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禾本科——豆科牧草的混播和施肥是人工草地的生态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徐强[1](2021)在《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研究》文中提出禾-豆混播有利于提高牧草产量、平衡营养成分、维持土壤肥力和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合理的混播组合和比例是决定混播牧草生产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筛选适宜甘肃高寒牧区的箭筈豌豆与小黑麦混播组合及比例并明晰混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本试验以甘农2号小黑麦为试验材料,分别与青建1号饲用豌豆(A1)、青海箭筈豌豆(A2)和绿箭1号箭筈豌豆(A3)按照豆禾比例0:100(B1)、20:80(B2)、30:70(B3)、40:60(B4)、50:50(B5)、60:40(B6)、70:30(B7)、80:20(B8)、100:0(B9)进行混播,分别研究了土壤相对贫瘠和肥沃条件下,不同混播组合和混播比例的草产量和营养价值,以及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经过2年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无论土壤养分贫瘠与否,A1组合的最佳混播比例均为B4(40:60);土壤贫瘠时(2019年),A2组合的最佳混播比例为B5(50:50),土壤肥沃时(2020年),最佳混播比例为B3(30:70);土壤贫瘠时(2019年),A3组合的最佳混播比例为B6(60:40),土壤肥沃时(2020年),最佳混播比例为B3(30:70)。其中土壤贫瘠条件下(2019年),绿箭1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B6(60:40)的比例混播时鲜(干)草产量较高(44.12 t·hm-2,13.59 t·hm-2),CP含量比小黑麦单播提高41.25%,NDF和NDF含量分别比小黑麦单播降低16.11%和23.25%,且综合评价值最高(0.763);土壤肥沃条件下(2020年),青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B3(30:70)比例混播时鲜(干)草产量较高(50.90 t·hm-2,15.69 t·hm-2),CP含量比小黑麦单播提高17.67%,NDF和NDF含量分别比小黑麦单播降低8.51%和9.43%,且综合评价值最高(0.706)。2.混播组合间,A1组合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降低土壤pH;A2组合有利于土壤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积累;A3组合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积累。混播比例间,与小黑麦单播相比,大部分混播比例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豆科牧草比例的增加,土壤pH和速效磷含量降低,全氮、速效氮和全磷含量升高,速效钾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不同混播比例间全钾含量无显着差异。2年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贫瘠条件下(2019年)A1B8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肥沃条件下(2020年),A1B6处理的最好。3.不同混播组合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3个混播组合间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着差异,A1有利于提高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A2和A3有利于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不同混播比例间土壤酶活性存在显着差异,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豆科牧草比例的增加而升高,而蔗糖酶先升高后降低;混播组合和混播比例的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有显着影响,且受土壤基础肥力状况和年份间气候差异的影响。2年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无论土壤贫瘠与否,A1B8处理对提高土壤酶活性的效果最佳。综上所述,土壤贫瘠条件下,青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B6(60:40)比例混播时,生产性能较好;土壤肥沃条件下,绿箭1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B3(30:70)比例混播时,生产性能较好;青建1号饲用豌豆与小黑麦以B8(80:20)比例混播时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酶活性的效果最佳。因此需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和利用目的选择适宜的混播组合与比例。
李兴龙[2](2021)在《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饲草紧缺、种植模式单一和土壤退化等问题,研究不同光合类型禾本科和豆科草种混播对饲草种间竞争、生产性能和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构建适宜种植的混播系统,以期提高该区域饲草高产优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并为西北高原丘陵区草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于2019至2020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徐河村进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C3+C3型豆禾配置模式(C3+C3混播模式):BM组合: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AV组合: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C3+C4型豆禾配置模式(C3+C4混合模式):ZD组合:玉米(Zea mays)+拉巴豆(Dolichos lablab)、SD组合: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拉巴豆,混播比例均为1:1,以相应草种单播为对照。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各混播处理下,土地当量比(LER)均显着高于1(P<0.05),地上生物量(GW)均高于对应单播处理。ZD组合的GW年均值相较于其它混播处理均为最高,为29.27t·hm-2,该组合的增产率显着高于其它3种混播组合(P<0.05)。混播系统增产率从大到小依次为ZD(62.83%)>SD(52.29%)>BM(39.26%)>AV(27.22%),AV组合中燕麦的组分增产贡献率最高(142.79%)。ZD组合中玉米的增产率为75.19%,显着高于其它混播中禾草的增产率(P<0.05)。C3+C3混播模式BM组合中紫花苜蓿的相对产量(RY)、竞争比率(CR)和侵袭力(AG)显着大于无芒雀麦,其余3种混播组合中均表现出禾本科草的RY、CR和AG大于豆科饲草。C3+C4混合模式中,高丹草对拉巴豆的侵袭力高于玉米。玉米和拉巴豆的RY均大于1,并且拥有最高的LER(1.38),表明玉米(C4)+拉巴豆(C3)组合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群落结构最稳定。2019和2020年,与单播相比,混播处理提高了饲草的粗蛋白(CP)、粗脂肪(CF)、粗灰分(Ash)和相对饲喂价值(RFV),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其中,ZD组合的CP、CF和RFV增长率均为最高,增长率分别为19.45%、20.60%和17.80%,而ADF和NDF的降低率则显着大于其它组合(P<0.05);AV组合的Ash含量较单播降低了4.77%,其它组合的Ash含量均有所增加,增加了5.55%~9.78%。BM组合的CP含量和RFV均为最高,均显着高于单播无芒雀麦(P<0.05),C3+C3混播模式的CP含量均高于C3+C4混播模式。各混播处理下,ZD组合的CF含量年均值最高,较单播玉米提高了13.52%。所有处理中BM组合的Ash、NDF和ADF含量年均值均为最低,与其它混播组合比较,分别降低了1.95%~13.6%、5.50%~18.61%和8.37%~18.60%,混播处理能够优化饲草营养品质。通过相关分析表明,饲草营养品质与生物量关系密切。浅层土壤(0~20 cm)养分含量高于深层土壤(20~40 cm),呈现表聚性。且2019年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2020年。与单播相比,不同混播模式对浅层和深层土壤的养分积累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ZD组合的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效果最为显着,其碱解氮(Av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增加率分别为9.30%、12.77%和6.64%,均高于其它组合。C3+C3模式相对C3+C4混合模式更有利于深层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的积累。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混播处理较单播增加了浅层和深层的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C3+C3混播模式下BM组合在0~40 cm土层的土壤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LP)、脲酶(UER)和蔗糖酶活性(SUC)均高于AV、ZD和SD组合。此外,C3+C4混合模式中混播组合土壤酶活性提升效果优于C3+C3混播模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各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之间相互联系密切,协同促进饲草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增加饲草生物量。对不同混播模式下的饲草生物量、品质、土壤指标及各指标的增加率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BM组合能有效改善饲草营养品质,提高土壤肥力;ZD组合可以高效提高草地生产力,与单播相比,混播优势显着。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该区域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模式进行种植。综合混播种间竞争和饲草地上生物量,推荐玉米+拉巴豆为较优种植模式。为提高饲草品质,改善土壤环境,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更适合西北地区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江舟[3](2021)在《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业生产从提升粮食和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向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过渡。草地资源在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衍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给人类带来生态与经济利益。通过建立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产模式,对人工草地进行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及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促进意义。(1)本文首先对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选取安徽省蚌埠市,江苏省盐城市,江苏省扬州市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草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功能分类与选择评估指标(2)通过熵权法分别对燕麦、金花菜、箭筈豌豆、毛苕子进行适应性评价,测定牧草产量与品质,并分析牧草种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利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品质、牧草产量以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建立适宜在淮河生态经济带推广的牧草生产模式。