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威海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仉振宇[1](2021)在《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的有序健康推进与高质量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功能逐渐完善,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镇化建设正由传统的“注重规模”向新型的“提升质量”转变。然而,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增长方式粗犷、资源配置低效、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稳步提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城镇集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绿色生态、水源保障、城乡统筹、教育创新以及文化繁荣等8个维度构建了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借助Matlab软件,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从而计算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分维度评价指数。其后,借助ArcGIS、GeoDA以及GS+等软件,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以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定量地研究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评价指数均值由26.91提高到31.75,整体增长幅度为17.99%,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空间分布不均”的空间分布特点。在分维度评价指数中,经济发展、绿色生态以及城乡统筹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相对较高,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镇集聚以及文化繁荣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则相对较低。(2)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H-H型集聚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最主要的集聚类型。集聚类型之间的演变与转换主要集中在H-H型和L-H型集聚之间以及L-L型和H-L型集聚之间,空间格局演变较为稳定,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均较为显着。核心热点区呈现出“先东移-后西迁”的变化特点,核心冷点区空间格局较为稳定,未发生显着变化。(3)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自组织性和空间变异性较强,变异程度呈现出加深态势,空间变异影响范围有所缩小,变异随机性有所增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格局演变的显着程度有所加深。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在各个方向上的均质性有所减弱,东-西方向以及东北-西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较差,空间变异最为显着。空间变异结构特征由“双核”逐渐转变为逐步融合的“三核”,“东高-西低”以及“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结构性差异显着。(4)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建设能力是影响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财政支持、区域创新能力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布局、城镇人力资本具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本文在开展驱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黄河流域各省市在城镇化质量提升过程中应着重补齐短板项,增强优势项,以进一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李锟[2](2021)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各省市在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指引下,目前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农林牧渔总产值逐年提高,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医疗与社会保障方面取得建设性成就。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困扰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也不断凸显。而当下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只有对新农村建设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评价研究,依据评价结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在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基础上,以2019年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要素与社会要素两大角度共同出发,依据山东省农村地区的社会、人文、自然等方面特点,确立了农业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医疗与社会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居民生活质量6大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新农村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新农村诸多方面建设成效显着,新农村建设综合得分位列全国第一名。在新农村建设的分项研究方面,山东省农村医疗与社会保障方面建设情况良好,农村信息化建设进步较大,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但当下山东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需要进一步推行绿色生态型的种植理念,整体而言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已迈向新高度。同时,本文展开对山东省各个地级市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深入探究山东省16个地级市(不含莱芜市)的新农村建设情况,结果表明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综合得分前3名分别是潍坊市、德州市与青岛市,说明以上地级市的新农村综合建设已取得显着成效。而济南市、枣庄市与日照市当前新农村建设水平相对较差,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方面,本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山东省进行区域划分,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对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展开研究,参照分析结果为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实现均衡、全面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与建议。最后,本文依托评价分析的结果,针对当下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参照“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求,为全面推进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
刘成龙[3](2021)在《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郊农村融入城市实现一体化,城市农村产业互动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功能完善,是当前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近年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主要采取的发展措施为产业一体化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以及产业互动。本文研究立足于新时期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对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同时借鉴国内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经验,为威海市今后的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别从缓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加速发展阶段出发,分析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历程。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城镇化建设实现高质量推进、城镇化整体布局合理、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以及农村城镇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四个方面。但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亦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认为,存在主要问题有,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管理瓶颈、区域城乡发展均衡性亟需提高、部分农村转移人口难以顺利融入二三产业、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以及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有待开拓。通过借鉴国内外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经验,本文提出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议。第一,要充分发挥农村土地资源优势,加强对农村非法用地行为的治理,全方位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第二,要从医疗、教育以及产业发展方面,均衡威海市城乡经济发展,提高产业互动水平。第三,针对城镇化失地居民问题,需要在增加工作岗位的同时,强化对农村失业居民的科学引导,提高农村居民就业率。第四,要充分挖掘威海市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优势,全面促进农村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第五,通过引进民间融资、加大投资力度、完善投融资渠道等方法,为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扶持。
