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腧穴综合系统理论与神经理论

人体经络腧穴综合系统理论与神经理论

一、人体经穴综合系统论与神经论(论文文献综述)

赵振海[1](2018)在《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以显着而持久的心情低落、兴趣下降、身体疲乏和精力减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患病率高、治愈率低、自杀率和复发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至少有5000万~6000万抑郁症患者,不仅其自身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如何提高抑郁症患者(尤其是其中治疗难度最大、危害最重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其复发率,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随着抑郁症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深刻认识到除生物学因素以外,社会和心理因素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和复发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多个国家抑郁症治疗指南以及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任何一种抑郁症,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皆为首选治疗方式。临床实践表明,心理治疗对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减少其复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易感因素,其长期疗效可能优于药物治疗。因此,抑郁症的心理治疗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疗的各个环节都与文化因素紧密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西方心理治疗与中国文化的联系并不紧密,所以西方的心理治疗用于中国人有其较大的不足和局限性。鉴于此,研究、发展适合中国人的本土化心理治疗方法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1.目的根据汪卫东教授的人格毕生发展假说“蚕茧理论”,通过大样本的“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ang’s Memory-Tracing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ventory,WMPI)的测评,研究正常人与心理疾病患者的人格发展特点,分析“胆气”与人格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胆气的差异,阐述“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意义。研究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Low Resistance Thought Induction Psychotherapy,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TIP技术对提高人格要素“胆气”的作用;探讨TIP技术的临床优势及意义。2.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和临床研究。2.1理论研究研究抑郁症与人格的相关性,通过文献复习、分析、整理,尤其是总结汪卫东教授的人格毕生发展假说“蚕茧理论”,分析抑郁症发病与中医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阐述人格要素“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2.2调查研究本课题以WMPI为研究工具,采用横断调查法,研究对象为正常人、精神疾病患者及抑郁症患者,分析WMPI中胆气分量表与其他分量表和量表总分的相关性;分析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胆气的差异性,分析验证胆气的作用、重要性及意义。2.3临床研究以40例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简称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抗抑郁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TIP技术(简称TIP组),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WMPI胆气分量表进行测评,通过自身前后及组间对照观察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通过比较两组的的临床疗效,探讨TIP技术在治疗重度抑郁发作中的作用以及临床优势,探讨TIP技术提高人格要素“胆气”的作用。3.结果3.1 理论研究3.1.1 应对方式不当,消极的防御方式及归因方式是患抑郁症高危因素;高神经质、高内倾、依赖和自我批评、诉情障碍、消极完美主义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人格易感因素。这些因素导致患者的人际关系不和谐、过度自卑、缺乏自信心,对自我的形象和力量过度贬低,从而易患抑郁症。3.1.2汪卫东教授提出了人格毕生发展的假说,即人格蚕茧理论。他认为个体的人格产生、发展是以时间为“纲”,以发展要素为“目”的立体式螺旋上升过程,安全感与不安全感的动态平衡是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3.1.3“勇怯,”是人格发展的初始因素,随后形成“胆气”,这是个体最重要、最核心的人格要素。勇怯主要来源于亲子关系状况,勇怯之间具有动态的阴阳平衡关系,胆气的勇怯决定了胆主决断功能的强弱,胆气的勇怯与情志活动紧密相关,胆气的提高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胆气虚怯可能是抑郁症最核心的病因病机。3.2调查研究3.2.1通过WMPI大样本的数据分析,WMPI总分与胆气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837;其次是自我,为0.805。胆气分量表评分与WMPI总分和其他分量表分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胆气与人格总分、自我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是0.837、0.728。统计学检验表明正常人和精神疾病患者在总分、胆气分和人际关系、世界观、思维方式、性发展、教养方式、生活事件、意志力等维度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3.2.2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胆气量表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童年期胆气总分及胆气的四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期和青年期,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在胆气及人际恐惧、适应力这两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恐惧和莫名恐惧没有差异。研究表明童年期胆气训练和培养最为重要,抑郁症的心理治疗要重视胆气以及人际恐惧和适应力的提高。3.2.3胆气勇怯平衡能够调节情志、维持个体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发展和健全。胆主决断和情志之间关系密切,胆气和情志最相关,胆通过对情志作用而影响五脏六腑,侧面印证了“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及“百病皆生于气”。调查研究验证了胆气虚怯是抑郁症最核心的病因病机,由此可见胆气对于心理健康非常重要。3.3临床研究3.3.1治疗有效率及HAMD评分改善情况两组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指标HAMD评分有明显下降(P<0.05),第8周的抑郁症状改善最明显,可见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两组组间比较显示,以减分率作为疗效指标,治疗8周后TIP组治疗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8周TIP组HAMD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重线性回归逐步法(α1=0.05,α1=0.10)筛选对治疗8周HAMD得分有影响的因素,发现最终影响治疗8周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有:基线得分情况、年龄、分组代表的治疗方法。提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治疗前病情越重,年龄越大疗效越差,采用TIP技术治疗的疗效越好。对于重度抑郁发作,TIP技术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明显优于支持性心理疗法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 WMPI胆气分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4周、8周总分及各维度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治疗8周与治疗4周相比无明显变化;TIP组除莫名恐惧外,治疗4周和8周总分及各维度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8周除莫名恐惧外,总分及各维度分较治疗4周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4周与治疗8周两组间除莫名恐惧外,TIP组胆气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P组除莫名恐惧外,胆气总分及各维度分随疗程呈进行性下降,胆气异常改善作用持续加强。4.结论4.1抑郁症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先天禀赋不强、应激事件刺激、应对方式不当、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归因方式等密切相关。“胆气”是个体最核心的人格要素,胆气勇怯失衡,“胆主决断”功能失职可能是抑郁症发病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研究表明胆气虚怯可能是抑郁症发病最核心的病因病机。4.2 WMPI人格量表调查研究表明人格总分与胆气具有最高的相关性,“胆主决断”,“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与情志最为相关。胆气可以调节情志、促进人格发展和健全、维持心理健康。胆气分量表调查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胆气及胆气的四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童年期胆气训练和培养最为重要,调查研究验证了胆气虚怯是抑郁症患者最核心的病因病机。抑郁症的治疗首先要重视胆气虚怯的治疗。4.3 TIP技术可以提高重度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矫正胆气虚怯。TIP技术属于本土创新心理治疗方法,是治疗抑郁症的治本之策,对于提高抑郁症的临床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有着积极作用。TIP技术治疗抑郁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现实意义。

刘洋[2](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认为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刘科辰,张树剑[3](2017)在《近现代汉译日本针灸医籍述要》文中提出梳理近现代(1912—1960年)汉译日本针灸医籍25种,并从针灸机制研究、基础理论阐释、针灸临床治疗等3个方面考察其内容。总体而言,近现代汉译日本针灸医籍多以西医医理阐释针灸机制,较少运用传统理论进行解读;提出了"经络现象"的研究,于经络腧穴的论述中吸纳了解剖等西学知识;介绍了多种诊断法与刺灸法,并采用了西医系统及西医疾病的分类方式论述针灸治疗。这不仅是彼时日本针灸学术特点的体现,更反映了近代中国针灸学者试图通过引介日本医籍以求学术革新的立场。

