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惯性制导控制系统总线与测试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黄昌彬[1](2019)在《基于MBSE的导弹测试流程设计与优化仿真》文中研究表明导弹测试对于导弹能否正常发射,并且在发射后能否按照预期精准命中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大量国防科研人员在导弹测试领域展开深入研究,由最开始的人工手动测试到现在的自动并行测试系统,导弹测试效率不断提升。然而,导弹测试效率的提升不仅仅需要硬件系统的支撑,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软件系统配合,才能发挥其最好性能。因此,如何设计出与当前自动测试系统相对应的优质并行测试流程显得至关重要,也是未来国防科研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提出开发一种集导弹测试流程设计、仿真、优化于一体的平台以提升导弹测试的效率、可靠性与灵活性。平台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个是开发出可辅助开发人员进行导弹测试流程可视化设计、仿真验证的软件;另一个是利用仿生优化算法对导弹并行测试任务调度展开优化,直接得到最优序列。两种方式结合,分别从设计、验证、优化的层面帮助开发人员设计出符合需求的导弹测试流程。平台搭建过程中,选用先进的MBSE(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思想为理论指导,遵循需求、设计、仿真、测试的思路进行软件开发。先对导弹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测试方案以及导弹综合测试的内容展开梳理分析,制定整个平台的设计方案;使用系统建模工具Rhapsody对导弹测试内容进行顶层建模,封装各建模对象的属性、接口及导弹测试逻辑;在Eclipse环境下,使用GEF(Graphical Editor Framework)图形化编辑框架进行流程设计模块的搭建,模型层嵌入顶层建模的业务内容,以Activiti引擎为仿真模块后台,RCP(Rich Client Platform)为前端显示,完成了导弹测试流程设计仿真软件的开发。并依托相关资料构造了一组导弹测试的实验条件,使用本软件进行流程实例的设计、仿真,输出仿真报告;最后选择优化效率高,适用于多目标优化的多种群遗传算法对导弹并行测试任务展开基于测试时间与并行资源利用率的双目标优化,并选择与前面实验条件相同的流程实例进行仿真,与同实验条件下采用半串行测试的方式相比,时间效率提升了43.07%,资源利用率提升了49.90%。
吴超越[2](2019)在《捷联惯导模拟器及测试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惯性导航测试中所用的测试仪器过于复杂,体型庞大,而且功能单一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以虚拟仪器为基础,通过可定制的硬件板卡来模拟惯性测量元器件的信号,并在工控机上编写测试软件系统,通过惯性导航模拟器和自动测试系统能够十分、快速地自动测试惯性导航的功能模块正确与否。本文的研究主要以惯性测量元器件模拟信号为基础,经过实际的工程实验论证,确定了本文主要设计的内容。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如下。首先对惯性导航模拟器的算法进行分析,包括运载体轨迹的模拟、捷联惯性导航逆向解算算法、捷联式惯性导航算法分析。针对惯性导航测量设备使用不方便而且实验经费要求也高的缺点,根据捷联式惯性导航和运载体的运动轨迹特点,模拟仿真了运载体运动的轨迹信息,以模拟出来运载体轨迹信息为基础通过捷联式惯性导航的逆向解算算法,把载体的轨迹信息转为惯性测量元器件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输出信息。最后以分析出来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输出信息为输入来通过捷联式惯性导航算法来得到其解算出来载体的运动信息,把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出其误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之后把通过算法出来惯性测量元器件的数据通过虚拟仪器的硬件板卡来模拟真实的信号输出,并在LabVIEW软件平台上编写导航电路板测试系统,测试系统的上位机与导航电路板之间数据传输的方式为串口通信,然后通过捷联式导航算法解算出来的数据与预先给定的数据进行对比来实现导航电路板功能的测试。之后对测试的结果进行报表的生成、测试数据的存储。最后对设计的内容进行相关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惯性导航模拟器能有效的实现惯性导航测试元器件的信号仿真输出,并且基于惯性模拟器的测试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大批量地测试导航电路板,对惯性导航的实际工程验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徐淼淼[3](2019)在《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姿态测试及干扰补偿技术》文中提出近年来,亚太近海各国围绕领海主权和海洋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海上力量军备竞赛不断加剧,历次局部战争表明,没有精确打击能力的弹药在未来信息化战争时代中毫无立足之地。深入研究海上作战弹体在飞行过程中的姿态参数测试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新型舰载制导炮弹和常规弹药的精确打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姿态测试技术具有低成本、高精度、抗干扰能力强、小体积、固态结构、无漂移和累计误差、不需要初始对准等优点,对提高舰载智能弹药的精确打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双波段海天红外辐射基础理论,建立了弹载双波段红外辐射姿态测量模型,设计了双波段红外传感器布阵及解算方法。对海天背景条件下存在的太阳、云层、大气湍流、弹体自身红外辐射干扰展开了重点分析,并进行了弹载双波段红外辐射误差补偿方法研究。采用双波段红外与地磁传感器组合,提出了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的旋转弹体姿态测试方法。开展了半实物实验研究,验证了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姿态测试方法及红外干扰补偿算法的有效性。论文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红外辐射基本理论,分析了海天红外辐射场的产生机理。