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蜡绵粉蚧的药剂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霞,周玉春,杜非,许雪妮,王萍[1](2021)在《白蜡绵粉蚧与寄主白蜡物候期相关性调查》文中研究表明2017—2020年,通过对民勤绿洲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 Tang)监测防治试验及寄主白蜡(Fraxinus chinensis)的观察,记载了白蜡物候期及白蜡绵粉蚧的形态特征、摸清了白蜡绵粉蚧的生物学特性,总结出白蜡绵粉蚧的发生期与寄主物候期呈正相关,发生危害期与寄主白蜡物候期存在时间上的重叠性。提出危害中重度的区域需要持续防治3年,根据寄主物候期及时综合科学施治的方案。
郭连茹[2](2021)在《白蜡绵粉蚧综合防治技术》文中认为白蜡绵粉蚧,是秦皇岛开发区千头椿和白蜡树上的一种重要刺吸式害虫,属粉蚧科绵粉蚧属。部分地段的树木受此虫危害十分严重,枝叶布满虫体,树势严重削弱,很难除治。鉴于此,笔者历经几年细心观察,掌握发生时间,积累经验,摸索出一套白蜡绵粉蚧防治方法。1生物学特性白蜡绵粉蚧1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树皮缝、翘皮下、牙鳞及周边低矮植物枝条上越冬。越冬若虫在2月底~3月初(温度高活动早)开始活动,向树上爬行,3月中、下旬雌雄分化,雄虫分泌蜡丝结茧化蛹。
王泽华,杨帆,郑凯,孙昂,王山宁[3](2021)在《7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测定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评价7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的活性,筛选用于防治该虫的轮用药剂,并明确橙皮精油的增效作用。[方法]室内生测采用浸渍法,田间防效及助剂增效试验采用喷雾法。[结果]室内生测表明,对白蜡绵粉蚧2龄若虫活性最高的是阿维菌素,其次为吡虫啉、印楝素和氟啶虫胺腈。田间防效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吡虫啉、氟啶虫胺腈及氯氰·毒死蜱混剂在药后10 d对该虫的防效达97.63%~99.42%。助剂增效试验表明,橙皮精油对噻嗪酮、啶虫脒和溴氰菊酯的增效比分别为61.59%、52.05%和27.37%。[结论]推荐轮用阿维菌素、氯氰·毒死蜱、吡虫啉及氟啶虫胺腈防治白蜡绵粉蚧,田间可添加精油助剂以提高防效。
莫夏娜,李菲然,陈敏,何畅,赵京芬[4](2021)在《5种药剂对不同发育阶段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的室内毒力》文中指出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 Tang是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的一种重要害虫。为筛选出高效防治白蜡绵粉蚧的药剂,本试验采用浸渍法测定了5种药剂对不同龄期白蜡绵粉蚧的毒力。测试的5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1龄若虫致死中浓度为18.48~24.52 mg/L,均表现较高的毒力。对2龄若虫和成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18.48~76.25 mg/L和44.00~79.53 mg/L,毒力稍低于1龄若虫。但5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3龄若虫的毒力明显低于其他龄期,除20%丁硫克百威乳油毒力较高(42.00 mg/L)外,其余4种药剂的致死中浓度为97.73~132.24 mg/L。因此,5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1、2龄若虫和成虫毒力较强且稳定,均可作为防治白蜡绵粉蚧低龄若虫和成虫的优良药剂,但3龄若虫最好选用毒力较高的20%丁硫克百威乳油进行防治。
吴伯军,乔秀荣[5](2020)在《河北地区白蜡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蜡属Fraxinus L.树木是我国绿化和用材林的主要树种,随着白蜡在我国被大面积推广栽植,其害虫的发生量与危害程度也在不断加重,导致被害树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造成严重的生态和经济损失。河北地区危害白蜡的主要害虫有7种,按取食方式分为蛀干(茎)、刺吸树体汁液和食叶3类,笔者分别对其各自发生与危害特点进行综合描述,并对每种害虫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为及时发现和治理白蜡害虫提供参考。
王亚妮,李德家,石建宁,郎杏茹[6](2019)在《宁夏白蜡绵粉蚧风险分析》文中认为白蜡绵粉蚧属于我国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近年传入宁夏,对寄主树木生长和当地园林景观造成了影响。利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该虫入侵宁夏的风险性R值为1.75,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白蜡绵粉蚧风险管理对策。
马娟[7](2017)在《松皮小卷蛾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文中研究表明松皮小卷蛾是新近发生为害湟源县青海云杉的主要害虫,通过药剂浓度对比、药剂混合、药剂中加入柴油的防治试验,筛选防治松皮小卷蛾的适宜药剂。结果表明,在5%高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1 800倍液中加入0号柴油500倍液、800倍液混合均匀后喷雾,对松皮小卷蛾防效较好,且不损伤树木。
