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波变换在火炮稳定精度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叶琴[1](2021)在《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身管内膛参数测试及信号特征提取研究》文中提出身管作为火药发射武器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在火药燃气的作用下将弹丸以一定的速度发射至膛口。弹丸发射时产生瞬态的高温、高压火药气体对身管内膛造成冲刷和侵蚀,弹带挤入内膛后的高加速运动导致的冲击振动,这些复杂的工作环境降低了火炮身管的射击精度和使用寿命,针对该问题搭建身管内膛检测系统,检测身管膛线参数并加以分析,对于判断身管的技术状态,制定身管的保养与维护方案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某型122mm自行火炮身管为研究对象,对身管膛线参数进行分析,搭建了非接触式光学测试内膛检测系统,实现探测器轴向、径向的高精度定位,身管内膛全角度、全尺寸的自动测量。利用内膛检测的控制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对试验身管测试验证系统的可靠性。构建小波变换算法对数据进行平滑降噪处理;构建非均匀有理B样条插值算法,对曲线求一阶、二阶导数,把内膛曲线分为水平和过渡两部分,计算膛线的宽度和深度值;构建Delaunay三角剖分插值算法进行身管内膛三维曲面重构。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对系统的检测速度进行优化设计,当探头转速不高于6rpm时,可采集到完整的身管膛线。由于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采集的身管膛线轮廓曲线呈三角函数型,采用余弦定理进行校正,通过标准规试验检测,内膛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在0.001mm,最后对不同采样周期和采样率下的膛线数据进行算误差分析,误差小于0.01。
孙圆圆[2](2021)在《基于环境磁场的膛内弹丸转速测量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火炮弹道领域中,内弹道弹丸转速是火炮及弹丸设计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推测弹丸与膛内壁的磨损程度、身管的内膛烧蚀等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弹丸在发射过程中,受火炮身管内表面结构、弹丸高动态运动和膛内复杂、恶劣性环境的制约,导致其内弹道弹丸转动参数获取困难,目前仍缺乏直接测量内弹道弹丸转速的方法和手段。本文针对内弹道弹丸转动参数测试的难点,提出了利用弹丸在膛内运动过程中,内弹道磁场扰动进行转速直接测量的方法。结合火炮膛内结构和弹丸发射过程的特点,探讨了基于电磁感应的弹丸转速测量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测量弹丸运动过程中炮膛内磁场微扰动信息,实现对内弹道弹丸转速的直接测量。首先在对一般火炮膛内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地磁场与火炮身管呈不同角度时,管壁对地磁场的屏蔽规律,以及火炮身管内膛线、弹丸对磁场的微扰动作用,以中国W1986-122mm榴弹炮身管模型为例,分析了火炮膛内环境磁场的分布。为了实现弹载测量系统对膛内磁场微扰动信息的测量,仿真并分析了不同探测距离下弹丸运动轨迹的磁场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弹丸随膛线旋转一周的磁场分布曲线表现为单峰值特征;随着探测距离的增大,磁场波动差值越来越小;当探测距离为15mm时,磁场的波动差值在200n T左右。基于上述仿真分析结果,以提高弱磁探测灵敏度为目标,设计了可实现微弱磁信号放大6.78倍的磁聚集微结构;基于磁阻传感器,设计了适合的弹载转速测量系统;同时,根据弹丸转速信号特征,在强噪声环境下,运用基于小波去噪的希尔波特-黄变换方法求取信号的瞬时频率,进而解算弹丸转速参数。通过模拟弹丸在身管内运动的实验,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为火炮内弹道弹丸转速的直接测量提供方法和思路。
韩兴东[3](2020)在《图像测量系统的现场标定与精确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测量技术因其精度高、实时性强、适用范围广、测量过程非接触等特点,成为了当前新型综合性测量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图像测量技术在内部空间静态参数测量场景中的应用做了相应研究,研究点主要包括测量系统的现场标定和精确定位技术。首先,以直线度、径向尺寸和容积为例介绍了内部空间静态参数的图像测量原理,然后搭建了以计算机、测量靶标、光学成像模块、运动控制模块为主的实验平台,对其工作方式和软件模块功能做了总体介绍,并针对本文研究内容分析了测量过程的细节难点。然后,以内径测量实验的靶标图像为例,针对其质量退化现象进行了图像预处理工作,介绍了基于全变分平滑模型的图像噪声抑制方法,对降噪后的图像应用了分段非线性灰度变换,并对刻线边缘做了锐化处理,有效增强了靶标图像的刻线部分,方便后续对其进行精确定位。接着,针对靶标图像存在的畸变,构建了相机成像模型和畸变模型,应用张正友标定法得到了相机参数和畸变系数,并通过像素灰度插值实现了畸变图像的校正,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标定方法,精度和实时性可满足测量系统现场标定的要求。最后,针对刻线定位工作研究了图像阈值分割、直线拟合定位的相关理论,介绍了基于形态学处理顶帽变换的阈值分割方法,有效分离了刻线和背景,对刻线进行细化处理后,应用Hough直线检测对刻线骨架进行了拟合定位,实验显示定位误差不超过5μm,实现了刻线的精确定位。
谢文博[4](2020)在《基于小波和插值理论提高无人机飞行轨迹定位精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卫星定位系统是使用卫星导航系统对待测物进行精准定位的技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卫星定位的技术从一开始的低精度、实时性差,到现如今的高精度GPS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定位已在城市定位、航天导航、海洋观测、工程测量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的载波相位测量技术也在不断成熟且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工程测量领域,利用无人机对人为难以涉足的地点进行测量的研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对于无人机进行定位测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现阶段应用在无人机定位测量的技术主要为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也称RTK)技术以及载波相位动态后处理(Post Processed Kinematic,动态后处理,也称PPK)技术两种。