的测度体系;第二,重点聚集于目前研究几近空白的民宿经营者获得感,比较系统、深入地探究了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的内涵与结构维度、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拓展并丰富了“获得感”理论的相关研究;第三,本研究探索和验证了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对获得感的影响机制,拓展和深化了民宿经营者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第四,本研究基于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和获得感等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建构了提升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的策略体系,对民宿经营者的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朱伟[3](2019)在《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质量强国(省、市)战略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将原本只关注产品或服务质量上升到企业经营质量的高度,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截止到2018年5月,世界上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设立了政府质量奖,我国也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100个市(地、州)以政府质量奖的形式引导和激励企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在辅助北京银行、中关村软件园、中国国旅和泰德制药等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对卓越绩效模式的重视、理解和实施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通过与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导、中国质量协会专家交流,确定了本文研究内容——探究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借鉴并融合质量管理、卓越绩效模式、组织学习、绩效管理、权变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等理论,构建了以组织学习(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为中介变量、市场竞争强度和企业生命周期为调节变量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倾向匹配得分(PSM)、双重差分(DID)、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SEM)、多元层级回归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关系、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三大子问题,具体内容如下:(1)探索性地运用PSM-DID模型分析了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作用关系及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内生性问题。以2014年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卓越绩效模式对全样本、竞争强度弱、竞争强度强、成长期、成熟期样本的作用效果分别为13.3%、9.7%、14.1%、16.5%、7.2%,表明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市场竞争强度和企业生命周期起调节作用。从动态视角分析了 2014-2017年经营绩效情况,发现企业经营绩效均有所提升,但提升速度逐渐放缓,即呈现边际效应递减趋势。(2)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构建了“卓越绩效模式——组织学习——企业经营绩效”的中介机制概念模型。通过企业调研、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筛选出领导支持、战略规划、顾客驱动、资源配置和过程管理作为卓越绩效模式的关键要素,以参评北京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卓越绩效模式关键要素对企业经营绩效均起正向促进作用;并综合运用SEM和Bootstrap法检验组织学习(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得出探索性学习在关键要素(领导支持、战略规划、顾客驱动)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利用性学习在关键要素(领导支持、战略规划、资源配置、过程管理)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3)基于权变理论,构建了内(企业生命周期)外(市场竞争强度)部双重情境视角下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调节机制概念模型。运用多元层级回归法验证市场竞争强度和企业生命周期在卓越绩效模式与企业经营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得出市场竞争强度能够正向调节关键要素(领导支持、战略规划、顾客驱动和过程管理)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关系;企业生命周期负向调节关键要素(领导支持、战略规划、资源配置和过程管理)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关系。综上,本文首先以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上市企业为样本(全国),从整体上分析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关系及效果;其次以参评北京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分析了卓越绩效模式关键要素(领导支持、战略规划、顾客驱动、资源配置和过程管理)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揭示了卓越绩效模式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暗箱”,不仅丰富了卓越绩效模式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量化研究,还为政府和企业更好地开展卓越绩效模式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苏金玲[4](2019)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批建成的高速公路进入运营管理阶段,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成为运营管理的主体,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高速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是高速公路管理领域的核心问题。现行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下,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成效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管理现状的改善亟需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管理方法的改进。源于企业管理领域的价值管理理论,具有价值导向的战略性管理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或规避管理实践中的现有问题。因此,将价值管理理论引入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运营管理,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双重必要性和可行性。论文从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特性入手,结合企业管理现状和管理实践需求,构建了更具行业特性的价值管理体系,围绕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形成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的创造并非各业务活动的自然结果,而是源于价值驱动因素的不断推动和促进。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运用,确定道路基本情况及道路技术状况、高速公路使用者需求、收费业务流程、环境影响以及员工专业素养等因素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第二、不同运营阶段的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其价值评估应建立不同的评估模型。已进入稳定运营阶段的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应建立灰色预测模型进行价值评估,该模型需以历史数据为预测起点,优势在于影响自由现金流量的指标数值允许缺失,数据完备性要求不高;对于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而言,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进行企业价值评估,该模型不依赖原始数据,可在现实条件下建立各指标与价值间的线性关系;针对特定高速公路运营数据呈非线性特征,可以高斯—牛顿迭代预测模型作为补充。第三、对于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业而言,并非所有业务活动均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值,只有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以最小成本产生最大企业价值的业务才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增值的业务区域。不同的运营企业,同一运营企业的不同阶段,其价值增值业务不尽相同。第四、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评价中,单一评价指标仅反映某一侧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需要建立集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常思明[5](2018)在《北京蓝岛金隅社区百货店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百货行业普遍出现客源流失、销售收入下降的趋势,百货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强的“冰冻期”。百货业的重要分支——社区百货业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社区百货业的发展策略成为百货业研究的新课题。北京蓝岛金隅百货作为典型的社区百货店近年来在经营发展上遇到很多瓶颈,尤其在其经营策略上存在许多亟待优化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引入正确的理论体系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使企业的经营变革更加具有可靠性和实用价值成为当务之急。本论文以北京蓝岛金隅百货店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以7P营销组合理论为理论依托,因为营销学7P组合理论作为更加全面的营销学理论,其理论内容更符合社区百货店尊重买方市场、注重特色服务营销的特点。