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氧乙烯在口服控释制剂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新宇,韦文清,牛睿蓉,蒋曙光[1](2021)在《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在口服固体制剂领域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作为在药物制剂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三维(three-dimensional, 3D)打印技术,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ling, FDM)技术的制剂开发研究与日俱进。笔者介绍了FDM 3D打印的工艺过程,列举了目前已应用于FDM 3D打印的药用聚合物,回顾了近年来FDM 3D打印在个性化口服固体制剂领域的应用研究,初步总结了FDM 3D打印在制剂开发方面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FDM 3D打印在口服固体制剂领域的应用研究显示了其制剂灵活性、多功能性、低成本等颠覆传统制剂技术的显着优势,高度符合个性化医疗需求,但该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还需要克服制剂和质量监管方面的诸多挑战。
周航[2](2021)在《基于脂质基质的醋酸阿比特龙片剂的制备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醋酸阿比特龙是一种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450)c17抑制剂,通过抑制雄激素合成中的关键酶,从而降低雄激素水平,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醋酸阿比特龙在生物药剂学分类(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中属于BCS-Ⅳ类药物,即低溶解性和低渗透性药物,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为5%,由于92%的阿比特龙在体内被代谢为非活性代谢物,因此实际利用率仅为0.4%。因此提高其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在进行时制剂研究关键所在。本课题采用的基于脂质基质的制剂(lipid-based formulations,LBF)是一种新型药物递送载体,可增强难溶性药物在肠道中的溶解性,提高其吸收和生物利用度。LBF有多种制备方法,可经口服、透皮、粘膜等多种途径给药,有其特殊的优越性。自微乳化释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属于LBF中的Ⅲ类,是由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构成。由第Ⅲ类处方制备的LBF,进入胃肠道后,在胃肠蠕动提供的作用力下和胃肠液相互作用,能够自微乳化成粒径细小均一的微乳。LBF可通过减小药物粒径增大接触面积以增加药物的溶出度,进而增加体内药物吸收及生物利用度。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将醋酸阿比特龙开发成一种LBF,LBF是通过将醋酸阿比特龙SMEDDS自微乳液与介孔二氧化硅孵育后经喷雾干燥得到的固体粉末,可在提高溶出度的同时,提高制剂的稳定性。考察了醋酸阿比特龙在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中的平衡溶解度;通过乳剂的外观自绘制伪三元相图,根据乳化区域面积的大小筛选出自微乳处方;以最大平衡溶解度与最小粒径为标准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通过马尔文粒度仪考察醋酸阿比特龙SMEDDS的粒径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将自微乳结合常用的固体吸附剂,通过吸附容量试验筛选出最大吸量的吸附剂;将醋酸阿比特龙SMEDDS与载体通过喷雾干燥制备出载药LBF粉末,分别采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干法制粒压片法制备并优化醋酸阿比特龙LBF片剂处方,考察了不同稀释剂、崩解剂与对片剂溶出的影响;考察了自制片剂与市售片剂在不同溶出介质中药物的溶出度;以比格犬为实验动物,研究了自制片剂与市售片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绘制药-时曲线,并利用药动学软件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优化后的自微乳处方油相为中链甘油三酯(MCT),表面活性剂为Cremophor EL,助乳化剂为Isopropanol;透射电镜显示自微乳呈球形,无团聚,在外观和大小上相似,平均粒径为31.79±0.41 nm,PDI为0.215±0.197,Zeta电位约为-9.17±0.39 m V,载药量为15%;结果表明制备的自微乳粒径小、分散均匀。根据自微乳的最大吸附量,筛选出介孔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SBA-15)为最佳的固体载体,与自微乳的比例为1:3;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筛选喷雾干燥条件;DSC与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后的LBF中的醋酸阿比特龙以无定形的状态存在,SEM显示LBF被SBA-15的孔隙吸收或包覆;并在模拟胃液与模拟肠液中通过溶出筛选出了HPMC-603为稀释剂,CCMC-Na为崩解剂;自制片剂溶出度明显优于参比制剂,溶出度均达到90%以上;通过干法制粒压片法制备醋酸阿比特龙LBF片剂,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片剂的要求。犬口服给药75 mg/只醋酸阿比特龙LBF片剂供试品与250 mg/只市售参比制剂的药代参数T1/2分别为3.42 h和4.27 h,AUC0-t(h*ng/m L)分别为107.71和52.83,计算得相对生物利用度F值为704.80%;药动学实验结果表明,与市售醋酸阿比特龙片剂相比,醋酸阿比特龙LBF片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市售参比制剂。LBF制备方法能够显着提高阿比特龙的生物利用度,为改善BCS-IV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供参考依据。
张威[3](2021)在《帕利哌酮渗透泵片的研究》文中提出
陈绪龙[4](2021)在《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稳定化与增强吸收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自纳米乳给药系统在分散与消化过程产生的过饱和状态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沉淀的产生制约了该剂型的开发与利用。本文以水难溶性中药活性成分姜黄素(CUR)为模型,引入亲水性聚合物构建过饱和自纳米乳给药体系,提高药物吸收与生物利用度。通过对自纳米乳乳化过程中纳米乳溶液及其产生的沉淀进行全面表征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聚合物维持药物过饱和机制,同时从离体肠道吸收、细胞摄取和活体药动学3个水平来阐明过饱和自纳米乳增强吸收的机制。方法:(1)姜黄素自纳米乳(CUR-SNEDDS)的制备及其体外分散评价:通过溶解度试验、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的配伍、表面活性剂乳化能力的考察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筛选出处方组成,然后基于层次分析(AHP)法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CUR-SNEDDS处方。采用透射电镜、激光纳米粒度仪和秒表仪对CUR-SNEDDS乳化后乳滴形态、粒径与分散性、Zeta电位和乳化时间进行表征,并以人工胃肠液为分散体系,研究CUR-SNEDDS体外分散过饱和稳定性。(2)基于亲水性聚合物抑晶行为构建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给药体系:以CUR-SNEDDS为过饱和产生工具,通过体外分散实验,以晶体成核时间和晶体生长速率为指标,优选最佳沉淀抑制剂(PIs),并以维持CUR过饱和浓度与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指标优化PIs用量与处方载药量,构建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CUR-SSNEDDS)并进行质量评价。(3)聚合物维持姜黄素过饱和稳定化机制研究:通过体外分散实验,系统评价CUR-SNEDDS及含有5%不同聚合物的CUR-SSNEDDS体外分散过程中溶液电导率、粘度、纳米乳质量稳定性及CUR平衡溶解度的变化,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及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分散过程中沉淀进行表征,同时结合Gromacs2018程序对CUR与聚合物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初步阐明聚合物维持CUR过饱和机制。