GPS RTK技术能够实时处理测站之间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并获得厘米级定位精度,因此在工程测量尤其是是无人机航测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RTK在无人机航测过程中需要基准站与流动站的实时信号传输,因此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环境的多因素影响,在实际使用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到无人机航测定位的效果。GPS PPK技术是一种动态后处理技术,在测量定位的过程中基准站与流动站同步观测,并在观测后进行差分处理,因此不需要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实时通讯,有效弥补了RTK的不足。但由于PPK技术不需要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实时通讯,因此不能够像RTK技术一样拥有实时性,这就导致PPK技术采集的数据会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数据丢失造成实际观测出现误差,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针对PPK技术因无实时性而出现误差的这一缺陷,通过分析PPK技术定位中出现误差和数据丢失的原因,基于小波变换和轨迹插值理论来分别对PPK技术中的误差影响因素进行修复,从而提高PPK技术数据的可利用性的方法。通过利用仿真实验模拟来验证小波变换和轨迹插值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变换和插值方法可以有效处理PPK技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论证了本文的方法在提升PPK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
岳聪[5](2020)在《基于GNSS技术的黄土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工程活动日益加剧,黄土地区以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频发,为了减少黄土滑坡灾害带来的损失,有必要对滑坡体变形进行监测,并对滑坡位移变化进行预测预警,以期提前做好对滑坡灾害的防治工作。GNSS技术作为滑坡监测中的首选技术,由于其信号易受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导致不能准确获取滑坡变形规律,且在黄土滑坡变形预测的研究中并未考虑滑坡系统的确定性与随机性关系。因此,本文以陕西泾阳庙店黄土滑坡为例,将GNSS技术应用于该区域滑坡变形监测,并设计了相应的监测技术方案,对GNSS技术获取的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信息提取,得到较为准确的滑坡变形信息。在此基础上,引入多种基于混沌理论的滑坡变形预测模型,结合泾阳庙店滑坡实测数据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评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具体如下:(1)针对传统大地测量技术的不足,本文采用精度高且能够提供实时定位结果的GNSS技术对泾阳庙店滑坡进行监测。在GNSS监测方案设计中主要采用静态相对定位与实时动态定位两种监测方式相结合的监测方法,获取泾阳庙店黄土滑坡的变形监测数据。(2)针对小波滤波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变换的变形监测数据抑噪方法。采用模拟数据和泾阳庙店滑坡变形实测数据,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小波滤波方法,基于S-变换的滤波方法处理后的变形数据在RMSE和SNR上均较优,可准确提取监测点的变形特征,为滑坡变形预测预报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以提高滑坡变形预测预报的精度。(3)针对已有关于黄土滑坡变形预测方法的研究未考虑滑坡系统随机性与确定性的关系问题,采用混沌理论对黄土滑坡变形进行预测。对原始GNSS滑坡监测序列与经过S-变换抑噪后的时间序列采用相同的方法求解各自的相空间重构参数,并进行混沌识别,结果表明:GNSS滑坡变形监测的原始序列与经过S-变换抑噪后GNSS变形序列均满足混沌特性。(4)运用不同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对泾阳庙店黄土滑坡变形数据与经过S-变换滤波处理的变形数据分别进行预测,验证经过滤波处理后的数据有更好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经过S-变换抑噪后的时间序列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值,MAE、MRE均优于原始时间序列的指标评定值。多种预测方法中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效果更优,且该方法预测原始时间序列的MAE和MRE分别为0.3993mm和11.9%,预测经过S-变换抑噪后的时间序列的MAE和MRE分别为0.1416mm和4.12%。通过比较说明原始数据存在的噪声对预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且经过抑噪处理后预测效果有明显提高。
张永立[6](2019)在《冲击波场测试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获取枪、炮等武器发射时产生的冲击波及超压场分布,从而为评估毁伤、评价武器和对暴露于武器冲击波超压场中的人耳损伤与防护提供定量的规范化可靠数据。随着大威力新型压制型武器的设计定型,冲击波超压场测试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大区域面积内测试系统的搭建及多通道数据的实时监控;低量程传感器的动态校准和补偿;噪声环境中的冲击波信号检测与提取;稀疏数据下的冲击波超压场建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LXI总线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架构,提出了自适应压缩算法,建立了所有通道(64路)的大量数据实时监测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传感器及冲击波信号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实验、仿真及理论验证,本系统达到了大区域面积内冲击波超压场的所有通道同步采集及实时监控,实现了低信噪比下冲击波复杂信号的提取和超压场的高精度建模。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传感器动态校准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增广最小二乘算法的辨识方法对传感器建立高阶动态数学模型,通过零极点补偿拓宽传感器工作频带,修正了因压力传感器频响不足导致冲击波测试信号严重失真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烟花算法的动态补偿算法,改进适度函数,提高了校准精度,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动态补偿效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验验证,经烟花算法动态补偿后的激波管校准信号超调量降低为7.83%,上升时间为17.5μs,满足了超调量≤10%,上升时间≤20μs的技术指标。