李启弘(Chee-Horng Lee)[4](2017)在《人体十二经穴位皮肤阻抗变化实时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延续前人在皮肤阻抗和经络穴位的研究成果,并引进适当的科技方法,建构一个新型仪器,以让我们可以实时连续地对穴位阻抗的变化做整体更全面性的观察,进一步了解穴位阻抗的变化和人体生理与病理的相关性。文献研究:对人体十二经穴位阻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经络当下的生理状态,经络理论是背后最高指导原则,因此对经络理论的了解与其发展历史,必须要有一基础认识。因此,我们先简短地介绍从内经时代到清朝末年,经络理论相关的重要发展历史。1970年代,中医学界曾经展开人数估达17万人有关经络感传现象的大规模调查,证实了经络感传现象是一件普遍的事实。近年来通过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我们也经由经络的客观检测,包含有皮肤电阻检测,放射性核素示踪,低频声信号检测,红外辐射成像,体表超微弱发光检测和钙测定等,更加确认了经络存在的客观事实。但是"经络感传"和目前已经勘明的神经、血管生理现象存在显着差异。目前只能有一些假说试图来解说经络现象,却仍无法确认经络的实质。我们在此列举了着名的宋氏理论和经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以作为代表。另一方面,,中谷义雄博士在1949年发现从咽喉通过乳内侧透过腹部,再经过脚的内侧到脚底的连线,有许多个特别容易通电流的点。他将这些容易导通电流的点,取名为皮肤良导点。把这些良导点的定型排列取名为皮肤通电良导络,简称良导络。良导络与三千年前由我们中国人的祖先所发现的经络的形态几乎是一致。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杨威生为代表的学者发现体表传统经络及低阻经络的位置存在统一性,由此得出结论:经络和穴位存在低电阻的特性。接下来我们对国内外相关仪器的研发技术进行研究,并且选择了其中几台比较着名的经络仪来做比较:1)SHXK-JL-100F2)TDS3)ARDK4)DMS5)EMAS6)MEAD7)PHCS-W20118)RMS-24除了探讨相关仪器研究方法的进展外,我们也收集了许多应用经络仪在生理和病理方面的研究案例,并按时序做成总结。研究方法:1.自行研发一套可以同时连续地自动测量并自动记录左右各十二经(共24点)穴位阻抗的仪器。2.运用上述仪器来实际测量,记录并分析十二经穴位的皮肤阻抗的变化情况。研究成果:1.自制动态经络仪简介可携式,即时性,全面性和连续性是大部分穴位阻抗研究者所追求的目标。我们用分布式处理并利用物联网中的蓝牙穿透技术,以非常经济简便的方式,实现了这些功能。仪器分成四个模块,用以各自附着于四肢上,每个模块均内含高积集度微处理器集成电路和阻抗测量线路,并内含蓝牙通讯线路,可将测量结果,实时上传至手机显示与储存。每个模块以导线连接六个讯号贴片(类似心电图贴片)和一个接地贴片,各自贴于皮肤表面待测穴位。开启模块电源,并于手机上用蓝牙无线连接后,就可显示并储存测量结果。一个手机可同时连接并控制四个模块,因此可同时监测左右十二经(共24点)穴位的阻抗变化。本研究选定的穴位有双手的太渊,大陵,神门,阳谷,阳池和阳溪;以及双脚的太白,太冲,太溪,束骨,丘墟和冲阳。除肾经取太溪外,其他十一经之取穴与良导络相同。2.十二经穴位阻抗实验结果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总共测量了五十三位受测者,总计六十三人次,每次测量时都记录所有十二经脉,总共有24个穴位所有的皮肤阻抗(电流)值。在测试时手机上会显示实时的经络图,也就是24条长条形。分别代表左手的肺经,右手的肺经,左手的大肠经,右手的大肠经等等,依此类推,直到左脚的胃经,和右脚的胃经。除此之外,手机也当场分别计算了各种比例,有上下比例,左右比例,阴阳比例,各个表里经比例,等等资讯。结论:本研究首次采用分布式处理与蓝牙无线通信手段,成功研发出一台可以同时对所有人体24经穴位阻抗(电流)做实时与连续性观察的仪器,其后并对53位被观测者总计做了 63次短暂约10分钟的观察。根据所记录的数据,我们算出其平均值,标准差,最大,最小值和观测点数,并据此绘出经络图,这是之前仪器所无法提供的功能。有了平均值,标准差,最大,最小值和观测点数,不但数据可以更可靠,不会因一时噪声就影响结果,我们还可以观察数据的分布状况来判断数据的合理性,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除此之外,我们也量了上下左右阴阳比例,有了多点的数据串,同样也可以计算其相关统计数值。经由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初步分析被观察者的体质,和可能的病变经络,对后续的整体诊断与治疗,提供一个有力的帮助。另外男女各一个24小时的24经穴位连续观察,算是一项创举,希望可以给后续研究者一些启示作用。

武峻艳[5](2016)在《中医肾脑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肾脑相关的理论源流与病案实践,探寻肾脑相关的机制、实质与特征,挖掘肾脑相关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模式,为肾脑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方法:采用文献互证、逻辑推理、信息检索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经典着作与检索现代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在运用归纳、综合、比较等具体研究方法的同时,广泛参阅了中医学典籍与相关的哲学论着进行理论研究。并借助《中国知网》与《中华医典》等工具平台,进行了典型医案的个案分析。结果:1.形神一体之肾统一于肾气。脑通过御气而为一身之主。“肾脑相关”表现为经络联系、精髓化生、阴阳属性、神气功能上的相互协调。2.肾脑相关,以“阴阳学说”等深刻影响中医理论的哲学命题为指导,以经脉络属和精髓化生为基础,以多元复杂的功能联系为表现。3.肾脑相关有其特定的机制、实质与特征,并作为一个整体对人体的生命存续、气机升降、形神合一、情感记忆、行为动作等产生重要影响。结论:肾脑相关于气,气机升降相因是肾脑互济的机制。肾和脑兼具有先后天两种属性,脑为脏腑之主,脑神通过御气而统御五脏神。“气”在肾—督脉—脑系统中,通过沟通“精”与“神”实现人体的自为自和及人身的形神合一。先天不足、劳逸过度和情志所伤,使精髓化生不足或气机升降失调,是肾脑相关病证的主要病因病机。结合药物气味,顺应肾、脑之特性用药,及从督脉腧穴用针灸,填精益髓、调理气机,是治疗肾脑相关病证的主要思路。气之和与气之顺是肾脑相关的关键。

