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有“古冰川”吗?

黄山有“古冰川”吗?

一、黄山有“古冰川”吗?(论文文献综述)

胡春生[1](2017)在《黄山北麓青弋江河流阶地发育机制与河流演化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流阶地是记录区域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和河流变迁的重要信息载体之一,对于研究河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响应机制,以及揭示河流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河流阶地研究已经在发育机制、年代学以及河流演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显着的成果。然而,就国内而言,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主要河流的中上游地区,例如黄河和长江,而河流下游及支流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在受东亚季风影响的第四纪红土堆积区,因河流阶地上覆堆积物较薄,河流阶地的准确测年是一个棘手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江下游地区,兼具上述河流下游和红土堆积区的双重特点。如果在该地区开展河流阶地研究,既提供了东部季风区河流阶地研究的案例,又有助于拓展长江下游地区河流地貌的研究内容,最后能为区域古环境演变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北麓,是长江下游最长的支流之一。青弋江中上游河流阶地发育比较典型,是记录黄山北麓及长江下游地区古环境演变的良好信息载体。因此,本文以青弋江为案例河流,选取青弋江泾县段(泾县盆地)为研究区,综合运用ESR、古地磁和OSL等测年方法,以及砾组结构、粒度和孢粉等分析方法,探讨了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揭示了青弋江的发育过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青弋江河流阶地的数字年代序列①根据野外考察、GPS测量和影像对比,发现青弋江泾县段存在3个天然研究剖面,即城北剖面、溪口剖面和西阁剖面,共发育1级洪积扇台地(P台地)和3级河流阶地(T3阶地、T2阶地和T1阶地),并相应堆积了 4级砾石层,即P砾石层、T3砾石层、T2砾石层和T1砾石层。各级台地和阶地分别高出青弋江江面~65 m、~40 m、~20 m和~7m。②通过综合运用ESR、古地磁和OSL等测年方法,并结合区域红土年代学研究成果,得出青弋江泾县段P台地、T3阶地、T2阶地和T1阶地的年代分别为~1.32 Ma、~0.9 Ma、~0.6Ma和~1.5 ka,因而对应着青弋江(或古青弋江)分别于~1.32 Ma、~0.9 Ma、~0.6 Ma和~1.5 ka先后发生的4次显着下切事件。(2)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①根据相关文献,东亚夏季风强度在~1.3 Ma、~0.9 Ma、~0.6 Ma等3个时期呈现阶段性显着减弱,而在~1.5 ka呈现显着减弱。基于1960~2012年东亚夏季风强度与降水的关系分析,得出研究区存在~1.3 Ma、~0.9 Ma、~0.6 Ma和~1.5 ka等4个降水显着增加期。②泾县红土粒度指标所反映的气候湿期Ⅷ和气候湿期Ⅰ,大致对应于~0.6 Ma和~1.5 ka两个降水显着增加期。其中,气候湿期Ⅷ持续了近10万年,可能是研究区最湿润的古气候时期。③通过将青弋江河流阶地年代和构造运动与东亚夏季风变化进行对比,发现青弋江河流阶地是构造抬升和东亚夏季风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所谓的构造驱动季风控制的河流阶地发育模式。其中,构造抬升提供了青弋江下切的驱动力和发育空间,而东亚夏季风显着减弱期则控制河流阶地发育并决定了年代。(3)青弋江的发育过程及年代①通过对4级砾石层的砾径、砾向、砾态和砾性等分析,得出青弋江P砾石层是典型的洪积扇沉积,T2砾石层和T1砾石层是典型的河流沉积,而T3砾石层兼具河流沉积和洪积扇沉积的特点,其下部具有洪积扇沉积的痕迹,而其上部则是河流作用的结果。并且T3砾石层形成期间,青弋江流域范围和流向基本与现在一致。②根据砾石层砾组分析结果,得出青弋江发育于~1.32 Ma前的洪积扇辫状河,并先后经历了洪积扇形成阶段、古辫状河发育阶段和古青弋江发育阶段,即所谓的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发育模式。③根据青弋江流域最老河流阶地和最老河流属性砾石层的测年结果,得出青弋江最早开始出现于~1.3 Ma前,而最晚出现于~0.9 Ma前,因此青弋江的发育年代应介于1.3~0.9 Ma之间。