(2)冲击波信号检测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高阶谱幂律检测和双树复小波变换去噪的方法,通过高阶谱幂律检测器,分析不同信噪比和不同频率的冲击波信号,得到适合于冲击波信号的阈值判别门限,再经双树复小波变换,根据最大后验估计的软阈值去噪。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可检测并提取出淹没在噪声中冲击波信号(瞬态信噪比低于-10db),均方误差降低了1.13%。(3)冲击波超压场建模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插值的冲击波超压场建模方法,分别对爆炸、大口径武器和小口径武器三种不同类型冲击波超压场进行了建模。通过交叉验证,对比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普通克里金插值算法、三次样条函数插值算法的冲击波建模效果,得出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效果最优的结论。并利用走时定位原理,采用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对某武器发射后36ms时间内的冲击波超压场进行建模,模拟了冲击波在中、远场的传播历程,为数值计算仿真冲击波中、远超压场提供了参考。
焦伟[7](2018)在《某轻型火炮架体结构冲击响应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轻型火炮发射过程的结构冲击响应问题是火炮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与传统设计方案相比,新的设计方案是否有利于降低火炮冲击,同时提出新的火炮冲击响应分析方法。因此本文结合结构动力学理论、有限元理论和信号分析技术,分析某新结构原理方案和传统原理方案火炮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架体结构的冲击响应特性和规律(在本文的研究中,将某新结构原理火炮命名为A方案,对比的某传统结构原理火炮命名为B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有:(1)阐述了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信号分析方法以及冲击动力学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有限元数值解法以及信号特征分析的有关方法,为火炮架体结构动力学建模以及结构冲击问题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2)重点阐述了全炮有限元模型的简化方法、网格划分、结构连接建模以及用户子程序的使用等建模方法,建立用于对比的两种轻型炮动力学有限元模型。模拟火炮发射过程,获得新原理火炮与传统原理火炮架体结构的动态响应特性,从架体结构的应力、应变率、加速度、能量的吸收及转换四个方面对火炮架体结构的冲击响应特性进行研究。(3)传统的结构冲击响应分析无法全面深入地分析轻型火炮架体的冲击响应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能量特征分析方法,分析架体结构冲击响应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基于小波变换的特征分析可以清晰的展现出结构冲击的信号能量分布,并可以用于指导结构的冲击分析。
姚兆[8](2018)在《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战争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战争进程大大缩短,这就要求武器装备的命中精度大大提高。因此,各国在研究新型装甲车辆时,除继续保持大口径火炮,提高初速并且不断研制新弹种外,都把火控系统的研制摆在首要位置。瞄准线稳定技术作为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的关键技术,一直是各国研究的重点。西方发达国家在19世纪90年代已成功将上反稳瞄技术应用于装甲车辆火控系统当中,而我国对上反稳瞄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技术不够成熟,部队现役大量的装甲装备还是简易火控,99式主战坦克火控系统采用的是较先进的下反稳像技术,近几年随着上反稳瞄技术的发展成熟,96A式坦克火控系统、99A式坦克火控系统、04式步兵战车火控系统、05式两栖装甲突击车火控系统、8×8轮式装甲突击车火控系统相继定型列装部队,虽然已经填补了技术空白,但在稳定精度、适应战车的机动性,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开展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对装甲装备火控系统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题以“××型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研制课题为背景,将陀螺理论、机电一体化设计理论、控制理论、误差分析理论、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现场试验相结合,开展了典型双轴陀螺平台稳定机理的研究,并结合该课题产品样机的研制,进一步研究了上反稳瞄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制了上反稳瞄系统原理样机,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某型步兵战车火控系统当中。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研制了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该系统由双轴陀螺稳定平台(上反组件)和稳瞄控制组合构成。从二自由度陀螺基础理论出发,分析了其运动特性,研究了由二自由度陀螺构成的陀螺稳定平台类型及其典型应用。陀螺稳定平台采用半液浮积分陀螺作为惯性传感元件,用于敏感载体的扰动角速率;与稳定伺服校正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力矩电机构成稳定控制系统,完成瞄准线相对大地空间的稳定。其中陀螺稳定平台作为控制对象,主要编排有陀螺传感元件和电机执行元件,将敏感到的载体扰动送至稳瞄控制组合,同时接收经校正放大后的驱动信号,由力矩电机拖动反射镜实现瞄准线稳定。稳瞄控制组合接收火控计算机的控制逻辑和控制信号,完成系统的上电时序控制、工况转换、传感器数据处理、陀螺供电、稳定误差信号校正、功率放大、瞄准跟踪控制及伺服信号的校正放大,从而实现瞄准线双向稳定控制、跟踪控制、目标角速度输出、瞄线手动调漂及瞄准线伺服于火炮线的伺服控制等功能,并将火控计算机所需的状态信号和传感器信号发送给火控计算机。针对经典PID控制抗干扰能力差、控制精度低的缺陷,采用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相结合,对比研究了多种控制策略;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和自抗扰控制理论,为系统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通过仿真实验和实物测试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充分考虑武器装备工作的特殊性,针对目前国产装备可靠性低的现状,应用FMECA方法对上反稳瞄系统进行了可靠性设计,为本系统建立了可靠性数学模型,提出了模型假设条件,分别对稳瞄控制组合和上反射镜组件以及稳瞄系统总体进行了可靠性预计,并提出了可靠性技术设计概念。针对不同作战地形条件对瞄准线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上反稳瞄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进行了实验分析与验证。