(4)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体外与体内评价:使用HPLC和激光纳米粒度仪考察CUR-SNEDDS、CUR-SSNEDDS(I和II)在不同p H环境下24 h内CUR稳定性,及其在25℃条件下储存三个月内处方载药量与纳米乳质量稳定性;通过体外溶出与消化实验比较CUR-SNEDDS及CUR-SSNEDDS-I和CUR-SSNEDDS-II体外溶出与消化行为的差异。采用大鼠离体肠道和活体药动学评价CUR-SNEDDS和CUR-SSNEDDS(I和II)肠吸收与生物利用度。(5)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吸收机制的研究:以Caco-2细胞为模型,选择不同细胞内吞及细胞内运输抑制剂,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和荧光显微镜(定性)研究CUR-SNEDDS、CUR-SSNEDDS-I和CUR-SSNEDDS-II细胞摄取途径。结果:(1)姜黄素自纳米乳(CUR-SNEDDS)处方组成为Capryol 90-Kolliphor RH 40-Transcutol HP(7.93︰66.71︰25.36),最大载药量65 mg·g-1,呈黄色透明状,纳米乳滴呈圆球形,分布均匀,乳化时间(19.64±0.11)s,平均粒径(15.06±1.12)nm,多分散指数(PDI)(0.18±0.01),Zeta电位(-7.41±0.52)m V。体外分散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载药量的提高,CUR过饱和度显着降低,晶体成核与生长速度加快,形成的纳米乳滴增大、粘连且分布不均。因此CUR-SNEDDS体外分散过饱状态和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2)CUR-SNEDDS处方中引入不同聚合物,抑晶行为具有明显的规律性,HPMC和Soluplus在人工胃与肠液中均显着抑制药物晶体的成核与生长、HPMCAS和PVP仅在人工肠液中有抑晶作用,而PEG和HP-β-CD完全没有抑晶作用。同时聚合度亦会影响抑晶作用,HPMC聚合度越大,抑晶能力减弱(HPMC55-6>HPMC4000>HPMC15000),而HPMCAS聚合度越大,抑晶能力越强(LG<MG≈HG),最后优选出2%HPMC55-60和5%Soluplus分别作为沉淀抑制剂制备CUR-SSNEDDS-I和CUR-SSNEDDS-II,载药量均为100%。CUR-SSNEDDS-I和CUR-SSNEDDS-II水乳化后乳滴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与CUR-SNEDDS相比,Zeta点位绝对值分别增大至(-17.87±1.42)m V和(-18.10±1.30)m V,说明纳米乳质量稳定。因此,引入HPMC55-60和Soluplus后,显着抑制晶体的成核与生长,从而维持CUR过饱和状态,提高了体系热力学稳定性。(3)CUR-SNEDDS及含有5%不同聚合物的CUR-SSNEDDS在乳化过程中,随着含水量比例增大,其体系中药物平衡溶解度、溶液粘度均显着下降。但与CUR-SNEDDS相比,HPMC55-60和Soluplus组药物平衡溶解度及其纳米乳质量稳定性均显着提高,同时HPMC55-60显着提高了体系的粘度。不同处方乳化过程中电导率曲线无显着性差异,说明聚合物不影响纳米乳结构转变,但HPMC55-60和Soluplus组乳化过程中产生的沉淀显着减少,且改变了沉淀形态,含有部分无定型形式。沉淀表征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均表明,CUR分别与HPMC55-60、Soluplus发生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了氢键且有π-π堆积效应。因此,HPMC55-60和Soluplus通过改变SNEDDS乳化过程中溶液体系的粘度、CUR溶解度及乳滴稳定性等物理特征,并与药物分子间形成氢键和π-π堆积效应,从而抑制CUR分子之间聚集,产生过饱和作用。(4)CUR-SNEDDS、CUR-SSNEDDS(I和II)在碱性生物介质中24 h内CUR不降解,且常温储藏3个月内处方载药量和纳米乳质量稳定。体外溶出过程中,三者均能显着提高了CUR溶出的速度与程度。体外消化过程中,CUR-SSNEDDS-I和CUR-SSNEDDS-II显着抑制了沉淀的形成,CUR在亲水相中比例分别提高了2.63和4.18倍,形成的纳米乳质量稳定性提高,其中Soluplus乳滴形态和粒径稳定且无显着增大。大鼠离体肠吸收结果表明,与CUR-SNEDDS相比,CUR-SSNEDDS-I组CUR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段吸收明显增强,Papp分别提高了3.12、1.73、1.29和1.94倍,而CUR-SSNEDDS-II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吸收明显增大,Papp分别提高了1.67和1.63倍。大鼠活体药动学结果表明,SD大鼠灌胃给药后,与CUR-SNEDDS比较,CUR-SSNEDDS-I和CUR-SSNEDDS-II的Cmax分别提高了2.29和1.60倍,AUC0-t分别提高了3.50和1.92倍。因此,聚合物介导的过饱和体系显着改善了CUR稳定性、体外溶出与消化过饱和状态,从而促进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5)CUR-SNEDDS的细胞摄取受时间、浓度、温度及P-gp作用的影响,其主要摄取途径包括网格蛋白、小窝蛋白及动力蛋白介导的内吞、巨胞饮途径,同时依赖细胞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传递、高尔基体向细胞膜的传递、微管蛋白途径在细胞内传输。与CUR-SNEDDS相比,CUR-SNEDDS-I和CUR-SSNEDDS-II细胞摄取率显着提高,细胞摄取不受P-糖蛋白调控,但均依赖肌动蛋白介导的微胞吞途径,在细胞内吞后细胞内传输均受溶酶体酸化途径的影响,其中CUR-SSNEDDS-II不依赖微管蛋白传递途径。因此,HPMC55-60和Soluplus构建的过饱和自纳米乳通过抑制P-糖蛋白作用、改变细胞内吞和胞内运输途径,从而提高了CUR的细胞摄取率。结论:基于HPMC55-60和Soluplus构建的CUR-SSNEDDS(I和II),提高了CUR溶解度、稳定性、体外溶出、分散与消化稳定性,并在乳化过程中与CUR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氢键和π-π堆积效应、改变体系粘度、增溶、提高纳米乳质量稳定性,从而抑制CUR分子间聚集,维持过饱和状态。同时CUR-SSNEDDS抑制细胞膜上P-糖蛋白、改变细胞内吞与胞内传输途径,提高CUR细胞摄取率。因此,CUR-SSNEDDS通过提高CUR稳定性、过饱和稳定性、抑制P-糖蛋白及改变细胞内吞与胞内输运途径,从而增强药物吸收。
宁劲涛[5](2021)在《5-氨基水杨酸固体脂质纳米粒栓制备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5-ASA为模型药物,制备5-ASA固体脂质纳米粒(5-ASA-SLN),结合质量源于设计(Qb D)的理念进行试验设计,优化得到最优制备工艺。对最优工艺制备出的5-ASA-SLN及其冻干粉进行表征,探讨体外释药机制,最终制备成5-ASA-SLN栓,达到病灶部位直接给药,解决5-ASA溶解度差的问题,提高疗效。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5-ASA体外分析方法。采用微乳法制备5-ASA-SLN,运用鱼骨分析法以包封率和浑浊度为考察指标,筛选影响5-ASA-SLN制备工艺的重要因素,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乳化温度、乳化时间、搅拌速度、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比、混合乳化剂与脂质的比、药脂比6个影响因素中筛选出关键工艺参数,结合Box-Behnken设计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优制备工艺并考察冻干工艺,优选出最佳冻干工艺;采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量热扫描法(DSC)对5-ASA-SLN进行表征,验证5-ASA-SLN的形成,将得到的5-ASA-SLN与5-ASA进行饱和溶解度的测定,探讨其体外释药机制;以5-ASA-SLN栓剂外观形态、融变时限、重量差异、粘手情况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优5-ASA-SLN栓制备工艺。结果:建立了5-ASA体外分析方法且方法稳定可行,以鱼骨分析法对5-ASA-SLN制备工艺过程进行剖析,经单因素试验、PBD试验和BBD试验,得到最优制备工艺为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脂质,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为乳化剂,无水乙醇为助乳化剂,乳化温度65℃,乳化时间10min,搅拌速度900rpm,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比为4.32:1,混合乳化剂与脂质的比为6.38:1,药脂比为1:15.6,内水相用量20ml,分散相用量50ml,分散方式为磁力搅拌下注射器滴入,固化温度0℃-2℃,固化时间30min。经验证试验,5-ASA-SLN包封率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为2.19%,工艺稳定可行。由于5-ASA-SLN是液体状态不易保存,将其制成了冻干粉,以蔗糖为冻干保护剂,保护剂用量为3%,冻干时长30h,最终得到白色,饱满光滑紧致的5-ASA-SLN冻干粉,加速稳定性试验表明5-ASA-SLN冻干粉稳定性较好;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5-ASA-SLN为类球形,红外光谱扫描和DSC结果分析验证了5-ASA-SLN的形成;测得5-ASA-SLN平均粒径为(124.7±2.62)nm,PDI为0.32±0.02,Zeta电位为(-15.0±0.8)m V,表明5-ASA-SLN粒径较小,分布均匀,稳定性良好;5-ASA-SLN在纯化水中的饱和溶解度是5-ASA的33.12倍。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5-ASA-SLN具有一定缓释作用,释药模型拟合符合Higuchi方程。采用热熔法将5-ASA-SLN冻干粉制备成栓剂,最终制备出的5-ASA-SLN栓为乳白色,颜色均一,表面光滑,完整无缺的子弹型栓。结论:通过工艺优化,制得的5-ASA-SLN及其栓工艺简单,稳定可行,有效解决了5-ASA溶解度差的问题。