安易坤[4](2021)在《威海市海洋渔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威海自2003年开始对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进行新的摸索,产生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捕捞生产方式,这些新的增加点与生产方法都使威海的渔业获得了较高效益。同时,高技术含量的渔业养殖模式应运而起(如:海水养殖、网箱养鱼、海珍品养殖等)。由于大力推行新的扇贝换季繁育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扇贝养殖过程中的病害,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此外,水产品加工企业们越来越重视初级、精细鱼货加工和终端加工等水产加工。为了鼓励扶持经济专业合作社发展,2020年7月17日,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的意见》(试行),从专业合作社、金融经济扶持、税收优惠、薪酬奖励等10个方向规定了扶持政策及标准。威海市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表明,发展渔业合作经济是繁荣威海蓝色经济的有效途径。威海市市委、市政府对威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分重视,将建设“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作为威海市海洋经济的发展目标。另外,威海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获得海洋领域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地级市。威海市于2020年10月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威海市绿色养殖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威海市水产养殖业绿色生态发展。本文以威海市为例,通过对威海市二区二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存续时间较长的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基本情况,包括经济效益、水产品产量、组织模式、信息交流量、技术指导情况等,同时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合作社社员满意度基本现状,其中包括合作社提供的服务类型、合作社的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合作社的外部形象等,根据调查数据,利用SPSS23.0对威海市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实地调查及社员满意度现状分析,发现制约威海市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可归类为合作社社员、合作社组织机构、政府环境等三个层次。针对三个层次的瓶颈因素,本文为威海市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提出相应策略:从社员个人能力方面,应加大社员个人素质培养力度、培养渔业经济合作社社员合作意识。从合作社内部机制方面,应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提高品牌化战略与产品知名度、培养专业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度。从合作社外部环境方面,应增强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系统性、加强政府基层业务服务。
张永逸[5](2021)在《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速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规模日趋扩大,土地污染严重和自然资源的肆意开发等生态文明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严重影响了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转化,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而现有的农产品质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山东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在率先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快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进程,保障农产品高质量供给是新时代山东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基于熵值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结合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实际,构建以乡村发展、农业生产、生态环保为主要框架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根据山东省2010年—2018年农业绿色发展指标面板数据,从纵向维度,利用熵值法在2010年—2018年时间截面上分析山东省及各地级市农业发展水平差异;从横向维度,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山东省各地级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进行区域比较分析。对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纵向维度分析,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前期呈波动型,后期平稳上升,各地级市间存在4种增长趋势,即“波浪型”、“直线型”、“先波浪后直线型”和“倒U型”。从横向维度区域差异性对比来看,各地级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基本分为中高低三类,虽然个别地区短板比较突出,但总体来讲,区域间水平差距不大。通过对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研究,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农业供给结构性矛盾;品牌农业治理体系不够完善;面源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农业发展新动能衔接不够;个别地区乡村发展速度缓慢。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关政策建议: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动能接续转换;完善治理体系,挖掘农业发展绿色动能;创新绿色技术,完善新型农业产业结构;实行“六绿”措施,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等。
曲彦霖[6](2021)在《山东省水果业竞争力评价及布局优化》文中认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在2017年及2018年分别颁发了《山东省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及《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中明确提出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到2020年全省水果面积达到1200万亩果品产业,在优化果品产业布局中强调确定59个水果生产重点区域,并同时对果树的栽培技术进行提升,以此来提高水果品质。从水果总产量上综合来看,山东省位居全国第一,2019年山东省水果总产量为2840万吨,占比在全国水果总产量的10.4%,但其种植面积却远不及广东、广西、山西和新疆等省,而山东省的水果种植在农作物生产中具备优势。尤其近年来山东省政府对水果业的发展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理清山东省各地区水果业的竞争优势以及水果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对合理优化布局山东省水果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搜集大量的数据及查阅相关文献后,首先对山东省水果业生产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现状进行定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山东省水果业生产现状进行了整体性的整理认识;其次以比较优势理论和区位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水果生产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山东省17地级市水果生产的竞争优势进行测算,并对各县域范围内苹果、梨、葡萄和桃四类主要水果的生产竞争优势进行测算和可视化呈现;再次从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劳动力因素四个方面选取6个指标实证分析了山东省近20年水果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其中果园灌溉面积占比、种植规模、城镇化率、技术水平、劳动力资源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并在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山东省水果优化布局的对策建议。