李乃奇[6](2015)在《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岭南针灸是岭南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针灸医学与岭南医疗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针灸学术流派。既往对岭南针灸学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国后针灸名医个人的经验总结,随着近三十年岭南中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孤立、个体的研究方法已难以满足从历史和学术的高度总体把握岭南针灸学术内涵和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从医史文献角度,全面收集和挖掘建国前岭南针灸文献,探析岭南针灸的学术源流,以达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对近代澄江针灸学派在岭南地区传承、韩绍康及其候气针灸法和靳三针疗法流派进行梳理和比较,探求各学术流派的学术渊源、针灸学术特征、发展脉络和学术影响。方法:主要运用文献学、史源学和田野考察法相结合。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和整理方面主要采用中医文献学的方法,在全面占有建国前岭南针灸医籍情况下,以学术史研究的方式考证各医家生平、师承、着作版本存佚等基本情况;运用史源学方法分析各针灸着作的基本体例、文献构成与资料来源;在此基础上评析医家医着的针灸学术特点和学术价值。在系统完成上述工作后,整体归纳岭南针灸学术起源形成与发展规律,总结岭南针灸的学术特点,客观评价古代及近代岭南针灸的学术价值和学术贡献。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学方法结合名家后人访谈即采访调研方法,梳理岭南三大针灸学术流派的相关文献,探析三者的学术渊源,归纳各自学术特点,分析其传承现状,评价三者的学术影响。结果:论文研究成果主要分为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与整理和岭南针灸学术流派两部分。在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与整理方面:1.明确了岭南针灸古籍的数量和存佚情况。全面考察了建国前岭南针灸专着17种,其中清代2种,民国15种,与针灸相关的综合性医着3种,针灸铜人图1种,医家13人。2.在医家生平和师承考证方面,除叶茶山、李法陀两位医家的生平不详外,考证了其余11位医家的基本生平和师承情况,对17种针灸专着的着者、版本、刊行时间进行了翔实考察,纠正了《总目》等目录书的错误。3.重新发现了陈主平《刺灸术讲义》、曾天治《救人利己的妙法》和卢觉非《中国针灸科学论》3本未被各目录书收录的岭南针灸着作。4.对《幼幼新书》、《采艾编》、《采艾编翼》、《实用针灸学》、《针灸纂要》、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3种和曾天治《科学针灸治疗学》、《中国针灸治疗学讲义》等10种医籍的针灸文献进行了史源学考证,分析其针灸文献的构成。5.在上述基础上探析岭南针灸学术源流,归纳岭南针灸的学术特点,总结岭南针灸的学术价值。在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整理研究方面,在综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课题组及学术界的意见选取了澄江针灸学派在岭南地区的传承、韩绍康及其候气针灸法和靳三针疗法流派为近现代岭南针灸三大针灸学术流派。研究理清了三者的学术渊源、传承脉络、针灸特色和学术影响,横向比较了三者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各自的基本学说和诊疗特色,分析了其传承模式。结论:岭南针灸学术源流启源于葛洪《肘后备急方》,以后虽代有记载,但由于“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的原因,古代岭南针法一直不彰,而灸法直到清代方有灸法专着《采艾编》和《采艾编翼》问世,灸法独盛是古代岭南针灸的一大特点。近代随着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医学的繁荣,岭南针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在民国时期针灸名家涌现,针灸着作出版增多,针灸学术交流活跃,针灸传承模式由过去家传师授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公开办学函授、面授和中医院校教育等多种途径,各种针灸学说的争鸣有力地提升了岭南针灸学术在全国的影响力。这一时期,岭南针灸家为适应针灸教育的需要,革新针灸教材,为粤港和东南亚等地培养了一大批针灸人才。近代岭南针灸的代表人物当数曾天治,他提出“科学针灸”的学说,以西医疾病分类法指导针灸临床诊治,构建“病——理——穴——术”临床一体观和“穴——术——病”教学模式,对岭南针灸的贡献尤多。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最早形成于民国中后期,以曾天治等人为代表的澄江针灸学派传人立足岭南,对“针灸科学化”、针灸教育、针灸临床等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科学针灸”学说,对近现代海外针灸的传播和谋求北美地区针灸合法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韩绍康及其门人弟子为代表的候气针灸法属于岭南古典针法,该脉以《内》、《难》为宗,穷研针经,倡人迎寸口脉诊法,以针下八纲印证、补充、修正外诊八纲,讲求独取一穴,针下候气,以补泻导为大法,用疾徐补泻为主要针刺手法,其对针灸经典的阐释、针灸补泻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多有创见且自成一家,是岭南古典针灸的杰出代表。“靳三针疗法”流派以靳瑞为创始人,该流派以“三穴为主,辨证配穴”的针灸处方思想为其特色,临床以脑病为该流派临床和科研主要方向,流派的传承模式以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当代岭南针灸新学派代表。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是近代岭南针灸医家医着研究的延伸,研究对象从医家个体学术思想转变为针灸名家共同体的流派研究,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研究仍是针灸流派的研究的主体。对针灸流派的进一步研究应以突出以学说理论指导临床,以临床验证理论学说为导向,坚持文献研究为临床提供支持的目的。

韩天[7](2014)在《艾灸干预原发性痛经的四诊合参特征提取与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指的是指妇女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在经前期、间期、后期周期出现小腹疼痛,一般发生在经前一天或者行经的第一天,痛引腰骶,严重者甚至剧痛晕厥,并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恶心腹泻呕吐等伴随症状。据调查在我国,痛经的发生率占我国青年女性50%,其中25%的女性生活质量因其受到严重影响。中医治疗痛经是基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其中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是传统经典有效的治疗方法,艾草有温经通脉,散寒祛瘀,鼓舞内脏阳气的作用,对于气滞,血瘀,寒凝等原因造成的痛经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中医研究对于痛经的程度,痛经频率,干预量化,治疗疗效前后对比,艾灸穴位敏感度及特异性缺少量化数字化和评价标准。本研究试图以四诊诊疗仪器为痛经疗效评价体系系统的量化内容及数据给予分析及参考,以中医四诊数字化量化考察痛经在脉诊,舌诊,闻诊,问诊,红外线温度,PWV等治疗前后的生理参数对比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以四诊为基础的临床原发性痛经评价比较模式,为艾灸治疗痛经提供宝贵的临床数据与参考意见。目的通过提取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前后中医数字化参数与西医量化指标,建立预测痛经模式识别模式;期望艾灸治疗痛经前后疗效提供客观依据;为临床诊断痛经并为其遣方用药提供夯实的理论基础;除了利用人为主观量表赋值法诊断治疗金标准以外,四诊诊疗量化作为新的标准来避免杜绝人为主观化和误差点。方法广泛征集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中药新要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对受试人群进行剔除筛选,并按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范教材》与《四诊合参问诊模块数字库》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16名与寒湿内阻16名,即32名受试患者。本实验主要采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辅以医用非接触式红外线检测仪对32名痛经患者进行脉诊,舌诊,闻诊及问诊信息的提取分析,最后以四诊合参的方式给以辨证论治与遣方用药。由两名中医师共同对32名受试者进行艾灸治疗,在患者的神阙穴域敷以姜片,然后以六孔艾灸箱轻置于上,将6根等长的艾条插入孔内,使其充分燃烧,艾灸治疗时间为30分钟。艾灸治疗结束后,再次使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器提取四诊信息,然后对比前后信息,统计方法采用应用统计软件SPSS17.3处理分析,艾灸前先进行正态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进行独立t检验,不符合正态检验进行非参数检验。艾灸后比较前后艾灸疗效进行配对T检验,定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定性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结果1 艾灸前,气滞组与寒湿组脉率具有明显的差异,P值为0.028,小于0.05.寒湿组的脉率均值为82.01,气滞组的脉率均值为77.46。2 艾灸前,气滞组与寒湿组在脉的弦紧度与流利度也有深刻研究意义,寒湿组中的紧脉所占据比例是最高1 2.5%,而涩脉的比例也为37.5%,而气滞组中的平脉所占据的比例最高,流利度中平脉的比例为21.88%,而弦紧度中的平脉比例则为 15.62%。充分说明了气滞组的弦紧度,流利度比寒湿组的疼痛程度较轻,强度较弱。3 气滞组与寒湿组的脉搏波传播速度也有变化,P值为0.002。寒湿组的均值为5.8.而气滞组的均值为4.68。说明寒湿组的患者血管弹性较差,脉搏波传播速度整体偏高。4 本实验中寒湿组口脉温度的均值,最大值均比气滞组低。气滞组的波动范围比寒湿组的波动范围大。气滞组与寒湿组的最小值分别为24.6与24.8,二者方差齐,采用T检验P值为0.00。二者有明显差异性,实验数据说明寸口脉温度低于气滞组的。本次实验证明了寸口也具有良好感受热量与传导热量改变体温的高度敏感性与灵敏性。5 寒湿性痛经的收缩压低于气滞性痛经的收缩压,二者的舒张压没有明显性差异。6 实验结果看出寒湿性痛经受试者主要舌色为淡白色,占56.24%,而气滞性痛经的痛经受试者为主要舌色为淡红色,比例为 43.73%,而淡白舌只有25%。而寒湿组中暗红舌占25%,气滞组中暗红舌占31.25%。7寒湿组五行体质监测只有木质人所占据的比例最高为21.87%,而次之为水行人占据12.5%,而气滞组水占据的比例为25%,依次为土 9.37%,木和金各为2名,比例均为6.25%。8气滞性原发性痛经基本方剂有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其中剂柴胡疏肝散16个。而寒湿性原发性痛经的基本方剂有少腹逐瘀汤与温经汤,12例温经汤,4个少腹逐瘀汤。9通过艾灸治疗,脉的弦紧度的总好转率为最高的47.82%,脉的流利度总好转率为30.43%,舌质的总好转率为27.72%。结论本次研究利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器采集四诊信息,艾灸治疗原发性寒湿性痛经疗效明显优于气滞性痛经,木行人的体质与原发性痛经体质有极大的吻合度。再次证明艾灸确实可以治疗原发性痛经,其中寒湿性痛经与气滞性痛经四诊参数有明显差异,其中寒湿性痛经在强度与程度上都比气滞性痛经大。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可以做为基础研究对痛经的生理原因探讨与痛经中医辨证与痛经程度,强度定性定量的评定的或给予治疗痛经前后疗效变化评价。本次实验是在人机互动的智能模式下完成诊断过程,开启了主客观联合辨证的医疗时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与结合,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拓展和延伸传统诊法的内涵,将各种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整合为基于以数据形式表达的中医四诊合参,获得更为全面的检测、识别与分类信息,形成多信息融合的开放性中医诊疗平台。

