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奶牛生产效益100例(连载)

提高奶牛生产效益100例(连载)

一、提高奶牛生产效益100例(连载)(论文文献综述)

鲍雨晴[1](2020)在《呼和浩特地区牛粪混合垫料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本试验是在呼和浩特地区,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对牛粪进行堆积发酵后,经过无害化处理,作为牛床垫料进行铺垫。与原有垫料进行对比,观察奶牛的卧床率,趴卧时间,检测垫料的环境性乳房炎和乳房表面清洁度。寻找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最适合奶牛趴卧的牛床垫料。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环境温度与不同初始含水量对牛粪自然发酵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对液体牛粪利用固液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进行自然堆积发酵,不同含水量的固体牛粪影响发酵温度,固体牛粪含水量在50%左右最低发酵温度在12℃;含水量在65%-70%的固体牛粪,最低发酵温度为15℃。在外界平均气温低于15℃或者发酵中途降温严重,则不能完成发酵。2.冬季牛粪垫料的应用:在冬季寒冷条件下,选用牛粪混合垫料作为牛床垫料与原有垫料对比,奶牛趴卧时间,上床率有明显增加。而且产奶性能有也有所增加,在牛粪稻壳混合垫料配比试验中,牛粪与稻壳比例为7:3比例作为牛床垫料,优于其他比例。3.春夏季牛粪垫料:春季温度较低时奶牛较为喜爱牛粪混合垫料,在温度升高后,砂土垫料和牛粪砂土混合垫料更为适合。在平均温度超过10℃后,应该视情况而定及时更换合适垫料。4.在试验一中完成正常高温发酵后的牛粪进行环境性乳房炎致病菌检测大肠杆菌最高数量为22.95copy/ml,克雷伯氏菌最高为11.02copy/ml;链球菌最高为4.78copy/ml。除霜处理后的大肠杆菌21.72copy/ml;克雷伯氏菌14.31copy/ml;链球菌3.69copy/ml。在牛粪垫料铺垫后的7d检测,大肠杆菌48.92copy/ml;克雷伯氏杆菌13.17copy/ml,链球菌2.73copy/ml。环境性乳房炎检测数值正常,所以发酵牛粪可以作为牛床垫料在呼和浩特地区冬季低温条件下正常使用。5.夏季砂土组和牛粪砂土混合组进行细菌检测结果为:大肠杆菌为0,克雷伯氏菌为0,链球菌数量维持在10copy/ml以下。检测数值正常,所以夏季牛粪砂土混合垫料也可以作为牛床垫料在呼和浩特地区夏季高温期使用。

刘建敏[2](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挤奶奶牛个体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确、快速的挤奶奶牛个体识别技术是自动化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奶牛健康、提高养殖场的管理能力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传统人工耳标法识别效率低、易磨损、占用人力资源;二维码耳标、胃标、射频识别等电子设备成本高、识别距离短、耐用率低,且会对奶牛造成物理损伤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奶牛识别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视频分析技术,结合奶牛背部体斑特征的多样性,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挤奶奶牛个体识别方法,为奶牛养殖场提供一种高精度、无接触、低成本识别奶牛的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搭建了奶牛背部视频采集平台并研究了奶牛图像预处理方法。根据奶牛日常的挤奶过程和挤奶厅实际情况,设计并搭建了奶牛背部视频采集软硬件平台和视频处理平台,共获取48段奶牛背部视频;为减少采集的视频帧图像中的噪声,分别进行双边滤波、高斯滤波、中值滤波、均值滤波和方框滤波试验,结果表明双边滤波在去噪的同时与原图结构具有最强的相似性和最高的信噪比;对图像进行亮度、对比度增强与锐化处理,增强了图像质量;用张正友棋盘格标定法对摄像机进行标定,得到无畸变的奶牛图像。通过对奶牛图像样本旋转和亮度扩充,增强样本多样性,由于奶牛头部较小且变化幅度大,因此仅标注奶牛背部区域,建立了89头奶牛的36790幅供试集。(2)针对奶牛个体身份的识别,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改进YOLO v3的奶牛个体识别模型。首先以Darknet-53为框架,根据奶牛目标的特点和YOLO v3的不足,从优化适合的锚点框个数和尺寸、对预测框的位置参数建模、改进损失函数、增加1×1卷积核和残差模块等4个方面,对YOLO v3模型进行改进,并从迭代次数和置信度阈值2个方面对训练网络得到的不同识别模型进行评估,获得了最优的改进YOLO v3识别模型。为分析、验证模型的识别效果,建立了基于Faster R-CNN和YOLO v3的奶牛个体识别模型作为对比。(3)用测试集样本对奶牛个体识别模型进行识别试验和分析。将实际养殖场环境中获取的奶牛测试集分别输入改进YOLO v3模型、YOLO v3模型、Faster R-CNN模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分析表明,改进YOLO v3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为95.91%,召回率为95.32%,m AP为95.16%,平均帧率为32fps,均高于其他2个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适应奶牛形变的能力,对视频段识别的误检率为3.63%,且预处理方法对识别结果有一定提升,能够满足养殖场对挤奶奶牛进行实时识别的要求。(4)对不同体斑颜色、不同光照条件下3种模型的识别效果进行对比试验,验证模型的鲁棒性。用纯黑色、纯白色(不同体斑颜色),侧向阳光和灯光(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样本进行识别试验,改进YOLO v3模型在不同条件下对奶牛识别的F1值均高于YOLO v3模型和Faster R-CNN模型2-5%,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YOLO v3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不同光照条件下对不同体斑颜色的奶牛识别的性能以及鲁棒性,可为养殖场进出挤奶厅的奶牛个体编号实时识别提供技术支撑。