张馨悦[7](2021)在《山东省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农业创新驱动有所提高,但农业的生产方式仍旧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农业污染已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染,农业的碳排放量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促进农村地区的农业绿色发展,重视资源环境的保护,加大力度治理和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绿色农业。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是其优势产业,2000—2017年间山东省的农业总产值连续18年稳居全国第一,但自2018年后,农业总产值下滑,同时伴随着资源不合理利用、碳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增多等问题。加快山东省农业向绿色转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是衡量农业绿色发展质量的核心指标。因此,分析并提升山东省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2003—2018年度间的山东省的17个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研究,首先,依据山东省现行的半岛蓝色经济区、省会城市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为准则,将山东省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对山东省的农业绿色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构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指标体系,基于SBM模型和ML指数对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得出山东省三大区域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区域内的地级市农业生产水平差距较大,可分为三类:农业绿色生产效率高且增速快;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较低,但增速快;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低且增速慢。同时,基于社会网络结构模型对山东省各个地级市之间的空间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山东省各地级市间的等级结构逐渐被打破,正向均匀结构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网络结构的集聚特征明显,但各个板块间的关联性较弱;西部区域各个地级市的溢出效应大于东部和中部区域内地级市。随后,运用回归模型测算影响指标对山东省及不同区域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显着性情况,结果表明,劳动力老龄化、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山东省整体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有阻碍作用;劳动力女性化、人力资本、农业信息化水平对山东省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有促进作用;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西部区域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有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农业信息化水平对中部区域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分别起到阻碍和促进作用;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对东部区域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分别起到阻碍和促进作用。紧接着,基于改进的ISM模型对影响指标间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因素的传递路径,结果表明,劳动力老龄化、土地规模是表面层依赖因素;农村劳动力女性化、农村人力资本和非农就业为具体层自制因素;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是关键层驱动要素。最后,就促进山东省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提出对策建议,从在政策引领下发挥城市农业绿色发展的内生活力,由点及面地调整和优化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空间网络关联结构,协调影响因素与农业绿色生产相适应三大方面进行建议。
夏青[8](2020)在《威海市农用地理化性状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土壤是地球表面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是岩石风化物的再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物质系统,为动植物的生长及发育提供必要且丰富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土壤是生态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农用地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农用地是农作物生产的物质基础,农用地土壤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在维护社会稳定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土壤质量是保障土壤生态安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指标,包含了土壤肥力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健康质量等要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不均衡、化肥的过度使用、土壤的碱性过高等因素都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进而导致优质田减少,劣质田增加,农用地退化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得土壤污染加剧。同时,传统耕作规模小、经费高、施肥比例与结构不科学、管理手段较落后等问题导致农用地土壤质量下降,进而使得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并造成土壤环境破坏,最终会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严重将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农用地的土壤耕作直接影响其理化性状,而理化性状又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为此研究土壤理化性状,可以全面了解农用地现状。本文从研究区采集的4万个点位土壤样品中筛选了1747个代表点进行实验,通过比对方法,分析有机质、PH值、土壤质地、土壤构型、土壤厚度、土壤孔隙等一共20余项指标,系统探讨土壤样本现实情况,整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良建议,为今后地土壤学研究、农用地评价、种植业布局调整乃至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数据基础资料。结论如下:(1)近40年间土壤PH值下降了1.2个百分点,PH值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白浆化棕壤>潮棕壤>棕壤性土>典型棕壤;PH值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果园>菜地>粮田;各壤质土PH值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壤>砂壤>轻壤。总体看,土壤酸化较严重。(2)研究区中有机质及氮素、有效磷、钾素、钙素、镁、硫等化学元素含量低,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均有不同程度下降。(3)研究区中,土壤表层质地、土体厚度、土壤容量、土壤构型、土壤孔隙度等均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结果有很大差异,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4)针对研究区土壤存在的问题,综合采用技术、管理、资金等手段,加大土壤治理力度以改善土壤环境。
