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话英雄(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高静[1](2021)在《浅析《大话西游》的后现代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大话西游》作为对中国经典文本《西游记》的影视改编作品,不同于之前的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一方面,体现在《大话西游》在改编时采用了戏拟、拼贴等后现代改编方式。另一方面,在人物塑造上,传统孙悟空的形象被解构,主要表现为人物形象上的丑化、行为的怪诞化以及反英雄主义倾向。
何超初[2](2020)在《周星驰经典电影作品音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周星驰——一个带着浓烈喜剧色彩的电影人,凭借其独特幽默的表演风格被万千大众所熟知,赋予了喜剧不一样的魅力与生命力。他是几代中国人心中的电影偶像,不仅演绎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电影作品、塑造了无数的经典角色,还开创了“无厘头”的喜剧表演形式。他的作品在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欢笑的同时,也给予了更深层次的启示。本文总共分为五章,将从周星驰电影作品中比较经典的三部作品入手,从电影学、音乐学等角度去分析作品中的音乐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论文的原始动机与想法,介绍周星驰及其电影代表作品,让大家对于周星驰本人及他的电影作品风格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二章到第四章则是从电影学、音乐学以及音乐美学的角度对周星驰的三部电影作品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三部电影中音乐的本体是如何与电影画面结合起来的,通过总结其使用手法来得出周星驰在电影音乐运用上的独特造诣;第五章论述周星驰电影音乐所呈现出的特性,及其对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和电影配乐创作上产生的影响。
李俞霖[3](2020)在《亚文化资本视角下《海贼王》在华传播研究(1999-2019)》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技术的兴起、迭代与发展,推动日本动漫作品的全球化传播。三十多年间,在全球产生广泛影响的动漫作品有超过60%是由日本制作的,动漫产业也成为日本最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海贼王》是日本知名动漫IP,无论是在日本本土还是在全球范围都有极其庞大的粉丝群体,尤其是在中国,其围绕漫画内容为核心的一系列动漫产品形成了漫画、动画、电影、游戏、周边等协同传播的完整产业链,并借助互联网实现了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的跨文化视觉传播。究其原因:一是内容生产上,《海贼王》突破了动漫内容低幼化、思想简单化的设定,构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架空世界,创造出内容深邃、思想开放的动漫“世界观”。并且在剧情设定上将多国元素融合,包含中国文化元素的嵌入,实现了跨文化层面的脱敏;二是传播路径上,门户时代就有中国“海贼迷”自发组建无偿汉化组,为其本土化传播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后,围绕《海贼王》所形成的网络社区,六度分隔似乎变成了四度分隔,在娱乐化和自由意志的驱动下,新旧“海贼迷”之间更易建立联系,形成地域分布广泛、年龄差距大、文化水平参差的“海贼迷”群体。这一本文以日本动漫《海贼王》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传播路径及其带来的影响。《海贼王》借助不断迭代的媒介向中国输出种种包含日本文化元素在内的视觉符号,不同代际的受众通过观看不同介质的《海贼王》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迷群符号和迷群文化,进而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资本”。“海贼迷”的自发性创造行为与围绕《海贼王》展开的一系列商业行为,不断扩大《海贼王》的影响力,“海贼迷”群体独有的“亚文化资本”也不断地增殖,拥有了可以转换为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条件。这一过程,彰显出日本动漫强大的突破代际差异的能力、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吴美娟[4](2020)在《审美文化传播视野下《西游记》影视改编中的怪诞呈现》文中研究表明《西游记》在世世代代的汇着史和传播史之余,其影视改编史也有近百年之久,《西游记》早已不是一个简单长篇故事,它已经在悠久的传播史中汇入了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成为浩大的“西游故事群”。