通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工具对蓝岛金隅百货店的经营现状、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其经营实际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找出符合蓝岛金隅百货店的市场定位,并为后文关于营销策略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在对蓝岛金隅百货店营销策略展开研究时,采用广泛应用于服务行业营销策略分析的7P理论展开分析,通过百货店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过程、有形展示这七个方面的营销现状分析找出企业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文还采用调查问卷法展开市场调研,以7P理论为框架,将每一个P展开,运用消费者反馈的真实数据建立顾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各要素最终的期望值得分和感知满意度得分为依据,将其分别归入优势区、响应区、机会区、改进区四个区域,其中,优势区和响应区是百货店目前做的比较好的部分,而机会区、改进区内的要素亟需进行重点分析和整改,本部分的实证分析为后文改进措施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最后,本文针对蓝岛金隅百货店现存的问题,从市场定位、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人员、过程、有形展示这八个方面提出营销策略改进措施,并在提升组织文化、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以保证改进措施的顺利实施。本文在对蓝岛金隅百货店的经营现状、内外部环境、营销策略、消费者态度的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营销策略优化及保障措施,对蓝岛金隅百货的进一步优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李如友[6](2018)在《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文中提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游客可以便捷地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感兴趣的内容,其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极大地释放。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旅游企业提供的标准化产品,而希望通过主动的参与行为在旅游活动中彰显个性和贡献智慧,并加强对产品设计和服务传递过程的控制,成为旅游活动的主导者和旅游体验价值的共同创造者。游客需求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促使旅游体验价值创造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要求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各方参与主体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积极为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创造条件,引导和支持其利用个体资源进一步扩展旅游产品的消费价值。但是,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是近年来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变化,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研究者们对游客为何及如何进行体验价值共创等关键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在实践指导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对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前因、行为及结果进行探索性研究,归纳总结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聚焦于游客这一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核心主体,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探讨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进而以“驱动因素—行为—结果”为主线,构建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的理论模型,并引入自我效能感、社会网络支持等调节因素,对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与该行为的驱动因素及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着力解决以下四个问题:(1)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如何?(2)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哪些?(3)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对旅游体验价值产生怎样的影响,进一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如何?(4)游客的某些个体特征是否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自我效能感是否在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与该行为之间的关系上具有调节作用,同时,社会网络支持是否强化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对旅游体验价值的影响?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下述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界定了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概念,分析了游客在旅游活动各阶段的价值共创行为。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的分析,并结合对游客的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初步确定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测量量表,基于问卷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净化题项和萃取维度。结果表明,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包含两个维度,分别为游客参与行为和游客公民行为,前者主要包括旅游前和旅游中的信息搜集、参与生产及互动行为,后者主要包括旅游中和旅游后的体验分享、帮助及推荐行为。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因子结构和测量项目均可接受。其次,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感知风险、独特性需求、个人整合需求和社会整合需求。但是,游客参与行为和游客公民行为的驱动因素有所不同,前者主要受感知风险、独特性需求和个人整合需求等因素驱动,后者则主要源于游客的独特性需求、个人整合需求和社会整合需求。同时,游客参与行为对功能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产生显着的积极影响,游客公民行为对情感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换言之,游客参与行为有助于提升功能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游客公民行为则引致情感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实现增值。此外,功能性体验价值、情感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均对游客满意度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相较而言,功能性体验价值对游客满意度的作用最大,情感性体验价值次之,社会性体验价值的作用最小。再次,通过比较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影响游客满意度的无中介模型、完全中介模型和部分中介模型发现,完全中介模型为最优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功能性体验价值在游客参与行为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情感性体验价值在游客公民行为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社会性体验价值分别在游客参与行为与游客满意度之间、游客公民行为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由是观之,直接决定游客满意度的并非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而是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结果,即旅游体验价值。换言之,游客参与行为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主要通过功能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的共同作用来实现,而游客公民行为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主要通过情感性体验价值和社会性体验价值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最后,分别考察了游客两种个体特征(自我效能感和社会网络支持)的调节作用。根据自我效能感的观测变量,利用聚类分析法将样本分为两组,即高自我效能感组和低自我效能感组。对两组样本变量间路径关系的检验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强化了感知风险和独特性需求对游客参与行为的影响,同时还在社会整合需求与游客公民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同时,利用同样的方法检验了社会网络支持在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与旅游体验价值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支持在游客参与行为与功能性体验价值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在游客公民行为与社会性体验价值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诠释了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内涵,并梳理了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多元参与主体及其行为表现。毋庸置疑,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其嵌入的社会网络的影响,但已有的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相关研究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基于“顾—企”二元视角在孤离假设下探讨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活动。本文首先明确了游客在旅游体验价值共创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是多元价值创造主体在旅游活动的各个阶段,通过互动与合作来实现资源交换、整合与利用,共同创造游客体验价值的动态过程。其中,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参与者包含三类主体,即游客以及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原生支持力量和衍生支持力量。