杨滨键[9](2020)在《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指出,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人为排放的13.5%。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我国种植业生产面临着生产资料高投入、产量与效益偏低、资源过度利用、生态退化、农村生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山东省是我国的种植业大省,种植业经济发展良好,外向度较高,据山东省海关统计,自2001年起山东省对外农产品进出口额连续18年位居我国第一,其稳定发展,一方面,对我国种植业而言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导向价值,另一方面,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碳排放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几乎是第二名美国碳排放量的两倍,但是需要肯定的是我国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为全球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国种植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过度使用,对土壤与水资源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更加大了种植业碳源的排放量。鉴于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与国内种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种植业低碳的研究是顺应时代潮流所需的必然前进方向。种植业低碳绩效能够很好的衡量与评价种植业低碳的发展程度,但如何去测度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影响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因素是什么?制定减排政策如何合理的进行成本控制?减排政策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显而易见的是,只有以上问题得到解答,才能促进种植业的低碳发展。所以本文将对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为其走低碳发展之路构建减排政策体系,这将对种植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本文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低碳农业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所涉及的概念以及理论进行了总结与界定,以确保研究理论根基扎实;第二,对山东省种植业发展的现状、生产投入现状以及农业低碳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与碳汇量进行了科学的测算,并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分析了其发展趋势、结构、密度以及强度的变化与地区差异。接着在种植业碳排放与碳汇测度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同时,进行了种植业碳汇空间集聚特征分析,由此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山东省碳排放、碳汇的时间与空间发展规律以及区域差异,一方面,为减排政策体系构建指出了任务细分方向,完善了政策体系构建的成本模块,另一方面,为接下来进行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本部分首先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DEA-Malmquist模型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进行了测度,接着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对种植业低碳绩效开展了分析与评价,并对种植业低碳绩效与种植业传统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为后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第四,为了研究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在时空存在差异的原因,本部分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了空间效应研究,首先运用了全域自相关性检验和局域自相关性检验,对山东省区域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局域空间自相关性的时空跃迁路径进行刻画和分析。接着运用了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固定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杜宾模型(SEM)估计,从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规模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出发分析了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通过本部分研究,系统的掌握了各因素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影响效应,使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减排政策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第五,本部分运用了 PVAR模型研究了低碳驱动与约束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动态影响效应。首先通过GMM参数估计分析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作用,接着运用脉冲函数分析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变量对种植业低碳绩效影响的发展趋势变化,并且通过方差分解测算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变量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贡献度。该部分的研究为减排政策体系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第六,本部分首先对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了现有情景仿真分析,接着设定了低碳政策情景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对低碳政策开展了决策评价分析。最后,综合了前文研究结论,系统的构建了山东省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推动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赵天宇[10](2020)在《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体育节庆活动作为公众参与度较高的社会文化资源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发展体育节庆活动对于培育地方体育文化,提高全民健身运动水平,提升举办地的形象,扩大国内外品牌知名度,振兴地方经济等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体育节活动领域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与博弈。政治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之间的矛盾日渐显现,亟待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来变革体育节庆活动发展。从收集和整理有关体育节庆活动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于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的研究几乎空白。为此提出了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的生态化发展路径问题。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在分析山东体育节庆活动发展的现状与生态化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等,提出了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路径的运行措施和运行保障,并对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进行个案研究,旨在为山东省乃至全国体育节庆活动的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现阶段山东体育节庆活动发展出现生态化发展理念缺失、生态化发展文化缺失、生态化发展行为缺失和生态化发展责任缺失等现象。(2)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的生态化发展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根据;从我国社会及体育节庆活动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和绿色发展原则;将统筹兼顾发展体育节庆活动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效益,实现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平衡作为总体目标。(3)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的运行措施为建立“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的良性运作机制与形成政治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文化效益的协调合作机制;打造生态化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联动相关行业,提高整体效能。并通过节庆资源保障、服务体验保障、民众参与保障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为活动的生态化发展保驾护航。(4)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作为展示威海海钓资源、打造地方钓鱼品牌、促进海洋休闲经济发展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方式,目前在发展中存在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薄弱、当地民众和外地游客的参与度低、节庆活动市场的管理混乱、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缺乏精品和文化教育内涵等问题。(5)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生态化发展的的运行措施有:将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交由专业机构、企业、行业协会或者民间组织来筹办经营,本地政府着重牵头、搭建平台和创造良好环境,将钓鱼文化周交给市场,走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市场化运营的生态化发展道路;把“绿色”作为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发展的目标要求,开发设计绿色节庆产品;并开展生态化宣教活动,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主动充当威海特色海洋民俗文化建设的平台,促进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产业化、集群化发展。(6)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生态化发展的实施保障包括进一步整合威海的节庆资源,与威海市以外的涉海体育节庆活动进行关联;全面整合当地独有的海洋民俗人文资源,构建和创造富有特色、品种多样的节庆活动内容,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市场监管机制;钓鱼文化周的策划执行由专业运营管理团队负责,政府负责支持、协调与监督。