“西游故事”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都散发着不同的光芒,受到当下社会语境的极大影响,因此笔者认为不同影视作品中的“怪诞”呈现也是不同的,同时又与小说“怪诞”有着时代性差异。本文以传播学的文本分析法为主,以美学研究法、文化研究法为辅,站在当代审美文化传播的反思立场重新审视《西游记》影视改编文本的怪诞呈现特征及其社会原因。在绪论部分,将论述“怪诞”理论发展源流;《西游记》小说文本的怪诞性呈现并举出具体情节为例,对后文作出铺垫性论述。第一章主要讨论《西游记》影视作品的角色怪诞整体特征,从形象怪诞、性格怪诞、语言怪诞、人物之间的关系怪诞四个层面展开具体的分析,认为主要体现出走向喜剧化、走向滑稽、狂欢化、映照现实等特点。第二章主要讨论《西游记》影视作品的情节怪诞,以1995年《大话西游》之后具有后现代特征的电影作品为典型案例,发现《西游记》影视改编在情节方面的极端反常性,同时存在符号杂糅、叙事逻辑不通等问题。第三章故事环境的极端反常是近年来影视怪诞的新鲜面貌,具体将从自然环境的变异和社会环境病态性呈现两个层次总结出近年来《西游记》影视改编的在表达方式上的视觉转向性、叙事内容上的现实烛照性等问题。在第四章将对《西游记》影视改编的怪诞审美进行总结和建议,首先指出影视怪诞的独特性,其次以《西游记》影视作品为范本总结出当代视听怪诞常用戏仿、暴力美学、视觉奇观化等叙事策略。最后,本文认为《西游记》影视改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因“怪”的过度追求而对受众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后的改编中应当在议题设置、把握影视作品的文化批判性、重视受众体验感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张伟伟[5](2020)在《《西游记》当代跨媒介改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等媒介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这些新的媒介形式形成了跨媒介传播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新路径,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口头传播和纸质媒介的单一维度,使得传统经典文学的传播具有了新的形态,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其中,《西游记》的跨媒介改编在这一类改编中尤为引人注目,进入21世纪甚至成为了一个超级文化IP,走上产业化之路。研究这一现象不仅可以从媒介史考察《西游记》在不同时代的传播形态,也可以从改编、产业化角度了解人类社会、思想史的变迁,还可以为其他经典文本的当代传承与价值弘扬问题提供参考。第一章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展示了《西游记》的跨媒介改编现状。口头、纸质、戏曲等旧媒介虽然日渐衰微,但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发挥着应有的价值。新兴媒介成为主流,影视改编经历了80年代的忠实、90年代的大话、21世纪的奇观后逐渐走向成熟;游戏改编遍布冒险、休闲、动作、角色扮演等各种类型,不断朝新鲜灵活的方向努力;动漫改编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走向逼真写实,但低龄化定位使得承载力较弱等。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西游记》文本跨媒介改编的优势。“文化输出”战略的提出凸显了《西游记》承载的文化价值,媒介更新传播技术发展、消费社会出现大众文化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它本身的经典价值与魔幻情节符合当下市场口味,主题多元易形成多种解读模式、价值普世易满足多元文化需求、版权开放易避免知识产权冲突等。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西游记》形成各种改编版本,甚至跨越媒介间的限制,走向跨媒介改编之路。第二章从后现代反叛权威、解构一切的原则出发,分析了改编作品主题内容的移位,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被动解构了对自由、平等的主动追求;师徒西行宿命论的消失解构了原罪与救赎的主题;妖怪神仙背景的丧失解构了仙佛救世的主题;师徒和谐伦理的颠覆解构了传统的道德观念等。消费社会以市场为导向使得改编作品以利润为旨归强调数量的同时失却了人文内涵。在娱乐泛化非理性主义带来世俗化的过程中大众审美出现异化,没有神、没有英雄,跨媒介改编颠覆了原作固有的人物形象,正面人物消解神性、反面人物更加圆融,孙悟空英雄形象消解、唐僧圣僧观念退却等。第三章从互文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的契合点入手,考察《西游记》跨媒介改编的另类主题重构。传承与反叛是互文的两种模式,后文本在前文本的基础上派生出来,解构原有脉络,为重新建构扫除障碍并无限延伸,形成新的文本,爱情主题的出现为原着传承增添了人性人情之美,金箍宿命的重置表现出人逃避不了命运的苦涩,残酷世间的大胆勾勒展现了一体两面的哲思。