鲁道阳[9](2018)在《外弹道测试触发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武器系统的外弹道测试中,往往应用炮口触发器直接作为测试仪器的外触发信号源来实现对测试仪器的工作控制,该方式不仅可靠性高,而且结构简单,复用性强。由于炮口触发器依靠炮口火焰产生触发信号,而触发信号产生时刻和弹丸出炮口的时刻并不一致,因此对于武器系统要求精确测试弹丸的外弹道飞行时间和距离等参数时,就需要对炮口触发器给出的触发时刻进行校正。论文首先分析了固定阈值触发方式产生触发时刻偏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触发时刻校正方案,即基于统计原理的触发时刻校正法和基于弹丸速度的倒推法的触发时刻校正,并分别对两种校正方案的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为了更直接的获取炮口火光的波形信号,对炮口火光信号的辐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完成了红外探测器的选型,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设计了基于FPGA的炮口火光探测与采集电路;再次,为了获得更加可靠的实验数据,减小信号中噪声的干扰,对炮口火光信号的去噪处理算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去噪效果得到了提高。为了更好的实现基于统计原理的校正算法,针对炮口火光信号中无法直接观察的特征点,应用了不同方法对信号中的特征点进行了提取,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特征分析提取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对信号奇异点检测的优势对信号中的奇异点进行检测和提取;根据炮口火光信号的特点,利用斜率法对信号中斜率最大值点进行了检测和提取;最后,针对提出的两种时间校正方案,进行了不同探测条件下的验证测试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火光探测系统功能实现良好,采集到的信号经过信号去噪处理后可以为算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以火光信号的奇异点为特征点,采用基于统计原理的触发时刻校正法正确可行,能够对触发产生的时刻偏差进行校正。对于基于弹丸速度的时间倒推法,首先对其进行了误差分析以及仿真,证明了其可行性,最后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杨道宁[10](2017)在《导航星座星间测量在轨标定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星间链路是提升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的有效手段,世界各主要卫星导航系统都已经或者计划装备星间链路。窄波束时分体制的星间链路具有测距精度高,通信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等诸多优势,已经成为卫星导航系统星间链路的发展趋势。利用星间链路能够提升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降低导航系统对地面段的依赖,实现不依赖地面段的自主导航以及实现自主完好性监测。而一旦星间测量中出现异常,上述功能必将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直接导致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导航定位授时服务中断。因此星间测量数据的有效性需要得到保证。而由于空间环境,卫星可靠性,卫星间相对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星间测量不可避免会出现异常。因此在应用星间测量数据前,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是必要的。而在自主导航条件下,卫星与地面段脱离联系,导航卫星只能在轨自主完成星间测量数据评估。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在自主导航条件下,导航星座如何依靠星上资源在轨对星间测量进行标定的理论和方法。围绕这一基本问题,论文研究了以下四个关键技术问题:1、针对时分体制窄波束星间链路时隙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复用和分步优化的星间链路时隙规划方法。该方法根据星间链路体制和星地星间可见性,通过分组复用和分步优化,对星间时隙连接关系进行优化排布,规划结果表明,在时隙占用率低于50%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星间链路的性能需求。2、针对星间测量在轨标定基准生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星历误差缓变特性的标定基准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星历误差缓变特性,为后续星间测量提供标定基准。在此基础上,从几何构型、链路数量和测距精度三个方面对基准精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直接利用广播星历得到的标定基准相比,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能够满足星间测量在轨标定的精度需求。3、针对星间测量标定误差序列中的异常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时频分析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标定误差序列的统计特征和频谱特性构建异常检测基准,再根据异常来源与特性对星间测量异常分类,获取异常特征。测试结果表明,虚警概率为0.0474%,对不同异常的综合检测成功率超过96%。4、针对星间测量标定误差序列中的异常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小波特征分析的异常定位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尺度谱阵、时间-能量谱、重构序列等特征对异常进行定位。给出了星间测量在轨标定的流程与策略,测试结果表明,对不同异常的综合定位成功率超过98%,异常定位准确率超过94%。上述研究成果都经过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证明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对于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星间链路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小波变换在火炮稳定精度测量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波变换在火炮稳定精度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身管内膛参数测试及信号特征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内膛检测研究现状 |