刘忠超[3](2019)在《奶牛发情体征及行为智能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已经成为我国奶业生产的主体。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推进,对奶牛的养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依靠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奶牛养殖的科学管理水平。在奶牛养殖中,奶牛发情的及时准确鉴定可以使奶牛适时受孕,提高奶牛的受孕率,缩短产犊间隔,提升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传统奶牛发情检测主要依靠人工观察,费时费力,检出效率低,基于计步器的监测手段单一、准确率较低、奶牛的隐性发情难以监测、传统的机器视觉方法对奶牛发情识别的鲁棒性和适应性较差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提高奶牛发情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目标,对基于物联网和云端的奶牛发情体征监测、奶牛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及电阻值的无线远程监测、复杂环境下奶牛视频图像的增强,以及基于机器视觉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针对单一计步器监测奶牛发情存在移动性和实时性较差、准确率低及漏检、错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端的奶牛发情体征监测方案。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和三轴加速度计采集奶牛体温和运动量,通过ZigBee网络、RS485总线和Modbus通信协议实现了奶牛发情体征的无线远距离传输,并开发了奶牛发情体征上位机实时监测系统,完成了奶牛体温和运动量的实时监测、存储和历史数据查询。基于HTTP协议实现了奶牛发情体征数据到云服务器平台的上传,设计了云服务器平台和微信公共平台的通信,实现了手机微信客户端对奶牛发情体征的实时远程监测。测试结果表明,体征采集终端温度测量误差在±0.2℃以内,ZigBee网络在奶牛养殖场100m范围内数据丢包率低于2.33%,上位机监控端到云端以及移动平台端数据传输稳定,无丢包现象发生。(2)针对单一运动量预测奶牛发情检出率低,提出了融合体温和活动量的奶牛发情预测模型。通过对奶牛体温和活动量发情体征参数的采集,分析了奶牛发情期和间情期的典型体征特征,提出了以情期显着窗口内的3个时间片单元运动量和体温作为发情判断的特征向量,建立了奶牛发情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奶牛发情预测模型对测试样本检测的准确率为89.47%,误判率为3.70%,能以较高的准确率检测出奶牛的发情。(3)针对活动量和非接触式视频分析方法难以实现奶牛隐性发情监测的问题,根据奶牛发情时阴道粘液生理特征的变化,提出基于奶牛阴道粘液电阻变化的奶牛发情监测方案。创新性设计了由黄铜电阻探头、8爪防滑装置构成的奶牛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实现了奶牛阴道电阻值的准确采集。开发了阴道电阻值ZigBee网络传输系统及上位机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奶牛阴道电阻的精确采集和远程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植入式电阻传感器节点可以±2%精度测定1Ω1kΩ范围的电阻,24h内电阻值最大波动为2Ω,而奶牛发情期与间情期阴道电阻变化在100Ω以上,传感器测量精度较高;在7.4V/6500mAh锂电池能量供应下可连续工作38d,在450m2奶牛养殖区内,ZigBee网络数据发送成功率在98.5%以上,能够精确、实时监测奶牛阴道电阻值的变化,可实现奶牛发情的及时鉴定。(4)针对基于视频分析的奶牛发情监测由于天气及光线等原因引起奶牛视频图像降质、导致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域分解的复杂环境下奶牛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双域滤波图像去噪,对输入图像进行低频图像和高频图像分解;其次,根据贝叶斯估计得到不同高频图像的小波阈值,利用改进的Garrote阈值函数进行小波去噪,并结合伽马变换对去噪的高频图像进行矫正,实现对高频图像的滤波和对比度调整;随后,通过暗通道先验算法对低频图像进行去雾,并结合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对去雾后整体偏暗的低频图像图像进行增强,进一步提高对比度和整体亮度;最后,将处理后的高频和低频图像进行重构,得到最终增强图像。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对复杂环境下奶牛图像有效去噪、增强整体和细节信息、改善图像视觉效果等,为基于机器视觉的奶牛发情行为自动识别提供良好的供试样本,从而实现奶牛发情的24h无接触实时监测。(5)针对现有奶牛发情人工检测费时费力、计步器接触式检测会使奶牛产生应激行为等问题,根据奶牛发情的外部爬跨行为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方法,构建了32×32-20c-2s-50c-2s-200c-2的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奶牛发情行为识别准确率为98.25%,漏检率为5.80%,误识别率为1.75%,平均单帧图像识别时间为0.257s,可实现奶牛爬跨发情行为的无接触、实时、高精度识别。