(4)依据田间试验数据以及文献,利用当量因子法、价格替代法、评估淮河生态经济带内天然草地与人工牧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淮河生态经济带内牧草种植与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从而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转型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种植生产机遇”、“大众对于生态环保意识加强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社会认知机遇”、“农业食品安全的要求导致饲料粮需求增加为草地农业发展提供市场机遇”是影响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权重分析分别达到0.2141、0.1279、0.1078。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提供畜牧产品功能(供应草产品)”、“为人类提供食用价值”、“土壤改良”是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权重分别为0.3 102、0.1154、0.0876,以此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指标。(2)依据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评价结果,燕麦品种牧乐斯牧草产量与品质表现最好,干草产量达到1664.35 g·m-2,粗蛋白含量为11.49%、相对饲用价值为137.02,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15%,豆科牧草中,润扬白箭筈豌豆收获干草产量最高为1041.59 g·m-2,淮扬金花菜在参试品种中牧草品质最高,粗蛋白含量达到27.81%,相对饲用价值为176.24。金花菜对提升土壤养分效果最为显着,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平均提升56.25%、49.34%、24.47%、57.19%。(3)建立了“燕麦-金花菜”间作的南方牧草生产模式,可以提高80%的土地利用率,可收获较高的燕麦干草产量与总干草产量2177.42 g·m-2,与燕麦单播相比干草产量增加了 28%。间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养分,间作模式中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机质含量显着高于燕麦单播,比燕麦单播平均提高了 22.34%、63.88%。(4)在大丰地区盐碱地条件下,“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模式中,干草产量最高达到2116.42 g·m-2,土地当量比最高达到1.70,燕麦粗蛋白含量比单播燕麦提升16.76%。“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混播与燕麦单播相比,对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有促进作用,分别提升了 15.42%~34.05%、2.15%~7.33%、28.71%~50.24%。(5)依据当量因子法,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为1123.05亿元人民币(Chinese Yuan,CNY),其中“土壤形成与保护”的价值在各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指标中最高,达到302.49亿元CNY,娱乐文化功能的价值最低,仅为6.20亿元CNY。淮河生态经济带内人工牧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牧草间作、混播生产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高于牧草单播模式。“燕麦-金花菜”间作模式在扬州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42544.38 CNY·hm-2,“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51198.68 CNY.hm-2。(6)经过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进行苜蓿生产,种子费与农机费的弹性系数最大,分别为0.574 6、0.5923,即每增加1%的种子费与农机费投入,苜蓿收益分别可以增加0.574 6%、0.592 3%。在淮河生态经济带苜蓿生产总成本为10178.67元·hm2,与小麦生产成本相比增加了10.58%,然而毛利润增加了 175%。苜蓿、燕麦、金花菜生产肥料费用与小麦相比分别下降了 58.05%、24.62%、58.06%。
来幸梁[4](2020)在《紫花苜蓿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豆科多年生的紫花苜蓿与禾草进行混播,不仅能够提高混播组分中禾草粗蛋白含量,增强草地可持续利用率,还能改善土壤状况。因此本试验设置紫花苜蓿+无芒雀麦(记作:M+B)、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记作:M+P)和紫花苜蓿+苇状羊茅(M+F)3种草种组合,并且将紫花苜蓿与3种禾草均按1:2(紫花苜蓿+无芒雀麦:A1,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B1,紫花苜蓿+苇状羊茅:C1)、1:1(紫花苜蓿+无芒雀麦:A2,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B2,紫花苜蓿+苇状羊茅:C2)和2:1(紫花苜蓿+无芒雀麦:A3,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B3,紫花苜蓿+苇状羊茅:C3)比例组配进行同行混播,以紫花苜蓿单播、相应禾草单播为对照,研究了混播组合和比例对生物量特性、饲草品质特性和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合高产优质的混播组合和比例。结果如下:1.M+B处理的混播总生物量和禾草生物量均最高,分别为16.69 t·hm-2,2.93 t·hm-2;而M+P处理下紫花苜蓿生物量最高,为15.08 t·hm-2。禾草生物量随着冠层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紫花苜蓿在30-60 cm冠层高度生物量最高,混播中上部冠层的生物量占比高于单播,冠层重心上移。混播总生物量增产率依次为M+P(69.55%)>M+B(61.62%)>M+F(61.15%),其中M+P处理下紫花苜蓿的增产率(86.88%)、增产贡献率(109.09%)较其他处理高了23.07%、18.46%,M+B处理的禾草增产率(29.55%)、增产贡献率(10.49%)高了21.87%、3.60%。各混播组合的RYT均大于1,M+B处理的RYT值最高(1.51);M+P处理中紫花苜蓿所占比例最大(96.26%),M+B处理最小(82.43%),而M+B处理下禾草所占比例高于M+P处理。2.与同组合其他比例相比,A2、B2、C1处理的总生物量最高,A2、B2、C1处理的紫花苜蓿分生物量较同组合其他比例处理分别高了23.94%、5.25%,11.06%、8.89%,2.87%、5.14%,而A2、B3、C1处理下禾草生物量较同组合其他比例分别显着提高26.51%、94.45%,7.74%、29.29,90.63%、110.97%(P<0.05)。与单播相比,各混播比例的总生物量均高于单播,A2的增产率较同组合其他比例提高45.58%、286.15%,其苜蓿增产贡献率(81.67%)最低,较其他处理低了18.34%、7.67%,禾草增产贡献率最高,达到18.33%。各混播比例的RYT均大于1,其中A2和C1的RYT值分别为1.78,1.44,且显着高于同组合其他比例(P<0.05);B2处理下RYT值最高(1.21),但与同组合其他比例差异不显着。3.不同混播组合处理,M+B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株高最高,分别为105.50cm和75.22 cm,无芒雀麦茎粗也最粗,为1.57 cm,M+P紫花苜蓿茎粗最粗,为2.89 cm,M+B次之(2.88 cm)。与单播相比,混播显着提高了紫花苜蓿株高、茎粗和禾草株高,显着降低了禾草茎粗。A2、B2和C2处理的紫花苜蓿株高最高,其株高增长率也高于同组合其他比例处理;A1、B2、和C3处理禾草株高最高,其株高增长率较其他比例最高高了23.12%(P<0.05)。A3、B3和C2处理的紫花苜蓿茎粗最粗,其茎粗增长率较其他比例分别显着高了48.42%、81.35%,75.67%、150.77%,88.56%、25.17%(P<0.05);与对应的禾草单播相比,所有混播配比下禾草茎粗均显着降低7.39%~40.38%(P<0.05)。4.M+B处理紫花苜蓿的CP含量最高(22.56%),较其他处理高0.58%、4.18%(P>0.05);ADF(39.18%)和NDF(44.29%)含量最低,RFV值(123.71)较其他处理高了1.81%、3.88%,且以1:1混播紫花苜蓿营养品质优于其他比例混播;M+B处理禾草的CP含量最高,ADF和NDF含量最低的是M+P处理,相对饲喂价值最高。与苜蓿单播相比,不同混播比例(A1和C1除外)提高了混播组分中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和RFV,降低了ADF和NDF含量;与禾草单播相比,所有混播配比处理提高了组分中禾草的粗蛋白含量(CP)和ADF含量,降低了RFV;降低了(M+B中所有比例处理和B3除外)禾草NDF含量。5.混播组合效应对0-20 cm土层土壤养分的积累有显着的促进作用(P<0.05),0-20 cm和20-40 cm土层M+B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磷的积累,M+F更有利于全磷、速效钾、全钾的积累。混播比例的变化对浅层的速效磷、全磷,深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影响显着(P<0.05);三种混播比例中,0-20 cm土层A2更利于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积累,B3更利于有机质、氮素养分的积累,C3处理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的积累。在20-40cm土层,A2更利于速效氮、全氮、全磷、速效钾的积累,B3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的积累,B1更有利于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积累;C3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全效养分的积累。6.与苜蓿单播相比,混播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以及20-40 cm土层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禾草单播相比,0-2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增加、20-40 cm土层除A1蔗糖酶、C1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其他配比土壤所有酶活性均增加。0-20 cm和20-40 cm土层M+B处理下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活性最高,M+F处理下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0-20 cm土层M+F和20-40 cm土层M+P处理下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同组合不同比例时,0-20 cm和20-40 cm土层A2、B3、C3处理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其他比例,A1、B1、C3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高于其他两个比例,A1、B1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其他比例;0-20 cm土层C2和20-40 cm C3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其他比例。