1.2.2 管道机器人研究现状 |
1.3 身管内膛检测技术难点及发展趋势 |
1.3.1 身管内膛检测技术难点 |
1.3.2 火炮身管内膛检测关键技术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身管内膛检测系统 |
2.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 内膛检测系统 |
2.2.1 定位系统设计 |
2.2.2 传动系统设计 |
2.2.3 控制系统设计 |
2.3 内膛检测系统工作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3 身管内膛几何参数特征曲线数据处理 |
3.1 基于内膛几何参数特征曲线数据处理 |
3.1.1 粗大误差处理 |
3.1.2 基于小波变换的测试数据降噪处理 |
3.2 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插值的身管内膛参数计算 |
3.2.1 曲线的数学描述 |
3.2.2 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的膛线参数计算 |
3.2.3 身管内膛瑕疵点的参数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的身管内膛三维重构 |
4.1 曲面重建的方法 |
4.2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曲面重建 |
4.2.1 三角剖分的定义 |
4.2.2 Delaunay三角剖分准则 |
4.3 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 |
4.3.1 逐点插入法 |
4.3.2 分治法 |
4.3.3 三角网生长法 |
4.4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的三维重构 |
4.5 本章小结 |
5 内膛参数检测实验及数据分析 |
5.1 身管内膛曲线校正处理 |
5.2 身管膛线误差分析 |
5.2.1 标定规的误差分析 |
5.2.2 不同采样周期的数据误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环境磁场的膛内弹丸转速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弹丸转速测量方法概述 |
1.2.2 地磁传感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火炮膛内环境磁场分布分析 |
2.1 火炮膛内磁场来源分析 |
2.2 火炮身管结构分析 |
2.2.1 火炮结构 |
2.2.2 膛线结构及参数 |
2.3 炮管磁屏蔽分析 |
2.3.1 炮管磁屏蔽理论分析 |
2.3.2 炮管磁屏蔽仿真分析 |
2.4 渐速膛线对膛内磁场分布影响分析 |
2.4.1 膛线磁场理论分析 |
2.4.2 膛线磁场仿真分析 |
2.5 弹体一周磁场分布仿真分析 |
2.6 不同距离下的弹丸运动轨迹仿真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弱磁场磁聚集高灵敏探测 |
3.1 磁聚集放大基本理论 |
3.1.1 磁放大技术研究现状 |
3.1.2 磁场聚集放大原理 |
3.2 三维磁聚器仿真分析 |
3.2.1 不同结构磁聚器的磁放大效果仿真 |
3.2.2 比例尺寸对磁放大效果的影响分析 |
3.2.3 材料相对磁导率对磁放大效果的影响分析 |
3.3 磁聚集结构的磁传感器总体设计 |
3.3.1 磁聚集器各参数设计 |
3.3.2 磁聚集器放大效果仿真 |
3.4 磁聚集器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强噪声环境下弹丸转速特征信号提取 |
4.1 弹丸转速解算系统总体设计 |
4.2 弹丸转速信号特征及信号处理方法 |
4.3 信号的瞬时频率 |
4.4 基于小波与希尔伯特-黄的转速信号瞬时频率提取方法 |
4.4.1 信号的小波消噪处理 |
4.4.2 EMD分解 |
4.4.3 Hilbert谱分析 |
4.4.4 瞬时频率求解弹丸转速方法分析 |
4.4.5 模拟实验测试 |
4.5 膛内磁场微扰动实验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图像测量系统的现场标定与精确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图像测量技术应用实例 |
1.2.2 相机标定和图像校正 |
1.2.3 精确定位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图像测量系统平台设计 |
2.1 静态参数图像测量原理 |
2.1.1 直线度测量原理 |
2.1.2 内膛径向尺寸与容积测量原理 |
2.2 图像测量系统实现方案 |
2.2.1 测量系统构成 |
2.2.2 测量系统工作方式 |
2.2.3 测量过程细节难点分析 |
2.3 图像测量系统软件模块 |
2.3.1 应用软件组成 |
2.3.2 软件模块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靶标图像预处理技术 |
3.1 预处理关键点分析 |
3.2 图像噪声抑制 |
3.2.1 噪声抑制原理及基本方法 |
3.2.2 空间域滤波器 |
3.2.3 基于全变分平滑模型的图像降噪 |
3.3 图像增强处理 |
3.3.1 灰度变换 |
3.3.2 拉普拉斯锐化 |
3.4 预处理实验 |
3.4.1 噪声抑制实验 |
3.4.2 图像增强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标定和图像校正 |
4.1 相机成像模型和畸变模型 |
4.1.1 基于针孔模型的坐标转换关系 |
4.1.2 畸变模型的构建 |
4.1.3 畸变模型合理性参考指标 |
4.2 基于平面模板的张正友标定法和图像校正 |
4.2.1 张正友标定法原理 |
4.2.2 基于插值处理的图像校正 |
4.3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现场标定 |
4.3.1 卡尔曼滤波数学描述 |
4.3.2 扩展卡尔曼滤波用于相机标定 |
4.4 标定实验 |
4.4.1 畸变模型合理性对比实验 |
4.4.2 模板图像校正实验 |
4.4.3 现场标定仿真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靶标刻线的提取与精确定位 |
5.1 精确定位技术理论基础 |
5.1.1 图像阈值分割 |
5.1.2 直线拟合 |
5.1.3 图像形态学处理 |
5.2 靶标图像的阈值分割 |
5.2.1 形态学顶帽变换 |
5.2.2 靶标图像阈值分割实验 |
5.2.3 靶标刻线细化处理 |
5.3 靶标刻线拟合定位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小波和插值理论提高无人机飞行轨迹定位精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GPS定位技术在测量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
1.2.2 小波分析在测绘中的应用现状 |
1.2.3 插值拟合技术的应用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2 PPK技术的误差来源及修复误差算法理论 |
2.1 PPK的技术原理与误差分析 |
2.1.1 载波相位测量的原理 |
2.1.2 载波相位动态测量的误差来源 |
2.1.3 基线解算的差分模型和RTK技术的局限性 |
2.1.4 整周模糊度与PPK技术的误差分析 |
2.2 小波分析探测周跳 |