日常审美模式兴起,人们的观照对象转向生活中的点滴细微,《西游记》的跨媒介改编者在原文本的基础上考虑人们期待视野的转变而进行剔除创新,重构出符合日常审美观照的人物形象,孙悟空、唐僧开始了向人的回归。现实读者与隐含读者的差距,“诗无达诂”与“误读”理论的佐证,清楚解释了作者预设了重构的可能,读者保证了重构的完成这一环节的实现,后代创作者在前人作品的光芒下产生“影响的焦虑”,为了破除它而突出自己,就不得不以另类方式重构原有故事。第四章从《西游记》跨媒介改编所形成的产业化角度入手,反思IP产业化过程中的益处与问题。在解构与重构的相互作用下,西游IP形成雅俗共赏格局。多渠道多媒介之路为《西游记》塑造出全新的文化传播路径,构建出多维的产业生态链路,在追逐意识形态的同时扩展了商业需求,充实了产业市场。但文化产业毕竟是内容产业,创意不足、人才缺失、品牌淡薄、规划缺位等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质化、媚俗化问题频出,让人们不得不担心过度消费经典符号引发的价值流失。在市场化的大潮下,坚守文本阵营并不能更好地继承经典,反而商品化更能扩大它的影响,且艺术追求与利益追求不存在绝对冲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以得到兼顾。
邢琪[6](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李岩[7](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表明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胡杨[8](2019)在《古典名着电子游戏改编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选取电子游戏这一新的媒介形态,对其故事脚本来源进行深入分析,从文艺学、传播学、叙事学、游戏学等角度探寻古典名着在新型互动媒介中的表现手法及表达空间,以期丰富古典名着的传播范围,力图对新媒介环境下产生的新的文学传播问题作出回应。本文综合运用观察、案例分析、文本对比、数据分析等方法并结合作者个人游戏经验与文艺学专业知识,在梳理电子游戏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古典名着以电子游戏的方式进行改编与传播的实例,经由电子游戏改编了的古典名着突破了以往的阅读模式,突破了传统媒介作者——读者的二元格局。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论文中所说的“古典名着”特指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本论文主要研究的也是以中国古代四大名着为主并辅有其他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电子游戏改编问题。本文通过典型电子游戏实例、游戏用户行为报告数据、古典名着传播模式演变整合,发现电子游戏改编后的古典文学,不仅代表着部分受众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改变,审美方式、接受习惯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最终折射到思想观念和阅读方式也随之变得数字化、影像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古典名着进行电子游戏改编的意义远远大于人们对电子游戏或古典名着本身的封闭式的关注。同时,本文也正视了古典名着电子游戏改编所暴露出的问题,电子游戏的商业性及消费主义的本质亦衍生出消解原着文学性、解构原着精神品格及文本误读等诸多弊端,对经典的虔诚阅读已变为快餐化、平面化、时尚化、娱乐性的消费。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梳理了电子游戏的发展以及它与古典名着的勾连要素;第二章对古典名着电子游戏改编类型进行分类,并分析电子游戏这一特殊媒介与传统媒介在古典名着表现与读者接受上的异同,最后发现其改编症结;第三章是对古典名着电子游戏改编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反思;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归纳了电子游戏所具有的全新媒介特质与古典名着的传播新思路。
范琴[9](2019)在《中国影视作品中孙悟空形象的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孙悟空是很多人年少时的英雄偶像,无论是“革命”一代,还是“独生”一代,又或是“网生”一代,关于孙悟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记忆。应该说,在现代中国将近百年的历史中,孙悟空的形象几经变化,但是其总能询唤出中国广大受众一种共同的情感认同。那么,彼时的孙悟空与此时的孙悟空在形象建构上发生了何种变化,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又有何不同。因此,以影视文本中的孙悟空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的意义正在于在历史化的梳理中,去考察孙悟空形象的“流变过程”,以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建构。