这一发现丰富了相关理论成果,同时为旅游体验价值主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2)识别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并开发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测量量表。以往文献中,对顾客价值创造行为维度的认识尚不统一,二维论、三维论和多维论都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支持。同时,许多学者对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进行单维度测量。事实上,游客体验价值共创的行为呈现明显的多样性和动态性特征,这决定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多维结构。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游客访谈结果,设计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测量量表,并确定了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二维结构,更为深刻地反映出移动互联时代游客行为的现实特征与发展态势。所开发的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测量量表在实证研究中呈现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为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游客行为研究提供新的测量工具。(3)实证检验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拓展了游客体验价值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借鉴自我决定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心理所有权理论,以“前因—行为—结果”为主线,构建并实证检验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的研究模型,揭示了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前因与行为、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作用机理。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旅游体验价值在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和游客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为二者的作用关系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此外,本文引入自我效能感和社会网络支持这两个游客个体特征变量,探讨了前者在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前因与行为之间、后者在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与结果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反映了游客嵌入的社会网络在旅游体验价值共创中的重要作用。
徐宽宽[7](2017)在《海底捞服务利润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服务利润链理论是由詹姆斯·赫斯克特等五位教授于1994年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发表提出的,这一理论阐述了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服务、员工、顾客、企业利润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四个因素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体系。服务利润链理论能够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连锁火锅品牌海底捞是国内餐饮业的典型代表企业,海底捞的“金牌服务”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海底捞的成功发展模式也成为其他餐饮企业效仿的对象。海底捞将服务利润链理论融入其经营管理中,提升了企业的服务效能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质量,大幅度增加了企业的盈利。本文对服务利润链理论和满意度、忠诚度理论进行总结、述评,以连锁火锅餐饮企业海底捞为案例,总结其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重点分析其基于服务利润链理论的管理模式和顾客服务的现状。论文分别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深入地了解顾客和员工对于海底捞基于服务利润链理论框架下服务和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进一步验证和总结海底捞服务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全面总结了海底捞服务利润链管理的成功经验,并针对我国餐饮业的现存问题,提出了增加企业内部服务质量、加大员工投入、关注顾客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的具体建议,提升整个国内餐饮行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吴帆[8](2016)在《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文中提出21世纪数字时代的变革浪潮,孕育了社会经济新的商业逻辑,以及人类新的思维模式。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到:“企业的宗旨就是创造顾客。”当代企业和品牌要赢得未来市场,就要赢得未来的消费主力——泛90后“数字原住民”。数字年轻一代,从出生起便浸淫在数字生活空间中,数字是讯息、是知识;是工具、是平台;是事业、是社交;甚至是思维、是态度,是生命的自然衍生。企业和品牌要融入他们的生活,必须实现营销“数字化”,其中的数字化传播,与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最休戚相关,也最为重要。新经济模式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是数字变革的先行军,其成功传奇令人惊叹;然而,那些商战百年而屹立不倒的传统企业和品牌,现在仍占据实体经济的重要命脉,未来更是融合“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关键担当;当面临数字转型的关键抉择,既往经验是财富还是包袱?未来战略该如何不破不立有取有舍?深入挖掘和探索这些企业和品牌在“变与不变”思辨中的数字化努力,是对“传承创新”议题更有深度和张力的研究。传统品牌的创新演绎,在化妆品行业相当典型。这个行业谋变求新,又注重经典传承,还备受新技术新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在数字时代的今天,行业排名前十位中仍有过半是百年企业。本研究以百年企业及旗下品牌为例,探究其过往历久弥新的原因,以及转战数字市场,面对消费新生代的数字化传播;通过深入分析品牌数字化传播的特征规律,提炼切实有效的传播策略,并试图建立创新传播模式,为传统企业和品牌的经营和发展,提供数字化生存的借鉴和参考。本研究以传播者品牌的角色定位而展开。研究脉络是从经典5W传播模式出发,秉着数字化传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将“消费者受众”作为研究的原点和归宿,在研究顺序上作出关键性修正:Who(品牌传者)—With Whom(消费者受众)—Say What&in Which Channel&in What Special Way(传播内容、渠道、数据)—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全文分九章。第一章绪论,基于研究问题,提出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的核心观点和创新模式。第二章文献综述,分析数字化传播所归属的传播学和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及其“数字化”的演进和“人本化”的皈依,并提出研究见解。第三章到第八章通过理论研究、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展开数字化传播的策略探讨。第三章聚焦传者研究,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探索数字挑战下的观念转变和策略创新;第四章聚焦目标受众研究,分析“泛90后数字原住民”的数字化特征及成因,提出企业和品牌以“后喻文化”思维,与数字一代“建立亲密互动的共同体”。第五章到第七章分别侧重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数据三项重点任务的研究,针对性提出品牌数字化传播中的“价值认同”、“杠杆效应”、“智能关联”三项应对策略,以及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的传播实践——“求同存异”、“守正出奇”、“固本维新”。第八章围绕传播效果研究,阐述数字化传播效果的创新评估体系“影响力回报”的五度评估标准及其营销意义。第九章总结研究成果、提炼研究价值,并展望未来的创新探索。本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策略观点:品牌与消费者共建亲密互动的共同体,并提出具体的“一三五”应对举措:一个重心:传播受众,即目标消费者“泛90后数字原住民”三项任务: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数据五度评估:传播效果“影响力回报”的五个维度评估系统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品牌数字化传播模型。(如图所示)
黄仕佼[9](2013)在《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从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来看,企业环境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随着开放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它得到了西方组织理论学家、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多方学者的关注,并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该理论重点解决的是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问题。国内在企业环境的理论研究中,最具典型性的是赵锡斌教授(2007),他从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把企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构建了企业环境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一般理论模型。企业能力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理论,其概念是由Richardson(1972)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企业能力就是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此后,许多学者又在此基础上从多方面研究了企业能力并形成了不同的概念和观点,如:企业竞争力、核心能力、组织能力和动态能力等。