叶张煌[2](2013)在《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及形成机制》文中提出江西三清山地质公园是花岗岩地质地貌和生态人文的完美融合。本论文在全面收集和充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以前研究的不足之处,通过野外地质遗迹调查、手标本鉴定、显微镜观察、主微量成分分析、热低温年代学、第四纪地质地貌等方法和手段,主要研究了三清山花岗岩体的地质特征、岩相学特征、主微量元素特征、山体的隆升剥蚀机制、地貌特征、地貌区划、微地貌景观类型、景观的发育机制、花岗岩地貌分类等内容,在对比国内外花岗岩景观地貌的基础上,建立三清山成岩→成山→成景的模式,取得如下的一些认识。1、总结了三清山地区具有重要科普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重大地质事件的遗迹,将地质遗迹划分为5大类。2、通过系统采样和对岩体各相带样品的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三清山花岗岩体具有较高硅、铝和碱的含量,贫镁铁,总体上为高钾过铝质钙碱性岩系列。分析表明三清山花岗岩体经历了较高程度的演化,系一定程度的斜长石结晶分异的产物。三清山为A型花岗岩,表明俯冲已经结束,三清山岩体可能是造山后的拉张环境下成熟度较高的壳源变泥质岩部分熔融的产物,是太平洋古板块向北西俯冲引起左行剪切走滑构造和中生代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具体响应,这与燕山期三清山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和野外地质现象是吻合的。3、三清山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可以分为3个年龄组70Ma,45-55Ma和25Ma,与三清山分别约在900m,1200m,1500m海拔处形成三级古剥蚀面的隆升剥蚀作用相关。热演化历史模拟总体上可以分为4阶段:约90Ma到65-60Ma,65-60Ma到45Ma,约45Ma到20-15Ma,20-15Ma到现今。各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异隆升特征,第4阶段的隆升速率明显快于前3个阶段,与新构造运动期间三清山快速隆升的特点相吻合。三清山平均隆升量3550m,剥蚀量2540m,两者之差为1010m,这与三清山近千米的海拔十分接近,这也就是岩浆在地下6km处侵位,隆升为现今三清山山岳地貌的过程。通过比较,三清山的平均冷却速率、隆升幅度、平均隆升速率等指标均高于黄山,这与两座花岗岩山体处在地貌发育的不同阶段和三清山位于独特的三角形“隆上隆”构造背景下更快速隆升的特点是一致的。裂变径迹结果对花岗岩地貌发育不同阶段和三清山的构造环境有重要的约束意义。4、三清山主要有峰峦、峰墙、峰丛、峰柱、峡谷、造型石等6种微地貌景观类型,划分了三清山的地貌成因类型和主要的景观地貌单元区。5、三清山尖峰陡坡式花岗岩地貌的形成是多因素耦合的结果。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是独特的“隆上隆”构造,物质基础是高硅、富钾、低镁钙的A型花岗岩,气候条件是现在典型的江南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第四纪以来4次主要冰期降温事件,同时地貌发育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6、在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的基础上,根据占主体的地貌标志判断,三清山地貌处于幼年晚期和壮年早期的阶段;构建了三清山的成岩→成山→成景模式。7、在世界范围内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按经典代表性模式对其进行分类,建立了三清山式、黄山式、华山式、泰山式、鼓浪屿式、克什克腾式、海森楚鲁式、布朗斯韦尔式等代表不同气候区的8个类型。

