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商眼中的大陆商机(论文文献综述)
汪灵犀[1](2022)在《让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文中指出近年来,大陆接连出台很多惠台措施,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助推台企开拓内销市场,与大陆企业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峰会如期举行,说明两岸的合作交流不间断。"在2021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上,台湾商业总会主席赖正镒感慨说,尽管受到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今年两岸经贸合作不降反增。"2021年1至10月两岸贸易额的增长,充分说明大陆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是台商台企投资兴业的最佳选择。"而他的这番话,正是许多在大陆投资兴业的台商台胞的共同心声。
林臻[2](2019)在《厦门“惠台60条”政策制定过程 ——基于多源流框架的分析》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在此背景下,厦门市于2018年4月10日率先大陆其他城市颁布出台厦门“惠台60条”政策,为各地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提供了示范效应。目前理论界在对台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以多源流框架为分析视角对厦门“惠台60条”的政策制定过程展开研究。首先,对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形成研究的内容、方法、技术路线,指出可能的创新和不足。其次,梳理多源流理论的构成和本土化修正,以此提出本文主要研究问题。再者,在案例部分,以厦门“惠台60条”的政策制定过程作为对象,用多源流理论工具进行全方位考察。最后,分析和讨论多源流框架在厦门“惠台60条”的政策制定过程的解释力,并对本文主要研究问题进行回答。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惠台政策制定过程是党政主导的决策过程,政策源流先行一步助推地方惠台政策落地,中央惠台措施的颁布加速地方政策之窗的打开。从理论上来说,本文为多源流框架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增加研究素材,为多源流理论的发展提供参考。从实践上来看,为对台政策制定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助于推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陈若萱[3](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贾超芝杉[4](2018)在《南亚东南亚在昆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类世界步入了一个需要以文化价值互信互鉴作为合作基础,而不仅仅是依靠功能性需求来进行合作的阶段。求同存异是人们谋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策略,同质性被视为合作的重要基础,而文化的异质性往往被悬置一边。事实上,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所累积的不同经验形成了不同文化群体各自进行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这种异质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从而促成不同人群之间的相互合作。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昆明吸引了众多南亚东南亚的跨国商人前来此地进行跨文化贸易。人们为了追求更为合理的资源配置而选择流动,来昆经商的南亚东南亚跨国商人亦不例外。自古以来,多条国际商路将昆明与世界各地相连,异域商品源源不断地由跨国商人携带至此地。跨国商人采取各种交通方式来到昆明,而作为当下较为常见的跨界流动方式,航空路线的采用给该群体的异域商业实践带来多样的影响。当他们流动至昆明后,其居住空间的选择从实质上讲是跨国商人对自身与异质性社会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的空间表征。同时,跨国商人根据不同的商品特质在多元的商业节点也展开了多样的贸易实践。南亚东南亚区域内各国的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各国商人携带至昆明出售的商品也具有较强的文化异质性。为了克服昆明市消费者对这些异域事物及其文化背景的陌生感,伴随文化展示的国际博览交易会便成为了初来昆明的跨国商人进行商品贸易的空间首选。在场与缺场的异文化因素同时作用于该交易空间,加之跨国商人的跨文化售卖策略,使得博览交易会成为了跨国商人与消费者可以相互体验彼此文化经验世界的综合化现象场。类似的现象场还有专业化的实体店铺空间以及开放化的虚拟网络空间。在跨文化贸易所依赖的多种现象场中,来自不同社会与文化的人群对彼此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随着跨国商人与异质性社会的接触逐步加深,他们遇到了因多种原因而导致的风险与冲突。针对来自异域陌生的跨国商人群体进行适当的管理是必要的,然而由于中方管理者对跨国商人的文化背景认知得不够全面和深入,使得后者在面对异域社会的管理制度时也遇到了一些不利于商业实践的风险。