而以这两大理论基础研究企业绩效问题的研究也有不少,并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本人通过文献的研究后发现,首先,对于企业环境管理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环境子环境或局部环境对企业绩效影响,很少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对企业环境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其次,所有关于企业绩效问题的研究,都是在基于企业环境理论或企业能力理论的各自独立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并没有把企业环境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相结合,从企业能力的角度探讨企业对环境的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此类研究可以说目前在理论界还是一个空白。因此,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个研究上的空白,提出研究设想,并且也认为通过不同理论学派之间的相互借鉴与结合来研究企业问题,是今后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方向之一。所以,本文拟改变目前对企业绩效问题研究的思维定式,以创新性的研究思想,把企业环境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结合起来,从企业能力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深度探讨与研究企业对环境的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性问题,为企业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同时本研究也期望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一般关系,为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控制能力或驾驭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绩效,提出积极的可操作性建议。随着环境变化日益加快,企业如何提高对环境的管理能力,以适应环境、控制或驾驭环境,提高企业绩效,是企业管理实践中提出的一个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解决的关键问题是:1、将企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构建企业环境管理能力结构模型,改变目前对于企业环境研究的割裂性与片面性。2、研究和构建企业环境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一般理论模型,为以企业为主体的对企业环境的管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克服企业对于环境“不可控”、“无能为力”、“被动适应”的理论认识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提高企业对环境的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控制能力与驾驭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3、研究提出提高企业对环境管理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绩效的路径与方法,并用典型的案例和设计量表调查,进行实证研究。
李巍[10](2012)在《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与关键驱动因素研究 ——资源与制度的双重视角》文中提出随着在顾客需求、竞争对手、技术与社会管制等方面的不连续环境变化越来越频繁,企业维持其市场竞争优势的平均周期一直在减少。在全球化时代,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更是充满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国际化企业无时不刻地处在高度动荡的市场环境之中;企业若不能对持续的环境冲击进行有效地回应,那么将很难获得或维持市场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如何在动荡的国际市场环境中获取和维持其竞争优势成为当前国际营销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所关注的热点议题。基于演化经济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的动态能力观旨在回答企业如何应对动荡外部环境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虽然动态能力观起源于战略管理领域,但其相关研究已经远远超越战略管理的一般范畴,被应用到企业管理其他具体研究领域。然而,仍有研究者批评动态能力观就像一个“大帐篷”,缺乏针对性。对此,有研究者提出,动态能力研究应该从当前的概念与关系扩散阶段进入一个选择性与保留性导向的阶段。因此,将动态能力观与国际营销能力研究相结合,以探讨国际化企业有效应对国际市场环境变化、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为焦点,研究企业国际营销管理中的特定能力开发便是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方向。为此,本研究将动态能力观与国际营销研究相结合,在充分借鉴现有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国际营销动态能力构念,推导和检验其内涵与结构维度;并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的视角,发掘与验证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关键驱动因素,以探讨国际化企业形成和发展快速适应、有效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特定能力议题。本研究旨在以“国际营销动态能力”构念为理论关注点,以“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与关键驱动因素”为研究着力点,力图对回答“国际化企业如何有效应对动荡国际市场环境,并获取和维持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这一重要议题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启示。为了有效地实现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混合方法的研究设计,即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量化为主,质化为辅)的研究方法,使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以及案例分析等技术工具,对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与关键驱动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国际营销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在国际范围内整合、建立和重置市场相关资源(资产、知识和技能),以创造和传递顾客价值的跨部门业务流程或惯例;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证实,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包括国际供应链管理、国际产品开发管理和跨文化客户关系管理三大跨部门核心业务流程;案例研究结论显示,在企业不同的国际化阶段,三大业务流程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性。(2)在企业资产、组织知识和组织能力三大基本构面中,实证分析结论显示,营销资产、研发资产、国际市场知识、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市场聚焦型战略柔性和网络能力六类资源因素对国际营销动态能力具有驱动作用;在不同国际环境动荡性和国际市场进入战略条件下,上述驱动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案例分析还发现,在不同的企业国际化阶段,驱动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关键资源因素不同。(3)在管制系统、规范系统和文化认知系统三大基础系统中,实证研究证实,适应性组织结构、组织学习、开放心智、市场导向四类制度因素对国际营销动态能力具有驱动作用;在不同国际环境动荡性和国际市场进入战略条件下,上述四类驱动因素与市场基础型奖励机制、高管团队风险偏好具有差异化的驱动作用。案例分析也发现,在企业国际化的不同阶段,驱动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关键制度因素具有显着差异性。本研究的价值与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首先,本研究将动态能力观引入国际营销研究领域,提出“国际营销动态能力”构念,并对其内涵和结构维度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检验,这不仅拓展和深化了动态能力观的分析边界,更是将国际营销能力的研究视角从以往聚焦于静态资源禀赋,转向了关注和考察建立、整合和重构国际化企业资源基础的内部组织流程或惯例。其次,通过借鉴动态能力、营销能力和营销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从组织流程的角度对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结构维度进行探讨,将其解构为国际供应链管理、国际产品开发管理和跨文化客户关系管理三大核心组织流程,并得到实证支持。这一研究结论深化了对国际营销动态能力内涵的认识,特别是为研究国际营销动态能力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线索。再次,本研究从资源和制度双重视角全面地考察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关键驱动因素,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国际营销动态能力形成和发展过程和机制的理解,更丰富了对企业动态能力和国际营销能力前置影响因素探索的分析框架。最后,本研究拓展了制度理论与企业行为关系研究的分析视野。在现有国际营销或国际商务的研究中,大多数都是关注宏观制度因素,例如政府管制、法律规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企业市场行为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则从企业内部制度情景入手,分析和探讨企业内部制度因素对国际化企业战略行为的驱动作用,以此拓展了制度理论与企业行为关系的研究视域。
二、顾客满意是企业经营的一切答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顾客满意是企业经营的一切答案(论文提纲范文)
(1)制造企业精益绿色制造系统集成效应及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精益和绿色制造集成协同及兼容性研究现状 |
1.2.2 精益和绿色制造集成协同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精益和绿色制造集成协同实证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精益绿色制造系统集成效应研究 |
2.1 精益绿色制造技术集成协同对废弃物减少绩效的影响 |
2.1.1 精益绿色制造技术集成绩效相关分析与假设 |
2.1.2 试验方法 |
2.1.3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2.1.4 试验结论 |
2.2 精益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协同实施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2.2.1 问题的提出 |
2.2.2 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
2.2.3 实证分析与结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精益绿色制造系统扩散效应研究 |
3.1 精益绿色制造系统扩散对组织绩效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构建 |
3.1.1 模型假设的理论基础 |
3.1.2 理论假设和框架模型 |
3.2 精益绿色制造系统扩散对组织绩效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3.2.1 量表变量设计和数据收集整理 |
