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英语新词的来源(论文文献综述)
冯卓[1](2021)在《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文中认为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灵活易变的,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依附性。清末民初是汉语发展史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社会动荡,与外界语言接触频繁,导致此时期词汇产生较大的变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但从研究成果来看,这一时期的语言现象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能够快速、真实、全面地反映当时的词汇现象。因此本文以1872—1919年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为语料,对此期的《申报》词汇展开全面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章为《申报》词汇的构词法研究。从复合式构词和派生式构词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复合式构词主要对偏正、联合、主谓、动宾、补充五种结构系统分析,考察分布情况和特点。派生式构词按词缀所在位置,分别考察前缀、中缀和后缀的构词情况。其中后缀是词缀系统考察的重点,分别对真后缀和类后缀展开研究。第3章为《申报》词汇的造词法研究。本章综合参考学界对造词法的分类标准,结合《申报》词汇特点,对语法造词法、仿词造词法、简缩造词法、修辞造词法展开讨论。语法造词法注重对造词理据的考察,修辞造词法比较丰富,又分为比喻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三个方面。第4章为《申报》词汇的词形研究。主要研究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系统考察两种词形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异形词主要从成因、音节类型、意义关系几方面着手分析,成因包括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及音译词,意义关系包括全等关系、包孕关系或者交叉关系。同素异序词主要考察了AB—BA以及A—B之间的结构类型、语法属性和语义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同时,本章两种词形都与现代汉语进行历时比较,观察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申报》中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共存、有存有隐和共隐三种情况。第5章为《申报》新词新义研究。新词研究从外来新词和本土新词两个角度考察,主要探讨《申报》新词的来源和分类。外来新词包括西源外来词和日源外来词,西源外来词数量较多,主要来自英语,翻译的方式也比较丰富,包括单纯音译、半音译加半意译、音译兼意译、音译加义标、造字音译和字母借形几种方式。日源外来词中一部分是日本利用汉字新造的词,即原语借词;另一部分则是之前从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流传后又回归到中国的词汇,即回归借词。本土新词包括本族新词、意译和仿译的新词。新义研究从词汇义、色彩义和语法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词汇义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一个词的意义的演变”和“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前者侧重分析词的义项增加或者减少,后者侧重于词的某个义项发生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等情况。另外,词汇义演变与引申有着密切联系,隐喻和转喻是引申的思维机制,隐喻的认知基础是相似,转喻的基础是紧密的关联,所以词义引申从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个角度分析。结语:通过对全文内容梳理,分别从构词法、造词法、词形、新词新义几个方面概括出清末民初《申报》的词汇语言特色,从而归纳出《申报》词汇的整体特点,以期为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刘昕怡[2](2021)在《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民初时期(1840-1919年)是汉语词汇史上外来词引入的一大高潮时期,由于外来词的来源和译借方式的不同,此期产生了大量词形相异但是指称或表义相同的异形外来词。在学术界对异形外来词的研究成果中,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异形外来词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本文的研究特色即为断代研究:以清末民初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代作为时间标段,以词汇学理论为指导,采用解释与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这一时期大量涌入汉语的异形外来词。本文首先系统地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对异形外来词进行界定,介绍异形外来词的研究现状,分析出清末民初时期异形外来词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接下来,在确立好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先利用《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把出现在清末民初时期的异形外来词都挑选出来,再以《近现代辞源》为主、《新华外来词词典》为辅做进一步的筛选和补充,由此形成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词库,进而从来源、译借方式、语义类型三个方面对此期异形外来词进行了分类,统计出各类型的数量,呈现出清末民初时期异形外来词的总体面貌,并在各类型数据明晰的基础上,分析了此期异形外来词产生的原因,归纳总结了此期异形外来词的特点。最后,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清末民初时期异形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留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此期异形外来词的汰选规律和汉化规律,发现汉语词汇系统对异形外来词进行的汰选,是其完成汉化的必经步骤。
