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罗腾[1](2021)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文中提出
高欣[2](2021)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理性思辨和价值观念,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基因,为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不忘根基、薪火相传,又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该并且必然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可以说,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发展,也是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必然性,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等方面看,“双创”是必须的、必要的;同时,“双创”也是中华文化“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和中华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当前,“双创”面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机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全球文化交流互鉴的开放机遇等;当然,“双创”也会碰到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历史局限的制约、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等一系列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双创”过程中,必须坚持批判性与继承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人文性与科技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等原则,采取不同的方式做好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的“双创”;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机制、依靠人民的主体机制、齐心戮力的协调机制和实践创新的动力机制,通过做好国家顶层设计、融入日常社会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实现“双创”途径的多样化,切实增强其实效性;必须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规律性,严格遵循需求内驱律、实践推动律、挖掘保护律和融合创新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双创”的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日益凸显历史底蕴和悠久传统,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日益彰显文化根基和精神标识,必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日益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辛涛[3](2021)在《《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七篇序言是马克思恩格斯深入推广《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以及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于1872至1893年期间为再次出版《宣言》的国家撰写的序言。七篇序言的理论内容不仅有对《宣言》文本思想的阐释,而且还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期凝练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了《宣言》的理论价值,规范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化水准。七篇序言不仅发挥着《宣言》“说明书”的作用,而且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拓宽了对《宣言》文本的研究深度,打开了结合序言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思路。七篇序言是开启《宣言》思想大门的关键一步,本论文首先通过对七篇序言的撰写背景与撰写缘由入手展开深入研究。其次,通过对七篇序言理论内容,理论逻辑,理论品质三个方面对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进行学理分析和深入研究,最后,研究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有助于更加系统和深入把握《宣言》文本的核心要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探索新的价值,通过对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研究挖掘其中的当代价值,当代价值由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组成,其中,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七篇序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对党的建设所提供和给予的重要启示。本论文由四部分构成,绪论:介绍选题缘由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明确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本选题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阐述七篇序言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七篇序言创作原因,并且对七篇序言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与概述。第二章:从理论内容、理论逻辑、理论品质三个方面对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展开学理分析和深入研究。第三章:从七篇序言的理论价值、七篇序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启示以及对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三个方面阐明了七篇序言的当代价值。
李云聪[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交汇期,新时代大学生是这个历史交汇期中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力量,其信仰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建设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信仰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是科学的信仰。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一方面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与信心,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为一生成长成才奠定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新时代高校应主动承担起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任务,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使大学生自觉树立起坚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高校铸魂育人时代使命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为主题,从以下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问题阐释。信仰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某种理论学说、宗教的极度信服的心理状态,并将其作为指导实践追求人生最高境界、实现自我超越的准则。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信,在当代中国这种确信既包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必将实现的确信,也包括实现这一终极目标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确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建构精神世界,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利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以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第二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解读。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中的信仰教育思想着眼,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依据。其次,从把握新时代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机遇的需要、应对新时代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挑战的需要、顺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势而新发展的内在要求等角度分析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时代境遇。第三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占主导地位,当前各高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成效较为显着等积极方面,同时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大学生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政治性与学理性结合不够紧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形式不够灵活多样,以及大学与中学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衔接不够等问题。造成如上问题的原因,既有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方面,也有教育自身方面。第四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从主体维度来看,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从内容维度来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从形式维度来看,要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形式;从过程维度来看,要关注大学与中学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衔接。
刘建慧[5](2020)在《《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它是对马克思主义自身存在理由的自洽性确证。然而自马克思主义产生170多年以来,这种整体性特质却不断被肢解,不断被打入分离化的楔子。在思想意识领域,随意曲解、任意肢解马克思主义者有之,教条式僵化的对待马克思主义者有之,刻意制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各种对立者有之,这些都严重消解着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本文立足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探讨其蕴含的整体性思想,逻辑线索是:为什么(阐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出场路径,阐明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必要性),如何看(阐述《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是什么(论述《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逻辑内涵,整体性把握马克思主义),怎么做(阐明《反杜林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出场路径作为逻辑起点,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实质作为该章的主要论述内容,为之后基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深层次阐述了《反杜林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并在重点剖析了其形成依据之后,发现了它既具有清晰的理论逻辑性,也蕴含着鲜明的实践特色,这便构成了本文的第二部分,即《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本文第三部分仅仅围绕内容规定、方法指导和原则遵循等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逻辑内涵,阐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相统一的整体体系;最后,本文在厘清《反杜林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和全面把握其逻辑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本真精神。