陈磊[5](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喀斯特地区植被盖度降低,水土流失速率加快,基岩大面积裸漏,生态系逆向演替趋势严峻且难以挽回,石漠化与生态系统的破坏愈演愈烈。林草优化配置与猪的健康养殖是草地畜牧业的关键部分,是解决石漠化地区农户生存压力的有效方式。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业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缓解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社会经济矛盾、人地矛盾、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失业率。采用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相结合的现代绿色生态产业模式,及精确的技术监测手段是高效治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重要举措。依据有关自然地理学、生物学、土壤学、农学、植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生态学、营养学等原理,以生态修复理论、生态养殖理论、耦合效应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于2017-2020年以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混农林业示范区或研究区和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示范区或研究区为研究区,采用文献分析法、室内与室外实验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筛选适宜的经济林和牧草进行不同比例的单播与混播,研究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的机理,机制,技术及示范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林草优化配置过程中牧草鲜草及干草产量变化特征,筛选石漠化地区牧草产量最高的林草优化配置方式。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在核桃林基础上选取满足适地条件与健康养猪的牧草最优配置方式: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鸭茅进行单播与混播的配置试验。鲜草产量最高的是白三叶+黑麦草(3:2)组合,为9458.2kg/hm2,最低的是白三叶+黑麦草(2:3)组合,仅为6716.5 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鸭茅,为2452.1 kg/hm2,最低的是白三叶,为1177.7kg/hm2。花江基于石漠化自然背景及原有经济林(李子树),选取适宜牧草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进行单播与混播的配置试验,鲜草产量最高的是金荞麦,为60446kg/hm2,最低的是紫花苜蓿,为10858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金荞麦,为9083.73 kg/hm2,最低的是紫花苜蓿+菊苣(3:2),为1530.8 kg/hm2。(2)不同林草优化配置方式下牧草养分存在显着性差异。核桃树下3种牧草不同播种方式之间的营养成分差异显着,白三叶的水分(Moisture)、粗蛋白(CP)、木质素(Lignin)、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钾(K)、磷(P)、钙(Ca)含量显着高于于其他牧草(P<0.05),而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组合(P<0.05),说明其营养价值较好。三种混播方式下组合之间差异性不显着(P<0.05)。李子树下3种牧草不同播种方式之间的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单播紫花苜蓿的Moisture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牧草(P<0.05),而干物质(DM),Ash,CP,Ca,ADF的含量显着高于菊苣、金荞麦、以及紫花苜蓿+菊苣三种混播方式下的含量(P<0.05)。三种混播中,紫花苜蓿含量越高则CP含量越高,三种混播方式下紫花苜蓿+菊苣(2:3)的整体效果与其它2种混播相比较差。(3)在石漠化地区通过利用天然草地、人工建植草地来“以草养猪”,促进石漠化脆弱生境的改善,同时兼顾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户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石漠化地区“以草养猪”在1-2年内可显着提高农户可支配收入,该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良天然草质资源及进行人工草地建植的立地气候生境,“以草养猪”具有巨大的潜力优势和可观的市场前景效益。林草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形成不同的模式,为林农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带动农、林、牧、副及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归根结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4)林草优化配置中不同牧草组合对猪的日增重及增重成本具有不同响应,示范效果明显。潜在-轻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财万生猪养殖示范点,猪的增重成本由大到小为对照组7(3.72元/kg)>试验组3(2.89元/kg)>试验组6(2.85元/kg)>试验组2(2.81元/kg)>试验组4(2.77元/kg)>试验组1(2.72元/kg)>试验组5(2.71元/kg)。从经济效益和增重成本看,对照组7的增重成本最高,试验组5的增重成本最低,较对照组7饲料成本可节约96.63元,平均每头猪可节约16.11元,增重成本可节约1.01元/kg。中度-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任万松生猪养殖示范点,猪的增重成本由大到小为对照组7(3.83元/kg)>试验组1(2.90元/kg)>试验组6(2.84元/kg)>试验组3(2.83元/kg)>试验组2(2.81元/kg)>试验组4(2.77元/kg)>试验组5(2.74元/kg)。从经济效益和增重成本看,对照组7的增重成本最高,试验组5的增重成本最低,较对照组7饲料成本可节约96.25元,平均每头猪可节约16.04元,增重成本可节约1.06元/kg。(5)基于不同石漠化背景实施针对性的林草优化配置方式,对石漠化植被恢复、林草群落生态稳定性、水源涵养、保水保肥等均具有正向作用。以草养猪能改善林草生态系统,促进植被生长,并能改善猪肉风味与品质,通过林草优化配置的混播牧草来饲喂猪,其饲料消耗率降低了33%,猪的出栏成活率保持在96%左右,农户可支配收入显着提高。在喀斯特生态畜牧业推进中应提高林草资源利用率,结合天然林与人工草地建值,构建“牧草资源为辅+饲料为主”的现代健康养猪饲用生产格局。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可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与区域经济质的飞跃,对贫困县区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价值。未来要整合现有林草资源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的健康养猪,构建健康养猪品牌效应。
高若凡[6](2020)在《根系分隔与氮素添加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种间关系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研究种间根系互作(对应于地上部分互作)与氮素添加对豆禾混播人工草地结瘤固氮、牧草群体产量形成的贡献及其作用机理,本研究以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3×2裂区试验设计建立“根系分隔微区实验”,设置不分隔(记作NB)、尼龙网和隔板对混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的根系分隔(分别记作MB、SB)处理,以隔板分隔(SB)作为对照。在0、150N kg·hm-2两个氮素水平(实际添加量为尿素0、1.28 g·pot-1,记作N0、N150)下对人工草地植物生长状况、草地群体产量以及紫花苜蓿结瘤固氮进行测定分析,以期深化对豆科与禾本科牧草种间根系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为豆禾混播人工草地牧草产量与质量的提高以及草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帮助解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尼龙网分隔显着促进了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的增长(P<0.05)提高了紫花苜蓿在混播草地总产量中的占比。尼龙网分隔相对于不分隔无芒雀麦显着降低了地上生物量(P<0.05),但这与隔板分隔对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无差异。此外,尼龙网分隔紫花苜蓿的根系生物量、结瘤与固氮量均显着高于不分隔或隔板分隔处理(P<0.05),同时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地上部分含氮量和混播草地氮积累量均显着提高(P<0.05)。不分隔显着提高了无芒雀麦的株高、分蘖数并显着促进无芒雀麦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增长,提高无芒雀麦的根冠比(P<0.05),进而提高无芒雀麦在混播草地总产量当中的占比,但对紫花苜蓿的株高、分枝产生了显着的负面影响并对紫花苜蓿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都是显着抑制的(P<0.05)。(2)氮素添加显着提高了混播草地总产量以及无芒雀麦的株高、分蘖数和地上、地下生物量,并显着降低了无芒雀麦根冠比(P<0.05)。紫花苜蓿的株高、地下生物量对氮素添加并无明显响应,而氮素添加显着提高了紫花苜蓿根冠比并降低了紫花苜蓿分枝数以及根瘤数和根瘤重(P<0.05)。(3)根系分隔与氮素添加对紫花苜蓿分枝数、地上生物量、混播草地总产量以及地上氮积累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氮素添加显着降低了尼龙网分隔紫花苜蓿的分枝数,提高了不分隔混播草地总产量(P<0.05)。尼龙网分隔显着提高了N0处理下紫花苜蓿分枝数与地上生物量以及混播草地的总产量与氮积累量(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三种根系分隔处理当中尼龙网分隔的种间根系半互作能够促进紫花苜蓿在草地总产量中的占比,提高生物固氮效率进而增加豆禾牧草含氮量及混播草地氮积累量,而氮素添加可以促进豆禾混播草地产量的增加。
彭艳[7](2020)在《西藏那曲退化草地的植被特征与人工牧草建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工草地建植是缓解高寒天然草地退化,提高草地生产力的有效手段。为探究藏北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的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特征相关性、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牧草主要农艺性状、营养价值与产量关系及不同牧草的生产特性对有机肥和氮磷耦合技术的响应机制。以那曲县那玛切村的轻度退化高寒草地(LD)、中度退化高寒草地(MD)和重度退化高寒草地(SD)为研究对象,采用冗余分析(RDA)试图揭示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地环境因子与植被因子的相互作用;在那玛切重度退化草地上乡建植人工牧草,设置不施肥(CK)、尿素75 kg/hm2(N)、磷酸二铵375kg/hm2(NP)、有机肥22500 kg/hm2(OM),尿素75 kg/hm2+磷酸二铵375kg/hm2+有机肥22500 kg/hm2(NPOM)5种处理,应用4种评价模型对藏北人工草地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不同的17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共有15科31属36种,生态适应性较强的植物主要集中在豆科、莎草科、禾本科、菊科和蔷薇科,其中以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弱小火绒草(Leontopodium pusillum),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为优势种轻中度退化草地演替为以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肉果草(Lancea tibetica)、白苞筋骨草(Ajuga lupulina)为优势种重度退化草地,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地杂类草在均占据重要地位,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地植被群落特征9月初出现峰值,在生长季(6月~9月)随着温度和降水变化呈现出滞后性的“单峰”曲线,随着高寒草地退化地上生物量、高度、密度、频度、总盖度整体呈现递减趋势。不同退化高寒草地植被群落α多样性指数呈现“M”型,“N”型或“V”型变化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Evenness指数表现为LD>MD>SD,Dominance表现为SD>MD>LD,β多样性指数呈现“N”型或“V”型变化,不同退化草甸的Sorensen指数,Jaccard相似度指数在8月11日~9月5日最小,Cody指数最大;6月22日~9月5日的Sorensen指数、Jaccard相似度指数LD~MD>MD~SD、Cody指数MD~SD>LD~MD,9月30日反之;不同时期Cody指数均表现为LD>MD>SD。不同退化草地的气温、降水与植被密度、地上生物量、盖度呈正相关,且LD及MD的气候因子对植被生长贡献率最高是降水,SD的气候因子对植被生长贡献率最高是气温。