刘怡彣[8](2013)在《任、督二脉源流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本题任、督二脉源流探析在进入正文之前,包括了前言与文献综述两部分,表明立题意义与依据,并综述关于任、督二脉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况;进入正文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任、督二脉的记载起源,分别见于《黄帝内经》及《庄子》篇章中。第二部分是秦汉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及任、督二脉文献记载。论述了此时期核心背景,西汉初以黄老之术治国休养生息,道家思想成为主流,形成了儒道并行的背景。此时期从三处概括了任、督二脉相关内容的记载。其一是经考证,推估其时代在《黄帝内经》成书之前,其上已绘有督脉路径的汉墓出土经脉木人。其二是首见任脉、督脉之名,并记载了任脉、督脉的循行、生理功能、有关腧穴、主病及刺灸运用的《黄帝内经》。其三是继承了《黄帝内经》,删繁补缺,概括了任脉、督脉的循行起止,纲领性论述了任脉、督脉主病,并最早论述了后世所谓“丹田”这一部位功能特点的《难经》。第三部分是魏晋隋唐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及任、督二脉文献记载。论述了此时期于隋唐承袭了魏晋玄学,最终形成儒、佛、道三者兼容的社会文化背景因而出现了哪些现象。此外,探源“周天”、“内丹”之名,亦于此时期明确提出。而“丹田”一词见于医籍当中,亦从西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开始。有关道家思想及养生等概念,在此时期正经由丹田部位,以穴位的形式与任脉、督脉相关内容产生一定的联系。此时期关于任、督二脉记载,首先以《针灸甲乙经》继承《内经》、《难经》中关于循行、病候,并将两者相参注解予以补充。此外,载录了其它医籍关于脉象、病候、治方的记载;另一方面,隋唐时期百岁的道医孙思邈除了在医学方面有精辟的论述,对于养生保健及气功方面也有所领略,在医着中汇集了儒、佛禅、道、武学、瑜伽等家静心养生的精要,于着作中记载了打通任、督二脉的修炼方法,为后世提供了简易的静心养生方式。第四部分是五代宋金元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及任、督二脉文献记载。论述此时期延续前一历史时期,儒、佛、道融合的潮流弥漫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如何影响“理学”思潮的产生。关于任、督二脉记载,依前一历史时期《针灸甲乙经》对魏晋以前针灸学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后,提出此时期任脉、督脉相关内容变化更少,主要在穴位、主治上作进一步发挥。另论述宋代出现大量方书,因而为任脉、督脉方药的流传提供了条件载录了医籍中的任脉、督脉治方。第五部分是明清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及任、督二脉文献记载。论述此时期“心学”思潮的主要社会文化背景,医学进一步结合了丹道发展,以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中重点阐述的“丹家河车妙旨”为代表,其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亦记载了“任督二脉一功”,对后世养生保健的探讨有所启发,均突出了此时期由外转内认识的任、督二脉相关内容。而清代道光帝以后,太医院废除针灸科,在此背景下,针灸学术整体处于衰退状况。然而,清代方药学进一步发达,任、督二脉用药记载大量出现。第六部分是属现代的民国至今,有关任、督二脉文献的记载。主要论述了任、督二脉临床辨证应用,以及结合现代医学与养生相关的内容,突出了神经学与任、督二脉相联系的重要性意义,并经由现代已整理出之古代医籍中任脉、督脉穴位主治记载的研究及现代医学神经学的研究进行了对比与总结。从与养生相关的“小周天功”部分,概括了前述各历史时期最终以儒、佛、道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蕴含深义的方式带给后世启发与影响。第七部分以循行、穴位、主病为主,将任、督二脉相关内容做一小结。第八部分是经各历史时期任、督二脉相关内容的梳理过程,对自己产生的一些关于临床上的想法与启发,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探讨。第九部分以发展及演化年谱的形式,将任、督二脉相关内容结合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从源到流的梳理。最后,针对全文作一结语。

许明珠[9](2013)在《基于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针刺太溪穴的双向调节效应机制》文中指出背景:针刺的双向调节作用是通过针刺经穴,使机体或靶器官由异常兴奋状态得到抑制,由异常的抑制状态得到兴奋,或其他层次上的改变,最终目的是使机体由异常的病理状态恢复到或趋向于正常的生理状态或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等同于中医基础理论所强调的“阴平阳秘”状态。针刺经穴双向调节作用是针灸作用重要特点之一,但其规律与机理目前还未得到明确的解释,针刺的双向调节作用研究也是近年来针灸作用规律研究的重要方向。针刺的双向调节效应与腧穴的穴性、腧穴的配伍、机体所处的机能状态、针刺刺激的方式及治疗时机等密切相关。其中,机体的状态是针刺双向调节作用发挥的基础。人体是一个物质、能量、信息的集合体,针刺腧穴对机体的双向调节效应依赖于腧穴自身的物质基础,通过激发调节这些物质,使我们机体对于自身状态产生反馈效应,达到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传递交流。针刺腧穴作为一个外在刺激可能首先激活了相应的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而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继而影响靶效应器官。现代医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外周器官与大脑相互联系的证据。导师赖新生教授提出了“经穴效应与脑相关”的假说。他认为人体作为一个生物体,针刺穴位干预的反应和调节作用必须经过脑作为中枢的调节和整合(即信息的传导和转导),再作用于靶效应器官,从而实现治疗效应。在此基础上,针刺经穴位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是经穴治疗效应的体现,在中枢脑层面也应该有所体现,即:经穴双向良性调节作用与脑相关。21世纪是“脑的世纪”,脑科学是全世界科学的前沿学科。脑科学相关技术的巨大发展为揭示经穴脑效应的奥妙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和正电子发射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等技术日益发展,针刺腧穴对脑中枢效应的研究进入了崭新的领域。与以往生化及物理技术不同的是,脑功能成像技术可以在无创状态下,动态地在活体和从整体水平上来研究针刺经穴对脑功能状态的调节效应,实现功能的可视化。脑功能成像技术中,正激活与负激活的概念反映了机体大脑功能调节状态,从正负激活角度观察针刺经穴的双向调节效应,观察可视化功能调节的研究,对于针刺双向调节效应机制研究具有特殊意义。研究目的:在综合回顾并分析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观察针刺太溪穴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t’s Disease, AD)大鼠模型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患者病理状态的脑功能代谢的效应,并且经穴与非经穴进行对照,从动物实验到临床患者,从脑功能葡萄糖及血氧代谢正负激活效应角度,观察针刺太溪穴的双向调节中枢效应规律及机制。研究方法:以痴呆病作为研究载体,选取肾经原穴太溪作为研究穴位,遵循随机对照的研究原则,动物实验,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结合双侧大脑基底核注射鹅膏蕈氨酸(Ibotenic acid, IBO)的复合AD大鼠模型的造模方法,运用小动物PET技术,观察针刺太溪穴对复合AD大鼠模型脑区葡萄糖代谢的正/负激活效应。采用Y迷宫测试大鼠记忆能力,迷宫数据采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临床试验,选取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脑静息状态fMRI的技术,首先观察其与记忆力正常老年人的比较,病理状态下大脑静息状态fMRI的表现,明确病理状态脑区的血氧代谢水平;并与非经穴进行对照,观察针刺MCI患者太溪穴的脑血氧代谢的正/负激活效应。脑功能成像数据采用基于体素分析法的统计参数图软件SPM2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动物实验,AD模型大鼠同时表现出衰老和胆记忆力下降的病理特点。表现了行动迟缓、毛发稀疏等老化征象,并且Y迷宫测试,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脑功能成像方面,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经SPM统计比较,既存在右侧顶叶感觉皮质、左侧纹状体及伏核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又存在葡萄糖代谢增高的右侧中脑:被盖、终纹床核、脑桥被盖、中脑上丘、背侧丘脑外侧核群、下丘脑视前区、胼胝体及左侧脑桥被盖、顶叶感觉皮层等脑区。针对AD模型大鼠葡萄糖代谢异常的病理状态,针刺太溪穴对于降低的脑区有使葡萄糖代谢增高的正激活效应,对于增高的脑区有使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负激活效应,体现了双向良性调节效应。同时针刺非经非穴也存在一定的靶向双向良性调节,但这种作用,太溪穴较非经穴更明显。临床研究,MCI患者与正常组健康老人fMRI静息状态比较,血氧代谢降低的脑区集中于:左侧大脑额叶额上回(BA6区)、边缘叶扣带回(BA24区)及颞叶颞上回(BA38区)。未发现MCI患者血氧代谢增高的脑区。针刺MCI患者太溪穴对血氧代谢降低的脑区额叶额上回(BA6区)有正激活效应,同时也较为广泛地激活了学习记忆相关的脑区,如额叶、顶叶、颞叶、岛叶等。针刺非经穴对于左侧顶叶中央后回、顶下小叶(BA40)及左侧颞叶颞上回(BA22)有正激活效应。太溪穴及非经穴均未发现负激活效应。研究结论:针刺太溪穴在脑功能代谢调节方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体现在正负激活效应,即对于代谢高的病变脑区有负激活效应,对于代谢低的病变脑区有正激活效应。相较于临床实验,动物实验体现的双向调节作用更明显,体现了双向调节作用与机体病理状态密切相关;与针刺非经非穴比较,针刺经穴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具有特异性;同时经穴的双向良性调节具有整体性,即对于代谢异常脑区,针刺经穴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是点对面的关系,存在靶向激活与广泛激活的双重效应,靶向效应体现了经穴治疗效应的特异性,广泛效应体现了中医针灸学整体调节的理论特色,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经穴双向良性调节作用与脑功能相关假说的合理性。