赵开开[6](2020)在《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篇章,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习近平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发展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看法,深化了对其本质内涵、价值功能、主体建设、方法路径的认识,把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成为当下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指导和理论遵循。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凭借着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及经验,依据相关科学理论而作出的。首先,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结合具体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依据本国历史环境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观点,列宁关于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反对俄国经验神圣化的观点,毛泽东关于使马列主义在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特性、坚持调查研究掌握中国国情、推动中国革命经验理论化的观点,邓小平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江泽民关于坚持和扞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的观点,胡锦涛关于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党的理论武装紧跟理论创新的观点等,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其次,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实践是其重要的实践基础。在近百年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不同时期先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立和不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坚持和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长期历史实践,习近平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经验总结,成为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最后,习近平自身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突出的改革创新精神等,则构成了其主体条件。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目标指向、理论动因、发展主体、成果形态、价值意义和主体建设以及原则方法等,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基本内涵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目标指向上,习近平以宏观、大历史观的视角,阐述了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新局面,为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目标。在理论动因上,习近平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从根本上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在成果形态上,既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也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道路成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制度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重大,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并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救国、建国、兴国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如今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在主体建设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主体的实践活动,相关主体的能动性实践深深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走向,因而要不断加强主体建设。其一,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要着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支撑和保障;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保持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守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要培育提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推动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以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教学、宣传全过程。其三,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得以丰富和不断发展,要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力量: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人民群众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中国梦”奋斗目标,动员人民群众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总结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在原则方法上,习近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科学阐述了新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要求和方法路径。在原则要求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坚持改革开放。在方法路径上,第一,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学习马列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和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原理,做到真学、常学、真懂、真用。第二,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既要客观分析和准确掌握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还要科学把握国际形势、世界局势的演变。第三,在实践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实践是理论之源,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关注和回答时代重大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第四,中国经验的理论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总结和提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第五,坚持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调查研究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环节之中,要重视、坚持和运用好这一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特点鲜明,具有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奏演、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与深刻隽永的理论内容等特点。在理论创新上,既是对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深化和创新,同时其本身还是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实践价值上,有利于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新的实践成果。不仅如此,还能够为社会主义国家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提供有益借鉴,为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中国经验,彰显出世界意义。
周宏宇[7](2019)在《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伟大方针以来,我国已经跨过了改革开放四十多载时光,取得了不胜枚举的成就。在改革开放四十多载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轴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线索、总结实践经验是基本,促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不断丰富、不断深化,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从根本意义上说,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和继续发展下,进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于发展马克思主义良性互动的智慧结晶。改革开放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改革开放是具体的实践过程,这个伟大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密相连、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同中国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中国得以确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在中国得以发扬,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以彰显。本文围绕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良性互动的主要依据、本质阐释和基本规律展开研究。在主要依据上,从改革开放发展阶段及主要内容上体现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进程和理论本质上具有同步性和一致性;其次,通过对改革开放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动力源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改革开放提供科学指南的辩证双向互动关系的梳理,阐释了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良性互动的本质;最后,在基本规律上,通过总结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双向互动、通过解决“五大问题”实现双向互动以及在党的领导和群众参与下实现双向互动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推动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良性互动的重要性。
冉耘豪[8](2019)在《从《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产党宣言》(下为《宣言》)发表于1848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元典之作,《宣言》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在其诞生25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开始为其写作序言,前后共有七篇。这些序言既坚持了正文,又对其进行补充,随时代变化而创新,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170年过去了,为什么如今马克思主义不但没有过时,反而不断得到补充和丰富,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仍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人类实践,适应着每个时代的需要?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拥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本研究通过研究《宣言》七篇序言的创作背景、内容及影响,分析它与正文的关系,展示序言蕴含的思想,表明序言写作的任务和目的,从而论证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序言中得到了最为深刻的体现。本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与时俱进,提出与时俱进科学地包含着坚持、运用和发展三个内涵并分析了它们的内部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尝试从中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并说明其当代价值,这正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郭潜深[9](2019)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创立和发展的方向标和动力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强大支柱,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述并大力弘扬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理想缺失、信念动摇,对共产主义思想知之甚少是重要原因。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不可能有信仰上的坚定。因此,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解决“知”的问题,就成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时代课题。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以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来源相关理论、主要内容和特征,研究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价值、当代价值、在当代中国最新发展成果。论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创立及其影响,分析了共产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和阶级基础,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主义三个维度来梳理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概括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创立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第二章以“自由”为线索探讨了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三个维度: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摆脱自然的奴役、繁重的体力劳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剥削,社会管理机构代替国家、消灭了压迫,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消灭了宗教,实行计划经济、消灭了经济危机,每个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人成为社会的主人;三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不仅从自然界获得物质需要,也能从社会获得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人成为自身的主人。