李刚[3](2009)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地区旅游地学特征及开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被誉为华夏文明的龙脉,是至今保持最自然的生态系统。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2m。山体巍峨雄伟,地势高差悬殊,它具有典型的温带山地植被景观,茂盛的森林资源,古老的植物区系,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太白山地区(自然保护区)隶属陕西省宝鸡市(主体)和西安市(部分),涉及周至、眉县、太白县等3个县,9个乡镇,总面积56325km2。科学评价、认真保护、合理开发太白山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是本论文重要任务之一。本论文在简略地介绍选题依据、研究思路和前人研究概况之后,系统地阐述了太白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和自然地理条件。根据旅游地学的原理与方法,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太白山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布、分类和特征,共划分出“高山峡谷地貌景观”、“冰川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构造地貌景观”、“层状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地貌景观”等6大类、22亚类。并对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数十个地质遗迹单体景观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同时,对其它类型旅游资源—气候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也进行了分类与评价。论文在深入分析太白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全球的视野角度,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山地旅游开发的典型案例、科学的开发理念和在旅游管理、保护、开发和建设上的成功经验,为太白山地区旅游开发提供模板和启示。最后,论文根据建设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原理,借鉴国内外山地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太白山地区的旅游开发环境与资源特色,提出了太白山地区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及山地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即山地生态旅游“三维立体开发模式”。根据该模式原理将太白山地区划分为五大功能区、三大圈层和三个旅游产品垂直分布带,并建立一整套旅游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

彭亮,刘世昭[4](2007)在《自然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自1987年至2007年6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35处,其中文化遗产24项,自然遗产6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2004年以来,建设部建立了中国遗产申报管理的国家遗产名录、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世界遗产名录三级申报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机制,为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加强对中国遗产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国目前的世界遗产中有自然遗产6项:四川九寨沟、四川黄龙、湖南武驻源、云南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福建武夷山。

张理华[5](2003)在《黄山地学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黄山是世界名山。由于其科学研究上的典型性,从20世纪30年代来,黄山地学研究一直是我国地理科学研究的热点。地理学界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黄山的自然环境、人文和旅游等方面的问题,取得了许多成果,对科学认识黄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近年来黄山地学研究的进展,重点总结了黄山山地的形成机制研究、黄山古冰川研究、黄山旅游地理研究等热点问题,文中提出的建议对黄山地学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吴昭谦[6](2000)在《黄山有“古冰川”吗?》文中研究指明 黄山等中国东部是否发生过第四纪古冰川的争论,它一波三折,已跨越了约80年之久而至今未划上句号。看来是要延续到21世纪了。从"无"到"有".李四光拉开了大论战的序幕常年不化的积雪形成巨大的缓慢流动的冰块构成冰川。现代冰川如极地和我国西部高山者即是,

王玉明,周宁丰,李江河[7](1994)在《中国风景名山岩石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探讨》文中指出 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地质学也随之兴起。它主要运用地质学的有关理论、技术和成果,探讨有关景点的分布、类型、特征、成因和变化的规律,是地质学与旅游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它的发展可为旅游资源的寻找、评价和旅游规划提供更多依据,以便最大限度地展现景区和景点的美学、文化和科学价值,同时也可向人们展示更多景观成因方面的知识。

夏志国[8](1993)在《黄山沉默,庐山不语,谁解冰川谜?》文中指出 古往今来,黄山以它的灵秀吸引着大批的画家、诗人和旅行家。在游山记胜中费尽平生精力的徐霞客看了黄山绝景后,留下“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千古名句。李白游庐山秀峰黄岩瀑布,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不朽佳句。名篇佳句颂名山,引得当今庐山疗养院林立,游人如蚁来识庐山真面目。更何况在黄山云庐山雾飘渺的面纱之下还隐藏

任振纪[9](1985)在《“黄山冰碛层”孢粉分析及古气候探讨》文中指出黄山地区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对我国以至整个东亚第四纪古气侯的演变有着重大意义.笔者在黄山考察中,进行了实地观察和孢粉分析。乌泥关“绛色泥砾”为 Pinus—Pterocarya—Quercus—Chenopodiaceae 孢粉组合带。反映了温暖的针阔叶混交林;白亭“红色泥砾”为 Keteleeria—Quercus—Rhus.形成亚热带含常绿树落叶林—针阔叶林;消遥溪“黄色泥砾”为 Pinus—Quercus—Chenopodiaceae—Gramineae—Artemisia,反映了干凉的疏林草原型气候。形成上述“冰碛层”时的古气侯接近或略低于现今该区气温。倘若形成古冰川则降水、气温条件不足。