朱文莲[10](2012)在《电针不同经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脑肠轴相关神经肽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典型的身心性疾病,症状包括腹痛伴随排便异常,发病率正逐年增高。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西药治疗和心理疗法,以缓解或消除症状为目的,但西药治疗容易刺激肠道粘膜并加重肠道负担,副作用较大,不利于病人长期服用,治疗费用高,还难以保持疗效。心理疗法疗效不一。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疗法的日渐重视,针灸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方面正逐渐被人们所采用。针灸疗法在治疗IBS时方法简便,价格便宜,疗效稳固,副作用少。但综合现有的针灸治疗IBS的研究文献发现,针刺治疗IBS的实验文献较少,对针灸治疗IBS的作用机理研究更少,关于针灸治疗IBS的腧穴特异性机理研究更是空白性研究领域。综合文献发现,目前关于IBS的发病机制主要由脑-肠轴紊乱及肠道感觉高敏感性致病较为集中。因此本研究欲从脑-肠轴入手探索针灸治疗IBS的作用机理及腧穴特异性机理。关键问题很多,如针灸对IBS模型动物脑-肠轴紊乱是否存在影响?哪些靶点是作用环节?哪类穴位的作用效果具有特异性,其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重点问题。对IBS针灸治疗的特异性经穴的筛选和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方面可以丰富经穴特异性理论研究内容,一方面为IBS的临床治疗提供确凿依据,也为IBS的针灸基础实验研究拓展了思路。研究采用8-21日龄的新生大鼠连续直肠内醋酸刺激制作IBS模型,选择三对常用的不同部位经脉穴位即下肢部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足太阴脾经阴陵泉穴;上肢部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穴、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腹部任脉关元穴、足阳明胃经天枢穴进行电针治疗,观察电针上述不同穴位对模型大鼠肠道痛觉高敏的镇痛效果。研究采用大鼠腹部撤回反射(AWR)评分作为肠道痛觉敏感性的评估指标,以脑-肠轴不同靶点处如丘脑、脊髓、血浆、结肠部位神经肽Y(NPY)、生长抑素(S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mRNA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等脑肠肽含量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上述穴位对IBS的作用效应差异,探讨经穴作用差异的内在机制。本研究共8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足三里组、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合谷组、电针关元组、电针天枢组共8个组。电针各穴位组从第6周开始电针刺激,共治疗7次,每次20分钟,疏密波,频率2/100Hz交替,强度0.1-0.3mA,波宽0.2-0.6mS。治疗结束后对大鼠进行内脏敏感性评估,评估大鼠的腹部回缩反射(AWR)的容量阈值变化。处死大鼠,取大鼠血浆及其丘脑、脊髓腰膨大和部分结肠组织进行生物活性物质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丘脑、脊髓及结肠组织中NPY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中的SS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中的CRF的含量。采用RT-PCR;去检测丘脑、脊髓和结肠组织中的CGRP mRNA表达。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研究结果如下:1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内脏高敏感度的影响电针不同穴位对模型大鼠腹痛有不同程度的镇痛效应。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部抬起及背部拱起AWR的容量阈值降低,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模型制备成功。电针治疗后再次进行评估: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外关组及电针关元组腹部抬起的容量阈值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合谷组、电针天枢组腹部抬起的容量阈值变化不明显,p>0.05。各穴位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外关组和电针关元组背部拱起所需的容量阈值升高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合谷组、电针天枢组背部拱起所需的容量阈值变化不明显,p>0.05。各穴位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造模后的大鼠肠道敏感度增高,电针上述六个穴位后,部分穴位可降低大鼠的实验性肠道高敏感度,其中具有较强调神作用的足三里穴、关元穴和外关穴作用最佳,而阴陵泉穴、合谷穴和天枢穴效应不明显。2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NPY含量的影响2.1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丘脑组织NPY含量的影响NPY含量在丘脑组织中含量的变化可以反应中枢水平抗应激能力的高低,NPY含量升高显示机体对抗应激刺激的能力提高。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丘脑中NPY含量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合谷组丘脑中NPY含量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足三里组和电针关元组大鼠丘脑中NPY含量的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天枢组NPY含量升高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电针可通过提高丘脑内NPY含量而达到增强大鼠对抗应激刺激能力的效应。电针具有较强调神作用的足三里穴和关元穴效应最佳,阴陵泉穴、外关穴、合谷穴效应次之,天枢穴增强脑内抗应激因子的效应不明显。2.2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脊髓组织中NPY含量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PY的含量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所有电针各穴位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PY的含量变化均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脊髓是肠道感觉信息和脑部信息的中间汇集地,是脑-肠调节通路的重要而复杂的环节,造模后大鼠脊髓部位NPY的含量变化不明显,因而电针各穴组在脊髓部位对NPY含量的调节作用也不易体现。2.3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结肠组织中NPY含量的影响结肠组织中的NPY可抑制肠道的平滑肌收缩,抑制结肠部位水、电解质的分泌从而防止腹泻发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PY的含量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所有电针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PY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天枢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合谷组、电针关元组、电针外关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PY含量升高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电针可以通过提高结肠组织中的NPY含量达到调整肠道运动功能紊乱的作用,其中具有调神作用的足三里穴、关元穴、外关穴及合谷穴效应不明显,而调神作用不明显而仅对胃肠功能起调节作用的阴陵泉穴和天枢穴效应最佳。显示阴陵泉穴和天枢穴可以通过调节结肠局部NPY含量达到治疗IBS的作用。3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SS含量的影响3.1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血浆组织中SS含量的影响SS是典型的脑肠肽,可参与内脏感觉的传导,并通过调节众多的激素包括胃肠激素释放来影响结肠的运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SS含量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关元组大鼠血浆中SS含量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合谷组和电针天枢组大鼠血浆中SS的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电针可以通过降低血浆内的SS含量达到调整肠道感觉和运动的功能。电针具有调神作用的足三里穴、外关穴和关元穴效应最佳,而电针阴陵泉穴、合谷穴、天枢穴效应不明显。3.2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结肠组织中SS含量的影响SS对肠道的感觉和运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肠道重要的脑肠肽。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的SS含量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合谷组SS含量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关元组降低更为显着,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总结以上结果说明,电针通过调节结肠组织中的SS含量达到调节肠道感觉和运动功能的作用。其中具有较好调神作用的足三里穴、外关穴和关元穴效应最佳,调神作用稍弱的合谷穴效应次之,无明显调神作用的阴陵泉穴和天枢穴效应不明显。4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CGRPmRNA表达的影响4.1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丘脑组织中CGRPmRNA表达的影响CGRP可参与痛觉过敏的形成,是产生疼痛感觉和痛觉过敏所必需的物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丘脑中CGRPmRNA表达明显增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电针合谷组、电针关元组、电针天枢组大鼠丘脑中CGRPmRNA表达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合谷组、电针关元组大鼠丘脑中CGRPmRNA表达继续增强,电针关元组升高接近模型组的3倍,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天枢组大鼠丘脑中CGRPmRNA表达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造模后丘脑内致痛物质增加,电针可通过调节高级神经中枢CGRPmRNA表达参与痛觉过敏的形成,并对上传的痛觉刺激信号进行调控。足三里穴、阴陵泉穴、外关穴、天枢穴的调节与合谷穴、关元穴的调节趋势相反。4.2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脊髓组织中CGRPmRNA表达的影响CGRP与SP共存于脊髓背角,CGRP可能通过SP来加强痛觉信号的传递。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中CGRPmRNA表达明显升高,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正常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合谷组、电针关元组和电针天枢组大鼠脊髓中CGRPmRNA表达增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关元组大鼠脊髓中CGRPmRNA表达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电针足三里组差异显着,p<0.01。综合以上结果说明,模型大鼠脊髓中痛觉信号的传递加强,电针通过调节脊髓中CGRPmRNA表达达到调节肠道痛敏的作用,其中具有调神作用的足三里穴作用最显着,关元穴次之,阴陵泉穴再次之。合谷穴、天枢穴、外关穴作用不明显。4.3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结肠中CGRPmRNA表达的影响CGRP是重要的脑肠肽,在结肠部位可通过影响SP参与肠道局部痛觉的产生过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中CGRPmRNA表达明显增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阴陵泉组、电针关元组、电针天枢组大鼠结肠组织中CGRPmRNA表达增强,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关元组的增强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外关组、电针合谷组表达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电针局部穴位或下肢穴位包括关元穴、天枢穴、阴陵泉穴调节作用明显,而电针远端穴位或上肢穴位无明显调节作用。显示局部穴或与结肠位于相近的神经节段的下肢穴对结肠局部的脑肠肽含量的调节作用最明显,相反,调节作用差。5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丘脑中CRF含量的影响CRF是中枢参与抑郁焦虑等应激反应的主要介质,并可以通过HPA轴调节胃肠道。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RF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天枢组CRF含量有降低趋势,其余各电针组含量有升高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到,虽无统计学差异,但从CRF含量数据的变化趋势看,具有调神作用的关元穴、足三里穴、外关穴对CRF的调节作用优于阴陵泉穴、合谷穴,天枢穴效应最差。结论研究证实:穴位不同,对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作用效应的强度不同。对大鼠行为学反应的评价显示,电针治疗对模型大鼠腹部抬起容量阈值的效应以足三里、关元、外关最为明显,对模型大鼠背部拱起容量阈值的效应也以足三里、关元和外关最为明显。电针其他各穴容量阈值变化不明显。显示对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度的作用效应以足三里、关元和外关穴最优。鉴于足三里穴、关元穴、外关穴三穴对内脏高敏感性作用效应最好,在众多的指标检测中我们发现,电针上述三穴后丘脑中NPY和血浆中SS、结肠组织SS均同时发生明显变化,其他指标的变化与穴位的效应关系不明显,推测脑部NPY、血浆及结肠局部SS可能是脑-肠轴中针灸调节作用的关键物质,从而导致穴位效应的差异。其余穴位只能明显调节脑部NPY或肠部SS的含量变化,推测可能是其余这些穴位作用效果较弱的机制之一不同的穴位对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度的调节途径不同,推测不同的穴位可以通过不同靶点调节体内失衡的内分泌激素水平从而达到调整的作用。足三里穴、关元穴、外关穴的调节作用最明显,从针灸辩证取穴的角度看,上述三穴同时具有调神和调节胃肠功能的双重作用,从本研究结果看,重视具有调神和调脾胃双重作用穴位的选择在针灸治疗IBS的临床过程中尤为重要,对IBS的针灸治疗具有腧穴特异性规律。从IBS脑-肠轴紊乱机制的角度也不难看出,这三个穴位可以更加明确地从脑和肠两个部位同时对IBS紊乱的脑肠轴进行调节,可以产生更快和更显着的调节效应。脑-肠轴的概念为进一步认识精神心理因素对胃肠道病理生理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将对此类疾病发生的认识从胃肠局部提升到全身整体的角度,为探索针灸治疗胃肠疾病腧穴特异性选择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二、人体经穴综合系统论与神经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经穴综合系统论与神经论(论文提纲范文)