第三章研究共产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实践性、崇高性和革命性的特征。科学性表现在科学的理论基础、成功的实践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性表现在共产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共产主义运动是实践、共产主义制度是实践的结果。崇高性表现在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人类最艰巨的事业和能够实现的理想;革命性表现在彻底的批判精神、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消灭私有制。第四章研究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历史价值体现在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理论武器、行动指南、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当代价值表现为人们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行动指南和引领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第五章研究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共产主义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但不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新设计,主要体现在新时代、中国梦、四个全面;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忘初心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张睿[10](2016)在《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自己的理论,从而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是其能够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通过两种基本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与时俱进,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修改、完善、丰富自己的理论。另一种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们对其理论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各种矛盾、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问题,抓住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全新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去,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使其永葆生机和强大生命力。在本篇论文中,笔者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全面系统的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及其发展过程。本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等。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涵,同时还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的特征和认识论根源。对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相关概念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和把握。第三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发展、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成果等。对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在当代中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大意义,其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解决重大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动力、指明了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基本途径等方面。第五部分:文章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有效路径,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永葆青春和活力。
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联系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双创”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发展脉络、构成系统、突出特色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问题的提出 |
(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语义分析 |
(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辩证关系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发展历程、基本特征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发展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践行过程 |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 |
(一)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双创” |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双创” |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双创”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双创” |
(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必须“双创”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然性 |
(一)它是中华文化“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的必然要求 |
(二)它是中华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 |
(一)历史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二)实践机遇: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
(三)开放机遇: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全球文化交流互鉴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问题 |
(一)自身历史局限的制约 |
(二)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 |
(三)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 |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原则与内容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基本原则 |
(一)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
(四)人文性与科技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五)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主要内容 |
(一)器物文化的“双创” |
(二)制度文化的“双创” |
(三)道德行为文化的“双创” |
(四)人文精神文化的“双创” |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遵循的规律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学理分析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内涵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特征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内容分析 |
(一)需求内驱律 |
(二)实践推动律 |
(三)挖掘保护律 |
(四)融合创新律 |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机制与途径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机制 |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机制 |
(二)依靠人民的主体机制 |
(三)齐心勠力的协调机制 |
(四)实践创新的动力机制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途径 |
(一)做好国家顶层设计 |
(二)融入日常社会生活 |
(三)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
(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
(五)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
第七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及新时代发展趋势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理论价值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价值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发展趋势 |
(一)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日益凸显历史底蕴和悠久传统 |
(二)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日益彰显文化根基和精神标识 |
(三)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日益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撰写缘由及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撰写背景 |
一、欧洲革命运动为无产阶级革命扫清道路 |
二、第一国际推动无产阶级革命顺利进行 |
三、巴黎公社革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树立榜样 |
第二节 《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撰写缘由 |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需要 |
二、欧洲工人运动的实际需要 |
三、再版《共产党宣言》的理论需要 |
第三节 七篇序言对《共产党宣言》的坚持与发展 |
一、1872年德文版序言 |
二、1882年俄文版序言 |
三、1883年德文版序言 |
四、1888年英文版序言 |
五、1890年德文版序言 |
六、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 |
七、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
第二章 《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七篇序言的理论内容 |
一、阐明《宣言》的核心思想 |
二、明确《宣言》的性质和任务 |
三、根据历史形势进行补充完善 |
四、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发展 |
第二节 七篇序言的理论逻辑 |
一、以《宣言》再版与传播历程为起点 |
二、以《宣言》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为主线 |
第三节 七篇序言的理论品质 |
一、坚定不移扞卫马克思主义 |
二、科学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 |
三、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三章 七篇序言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七篇序言的理论价值 |
一、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
二、坚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精神 |
三、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七篇序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关于新时代政治建设的启示 |
二、关于新时代经济建设的启示 |
三、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启示 |
第三节 七篇序言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坚守“初心”和“使命” |
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基本理论问题阐释 |
(一)信仰的内涵与特征 |
1.信仰的内涵 |
2.信仰的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与特征 |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
2.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与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1.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 |
2.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特征 |
(四)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意义 |
1.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个体意义 |
2.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社会意义 |
二、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解读 |
(一)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依据 |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及信仰教育思想 |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信仰及信仰教育思想 |
3.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及信仰教育思想 |