张桂强[4](2018)在《不同垫料和饲养模式对荷斯坦奶牛福利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越来越重视,牛奶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我国奶牛养殖业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但对奶牛养殖企业来说怎样养出优质高产的奶牛,一直是其孜孜不倦的追求。奶牛福利问题也日益受到养殖人士的关注,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奶牛福利保障成为可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奶牛福利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多,但针对奶牛卧床垫料的选择和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这些符合实际生产的系统应用研究尚不多见。本试验从生产实际的需要出发,探讨奶牛卧床垫料和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通过改善奶牛福利来增强奶牛体质,进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试验一:不同垫料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影响的初步研究本试验旨在探讨奶牛卧床在不同垫料及垫料厚度下对其舒适度的影响。试验选取2~3胎次,产后天数相近,临床健康的荷斯坦奶牛500头,随机分成10组,对奶牛在不同卧床上站立、躺卧等行为状态进行观察,通过对奶牛躺卧、站立时间、牛床使用率、发病率、体细胞、牛体损伤、奶牛步态、乳房清洁度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从而筛选出最有利于奶牛生长、生活、休息和行为表达的卧床垫料,更好地改善奶牛福利,提高奶牛的生产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在垫料厚度5 cm的情况下:①试验奶牛平均24h躺卧在沙子上的时间最多,达到11.0±2.1h;平均每天休息次数(9±3次)和每次躺卧时间(88±30 min)也最多;试验奶牛平均24 h站立在水泥地上的时间最多,达到120±25 min,平均站立次数也最多,达18±3次。②试验奶牛各项舒适度指标在沙子上表现最好,舒适度指标为88%,卧床使用率为87%,奶牛站立指标为10%,奶牛跨卧床站立指标为5%。③试验奶牛的体细胞数在沙子和橡胶垫上最少,分别为12万和14万;在水泥地上最多,达到38万。④试验奶牛奶产量在沙子上增加最多,为3kg;而在水泥地上不仅没有增加,还减少了 4kg。⑤试验奶牛在沙子上乳房炎(发病率2%)和肢蹄病最少(仅2头),受胎率最高(达到51%)。⑥试验奶牛在沙子垫料上牛体损伤最小,奶牛步态正常(牛体损伤和步态评分0分都是26头、1分分别是17头和18头、2分分别是7头和6头、3分和4分都没有),乳房清洁度也最好(乳房清洁度1分有32头,2分有13头,3分有3头,4分有2头);水泥地对牛体损伤最大,奶牛步态也最不正常,乳房清洁度也最差。(2)在垫料厚度10 cm的条件下,试验奶牛每天休息次数、每次躺卧时间与5 cm垫料情况下有类似的变化,且在10 cm的垫垫料上休息的时间更长。在10 cm的垫料上站立时间比5 cm垫料略短,但各组间差异不大。随着垫料厚度的增加,试验奶牛舒适度指标和卧床使用率均增加,奶牛站立指标和跨牛床站立指标减少。奶牛体细胞数减少,产奶量增加。奶牛的乳房炎和肢蹄病减少,受胎率增加。奶牛的牛体损伤减少,奶牛步态正常的增多,乳房清洁度也逐渐变好。由此可以看出:奶牛在卧床垫料为沙子和橡胶垫时最为舒适,卧床垫料为干牛粪、秸秆上次之,卧床为水泥地时舒适度最差;且随着卧床垫料厚度的增加,奶牛舒适度也提高。卧床垫料为沙子和橡胶垫时有利于提高奶牛的舒适度,改善奶牛福利。试验二: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和生产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本试验选用预产期、胎次、奶量、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00头,随机分成6组,按饲养模式不同分为散放式和栓系式两类,按饲喂方法不同分为散放式TMR组(T1)、散放式TMR+阶段饲养组(T2)、散放式传统饲喂组(T3)、栓系式TMR组(T4)、栓系式TMR+阶段饲养组(T5)、栓系式传统饲喂组(T6)。研究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奶牛舒适度、采食消化率、产奶量、发病率、乳成分、乳汁体细胞数等奶牛舒适度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对试验奶牛舒适度的影响:T2组试验奶牛舒适度最高达到90%,卧床使用率也最好达到89%,试验奶牛站立最少只有6%,试验奶牛卧床站立也最少,只有4%,T1和T3组次之,T4和T6组试验奶牛舒适度和卧床使用率最低,站立指标和跨卧床站立指标也最多。(2)对试验奶牛产后疾病和胎衣不下的影响:T2组试验无牛产后瘫痪和真胃变胃,乳房炎发病最少,只有1头,酮病和胎衣不下最低分别只有1%和8%,T5和T1组次之,T3和T6产后发病最多,胎衣不下也最高。(3)对试验奶牛消化率的影响:T2组试验牛营养物质的平均消化率最高,试验牛对日粮的干物质平均消化率为72.35%、粗蛋白质平均消化率为73%、粗脂肪平均消化率为88.25%、粗纤维平均消化率为45.45%、无氮浸出物平均消化率为80.50%;T5和T1组次之;T3和T6组对日粮的消化率最差。(4)对试验奶牛奶产量、乳脂肪、乳蛋白、乳糖、非乳固体和体细胞数的影响:T2组表现最好,试验牛305天产奶量最高为9000kg,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和非乳固体也最好分别为3.76、3.20、5.62和8.89,体细胞数最低为76000个/mL。T5和T1组次之,T3和T6组产量最低,各项乳指标也最差,体细胞数最高。由此可以看出:散放式饲养比栓系式饲养能有效改善奶牛的舒适度,有利于发挥奶牛的生产潜能。奶牛TMR比传统饲养能获得更全面的营养,TMR+阶段饲养比TMR更符合奶牛的生理需求,从而保障奶牛的健康福利,利于发挥奶牛生产潜能,是奶牛饲养管理中最好的模式之一。