贺文鑫[3](2021)在《理据视角下英文网络语言中译研究 ——以《矛盾的互联网》为例》文中认为网络语言泛指互联网载体下使用的交际语言,其简洁幽默与背后蕴含的社会因素呈现出当代网络文化特色。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语言在日常语言交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部分规范正向且广为流传的英汉网络语言被收录到权威词典中,成为通用词汇。本次翻译实践基于美国作家瑞安·M·米尔纳与惠特尼·菲利普斯共同撰写的《矛盾的互联网:网络上的恶作剧、古怪与敌对》(The Ambivalent Internet:Mischief,Oddity,and Antagonism Online)一书,该书运用网络语言词句撰写和举例,深入探讨了国外网络表达中暗藏的矛盾性特征。国内外网络与社会文化内核相通,但不同语言在构词表意方面微妙的差异为不断涌现的网络新词语构筑了理解门槛。按照传统翻译方法可能难以将国外网络文化还原给对其缺乏了解的目标读者,这为笔者提供了结合中文网络表达进行翻译的思路。通过对比研究笔者发现,英汉网络语言都具有简洁通俗、创新善变和社会性特征,其构词上也都表现出明显的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社会文化等多重理据。时下很多英文网络语言缺乏精准汉译,而针对这一问题,学界中仍然缺乏深入的讨论和翻译策略研究。本文通过理据分析抽丝剥茧,以选书翻译实例为基础,提出了保留性、可读性、灵活性三大翻译原则,与追根溯源、增补删改、变音对译、同化迁移、情景补充五大翻译策略,尽可能还原文本特色,提供符合中文网络表达习惯的译文。经问卷验证,各译例在读者间取得了较高认可,展示出理据视角下翻译原则与策略的可行性。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英文网络语言的汉译方法进行探究,旨在为网络语言翻译研究添砖加瓦。选书中涉及到的各类网络语言现象也可为网络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案例与素材。
何红艳[4](2020)在《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2008年——2017年年度《汉语新词语》(侯敏、邹煜主编)中的三音节仿拟造词为研究对象,对这十本书中的三音节仿拟造词进行整体研究,从词汇学等角度描写分析仿拟造词,研究仿拟造词的现状、词汇发展演变规律和影响,通过分析仿拟造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收录情况,给新词语收录和仿拟造词提出规范化建议。此次研究的近十年三音节仿拟造词共1297个,仿拟造词中包括形式仿、谐音仿、语义仿、兼用式仿拟四种类型。四种类型的仿拟造词中形式仿有1089个,包含仿前式798个,仿后式259个,仿中式32个;谐音仿有34个,包含音仿汉语拼音造词31个,音仿英语词汇造词2个,音仿组合式词汇造词1个;语义仿有128个,包含类义仿82个,反义仿42个,近义仿4个;选取的兼用式仿拟造词有46个,包含仿拟兼缩略式26个,仿拟兼比喻式17个,仿拟兼借代式3个。其中,三个类型的形式仿也属于类义仿,因此仿拟造词中以类义仿居多。接着分析了仿拟造词的特点和影响,仿拟造词具有四个特点:原型词具有多样性、仿造词具有能产性、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联系性、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对应性;分析仿拟造词丰富词汇系统、预测词语发展趋势、丰富表达效果的三个积极影响,但也存在滥仿现象严重、表义模糊、给语言文字规范带来一定消极影响的问题。三音节仿拟造词的理据,主要涉及外部理据、内部理据、心理理据、认知机制。外部理据包含社会客观环境、社会文化心理;内部理据包含造词的经济原则、词汇的系统性规律、语言材料的生成性;心理理据包含联想、类推、完型与理解;认知机制包含转喻机制和概念合成理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增录的三音节词语中也包含了仿拟造词法产生的词语,分成了近义关系词汇、反义关系词汇、类义关系词汇进行分析,词典收录新词语的原则,包括必要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普遍性原则、稳定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仿拟造词的规范化涉及原型词的选择建议和仿造词的创造策略,原型词的选择遵循常见性原则与定型性原则,仿造词的造词要注重仿造词与原型词之间的相似性,注重类推的合理性。
刘永芳[5](2020)在《中国英语年度新词语提取与同义词识别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影响力的增强,源于中国的英文词汇大量涌现并传播,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缺少中国英语新词语料库成为研究中国英语的主要障碍,新词提取及同义词识别是建设语料库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现有对新词提取研究的方法中,结合统计与规则的提取方法较为有效,其中点互信息与邻接熵结合的方法最为常用。本文针对点互信息和邻接熵新词识别算法中的词内部凝聚度低、点互信息单阈值设置存在的较多高阈值无效词组、低阈值新词组无法识别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多字点互信息和邻接熵的中国英语年度新词提取算法。在预处理阶段针对中国英语新词的特点,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处理,并将点互信息扩展为多字点互信息,设置双阈值结合邻接熵来提取新词。对同义词识别的算法中,本文将其看作分类问题来解决,对中国英语新词同义词进行分析,利用余弦相似度及路径距离相似度量化词形及词义特征,对于包含有缩略词的词组对,本文提出了规则识别缩略词的算法,基于词形和词义特征构造出了适合中国英语新词同义词识别类决策树。本文新词实验语料来自于2017年China Daily、Shanghai Daily网站全部的英语语料和测试语料,约137.2MB,约4.9万篇新闻,约229万个候选单词。实验中,本文提出改进的提取新词算法的准确率较最为传统的方法提高约6%,较没有规则过滤垃圾串、没有设置多字互信息的双阈值的算法相比,准确率有明显提升,验证了规则过滤垃圾串及双阈值的多字互信息的设置对提高新词提取的效果有明显作用。本文将新词识别获得的词条进行两两组合,并从中随机抽取100对词组用于识别中国英语新词语同义词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类决策树(LDT)识别算法较单个特征识别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值有大幅度提升,同时比对未进行缩略词识别的类决策树识别算法,本文准确率也有明显提升,添加缩略词特征的类决策树可以在识别同义词中获得较理想的结果得到验证。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新词提取及同义词识别算法对语料库建设是有效可行的。