通过静态海面模型,获取了海面红外辐射亮度随地倾角的变化关系;利用天空红外辐射在长波(8~14μm)和中波(3~5μm)段的透射和吸收分层理论,深入研究了长波和中波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播规律;采用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构建了双波段海天红外辐射理论模型,获得了双波段海天红外辐射随地倾角的变化规律,为建立弹载双波段红外辐射姿态测量模型提供理论基础。(2)根据红外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建立了弹载红外传感器理论测量模型;结合旋转弹体的运动特征,在弹体坐标系上设计了双波段两轴红外传感器组合布阵方式,避免了需要在弹体头部开孔的常规三轴红外传感器安装方式;基于测量系统误差传递理论公式,给出了两轴红外传感器输出条件下的姿态角最优解,对比分析了两轴与三轴红外传感器解算方法的优劣性。(3)利用MODTRAN计算并统计分析了太阳散射红外辐射对双波段姿态测量模型的影响,设计了昼夜不同情况下的姿态解算方式;采用灰体近似理论建立了云层红外辐射干扰理论测量模型,设计了双波段红外辐射差值补偿算法;分别建立了湍流影响下的红外辐射光线传播路径模型和红外辐射强度削弱模型,仿真了气动湍流对红外辐射姿态测试的影响;研究了弹体的表面温度和红外辐射特性,建立了弹体自身红外辐射模型,分析了自身辐射造成的传感器测量误差。(4)提出了利用双波段两轴红外传感器和三轴地磁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组合姿态测试方法,解算旋转弹体全姿态角。设计了利用三正交地磁传感器数据的积分比值独立地磁姿态解算方法,利用统计特征比值来代替单点特征比值,提高了独立地磁姿态解算精度。设计了交互式多模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姿态估计算法,在遇到红外或地磁异常时,能够及时更新滤波模型概率,提高了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姿态测试精度,通过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5)在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姿态测试理论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双波段红外与地磁组合姿态测试系统,进行了一系列静态性能测试实验。利用三轴转台模拟旋转弹体姿态变化,采用水纹纸模拟静态海面,对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的旋转弹体姿态测试方法及海天环境下的红外辐射干扰补偿技术进行了半实物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的姿态测试及干扰补偿方法有效可行,鲁棒性强。
张莉莉[4](2019)在《半主动捷联式激光导引头测试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战争的信息化需要,激光精确制导武器被广泛关注,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低成本及高精度的要求。激光导引头作为重要部件之一,为实现对目标的精准探测和跟踪,在总体装配前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性能测试和指标检测。目前在激光制导武器领域,激光导引头大体分为传统平台式和捷联式两类。其中捷联式激光导引头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制导精度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还具备与其它制导系统兼容的特点。本文基于五轴转台等设备,主要针对某型半主动捷联式激光导引头进行其测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首先以激光制导武器设计为应用背景,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开展调研分析;对激光导引头系统的测试技术进行研究,然后重点分析并阐述了激光导引头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指标。针对半主动捷联式激光导引头的特点,开展测试方法研究和测试系统设计,基于目前试验室已有的五轴转台和准直式激光目标模拟器给出导引头测试系统的方案。在深入研究半主动捷联式激光导引头测试系统的基础上,考虑现有的技术条件、激光导引头测试系统所需的硬件资源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研制测试系统的测控装置和配套软件,可实现对导引头的上电可控、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分析等功能。针对被测导引头与激光目标模拟器之间存在光学系统不匹配而导致不能以弹目视线高低角和弹目视线方位角直接驱动五轴转台的问题,设计了导引头标定方案,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可行性和测量精度。最后对激光导引头测试系统进行联调和结果分析,验证激光导引头测试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和整体效率,为某型号半主动捷联式导引头使用前测试增加一种有效测试手段,并为国内自主研发激光导引头的检测,提供一种可靠、便捷和有效的解决途径,为在导引头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定位解决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的工具。
张笑虹[5](2018)在《基于Higale的导弹飞行控制软件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飞行控制软件属于导弹制导和控制的核心软件,是整个武器系统作战能力的关键,其可靠性和鲁棒性直接关系到弹上计算机工作的稳定和有效,因此对该软件的测评工作是整个弹上计算机系统测评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实现对导弹飞行控制软件的充分测试目标和对测试结果进行直观高效的记录分析,导弹飞行控制软件测试环境仿真平台应运而生。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现有的软件测试理论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航天型号嵌入式软件的特点,基于工程实用性和有效性原则,利用HiGale仿真系统,开发了基于HiGale导弹飞行控制软件测试环境仿真平台,实现了对导引头基本功能和导弹飞行过程的模拟。