2.2.1 周跳的产生原因与影响 |
2.2.2 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
2.2.3 常用小波函数简介 |
2.2.4 小波分析与重构 |
2.3 插值拟合基本理论 |
2.3.1 信号失锁的产生与插值方法的适用范围 |
2.3.2 拉格朗日插值理论 |
2.3.3 牛顿插值理论 |
2.3.4 三次样条插值理论 |
3 小波变换探测周跳的研究 |
3.1 小波分析探测周跳的原理 |
3.2 小波函数的选取 |
3.3 不同采样率下小波变换探测周跳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插值理论在无人机飞行轨迹拟合中的应用 |
4.1 无人机定位点位缺失的原因分析 |
4.2 数据获取与实验设计 |
4.3 待插值点在段落中心和边缘位置对插值结果的影响研究 |
4.4 已知点数量的插值精度对比 |
4.5 待插值点位于直线和转角处对插值结果的影响 |
4.6 分散插值点的插值精度 |
4.7 本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GNSS技术的黄土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NSS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1.2.2 GNSS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现状 |
1.2.3 混沌理论在滑坡变形预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GNSS技术的黄土滑坡变形监测 |
2.1 GNSS系统及其定位原理 |
2.1.1 GNSS系统简介 |
2.1.2 GNSS定位原理与特点 |
2.2 GNSS测量误差分析 |
2.2.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
2.2.2 与信号传播路径有关的误差 |
2.2.3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
2.3 泾阳庙店滑坡GNSS监测方案设计与实现 |
2.3.1 泾阳庙店滑坡监测网的布设原则 |
2.3.2 泾阳庙店滑坡监测网的布设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滑坡变形监测数据的时频分析方法 |
3.1 傅里叶变换 |
3.2 小波变换 |
3.2.1 连续小波变换 |
3.2.2 离散小波变换 |
3.2.3 常用小波函数 |
3.2.4 多分辨分析 |
3.3 S-变换时频分析方法 |
3.3.1 S-变换基本原理 |
3.3.2 S-变换的性质 |
3.3.3 S-变换的离散形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变换的GNSS滑坡变形监测数据信息提取与抑噪 |
4.1 基于小波变换的GNSS滑坡变形监测数据信息提取与抑噪 |
4.1.1 小波分析方法用于时间序列抑噪的原理 |
4.1.2 小波基函数的选择 |
4.1.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2 基于S-变换的GNSS滑坡变形监测数据信息提取与抑噪 |
4.2.1 S-变换时频滤波 |
4.2.2 基于S-变换的去噪方法性能检测 |
4.2.3 泾阳庙店滑坡实测数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黄土滑坡变形预测方法及应用 |
5.1 滑坡形变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 |
5.1.1 相空间重构基本理论 |
5.1.2 时间延迟的确定 |
5.1.3 嵌入维的确定 |
5.2 混沌时间序列的判定 |
5.2.1 Lyapunov指数的定义 |
5.2.2 Lyapunov指数的求解 |
5.3 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黄土滑坡变形预测方法 |
5.3.1 加权一阶局域预测法 |
5.3.2 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预测方法 |
5.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
5.4 预测结果算例分析 |
5.4.1 预测精度评判标准 |
5.4.2 基于GNSS混沌时间序列的黄土滑坡变形预测 |
5.4.3 基于S-变换的GNSS混沌时间序列的黄土滑坡变形预测 |
5.4.4 不同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结果精度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研究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冲击波场测试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冲击波超压测试技术现状 |
1.2.2 传感器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冲击波信号处理研究现状 |
1.2.4 冲击波超压场建模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传感器动态补偿 |
2.1 传感器辨识及补偿模型 |
2.1.1 辨识及补偿流程 |
2.1.2 校准设备 |
2.1.3 辨识模型 |
2.1.4 补偿模型 |
2.2 基于烟花算法的动态补偿算法 |
2.2.1 爆炸算子 |
2.2.2 变异因子 |
2.2.3 选择策略 |
2.2.4 适度函数改进 |
2.2.5 算法对比 |
2.3 动态补偿应用 |
2.3.1 数据预处理 |
2.3.2 模型辨识结果 |
2.3.3 动态补偿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冲击波信号检测与提取 |
3.1 冲击波信号模型 |
3.1.1 信号带宽 |
3.1.2 信号完整性 |
3.2 冲击波信号检测 |
3.2.1 幂律检测器 |
3.2.2 高阶累积量谱 |
3.2.3 1-1/2 谱幂律检测器 |
3.3 冲击波信号提取 |
3.3.1 复小波原理 |
3.3.2 双树复小波原理 |
3.3.3 与小波对比优势 |
3.4 检测与提取分析 |
3.4.1 判别检测 |
3.4.2 信号提取 |
3.5 实测信号处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冲击波超压场建模 |
4.1 冲击波超压场分布特性 |
4.2 插值算法原理 |
4.2.1 反距离加权插值 |
4.2.2 克里金插值 |
4.2.3 径向基函数插值 |
4.2.4 三次样条函数插值 |
4.3 插值精度分析 |
4.3.1 误差评价 |
4.3.2 插值精度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搭建与测试仿真 |
5.1 测试系统框架 |
5.1.1 硬件框架 |
5.1.2 软件框架 |
5.1.3 触发总线 |
5.1.4 数据传递 |
5.2 冲击波超压场测试 |
5.3 冲击波超压场仿真 |
5.3.1 绘制等压线 |
5.3.2 模拟场传播历程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工作成果 |
(7)某轻型火炮架体结构冲击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信号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冲击动力学发展现状 |