相较于明代以前文艺作品中孙悟空的猴性有余、人性不足,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丰满性与社会性,使其成为了明代以后文艺作品的经典形象底本。到了明代,由于受到明末政权土崩瓦解的影响,孙悟空形象表现出了鲜明的民主主义意味。尤其是晚清时期活跃在“翻新小说”中的孙悟空,更是作为前现代人物开启了中国人观看西方现代文明的视角。清代以后,孙悟空形象开始活跃于戏曲舞台之上,并经历了从封建皇权话语中的“妖猴”向革命话语中的反封建“斗士”的逐步转型。1941年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将孙悟空形象首次搬上动画银屏。面对民族的沦陷危机,孙悟空已然成为抵御外族侵略的“抗战斗士”。建国后,中国面临异常复杂的政治形势,此时孙悟空又实现了从“力斗”向破除重重迷雾的“智斗”形象转型。而孙悟空的形象之所以能召唤出民众的认同感,正因为其在所特有的“民族形式”与“民族内容”鲜明地契合了中国民众当时的“情感结构”。20世纪80年代孙悟空的形象再次被重构。当时的中国正在除旧布新的十字路口,因此孙悟空被形塑为改革浪潮中“敢问路在何方”的探索者。与此同时,在文艺自觉的“人性”修辞中,电视剧中美猴王之人性美成功地将人们从文革的沉闷中引渡而出,而民族风景的崇高化建构则将人们拉进了对新时期中国未来的积极构想和实践之中。如果说80年代的“孙行者”仍然还包含着一种英雄主义情结,那么在英雄主义被彻底放逐的90年代,孙悟空再度被降格为落寞不堪的失意者。伴随着90年代个体化进程的加快,矛盾、叛逆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民众心理与青年文化的主要特征。然而,孙悟空形象在遭遇了后现代式的反叛之后,终究未曾逃过皈依的宿命。伴随新世纪的到来,孙悟空在全球文化保守主义的语境中再次以英雄形象回归。然而,被改写为好莱坞超级英雄的大圣,并没有为我们建立起相应的文化精神支柱,反而暴露了中国长久以来文化主体性中空的危机。诚然,孙悟空形象虽可以在符合中国当时的社会文化逻辑,以及满足不同时代观众的情感需求中被不断形塑与更新,但是其本身所特有的中国精神象征与文化内核不应被消解,这也是我们今后在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重塑文化自信所无法回避的诘问。
郝晓洁[10](2019)在《1994-2018年国产《西游记》改编电影文本研究》文中提出1926年《孙行者大战金钱豹》开启了《西游记》改编电影的历史。由于时代、技术等原因,不同阶段的《西游记》改编电影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1994年《大话西游》开始,《西游记》改编电影开启了新的篇章。由于西游故事本身在国人心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西游记》小说文本的可改编性以及电影技术不断革新的推动,近几年《西游记》改编电影再次掀起热潮。从改编作品与原着的关系角度看,1994—2018年的《西游记》改编电影主要分为再现式、表现式、解构式和借用式改编,大大丰富了以往的《西游记》改编电影类型。这些电影的主题主要包括爱情悲剧、个体成长、救赎和反抗权威,人物形象更加多变,等级森严的人物关系被打破。奇观化的影像和风格化的声音共同构成了1994—2018年国产《西游记》改编电影独特的影音风格。这些电影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既颠覆了经典文化又最终回归了主流价值观。同时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这些电影受到了商业驱动,也对文学经典进行了现代重塑。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过分娱乐化、主题肤浅、过度追求视觉奇观的营造等问题。对此,电影创作者在改编过程中要尊重原着,把握好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为观众呈现优秀的电影作品,并且弘扬以原着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大话英雄(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话英雄(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大话西游》的后现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大话西游》的后现代改编方式 |
三、后现代语境下对孙悟空形象的“解构” |
(一)人物形象的丑化 |
(二)行为的怪诞化 |
(三)反英雄主义倾向 |
四、结语 |
(2)周星驰经典电影作品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2 电影音乐概述 |
1.2.1 电影音乐的概念及分类 |
1.2.2 电影音乐的功能与作用 |
1.3 周星驰及其电影作品概述 |
1.3.1 电视剧时期 |
1.3.2 电影演员时期 |
1.3.3 自导自演时期 |
1.3.4 退居幕后时期 |
1.4 周星驰“经典”电影作品的界定 |
第二章 电影《功夫》电影音乐的研究 |
2.1 剧情介绍 |
2.2 电影音乐研究 |
2.2.1 场景音乐《东海渔歌》 |
2.2.2 场景音乐《十面埋伏》 |