谭星[6](2020)在《中国日报网中的英语新词语及其汉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汇的变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精神文化变迁的一面镜子,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新词语更是词汇中的“弄潮儿”和佼佼者。中国渴望了解世界,世界也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研究英语新词语不但可以消除我国同各国的交流障碍,也对了解时代的变迁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最敏感的部分,而新词则是词汇富有活力的标签,了解英语新词语的构词规律、翻译方法及其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对研究语言发展的趋势具有巨大理论意义。本文以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站“英语点津”频道下的英语新词语作为语料。首先,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讨论了新词的定义及界定方法。其次,以定性研究法为基础,采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总结了英语新词语的构词方式,通过文献分析法,以翻译理论为指导归纳了英语新词语的翻译方法。研究发现,我国学者们对于英语新词语构词方式的研究大多体现在对已成型的词形进行分类分析,而对于其分类下的语义究竟如何构建的研究较少;翻译方法讨论的也多是怎样提高其翻译技巧,对于翻译者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研究较为单薄。而语义构建和翻译认知构成了英语新词翻译的基础,对于两者规律的探索也是解决英语新词汉译中出现问题的切入口。在众多的理论中,我们发现认知语义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对两者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将概念整合理论分别与英语新词的构词、翻译方法联系起来,首先以构词方式归类,通过图表分析法分析了概念整合理论下英语新词语的意义构建过程;不仅讨论英语新词语的翻译法,还分析了译者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地以翻译方法作为分类,通过概念整合网络,分析了译者在不同翻译方法下翻译英语新词语的心理过程。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最主要的创新之处。总之,本文对于英语新词语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不仅从界定方式、构词方式、翻译方法等方面归纳总结。也从认知方面入手,用概念整合理论揭示了其意义构建过程和翻译认知过程,这对于丰富英语新词语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在实践方面,发现概念整合网络不但对于新词意义构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且对于翻译者的翻译过程也具有一致性。该研究有助于拓宽对英语新词语的系统研究和汉译方法的改进。
袁耀辉[7](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指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8](2019)在《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加上各国经济关系的广泛发展,全世界的人都能很容易地相互交流,世界上不同语言人们的交流机会和次数也增加起来了,所以语言障碍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在语言的交流中,经常会出现把别的国家语言的发音和用法运用到自己语言系统中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新词语。新词语的兴起,丰富了语言的词汇系统,方便了各民族的日常交流,同时提升了新词语在词汇学研究中的地位。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本文选取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历史阶段、构词方式、新词语特点、新词语对文化的影响以及网络新词语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进行总结和对比,提示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异同,分析一下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详细描述了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的意义及现状,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网络词语研究现状、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现状、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现状以及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理由,说明研究的整体情况,包括研究背景的介绍、研究对象的界说、研究目标的制定、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及研究设计的陈述等,其中,研究设计提出了本研究谈论的主要问题,介绍研究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创新点,并对语料的搜集程序和构成情况进行了详实说明。第二章:主要讨论语言学界定、新词语界定、新词语产生的原因、新词语的特征、网络词语界定、网络词语的形态和构词方式特点。第三章:以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从阿拉伯语和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三个方面区分了阿拉伯语和汉语词汇及新词语历史阶段的异同。通过分析研究者发现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特点有相同点即:在近现代都从英语中借入大量新词语、两种语言吸收外来名的途径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战争、社会变革、宗教的引进和现代因特网技术导致了大量外来地名的出现、两种语言新词语所涉语中的及的社会领域基本相同的,主要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政治、和科技等相同的层面。同时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有不同点即;从分析阿汉新词语的不同历史阶段,我们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词汇量很庞大、吸收面很广、涉及领域广泛、词汇量及其丰富,自古代以来,阿拉伯人就一直很热情,他们对外来语地名表现出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汉语被认为是一种专业思想强的语言,但在借用其他新词语时,除了语法方面的汉语外,还保留了发音的基础,所以汉语的意译词所占的比列较大,可是阿语新词语使用音译的译借方式相比中文具有很大的优点。第四章:从阿拉伯语和汉语21世纪新词语语的借入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出其成因的异同点。