二、山东省威海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威海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概述 |
2.1.1 城镇化相关概述 |
2.1.2 城镇化质量相关概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及分析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人文历史概况 |
3.1.4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平台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平台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
3.3.2 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
3.3.3 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4.2 Matlab熵值法权重计算 |
4.2.1 方法编程实现 |
4.2.2 指标权重确定 |
4.3 评价结果分析讨论 |
4.3.1 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
4.3.2 城镇化质量分维度评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
5.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关联格局演变 |
5.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3 热点分析 |
5.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异质格局演变 |
5.2.1 空间结构变异 |
5.2.2 方向维度变异 |
5.2.3 三维空间变异 |
5.3 本章小结 |
6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 |
6.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性分析 |
6.1.1 资源禀赋 |
6.1.2 地方政策 |
6.1.3 区域发展 |
6.1.4 国家战略 |
6.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模型比选 |
6.2.3 回归计算 |
6.2.4 结果分析 |
6.3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 |
6.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6.3.2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快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 |
6.3.3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坚持市场导向与企业核心 |
6.3.4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循环经济与改革开放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内容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定量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二 乡村发展理论 |
三 平衡发展理论 |
四 系统评价理论 |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 |
一 农村建设方面的研究 |
二 农村均衡发展的研究 |
三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第三节 国内相关研究 |
一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体系 |
二 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因素 |
三 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三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一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二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 |
一 农业发展水平 |
二 农业机械化水平 |
三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四 农村信息化建设 |
五 医疗与社会保障 |
六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
第四节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一 指标数据的来源 |
二 负向指标的处理 |
三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五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可行性检验 |
一 因子分析法 |
二 可行性检验 |
第四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 |
第一节 全国及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总体评价 |
一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 |
二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总体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各地级市新农村建设水平的评价 |
一 各地级市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 |
二 各地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分项评价 |
第五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第一节 山东省区域划分及差异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一 山东省区域划分的依据与标准 |
二 区域差异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区域差异性的测度 |
一 相关数据的初步处理 |
二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区域差异性的计算 |
第三节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区域差异性的分析 |
一 综合建设水平的差异性 |
二 地区间的差异性分析 |
三 地区内的差异性分析 |
第六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一节 基于评价结果的山东省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 |
一 农业优势产业集群相对单一 |
二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低 |
三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升 |
四 新农村均衡性建设仍需加强 |
第二节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一 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 |
二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三 多维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
四 促进新农村均衡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一 主要内容 |
二 研究路线图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新型城镇化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 |
二 农村新型城镇化定义 |
三 农村新型城镇化特征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 经济增长理论 |
二 城市化发展理论 |
三 城乡统筹理论 |
第三章 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举措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
一 缓慢发展阶段 |
二 快速发展阶段 |
三 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
一 城乡一体化发展 |
二 新型农村社区发展 |
三 小城镇发展 |
四 产业互动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 概念框架及模型假设 |
二 调查说明与数据分析 |
三 模型可行性验证 |
第四节 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效分析 |
一 城镇化建设实现高质量推进 |
二 城镇化整体布局合理 |
三 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
四 农村城镇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
第四章 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建设威海新型城镇化特色方向 |