2.2.3 场景音乐《将军令》 |
2.2.4 场景音乐《闯将令》 |
2.2.5 场景音乐《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 |
2.2.6 场景音乐《小刀会序曲》 |
2.2.7 场景音乐《流浪者之歌》 |
2.2.8 场景音乐《马刀舞曲》 |
第三章 电影《大话西游》系列电影音乐研究 |
3.1 剧情介绍 |
3.2 电影音乐研究 |
3.2.1 场景音乐《小刀会序曲》 |
3.2.2 片尾曲《一生所爱》 |
3.2.3 插曲《only you》 |
第四章 电影《美人鱼》电影音乐研究 |
4.1 剧情介绍 |
4.2 电影音乐研究 |
4.2.1 主题曲《无敌》 |
4.2.2 片头曲《大号是中华》 |
4.2.3 插曲《世界始终你好》 |
第五章 周星驰电影音乐的特点与影响 |
5.1 周星驰电影音乐的特点 |
5.1.1 喜剧性 |
5.1.2 民族性 |
5.1.3 经典性 |
5.1.4 延续性 |
5.2 周星驰电影音乐的影响 |
5.2.1 有利于中国民族音乐审美的培养 |
5.2.2 助力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与发展 |
5.2.3 开创独特的配乐风格 |
5.2.4 对相同题材电影配乐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3)亚文化资本视角下《海贼王》在华传播研究(199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亚文化研究:流派形成与视角变迁 |
二、跨文化传播研究:从文化差异到文化脱敏 |
三、日本动漫传播研究:从文化产业勃兴到“二次元”的网络实践 |
四、迷与迷群研究:从抵抗中的狂欢到参与中的快乐 |
五、《海贼王》研究:从跨文化到粉丝文化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理论范式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海贼王》IP产业链的形成与传播 |
第一节 日本热血动漫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海贼王》IP产业链的推动因素 |
一、日本动漫产业的良性循环生态链 |
二、《周刊少年JUMP》漫画IP的运营模式 |
第三节 《海贼王》的全产业链“神话” |
一、《海贼王》的综合影响力 |
二、《海贼王》漫画单行本的“销量神话” |
三、《海贼王》动画的全球传播 |
四、《海贼王》剧场版的票房成功 |
五、《海贼王》衍生品畅销 |
第三章 《海贼王》入华的跨文化传播机理 |
第一节 《海贼王》在华传播综述 |
一、《海贼王》初入中国 |
二、《海贼王》的中国热度 |
第二节 《海贼王》中的中国元素 |
一、自带中国基因的“熊猫人” |
二、中国“龙”元素 |
三、孙悟空、李小龙与穿旗袍的“女帝” |
第三节 《海贼王》非冲突性文化符号的选择 |
一、普适性主题:成长与蜕变 |
二、对日本文化的自我圆融 |
第四章 “海贼迷”风格:亚文化资本表现形式 |
第一节 推动亚文化资本形成的“鼠绘汉化组” |
第二节 “海贼迷”中的“共情”语辞 |
一、梦想与努力:与“丧文化”共存的热血语辞 |
二、友谊与忠诚:不可被侵犯的直白表达 |
第三节 “海贼王”风格的具象化与亚文化资本进入日常 |
第五章 媒介的作用:“海贼迷”亚文化资本的运行 |
第一节 聚集作用:跨时空的“海贼迷”网络社区 |
一、海吧:900多万会员的“老”社区 |
二、微博与微信中的“海贼迷”社区 |
第二节 互动平台:参与性优质内容的生产 |
第三节 明星效应:以人为媒介的传播 |
第六章 “海贼迷”群体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亚文化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 |
一、趣缘群体中的身份认同 |
二、跨越文化的平等认定 |
三、创造新的职业 |
第二节 亚文化资本转换为经济资本 |
一、无偿“汉化组”向创收“漫画网”的转变 |
二、论坛向“信息聚合站”的转变 |
三、“海贼迷”个体向自媒体的转变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对象信息 |
附录二 访谈大纲 |
附录三 1999-2019年日本漫画销量TOP统计表 |
附录四 《海贼王》世界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审美文化传播视野下《西游记》影视改编中的怪诞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1.“怪诞”源流及研究 |
2.《西游记》影视改编研究 |
(二)《西游记》小说文本中的“怪诞” |
(三)问题的提出 |
1.研究问题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意义及目的 |
一、《西游记》影视改编中的角色怪诞 |
(一)形象怪诞:由恐怖走向喜剧 |
1.白骨夫人:以优美形象消解恐怖感 |
2.悟空:以喜剧式小丑形象掩饰可骇行为 |
(二)性格怪诞:由庄严走向滑稽 |
1.佛之颠覆:滑稽的唐僧 |
2.人之异常:低智的国王 |
3.妖之另类:幽默的“呆子” |
(三)语言怪诞:由质朴走向狂欢 |
1.戏弄肉体:对正统文化的揶揄 |
2.戏仿文本:对经典文化的滑稽模仿 |
(四)关系怪诞:由约束走向自由 |