(二)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依据 |
1.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新时代机遇 |
2.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新时代挑战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时代要求 |
三、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1.调查问卷设计 |
2.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二)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积极方面 |
1.大学生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占主导地位 |
2.当前各高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成效较为显着 |
(三)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 |
1.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
2.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政治性与学理性结合不够紧密 |
3.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形式不够灵活多样 |
4.大学与中学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衔接不够 |
(四)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1.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影响教育效果 |
2.时代感不够强影响教育实效 |
3.主观能动性不足影响受教育者信仰生成 |
四、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 |
(一)主体之维: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
1.立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关注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 |
2.立足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以大学生为中心 |
3.立足受教育者主动性,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二)内容之维: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 |
1.旗帜鲜明,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的政治性 |
2.以理服人,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的学理性 |
3.以政治性引导学理性,以学理性支撑政治性,实现二者的统一 |
(三)形式之维: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形式 |
1.利用议题式教学方式,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2.利用网络新平台,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3.利用实践教学,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四)过程之维:关注大学与中学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衔接 |
1.循序渐进,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
2.螺旋上升,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的连贯性 |
3.同中有异,突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的差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出场路径 |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创立者思想整体性的需要 |
(二)坚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整体性的需要 |
二、解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需要 |
(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
(二)应对西方社会思潮冲击的现实需要 |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的划分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可划分性 |
第二章 《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形成依据 |
一、《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理论依据 |
(一)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 |
(二)批判杜林片面的哲学理论的需要 |
(三)批驳杜林庸俗政治经济学的需要 |
(四)揭露杜林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学说的需要 |
二、《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现实依据 |
(一)对当时现实社会彻底、科学地考察 |
(二)对当时德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组织弱点的认识 |
(三)对模糊指导思想现状的批判 |
第三章 《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逻辑内涵 |
一、《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内容规定 |
(一)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整体性 |
(二)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整体性 |
(三)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范畴”整体性 |
二、《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方法论指导 |
(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为根本出发点 |
(三)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根本方法 |
三、《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原则遵循 |
(一)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
(二)坚持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 |
(三)坚持部分研究和整体研究相一致 |
第四章 《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体系的理解 |
(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
(三)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脉络的理解 |
二、《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现实价值 |
(一)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
(二)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养 |
(三)有助于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 |
(四)有助于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学界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形成的基础条件 |
一、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 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思想 |
(二)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代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 |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 |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 |
(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 |
(四)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实践的经验总结 |
三、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形成的主体条件 |
(一) 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二) 强烈的问题意识 |
(三) 突出的改革创新精神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价值论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 |
(一) 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
(二)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新局面 |
(三) 为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动因 |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 |
(一) 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
(二)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
(三) 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得以丰富和不断发展 |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成果 |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成果 |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历史意义 |
(一) 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 |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建国、兴国的正确道路 |
(三) 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建设论 |
一、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力量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强大保障 |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保持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 |
(四)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守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
二、培育提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推动力量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双为”方向、“双百”方针 |
(二) 以研究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 |
(三) 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教学、宣传全过程 |
三、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力量 |
(一)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群众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二) 以“中国梦”奋斗目标,动员人民群众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 |
(三) 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总结提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方法论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实事求是 |
(二) 坚持问题导向 |
(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四) 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
(五) 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 |
(六) 坚持改革开放 |
二、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 |
(一) 学习马列主义及贯穿其中的基本原理 |
(二) 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三) 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 |
(四) 做到真学、常学、真懂、真用 |
三、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
(一) 客观分析和准确掌握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 |
(二) 科学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
四、在实践探索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 |
(一) 实践是理论之源,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二) 在关注和回答时代重大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 |
(三)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 |
五、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 |
(一) 经验的理论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
(二) 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 |
六、坚持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 |
(一) 调查研究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二) 调查研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环节之中 |
(三) 重视、坚持和运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根本方法 |