第一节 国内农村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
一 温州模式 |
二 深圳模式 |
三 南宁模式 |
第二节 国外农村城镇化建设经验 |
一 日本横滨市寿町模式 |
二 英国格拉斯哥贫民窟治理模式 |
三 国外贫民住区治理的经验 |
第三节 国内外发展经验对建设威海市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
一 注重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 |
二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
三 合理规划农村产业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
第五章 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管理瓶颈 |
第二节 城乡发展均衡性亟需提高 |
第三节 部分农村人口难以融入二三产业就业 |
第四节 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于城镇化进程 |
第五节 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有待开拓 |
第六章 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农村土地资源规划 |
一 健全土地规划与利用政策 |
二 强化对非法用地问题的管理 |
三 充分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优势 |
第二节 进行城乡区域一体化建设 |
一 城乡师资流动带动乡村教育发展 |
二 提高农村医疗保障促进城乡医疗一体化 |
三 构建城乡工人同等社保机制 |
第三节 优化农村居民就业管理机制 |
一 鼓励优先录用城镇化失地农民就业 |
二 引导失地农民开展配套服务业创业 |
三 加强对城镇化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
第四节 产业融合推进城镇化建设 |
一 激发农村产业的优势 |
二 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
三 助力农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
第五节 为城镇建设提供投融资条件 |
一 精准掌握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短板 |
二 加大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
三 引进民间资本推动城镇化发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威海市海洋渔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二 技术路线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
第一节 合作经济研究现状 |
一 合作经济的概念界定 |
二 国内外合作经济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研究现状 |
一 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的概念界定 |
二 国内外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威海市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威海市自然状况及经济概况 |
一 自然状况 |
二 经济概况 |
第二节 威海市渔业发展历程 |
第三节 威海市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威海市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威海市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分析 |
一 乳山市滩涂贝类养殖专业合作社 |
二 环翠区及文登区鱼类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三 荣成市海参养殖类专业合作社 |
第二节 威海市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满意度分析 |
一 社员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 |
二 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三 合作社社员满意度分析 |
四 合作社社员满意度现状 |
第三节 威海市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优势及发展瓶颈 |
一 威海市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优势 |
二 威海市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发展瓶颈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威海市渔业经济专业合作社发展瓶颈的突破策略 |
第一节 提升合作社社员个人能力 |
一 加大社员个人素质培养力度 |
二 培养渔业经济合作社社员合作意识 |
第二节 完善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 |
一 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 |
二 提高品牌化战略与产品知名度 |
三 培养专业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
四 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度 |
第三节 改善政府服务环境 |
一 增强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系统性 |
二 加强政府基层业务服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文献评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图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和展望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与经济学解释 |
一 概念 |
二 经济学解释 |
第二节 农业绿色发展相关理论 |
一 可持续发展 |
二 大农业循环经济 |
三 绿色经济 |
四 生态农业 |
第三章 山东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农业区域概况 |
一 自然条件 |
二 社会条件 |
第二节 山东省农业发展现状 |
一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
二 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
第四章 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指标意义及计算说明 |
第四节 评价指标标准化 |
第五章 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数据统计 |
第二节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权重计算 |
第三节 指标综合得分 |
第四节 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分析 |
一 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
二 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分析 |
第五节 各地级市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及差异性分析 |
一 各地级市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分析 |
二 聚类分析法 |
三 系统聚类分析 |
四 各地级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性分析 |
第六章 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 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动能接续转换 |
二 完善治理体系,挖掘农业发展绿色动能 |
三 创新绿色技术,完善新型农业产业结构 |
四 实行“六绿”措施,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山东省水果业竞争力评价及布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农业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的相关研究 |
三 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数据来源 |
四 技术路线图 |
五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 竞争力 |
二 水果业 |
三 种植业区域布局优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产业竞争力理论 |
三 区域规划理论 |
第三章 山东省水果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发展历程 |
一 恢复发展阶段 |
二 快速发展阶段 |
三 结构调整阶段 |
四 良性平衡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山东省水果业布局现状 |
一 山东省水果业品种结构 |
二 山东省水果业地域分布 |
三 山东省水果业市场占有率 |
第三节 山东省水果生产集聚程度 |
一 行业集中度 |
二 生产集中度指数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省水果业竞争力分析及评价 |
第一节 基于钻石模型的山东省水果业竞争力分析 |
一 生产要素 |
二 需求条件 |
三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四 经营主体与竞争对手 |
五 政府与机遇因素 |
第二节 山东省水果业竞争优势分析 |
一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二 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山东省水果业竞争力的评价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东省水果生产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山东省水果生产布局的理论分析 |