3.2.2 实证方法的选取 |
3.2.3 假设检验分析与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精益绿色制造系统实施方法研究 |
4.1 制造企业精益绿色实践方法评价与集成 |
4.1.1 精益绿色实践方法多目标评价体系 |
4.1.2 精益绿色实践方法集成 |
4.2 精益绿色实践方法集成应用案例研究 |
4.2.1 精益绿色实践方法集成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案例 |
4.2.2 精益绿色实践方法基于碳效率指标的价值流程图应用案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精益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协同机制研究 |
5.1 基于内部人员跨部门整合的精益绿色制造协同机制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内部人员横向整合构建跨部门精益绿色共同目标 |
5.1.3 内部人员纵向整合识别精益绿色实践实施障碍 |
5.2 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精益绿色制造协同机制 |
5.2.1 利益相关者角度的驱动因素分析 |
5.2.2 利益相关者角度的驱动因素评价 |
5.3 制造企业精益绿色系统制造集成协同模型 |
5.3.1 精益绿色协同模型概念框架 |
5.3.2 精益绿色协同模型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精益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协同运行设计 |
6.1 精益绿色集成协同管控战略方法 |
6.2 精益绿色集成协同在运营层面的运行 |
6.2.1 全局精益绿色 |
6.2.2 精益绿色集成协同核心要素 |
6.3 精益绿色集成协同在操作层面的运行 |
6.4 精益绿色制造系统评价方法研究 |
6.5 某汽车零部件企业案例分析 |
6.5.1 公司运营层面的策划 |
6.5.2 公司制造车间操作层面实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2)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与获得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宿、民宿主人、民宿业主与民宿经营管理者 |
2.1.2 情感、情感劳动、职业情感与工作情感 |
2.1.3 获得感、幸福感与满意度 |
2.2 民宿经营者的相关研究 |
2.2.1 民宿的概念 |
2.2.2 民宿经营者的经营动机研究 |
2.2.3 民宿经营者其他相关研究 |
2.3 职业价值观相关研究 |
2.3.1 职业价值观的概念 |
2.3.2 职业价值观的结构与测量 |
2.3.3 职业价值观的作用结果 |
2.3.4 研究述评 |
2.4 情感劳动的相关研究 |
2.4.1 情感劳动的概念与内涵 |
2.4.2 情感劳动的特征 |
2.4.3 情感劳动的结构与测量 |
2.4.4 情感劳动的影响因素与作用结果 |
2.4.5 研究述评 |
2.5 获得感的相关研究 |
2.5.1 获得感的缘起 |
2.5.2 获得感的概念与内涵 |
2.5.3 获得感的特征 |
2.5.4 获得感的结构与测量 |
2.5.5 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6 研究述评 |
2.6 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
2.6.1 职业价值观与经营动机 |
2.6.2 价值观与情感劳动 |
2.6.3 价值观与获得感 |
2.6.4 情感劳动与获得感 |
2.6.5 理论模型构建 |
2.7 相关的基础理论 |
2.7.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7.2 自我决定理论 |
2.7.3 互动仪式链理论 |
2.7.4 资源守恒理论 |
2.7.5 社会交换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研究 |
3.1 研究数据获取方法 |
3.2 研究过程 |
3.2.1 资料收集 |
3.2.2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3 研究结果分析 |
3.3.1 民宿经营者的类型划分 |
3.3.2 不同类型民宿经营者的经营动机及特征 |
3.3.3 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研究 |
4.1 研究视角与理论依据 |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过程 |
4.3 研究结果 |
4.3.1 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过程分析 |
4.3.2 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表现形式 |
4.3.3 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产生的动因 |
4.3.4 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对顾客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
4.3.5 民宿经营者与顾客情感互动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研究 |
5.1 需求、获得与获得感的理性分析 |
5.2 民宿经营者的获得与获得感 |
5.3 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结构维度的理性分析 |
5.3.1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民宿经营者需求与获得感 |
5.3.2 积极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民宿经营者需求与获得感 |
5.3.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的民宿经营者需求与获得感 |
5.3.4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的民宿经营者需求与获得感 |
5.3.5 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结构维度的提出 |
5.4 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结构维度研究 |
5.4.1 研究设计 |
5.4.2 访谈资料分析 |
5.4.3 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结构维度研究结果与讨论 |
5.5 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的形成机理 |
5.5.1 民宿经营者获得感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
5.5.2 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的形成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对情感劳动和获得感的影响研究 |
6.1 研究思路 |
6.1.1 研究目的 |
6.1.2 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与获得感的逻辑关系 |
6.2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6.2.1 研究假设提出 |
6.2.2 理论模型构建 |
6.3 研究设计 |
6.3.1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
6.3.2 变量测量 |
6.3.3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6.4 预调研 |
6.4.1 预调研基本情况 |
6.4.2 预调研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6.4.3 问卷修正与正式测量问卷形成 |
6.5 正式调研及数据分析 |
6.5.1 正式调研对象和样本容量 |
6.5.2 问卷发放、回收与处理 |
6.5.3 数据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总结、讨论与展望 |
7.1 研究发现、结论总结与讨论 |
7.1.1 职业价值观是民宿经营者的多动机表现 |
7.1.2 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有多过程、多行为表现、多因素作用和多元影响 |
7.1.3 民宿经营者获得感具有多维度和双生形成机理 |
7.1.4 民宿经营者的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和获得感在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 |
7.1.5 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与获得感各维度存在显着的强弱差异 |
7.1.6 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对情感劳动具有显着的影响 |
7.1.7 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对获得感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
7.1.8 民宿经营者情感劳动对获得感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
7.1.9 在职业价值观对民宿经营者获得感的作用过程中,情感劳动有部分中介作用 |
7.2 研究贡献与管理启示 |
7.2.1 研究贡献 |
7.2.2 研究启示与管理建议 |
7.3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创新 |
7.3.2 研究不足 |
7.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预调研问卷 |
附录B 正式调研问卷 |
附录C 方差分析附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卓越绩效模式研究综述 |
2.1.1 卓越绩效模式简介 |
2.1.2 卓越绩效模式研究现状 |
2.2 企业经营绩效测度研究综述 |
2.2.1 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2.2.2 质量领域对企业经营绩效的研究综述 |
2.3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作用关系的研究综述 |
2.3.1 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经营绩效作用关系的研究综述 |
2.3.2 政府质量奖对企业经营绩效作用关系的研究综述 |
2.4 卓越绩效模式与企业经营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综述 |
2.4.1 卓越绩效模式与企业经营绩效中介变量研究综述 |
2.4.2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调节变量研究综述 |
2.5 研究评述 |
3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构建 |
3.1 企业经营绩效概念界定及测度研究 |
3.2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概念模型构建 |
3.2.1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关系分析 |
3.2.2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中介机制概念模型构建 |
3.2.3 基于权变理论的调节机制概念模型构建 |
3.3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机制相关研究假设 |
3.3.1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作用关系假设 |
3.3.2 探索性学习和利用性学习的中介作用假设 |
3.3.3 市场竞争强度和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作用假设 |