除此之外,跨国商人在昆明经商时需要与中间人、商业同行和消费者进行必要的交往,由于信息差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往往会导致货物丢失、钱财损失等情况。有基于此,南亚东南亚跨国商人会通过对时间、货币以及技术的充分运用,调整商品的售卖结构,寻求多元且适合自身的社会网络支持,以此来应对风险,并在风险中寻求新的商业机遇。在与异域他者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南亚东南亚跨国商人也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交换作为根本特征的共同体。虽然该群体由于进入异域社会而与自身所属社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断裂,在语言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化的表达特征,然而,原有的文化传统依旧固着在他们身上,并在特定的时间得以呈现和表达。与此同时,南亚东南亚诸国驻昆明总领事馆成为跨国商人在异域重新整合自身的社会与文化身份的平台。同时,跨国商人通过与异域他者缔结跨国婚姻、组建跨国家庭等方式与异域文化形成了更深层次的异质性融合。这群异乡人通过商品贸易与世界各地的陌生人进行链接,也正是依靠着跨文化商业实践,他们在群体内部与群体外部共同形成了一个以相互交换并共享异质性作为重要特征的共同体。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的拓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离不开跨国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跨国商人在世界经济的微观之处创造了新的链接,同时影响了异文化群体间的认知与互动。在互联互通的世界中,作为联结异质性事物的中介者,跨国商人对自我有了一定程度的新认知,并且也在其他社会群体中留下了多元印象。基于此,异质性交换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异质性共享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而异质性的真正价值在于不断推进着人类的自由发展。从南亚东南亚跨国商人在昆明的商业实践及文化互鉴可以看出,以异质性作为人类群体相互合作的基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通过流动来不断推动异质性接触,在多元的现象场中进入彼此的经验世界,在多种风险冲突中逐步交融成具有复杂异质性的共同体,进而达到对于彼此文化价值的尊重与确信,以此来推动不同群体间的进一步合作。人类最终能达到何种文明水平,这依赖于不同的文化群体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相互包容并理解彼此的差异,通过运用异质性来进行合作。若能在共享部分价值观的同时依旧不断发掘异质性所包含的潜在价值,那么不同的个体、社会、国家和文化将在丰富自身的同时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李非,郭涛,蔡弼凯[5](2011)在《海峡两岸医疗卫生产业合作探讨》文中指出 随着海峡两岸第六次"陈江会"签署"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两岸医疗卫生产业合作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两岸拥有共同的历史、语言、文化和血统,加上地理位置相近等便利因素,在医药卫生产业合作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优势,尤其是在台商投资大陆从以传统的劳力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转向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产业的过程中,台商开始把目光从以往以外销国际市场为主转向大陆内地市场,日益关注极具发展潜力的服务业投资,其中医药卫生服务产业更是台商眼中极具吸引力的投资行业,加上近年来两岸人员交流
阎桂兰[6](2011)在《两会签署医药卫生协议 助推台资医院抢占大陆医疗市场》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12月21日,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在台北举行第六次会谈,双方签署了《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这项协议合作领域内容计有4项,是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以来,条文最多、章节最多、文字最多的一项协议,合作领域包括传染病防治、医药品安全管