李艳,宁素恒,赵国丽,曲立立[5](2016)在《奶牛养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养殖信息化加速了奶牛养殖业向精细化、智能化、流程化方向的发展。就现代奶牛养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奶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日新月异的改变。

赵文凤[6](2015)在《奶牛的疫病防治》文中提出动物养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居民提供了丰富动物制品和副产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动物产业势必会更加接近现代化,更加富有竞争力。奶牛在饲养过程中,能够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奶牛养殖还能生产出很多副产品,养殖过程中能够为养殖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但是奶牛在养殖过程中,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往往能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做好奶牛的疫病的研究和分析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疫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提高养殖户的疾病防治意识有一定的帮助。

展旺盛,孙跃,王玉舜[7](2015)在《奶牛的疫病防治》文中研究指明动物养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居民提供了丰富动物制品和副产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动物产业势必会更加接近现代化,更加富有竞争力。奶牛在饲养过程中,能够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奶牛养殖还能生产出很多副产品,养殖过程中能够为养殖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但是奶牛在养殖过程中,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往往能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做好奶牛的疫病的研究和分析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疫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提高养殖户的疾病防治意识有一定的帮助。

窦铖[8](2013)在《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遗传改良与生产性能测定分析》文中认为本文阐述我国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遗传改良的概况和现状,以及改良后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测定效果。调研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的存栏规模、牛群分布、繁殖性能、生长发育、生产能力和乳成分含量,通过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重要数据指标。结果表明:1.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养殖规模日益增强,成年牛存栏量达到1100-1300头的比例占56.08%;2.使用良种冻精改良后,情期受胎率为49.53%、犊牛成活率达到97.13%,母犊初生体重为38.93kg/头;3.不同牛群结构体尺均有大幅提高,二胎次高产奶牛体尺增加幅度最大;成年牛305d产奶量均达7249.16kg,三胎次高产奶牛305d产奶量明显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分别达到3.69%、3.24%,且脂蛋白比均达到1.14。此外,讨论了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高效养殖工作现存的问题,提出对今后发展和完善高产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和DHI测定体系的建议和措施,认为建立健全高产奶牛良繁体系和构建完善DHI测定体系对牛场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更进一步加快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改良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资料。