徐征[6](2021)在《喜树碱结肠定位释药微丸的设计、制备及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的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以提高喜树碱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减少其副作用,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方法:应用自纳米乳化方法制备喜树碱纳米乳。通过测定喜树碱在不同油相中的溶解度,筛选合适的油相;采用浊度法并参考溶解度确定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应用激光动态散射仪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纳米乳粒径、多分散指数并观察乳滴显微形态;应用静电复合原理,选用海藻酸钠、卡波姆等药用高分子材料,制备纳米乳/凝胶复合物;应用有机螯合技术,对外层高分子材料进行固化处理,制备载药纳米乳/凝胶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和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载药微丸处方。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的形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树碱的含量、包封率和载药量。考察了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在模拟消化液中的溶胀性能、在离体小鼠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粘附率;通过拟合不同释放模型,探究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的体外释放机制。通过纳米乳/凝胶微丸包载荧光染料,应用小动物成像仪观察其肠道转运及释放特性。通过MTT实验评估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喜树碱和喜树碱纳米乳对人结肠癌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喜树碱纳米乳的处方组成为:每克油相含有喜树碱1.5 mg、油相(丙二醇单辛酸酯)占比20%(w/w)、混合乳化剂(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二乙二醇单乙基醚=1:1)占比42.0%(w/w)、稳定剂油酸占比2.0%(w/w)、去离子水占比36.0%(w/w).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的处方组成为:载药纳米乳和凝胶质量比为1:1,凝胶液中1.92%(w/v)海藻酸钠与2.18%(w/v)卡波姆溶液的质量比为1:1。该处方所制得的喜树碱纳米乳平均粒径为33.25±6.40 nm,多分散指数为0.06±0.01,包封率为98.65±1.31%;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的载药量为0.044±0.003%,包封率为70.52±1.55%。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在p 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4 h溶胀比达到为421.7%;小鼠体外胃粘膜平均粘附率为11.67%、小肠粘膜粘附率为88.33%、结肠粘膜粘附率为98.33%。此处方制得的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在人工胃液中释放小于20%,到达结肠之前释放45%左右,大部分在结肠部位缓慢释放;纳米乳/凝胶微丸在模拟消化道中的释放为异常运输机制,即药物释放机制为扩散和溶胀/侵蚀相结合。纳米乳/凝胶微丸在胃内呈聚集状态,到达小肠后端和结肠后大量释放。喜树碱纳米乳和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比喜树碱对人结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更强。结论:喜树碱纳米乳/凝胶微丸能在结肠部位释放大部分药物,有望提高喜树碱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陈博琪[7](2021)在《大麻二酚的经皮递送及促渗机制分析》文中提出大麻二酚(CBD)是一种非成瘾性大麻属植物提取物,具有镇痛、抗炎、抗氧化、抗焦虑、抗惊厥等作用。然而由于肝脏首过效应等影响,CBD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开展CBD经皮给药的研究,使之具有更高的递送效率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目的是考察高纯度大麻二酚及大麻叶提取物的经皮渗透性,研究有效的促渗方法,并进行促渗机制及安全性的研究。首先,采用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比较了不同皮肤模型对CBD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比较CBD与大麻叶提取物(CBD含量57.55%)的经皮渗透行为,并进行了CBD经皮渗透动力学计算。结果显示,CBD的小鼠皮肤渗透量显着高于裸鼠皮肤;大麻叶提取物的渗透速率低于高纯度CBD,且组内差异较大,推测这可能与含有大量树脂的大麻叶提取物组成有关;角质层与活性表皮均对CBD的经皮渗透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为了避免和减少毛囊对CBD经皮递送的影响,选择CBD及裸鼠皮肤进行后续实验研究。其次,以促渗系数(ER)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促渗剂预混、促渗剂预处理皮肤及胶束三种方法对CBD经皮渗透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促渗剂预混方法,仅有卡比醇(TP)和泊洛沙姆101(P101)显示出微弱的促渗作用;而预处理皮肤法将TP与P101的ER分别增强至1.40和12.97;胶束的形成极大地改善了CBD的溶解性,但其促渗作用微弱,ER仅为2.76。除此之外,对P101预处理皮肤法的进一步考察。结果显示,清洗皮肤表面的P101并没有改变其促渗作用,高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P101促渗作用减弱,这与胶束状态下P101对CBD在角质层中的增溶作用减弱有关。本文还通过在体皮肤刺激性实验考察泊洛沙姆的皮肤安全性。结果显示,1%P101、4%P101、1%P407和1%P188凝胶对正常皮肤及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皮肤适应性,对皮肤是安全的。最后,通过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分子对接等方法对P101促渗机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P101的PPO嵌段能与皮肤SC中的脂质相互作用,扰乱双分子层的有序结构。P101、P407和P188的CMC分别为6.76、16.2、0.41mg/m L,因此在1%浓度下,P407也对CBD具有经皮促渗作用而P188没有。由此推断在低于CMC时,泊洛沙姆对CBD的经皮促渗可能广泛存在于各类泊洛沙姆中。