陈清龙[7](2010)在《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海峡两岸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关系,从政治、军事的敌对状态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之密切交流、相互依存,但在政治上却仍处于完全不同体制。中国大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功能。在旅游交流上,2007年台湾同胞赴大陆人数近达400万人次,大陆赴台人次仅有23万人次,单向发展趋势明显,台湾成为是中国重要的入境客源区域之一。2008年两岸直航与全面大三通并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旅游,让两岸的关系气氛达到前所未有的和谐。旅游的平衡交流与合作发展成为促进两岸交流的先驱角色与平台。在台湾全面开放陆客来台旅游之际及两岸旅游密切的往来之下,旅游的课题,尤其对旅游的政策研究、分析并比较两岸旅游政策之差异,寻求两岸共同发展利基,互为截长补短,在两岸皆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会员及两岸共同的血脉文化渊源下,共同携手合作,于全球化的世界旅游市场,建立起强且深具影响力的华人地位,乃成为一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以“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为题,以质性的研究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宏观面向切入解析研究两岸旅游政策。并计以: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研究方法与程序、两岸研究之参考文献及立论依据、两岸的政经社会文化背景、两岸的旅游发展历程、两岸旅游政策的发展与变迁、两岸旅游的行政组织与旅游行政法制比较、两岸旅游政策的异同比较与优劣势探讨、两岸旅游合作与健康发展的新关系等共概分为十个章节予以详述,并以两岸特色的旅游政策为例,进行说明与比较,进而提出优势互补经验分享的建议。最后,经由本研究的比较分析结果,确认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可以促进两岸关系的改善,进而是促使两岸和平的基础建立。且研究发现在两岸和平的基础上,两岸旅游的合作发展的两个重要面向,一为历史的脉络,二为海洋的轨迹,可以共同构建两岸旅游未来的健康合作发展模式,亦即从海洋和平公园建立到两岸旅游一体链,拓展至两岸四地的区域旅游合作链,最终建构亚洲华人旅游圈,进而在世界旅游市场拥有华人话语权的研究建议。
朱卫卫,张莹心[8](2009)在《坚守! 中国台商的“长三角”情结》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回暖讯号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悄悄闪现,人们发现,不知不觉间全球金融风暴已持续了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中,集几十万台商宠爱于一身的长三角也未能独善其身,珠三角风起云涌的台企停产、倒闭、迁移和撤资潮也出现在长三角地区,并愈演愈烈。而一些不堪忍受的台商将目光越过长三角,开始在海西、泛北部湾、西三角搜寻更佳的投资地。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历史和线路,与大陆经济发展的轨迹如出一辙。1989年,台商形成第一拨登陆高潮,珠三角凭借地缘优势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十年之后,历史沉淀厚重,身为大陆南北枢纽的长三角成了经济生力军,加之浦东开发大热,这里成了台商眼中的第二块风水宝地。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又一个十年过去了,珠三角不再受台资欢迎,雨后春笋般诞生的新兴经济区域也正试图拼抢长三角的风头。在这个特殊时间点,本刊特别展开调查,全面呈现中国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和生活的概貌。
张维材[9](2009)在《台湾彰化银行在大陆的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两岸关系出现缓和的情况,金融监理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MOU)有签订的必要,两岸金融合作渐露曙光。面对竞争激烈的金融环境,台湾彰化银行需要把握契机,适时进入大陆市场制定竞争战略,增强独特核心能力,创建持续竞争优势。超越现有竞争,找到定位,不但对彰化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现有金融行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掌握大陆的金融行业充分资料基础上,本文运用战略研究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具,提出彰化银行应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和创新业务能力以及风险管控能力,选择并实施集聚化竞争战略,就如何实施集聚化提出解决方案,并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方法。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及可能的新意与不足;第二部分为基本概念理论叙述,对商业银行、金融模式、目标客户等进行了分析,并概述了国内外竞争理论的研究情况;第三部分运用PESTEL模型,进行了宏观环境分析,并运用产业生命周期分析、价值链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战略群组分析等,对彰化银行战略环境进行了研究;第四部分是彰化银行的资源与能力VRIO模型分析及利益攸关者分析;第五部分运用了SWOT分析,确定了彰化银行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竞争战略选择,乃是基于彰化银行本身的条件与优势考虑,决定应采取的是目标集聚化的竞争战略,将目标客户集中于境内台商,并以IT产业为主;第六部分则介绍了战略实施过程中一些创新和改革,重视优良品牌,注重优质客户之开发,并维系客户关系(CRM),重视人员的培训与素质的提升,创新业务开展能力;第七部分则提出了政策建议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如经营业务之放宽,人民币业务的早日开放,放宽对中国公民业务的限制;另外建议二岸银行互相参股及策略联盟,以合作代替竞争的新思维,建议对大陆的台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给以关注,并提出发展及健全担保公司以解决问题;最后作出结论说明。