崔嵛[9](2010)在《中国奶业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成果担任名誉会长,高鸿宾当选为会长,谷继承当选为秘书长2010年11月27日,中国奶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会上,中国奶业协会总结了第五届协会的工作,会员共同选举出了新一届

靳延平[10](2009)在《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乳品作为我国人均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食品之一,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国奶业在高速发展,但连接发生的乳品安全事件充分暴露了生鲜乳生产环节的“短板”,奶源已成为乳业发展的瓶颈。原料乳(即生鲜乳,以下同)的质量安全攸关消费者的健康、生命,攸关公众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预期,攸关奶农及相关产业农民的收入。“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给我国奶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奶业正逐渐恢复。但长期以来积累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生鲜乳乃至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指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食品及乳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还缺乏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其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了从源头上探索消除生鲜乳质量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在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实践的基础上,以我国生鲜乳需求行为的分析为切入点,探讨安全生鲜乳的供给问题,进而探讨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由于内蒙古是我国乳品生产、加工、消费的主要省区之一,呼和浩特市已被命名为“中国乳都”,因此,以呼和浩特市的消费者、奶户(场)、乳品加工企业为例,在分析内蒙古及呼和浩特市奶业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基于对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的需求、奶牛养殖户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奶站的行为——的分析来把握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一宏观命题,分别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生产者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管理体制、检验检测体系、认证和质量追朔体系、信息体系、预警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竞争机制、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和建议:经过分析,揭示出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需要政府干预和市场手段的有机结合;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奶牛养殖方式的基本国情还将是以散养为主,我国生鲜乳重量安全政策的制定要此为基础;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不可急于求成;我国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管理以政府部门为主,已基本构建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为奶业通过整顿向更高层次迈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建议全社会都要把生鲜乳生产作为一项战略资源来抓,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奶农安全生鲜乳发展基金”,分散与规模化要辩证统一,大力发展有计划、分层次、多元化的的养殖组织,发展无公害奶业和有机奶业,提升政府监管生鲜乳重量安全的执行力。