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阿拉伯和汉语借入方法有异同,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法有全义借入法;比如((?))来自英文的cell(细胞)、全音借入法;如((?))来自法语的“helicoptere”(直升机)、半音半义借入;如((?))来自英文的“X-RAY”(X-光)、音译(义)加阿拉伯解释词借词;如((?))来自英文的“Metro”(地铁)、缩写借入法;如((?))来自英文,而汉语新词语借入方式由六种构成的,即全音借入法;如(诺贝尔)、音义结合法;如(黑客)、半音半义法;如(奥林匹克运动会)、音义(译)加汉语解释词借词;如(迪斯尼乐园)、全义借入法;如(键盘)、缩写借入法;如(丁克)。通过分析两种语言的新词语借入方式可以找出阿汉新词语借入方法的异同。第五章:第五章主要分析汉语和阿拉伯语的网络新词语,作者从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汉阿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阿汉网络新词语对比分析,主要目的是找出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通过对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词的对比分析,发现阿拉伯语语和汉语都运用了丰富的网络词语、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项研究为年轻人使用网络语言提供了实质性的见解,它为扩展和增进网络语言的使用和未来的理解铺平了道路。第六章:本章试图从汉阿两种语言中的新词语为出发、对两国在语言发展、文化特性、民族属性等各个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与整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作者找出中阿文化内涵的异同以及阿拉伯与伊斯兰文化和汉语与汉文化的异同。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在吸收新词语语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聪明才智和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热爱,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按照自身语言的语法规则、构词方法和习惯,对一部分借词加以吸收、消化和变通,使得新词语总体上出现了变化,主要有:声调的改变、音素的改变、词汇语法功能的改变、构词结构的改变和音节的改变。这一章回顾了这两种语言中新词语语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情况。古代,在公元前八世纪左右,中阿两种语言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唐朝的中国王朝和阿拉伯历史上的阿贝歇王朝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当汉语和阿拉伯语成为一种共同语言时,欧洲人为掌握这两种语言而感到自豪,最近,这两个民族都遭受了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强烈的文化影响在汉语和阿拉伯语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导致两种语言吸收大批的新词语语。第七章:浅谈阿拉伯语语中的汉语新词语以及汉语中阿语新词语,找出借入新词语的原因、发展以及两个国家之间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关系。中国语阿拉伯地区的关系十分密切,双方在战争与和平中合作起来,中国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留了很深刻的影响,导致了阿语吸收不少的汉来源的词语,中文对阿语留了很多词语。例如中国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通过双方的文化、习俗、传统的互动,中国对阿拉伯人又带来了一些中文词语比如;茶、茶杯、太极、孔子、道家、瓷器、中国丝绸等等,与此同时,从阿拉伯半岛到中国,阿拉伯文化在传播天文学、地理、医学、药学、数学和艺术等许多应用科学和科学理论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双方的文化、贸易的互动中文吸收不少的阿语来源的词语,比如没药、祖母绿、苏丹来自阿语的一些姓名阿拉丁、阿里巴巴、马、哈、伊、涂、吴等,葫芦巴,艾米尔,何黎勒等等的词语。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追求词语结果与文化的凝练是造成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异同的原因,并分别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姜男[9](2019)在《21世纪初期俄语新词多维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现代语言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现代俄语在社会文化因素和全球化趋势影响下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在语言中最敏感的部分——词汇方面,它是语言中最活跃、变化最快的部分。新词的产生和使用直接地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新词大量的产生,旧词被赋予新的含义,外来词语尤其是英美外来词的大量借入,得到了众多语言学家的重视和关注,但以往的研究只是注重词语本身的变化,涉及到社会文化因素、语用基础、修辞色彩、心理因素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还不算多。本论文通过列举、分类、对比等方法深入研究俄语新词的类别,从构词学、词典编纂学、修辞学、心理语言学多视角剖析21世纪初期俄语新词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从而促进把握和运用21世纪初期的俄语新词,对今后的俄语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再者,目前对俄语新词的研究选词范围过于陈旧,大部分还停留在对20世纪末期的俄语新词研究。所谓新词,就是要体现一个“新”字,因此必须更新我们的研究对象,所以本论文对2011年出版的《21世纪最新俄语详解词典》的新词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以最新的俄语新词作为实例,对21世纪初期的俄语新词进行分析总结。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是主要是对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论文结构进行阐述。第一章为俄语新词的综述部分,主要陈述了目前国内外对俄语新词的研究趋势和研究成果,而且通过对其分析、总结,对俄语新词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界定了俄语新词的概念和范围,从新词的新颖度、语言—言语现象、起源、创造目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生成方式和使用频率对新词进行了系统的划分,以及从语言的内外因素分析了新词的产生原因。第三章不同视角分析了21世纪俄语新词的动态特点,从构词学视角研究俄语新词的构成特点;从词典编纂学视角研究俄语新词的收录规则;从修辞学视角研究俄语新词的修辞特点;从心理语言学视角研究俄语新词产生的心理因素。第四章总结了俄语新词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解决的方法,通过对俄语新词运用在不同领域的划分,发现和展望俄语新词的未来发展趋势。结论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参考文献部分列入了作者在正文中引用过的资料来源。