王戌勃[8](2017)在《粉蚧科昆虫分子鉴定及与长索跳小蜂的协同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指出粉蚧科Pseudococcidae昆虫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蚧次目Coccomorpha,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该科是蚧次目的第二大科,包括270余属2000余种,因其体型微小、生活隐蔽、繁殖力强,给农林生产带来巨大威胁,并且许多种类是世界性的检疫害虫。然而粉蚧形态鉴定困难,加之口岸截获的粉蚧多为若虫无法鉴定,所以需要一种快速有效的鉴定方法来辅助形态分类,比如DNA条形码技术。经典生物防治项目往往依赖专化性高的自然天敌物种,所以了解寄生蜂的寄主专化性至关重要。长索跳小蜂属Anagyrus是粉蚧生物防治应用最成功的的类群,然而,鲜有研究探讨拟寄生蜂(长索跳小蜂)与其昆虫寄主(粉蚧)的协同进化关系。本研究首先以COI(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和28SD2D3(核糖体大亚基D2-D3扩展区)为分子标记,评估其在粉蚧科昆虫鉴定中的效率,并将DNA条形码技术应用到槭树绵粉蚧复合种的鉴定上;其次,运用协同系统发育的方法分析长索跳小蜂属同其蚧虫寄主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了解寄生蜂的分化过程,结果如下:(1)中国粉蚧科昆虫的DNA条形码研究。以来自中国49个地点的23属54种粉蚧246个个体为研究对象,运用距离法(Best close match,BCM)、进化树法(NJ树)和特征法(BLOG)来检验COI和28S两个分子标记对粉蚧科昆虫的鉴定效率。结果表明,在COI数据集中,所有的物种在NJ树上均形成独立且具有高支持率的进化分支,BLOG可以检测到区分所有物种的特征组合,基于距离法和特征法的鉴定成功率为94.12-99.5%。在28S数据集中,除了柑橘臀纹粉蚧Planococcus citri、大洋臀纹粉蚧P.minor和日本盘粉蚧Coccura suwakoensis,其他粉蚧物种均能在NJ树上形成高支持率的独立分支,BLOG能够在每种粉蚧中发现特有的特征组合,用BCM和BLOG检测其鉴定成功率为98.75-100%。COI数据集的种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3.54%,种间遗传距离为1.96-21.90%,而28S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3.55%、0.27%-33.36%,虽然种内遗传距离和种间遗传距离存在重叠,但每个物种与姐妹群的种间距离均大于最大种内距离,因此能够实现对物种的准确鉴定。而基于COI基因的PTP分析在远东安粉蚧Antonina tesquorum,鹤虱黑粉蚧Atrococcus paludinus和一种蚁粉蚧Formicococcus sp.三个物种当中产生了更多的MOTUs,其中鹤虱黑粉蚧的28S序列具有3.55%的种内遗传分化,表明这个物种存在隐存种。该结果表明COI和28S基因不仅能高效准确地鉴定粉蚧科昆虫,还可以快速地识别隐存种。此外,粉蚧科昆虫DNA条码数据库的建立为检疫部门通过序列比对快速鉴定有害粉蚧提供了便利。(2)槭树绵粉蚁种团Phenacoccus aceris species-group的整合分类。槭树绵粉蚧P.aceris(Signoret)是一种全北区常见的多食性害虫,其与一些近缘种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以17个采集点的116头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COI-5’,28SD2D3,EF-1α)和形态(腹脐数量、宽度和管腺在头胸背板的分布格局)数据对该类群进行识别。基于分子数据的分析获取4个高支持率的分支(用PACE1,2,3,4表示),基于此,本研究重新评估了腹脐数用于槭树绵粉蚧种团鉴定的效用。在PACE1,PACE2和PACE4中均发现存在腹脐数的变异,PACE1的变异范围为1-3,PACE2的为3-4,PACE4的为3-5。该结果表明单独以腹脐数不适合槭树绵粉蚧种团的区分。但是,PACE3的所有检视标本有5个腹脐并且第1个的宽度超过第3个宽度的1/3,表明这是一个显着的分类特征。并且背管腺在头胸部的分布格局能将PACE2和PACE4区分开。此外,形态鉴定为槭树绵粉蚧的标本包含3个没有寄主偏好的隐存种(PACE2,3,4),这3种在分子和形态上不同于法国(模式产地)的槭树绵粉蚧,很有可能代表新的物种。基于COI基因的单倍型网络分析发现,我国北方的白蜡树和花椒树同时被多个槭树绵粉蚧种团成员为害,原先根据寄主植物进行鉴定的做法是有误导性的,并且该种团在分类上的混乱很有可能是由于这种混生造成的。(3)长索跳小蜂属与蚧虫寄主的协同系统发育研究。从50批次(占总2600余批次蚧虫样本的1.9%)样本中获得长索跳小蜂标本。形态鉴定为21种蚧虫(20种粉蚧,1种毡蚧),18种小蜂。以177个长索跳小蜂标本为研究对象,获取COI和28SD2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物种界定(GMYC,同域标准,单系性)识别出23个假定种,在5个形态种中发现隐存种,其中,Anagyrussimlaensis和An.rugas各自被分为两个寄主专化的假定种,表明这些类群中存在潜在的寄主专化性。此外,利用TreeMap和Jane4探讨其与寄主的协同进化关系。基于TreeMap的分析表明长索跳小蜂同其寄主的系统发育树并不完美的匹配。基于Jane4的协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在三种代价模型中蚧虫和小蜂都能显着拟合,并且分选事件和寄主转移事件的数量最多,表明这两个进化事件在跳小蜂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储家淼,钟泰林,黄珊珊[9](2013)在《3种杀虫剂对白蜡绵粉蚧和臭椿沟眶象的防治效果》文中认为以阿维菌素、竹焦油为活性成分,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kaxinus和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为供试靶标害虫,选用体积分数为2%的阿维菌素乳油、50%竹焦油乳油和80%竹焦油钾盐水剂等3种杀虫剂为供试药剂,分别在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和千头椿Ailanthus altissima‘Qiantou’树上进行林间活性试验。