本文在平台研发中针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如何解决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通用问题:为了提高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使用效率,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应该具有通用性。即:测试工程师对每个测试软件都采用同样的测试项范围,对每个测试项采用同样的实施过程,测试工具与设备等也采用统一的性能指标。本研究通过搭建通用的扩展接口,将传统弹上计算机的A/D、I/O和RS422接口通过Higale仿真系统数据解析上传至以太网,GJBA289A接口通过通垂模拟器与以太网进行通讯,设计出一套具有通用性的导弹飞行控制软件测试环境仿真平台,以此来减少其他型号飞行控制软件的测试成本及测试时间。2)如何验证软件局部处理的正确性:在动态测试过程中局部测试点通常由于软件无法在线运行而导致中间变量无法采集录取,只能通过黑盒测试方法验证软件的指定几种输入输出模型与软件输出结果是否匹配来进行测试。本研究通过实现飞行控制软件外围系统的搭建,使得飞行控制软件具备在线仿真运行的能力,在测试过程中先找到被测软件需要验证的局部功能或算法的输入输出数据点,按照测试需求,将预先设定好的测试数据注入到输入点,再将数据输出点的结果记录下来,达到验证的目的,最后将实际数据输出结果和局部功能或算法的测试预期进行对比,查看软件是否采用了正确的处理过程,如果比对结果一致则软件设计正确。3)如何解决失效模式下的测试难题:失效模式下的测试难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软件边界条件的模拟输入,一类是软件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边界条件的模拟输入很容易被设备运转条件所限制,而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很难在高度集成的实装设备中进行。本研究通过实现对硬件信号的灵活控制,来确保软件边界情况和失效模式下的测试用例执行,使软件的语句覆盖率和分支覆盖率测试实现双100%的要求;通过实现对飞行过程的模拟,实现飞行控制软件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实时记录监控。目前本测试环境仿真平台已经运用到实际项目的测试工作中来,已经完成了某型号导弹飞行控制软件的试样阶段测试,共设计测试用例453个,未执行用例为0个。通过本测试环境仿真平台将规划中需要进行的测试点全部执行,实现了算法中所涉及变量的人工干预和极限情况模拟,而在使用本测试环境仿真平台以前,飞控软件的可执行用例只有342个。
刘宗瑞[6](2018)在《高速嵌入式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复杂嵌入式系统在汽车舰艇、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对可靠性有极高的要求,在研制生产阶段对其进行相应的测试必不可少。本课题以航空机载武器系统应用为背景,研究适用于新型航空机载武器系统的高速检测技术及检测系统设计技术。以航空总线1553B检测为具体应用案例,基于CPCIE总线和DSP+FPGA架构技术,设计了针对1553B总线设备的检测系统。首先,本文介绍了航空机载武器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精确制导炸弹的特点,分析了它的检测技术需求。主要包括各类接口如RS232、RS422、1553B等的通信检测,以及各类模拟量、数字量的检测等。其次,以1553B总线的检测为具体应用案例,基于GJB5186-97对1553B总线研制生产的测试要求,并根据测试要求分析了1553B总线测试技术要求。提出针对1553B总线设备的检测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协议解析单元、阻抗测试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发生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然后,概述了最小系统中供电、时钟、存储等的电路设计和实现总线测试必需的1553B协议解析单元的电路设计,重点研究了高速数据处理并行模型设计与实现、检测系统高速通信设计和信号采集及信号发生模块的设计。最后,针对GJB5186-97对1553B总线的测试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检测系统测试验证。研究高速数据处理并行模型设计与实现,建立了适用于检测系统的多核DSP并行任务模型,实现数据的高速并行化处理。研究检测系统高速通信设计,包括CPCIE总线架构与实现,SRIO和Ethernet的通信原理、通信速率等。研究信号采集及信号发生模块设计,通过高速AD实现信号采集,分析1553B波形信号,通过高速DA进行信号发生,实现1553B总线测试的激励信号注入。本文针对高速嵌入式检测技术的研究,对于实现复杂嵌入式系统的高速检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文龙[7](2016)在《制导航空炸弹制导控制系统集成测试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制导航空炸弹广泛采用三级检测体制,在内场检测中采用单元检测与系统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制导控制系统通过桌面联试来实现集成验证过程。本文分析了现有桌面联试方法的局限性,对数学模型、故障注入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导航空炸弹制导控制系统的集成测试方法,明确了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通过研究部件测试、综合测试和故障注入测试内容,采用自顶向下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制导航空炸弹制导控制系统集成测试系统设计。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明确制导航空炸弹制导控制系统集成测试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参照导航、制导与控制原理,建立了弹上器件数学模型,并最终形成了总体方案。其次,根据指标和功能要求,开展软硬件的详细设计和实现,依据总体方案和接口实现测试系统的集成。最后,基于某型制导航空炸弹,根据其弹上设备主要参数、信号特性等,开展部件测试、综合测试和故障注入测试验证。测试结果充分验证了制导控制系统集成测试方法的正确性,测试系统方案有效可行。通过本文的研究,形成的制导航空炸弹制导控制系统集成测试技术,以弹载计算机为核心,采用逐步联入的方式,最终实现了全系统的集成测试。