(1)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抑郁症的西医诊疗
    1.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2. 抑郁症的发病机理研究
    3. 抑郁症的诊疗现状研究
    4.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抑郁症的中医诊疗
    1. 抑郁症的中医概述
    2.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研究
    3. 抑郁症的辨证论治研究
    4. 抑郁症的针灸治疗研究
    5. 抑郁症的中医心理治疗研究
    6.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概述
    7.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人格要素“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1. 中医心理学的人格内涵及形成
    
1.1 人格定义及内涵
    
1.2 中医心理学的人格内涵
    
1.3 中医学对人格形成的认识
    2. 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点
    
2.1 抑郁症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2.2 抑郁症与人格因素的相关性
    
2.3 抑郁症人格的测评
    3. 汪卫东教授人格发展“蚕茧”理论”
    
3.1 人格发展“蚕茧”模型概述
    
3.2 蚕茧理论的人格发展模式概述
    
3.3 蚕茧理论的人格结构概述
    4. 基于忆溯性方法的抑郁症人格研究
    
4.1 人格倾向与人格障碍
    
4.2 基于忆溯性方法的人格倾向分类
    
4.3 人格倾向理论下的抑郁症分类
    5. 人格要素胆气与抑郁症
    
5.1 胆气概述
    
5.2 胆气与安全感
    
5.3 胆气与人际关系
    
5.4 胆气与胆主决断
    
5.5 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6. 结果
    7. 讨论
    8. 小结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基于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的胆气研究
    1. 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
    
1.1 WMPI的研制
    
1.2 WMPI的理论、研究方法与结构
    
1.3 WMPI的内容与效度
    2. WMPI大样本数据对胆气的研究
    
2.1 研究内容
    
2.2 资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3. 抑郁症患者的WMPI胆气研究
    
3.1 研究内容
    
3.2 资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重度抑郁发作
    1 临床研究内容及路线图
    2. 临床研究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和研究工具
    
2.3 病例入组及排除标准
    
2.4 治疗方法和质量控制
    
2.5 临床观察指标及量表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足之处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附件2: 忆溯性人格发展问卷(WMPI)胆气分量表 附件3: 抑郁症疾病知识调查表 附件4: 忆溯性人格发展问卷(部分) 附件5