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植被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2)随着退化程度加重(LD~SD),土壤养分均呈现降低的趋势,p H值、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水分、总孔隙度下降;土壤砾石含量、土壤黏粒、粉粒含量升高,砂粒含量下降,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增大;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呈现出下降趋势。不同退化草地的p H值与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土壤黏粒、粉粒呈正相关关系,与砂粒呈负相关关系。不同退化草地土壤速效磷、全磷、土壤总孔隙度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关系,群落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全氮密切相关,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速效氮与植被高度、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呈正相关,且对植被贡献率最高的土壤物理及化学性质分别粉粒含量、黏粒含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及速效氮、全氮、p H值。土壤化学特征对物理特征贡献率最高分别为全磷、全氮。因此,藏北退化高寒草甸施氮磷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而且可以促进植被生长发育。3)在人工牧草生长季(6~9月),其株高和盖度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与未施肥(CK)相比,其余4种处理均提高了人工草地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使牧草的主要物候期提前1~12 d。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相似优先比法综合评价表明单播牧草以青稞、燕麦、藏豌豆最佳,混播牧草以绿麦+藏豌豆,燕麦+藏豌豆,燕麦+箭舌豌豆最佳。NPOM处理下的绿麦+藏豌豆、青稞以及NP处理饲用油菜、青稞、燕麦综合评价最好。其中以NPOM处理、NP处理的人工草牧草综合评价最好。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相关分析表明对人工草地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盖度、茎粗、分蘖/枝数,而盖度、分蘖/枝数与株高、茎粗与鲜干比、株高与生长速率均呈现极显着正相关。不同退化草甸与土壤中氮磷含量密切相关,植被恢复过程中氮磷耦合能够提高那那玛切人工草地的产量,改善牧草品质。
马香云[8](2019)在《科尔沁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及其对放牧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尔沁草原是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基地之一,由于长期的开耕种田以及过度放牧使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草地退化日益加剧和蔓延,严重影响科尔沁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为了短期快速恢复被破坏的植被,通过人工干预对科尔沁退化草地进行植被恢复,为大力发展低成本、高效益的畜牧业提供理论依据。2018年和2019年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以退化草地为试验区,采用豆科的草原3号(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和禾本科的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进行4种方式混播和2种单播建植人工草地,比较不同混播方式群落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种间竞争关系的差异;2017年采用禾本科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Tzvel.)、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豆科的草原3号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对退化草地进行植被恢复,分析放牧对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旱作人工草地建植第二年,1行苜蓿+1行冰草混播和2行苜蓿+1行冰草混播的盖度和密度均较单播处理有优势;1行苜蓿+1行冰草混播时相对总产量大于1,表明有一定程度的共存关系,有利于群落稳定性。(2)灌溉条件下混播人工草地较自然恢复在群落高度、盖度和密度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放牧区植被群落高度和现存量都显着低于对照,而群落的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均一度均高于对照。(3)放牧区较对照表层土壤含水量、pH值降低,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氮含量和表层土壤速效钾增加,速效磷、全磷和全钾含量差异不大;随土层深度增加,速效钾、全磷全钾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放牧区土壤C/N均高于对照;土壤全C和C/N极显着正相关(p<0.01),土壤全C和C/P显着正相关(p<0.05),土壤全P和C/P、N/P极显着负相关(p<0.01)。
苟文龙[9](2019)在《川西平原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禾豆混播可减施化学氮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冬闲田种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混播组成和比例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混播牧草潜力的发挥。本研究以川西平原冬闲田主推草种—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k.)为主要研究对象,与常用一年生豆科牧草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L.),按照禾豆比例100:0、75:25、50:50、25:75和0:100混播,4次刈割,研究豆科牧草种类、混播比例和刈割茬次对牧草产量和品质、根系形态、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等影响,旨在探讨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和紫云英的13个混播组合地上生物量与牧草营养品质及其构成进行分析比较,并从累计干物质产量、累计粗蛋白产量和累计可消化干物质产量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川西平原种植的HC3(25%多花黑麦草+75%金花菜)、HJ2(50%多花黑麦草+50%箭筈豌豆)、HC2(50%多花黑麦草+50%金花菜)3个优势混播组合,比多花黑麦草单播干物质产量提高12.28%14.43%、粗蛋白产量提高34%45.67%、可消化干物质产量提高10.41%18.76%。2.混播比例对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紫云英混播根系形态有显着影响(P<0.05)。与多花黑麦草单播相比,混播模式下根干重和根体积分别降低了11.48%72.36%和11.23%70.01%;与一年生豆科牧草单播相比,混播模式下根干重和根体积分别增加了123.73%1341.67%、53%1431.71%。混播组合HC1(75%多花黑麦草+25%金花菜)、HC2、HC3、HJ2和HZ1(75%多花黑麦草+25%紫云英)根系具有较强的竞争效应。根干重与累计干物质产量、累计粗蛋白产量和累计可消化干物质产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与累计粗蛋白产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3.对于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混播组合,其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基本随着混播中豆科牧草比例的增加而增加,HJ3(25%多花黑麦草+75%箭筈豌豆)土壤养分持有量最好,HC3土壤养分持有量较好;对于多花黑麦草与紫云英混播组合,其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都随着混播中紫云英比例增加而减少,HZ1土壤养分持有量较好。根干重、根表面积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根干重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长、根尖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体积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着性负相关(P<0.01),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平均直径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4.土壤脲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也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土壤酸性蛋白酶活性呈逐渐减低的趋势。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与根干重和根体积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根干重和根直径呈极显着性正相关(P<0.05),与根体积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酸性蛋白酶活性与根系形态指标和土壤速效养分无显着相关性。5.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和紫云英混播草地土壤样本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果发现,禾豆混播比例对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影响不显着,但刈割茬次对Chao 1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PD whole tree)有显着性影响(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是多花黑麦草和箭筈豌豆、金花菜和紫云英混播草地土壤的优势细菌门,占整个细菌类群丰富度的56.05%70.56%。PCoA和NMDS分析表明,禾豆混播比例对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没有显着性影响,刈割茬次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显着影响(P<0.05),来自第三茬土壤样本的细菌群落结构倾向于聚集在一起,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综上所述,多花黑麦草与一年生豆科牧草混播提高了牧草产量和品质,改变了根系形态,提升了土壤肥力,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建议川西平原一年生禾豆组合采用25%多花黑麦草+75%金花菜、50%多花黑麦草+50%箭筈豌豆、50%多花黑麦草+50%金花菜,可有效提高禾豆混播系统的生产力水平。