徐莹莹[8](2020)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在口服固体制剂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采用激光束选择性地烧结粉末,可层层堆积制备三维打印件。目前,SLS打印技术已广泛用于组织工程和个性化植入体。但药用材料在激光烧结过程中的成型性和功能性仍缺少系统研究,限制了SLS技术在口服制剂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常用药物和药用辅料的SLS打印性开展系统研究,分析处方、工艺和模型对SLS打印物外观和释药行为的影响,可为SLS打印个性化口服制剂提供实验基础。使用不同的激光功率,在纯药物粉层上打印单层圆形。观察打印体的外观,评价不同药物的SLS可打印性。结果表明:黄色药物均可直接烧结成型,硝苯地平在较低功率(0.5 W)下有可打印性。白色药物需加入光吸收剂才能烧结成型,布洛芬(IBU)和酒石酸美托洛尔(MT)在较低激光功率(0.75 W)下有可打印性。药物的SLS可打印性受熔融温度范围影响。以MT为模型药,采用SLS打印圆形及三角形。测定圆形的中心厚度和边缘翘曲高度,分别评价打印效率和精度。测定三角形的外角弧长和内部空腔面积,评价打印精度。结果表明:以0.1%柠檬黄色淀为光吸收剂时,圆形样品的打印精度最高。在可打印的范围内,增大激光功率或降低扫描速度,有利于MT粉末的打印效率,不利于打印精度。在优化激光功率(1.0 W)和扫描速度(2.5 mm/s)时,圆形样品和三角形样品的打印精度均最高。使用不同的激光功率,在药用辅料粉层上打印单层圆形。观察打印体的外观,评价常用速释和缓释药用聚合物的SLS可打印性。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1.5-3.5 W范围内,聚乙烯醇(PVA)、Eudragit?RL(RL)等非结晶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可打印性,成型机理是粉末烧结。聚乙二醇(PEG)和硬脂酸等结晶性聚合物可打印成型,但边缘翘曲明显,成型机理是粉末熔融。以RL为聚合物代表,采用SLS打印圆形。结果表明:以0.2%柠檬黄色淀为光吸收剂时,圆形样品具有最佳的打印效率和打印精度。分别以PEG和PVA为速释聚合物代表,以RL和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缓释聚合物代表,采用SLS打印圆形及三角形。测定圆形的中心厚度和边缘翘曲高度,分别评价打印效率和精度。测定三角形的外角弧长和内部空腔面积,评价打印精度。结果表明:在可打印的范围内,增大激光功率或降低扫描速度,均有利于四种聚合物粉末的打印效率,但不利于打印精度。考虑到打印精度,四种材料的优化激光功率均为1.0 W;优化扫描速度分别为:PEG(3.0 mm/s)>PVA和RL(2.0 mm/s)>HPMC(1.75 mm/s)。设计网格和核壳模型,直接将难溶性药物IBU打印成速释片,评价其速释效果。结果表明:网格片的内部填充率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药物释放越快。核壳的侧壁厚越小,烧结粉末越少,药物释放越快。基于核壳模型,进一步研究添加剂对速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入10%CMS-Na时,速释片成型性良好,3 min释药完成(97.2%)。此优化处方可进一步打印多种形态的个性化速释制剂,均外观良好,5 min内释药完全。对优化IBU速释片进行含量测定和红外扫描,研究IBU在SLS打印过程中药物的稳定性。对优化IBU速释片进行XRD和DSC分析,研究IBU在SLS打印过程中的晶型变化。结果表明:打印片含药量为(99.9±3.2)%,红外谱图无新增和缺失波峰,初步说明IBU在打印过程中化学性质稳定。XRD和DSC曲线也证明IBU晶型在打印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设计骨架、多层和包芯模型,以RL和HPMC为缓释聚合物,打印MT缓释片,评价其缓释效果。结果表明:骨架片和包芯片均具有12 hr缓释性能。当包衣层侧壁厚3.5 mm,包衣层中HPMC含量为25%时,包芯片的12 hr缓释行为最佳:4 hr释药百分率为42.8%,12 hr释药百分率为92.1%。观察优化缓释片的溶蚀行为,对优化释药曲线进行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药物释放机理为溶蚀(n>0.89)。
吴芬[9](2020)在《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物抗眩晕病历史悠久,治疗的药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抗胆碱药、抗组胺药、钙拮抗药、胃肠促动药、拟交感神经药、各种中药及复方制剂等。但在市场上这些抗眩晕药物均是普通制剂,生物半衰期短,药效短,要求患者日服2-3次,频繁的给药方式容易降低患者顺应性,从而容易导致机体内血药浓度波动幅度大,产生不良反应或导致不发挥药效。现临床上广泛运用盐酸地芬尼多普通制剂来治疗眩晕症和麻醉放射等作用引起的呕吐恶心。为满足实际临床中用药的实际需求(降低峰谷波动,减少服药次数增加患者顺应性等),本课题就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控释片进行研究。本课题选取盐酸地芬尼多作为模型药物,采用先进的渗透泵技术,制备了具有显着缓控释释药效果的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本文对主药盐酸地芬尼多的相关理化性质进行验证测定,主要包括其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对制备的双层渗透泵片的含量及释放度方法进行测定验证;对盐酸地芬尼多控释制剂处方的优化及验证,以及后续盐酸地芬尼多渗透泵制剂稳定性的考察。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选用聚氧乙烯(PEO)、氯化钠(NaCl)等来制备含药层,选用聚氧乙烯(PEO)、氯化钠(NaCl)、聚维酮(PVP)等辅料来制备助推层,并用聚乙二醇(PEG)、醋酸纤维素(CA)等来配制包衣液,以此来制备有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对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助推层和含药层进行单因素,双因素考察,以及相关辅料间水溶性考察,通过观察所压制片芯的状态以及双层包衣膜片的释放状态,最终筛选出具有缓控释释药特征的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由此可以得出处方a(含药层:地芬尼多75mg/片,PEO-N10 80mg/片,NaCl 20mg/片;助推层120mg/片;包衣膜厚度5%)。课题还进行了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含量和释放度测定方法的验证,并采用f2相似因子释放曲线来评价各处方释放程度,为处方的筛选优化提供一定判断标准。课题最后还进行了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具体包括高湿试验、高温试验、强光照射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以及加速试验的考察,结果表明,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仅对环境湿度比较敏感,故后期包装要求密封性较好的材料。
吕春杨[10](2015)在《难溶性药物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小剂量难溶性药物长春西汀(Vinpocetine,VIN)为模型药物,针对长春西汀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低溶解度和低生物利用度的问题,应用固体分散技术,将长春西汀研发成一种溶解度高、溶出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的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又进一步制备了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以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减少血药浓度波动和提高用药安全性。同时对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并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了制剂处方,为制剂进行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及其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放度的分析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本文以PEG6000、PVPK30和泊洛沙姆188(polosamer,F68)为载体,通过调整长春西汀与载体的质量比例,制备了能显着提高长春西汀溶解度及加快其溶出速度的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并对其热力学进行了考察。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备固体分散体时,酸化剂柠檬酸的加入,对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和稳定性都有一定的提高;长春西汀在PVPK30中的分散过程是放热过程,且主要驱动力为焓驱动,温度的升高不利于固体分散体的形成。本文以自制的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作为主药,通过调整片芯和控释衣膜的处方,制备了具有一定释药速率的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制剂处方的单因素考察结果表明,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是片芯中渗透压促进剂的用量;包衣液中PEG的含量和包衣增重。本文在以上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片芯中渗透压促进剂的用量(X1)、包衣液中PEG的含量(X2)及包衣增重(X3)为考察因素,以012 h药物释放曲线的相关系数r2(Y1)和12 h的累积释药量(Y2)作为效应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处方进行了处方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际值基本一致,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二、聚氧乙烯在口服控释制剂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氧乙烯在口服控释制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在口服固体制剂领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FDM 3D打印的工艺过程 |