3.3.4 研究假设汇总 |
3.4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框架 |
3.4.1 总体理论框架 |
3.4.2 总体研究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 |
4.1 基于PSM-DID的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作用关系分析思路 |
4.1.1 作用关系分析思路 |
4.1.2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 |
4.1.3 双重差分模型(DID) |
4.2 研究设计 |
4.2.1 关键变量测度 |
4.2.2 模型构建 |
4.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基于PSM的样本匹配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匹配方法选择 |
4.3.3 匹配结果检验 |
4.4 基于DID模型的作用关系及效果分析 |
4.4.1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关系分析 |
4.4.2 市场竞争强度和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分析 |
4.4.3 动态边际效应分析 |
4.4.4 稳健性检验 |
4.4.5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中介机制研究 |
5.1 基于组织学习的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中介机制分析思路 |
5.2 研究模型及方法介绍 |
5.2.1 研究模型 |
5.2.2 结构方程模型(SEM) |
5.3 问卷设计 |
5.3.1 问卷设计思路 |
5.3.2 测量题项设计 |
5.3.3 问卷修改与完善 |
5.3.4 预调研分析 |
5.4 数据收集及质量分析 |
5.4.1 数据收集 |
5.4.2 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3 问卷信度分析 |
5.4.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4.5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6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5.5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中介机制模型验证 |
5.5.1 变量间相关关系分析 |
5.5.2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绩效作用关系检验 |
5.5.3 卓越绩效模式对组织学习作用关系检验 |
5.5.4 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检验 |
5.6 实证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调节机制研究 |
6.1 基于权变理论的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调节机制分析思路 |
6.2 研究模型及假设 |
6.2.1 研究模型 |
6.2.2 研究假设 |
6.3 调节变量量表设计及信效度分析 |
6.3.1 市场竞争强度测度题项 |
6.3.2 企业生命周期测度题项 |
6.3.3 信效度分析 |
6.4 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调节机制模型验证 |
6.4.1 变量间相关关系检验 |
6.4.2 市场竞争强度的调节作用检验 |
6.4.3 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 实证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策略 |
7.1 系统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
7.2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持续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
7.3 动态调整实施策略,稳步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
7.4 政府科学激励引导,高效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 价值管理理论及实践 |
2.1.1 价值管理的涵义 |
2.1.2 价值管理的性质特征 |
2.1.3 价值管理的内容和目标 |
2.1.4 价值管理的历史沿革 |
2.1.5 价值管理的应用 |
2.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 |
2.2.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概念范畴 |
2.2.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类别 |
2.2.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特性 |
2.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与价值分析 |
2.3.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运营管理内容 |
2.3.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构成 |
2.3.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形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的现实基础 |
3.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管理现状 |
3.1.1 管理模式 |
3.1.2 管理理念 |
3.1.3 管理方式 |
3.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管理主体方面 |
3.2.2 管理理念方面 |
3.2.3 管理手段方面 |
3.2.4 管理成效方面 |
3.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实施价值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3.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实施价值管理的必要性 |
3.3.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实施价值管理的可行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管理体系 |
4.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基础条件 |
4.1.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4.1.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分析 |
4.1.3 基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管理目标分析 |
4.1.4 基于利益制衡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确立 |
4.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4.2.1 价值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
4.2.2 价值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3 价值管理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 |
4.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管理体系框架 |
4.3.1 价值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 |
4.3.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创造 |
4.3.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评估 |
4.3.4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增值 |
4.3.5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价值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的评价 |
5.1 评价要素 |
5.1.1 评价目标 |
5.1.2 评价主体 |
5.1.3 评价客体 |
5.1.4 评价指标 |
5.1.5 评价标准 |
5.1.6 评价方法 |
5.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的评价指标 |
5.2.1 长远性评价指标 |
5.2.2 过程性评价指标 |
5.2.3 社会性评价指标 |
5.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指标体系 |
5.3.1 BSC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5.3.2 BSC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
5.3.3 BCS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的实现 |
6.1 价值管理实现的机制 |
6.1.1 基于纳什均衡的非合作机制 |
6.1.2 基于纳什均衡的合作机制 |
6.1.3 价值管理实现的约束机制 |
6.2 价值管理实现的条件 |
6.2.1 现金流量最大化 |
6.2.2 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 |
6.2.3 资金成本最小化 |
6.3 价值管理实现的保障 |
6.3.1 价值管理实现的影响因素 |
6.3.2 价值管理实现的应对措施 |
6.3.3 价值管理实现的保障条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北京蓝岛金隅社区百货店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和路线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路线 |
2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 |
2.1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简介 |
2.1.1 市场定位理论 |
2.1.2 营销组合理论 |
2.2 本文应用工具介绍 |
2.2.1 顾客满意度分析理论 |
2.2.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2.2.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工具 |
3 蓝岛金隅百货现状与竞争环境分析 |
3.1 社区百货业的整体发展现状 |
3.1.1 社区百货业的发展必然性及趋势 |
3.1.2 社区百货业的推动因素和发展道路 |
3.1.3 社区百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蓝岛金隅百货的竞争环境分析 |
3.2.1 蓝岛金隅百货的概况 |
3.2.2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竞争力分析 |
3.3 蓝岛金隅百货的内部环境分析 |
4 蓝岛金隅百货的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
4.1 蓝岛金隅百货的定位分析 |
4.2 蓝岛金隅百货的产品布局分析 |
4.3 蓝岛金隅百货的价格定位分析 |
4.4 蓝岛金隅百货的营销渠道分析 |
4.5 蓝岛金隅百货促销手段分析 |
4.6 蓝岛金隅百货的全员服务营销分析 |
4.7 蓝岛金隅百货的过程化管理分析 |
4.8 蓝岛金隅百货的有形展示分析 |
5 蓝岛金隅百货7P理论因素指标实证分析 |