池永宽[10](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地貌类型多、发育序列全等特点,世界罕见。石漠化是该区域最严重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南方8省的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草畜工程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快速修复喀斯特石漠化受损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地理学、岩溶学、生态学、草学、畜牧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理论与多元分析原理,针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在2012-2019年以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总体结构的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核心研究示范区,综合运用野外试验与监测、实验室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法等系统化研究技术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及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构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研究,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通过镇压、覆膜、碎草覆盖以及不同覆土水平对牧草出苗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等4种牧草出苗率均在中度覆土覆膜处理方式时出苗最短、出苗率最高,变异系数最稳定,其次是镇压和碎草覆盖处理,无处理措施表现最差。牧草出苗时间随覆土厚度增加而增加,中度覆膜覆土出苗率最高保水保墒的效果最好,是最佳牧草种植方式之一。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花椒+紫花苜蓿”和“刺梨+多年生黑麦草”等15种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林草配置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改善作用,随着年限的增长,其不同配置模式改善效果也有差异,但基本上呈趋于良好的态势。中-强度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速率要好于潜在-轻度区。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基本优于纯林地,化学性质变化不明显。两个试验区的15种林草模式中均存在部分养分指标低于国家土壤养分标准值,需要针对性补充所缺乏营养元素。通过对紫花苜蓿等退化草地进行施肥改良试验,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3个退化草地类型施肥改良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改良后的土壤在钾:氮肥施肥比为60:60kg/hm2时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显着改善(P<0.05)。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氮、钾含量普遍高于未施肥的对照组,且所有施肥处理磷含量普遍偏低。(2)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草地分别施硫酸铵、硝酸铵和不施肥(对照)的试验结果显示: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硫的含量显着高于施硝酸铵肥组与对照组(P<0.01),但硝酸铵施肥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硒含量极明显低于硝酸铵施肥草地与对照草地(P<0.01),而硝酸铵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牧草硒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采食施硫酸铵肥牧草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硒、铜、铁、血红蛋白(Hb)等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容量(PCV)、血清铜蓝蛋白含量(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液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极显着低于硝酸铵组和对照组(P<0.01)。草地施用硫酸铵肥会影响牧草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家畜微量元素的生理代谢和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牧草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低的草地更适合施用硝酸铵肥。在正常草地(对照组)与锌缺乏草地(试验组)开展贵州半细毛羊放牧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草地的土壤和牧草中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它元素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元素无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和中性粒细胞(E)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Hb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生化参数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SOD、GSH-PX和CAT的活力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液MDA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草地缺锌对家畜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和机体抗氧化酶有显着影响,引起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补锌对缺锌草地和家畜十分必要,是维持喀斯特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关岭黄牛和贵州黑山羊、威宁黄牛和贵州半细毛羊开展不同日粮能蛋平衡对体重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比较分析,试验后较试验前各处理均显着增重(P<0.05),但净增重差异不十分显着(P>0.05)。但从增重效果上看,表现出中能量中蛋白日粮增重绝对值最高,低能量高蛋白效果次之,高能量低蛋白效果最差的特点。牛羊采食“高蛋白低能量”日粮饲料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难以较好的被牛羊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浪费。适中蛋白-能量的饲料组合则是最佳能蛋平衡饲喂方式。对喀斯特地域特色家畜品种贵州半细毛羊与西南地区系列半细毛肉质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半细毛羊的氨基酸总量为18.34%,在西南系列半细毛羊中含量最高。在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CS)中均是贵州半细毛羊肉质最优。通过西南系列半细毛羊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等综合比较,评价出贵州半细毛羊是优质的羊肉资源。通过综合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等主要肉质评判指标得出,喀斯特地区的特色黄牛的肉质品质要好于西门塔尔牛。(3)模式构建与技术研发以适宜性与限制性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为支撑,确定典型模式的构建边界条件,并结合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逆境特色林草建植与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和毕节撒拉溪石漠化草地高效生产与标准化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通过对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喀斯特地区牧草发芽实验装置及方法、石漠化地区牧草标准化建植等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应根据其干热河谷的特点,在保持水土恢复环境的前提下,研发暖季牧草高产等关键技术;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根据其立地条件,研发冷季型牧草高效生产技术等急需关键技术。(4)示范应用与推广自2012年10月以来,在核心示范区累积建设各项示范面积约5000 hm2,牛羊健康养殖等示范2300头/只。运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和高原山地(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模式的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8省“花江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7.38×104 km2、45.89×104 km2、54.69×104 km2、39.28×104 km2、27.14×104 km2;“撒拉溪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0.33×104 km2、43.47×104 km2、50.72×104 km2、45.92×104 km2、33.26×104 km2。
二、禾本科——豆科牧草的混播和施肥是人工草地的生态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禾本科——豆科牧草的混播和施肥是人工草地的生态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研究进展 |
2.1 混播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
2.2 混播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
2.3 混播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2.4 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综合评价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混播组合间生产性能的差异 |
2.2 混播比例间草地生产性能的差异 |
2.3 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交互作用间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差异 |
2.4 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混播组合间牧草生产性能的差异及原因 |
3.2 混播比例间牧草生产性能的差异及原因 |
3.3 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交互作用间牧草生产性能的差异及原因 |
4 小结 |
第三章 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对浅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混播组合间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 |
2.2 混播比例间草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 |
2.3 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交互作用间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 |
2.4 综合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混播组合间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
2.2 混播比例间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
2.3 混播组合×混播比例交互作用间混播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
2.4 综合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2)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C_3与C_4植物生理特性的差异 |
1.2.2 混播模式的研究 |
1.2.3 混播种间竞争的研究 |
1.2.4 混播草地生产力的研究 |
1.2.5 混播饲草品质的研究 |
1.2.6 混播土壤化学特性的研究 |
1.2.7 混播土壤生物性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种间竞争和共存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饲草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2.1.5 种间关系计算方法 |
2.1.6 数据分析 |
2.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地上生物量和土地当量比 |
2.3 混播组合较单播增产率和组分增产贡献率 |
2.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相对产量 |
2.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竞争比率和侵袭力 |
2.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组分贡献变化率 |