宋征宇[8](2015)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数据驱动快速测试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快速测试技术。数据由箭上系统通过自检测(BIT)采集,经箭地高速总线传送至地面;地面数据处理终端采用与箭上系统相同的模型和算法,复现箭上的处理过程,从而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故障,实现快速故障定位。本文全面介绍实现这一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箭上信息监测点的选择、总线窃听技术、飞行软件中的数据管理任务等,并示例说明各类典型数据的分析以及故障诊断和定位等。所有分析工作均实时自动完成,并能随测试用例的调整自适应地计算出新的比对结果,为提高系统级测试的覆盖性创造条件;并大大节省地面专用测试设备和数据分析时间,减少技术保障人员。
王萌[9](2015)在《某型装调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复杂飞行器在研制、生产及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多种测试,测试的目的在于:检测、诊断、验证、保障、维护各型号飞行器的功能及技术性能,及时发现故障、定位故障,对故障部件在维修库范围内进行更换,保证从总体设计到总装制造的过程中,复杂飞行器的设计状态、技术战术性能等可以满足用户的使用,在现场保障复杂飞行器处于优越的使用状态。本论文针对某型复杂飞行器装备测试需求,开展了一套装调测试系统的设计,围绕测试系统开发的四部分:总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与实现、软件设计与优化、系统集成与联调进行论述。复杂飞行器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一般包括测试需求分析、测试方法研究、测试项目定制等,按照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设计要求,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基于PXI等测试总线进行测试系统的开发,本文通过论证该装备的测试性和综合测试需求,形成了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本文按照功能模块的划分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硬件功能模块的测试资源配置和部分典型电路的具体设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软件运行和开发环境,使用Lab VIEW平台完成了测试软件的开发,控制测试系统硬件资源向被测装备实施激励、与被测装备进行数字通信,按照一定的流程模拟该装备的飞行控制过程,对其输出的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判定测试结果是否合格。通过系统集成和联调试验对测试系统的设计正确性进行了检验,并最终以工程实际应用证明了本论文所研究的装调测试系统的可行性、易用性。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飞行器领域的测试工作进行了梳理,研究了复杂飞行器测试的两个特点和对自动测试设备的要求,论述了复杂飞行器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2)研究了该型被测飞行器的特点并形成其综合测试需求,对测试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策划。(3)通过合理配置硬件资源和测试软件开发,实现了该测试系统对测试需求的闭环。(4)开展了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自检,并通过了与测试训练产品的联合试验,验证了该测试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宋征宇[10](2013)在《新一代航天运输系统测发控技术发展的方向》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但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要求的提高,使得测发控系统又显现出诸多不足。本文通过梳理当前测发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智能、全面、便捷应是未来测试发射控制技术努力的方向,以达到减少发射专业保障队伍、提高测试覆盖性和真实性、简化发射场操作的目的。文中提出的相关技术,部分已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得到应用。随着这些技术成熟度的提高,将极大地提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竞争力。
二、惯性制导控制系统总线与测试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惯性制导控制系统总线与测试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BSE的导弹测试流程设计与优化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发展现状 |
1.2.2 导弹测试流程仿真及优化现状 |
1.2.3 导弹测试流程设计与仿真工具开发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导弹测试流程仿真总体方案 |
2.1 引言 |
2.2 导弹测试基本原理 |
2.2.1 导弹自动测试系统组成 |
2.2.2 导弹自动化测试方案 |
2.2.3 导弹自动测试系统基本设备 |
2.3 导弹综合测试内容 |
2.3.1 综合测试特点 |
2.3.2 综合测试内容 |
2.4 导弹测试流程设计与优化仿真平台方案设计 |
2.4.1 设计要求 |
2.4.2 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BSE的导弹测试系统顶层建模设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概述 |
3.3 基于模型的导弹测试系统顶层建模方案 |
3.3.1 建模环境搭建 |
3.3.2 导弹测试流程层次划分 |
3.3.3 导弹测试需求分析 |
3.4 导弹测试系统模型构建 |
3.4.1 基类模型 |
3.4.2 实例模型 |
3.4.3 代码输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导弹测试流程设计与仿真软件搭建 |
4.1 引言 |
4.2 导弹测试流程设计模块开发 |
4.2.1 模块需求分析 |
4.2.2 模块方案设计 |
4.2.3 模块关键技术设计 |
4.2.4 模块界面展示 |
4.3 导弹测试流程仿真运行模块开发 |