1.1 载药长丝的制备 |
1.2 目标制剂的打印 |
2 应用于FDM 3D打印的药用聚合物 |
2.1 Eudragit? |
2.2 EC |
2.3 HPC |
2.4 HPMC |
2.5 PCL |
2.6 PLA |
2.7 PVA |
2.8 PEG |
2.9 HPMCAS |
3 FDM 3D打印的个性化口服固体制剂 |
3.1 速释制剂 |
3.2 控释制剂 |
3.3 迟释制剂 |
3.4 胃漂浮制剂 |
3.5 复方制剂 |
3.6 其他制剂 |
4 FDM 3D打印的优势与挑战 |
4.1 优势 |
4.2 挑战 |
5 小结与展望 |
(2)基于脂质基质的醋酸阿比特龙片剂的制备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醋酸阿比特龙LBF的处方前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 |
3 醋酸阿比特龙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3.2 专属性考察 |
3.3 线性考察 |
3.4 精密度测定 |
4 空白自微乳的处方初步筛选 |
4.1 溶解度测定 |
4.2 不同油相与乳化剂的配伍变化 |
4.3 伪三元相图的构建 |
5 空白自微乳的处方优化 |
5.1 基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的配方优化 |
5.2 醋酸阿比特龙SMEDDS的制备 |
5.3 配方的预测与验证 |
5.4 自微乳液粒径及Zeta电位 |
5.5 形态检测 |
结果 |
1 醋酸阿比特龙含量测定方法学 |
1.1 专属性实验 |
1.2 标准曲线绘制 |
1.3 精密度实验 |
2 空白自微乳的处方初步筛选 |
2.1 溶解度测定 |
2.2 不同油相与乳化剂的配伍变化 |
2.3 伪三元相图的构建 |
3 空白自微乳的处方优化 |
3.1 基于CCD-RSM的配方优化 |
3.2 配方的预测与验证 |
4 醋酸阿比特龙自微乳液粒径及Zeta电位 |
5 自微乳液形态 |
讨论 |
第二部分 醋酸阿比特龙LBF片剂处方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 |
3 固体吸附剂的筛选 |
4 喷雾干燥工艺优化 |
5 醋酸阿比特龙LBF的制备 |
6 醋酸阿比特龙LBF的形态分析 |
7 醋酸阿比特龙LBF片剂处方筛选 |
8 醋酸阿比特龙LBF片剂的制备 |
9 醋酸阿比特龙LBF片剂性质研究 |
10 溶出度检查 |
结果 |
1 固体吸附剂的筛选 |
2 喷雾干燥参数对固体LBF的影响 |
2.1 单因素实验 |
2.2 正交实验 |
3 扫描电镜分析 |
4 DSC分析 |
5 X射线衍射 |
6 体外溶出度试验 |
6.1 标准曲线绘制 |
6.2 专属性 |
6.3 重复性 |
6.5 稳定性 |
6.6 回收率 |
6.7 不同稀释剂对药物溶出影响 |
6.8 不同崩解剂对药物溶出影响与崩解时间 |
7 处方确定 |
8 醋酸阿比特龙LBF片的质量评价 |
9 醋酸阿比特龙LBF片剂与市售片剂的溶出度比较 |
10 影响因素试验 |
10.1 高温试验 |
10.2 高湿试验 |
10.3 强光照射实验 |
11 加速试验 |
讨论 |
第三部分 醋酸阿比特龙LBF片剂BEAGLE犬药代动力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动物 |
3 仪器和分析条件 |
4 给药途径和剂量 |
5 样品采集 |
6 生物样品处理与分析 |
7 标准曲线和质量控制样品 |
8 精密度和准确度 |
9 数据处理 |
结果 |
1 标准曲线 |
2 方法专属性 |
3 准确度和精密度 |
4 血浆药物浓度数据 |
5 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 |
6 相对生物利用度 |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脂质基质制剂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4)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稳定化与增强吸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姜黄素自纳米乳的制备及其体外分散评价 |
1 引言 |
2 仪器与材料 |
2.1 仪器 |
2.2 材料 |
2.3 人工胃液与人工肠液的配制 |
3 方法 |
3.1 姜黄素含量测定方法学 |
3.2 平衡溶解度测定 |
3.3 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的配伍变化 |
3.4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3.5 伪三元相图 |
3.6 CUR-SNEDSS处方优化 |
3.7 CUR-SNEDDS质量评价 |
3.8 CUR-SNEDDS的体外分散稳定性评价 |
4 结果 |
4.1 姜黄素含量测定方法学 |
4.2 姜黄素在不同辅料中平衡溶解度 |
4.3 油相与表面活性剂配伍 |
4.4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4.5 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
4.6 CUR-SNEDDS处方优化 |
4.7 CUR-SNEDDS质量评价 |
4.8 CUR-SNEDDS的体外分散评价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亲水性聚合物抑晶行为构建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给药体系 |
1 引言 |
2 仪器与材料 |
2.1 仪器 |
2.2 材料 |
3 方法 |
3.1 人工胃液与肠液的制备 |
3.2 聚合物维持CUR过饱和作用 |
3.3 聚合物对晶体成核时间的影响 |
3.4 聚合物对晶体生长变化的影响 |
3.5 过饱和自纳米乳处方的优化与质量评价 |
4 结果 |
4.1 聚合物维持CUR过饱和作用 |
4.2 成核时间 |
4.3 晶体生长 |
4.4 CUR-SSNEDDS处方的优化与质量评价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三章 聚合物维持姜黄素过饱和稳定化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仪器与材料 |
2.1 仪器 |
2.2 材料 |
2.3 软件与程序 |
3 方法 |
3.1 聚合物对分散过程中纳米乳溶液物理特性的影响 |
3.2 姜黄素沉淀存在形式 |
3.3 聚合物与姜黄素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 |
3.4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 结果 |
4.1 聚合物对分散过程中纳米乳溶液物理特性的表征 |
4.2 姜黄素沉淀存在形式 |
4.3 聚合物与姜黄素分子间相互作用 |
4.4 分子动力学模拟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章 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体外与体内评价 |
1 引言 |
2 仪器与材料 |
2.1 仪器 |
2.2 材料 |
2.3 实验动物 |
3 方法 |
3.1 聚合物对SNEDDS稳定性的影响 |
3.2 聚合物对SNEDDS体外溶出的影响 |
3.3 聚合物对SNDDDS体外消化的影响 |
3.4 聚合物对SNEDDS肠吸收的影响 |
3.5 聚合物对SNEDDS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
4 结果 |
4.1 稳定性 |
4.2 体外溶出 |
4.3 体外消化 |
4.4 大鼠离体肠道吸收 |
4.5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五章 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吸收机制的研究 |
1 引言 |
2 仪器与材料 |