5.1 问卷设计和样本采集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样本采集 |
5.2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5.2.1 问卷信度分析 |
5.2.2 问卷效度分析 |
5.3 被调查者基本信息的统计 |
5.4 基于7P的模糊分析法实证分析 |
5.4.1 期望值计算分析 |
5.4.2 感知满意度计算分析 |
5.4.3 综合评价分析 |
6 蓝岛金隅百货营销策略改进 |
6.1 市场定位改进 |
6.2 产品结构改进 |
6.3 价格策略改进 |
6.4 营销渠道改进 |
6.5 促销模式改进 |
6.6 人员管理改进 |
6.7 服务过程改进 |
6.8 有形展示改进 |
7 营销策略改进的保障措施 |
7.1 提升企业文化 |
7.2 优化组织结构 |
7.3 加强制度建设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基于7P理论的北京蓝岛金隅社区百货店营销策略研究调查问卷 |
(6)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旅游体验价值相关研究进展 |
2.1.1 旅游体验研究 |
2.1.2 顾客体验价值研究 |
2.1.3 旅游体验价值研究 |
2.2 价值共创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 |
2.2.1 价值共创理论的演进 |
2.2.2 价值共创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
2.3 社会网络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 |
2.3.1 社会网络的概念和内涵 |
2.3.2 社会网络理论的重要观点 |
2.3.3 社会网络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应用 |
2.4 简要述评 |
第3章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 |
3.1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内涵 |
3.1.1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概念 |
3.1.2 游客旅游体验价值共创行为 |
3.2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维度的文献分析 |
3.2.1 价值共创行为维度结构的文献分析 |
3.2.2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维度结构的文献分析 |
3.3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维度结构的确定 |
3.3.1 游客访谈过程及结果 |
3.3.2 初始测量题项的生成 |
3.3.3 量表优化及维度探索 |
3.3.4 维度结构的进一步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 |
4.1 研究模型的构建 |
4.1.1 理论基础 |
4.1.2 研究模型的构建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1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 |
4.2.2 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的结果 |
4.2.3 旅游体验价值的中介作用 |
4.2.4 游客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实证研究设计 |
5.1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 |
5.1.1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驱动因素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
5.1.2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
5.1.3 旅游体验价值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
5.1.4 游客满意度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
5.1.5 游客个体特征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
5.2 初始问卷的设计与修改 |
5.3 预调查与正式问卷的确定 |
5.3.1 预调查样本统计 |
5.3.2 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
5.3.3 最终测量题项的确定 |
5.4 正式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实证分析 |
6.1 样本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2.1 信度检验 |
6.2.2 效度检验 |
6.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3.1 Harman单因素检验 |
6.3.2 非可观测潜在方法因子的影响控制 |
6.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
6.4.1 模型拟合程度 |
6.4.2 假设检验 |
6.4.3 备选模型讨论 |
6.5 旅游体验价值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 游客个体特征的调节效应检验 |
6.6.1 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检验 |
6.6.2 社会网络支持的调节效应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维度结构 |
7.1.2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 |
7.1.3 游客体验价值共创行为的结果 |
7.1.4 旅游体验价值的中介作用 |
7.1.5 游客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 |
7.2 实践启示 |
7.2.1 对旅游企业的启示 |
7.2.2 对游客的启示 |
7.2.3 对其他价值共创参与者的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海底捞服务利润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服务利润链理论有助于企业服务水平提升 |
1.1.2 海底捞是国内餐饮业的典型代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和说明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服务利润链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1 服务利润链的基本理论 |
2.1.2 国外关于服务利润链理论的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关于服务利润链理论的研究综述 |
2.2 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综述 |
2.2.1 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基本理论 |
2.2.2 国外关于服务利润链理论和满意度与忠诚度关系的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关于服务利润链理论和满意度与忠诚度关系的研究综述 |
2.3 关于海底捞的研究综述 |
2.3.1 海底捞规范的员工管理 |
2.3.2 海底捞的顾客服务管理 |
2.3.3 海底捞企业发展的创新点 |
3 海底捞服务利润链管理现状分析 |
3.1 海底捞企业发展历史 |
3.1.1 海底捞的成立 |
3.1.2 海底捞的发展路线 |
3.1.3 海底捞已取得的成就 |
3.2 海底捞的经营管理现状分析 |
3.2.1 准确的市场定位 |
3.2.2 科学的团队建设 |
3.2.3 优质的顾客服务 |
3.2.4 规范的标准化操作 |
3.2.5 坚持创新的企业精神 |
3.3 海底捞的服务利润链现状分析 |
3.3.1 海底捞内部营销策略 |
3.3.2 海底捞互动营销策略 |
4 海底捞员工和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
4.1 海底捞员工满意度的访谈结果分析 |
4.1.1 调查说明 |
4.1.2 调查方案 |
4.1.3 访谈结果分析 |
4.1.4 小结 |
4.1.5 调查局限性分析 |
4.2 顾客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分析 |
4.2.1 调查说明 |
4.2.2 调查方案 |
4.2.3 调查结果分析 |
4.2.4 小结 |
4.2.5 调查局限性分析 |
5 海底捞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餐饮企业的借鉴作用 |
5.1 海底捞的成功经验总结 |
5.1.1 科学的员工管培制度 |
5.1.2 出色的顾客服务 |
5.1.3 良好的品牌形象 |
5.1.4 创新精神 |
5.2 对我国餐饮业的借鉴作用 |
5.2.1 我国餐饮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5.2.2 海底捞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餐饮业的借鉴作用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定位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理论综述 |
第二节 相关研究 |
第三章 传播者研究:百年传统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研究范畴 |
第二节 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的发展驱动:传承和创新 |
第三节 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的数字新境:挑战和机遇 |
第四节 传统品牌数字传播核心策略和创新模式 |
第四章 传播受众研究:泛90后数字原住民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数字原住民的学术概念和研究状况 |
第二节 数字原住民数字化特征和成因 |
第三节 数字原住民画像与品牌数字化传播 |
第四节 案例研究:构建后喻文化传承模式;实现传统经典现代演绎 |
第五章 传播内容研究:价值认同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价值认同”的营销观念 |
第二节 “价值认同”与泛90后数字原住民 |
第三节 “价值认同”与品牌数字化传播内容 |
第四节 案例研究:内容生成“求同存异”;创意表现“大同小异” |
第六章 传播渠道研究:杠杆效应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数字生活空间的传播新境 |
第二节 传媒现实:融合,从跨界到无界 |
第三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的渠道特征 |
第四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的“杠杆效应” |
第五节 案例研究:守正,聚力品牌支点;出奇,撼动口碑杠杆 |
第七章 传播数据研究:智能互联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数据智能化应用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数字化传播的“智能互联”:从市场调研到智能关系 |
第三节 数字化传播的“智能互联”:从CRM到 SCRM |
第四节 案例研究:“农民+诗人”思维;“固本+维新”任务 |
第八章 传播效果研究:影响力回报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效果的研究发展和重新审视 |
第二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效果评估:“影响力回报” |
第三节 品牌数字传播影响力回报5标准 |
第四节 案例研究:品牌的整合力;传播的影响力 |
第九章 结语:主要发现,数字出路及创新未来 |
第一节 研究回顾:主要发现 |