第五章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特点与价值意蕴 |
一、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理论特点 |
(一) 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 |
(二)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凸显 |
(三) 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与深刻隽永的理论内容 |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一) 对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二) 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深化和创新 |
(三) 本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 |
三、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一) 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的理论成果 |
(二) 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的实践成果 |
四、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的世界意义 |
(一) 为社会主义国家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提供有益借鉴 |
(二) 为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中国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7)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互动的主要依据 |
2.1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互动的历史依据 |
2.1.1 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及主要内容 |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发展历程及理论成果 |
2.1.3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进程上具有同步性 |
2.2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互动的理论依据 |
2.2.1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 |
2.2.2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2.2.3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理论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
第3章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互动的本质阐释 |
3.1 改革开放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动力源泉 |
3.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源于改革开放实践 |
3.1.2 改革开放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
3.2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改革开放提供科学指南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开展 |
3.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改革开放再创新 |
3.3 深刻把握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关系 |
3.3.1 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 |
3.3.2 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良性互动关系 |
第4章 努力实现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良性互动 |
4.1 总结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双向互动的基本规律 |
4.1.1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双向互动 |
4.1.2 通过解决“五大问题”实现双向互动 |
4.1.3 在党的领导和群众参与下实现双向互动 |
4.2 在新时代继续推动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良性互动 |
4.2.1 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 |
4.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实践要求 |
结语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推进改革开放再创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8)从《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1、文献综述法 |
2、历史分析法 |
3、综合分析法 |
(四)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宣言》七篇序言的背景、内容及比较研究 |
(一) 《宣言》七篇序言的写作背景 |
(二) 《宣言》七篇序言的主要内容 |
1、1872年德文版序言 |
2、1882年俄文版序言 |
3、1883年德文版序言 |
4、1888年英文版序言 |
5、1890年德文版序言 |
6、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 |
7、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
(三) 《宣言》七篇序言的比较研究 |
1、写作地点 |
2、关于作者 |
3、内容长短 |
4、写作语言 |
5、出版地点 |
6、对正文的评价 |
二、《宣言》七篇序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
(一) 七篇序言展示了《宣言》的传播过程 |
(二) 七篇序言说明了《宣言》的性质及任务 |
(三) 七篇序言明确了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 |
(四) 七篇序言指出了运用《宣言》原理的方法 |
(五) 七篇序言补充了《宣言》的某些内容 |
(六) 七篇序言发展了《宣言》的理论 |
三、《宣言》七篇序言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一)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二) 与时俱进的三个内涵 |
1、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
2、实事求是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
3、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
(三) 与时俱进的内在逻辑 |
1、坚持是运用和发展的前提 |
2、运用是坚持和发展的目的 |
3、发展是运用和坚持的保证 |
(四) 理论创新是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
1、理论创新要以与时俱进为中心 |
2、理论创新要以两个坚持为落脚点 |
3、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次飞跃 |
(五) 《宣言》七篇序言的当代价值 |
1、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2、解答当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3、对于当代中国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新变化 |
二、部分党员理想信念状况堪忧 |
三、研究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共产主义思想的现状 |
二、近年来国外左翼学者共产主义思想的研究现状 |
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共产主义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重点 |
三、研究难点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创立及影响 |
第一节 共产主义思想创立的历史背景 |
一、共产主义思想创立的社会根源 |
二、共产主义思想创立的阶级基础 |
第二节 共产主义思想创立的思想渊源 |
一、德国古典哲学 |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三、英法空想主义 |
第三节 共产主义思想产生以来的世界影响 |
一、从理论到实践 |
二、从一国到多国 |
三、从曲折到新发展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意蕴 |
第一节 自然界的主人 |
一、摆脱动物生存状态 |
二、摆脱自然的奴役 |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第二节 社会的主人 |
一、消灭剥削:社会占有生产资料 |
二、消灭压迫:社会管理机关代替国家 |
三、消灭宗教: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
四、消灭片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 |
五、消灭经济危机:计划经济 |
第三节 自身的主人 |
一、满足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 |
二、满足快乐劳动的需要 |
三、满足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的精神需要 |
四、按需分配 |
五、自由发展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科学性 |
一、科学的理论基础 |
二、成功的实践证明 |
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第二节 实践性 |
一、共产主义理论来自实践 |
二、共产主义运动是实践 |
三、共产主义制度是实践的结果 |
第三节 崇高性 |
一、人类最美好的社会 |
二、最艰巨的事业 |
三、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
第四节 革命性 |
一、彻底的批判精神 |
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
三、消灭私有制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 |
二、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提供了行动指南 |
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
第二节 共产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观察分析当今世界的认识工具 |
二、指导当今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
三、引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
第一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
第二节 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
一、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 |
二、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
三、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
第三节 人与自身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
一、人与自身关系的思想 |
二、人与自身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
三、人与自身关系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一)与时俱进的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特征 |
(三)与时俱进品格认识论的根源 |
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与时俱进的过程 |
(二)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质在俄国实践的结果 |
(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在中国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在中国的最新成果 |
三、当代中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大意义 |
(一)解决重大问题的基本方法 |
(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动力 |
(三)指明了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
(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
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有效路径 |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路径 |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实践路径 |
五、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D]. 罗腾. 西南大学, 2021
-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D]. 高欣.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D]. 辛涛.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 李云聪.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反杜林论》中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研究[D]. 刘建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6]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研究[D]. 赵开开.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7]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关系研究[D]. 周宏宇. 吉林财经大学, 2019(07)
- [8]从《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D]. 冉耘豪. 苏州大学, 2019(06)
- [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郭潜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D]. 张睿.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