(2)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
    0.4 方法与创新
    0.5 概念释名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1.5.1 远大的目标
        1.5.2 合理的原则
        1.5.3 体制化的方向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2.5.2 实证主义方法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3.1.2 晋城医学馆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3.4.2 加入近代学制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6.1 编辑出版期刊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6.2.1 办刊宗旨
        6.2.2 栏目设置
        6.2.3 文章主题
        6.2.4 作者倾向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6.5.1 转变交流思想
        6.5.2 初建引文规范
        6.5.3 丰富交流途径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近现代汉译日本针灸医籍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1 汉译日本针灸医籍种类及版本
2 汉译日本针灸医籍内容述要
    2.1 针灸机制研究
        2.1.1 针术机制研究
        2.1.2 灸术原理研究
    2.2 基础理论阐释
        2.2.1 论经络
        2.2.2 论腧穴
    2.3 针灸临床治疗
        2.3.1 述诊断方法
        2.3.2 述刺灸法
        2.3.3 述病症治疗
3 小结

(4)人体十二经穴位皮肤阻抗变化实时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经络理论与穴位低阻抗研究
    1.1 经络系统简介
    1.2 古典经络理论的发展简史
    1.3 近代对经络理论的探讨
        1.3.1 经络现象的探讨
        1.3.2 经络实质研究
        1.3.3 有关经络的假说
        1.3.4 肥大细胞与宋氏理论
        1.3.5 经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1.4 良导络的发现和穴位低阻抗研究
        1.4.1 中谷义雄的良导络理论
        1.4.2 傅尔电针
        1.4.3 经络穴位低电阻的实验研究
第二章 穴位阻抗量测相关研究发展
    2.1 皮肤阻抗相关的量测技术
    2.2 皮肤阻抗相关的仪器开发技术
    2.3 经络仪的流行与应用
        2.3.1 经络仪的市场现况
        2.3.2 皮肤阻抗量测在生理功能研究的应用案例
        2.3.3 皮肤阻抗量测在病理诊断实验的应用案例
        2.3.4 皮肤阻抗量测相关研究小结
第三章 实作研究内容、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内容
        3.1.1 实作研究内容
        3.1.2 创新性
    3.2 量测实验方法
        3.2.1 实验方案设计
        3.2.2 结果分析、计算
        3.2.3 实作方法和步骤
第四章 动态经络仪研发成果
    4.1 研发目的
        4.1.1 去除前一代经络仪重复性差之弊病
        4.1.2 以现代科技提供实时性,全面性和连续性的测量仪器
        4.1.3 为针灸治疗提供透明度更高的监测工具
    4.2 系统简介
    4.3 功能特点
        4.3.1 多处理器分布式处理
        4.3.2 以无线蓝牙通讯和手机APP连接
        4.3.3 多通道连续式测量
        4.3.4 实时且稳定的读值特殊软件快速滤除噪声
        4.3.5 每两秒显示所有测量结果
        4.3.6 1K-3Mohm的宽广测试范围
        4.3.7 可携式结构提供测试者行动上的方便
        4.3.8 提供长时间测试的可能性
        4.3.9 精密的校正系统
        4.3.10 共同接地
        4.3.11 低电源消耗模块可长时间连续测试
        4.3.12 独特电荷回归电路和氯化银贴片以消除皮肤极化现象
    4.4 零组件介绍
        4.4.1 测试模块
        4.4.2 电极贴片
        4.4.3 手机APP
    4.5 用户接口
        4.5.1 测量数据显示区
        4.5.2 操控按钮区
        4.5.3 图形显示区
    4.6 操作方法
        4.6.1 安装电极贴片
        4.6.2 连接共同接地线
        4.6.3 开启模块电源
        4.6.4 开启手机APP
        4.6.5 搜寻周围测试模块
        4.6.6 开始测试
        4.6.7 选择线形图或条状图
        4.6.8 放大与缩小
        4.6.9 调整测试频率
        4.6.10 选择窗口数目
        4.6.11 调适模式
        4.6.12 注销APP
第五章 十二经穴位阻抗(电流)量测实验结果
    5.1 穴位阻抗(电流)量测结果
    5.2 各种比例计算结果与分析
        5.2.1 上下比例
        5.2.2 左右比例
        5.2.3 阴阳比例
        5.2.4 其他比例
    5.3 人体十二经穴位阻抗(电流)之连续24小时观察范例
        5.3.1 范例1:女,58岁
        5.3.2 范例2:男,58岁
        5.3.3 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讨论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5)中医肾脑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现实的需要
    二、哲学的启示
    三、理论的思考
    四、实践的指引
第一部分 肾脑相关的理论源流
    一、肾脑概念界定
        (一)肾的概念
        (二)脑的概念
        (三)肾脑相关的概念
    二、肾脑相关的理论源流
        (一)战国~秦汉
        (二)隋唐~金元
        (三)明~清
    三、肾脑相关的哲学基础
        (一)肾脑相关与阴阳学说
        (二)肾脑相关与精气学说
        (三)肾脑相关与天人相应学说
第二部分 肾脑相关的理论基础
    一、肾脑相关的结构基础
        (一)经脉之络属
        (二)精髓之填充
    二、肾脑相关的功能基础
        (一)肾脑阴阳水火互济
        (二)肾脑精髓互化生神
        (三)精髓充足自多技巧
第三部分 肾脑相关的本质与特征
    一、肾脑相关的机制
        (一)肾—督脉—脑
        (二)精—气—神
        (三)神经—内分泌—免疫
    二、肾脑相关的实质
        (一)物质—信息—能量
        (二)控制—调节—反馈
        (三)自组织—自适应—自愈力
    三、肾脑相关的特征
        (一)肾脑相关的开放性
        (二)肾脑相关的动态性
        (三)肾脑相关的多样性
第四部分 肾脑相关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一、肾脑相关的生理意义
        (一)精气神相资之源
        (二)气机升降之根
        (三)情感记忆之肇始
        (四)行为动作之发端
    二、肾脑相关的病理意义
        (一)肾脑失于交通则形神不保
        (二)肾脑升降失调则气机乖乱
        (三)肾脑气机不利则官窍不通
        (四)肾脑精髓不化则动作不灵
    三、肾脑相关的临床应用
        (一)病因的相互关联
        (二)病机的相互影响
        (三)证候的相互交织
        (四)治疗的相互为用
第五部分 典型医案示例分析
    一、肾脑相关的证治
    二、督脉用药探究
    三、针灸督脉腧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6)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与整理
    第一节 现存岭南针灸文献基本概况
    第二节 已佚岭南针灸医籍概况
    第三节 现存岭南针灸医籍述评
        一、葛洪及其《肘后备急方》针灸学术成就
        二、刘昉《幼幼新书》儿科针灸学术成就
        三、《岭南卫生方》对针灸治瘴的贡献
        四、丘濬及其《重修明堂经络前后图》流传和影响
        五、叶广祚与《采艾编》基本学术思想
        六、叶茶山与《采艾编翼》针灸学术特点
        七、陈主平及其针灸着作
        八、梁湘岩及其《针灸学讲义》
        九、徐益年及其《实用针灸学》
        十、吴韵桐与《针灸纂要》
        十一、周仲房及其《针灸学讲义》
        十二、曾天治着作及其“科学针灸”的探索
        十三、卢觉非及其《中国针灸科学论》
        十四、李法陀及其《针灸科讲义》
        十五、汕头针灸学研究社《中国针灸治疗学讲义》
    第四节 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
        一、灸法独盛,针法致用
        二、家传师授,各有所承
        三、立足临床,融古汲新
        四、革新教材,合理编排
第二章 近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整理研究
    第一节 澄江针灸学派在岭南地区的传承
        一、澄江针灸学派与岭南针灸
        二、创始人——承淡安
        三、岭南代表传人
        四、澄江针灸学派岭南传人针灸特点
        五、学术传承
        六、学术成就及影响
    第二节 韩绍康及其候气针灸法
        一、创始人——韩绍康
        二、代表传人
        三、候气针灸法特点
        四、候气针灸法传承
        五、学术影响
    第三节 “靳三针”疗法流派
        一、创始人——靳瑞
        二、代表传人
        三、靳三针疗法流派特点
        四、学术传承
        五、学术成就
    第四节 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比较研究探析
        一、学术渊源
        二、学说创立
        三、医术特色
        四、医脉传承
        五、学术范式
        六、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艾灸干预原发性痛经的四诊合参特征提取与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上篇 原发性痛经病因病机及诊断方法及疗效的探讨
    1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探讨
    2 原发性痛经诊断信息概述
    3 原发性痛经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评价
    参考文献
中篇 基于系统思维下的综合集成诊疗体系的四诊合参思维研究
    1 中医学研究的方法与基本特征
    2 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系统
    3 原发性痛经现代客观诊断设备对比
    参考文献
下篇 基于四诊合参仪器对原发性痛经多诊信息提取分析研究
    前言
    1 原发性痛经受试者筛选与诊断标准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统计学处理
    5 实验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任、督二脉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关于任、督二脉理论的探讨
        1.1 关于任、督二脉循行的研究
        1.2 关于任、督二脉功能的认识
    2 任、督二脉临床应用的探讨
        2.1 关于任、督二脉的主病范围
        2.2 关于任、督二脉疾病针刺治疗研究
        2.2.1 神经系统疾病
        2.2.2 消化系统疾病
        2.2.3 免疫系统疾病
        2.2.4 呼吸系统疾病
        2.2.5 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2.2.6 其他
    3 结论
1 任、督二脉的记载起源
    1.1 任脉记载起源考略
    1.2 督脉记载起源考略
2 秦汉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及任、督二脉文献记载
    2.1 黄老之学渗透的社会文化背景
        2.1.1 人体气论
        2.1.2 气与任、督二脉
    2.2 秦汉时期任、督二脉文献记载
        2.2.1 双包山汉墓出土针灸经脉漆木人型—涪水经脉木人
        2.2.2 《黄帝内经》任、督二脉记载
        2.2.2.1 任脉、督脉的循行
        2.2.2.2 任、督二脉的生理
        2.2.2.3 任、督二脉的所属腧穴
        2.2.2.4 任、督二脉的主病
        2.2.2.5 任、督二脉在刺灸上的运用
        2.2.3 《难经》任、督二脉记载
        2.2.3.1 概括任脉、督脉的循行起止
        2.2.3.2 纲领性论述任脉、督脉主病
        2.2.3.3 最早论述丹田这一部位功能特点
3 魏晋隋唐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及任、督二脉文献记载
    3.1 魏晋玄学、隋唐哲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3.2 魏晋隋唐时期任、督二脉文献记载
        3.2.1 《针灸甲乙经》任、督二脉记载
        3.2.2 《脉经》任、督二脉记载
        3.2.3 《诸病源候论》任、督二脉记载
        3.2.4 其他医籍任、督二脉记载
4 五代宋金元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及任、督二脉文献记载
    4.1 五代宋金元时期社会文化背景
    4.2 五代宋金元时期任、督二脉文献记载
        4.2.1 《铜入腧穴针灸图经》任、督二脉记载
        4.2.2 《太平圣惠方》任、督二脉记载
        4.2.3 以医方为主记载任、督二脉相关内容之医籍
        4.2.4 《十四经发挥》任、督二脉记载
5 明清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及任、督二脉文献记载
    5.1 明清时期社会文化背景
    5.2 明清时期任、督二脉文献记载
        5.2.1 《奇经八脉考》任、督二脉记载
        5.2.1.1 任、督二脉穴位、脉象及病证的记载
        5.2.1.2 任、督二脉融合道家修炼的记载
        5.2.2 《针灸大成》任、督二脉记载
        5.2.3 散在各书之任、督二脉主病及用药记载
        5.2.3.1 散在各书之任、督二脉主病记载
        5.2.3.2 散在各书之任、督二脉用药记载
        5.2.3.3 清代医案中任、督二脉主病记载
6 民国时期至今任、督二脉文献记载
    6.1 关于任、督二脉针灸临床辨证应用
        6.1.1 任脉论治
        6.1.1.1 依相关脏腑组织器官辨为虚、实、寒、热四证
        6.1.1.2 依所统诸经论治辨为上焦、中焦、下焦三病证
        6.1.2 督脉论治
        6.1.2.1 依督脉循行部位病症辨证
        6.1.2.2 依督脉相关脏腑组织器官病症辨证
        6.1.2.3 依所统诸经病症辨为虚、实、寒、热四证
    6.2 关于任、督二脉结合现代医学与养生
        6.2.1 关于任、督二脉相关内容结合现代医学
        6.2.2 关于任、督二脉养生与现代医学
7 任、督二脉相关内容小结
    7.1 关于任脉、督脉循行的记载
    7.2 关于任脉、督脉腧穴的记载
    7.3 关于任脉、督脉主病的记载
    7.4 关于任脉、督脉养生相关内容的记载
8 任、督二脉相关内容之探讨
    8.1 任脉、督脉循行及主病的探讨
    8.2 有关任脉、督脉临床运用的探讨
    8.3 有关任脉、督脉养生相关的探讨
9 任、督二脉相关内容结合社会文化背景之发展、演化年谱及源流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于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针刺太溪穴的双向调节效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针刺双向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1.1 针刺双向调节作用对机体各系统的表现
        1.2 影响针刺双向调节作用的因素
        1.3 针刺双向调节的机制
    2 太溪穴的研究进展
        2.1 古文献研究
        2.2 现代文献研究
    3 经穴脑功能成像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2 检索结果
        3.3 讨论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
        1.3 主要化学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造模方法
        2.3 Y迷宫测试
        2.4 大鼠PET操作过程
        2.5 针刺方法
        2.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Y迷宫结果
        3.2 PET成像SPM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AD模型大鼠的病理状态
        4.2 针刺AD模型大鼠太溪穴的正/负激活效应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材料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设备及场地
    2 研究方法与步骤
        2.1 临床评估
        2.2 扫描前准备
        2.3 刺激方法
        2.4 FMRI扫描模式
        2.5 FMRI扫描方法
        2.6 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
        2.7 盲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MCI患者病理状态
        3.3 针刺太溪状态
        3.4 针刺非经非穴状态
        3.5 针刺不同取穴对MCI患者血氧代谢异常脑区的影响
    4 讨论
        4.1 MCI患者脑功能成像特点
        4.2 针刺太溪穴对MCI患者脑血氧代谢的影响
        4.3 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结合
结论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致谢