4.3.1 模块需求分析 |
4.3.2 模块方案设计 |
4.3.3 模块关键技术设计 |
4.3.4 模块界面展示 |
4.4 流程评价方案设计 |
4.5 流程实例设计与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并行任务调度双目标优化 |
5.1 引言 |
5.2 导弹并行测试任务调度描述 |
5.2.1 问题描述 |
5.2.2 需求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5.3 多种群多目标遗传算法原理 |
5.3.1 基本原理 |
5.3.2 基本构成要素 |
5.4 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导弹并行测试优化设计 |
5.4.1 主要数学模型设计 |
5.4.2 核心操作设计 |
5.4.3 流程设计 |
5.5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1 任务描述及仿真环境配置 |
5.5.2 仿真结果分析 |
5.5.3 解的正确性验证 |
5.5.4 解的有效性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捷联惯导模拟器及测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惯性导航简介 |
1.2.1 惯性导航系统分类 |
1.2.2 捷联式惯性导航发展现状 |
1.3 惯性导航仿真测试的特点与发展 |
1.3.1 惯性导航测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惯性导航测试发展方向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捷联式惯性导航算法分析 |
2.1 惯性导航常用的坐标系及其变换关系 |
2.1.1 常用的坐标系 |
2.1.2 导航常用的参数 |
2.1.3 常用的坐标系变换矩阵 |
2.2 捷联式惯性导航的数学模型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捷联惯导反演算法分析及验证 |
3.1 导航运动轨迹算法研究 |
3.1.1 载体的几种运动状态分析 |
3.1.2 载体运动状态建模分析 |
3.2 惯性测量器件反演算法分析 |
3.2.1 陀螺仪输出反演算法分析 |
3.2.2 陀螺仪误差的数学模型 |
3.2.3 加速度计输出反演算法分析 |
3.2.4 加速度计误差的数学模型 |
3.3 仿真分析 |
3.3.1 轨迹数据生成 |
3.3.2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数据生成 |
3.3.3 陀螺和加速度计误差仿真 |
3.3.4 轨迹数据误差分析 |
3.3.5 真实数据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惯性测量器件信号模拟 |
4.1 惯性测量器件模拟的硬件平台设计 |
4.1.1 虚拟仪器硬件平台介绍 |
4.1.2 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
4.1.3 LabVIEW下数据采集介绍 |
4.2 PCI-6208V系列数据采集卡介绍 |
4.3 陀螺电信号模拟 |
4.4 加速度计电信号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导航电路板测试系统设计 |
5.1 测试系统的设计 |
5.2 电路板与上位机串口通信设计 |
5.3 报文数据的处理 |
5.4 数据的存储模块设计 |
5.5 数据的对比模块设计 |
5.6 轨迹数据模块设计 |
5.7 惯性器件的模拟模块设计 |
5.8 测试系统调试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姿态测试及干扰补偿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1.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红外与地磁姿态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姿态测试技术概述 |
1.2.2 红外辐射姿态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地磁姿态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3 天地红外辐射测量误差因素及干扰补偿研究现状 |
1.3.1 地表红外辐射研究现状 |
1.3.2 气象红外辐射干扰补偿 |
1.3.3 双波段红外辐射检测技术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2.双波段海天红外辐射基础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红外辐射基本理论 |
2.2.1 基本辐射量 |
2.2.2 红外辐射基本定律 |
2.2.3 黑体辐射的计算方法 |
2.3 双波段海天红外辐射理论模型 |
2.3.1 海面红外辐射分析 |
2.3.2 大气红外透过率计算 |
2.3.3 天空红外辐射的研究 |
2.3.4 海天红外辐射场变化规律 |
2.4 双波段红外辐射理论模型验证 |
2.4.1 MODTRAN仿真软件简介 |
2.4.2 天空背景下的红外辐射仿真 |
2.4.3 仿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弹载双波段红外辐射姿态测试方法 |
3.1 引言 |
3.2 导航测姿中的坐标系与坐标转换 |
3.2.1 常用坐标系 |
3.2.2 姿态角与姿态矩阵 |
3.3 弹载双波段红外传感器理论测量模型 |
3.3.1 红外传感器理论测量模型建立 |
3.3.2 双波段红外传感器组合安装布阵 |
3.4 两轴红外传感器姿态解算方法 |
3.4.1 基于误差传递的最优姿态角解算 |
3.4.2 数值仿真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海天环境下的红外辐射干扰与补偿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太阳红外辐射干扰分析 |
4.2.1 长波太阳红外辐射干扰分析 |
4.2.2 中波太阳红外辐射干扰分析 |
4.2.3 太阳红外辐射干扰下的姿态解算 |
4.3 云层红外辐射干扰补偿 |
4.3.1 云层红外辐射干扰建模 |
4.3.2 长波云层红外辐射干扰仿真分析 |
4.3.3 中波云层红外辐射干扰仿真分析 |
4.3.4 双波段红外辐射差值补偿算法 |
4.3.5 数值仿真验证 |
4.4 大气湍流红外辐射干扰补偿 |
4.4.1 大气湍流对红外辐射传播方向影响分析 |
4.4.2 大气湍流对红外辐射亮度影响分析 |
4.4.3 湍流影响下的姿态补偿计算 |
4.5 旋转弹体表面红外辐射干扰补偿模型 |
4.5.1 飞行旋转弹体表面温度模型 |
4.5.2 旋转弹体自身红外辐射模型 |
4.5.3 自身红外辐射干扰影响下的姿态补偿 |