第二节 研究分析:数字出路 |
第三节 研究展望:传承创新 |
附录1 :调研记录 |
附录2 :定性调研访谈问题 |
附录3 :定量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的基本思想 |
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二、本文主要研究路线 |
第五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企业环境相关理论概述 |
一、权变理论 |
二、种群生态理论 |
三、资源依赖理论 |
四、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
第二节 企业能力相关理论概述 |
一、资源基础理论 |
二、核心能力理论 |
三、动态能力理论 |
四、企业知识基础理论 |
第三节 企业环境及企业能力与绩效关系的相关文献研究 |
一、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二、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第四节 对现有理论及文献的述评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 |
第一节 企业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
一、企业环境的概念 |
二、企业环境的分类 |
第二节 企业能力的概念及分类 |
第三节 企业环境管理能力的概念及分类 |
第四节 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内涵及维度的划分 |
第五节 企业环境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假设与设计 |
第一节 企业环境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基本假设 |
第二节 企业环境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设计 |
一、主要研究变量与问卷设计 |
二、企业环境管理能力的假设检验模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一、问卷设计 |
二、数据收集与研究样本的选取 |
三、调研企业的基本信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二、其他统计方法 |
第三节 变量定义与分类 |
第四节 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一、模型界定 |
二、模型拟合与修正结果 |
第二节 数据结果对研究假设的验证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子假设的验证 |
一、企业对背景环境管理能力的相关子假设检验 |
二、企业对运营环境管理能力的相关子假设检验 |
第四节 结果讨论 |
一、企业环境管理能力(转化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讨论 |
二、企业背景环境管理能力(转化能力)子假设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讨论 |
三、企业运营环境管理能力(转化能力)子假设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讨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研究概述 |
二、案例资料收集的要点 |
第二节 公司案例分析与讨论 |
一、A公司简介 |
二、A公司环境分析 |
三、A公司对环境管理现状 |
四、A公司的环境管理绩效 |
五、A公司案例的结论与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和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一、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样本数据基本统计概要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
(10)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与关键驱动因素研究 ——资源与制度的双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现实背景 |
二、 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目的 |
一、 研究问题及思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企业动态能力研究 |
一、 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起源 |
二、 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 |
三、 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 |
四、 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 |
第二节 企业营销能力研究 |
一、 企业营销能力的内涵 |
二、 企业营销能力的结构维度 |
三、 企业营销能力的效用 |
四、 企业营销能力的提升路径 |
第三节 营销动态能力研究的新进展 |
一、 营销动态能力的理论脉络 |
二、 营销动态能力的内涵探索 |
三、 营销动态能力的维度分析 |
第四节 现有研究评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一、 动态能力研究评述与启示 |
二、 营销能力研究评述与启示 |
三、 营销动态能力研究评述与启示 第三章 总体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推导与总体模型构建 |
一、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概念的发展脉络 |
二、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结构维度的分析视角 |
三、 资源与制度视角下的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研究 |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流程 |
一、 研究范式比较与选择 |
二、 混合方法的研究设计 |
三、 整体研究流程 |
四、 问卷开发流程 |
第三节 研究数据收集与评价 |
一、 研究数据收集 |
二、 数据分析方法 |
三、 调研样本统计 |
四、 数据质量评价 第四章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 |
第一节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内涵界定 |
一、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理论背景 |
二、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内涵界定 |
三、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与其他关键概念的区别 |
第二节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划分 |
一、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结构维度的分析依据 |
二、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结构模型 |
第三节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结构模型的实证检验 |
一、 构念概念化与问卷开发 |
二、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三、 正式调研数据的质量检验 |
四、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结构模型 |
五、 结论讨论 第五章 资源因素与国际营销动态能力 |
第一节 资源因素的内涵及效用 |
一、 资源的内涵 |
二、 资源因素与企业能力 |
第二节 资源因素与 IMDCs 驱动关系模型构建 |
一、 资源因素的基本构面 |
二、 研究模型构建 |
三、 研究假设发展 |
第三节 模型核心构念测量与评价 |
一、 构念概念化与问卷开发 |
二、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三、 正式调研与样本情况 |
第四节 模型实证检验与结论 |
一、 观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
三、 研究假设检验与结论 |
四、 结论讨论 第六章 制度因素与国际营销动态能力 |
第一节 制度因素的涵义及效用 |
一、 制度的涵义 |
二、 制度因素与企业行为 |
第二节 制度因素与 IMDCs 驱动关系模型构建 |
一、 制度因素的基础系统 |
二、 研究模型构建 |
三、 研究假设发展 |
第三节 模型核心构念测量与评价 |
一、 构念概念化与问卷开发 |
二、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三、 正式调研与样本情况 |
第四节 模型实证检验与结论 |
一、 观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
三、 研究假设检验与结论 |
四、 结论讨论 第七章 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案例研究对象与过程 |
一、 案例企业背景 |
二、 案例分析框架 |
三、 案例研究质量控制 |
第二节 案例分析与结论 |
一、 国际化进程与国际营销动态能力 |
二、 资源“三脚架”与国际营销动态能力 |
三、 制度“三脚架”与国际营销动态能力 |
第三节 案例讨论 |
一、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内在机理 |
二、 国际营销动态能力关键驱动因素 |
三、 资源与制度因素的驱动机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 主要研究结论 |
二、 结论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启示 |
一、 理论价值 |
二、 管理启示 |
第三节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一、 研究局限性 |
二、 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正式调研问卷 附录 B 个人简历 |
四、顾客满意是企业经营的一切答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制造企业精益绿色制造系统集成效应及协同机制研究[D]. 朱小勇.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2]民宿经营者职业价值观、情感劳动与获得感研究[D]. 皮常玲. 华侨大学, 2019(01)
- [3]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朱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
- [4]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D]. 苏金玲. 长安大学, 2019(01)
- [5]北京蓝岛金隅社区百货店的营销策略研究[D]. 常思明.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6]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D]. 李如友.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6)
- [7]海底捞服务利润链研究[D]. 徐宽宽.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D]. 吴帆.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5)
- [9]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黄仕佼. 武汉大学, 2013(07)
- [10]国际营销动态能力的结构维度与关键驱动因素研究 ——资源与制度的双重视角[D]. 李巍. 南开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