本文可能的新意在于三方面:一是明确了大陆金融市场结构属于高度监管与保护垄断,产业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并识别出在金融业行业竞争环境中对彰化银行影响的最大因素;二是针对一个特定金融行业,系统地使用VRIO分析框架,识别出其独特资源和核心能力;三是以全面系统的分析支持彰化银行集聚化竞争战略定位,并就如何进行战略实施提出了建议。可能的不足在于由于台湾的银行在大陆没有先入者经验可供学习及参考,所有的数据皆属于臆测判断性质,无法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这对于提出更科学更有价值竞争战略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林子慧[10](2008)在《两岸传媒报道与真实构建的互动研究 ——以PRD台商投资环境报道为例》文中认为外资投资是珠三角产业的主要部分,台商在珠三角经济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而两岸传媒对珠三角台商投资环境的形象塑造,直接影响台商的营商情况。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重点解决两岸媒体对珠三角台商投资环境的报道方式,第一,描述两岸传媒对珠三角台商投资环境形象的看法。第二,探索框架理论模式对珠三角投资环境形象形成的影响。在学术之外,其实践意义在于外商投资是珠三角的支柱产业,因此珠三角投资环境形象对该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深入访谈,以框架理论、倾向性和消息来源为主导。其创新点在于利用媒体的视角审视珠三角台商的状况,了解媒体对此地区的报道框架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最终将为珠三角的投资环境规划和建设提供实际意义的参考价值和信息。在相关议题上,两岸记者选题倾向性的自主性很强。四份报纸在报道相关议题上,虽然有显着的报道倾向性的差异,但是差异性并不大。消息来源多取自专业人士。“台商的营商地理环境”成了两岸传媒眼中的关键点。最后针对框架与真实建构的关系、常规中的刻板印象问题、新闻专业理想化与现实、以及珠三角台企公关战略,对两岸传媒构建真实提出检讨及反思。
二、台商眼中的大陆商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商眼中的大陆商机(论文提纲范文)
(1)让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紧跟大陆经济发展脉动 |
发挥两岸产业互补优势 |
到更大的舞台实现梦想 |
(2)厦门“惠台60条”政策制定过程 ——基于多源流框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五)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二、理论基础 |
(一) 多源流理论的构成 |
(二) 多源流理论的本土化修正 |
(三) 本文主要研究问题 |
三、案例考察:厦门“惠台60条”的政策制定过程 |
(一) 问题源流:密切关注民意,确保关键问题进入政策议程 |
(二) 政策源流:丰富备选方案,增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
(三) 政治源流:平衡政治力量,提升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
(四) 政策之窗:把握耦合时机,促进政策出台的及时性 |
(五) 政策企业家:善于整合资源,多源流耦合的推手 |
四、分析和讨论 |
(一) 惠台政策制定过程是党政主导的决策过程 |
(二) 政策源流先行一步助推地方惠台政策落地 |
(三) 中央惠台措施的颁布加速地方政策之窗的打开 |
五、结论和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4)南亚东南亚在昆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田野点简介 |
五、研究方法 |
六、中心论点 |
第一章 流动:异质性接触 |
第一节 跨文化贸易城市的选择 |
一、世界贸易网络中的枢纽城市——昆明 |
二、流动性与来昆贸易 |
第二节 流动的路线与方式 |
一、古代经昆明的国际商路 |
二、21世纪以来经昆明的国际商路 |
三、跨越边界的多元流动方式 |
第三节 异域社会的多点接触 |
一、多样性的居住空间 |
二、多层次的商业节点 |
第二章 中介:现象场的形成 |
第一节 作为中介的现象场 |
第二节 综合化:博览交易会 |
一、昆明的国际博览交易会 |
二、异文化的在场与缺场 |
三、商品的跨文化售卖策略 |
第三节 专业化:实体的店铺 |
第四节 开放化:虚拟的网络 |
第三章 风险:异质性冲突 |
第一节 制度化风险的感知 |
一、跨境的管制 |
二、交易的约束 |
第二节 异域陌生人的摩擦 |
一、信息差与中间人 |
二、不确定的同行信任 |
三、未知的消费他者 |
第三节 风险中机遇的寻求 |
一、时间、货币与技术 |
二、商品的结构性调整 |
三、社会网络的自反性支持 |
第四章 交换共同体:异质性交融 |
第一节 碎片化的商人个体 |
一、多种语言的使用 |
二、多元自我的表达 |
三、传统文化的固着 |
第二节 再整合的文化身份 |