4.5.4 数值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5.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姿态解算方法 |
5.1 引言 |
5.2 利用积分比值的三轴地磁姿态测试方法 |
5.2.1 磁传感器安装 |
5.2.2 积分比值姿态解算算法 |
5.2.3 积分比值法适用性分析 |
5.2.4 数值仿真对比分析 |
5.3 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的全姿态解算方法 |
5.3.1 双波段红外与地磁组合的直接解算算法 |
5.3.2 交互式多模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姿态估计算法 |
5.3.3 数值仿真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姿态测试系统设计及半实物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姿态测试系统设计 |
6.2.1 姿态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6.2.2 姿态测试系统的软硬件电路设计 |
6.2.3 旋转弹体测姿系统半实物装置设计 |
6.3 旋转弹体姿态测试系统性能测试 |
6.3.1 系统半实物装置的静态标定 |
6.3.2 红外与地磁信号预处理技术 |
6.4 姿态补偿及估计算法转台验证实验 |
6.4.1 两轴红外传感器姿态优化算法验证实验 |
6.4.2 红外辐射姿态补偿方法验证实验 |
6.4.3 三轴地磁传感器积分比值算法验证实验 |
6.4.4 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姿态解算方法验证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创新点归纳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半主动捷联式激光导引头测试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激光制导炸弹发展现状 |
1.2.2 捷联制导技术发展现状 |
1.2.3 激光导引头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测试需求 |
2.3 测试方法与流程 |
2.3.1 测试算法 |
2.3.2 测试系统 |
2.3.3 测试流程 |
2.4 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
2.4.1 导引头测试系统硬件组成 |
2.4.2 导引头测试系统各子系统功能 |
2.5 测试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测试系统软件详细设计 |
3.1 引言 |
3.2 软件开发平台 |
3.3 测试功能软件的系统组成 |
3.4 测试软件流程和功能 |
3.4.1 测试功能实时驱动软件 |
3.4.2 导引头测试软件工作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试系统联调及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测试用例设计 |
4.3 综合测试 |
4.3.1 导引头标定 |
4.3.2 系统测试 |
4.4 测试系统数据处理分析 |
4.4.1 角位置预定与角位置正弦波测试结果处理 |
4.4.2 弹道数据回放测试结果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Higale的导弹飞行控制软件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软件测试发展状况 |
1.2.2 国内软件测试发展状况 |
1.3 研究目标与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关键问题 |
1.4 论文结构 |
2.相关技术 |
2.1 弹上计算机系统的主要设备 |
2.1.1 通垂设备 |
2.1.2 导引头无线电设备 |
2.1.3 舵机控制设备 |
2.1.4 遥测设备 |
2.1.5 IMU设备 |
2.1.6 电气盒 |
2.2 弹上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功能 |
2.2.1 捷联解算功能 |
2.2.2 大气解算功能 |
2.2.3 通信功能 |
2.2.4 监控调度功能 |
2.2.5 稳定控制解算输出功能 |
2.3 嵌入式软件的测试 |
2.3.1 嵌入式软件测试难点 |
2.3.2 嵌入式软件测试环境 |
2.4 HiGale仿真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需求分析 |
3.1 导弹飞行控制软件测试的业务分析 |
3.1.1 功能测试 |
3.1.2 性能测试 |
3.1.3 接口测试 |
3.2 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 |
3.2.1 弹上计算机物理接口以太网通讯功能 |
3.2.2 弹上计算机时序建立及模拟功能 |
3.2.3 弹上计算机工作状态模拟及切换功能 |
3.3 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性能需求 |
3.3.2 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可靠性需求 |
3.4 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接口需求分析 |
3.4.1 GJB289A总线数据交换 |
3.4.2 RS422 总线数据交换 |
3.4.3 接口适配器信号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4.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架构设计 |
4.1 平台的总体设计 |
4.2 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
4.3 平台的硬件架构设计 |
4.4 平台的软件架构设计 |
4.5 平台的接口设计 |
4.5.1 串口数据交换设计 |
4.5.2 网络数据交换设计 |
4.5.3 电缆接口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通垂模拟软件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1 软件分层结构 |
5.1.2 软件流程图设计 |
5.1.3 工作模式设计 |
5.1.4 软件实现效果 |
5.2 弹体姿态仿真软件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1 软件分层结构 |