试验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于药后3,7,14 d调查防效。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的防效均在65%以上,其中体积分数为50%的竹焦油乳油效果最佳,防效高达90.13%,与对照药剂体积分数为50%辛硫磷乳油无显着性差异;3种药剂对臭椿沟眶象的最高防效均出现在药后14 d左右,其中体积分数为2%的阿维菌素乳油和体积分数为50%竹焦油乳油最高防效分别为71.71%和77.55%,与对照药剂的73.99%无显着性差异,但体积分数为80%竹焦油水剂在P<0.01水平上与对照药剂有极显着差异。证实体积分数为50%竹焦油乳油作为杀虫、驱虫剂的开发研究有一定的前景。
张萍,王秀琴,薛根生,孙志红,王岩[10](2013)在《香梨绵粉蚧种群消长动态及防治药剂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明香梨绵粉蚧田间种群消长动态,为有效防治该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定点定时系统调查方法、开展田间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香梨绵粉蚧从3月下旬即开始为害,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卵的3个高峰期则分别为5月上中旬、7月上旬和9月上旬;若虫全年有4个危害高峰期分别为3月下旬~4月下旬、6月、7月中旬~8月中旬以及9月底~10月中旬;成虫有3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上旬和8月下旬~9月上旬。使用3种有效防治药剂480 g/L毒死蜱EC、40%杀扑磷EC和20%啶虫脒SL防治效果较好,10 d的防效分别为96.68%、91.17%和86.61%。【结论】库尔勒香梨绵粉蚧1年发生3代,田间种群形成4个危害高峰,并筛选出3种有效防治药剂。
二、白蜡绵粉蚧的药剂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蜡绵粉蚧的药剂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白蜡绵粉蚧与寄主白蜡物候期相关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白蜡物候期观测 |
1.2.1. 1 观测地点 |
1.2.1. 2 观测时间 |
1.2.1. 3 观测指标 |
1.2.1. 4 观测人员及记录 |
1.2.2 白蜡绵粉蚧监测 |
1.2.3 基于白蜡物候期的白蜡绵粉蚧防治技术 |
1.2.3. 1 越冬休眠期(11月至翌年3月) |
1.2.3. 2 树液流动期及萌芽期防治 |
1.2.3. 3 展叶期及开花期防治 |
1.2.3. 4 落叶期防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蜡的物候特征 |
2.2 白蜡绵粉蚧 |
2.2.1 形态特征 |
2.2.2 生物学特性 |
2.3 白蜡绵粉蚧防治试验结果 |
2.3.1 越冬休眠期(11月至翌年3月) |
2.3.2 树液流动期及萌芽期防治 |
2.3.3 展叶期及开花期防治 |
2.3.4 落叶期防治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物候期受树种和生物学特性、经纬度及海拔高度等因子的影响 |
3.2 危害蔓延原因分析 |
3.3 白蜡绵粉蚧发育阶段与寄主白蜡物候期相关性分析 |
3.4 依据当地寄主白蜡物候期综合防控白蜡绵粉蚧 |
(2)白蜡绵粉蚧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
2 影响因素及发生规律 |
3 防治方法 |
3.1 危害严重的树木。 |
3.2 危害不严重的树木,采用以上适宜方法。 |
(3)7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药剂 |
1.3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
1.4 田间药效试验 |
1.5 助剂增效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
2.2 田间药效试验 |
2.3 助剂增效试验 |
3 结论与讨论 |
(4)5种药剂对不同发育阶段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的室内毒力(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 |
1.2 供试虫源 |
1.3 毒力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5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1龄若虫的毒力(药后3 d) |
2.2 5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2龄若虫的毒力(药后3 d) |
2.3 5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3龄若虫的毒力(药后3 d) |
2.4 5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成虫的毒力(药后3 d) |
3 结论与讨论 |
(5)河北地区白蜡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危害白蜡主要害虫种类 |