2.1 仪器 |
2.2 材料 |
3 方法 |
3.1 Caco-2 细胞的培养 |
3.2 细胞毒性实验 |
3.3 Caco-2 细胞摄取 |
4 结果 |
4.1 细胞毒性实验 |
4.2 细胞摄取方法专属性 |
4.3 药物浓度、时间及温度对CUR-SNEDDS细胞摄取的影响 |
4.4 细胞摄取抑制剂对三种CUR自纳米乳制剂细胞摄取的影响 |
5 讨论 |
6 小结 |
全文总结 |
本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姜黄素口服给药的研究进展 |
1 肠屏障 |
1.1 粘液层 |
1.2 上皮细胞 |
2 吸收 |
3 代谢与排泄 |
4 药物动力学参数 |
5 药剂学研究 |
5.1 早期制剂学法方法 |
5.2 现代药剂学方法 |
5.3 其他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5-氨基水杨酸固体脂质纳米粒栓制备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SLN制备方法的研究 |
1.1 薄膜-超声法 |
1.2 高压乳匀法 |
1.3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 |
1.4 微乳法 |
1.5 溶剂扩散法 |
3 质量源于设计理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仪器设备 |
1.2 材料与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方法学的验证 |
2.3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3 试验结果 |
3.1 体外分析方法验证结果 |
3.2 5-ASA-SLN包封率和载药量考察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5-ASA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研究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5-ASA固体脂质纳米粒分散液的制备 |
2.2 鱼骨分析法分析关键工艺参数 |
2.3 单因素考察法优化制备工艺 |
2.4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优化影响因素和水平 |
2.5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最佳处方 |
2.6 验证性试验 |
2.7 均一性考察 |
2.8 5-ASA固体脂质纳米粒冷冻干燥工艺考察 |
3 试验结果 |
3.1 单因素考察结果 |
3.2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结果 |
3.3 Box-Behnken试验结果 |
3.4 验证性试验结果 |
3.5 均一性试验考察结果 |
3.6 5-ASA-SLN冷冻干燥工艺考察结果 |
3.7 冻干工艺对包封率和粒径的影响结果 |
3.8 冻干粉稳定性研究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5-ASA固体脂质纳米粒表征及体外释放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形态分析 |
2.2 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的测定 |
2.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 |
2.4 红外光谱扫描法研究 |
2.5 5-ASA和5-ASA-SLN冻干粉饱和溶解度的测定 |
2.6 体外释药机制研究 |
2.6.1 5-ASA和 5-ASA-SLN分散液体外累计释放度的测定 |
2.6.2 拟合模型的确立 |
3 试验结果 |
3.1 形态分析 |
3.2 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的测定 |
3.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结果 |
3.4 红外光谱扫描结果 |
3.5 饱和溶解度的测定结果 |
3.6 体外释药机制研究结果 |
3.6.1 释放度测定结果 |
3.6.2 释药模型拟合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5-ASA固体脂质纳米粒栓制备工艺研究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5-ASA-SLN栓的制备 |
2.2 5-ASA-SLN栓处方筛选 |
3 试验结果 |
3.1 基质种类考察结果 |
3.2 注模温度考察结果 |
3.3 搅拌方式考察结果 |
3.4 冷却温度考察结果 |
3.5 冷却时间考察结果 |
4 质量评价 |
4.1 外观 |
4.2 重量差异 |
4.3 融变时限 |
5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6)喜树碱结肠定位释药微丸的设计、制备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结肠癌的研究进展 |
1.1.1 结肠癌的现状 |
1.1.2 结肠癌的致病因素 |
1.1.3 结肠癌治疗途径与不足 |
1.2 喜树碱制剂研究进展 |
1.2.1 喜树碱理化性质与药理活性 |
1.2.2 喜树碱剂型研究进展 |
1.3 纳米乳的研究进展 |
1.3.1 纳米乳简介 |
1.3.2 纳米乳药物研发中的特点 |
1.4 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研究进展 |
1.4.1 p H依赖型释药系统 |
1.4.2 时间依赖型释药系统 |
1.4.3 压力依赖型释药系统 |
1.4.4 菌群/酶敏感型释药系统 |
1.4.5 复合型释药系统 |
1.5 微纳米制剂结肠定位释药系统 |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 喜树碱纳米乳的制备 |
2.1 实验材料 |
2.1.1 药品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喜树碱纳米乳含量检测方法 |
2.2.2 喜树碱纳米乳的制备方法 |
2.2.3 激光动态散射仪分析 |
2.2.4 显微形态学观察 |
2.2.5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喜树碱标准曲线 |
2.3.2 喜树碱纳米乳的制备 |
2.3.3 粒径和PDI的测定 |
2.3.4 显微形态结果 |
2.3.5 喜树碱纳米乳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
2.4 小结 |
第三章 喜树碱结肠定位释药凝胶微丸的制备及优化 |
3.1 实验材料 |
3.1.1 药品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喜树碱凝胶微丸含量检测方法 |
3.2.2 喜树碱凝胶微丸的制备方法 |
3.2.3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3.2.4 喜树碱凝胶微丸的处方优化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喜树碱标准曲线 |
3.3.2 喜树碱凝胶微丸的制备 |
3.3.3 包封率和载药量 |
3.3.4 初步工艺优化结果 |
3.3.5 试验设计和方程拟合 |
3.3.6 响应面分析 |
3.3.7 最优工艺及验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喜树碱结肠定位释药凝胶微丸的表征及体内外释放 |
4.1 实验材料 |
4.1.1 药品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实验动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喜树碱凝胶微丸前处理方法 |
4.2.2 喜树碱含量测定方法 |
4.2.3 喜树碱凝胶微丸的表征 |
4.2.4 喜树碱凝胶微丸的体外评价 |
4.2.5 凝胶微丸在大鼠体内的转运及释放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方法学验证 |
4.3.2 喜树碱凝胶微丸的表征 |
4.3.3 喜树碱凝胶微丸体外评价 |
4.3.4 凝胶微丸在大鼠体内的转运及释放 |
4.4 小结 |
第五章 喜树碱凝胶微丸对体外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
5.1 实验材料 |
5.1.1 药品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细胞株 |
5.2 实验方法 |
5.2.1 细胞复苏 |
5.2.2 细胞传代 |
5.2.3 MTT实验 |
5.3 结果和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全文小结 |
6.1.1 创新点 |
6.1.2 研究结果 |
6.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大麻二酚的经皮递送及促渗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大麻与大麻二酚 |
1.1.1 大麻概述 |
1.1.2 大麻的主要成分及应用 |
1.1.3 大麻二酚概述 |
1.1.4 大麻二酚经皮给药研究进展 |