赵加伟[10](2019)在《汉语新词词汇化的眼动研究》文中指出语言在不断地变化与动态地发展,而词汇新旧更替便是一种常态。新词的词汇化是一种从非词的分立单位到固定短语再到词的发展变化过程。当代汉语中有一些新词已成为词或正在发展为词,那么未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词汇化程度有多高?与基本词的词汇化程度相比是否相同?本研究操纵词类型(新词、基本词)与熟悉性(高、低)两个变量,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和眼动技术考察新词与基本词在高低熟悉性情况下词汇化程度的差异。实验一为词汇判断任务,通过单独呈现每个词考察四种条件间词的反应时和真词概率(判断目标词为真词的概率大小)的差异。实验二考虑每个词相应的语言环境,通过眼动追踪技术记录读者在自然阅读中眼动轨迹,实时精确地反映文本阅读中每个词的认知加工过程。结果发现,不论新词是单独呈现还是在具体语境中,新词在反应时、真词概率及眼动早期与后期加工指标上和基本词没有显着差异。对词类型主效应补充贝叶斯分析后,7种指标的结果也均显示无差异。相比低熟悉新词,高熟悉新词在反应时间、凝视时间、回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上加工时间更短,而其真词概率更高。此外,分别对7种指标进行传统假设检验和贝叶斯分析,词类型与熟悉性的交互作用均不显着。研究表明部分新词已达到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基本词词汇化程度的相同水平,新词与词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新词词汇化过程中熟悉性起到了主要作用。
二、浅析英语新词的来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英语新词的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现状 |
1.3.2 《申报》词汇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对过渡时期词汇研究的补充 |
1.5.2 考察现代汉语词汇源头 |
1.5.3 大型语文类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1.6.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
1.6.3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 |
第2章 《申报》词汇构词法研究 |
2.1 复合式构词 |
2.1.1 偏正式复合词 |
2.1.2 联合式复合词 |
2.1.3 动宾式复合词 |
2.1.4 主谓式复合词 |
2.1.5 补充式复合词 |
2.2 派生式构词 |
2.2.1 词缀界定 |
2.2.2 词缀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申报》词汇造词法研究 |
3.1 造词法与构词法 |
3.2 造词法分析 |
3.2.1 语法造词法 |
3.2.2 仿词造词法 |
3.2.3 简缩造词法 |
3.2.4 修辞造词法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申报》词汇词形研究 |
4.1 异形词 |
4.1.1 异形词界定 |
4.1.2 异形词成因 |
4.1.3 异形词的音节类型 |
4.1.4 异形词的意义关系类型 |
4.1.5 异形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4.2 同素异序词 |
4.2.1 同素异序词的结构类型 |
4.2.2 同素异序词的语法属性 |
4.2.3 同素异序词的语义类型 |
4.2.4 同素异序词在《申报》中的使用情况 |
4.2.5 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申报》新词新义研究 |
5.1 新词研究 |
5.1.1 外来新词 |
5.1.2 本土新词 |
5.2 新义研究 |
5.2.1 词汇义的演变 |
5.2.2 色彩义的演变 |
5.2.3 语法义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选题缘起 |
(二)异形外来词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一)汉语外来词研究 |
(二)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词库的建立 |
第一节 词目的来源 |
一、《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的使用 |
二、《近现代辞源》的使用 |
三、《新华外来词词典》的使用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词目的具体确立 |
一、因时间不符而排除的异形外来词 |
二、确定产生于清末民初时期的异形外来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的类型及其数量统计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来源的类型及其数量统计 |
一、来源类型的确立 |
二、各类型的数量统计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译借方式的类型及其数量统计 |
一、译借方式类型的确立 |
二、各类型的数量统计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语义的类型及其数量统计 |
一、语义类型的确立 |
二、各类型的数量统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的成因及特点 |
第一节 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的成因 |
一、来源不同 |
二、译借方式不同 |
三、引进时间不同 |
四、选字用字不同 |
五、语体不同 |
六、全简不同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的特点 |
一、来源多样并存 |
二、译借方式多样并存 |
三、语义类型多样并存 |
四、音节对应关系多样并存 |
五、异形形式存在相互重合现象 |
六、异形形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汰选及汉化的规律 |
第一节 异形外来词汰选的规律 |
一、异形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留存情况 |