2.7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饲草营养品质的测定 |
3.1.5 数据分析 |
3.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蛋白含量 |
3.3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脂肪含量 |
3.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灰分含量 |
3.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
3.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饲草饲喂价值 |
3.7 不同混播组合饲草品质增加率 |
3.8 不同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相关分析 |
3.8.1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
3.8.2 C_3+C_4混合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
3.8.3 不同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
3.9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土壤化学性状测定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有机质 |
4.3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氮 |
4.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磷 |
4.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钾 |
4.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碱解氮 |
4.7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速效磷 |
4.8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速效钾 |
4.9 不同混播组合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率 |
4.10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土壤化学性状测定方法 |
5.1.5 数据分析 |
5.2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 |
5.4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5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6 不同混播组合土壤酶活性增加率 |
5.7 不同混播模式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
5.7.1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
5.7.2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
5.8 讨论 |
第六章 不同饲草混播模式效应的综合评价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6.1.2 供试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1.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6.2 不同单播与混播草地综合评价 |
6.2.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
6.2.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6.2.3 计算关联度及排序 |
6.3 评价分析混播较单播的增加率 |
6.3.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
6.3.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6.3.3 计算关联度及排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项目来源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3)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提出和发展规划 |
1.1.2 草地农业发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意义 |
1.1.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业发展状况 |
1.2 南方草地农业系统的建立与人工草地利用模式的形成 |
1.2.1 牧草的引种应用和适应性评价 |
1.2.2 淮河流域牧草的引种与品种比较适应性评价 |
1.2.3 国外草地农业的利用模式对淮河经济带草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
1.2.4 草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应用 |
1.3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
1.4 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1.4.1 当量因子法 |
1.4.2 功能价值法 |
1.4.3 遥感技术 |
1.4.4 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的问题 |
1.5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战略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AHP分析法步骤 |
2.1.2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矩阵构建 |
2.1.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层次构建 |
2.1.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分析因素评价 |
2.1.5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战略层次分析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AHP分析 |
2.2.2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统层重要性分析 |
2.2.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指标层重要性分析 |
2.2.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总层次排序 |
2.3 讨论 |
2.3.1 利益相关者对于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认知 |
2.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草地农业发展的影响 |
2.3.3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农业的发展模式 |
2.3.4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业发展领域的扩展 |
2.4 结论 |
第3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3.1 牧草生产性能 |
3.1.3.2 牧草品质 |
3.1.3.3 土壤肥力测定 |
3.1.3.4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生产性能的适应性评价 |
3.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牧草品质比较 |
3.2.3 燕麦种植对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土壤肥力的影响 |
3.2.4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的生产性能比较 |
3.2.5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牧草品质比较 |
3.2.6 淮河生态经济带箭筈豌豆、毛苕子、金花菜对土壤肥力影响 |
3.2.7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
3.3 讨论 |
3.3.1 燕麦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评价 |
3.3.2 豆科牧草在淮河生态经济带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表现 |
3.3.3 豆科牧草对淮河流域土壤肥力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4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淮河生态经济带金花菜与燕麦生产模式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
4.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
4.2.3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
4.2.4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间作模式对燕麦牧草品质的影响 |
4.2.5 淮河生态经济带间作对金花菜与箭筈豌豆牧草品质的影响 |
4.2.6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间作模式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
4.2.7 “燕麦-金花菜”间作与“燕麦-箭筈豌豆”间作的综合评价 |
4.3 讨论 |
4.3.1 间作对金花菜、箭筈豌豆与燕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2 不同间作比例对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4.3.3 牧草间作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5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不同牧草生产模式对牧草生产性能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燕麦-箭筈豌豆”牧草生产模式对于牧草产量的效应影响 |
5.2.2 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与混播对于牧草品质的影响 |
5.2.3 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混播对于土壤肥力的影响 |
5.2.4 “燕麦-箭筈豌豆”间作与混播的综合评价 |
5.3 讨论 |
5.3.1 不同因素对牧草混播、间作模式中牧草产量的影响 |
5.3.2 不同牧草种植模式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
5.3.3 不同牧草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6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 |
6.1.2 数据来源 |
6.1.3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6.1.4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估算 |
6.2.2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间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6.2.3 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6.3 讨论 |
6.3.1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趋势 |
6.3.2 淮河生态经济带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意义 |
6.3.3 人工牧草生产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生态与生产意义 |
6.3.4 合理的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产模式 |
6.4 结论 |
第7章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经济效益分析与比较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7.1.3 分析模型及方法 |