1.2 经皮给药系统 |
1.2.1 皮肤屏障结构与功能 |
1.2.2 药物经皮渗透途径 |
1.2.3 经皮促渗方法 |
1.3 泊洛沙姆 |
1.3.1 泊洛沙姆概述 |
1.3.2 泊洛沙姆的应用 |
1.3.3 泊洛沙姆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 |
1.4 立题依据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大麻二酚及大麻叶提取物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溶液配制 |
2.3.2 CBD含量测定方法 |
2.3.3 大麻叶提取物含量测定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CBD 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
2.4.2 大麻叶提取物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大麻二酚与大麻叶提取物经皮渗透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离体皮肤制备 |
3.3.2 经皮渗透相关理化性质测定 |
3.3.3 药物影响因素实验 |
3.3.4 药物溶液稳定性考察 |
3.3.5 药物皮肤代谢实验 |
3.3.6 药物与皮肤结合实验 |
3.3.7 体外经皮渗透与皮肤滞留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理化性质测定 |
3.4.2 影响因素实验 |
3.4.3 溶液稳定性 |
3.4.4 CBD皮肤代谢 |
3.4.5 皮肤结合实验 |
3.4.6 体外透皮实验皮肤模型选择 |
3.4.7 CBD与大麻叶提取物经皮渗透比较 |
3.4.8 CBD经皮渗透动力学 |
3.5 本章小结 |
4 CBD经皮促渗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溶液配制 |
4.3.2 皮肤预处理实验 |
4.3.3 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
4.3.4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促渗剂对CBD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2 CBD胶束的表征 |
4.4.3 CBD胶束的体外经皮渗透 |
4.4.4 皮肤表面滞留对P101 预处理皮肤促渗效果的影响 |
4.4.5 浓度对P101 预处理皮肤促渗效果的影响 |
4.4.6 时间对P101 预处理皮肤促渗效果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泊洛沙姆局部皮肤安全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泊洛沙姆凝胶制备 |
5.3.2 皮肤刺激性实验 |
5.3.3 皮肤切片制备与染色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泊洛沙姆对CBD的促渗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经时局部浓度变化考察 |
6.3.2 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 |
6.3.3 分子动力学模拟 |
6.3.4 分子对接 |
6.3.5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
6.3.6 泊洛沙姆的CMC测定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经时局部浓度变化考察 |
6.4.2 ATR-FTIR分析 |
6.4.3 分子动力学模拟 |
6.4.4 分子对接 |
6.4.5 不同类型泊洛沙姆对CBD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 |
6.4.6 泊洛沙姆CMC测定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在口服固体制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SLS技术概述 |
1.2 SLS的打印工艺 |
1.2.1 激光能量密度的影响 |
1.2.2 扫描路径的影响 |
1.2.3 温度的影响 |
1.3 SLS的打印材料 |
1.3.1 生物金属材料 |
1.3.2 生物陶瓷材料 |
1.3.3 高分子材料 |
1.3.4 粉末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
1.3.5 粉末组分的影响 |
1.4 SLS的成型机理及模拟 |
1.4.1 SLS的成型机理 |
1.4.2 基于烧结过程的模拟 |
1.5 SLS的应用 |
1.5.1 骨科支架 |
1.5.2 牙科支架 |
1.5.3 植入体 |
1.5.4 口服固体制剂 |
1.6 研究目的 |
1.7 研究方案 |
1.8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药物及药用辅料的SLS打印性研究 |
2.2.1 药物及药用辅料的打印性研究 |
2.2.2 打印片打印精度的测定 |
2.3 速释制剂的制备及评价 |
2.3.1 打印模型设计 |
2.3.2 口服速释制剂的制备 |
2.3.3 药物含量及体外释药行为测定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2.3.5 X射线衍射分析 |
2.3.6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2.4 缓释制剂的制备及评价 |
2.4.1 打印模型设计 |
2.4.2 口服缓释制剂的制备 |
2.4.3 体外释药行为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活性药物的SLS打印性研究 |
3.1.1 药物种类对打印性的影响 |
3.1.2 光吸收剂种类和用量对打印性的影响 |
3.1.3 打印参数对打印性的影响 |
3.1.4 粉末层层烧结机理 |
3.2 药用辅料的SLS打印性研究 |
3.2.1 药用辅料种类对SLS打印性的影响 |
3.2.2 光吸收剂种类和用量对打印性的影响 |
3.2.3 打印参数对速释载体打印性的影响 |
3.2.4 打印参数对缓释载体打印性的影响 |
3.3 SLS在口服速释制剂中的应用 |
3.3.1 模型设计对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 |
3.3.2 添加剂种类及用量对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 |
3.3.3 个性化制剂制备及评价 |
3.3.4 含量测定及红外光谱分析 |
3.3.5 X射线衍射分析和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3.4 SLS在口服缓释制剂中的应用 |
3.4.1 模型设计对释药行为的影响 |
3.4.2 HPMC用量对释药行为的影响 |
3.4.3 释放机理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盐酸地芬尼多理化性质的测定 |
1.仪器与试药 |
1.1 材料和试剂 |
1.2 仪器 |
2.方法与结果 |
2.1 溶液的配制 |
2.1.1 磷酸盐缓冲溶液的配制 |
2.2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 |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精密度 |
2.2.3 回收率 |
2.3 盐酸地芬尼多的溶解度测定 |
2.3.1 盐酸地芬尼多在水中的溶解度 |
2.3.2 盐酸地芬尼多在不同pH值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 |
2.4 盐酸地芬尼多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2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3.小结 |
第二章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含量测定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方法与结果 |
2.1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制备 |
2.2 盐酸地芬尼多控释片的含量测定 |
2.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用性试验 |
2.2.2 溶液的制备 |
2.2.2.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2.2.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2.2.2.3 阴性样品溶液的配制 |
2.2.3 专属性考察 |
2.2.4 溶液稳定性 |
2.2.5 线性关系 |
2.2.6 进样精密度 |
2.2.7 重复性 |
2.2.8 中间精密度 |
2.2.9 回收率 |
2.2.10 含量测定 |
3.讨论 |
第三章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释放度测定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方法与结果 |