崔之久,谢又予,朱景湖[10](1985)在《黄山第四纪“古冰川”地貌与沉积之再认识》文中研究指明 黄山位于皖南的太平、歙县、休宁和黟县境内。黄山系以花岗岩为主组成的山体。平均海拔约1500米,最高峰达1800多米。黄山花岗岩体主要为肉红色斑状花岗岩,绝对年龄为1.43亿年。 1936年李四光同志到黄山考察,认为慈光阁所在谷地为U形谷,并在谷内东壁的花岗岩崖壁上发现几条顺谷平行的冰溜刻痕,刻痕向山谷下方微倾,与冰

二、黄山有“古冰川”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山有“古冰川”吗?(论文提纲范文)

(1)黄山北麓青弋江河流阶地发育机制与河流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阶地发育机制研究进展
        1.2.2 河流发育研究进展
        1.2.3 河流阶地测年方法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的问题
        1.3.1 选题依据
        1.3.2 拟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水文
        2.1.3 地质地貌
    2.2 地质构造背景
        2.2.1 断裂构造
        2.2.2 区域地层
        2.2.3 花岗岩体
    2.3 区域地貌及第四纪红土研究概述
        2.3.1 河流地貌研究
        2.3.2 夷平面地貌研究
        2.3.3 冰川地貌争论
        2.3.4 第四纪红土研究
第三章 研究剖面和实验方法
    3.1 典型研究剖面的选取与描述
        3.1.1 泾县盆地及研究剖面
        3.1.2 城北剖面描述
        3.1.3 溪口剖面描述
        3.1.4 西阁剖面描述
        3.1.5 青弋江河流阶地(洪积扇台地)的特征
    3.2 粒度和孢粉样品采样及分析方法
        3.2.1 粒度样品采样及分析方法
        3.2.2 孢粉样品采样及分析方法
    3.3 测年样品的采样及测试方法
        3.3.1 ESR样品采样及测试方法
        3.3.2 古地磁样品采样及测量方法
        3.3.3 OSL样品采样及测试方法
第四章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年代
    4.1 城北剖面的年代
        4.1.1 GT-P台地的年代
        4.1.2 CB-T3阶地的年代
        4.1.3 TY-T2阶地的年代
    4.2 溪口剖面的年代
        4.2.1 SJ-T3阶地的年代
        4.2.2 CA-T2阶地的年代
    4.3 西阁剖面年代
    4.4 河流阶地(洪积扇台地)的年代
        4.4.1 洪积扇台地的年代
        4.4.2 第三级阶地的年代
        4.4.3 第二级阶地的年代
        4.4.4 第一级阶地的年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
    5.1 河流阶地发育的基本理论
        5.1.1 河流阶地发育的临界能阈值
        5.1.2 河流发育的影响因素
        5.1.3 河流阶地发育的经典模式
    5.2 区域环境变化分析
        5.2.1 粒度反映的干湿变化
        5.2.2 孢粉反映的古气候特征
        5.2.3 构造运动背景
        5.2.4 海平面升降的影响
    5.3 东亚夏季风变化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5.3.1 更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变化趋势
        5.3.2 1960~2012年东亚夏季风变化与降水关系的验证
        5.3.3 更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变化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5.4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
        5.4.1 青弋江河流阶地发育的关键因素
        5.4.2 构造驱动季风控制的河流阶地发育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弋江的发育过程
    6.1 砾石层砾组分析方法
        6.1.1 砾组分析内容
        6.1.2 砾组分析层位的划分
    6.2 青弋江砾石层砾组分析结果
        6.2.1 砾径计算结果与分析
        6.2.2 砾向测量结果与分析
        6.2.3 砾态鉴定结果与分析
        6.2.4 砾性鉴定结果与分析
        6.2.5 青弋江砾石层砾组分析结果
    6.3 青弋江的发育过程
        6.3.1 黄山山麓早更新世砾石层
        6.3.2 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发育模式
    6.4 青弋江的发育年代
        6.4.1 河流发育年代的指示方法
        6.4.2 青弋江的发育年代
    6.5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特征
        7.1.2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数字年代序列
        7.1.3 青弋江河流阶地的发育机制
        7.1.4 青弋江河流发育过程及发育年代
    7.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野外和实验工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2)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4 技术路线和主要创新点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学背景及地质遗迹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质演化
        2.2.2 区域地层
        2.2.3 区域构造
        2.2.4 区域岩浆岩
        2.2.5 三清山重大地质事件的记录
    2.3 三清山地质遗迹
        2.3.1 地貌类遗迹
        2.3.2 地层学遗迹
        2.3.3 构造形迹遗迹
        2.3.4 古生物化石遗迹
        2.3.5 典型岩石遗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清山花岗岩体特征
    3.1 岩体地质特征
    3.2 岩相学特征
    3.3 地球化学特征
        3.3.1 样品描述和分析方法
        3.3.2 主量元素特征
        3.3.3 微量元素特征
        3.3.4 稀土元素特征
    3.4 岩石成因讨论
        3.4.1 岩石成因类型、源区和构造环境