7.1.4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与小麦生产的成本和收益比较 |
7.2.2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种植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 |
7.3 讨论 |
7.3.1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的优势 |
7.3.2 影响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成本的因素 |
7.3.3 淮河生态经济带牧草生产前景 |
7.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紫花苜蓿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国内外混播研究概况 |
1.1 牧草混播概述 |
1.2 混播草种组合和混播比例研究现状 |
1.3 紫花苜蓿混播研究现状 |
1.4 无芒雀麦混播研究现状 |
1.5 草地早熟禾混播研究现状 |
1.6 苇状羊茅混播研究现状 |
2.豆禾混播生物量特性研究 |
2.1 株高 |
2.2 茎粗 |
2.3 生物量 |
3.豆禾混播牧草品质特性研究 |
4.豆禾混播土壤化学特性研究 |
4.1 土壤养分含量 |
4.2 土壤酶活性 |
5.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5.1 研究目的、意义 |
5.2 研究内容 |
5.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紫花苜蓿与3 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供试材料的采集 |
1.5 生物量特性测定方法 |
1.6 数据统计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混播栽培方式下的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系统增产率和组分增产贡献率 |
2.2 混播栽培方式下的相对总生物量和分生物量占比变化 |
2.3 混播栽培方式对株高的影响 |
2.4 混播栽培方式对牧草茎粗的影响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章 紫花苜蓿与3 种禾本科牧草混播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供试材料的采集 |
1.5 营养品质特性测定方法 |
1.6 数据统计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混播栽培方式对牧草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2.2 混播栽培对牧草酸性洗涤纤维的影响 |
2.3 混播栽培对牧草中性洗涤纤维的影响 |
2.4 混播栽培对牧草相对饲喂价值的影响 |
3.讨论 |
4.小结 |
第四章 紫花苜蓿与3 种禾本科牧草混播对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供试材料的采集 |
1.5 土壤化学特性测定方法 |
1.6 数据统计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混播栽培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2 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讨论 |
3.1 混播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 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小结 |
第五章 紫花苜蓿与3 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效应综合评价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供试材料的采集、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及灰色关联度 |
2.结果分析 |
2.1 紫花苜蓿与3 种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综合评价 |
3.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5)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 |
(二)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 |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2 研究阶段划分 |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3 试验方案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区基本性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背景下林草优化配置机理 |
(一)林草优化配置中牧草混播理论基础 |
(二)林草优化配置中适生性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
1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
2 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
(三)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牧草养分差异性分析 |
1 不同配置方式下白三叶、黑麦草、鸭茅养分差异性分析 |
2 白三叶、黑麦草、鸭茅差异性分析 |
(四)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牧草养分差异性分析 |
1 不同配置方式下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养分差异性分析 |
2 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差异性分析 |
四 石漠化环境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耦合机制 |
(一)“以草养猪”的效益耦合机制 |
1 “以草养猪”的生态效益耦合机制 |
2 “以草养猪”的经济效益耦合机制 |
3 “以草养猪”的社会效益耦合机制 |
(二)不同牧草对猪增重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1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 |
2 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 |
五 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石漠化环境现有成熟技术 |
1 生态养猪技术 |
2 林草间作技术 |
3 干草、青贮饲喂技术 |
(二)石漠化环境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牧草留茬试验剪切装置 |
2 生态养猪抽屉式食槽 |
3 土壤植物生长模拟试验取草装置 |
4 加热功能的生态养猪食槽装置 |
5 牧草存活率试验取样装置 |
6 一种仔猪喂料槽 |
7 潜在-轻度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 |
8 中度-强度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 |
9 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对比分析 |
(三)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根系分隔与氮素添加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种间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在人工草地建植中的作用 |
1.2.2 豆禾混播草地中豆科/禾本科牧草间的相互作用 |
1.2.3 氮素在豆禾混播草地中的作用 |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方法及样品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分隔方式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产量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
3.1.1 对株高的影响 |
3.1.2 对分枝/分的影响 |
3.1.3 对单株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1.4 对单株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3.1.5 对根冠比的影响 |
3.1.6 对混播草地总产量的影响 |
3.2 氮素添加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产量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
3.2.1 对株高的影响 |
3.2.2 对分枝/分蘖数的影响 |
3.2.3 对单株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2.4 对单株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3.2.5 对根冠比的影响 |
3.2.6 对混播草地总产量的影响 |
3.3 不同分隔方式和氮素添加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产量及生长状况的交互作用 |
3.3.1 对株高的交互作用 |
3.3.2 对分枝/分蘖的交互作用 |
3.3.3 对单株地上生物量的交互作用 |
3.3.4 对单株地下生物量的交互作用 |
3.3.5 对根冠比的交互作用 |
3.3.6 对混播草地总产量的交互作用 |
3.4 不同分隔方式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生物固氮的影响 |
3.4.1 对紫花苜蓿根瘤数和根瘤重的影响 |
3.4.2 对地上部分含氮量的影响 |
3.4.3 对地下部分含氮量的影响 |
3.4.4 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氮积累量的影响 |
3.5 氮素添加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生物固氮的影响 |
3.5.1 对紫花苜蓿根瘤数和根瘤重的影响 |
3.5.2 对地上部分含氮量的影响 |
3.5.3 对地下部分含氮量的影响 |
3.5.4 对混播草地氮积累量的影响 |
3.6 不同分隔方式和氮素添加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生物固氮的交互作用 |
3.6.1 对紫花苜蓿根瘤数和根瘤重的交互作用 |
3.6.2 对地上部分含氮量的交互作用 |
3.6.3 对地下部分含氮量的交互作用 |
3.6.4 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氮积累量的交互作用 |
第四章 讨论 |
4.1 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牧草群体产量对根系互作与氮素添加的响应 |
4.1.1 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株高与分枝数/分蘖数对种间根系互作与氮素添加的响应 |
4.1.2 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地上部分对种间根系互作与氮素添加的响应 |
4.1.3 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草地根系对种间根系互作与氮素添加的响应 |
4.1.4 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根冠比对种间根系互作与氮素添加的响应 |
4.2 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生物固氮对根系分隔与氮素添加的响应 |
4.2.1 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生物固氮对根系分隔的响应 |
4.2.2 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生物固氮对氮素添加的响应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信息 |
(7)西藏那曲退化草地的植被特征与人工牧草建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西藏高寒草地的地位和作用 |
1.2 西藏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成因 |
1.2.1 气候变化 |
1.2.2 超载过牧 |
1.2.3 鼠虫害增加 |
1.3 退化高寒草地的表征 |
1.3.1 土壤退化 |
1.3.2 植被退化 |
1.4 国内外人工草地建植研究进展 |