一 资源条件 |
二 经济社会因素 |
三 技术因素 |
四 劳动力因素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一 变量选取 |
二 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
一 数据检验 |
二 模型的选择 |
三 模型的构建 |
第四节 山东省水果生产布局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布局优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 山东省水果业基本现状总结 |
二 山东省水果业竞争力分析总结 |
三 山东省水果业实证分析结论 |
第二节 山东省水果业布局优化建议 |
一 因地制宜,优化品种选育和区域布局 |
二 研判水果业发展新形势,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
三 发挥水果优势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规模化生产 |
四 注重果园科技投入,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 |
五 积极培训新型农民,提高果园劳动力质量 |
参考文献 |
(7)山东省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生产效率 |
2.1.2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农业生产要素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2.2.4 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山东省农业绿色生产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区域划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区域划分 |
3.2 山东省农业绿色生产现状 |
3.2.1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现状 |
3.2.2 农业经济资源利用现状 |
3.2.3 能源利用现状 |
3.2.4 农业环境现状 |
3.3 山东省农业绿色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户绿色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 |
3.3.2 绿色防控技术力量较为薄弱 |
3.3.3 农业生产差距逐步拉大 |
3.3.4 农业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
3.4 本章小结 |
4 山东省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测算及网络结构分析 |
4.1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测算 |
4.1.1 变量选取 |
4.1.2 模型构建 |
4.1.3 结果分析 |
4.2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网络结构分析 |
4.2.1 模型构建 |
4.2.2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山东省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的显着性分析 |
5.1.1 指标选取 |
5.1.2 影响机理分析 |
5.1.3 模型构建 |
5.1.4 结果分析 |
5.2 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解析 |
5.2.1 基于Granger下的ISM模型构建 |
5.2.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提高山东省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对策建议 |
6.1 发挥优良地级市的引领作用 |
6.1.1 以政策引领激发内生活力 |
6.1.2 以“最佳实践者”和“技术创新者”引领发展 |
6.1.3 以效率水平和增长速度为依托精准施策 |
6.2 由点及面优化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空间网络 |
6.2.1 以个体网络为基础推动优良地级市空间溢出效应 |
6.2.2 以局部网络为基础完善板块功能 |
6.2.3 以整体网络为基础优化区域联结效率 |
6.3 创新思路解决与农业绿色生产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 |
6.3.1 推动表面层因素问题解决 |
6.3.2 打牢具体层因素作用基础 |
6.3.3 破解关键层因素制约难题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8)威海市农用地理化性状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3 研究区农业生产概况 |
2.4 研究区土地利用概况 |
3 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 |
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3.1.1 土壤样品的采集原则 |
3.1.2 土壤样品的布点方法 |
3.1.3 土壤样品的采集技术 |
3.1.4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
3.2 土壤样品制备 |
3.2.1 土壤样品风干 |
3.2.2 一般化学分析试样制备 |
3.2.3 微量元素分析试样制备 |
3.3 土壤样品分析 |
3.4 土壤样品质量控制 |
4 土壤化学性状及分析 |
4.1 土壤PH值状况数据分析 |
4.1.1 土壤PH值数据分析 |
4.1.2 不同土壤类型PH值数据分析 |
4.1.3 不同用地类型土壤PH值数据分析 |
4.1.4 不同土壤质地PH值数据分析 |
4.2 土壤有机质状况数据分析 |
4.2.1 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分析 |
4.2.2 不同用地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分析 |
4.2.3 不同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分析 |
4.3 土壤大量元素状况数据分析 |
4.3.1 土壤氮素状况数据分析 |
4.3.2 土壤有效磷状况数据分析 |
4.3.3 土壤钾素状况数据分析 |
4.3.4 土壤中钙含量数据分析 |
4.3.5 土壤镁含量状况数据分析 |
4.3.6 土壤有效硫状况数据分析 |
4.4 土壤微量元素状况数据分析 |
4.4.1 有效铜含量数据分析 |
4.4.2 有效铁含量数据分析 |
4.4.3 有效锰含量数据分析 |
4.4.4 有效锌含量数据分析 |
4.4.5 有效硼含量数据分析 |
5 土壤主要物理性状 |
5.1 土壤表层质地概况数据分析 |
5.2 土壤构型概况数据分析 |
5.3 土体厚度概况数据分析 |
5.4 土壤容量概况数据分析 |
5.5 土壤总孔隙度概况数据分析 |
6 问题与对策 |
6.1 问题 |
6.2 对策 |
6.2.1 技术手段促进土壤质量提升 |
6.2.2 管理手段推动土壤健康发展 |
6.2.3 资金手段激励土壤质量提升 |
7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种植业碳排放 |
2.1.2 种植业碳汇 |
2.1.3 低碳种植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低碳经济理论 |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山东省种植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现状 |
3.1.1 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的实践 |
3.1.2 制约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的难题 |
3.2 山东省种植业发展时空特征分析 |
3.2.1 种植业发展时序特征分析 |
3.2.2 种植业发展空间特征分析 |
3.3 山东省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的分析 |
3.3.1 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时序特征分析 |
3.3.2 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空间特征分析 |
3.4 山东省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分析 |
3.4.1 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时序特征分析 |
3.4.2 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空间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碳汇测算与特征分析 |
4.1 种植业碳排放测算 |
4.1.1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
4.1.2 种植业碳排放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
4.1.3 种植业碳排放区域比较分析 |
4.2 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测度 |
4.2.1 理论方法 |
4.2.2 模型构建 |
4.2.3 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结果分析 |
4.3 种植业碳汇的测算 |
4.3.1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
4.3.2 种植业碳汇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
4.3.3 种植业碳汇区域比较分析 |
4.4 种植业碳汇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4.4.1 研究方法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与评价 |
5.1 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研究方法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模型设定 |
5.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5.2.1 种植业投入变量 |
5.2.2 种植业产出变量 |
5.2.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