一、驻昆明总领事馆 |
二、跨国婚姻与家庭 |
第三节 异乡人的共同体 |
一、异域同乡的内聚 |
二、交换他者的耦合 |
第五章 互联互通:人类之网的新拓展 |
第一节 跨国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 |
一、世界经济的创新链接 |
二、异文化间的认知互动 |
第二节 跨国交往与身份认知 |
一、跨国商人的自我认知 |
二、跨国商人的他者定位 |
三、跨国商人的中介性 |
第三节 人类之网的异质性交换与共享 |
一、异质性交换与全球化 |
二、异质性共享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三、异质性的价值与人类自由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两会签署医药卫生协议 助推台资医院抢占大陆医疗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台湾医生“西进”大陆 |
大陆对台开放医疗市场 |
申办小型医院较容易 |
惠台政策掀起新一波投资热潮 |
台资医院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
(7)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 1.2 |
研究动机 1.3 |
研究问题与目的 1.4 |
研究架构与研究程序 1.5 |
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限制 1.6 |
名词诠释 2 |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探讨 2.1 |
政策分析理论 2.2 |
观光旅游、行政与法规的关系 2.3 |
观光旅游政策制定与规划 2.4 |
观光旅游政策之执行 2.5 |
观光旅游政策公共部门的角色 2.6 |
旅游政治的政治学分析 3 |
两岸关系与相关文献回顾探讨 3.1 |
两岸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概述 3.2 |
两岸互赖关系 3.3 |
两岸旅游相关文献及研究现况分析 4 |
两岸旅游发展历程与现况概述 4.1 |
中国旅游发展的历程 4.2 |
台湾观光旅游发展历程 4.3 |
中国旅游现况概述 4.4 |
台湾观光旅游现况概述 4.5 |
两岸旅游市场比较分析 4.6 |
两岸旅游交流概述 5 |
两岸旅游政策 5.1 |
中国旅游政策 5.2 |
台湾观光旅游政策 5.3 |
大陆对台旅游政策 5.4 |
台湾开放大陆人士来台旅游政策 5.5 |
两岸旅游政策之进一步解析 6 |
两岸旅游行政组织概述与比较 6.1 |
台湾观光行政组织概述与现况发展 6.2 |
大陆旅游行政组织概述与现况分析 6.3 |
两岸观光旅游行政组织比较分析 6.4 |
两岸旅游民间组织比较分析 7 |
两岸观光旅游行政法制之概况 7.1 |
台湾观光行政法制法规 7.2 |
台湾旅游契约法制 7.3 |
大陆旅游行政法制法规 7.4 |
大陆旅游合同法制 7.5 |
两岸旅游协议概述 7.6 |
两岸旅游法制之比较分析 7.7 |
两岸旅游法律纠纷处理 8 |
两岸特色旅游政策案例概述 8.1 |
中国特色的旅游政策案例 8.2 |
台湾特色的旅游政策案例 8.3 |
两岸旅游特色发展政策案例的合作研析 9 |
研究结论 9.1 |
两岸旅游优劣势差异总结 9.2 |
两岸旅游政策基本比较异同 9.3 |
两岸旅游政策制定规划差异解析 9.4 |
两岸旅游政策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9.5 |
两岸旅游政策开放对台湾的影响 10 |
研究发现与研究建议 10.1 |
世界趋势与全球旅游发展新态势 10.2 |
两岸旅游政策健康发展新思维 10.3 |
研究发现与两岸旅游合作模式建议 10.4 |
研究限制与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
(9)台湾彰化银行在大陆的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逻辑框架与基本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新意与不足 |
1.4.1 可能的新意 |
1.4.2 可能的不足 |
2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商业银行 |
2.1.2 金融模式 |
2.1.3 目标客户 |
2.2 基本理论 |
2.2.1 国外竞争战略理论的研究 |
2.2.2 国内竞争战略理论的研究 |
3 彰化银行在大陆开展业务的竞争战略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EL |
3.1.1 政治环境(Political) |
3.1.2 经济环境(Economical) |
3.1.3 社会文化(Socialize) |
3.1.4 技术(Technical) |
3.1.5 环保(Environment) |
3.1.6 法律(Legal Factor) |
3.2 产业环境 |
3.2.1 产业生命周期 |
3.2.2 产业价值链 |
3.2.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2.4 战略群组分析 |
4 内部资源、能力及利益攸关者期望分析 |
4.1 有形的资源和能力分析 |
4.2 无形的资源和能力分析 |
4.2.1 悠久的历史信誉及服务理念 |
4.2.2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
4.2.3 研发创新商品能力 |
4.2.4 信息透明公开 |
4.2.5 优秀的人力素质 |
4.2.6 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 |