5.2.2 软件流程图设计 |
5.2.3 软件实现效果 |
5.3 外模型机仿真软件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3.1 软件分层结构 |
5.3.2 软件流程图设计 |
5.3.3 软件实现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6.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测试与应用 |
6.1 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功能测试 |
6.1.1 弹上计算机物理接口以太网通讯功能测试 |
6.1.2 弹上计算机时序建立及模拟功能测试 |
6.1.3 弹上计算机工作状态模拟及切换功能测试 |
6.2 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非功能测试 |
6.3 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接口测试 |
6.4 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应用 |
6.4.1 测试方法和测试项 |
6.4.2 功能测试 |
6.4.3 性能测试 |
6.4.4 接口测试 |
6.4.5 安全性测试 |
6.4.6 强度测试 |
6.4.7 余量测试 |
6.4.8 应用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6)高速嵌入式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自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航空机载武器测试需求分析及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2.1 航空机载武器概述 |
2.2 航空机载武器检测技术需求分析 |
2.3 1553B总线系统的测试需求分析 |
2.3.1 1553B总线系统测试分类 |
2.3.2 1553B总线系统测试技术要求 |
2.3.3 1553B总线测试系统技术需求分析 |
2.4 1553B总线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1553B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
3.1 检测模块供电设计 |
3.2 检测模块时钟设计 |
3.3 检测模块存储设计 |
3.4 1553B总线协议解析单元设计 |
3.5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速数据处理并行模型设计及实现 |
4.1 多核DSP并行处理模型分析 |
4.2 1553B检测系统的多核DSP并行处理模型设计 |
4.3 基于多核导航器的DSP核间通信设计 |
4.3.1 多核导航器组件 |
4.3.2 DSP核间通信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检测系统高速通信设计 |
5.1 检测系统CPCIE总线架构与实现 |
5.1.1 CPCIE总线连接结构设计 |
5.1.2 CPCIE总线拓扑结构设计 |
5.1.3 CPCIE总线层次结构设计 |
5.1.4 CPCIE总线地址路由设计 |
5.1.5 CPCIE总线的实现及测试 |
5.2 检测系统Ethernet的通信设计 |
5.2.1 多核DSP千兆以太网Gb E |
5.2.2 多核DSP数据包加速器PA |
5.2.3 多核DSP以太网的通信实现及测试 |
5.3 检测系统SRIO的通信设计 |
5.3.1 SRIO简介 |
5.3.2 SRIO的外设数据流 |
5.3.3 SRIO基于Direct IO的数据传输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号采集及信号发生模块设计 |
6.1 高速AD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6.1.1 信号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
6.1.2 信号采集模块测试验证 |
6.2 高速DA信号发生模块设计 |
6.2.1 信号发生模块硬件设计 |
6.2.2 信号发生模块测试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检测系统测试验证 |
7.1 幅度变化测试 |
7.2 同步头编码测试 |
7.3 字长错误测试 |
7.4 输入波形兼容性测试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7)制导航空炸弹制导控制系统集成测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制导航空炸弹集成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3.1 集成测试技术概述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1.1 功能要求 |
2.1.2 性能要求 |
2.2 集成测试结构 |
2.2.1 部件测试方法 |
2.2.2 综合测试方法 |
2.2.3 故障注入测试方法 |
2.3 系统架构与组成 |
2.3.1 测试管理分系统 |
2.3.2 测试激励分系统 |
2.3.3 故障激励分系统 |
2.3.4 数据采集及处理分析分系统 |
2.3.5 信号调理适配分系统 |
2.4 集成测试实现 |
2.4.1 部件测试 |
2.4.2 综合测试 |
2.4.3 故障注入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
3.1 测试管理分系统设计 |
3.1.1 功能性能需求 |
3.1.2 设计实现 |
3.2 测试激励分系统 |
3.2.1 功能性能需求 |
3.2.2 设计实现 |
3.2.3 硬件选型 |
3.3 故障激励分系统 |
3.3.1 功能性能需求 |
3.3.2 设计实现 |
3.4 数据采集及处理分析分系统 |
3.4.1 功能性能需求 |
3.4.2 设计实现 |
3.4.3 硬件选型 |
3.5 信号调理适配分系统 |
3.5.1 功能性能需求 |
3.5.2 设计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设计 |
4.1 测试管理软件 |
4.1.1 功能需求 |
4.1.2 软件组成模块 |
4.1.3 软件架构 |
4.2 测试激励软件 |
4.2.1 功能需求 |
4.2.2 软件组成与实现 |
4.3 数据监控软件 |
4.3.1 功能需求 |
4.3.2 软件组成与实现 |
4.4 数学模型库 |
4.4.1 工具模型库 |
4.4.2 测试激励模型库 |
4.4.3 弹上设备模型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集成与验证 |
5.1 设计实现 |