        3.4.2 源区特征
        3.4.3 构造环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清山山体隆升剥蚀特征
    4.1 低温年代学基本原理综述
    4.2 样品和实验
    4.3 地质热历史模拟
    4.4 冷却幅度和速率
    4.5 隆升幅度和速率
    4.6 剥蚀幅度和速率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清山地貌特征、类型和区划
    5.1 三清山地貌概况和特点
    5.2 三清山地貌成因分类
    5.3 三清山地貌景观区划
    5.4 三清山花岗岩微地貌景观类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清山式”地貌景观发育机制和演化模式
    6.1 三清山花岗岩景观的发育机制
        6.1.1 花岗岩景观发育的构造背景
        6.1.2 花岗岩景观发育的物质基础
        6.1.3 花岗岩景观发育的外动力条件
        6.1.4 外动力作用的变化
    6.2 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形成演化模式和发育阶段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花岗岩地貌景观对比和分类
    7.1 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国内对比
    7.2 花岗岩地貌景观的国际对比
    7.3 花岗岩景观类型探讨
        7.3.1 “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貌景观
        7.3.2 “黄山式”花岗岩地貌景观
        7.3.3 “华山式”花岗岩景观
        7.3.4 “泰山式”花岗岩景观
        7.3.5 “鼓浪屿式”花岗岩景观
        7.3.6 “克什克腾式”花岗岩景观
        7.3.7 “海森楚鲁式”花岗岩景观
        7.3.8 “布朗斯韦尔式”花岗岩景观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在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3)秦岭主峰太白山地区旅游地学特征及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秦岭太白山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高科学价值
        1.1.2 秦岭太白山地区研究的旅游理论价值
        1.1.3 秦岭太白山地区研究的区域经济价值
    1.2 秦岭太白山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1.2.1 太白山地区区域地质地貌研究概况
        1.2.2 秦岭太白山地区旅游开发概况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具体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
第二章 太白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和自然地理条件
    2.1 太白山地区地理位置及区位分析
        2.1.1 太白山地区地理位置概况
        2.1.2 区位分析
    2.2 太白山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构造特征
        2.2.2 变质岩
        2.2.3 岩浆岩
        2.2.4 秦岭太白山地区地质演化简史
    2.3 自然地理条件
        2.3.1 地貌特征
        2.3.2 气候特征
        2.3.3 土壤特征
        2.3.4 河流及水文特征
        2.3.5 植物及野生动物分布与特征
        2.3.6 生态地质环境
第三章 秦岭太白山地区地质遗迹景观分析
    3.1 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分析
        3.1.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类
        3.1.2 地质遗迹景观分布与特征分析
    3.2 太白山地区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
        3.2.1 评价因子与评价方法
        3.2.2 评价分级
        3.2.3 评价结果
    3.3 其他旅游资源分类与特征
        3.3.1 其他旅游资源分类
        3.3.2 其他旅游资源特征
第四章 秦岭太白山地区旅游开发现状与不足
    4.1 旅游开发现状
        4.1.1 旅游需求市场现状
        4.1.2 旅游供给市场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交通现状
    4.2 旅游开发不足
        4.2.1 缺乏统筹的开发规划
        4.2.2 缺乏良好的管理体制
        4.2.3 旅游资源的严重分割导致竞争力减弱
        4.2.4 进一步打造旅游产品的品牌建设
        4.2.5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缺乏
        4.2.6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急需加强
第五章 典型国内外山地旅游开发案例分析
    5.1 国内外山地旅游开发典型简介
        5.1.1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5.1.2 日本富士山
        5.1.3 台湾中央山脉
        5.1.4 庐山
        5.1.5 东岳泰山
        5.1.6 黄山
    5.2 经验和启发
        5.2.1 严格保护自然资源环境
        5.2.2 科学合理的进行功能分区
        5.2.3 当地群众参与
        5.2.4 旅游方式和产品应走多样化的线路
        5.2.5 实行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第六章 秦岭太白山地区旅游发展战略和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6.1 太白山地区旅游发展战略
        6.1.1 开发思路
        6.1.2 开发原则
        6.1.3 发展目标
        6.1.4 空间布局
    6.2 秦岭太白山地区旅游开发模式
        6.2.1 山地旅游可持续开发理念
        6.2.2 山地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结构
        6.2.3 模式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太白山地区旅游资源照片