1.4 非线性有限元发展现状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火炮发射结构动力学有限元建模及数值算法 |
2.1 概述 |
2.2 系统层次的建模 |
2.2.1 部件间连接关系建模 |
2.2.3 部件间的非线性特性及接触关系建模 |
2.2.4 土壤-后大架之间的相互作用 |
2.3 部件层次的建模 |
2.3.1 三维实体模型简化方法 |
2.3.2 有限元模型网格的划分 |
2.4 结构动力学求解方法 |
2.4.1 结构动力学方程隐式积分算法 |
2.4.2 结构动力学方程显式积分算法 |
2.4.3 牛顿法与准牛顿法算法介绍 |
2.4.4 接触碰撞问题数值求解方法 |
2.5 改进的弹炮耦合动力学建模 |
2.5.1 弹炮耦合网格划分 |
2.5.2 弹炮耦合模型的改进方案 |
2.6 某轻型牵引炮发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 |
2.6.1 某轻型牵引炮隐式动力学模型 |
2.6.2 某轻型牵引炮显式动力学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3 主要架体结构冲击响应特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基于应力特征的冲击响应特性分析 |
3.2.1 摇架应力特征分析 |
3.2.2 上架应力特征分析 |
3.2.3 下架应力特征分析 |
3.2.4 架体结构应力时序分析 |
3.3 基于应变率的结构冲击响应特性分析 |
3.3.1 摇架应变率分析 |
3.3.2 上架应变率分析 |
3.3.3 下架应变率分析 |
3.4 基于加速度的关键连接位置冲击特性分析 |
3.5 能量的吸收与转换特性分析 |
3.5.1 概述 |
3.5.2 结构能量变化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小波变换的冲击信号能量特征分析 |
4.1 概述 |
4.2 信号分析的基本方法 |
4.2.1 傅里叶变换 |
4.2.2 小波变换理论 |
4.2.3 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
4.2.4 MATLAB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4.3 小波能量熵的计算 |
4.3.1 小波基的选择 |
4.3.2 小波分解层数的选择 |
4.3.3 小波能量谱的计算方法 |
4.3.4 小波能量熵的计算方法 |
4.4 基于小波能量熵的信号能量特征分析 |
4.4.1 制退机位置处冲击信号能量特征分析 |
4.4.2 上耳轴位置处冲击信号能量特征分析 |
4.4.3 下架后支臂位置处冲击信号能量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稳瞄系统发展现状 |
1.3 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稳瞄技术分析 |
1.3.1 稳瞄机理研究现状 |
1.3.2 稳瞄系统中的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上反稳定平台稳定机理研究 |
2.1 二自由度陀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2.2 二自由度陀螺仪类型 |
2.2.1 积分陀螺 |
2.2.2 测试陀螺 |
2.3 上反稳瞄系统原理分析 |
2.3.1 稳定用惯性元件原理 |
2.3.2 稳像机理 |
2.3.3 瞄准线稳定原理 |
2.3.4 瞄准线操纵原理 |
2.3.5 半角机构的实现方案 |
2.3.6 上反稳瞄系统瞄准线随动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上反稳瞄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上反稳瞄系统总体架构 |
3.2 双轴陀螺稳定平台设计 |
3.2.1 关键重要元件选型设计 |
3.2.2 U型架及横梁设计 |
3.3 稳瞄控制组合设计 |
3.3.1 稳瞄控制功能设计 |
3.3.2 控制组合硬件设计 |
3.4 稳瞄控制软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反稳瞄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4.1 被控对象机械特性对稳瞄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
4.1.1 传动刚度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2 机械谐振对伺服系统特性的影响 |
4.1.3 摩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 PID鲁棒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 |
4.2.1 速率陀螺稳定跟踪系统 |
4.2.2 速率积分陀螺稳定跟踪系统 |
4.3 指令内模控制器设计 |
4.3.1 控制基础 |
4.3.2 “指令内模”控制器稳定系统的设计 |
4.3.3 “阶跃内模”控制系统设计 |
4.4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4.4.1 滑动模态定义及数学表达 |
4.4.2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定义 |
4.4.3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陀螺去噪仿真研究 |
5.1 陀螺噪声分析和滤波方法研究 |
5.2 小波滤波方法应用研究 |
5.2.1 小波分析 |
5.2.2 小波的性质 |
5.2.3 小波变换的去噪原理 |
5.3 小波去噪的仿真分析 |
5.3.1 不同阈值条件下的仿真结果 |
5.3.2 不同小波分解层次的仿真结果 |
5.3.3 消噪方法简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设计 |
6.1 可靠性设计机理 |
6.2 可靠性参数体系 |
6.3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建模 |
6.3.1 流程设计 |
6.3.2 数学模型假设和条件 |
6.3.3 数学模型构建 |
6.4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分配与预计 |
6.4.1 可靠性指标分配 |
6.4.2 稳瞄控制组合可靠性预计 |
6.4.3 上反射镜组件可靠性预计 |
6.4.4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预计 |
6.5 上反稳瞄系统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 |
6.6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术技术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7.1 瞄准线运动特性分析 |
7.2 安装基座振动及射击冲击特性试验 |
7.2.1 跑车振动试验 |
7.2.2 射击冲击试验 |
7.3 上反稳瞄系统总体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7.3.1 瞄准线电气工作角度 |
7.3.2 瞄准线自身抖动幅度 |
7.3.3 瞄准线漂移速度 |
7.3.4 最小瞄准速度 |
7.3.5 最大瞄准速度 |
7.3.6 瞄准线稳定误差 |
7.3.7 抗振性试验要求 |