二、异形外来词汰选的规律 |
第二节 异形外来词汉化的规律 |
一、异形外来词语音汉化的规律 |
二、异形外来词词形汉化的规律 |
三、异形外来词词义汉化的规律 |
四、异形外来词语法汉化的规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理据视角下英文网络语言中译研究 ——以《矛盾的互联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翻译书籍 |
1.4 翻译工具 |
1.5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网络语言研究 |
2.1.1 网络语言及其定义 |
2.1.2 网络语言的特征 |
2.1.3 网络语言翻译研究 |
2.2 理据研究 |
2.2.1 理据的定义 |
2.2.2 理据的分类 |
2.2.3 理据与翻译 |
2.3 网络语言的理据 |
第三章 翻译原则与翻译策略 |
3.1 翻译原则 |
3.1.1 保留性原则 |
3.1.2 可读性原则 |
3.1.3 灵活性原则 |
3.2 翻译策略 |
3.2.1 追本溯源 |
3.2.2 增补删改 |
3.2.3 变音对译 |
3.2.4 同化迁移 |
3.2.5 情景补充 |
第四章 可行性调研 |
4.1 调研设计 |
4.2 调研结果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选书网络语言词汇列表 |
附录 B 英文网络语言汉译接受度调查问卷 |
附录 C 调查问卷数据补充 |
附录 D 原文及译文 |
致谢 |
(4)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一章 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类型 |
第一节 形式仿 |
一、仿前式 |
二、仿后式 |
三、仿中式 |
第二节 语义仿 |
一、类义仿 |
二、反义仿 |
三、近义仿 |
第三节 谐音仿 |
一、音仿汉语拼音造词 |
二、音仿英语词汇造词 |
三、音仿组合式词汇造词 |
第四节 兼用仿 |
一、仿拟兼缩略式 |
二、仿拟兼比喻式 |
三、仿拟兼借代式 |
第二章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特点和影响 |
第一节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特点 |
一、原型词具有多样性 |
二、仿造词具有能产性 |
三、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联系性 |
四、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对应性 |
第二节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影响 |
一、仿拟造词的积极影响 |
二、仿拟造词的负面影响 |
第三章 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理据 |
第一节 仿拟造词外部理据 |
一、社会客观环境 |
二、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
第二节 仿拟造词内部理据 |
一、造词的经济原则 |
二、词汇的系统性规律 |
三、语言材料的生成性 |
第三节 仿拟造词心理理据 |
一、联想 |
二、类推 |
三、完型与理解 |
第四节 仿拟造词认知机制 |
一、转喻机制 |
二、概念合成理论对仿拟造词的认知阐释 |
第四章 仿拟造词的规范化 |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三音节仿拟造词分析 |
一、近义关系词汇 |
二、反义关系词汇 |
三、类义关系词汇 |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仿拟造词新词语的收录原则 |
一、必要性原则 |
二、规范性原则 |
三、普遍性原则 |
四、稳定性原则 |
五、系统性原则 |
第三节 仿拟造词规范化建议 |
一、原型词的选择建议 |
二、仿造词的造词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形式仿 |
附录二 语义仿 |
附录三 谐音仿 |
附录四 兼用式仿拟造词 |
附录五 2008——2017年仿拟造词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英语年度新词语提取与同义词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国英语研究现状 |
1.2.2 新词提取研究现状 |
1.2.3 同义词识别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新词提取与同义词识别的相关方法 |
2.1 中国英语新词及其同义词的定义与特征 |
2.1.1 新词定义与特征 |
2.1.2 新词同义词定义与特征 |
2.2 新词提取相关理论 |
2.2.1 概率论 |
2.2.2 N-Gram算法 |
2.2.3 点互信息 |
2.2.4 邻接熵 |
2.3 同义词识别相关理论 |
2.3.1 余弦相似度 |
2.3.2 WordNet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英语年度新词语提取 |
3.1 语料获取 |
3.1.1 网络爬虫技术 |
3.1.2 中国英语新词语料获取 |
3.2 语料预处理 |
3.3 年度新词提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英语新词同义词识别 |
4.1 类决策树模型 |
4.2 语料预处理 |
4.3 同义词识别 |
4.3.1 词形相似度 |
4.3.2 词义相似度 |
4.4 类决策树生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数据及工具 |
5.2 评价指标 |
5.3 新词提取实验 |
5.3.1 新词提取实验结果 |
5.3.2 新词提取实验结果分析 |
5.4 同义词识别实验 |
5.4.1 同义词各特征识别结果 |
5.4.2 类决策树识别结果 |
5.4.3 同义词识别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日报网中的英语新词语及其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 英语新词语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0.4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结构和创新之处 |
0.5.1 论文结构 |
0.5.2 创新之处 |
第1章 理论基础 |
1.1 新词语的界定 |
1.2 概念整合理论 |
1.2.1 概念整合理论概述 |
1.2.2 概念整合过程 |
1.2.3 概念整合的四个网络类型 |
第2章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语的构成方式和汉译方法 |
2.1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语的出现领域 |
2.1.1 经济领域 |
2.1.2 社会生活 |
2.1.3 网络文化 |
2.2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语的构成方式 |
2.2.1 复合法 |
2.2.2 派生法 |