4.3 资源和能力VRIO框架分析与运用 |
4.3.1 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RBV) |
4.3.2 VRIO的框架分析与运用 |
4.4 利益攸关者期望分析 |
4.4.1 大陆政府的期望分析 |
4.4.2 台湾总行的期望 |
4.4.3 广大台商企业的期望 |
4.4.4 全体股东与员工的期望 |
5 彰化银行竞争战略分析 |
5.1 SWOT分析 |
5.1.1 外部机会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 |
5.1.2 彰化银行SWOT分析矩阵 |
5.2 可选择的竞争战略 |
5.3 目标集聚化竞争战略的确定 |
6 彰化银行目标集聚化战略的实施 |
6.1 组织机构的调整 |
6.2 优良品牌形象的定位 |
6.3 优质客户的开发 |
6.3.1 顾客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
6.4 优质产品的设计 |
6.5 人力资源的提升 |
6.5.1 人员培训 |
6.6 创新模式的开展 |
6.6.1 研发创新金融商品 |
6.6.2 加强信息化功能 |
6.6.3 开展资本营运 |
6.6.4 构建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体系 |
7 政策建议、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结论 |
7.1 对大陆及台湾政府的政策建议 |
7.1.1 国民待遇 |
7.1.2 业务开放 |
7.1.3 人民币业务 |
7.1.4 对大陆居民的业务 |
7.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7.2.1 两岸银行业互相参股 |
7.2.2 中小企业融资业务 |
7.2.3 担保公司 |
7.3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两岸传媒报道与真实构建的互动研究 ——以PRD台商投资环境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
1.5 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
1.5.1 框架理论渊源与基本定义 |
1.5.2 框架的内在结构与报道倾向性问题 |
1.5.3 消息来源与真实构建的关系 |
1.5.4 策略框架与议题框架的关系 |
1.6 研究流程图 |
2 "两岸传媒眼中珠三角台商投资环境形象"的内容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问题的假设 |
2.1.2 样本和分析单位 |
2.1.3 主要变量 |
2.1.4 信度样本测试 |
2.1.5 统计方法 |
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2.1 样本数据叙述分析 |
2.2.2 议题生命周期 |
2.2.3 假设验证 |
3 两岸传媒的深入访谈情况 |
3.1 样本和分析单位 |
3.2 研究结果和分析 |
3.2.1 两岸传媒人主动把关议题的选题 |
3.2.2 两岸传媒重视消息来源的权威性 |
3.2.3 两岸传媒共同重视专家效应 |
3.2.4 两岸传媒认为相关议题倾向性显中立偏负面 |
3.2.5 台商营商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备受高度关注 |
4 建议和讨论 |
4.1 框架与现实构建的关系 |
4.2 常规中的刻板印象问题 |
4.3 新闻专业理想化与现实 |
4.4 珠三角台企的公共战略 |
4.5 研究的局限性和建议 |
5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内容分析编码登录表 |
附录二:策略框架新闻范例 |
附录三:议题框架新闻范例 |
附录四:两岸媒体记者深入访谈问卷 |
附录五:2004年至2007年中国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贸易、投资情况 |
附录六:两岸传媒对珠三角台商报道的内容分析 |
附录七:两岸记者深入访谈问卷之统计结果 |
致谢 |
四、台商眼中的大陆商机(论文参考文献)
- [1]让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J]. 汪灵犀. 今日中国, 2022(01)
- [2]厦门“惠台60条”政策制定过程 ——基于多源流框架的分析[D]. 林臻. 厦门大学, 2019(08)
-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4]南亚东南亚在昆商人的商业实践与文化互鉴[D]. 贾超芝杉. 云南大学, 2018(01)
- [5]海峡两岸医疗卫生产业合作探讨[J]. 李非,郭涛,蔡弼凯. 台湾研究, 2011(02)
- [6]两会签署医药卫生协议 助推台资医院抢占大陆医疗市场[J]. 阎桂兰.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1(01)
- [7]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D]. 陈清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8]坚守! 中国台商的“长三角”情结[J]. 朱卫卫,张莹心. 上海信息化, 2009(11)
- [9]台湾彰化银行在大陆的竞争战略研究[D]. 张维材. 复旦大学, 2009(S1)
- [10]两岸传媒报道与真实构建的互动研究 ——以PRD台商投资环境报道为例[D]. 林子慧. 暨南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