2.1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制备 |
2.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用性试验 |
2.3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4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2.5 阴性样品溶液的配制 |
2.6 专属性 |
2.7 溶液稳定性 |
2.8 线性关系 |
2.9 进样精密度 |
2.10 回收率 |
3.释放度测定 |
4.讨论 |
第四章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研究 |
1.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处方工艺研究 |
2.1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制备 |
2.1.1 包衣液的配制 |
2.1.2 包衣工艺 |
2.1.3 制备工艺 |
2.1.3.1 含药层的制备 |
2.1.3.2 助推层的制备 |
2.1.3.3 双层片的制备 |
2.1.3.4 双层包衣片的制备 |
2.1.3.5 激光打孔 |
2.2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处方及工艺优化 |
2.2.1 助推层各因素对渗透泵片的影响 |
2.2.1.1 助推层中聚氧乙烯(PEO-WSR303) |
2.2.1.2 助推层中氯化钠(NaCl) |
2.2.1.3 助推层的颗粒粒度 |
2.2.1.4 助推层中的聚氧乙烯和氯化钠(NaCl) |
2.2.1.5 小结 |
2.2.2 含药层各因素对渗透泵片的影响 |
2.2.2.1 改变含药层处方中辅料类型 |
2.2.2.2 含药层中高性能微晶纤维素(MCC-KG802) |
2.2.2.3 含药层中普通微晶纤维素(MCC) |
2.2.2.4 含药层中聚维酮(PVP) |
2.2.2.4.1 2.2.2.4项下处方筛选 |
2.2.2.5 含药层聚氧乙烯(PEO)用量 |
2.2.2.6 含药层PEO-MCC混合比例 |
2.2.3 考察含药层中盐酸地芬尼多和其他辅料各自及混合的水溶性 |
2.2.3.1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
2.2.3.2 海藻酸钠 |
2.2.3.3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海藻酸钠比例混合 |
2.2.3.4 乳糖 |
2.2.3.4.1 乳糖-MCC |
2.2.3.4.2 乳糖-海藻酸钠 |
2.2.3.4.3 乳糖-HPMC |
2.2.3.5 磷酸二氢钾 |
小结 |
2.2.3.6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
3.释放度的测定 |
3.1 处方a |
3.2 处方b |
3.3 处方c |
小结 |
3.4 验证处方 |
3.5 讨论 |
4.处方a的优化 |
4.1 含药层中氯化钠(NaCl)含量 |
4.2 含药层中聚氧乙烯(PEO-N10)类型 |
4.3 含药层中聚氧乙烯(PEO-N10)含量 |
4.4 包衣膜厚度对药物释放度的影响 |
5.验证处方 |
6.讨论 |
第五章 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稳定性 |
1.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试验方法 |
2.1 影响因素试验 |
2.1.1 高温试验 |
2.1.2 高湿试验 |
2.1.3 强光照射试验 |
2.2 加速试验 |
2.3 长期试验 |
3.试验结果与讨论 |
4.本章小结 |
结语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难溶性药物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前言 |
第一章 制剂处方前研究 |
1.仪器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方法、结果 |
2.1 长春西汀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1 药物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1.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1.3 精密度试验 |
2.1.4 回收率试验 |
2.1.5 稳定性试验 |
2.1.6 长春西汀释放度测定方法 |
2.1.7 释放曲线相似度比较法——相似因子法(f2) |
2.2 长春西汀溶解度的考察 |
2.2.1 不同pH值介质中药物溶解度的测定 |
2.2.2 不同浓度柠檬酸溶液中药物溶解度的测定 |
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的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结果 |
2.1 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2.1.1 固体分散体制备 |
2.1.2 物理混合物的制备 |
2.2 单因素考察 |
2.2.1 载体种类的考察 |
2.2.2 药物-载体比例的考察 |
2.2.3 柠檬酸对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溶出的影响 |
2.2.4 固体分散体稳定性的考察 |
2.3 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 |
2.3.1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2.4 长春西汀在PVPK30中分散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渗透泵型控释片的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处方、工艺的研究 |
2.1 片芯的制备 |
2.2 包控释衣膜 |
2.3 工艺流程图 |
3 制剂处方影响因素考察 |
3.1 片芯处方的考察 |
3.1.1 填充剂种类对释药行为的影响 |
3.1.2 渗透压促进剂种类对释药行为的影响 |
3.1.3 渗透压促进剂用量对释药行为的影响 |
3.2 包衣液处方的考察 |
3.2.1 致孔剂种类对释药行为的影响 |
3.2.2 致孔剂用量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3.2.3 包衣增重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 |
4 制备工艺影响因素考察 |
4.1 释药孔大小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4.2 片芯硬度对释药行为的影响 |
5 溶出条件影响因素考察 |
5.1 不同转速对释药行为的影响 |
5.2 溶出介质对释药行为的影响 |
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剂处方优化及拟合模型分析 |
1 仪器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剂处方 |
2.1 数据拟合分析 |
2.2 效应面优化和最优处方预测 |
2.3 处方的优化与验证 |
3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聚氧乙烯在口服控释制剂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在口服固体制剂领域的研究进展[J]. 赵新宇,韦文清,牛睿蓉,蒋曙光. 中国药学杂志, 2021(16)
- [2]基于脂质基质的醋酸阿比特龙片剂的制备与评价[D]. 周航. 青岛大学, 2021
- [3]帕利哌酮渗透泵片的研究[D]. 张威. 河北科技大学, 2021
- [4]姜黄素过饱和自纳米乳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稳定化与增强吸收机制的研究[D]. 陈绪龙.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5-氨基水杨酸固体脂质纳米粒栓制备工艺的研究[D]. 宁劲涛.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喜树碱结肠定位释药微丸的设计、制备及评价[D]. 徐征. 兰州大学, 2021(09)
- [7]大麻二酚的经皮递送及促渗机制分析[D]. 陈博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在口服固体制剂中的应用[D]. 徐莹莹.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9]盐酸地芬尼多双层渗透泵片的研究[D]. 吴芬.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10]难溶性药物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的研究[D]. 吕春杨.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