(10)电针不同经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脑肠轴相关神经肽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IBS及内脏高敏感性的研究概况
    综述二 IBS与脑-肠轴神经通路
    综述三 IBS与脑肠肽(Braingutpeptide)
    综述四 IBS穴位治疗的文献研究
    综述五 IBS动物模型的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技术路线图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数据统计及统计学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
        1 IBS模型的制备
        2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3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NPY含量的影响
        4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SS含量的影响
        5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CGRPmRNA表达的影响
        6 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丘脑中CRF含量的影响
    讨论
        1 动物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2 电针镇痛效应-电针不同经穴对模型大鼠AWR容量阈值的影响
        3 电针抗应激作用-电针不同经穴对大鼠应激因子的影响
        4 电针的调节作用-电针不同经穴对IBS大鼠脑-肠轴紊乱的影响
        5 电针不同穴位的腧穴特异性效应机制
        6 研究结论
        7 进一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查新报告

四、人体经穴综合系统论与神经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D]. 赵振海.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2]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3]近现代汉译日本针灸医籍述要[J]. 刘科辰,张树剑. 中国针灸, 2017(05)
  • [4]人体十二经穴位皮肤阻抗变化实时检测方法研究[D]. 李启弘(Chee-Horng Lee).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5]中医肾脑相关学说的理论研究[D]. 武峻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6]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研究[D]. 李乃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1)
  • [7]艾灸干预原发性痛经的四诊合参特征提取与量化研究[D]. 韩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8]任、督二脉源流探析[D]. 刘怡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9)
  • [9]基于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针刺太溪穴的双向调节效应机制[D]. 许明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10]电针不同经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脑肠轴相关神经肽的影响机制[D]. 朱文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5)

标签:;  ;  

人体经络腧穴综合系统理论与神经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