二、提高奶牛生产效益100例(连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奶牛生产效益100例(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1)呼和浩特地区牛粪混合垫料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奶牛养殖业发展背景
        1.1.1 国内奶牛养殖业发展背景
        1.1.2 国外养殖业发展背景
    1.2 奶牛场粪污的处理概况
        1.2.1 奶牛场牛粪污染问题
        1.2.2 奶牛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
        1.2.3 现有的粪污处理模式
        1.2.4 奶牛场粪污的特性
    1.3 应用发酵牛粪做牛粪垫料
        1.3.1 牛粪垫料
        1.3.2 垫料对奶牛的影响
        1.3.3 现有的牛床垫料
    1.4 研究内容以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试验研究
    2.1 不同条件下的牛粪自然发酵法适用性研究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1.3 讨论
        2.1.4 小结
    2.2 牛粪发酵后微生物的检测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讨论
        2.2.4 小结
    2.3 不同温度(冬,春,夏季)条件下牛粪混合垫料运用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3.3 讨论
        2.3.4 小结
    2.4 牛粪垫料对奶牛致病细菌数量的影响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结果与分析
        2.4.3 讨论
        2.4.4 小结
3 总体讨论
4 总体结论
5 论文的创新点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基于深度学习的挤奶奶牛个体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基于电子设备的奶牛识别方法
        1.2.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奶牛识别方法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奶牛视频采集系统与供试图像获取
    2.1 奶牛日常挤奶情况
    2.2 奶牛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
        2.2.1 奶牛背部视频采集平台
        2.2.2 奶牛视频处理平台
        2.2.3 视频样本获取
    2.3 视频图像预处理
        2.3.1 图像去噪处理
        2.3.2 图像增强处理
    2.4 摄像机标定
    2.5 供试数据
        2.5.1 奶牛数据集选取
        2.5.2 奶牛数据集扩充
        2.5.3 奶牛数据集标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奶牛个体识别模型与方法
    3.1 基于YOLOv3的奶牛个体识别模型与方法
        3.1.1 YOLOv3网络结构
        3.1.2 YOLOv3网络原理
        3.1.3 损失函数
        3.1.4 YOLOv3模型的改进
        3.1.5 基于改进YOLOv3的奶牛个体识别模型训练
        3.1.6 获取最优模型
    3.2 基于Faster R-CNN的奶牛个体识别模型与方法
        3.2.1 Faster R-CNN网络原理
        3.2.2 Faster R-CNN网络结构
        3.2.3 Faster R-CNN损失函数
        3.2.4 基于Faster R-CNN的奶牛个体识别模型的训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奶牛个体识别试验与结果分析
    4.1 模型识别结果与分析
    4.2 与其他模型/算法的比较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奶牛发情体征及行为智能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奶牛发情体征
        1.2.2 奶牛发情监测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物联网和云端的奶牛发情体征监测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奶牛体征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2.2.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2.2.2 体征监测系统结构与功能
    2.3 奶牛体征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2.3.1 发情体征采集节点硬件设计
        2.3.2 ZigBee无线模块
        2.3.3 体温采集模块
        2.3.4 运动量采集模块
        2.3.5 采集节点电源模块
        2.3.6 发情体征接收终端设计
        2.3.7 STM32 控制器
        2.3.8 RS485 现场总线
    2.4 系统软件设计
        2.4.1 下位机体征采集软件设计
        2.4.2 上位机发情体征监测软件设计
        2.4.3 微信开放平台设计
    2.5 系统测试与奶牛发情预测
        2.5.1 温度测量准确性试验
        2.5.2 网络丢包率测试
        2.5.3 远程上位机和移动平台测试
        2.5.4 手机微信客户端测试
        2.5.5 融合体温和运动量的奶牛发情预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奶牛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与无线监测系统研究
    3.1 引言
    3.2 奶牛阴道电阻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3.2.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3.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3 奶牛阴道电阻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3.3.1 阴道植入式电阻传感器设计
        3.3.2 终端节点设计
        3.3.3 无线传输网络设计
        3.3.4 终端节点和协调器封装实现
        3.3.5 终端节点奶牛尾部固定及应激分析
    3.4 系统软件设计
        3.4.1 系统工作流程
        3.4.2 上位机监测软件设计
        3.4.3 发情预警系统设计
    3.5 试验与结果分析
        3.5.1 电阻测量准确性试验
        3.5.2 电阻测量稳定性试验
        3.5.3 系统可靠性试验
        3.5.4 终端节点能量可用性试验
        3.5.5 奶牛阴道电阻监测奶牛发情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双域分解的复杂环境下奶牛监测图像增强算法
    4.1 引言
    4.2 图像增强概述
    4.3 奶牛视频图像采集
        4.3.1 奶牛养殖场摄像机布局
        4.3.2 网络摄像机选取
        4.3.3 奶牛监测视频采集
        4.3.4 自然环境下奶牛监测视频图像分析
    4.4 双域分解的图像增强算法
        4.4.1 双域滤波模型
        4.4.2 高频图像降噪与增强模型
        4.4.3 低频图像去雾与增强模型
        4.4.4 本文算法实现过程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1 试验测试平台及参数选取
        4.5.2 试验数据分类
        4.5.3 主客观评价与分析
        4.5.4 综合测试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奶牛发情行为识别研究
    5.1 引言
    5.2 供试数据
        5.2.1 视频样本获取
        5.2.2 视频处理系统设计
        5.2.3 样本数据集构建
    5.3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5.3.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5.3.2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5.3.3 卷积神经网络优点
    5.4 奶牛发情识别CNN模型构建
    5.5 奶牛发情行为识别结果及分析
        5.5.1 试验测试平台
        5.5.2 网络模型试验设计
        5.5.3 特征图分析
        5.5.4 识别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6种算法图像增强效果对比图
附录B 图像增强客观质量性能评价
致谢
个人简历