2 害虫发生与危害特点 |
2.1 蛀干(茎)类害虫 |
2.2 刺吸类害虫 |
2.3 食叶类害虫 |
3 防治措施 |
3.1 云斑白条天牛 |
3.2 白蜡窄吉丁 |
3.3 小线角木蠹蛾 |
3.4 白蜡外齿茎蜂 |
3.5 白蜡绵粉蚧 |
3.6 洋白蜡卷叶绵蚜 |
3.7 美国白蛾 |
4 小结 |
(6)宁夏白蜡绵粉蚧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白蜡绵粉蚧分布和管理现状 |
1.1 分布区域 |
1.2 寄主植物及其分布 |
1.3 传播蔓延情况 |
1.4 发生为害情况 |
1.5 适应性及抗逆性分析 |
1.6 天敌分布及制约能力 |
1.7 潜在危害 |
1.8 目前的管理措施及控制难度 |
2 定量风险分析 |
3 结论 |
4 风险管理对策 |
4.1 加强检疫 |
4.2 监测防控 |
4.3 开展防治 |
4.4 营林措施 |
(7)松皮小卷蛾防治药剂筛选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方法 |
1.4.1 室内试验。 |
1.4.2 室外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室内试验药效结果 |
2.2 室外试验药效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8)粉蚧科昆虫分子鉴定及与长索跳小蜂的协同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
1.1. 粉蚧科昆虫概述 |
1.1.1. 分类地位、系统学及组成格局 |
1.1.2. 经济意义 |
1.1.3. 生物学特性 |
1.1.4. 形态鉴定难点 |
1.2. DNA条形码技术概述 |
1.2.1. 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 |
1.2.2. DNA条形码技术流程及方法 |
1.2.3. DNA条形码与整合分类 |
1.2.4. DNA条形码技术在粉蚧鉴定中的应用 |
1.3. 协同系统发育研究概述 |
1.3.1. 背景介绍 |
1.3.2. 协同成种的概念 |
1.3.3. 检测协同成种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
1.3.4. 粉蚧的寄生性天敌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中国粉蚧科昆虫的分子鉴定 |
2.1. 粉蚧科昆虫的DNA条形码应用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2. 槭树绵粉蚧种团的整合分类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3. 长索跳小蜂与蚧虫的协同系统发育研究 |
3.1. 四突跳小蜂亚科寄主专化性研究 |
3.1.1. 材料及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 |
3.2. 长索跳小蜂属与粉蚧的协同系统发育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4. 总结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
(9)3种杀虫剂对白蜡绵粉蚧和臭椿沟眶象的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制备 |
1.2 供试害虫 |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3.1 对白蜡绵粉蚧的林间试验 |
1.3.2 对臭椿沟眶象的林间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白蜡绵粉蚧的试验测定结果 |
2.2 对臭椿沟眶象的试验测定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四、白蜡绵粉蚧的药剂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白蜡绵粉蚧与寄主白蜡物候期相关性调查[J]. 张海霞,周玉春,杜非,许雪妮,王萍. 林业科技通讯, 2021(12)
- [2]白蜡绵粉蚧综合防治技术[J]. 郭连茹. 现代农村科技, 2021(07)
- [3]7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J]. 王泽华,杨帆,郑凯,孙昂,王山宁. 农药, 2021(07)
- [4]5种药剂对不同发育阶段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的室内毒力[J]. 莫夏娜,李菲然,陈敏,何畅,赵京芬. 植物保护, 2021(02)
- [5]河北地区白蜡树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 吴伯军,乔秀荣. 中国森林病虫, 2020(02)
- [6]宁夏白蜡绵粉蚧风险分析[J]. 王亚妮,李德家,石建宁,郎杏茹. 宁夏农林科技, 2019(05)
- [7]松皮小卷蛾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 马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8)
- [8]粉蚧科昆虫分子鉴定及与长索跳小蜂的协同系统发育研究[D]. 王戌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3种杀虫剂对白蜡绵粉蚧和臭椿沟眶象的防治效果[J]. 储家淼,钟泰林,黄珊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03)
- [10]香梨绵粉蚧种群消长动态及防治药剂的筛选[J]. 张萍,王秀琴,薛根生,孙志红,王岩. 新疆农业科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