2.2.3 混成法 |
2.2.4 首字母缩略法 |
2.2.5 类比法 |
2.3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语的翻译方法 |
2.3.1 直译法 |
2.3.2 意译法 |
2.3.3 音译法 |
2.3.4 省译法 |
2.3.5 阐述法 |
2.3.6 混合译法 |
2.4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汉译中存在的问题 |
2.4.1 以词语解释作译名 |
2.4.2 过度机械的直译 |
2.4.3 文化意义的缺失 |
2.4.4 感情色彩的偏差 |
2.4.5 译名不统一 |
2.5 小结 |
第3章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的英语新词语研究 |
3.1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英语新词语的语义构建研究 |
3.1.1 概念整合理论下复合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
3.1.2 概念整合理论下混成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
3.1.3 概念整合理论下派生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
3.1.4 概念整合理论下首字母缩略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
3.1.5 概念整合理论下类比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
3.1.6 小结 |
3.2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英语新词语的翻译认知过程 |
3.2.1 概念整合视角下直译法的认知过程 |
3.2.2 概念整合视角下意译法的认知过程 |
3.2.3 概念整合视角下音译法的认知过程 |
3.2.4 概念整合视角下阐述法的认知过程 |
3.2.5 概念整合视角下混合译法的认知过程 |
3.2.6 小结 |
第4章 结语 |
4.1 研究结论 |
4.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3-2018年英语点津栏目英语新词语汇总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网络词语研究现状 |
1.2.2 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 |
1.2.3 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 |
1.2.4 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现状 |
1.3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目标 |
1.5 语料来源 |
1.6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新词语界定与产生 |
2.1 新词界定 |
2.1.1 语言学界定 |
2.1.2 新词语的界定 |
2.2 新词语的产生 |
2.2.1 新词语产生的高峰 |
2.2.2 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
2.2.3 新词语的特征 |
2.3 网络新词语 |
2.3.1 网络词语的界定 |
2.3.2 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创建方式: |
第三章 汉阿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
3.1 汉语词汇和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
3.1.1 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
3.1.2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 |
3.1.2.1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 |
3.1.2.2 汉语新词语发展的历史 |
3.2 阿拉伯语的新词语历史阶段以及特点 |
3.2.1 阿拉伯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
3.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概述和发展 |
3.2.2.1 阿拉伯语新词语概述 |
3.2.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发展 |
3.3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相同和不同点 |
3.3.1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不同点 |
3.3.2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相同点 |
3.4 小结 |
第四章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 |
4.1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对比 |
4.1.1 21世纪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
4.1.2 21世纪汉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
4.2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的异同 |
4.2.1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不同点由 |
4.2.2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相同点 |
4.3 小结 |
第五章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新词语对比 |
5.1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
5.1.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
5.1.2 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
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
5.2.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
5.2.2 汉语网络词语分类 |
5.3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
5.3.1 阿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
5.3.2 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