1.4.1 人工草地建植研究现状 |
1.4.2 人工草地建植发展趋势 |
1.5 那曲人工草地建植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植被条件 |
2.1.2 土壤条件 |
2.1.3 气候条件 |
2.2 样地调查与样品采集 |
2.2.1 退化草地样地调查 |
2.2.2 人工草地样品采集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地的特征 |
3.1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地群落特征 |
3.1.1 不同退化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 |
3.1.2 不同退化高寒草地群落重要值 |
3.1.3 不同退化草地植被物种多样性变化 |
3.2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地土壤特征 |
3.2.1 不同退化草地土壤化学性质 |
3.2.2 不同退化草地土壤物理性质 |
3.3 高寒草地气候特征 |
3.4 不同退化阶段草地植被因子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
3.4.1 不同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特征关系研究 |
3.4.2 不同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与气候特征关系研究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人工草地建植 |
4.1 人工牧草物候期 |
4.2 人工牧草出苗率 |
4.3 人工牧草的盖度 |
4.4 人工牧草的生产性能 |
4.4.1 株高生长动态 |
4.4.2 茎粗 |
4.4.3 分蘖数或分枝数 |
4.4.4 茎叶比 |
4.4.5 鲜干比 |
4.4.6 产量 |
4.5 人工牧草的营养价值 |
4.6 人工草地的土壤性质 |
4.7 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4.8 人工牧草的综合评价 |
4.9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地的特征 |
5.1.2 人工草地建植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科尔沁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及其对放牧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草地退化问题 |
1.2 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研究 |
1.2.1 国内外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2.2 植被恢复措施研究 |
1.3 人工草地混播研究现状 |
1.3.1 混播组合、比例研究进展 |
1.3.2 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研究现状 |
1.4 放牧对土壤的影响研究进展 |
1.5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气候和土壤 |
2.2 供试材料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1 旱作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研究 |
2.3.2 放牧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的研究 |
2.3.3 放牧人工草地土壤研究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植被群落特征 |
2.4.2 地上生物量 |
2.4.3 土壤养分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旱作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研究 |
3.1.1 不同混播方式群落高度、盖度、密度差异 |
3.1.2 不同混播方式草地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3.1.3 牧草间竞争关系 |
3.2 放牧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研究 |
3.2.1 放牧对混播人工群落高度、密度、盖度的影响 |
3.2.2 放牧对混播人工草地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2.3 放牧对混播人工草地现存量和凋落物的影响 |
3.2.4 放牧对混播人工草地植被重要值的影响 |
3.3 放牧人工草地土壤研究 |
3.3.1 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2 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3 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3.3.4 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
3.3.5 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3.3.6 放牧条件下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变化 |
3.3.7 土壤C、N、P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间的关系 |
4 讨论 |
4.1 旱作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分析 |
4.2 放牧对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
4.3 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川西平原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禾豆混播草地提质增产效应 |
1.2.2 禾豆混播草地种间竞争与共存 |
1.2.3 禾豆混播对土壤的影响 |
1.2.4 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 |
1.3 选题的意义 |
1.4 拟解决的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牧草地上生物量及其构成 |
2.2.2 牧草营养品质及其构成 |
2.2.3 禾豆混播草地田间生长性状和牧草营养品质主效应分析 |
2.2.4 禾豆混播草种搭配比较 |
2.2.5 禾豆混播优势组合筛选 |
2.3 讨论 |
2.3.1 禾豆混播能促进植株生长及提高产草性能 |
2.3.2 禾豆混播能有效提升牧草品质 |
2.3.3 多花黑麦草与一年生豆草优势混播组合筛选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对根系形态、土壤速效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 |
3.2.2 禾豆混播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3.2.3 禾豆混播草种搭配速效养分比较 |
3.2.4 禾豆混播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3.2.5 禾豆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6 禾豆混播草地土壤酶活性、地上生物量与根系形态指标、土壤速效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 |
3.3.2 禾豆混播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3.3.3 禾豆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土壤取样和前期处理 |
4.1.5 土壤特性分析 |
4.1.6 DNA提取和PCR扩增 |
4.1.7 文库建立及测序 |
4.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禾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多样性 |
4.2.2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4.2.3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
4.2.4 土壤细菌功能预测 |
4.2.5 土壤pH值和酶活性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2.6 土壤细菌与地上生物量、根系形态、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禾豆混播比例对土壤细菌群落及其组成的影响 |
4.3.2 刈割茬次对土壤细菌群落及其组成的影响 |
4.3.3 “根—土—草—微生物—酶”之间相互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禾豆混播提质增产及优势混播组合筛选 |
5.1.2 禾豆混播对根系形态、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1.3 禾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1.1 人工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
1.2 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
1.3 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2.4 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及优化 |
3.1 牧草高效控苗建植 |
3.2 林草配置模式与土壤性质 |
3.3 施肥与草地改良 |
第四章 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及策略 |
4.1 草地施肥对牧草-家畜的影响 |
4.2 草地微量元素与特色家畜健康养殖 |
4.3 日粮能蛋平衡配置与家畜育肥 |
4.4 特色家畜品质评价与比较 |
4.5 地域特色饲用资源发掘 |
第五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构建及技术 |
5.1 模式构建 |
5.2 技术研发与集成 |
第六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应用及推广 |
6.1 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 |
6.2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禾本科——豆科牧草的混播和施肥是人工草地的生态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高寒牧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研究[D]. 徐强.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2]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D]. 李兴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3]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D]. 江舟. 扬州大学, 2021
- [4]紫花苜蓿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效应研究[D]. 来幸梁.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9)
- [5]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D]. 陈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6]根系分隔与氮素添加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种间关系的影响[D]. 高若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西藏那曲退化草地的植被特征与人工牧草建植研究[D]. 彭艳. 西藏大学, 2020(12)
- [8]科尔沁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及其对放牧的响应[D]. 马香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9]川西平原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研究[D]. 苟文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1)
- [10]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D]. 池永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