7.3.8 抗冲击试验要求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的主要着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外弹道测试触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触发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红外探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炮口火光探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外弹道测试触发校正方案设计 |
2.1 基于弹丸速度的时间倒推法 |
2.2 基于统计原理的触发时刻校正 |
2.3 两种校正算法原理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炮口火光探测与采集电路设计 |
3.1 炮口火光探测与触发电路设计 |
3.1.1 炮口火光特性分析 |
3.1.2 探测器选择 |
3.1.3 信号预处理电路设计 |
3.1.4 信号转换电路设计 |
3.2 采集电路设计 |
3.2.1 FPGA最小系统设计 |
3.2.2 AD转换电路设计 |
3.2.3 数据传输 |
3.3 本章小结 |
4 炮口火光信号特征分析与提取 |
4.1 炮口火光信号去噪处理算法 |
4.1.1 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法去噪 |
4.1.2 改进的阈值去噪算法 |
4.1.3 改进的阈值去噪算法仿真分析 |
4.2 基于小波变换的特征分析与提取 |
4.2.1 小波变换提取信号奇异点原理 |
4.2.2 小波变换处理火光信号的参数选取 |
4.2.3 火光信号特征点提取 |
4.3 基于斜率法的特征点提取 |
4.3.1 斜率法原理 |
4.3.2 斜率法处理火光信号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与分析 |
5.1 火光探测实验 |
5.1.1 暗室测试 |
5.1.2 自然环境干扰分析和室外实验 |
5.2 基于统计原理的校正算法的实验与数据分析 |
5.2.1 实验总体设计 |
5.2.2 实验过程 |
5.2.3 实验数据与分析 |
5.3 基于弹丸速度的时间倒推法的实验与数据分析 |
5.3.1 实验过程 |
5.3.2 误差分析 |
5.3.3 实验及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导航星座星间测量在轨标定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基本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
1.2.1 星间链路时隙规划问题 |
1.2.2 星间测量标定基准生成问题 |
1.2.3 标定误差异常检测问题 |
1.2.4 标定误差异常定位问题 |
1.3 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1 星间链路时隙规划问题研究现状 |
1.3.2 星间测量标定基准生成问题研究现状 |
1.3.3 标定误差异常检测问题研究现状 |
1.3.4 标定误差异常定位问题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时分体制窄波束星间链路时隙规划研究 |
2.1 时隙规划的约束条件 |
2.1.1 星间链路方案 |
2.1.2 星间星地可见性 |
2.2 时隙规划模型 |
2.2.1 星间测量需求分析 |
2.2.2 星间通信需求分析 |
2.2.3 基于有向图的时隙规划模型 |
2.3 时隙规划方法 |
2.3.1 初始化 |
2.3.2 排布通信链路 |
2.3.3 排布测量链路 |
2.4 时隙规划结果分析 |
2.4.1 场景说明 |
2.4.2 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星间测量在轨标定基准生成方法 |
3.1 基于星历误差缓变特性的星间测量标定基准 |
3.1.1 星历误差缓变特性 |
3.1.2 标定基准生成 |
3.2 标定基准精度分析 |
3.2.1 平差误差分析 |
3.2.2 星历误差缓变特性误差分析 |
3.2.3 标定基准精度 |
3.3 标定基准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几何构型 |
3.3.2 链路数量 |
3.3.3 星间测距精度 |
3.3.4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标定误差异常检测方法 |
4.1 星间测量异常在标定误差中的表现形式 |
4.1.1 正常标定误差 |
4.1.2 单个测量异常 |
4.1.3 连续恒定异常 |
4.1.4 线性变化异常 |
4.1.5 周期变化异常 |
4.2 基于综合时频分析的星间测量异常检测方法 |
4.2.1 时域分析 |
4.2.2 幅值域分析 |
4.2.3 频域分析 |
4.3 星间测量异常时频域特性 |
4.3.1 标定误差异常的时域特性 |
4.3.2 标定误差异常的幅值域特性 |
4.3.3 标定误差异常的频域特性 |
4.4 星间测量异常检测性能分析 |
4.4.1 误差绝对值检测性能分析 |
4.4.2 其他异常检测方法性能分析 |
4.4.3 综合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标定误差异常定位方法 |
5.1 基于多维小波特征分析的异常定位方法 |
5.1.1 小波变换 |
5.1.2 多维小波特征分析异常定位原理 |
5.1.3 标定误差序列的多维小波特征 |
5.2 标定误差异常的多维小波特征 |
5.2.1 单个测量异常 |
5.2.2 连续恒定异常 |
5.2.3 线性变化异常 |
5.2.4 周期变化异常 |
5.3 星间测量异常定位性能分析 |
5.3.0 星间测量标定流程 |
5.3.1 定位性能指标 |
5.3.2 性能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时隙规划伪代码 |
四、小波变换在火炮稳定精度测量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身管内膛参数测试及信号特征提取研究[D]. 马叶琴. 中北大学, 2021(09)
- [2]基于环境磁场的膛内弹丸转速测量方法研究[D]. 孙圆圆. 中北大学, 2021(09)
- [3]图像测量系统的现场标定与精确定位技术研究[D]. 韩兴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基于小波和插值理论提高无人机飞行轨迹定位精度的研究[D]. 谢文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GNSS技术的黄土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D]. 岳聪. 长安大学, 2020(06)
- [6]冲击波场测试关键技术研究[D]. 张永立.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7]某轻型火炮架体结构冲击响应特性研究[D]. 焦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4)
- [8]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姚兆. 东北大学, 2018(01)
- [9]外弹道测试触发技术研究[D]. 鲁道阳. 西安工业大学, 2018(01)
- [10]导航星座星间测量在轨标定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杨道宁.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