5.1.1 电源时序器 |
5.1.2 程控电源 |
5.1.3 机柜 |
5.2 测试验证 |
5.2.1 部件测试 |
5.2.2 综合测试 |
5.2.3 故障注入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数据驱动快速测试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运载火箭测试技术的发展及解决方案 |
1.1 测试技术的发展 |
1.2 测试面临的挑战 |
1.3 数据驱动的快速测试 |
2 箭载系统的测试性设计 |
2.1 箭载系统的信息流分析 |
2.2 基于“总线窃听”的测试新体制 |
2.3 其他可测试性设计 |
3 数据分析技术 |
3.1 惯性器件输出信号的分析 |
3.1.1 惯性器件输出的综合性判断 |
3.1.2 惯性器件输出的合理性判断 |
3.1.3 惯性器件输出的一致性判断 |
3.2 导航与控制计算结果的分析 |
1)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对比 |
2)实测值与推算值的对比 |
3.3 开关量信号的分析 |
4 故障诊断工作 |
5 结束语 |
(9)某型装调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本方法与理论 |
2.1 复杂飞行器测试相关定义与测试要求 |
2.1.1 自动测试系统相关概念 |
2.1.2 复杂飞行器测试一般要求 |
2.2 复杂飞行器测试系统设计方法 |
2.2.1 测试需求分析 |
2.2.2 测试方法研究 |
2.2.3 测试项目定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调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某装备测试性分析 |
3.1.1 被测飞行器的主要组成及其特点 |
3.1.2 综合测试需求分析 |
3.2 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3 测试系统功能化、模块化设计 |
3.3.1 测试机柜 |
3.3.2 控制机柜 |
3.3.3 转台设备 |
3.3.4 测试软件 |
3.4 测试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 |
3.4.1 可靠性设计准则 |
3.4.2 安全性设计准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试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4.1 测试机柜及控制机柜设计 |
4.1.1 测试机柜硬件设计 |
4.1.2 控制机柜硬件设计 |
4.2 电源模块硬件设计 |
4.3 测控模块设计 |
4.3.1 测试资源设计 |
4.3.2 接口适配器设计 |
4.3.3 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
4.4 系统辅助模块设计 |
4.5 各模块间电缆链接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与优化 |
5.1 测试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5.1.1 测试系统软件模块划分 |
5.1.2 测试系统主程序框架 |
5.1.3 测试系统主程序实现 |
5.2 自检模块设计 |
5.2.1 自检模块流程 |
5.2.2 自检模块软件设计 |
5.2.3 自检模块软件实现 |
5.3 测试模块设计 |
5.3.1 测试模块软件流程 |
5.3.2 测试模块软件设计 |
5.3.3 测试模块软件实现 |
5.4 用户系统模块设计 |
5.4.1 登陆界面 |
5.4.2 测试信息录入 |
5.4.3 主界面 |
5.4.4 辅助功能模块 |
5.5 软件抗干扰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装调测试系统集成与联试 |
6.1 系统自检情况 |
6.2 全系统联试 |
6.2.1 接口阻值检测 |
6.2.2 加电测试 |
6.3 测试结果 |
6.3.1 测量信号原始数据 |
6.3.2 联试结果报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新一代航天运输系统测发控技术发展的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测发控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智能——从自动测试到智能判读 |
2.1 总线窃听技术 |
2.2 智能判读 |
3 全面——从开环静态测试到闭环动态测试 |
4 便捷——减少操作内容, 降低操作难度 |
4.1 从保留人工操作到争取无人值守 |
4.1.1 火工品自动短路/解保控制及在线自动测试 |
4.1.2 采用可重复使用的电池 |
4.2 从预先准备诸元到实时解算诸元 |
5 结束语 |
四、惯性制导控制系统总线与测试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BSE的导弹测试流程设计与优化仿真[D]. 黄昌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2]捷联惯导模拟器及测试系统设计[D]. 吴超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3]双波段红外与地磁融合姿态测试及干扰补偿技术[D]. 徐淼淼.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4]半主动捷联式激光导引头测试系统研究与实现[D]. 张莉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基于Higale的导弹飞行控制软件测试环境仿真平台的开发[D]. 张笑虹.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6]高速嵌入式检测技术研究[D]. 刘宗瑞.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7]制导航空炸弹制导控制系统集成测试系统设计[D]. 李文龙.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8]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数据驱动快速测试技术[J]. 宋征宇. 宇航学报, 2015(12)
- [9]某型装调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萌.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4)
- [10]新一代航天运输系统测发控技术发展的方向[J]. 宋征宇. 航天控制,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