5.3 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与时空比较分析 |
5.3.1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时序特征分析 |
5.3.2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空间差异分析 |
5.3.3 种植业低碳绩效与传统绩效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与影响因素分析 |
6.1 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检验 |
6.1.1 空间效应理论 |
6.1.2 空间自相关检验理论 |
6.2 区域种植业低碳绩效空间效应检验 |
6.2.1 全域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2.2 局域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6.3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6.3.1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介绍 |
6.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4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4.1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
6.4.2 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
6.4.3 实证结论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低碳驱动与约束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效应分析 |
7.1 低碳驱动与约束动态影响效应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
7.1.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7.1.2 变量选取 |
7.2 低碳驱动与约束影响效应实证检验 |
7.2.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7.2.2 滞后阶数确定 |
7.2.3 GMM参数估计及稳定性检验 |
7.3 低碳驱动与约束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7.3.1 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 |
7.3.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7.3.3 方差分解分析 |
7.3.4 实证结论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政策情景仿真分析 |
8.1 山东省种植业现有情景仿真分析 |
8.1.1 系统动力学介绍与分析 |
8.1.2 系统的边界和变量 |
8.1.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8.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8.1.5 现有情景仿真模拟分析结果 |
8.2 低碳政策情景设定与仿真分析 |
8.2.1 低碳政策情景设定 |
8.2.2 不同政策情景下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仿真结果分析 |
8.3 政策可行评估分析 |
8.3.1 内联指数决策法介绍 |
8.3.2 数据预处理 |
8.3.3 IDMI值计算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减排政策体系构建 |
9.1 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的框架构建 |
9.1.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9.1.2 减排政策工具 |
9.1.3 减排体系构建思路 |
9.2 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的制度构建 |
9.2.1 区域减排任务细分制度构建 |
9.2.2 政策落实监督制度构建 |
9.3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的减排政策 |
9.3.1 制定种植业低碳法律法规 |
9.3.2 聚力提升种植业经济发展水平 |
9.3.3 财政支农助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
9.3.4 确立科研核心战略地位 |
9.3.5 打造农村宜居宜业环境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体育节庆活动发展的相关研究 |
1.4.2 关于生态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1.4.3 小结 |
2 研究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厘定 |
2.1 研究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1.3 人地关系和谐论 |
2.2 相关概念厘定 |
2.2.1 体育节庆活动 |
2.2.2 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发展现状概述 |
3.1.1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基本情况 |
3.1.2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地域分布情况 |
3.1.3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时间分布情况 |
3.1.4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类型分布情况 |
3.2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条件 |
3.2.1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的经济条件 |
3.2.2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的社会条件 |
3.2.3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的自然条件 |
3.3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
3.3.1 生态化发展的理念缺失 |
3.3.2 生态化发展的文化缺失 |
3.3.3 生态化发展的行为缺失 |
3.3.4 生态化发展的责任缺失 |
3.4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 |
3.4.1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
3.4.2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原则 |
3.4.3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目标 |
3.4.4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路径运行措施 |
3.4.5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路径实施保障 |
3.5 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路径的实证研究——以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为例 |
3.5.1 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概述 |
3.5.2 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5.3 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生态化发展目标 |
3.5.4 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生态化发展路径运行措施 |
3.5.5 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生态化发展路径实施保障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威海国际钓鱼文化周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山东省威海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仉振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D]. 李锟. 烟台大学, 2021(12)
- [3]威海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刘成龙. 烟台大学, 2021(12)
- [4]威海市海洋渔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D]. 安易坤. 烟台大学, 2021(12)
- [5]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张永逸. 烟台大学, 2021(12)
- [6]山东省水果业竞争力评价及布局优化[D]. 曲彦霖. 烟台大学, 2021(12)
- [7]山东省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张馨悦.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8]威海市农用地理化性状特征分析[D]. 夏青.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9]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D]. 杨滨键.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10]山东体育节庆活动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D]. 赵天宇. 山东大学, 2020(09)
标签:农业论文; 种植业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论文; 农业合作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