1.“家长式”、“团队式”代替正统师徒观 |
2.人妖相恋对抗传统婚恋观 |
二、《西游记》影视改编中的情节怪诞 |
(一)事件怪诞:极端反常化 |
(二)逻辑怪诞:失败的符号杂糅 |
(三)时空怪诞:古今对话 |
三、《西游记》影视改编中的环境怪诞 |
(一)变异的自然环境:文化视觉转向 |
1.怪诞诡奇:石缝生花之景 |
2.荒诞无稽:仙界变异之象 |
(二)病态的社会环境:现实主义烛照 |
四、《西游记》影视改编怪诞化的审美文化传播策略反思 |
(一)影视怪诞的审美呈现 |
(二)当代视听怪诞审美文化的传播策略 |
1.戏仿与脱冕:基于文化传播考虑 |
2.暴力与美学:基于商业传播考虑 |
3.符号与奇观:基于视觉叙事考虑 |
(三)影视改编怪诞对经典文化传播的启示建议 |
1.议程设置:挖掘“怪诞人”与普罗大众的共振点 |
2.使用与满足:重视视觉“奇观”与文化批判的平衡 |
3.个体差异:把控经典文本的商业性改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西游记》当代跨媒介改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跨媒介改编现状及语境分析 |
第一节 《西游记》跨媒介改编现状及其特征 |
一、跨媒介引领文学文本改编 |
二、《西游记》跨媒介改编现状 |
第二节 《西游记》跨媒介改编的时代语境 |
一、《西游记》跨媒介书写的时代因素 |
二、《西游记》跨媒介改编的内在动力 |
第二章 跨媒介改编的价值解构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指引下的主题内容移位 |
一、后现代社会权力中心消解 |
二、改编作品主题内容移位 |
第二节 商业利润导向下的人文精神缺失 |
一、消费社会以市场为导向求得商业利润 |
二、跨媒介改编以数量为旨归失却人文内涵 |
第三节 娱乐泛化推动下的形象身份颠覆 |
一、娱乐泛化大众审美异化 |
二、跨媒介改编形象罹遭解构 |
第三章 跨媒介改编价值重构 |
第一节 后现代模式下的故事主题重构 |
一、互文理论审视下的后现代哲学 |
二、跨媒介改编实现另类主题挖掘 |
第二节 日常审美视角下的人物角色重置 |
一、日常审美模式关照对象转移 |
二、跨媒介改编带来人物形象转变 |
第三节 读者理论模式下的参与式体验 |
一、现实读者理解预想效果偏差 |
二、读者参与引领经典西游重构 |
第四章 跨媒介改编与大IP产业开发的反思 |
第一节 《西游记》IP产业化现状 |
一、《西游记》超级IP产业化贡献 |
二、《西游记》超级IP产业化困境 |
第二节 《西游记》IP的产业化反思 |
一、《西游记》IP的产业化不足 |
二、《西游记》IP的产业化必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旨趣 |
二、研究成果述评 |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四、论文架构 |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
一、经济的现代化 |
二、文化的现代化 |
三、教育的现代化 |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
小结 |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
小结 |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
六、《中庸》周刊 |
七、国文学会 |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
小结 |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
一、发现自我 |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
(8)古典名着电子游戏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内容、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古典名着与电子游戏的“联姻” |
第一节 古典名着电子游戏改编的形成发展 |
一、萌芽与探索 |
二、振兴与拓展 |
三、辉煌与迷惘 |
第二节 古典名着与电子游戏的勾连要素 |
一、改编的物质载体与技术条件的进步 |
二、古典文学电子改编文本之特质 |
三、电子游戏的编码规则与可伸缩性 |
第二章 古典名着电子游戏改编的类型 |
第一节 改编类型的基本模式 |
一、移植式 |
二、延伸式 |
三、脱离式 |
第二节 改编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受众心理 |
一、“移花接木”中的置换 |
二、无限衍生中的“脱节” |
第三节 文化产业视域中的名着改编及其影响 |
一、参与性叙事与虚拟暴力快感 |
二、游戏文本的溯源优势及低俗化走势 |
第三章 古典名着电子游戏改编的反思 |
第一节 传播经典作品的新途径 |
一、体验式阅读与“戏仿化”呈现 |
二、叙事空间与审美意蕴的扩展 |
第二节 经典的颠覆与反叛 |
一、施受方的主导性心理:过度功利与过度娱乐 |
二、价值取向的严重失衡:重技术而轻人文 |
第三节 经典的重建与启迪 |
一、传统价值观的时代新变 |