5.4 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 |
5.5 汉阿网络语言造词方法的同点 |
5.5.1 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语言造成方法的共同点 |
5.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构词法的不同点 |
5.6 小结 |
第六章 汉语和阿拉伯语新词新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
6.1 语言与文化 |
6.1.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
6.2 汉语和汉文化 |
6.3 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
6.4 汉语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比较 |
6.5 小结 |
第七章 汉源阿拉伯语新词语与阿源汉语新词语对比 |
7.1 汉源阿拉伯新词语 |
7.2 阿源汉语新词语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
8.1 结论 |
8.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21世纪初期俄语新词多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第一章 俄语新词研究综述 |
1.1 国外俄语新词的研究成果及评述 |
1.1.1 俄语新词的研究趋势 |
1.1.2 俄语新词的研究成果 |
1.2 国内俄语新词的研究成果及评述 |
1.2.1 俄语新词的研究趋势 |
1.2.2 俄语新词的研究成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词概述 |
2.1 新词的界定 |
2.2 新词的分类 |
2.2.1 根据新颖程度划分新词类别 |
2.2.2 根据语言—言语现象划分新词类别 |
2.2.3 根据新词起源划分新词类别 |
2.2.4 根据创造目的划分新词类别 |
2.2.5 根据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划分新词类别 |
2.2.6 根据生成方式划分新词类别 |
2.2.7 根据使用频率划分新词类别 |
2.3 新词产生的因素 |
2.3.1 语言内部因素 |
2.3.2 语言外部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1世纪多维度下的俄语新词 |
3.1 从构词学视角研究俄语新词的构成特点 |
3.1.1 20世纪末期俄语新词的构词特点 |
3.1.2 21世纪初期俄语新词的构词特点 |
3.2 从词典编纂学视角研究俄语新词的收录规则 |
3.3 从修辞学视角研究俄语新词的修辞特点 |
3.4 从心理语言学视角研究俄语新词产生的心理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语新词的使用 |
4.1 俄语新词的使用领域 |
4.2 俄语新词研究中遇到的困难 |
4.3 俄语新词产生的意义及发展趋势 |
4.3.1 俄语新词产生的意义 |
4.3.2 俄语新词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汉语新词词汇化的眼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词 |
1.1 词的界定 |
1.2 新词的界定 |
1.3 新词的研究 |
1.4 新词的规范问题 |
2 词汇化 |
2.1 词汇化的界定 |
2.2 词汇化程度 |
2.3 词汇化的动因 |
2.4 新词词汇化 |
3 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 |
3.1 影响阅读的相关词汇属性 |
3.2 新词的眼动研究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意义 |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实践意义 |
第三部分 实验一:不同词类型对词汇判断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假设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设计 |
3.2 被试 |
3.3 实验材料及评定 |
3.4 实验仪器 |
3.5 实验程序 |
3.6 数据处理 |
4 结果 |
4.1 传统假设检验分析 |
4.2 贝叶斯分析 |
5 讨论 |
第四部分 实验二: 新词词汇化的眼动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假设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设计 |
3.2 被试 |
3.3 实验材料及评定 |
3.4 实验仪器 |
3.5 实验程序 |
3.6 数据处理 |
4 结果 |
4.1 传统假设检验分析 |
4.2 贝叶斯分析 |
5 讨论 |
第五部分 总讨论 |
1 新词的词汇化 |
2 熟悉性对新词词汇化的影响 |
3 新词词汇化研究的不足 |
4 新词词汇化研究的启示 |
第六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贝叶斯敏感性分析图 |
1 实验一 |
1.1 反应时贝叶斯敏感性分析 |
1.2 真词概率贝叶斯敏感性分析 |
2 实验二 |
2.1 首次注视时间贝叶斯敏感性分析 |
2.2 凝视时间贝叶斯敏感性分析 |
2.3 回视时间贝叶斯敏感性分析 |
2.4 总注视时间贝叶斯敏感性分析 |
2.5 跳读率贝叶斯敏感性分析 |
致谢 |
四、浅析英语新词的来源(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D]. 冯卓. 吉林大学, 2021(01)
- [2]清末民初异形外来词研究[D]. 刘昕怡.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理据视角下英文网络语言中译研究 ——以《矛盾的互联网》为例[D]. 贺文鑫. 北京大学, 2021(12)
- [4]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D]. 何红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国英语年度新词语提取与同义词识别研究[D]. 刘永芳.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中国日报网中的英语新词语及其汉译研究[D]. 谭星. 新疆大学, 2020(07)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8]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D].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 武汉大学, 2019(03)
- [9]21世纪初期俄语新词多维度研究[D]. 姜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10]汉语新词词汇化的眼动研究[D]. 赵加伟.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