(4)不同垫料和饲养模式对荷斯坦奶牛福利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及符号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奶牛生产过程中福利因素的研究进展
        1 对动物福利的认识
        1.1 动物福利的需求
        1.2 动物福利的评估
        2 国内外动物福利现状
        2.1 国外动物福利现状分析
        2.2 我国动物福利的现状分析
        3 动物福利和集约化生产
        4 养殖效益和动物福利的关联
        5 奶牛福利和优质、高产
        6 提升奶牛福利建设的设想
        6.1 建立健全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树立完整科学的动物福利理念
        6.2 根据动物福利要求改进集约化奶牛生产技术
        6.3 建立农牧结合型生态环保农业
        6.4 建立奶牛安全生产环境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二章 不同垫料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躺卧时间和次数比较
        2.2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站立时间和次数比较
        2.3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各项舒适度指标比较
        2.4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体细胞数和产奶量比较
        2.5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乳房炎、受胎率和肢蹄病比较
        2.6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牛体损伤、步态和乳房清洁度比较
        2.7 群体奶牛舒适度的其他评估结果
        3 讨论与小结
        3.1 不同垫料对奶牛舒适度的影响
        3.2 不同垫料厚度对奶牛舒适度的影响
        3.3 环境因素对奶牛舒适度的影响
        3.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和生产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试验奶牛舒适度指标评价比较
        2.2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产后疾病和胎衣不下的比较
        2.3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试验组荷斯坦奶牛消化率的比较
        2.4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各试验组荷斯坦奶牛奶产量、乳脂肪、乳蛋白、乳糖、非乳固体和体细胞数的比较
        3 讨论与小结
        3.1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试验奶牛舒适度的影响
        3.2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试验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3.3 奶牛日粮配制注意点
        3.4 重视奶牛信号的解读,关注奶牛福利
        3.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奶牛养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奶牛养殖业信息化发展过程
2 奶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 奶牛发情监测系统的应用
    2.2 饲料配方软件的应用
    2.3 TMR饲喂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4 牧场数据化管理软件的应用
    2.5 物联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2.6 云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
3 结语

(6)奶牛的疫病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核病
2 奶牛的布氏杆菌病
3 犊牛消化不良

(7)奶牛的疫病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核病
2 奶牛的布氏杆菌病
3 犊牛消化不良