(5)黄山地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山地貌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2 关于黄山有无古冰川发育的研究
    2.1“冰川派”与“非冰川派”的三次论争
    2.2 有无冰川争论的焦点问题
    2.3 黄山第四纪冰缘环境研究
3 黄山旅游地理研究
    3.1 黄山风景地貌旅游资源研究
    3.2 黄山自然景观成因研究
    3.3 黄山旅游业规划与管理研究
4 其他方面的研究
5 结语

(7)中国风景名山岩石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同岩石类型的风景名山及其景观成因
    (一)花岗岩类岩石组成的风景名山及其景观成因
    (二)玄武岩、流纹岩组成的风景名山及其景观成因图3飞来石
    (三)砂砾岩、石灰岩组成的风景名山及其景观成因
    (四)变质岩类岩石组成的风景名山及其景观成因
二、风景名山形成过程中古冰川活动的意义
三、风景名山及其景观的地质成因综合探讨

四、黄山有“古冰川”吗?(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山北麓青弋江河流阶地发育机制与河流演化特征研究[D]. 胡春生. 南京大学, 2017(05)
  • [2]江西三清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特征及形成机制[D]. 叶张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8)
  • [3]秦岭主峰太白山地区旅游地学特征及开发模式研究[D]. 李刚. 长安大学, 2009(12)
  • [4]自然遗产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J]. 彭亮,刘世昭. 风景名胜, 2007(11)
  • [5]黄山地学研究综述[J]. 张理华. 宿州师专学报, 2003(04)
  • [6]黄山有“古冰川”吗?[J]. 吴昭谦. 地球, 2000(01)
  • [7]中国风景名山岩石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探讨[J]. 王玉明,周宁丰,李江河.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 1994(02)
  • [8]黄山沉默,庐山不语,谁解冰川谜?[J]. 夏志国. 自然杂志, 1993(Z2)
  • [9]“黄山冰碛层”孢粉分析及古气候探讨[J]. 任振纪.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5(04)
  • [10]黄山第四纪“古冰川”地貌与沉积之再认识[J]. 崔之久,谢又予,朱景湖.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5(05)

标签:;  ;  ;  ;  ;  

黄山有“古冰川”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