二、完善电子游戏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中国影视作品中孙悟空形象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孙悟空形象经典化之路径溯源 |
第一节 孙悟空形象的源流与基本定型 |
一、孙悟空形象的缘起 |
二、经典底本: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
第二节 孙悟空形象在文艺作品中的演进 |
一、文学形象的民族化和现代性显现 |
二、戏曲形象从“妖猴”向“斗士”转型 |
第二章 战争与革命年代的政治隐喻 |
第一节 教化与革命诉求中的英雄赋形 |
一、抵御外族侵略的抗战斗士 |
二、破除“妖雾”的孤勇金猴 |
第二节 政治话语裹挟下的形象书写 |
一、民族形式探索中的“身体”形塑 |
二、二元对立中的角色定位与塑造 |
第三章 新时期理想主义的化身 |
第一节 改革时代询唤与成就“新经典” |
一、改革浪潮催生荧屏“神话” |
二、变革之路召唤“孙行者” |
第二节 文艺自觉中的“人性”修辞 |
一、美猴王之“人性美”的复归 |
二、祖国风景生成“主体”想象 |
第四章 狂欢时代“英雄”的沉沦 |
第一节 “至尊宝”与“97后”内地文化生态 |
一、《大话西游》热与青年“感觉结构”的转型 |
二、“至尊宝”被尊为青年亚文化的标签 |
第二节 “新人类”的反叛与皈依 |
一、反叛:跌入世俗泥淖的“后现代”英雄 |
二、皈依:双重身份设定中的“自我”抚慰 |
第五章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席卷中“大圣归来” |
第一节 全球化景观下的“西游”大片 |
一、文化主体性丧失的“空洞能指” |
二、文化保守主义改写下的“超级英雄” |
第二节 审丑与奇观交相辉映的影像风格 |
一、从理性审美到病态审丑 |
二、视觉奇观建构现代神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1994-2018年国产《西游记》改编电影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西游记》成为改编热点的原因及改编类型 |
第一节 《西游记》成为改编热点的原因 |
一、西游故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二、《西游记》小说文本的可改编性 |
三、电影技术革新的推动 |
第二节 国产《西游记》改编电影的改编类型 |
一、忠实原着的再现式改编 |
二、改造原着的表现式改编 |
三、颠覆原着的解构式改编 |
四、脱离原着的借用式改编 |
第二章 国产《西游记》改编电影的主题呈现及人物建构 |
第一节 多样的主题呈现 |
一、爱情悲剧 |
二、个体成长 |
三、救赎 |
四、反抗权威 |
第二节 多变的人物形象 |
一、孙悟空:神话英雄走下神坛 |
二、唐僧:从取经者到度妖驱魔者 |
三、妖魔:人性与妖性并存 |
第三节 打破等级森严的人物关系 |
一、师徒之间的关系:从单向服从到双向互动 |
二、师徒与妖魔的关系:从二元对立到交流沟通 |
第三章 国产《西游记》改编电影的影音特色 |
第一节 奇观化的影像 |
一、多种风格画面的拼贴 |
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 |
三、本土与外来影像风格的融合 |
第二节 风格化的声音 |
一、符号化的音乐 |
二、现代化的台词 |
第四章 国产《西游记》改编电影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颠覆经典与回归主流 |
一、对传统文化的颠覆与解构 |
二、对主流价值观的回归与重构 |
第二节 商业驱动与弘扬传统 |
一、对世俗性的演绎 |
二、对娱乐消费的宣扬 |
三、对经典名着的现代重塑 |
结语 |
附录 A |
附录 B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大话英雄(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大话西游》的后现代特征[J]. 高静. 明日风尚, 2021(14)
- [2]周星驰经典电影作品音乐研究[D]. 何超初.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3]亚文化资本视角下《海贼王》在华传播研究(1999-2019)[D]. 李俞霖.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审美文化传播视野下《西游记》影视改编中的怪诞呈现[D]. 吴美娟.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西游记》当代跨媒介改编问题研究[D]. 张伟伟.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7]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8]古典名着电子游戏改编研究[D]. 胡杨.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国影视作品中孙悟空形象的流变研究[D]. 范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10]1994-2018年国产《西游记》改编电影文本研究[D]. 郝晓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