(8)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遗传改良与生产性能测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1.2 中国奶牛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1.2.1 培育了第一个中国奶牛品种
        1.2.2 奶牛生产水平不断发展
        1.2.3 种公牛站建设取得显着成绩
        1.2.4 种公牛培育取得积极进展
    1.3 中国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进展
        1.3.1 DHI的概念
        1.3.2 DHI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3.3 DHI测定的意义
        1.3.4 DHI测定结果的应用
    1.4 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奶牛品种
        2.1.2 奶牛群体的选择
    2.2 试验方法
        2.2.1 种公牛冻精信息采集
        2.2.2 奶牛群体生产性能信息采集
        2.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养殖场的存栏量的调查情况
    3.2 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养殖场的牛群结构分布、成年牛胎次分布调查研究
    3.3 利用国内外优良种公牛冻精改良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的繁殖性能研究
        3.3.1 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使用国内外优良种公牛冻精信息情况
        3.3.2 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使用国内外优良种公牛冻精的繁殖性能情况
    3.4 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使用国内外优良种公牛冻精改良后的生长发育研究
        3.4.1 高产奶牛使用国内外优良种公牛冻精改良后的初生体重情况
        3.4.2 高产奶牛使用国内外优良种公牛冻精改良后的体尺情况
    3.5 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使用国内外优良种公牛冻精改良后的生产能力情况
        3.5.1 高产奶牛使用国内外良种冻精改良后的生产性能情况
        3.5.2 不同胎次成年牛使用国内外良种冻精改良后的生产性能情况
    3.6 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使用国内外良种冻精改良的乳成分含量情况
        3.6.1 高产奶牛使用国内外良种冻精改良的乳成分含量情况
        3.6.2 不同胎次高产奶牛使用国内外良种冻精改良后的乳成分含量情况
第四章 讨论
    4.1 高产奶牛资源短缺,应逐步扩大良种冻精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强化奶牛遗传改良工作
    4.2 忽视选种选配,需要强化犊牛生产管理,培育高产奶牛并推广应用
    4.3 规范化生产技术欠缺,需加强高产奶牛生产管理,提高牛群繁殖性能水平
    4.4 奶牛饲养管理不足,优化饲料饲草组合,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水平
    4.5 良种登记信息不健全,合理完善良种育种体系和DHI测定机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1.4.1 研究特色
        1.4.2 研究的创新
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动态
    2.1 有关乳制品安全的研究进展
        2.1.1 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2.1.2 食品质量安全特性与质量控制
        2.1.3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2.1.4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2.1.5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管理研究
    2.2 有关饲料营养与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研究
        2.2.1 生鲜乳质量与饲料营养的关系
        2.2.2 提高生鲜乳质量的营养调控技术进展
        2.2.3 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营养因素
    2.3 有关农户行为的研究
        2.3.1 集中在农户是否理性的争论上
        2.3.2 对农户的某一具体行为及其影晌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2.4 有关乳及乳制品市场的研究
        2.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2.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2.5 有关博弈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2.6 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2.6.1 国外的研究
        2.6.2 国内的研究
    2.7 小结
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
    3.1 基本概念
        3.1.1 食品安全
        3.1.2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安全食品
        3.1.3 有关牛奶的几个概念
        3.1.4 行为主体
    3.2 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
        3.2.1 政府行为的经济学依据
        3.2.2 关于市场失灵及如何矫正的理论分析
        3.2.3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3.2.4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手段
4 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4.1 有关国家生鲜乳质量保障体系
        4.1.1 美国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2 加拿大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3 欧盟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4 法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5 荷兰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6 英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7 日本生鲜乳及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8 印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4.2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与欧盟、美国等的兽医管理体制
        4.2.1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
        4.2.2 美国的兽医管理体制
        4.2.3 欧盟的兽医防疫体制
        4.2.4 澳大利亚的政府兽医管理制度
    4.3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比较
        4.3.1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的共同特征
        4.3.2 中外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不同之处
        4.3.3 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
5 消费者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有关事项的需求行为分析
    5.1 调查设计
    5.2 样本特征描述
    5.3 对政府的评价情况
    5.4 消费者对企业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评价
6 奶户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分析
    6.1 数据来源
        6.1.1 样本点的选择
        6.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6.1.3 样本特征描述
    6.2 奶牛养殖基本情况
        6.2.1 养殖户奶牛购买情况
        6.2.2 奶户奶牛养殖规模情况
        6.2.3 奶户奶牛饲养管理情况
        6.2.4 饲料使用情况
    6.3 对奶牛养殖技术的掌握运用情况
    6.4 对兽药的认知及使用状况
        6.4.1 奶户对兽药效果的认知情况
        6.4.2 兽药的来源及使用状况
    6.5 对政府及社会服务的要求情况
    6.6 对奶业风险的认知情况
7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7.1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7.1.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及职能划分
        7.1.2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7.1.3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
        7.1.4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
        7.1.5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现状
        7.1.6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7.1.7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7.1.8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现状
    7.2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7.2.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7.2.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7.2.3 生鲜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7.2.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7.2.5 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
8 完善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
    8.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8.1.1 加强配套法律建设工作及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建设
        8.1.2 加强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
    8.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8.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8.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8.4.1 建立全国性有效实时监控监测网络体系
        8.4.2 检测资源、检测结果共享
        8.4.3 建立第三方中立检验机构和完善牛奶质量一价格体系
    8.5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8.6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8.6.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机制
        8.6.2 加大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
    8.7 生鲜乳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建设
    8.8 生鲜乳质量安全利益分配机制建设
    8.9 建立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理性竞争机制
    8.10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8.10.1 加快良种繁育,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8.10.2 加紧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产品质量
        8.10.3 大力支持乳品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和科技创新
        8.10.4 大力发展优质饲料饲草生产,建立奶牛饲料生产基地
        8.10.5 加强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8.1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8.11.1 制定奶业保护政策
        8.11.2 制定相关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
        8.11.3 完善奶牛疫病防治体制建设
        8.11.4 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
        8.11.5 加强奶业行业协会的作用,确保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
9 结论和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消费者对牛奶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调查
附录2 奶户(场)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调查
附录3 我国乳品加工相关安全标准目录(征求意见稿)
参考文献

四、提高奶牛生产效益100例(连载)(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和浩特地区牛粪混合垫料的研究与应用[D]. 鲍雨晴.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深度学习的挤奶奶牛个体识别方法研究[D]. 刘建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奶牛发情体征及行为智能检测技术研究[D]. 刘忠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4]不同垫料和饲养模式对荷斯坦奶牛福利影响的初步研究[D]. 张桂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5]奶牛养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李艳,宁素恒,赵国丽,曲立立. 中国乳业, 2016(03)
  • [6]奶牛的疫病防治[J]. 赵文凤. 农民致富之友, 2015(10)
  • [7]奶牛的疫病防治[J]. 展旺盛,孙跃,王玉舜. 农民致富之友, 2015(08)
  • [8]内蒙古农区高产奶牛遗传改良与生产性能测定分析[D]. 窦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 [9]中国奶业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J]. 崔嵛. 中国乳业, 2010(12)
  • [10]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D]. 靳延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标签:;  ;  ;  

提高奶牛生产效益100例(连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